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三)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三)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三)

三十、宋初之文与道的运动

宋初之文与道的运动,可以看作韩愈之再生。一切论调主张与态度无一不是韩愈精神之复现。这所谓韩愈精神之复现,最明显的,即是“统”的观念。因有这“统”的观念,所以他们有了信仰,也有了奋斗的目标,产生以斯文斯道自任的魄力,进一步完成“摧陷廓清”的功绩。韩愈之成功在是,宋初人之参加文与道的运动者,其主因也完全在是。唐宋两代本是封建经济发展的时代,封建思想的一再抬头,自有它的原因。

论到“统”的观念之创始,固不起于韩愈。《孟子·尽心》篇谓由尧舜至于汤,由汤至于文王,由文王至于孔子,由孔子而来至于今云云,这已是道统说之滥觞。《论衡·超奇》篇云:“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仲舒既死,岂在长生(周)之徒欤?”这又是文统说之滥觞。但宋人文统道统之说,其渊源似不出此;其关键全在于韩愈。韩愈《原道》篇云:“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这固然是道统说之所本,实在也是文统说之所自出。韩愈一生学道好文,二者兼营,所以斯文斯道一脉之传,在宋初一般人看来,好似完全集中在韩愈身上。柳开《应责》一文云:“吾之道,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道;吾之文,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文也。”(《河东集》一)他心目中的韩愈,即是能以斯文斯道之重自任者;而他之所自期,也即在继韩愈之道与文。所以我说这是韩愈精神之复现。

稍后,在孙复石介所言,更可以看出此关系。孙复《信道堂记》云:“吾之所谓道者,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也,孟轲、荀卿、扬雄、王通、韩愈之道也。吾学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轲、荀卿、扬雄、王通、韩愈三十年,处乎今之世,故不知进之所以为进也,退之所以为退也,喜之所以为喜也,誉之所以为誉也。”(《孙明复小集》二)石介《尊韩》

一文云:“道始于伏羲氏,而成终于孔子。道已成终矣,不生圣人可也。若孟轲氏,扬雄氏,王通氏,韩愈氏,祖述孔子而师尊之,其智足以为贤。孔子后,道屡废塞,辟于孟子,而大明于吏部。道已大明矣,不生贤人可也。故自吏部来三百余年矣,不生贤人。”他们这样推尊韩愈,以韩愈继承道统,都是宋初人的见解。在濂洛未起以前,韩愈的地位是很高的。所以石介在这个运动中便只希望韩愈之复生。其《与裴员外书》云:

噫!文之弊已久。……文之本日坏。……吾当思得韩孟大贤人出,为芟去其荆棘,逐去其狐狸,道大辟而无荒碛,人由之直至于圣,不由曲径小道,而依大路而行,憧憧往来,舟楫通焉,适中夏,之四海,东西南北,坦然廓如,动无有阻碍。往年官在汶上,始得士熙道;今春来南郡,又逢孙明复。韩孟兹遂生矣!斯文之弊,吾不复为忧;斯道之塞,吾不复以为惧也。(正谊堂本《石徂徕集》上)

又《上赵先生书》云:传曰:“五百年一贤人生。”孔子至孟子,孟子至扬子,扬子至文中子,文中子至吏部,吏部至先生,其验欤?孔子孟子扬子文中子吏部,皆不虚生也;存厥道于亿万世迄于今,而道益明也,名不朽也。今淫文害雅,世教堕坏,扶颠持危,当在有道,先生岂得不危(一作为)乎?仲尼有云:“吾欲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深切著明也。”先生如果欲有为,则请先生为吏部;介愿率士建中之徒,为李翱李观。先生唱于上,介等和于下;先生击其左,介等攻其右;先生犄之,介等角之;又岂知不能胜兹万百千人之众,革兹百数千年之弊,使有宋之文,赫然为盛,与大汉相视,巨唐同风哉?(《石徂徕集》上)为了斯文之弊,为了斯道之塞,时而以为韩愈已生,时而复以韩愈期人,这种精神,这种态度,真与韩愈相同。人家虽未必真成为韩愈之再生,而石介自己,却已成为韩愈精神之复现了。故其《上张兵部书》又云:“介尝读《易》至《序卦》曰:‘剥者剥也。物不可以终尽,故受之以复’。……今斯文也,剥已极矣,而不复,天岂遂丧斯文哉!斯文丧则尧舜禹汤周公孔子之道,不可见矣。嗟夫!小子不肖,然每至于斯,未尝不流涕横席,终夜不寝也。已无孟轲、荀卿、扬雄、文中子、吏部之力,不能亟复斯文,其心亦不敢须臾忘。”(《石徂

徕集》上)这种以斯文斯道自任的态度,似乎较韩愈更迫切些。所以我以为后来文统道统之说,实以受宋初诸人之影响为多。

事实上,能不能成为韩愈之再生呢?能不能再同韩愈这样学道好文二者兼营呢?这不但到后来要分歧,就是在宋初也已经有些分歧了。

柳开,是宋初古文运动中最早的一个人,但是表面上是古文运动,骨子里早开道学的风气。我们只看他起初名肩愈字绍先(一作绍元),就可知道他是以韩柳为宗而以斯文自任。后来易名为开,字仲涂,其意以为:“将开古圣贤之道于时也,将开今人之耳目使聪且明也,必欲开之为其涂矣,使古今由于吾也,……吾欲达于孔子者也”;(见《河东集》卷二《补亡先生传》)那就可以知道他又以斯道自任了。所以他《应责》一文说明其为古文的理由完全因于道。其言云:古文者,非在辞涩言苦,使人难读诵之;在于古其理,高其意,随言短长,应变作制,同古人之行事:是谓古文也。子不能味吾书,取吾意;今而视之,今而诵之,不以古道观吾心,不以古道观吾志,吾文无过矣。吾若从世之文也,安可垂教于民哉!亦自愧于心矣。欲行古人之道,反类今人之文,譬乎游于海者乘之以骥,可乎哉?苟不可,则吾从于古文。……吾之道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道;吾之文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文也。子不思其言,而妄责于我。责于我也即可矣?责于吾之文与道也,即子为我罪人乎?(《河东集》卷一)其《上王学士第三书》说得更偏。如云:“文章为道之筌也,筌可妄作乎?筌之不良,获斯失矣。女恶容之厚于德,不恶德之厚于容也;文恶辞之华于理,不恶理之华于辞也。”(《河东集》五)这就是以道为本而文为末,以道为目的而文为手段的主张,和后来道学家文以载道的口吻没有什么不同。

由于明道,于是连带的再言致用,这又开政治家的论文主张了。宋初理学,本来重在应用所以胡瑗在湖州学中就分经义治事为两斋,而范仲淹也以名儒而为名臣。孙复《答张洞书》谓:

《诗书礼乐大易春秋》皆文也;总而谓之经者也。以其终于孔子之手,尊而异之尔!斯圣人之文也。后人力薄,不克以嗣,但当左右名教,夹辅圣人而已。或则发列圣之微旨,或则名诸子之异端,或则发千古之未寤,或则正一时之所失,或则陈仁政之大经,或则斥功利之末术,或则扬贤人之声烈,或则写下民之愤叹,或则陈天人之去就,或则述国家之安危,必皆临事摭实,有感而作,为论为议,为书疏歌诗赞颂箴铭解说之类,虽其目甚多,同归于道,皆谓之文也。(《孙明复小集》二)

在这里所应注意的,就是因为尚用,所以还接触到一些现实。他所谓:“或则正一时之所失”,“或则写下民之愤叹”,“或则述国家之安危”,这就比古文家以道为幌子要切实得多,就是比后来道学家空言心性,也要具体。所以古文家论文不及歌诗,而他是包括歌诗的。他在这篇文中再说:“文者道之用也”,这也是文以载道的意思,但是他再说:“道者教之本也”,那就偏于教化,成为政治家的主张了。

这种意思,到了石介说得更明白。石介《怪说中》攻击做西昆体的杨亿、刘筠,其主旨所在,只因为:“杨亿穷妍极态,缀风月,弄花草,淫巧侈丽,浮华纂组、元刂锼圣人之经,破碎圣人之言,离析圣人之意,蠹作圣人之道。”所以他反对这些无用之文。其《与张秀才书》云:“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所以为文之道也。由是道则圣人之徒矣;离是道,不杨则墨矣,不佛则老矣,不庄则韩矣。”(《石徂徕集》上)这些话不过是孙复“文者道之用”一语的注脚,而说得更狭一些。又其《上蔡副枢书》云:“两仪,文之体也;三纲,文之象也;五常,文之质也;九畴,文之数也;道德,文之本也;礼乐,文之饰也;孝悌,文之美也;功业,文之容也;教化,文之明也;刑政,文之纲也;号令,文之声也。”(《石徂徕集》上)这又是孙复“道者教之本”一语的注脚。假使我们说柳开的主张是道学家文论的先声,那么孙复石介的主张可以说是政治家文论的先声了。

最后再就偏重在文的方面的讲一讲,那就可举穆修、宋祁和王禹、田锡作代表。穆修也

是宋初古文运动中重要的人物,邵伯温《辨惑》称其家有唐本韩柳集,乃丐于所亲者,得金募工镂板,印数百部,自鬻于相国寺。我们就从这个故事来看,也可以看出他从事古文运动的一股势劲。其《唐柳先生文集后序》云:唐之文章,初未去周隋五代之气,中间称得李杜其才,始用为胜,而号专雄歌诗,道未极其浑备。至韩柳氏起,然后能大吐古人之文,其言与仁义相华实而不杂。如韩《元和圣德》柳《平淮西雅章》之类,皆辞严义伟,制述如经,能卒然耸唐德于盛汉之表,蔑愧让者,非二先生之文则谁与!(《河南集》二)他甚至再说:“世之学者如不志于古则已,苟志于古,然求践立言之域,舍二先生而不由,虽曰能之,非予所敢知也。”所以宋代的古文运动,一开始就强调“统”的观念。《四库总目提要》称:“唐时为古文者主于矫俗体,故成家者蔚为巨制,不成家者则流于僻涩。宋时为古文者主于宗先正,故欧曾王苏而后沿及于元,成家者不能尽辟门户,不成家者亦具有典型。”这话也有相当的理由。在当时,古文有一脉相传,大都是皇甫一派,所以柳开穆修的文章,都不免偏于僻涩,而到宋祁为尤甚。相传宋祁与欧阳修《唐书》,宋严于用字,时常改得险怪不可读,欧阳修戏书“宵寐匪祯札闼洪庥”嘲之。我们从这故事来看,就可以知道《宋景文笔记》中论文之语,所以还多以新奇为标准。如云:柳州为文或取前人陈语用之,不及韩吏部卓然不丐于古而一出诸己。(卷上)柳子厚云:“嘻笑之怒,甚于裂眦;长歌之音,过于恸哭。”刘梦得云:“骇机一发,浮谤如川。”信文之险语。韩退之云:“妇顺夫旨,子严父诏。”又云:“耕于宽闲之野,钓于寂寞之滨。”又云:“持被入直三省,丁宁顾婢子,语刺刺不得休。”此等皆新语也。(卷中)

可见他所心折者在此,但其《笔记》中自言:“年过五十,被诏作《唐书》,精思十余年,尽见前世诸著,乃悟文章之难也。虽悟于心,又求之古人,始得其崖略,因取视五十以前所为文,赧然汗下,知未尝得作者藩篱。”又云:“余于为文似蘧瑗,瑗年五十始知四十九年非,余年六十,始知五十九年非,其庶几才至于道乎?”又云:“每见旧所作文章,憎之必欲烧弃。”不知他晚年有所悟入者,究竟觉得险涩怪僻之非呢?还是觉得新奇险怪还不够标准呢?还是所悔的仅仅是早年所作的骈体文呢?我想行年六十,始知五十九年非,也许觉得欧阳修开辟的道路才是康庄大道,刚才有所觉悟吧!但是何以笔记中还有主张新险的意思,而修《唐书》还是必须言艰思苦呢?那对于他的有所悟入,也只能算是一个谜了。可是,宋初的文论,开欧苏先声者也不是没有人。王禹的文论就是主张平易的。王禹 的时代比穆修宋祁还要早一些,他也同样推重韩愈,但是所取于韩愈者,并不在其奇险。他说:

吾观吏部之文,未始句之难道也,未始义之难晓也。其间称樊宗师之文,必出于己,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又称薛逢为文,以不同俗为主。然樊薛之文不行于世,吏部之文与六籍共尽。此盖吏部诲人不倦,进二子以劝学者,故吏部曰:“吾不师今,不师古,不师难,不师易,不师多,不师少,唯师是尔。”(《小畜集》十八,《答张扶书》)

大抵当时自有一辈人对于所谓“古文”不免有些误解,不是以为必须“辞涩言苦,使人难读诵之”;便是以为必须磔裂章句,隳废声韵,破偶而用奇。即就柳开而言,他自己说古文非在词涩言苦,然而他的文体却正近艰涩。可知一时风气,在贤者犹未能自外。《宋景文笔记》(上)亦言:“李淑之文……末年尤奥涩,人读之至有不能晓者”,可知此正是宋初古文一般的风气。但在王禹 的意思,便认为不必如此。所以他再说:

夫传道而明心也,古圣人不得已而为之也。且人能一乎心,至乎道,修身则无咎,事君则有立。及其无位也,惧乎心之所有不得明乎外,道之所畜不得传乎后,于是乎有言焉;又惧乎言之易泯也,于是乎有文焉。信哉不得已而为之也。既不得已而为之,又欲乎句之难道邪?又欲乎义之难晓邪?必不然矣。请以六经明之,诗三百篇皆俪其句,谐其音,可以播管弦,荐宗庙,子之所熟也。《书》者,上古之书,二帝三王之世之文也,言古文无出于此,则曰:“惠迪吉,从逆凶”,又曰:“德日新,万邦惟怀;志自满,九族乃离。”在《礼》,《儒行》者,夫子之文也,则曰:“衣冠中,动作慎,大让如慢,小让如伪”云云者,在《乐》

则曰:“鼓无当于五声,五声不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不得不彰。”在《春秋》则全以属辞比事为教,不可备引焉。在《易》则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夫岂句之难道邪?夫岂义之难晓邪?今为文而舍六经,又何法焉!若第取其《书》之所谓“吊由灵”,《易》之所谓“朋合簪”者,模其语而谓之古,亦文之弊也。(《答张扶书》)由道的方面言,不需要辞涩言苦的古文;由文的方面言,也并不以属事比辞为可耻,无须乎章句之磔裂。至其《再答张扶书》则说得更明白:子之所谓扬雄以文比天地,不当使人易度易测者,仆以为雄自大之辞也,非格言也,不可取而为法矣。夫天地,易简者也。测天者,知刚健不息而行四时;测地者,知含弘光大而生万物:天地毕矣,何难测度哉?若较其寻尺广袤而后谓之尽,则天地一器也,安得言其广大乎?且雄之《太玄》,准《易》也。《易》之道,圣人演之,贤人注之,列于六经,悬为学科,其义甚明而可晓也。雄之《太玄》,既不用于当时,又不行于后代,谓雄死已来世无文王周孔则信然矣,谓雄之文过于伏羲,吾不信也。仆谓雄之《太玄》,乃空文尔。……子谓韩吏部曰:“仆之为文,意中以为好者,人必以为恶焉,或时应事作俗,下笔令人惭,及示人,人即以为好者”,此盖唐初之文,有六朝淫风,有四子艳格,至贞元元和间,吏部首唱古道,人未之从,故吏部意中自是而人能是之者百不一二,下笔自惭而人是之者十有八九,故吏部有是叹也。今吏部自是者,著之于集矣,自惭者弃之无遗矣。仆独意《祭裴少卿文》在焉。其略云,“儋石之储不供(案集作‘常空’)于私室,方丈之食每盛于宾筵。”此必吏部自惭而当时人好之者也。今之世亦然也。子著书立言,师吏部之集可矣;应事作俗,取《祭裴文》可矣:夫何惑焉!

又谓汉朝人莫不能文,独司马相如刘向扬雄为之最,是谓功用深其文名远者。数子之文,班固取之,列于《汉书》,若相如《上林赋》《喻蜀》《封禅文》刘向《谏山陵》扬雄《议边事》,皆子之所见也;曷尝语艰而义奥乎?谓功用深者,取其理之当尔,非语迂义暗而谓之功用也。生其志之!

此篇文字至为重要,他把一般人对于韩愈文论的误解均能站在平易的立场而细为说明。韩愈说过“及睹其异者则共观而言之”;又说:“能者非他,能自树立不因循者是也。”(均见《答刘正夫书》)这便是韩门尚奇一派的根据。他并不反对韩愈这种主张,而他却能阐说此意以成为自己的主张,这便是他的成功。这可以说是宋代古文家文论的渊源。

最后,应当论及的就是田锡。田锡时代比王禹 还早一些,但是我们列为最后讲,因为他的论调,不但不和柳开石介等相似,即和穆修、宋祁、王禹 等也不尽同。他所著有《咸平集》,集中论文之语,很与三苏相近。田锡三苏都是蜀人,《咸平集》再有苏轼的序,所以很可能三苏文论也受田氏的影响。他《贻宋小著书》云:

若使援毫之际,属思之时,以情合于性,以性合于道,如天地生于道也,万物生于天地也。随其运用而得性,任其方圆而寓理,亦犹微风动水,了无定文,太虚浮云,莫有常态。则文章之有生气也,不亦宜哉!(《咸平集》二《贻宋小著书》)下文再说:锡以是观韩吏部之高深,柳外郎之精博,微之长于制诰,乐天善于歌谣,牛僧孺辨论是非,陆宣公条奏利害,李白、杜甫之豪健,张谓、吕温之雅丽,锡既拙陋,皆不能守尚其一焉。但为文为诗,为铭为颂,为箴为赞,为赋为歌,氤氲吻合,心与言会,任其或类于韩,或肖于柳,或依稀于元白,或仿佛于李杜,或浅缓促数,或飞动抑扬,但卷舒一意于洪 ,出入众贤之阃阈,随其所归矣。使物象不能桎梏于我性,文彩不能拘限于天真,然后绝笔而观,澄神以思,不知文有我欤,我有文欤?

照他这样说,由道言,不局于儒家之道,由文言,不限于韩柳之文,所以不须要建立什么“统”。骈文家限于声病,束于词藻,这固然是一种桎梏。古文家把他破除了,然而又因“统”的观念萦回脑际,于是又加上一种无形的桎梏。宋以后的古文家所以不能生面独开者,全是这些思想的流毒。田氏则不然:他要“使物象不能桎梏于我性,文采不能拘限于天真”,所以与一般古文家不同。而且,一般古文家之文论,只能对于古文而言,不适于论诗赋,更

不适于论其他文体。只有如田氏这样,如三苏这样,则虽就古文而言,而其理可以通于一切的文学。

惟其如此,所以他以为文有常有变。一般古文家所论者是常,而他则兼及于变。在表面上,他并不否定当时人一般的见解;在实际上,他就表示不受这些见解所束缚了。其《贻陈季和书》云:

锡观乎天之常理,上炳万象,下覆群品,颢气旁魄,莫际其理,世亦靡骇其恢廓也。若卒然云出连山,风来邃谷,云与风会,雷与雨交,霹雳一飞,动植咸恐,此则天之变也。亦犹水之常性,澄则鉴物,流则有声,深则窟宅蛟龙,大则包纳河汉;若为惊潮,勃为高浪,其进如万蹄战马,其声若五月丰隆,驾于风,荡于空,突乎高岸,喷及大野,此则水之变也。非迅雷烈风不足传天之变;非惊潮高浪不足形水之动。

夫人之有文,经纬大道,得其道,则持正于教化,失其道则志返于靡曼,孟轲荀卿,得大道也。其文雅正,其理渊奥。厥后扬雄秉笔,乃撰《法言》,马卿同时,徒有丽藻。迩来文士,颂美箴阙,铭功赞图,皆文之常态也。若豪气抑扬,逸词飞动,声律不能拘于步骤,鬼神不能秘其幽深,放为狂歌,目为古风,此所谓文之变也。李太白天赋俊才,豪侠吾(疑是悟字)道,观其乐府,得非专变于文欤。乐天有《长恨词》,《霓裳曲》,五十讽谏,出人意表,大儒端士,谁敢非之!何以明其然也?世称韩退之柳子厚萌一意,措一词,苟非美颂时政,则必激扬教义。故识者观文于韩柳,则警心于邪僻。抑末扶本,跻人于大道可知也。然李贺作歌,二公嗟赏,岂非艳歌不害于正理,而专变于斯文哉。(《咸平集》二)古文家束缚于道的见地,而他则不受其限制。古文家太拘了,他还有些浪漫的倾向;古文家太狭了,他还看到文学的全面。所以这种论调在当时浓厚的封建气氛下也有可取之处。

以上这些叙述,说明些什么呢?就是说明宋初人的心目中受了韩愈的影响总是横亘着一个“统”的观念,而时到宋代,又不可能象韩愈这样学道好文二者兼营,其势不能不有些偏,也就是不能不分化。

分化以后,一方面因为文与道是两个事物,一方面又因“统”的观念之深入于人心,所以古文家自有其文统的观念,而道学家也自有其道统的观念。人皆知道学家好言道统而不知古文家也建立其文统。孙樵《答王霖秀才书》云:“樵得为文真诀于来无择,来无择得之于皇甫持正,皇甫持正得之于韩吏部退之”,此已俨然有一祖三宗,衣钵传授之意了。宋人文统这说亦正从此种风气得来。在宋初一般人之“统”的观念,大概犹混文与道而言之;到后来,道学家建立他们的道统,古文家建立他们的文统,便各不相谋了。欧阳修《苏氏文集序》云:“自古治时少而乱时多;幸时治矣,文章或不能纯粹,或迟久而不能及,何其难之若是欤!岂非难得其人欤?”(《欧阳文忠公全集》四十一)曾巩《与王介甫第三书》云:“是道也,过千载以来,至于吾徒,其智始能及之,欲相与守之,然今天下同志者不过三数人尔。”(《元丰类稿》十六)这此话皆有文坛寂寞之感,皆希望有人主盟文坛而隐隐又有以斯文自任之意。此意在苏氏父子说得更明显。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二书》云:

自孔子没百有余年,而孟子生;孟子之而数十年右至荀卿子;后乃稍阔远,二百余年而扬雄称于世;扬雄之死不得其继,千有余年而后属之韩愈氏。韩愈氏没三百年矣,不知天下之将谁与也。

下文再有“洵一穷布衣,于四子者之文章,诚不敢冀其万一”云云,则可知其所言是专指文统说了。李廌《师友谈记》有一则记东坡谈话云:

东坡尝言文章之任,亦在名世之士相与主盟,则其道不坠。方今太平之盛,文士辈出,要使一时之文有所宗主。昔欧阳文忠常以是任付与某,故不敢不勉;异时文章盟主责在诸君,亦如文忠之付授也。

此又述当时之传授,俨然有“吾道南矣”的口吻。在此节中所谓“异时文章盟方责在诸君”云云,或不免李チ伪托东坡之言以自重;但所谓“欧阳文忠常以是任付与某”,则欧阳

修固早已说过:“当放此人出一头地”又曾说过:“更数十年,后世无有诵吾文者”,则知北宋古文家文统的观念,固不仅在继往而也重在开来,正与道学家的道统说同一面目了。道统文统既已建立,固宜其壁垒森严,相互角胜而各不相下了。不仅如此,即在政治家的文论也有其统的观念。祖无择《李泰伯退居类稿序》云:“孔子没千有余祀,斯文衰敝,其间作者,孟轲、荀卿、贾谊、董仲舒、扬雄、王通之徒,异代相望,而不能兴衰扌求敝者,位不得而志不行也。苟得位以行其志,则三代之风,吾知其必复。嗟乎,秦汉以来,礼乐则不为,而任刑以殴其民,将纳于治,适所以乱之也。历世浸久,皆谓天下当如是,可以致治,而不治者时耳。故有奋笔舌为章句,卒不及于礼乐者,末哉文也。 于江李泰伯,其有孟轲氏六君子之深心焉:年少志大,常愤疾斯文衰敝,曰坠地已甚,惟其拯之,于是夙夜讨论文、武、周公、孔子之遗文旧制,兼明乎当世之务,悉著于篇。”(《祖龙学文集》八)这岂不是政治家所建立的文统或道统吗?在某种风气之下总有其同样的见解与论调,只须细细钩稽,总可看出它的关系来的。

上文讲过,胡瑗在湖州学中分经义治事为两斋。后来刘彝述其师胡瑗之学就这样说:臣闻圣人之道有体有用有文。君臣父子仁义礼乐,历世不可变者其体也。诗书史传子集垂法后世者其文也。举而措之天下,能润泽斯民归于皇极者其用也。国家累朝取士,不以体用为本,而尚声律浮华之词,是以风俗偷薄。臣师当宝元明道之间,尤病其失,遂以明体达用之学授诸生。

他所谓明体之学,就是后来道学家所研究的;他所谓达用之学,也就是后来政治家所主张的。至于文的方面那就是古文家的任务了。圣人之道虽有体有用有文,三者混合而不可分,但到了宋代,又各立门户而不可合。而在各立门户之后,还要各争其统,这不能不说是当时的风气使然了。

中国文学批评史试卷及答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试卷一 一、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以意逆志 2、发愤着书说 3、妙悟说 4、六义说 5、无我之境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 1、试述《诗大序》的主要诗学观点。 2、试析《文心雕龙》的理论结构。 3、试述唐宋文道观的异同。 三、论述(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孔子“兴观群怨”说的理论内涵,并指出王夫之对此说的发展创新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试述司马迁的“发愤着书”说的理论内涵。后世还有哪些文论家提出过类似观点?试述之。 答案要点: 一、解释(每题10分,共30分) 1、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深刻理解作品的方法。“逆”,此处即为“求”的意思;“志”,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意”的理解历代有分歧,旧注指说诗者之意,近代指作者之意,两者实际很难分开。所谓“以意逆志”,是指解说作品时,不要抓住其中片言只语而望文生义,也不应对某些夸张修饰作机械理解,而应当着眼于作品的实际,把握作品的全篇内容,加上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探索作者的志趣倾,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2、发愤着书说:是司马迁最重要的文论命题。愤,指作为创作动力的“怨愤”,司马迁指出“愤”是作家“意有所郁结”的情绪状态,即心理受压抑而不得伸展的状态。作家怨愤郁结,“不得通其道”,从而借创作发挥疏通,以恢复心理平衡。司马迁的发愤着书说揭示了“愤”是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力,以“愤”为创作动力,其作品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质量。 3、妙悟说:是严羽提出的学诗的重要方法。妙悟原为佛语,指佛理高深莫测,不可言传,因而认识佛理不能靠逻辑推理或语言文字的解说,只有心领神会的方式才能进行。严羽认为学诗与学佛相似,诗歌意境空灵虚幻,变化无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对诗境的把握同样只有通过“悟”才能实现。 4、六义说:《诗大序》对《诗经》的诗体与艺术手法的归纳。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诗体,后三者指创作手法。 5、无我之境:王国维将“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二类。无我之境指审美主体把自己的意趣隐藏于客观事物之中,使客体表现上看不出主体的主观情感色彩。 二、简答(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诗大序》的主要诗学观点。 (1)情志统一论——对诗歌本质认识的深化。 (2)止乎礼义——儒家诗学的思想规范 (3)讽谏教化——对诗歌社会政治作用的强调 (4)诗有六义——儒家政教化诗体观的体现 2、试析《文心雕龙》的理论结构。 (一)文之枢纽——总原则(创作的原则,评价的标准) (1)依据什么指导创作:原道、征圣、宗经——文章根源于道,圣人文章体道,以圣人之经为文章标准。 (2)对不合道的着作的态度:正纬——事丰奇伟,辞富膏腴,无益经典而有助文章。(3)怎样解决文学演变:辨骚——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执正驭奇。(二)论文叙笔 (1)论文:《明诗》至《谐隐》十篇,有韵之文。 (2)叙笔:《史传》至《书记》十篇,无韵之笔。 (三)剖情析采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文学研究会 于1921年1月4日在北京中山公园成立,是新文学运动中成立最早,影响和贡献最大的文学社团。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郭绍虞、朱希祖、瞿世英、蒋百里、孙伏园、耿济之、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等12人发起,会员170多人。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沈雁冰接编的《小说月报》,内容经过了全面革新,成为其代用机关刊物。其总部后来迁至上海,并在北京、广州、宁波等地设立分会。“五卅”以后该会活动减少,1931年“一·二八”事件发生,《小说月报》停刊,该会无形解散。 2、《文学改良刍议》 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烂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3、乡土小说 “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它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流派,是农村题材小说,它多取材于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厚地域风俗的农村。在20年代初、中期,小说创作上出现了一种被称为“乡土小说”的作品。这批作家有冯文炳(废名)、王鲁彦、台静农、彭家煌、许杰等。 4、自叙抒情小说 以创造社作家为主的自叙传抒情小说的兴起,是五四个性解放思潮的产物,是五四时代发现自我,认识个人的具体表征,他们受到了西方近代主观哲学思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和西方浪漫主义、现代主义、日本私小说等多方面影响。在小说创作中,他们运用浪漫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性心理分析等多种创作方法或技巧,侧重表现自我、主观、内心的欲望要求等,多写青年的性苦闷和经济苦闷等身边题材,宣泄或抒发具有反抗性的甚至变态的情绪,在20年代形成了一个以情绪表现为核心的小说体式和作家群体。 5、京派文学 所谓“京派”,是指20世纪20年代末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活动在以北平为中心的北方城市并保持民主自由主义立场的作家群。值得注意的是,“京派”和“海派”是20世纪30年代现代文坛两个相互依存的术语。京派的基本成员是以北大、清华为主的北平各大名校的教授学者和学生,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萧乾、凌叔华、林徽因、李健吾、芦焚、何其芳、李广田、林庚等。京派倡导“中和”的中西合璧的文学观,追求道德和艺术的“健康”和“纯正”,注重直觉感悟,强调艺术技巧。 6、海派文学 海派的概念是与京派对立的,最初这两个名词是沈从文在上世纪30年代挑起的

2022贵州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贵州财经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 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考前知识浏览 1.1贵州财经大学招生简章...................... 1.2贵州财经大学专业目录........................ 1.3贵州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历年报录比....... 1.4贵州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初试科目解析...... 第二章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就业前景解读 2.1贵州财经大学专业综合介绍................. 2.2贵州财经大学专业就业解析................. 2.3贵州财经大学各方向对比分析....... 第三章贵州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内部信息传递 3.1报考数据分析.............. 3.2复试信息分析.............. 3.3导师信息了解........ 第四章贵州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初试专业课考研知识点4.1参考书目分析.......... 4.2真题分析................ 4.3重点知识点汇总分析(大纲).... 第五章贵州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初试复习计划分享 5.1政治英语复习技巧 5.2专业课复习全程详细攻略 5.3时间管理策略及习题使用 第六章贵州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复试 6.1复试公共部分的注意事项 6.2复试专业课部分的小Tips

【学校简介】 贵州财经大学(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坐落于贵州省贵阳市,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法学、哲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大学,是贵州省委、省政府重点建设的贵州省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入选贵州省一流大学专业重点建设项目、贵州省一流大学一流平台建设(培育)项目、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创办于1958年,原名贵州财经学院,1992年与贵州计划管理干部学校合并,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贵州财经大学,2018年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拥有花溪、河滨和鹿冲关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5106.8亩,总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4.3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21万余册,电子图书160万余册,电子期刊3.6万余种;承办有国家统计局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办的大数据统计学院1个,设有学院(部)17个;有本科专业62个,涵盖8个学科门类;有全日制在校生2.2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9万余人,硕士研究生1796人,留学生21人;有教职工2009人,专任教师1297人;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科研机构(基地)5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大学科创园1个,省级创新团队5个;获批贵州省人才培养基地5个;设有校级科研机构42个。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

绪论 基本知识 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一般而言,儒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和范畴主要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因素的影响. 4.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 6.何文焕的《历代诗话》,丁福保的《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郭绍虞等的《清诗话续编》是重要的诗话资料的汇编。 7.《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9.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 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和脂砚斋的《红楼梦》评点。 思考题 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和使用技巧。“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 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中国古代具有系统性的文论专著不多,主要的表现形态为: (1)散见于子书中的某些章节和片段的文论。 (2)笔记体的诗话和词话. (3)文人间来往的书信和各种文集的序跋。 (4)小说和戏曲评点. (5)散见于诗词、笔记、小说、戏曲、经传训诂、艺人谚语中有关文学的言论。 (6)古代一些选集和总集的编撰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倾向。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三)

三十、宋初之文与道的运动 宋初之文与道的运动,可以看作韩愈之再生。一切论调主张与态度无一不是韩愈精神之复现。这所谓韩愈精神之复现,最明显的,即是“统”的观念。因有这“统”的观念,所以他们有了信仰,也有了奋斗的目标,产生以斯文斯道自任的魄力,进一步完成“摧陷廓清”的功绩。韩愈之成功在是,宋初人之参加文与道的运动者,其主因也完全在是。唐宋两代本是封建经济发展的时代,封建思想的一再抬头,自有它的原因。 论到“统”的观念之创始,固不起于韩愈。《孟子·尽心》篇谓由尧舜至于汤,由汤至于文王,由文王至于孔子,由孔子而来至于今云云,这已是道统说之滥觞。《论衡·超奇》篇云:“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仲舒既死,岂在长生(周)之徒欤?”这又是文统说之滥觞。但宋人文统道统之说,其渊源似不出此;其关键全在于韩愈。韩愈《原道》篇云:“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这固然是道统说之所本,实在也是文统说之所自出。韩愈一生学道好文,二者兼营,所以斯文斯道一脉之传,在宋初一般人看来,好似完全集中在韩愈身上。柳开《应责》一文云:“吾之道,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道;吾之文,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文也。”(《河东集》一)他心目中的韩愈,即是能以斯文斯道之重自任者;而他之所自期,也即在继韩愈之道与文。所以我说这是韩愈精神之复现。 稍后,在孙复石介所言,更可以看出此关系。孙复《信道堂记》云:“吾之所谓道者,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也,孟轲、荀卿、扬雄、王通、韩愈之道也。吾学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轲、荀卿、扬雄、王通、韩愈三十年,处乎今之世,故不知进之所以为进也,退之所以为退也,喜之所以为喜也,誉之所以为誉也。”(《孙明复小集》二)石介《尊韩》 一文云:“道始于伏羲氏,而成终于孔子。道已成终矣,不生圣人可也。若孟轲氏,扬雄氏,王通氏,韩愈氏,祖述孔子而师尊之,其智足以为贤。孔子后,道屡废塞,辟于孟子,而大明于吏部。道已大明矣,不生贤人可也。故自吏部来三百余年矣,不生贤人。”他们这样推尊韩愈,以韩愈继承道统,都是宋初人的见解。在濂洛未起以前,韩愈的地位是很高的。所以石介在这个运动中便只希望韩愈之复生。其《与裴员外书》云: 噫!文之弊已久。……文之本日坏。……吾当思得韩孟大贤人出,为芟去其荆棘,逐去其狐狸,道大辟而无荒碛,人由之直至于圣,不由曲径小道,而依大路而行,憧憧往来,舟楫通焉,适中夏,之四海,东西南北,坦然廓如,动无有阻碍。往年官在汶上,始得士熙道;今春来南郡,又逢孙明复。韩孟兹遂生矣!斯文之弊,吾不复为忧;斯道之塞,吾不复以为惧也。(正谊堂本《石徂徕集》上) 又《上赵先生书》云:传曰:“五百年一贤人生。”孔子至孟子,孟子至扬子,扬子至文中子,文中子至吏部,吏部至先生,其验欤?孔子孟子扬子文中子吏部,皆不虚生也;存厥道于亿万世迄于今,而道益明也,名不朽也。今淫文害雅,世教堕坏,扶颠持危,当在有道,先生岂得不危(一作为)乎?仲尼有云:“吾欲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深切著明也。”先生如果欲有为,则请先生为吏部;介愿率士建中之徒,为李翱李观。先生唱于上,介等和于下;先生击其左,介等攻其右;先生犄之,介等角之;又岂知不能胜兹万百千人之众,革兹百数千年之弊,使有宋之文,赫然为盛,与大汉相视,巨唐同风哉?(《石徂徕集》上)为了斯文之弊,为了斯道之塞,时而以为韩愈已生,时而复以韩愈期人,这种精神,这种态度,真与韩愈相同。人家虽未必真成为韩愈之再生,而石介自己,却已成为韩愈精神之复现了。故其《上张兵部书》又云:“介尝读《易》至《序卦》曰:‘剥者剥也。物不可以终尽,故受之以复’。……今斯文也,剥已极矣,而不复,天岂遂丧斯文哉!斯文丧则尧舜禹汤周公孔子之道,不可见矣。嗟夫!小子不肖,然每至于斯,未尝不流涕横席,终夜不寝也。已无孟轲、荀卿、扬雄、文中子、吏部之力,不能亟复斯文,其心亦不敢须臾忘。”(《石徂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著

【三】中古期──自东汉建安至五代(纪元一九一──九五九年) 二○风格与神气 《文心雕龙·体性》篇说: 若总其归涂,则数穷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典雅者,熔式经诰,方轨儒门者也;远奥者,馥采典文,经理玄宗者也;精约者,核字省句,剖析毫厘者也;显附者,辞直义畅,切理厌心者也;繁缛者,博喻酿采,炜烨枝派者也;壮丽者,高论宏裁,卓烁异采者也;新奇者,摈古竞今,危侧趋诡者也;轻靡者,浮文弱植,缥缈附俗者也。故雅与奇反,奥与显殊,繁与约舛,壮与轻乖,文辞根叶,苑囿其中矣。 此所谓八体,不是指文章的体制而是说文章的风格,就文章的风格而加以区分,这应当算是最早的材料了。后来日本《文镜秘府论》卷四《论体》篇,有博雅、清典、绮艳、宏壮、要约、切至六目,就是本《文心雕龙》所举八体,稍加改易而去了新奇轻靡二体。唐代皎然《诗式》以十九字括诗之体,司空图有二十四《诗品》,虽品目较多,然而没有《文心雕龙》所说的扼要。盖刘氏所说的八体,可以归纳为四类:雅与奇为一组,奥与显为一组,繁与约为一组,壮与轻为一组,这四组就是所由构成风格原因的四类。雅与奇指体式言,体式所以会形成这两种不同的风格,就视其所习,所以说:“体式雅郑鲜有反其习。”奥与显指事义言,事义所以会形成这两种不同的风格,又视其所学,所以说:“事义浅深未闻乖其学。”繁与约指辞理言,构成之因视其才,所以说:“辞理庸俊莫能翻其才。”壮与轻由风趣言,构成之因视其气,所以说:“风趣刚柔宁或改其气。” 在这里,雅奇、奥显、繁约、壮轻是两种相等的不同的风格,雅郑、浅深、庸俊、刚柔,又是两种相对的表示优劣的评语,两相配合,固然不能尽当,但是雅奇和习,奥显和学,繁约和才,壮轻和气,却是很有关系的,所以我们还可以这样比附。在此四类之中再可以综为二纲,这即是他所说的“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情性出于先天,所以才和气可以合为一组,所谓“才有天资”。陶染出于后天,所以学和习又可合为一组,所谓“学慎始习”。 才和气的关系即《体性》篇所法“贾生俊发故文洁而体清,长卿傲诞故理侈而辞溢”诸例。他总结所举各例说:“触类以推,表里必符,岂非自然之恒资,才气之大略哉?”这就说明了个性和风格的问题。 学和习的关系,即《定势》篇所说:“模经为式者自入典雅之懿;效骚命篇者,必归艳逸之华。”以及“章表、奏议则准的乎典雅,赋颂、歌诗则羽仪乎清丽,符檄、书移则楷式于明断,史论、序注则师范于覈要,箴铭、碑诔则体制于宏深,连珠、七辞则从事于巧艳”。他如《文镜秘府论·论体》篇所说:“称博雅,则颂论为其据;语清典,则铭赞居其极;陈绮艳,则诗赋表其华;叙宏壮,则诏檄振其响;论要约,则表启擅其能;言切至,则箴诔得其实。”这都说明了文章体制和风格的问题。 此外,《文心雕龙》还有《时序》一篇说明风格与时代的关系,《物色》一篇说明风格与地域的关系,也可以作参考。风格问题,本来也是受当时玄学的影响,多少不免带些唯心的色彩,不过象《文心雕龙》这样讲,说明风格和种种具体事实的关系,尚不致令人有不可捉摸的感觉。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

绪论 基本知识 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就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一般而言,儒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与范畴主要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与辩证法思想因素的影响。 4.意境说与教化说就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 6.何文焕的《历代诗话》,丁福保的《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郭绍虞等的《清诗话续编》就是重要的诗话资料的汇编。 7.《词话丛编》的编者就是唐圭璋。 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就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9.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 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与脂砚斋的《红楼梦》评点。 思考题 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与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与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就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与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与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与使用技巧。“古雅”的审美范畴与“复古”的文学思潮也就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与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 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中国古代具有系统性的文论专著不多,主要的表现形态为: (1)散见于子书中的某些章节与片段的文论。 (2)笔记体的诗话与词话。 (3)文人间来往的书信与各种文集的序跋。 (4)小说与戏曲评点。

中国文学批评史作业习题集(1)

中国文学批评史作业习题集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而言,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的是(儒家思想)。 2.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的是(道家思想)。 3.中国文学批评史体系的两大支柱(教化说)和(意境说)。 4.《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5.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三、填空题: 1.1927年,_陈中凡_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标志着现代形态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正式形成。 2.1996 年10月17日至21日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等单位在陕西师范大学首次召开“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学术研讨会。 四、简答题 3.简述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表现形态。 (1)散见于子书中的文学批评;(2)笔记体的诗话和词话;(3)文人间来往的书信和各种文集的序跋;(4)评点;(5)散见于诗、词、小说、戏曲、经传训诂、艺人谚语的文学批评;(6)专门性的论著;(7)诗选和批注;(8)诗纪事及词纪事 五、论述题 1.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民族特色主要有哪些?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和使用技巧。“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 第一章先秦文学批评 一、单项选择题 1.先秦诸子中最重视文艺的是(儒家)。 2.称“诗言志”说为儒家诗论“开山的纲领”的人是(朱自清)。 三、填空题 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_思无邪____’。” 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_文质彬彬____,然后君子。” 四、名词解释题 1.以意逆志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明【圣才出品】

第8章明 8.1复习笔记 一、《与李空同论诗书》[明]何景明 1.明代前七子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 七子论文的宗旨倡自李梦阳,他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就复古这一总倾向来说,何、李是一致的;然二人在意见上存在分歧。从梦阳《驳何氏论文书》所说,可知《与李宝同论诗书》是针锋相对的答辨。 2.李梦阳、何景明对学古认识的不同 (1)李、何都是主张从学古入手的。问题的关键,首先在于学古的方法:何景明以为应该是“领会神情”、“不仿形迹”。“以有求似”是说由表及里,因内符外,不仅得其形貌,同时要得其神情;而李梦阳则“刻意古范,铸形宿模,而独守尺寸”,步趋于形迹法度之间。 (2)何景明并不废弃法度,但他说的“不可易之法”指“辞断而意属,联类而比物”的诗文体势,所以说“法同则语不必同”。而李梦阳说的法古,主要是摹仿古人的语言。 3.何景明对学古与创新关系的论述 (1)何景明以为学古由“领会神情”入手,则学古只是入门的途径,而不是终极的目的,从古人入,必须从古人出。“舍筏则达岸矣,达岸则舍筏矣”是说,无筏不能登岸,登岸就必须舍筏;舍筏才说明得登彼岸,否则还是飘浮在中流而无所归宿。 (2)学古的目的,为了“自创一堂室,一户牖,成一家之言”;倘若像李梦阳那样,终身停留在尺寸于古法之中,是不可能在艺术上发挥独创精神的。

(3)何景明说李梦阳的近作,“间入于来”,“来人似苍老而实疎卤”。“苍老”指尽洗词华,以意格取胜的一种艺术境界,“疎卤”只是个空架子;“疎卤”而似“苍老”,亦即“古人影子”;“疎卤”和“苍老”,是真伪问题。 (4)何景明说自己的诗,“不免元习”,“元人似秀峻而实浅俗”,“秀峻”和“浅俗”,是艺术水平之高下而已。其所以然,由于一个模拟形迹,学古过于求似,因而终身不舍筏,亦即不能登岸。浅俗虽然浅俗,但却是舍筏而登了岸的。 4.李梦阳、何景明诗论的不同作风 (1)李、何的诗,同样是学盛唐的,但由于两人气质和生活环境的不同,作风也就不一样。大约李重气魄,一味追求雄奇豪放;何重才情,偏于“清俊响亮”。 (2)何氏此文中指出,一种艺术风格的形成,必须是包涵各种不同的因素,互相调剂。像李梦阳那样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结果是雄奇变为粗犷,豪放流于肤廓。 二、《市井艳词序》[明]李开先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市民意识在文学上逐渐得到表现。李开先的《市井艳词序》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这种趋势。 1.市井艳词的特点 (1)市井艳词,就是民间歌谣。它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语意则直出肺肝,不加雕刻”,反映了真实的感情。李开先重视市井艳词,正在“以其情尤足感人也”。它说明了文学的力量来自对生活的真实的反映。 (2)市井艳词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群众性。“二词哗于市井,虽儿女初学者,亦知歌之。”李开先仿其体而作歌词,“市井闻之响应”。这说明它深受群众的喜爱,对广大群众

文言文《上枢密韩太尉书》原文及作品赏析

《上枢密韩太尉书》原文及作品赏析 【作品介绍】 《上枢密韩太尉书》是苏辙19岁时写给韩琦的信。本文的 写作目的并非与韩琦讨论怎么“作文”,因为韩琦不是欧阳修,韩琦不是文人,也不热衷于“作文”。苏辙此文的目的只是兜售自己的作文观点“文气说”,以充分展示自己的“作文”才华。“文气说”属于纯粹的原创性观点,在当时也算是颇为独树一帜的,读之自然令人耳目一新,想必韩琦读了立即就把这封信从无数的拜谒信件中挑出,对这个年仅十九的少年刮目相看。苏辙兜售自己的目的也就完成了。 【原文】 上枢密韩太尉书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

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注释】 执事:侍从。 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文章是由气形成的,然而文章不能靠学来达到好,气质却可以靠加强修养得到它。 养:培养。 浩然之气:正大刚直的气质。 宽厚宏博:宽大厚重宏伟博大。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 文学观念: 关于文学的思想和认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往往文学观念是不同的,如文学价值观、文学本质观、文学历史观等。 文艺观念: 关于文艺的思想和认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往往文艺观念是不同的,如文艺价值观、文艺本质观、文艺历史观等。 第二章 “兴、观、群、怨”: “兴”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的,故而朱熹解释为“感发意志”,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诗歌的这种美学作用,可以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艺术联想,所以孔安国注曰“引譬连类”。“观”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而孔子所说的“观”比较侧重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郑玄注曰“观风俗之盛衰”,朱熹注曰“考见得失”。“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朱熹注“和而不流”。孔子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孔安国注“怨刺上政”。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知人论世”即深入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 “以道制欲”“乐合同,礼别异”: “以道制欲”是一个哲学上的命题,也是一个美学和文艺学上的命题。从哲学上讲,是不允许人性的自由发展,抑制人的个性,只能让它按照礼义的方向发展。从文艺和美学上讲,要求文艺创作严格地以礼义为基本内容,把礼义作为审美的前提条件,不允许有越出礼义的文艺创作和审美观点。“乐合同,礼别异”是儒家关于以礼节外,以乐和内的思想。“礼别异”即用儒家的礼仪制度来节制人们的行为;“乐合同”即用符合儒家伦理思想的诗乐作用于人心,使人们的思想感情平和中正,不生非分之想,使人们的思想感情都统一在儒家的共同原则上。 “温柔敦厚”: 儒家的诗教。孔颖达注曰:“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曰温柔敦厚诗教也。”要求作诗者“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即合于“中和”的要求。 第三章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老子提出的命题,意思是说真正美妙的声音是听不见的,真正美妙的形象是看不见的。老子认为具体的声音只是声音美的一部分,不是全美,故非“大音”,而“无声”则可以使你去想象全部最美的声音,而不受有限声音的局限,故而是“大音”。“大象无形”由此类推。这对文艺美学来说,涉及艺术形象创造的虚实结合、有无相生问题。对后世的“意境”理论产

西泠印社历任理事名单

西泠印社历任、历届社长、理事会名录 1904年成立 第一任 (1913年) 吴昌硕 第二任(1927年) 马衡 第一届理事会(1963年) 张宗祥 潘天寿傅抱石王许钦文孙晓泉 孙晓泉 (兼) 张英田诸乐三邵裴子方介堪方去疾沙孟海高式熊钱君陶唐醉石罗叔子阮性山程十发 建社六十周年大会 第二届理事会(1979年) 沙孟海 王个簃 方介堪孙晓泉方去疾启功诸乐三钱君陶 程十发 孙晓泉 (兼) 王个簃方介堪方去疾许钦文孙晓泉启功 沙孟海吴作人沈柔坚张英田周哲文胡铁生郭仲选唐云诸乐三钱君陶商向前曹漫之程十发谢稚柳赖少其 建社七十五周年大会 第三届理事会(1983年) 名誉社长:赵朴初 社长: 沙孟海 王个簃 方介堪方去疾刘江 启功 诸乐三钱君陶

程十发郭仲选赵辉君 吕国璋 高式熊丁茂鲁 吴作人胡铁生徐邦达商承祚曹漫之郭绍虞谢稚柳 丁茂鲁王个簃王伯敏方去疾方介堪马国权毛昭晰叶潞渊吕国璋朱关田朱复戡刘江启功沙孟海李明周哲文陈佩秋邹梦禅钱君陶赵辉君张尤栋高式熊唐云黄涌泉商向前郭仲选诸乐三程十发韩天衡亚明建社八十周年大会 第四届理事会(1988年) 名誉社长: 赵朴初 社长: 沙孟海 方去疾刘江 启功胡效琦钱君陶 程十发郭仲选 吕国璋 丁茂鲁高式熊 王芳 吴作人 陆俨少 西泠印社 杨招棣胡铁生 徐邦达谢稚柳 丁茂鲁王伯敏方去疾马国权毛昭晰叶一苇叶潞渊吕国璋朱关田刘江启功沙孟海李明余正周哲文陈大羽陈佩秋陈振濂胡效琦钱君陶高式熊唐云黄涌泉商向前郭仲选程十发韩天衡蒋北耿熊伯齐 名誉理事: 小林斗庵(日) 梅舒适(日) 建社八十五周年大会 第五届理事会(1993年) 赵朴初 郭仲选(常务副社长) 方去疾刘江 朱关田启功胡效琦钱君陶 程十发韩天衡 吕国璋

《中国文学批评史》试卷及答案(第三套)

第 1 页 【共 3 页】 试卷部分 XX 学院XX 至XX 学年X 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中国文学批评史》 (试卷编号:Z )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方式: 考试 考查 闭卷 开卷 仅理论部分 其他 ) 学院: 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班 级: 级 班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 考试地点: 考试时间: 月 日 时 分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知人论世” 2.“自然英旨” 3.“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4.理、事、情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将作品选项字母标号填入对应的作家空格。共 10分) A.《楚辞章句序》 B.《报任少卿书》 C.《宋书·谢灵运传论》 D.《池北偶谈》 E.《论诗三十首》 F.《石林诗话》 G.《诗式》 H.《答李翊书》 J.《与王驾评诗书》 K.《答洪驹父书》 L.《词源》 M.《闲情偶记》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毛诗大序》的文学观点。 2.简述苏轼的文学主张。 请考生注意:答题时不要超过“装订线”,否则后果自负。

第 2 页 【共 3 页】 四、分析题(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分析、评价所举文论作品反映的观点。 “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2.分析下面文论片断所表现的创作论特点。 “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题,限选做一题。20分) 1.谈谈唐人对“兴”的讨论。 2.论司空图诗论的理论渊源。 请考生注意:答题时不要超过“装订线”,否则后果自负。

《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题 (课程代码 262338) 一、单选题 1、朱熹《论语章句集注》对孔子“诗可以兴”中的“兴”的解释是 (c)。 A.和而不流 B.引譬连类 C.感发志意 D.考见得失 2.最早指出“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这一看法的古代文论家是( d ) A.陆机B.刘勰C.钟嵘D.曹丕 3."诗人之赋丽以则,词人之赋丽以淫",是(b )关于辞赋的观点。 A、司马迁 B、扬雄 C、班固 D、刘安 4、《庄子》“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说主要是指( b ) 。 A.读者懂得作品主题思想即可,不必欣赏语言 B.文学作品要含蓄,有回味,追求“味外之旨” C.文学作品只要思想正确,不必追求语言美 D.读者只须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语言并不重要 5.“文由胸中出,心以文为表”这两句话出自( C )。 A.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B.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诗》 C.王充的《论衡?超奇》 D.《毛诗大序》 6、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的文论家是( b) A.曹丕B.陆机 C.刘勰D.钟嵘 7、认为“文以气为主”,因而提出了“文气”说的古代文论作品是 (b ) 。 A.《文心雕龙·体性》 B.《典论·论文》 C.《诗品序》 D.《文赋》 8、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中最早提出以“滋味”论诗的是 (b) 。 A.庄子 B.钟嵘 C.孟子 D.刘勰 9、在中国文论史上,首次提出“兴象”这一概念的人是(b ) A.陈子昂 B.殷璠 C.刘禹锡 D.司空图 10、金圣叹对《史记》和《水浒传》作了比较,指出二者写作的方法分别是( b)。 A.“因文生事”和“以文运事” B.“以文运事”和“因文生事” C.“因事作文”和“文事相济” D.“因事生文”和“因文运事”

(完整版)中国文学批评史笔记_整理-名词资料

美刺说: ①出自《诗经》。美是赞美,刺是讽刺。 ②当时的人已经认识到了文学作品有批判和歌颂两大功能,尤其是认识到文学的批判功能。 ③这种用诗歌来颂美匡恶的思想,到了汉代《诗大序》中就发展成为“美刺说”。 言志说: ①出自《尚书?尧典》和《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②原文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③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的普遍认识。 ④所谓的赋诗言志是指借“诗三百”中现成的诗篇表达自己的看法。而所谓“志”主要是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赋诗言志时,经常出现断章取义的情况。 观志观风说: ①出自《左传》、《国语》。 ②观志就是通过诗歌观察作者的思想感情;观风就是通过诗歌观察民风民情。 ③实际是与言志说和美刺说紧密相连的,是从统治者的角度对前两种学说的解释。 三不朽: ①出自《左传》。 ②原文是:“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以其为不朽。” ③立德,指建立一个民族、一个政权,主要是指治国;立功,即立边功和武功;立言之“言”指有关政教的言辞,后世泛指文化学术类。 ④其中“立言”又在“立德”、“立功”之下。这一认识成为后世儒家文学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诗教 ①出自《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②“诗教”是古代文学理论术语。意谓《诗经》中虽然对君主的政治弊病有所讽刺,但态度温和委婉,即所谓的“温柔敦厚”。 ③孔子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中心,其实强调了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诗歌宣达心志;其二是诗歌的政治功用;其三是诗歌的教化功能。 “兴观群怨”说: ①孔子在谈学诗的重要性时提出“兴观群怨”说。 ②即诗有启发感染的作用;诗有认识社会,了解政治得失的作用;诗在社会生活中有交流感情的作用;诗有讽刺和批评不良政治的作用。 “文质彬彬”: ①出自《论语》。 ②原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③意思是: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文采和质朴兼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宋【圣才出品】

第5章宋 5.1复习笔记 一、《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宋]梅尧臣 1.梅尧臣对诗歌发展方向的论述 (1)北宋西昆体的兴起,愈加讲究词藻,片面追求形式的华丽。直到梅尧臣、欧阳修出来,才扭转了这种倾向。 (2)《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就是从理论上提出的反西昆的宣言。 2.梅尧臣的“因事有所激,因物与以通” (1)梅尧臣认为诗歌之作,是“因事有所激,因物与以通”。 (2)“因事有所激”,说明文学和现实的关系问题。“因物兴以通”,已接触到文学形象性的特质。 3.梅尧臣在艺术风格上的见解及意义 (1)梅尧臣在艺术风格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在《读邵不疑学士诗卷》里说:“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 (2)“平淡”是以极其朴素的语言和高度的写作技术,表现出作品的内容。这种“平淡”风格的特点在于:意在言外,耐人寻绎。“惟造平淡难”,不仅在于炼词,也在于炼意。 (3)梅尧臣这种主张在唐代诗歌艺术方面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南宋大诗人陆游早年就受到他的影响。 二、《答吴充秀才书》[宋]欧阳修

宋代古文的复兴,到欧阳修才真正显出创作成绩,从《答吴充秀才书》,可以看出他的论文大旨。 1.欧阳修“重道以充文”的主张 (1)在文与道的关系上,欧阳修主张重道以充文。他认为“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要想文章真正达到“工”的境地,就不得不和道联系起来。内容充实,自然发为光辉;反之,仅仅从文的本身着眼,则“愈力愈勤而愈不至”。 (2)从这个意思来说,道是本,文是末;然而学道是为了充实文的内涵,其终极目的还在于文,则重道亦即重文。这和后来道学家轻文重道,甚至认为文能害道,把文和道对立起来,在提法上有着根本的区别。 2.欧阳修对文学与现实关系的论述 (1)欧阳修认为学道而溺于文的文士学道而不能至,在于“弃百事不开于心”。他所说的道的具体内容主要是现实生活中的“百事”。 (2)论文而推原于道,论学道而归之于关心现实生活中的“百事”,关心现实生活中的“百事”而道在其中,这就给文士指出了关心现实的态度,也说明了文学是不可脱离现实的。 3.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 (1)“诗穷而后工”说是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一文中提出来的,他认为“诗人少达而多穷”,“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愈穷则愈工”。 (2)“诗穷而后工”是说诗人在受到困险环境的磨砺,幽愤郁积于心时,方能写出精美的诗歌作品。司马迁、钟嵘、韩愈等人的文论中也有类似观点,大体都是讲创作主体的生活与创作潜能的关系。

汉语言文学模拟试题

汉语言文学模拟试题(一) 一、判断题 1、素月分飞,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2、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3、“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出自宋代陈师道的《江城子》。() 4、“梨花院落溶深月”的下句是“照水红蕖细细香”。() 5、吴方言以上海语为代表。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8.4%。() 6、现代汉语的语音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有高低起伏变化的声调,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7、现已发现的甲骨文全部单字有4500个,其中已认识的1000个左右。() 8、从1956年到1964年,全国有8个省和自治区的35个县以上地名经国务院批准更改了生僻的地名用字。共精简生僻字30个。() 9、“霜前暖,雪后寒”和“人心齐,泰山移”都属于规戒谚。() 《中国名胜词典》由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选收全国名胜古迹约5000条。 () 10、 11、“欢送词”应有五个要素:表示惜别,感谢合作,小结游程,征求意见,期盼重逢。() 12、先秦散文中最具有文学价值的首推《庄子》。() 13、张衡的《归田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描写田园隐居乐趣的作品。() 14、《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诗中最优秀的作品,也是古代叙事诗的代表作。() 15、《花间集》是我国最早、规模最大的文人词选集。() 16、“张三影”和“贺梅子”分别指的张先和贺铸。() 17、李清照在理论上确立了词体的独特地位,提出了词“别是一家”之说。() 18、《琵琶记》表现出的舞台艺术的完整性,达到了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峰。() 19、《赵氏孤儿》是我国最早流传到国外的古典戏剧著作。() 20、在语言方面,《水浒传》堪称中国白话文学的一座里程碑。() 21、明代“唐宋派”的代表作家是归有光,代表作品是《项脊轩志》。() 22、在艺术上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所已达到和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的小说是《儒林外史》。() 23、况周颐评价纳兰性德是“围初第一词人。”() 24、清代桐城三大家中,刘大槐提出了“义法”的主张。所谓“义”指的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所谓“法”,指的是形式技巧,包括结构条理及对材料和语言的运用等。()

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简介

《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简介 中国文学批评史,是指研究中国古代至近代文学批评理论的发生、发展与演变历史的一门现代学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呈现出鲜明的中国文化与中国美学的特色。它以中国化的宇宙观、人生观与美学观为理论基石,是对古代文艺创作、欣赏与评论的各种阐述。中国文学批评整体上既有着显在的范畴、命题,也有着潜在的审美文化蕴涵,尤其是后者,是产生中国文学批评显在理论形态的灵魂。从先秦的孔孟、老庄开始,就奠定了中国文学批评的这一理论倾向,呈现出与重视知识与逻辑范式的西方文论不同的民族文论特征。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历史悠久、渊源深厚。它最早生发于先秦诸子的文化批评形态之中,同时又以《诗经》、《楚辞》等文学创作作为来源,可谓源远流长,根基深厚。先秦时代的文学批评的这种将人生与文艺相联系的人文精神,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在历代得到了传承与弘扬,尤其是在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中彰显得十分突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强调文品出于人品,追求人生与艺术统一的审美境界。文学批评不是作为纯粹的思辨对象与形式玩赏,而是与忧患意识、人格精神、文化重建相联系。从先秦到明清时期的文论,都充满着这种现实品格与历史意识,凝聚着这些杰出批评家的人格精神。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学批评史具有浓厚的人文精神。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还侧重对作品与作家的评论,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它虽然不是近代从西方引进的学科划分,但是却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学批评重视作品与作家评论的特征。

现代学科意义上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创构,肇端于20世纪20年代日本学者铃木虎雄的《支那诗论史》,它着重指出,中国古典形态的文学批评有赖于西方现代学术文化的整合,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的学科建构是中西学术综合的产物。1927年,中国人自己的第一部文学批评史陈钟凡先生的《中国文学批评史》问世,它标志着中国文学批评史现代学科的草创。嗣后,郭绍虞、罗根泽、方孝岳、刘大杰、朱东润等先生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相继问世,一时蔚为大观。1949年以来,又有敏泽、张少康等独著,以及王运熙、蔡钟翔等人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方面的著作,他们在前人的基础上踵事增华,推进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工作与学科发展。从学科的名称来说,西方文艺学一般分成“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三个部分,这是从西方既有的文化传统去划分的,因而陈钟凡、罗根泽等认为,西方文艺学所说的狭义的文学批评并不完全适合中国,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是广义的文学批评,按中国传统的诗文评范畴,应当是涵括文学创作、文学批评诸方面的学问。后来出版的一些同类著作就用了“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名称。但是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范畴,更能彰显中国古代文学批评通过文学评论来阐释原理的特点,是中国文学批评关注人文性、现实性精神的生动体现,因此,用“中国文学批评”来指称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在内的中国古代至现代的文艺学,似乎更能体现中国文学批评的民族文化特征。从学科内涵来说,我们所说的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是指中国古代至现代的文学批评产生与演变的历史,它是现代的人们运用西方学术观念对于中国原生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