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二谛

入二谛
入二谛

论题: 入二谛

造论者: 阿底峡

中译者: 释如石

诸佛说正法, 如实依二谛: 障世间俗谛、如是胜义谛。

许世俗二种: 颠倒与正确。初二谓水月、宗派邪分别。

未究而满意、生与灭诸法, 具有作用者, 许为正世俗。

胜义谛唯一, 余许有二种。法性无所成, 云何有二三?

教言合释故, 以无生灭显, 胜义无异故, 无法无法性。

于彼空性中, 丝亳无有异。无分别而悟, 名言谓见空。

甚深经中说: 彼不见即见。无见与能见。无始终皆寂。

脱离有与无, 无分别离缘, 无住与住处, 无来去离喻。

离言无可观, 无变异无为, 瑜伽师悟彼, 断惑所知障。

现量与彼量, 佛徒纳彼二, 短视愚人说: 以二量悟空。

则外道声闻, 皆悟法性矣! 何况唯识宗! 中观宗无异!

故一切宗派, 以量量同故。众思辩异故, 量所量法性,

岂非亦成多。无需现比量, 为退外道诤, 故诸智者说。

硕学清辨说: 教中亦明言: 分别无分别, 二识不能悟。

依何悟空性? 如来所授记, 且见法性谛, 龙树徒月称,

依彼所传诀, 将悟法性谛。经说众法蕴, 有八万四千,

皆入此法性, 悟空得解脱, 余修皆为此。若舍正世俗,

修习于空性, 则因果善恶, 他世将诳彼。依少分听闻,

不解真谛义, 亦不修福德, 沦为卑劣人, 若误解空性,

劣慧者将堕。

阿奢黎耶月称云: 诸世俗谛是方便,胜义谛从方便生,

不知此二差别者, 因误解故行恶趣。不依靠名言, 不能悟胜义。

无正世俗梯, 智者将不能拾级而上达真理大厦顶。

此世俗所显, 理观无所得, 不得即胜义, 本住之法性。

因缘所生故, 世俗显现成, 若不能成立, 水月由谁生?

故众因缘生, 一切现象成。若诸缘断绝, 世俗亦不生。

如是见不愚, 且行极清净, 则不入歧途, 上行至兜率。

所知类多寿苦短, 寿量尚且不能知, 故如鹅取水中乳, 但取清净己所欲。

吾乃短视一愚者, 无力抉择二谛义, 然依诸上师所说, 立此龙树二谛理。

金洲王请所作此, 倘若时下有人信, 亦应善究而接纳;非唯因信及恭敬。

咕噜怕拉金洲王, 遣比丘提婆麻地, 应彼造此入二谛, 当今智者应探究。

□□□□□□□□

□入二谛□

□□□□□□□□

=================================================================== ┎──┒

┃前言┃

┖──┚

藏文《入二谛》的译跋说:金洲国王派遣比丘提婆麻地(Devamati)赴印,请阿底峡写一部论著。因此,阿底峡便应邀写了这部《入二谛》。金洲王会派人远道请求阿底峡著论,应该是他从金洲学成载誉返印后的事情。根据史料考证,阿底峡在公元1024 ~ 25 年间回到超戒寺,1041年应邀前往西藏。那么《入二谛》应该是在 1025 ~ 1040 这十四、五年的期间内完成的;在时间上,比《道灯》、《难处释》、《中观要诀》等论来的早些。《入二谛》论中有一颂曾被《难处释》引用过,此可为旁证。

此论的内容和《难处释》中对二谛的看法完全一致。论中,阿底峡不仅教导金洲王如何理解二谛,更指示他如何从世俗谛证入胜义谛的实修要领。这一点充分反映了阿底峡解行并重的特质与风格。此外,关于本论思想的渊源,日本江岛惠教在「阿底峡的二真理说」一文中指出:《入二谛》与较晚出的另一清辨( Bavya )的《中观宝灯论》,有许多相类似的地方。(收入《龙树教学之研究》,页389以下)。

本文翻译所据藏本,系Linder, chr., Atisa's introduction to the two truths and its sources. ( 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 Vol.9,1981,P.161 ~ 214)及江岛惠教「阿底峡的二真理说」中的校勘本(页356~391)。

┎───────┒

┃《入二谛》译注┃

┖───────┚

⑴论题

_ _

梵语云:Satyadvaya vatara 藏语云:bDen pa gnyis la' jug pa 汉语云:入二谛

⑵伸敬礼

敬礼大悲尊①。

⑶论颂

A、总标二谛

1.诸佛说正法, | 诸佛宣说正法,

如实依二谛: | 完全真实地依照两种谛:

障世间俗谛, | 就是全然障蔽世间人的世俗谛,

如是胜义谛。 | 同样地,还有胜义谛。

B、明世俗谛

2.许世俗二种: | 我赞同世俗谛有两种:

颠倒与正确。 | 就是颠倒的世俗和正确的世俗。

初二谓水月、 | 第一种有两类:就是水中月、

宗派邪分别。 | 和各种宗派的不当思想②。

3.未究而满意、 | 不加以分析探究而仅此就能满意的③、

生与灭诸法, | 会生起与坏灭的、

具有作用者, | 具有某种现实作用的有为法,

许为正世俗。 | 我同意这些法是正世俗④。

C、明胜义谛

【胜义谛的种类】

4.胜义谛唯一, | 胜义只有一种,

余许有二种。 | 其他的人主张它有两种。

法性无所成, | 不能成立为任何事物的法性,

云何有二三? | 怎么会有二、三等多种呢?

【胜义谛释义】

5.教言合释故, | 由于(必须)使用教言来配合解释,

以无生灭显, | 因此便以无生无灭来表示它。

胜义无异故, | 因为胜义唯一,没有差异,

无法无法性。 | 因此胜义中,没有法也没有法性。

【见谛的方式】

6.于彼空性中, | 在空性里面,

丝亳无有异。 | 无丝毫差异存在。

无分别而悟, | 由于它是以无分别的方式证悟的,

名言谓见空。 | 因此在世间的言词上,便称为『见空性』。

【见谛的所见度内容】

7.甚深经中说: | 极为深奥的佛经里面说:

彼不见即见。 | 那个没有见到的本身就是见(空性)。

无见与能见。 | 其中也没有见和能见,

无始终皆寂。 | 没有开头结尾,一切都完全止息寂静。

【见谛的心识状态】

8.脱离有与无, | 完全脱离有和无两处,

无分别离缘, | 完全无分别而离所缘,

无住与住处, | 没有停留和停留的地方,

无来去离喻。 | 没有去来,无可比喻。

9.离言无可观, | 没有言词可以表诠,也无可观察,

无变异无为, | 没有变化,纯粹是无为法。

【见谛的作用】

瑜伽师悟彼, | 如果瑜伽师证悟了那空性,

断惑所知障。 | 就能断除烦恼和所知障。

D、悟空的方法

【以理成立不需现比量】

10.现量与比量, | 现量和比量,

佛徒纳彼二。 | 是佛教徒所采纳的两种正确知识。

短视愚人说: | 短视浅见的愚人说:

以二量悟空。 | 使用这两种量可以证悟空性。

11.则外道声闻, | (果真如此)那么外道和声闻众,

皆悟法性矣! | 岂不是都证悟法性了吗!

何况唯识宗! | 更何况是大乘的唯识宗呢!

中观宗无异! | 那么中观宗也就没有什么不同了!⑤ 12.故一切宗派, | 因此,由于一切的宗派

以量量同故。 | 都以量来衡量空性,所以他们都相同。

众思辩异故, | 但是由于一切的思辩立场不同,

量所量法性, | 所以他们用量所量得的法性,

13.岂非亦成多。 | 岂不是也成了许多种?

无需现比量, | (由此看来)现量和比量是不需要的,

为退外道诤, | 只是为了驳退外道的诤辩,

故诸智者说。 | 所以有智慧的学者才说了《量论》。

【引教证成】

14.硕学清辨说: | 大学者阿奢黎清辨(Bhabya)说:

教中亦明言: | 经教里面也明白地说到:

分别无分别, | 以有分别和无分别两种认知,

二识不能悟。 | 不能证悟空性。

【证空需依口诀】

15.依何悟空性? | 问:要用什么证悟空性呢?

如来所授记, | 曾经被如来在经中授记,

且见法性谛, | 而且又现观过法性真谛的

龙树徒月称, | 龙树的弟子月称,

依彼所传诀, | 用他所辗转传授下来的要诀,

将悟法性谛。 | 将可□证悟法性真谛。

16.经说众法蕴, | 佛经所说的一切

有八万四千, | 八万四千法蕴,

皆入此法性, | 都消融在这个法性中,

悟空得解脱, | 能证悟空性将可达成解脱,

余修皆为此。 | 其它的修持都是为了证空。

E、二谛相辅相成

【俗谛不可废】

17.若舍正世俗, | 如果断舍正当的世俗

修习于空性, | 而修习空性,

则因果善恶, | 那么世俗的因果善恶等等,

他世将诳彼。 | 将在来世诳惑他。

18.依少分听闻, | 只凭著一点点的听闻,

不解真谛义, | 不足以了知究竟的真谛义理,

亦不修福德, | 而且不会修集福德,

沦为卑劣人。 | 这种人将沦落为卑鄙下流之徒。

若误解空性, | 如果误解空性的义理,

劣慧者将堕。 | 那些智慧狭劣者将惨遭堕落。

19.阿□黎耶月称云: | 阿□黎月称曾经这么说:

诸世俗谛是方便, | 作为方便的世俗谛、

胜义谛从方便生, | 以及从方便所产生的胜义谛,

不知此二差别者, | 不了解这两种差别的人,

因误解故行恶趣。 | 将因为误解而走向恶趣。

20.不依靠名言, | 不依靠名言概念,

不能悟胜义。 | 不能悟解最殊胜的义理。

无正世俗梯, | 没有正世俗的阶梯,

智者将不能 | 有智慧的人

拾级而上达 | 将无从拾级登上

真理大厦顶。 | 真理大厦的顶楼⑥。

【依俗入真义之理】

21.此世俗所显, | 世俗所显现的这个现象,

理观无所得, | 如果以正理去观察分析将毫无所得。

不得即胜义, | 这无所得的本身就是胜义,

本住之法性。 | 也就是原本安住的法性。

【成立世俗谛】

22.因缘所生故, | 既是众因缘所生,

世俗显现成, | 因此,世俗便如其所显现而成立。

若不能成立, | 倘若这样还不足以成立,

水月由谁生? | 那么水月等倒世俗又凭何而生呢?

23.故众因缘生 | 因此,各种因缘所生的一切现象

一切现象成。 | 都能成立。

若诸缘断绝, | 如果各种因缘条件断绝了,

世俗亦不生。 | 那么即使在世俗中也不会生起任何现象。

【依正见修行得成就】

24.如是见不愚, | 有了这种见解就不会愚痴,

且行极清净, | 而且修持也将变得极为清净,

则不入歧途, | 这样就不至于误入歧途,

上行至兜率。 | 而且将往升到兜率天宫。

【劝修精要】

25.所知类多寿苦短, | 人生苦短而知识的种类却那么繁多,

寿量尚且不能知, | 人寿几何尚且无从知晓,

故如鹅取水中乳, | 所以应该像鹅泸取水中的乳汁一样,

但取清净己所欲。 | 只选取自己的清净欲求⑦。

【咐嘱】

26.吾乃短视一愚者, | 我只是一个□视的愚笨凡夫,

无力抉择二谛义, | 自己没有能力抉择二谛的义理,

然依诸上师所说, | 不过依靠诸多上师的说法,

立此龙树二谛理。 | 才写了这个龙树学说中的二谛。

27.金洲王请所作此, | 由于金洲王的请求我作了这部论,

倘若时下有人信, | 如果现在有人对它有信心,

亦应善究而接纳; | 那么也应当详细研究以后才接受;

非唯因信及恭敬。 | 不应该只凭信仰和恭敬。

28.咕噜怕拉金洲王, | 金洲国王Guruphala

遣比丘提婆麻地, | 派遣了比丘Devi-mati来,

应彼造此入二谛, | 应他的请求我造了这部《入二谛》,

当今智者应探究。 | 当今智慧的人应该加以探究。

硕学阿□黎吉祥燃灯智所造《入二谛》竟

跋:班支达本人及译师甲·精进狮子⑧,共同翻译审校。

┎──┒

┃注释┃

┖──┚

①一般藏译的佛典,都会在前面加上翻译的敬礼。本论无此译敬,似乎是个例外。

②阿底峡在《入二谛》中所表现对「世俗谛」的看法,与智藏(Jnanagarbna)、寂护、莲花戒等瑜伽行中观派学者的看法几乎一致。可见阿底峡的中观思想中也掺杂了此派的学说(参见《中观思想》,页239~65)。

③「满意」是“nyams dga',欣乐”的权译。

④同②。

⑤“ dBu ma pa la mi mthum med ”一句,字面意义很清楚,但真正涵义却不易确定。江岛式的译法与笔者一致(参见《龙树教学之研究》,p.363 )。Linder 则译为: It is not 〔 however 〕 unlikely that the Madhyamika〔 understands the absolute〕(p.194)。

⑥此颂与清辨《中观心要领》( Ot.5255 )第三品,第十二颂的内容完全一样(参见《中观思想》,页217)。

⑦第25颂与《难释处》「智慧与方便品」中述及中观师承的那一颂,一模一样。

⑧精进狮子( brtson 'grus seng ge )是阿底峡的藏人弟子之一(参见《青史》,页173)。

----------------------------------------------------------------------

后记:本论中译及注者为陈玉蛟先生(释如石),原 FDEER 兄将论颂贴于本版,弟续依陈注完成本篇,以利网友参考。

---------------------------------------------------------------------- 输入者: fdeer.bbs@https://www.360docs.net/doc/399291849.html,.tw (fdeer)

keyboard.bbs@https://www.360docs.net/doc/399291849.html,.tw (筠筠)

深法寂静忿怒尊密意自解

《深法寂静忿怒尊密意自解》之《直指觉性赤见自解》 莲花生大师着 噶玛岭巴大师掘藏 刘立千译汉 一、书名《深法寂静忿怒尊密意自解》中之《直指觉性赤见自解》。 二、敬礼 顶礼觉性自明三身尊。 三、述意 我将开示《深法寂静忿怒尊密意自解》中之《直指觉性赤裸现见自行解脱》如是直指自己觉性之法,有缘善男子,应善自领悟! 三昧耶,甲,甲,甲。 四、直指心性(觉、明、现) 唉玛火(奇哉)!一心之内圆满包容了轮回与涅盘,它的本性无始即然,而你却不知道;明和觉从未有间断,而你却不认识;它处处皆无碍显现,而你却不了解。因此,为使你能了解心性的本面而作开示。三世诸佛讲说了八万四千无量法门,除了觉悟此性外过此说者佛未曾说。经典遍满虚空不可计量,究竟教诲只有直指觉性三句话。此现量直指诸佛之密意,既无前行,也无后修,导入之法,即此而已。 五、一心 吉哈!有缘弟子且谛听!所谓心者颇为广泛传播而声响亮,但对此性不了解或邪解和了解片面,由于未能正确如实了解之故,遂产生了无量的宗派之学说。而一般平庸士夫未悟此性,对自己的本面自己不知道,故不断流转于三界六道而受苦。他们皆因不悟自心本性而成过。烦恼的声闻独觉,只了悟无我的一面,虽欲求证悟而不能如实得悟。其他因受各自宗派和理论束缚不能见到心的光明,烦恼声闻独觉执着能所而成障碍,中观执着二谛边见成为障,下三瑜伽执着观想念诵成为障,摩诃阿鲁执着界觉成为障。于无二义分之为二而致误,若二不能融合为一不能成佛,因为皆是一心,轮涅本来无分别,若去断离取舍仍流转于轮回。因此现将所作法事一齐放下,指示你一切精华即此赤见觉性自行解脱之法。当你悟到一切法本自大解脱,则知大圆满是圆具一切。 三昧耶,甲,甲,甲。 六、名相

慧灯之光一四谛脱离生死的出路

慧灯之光一四谛——脱离生死的出路 四谛与二谛(世俗谛及胜义谛)有什么不同呢?二谛是见解的对境,四谛虽然也有见解对境的成分,但主要是以修持方法为重点,始终围绕着如何修持才能获得解脱的主题而宣讲的。所以二谛与四谛在佛教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常识,如果能够了解,就会对自己的修行有一定的帮助。当然,如果不广学二谛或四谛等佛教的太多理论,而只是在学到适当的理论后便专修也可以,但除了一些极利根的人以外,就很容易出差错。 譬如,如果只知道人身难得、轮回痛苦的道理,往往在修行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一些疑问:我修这些到底能不能得解脱?如何得解脱?修的是不是正法?这些疑问一旦出来,由于没有闻思的智慧,自己就无法解决并由此产生困扰,从而成为修行的违缘。但是,智慧却可以帮助和鼓励我们,所以,作为修行人,还是应该有一些应有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实修的人来说也不但是需要,而且是不可或缺的常识。 一、概述 四谛的修法就是从出离心、菩提心开始。出离心让我们超越轮回,菩提心让我们在超越轮回后却不离轮回。这二者之间是否矛盾呢?并不矛盾。如果没有出离心、不能超越轮回,我们就与六道众生无异,谁也没有能力去度化他人。如果要

超越轮回,就必须断除贪欲轮回的念头,但在超越之后,却不能脱离这个轮回世界。所谓“脱离”的意思,就是得到涅槃后不度众生,只追求自己的解脱。声闻缘觉就是不但超越而且脱离了轮回,他们安住在灭定中,因定力有限,所以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愿望度化众生。 但大乘佛法则要求超越却不能脱离轮回。因为大乘菩萨不论是修空性、无我或大悲心,其目的并不是要逃避轮回的痛苦,而是为了具有更强大的能力,能够更有效、更完整地去利益众生,能够更无私地付出。凡夫因为没有超越轮回,所以没有任何选择余地,他们身不由己地要流转轮回。而大乘菩萨虽然超越了轮回,却自愿不离轮回,因为他们深知,要度化众生就必须身处其中,因为在涅槃中并没有众生,所以大乘菩萨不能脱离轮回。在这点上最重要的,是要将世俗谛与胜义谛分开来看。 何为四谛?就是苦、集、道、灭。为何不是五谛或三谛呢?因为一切所知,或所有存在的东西可以分为两种:涅槃和轮回,在这之间没有第三种存在可言。轮回有它的因果,涅槃也有因果,两对因果加起来就是四谛,佛教的四谛就是以因果来解释轮涅。 凡夫为什么流转于轮回,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问题,这个不朽问题的答案,只有佛才能阐释,即使其他人精通了世间的所有学科,在面对该问题时,脑海中都只能是一片茫然。

入二谛

论题: 入二谛 造论者: 阿底峡 中译者: 释如石 诸佛说正法, 如实依二谛: 障世间俗谛、如是胜义谛。 许世俗二种: 颠倒与正确。初二谓水月、宗派邪分别。 未究而满意、生与灭诸法, 具有作用者, 许为正世俗。 胜义谛唯一, 余许有二种。法性无所成, 云何有二三? 教言合释故, 以无生灭显, 胜义无异故, 无法无法性。 于彼空性中, 丝亳无有异。无分别而悟, 名言谓见空。 甚深经中说: 彼不见即见。无见与能见。无始终皆寂。 脱离有与无, 无分别离缘, 无住与住处, 无来去离喻。 离言无可观, 无变异无为, 瑜伽师悟彼, 断惑所知障。 现量与彼量, 佛徒纳彼二, 短视愚人说: 以二量悟空。 则外道声闻, 皆悟法性矣! 何况唯识宗! 中观宗无异! 故一切宗派, 以量量同故。众思辩异故, 量所量法性, 岂非亦成多。无需现比量, 为退外道诤, 故诸智者说。 硕学清辨说: 教中亦明言: 分别无分别, 二识不能悟。 依何悟空性? 如来所授记, 且见法性谛, 龙树徒月称, 依彼所传诀, 将悟法性谛。经说众法蕴, 有八万四千, 皆入此法性, 悟空得解脱, 余修皆为此。若舍正世俗, 修习于空性, 则因果善恶, 他世将诳彼。依少分听闻, 不解真谛义, 亦不修福德, 沦为卑劣人, 若误解空性, 劣慧者将堕。 阿奢黎耶月称云: 诸世俗谛是方便,胜义谛从方便生, 不知此二差别者, 因误解故行恶趣。不依靠名言, 不能悟胜义。 无正世俗梯, 智者将不能拾级而上达真理大厦顶。 此世俗所显, 理观无所得, 不得即胜义, 本住之法性。 因缘所生故, 世俗显现成, 若不能成立, 水月由谁生? 故众因缘生, 一切现象成。若诸缘断绝, 世俗亦不生。 如是见不愚, 且行极清净, 则不入歧途, 上行至兜率。 所知类多寿苦短, 寿量尚且不能知, 故如鹅取水中乳, 但取清净己所欲。 吾乃短视一愚者, 无力抉择二谛义, 然依诸上师所说, 立此龙树二谛理。 金洲王请所作此, 倘若时下有人信, 亦应善究而接纳;非唯因信及恭敬。 咕噜怕拉金洲王, 遣比丘提婆麻地, 应彼造此入二谛, 当今智者应探究。 □□□□□□□□ □入二谛□ □□□□□□□□ =================================================================== ┎──┒ ┃前言┃

佛教教理——四重二谛

佛教教理——四重二谛 四重二谛四重二谛,是将真俗二谛开显为四重,在中土各宗中,三论宗和慈恩宗都有 四重二谛说。三论宗的四重二谛,是就真俗二谛所含有空、二不二、非二非不二 等意义互相对比而立论,从粗到细,立为四重。慈恩宗的四重二谛,则是于胜义 (真)、世俗(俗)二谛各分四种,从浅到深,合为八谛。此外,天台宗对真俗 二谛,依藏、通、别、圆四教来说,也可以说是四重二谛。 一、三论宗的四重二谛。三论宗僧诠、法朗一系所说二谛,是就能说的言教 建立。真、俗二谛只是言教上的差别,完全属于说法化导的方法形式,为破空见 用俗谛说有,为破有见用真谛说空。随后嘉祥大师吉藏(549~623)为把 这个意义阐明得更彻底,在《大乘玄论》(卷一)及《中观论疏》(卷二末)等 中将二谛开作四重:第一重:有是俗谛、空是真谛。这一重是对毗昙师的事、理二谛所立。毗昙 师立实有实空的二谛,即空之外实有有,有之外实有空;今

为显示俗谛之有由于 真谛之空,真谛之空由于俗谛之有,以对破他。既然有是由空之有,就不是实有, 而是不有之有;空是由有之空,就不是实空,而是不空之空。第二重:有、空都 是俗谛,非空非有才叫作真谛。这一重是对成论师所立。成论师以有、空为真、 俗二谛,今为对治他,阐明把有、空分作两种来看还是俗谛。既然是不有之有, 同时是不空之空,那就有、空原来不二无别,所以非有非空,叫它作真谛。第三重:空、有是二、非空非有是不二,二和不二都是俗谛,非二非不二才 叫作真谛。这一重是对地论师、摄论师等以依他(依他起性)、分别(遍计所执 性)二为俗谛,以依他无生分别无相不二真实性(圆成实性)为真谛所立。今阐 明把二和不二分作两种来看还是俗谛,非二非不二,即二而不二、不二而二才是 真谛。第四重:前三重的二、不二、非二非不二三种二谛都是教门,从而都是俗谛, 亡虑绝言才是真谛。这一重是对地论师、摄论师以三性为俗谛,以三无性非安立

成玄英重玄学略论

成玄英重玄学略论 成玄英的重玄思想广泛吸收佛教思想精华,对玄之又玄的道遣有、遣无、遣其遣,将“有”、“无”、“非有非无”统统视为“执滞”,主张一切无所滞、无所执,一切任凭自然,极大地推动了道教理论的发展。 一种理论的产生必然有其产生的需要,没有需要就没有创新。在重玄学产生之前,魏晋玄学家何晏、王弼等崇“无”,将老子之道理解为“无”,认为“无能生有”;稍后,玄学家裴wěi@①、郭象等又将老子之道理解为“有”,认为“无不能生有”,“万物独生而无所资借”;传入中国后的佛学三论宗的中道观则崇信“非有非无”,将老子之道解释为“有无双遣”。这样一来,老学、道家、道教理论如果不再向前发展,就明显地落后于佛学。东晋直至隋唐时期的佛道论争,也一再地反映出佛学在理论上屡次嘲讽道教理论贫乏,特别是抨击老子之“道”肤浅无内涵。在这种情况下,重玄学应运而生。 “重玄之理”,肇源于郭象的《庄子注》,孙登将其运用于诠释《老子》,最后由成玄英在其《庄子疏》和《道德经义疏》中集成。成玄英的重玄思想广泛吸收佛教思想精华,对玄之又玄的道遣有、遣无、遣其遣,将“有”、“无”、“非有非无”统统视为“执滞”,主张一切无所滞、无所执,一切任凭自然,极大地推动了道教理论的发展。 一 唐初道教学者成玄英是公认的重玄学集大成者,其《道德经义疏》(注:本文所用版本为《蒙文通文集》第6卷,巴蜀书社2001年8月版。)第1章中对老子“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段话的疏解,则是关于重玄思想的典型表述:玄者,深远之义,亦是不滞之名。有无二心,徼妙两观,源乎一道,同出异名。异名一道,谓之深远。深远之玄,理归无滞。既不滞有,亦不滞无,二俱不滞,故谓之玄。 有欲之人,唯滞于有;无欲之士,又滞于无,故说一玄以遣双执。又恐行者滞于此玄,今说又玄,更祛后病。既而非但不滞于滞,亦乃不滞于不滞,此则遣之又遣,故曰玄之又玄。 在第37章、79章疏中,成玄英对上述思想又有所补充: 前以无遣有,此则以有遣无,有无双离,一中道也。……前以无名遣有,次以不欲遣无,有无既遣,不欲还息,不欲既除,一中斯泯。此则遣之又遣,玄之又玄。 行人虽舍有无,得非有非无,和二边为中一,而犹是前玄,未体于重玄理也。……虽遣二边,未忘中一,故何可尽善也。

四谛

四谛——脱离生死的出路 作者:转载发布时间:2011-04-23 来源:慧灯之光一 四谛与二谛(世俗谛及胜义谛)有什么不同呢?二谛是见解的对境,四谛虽然也有见解对境的成分,但主要是以修持方法为重点,始终围绕着如何修持才能获得解脱的主题而宣讲的。所以二谛与四谛在佛教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常识,如果能够了解,就会对自己的修行有一定的帮助。当然,如果不广学二谛或四谛等佛教的太多理论,而只是在学到适当的理论后便专修也可以,但除了一些极利根的人以外,就很容易出差错。 譬如,如果只知道人身难得、轮回痛苦的道理,往往在修行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一些疑问:我修这些到底能不能得解脱?如何得解脱?修的是不是正法?这些疑问一旦出来,由于没有闻思的智慧,自己就无法解决并由此产生困扰,从而成为修行的违缘。但是,智慧却可以帮助和鼓励我们,所以,作为修行人,还是应该有一些应有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实修的人来说也不但是需要,而且是不可或缺的常识。 一、概述 四谛的修法就是从出离心、菩提心开始。出离心让我们超越轮回,菩提心让我们在超越轮回后却不离轮回。这二者之间是否矛盾呢?并不矛盾。如果没有出离心、不能超越轮回,我们就与六道众生无异,谁也没有能力去度化他人。如果要超越轮回,就必须断除贪欲轮回的念头,但在超越之后,却不能脱离这个轮回世界。所谓“脱离”的意思,就是得

到涅槃后不度众生,只追求自己的解脱。声闻缘觉就是不但超越而且脱离了轮回,他们安住在灭定中,因定力有限,所以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愿望度化众生。 但大乘佛法则要求超越却不能脱离轮回。因为大乘菩萨不论是修空性、无我或大悲心,其目的并不是要逃避轮回的痛苦,而是为了具有更强大的能力,能够更有效、更完整地去利益众生,能够更无私地付出。凡夫因为没有超越轮回,所以没有任何选择余地,他们身不由己地要流转轮回。而大乘菩萨虽然超越了轮回,却自愿不离轮回,因为他们深知,要度化众生就必须身处其中,因为在涅槃中并没有众生,所以大乘菩萨不能脱离轮回。在这点上最重要的,是要将世俗谛与胜义谛分开来看。 何为四谛?就是苦、集、道、灭。为何不是五谛或三谛呢?因为一切所知,或所有存在的东西可以分为两种:涅槃和轮回,在这之间没有第三种存在可言。轮回有它的因果,涅槃也有因果,两对因果加起来就是四谛,佛教的四谛就是以因果来解释轮涅。 凡夫为什么流转于轮回,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问题,这个不朽问题的答案,只有佛才能阐释,即使其他人精通了世间的所有学科,在面对该问题时,脑海中都只能是一片茫然。 佛陀以其无碍的智慧,将这个问题的答案向我们一语道破:不论是做人或做畜生,都有各自存在的因,既不是偶然,也不是造物主的安排,这个因叫做集谛。而苦谛,就是轮回的果。为什么取“谛”字呢?“谛”

按照那烂陀寺班智达的传法方式造论五本来讲

第七课 按照那烂陀寺班智达的传法方式——造论五本来讲,第一个问题,这部论典的作者是谁;第二个问题,这部《中观庄严论》为什么样的众生而作;第三个问题,《中观庄严论》属于哪一种经典和论典的范畴。前面已经对上述三个问题作了阐述,下面讲全论内容。 四、全论内容:如果有人心想:二谛的无谬真如到底是什么?二理指的又是什么呢? 此处提出了两个问题。所谓胜义谛和世俗谛无有错谬的真如,也就是说,它的真相、究竟含义到底是什么?然后,观察名言和观察胜义的两种理证到底是什么呢? 所谓的二谛自性也就是所应了知的, 什么叫做胜义谛和世俗谛?所谓的胜义谛和世俗谛,从世间角度来讲,叫做知识;从广义来讲,佛教称之为所知,也就是能知智慧的对境。 中观当中经常说:二谛的分类,二谛的分基,二谛的法相、定义。那么,二谛的分基是什么呢?有些智者认为是从所知中分的,有些智者认为是在无自性中分的。但在这里,所谓的二谛是什么呢?二谛就是一种所知,也就是人们所了解的一种知识。其中,圣者所了知的是什么呢?是胜义谛。凡夫人所了知的是什么呢?是世俗谛。 而二理则是如实决定二谛之义的途径。 什么叫二理呢?通过两种理证抉择二谛原原本本的真相,比如说,外面的色法就是所了知的,了知色法的眼睛或者望远镜,这就叫做二理。我们依靠什么了知胜义谛和世俗谛呢?必须依靠胜义理和世俗理。没有依靠这二理,就不能了知胜义谛和世俗谛。 现在的世间人从来没学过胜义谛和世俗谛,因此对胜义理和世俗理也一窍不通。二理其实是指一种途径,从能境的角度来讲,应该说是胜义智和世俗智;从所境的角度来讲,就叫做胜义谛和世俗谛,是两种对境。 那么,所谓的胜义谛和世俗谛依靠何种方式来了知呢?应该依靠胜义理和世俗理这一途径来了知。 此等所知由真实与非真实两方面来分析可完全囊括于二谛之中。 所知分为真实和非真实两种。圣者所见到的真谛、一切万法的本来实相叫做真实的所知;现在凡夫人见到的,就叫做非真实的所知。凡夫人中还有更迷乱的人,比如捏着眼睛时见到的二月,就是倒世俗——世俗当中的世俗、假当中的假。 通过智慧衡量这两种意义,由于颠倒分别、片面理解以及真实了达的差别,从而出现了内外各自迥然有别的各种宗派。 用智慧来抉择时,有些人对二谛的本体一点都不知道,这叫做颠倒的智慧、

三论宗的二智理论

三论宗的"二智"理论 李勇 提要: 本文通过对嘉祥吉藏著述的考察,系统研究了长期为学术界所忽视的三论宗的" 二智" 理论,具体探讨了" 二智" 的种类、" 二智优劣" 、" 二智相即" 、" 二智即解脱"等内容。 李勇,1 9 6 9 年生,哲学博士,现任教于上海大学社科院。 主题词:三论宗二智 一、" 二智" 的定义及种类 " 二智" 在三论宗佛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吉藏在《法华玄论》、《净名玄论》、《大乘玄论》中都辟有专章,讨论" 二智" 问题1," 二智" 与" 二谛" 、" 二境" 一起构成三论宗佛学的总体框架,简称为" 境" 、"智"、" 教" ,由" 境" 发" 智",由"智" 说" 教" ,再由" 教" 悟"理" ,由"理" 发" 智"," 教" 转为" 境",是三论宗的基本佛学框架2,因此理解" 二智" 对理解三论宗佛学至为重要。正如吉藏所说:" 然昔在江南著《法花(华)玄论》,已略明二智,但此义既为圣观心法身为父母,必须精究,故重论之,此义若通,则方等众经,不待言而自显。"3 " 二智" 在吉藏的著作中,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比较常用的是" 权实二智" ," 波若、方便" ,也有时称为" 慧、方便"," 实慧、方便慧" ," 波若波罗蜜、沤和波罗蜜" ,其思想主要来源于《般若经》、《维摩诘所说经》、《法华经》、《大智度论》等大乘经论中的相关思想4,当然," 二智" 的关键不在于"二智"的名字问题,而在于" 二智" 的含义。如果从三论宗佛学的最究竟处来说,"二智" 只是" 无分别中强分别说"," 无名相中强名相说" 的,在佛陀的境界中,连" 境" 、" 智"的分别都没有,如果有" 智" ,也只能是" 不二之智" ,在吉藏的著作中,常将" 不二之智" 称为" 不二正观" 、" 无得正观" 、" 波若" (此" 波若"不是指与" 方便" 相对的作为" 实智" 的" 波若" ,而是指权实尚未分化的"波若")," 智" 是对" 实相" (境)的证悟,也是佛说"二谛"(教)的目的,"智" 本来非权非实,但为了让众生接受,就必须"但于不二而二,为众生故开二智。" 5但"开" " 二智" 的方法于各个经论中不同,"二智"的定义也就随之不同,在《法华玄论》中,吉藏最初对" 二智" 的定义做了区分,首先他对大乘佛经中的四种" 二智" 的定义做了区分,列表如下:6 实智权智

二谛之间的关系

二諦之間的關係 英國布里斯特大學博士釋長清著 南華大學宗教所助理教授黃國清譯 第一節非一非異 二諦的區別在吉藏的時代以前曾經被熱烈辯論過。我們尤其應指向《成實論》的崛起。《成實論》由訶梨跋摩撰寫於第四世紀前後。1很可惜的,至少對吉藏而言,未能完全了解二諦的區別的《成實論》師犯了一個錯誤,他們主張二諦為二相。如Lai說:二諦與二相(two realities)的混淆產生了問題。首先,它導致違反了龍樹的堅持,即二諦之區別對佛陀教義而言是重要 的。2 吉藏貶抑《成實論》為小乘,我們可在吉藏的現存撰述中隨處找到對於此的證據。3Lai說:「中國人將二諦錯認為使涅槃的空與 *本文翻譯自Venerable Dr. Chang Qing, A Study on Chi-tsang’s Erh-ti-I(The meaning of the Two Truth)Chapter 4, Ph.D.Thesis submitted to the University of Bristol, 1988. 1Liu ming-wood, Madhyamaka Thought In China,頁88。另見Paul L. Swanson, Foundations of T’ien-T’ai Philosophy,頁82。 2Whalen W. Lai, “Nonduality of the Two Truths in Sinitic M a dhyamika: Origin of the ‘Third Truth’”,頁55。 3例如,在《三論玄義》中,吉藏強調十義以顯示《成實論》是小乘,而非164 正觀雜誌第三十九期/二ΟΟ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輪迴的有平行的二相。既然經典中明白地述說涅槃即生死,生死即涅槃,中國人覺得說勝義諦即俗諦,俗諦即勝義諦是合理的。」 4此處的問題是將涅槃與生死的名相用於二諦之上並不適切。如果視涅槃是勝義諦,視生死為俗諦,並應用見於經典中的涅槃與生死的相同理論,那麼勝義諦即俗諦,俗諦即勝義諦。如前章所說的,吉藏主張世諦(俗諦)即第一義諦(勝義諦),但第一義諦非即世諦。關於此點,任何人將涅槃與生死的理論應用於二諦都是不恰當的。這是為何Lai說中國佛教徒於本體論、認識論與批判哲學欠缺堅實的本土傳承的理由。5 吉藏引《涅槃經》說:「唯真是諦。俗即虛妄非實,故俗即非諦。為此義故,但明世諦即第一義,不得言第一義即世諦也。」6吉藏是在說我們不能單純地將涅槃與生死的觀念用於二諦。認為涅槃屬於第一義諦,而生死屬於世諦,這並不是正確的。二諦相即類同於俗諦與第一義諦相即。 吉藏以三種方式解釋二諦之間的這種相即關係: 大乘。十義詳見T45.3c1-5a22。另見Liu ming-wood, Madhyamaka Thought In China,頁89。 4Whalen W. Lai, “Nonduality of the Two Truths in Sinitic M a dhyamika: Origin of the ‘Third Truth’”,頁46。 5同上,頁47。 6見《二諦義》,T45.104c28-105a2。

二谛说

二谛说 序論, 筆者對吉藏的二諦研究動機是,印度佛教截至中世前期,慣以俗、真,或有、空,二諦來分世間與出世間法,使得世間與出世間出現—「差別相」的困惑, 1而這一問題,到了中國佛教依然存在。早期左所謂的「六家七宗」,對空有二2諦提出不同解說。至南北朝有所謂的「二十三家二諦說」,反映出當時對空義的把握及對空有之間關係的處理。對此,南北朝,佛學思潮,吉藏對二諦的問題如何釐清及回應呢 ? 這就是筆者欲寫此文的動機。 其次,本文全篇分三章來討論。第一章是先介紹吉藏二諦說之思想背景,因舉凡一個思想或學說之出現必有其先前的背景,然後才產生另一個思想或學說,故此,在談吉藏二諦思想前有必要對吉藏時代的中國佛界的情形做一鳥瞰。 第二章的安排是三論學者的「三是偈」是如何以二諦來解釋,以及有人以「三諦」來詮釋,吉藏是如何回應。 第三章,才介紹吉藏的二諦思想,在未介紹吉藏的二諦思想前,有必要先了解吉 藏對真理的看法與方法論—「四句」。故此,先安排此小節,再探討吉藏的二諦—教二諦,於二諦與四重二諦。 第一章吉藏二諦說之思想背景, 一吉藏時代的中國佛學界, 吉藏,549~623,的一生活動,主要是在隋代 ; 隋代的佛教,依藍吉富的統計分析,以涅槃宗最盛,其次是攝論宗,第三為三論,四論,宗,第四為地論 1 宗,第五是律宗,其次是毘曇宗。而南北朝曾經盛極一時的成實宗,在隋代已顯 3 著地衰微。

然上述這些學派除律宗外,涅槃、攝論、地論、成實、毗曇等學派在吉藏著作中,提到最多,批判也最烈的四個學派。 二吉藏二諦思想之追溯, 對於二諦的理論,依吉藏的說法,並不是他自己獨特的見解,而是他袓述他師父—興皇法朗的思想 ; 而興皇法朗的二諦思想,可能要追溯到興皇僧朗,攝山大師,的主張。這如吉藏《二諦義》卷上即說, 4 又說, 5 山門相承興皇,袓述三種二諦。 而同書卷上一開始,更指出此,法朗的,二諦論,乃是針對開善等《成實》 6 師而提出的。 第二章吉藏對「三是偈」,中論.觀四諦品~十八偈,之解釋, 一吉藏之詮釋, 有關於《中論》「觀四諦品」,「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 7是中道義。」之解釋,吉藏共有三筆資料, ,1,《大乘玄論》卷第一云, 2 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 義。因緣生法是俗諦 ; 即是空是真諦 ; 亦是中道義是體。 8 ,2,《二諦義》卷上云, 如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 中道義。從來明—此是三義,一因緣即是空 ; 一是假 ; 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