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新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5篇

一年级新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5篇

在基础教育中,语文是最重要的一门学科。它不仅具有工具性,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是学习其他所有学科的基础。下面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新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一年级新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42页《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交流中经历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多种方法。

2.归纳并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3.能正确运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能正确应用“>”“<”“=”。

难点:理解并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教法与学法:引导与探究法。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5○7 20○12 15○15(学生思考,交流)

再大一些的数,会比较大小吗?这节课老师与大家一起学习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二.新知探究。

1.出示情景问题,比较十位数字不同的两位数。

(1)大家当裁判:谁赢了?

小红和小明跳跳绳,小红跳了42下,小明跳了37下。谁跳得多?用什么符号连接?

(学生独立思考)

(2)交流比较的方法。

预设:

(1)根据数的顺序来比较。42在37的后面,所以42>37。

(2)42根小棒比37根小棒多,所以42>37

(3)根据数的组成来比较。42由4个十和2个一组成,37由3个十和7个一组成。4个十比3个十多,所以42>37。

出示小棒图,一对一对应摆放,发现42够4个十,37够3个十,第4个十就不够了,4个十比3个十多,所以42>37。

小结:十位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谁的十多谁就大。

(4)42够减37,所以42>37.

42>37,换个说法什么?(37<42).

2.比较十位相同,个位不同的两位数。

如果老师把42改成32,32和37哪个数大?

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预设:

(1)32<37,因为2小,7大。所以32<37。

为什么直接比较个位数字?

(十位数字相同)

小结:十位数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个位上的数小的,这个数就小。

(2)按顺序,37排在32大后面,所以32<37。

(3)用计数器,十位上珠子一样多,个位上珠子多的数就大。

用计数器,怎样比较42和37?

数学上规定:满十进一,42十位上有4颗珠子,37十位上只有3颗珠子,所以32<37。

3.归纳比较的一般方法。

同学们,刚才大家比较数位上的数是比较大小常用的方法。齐声朗读。

比较数的大小,一般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十位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如果十位数字的数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个位数字小的,这个数就小。

三.课堂检测。

1.在○里填上“>”“<”或“=”

2.在○里填上“>”“<”或“=”。

41○45 68○78 69○69

57○56 80○90 98○89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用已经学过的旧知,解决了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这个新问题,比较的方法有多种。再练习中大家要选择自己能理解的,最简单的方法。

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42>37. 32<37

十位数字不同十位数字不同

十位数字大的,个位数字大的,

这个数就大。这个数就大。

一年级新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2

复习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复习重难点:十几减9的思维过程。

一、基础练习

二、教师指导,学生完成。

三、小结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第三课时:十几减9练习课(2)

教学要求:

1、要求通过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优良品质。

3、通过练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同时渗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一套口算卡片多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

(1)9+( )=15 (2)9+( )=18

15-9=( ) 18-9=( )

(3)9+( )=14 (4)9+( )=17

14-9=( ) 17-9=( )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

(1)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3题。

教师将l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

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3.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

(2)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

4.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8题。

(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

(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

(3)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

三、作业设计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5题。

2.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小结。

一年级新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例1~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自主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并能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颜色、摆学具等活动,增强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在经历寻找规律过程中,体验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发现事物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能用较清楚、完整的语言表述找出的规律

教具学具

准备好5支彩笔放在桌面上:大红色、粉红色、天蓝色、草绿色、淡黄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师:刚才在上课之前播放的那首歌小朋友们熟悉吗?是哪一部动画片啊?对,是《喜羊羊与灰太狼》,今天它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睁大眼睛看,谁来了。(大屏幕出示:喜羊羊)小朋友鼓掌欢迎它。第二个会是谁呢?(大屏幕出示:灰太狼)

2、第三个又会是谁呢,陈老师请小朋友猜一猜……(大屏幕又出示:喜羊羊)是谁呀,又是喜羊羊,请小朋友继续猜,第四个是谁,你猜…… 你为什么猜是灰太狼呢?(大屏幕又出示:灰太狼)又是灰太狼。

3、现在,谁能一口气猜出第五个?第六个呢?你能确定吗?为什么这么肯定?说说理由。

4、师:像这样一只羊、一只狼;又一只羊、又一只狼;再一只羊、再一只狼,它们排列时的顺序是重复出现的,在数学上我们把像这样的排列叫作——规律(板书:规律),今天这节课咱们就和喜羊羊一块儿来——找——规律,(板书:找)。

5、激趣:请看大屏幕,小羊还给每个小朋友带来了3颗星星:懒羊羊带来的是发言星,送给大声发言的宝贝;喜羊羊带来的是智慧星,送给爱动脑筋的宝贝;美羊羊带来的是快乐星,咱们来比比看,哪个小朋友从老师手上摘走的星星最多。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师:请看大屏幕,(出示主题图)再过10天小朋友最喜欢的节日就要到了,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六一儿童节)你看,图上的小朋友们可高兴了,他们把教室布置的多么漂亮啊,仔细观察,图上的小朋友是用什么来布置教室的?谁会说完整话?再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2、图中有规律?有些什么规律?谁能够用上“又、再”来具体说说图中的排列规律。

3、想一想:这最后一面彩旗应该选什么颜色的?小朋友观察的很仔细,说的也很棒,下面请大家翻开数学书第88页,找到大屏幕上的例题1,铅笔握在手,按照自己发现的规律在书上选一选,圈一圈。

4、指名订正并说一说:最后一朵彩花你选什么颜色的?灯笼呢,小朋友呢?

5、想一想:这些小朋友为什么要这样有规律的挂彩花、灯笼和彩旗呢?

6、小结:有规律的排列不但能让我们猜出下一个是什么,还能给我们带来一种美的享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一)涂一涂。

1、喜羊羊问小朋友:你们能用手中的彩笔按照规律涂颜色吗?仔细观察数学书第89页的例题3和“做一做”。,每一行图形是按什么

规律涂的颜色,并按照这样的规律接着往下涂一涂吗。

2、学生自主涂一涂。

3、指名订正。如果从右往左观察第5行图形,你会发现规律……变了。

2、小结:看来啊,同一行图形,如果观察的角度不同,找到的规律也会不同

(二)摆一摆。

1、小朋友两人合作,先用这些学具在桌面上摆出有规律的图形,再按照你们设计的规律把摆好的图形一个一个的粘上去,完成任务后把你们的作品拿到黑板前展示出来。比比看,哪两个同学最有创意,摆出来的规律与众不同!

2、同桌合作用学具来摆一摆并粘贴在卡纸上。

3、学生展示作品。

4、老师随机选取作品评价。

(三)比一比。

1、灰太狼挑战小朋友,请看大屏幕:仔细看,下一个是谁?

2、每次请一个小朋友来答题,其他的同学来当评委,用yes或no表示意见。答对一个一颗星,答对两个两颗星,答对三个三颗星。要说完整话。

3、学生抢答,师随机介绍圆形和方形排列的规律。

(四)笑一笑。

1、师:我们胜利了,灰太狼被打败罗,它现在是什么心情呢,我们一起去看看:灰太狼,唉。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心情呢,大声说出来。

2、想一想:你们能用有规律的笑声或动作来表示一下开心的心情吗?哪个宝贝最有创意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欣赏规律的美:条纹衣服,床上用品、、橱柜、花瓶、连续纹样等。(和前后左右的同学指一指,说一说规律在哪里?规律美不美?)

2、课堂小结。小朋友,规律美吧,今天你学会找规律的本领之后,你就多了一双会找规律的眼睛。陈老师相信,只要你认真观察,你一

定能从生活中找到更多美的规律。

3、请小朋友拿出3颗小星星,想一想,这节课你说了吗?你会了吗?你开心吗?你做到几样就摘下几颗星贴在数学书上。

4、学生诚实评价自己。

一年级新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4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页~第11页,及练习二的第1--3题。

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是今后学习十几减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最基础的部分。通过创设实际问题的情境,列出减法算式。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理解算理,并形成的算法,形成运算能力。

(二)核心能力

《十几减9》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内容,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运算能力。

(三)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合作探究,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与同伴交流15-9的计算方法。

2.在展示交流中,体会15-9算法的多样化,通过对比分析,会选择优化的方法,提升运算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能运用十几减9正确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学习重点

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难点

理解“破十法”的计算算理和方法。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十几减9》名师教学课件、《十几减9》课时作业。

二、学习设计

(一)复习导入

1.拍手游戏:10的组成。

我拍1,你拍9,1和9组成10。

我拍2,你拍8,2和8组成10。

…………

9和几可以凑成10?看到9想到几?8和几凑成10,看到8想到几?

2.复习十几的组成

师:比一比,看谁抢答的快。16可以分成10和几?12可以分成10和几?19可以分成10和几?

(二)探究新知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师:这是游园会活动,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指导观察方法:观察图上的信息要有一定的顺序,结合具体的每项活动说说你发现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师:咱们一起看小丑卖气球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预设:小丑有15个气球,卖出9个,还剩多少个?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

设计意图:主题图中活动项目很多,数学信息很零碎,教师引导学生有序观察,收集信息和提出与信息相关的问题,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找与对应信息相关,并提出问题的逻辑分析能力。

2.探究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和理解算理

(1)列出算式,自主尝试计算

师:要求“气球还剩多少个”怎样列式?板书:15-9=

(2)操作与思维、表达相结合,理解算理,提升算法

师:15个气球,拿走9个该怎么拿呢?先想一想,再拿一拿,然后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拿的。

学生活动汇报预设:

方法一:从15根小棒的下面先拿走5根,再从上面一行拿走4根,

还剩6根。

师:刚才这个同学是怎么拿的?谁听清楚了,谁能上来边说边拿?

教师结合情况边说边逐步形成板书:

师:刚才我们是先从下面拿走5根,再从上面拿走4根,实际上是把9分成了5和4,先算15里面的5-5,再算15里面的10-4=6.

师:谁能像老师这样,结合刚才拿的方法来说一说15-9可以怎么算?

(一生照样子说后,同桌相互说一说计算过程)

师:谁还有不同的拿法吗?

方法二:从上面一并拿走9根,还剩1根,和下面的5根合起来是6根。

师:谁能结合他的拿法来说一说15-9可以怎么算?

(同桌相互说一说,找个别学生汇报)

生:先把15分成10和5,从10里去掉9,剩下的1与5合起来是6。

板书:

师:“10”表示哪些小棒?为什么把15分成5和10?“1”表示哪根小棒?“5+1”表示什么意思?

师:你能给这个方法起个名字吗?

动手操作重点理解“破十法”的算法和算理

(1)画出15个圆,左边10个,右边5个。

(2)从中圈出9个,想一想怎么圈。

结合画图过程,用语言表达计算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完成下面括号的填写。

15-9=()因为()-9=(),()+5=()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生:想加法算减法,因为9+6=15,所以15-9=6

师:刚才我们在计算15-9=?时想到了不同的方法,有的想加算减,有的是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9=1,再算1+5=6,有的是先算5-5=0,再算10-4=6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操作辅助到离开学具操作进行表象操作,从结合操作活动到分析算理,到逐渐脱离操作说明算理,教学过程的展开“扶得合理,放得适度”,思维层次不断提升,知识不断内化。

3.巩固练习

(1)圈一圈,算一算。

师:怎么计算12-9=?先圈一圈,再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10-9=11+2=3

师:不操作,你能直接说说怎么计算14-9=?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闭眼想象、归纳,将操作、语言和算式充分地联系起来,从而将多种表征方式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用“破十法”计算15-9的算理。

(2)圈一圈,算一算:独立完成课本第10页“做一做”第2题。

(3)完成练习二第1题。

(三)课堂

全班交流,今天你学会用哪种方法计算十几减9的算式?你更喜欢哪种计算方法?

(四)课时作业

1.练习二第2题送信。

先让学生进行游戏,游戏完之后把信件按顺序:11-9、12-9、13-9、14-9、15-9、16-9、17-9、18-9

师:大家有什么发现?

师:十几减9的差为什么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1呢?

师:你更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十几减9?

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1-9=13-9=16-9=18-9=17-9=

师巡视,观察学生选择的计算方法,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知识点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答案略

解析通过游戏形式练习,了解学生对十几减9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接下来按顺序摆放让学生发现规律,并说出十几减9的差为什么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1的道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算能力。

2.结合生活实际,编一道用“16-9”解决的实际问题。

知识点十几减9的应用。

答案略

解析通过学生编题,让学生发现计算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积累数学素养。

3.看图列式。

(1)(2)

知识点让学生观察分析图中的信息和问题,提高学生看图列式的能力。

答案18-9=915-9=6

解析这两道题都是已知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问题,都用减法计算。此题培养学生看图能力的同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解决问题。

一共有17人排队做操,小红的左边有多少人?

知识点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列出算式。体会所学知识的价值,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案17-9-1=7(人)

解析结合生活中排队做操的情境,用总人数减去小红右边的9人,再减去小红1个人,就是小红左边的人数。

一年级新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5

教材简析:本册教材中的《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学习了1-20各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二年级的认识万以内的数打基础。这个阶段的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1到例3的教学内容也是本单元教学的开端,正是牢固的掌握了数数和数的组成,才能更有助于比较数的大小和计算,

所以本课的知识尤为的重要。

设计理念:体现数与生活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课中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分类、数数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促进学生主动、个性化地学习。数数中请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自认为最快的方法进行,对于方法不作统一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在数格子时,请学生当小老师,讲自己巧数的方法,其他学生可对其随时发问,了解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地学习,实现个性化发展。

教学目标:

1.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的一个一个的或一十一十的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3.经历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会数位的意义。

4.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观察操作

教学重点: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理解100以内的组成。

教学难点:数数过程重,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教学准备:每人100根小棒,10根橡皮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一数

从9数到20,再从20数到1.

2.填一填

1个十和3个一组成() ()个十和()个一组成17

5个一和1个十组成() 20是()个十组成的

(板书课题:数数数的组成)

二、讲授新课

1.教学例1

请同学们快速整齐的从20数到100.

请同学们拿出小棒,边数边拿,一根一根的数,数出十根用橡皮

筋困一捆。10个一是多少?(10个一是一个十)板书是几捆?(一捆)继续数出十根困一捆。

师:如果再接着数出九根,现在一共有几根?(29根)

29根小棒再添加一根是多少?(30根)满十根又要困一捆,现在一共有几捆?(3捆)。接着数到39根,再加上一根是几根?(40根)40根小棒是4捆,接着数到49,再加上一根又怎么办?(捆一捆)是多少根?(50根)为什么是50根小棒呢?如果再加4捆是多少捆?(9捆)接着数91,92,93“..99,再添1根是多少根?是几捆?(10捆)

(板书:10个十是一百)

小结:数物体的个数可以一个一个的数,还可以10个10个的数,十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

学生数十捆小棒:一十、二十、三十......九十、一百。

用刚才学的知识,数数可以十个十个的数,这样会比较快。数百羊图,看谁能最快的数出来。

抢答:一十一十的数,从一十数到一百;从三十数到七十;从六十数到一百。

2.教学例2

数小棒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

师:拿35根小棒,你怎么拿,看谁拿得快。(3捆又5根)再一根一根往下数,一直数到

42.(39再多一根是多少?)(42根是几捆又几根?)从五十六数到六十三,再从六十三数到七十二。(注意:满十根就捆成一捆)不摆小棒直接数一数,从七十八数到八十八,再数到一百。(同桌轮流数,再指名数.)问:79、89、99后面是几?

3.教学例3

师出示3捆又5根小棒问学生现在一共是多少根?(35根)认真观察,35根小棒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35根小棒是由3个十5个一组成的)3个十5个一组成多少?(3个十和5个一组成35)。出示4捆又7根小棒,引导学生自己说是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师说生来口答:27、46、58、分别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三、巩固练习

1.课本33页下面的”做一做‘指导学生板演,再说想法。填一填。

2.谁是小老师(做一做,说一说)

3.连一连

四、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你收获了什么?

板书设计:

数数数的组成

10个一是一个十一捆

10个十是一百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单元教学内容:认识图形(二) 单元教学目标: 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行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能够 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七巧板拼组图形,能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内容: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建立平面图形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 复习立体图形。 2. 启发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摞出“体”。 二、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1. 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观察书上第三、四幅例图,并仿照图用正方体、三棱柱体学具在纸上描出正方形、三角形。

问:(1)你刚才从书上第三、四幅图中学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做的? (2)摸一摸描在纸上的正方形、三角形,感觉怎样? 小组讨论:体与面的区别。 2.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个新朋友?(根据学生回答,在图形下板书名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图形(板书课题),这四个图形都是平面图形。 三、多层练习、巩固提高 1. 想象印证 电脑演示:由体引出四个图形,让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 2. 说一说生活中在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这几种图形?请你们去找一找,摸一摸。(让学生分小组离开位置进行活动,再选代表汇报) 3. 小组学习、引导探索 四人小组共同合作、讨论,用小棒摆出几个图形。讲一讲自己的发现、疑惑,再进行全班交流。 4. 分类:新老朋友欢聚一堂,你们能根据它们的特点,为它们分一分小组吗?(小组交流讨论,找出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 指明回答分类方法及理由。 5. 发明设计 (1)请小小设计师们利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组合,设计出一幅美丽的作品(电脑演示:情景激发)。 (2)评选比赛(四人小组互评,选出小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四、全课总结,回归生活 今天我们学的这些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请小朋友课后留心观察一下,把它记下来,然后与家人一起交流一下。 教学反思:

一年级新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5篇

一年级新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5篇 在基础教育中,语文是最重要的一门学科。它不仅具有工具性,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是学习其他所有学科的基础。下面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新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一年级新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42页《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交流中经历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多种方法。 2.归纳并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3.能正确运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能正确应用“>”“<”“=”。 难点:理解并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教法与学法:引导与探究法。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5○7 20○12 15○15(学生思考,交流) 再大一些的数,会比较大小吗?这节课老师与大家一起学习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二.新知探究。 1.出示情景问题,比较十位数字不同的两位数。 (1)大家当裁判:谁赢了? 小红和小明跳跳绳,小红跳了42下,小明跳了37下。谁跳得多?用什么符号连接? (学生独立思考) (2)交流比较的方法。 预设:

(1)根据数的顺序来比较。42在37的后面,所以42>37。 (2)42根小棒比37根小棒多,所以42>37 (3)根据数的组成来比较。42由4个十和2个一组成,37由3个十和7个一组成。4个十比3个十多,所以42>37。 出示小棒图,一对一对应摆放,发现42够4个十,37够3个十,第4个十就不够了,4个十比3个十多,所以42>37。 小结:十位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谁的十多谁就大。 (4)42够减37,所以42>37. 42>37,换个说法什么?(37<42). 2.比较十位相同,个位不同的两位数。 如果老师把42改成32,32和37哪个数大? 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预设: (1)32<37,因为2小,7大。所以32<37。 为什么直接比较个位数字? (十位数字相同) 小结:十位数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个位上的数小的,这个数就小。 (2)按顺序,37排在32大后面,所以32<37。 (3)用计数器,十位上珠子一样多,个位上珠子多的数就大。 用计数器,怎样比较42和37? 数学上规定:满十进一,42十位上有4颗珠子,37十位上只有3颗珠子,所以32<37。 3.归纳比较的一般方法。 同学们,刚才大家比较数位上的数是比较大小常用的方法。齐声朗读。 比较数的大小,一般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十位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如果十位数字的数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个位数字小的,这个数就小。 三.课堂检测。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单元教学内容:认识图形(二) 单元教学目标: 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行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 这些图形。 2、通过七巧板拼组图形,能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内容: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建立平面图形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 复习立体图形。 2. 启发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摞出“体”。 二、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1. 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观察书上第三、四幅例图,并仿照图用正方体、三棱柱体学具在纸上描出正方形、三角形。 问:(1)你刚才从书上第三、四幅图中学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做的? (2)摸一摸描在纸上的正方形、三角形,感觉怎样? 小组讨论:体与面的区别。

2.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个新朋友?(根据学生回答,在图形下板书名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图形(板书课题),这四个图形都是平面图形。 三、多层练习、巩固提高 1. 想象印证 电脑演示:由体引出四个图形,让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 2. 说一说生活中在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这几种图形?请你们去找一找,摸一摸。(让学生分小组离开位置进行活动,再选代表汇报) 3. 小组学习、引导探索 四人小组共同合作、讨论,用小棒摆出几个图形。讲一讲自己的发现、疑惑,再进行全班交流。 4. 分类:新老朋友欢聚一堂,你们能根据它们的特点,为它们分一分小组吗?(小组交流讨论,找出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 指明回答分类方法及理由。 5. 发明设计 (1)请小小设计师们利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组合,设计出一幅美丽的作品(电脑演示:情景激发)。 (2)评选比赛(四人小组互评,选出小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四、全课总结,回归生活 今天我们学的这些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请小朋友课后留心观察一下,把它记下来,然后与家人一起交流一下。 第二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 教学内容:前后 (第2页)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一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下册总复习5篇

一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下册总复习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下册总复习,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下册总复习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9,121,122,123,124页上的部分内容。 教学目标 1蓖ü复习,加深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 2蓖ü复习,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对加减法计算方法整体认知结构。 3痹诟聪肮程中掌握一些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进行知识的和复习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加深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教学过程 一、从整体了解所学内容 教师:同学们在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时,学习了哪些内容? 指导学生说出100以内的加减法包括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位加、退位减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100以内的加减法100以内的加法整十数加整十数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

两位数加两位数 进位加法 100以内的减法整十数减整十数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两位数减两位数 退位减法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教师:这节课我们从这样几个方面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二、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请同学们完成第121页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抽学生的作业在 上展出,要求学生对照自己做的题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重点引导学生说出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同学们已经会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了,并且掌握了它们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一起来把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填在表中。 出示下表,教师引导学生填表。 学生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加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归纳。 如果学生不能找到加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可以作以下的引导: 教师:我们在计算加法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想一想在减法计算中,也需要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减吗? 学生意识到也是要对齐相减的。 教师:所以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后再计算,就是加减法计算方法相同的地方。除此之外,它们在计算方法上还有相同的地方吗? 引导学生把加减法计算方法的第二条进行比较,很容易发现这一条也是相同的。 教师:还有哪些地方不同呢? 学生说出两种计算方法的不同点。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11篇)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11 篇〕 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1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 教学目的: 1. 能识别上、下、前、后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绘物体的相对位置。 2. 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初步能在同一场所识别自己或别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 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与方向的认知过程,体会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价值,开展学生积极学习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区分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4. 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才能。 教学过程: 一、联络生活,提醒课题 师:谁能告诉大家,在你的课桌上面放的是什么,桌子下面又有什么?

学生自由说。 师:谁能帮老师数一数,你前面有几位小朋友,后面呢? 学生汇报。 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新课 1. 上、下 出示主题图,师: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展描绘,并侧重引导学生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展准确的描绘。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 联络生活实际,学生用“上”、“下”描绘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 2.前、后 让一组学生排成一纵队,指名描绘小伙伴的位置,学会用“前”、“后”来准确描绘。 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27页。 教学目的 1、经历分类的过程,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2、体验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确实定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3、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络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重点难点 学会按不同分类标准进展分类。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孩子们,这儿分别是淘气猴和萌小兔开的文具店,假如你要买练习本,在谁的文具店里能一下就找到?〔出示画面〕生:萌小兔的店里。 师:告诉老师为什么在萌小兔的店里能很快找到? 生:因为它的店整齐。 师:大家同意吗?〔同意〕我也同意在萌小兔的店里去买。因为它的店里的物品摆放的很整齐。那么,生活当中,把这样一类的物品摆放在一起叫分类。分类摆放物品能使我们的生活更整洁、更方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类与整理。〔板书:分类与整理〕 二、探究新知 1、描绘感知分类的标准 〔课件出示〕

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下册教案5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下册教案5篇 (1)课件出示第一个小朋友的做法: 第一个小朋友是这样分的:我先分一分,再数一数。先分成糖葫芦形、爱心形和球形,然后再去数分别有几个。 (2)课件出示第二个小朋友的做法: 第二个小朋友是用了边数边画的方法;首先在纸的最下方把这3种气球的形状画出来,然后数一个画一个,这就是第二个小朋友整理出来的结果。 (3)课件出示第三个小朋友的做法: 第三个小朋友就不喜欢这么麻烦,他先在纸上画出这3种气球的形状,然后直接在气球类别下面写出数量,他就这样把它简单地表达出来了。 师:分完之后,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球形的气球最多,有5个;糖葫芦形的气球最少,只有3个。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棒。这些气球还可以怎样分类呢 生:还可以按颜色来分,有红色、黄色和蓝色三种不同颜色的气球。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两位小朋友按颜色分类整理出来的结果吧! 课件出示按颜色分类的图片。 三、巩固提升 以闯关游戏的形式出现,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件出示教材第29页练习七第2题 四、课堂小结 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类的知识,把同一类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我们知道了可以根据物体的形状、颜色来分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根据物体的其他标准进行分类,比如物体的用途、大小、轻重等等) 课外延申:通过直观图片体验生活中的分类 第一张图片:超市的水果分类(节省顾客购物时间) 第二张图片:图书馆的书本分类(方便读者找所需书本)

第三张图片:垃圾分类(保护环境) 五、课后作业 放学后,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把自己房间进行分类整理,并与家人、同学或 者朋友交流自己的成果。 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下册教案4 一、分析任务: 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二册元、角、分的认识。用人民币购买商品是人们 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学生常常会遇到买门票、食品、玩具、学习用具以及交费等实际问题,因此,学习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 义。本课时的主要任务是让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种类,知道爱惜人民币。了解元、角、分的关系,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在日常购物中要注意文 明礼貌,让学生知道要节约零用钱。 二、课前调研: 一年级的学生都有花钱的经历,但是对人民币到底认识多少呢我对15名学生做了访谈式调研。 调研是以聊天的形式进行的,主要涉及的问题是: (1)你知道世界上都有哪些钱吗 (2)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 (3)你知道人民币都分哪些种吗 (4)你自己买过东西吗能说说你是怎么买的吗 (5)你知道1元等于几角吗 (6)一个转笔刀5元7角,你要拿哪些张钱去吗还可以怎么办(老师提供样币) 通过这些问题我发现:学生对人民币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其他国家的币种知 道得很少;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有部分学生没有独立买过东西;对元、 角、分之间的关系不是很清晰,在所调查的15个学生里,有10个学生能清楚 地说出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只有7个学生能说出1元5角是15 角,5元7角我可以拿一张5元和7张一角和其它方法的。 根据这些问题,我在教学设计中加入了对外币的一些介绍,让学生有一个初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册5篇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5篇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例1~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自主熟悉简洁的排列规律,并能依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颜色、摆学具等活动,增加动手力量和创新意识。 3、在经受查找规律过程中,体验规律的美和制造的欢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发觉事物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能用较清晰、完整的语言表述找出的规律 教具学具 预备好5支彩笔放在桌面上:大红色、粉红色、天蓝色、草绿色、淡黄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师:刚刚在上课之前播放的那首歌小朋友们熟识吗?是哪一部动画

片啊?对,是《喜羊羊与灰太狼》,今日它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睁大眼睛看,谁来了。(大屏幕出示:喜羊羊)小朋友鼓掌欢送它。其次个会是谁呢?(大屏幕出示:灰太狼) 2、第三个又会是谁呢,陈教师请小朋友猜一猜……(大屏幕又出示:喜羊羊)是谁呀,又是喜羊羊,请小朋友连续猜,第四个是谁,你猜……你为什么猜是灰太狼呢?(大屏幕又出示:灰太狼)又是灰太狼。 3、现在,谁能一口气猜出第五个?第六个呢?你能确定吗?为什么这么确定?说说理由。 4、师:像这样一只羊、一只狼;又一只羊、又一只狼;再一只羊、再一只狼,它们排列时的挨次是重复消失的,在数学上我们把像这样的排列叫作——规律(板书:规律),今日这节课咱们就和喜羊羊一块儿来——找——规律,(板书:找)。 5、激趣:请看大屏幕,小羊还给每个小朋友带来了3颗星星:懒羊羊带来的是发言星,送给大声发言的珍宝;喜羊羊带来的是才智星,送给爱动脑筋的珍宝;美羊羊带来的是欢乐星,咱们来比比看,哪个小朋友从教师手上摘走的星星最多。 二、探究沟通,解决问题、 1、师:请看大屏幕,(出示主题图)再过10天小朋友最喜爱的节日就要到了,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六一儿童节)你看,图上的小朋友们可快乐了,他们把教室布置的多么美丽啊,认真观看,图上的小朋友是用什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4、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设计 (一)学前准备 1、口算:32+5,70—60,78—6,39—4,26+3,88—5,30+20,83+6 2、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看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谁(出示一个青蛙手偶)我们来听听青蛙说什么(让青蛙做个自我介绍。) 师:小青蛙对人类是有益的,以后我们不但自己不要去伤害它们,而且还要阻止别人去伤害它们,做一个保护有益动物的好孩子,你们愿意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蛙吃害虫。(揭题板书)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利用主题图(课件)自编一个青蛙妈妈带小青蛙捉害虫的故事情境。 2、师:青蛙妈妈说:“我吃了56只害虫。”小青蛙说:“我吃了30只害虫。”听了它们的话,谁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呢生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生2: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了几只害虫…… 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你们打算怎样列式呢生:56+30。 师:56+30=该怎样计算呢 (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探究56+30的计算方法师:四人一组合作利用桌上的学具,来摆一摆、拨一拨,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2、小组汇报交流 生1:摆小棒:5捆加3捆是8捆,再加上6根,合起来是86根。生2:从计数器上拨珠,56里有5个十和6个一,再加3个十,合起来是8个十6个一,就是86。(师边听边整理计算过程。) 生3:把56分成50和6,先用50+30=80,再用80+6=86。…… 3、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师:你们明白了,老师也明白了,现在老师也来提个问题:为什么30中的3要加在十位上 (1)学生四人一组讨论。 (2)汇报交流。 (3)师强调:30中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 4、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多少只害虫怎样列式 师:56—30=该怎样计算(教学过程与56+30相同。) (四)实践运用,内化新知 1、趣味游戏,练一练第3题。 2、同学们,刚刚在做游戏的时候,小青蛙好像又有什么新的发现了,是怎么回事大家瞧!(出示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适时告诉学生啄木鸟也是益鸟,我们应该保护它。) 3、练一练第2题。 师:同学们,青蛙妈妈和小青蛙忙碌了一天,青蛙爸爸为慰劳它们,特意为它们举行了一场跳水比赛。看,多热闹呀!(课件) 师:大家从图中能获得什么信息生:有38只青蛙。 师:忙了一天,青蛙该回家了,看荷叶上最后还剩下几只青蛙(5只)那么谁知道跳下去几只青蛙比比看谁最先算出来。(算式不要求统一。) (五)总结评价,知识延伸 师:今天大家都学会了哪些数学知识呢我们和青蛙一块度过了愉快的40分,

2023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202X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教案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结晶,也是检验教师质量的一个重要根据。手写教案对教师要求更高,更能真实检查教师备课质量、更具有可比性,因此客观上要请教师要写一手好字。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202X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X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一、基本情形分析 (一)学生情形分析: 本班16名同学在一学期的一年级学习中积存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如对数字的认识、简单的加减法运算都有一定的基础。从同学们的学习和考试检测中发觉影响本班学习掌控的因素较多。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方向与位置、认识图形、100之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之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认识钟表、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体会知识和生活体会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形,以帮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乐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换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控100之内数,会读写100之内数。掌控100之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之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换。 2、会运算100之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运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惜人民币。 4、会认读整时、几时半,会写时间,知道珍爱时间。 (二)数学摸索方面 1、能运用生活体会,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说明,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画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进行恰当的描写、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挑选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 (三)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视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进程,感受数学摸索进程的公道性。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之内数的认识,100之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00之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篇) 一班级数学下册教案篇1 一、分析任务: 六年制学校数学教材其次册"元、角、分的熟悉"。用人民币购置商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事情。同学经常会遇到买门票、食品、玩具、学习用具以及交费等实际问题,因此,学习本单元的学问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时的主要任务是让让同学熟悉人民币的种类,知道疼惜人民币。了解元、角、分的关系,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在日常购物中要留意文明礼貌,让同学知道要节省零用钱。 二、课前调研: 一班级的同学都有花钱的经受,但是对人民币究竟熟悉多少呢?我对15名同学做了访谈式调研。 调研是以谈天的形式进行的,主要涉及的问题是: 〔1〕你知道世界上都有哪些钱吗? 〔2〕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 〔3〕你知道人民币都分哪些种吗? 〔4〕你自己买过东西吗?能说说你是怎么买的吗? 〔5〕你知道1元等于几角吗? 〔6〕一个转笔刀5元7角,你要拿哪些张钱去吗?还可以怎么办?〔老师供应样币〕 通过这些问题我发觉:同学对人民币有肯定的熟悉,但对其他

国家的币种知道得很少;同学的生活阅历不够丰富,有部分同学没有买过东西;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不是很清楚,在所调查的15个同学里,有10个同学能清晰地说出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只有7个同学能说出1元5角是15角,5元7角我可以拿一张5元和7张一角和其它方法的。 依据这些问题,我在教学设计中加入了对外币的一些介绍,让同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重点放在了元角分之间的转换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我用1元钱买了一支笔,我可能拿哪些钱去买?让同学把学到的学问最终还原到生活当中去。 一班级数学下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把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能正确娴熟在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鼓舞算法多样化。 3、培育同学运用数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学习目标: 1、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把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正确娴熟的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 把握100以内的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教案5篇

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教案5篇 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熟练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物体的个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在各种数数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渗透数与实物对应的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100以内数的兴趣,养成在活泼氛围中进行合作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及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1.运用不同方法进行数数。 2.理解同一数字不同数位数字的意义。 教学方法探究法尝试教学法发现法 教学准备计数棒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创设情境: 今天老师想和大家做个小游戏你们愿意陪老师一起玩吗(猜数量) 2.谈话:老师这里有一堆计数棒。你们知道有多少根吗 3.引导学生猜测 二、新授 1.如果再增加一根小棒现在有多少根呢再加一根呢再加一根呢 引导学生进行数数 2.解决23的组成 (1)二十三根小棒怎么摆才可以让别人一眼看出是二十三 (学生自主摆小棒分享体验,后得出结论:10根10根摆最后再摆3根,就能

让人一眼看出。) (2)23的组成 观察摆出的小棒说说23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23是由2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 小结:10个一是十,一个十里面有10个一。 2.解决23和32的区别 (1)继续接着数数从23数到32。 (学生开火车数数) (2)32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①摆一摆 学生自主摆出32,并想一想32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②说一说 说出32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③比一比 比一比23和32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究32和23的区别。) 得出结论: 23和32不一样。23中的2表示2个十,32中的2表示2个一,23中的3表示3个一,32中的3表示3个十。 三.数数 (1)接着往后数,从34数到45。 (学生集体数数,注意39到40的变化。) (2)数出45后面的5个数 (引导学生分辨往前数和往后数的方法。) 2.填一填 7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4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8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案5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案5篇 通过教学,让孩子会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等词描述两个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数感。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案篇1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页~第11页,及练习二的第1--3题。 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是今后学习十几减几, 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最基础的部分。通过创设实际问题的情境,列出减法算式。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理解算理,并形成的算法,形成运算能力。 (二)核心能力 《十几减9》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内容,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 养运算能力。 (三)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合作探究,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与同伴交流 15-9的计算方法。

2.在展示交流中,体会15-9算法的多样化,通过对比分析,会选择优化的方法,提升运算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能运用十几减9正确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学习重点 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难点 理解“破十法”的计算算理和方法。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十几减9》名师教学课件、《十几减9》课时作业。二、学习设计 (一)复习导入 1.拍手游戏:10的组成。 我拍1,你拍9,1和9组成10。 我拍2,你拍8,2和8组成10。 ………… 9和几可以凑成10?看到9想到几?8和几凑成10,看到8想到几? 2.复习十几的组成 师:比一比,看谁抢答的快。16可以分成10和几?12可以分成10和几?19可以分成10和几? (二)探究新知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人教版下册数学一年级教案5篇

人教版下册数学一年级教案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下册数学一年级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下册数学一年级教案1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页例6及相关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比较_,使学生感知100以内的数_,会运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描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_,初步学习对数量的估计_,逐步建立数感。 3、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 正确运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描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在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具准备: 例6的投影片、小小养殖场和巩固练习l以及游戏题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按顺序写敷. 2、62后面连续的五个数是( )。 62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 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下列各数排列起来。 35 87 70 62 15 6 4、谈话导入 教师:快来看!他们在玩跷跷板。小老虎们玩得多高兴呀!小熊看到了_,它也想玩_,它找来了好朋友小兔_,可是他们怎么也玩不起来_,为什么呢?

教师:轻重是比出来的_,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进行比较。在数学上我们会经常比较什么呢? 5、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比一比_,说一说数的大小。 二、新授。 1、投影出示例6 在操作中初步直观感知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 教师:红球有几个?(58个)蓝球有几个? (15个)黄球有几个?(10个) [大家一起从15数到58_,数的过程体会到15到58要经过好多的数。 教师告诉学生_,58比15多得多_,15比58少得多_,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_,红球比蓝球多得多_,那篮球比红球少得多。 请一个同学从10数到15_,从中感受到l0到15比较接近_,我们就可以说15比10多一些_,象刚才的题目_,我们就可以说黄球比蓝球少一些.] 教师问:红球和黄球比呢? 小结比较方法:①直观观察比较②借助推理进行比较 2、投影出示小小养殖场。 [小组讨论:小小养殖场_,谁比谁多一些_,谁比谁多的多_,谁比谁少一些. 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鹅比鸭少一些_,鹅比鸡少得多_,鸡比鸭多的多等等。] 三、巩固练习。 1、小娟有37张邮票.(投影片出示) [本题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_,再集中交流。 (1)小明可能有几张邮票? (2)小红可能有几张邮票?] 2、第43页做一做 [4人小组根据题意每人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

(数学教案)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在一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过分类、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等相关内容,在此根底上,继续学习本课内容。一起看看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欢送查阅!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主探索中经历统计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依据信息作出判断和决策。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力较差,教学应尽可能有趣味性,

可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因此,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激趣法、鼓励探索、引导发现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本课的内容,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我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动手操作、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我把学生分成5个学习小组进行交流活动,并以奖奖品的形式鼓励学生,同时也为课堂的练习作铺垫。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安排了以下这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为了让学生乐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一开始,我先播放一段动物奔跑的视频:“这些动物跑得真快,它们想去哪呢哦,原来在大森林里狮子大王组织动物们进行运动比赛,动物们都赶去参加!你们也想去看看吗〞我顺势引出课题:组织比赛(板书)。 【设计意图:在这里,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中“我们班同学最喜欢什么活动〞改为“组织动物比赛〞,这样,学习的知识更贴近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更具亲切感,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统计知识的欲望。】 (二)参与操作,体验过程。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我通过三个活动来完成。 活动一:数一数,填一填——收集整理数据。沿着新课导入所创设的动物组织比赛的情境:“动物们有的说喜欢跳绳,有的说喜欢跑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篇教学目标 1、学会列式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并理解算理。 2、初步学会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简洁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预备 课件、珠子 教学过程: (1)课时 一、创设情境 1、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 生:珠子。 师:这里有几种颜色的珠子? 生:两种,红色和黄色 师:猜,哪种颜色的珠子多? 学生猜。 师: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究竟是谁多?

生:数一数 生:摆一摆 师:怎么摆? (指名演示)——“同样多” 二、探究新知 1、12个红的,8个黄的 师:现在呢?(红的多) 那红色的比黄色的多几个? 生:多4个 师:你怎么知道? 生:用一小棒分开(指名演示) 师:现在能一眼看出来红色的比黄色的多几个吗? 生:能 师:怎么看出来的?生说 师:你看,这个时候红色的分成了几局部? 哪两局部? (和黄色一样多的这局部及多出来的这局部) 师:谁听明白了? 生重复说 师:那你看,把这些一样多的拿走,剩下来就是比黄色的多的几个。

生2:也可以算一算12-8=4(教师板书算式) 通过刚刚的摆一摆,我们知道了:从红色珠子里拿走和黄色一样多的局部,剩下的就是比黄色多的局部,就可以用减法计算。 2、下面我们来摆一摆,小朋友袋子里的珠子,哪种颜色的多。 学生操作。 展现反应:你哪种颜色的珠子多?多多少?算式怎么列?你是怎么想的? 哪种颜色的珠子少?少多少?算式怎么列?你是怎么想的? 3、比拟 求……比……多几与求……比……少几有什么关系?(小组争论。)小组汇报争论结果:只是问的角度不同,意思一样。因此都用一样的方法计算。 4、揭题 师:同学们真聪慧!这就是今日我们学习的新学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 三、稳固深化 1、松鼠弟弟说我有20个松果,松鼠哥哥说我有25个,松鼠哥哥的松果比弟弟多几个呢?谁能把式子列一列。 25-20=5(个) 2、小女孩有34本连环画,小男孩有30本,小男孩比小女孩少几本?

小学一年级下数学人教版单元教案设计5篇

小学一年级下数学人教版单元教案设计5篇 #xxxx一年级下数学人教版单元教案设计1 教学内容: 数数,数的组成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弄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理解计数单位 教学准备: 小棒100根、橡皮筋10根、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看投影片回答问题: 1个十和2个一组成( ) 20是( )个十组成的 5个一和1个十组成( ) ( )个十和( )个一组成17 2、投影出示第31页图。 提出问题: (1)面上有几个小朋友?(4个) (2)他们在干什么?(数一共有几只羊) (3)他们都说了些什么?(有的说大概有100只,有的说比20只多得多……) 教师:他们回答对吗?这些羊大概有几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 二、新授课。

1、教学例1。 (1)教师:同学们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数出10根用橡皮筋捆一捆(学生动手操作)。10个一是多少?(10个一是一十)(板书)是几捆?(一捆)继续数出10根捆一捆。 教师:你们如果再接着数出9根,现在一共是几根?(29根) 教师:大家数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30根)潢10根又要捆一捆,现在一共有几捆?(3捆) (2)排木块,全班同学数一数有几块?(10块)拿3排木块是多少块?(30块)再加2块呢?(32块)接着再加3块现在一共是几块?(35块) (3)教师:刚才我们已数出30根小棒是几捆?(3捆)如果加入7捆小棒现在一共是几捆?(10捆)10捆是几根小棒呢?(100根)10个一是一百。(板书) 在教学中要注意每数到接近整十时,再数一个是几十要停顿强调。如29后面是30,39后面是40……同时每数完整十数就问同学们怎么办?(捆成一捆) 教师:数物体的个数可以1个1个地数,还可以10个10个地数,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 2、教学例2。 (1)数小棒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35根小棒,看谁拿得快(3捆又5根),再一根一根往下数一直数到四十二。(强调数到三十九再数一根是多少)四十二根是几捆又几根? (2)离开实物直接数数,从八十八数到一百。 教师:谁知道八十九数完数是多少?九十九数完数是多少?学生回答后,让全体同学一起数,再指名个别数。 (3)做课本第33页例3上面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做,先从五十六根小棒数到六十三根,再接着数到七十二根,有些学生可能对五十九后面,六十九后面的数是什么有困难,老师要给予辅导。 3、教学例3。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 一、学习内容 课本第24、25、26页整理和复习。 二、学习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经历知识整理的过程,进一步了解本单元的知识及相互联系。 2.通过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和方法的归纳,以及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掌握方法,并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能力。 三、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熟练地进行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 难点:能按照解题的一般步骤,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学习设计 (一)课堂设计 师:在前面的第二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和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一起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和整理。 1.口算复习。师:老师这里有一些算式,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2-9=13-6=15-7=16-8= 11-7=17-9=15-6=13-9=

11-9=12-6=13-5=14-7= 18-9=15-8=11-3=12-4= 2.知识整理,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 师:这些都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如果要按一定的顺序来 排列,你会怎么排?跟你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学生交流汇报。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晶晶同学是如何整理的? (1)师:横着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横着看,被减数相同,减数依次少1。 预设2:横着看,后面一道算式都比前面一道算式的差多1。 师:为什么会出现后面一道算式比前面一道算式差多1的情况呢? 生:因为被减数不变,减数依次少1,减的越少,剩下的也就越多,所以差反而多1。 (2)师:竖着看,你能发现什么? 预设1:竖着看,每一列的减数相同。 预设2:竖着看,每一列的被减数依次多1。 预设3:竖着看,下面一道算式都比上面一道算式的.差多1。 师:为什么会出现下面一道算式比上面一道算式差多1的情况呢? 小结:因为被减数的个位依次多1,减数不变,差也依次多1。 (3)师:斜着观察呢?这些算式的差有什么规律? 小结:斜着观察,每一斜行算式的差相同。 师:得数相同的算式是怎么排列的?比如11-7,12-8,13-9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学习设计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单元学习内容:认识图形(二) 单元学习目标: 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行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七巧板拼组图形,能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学习内容:认识平面图形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学习重点: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学习难点:建立平面图形的观念学习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1. 复习立体图形。 2. 启发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摞出“体”。 二、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1. 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观察书上第三、四幅例图,并仿照图用正方体、三棱柱体学具在纸上描出正方形、三角形。 问:(1)你刚才从书上第三、四幅图中学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做的? (2)摸一摸描在纸上的正方形、三角形,感觉怎样? 小组讨论:体与面的区别。 2.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个新朋友?(根据学生回答,在图形下板书名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图形(板书课题),这四个图形都是平面图形。 三、多层练习、巩固提高 1. 想象印证 电脑演示:由体引出四个图形,让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 2. 说一说生活中在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这几种图形?请你们去找一找,摸一摸。(让学生分小组离开位置进行活动,再选代表汇报) 3. 小组学习、引导探索 四人小组共同合作、讨论,用小棒摆出几个图形。讲一讲自己的发现、疑惑,再进行全班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