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概述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是适用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教材。该教

材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内容涵盖了数的认识、数的比较、数的排序、数的组成与拆分、简单的加减法等基础数学知识。

二、教材结构

该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若干个知识点和相关练习。具体结构如下:

1. 数的认识与数的比较:通过认识数字0-5,学习数字的大小比较。

2. 数的排序:学习数字的排序和整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3. 数的组成与拆分:学习数字的组成与拆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

能力。

4. 简单的加法:学习简单的加法概念和运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5. 简单的减法:学习简单的减法概念和运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6. 综合练习:通过综合练习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三、教材特点

1. 清晰的知识结构:教材按照递进的方式组织知识点,从简单到复杂,层层深入。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学习数学知识。

2. 多样化的练习形式:教材中设计了丰富的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判断等

多种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3. 强调实际应用:教材注重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生活中的例子

和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4. 强调思维培养: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些

启发性的问题和思考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四、教学建议

1.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根据教材的结构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合理的学习

计划,合理分配学习时间,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够得到充分的掌握。

2. 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数学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上的,教师要注重对基础知识

的巩固和反复训练,确保学生掌握牢固。

3.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应用: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和情境,引导学生

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解决问题等方式,培养学

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五、教材评价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

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设计了多样化的练习形式,强调实际应用和思维培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兴趣。同时,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由于学生刚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校园,因此教师在平日教学过程中既要了解教材还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基本情况及差异,注意养成教育。下面就这册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做一简要介绍。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如前所述,这册实验教材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教材的编者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认数和计算结合,加法和减法穿插编排,突出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较好的做法。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1.根据《标准》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 这册实验教材的内容安排,以《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扩展知识的范围,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体现鲜明的时代感。与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第一册相比较,其主要变化是:(1)调整原“准备课”的内容,增加了“比一比”、“分类”两个单元。 对现行教材“准备课”的内容进行了调整,保留“开学图”和“数数”的内容,组成第一单元“数一数”。在第二单元“比一比”中,充实了原有的“比多少”的内容,增加“比长短”、“比高矮”等内容。在第五单元“分类”中,充实了分类的教学内容,增加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的内容。比较和分类是儿童学习数学时使用的重要方法,也是发展儿童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际活动让学生初步建立比较和分类思想,掌握比较和分类的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做了很好的准备。 (2)充实“认识图形”的内容。在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第1单元准备课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数一数”,另一部分是“比多少”。 第1课是学生入学后的第一节数学课,教材安排了一幅新学期开学图,通过此图,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 教材第4、5页还将“美丽的校园”中的人或物抽取出来放在集合圈中,并在集合圈旁标上相应的1~10各数。通过数图中事物的数量,帮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化的过程,又将数数与认数有机地结合在-起。 教材第6页从“小猪帮助小兔盖房子”的童话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首先利用情节中的素材——小兔与砖,小猪与木头进行比较,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同样多”与“不同样多”,再认识“不同样多”中“多”和“少”的含义。在学生直接经验的作用下感受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一一对应法。借助图中丰富的学习素材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二、知识结构

第2单元位置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上、下、前、后、左、右。 对于三对方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所接触,学生对“上、下”“前、后”基本上已建立起来了,所以我们先认识,教材把它们安排在一个例题中;而“左右”相对于前两对方位要难一些,所以后认识,并且专门安排一个例题进行教学。 教材以一座大桥为背景,有2层加上水面共3层空间,每层都有交通工具,这些交通工具都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通过先示范如何用“上、下、前、后”来描述两种交通工具的位置,再让学生自己选择两种交通工具进行描述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上、下、前、后”。 二、知识结构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教材简析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全书分成9个单元和一个数学乐园,其中第1单元作为准备课,为学生步入小学学习做一个心理准备,建立数学学习的概念。第9单元是总复习,学生能通过对全书知识的回顾来感受自己的收获增加学生以后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数学乐园这个部分属于讨论实践课,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 3,5,6,8单元主要是数的认识和数的加减运算,包含的知识点有1--20的数的认识,比较大小,第几,分与合,加与减,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这些简单的数与代数方面的知识。 第2单元学习位置主要让学生了解上,下,前,后,左,右。这些位置建立小朋友的方位意识。(可归纳入准备课里) 第4单元认识图形,让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些简单的立体图形并教授学生简单的图形组合的知识。 第7单元认识钟表,让学生初步了解钟表,认识整时。 全书遵循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水平方向上延伸知识的广度。垂直方向上拓展知识的深度。分模块,有层次。循序渐进的增加学习内容。 人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新教材的主要特点无论从内容选择上还是呈现形式上都很好的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更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新教材更注重可读性,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 教材内容的主要特点; (一)各方面的知识穿插编排,给学生一定的过渡期。 (二)加强对知识的整理与总结,实现边学边复习。 (三)增加了数学背景知识。 (四)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循序渐进的增加学习内容和难度。(五)注重知识的逐渐渗透,潜移默化学。 (六)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全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一册 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 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的实验教材,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的实验课本,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全册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全册重、难点: 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教材总体分析 这册教材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由于学生刚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校园,因此教师在平日教学过程中既要了解教材还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基本情况及差异,注意养成教育。下面就这册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做一简要介绍。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习。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如前所述,这册实验教材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教材的编者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 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认数和计算结合,加法和减法穿插编排,突出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较好的做法。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1.根据《标准》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 这册实验教材的内容安排,以《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扩展知识的范围,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体现鲜明的时代感。与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第一册相比较,其主要变化是:(1)充实“认识图形”的内容。在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安排了直观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从观察、操作认识立体图形入手,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与区别,为学生认识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的关系积累经验,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增加了“认识钟表”,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内容和实际操作,让学生认识钟面、直观认识整时,初步体验时间的含义。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为了让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主动建构、理解数学概念,获得数学方法,发展用数学进行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的设计注意下面几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讲座稿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讲座稿 一、内容变动 1.加强了准备性(主要体现在第1、2单元) (1)把实验教材中的第1、2单元合并为第1单元“准备课”。 第1单元“准备课”包括数一数、比多少两部分内容。是由实验教材中的第1、2单元合并而成的。 数一数是原来的第1单元,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和经验。比多少是原来第2单元“比一比”的内容,而原来第2单元的“比高矮”“比长短”与数学学习的关系不是很大,被删去了。 (2)将“位置”由一年级下册提前到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位置,主要是理解“上下、前后、左右”。是从一下移过来的,而原来“位置”中“左右的相对性”以及“用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则删去了。 2.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四、七单元) (1)平面、立体图形的理解分散编排。 理解图形原来包括: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主要是加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但在实验过程中老师们反映:学生一下子接触的图形太多,理解辨别难度较大,不易掌握。所以现在本册先理解立体图形,一年级下册再理解平面图形。

(2)只理解整时。 “理解钟表”原来包括:理解整时和半时,但实验过程中教师普通反映:半时的理解比较困难,所以把“半时”的理解移到了二年级上册。本册只理解“整时”。3.保留的内容 1-5的理解和加减法;6-10的理解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理解;20以内的进位加法。 4.增删的内容 删去原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改为:数学乐园 二、修订后教材的编排特点 1. 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这也是全套教材的一个特点。这册教材共九个单元,从内容上来看,能够分为准备性知识(第1、2单元)、数与代数(第3、5、6、8单元)、图形与几何(第4单元)、量与计量(第7单元)、综合与实践(安排在第6单元后面)等内容。这些内容穿插安排,互相搭配。如数与代数一共有四个单元,都相隔一单元,使同一领域的内容从总体上有所变化,这样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不觉枯燥。并且每册第1单元尽可能安排内容比较少、活动性强的单元,给一定过渡时间,让玩了一个假期的学生慢慢地恢复学习状态。 2.根据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体现合理的教学顺序和节奏,更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水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因为学生刚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校园,所以教师在平日教学过程中既要理解教材还要理解学生的认知基本情况及差异,注意养成教育。下面就这册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做一简要介绍。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这个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5的理解和加减法,理解图形(一),6—10的理解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理解,理解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理解,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理解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个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 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

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2.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4.直观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5.初步理解分类的方法,会实行简单的分类。 6.初步理解钟表,会理解整时和半时。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这册实验教材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实行设计的。教材的编者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注重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认数和计算结合,加法和减法穿插编排,突出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较好的做法。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数一数(2)比一比(3)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4)认识图形(5)分类(6)11~20各数的认识(7) 认识钟表(8)20以内的进位加法(9)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 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材的特点有: 1.这样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 (1)调整原“准备课”的内容,增加了“比一比”、“分类”两个单元。对现行教材“准备课”的内容进行了调整,保留“开学图”和“数数”的内容,组成第一单元“数一数”。在第二单元“比一比”中,充实了原有的“比多少”的内容,增加“比长短”、“比高矮”等内容。在第五单元“分类”中,充实了分类的教学内容,增加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的内容。比较和分类是儿童学习数学时使用的重要方法,也是发展儿童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际活动让学生初步建立比较和分类思想,掌握比较和分类的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做了很好的准备。

新人教版一上数学左右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一上数学左右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是教育部统编的数学教材之一,而新人教版一上数学教材则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在数学这门学科中要学习的内容。本文将对新人教版一上数学左右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教材整体架构 新人教版一上数学共分为十二个章节,分别是:数目0、 数的认识1-5、个位上的加减法、十位上的加减法、测量长度、时间、空间形体、货币、图形识别、简单的二维图形和简单的一维图形。 整个教材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每个章节都是学生学习之前的基础以及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知识点。同时,每个章节都有大量的习题,使学生可以进行大量的练习,以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 二、教材设计特点 1.强调实践性 新人教版一上数学教材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中大量的习题都是以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设计,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例如,在章节“测量长度”中,学生不仅学习了长度的概念,还进行了大量的测量练习,通过实际测量来巩固自己对长度的认识。

2.强调启发性 新人教版一上数学教材还注重启发性,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 例如,在章节“货币”中,学生学习了人民币的相关知识,并进行了大量的练习,其中涉及到一些简单的商业问题,该设计旨在让学生在实际中掌握货币的使用方法以及相关的商业知识。 三、课文特点 1.语言简单易懂 新人教版一上数学教材中的课文通俗易懂,通常只有2-3个段落,并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数的认识1”这一章节中,教材用简单的语言,生动地讲述了“0”这个数字的概念,让学生可以轻松掌握。 2.以情境为背景 新人教版一上数学教材中的课文大部分都是以情境为背景进行讲解,学生可以通过情境融入到课文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例如,在“个位上的加减法”这一章节中,教材采用了“果冻屋”的情境为背景进行讲解,不仅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 四、习题特点 1.分级分类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一上全册教学分析

人教2021版数学第一册 全册教学理念: 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开展。 全册教学内容: 义务教化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一册 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九个单元:打算课、位置、10以内数的相识和加减法、相识立体图形、11~20各数的相识、相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习、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及理论主题活动。 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学问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根底,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根底。 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根底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及开展必备的根底学问和根本技能,必需让学生实在驾驭。 本册教材是义务教化的试验教材,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展的试验课本,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展数感及视察实力、思维实力、口头表达实力、学习习惯、合作及沟通的实力等方面的培育,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深厚的学习爱好,同时激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学问,对学生进展有效地思想品德教化,初步理解肯定的学习方法、思索方式。 全册教学目的: 〔1〕使学生可以娴熟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驾驭数的依次和大小,驾驭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娴熟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依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4〕相识符号“=〞“>〞“<〞,会运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相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绘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相识钟表,会相识整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进步学习数学的爱好,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9〕仔细作业、书写整齐的良好习惯。 〔10〕通过综合及理论活动体验数学及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 全册教学重点: 10以内的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当中有广发的应有是计算多位数的根底,是小学数学中最根本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根底学问和根本技能,必需让学生实在驾驭。 全册教学难点: 数感的建立,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沟通。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驾驭及用数学。教学关键是利用主题图,实物,图片多媒体教学课件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理论,自主探究,合作沟通中获得数学素养。 学生根本状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溢了新奇和好玩,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溢了簇新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惫,留意力简洁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然而“学会倾听〞是新课标中对一年级小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目的。现代心理学证明,留意力集中的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程度远远高于留意力分散的学生。针对这些特点,我得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用心听讲的爱好,从而培育好习惯。首先在课堂语言上要力求儿童化和兴趣化。其次,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答复下列问题的时机,促使他们始终处于主动主动的学习状态。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刚好个别辅导,对于优秀生尽量让他“吃得饱〞。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总结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总结 第一单元:准备课 教材分析:这一单元有数一数和比多少两方面的内容。 “数一数”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美丽的校园”情境图;二是从“美丽的校园”中抽取出来的10以内的、用集合圈呈现出来的人或物;三是配合此部分内容的练习题(练习一第1题、第2题)。这部分内容的编排有如下特点: (1)借助“美丽的校园”情境图提供丰富的计数资源,并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 (2)丰富的计数资源为学生充分计数服务。 “比多少”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猪兔一家的劳动”情景图;二是从“猪兔一家的劳动”中抽取出来的人或物数量的比较:三是配合此部分的练习题(练习一第3题、第4题)。这部分内容的编排有如下特点: (1)使用“猪兔一家的劳动”情景图,生动形象,吸引小朋友的兴趣。 (2)利用图片中的数量关系,使小朋友们生动具体的比较多少。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活动,训练学生语言表达,培养倾听能力以及常规习惯。 2.通过教学,逐步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中,了解学生数数的水平以及对数数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计数物体个数的基本方法。 2.在比较物品多少的活动中,了解学生对“同样多”“多”“少”等含义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3.了解学生语言表达情况、倾听能力以及常规习惯,为教师有效把握教学起点做好准备。 4.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并逐步养成仔细

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第二单元:位置 教材分析:“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儿童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已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的情况,使学生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也就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汽车站牌、左右手的作用教室的座位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觉“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观念。 教学重、难点: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侨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一) 全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一册 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的实验教材,是在新课程的指导下进行的实验课本,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全册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教材分析

1 准备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3.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4.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和运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1.教会学生数数的方法,学会按顺序数数。 2.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指导】 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迈进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在观察教材插图时,往往只对其中的色彩、人物等感兴趣。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如教学“数一数”时,教师出示插图后,不要急于给出数数任务,分散他们观察的兴趣,而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互相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以后,教师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数一数各种东西的数量。 2.应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教师提供的“美丽的校园”图,每种数量的事物都不止一种,教材只抽取了一种作为每种数量的代表。数数时,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让学生仔细地观察,仔细地数。 3.应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观察、数数的活动,都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数,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4.应全面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不仅要了解学生是否会口头数数,还要了解

每一个学生是否能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来。要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发言,以便做到全面的了解。发现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给以帮助,但不必花过多的时间,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可以继续给以帮助。 5.应注意结合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本单元蕴涵的思想品德的因素很多,教师可以适时地加以渗透。如当学生观察到图中有国旗,教师可以及时引导:我们应该热爱祖国,保护国旗;又如图中有2个同学向教师问好,教师又可以及时引导:我们从小应该讲礼貌,尊敬老师。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2课时: 数一数………………………………………………………………1课时 比多少………………………………………………………………1课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由于学生刚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校园,因此教师在平日教学过程中既要了解教材还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基本情况及差异,注意养成教育。下面就这册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做一简要介绍。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如前所述,这册实验教材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教材的编者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认数和计算结合,加法和减法穿插编排,突出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较好的做法。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1.根据《标准》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 这册实验教材的内容安排,以《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扩展知识的范围,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体现鲜明的时代感。与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第一册相比较,其主要变化是: (1)调整原“准备课”的内容,增加了“比一比”、“分类”两个单元。 对现行教材“准备课”的内容进行了调整,保留“开学图”和“数数”的内容,组成第一单元“数一数”。在第二单元“比一比”中,充实了原有的“比多少”的内容,增加“比长短”、“比高矮”等内容。在第五单元“分类”中,充实了分类的教学内容,增加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的内容。比较和分类是儿童学习数学时使用的重要方法,也是发展儿童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际活动让学生初步建立比较和分类思想,掌握比较和分类的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做了很好的准备。 (2)充实“认识图形”的内容。在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安排了直观认识一些常

(完整)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一、内容变动 1.加强了准备性(主要体现在第一、二单元) (1)把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为第一单元“准备课”。第一单元“准备课”包括数一数、比多少两部分内容。是由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而成的。 数一数是原来的第一单元,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和经验。比多少是原来第二单元“比一比”的内容,而原来第二单元的“比高矮”“比长短”与数学学习的关系不是很大,被删去了。(2)将“位置”由一年级下册提前到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位置,主要是认识“上下、前后、左右”。是从一下移过来的,而原来“位置”中“左右的相对性”以及“用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则删去了。 2.降低了难度 (1)平面、立体图形的认识分散编排。 认识图形原来包括: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主要是加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但在实验过程中老师们反映:学生一下子接触的图形太多,认识辨别难度较大,不易掌握。因此现在本册先认识立体图形,一年级下册再认识平面图形。(2)只认识整时。 “认识钟表”原来包括:认识整时和半时,但实验过程中教师普通 反映:半时的认识比较困难,我们把“半时”的认识移到了二年级上册。本册只认识“整时”。二、编排特点 1. 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这也是全套教材的一个特点。这册教材共九个单元,从内容上来看,可以分为准备性知识(第一、二单元)、数与代数(第三、五、六、八单元)、图形与几何(第四单元)、综合与实践等内容。这些内容穿插安排,互相搭配。如数与代数一共有四个单元,都相隔一单元,使同一领域的内容从总体上有所变化,这样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不觉枯燥。并且每册第一单元尽可能安排内容比较少、活动性强的单元,给一定过渡时间,让玩了一个假期的学生慢慢地恢复学习状态。 2.加强了对知识的整理。 ·大的单元(多个知识点)后面都安排了一个“整理和复习”(1-5增加了)。 ·具体编排上,给出整理的线索,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总结。如对所学计算的整理,每次都给出线索 3.增加了数学的背景知识(p60、p72)。 教材结合学生所学的内容安排了一些数学背景知识,以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如P60介绍用算筹表示数的方法,p72简单地介绍古埃及的象形数字。 4.解决问题突出对一般过程和一般思路的体验。 对于解决问题,义务教材太强调技巧,而课标实验教材太强调情境创设,都没有把落脚点放在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上。这次修订我们对解决问题进行了研究,总结了以往教材、教学经验,借鉴了国外教材的一些做法,形成了现在的解决问题的编排思路:体现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让学生通过体验,了解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一般思路。 5.练习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 ·带着前面的内容进行练习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做铺垫(p68凑十的、p80第3题是10加几的、p71、p72第6题,为乘除法的学习积累感性经验)。 6.注重知识的渗透。 ·如填未知加数(原来作为例题安排在6-10的加减法中,但深不深浅不浅,教学的度不好把握,渗透在各部分知识的练习中。p56暗示了未知加数,在直观图的提示下容易填出得数、P63通过画一画帮助学生填出未知加数、p68借助数的组成)。 7.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 评价是老师们非常重视又感觉难以把握的问题,因此在研究了老师们的一些经验以及国内、外教材的做法基础上,我们在每个单元的最后安排了一个评价版块,给老师们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提供一点思路和线索。 第一单元准备课(一)教材内容◇数一数◇比多少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1.数一数。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并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数数的资源非常丰富。安排一个校园场景,有非常丰富的数数资源,包括数量在1-10的各种事物,每个数量的事物都不止一种。在教材中我们给出人物数量是20,以便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充分地观察、充分地数。·对数数方法进行指导。·组织学生数一数身边的事物。 ◇给出了1~10十个数字,了解学生认数字情况·数字什么时候出示可以灵活把握。◇把握好教学要求。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准备课 新知识点 1.认数:1、2、3、4、5、6、7、8、9、10。 2.学会数数的方法,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用1T0这10 个数字中的某一个数字来表示。 3.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同样多。 4.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我们就说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教学要求 1.通过数数,初步了解数数的情况,学会数数的方法。 2 .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3.通过操作,初步了解“同样多” “多” “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建议 1.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进入学校,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在观察教材插图时,往往只对其中的色彩、人物等感兴趣。因此,老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如在“数一数”时,老师出示插图后,不要急于给出数数的任务,而是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说说自己都看到了什么。当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时,老师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数一数人和物的数量。也可以将插图制成多媒体课件,逐一出示一组一组的人和物。老师可以一边播放一边表述: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我们欢迎新同学的到来。你们仔细看看这里有些什么呢? 2.应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教材提供的“美丽的校园”图,每种数量的事物都不止一种,教材只抽取了一种作为每种数量的代表。数数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 让学生仔细地观察,认真地去数,不要只数一种。 3.提倡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观察、数数的活动,都可以釆取小组合作的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三篇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jiàocái)分析三篇 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tè yǒu)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一年级学生都比拟(bǐnǐ)活泼(huó po),大多数学生上课根本(gēnběn)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但每个班都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 对于他们数学知识和能力掌握情况的分析 1.对于一年级的数学学习,新生无论在数学知识上还是数学能力上都有所准备。 就数的认识来看,新生二十以内的数数非常流利和连贯,可以正数倒数学生在这方面具有良好的知识准备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在幼儿园中大局部学生学习过十以内的加减法,同时在一些家长在家中也进行过辅导,另一方面,数数和十以内数的分解组合学生在生活中有时机使用,因此这方面的准备比拟好。 2.在数的计算中,学生对于十以内数的计算较为熟练,这和学生的生活需要、学习需要有关。 3.新生在数感方面的开展是不平衡的 数感——学生对数的意义理解有一定困难。 通过个别访谈,了解到学生对于蕴涵在实际生活中的数的意义的理解较为

准确,例如对于“你的小组中有几个小朋友,从前往后数,你是第几个,从后往前数,你是第几个,第某个小朋友是谁〞这样的问题,学生的解答没有问题,都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答复,但是对于图形,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这可能是学生对图形的认识造成了对数的基数序数意义理解的干扰。 4.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普遍学生关注的范围比拟小,角度单一。 建议和措施 1.一年级学生的计算学习要和意义理解与思维训练相结合。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计算策略的优化和算理的渗透,同时在计算教学过程中要渗透思维的训练。 2.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对学习对象的直接感知。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能力对学生解决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甚至很多学生都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根底上进行学习的。因此,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应该加强学生的实际感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把握数的意义和运算的意义,开展数感和符号感。扩大学生的信息贮备,提供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探究数学的生活情景,给学生时机在实际情景中感知、操作、认识数学知识,理解数学,学习数学。 3.空间观念的培养要把握好度,在具体和抽象的空间观念的建立,在低段要紧密和学生的动手操作相联系,可以通过观察、接触(摸、折、剪、拼等)等各种手段来让学生认识几何形体,建立空间观念。同时,要将生活材料数学化,在具体、半抽象、抽象之间建立一座桥梁,开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在教学中要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