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林匹克数学 用倒推法解应用题(2)

小学奥林匹克数学 用倒推法解应用题(2)
小学奥林匹克数学 用倒推法解应用题(2)

用倒推法解应用题

【典型例题】

同学们有些应用题的解法的思考,是从结果出发,利用已知条件一步一步倒着分析推理。追根究底,逐步推出,使问题得到解决,这种思考的方法,我们叫倒推法。

例1. 小聪问小明:“你今年几岁?”小明回答说:“用我的年龄数减去8,乘以7,加上6,除以5,正好等于4,请你算一算,我今年几岁?”

分析与解答:

我们从最后的结果,“正好等于4”逐步倒着推,这个数没除以5时应该是多少?没加上6时应该是多少?没乘以7时是多少?没减去8时是多少?这样依次逆推,就可以推出小明的年龄数。

(1)“除以5,正好等于4”。如果不除以5时此数是:

4520?=

(2)“加上6,此数是20”。如果没加上6时,该数是:

20614-=

(3)“乘以7,此数是14”。如果不乘以7时,这个数是:

1472÷=

(4)我的年龄数减去8,此数是2,如果不减去8时,我的年龄数是:

2810+=

综合算式:

()45678

147810?-÷+=÷+=(岁)

验算:为了保证解题正确,可按原题的叙述顺序进行列式计算,看最后结果是否“正好等于4”。若等于4,则解题正确。

[()][]108765

2765205

4

-?+÷=?+÷=÷=

例2. 一捆电线,第一次用去全长的一半多3米,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一半少10米,第三次用去15米,最后还剩下7米,这捆电线原来有多少米?

分析与解答:

为了帮助同学们分析数量关系,可依题意画图:

全长的一半

3米

第一次用的 余下的一半

10米

第二次用的

第三次用去 7米

15米

全长

从线段图上可以看出:

(1)7151012+-=(米)……就是第一次用去后余下的一半

(2)12224?=(米)……就是余下的电线长度

(3)24327+=(米)……就是全长的一半

(4)27254?=(米)……原电线的长度

综合:

()[]()71510232

1223254+-?+?=?+?=(米)

验算:第一次用去的:542330÷+=(米)

第二次用去的:()54302102-÷-=(米)

剩下的:54302157---=(米)

答:这根电线原来有54米。

例3. 货场原有煤若干吨,第一次运出原有煤的一半,第二次运进450吨,第三次又运出现有煤的一半又50吨,结果剩余煤的2倍是1200吨,货场原有煤多少吨?

分析与解答:

由于原有煤的总吨数是未知的,所以要想顺解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先看图,然后根据图分析:

原有煤

第一次运出 第二次运进

原有煤的一半 450吨

现有煤的一半 50吨 1倍

剩余煤

2倍

1200吨

结合上图,用倒推法进行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就可以跃然纸上了,使同学们一目了然。

根据“剩余煤的2倍是1200吨”,就可以求出剩余煤的吨数,根据“第三次运出现有煤的一半又50吨”,和剩余煤的吨数,就可以求出现有煤的一半是多少吨,于是可求出现有煤的吨数,用现有煤的吨数减去第二次运进的450吨,就可以求出原有煤的一半是多少。最后再求出原有煤多少吨。

(1)剩余煤的吨数是:

12002600÷=(吨)

(2)现有煤的一半是:

60050650+=(吨)

(3)现有煤的吨数是:

65021300?=(吨)

(4)原有煤的一半是:

1300450850-=(吨)

(5)原有煤的吨数是:

85021700?=(吨)

验算:

第一次运出的煤是:17002850÷=(吨)

二次运进的煤后现有的煤:17008504501300-+=(吨)

三次运出的煤:1300250700÷+=(吨)

剩余煤:1300700600-=(吨)

剩余煤的2倍是:60021200?=(吨)

答:原有煤1700吨。

例4. 有一筐苹果,甲取出一半又1个,乙取出余下的一半又1个;丙取出再余下的一半又1个,这时筐里只剩下1个苹果。这筐苹果共值6元6角,问每个苹果平均值多少钱? 分析与解答:

一半 余下的一半 再余下的一半

甲取出的 一个 一个 一个一个

乙取出的 丙取出的

从线段图上可以看出:

最后一个再加上丙取出的1个就是再余下的一半,即2个是再余下的一半,因此,再余下的就是224?=(个)。

4个再加上乙取出的1个就是余下的一半,所以,甲取出后余下的就是()5210?=(个)。

10个再加上甲取出的1个就是全筐的一半,所以全筐苹果的总数就是:

11222?=(个)

22个苹果共值6元6角,于是可求出每个苹果平均值是多少钱?

6元6角=66角或6.6元

66223÷=角,或662203..÷=元

验算:

甲取出的:222112÷+=个

乙取出的:()2212216-÷+=个

丙取出的:()22126213--÷+=个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生活化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生活化 宁波市实验小学周静珠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在应用题教学中,通过教学目标的整体化、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呈现形式的多样化、教学过程的探索性,以及练习设计的人性化来阐述应用题教学生活化的作用和途径。 [关键词] 应用题教学生活化 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应用性的精彩阐述。然而在应用题教学中,我们教师想了很多办法,花了很大力气让学生去学习、去研究,而结果学生往往学习得不太令人满意,遇到实际问题也很难通过自己的力量去解决。究其原因,是我们的应用题题材陈旧、脱离实际、学生不喜欢;方法模 式化,只就题论题、就题解题;教学目标单一,学生所学到的仅仅是机械的、呆 板的解题策略。这种只重视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只从数学知识的角度分析应用题的教学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因此,应用题教学必须展示数学建模的全过程,即如何重视在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如何运用数学来满足实际问题中的特殊需求,从而把应用题教学生活化。 把我们的应用题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已有 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下面笔者就应用题教学生活化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㈠教学目标整体化 《数学课程标准》不仅提出了知识技能目标,而且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提出了过程性目标,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应用题教学的目标不仅局限于让学生学会解答应用题的一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数学活动中增强应用意识,获得基本思想方法,了解数学的价值,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

二年级 思维训练 图解法解应用题

图解法解应用题 在解应用题时,特别是一些技巧性比较大的题,如果不认真思考,是很容易做错的。这时你不妨先画一画图,用图来表示题目中的条件,能方便我们理解题意,正确思考解答。 例1、16名同学排成一队,从前面往后数,小小排在第7个,从后往前数,他排在第几个? 自我挑战 18个小朋友排队去看电影,从前往后数,胖胖排在第八8个。如果从队伍的最后往前数,胖胖排在第几个? 例2、朗诵小组的同学排成一排表演诗朗诵,从左边数起,玲玲是第8个,从右边数起,玲玲是第7个,有多少个同学参加表演? 自我挑战 排排队,来报数,正着报数我报6,倒着报数我报9。请你算一算,一共有多少小朋友在报数? 例3、小明有10支铅笔,小红有4支铅笔,要使两人铅笔同样多,小明要给小红几支铅笔? 自我挑战 王老师有10本练习本,李老师有18本练习本,要使两人的练习本同样多,李老师要给王老师多少本练习本? 例4、一排有20个座位,其中有些已经有人,小明无论坐在哪一个座位上,旁边都有一个人与他相邻,那么原来至少有多少人已经就坐? 自我挑战 一排10个座位,其中有些座位已经有人,小明无论坐在哪一个座位上,旁边都有一个人与他相邻,那么原来至少有多少人已经就坐? 例5、一条小街上顺次安装有10盏路灯,为了节约用电又不影响路面照明,要关闭除首尾两灯以外的8盏等中的4盏灯,但被关的灯不能相邻,一共有几种不同的关法? 自我挑战

把4个一样的球放到两个相同的盒子里,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作业 1、二(一)班22个小朋友排成一队去操场做操,从最前面数到丁丁是第9个,君君排在 丁丁的后面,从队伍的后面往前数,君君排在第几个? 2、第一小队的同学排成一排,排在东东前面的有6个小朋友,排在东东后面的有4个小 朋友,第一小队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3、小明给小红4支铅笔后,两人的支数相同,问:小明比小红多几支铅笔? 4、体育小组有20个学生。排成两排队伍做早餐,每两个学生之间相隔1米,每排队伍有多长?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应用题大全

三年级应用题大全 用一根2米长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四根,用来做凳腿,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多少? 2、妈妈带小明坐长途汽车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米。他们早上8时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 3、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3台6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 4、有5台机器,分别重600千克、400千克、800千克、1000千克、700千克,用两辆载重2吨的货车运这些机器,怎样装车能一次运走?

5、一个地球仪85元,一个书包48元,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一共要多少钱? 6、有公鸡59只,母鸡77只,小鸡85只, (1)公鸡和母鸡一共有多少只?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7、车上有155千克瓜,地上有350千克瓜。一共有多少千克瓜? 8、京广中心大厦高209米,它比中央电视塔约矮196米,你知道中央电视塔有多高吗? 9、从昆明到丽江有517米,我们已经走了348千米,到丽江还有多远?

10、宋庄果园有苹果树416棵,梨树358棵,桃树169棵。提出问题并计算? 11、副食店运来410千克鸡蛋,上午卖出152千克,下午卖出174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12、科技园上午有游客852人,中午有265人离去。下午又来了403位游客,这时园内有多少游客?全天园内来了多少游客? 13、小明家、小红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路上。小红家到学校有312米。小明家到学校只有155米。小明家到小红家有多远?(他们两家和学校的位置可能有几种情况?)

14、一套运动服135元,一双运动鞋48元,妈妈给了售货员200元,应找回多少元? 15、单位:千克 16、客轮上原有205人,有79人下船,有128人上船,再开船时客轮上有多少人?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练习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应用题练习题 姓名成绩: 1、一只山雀5天大约能吃800只害虫, 2、一辆长客车3小时行了174千米,照这样计算,一只山雀一个月大约能吃照这样的速度,它12小时可以行多少 多少只害虫?(一个月按30天计算。)千米? 3、张爷爷买3只小羊用了75元, 4、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375千克蜂。他还想再买5只这样的小羊,需小林家养了这样的蜜蜂12箱,一要准备多少钱?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 5、育英小学的180名少先队员在 6、刘叔叔带700元买化肥,买了16 “爱心日”帮助军属做好事。这些少袋化肥,剩60元。每袋化肥的的价先队员平均分成5队,每队分成4组钱是多少? 活动,平均每组有多少名少先队员? 7、春芽鸡场星期一收的鸡蛋,18千8、王叔叔从县城开车去王庄送化肥。克装一箱。装好8箱后还剩16千克。去的时候每小时行40千米,用了星期一收了多少千克鸡蛋?6小时,返回时只用了5小时。返 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9、一辆旅游车在平原和山区各行了10、公路两边植树,每边每千米要植2小时,最后到达山顶。已知旅游车25棵,这条路长120千米,一共在平原每小时行50千米,山区每小时植树多少棵? 行30千米。这段路程有多长? 11、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班,12、一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 每班144本,还要留40本作为备用。棵。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 学校应买多少练习本?多少钱? 13、洗发水每瓶15元,商场开展促销14、一只熊猫一天要吃15千克饲活动,买4瓶送1瓶。165元最多能买料,动物园准备24袋饲料, 多少瓶这样的洗发水?每袋20千克,这些饲料够一只 熊猫吃30天吗? 15、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送货,去时用了16、小明上山用了4小时,每小6小时,速度是32千米/小时,回来只用时行3千米,下山的速度加快,了4小时,回来的速度是多少?是6千米/时,下山用了多长的 时间?

小学数学《用倒推法解题》练习题(含答案) (1)

小学数学《用倒推法解题》练习题(含答案) 【例1】小新在做一道加法题,由于粗心,将个位上的5看作9,把十位上的8看作3,结果所得的和是123。正确的答案是多少? 分析:(倒推法)把个位上的5看作9,相当于把正确的和多算了4,求正确的和,应把4减去;把十位上的8看作3,相当于把正确的和少算了50,求正确的和,应把50加上去.所以正确的和是123+50- 4=169.即:123+(80-30)- (9-5)=169. 【例2】小马虎做一道减法题,把被减数十位上的1看成了7,把减数个位上的3看成了5,结果差为230,那么正确的答案是多少? 分析:230-60+2=172,被减数多60所以要减去,减数多减2应再加上. 【例3】一群蚂蚁搬家,原存一堆食物。第一天运出总数的一半少12克。第二天运出剩下的一半少12克,结果窝里还剩下43克.问蚂蚁家原有食物多少克? 分析:(倒推法)教师可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如果第二天再多运出12克,就是剩下的一半,所以第一天运出后,剩下的一半重量是43-12=3l(克);这样,第一天运出后剩下的重31×2=62(克).那么,一半的重量是62—12=50(克),原有食物50×2=100(克).即 [(43-12)×2-12]×2=100(克). 【例4】小亮拿着一包糖,遇见好朋友A分给了他一半少3块,过一会又遇见好朋友B,把剩下的糖的一半分给了他;后来又遇见好朋友C,把这时手中所剩下的糖的一半多5块分给了C,这时他自己手里只有一块了,问在没有分给A以前,小亮那包糖有几块? 分析:(逆推法)从最后结果往前倒着推算,小亮最后手里只剩下一块糖,这是分给C一半多5块后所剩的数,则知遇见C之前小亮有糖:(1+5)?2=12(块).同理:遇到B之前有糖:12?2=24(块)遇到C 之前有糖:(24-3)?2=42(块),即:小亮未给小朋友之前,那包糖应有42块. 【例5】三棵树上停着24只鸟,如果从第一棵树上飞4只鸟到第二棵树上去,再从第二棵树上飞5只鸟到第三棵树上去,那么三棵树上小鸟的只数都相等.第二棵树上原来停着多少只鸟? 分析:(倒推法)三棵树上的小鸟不管怎样飞来飞去,小鸟的只数都是24只,我们从“那么三棵树上小鸟 24÷3=8(只). 【例6】甲、乙、丙三个人各有连环画若干本,如果甲给乙5本,乙给丙10本,丙给甲15 本,三人都是35本,原来每人各有几本书?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教学论文 我从事小学教学工作多年,我的体会是语文教学比数学教学更让学生感兴趣,辅导数学成绩差的学生比辅导语文成绩差的学生更得有耐心。应用题教学,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难学,教师难教,费时费力,收效不大”的现象,多年来,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逻辑推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下面就如何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学会分析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 应用题的核心是它所反映的数量关系。无论多复杂的应用题,都是若干个简单应用题的有机组合,都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基本的数量关系。因而,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好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它们是解答复杂应用题的基础。教学时重点放在帮助学生熟悉数量关系上,应花时间强化训练,为今后提高理解能力奠定基础;其次,从解答简单应用题到解答两步应用题是一次重要的推进。两步应用题解答时所需的两个条件,其中一个是未知的,问题和条件是一种间接的关系,要培养学生懂得寻找中间问题,让学生在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说说要求出问题必须先求什么;再次,三步及三步以上的应用题,是两步应用题的深化,它的分析推理过程与两步应用题基本相同。 二、加强解题思路训练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 培养学生解答复合应用题的能力,要注意思路的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本结构和变化规律,从而提高解题能力。为了让学生对所解答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理解透彻,教学复合应用题时,可先准备一些连续的简单的应用题。如: (1)学校买了3个书架,一共75元。每个书架多少元? (2)每个书架25元,学校买了5个,共要用多少钱? 通过简单应用题(1)和(2)的分析、比较,学生很容易看出题(1)的问题“每个书架多少元?”是题(2)的已知条件“每个书架25元”。如果把题(1)中的已知条件“学校买了3个书架,一共75元”代替题(2)中的“每个书架25元”,便可得出“学校买了3个书架,一共75元。照这样计算,买5个书架要用多少钱?这样,利用一个个简单应用题组成所求的复合应用题,寻找出中间问题,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中间问题与基本数量关系的联系,从而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复合应用题一般可以从条件上或从问题上分析其数量关系。当学生对找中间问题较熟悉时,可进一步训练学生从问题入手,写出要求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或从条件入手,由已知的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什么问题。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由于解题思路不同,解答的方法也不同,解题的步数也可能不一样,使学生尽量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解答应用题,避免学生盲目地运用加、减、乘、除法,随便去套题中的数字。

对应法、图示法解分数应用题

对应法、图示法解分数应用题 一、夯实基础 对应法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解题方法,我们在分析分数除法应用题时,大都建立 在“量”与“率”对应的基础上。 在分数的复合应用题中,根据题目中的已知量,找出和已知量对应的分率,就可以求出单位“1”量。 图示法就是用线段图(或其它图形)把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表示出来,它可以形象地、直观地反映分数应用题中的“对应量和对应分率”间的关系, 二、典型例题 例1.学校买来一批图书,放在两个书柜中,其中第一个书柜中的图书占 这批图书的58 100 ,如果从第一个书柜中取出32本,放到第二个书柜中,这时两 个书柜的图书各占这批图书的1 2 ,求这批图书共有多少本? 分析 :从第一个书柜取出32本放在第二个书柜中,第一个书柜少了32本,但是两个书柜的总本数不变,可以将总本数看作单位―1,则第一个书柜减少32 本后,本数占总本数的分率由原来的58%减少到1 2 ,所以32本正好和第一书柜 原来的分率和现在的分率的差相对应,这样可以用除法算出单位1的量,也就是 这批图书的总数。 解:32÷(58100 -1 2 )=400(本) 答:这批图书共有400本。 例2.有两根蜡烛,一根长8厘米,另一根长6厘米。把两根都燃掉同样长 的一部分后,短的一根剩下的长度是长的一根剩下的3 5 。每段燃掉多少厘米? 分析:这两根蜡烛长度的差没有变。两根蜡烛都燃掉同样长的一部分,燃烧前与 燃烧后的长度都相差8-6=2(厘米),2厘米相当于所剩的长的一段的1-35 =2 5 。 解:(8-6)÷(1-3 5 )=5(厘米) 8-5=3(厘米) 答:每段燃掉3厘米。 例3.一桶油第一次用去1 5 ,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去20千克,还剩下22千 克。原来这桶油有多少千克? 分析与解: 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桶油的千克数×(1-15 -1 5 )=20+22 则这桶油的 重量为:(20+22)÷(1-15 -1 5 )=70(千克)。 答:原来这桶油有70千克。 例4.小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 8 还多21页,第二天看了全书的

例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例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由于应用题与小学数学所有基础知识紧密相关,类型较多,且方法灵活,所以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师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之一。基于以上认识,我将结合一些例题,来谈谈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一、应用题的来源应具备情感化、生活化和主题化。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在导入或新授环节考虑了题材的生活化,但在练习中体现较少,或者说学习内容的生活化没有很好的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其实从课的导入,新授,练习及发展都可以统一在一个生活化的主题之下。另外,许多老师教学应用题时,将课题命名为“应用题”,这个名称在学生的大脑中并无多少概念,过于空洞,应更为形象与具体。比如,《游动物园中的问题》、《森林探险》等,相对于平均数问题,归一问题,工程问题等课题而言,对于学生来说更容易理解与接受,有吸引力,利于学生对学习材料产生兴趣,利于其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学习。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对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的强调,也利于学生形成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主动得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发展良好的应用意识。 例如,在教学了分数应用题之后,可以设计如下问题:有一天,老师带了600元钱到家具公司买家具,便看见那里的家具都在降价。忽然,老师看见一套家具组合,老师很喜欢。衣柜200元,梳妆柜的价钱是衣柜的4/5,床的价钱比衣柜贵1/5。请你帮老师预算一下,老师带的钱够不够?又例如,在教学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之后,可以设计这样一道思考题让学生想办法由自己调制成一种盐与水的浓度为1:4的溶液。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与其说是在解答应用题,还不如说是在做身边的一件事情,他们不再是为了单纯的解题而解题,而是在尝试用自己的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生活。学生一定会兴趣倍增,积极性提高。 二、应用题的呈现方式应多样。 现实世界千姿百态,蕴含信息的方式也就多种多样,因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问题更多的则是以表格、图文形式出现的,纯文字叙述的问题很少。所以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就势必也需要在教学中创设一个类似于真实的生活的情境。而以前传统的应用题教学中,呈现方式比较单一,大多为文字叙述的结构也比较简单,总是若干个条件加上一个问题,所有的条件都用上后,正好解答出问题; 解题的技巧性强,对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类比、推理等思维能力的帮助则不是很大。因此,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标》中则明确指出:“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的学习需要。”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突破教材在内容呈现方式上的局限性,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将“纯文字化” 的表达模式有机地与表格、漫画、情境图、数据单、情景剧表演等有效地结合起来,广泛地采用于教学之

用列表法解应用题

用列表法解应用题 初中一年级学生刚刚进入少年期,机械记忆力较强,分析能力仍然较差。初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困难:(1)抓不住相等关系。(2)找出相等关系后不会列方程。(3)习惯于算术解法。鉴此,要提高初一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效果,务必要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这是每一个初一数学老师值得认真探索的问题。 下面通过举例,重点说明用列表法解几类应用题。 一、解题思路 1、在仔细审题的过程中,边阅读边将复杂背景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可用字母代替)分类 列成表格; 2、利用表格的横向、纵向联系便很容易把握各量之间的关系,准确地得到方程、方程组, 不等式、不等式组。 二、应用举例 ㈠行程问题 例1、甲、乙两人从相距为195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甲骑自行车,乙骑摩托车,沿同一条路线相向匀速行驶。已知甲的速度为15千米/时,乙的速度为45千米/时。如果甲先行1时后乙才出发,问甲再行多少时间与乙相遇? 分析:这是一道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有甲、乙两人,故分两行,每个人又都要 求所走的路程,故分3列。设甲再行x小时与乙相遇,列表如下: 相等关系: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甲、乙相距的路程 列方程:15+15x+45x=195,

解得:x=3. 答:甲再行3时与乙相遇。 例2、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30千米的A、B两地同时、同向出发,甲在前,乙在后。 甲骑自行车的速度为15千米/时,乙骑摩托车的速度为45千米/时。问:几小时后,他们相遇?分析:这是一道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追及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是: “追者”的路程-“逃者”的路程=两者相距的路程。 有甲、乙两人,故分两行,每个人又都要考察所走的路程、时间、速度,故分3列。 设x小时后,他们相遇。列表如下: 此题的相等关系:乙行进的路程-甲行进的路程=30千米 列方程:45x-15x=30, 解得:x=1. 答:1小时后,他们相遇。 例3、甲、乙两地相距168千米,一辆小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2小时后,一辆拖拉机以48千米/时的速度也由甲地向乙地驶去,如果小汽车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甲地,问小汽车开出多少小时后与拖拉机相遇? 分析:考察对象为交通工具,为小汽车、拖拉机,故分成两行,每一对象又都要考察其速度、时间、路程,故分成3列。设小汽车开出x小时后与拖拉机相遇,列表如下: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练习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精选练习 1. 美术班有男生25人,是女生的6 5 ,女生有多少人? 2. 甲铁块重65吨,相当于乙铁块的12 5 。乙铁块重多少吨? 3. 小明家九月份电话费24元,相当于八月份的7 6 ,八月份电话费多少元? 4. 一本故事书162页,张杨今天看了6 1 ,他明天从第几页开始看? 5. 一辆汽车从甲地去乙地,已经行了120千米,相当于全程的5 3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 601班男生人数比女生多6 1 ,女生30人,全班多少人? 7. 食堂运来800千克大米,已经吃去 4 3 ,吃去多少千克?

8. 食堂运来一批大米,已经吃去600千克,正好吃去4 3 ,这批大米共多少千克? 9. 汽车厂8月份比7月份多生产500辆,已知8月份比7月份增产9 1 。7月份生产汽车多少辆? 10. 小兰的邮票比小军多24枚,这个数目正好是小军的5 1 。小兰和小军各有多少枚邮票? 11. 一批煤,烧去60吨,正好少去这批煤的7 2 ,这批煤多少吨? 12. 一批煤420吨,,烧去 7 2 ,烧去多少吨? 13. 长跑锻炼,小明跑了1500米,小红跑了900米。小明跑的是小红的几倍?小红跑的是小明的几分之几? 14. 一种电脑现在比原价降低 15 2 ,正好降低800元,这种电脑原价多少元?

15. 一条彩带,用去15米,正好是剩下的,剩下多少米?全长多少米? 16. 一堆煤,用去 5 3 ,剩下的是用去的几分之几? 17. 今年妈妈36岁,小明12岁。小明年龄是妈妈的几分之几? 18. 今年妈妈36岁,小明年龄是妈妈的3 1 。小明今年多少岁? 19. 今年小明12岁,是妈妈年龄的 3 1 。妈妈今年多少岁? 20. 小红做了40面红旗,60面蓝旗。蓝旗是红旗的几倍?红旗是蓝旗的几分之几? 21. 果园有桃树280棵,正好是梨树的5 4 。梨树有多少棵?

二年级奥数倒推

二年级 例1. (1)一个数减去38,再加上46,结果是100,这个数是多少? (92) (54) 100 (2)一个数加上9,乘9,减去9,除以9,结果还是9,这个数是几? (1) (10) (90) (81) 9 例2. 小明拿着妈妈给的零花钱去买东西,他先用这些钱的一半买了自己喜欢的玩具,又买了3元5角的儿童画报,最后还剩下5角钱,妈妈给了小明多少钱? 3.5元+5角=4元 4×2=8元 例3. (1)有一篮苹果,第一次取出一半多1个,第二次取出余下的一半多1个,第三次又 取出余下的一半多1个,这时篮内还剩下1个苹果,这篮苹果原来共有多少个? 1+1=2(个)2×2=4(个) 4+1=5(个) 5×2=10(个) 10+1=11(个) 11×2=22(个) (2)修路队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一半多20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一半少15 米,还剩下80米没有修,这条路的全长是多少米? 80-15=65(米) 65×2=130(米) 130+20=150(米) 150×2=300(米) 例4. 树林中的三棵树上共落着48只鸟,如果从第一棵树上飞走8只落到第二棵树上,从第二棵树上飞走6只落到第三棵树上,这时三棵树上鸟只数相等。原来每棵树上各落多少只鸟? 原来 24 14 10 48÷3=16(只) 现在 16 16 16 甲 24 乙 14 丙 10 -38 +46 +9 -9 ×9 ÷9

练习: 1.小明问哥哥今年多大,哥哥回答说:“用我的年龄加上3,减去4,除以5,再乘以6是24,就是我今年的年龄。”小明的哥哥今年的年龄是多少岁? +3 -4 ÷5 ×6 (21)(24)(20)(4)24 2.一捆铁丝,第一次用去全长的一半多3米,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一半多3米,这时还剩下18米,这捆铁丝原来有多少米? 18+3=21(米) 21×2=42(米) 42+3=45(米)45×2=90(米) 3.甲、乙、丙三人各有球若干个,总数是45个。甲给乙1个,乙给丙2个,丙给甲3个,这时三人的球数相等。甲、乙、丙原来各有球多少个? 45÷3=15 甲 13个乙16个丙 16个 4.甲、乙、丙、丁四个生产车间共有100人,如果从甲车间调13人去乙车间,从乙车间调18人去丙车间,从丙车间调16人去丁车间,从丁车间调2人去甲车间,则四个生产车间人数相等。甲、乙、丙、丁四个生产车间原来各有多少人? 100÷4=25 甲 36人乙30人丙 23人丁 11人

浅谈如何做好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浅谈如何做好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作者:紫云自治县水塘镇羊场小学邓春版面:第A3版制作:韦明芳时间:2014-08-12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数学教学 的重中之重,也是教学的难点。现阶段,很多小学数学老师在应用题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不能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解题方法模式化和套路化等问题,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学效率较低。为此,要根据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一、教师要充分认识应用题教学的意义 小学应用题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而且应该有意识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而这些能力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审题、辨析、整理条件、分析推理、列式解答以及检验等许多环节,日积月累逐步培养起来的。所以,应用题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 二、点燃学生生活中的智慧火花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把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引入到数学教学中来,并且选择学生熟悉的内容,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适当地增减和修改不符合本班教学的应用题,使教学的内容更加富有生命力,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例如,教师在讲解“求两数的和应用题”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首先数数本

班里面男生和女生的人数,然后让学生计算班级里面总共的人数。又如在“连减应用题”讲解中,教师可以首先设置相应的题目,假如桌子上面有 20 个杯子,之前被同学拿走了5个,又被拿走了10 个,那么现在桌子上还有几个杯子呢?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还可以点燃学生生活中的智慧火花,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数学应用题教学需要遵循的基本理念。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年龄特点,了解学生接受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规律,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与水平。要通过建立自主、合作、探究性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应用题教学中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与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 四、老师要把握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规律 应用题的主要着眼点在于“应用”。为了使学生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能够脱离书本去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着力培养学生的应用题意识,使学生能够把应用题教学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清楚地了解应用题的教学规律是必要的。在小学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的便是使小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量词,使学生能够用数字正确地把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形容出来,正确地认识数字与现实事物之间的关系。其次,便是培养学生的洞察能力,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洞悉问题之间的关系,理解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应用题63题(含答案)

1. 用一根2米长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四根, 用来做凳腿,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多少?【书本第6页第6题】2米= 20分米 20÷4 = 5(分米) 答: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5分米. 2. 妈妈带小明坐长途汽车去看奶奶,途中要走 308千米.他们早上8时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书本第10页第6题) 12时-8时=4(小时) 80×4 = 320 (千米)308千米<320千米 答:中午12时能到达.

3. 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3台600千克 的机器,超载了吗?(书本第12页第2题)2吨= 2000千克 600×3 = 1800(千克) 答:没有超重. 4. 有5台机器,分别重600千克、400千克、 800千克、1000千克、700千克,用两辆载重2吨的货车运这些机器,怎样装车能一次运走?(书本第13页第3题) 2吨=200千克一台装: 600+400+800=1800(千克)另一台装: 1000+700 = 1700(千克) 答:一台装1800千克,另一台装1700千克就可以一次性运走.

5、一个地球仪85元,一个书包48元,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一共要多少钱? (书本第17页第2题) 85+48= 133(元) 答: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一 共要133元. 6、有公鸡59只,母鸡77只,小鸡85只,(1)公鸡和母鸡一共有多少只?(书本第17页第3题) 59+77 = 136(只) 答:公鸡和母鸡一共有136只.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①问题:公鸡、母鸡和小鸡一共有多少只?59+77+85 = 221(只)

二年级奥数倒推带答案

二年级奥数倒推带答案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

二年级 2009年2月1日 例1. (1)一个数减去38,再加上46,结果是100,这个数是多少? (92) (54) 100 (2)一个数加上9,乘9,减去9,除以9,结果还是9,这个数是几? (1) (10) (90) (81) 9 例2. 小明拿着妈妈给的零花钱去买东西,他先用这些钱的一半买了自己喜欢的玩 具,又买了3元5角的儿童画报,最后还剩下5角钱,妈妈给了小明多少钱? 3.5元+5角=4元 4×2=8元 例3. (1)有一篮苹果,第一次取出一半多1个,第二次取出余下的一半多1个,第 三次又取出余下的一半多1个,这时篮内还剩下1个苹果,这篮苹果原来 共有多少个? 1+1=2(个)2×2=4(个) 4+1=5(个) 5×2=10(个) 10+1= 11(个) 11×2=22(个) (2)修路队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一半多20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一 半少15米,还剩下80米没有修,这条路的全长是多少米? 80-15=65(米) 65×2=130(米) 130+20=150(米) 150×2=300(米) 例4. 树林中的三棵树上共落着48只鸟,如果从第一棵树上飞走8只落到第二棵树 上,从第二棵树上飞走6只落到第三棵树上,这时三棵树上鸟只数相等。原来 每棵树上各落多少只鸟 原来 24 14 10 48÷3=16(只) 现在 16 16 16 甲 24 乙 14 丙 10 练习: -38 +46 +9 -×9 ÷

1.小明问哥哥今年多大,哥哥回答说:“用我的年龄加上3,减去4,除以5, 再乘以6是24,就是我今年的年龄。”小明的哥哥今年的年龄是多少岁? +3-4÷5×6 (21)(24)(20)(4)24 2.一捆铁丝,第一次用去全长的一半多3米,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一半多3米,这时还剩下18米,这捆铁丝原来有多少米? 18+3=21(米) 21×2=42(米) 42+3=45(米)45×2=90(米) 3.甲、乙、丙三人各有球若干个,总数是45个。甲给乙1个,乙给丙2个,丙给甲3个,这时三人的球数相等。甲、乙、丙原来各有球多少个? 45÷3=15 甲 13个乙16个丙 16个 4.甲、乙、丙、丁四个生产车间共有100人,如果从甲车间调13人去乙车间,从乙车间调18人去丙车间,从丙车间调16人去丁车间,从丁车间调2人去甲车间,则四个生产车间人数相等。甲、乙、丙、丁四个生产车间原来各有多少人? 100÷4=25 甲 36人乙30人丙 23人丁 11人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中段学生数学应用题审题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中段学生数学应用题审题能力 发表时间:2018-12-13T15:40:59.14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4期作者:王反宁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题历年都是数学教师开展教学关注度最高的焦点。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王家砭镇王家砭中心小学719208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题历年都是数学教师开展教学关注度最高的焦点。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评价中,应用题常常起着“筛子”的作用,成了最能拉开分值的题型之一。然而虽然知道它的重要性,但老师们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学生们还是不会做,应用题教学常常陷入困境。 因此,提高小学生应用题的审题能力,成为教师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就如何提高小学生应用题审题能力的问题,从四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认真读题 应用题实际上是用精炼的语言文字把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阐述出来,然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的学习形式。既然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呈现问题,那么学生的个人的读题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题目的理解程度,由此可见读题对于解决应用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读题时间,也要教给学生读题方法。数学中的读需要用心、用脑,逐字逐句地读。做到读得准:不漏字,不添字,不换字,不破句。前几天,我进行了六年级上学期的摸底考试。考完后,我让学生总结应用题失分的主要原因,学生说的最多的是:读题不准确。如“我扫视了一遍题”,“我看了一眼题”,“我看错了一个字”,“我没有看到那个字”等等。 例如,“我看错了一个字”,“我看了一眼题”和“我扫视了一遍题”的学生,都做错了这样一道题:有一个直径是8米的圆形花坛,在它的外围修一条宽1米的小路,求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他俩都把“直径”看成了“半径”,读题时“换字”。因此,他们的算式列错,本来是(5×5-4×4)×3.14,列成了(9×9-8×8)×3.14,结果失去了本不该失去的5分。 再如,“我没有看到那个字”的学生,读题时“漏字”,造成审题错误,而失分。例如,这次摸底考试中的这样一道题:聪聪家这个月的支出是1600元,食品支出占36%,赡养老人支出占16%,请算算食品和赡养老人共支出多少钱?这位学生读题不准确,漏了一个字“共”,因此,算式没列完整。本来是1600×36%=576(元),1600×16%=256(元),576+256=832(元);而少了一个算式,列成了1600×36%=576(元),1600×16%=256(元),失去了本不该失去的1.6分。 一般来讲每道题目都要读三遍:第一遍,读完后,对题目有整体印象。第二遍读完后,能找出题目中的关键字、关键词。第三遍读完后,能用自己的话复述题意。 二、找关键字,关键词 在应用题的叙述中,有一些字、词对准确审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例如,表示数量之间关系的有:共、一共、共有、还剩、余下、同样多、还差、比…多、比…少、相差等;倍数关系的有:“倍”,“占”,行程问题中的“相向而行”、“相背而行”;反映工农业生产方面的亩产量、总产量、月产量、单价、总价、增产、减产、超额、原计划、实际生产、工作效率等。图形方面的词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长、宽、高、半径、直径、内圆、外圆、外围、周长、面积等。代词有:这、他、他们等。这些字、词,如果不理解,就不能正确解答应用题。 三、分析问题 首先,分析透应用题中的关键字、词的具体含义。例如,上题中第一题的关键字、词的具体含义分别是:“直径”,指花坛的直径,它是半径的2倍。“圆形”,指花坛的形状是圆的。“外围”,指这个花坛的外部。“宽”,指这条小路的宽。“这条”,指小路。“面积”,指小路的面积,也就是圆环的面积。再如,上题中第二题的关键字、词的具体含义分别是:“支出”,指花了的钱。“占”,是。“共”,赡养老人和食品支出一共是多少钱。 其次,分析挖掘应用题中的隐含条件。在一些应用题里,有些条件往往不是那么醒目,而是以隐藏的形式存在,学生如果不能从题中分析出隐藏的条件,思维就会受阻,解题就会出问题,因此,要善于挖掘隐含条件,还其庐山真面目。例如,上题中的第二题:聪聪家这个月的支出是1600元,食品支出占36%,赡养老人支出占16%,请算算食品和赡养老人共支出多少钱?题目中“食品支出占36%,赡养老人支出占16%”这句话隐含的条件是:食品支出占(总支出1600元的)36%,赡养老人的支出占(总支出1600元的)16%。隐含的条件对题目进行了有效的补充,使条件更清晰明了。 最后,在充分理解关键字、关键词,充分挖掘隐含条件的基础上,进行数量关系的分析。例如,上题中第一题、第二题,在充分理解关键字、关键词,充分挖掘隐含条件的情况下,题目的数量关系已经非常明显。第一小题,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就是这条小路的面积。第二题,赡养老人的支出加食品的支出就是两项一共支出的钱。 四、复述题意 复述题意能准确地反映出学生对题意的理解程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审题能力。复述题意,应该抓重点词语,分析要义。我要求学生,复述的内容,最好不是题目中的原话,提倡用自己的数学语言、简明扼要地进行概括和提炼,不必背诵、记忆题里的数据,但是,题目的意思一定要说清楚。在复述时,我要求学生按照,告诉我什么,让我求什么这样的格式复述。这样做可以拉近学生与题目的距离,增加题目的亲和力,有利于学生对题目的理解。 通过以上四个环节,学生对题目已经理解的很透彻,为正确列算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仔细读题,认真审题,传授他们审应用题的技巧及方法,才能提高他们审应用题的能力。

画图法解应用题

画图法解应用题 【教学目的】建立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养成线段图综合分析习惯 【教学重点】画图法解应用题 【知识要点】 1.如果有倍数关系 ,先画倍数关系,然后再根据题意变化。 2.如果有等量关系,先画等量关系,然后再根据题意变化。 3.如果倍数关系和等量关系都有,则先画倍数关系,再画等量关系。 【典型例题】 例1.欢欢和喵喵共有25个本子,如果欢欢用去了3个本子,喵喵买回2个本子,那么她们的本子就一样多了,你知道她们原来各有本子多少个吗? 练习:根据线段图编应用题,并解答。 1. 例2.华仔和方方共得了150颗红星,如果华仔给方方5颗,他们两个红星就一样多了,华仔和方方原来各有多少 欢: 喵: 2 3 25 2 100 华 方 5 5 150

? 练习:根据线段图编应用题,并解答。 1. 例3.整除情况下,被除数和除数之和为160,商是7,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几? 练习:根据线段图编应用题,并解答。 1. 例4.利利有40个苹果,猪头有60个苹果,问利利给猪头多少个苹果,才能使猪头的苹果数是利利的4倍? 变化前: 变化后: 练习:“芹菜”有15支圆珠笔,“香蕉”有20支圆珠笔。问“芹菜”给“香蕉”多少支圆珠笔,才能使“香蕉”的圆珠笔是“芹菜”的4倍? 变化后: 16 16 112 ? ? ? 160 被 除 ? 90 ? 40 60 和: 利利: 猪头: 和: 利利: 猪头: 和: 芹菜: 香蕉:

例5.在整除情况下,被除数与除数的差是15,商是6,求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多少? 1. 练习:根据线段图编应用题,并解答。 1. 看线段图列式计算。 1. 2. 列式: 列式: 3. 4. 列式: 列式: 15 ? ? 16 7 ? 25 31 76 31 ? ? 30 ? 8 17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

小学一年级下数学应用题(一) 1、学校有兰花和菊花共16盆,兰花有6盆,菊花有几盆? 2、小红两次画了9个,第一次画了5个,第二次画了多少个? 3、小白家有苹果和梨子共18个,苹果有9个,梨子有多少个? 4、学校要把20箱文具送给山区小学,已送去10箱,还要送几箱? 5、家有15棵白菜,吃了5棵,还有几棵? 6、一条马路两旁各种上9棵树,一共种树多少棵? 7、从车场开走9辆汽车,还剩5辆,车场原来有多少汽车? 8、从车场开走8辆大汽车,又开走同样多的小汽车,两次开走多少辆汽车? 9、学校体育室有8个足球,又买来7个,现在有多少个? 10、学雷锋小组上午修了8张椅,下午修了12张,一天修了多少张椅? 11.小明和小丽一共拍了65下,小丽拍了20下,小明拍了多少下? 12.树上有20只小鸟,先飞走了7只,又飞走了6只,一共飞走了多少只? 13.蓝花:20盆红花:45盆黄花:8盆 (1)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 (2)蓝花比黄花多多少盆? (3)蓝花再添多少盆就和红花同样多了? (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写出来,列式计算。 14.地球仪:32元上衣:47元书:8元 (1)买一件上衣可以怎样付钱? (2)买一件上衣和一本书一共多少钱? (3)50元钱可以买到什么?还剩多少钱? 15.给希望小学捐书。 一班二班三班 故事书 32本 27本 19本 作文书 16本 23本 44本 (1) 一班的故事书和二班的故事书一共多少本?

(2) 三班的故事书比作文书多几本? (3) 一班的作文书比故事书少几本? (4)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二) 1.河里有7只鸭子,岸边有5只鸭子,一共有多少只鸭子? 2.飞走了6只小鸟,树上还有8只小鸟,飞走的小鸟比树上的小鸟少几只? 3.12个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小强已经捉到9人,还有几人没捉到? 4.13个小朋友排成一排,小明的右边有7人,小明的左边有几人? 5.篮球队有15名同学。男生8名,女生有多少人? 6.小明有14张邮票,送给小华7张,又买来6张,现在小明有几张邮票? 7.有12位家长参加家长会,现在有10把椅子,每人坐一把,还差几把? 8.停车场先开走12辆汽车,后来又开走6辆,两次共开走多少辆汽车? 9.停车场停有12辆汽车,后来又开走了6辆,停车场现在停有多少辆汽车? 10.一共有14只小鸡,左边有8只,右边有几只? 11.共有13个气球,飞走6个,还剩几个? 12.14个同学在打羽毛球,打球的有2人,观看的有几人? 13.明明:“我有15张邮票。” 红红:“我比你少6张。”红红原来有几张邮票? 14.树上原来有12只猴子,跑走3只,还剩几只? 15.课间操,小丽的后面有8位同学,前面有6位同学,小丽站的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位同学? 16.有11盆红花,两盆之间放入一盆黄花,一共可以放入多少盆黄花? 17.树上有15只小鸟,飞走6只后,又飞来7只。现在树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18.小明和13名同学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已经捉住了5人,还有几人没捉住? 19.妈妈买来14个梨,上午吃了5个,下午吃了6个。还剩几个? 20.小明用15元钱买了下面两种商品后,还剩多少元?其中皮球:5元,文具盒:6元。

二年级奥数.应用题.倒推法

倒推法 巧求周长 知识框架 什么是倒推法,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倒推法来解决问题。 在加减乘除运算中,引导学生利用倒推法来求未知的数。 学会利用倒推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还原问题的应用题。 在我们解答问题的时候,我们往往知道了问题可能发生的结果,但是却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结果,这个时候只要我们顺着答案往前一步步进行推理,就可以找到问题发生的原因。这种方法就叫做倒推法,倒推法就是调过头来往前想,在我们解决很多数学问题的时候也要用到这种方法,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一学用倒推法来解决问题。 例题精讲 【例1】按要求画图形. ()+27=98 ()-32=100 86-()=24 ()×2=18 2×( )=20 ( )÷3=11 81÷( )=9 ( )×2×3=60 ( )÷4÷5=2 【例2】你知道下面每个起点上的数字各是几吗 【例3】在小聪下面图中、、各代表一个数,算一算它们各是几?

【例4】 大 雄 问小 “你今 年 几 岁 ?” 小丸 子 “用我的年龄减去 2,乘以 2,减去 2,再除以 2, 恰好等于 5.”你能帮大雄算一下,小丸子今年多少岁吗? 【例5】 有一个数加上 6,减去 6,乘以 6,除以 6,最后结果等于 6.问这个数是几? 【例6】 小聪明拿了妈妈给的零花钱去买东西.他先用这些钱的一半买了一把尺子,之后又买了一枝1元 5 角钱的铅笔,最后还剩下 3 角钱.你知道妈妈给小聪明多少钱吗? 【例7】 馋嘴和尚吃一堆馒头.第一次吃了一半,觉得不够;第二次又吃了剩下的一半,觉得差不多了;第三 次又吃了 5个,觉得饱了.他发现还剩下 5个,干脆又吃光了.这一堆馒头有多少个? 【例8】 小亮拿着1包糖,遇见好朋友A ,分给了他一半;过一会儿又遇见好朋友B ,把剩下的糖的一半分 给了他;后来又遇到了好朋友C ,把这时手中所剩下的糖的一半又分给了C ,这时他自己手里只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