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藏医治疗“真布”

浅谈藏医治疗“真布”
浅谈藏医治疗“真布”

浅谈藏医治疗“真布”

发表时间:2017-10-31T14:20:23.550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26期作者:谢宝安拥英

[导读] 使其能得到充分休息,不要过度使用,出现临床症状的病人则要避免关节剧烈活动和过度负重,以减少关节的反复损伤。

(甘孜藏族自治州藏医院四川甘孜 626000)

【摘要】“真布”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对关节有极大的破坏性,久治不愈,藏医称之“真布”即风湿性关节炎。随寒冷、潮湿、劳累、营养不良、精神刺激等因素相关而发病,严重影响着群众的生活质量。通过藏医的辩证施治,口服复方藏药,外用藏药药浴等外治手段,消除和缓解局部病变,延迟关节变形,减轻疼痛等方面有明显疗效。

【关键词】藏医;治疗;“真布”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6-0313-02

“真布”是因各不相同但共同点为累及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腱、韧带、滑囊、筋膜的疾病。是黄水淤积破坏关节腔和出现炎症所致,病变除有疼痛外,尚伴有肿胀和活动障碍,呈发作与缓解交替的慢性过程,部分患者可出现关节致残和内脏功能衰竭,是高原寒冷地区常见病之一。

藏医认为“真布”是由于长期在潮湿及水中作业,消化功能下降,食用油腻,饮食之精未能正常生成人体所需精华,而被化为脓水、黄水渗入骨、关节、经脉、筋腱而引起,此外,因内分泌因素、遗传、寒冷、劳累、外伤、精神刺激等与发病有关。它可侵犯心脏、关节、皮肤、浆膜、血管、脑、肺、肾及虹膜睫状体等组织器官,而以心脏和关节损害最为显著。“真布”具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它所造成的关节损害,虽不会威胁生命,却给人们的机体带来较大的病痛。“真布”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作为世界范围内的疑难疾病至今仍困扰着众多患者。全球“真布”患者约4亿余人,是医学领域中最为庞大的一类疾患,中国患“真布”患者占人口总数的18%。其发病率可达20%,至少有2亿人受此顽症折磨,80%未得到有效治疗,屡治不愈,病情恶化,被逼向瘫痪的边缘。“真布”俗称不死的癌症,时时刻刻催残着人类的健康,久治不愈,反复发作,令患者疼痛,令医生头痛。“真布”药品的种类繁多,但是传统药物在治疗上只是用药好转、停药复发,形成恶性循环,由于它对关节极大的破坏性以及极高的致残率使大家谈之色变。

1.藏医把“真布”主要分为热症和寒症:

寒症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其突出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对称性的多发性小关节炎,以手腕、足膝等关节最常受累,早期有红、肿、热、痛及关节功能障碍,屈伸不利最常见;晚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强直和变形,累及大关节和全身,并有骨腐蚀和骨骼肌的萎缩,脉、尿诊出现寒象,舌质暗淡。化验:于活动期患者多数血沉加快,抗“O”增高,类风湿因子阳性。寒症并非仅关节发生了炎症病变,而是全身性的广泛性毕竟是以关节炎症为主的疾病,同时出现全身乏力,春夏两季及天气变化,水中作业和潮湿地上居住过久时易发,对人体消耗大,致残率高,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2~60岁最为常见,起病缓慢,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而居住在阳光充足及气温干爽处好转,关节没有退行性改变运用藏医药辩证施治疗效显著。

热症是“真布”的主要表现之一,以成人为多见。春秋两季易发,夜晚疼痛明显,常同时发生心肌炎,急性炎症消退后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不留关节强直与畸形。热症起病较急,受累关节以大关节为主,开始侵及下肢关节者占85%,膝、踝关节最为常见,其次为肩、肘和腕,手和足的小关节少见,关节病变呈多发性和游走性,关节局部炎症明显,表现有红、肿、热、压痛及活动受限,持续时间不长,常在数日内自行消退,复发者不多,脉、尿诊出现热象,舌质红。

2.风湿病的治疗

在治疗上,藏医提出“干黄水”即除湿,同时调节“三因”的平衡。一般治疗的要点是:缓解关节疼痛、控制软骨及骨破坏,提升机体免疫力、保持恢复关节功能、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保持精神愉快、注意饮食、劳逸结合、防止感染。

藏医通过从药物、外治手段、饮食及日常行为起居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疗。临床上选择口服藏药有生等尼昂、布嘎觉巴、布穷觉昂、穷昂、欧曲仁青觉杰、崩查尼昂、然降多吉、桑培罗布、智布然降切莫、露斗觉杰、然纳桑培等。根据病因在辩证的基础上,出现的其他病情变化进行辅助治疗,消化不良服仁青芒觉、塞孜昂巴、益柱、嘎布祝觉等,腰痛加阿日觉杰、萨穷、这呷机松等,心慌心累加塞德、灵康得松、阿嘎索昂、布玛拉等。同时用灸法、熨法、敷法、针刺、角罐、放血等藏医特色外治疗法,并配制酒剂进行涂擦、按摩等相关理疗。饮食应食易消化及绿色食物,住向阳、通风、干燥的房屋,在身体感觉不劳累的情况下锻炼关节等。

藏医药浴疗法对治疗“真布”疗效尤为突出,是藏医最具特色的自然疗法之一,以“五味甘露药浴散”为基础方,结合病情配制加味药,将药液放入浴池浴盆或小布袋中,采用蒸气浴法、药水浴法和敷浴法等疗法,温度控制在35℃~40℃之间,把全身或患处浸于药液中,以及小布袋包好经蒸煮至适合温度,包扎或放置于病患部位,并根据病情辩证补充药量、药味及药液温度,使药液保持恒温,并轻柔搓洗,按摩穴位,发挥药力作用,坚持药浴疗程,7~10天为一疗程,疗效明确。

3.“真布”患者的护理与治疗感受

3.1 宜居住的房屋应向阳、通风、干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床铺要平整不宜过软,被褥轻暖干燥,常常洗晒,不能在风口处睡卧。

3.2 用水要用温水,晚上洗脚,热水应能浸至踝关节以上,时间在15分钟左右,以促使下肢血液流畅。

3.3 出汗较多者,要用干毛巾擦干,衣服被褥被汗湿后应及时更换、洗晒,避免受凉受湿;大便秘结者应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3.4 “真布”患者应早期诊断和尽早合理、联合用药。进食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糖类及维生素C的饮食,采取少量多餐。少吃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的食品。

3.5 注意气候变化,天气剧变寒冷时,及时添衣服。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3.6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正确对待疾病,不可焦虑急躁、情绪低落,要善于自制,努力学习,积极工作,愉快生活,保持心胸宽广。

3.7 根据病情卧床休息及控制活动量,在急性期宜卧床休息,一般至临床症状消失,血沉近于正常,可逐渐起床活动。

3.8 采取口服藏成药制剂及消炎药,控制感染;外用药浴法等藏医外治手段。

3.9 内外结合控制病情发展,消除或缓解风湿引起各种身体不适。

3.10 “真布”的病人应消除顾虑,对该病应该有充分的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改善神

藏医针灸疗法

藏医器械简介 藏医有发达的手术治疗,包括涂擦疗法、放血、艾灸、穿刺、切除等。常用的外科器械分为以下几种: 检查疼痛用的器械:头部圆形,钝而不锐,约六指长,称为针头,用于检查头部骨折;头部形状如荞麦,尖端呈钩形,似扬起的蛇头,约十二指长,细而柔软,用于检查四肢部位的疼痛;长度约八指,尖端有小孔的探针,用来检查肿胀部位是否化脓;状如乳头的空针,长度约三指,应用于男性者粗五指尖,应用于女性者粗六指尖,此器械用来检查痔疮。 各种手术钳:有的如狮子嘴,有的象乌鸦嘴,长度约十八指,连结处钉有坚固的钉子。柄部铁钩处带有一个环,此器械用来检查、取出深入骨头的异物;长度约八指状如鸥嘴,特别细小,此器械用来检查、取出筋肉内的异物;空头管长约十二指呈坚固的管状,此器械用来检查取出伤口较深处的异物;镊子用来取出脉、筋及骨头的碎片等。 放血用的各种器械:切开肌肉放血用刺针,形如麻雀的羽毛,长约六指,用于割刺肌肉间隙的血脉;刀尖极锐的靠背刀,在脏器和细微穴道部位放血;斧形手术刀,在靠近骨上的脉道处放血;状如剃头刀的手术器械,在肿胀部位处刮擦;状如镰刀,长约八指的器械,用于舌部的切割;膛口刀用于切除头部疮疡。 穿刺用的器械:一般长约六指、状如蛙头尖端有侧壁孔,用于穿刺晕圈穴,排放心包积液、肝脓肿;中空管状探针,形似竹尖笔,用于穿刺腹水;针尖似鸟嘴者,用于穿刺胸部脓肿;尖端状如青稞粒者,用于穿刺脊椎的痞块;蛙头探针用于穿刺肺、心、小肠、大肠、肾等处的疾病最为合适;铜针,其尖端状如荞麦,用于刮眼翳;长约一卡,形如牛舌的探针,用于口腔穿刺;形似矛尖的探针,用于穿刺四肢的脓肿。 各种小件器械:双锋锛、犊唇刀,形状如果麻马的嘴,长度约六指,有手柄的器械,这些都是铜铁合金所制,用于检查头部骨折的器械;锯齿形,宽二指,齿细密,长度约十指长手术锯,用于割除残骨余渣;锋利的剪刀,用于剪断疮伤的筋脉;长度约五指,管状锯齿型的骨钻,用于钻骨;长度约十指的犊唇刀,刀尖弯曲,用于切除耳、鼻、喉部的疹疱;子宫刀,长约一卡,尖端呈钩状,用来钩取死胎;蛇头针,用来取出结石;粗细如中等麦秆,坚而韧,中空呈管状,长度约十二指的探针,用于尿闭症的穿刺;尖端弯曲,长约十指的探针,用于烧灼虫齿;长度约十指,根部的小孔约五指,尖端裂口,用于鼻孔熏烟;管状,长度约十二指,小孔呈坡形,用于喉部喷药,烧灼小舌;腰部呈管状,其中部能容纳大拇指,顶端管中能容纳一个豆子,长度约八指,腰间装有轮子,此物称注射器,用于肛门塞入栓剂或灌肠,比它小的用于洗疮伤;用牛角制成的吸器,高约五指,宽约三指,尖端有孔能容纳一颗芥菜籽,用于吸取黄水;火罐,其腰围十八指,长约十二指,口圆形约四指,用于切除外部的痞块;铜制的似初二、初三日新月形状的剃刀,用于剃光头发;长度约十指的小斧,用于切除硬核大疮、疔疮。 藏医金针疗法 藏医金针疗法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刀等锐利器械,刺入人体的一定穴位和部位,排除体内积液、脓血、痞块、异物及病邪的一种治疗方法。在藏医经典《四部医典》中专书一章,对金针穿刺疗法从器械、穴位、方法、效果等方面详尽论述。14世纪,藏医北派强巴?南杰札桑及南派舒卡,年姆尼多吉等很多历代藏医名家,均对此术有详尽叙述。《四部医典》头、颈、上下体腔及四肢创伤治法各章中,对人体血管分布,神经走向及脏腑等器官的位置都有详尽的描述。并具体指出人体骨胳、肌肉、淋巴等处的凶险位置。公元12世纪,著名藏医

程丽敏浅谈中医情志养生

浅谈中医情志养生 程丽敏急诊科 【摘要】目的调神摄生,首贵静养,有利于防病去疾、促进,有利于抗衰防老、益寿延年,情志养生在康复中的运用。方法综合运用各种调神的方法,保持心身处于健康的状态.通过情志护理的原则,内容和方法,以及结合临床应用举例达到中医养生的作用. 结果根据中医养生实施心理护理后病人情绪的稳定,对治疗护理合作,满意度提高。结论情志养生的意义在当下尤为重要,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压力增大,人们不仅需要维护生理方面的健康状态,还需要注重在情绪心理方面养生.中医学重视“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情志因素在现代社会病因中的地位逐渐增高,情志养生的意义日渐重要。 【关键词】养生;情志;健康 1.情志护理的含义及理论基础 所谓情志护理:主要是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表情、态度、行为及气质等影响和改善患者的情绪,解除其顾虑和烦恼,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疗和护理,促进疾病早日康复目的。中医学认为:人的精神与情绪活动与人体身心健康和疾病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不仅仅是人的生理需要,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能影响整个机体功能的协调平衡。如果经常处于情绪异常,甚至精神刺激,可使人的气机逆乱、气血失调而发病;情绪的刺激还可使机体正气内虚,招致外邪而发病;而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气机畅调、气血平和,有利于身心健康和疾病的恢复。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这个道理。 2.情志致病的特点 《医学正传》指出:“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之为七情。七情通于五脏:喜通心、怒通肝、悲通肺、忧思通脾、恐通肾、惊通心肝。故七情太过,则伤五脏.......”。在正常情况下,七情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情感反映,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精神刺激,超过了人体正常生活范围,使人体气机发生紊乱,脏腑气血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素问·举痛论》云:“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惊则气乱”。怒则气上,愤怒过度可使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故临床可气逆,

藏医药浴疗法

藏医药浴疗法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藏医药浴疗法(一) 藏医药浴是藏医五味甘露药浴的简称,顾名思义就是将全身或局部肢体浸泡于五味药物为主的煮熬的药汁中,通过发汗、腠理开泄、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活血化瘀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 公元8世纪编写的藏医经典《四部医典》中后续部“五械药浴”专门详细论述了藏药浴的适应症、禁忌症、方剂、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秘诀部中诸多章节中也对药浴具体应用方法等作了论述,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延用至今,经久不衰。 药浴的种类 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药浴一般分为水浴、蒸浴、敷浴三大类,最常见和普遍使用的是水浴疗法,还有骨浴、麻渣浴、各种花浴、沙浴等多种疗法,这里主要介绍常见的水浴、蒸浴、敷浴三大疗法。 目前,好多藏药厂生产药浴浓缩颗粒,可以在家享受藏医药浴的疗效。 药浴的作用 凡是四肢或身体强直、瘰疬、疔疮、肿胀、畸形、驼背、骨内黄水以及一切隆病都可行药浴治疗。 藏医药浴充分利用高原纯天然,无污染的药材,具有廉、简、便、易等特点,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驱风散寒、消肿止痛、调整三因、协调脏腑、通行气血、濡养全身等功效,兼预防保健、护肤美容等多种效果。

药浴治疗的最佳季节 春季和秋季是行药浴治疗的最佳季节,这两个季节天气温和,温差不大,药浴效果甚好,而且这两个季节是风湿病复发的高峰,方便了患者。但我们经30多年的临床实践和观察分析,如果患者出院后居住房屋暖和,冬天也可以行药浴治疗,效果与春秋一样。所以我们只有每年的7月份停止药浴治疗,因为此时气温高,病人出汗过量而导致体质虚弱,恢复慢。 药浴注意事项 药前注意事项 1做必要的检查排除药浴禁忌症后方可药浴治疗。 2因经期不能行药浴治疗,女性患者必须将药浴时间安排在月经后。 3银屑病患者应剃头(头部有皮癣者)。 4药浴前洗净全身。一是为了更好的药物吸收,二是药浴治疗后体质恢复前(大概20~30天,因个体差异只作参考)禁止洗澡。 5按要求停用糖皮质激素。许多风湿病患者尤其类风湿患者在就诊前,曾接受过大剂量、长时间、滥用糖皮质激素的治疗,这样的患者不能突然停用,应按原剂量服用,可根据剂量、时间,逐渐减量至停药,这样可避免反跳痛的发生,也不影响药浴的治疗,否则一旦停止服用,会出现发热、剧痛、卧床不起等症状,不能如期进行药浴治疗。有些患者一听激素的副作用就马上停药。而有些病人认为药浴治疗了就不用服激素了,导致病情

情志与养生浅析

情志与养生浅析 李峰*,姜铭*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对养生的关注度逐日增高,社会医学模式的改变,对于日常养生的各种论述纷繁复杂,但最重要的养神调志仍未引起重视,心身疾病的日趋增多也为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本文强调养神调志,注重情志养生,期为养生者带来帮助。 关键词:情志;养生;情绪;心理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工作方式,加重了人们心理负荷,使人类心身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当前发达国家心身疾病的发病率已占到疾病谱的80%,我国大城市中心身疾病的发病率己占约40%。当前医学模式己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社会因素和情绪紧张刺激对人的精神和躯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强烈,国内外与心理、环境相关的心身疾病和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已越居感染性疾病之上。世界卫生组织曾预测提示:21世纪将是心理障碍疾病多发的时期。[1] 各种资料表明情志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机体健康,这为中医心理治疗的兴起提供了时代背景。需要是最大的动力,时代迫切要求解决当前困惑人们的精神压力,非药物情志疗法调理人体气血阴阳,改善不良心态、和谐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无疑正好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1. 情志的概念 情志学说是中医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情志是指“七情”、“五志”,七情包括喜、怒、忧、思、恐、悲、惊;五志指喜、怒、思、忧、恐。明·张介宾云:“世有所谓七情者,即本经之五志。”(《类经·疾病类二十六》) 在一般情况下,情志属于正常的心理活动,是人体脏腑机能的正常体现,如《素问·气交变大论》说:“有喜有怒,有忧有丧,有泽有燥,此象之常也。”《素问·天元纪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强调了精神活动是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的功能活动。只有在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本身的正常承受范围,才能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成为情志致病因素,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按照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情志非情绪也非认识,似乎“情志”一词混淆了情绪与认识的界限。但从现代心理学整合趋势的精神来理解情志,情志中既含情感(情绪)的成分,又含认识活动成分,“情志”是以情感(情绪)为主体,兼顾认识、意志过程的多维结构的心理现象,是三大心理过程有机联系的整合体。情志包括心理学中的情感、情绪反应,其中思则属于人的认知活动,与现代情绪心理学相比较,七情学说中的情是在强调整体、兼顾形神的基础上对情绪的总体把握,在七情中列入思,更是把认识过程中的理性认识-思维纳入在其中,情志一词更能

放血疗法汇总

一、对脑出血(中风)病人的救治: 凡出血者必昏迷,即刺印堂、太阳、太冲、十指出血1—5滴,可促使早日清醒,减轻偏瘫的程度。记住:凡病人昏迷超过24小时者,偏瘫率在90%以上。如超过72小时,则100%偏瘫后遗症。极难治疗。因此,早日促使病人清醒是万金不传的秘技,病人醒后即取:大椎,曲池,委中,刺血则病人有望康复。 二、骨神经痛:如属胆经痛者,(大小腿外侧痛)应认真检查阳棱泉、丰隆穴带,有无恕张的血脉,如有往往血出病愈。 三、凡容易生长疔、痈疽之人,应刺血后心穴。 四、凡红眼病初起,麦粒肿末化脓者,刺血太阳穴,挤7—9滴血,双脚中趾尖挤3—5滴血则今天刺血,明天可愈。 五、凡风湿病的腿为重者则在胸三、四、五椎旁开3寸点刺出血,即见大效,数年重症,1—2次即愈者不在少数。 六、胃、十二指肠溃疡者取脚内庭至解溪上的青筋点刺,外踝间附近点刺出血。胃溃疡则应在条口穴上0、5寸及条口穴下2、5寸范围内找血脉。 七、慢性肾炎:(1)儒俞穴刺血有黄水者,黄水尽,人即愈。(2)肾脏周围。(3)脐周围刺血。(脐中间不能刺) 八、肝炎刺血:阳交,足三里,曲泽,阳陵泉,三阴交。 九、肝硬化腹水:用肝炎的穴位加:肾俞,腰俞,条口穴(上0、5外0、5寸),肝俞。 十、痔疮特效穴:(1)龊交穴,(嘴里面)找到白粒点,1—3次即愈。(2)对肛门红肿溃烂者刺血委中,其痛即减。 十一、失眠:(1)神门,行间,足三里。(2)大椎,神道,中脘,刺后拨罐。 十二、颈椎病:压痛点,天宗,肩贞,尺泽穴。 十三、凡胸部内伤必须要刺血:大椎,肩井,然后才是伤部。 十四、肩周炎:肾关穴,(阳陵泉下1、5寸)尺泽穴,1次见效。 十五、急慢性咽喉病:大椎,耳尖,耳背静脉,少商,曲池,太阳,血出痛减。 十六、阳萎病:(1)肾俞,复溜刺出血,关元,膀胱俞拨罐15分钟。(2)刺血三阴交,命门,拨罐肾俞,血海。 十七、高血压:太阳,大椎耳尖,耳背静脉曲池,刺血后血压即降,注意:刺血后一小时内不能喝水,否则效差。 十八、哮喘病:(1)大椎,肺俞,风门,膏盲,列缺刺血。中府,大椎拨罐15分钟。 十九、高血脂病:大椎,太阳,腰俞,委中,曲池。 二十、风湿心脏病:阳交,尺泽,太阳。 二十一、眼睛羽状一肉:少泽,至阴,耳尖,大椎,隔天一次,十天一疗程。 二十二、中耳炎:外踝关节刺血。 二十三、癫间:方1、太阳,曲泽,委中,阳交。方2、少商,人中刺血。肝俞,大椎拨罐15分钟。方3、后颈骨低部找出痛点及内关穴用梅花针弹刺出血。 二十四、精神病:太阳,曲泽,委中,术冲,阳交,丰隆,心俞,刺血后拨罐。 二十五、背诊要点:脊背不应有血管突出,如有则为病灶,久病的人背部必有黑痣。 刺血的不传之秘 久治不愈的疾病,当用什么方法都无效时,就应在双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膝关节,找那些恕张的血管刺血,可有意想不到之效。这是本人的经验。 刺血一般不要在晚上,应在上中午为好。

浅谈藏医治疗“真布”

浅谈藏医治疗“真布” 发表时间:2017-10-31T14:20:23.550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26期作者:谢宝安拥英 [导读] 使其能得到充分休息,不要过度使用,出现临床症状的病人则要避免关节剧烈活动和过度负重,以减少关节的反复损伤。 (甘孜藏族自治州藏医院四川甘孜 626000) 【摘要】“真布”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对关节有极大的破坏性,久治不愈,藏医称之“真布”即风湿性关节炎。随寒冷、潮湿、劳累、营养不良、精神刺激等因素相关而发病,严重影响着群众的生活质量。通过藏医的辩证施治,口服复方藏药,外用藏药药浴等外治手段,消除和缓解局部病变,延迟关节变形,减轻疼痛等方面有明显疗效。 【关键词】藏医;治疗;“真布”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6-0313-02 “真布”是因各不相同但共同点为累及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腱、韧带、滑囊、筋膜的疾病。是黄水淤积破坏关节腔和出现炎症所致,病变除有疼痛外,尚伴有肿胀和活动障碍,呈发作与缓解交替的慢性过程,部分患者可出现关节致残和内脏功能衰竭,是高原寒冷地区常见病之一。 藏医认为“真布”是由于长期在潮湿及水中作业,消化功能下降,食用油腻,饮食之精未能正常生成人体所需精华,而被化为脓水、黄水渗入骨、关节、经脉、筋腱而引起,此外,因内分泌因素、遗传、寒冷、劳累、外伤、精神刺激等与发病有关。它可侵犯心脏、关节、皮肤、浆膜、血管、脑、肺、肾及虹膜睫状体等组织器官,而以心脏和关节损害最为显著。“真布”具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它所造成的关节损害,虽不会威胁生命,却给人们的机体带来较大的病痛。“真布”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作为世界范围内的疑难疾病至今仍困扰着众多患者。全球“真布”患者约4亿余人,是医学领域中最为庞大的一类疾患,中国患“真布”患者占人口总数的18%。其发病率可达20%,至少有2亿人受此顽症折磨,80%未得到有效治疗,屡治不愈,病情恶化,被逼向瘫痪的边缘。“真布”俗称不死的癌症,时时刻刻催残着人类的健康,久治不愈,反复发作,令患者疼痛,令医生头痛。“真布”药品的种类繁多,但是传统药物在治疗上只是用药好转、停药复发,形成恶性循环,由于它对关节极大的破坏性以及极高的致残率使大家谈之色变。 1.藏医把“真布”主要分为热症和寒症: 寒症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其突出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对称性的多发性小关节炎,以手腕、足膝等关节最常受累,早期有红、肿、热、痛及关节功能障碍,屈伸不利最常见;晚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强直和变形,累及大关节和全身,并有骨腐蚀和骨骼肌的萎缩,脉、尿诊出现寒象,舌质暗淡。化验:于活动期患者多数血沉加快,抗“O”增高,类风湿因子阳性。寒症并非仅关节发生了炎症病变,而是全身性的广泛性毕竟是以关节炎症为主的疾病,同时出现全身乏力,春夏两季及天气变化,水中作业和潮湿地上居住过久时易发,对人体消耗大,致残率高,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2~60岁最为常见,起病缓慢,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而居住在阳光充足及气温干爽处好转,关节没有退行性改变运用藏医药辩证施治疗效显著。 热症是“真布”的主要表现之一,以成人为多见。春秋两季易发,夜晚疼痛明显,常同时发生心肌炎,急性炎症消退后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不留关节强直与畸形。热症起病较急,受累关节以大关节为主,开始侵及下肢关节者占85%,膝、踝关节最为常见,其次为肩、肘和腕,手和足的小关节少见,关节病变呈多发性和游走性,关节局部炎症明显,表现有红、肿、热、压痛及活动受限,持续时间不长,常在数日内自行消退,复发者不多,脉、尿诊出现热象,舌质红。 2.风湿病的治疗 在治疗上,藏医提出“干黄水”即除湿,同时调节“三因”的平衡。一般治疗的要点是:缓解关节疼痛、控制软骨及骨破坏,提升机体免疫力、保持恢复关节功能、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保持精神愉快、注意饮食、劳逸结合、防止感染。 藏医通过从药物、外治手段、饮食及日常行为起居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疗。临床上选择口服藏药有生等尼昂、布嘎觉巴、布穷觉昂、穷昂、欧曲仁青觉杰、崩查尼昂、然降多吉、桑培罗布、智布然降切莫、露斗觉杰、然纳桑培等。根据病因在辩证的基础上,出现的其他病情变化进行辅助治疗,消化不良服仁青芒觉、塞孜昂巴、益柱、嘎布祝觉等,腰痛加阿日觉杰、萨穷、这呷机松等,心慌心累加塞德、灵康得松、阿嘎索昂、布玛拉等。同时用灸法、熨法、敷法、针刺、角罐、放血等藏医特色外治疗法,并配制酒剂进行涂擦、按摩等相关理疗。饮食应食易消化及绿色食物,住向阳、通风、干燥的房屋,在身体感觉不劳累的情况下锻炼关节等。 藏医药浴疗法对治疗“真布”疗效尤为突出,是藏医最具特色的自然疗法之一,以“五味甘露药浴散”为基础方,结合病情配制加味药,将药液放入浴池浴盆或小布袋中,采用蒸气浴法、药水浴法和敷浴法等疗法,温度控制在35℃~40℃之间,把全身或患处浸于药液中,以及小布袋包好经蒸煮至适合温度,包扎或放置于病患部位,并根据病情辩证补充药量、药味及药液温度,使药液保持恒温,并轻柔搓洗,按摩穴位,发挥药力作用,坚持药浴疗程,7~10天为一疗程,疗效明确。 3.“真布”患者的护理与治疗感受 3.1 宜居住的房屋应向阳、通风、干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床铺要平整不宜过软,被褥轻暖干燥,常常洗晒,不能在风口处睡卧。 3.2 用水要用温水,晚上洗脚,热水应能浸至踝关节以上,时间在15分钟左右,以促使下肢血液流畅。 3.3 出汗较多者,要用干毛巾擦干,衣服被褥被汗湿后应及时更换、洗晒,避免受凉受湿;大便秘结者应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3.4 “真布”患者应早期诊断和尽早合理、联合用药。进食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糖类及维生素C的饮食,采取少量多餐。少吃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的食品。 3.5 注意气候变化,天气剧变寒冷时,及时添衣服。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3.6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正确对待疾病,不可焦虑急躁、情绪低落,要善于自制,努力学习,积极工作,愉快生活,保持心胸宽广。 3.7 根据病情卧床休息及控制活动量,在急性期宜卧床休息,一般至临床症状消失,血沉近于正常,可逐渐起床活动。 3.8 采取口服藏成药制剂及消炎药,控制感染;外用药浴法等藏医外治手段。 3.9 内外结合控制病情发展,消除或缓解风湿引起各种身体不适。 3.10 “真布”的病人应消除顾虑,对该病应该有充分的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改善神

藏医的特色疗法

藏医的特色疗法 一.艾灸疗法 【概述】 艾灸疗法是藏医最常用的外治法之一,它是将艾绒根据病症不同,做成大小不一的艾炷,直接或间接臵于穴位上施灸,用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该疗法是藏族医务人员在自己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吸收中医和外来医学的精华,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经验,使之日臻完善。《四部医典》第4部第21 章就是专门介绍火灸法。灸法应用广泛,每位藏医艾绒随身带,大部分病症必施灸疗。藏医灸疗的精华则是化脓灸。藏医艾灸疗法是以藏医药理论为基础,在选穴、适应症、禁忌症、方法上和中医有不同之处,对某些疾病有非常显著之疗效。 【疗法介绍】 一、艾炷制作 在秋季择吉日采集艾叶,反复捶打,使之茎断而叶不断,揉搓成圆锥状。用于关节者,大小如拇指:用于头部和四肢者,大如小指尖;用于脉窍者,大小如羊粪粒或制成条形;用于瘰疬或痞块者,大小如诃子;用于小孩胃部者,大小如豌豆。 二、操作方法

根据不同的病种和火力的大小可分煮法、烧法、烤法、拟法4种。煮法是在选定的穴位上以艾炷连灸20余壮,适应于疖痈、痞瘤;烧法是如上法灸15壮,宜于黄水病、心风等; 烤法是灸5~7壮,宜于隆病、虫病及大小便闭塞不通; 拟法,艾炷如豌豆大,只灸1 壮,宜于儿童。艾灸时先将艾炷臵于选定的穴位上,用火点燃,病人不可随意动,术者频频用嘴吹之,使人力相继不断,增强热力,同时在穴位周围用手轻轻拍打按摩,以减轻患者局部的疼痛。灸完1 壮后,用消毒棉球蘸生理盐水擦净所灸穴位处,再行下1 壮灸,经一定壮数的艾灸后,即可产生灸感,灸感可沿一定方向传导,如灸后背而前身略感疼痛,灸前身而后背略感疼痛,当天不得进冷食,饮凉茶,以免散失热力。 三、艾灸穴位 藏医艾灸穴位可分为二大类,即根据病人自诉疼痛部位选穴,也就是阿是穴;第二类是医生根据五脏六腑所特定的穴位选取。常用穴位《四部医典》载有71穴,《藏医药选编》吸取了部分中医针灸穴位,载有80穴。现将常用灸疗穴位介绍如下: (1)背部穴位:计23穴,藏医从第7颈椎算起为第1 椎,从第1 椎下开始至第14椎下,每一椎间隙都有1 穴(该穴旁开左右各1 寸处也可施灸)。依次是风(龙)穴、胆(赤巴)穴、痰(培根)穴、肺母穴、肺子穴、命脉穴、心穴、

中医养生学之情志养生

中医养生学之情志养生 班级:09护理10班 姓名:张春良 学号:09405626

中医养生之情志养生 【摘要】中国传统养生中的养生既保健之意,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从远古至今,人们追求健康长寿,而在生活与劳动中,人们逐渐认识了生命活动的规律,掌握和完善了人类保健延年的理论和方法,其方法和理论便称为“养生之道”。 养生是关乎我们生存发展的重要事情,可身边的包括自己在内往往忽视了养生的重要性,通过对《中医养生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在老师知识渊博,风趣幽默的环境下,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关乎人类养生的知识。 中医传统养生就是采用传统中医的手段和方法保养自己的身体,减少疾病,保持健康,延年益寿的效果。其理论丰富而耐人寻味,就我所知有3大点:(一)形神兼具,重在养神:(二)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三)虚静养神,修身养性。 对于第一点“形神兼具,重在养神”,传统养生学认为形指形体,包括人体的皮肉、筋骨、脉络、脏腑及精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外壳:神指精神,包括精神、意志、思维,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内在主宰。形神兼顾就是要形神共养,但并非放在同一位置,古人觉得神应先养再以养神调节整个形体。如《黄帝内经》:“精神内守,病安何来?”由此可见形神兼具,重在养神是中国养生之道的一大特点。 而第二点“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中提到的自然指的是气所产生的万物,人处天地之间,属于万物之灵秀遵循气既自然的法则,所以人像健康长寿就应顺应自然至于“无为而治”此乃老子的话,“无为”是顺应的同义与补充。老子认为万物应循其规律而行,不应强加干预,“无为而治”就是要顺应自然的变化规律,掌握自然变化规律,达到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境界。 第三点“虚静养神,修身养性”。所谓虚静就是人的心态对万物保持淡泊宁静的态度。而虚静养神就是要有淡薄之心,顺应自然追求养生。修身养性是指要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正确对待世俗间的名利物欲等可左右静心的东西,最终得以实践养生之道。 传统中医养生方法众多,有精神养生法、运动养生法、饮食养生法、娱乐养生法、药物养生法、因时养生法、按摩养生法等。我所推崇的养生法就是其中的精神养生法。精神养生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它符合古代所说的养身必先养神的说法,可以说是我们中国传统医学养生法的一大特有方法和理论。 精神养生,就是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济生活等方法,保护和增强人的心理健康达到形神高度统一,提高健康水平。 对于精神养生法,调养情志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首要的一点。情志实际上指的是人的精神心理状态,调养情志就要做到保持精神怡悦、心里健康的态度。调养情志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为少私二为敛思。少私是要求我们要减少私心杂念,减少对世俗名利的欲望,使心常处于平淡无欲的状态。这就要求我们要明确私欲的坏处,要懂得知足常乐,不要总与他人攀比,尽力了就好,使自己能够对生活产生满足感。其次是要正视个人得失,不可因利欲蒙蔽了自己,迷失清明之心。敛思是指专心致志,古人说了神贵凝而恶乱,思贵敛而恶散。只有这两者结合,精神系统才能在外界影响下仍保持于最佳状态。 涵养道德是精神养生法的又一方面。良好的道德健康心理的必备条件和重要

最全放血疗法适应症

最全放血疗法适应症 放血疗法是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选定部位,放出少量血液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包括“刺络”、“划割”等疗法。传说在远古的石器时代就产生了放血疗法。那时人们用锐利的石块——砭石,向患病局部砭刺放血,来治疗疾病。后来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金属针,又根据医疗实践的要求,砭石分化成了。“各有所为”的九针,出现了专门用来作放血治疗的“锋针”。放血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内经》,如《灵枢-官针篇》说:“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灵枢-针解篇》亦说:“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内经》缪刺论篇、五邪篇、癫狂篇等,更明确地指出刺络放血可治疗癫狂、头痛、暴痦,热喘、衄血等病证。扁鹊遇到虢国太子“尸厥”,就令弟子子阳在太子百会穴放血治疗,而使太子苏醒。以后历代都有放血疗法的记载。华佗用放血疗法治疗“卒死”,以出血与否判断预后。到了唐代,宫廷侍医已用放血疗法为皇帝治病。据《新唐书》记载,侍医秦鹤鸣在唐高宗头顶放血,治愈了他的“头眩不能视”之症。宋代有人将放血疗法编入针灸歌诀“玉龙赋”,扩大了放血疗法的影响。金元时期伟大医家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记载放血疗法的经验也很多,如治疗目疾、头风等证,他指出“出血者宜太阳,阳明”,“刺太阳、阳明出血则目愈明”。

至迟在明代,三棱针已分为粗、细针,使针具更为适用。清代医家赵学敏和吴尚先,广泛收集民间疗法,也搜集了一些放血疗法,编入《串雅外编》和《理瀹骈文》中。近些年来,不断有放血疗法的报道,疗效提高,适应证增多,并已经有专著出版。放血疗法的科学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放血疗法的针具是三棱针或小眉刀。三棱针由不锈钢制成,分为粗细两种,针尖部有三面三棱,十分锋利。粗针长7~l0cm,针柄直径约2mm,适用于皮肉丰厚的四肢、躯干放血。细针长5~7cm,针柄直径约1mm,适用于头面部及手足部放血。小眉刀长7~l0cm,刀刃长约lcm,也十分锋利。如临时没有上述工具,也可暂用注射针头、缝衣针,瓷器碎片、刮脸刀片等代替,但要注意消毒。【操作方法】 一、消毒放血前,针具要煮沸消毒,医生的双手和患者的放血局部都要做常规消毒。二、体位根据放血的部位,选取适当的体位。三、放血方法放血有刺络法和划割放血两种。1.刺络法医生一手持针具,若持三棱针,用拇指、食指、中指挟持针柄,指实掌空。若持小眉刀,与持三棱针略有不同。为持稳当,还要用食指第一关节把住刀柄,另一手作捏、按、推、提等辅助动作配合。根据施术部位与治疗需要,可选用下列几种刺法:(1)点刺:这又可分为速刺与缓刺。1)速刺:对准放血处,迅速刺入1.5~3mm,然后迅速退出,放出少量血液或粘液。如果血或粘液流出不畅,可以在针孔

关于放血疗法

关于方血疗法(静脉切开术) 第1017条放血疗法是一种一般的排泄法。它排出血管中过量的液体。 第1018条一般适应症。放血疗法仅应用于:(1)当血液过量而导致的疾病即将发生;(2)当疾病已经出现。在这两种情形下使用的目的在于移走过量的血液,排泄掉不健康的血液或消除过量及不健康的血液。 移走过量的血液有如下情形;出期的坐骨神经痛,(足部的)痛风或由于不正常血液导致的一切关节性疾病;在变稀薄的肺脏中血管破裂所引致的溶血的危险,随后过量的血液会使血管易于泄漏;频临于癫痫、中风发作、出血过多导致的忧郁症、咽扁桃体炎、内部炎性肿块、“热性”眼炎、一般性的出血但现在未出血有痔疮的人;妇女月经不调,提示需要实施静脉切开术,因为其经血常常失去正常颜色而呈现暗淡,或呈绿色。那些遭受内部器官热性配属的虚弱的人(这些情况下最好在春天放血)。 在严重冲撞及跌伤的病例中,由于担心炎症肿块的发展而进行放血(因为这可能使摔伤肿胀的部位在化脓之前有胀破的风险),并不十分必要,而且伤口局部也没有充足的血液。 也要记住,当所担心的疾病尚未降临到病人身上时,放血更安全在疾病的初期阶段必须避免放血,因为它会使周身的体液稀薄,是他们在整个身体内散开,并与健康的血液混合起来。有时静脉切开术没能移走期待的东西,就不得不重复施以放血,这也会使人虚弱。对于一段度过了化脓阶段,已经过了最初阶段及疾病的极期,应实施放血法,除非有禁忌症。 在过量出汗的情形下,放血术是必须的。 第1019条(放血法之)禁忌症。 (1)年龄:禁止在14岁之前或70岁之后放血。年轻人应当从小量抽血逐步引入到正式的放血 (2)体格:那些十分消瘦的人;那些十分肥胖的人;那些肌肉松弛的人;那些肤色白或者黄的人;那些经常生病的人;在青少年老年人中,假如他们肌肉结实,血管充盈,脸色非常红润,也可当做例外处理。 (3)生理状态:下列情况是(严格的)禁忌症:(i)充满血液的状态;胃脏中满是食物;肠道满是粪便:令人作呕的饱胀感状态:幽门的敏感状态或括约肌的虚弱状态。解释一下原因:若胃饱胀,静脉切开的效果是将把不完全消化的物质引入静脉而取代经脉中损失的血。若肠部满是粪便,肠道的静脉会从粪便中吸收腐败物质。前一种情况你要等到食物传导下去;第二种情况肠道应用润滑剂灌肠清空。在令人作呕的

浅谈藏医养生保健

浅谈藏医养生保健 藏医养生保健学以人体为出发点,特别讲究天地人和、人与自然和谐,辩证而科学地阐述了人体生命活动和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讲述如何增进健康,延长寿命的健康养生知识。为人们保护身体,养生防病提供了科学独到的理论基础,对人们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健康水平的提高有着现实指导作用。 标签:藏医保健;日常起居;四时饮食;整体养生 藏医养生保健具有如下特色: 1 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的养生观 人和环境,人和宇宙或周围的动物都是相互作用的,对此藏医认为,作为医生要学天文历算,掌握好季节,时辰星相的变化,因为自然界春夏秋冬的变化,寒署燥湿的气候直接影响着人的生长发育与健康,藏医的著名典籍《晶珠本草》载”十方宇宙聚毒精,渗入太阳火轮中,毒气化着各种病,危害有机体生命”。这充分反映了藏医先民对人体健康与气候变化关系的独特的医学思维和认识。 藏医养生学认为:人的机体的生理,病理,生长发育和衰老都与自然界的变化休戚相关。认为人与自然界是自然的统一,人和环境,人与宇宙,人与周围的动植物都是相互作用的,自然界是万物生命的源泉。除了自然界的春夏秋冬的变化、寒署燥湿的气候直接影响着人的生长发育好健康外,还要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的养生观念。认为疾病是人体内环境及自然界的平衡打破所致。藏医学的本质是生态医学,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人的生、老、病、死的影响。藏医将人体与自然界看作是对立统一的整体,以”天人和一”的整体观医学理论指导医药实践活动。人生存在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界,自然界的运动规律失调,就会影响人的生命活动,引起生理的病理的变法,导致生心状态异常或疾病。藏医药学尊重生命法则与生态规律,采用绿色食品、天然药物、心理行为、传统物理疗法治疗疾病、保养身体。 2 顺应”四季”变法,调节日常起居 藏医认为”龙病”多发生在夏天,”赤巴病”多发生在秋天,”培根病”多发生在春天。自然界是生命的源泉,人的机体的生理,病理,生长,发育,衰老都与自然界的变化休戚相关,《四部医典》中的”时令之行”讲到;”彻冬严寒使得毛孔闭,少食必将导致体质减”,饮食应”进辣涩苦三味,芝麻油擦肉汤油食添”。起居应注意;常带皮衣皮鞋避风寒,取暖烤火日晒亦酌量。到了隆冬风寒更凛冽,尔时起居比前更当心。”春三月,地上草木萌生,在天上为星宿翼宿,角宿司时,”月光渐暖体热衰,粘液类病易发生”。夏三月,地上树木枝叶茂盛,为降雨季节,在天为氏宿,心宿,箕宿司时,夏季骄阳之火渐炎热,这是因为太阳运行的关系,他,他毁坏了地球的”木玛”,体内粗苦,敛泻味东西力量很强,对人造成一定危害。秋三月,大地上谷物成熟,在天为牛宿,室宿娄宿,司时,气候趋于凉爽,

藏医药浴疗法一

藏医药浴疗法(一) 藏医药浴是藏医五味甘露药浴的简称,顾名思义就是将全身或局部肢体浸泡于五味药物为主的煮熬的药汁中,通过发汗、腠理开泄、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活血化瘀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 公元8世纪编写的藏医经典《四部医典》中后续部“五械药浴”专门详细论述了藏药浴的适应症、禁忌症、方剂、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秘诀部中诸多章节中也对药浴具体应用方法等作了论述,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延用至今,经久不衰。 药浴的种类 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药浴一般分为水浴、蒸浴、敷浴三大类,最常见和普遍使用的是水浴疗法,还有骨浴、麻渣浴、各种花浴、沙浴等多种疗法,这里主要介绍常见的水浴、蒸浴、敷浴三大疗法。 目前,好多藏药厂生产药浴浓缩颗粒,可以在家享受藏医药浴的疗效。 药浴的作用 凡是四肢或身体强直、瘰疬、疔疮、肿胀、畸形、驼背、骨内黄水以及一切隆病都可行药浴治疗。

藏医药浴充分利用高原纯天然,无污染的药材,具有廉、简、便、易等特点,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驱风散寒、消肿止痛、调整三因、协调脏腑、通行气血、濡养全身等功效,兼预防保健、护肤美容等多种效果。 药浴治疗的最佳季节 春季和秋季是行药浴治疗的最佳季节,这两个季节天气温和,温差不大,药浴效果甚好,而且这两个季节是风湿病复发的高峰,方便了患者。但我们经30多年的临床实践和观察分析,如果患者出院后居住房屋暖和,冬天也可以行药浴治疗,效果与春秋一样。所以我们只有每年的7月份停止药浴治疗,因为此时气温高,病人出汗过量而导致体质虚弱,恢复慢。 药浴注意事项 药前注意事项 1做必要的检查排除药浴禁忌症后方可药浴治疗。 2因经期不能行药浴治疗,女性患者必须将药浴时间安排在月经后。 3银屑病患者应剃头(头部有皮癣者)。 4药浴前洗净全身。一是为了更好的药物吸收,二是药浴治疗后体质恢复前(大概20~30天,因个体差异只作参考)禁止洗澡。

浅谈对中医养生的认识

浅谈对中医保健的感想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现在不仅要吃得饱吃得好,更重要的是要吃得健康。近些年来受媒体的宣传的影响,大家对健康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真正的健康并不仅是身体健康,而且也包括心理健康以及与社会环境相适应,是指人们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生活上处于一种完全良好的状态。如今中医保健、食物养生、养生预防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很庆幸学校给我们安排了中医保健这门课,虽然课时不多,一周就两节课,但是中医保健这门课让我学到了很多以前从不知道的但对我们却非常有用的东西,也让我对中医养生保健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中医保健也可以叫做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传统中医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医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养生是以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为目的的。中医养生有食养、药养、针灸、按摩、气功等丰富多样的养生技术。古人认为养生之法莫如养性,养性之法莫如养精;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可以全神;神全则阴阳平和,脏腑协调,气血畅达,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所以中医学把精、气、神的保养看作人体养生之根本,是维持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早在两三千年前,《周易》、《黄帝内经》、《老子》里面就谈到过这些问题。中医的养生观包括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身心合一三大法宝。中国传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认为人应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的变化,主动调整自我,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周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老子》中所说的“道法自然”就是中医养生的基本要求。 中医保健所追求的境界就是平衡。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以致中和。寒就要让热,热就要寒,结就要散,逸就要劳,劳就要逸。天地就各得其所,万物便生长发育。中医保健就是通过各种方法达到这一理想状态就是致中和。中医用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这三大中国古典哲学理论来具体解释生命的秘密,使人体达到与周围环境相互适应,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国古典名著《黄帝内经》就是讲解这方面的专著! 说了这么多,那我们具体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保养我们的身体呢? 首先,我们要做到饮食有节,营养均衡。合理的饮食是健康的基础。人们常说“健康是吃出来的”,同时也说过“病从口入”,这些都在说明饮食对健康的重大影响。我们平时饮食要有规律,调理有法,荤素搭配,注意饮食卫生,进食时要保持身心愉悦,细嚼慢咽。吃东西要有节制,既不能偏食,也不可暴饮暴食,更不能因为减肥而节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保持身体的健康。 其次,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也是重要的。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健康的标志,而良好的心态则是开启健康与长寿之门的“金钥匙”。中医特别重视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对人身体健康的不良影响,所以主张通过不不同的方式,如“知足常乐”“清心寡欲”“安神定志”等来调节化解人们的悲观消极的情绪,培养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如果我们整日忧虑、烦恼、惊慌、焦虑,冷淡,怎么能使身材健康呢? 再次,养成良好的习惯。少抽烟,少喝酒,少熬夜,早起早睡,多运动,如果我们把这些都做到了,那么身体健康也就不是问题了。现在的人每天玩电脑玩手机,坐下了就懒得动,出门就坐车,运动越来越少了,身体素质也越来越差了。什么眼睛近视,肥胖症,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突出,心脏病等一系列的病都来了,而且有趋向年轻化的迹象。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的意义在于运动。为了身体健康,我们应该养成良好习惯,平时多多运动,比如跑跑步,打打太极,打打球等最健康有利的运动。 再次,加强预防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因素。古书有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

放血疗法(绝妙经验方)

放血疗法我一直在用 见效最快的中医刺血疗法 所谓刺血疗法即用三棱针在恕张的浅表静脉血管刺出血的一种方法。也叫放血疗法。本法不太严格刺什么穴,所谓的穴位在本法中只是指大概的位置而已。 本法对一切以痛为主的病症有特效。临床中对头痛,麦粒肿,红眼病,颈椎病,肩周炎,中风偏瘫,风湿关节炎,心脏病,高血压,肝炎,肝硬化,扁桃腺炎,阑尾炎等效果显著。 本法取得疗效的关键是刺血量要大。而取得血量的前提是:肉不是你自己的,认准了要放心刺。一般刺血后再拨罐。如恕张的血管,则血后任其流出,自然停止为止。 刺血手法 一、认定血位后,腕劲快速点刺,一秒钟要求刺6---9次。 二、对恕张的脉络要求一针见血,一般都会喷涌而出,要有所准备,不要给污血浅到 刺血后的反应 一、 80%的病人刺血后即感到轻松舒服,20%的病人反而感到疼痛加重。凡痛感加重的人治愈的速度要比马上感到减轻的人要快得多。 二、经5---10次刺血无感觉的不宜再刺血。 刺血的时间 一、对炎症,急性疼痛病人可一天一次,减轻症状后3---5天刺血一次。 二、慢性病人隔天一次,见效后5---7天一次,可以拨罐的部位刺后拨罐15---20分钟。 刺血的禁忌 一、大出血的病人及容易皮下出血者。 二、严重的心脏病。 三、性病,皮肤病,皮肤溃烂者。 四、孕妇或经期,白血病禁刺。 五、病人过饥过饱,惊吓后,精神过度紧张者不刺。

六、对肝病的病人不但刺血要小心,(其它任何疗法要求一样)不要将血碰到自己,千万不要将血碰到伤口上,否则即会传染。 对任何疗治“晕针”的救治 一、即刻用手掌将病人的大椎穴擦热。 二、用拇指掐人中,合谷同按掐。 三、再按内关,涌泉,太冲,有条件者必需叫病人马上饮一杯温糖开水或葡萄糖水。 四、立即叫病人卧下,(头低脚高) 从出血看病法 一、凡出的血很淡为炎症,初病。凡风湿病,肝病,血中夹水,血出如墨,则为久病,於血阻络。 二、凡白天刺血痛减,而晚上又加重者为於血,必须再刺一次,直至减轻 临床经验 教材中的刺血经验都是非常有效的,必须认真研读运用。以下这些经验同样效果好。 一、对脑出血(中风)病人的救治: 凡出血者必昏迷,即刺印堂、太阳、太冲、十指出血1—5滴,可促使早日清醒,减轻偏瘫的程度。记住:凡病人昏迷超过24小时者,偏瘫率在90%以上。如超过72小时,则100%偏瘫后遗症。极难治疗。因此,早日促使病人清醒是万金不传的秘技,病人醒后即取:大椎,曲池,委中,刺血则病人有望康复。 二、骨神经痛:如属胆经痛者,(大小腿外侧痛)应认真检查阳棱泉、丰隆穴带,有无恕张的血脉,如有往往血出病愈。 三、凡容易生长疔、痈疽之人,应刺血后心穴。 四、凡红眼病初起,麦粒肿末化脓者,刺血太阳穴,挤7—9滴血,双脚中趾尖挤3—5滴血则今天刺血,明天可愈。 五、凡风湿病的腿为重者则在胸三、四、五椎旁开3寸点刺出血,即见大效,数年重症,1—2次即愈者不在少数。 六、胃、十二指肠溃疡者取脚内庭至解溪上的青筋点刺,外踝间附近点刺出血。胃溃疡则应在条口穴上0、5寸及条口穴下2、5寸范围内找血脉。 七、慢性肾炎:(1)儒俞穴刺血有黄水者,黄水尽,人即愈。(2)肾脏周围。(3)脐周围刺血。(脐中间不能刺)

浅谈藏医药浴护理的注意事项

浅谈藏医药浴护理的注意事项 【摘要】藏医药浴作为中华民族医学的重要方面,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藏医药浴属于民族医学,其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要特别的注意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本文主要就藏医药浴护理的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关键词】藏医药浴;护理;注意事项 藏医药浴又名五味甘露浴,最早是在元丹贡布编撰《四部医典》中记载,至今已有1 300年的历史。方剂生长于草甸的甘露黄花杜鹃叶、生长于阳山的甘露圆柏枝、阴山甘露高山麻黄、水甘露水柏枝、野生亚菊等五味药物,通过对其进行水煎然后将其药液进行全身浸浴的一种治疗方法。这五味药材各自具有自己的作用:黄花杜鹃具有除痰湿的功效;圆柏叶具有主治肾气亏虚的功效;麻黄具有发汗解表的功效;水柏枝具有清内毒的功效;野生亚菊具有消除关节肿胀,清热解毒。五味药物通过水煎的方式作用于机体,可以使病人的全身血管扩张,最终加快血液循环,使得药物通过皮肤粘膜发生作用,最终达到治疗的效果。 藏医药浴作为民族医学的一部分,是祖国医学的一块瑰宝,和目前西医治疗和护理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要想使藏医药浴能够对患者的疾病治疗发挥明显的功效,就必须在藏医药浴的过程中注意细节护理。 1浴前注意事项 1.1在进入藏医药浴之前,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进行心电检查、B超检查、X光胸透检查和血压的测量检查。因为藏医药浴的治疗不适宜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的人群。如果一些病人在进行藏医药浴之前已经在其他医院做过相关检查的,护理人员应该协助医生对其检查单据进行认真核查。 藏医《四部医典》中明确指出,凡是患有瘟疫紊乱、食欲不振、高血压、妊娠以及身上有新伤口的患者不适宜药浴治疗,而对于如肿胀、驼背等疾病药浴治疗无大碍,可以进行药浴治疗。 1.2对于青年女性患者而言,其药浴治疗一般应该安排在月经后。因为如果在月经期间进行药浴,会对身体产生影响;而在经前进行药浴治疗,则会因为水温、体温等外界的刺激以及自身的心理状况变化,而导致在药浴治疗过程中月经来潮。所以,对待青年女性患者应该选用合适的时间。1.3对于无心脏病、结核病、外伤、高血压以及妊娠等疾病的患者,在药浴前的1—2个月可以对他们安排一些口服药物的治疗,等到患者的风湿病情稳定后再进行药浴治疗。经过大量的临床病例表明,在治疗前接受口服药物治疗的治疗效果要比直接通过药浴治疗效果好。因为藏医药浴对疾病的治疗只是对患者疾病治疗过程的一部分,而并不是全部方法。对于在治疗前给病人服用的药物应该根据病人个人情况的不同而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