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分子和原子(导学案)

课题1分子和原子(导学案)
课题1分子和原子(导学案)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从本课题开始,学生将对微观世界有所了解。首先认识物质的可分性——分子、原子的存在,然后通过认识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变化来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本课题首先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花香、水的蒸发、糖的溶解)及品红在水中的扩散现象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接着用简单的几句话将人类对分子、原子的原始思索与现代结论联系起来。

课题课题1 分子和原子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小、体积小、

不断运动、有间隔等基本特征;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微小粒子

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知道原子和分子的相同点、不同点及联系;能运用分子、原

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3.学会运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

物。

过程与

方法

1.能从常见的现象入手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理,充分发挥学生

的空间想象力。

2.通过讨论分析能主动和他人进行交流,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好奇心和求知欲,从探究中获得成功的

喜悦,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激发对物质微粒的探究欲,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

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3.使学生在实验的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

精神。

教学重点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从宏观现象来想象微观现象,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教学难点1.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2.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备课笔记

课堂延伸:

到了近代,化学进入物

质研究的微观阶段,道尔顿

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研究

得出一个重要结论:物质是

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

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

化学变化的基础。

教具

准备

1.教师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品红溶液、水、烧杯

2.学生用具:三个相同的小烧杯、一个大烧杯、量筒、蒸馏水、酚酞试液、浓氨

水、酒精、水。

课前

预习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其基本性质有:(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

小;(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3)分子之间有间隔。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化学反应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4.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

分。

新课

导入

[创设问题情境]带一瓶香水走进教室,请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思考下列

问题:1.你们闻到香味了吗?为什么闻得到?

2.盛放在敞口容器里的水,在常温下会逐渐减少,如果受热会减少得更快,

这是为什么?

3.为什么走到花园或酒店的附近,往往会闻到花或酒的香气?

4.湿衣服为什么会变干?而且夏天要干得快些?

5.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这是什么原因?教师引导学

生思考、讨论

[教师]其实,这些问题在很久以前就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探究兴趣,他们经

过反复的实验和探究,提出了物质都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设想。并用这

一设想来解释上述问题。那么,事实是不是如此呢?这些微小粒子到底是什么呢?

科学事实证明,这些微小粒子就是我们本课题将要学习的分子和原子。

知识点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过渡]本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问题: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演示]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备课笔记

课堂延伸:

微观世界与我们看到的

宏观世界不同,它不是缩小

了的宏观世界。但二者也有

联系,我们既可以通过宏观

现象感受微观粒子的相关性

质;也可以运用微观粒子来

解释常见的宏观现象。

进行新课

[注意]品红的量一定要少。品红的扩散现象极易观察,但从放入水中到扩散均匀需时间较长。可以留一、两份让学生在课外继续观察。用温水做这个实验,时间可缩短。

[现象]品红在水中迅速扩散,但较长时间后才扩散均匀。

[提问]为什么品红能在水中扩散呢?(提示学生用科学家提出的设想来解释)

[回答]物质都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

[提问]我们用肉眼可以看见分子吗?

[回答]不可以。

[提问]用普通的显微镜能观察到分子吗?

[回答]也不可以。

[提问]那怎么样才能看见分子呢?

[回答]必须用非常先进的科学仪器。如刚才照片中提到的扫描隧道显微镜。

[讲解]用肉眼和普通的显微镜都不能观察到分子,必须用比较先进的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可见分子是一种非常小的粒子。如果拿水分子跟乒乓球相比,就好像拿乒乓球跟地球相比一样。分子尽管很小,也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例如: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一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算)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这个数字有多大呢?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可见分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质量很小,体积很小。

[过渡]你想知道更多的有关分子的知识吗?那么,就请大家按以下建议进行实验。

[活动与探究](可用多媒体打出探究内容和步骤)已知酚酞和氨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溶于水可分别得到酚酞溶液和氨水。

进行新课

[教师总结]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分子之间有间隔,当把100 mL水和100

mL酒精混合后,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所以所

得溶液的总体积会小于200 mL。

[过渡]知道了这一原因,请同学们利用这一观点来解释刚才我提出的两个

问题:(1)为什么物质存在固、液、气三种状态;(2)为什么物质都有热胀冷缩

的现象。

[回答](1)分子之间有间隔,相同质量的同一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

时所占体积不同。就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间隔不同的缘故,气态分子之间的间隔

最大,固态分子之间的间隔最小,液态分子之间的间隔居中,所以物质一般存在

固、液、气三种状态。(2)物质存在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与温度有

关,受热时间隔胀大,遇冷时间隔缩小,所以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现象。

[补充]夏天自行车的气不应打得太足,铁路上的铁轨之间应稍留些空隙都

是这个原因。

[总结]可见分子还具有一个特点,即分子之间有间隔。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提问]很多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那么分子是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它能不能再进行分割了呢?如果能分,那分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回答]分子不是最小的粒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课件展示]投影展示水分子、氧气分子、氢气分子等的模型。

[总结]从以上模型可以看出,1个水分子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

成的,1个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构成的,1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

即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过渡]前面我们学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现在我们又认识了分子和原子,

那么如何用我们现在学到的分子、原子的微观知识去解释宏观世界中的物理变化

和化学变化呢?

[课件展示]展示“讨论”。(1)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

种变化有什么不同?(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如图所示)。试分析在氢

气与氯气的反应、水的分解等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推断在化学

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学生分组讨论]……

[选择学生代表陈述讨论结果]

(1)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本质区别。在水的蒸发的过程中没有

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只是水的状态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水分子也没有发生

变化,仍为原来的水分子,只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了;而在水的分解过程中

易错提醒:

无论是物质的三态变化

还是热胀冷缩,都是因为分

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

而分子本身的体积和数目并

未发生改变。

方法点拨:

原子的性质与分子类

似,也具有以下性质:质量

和体积都很小;原子在不断

运动;原子之间有间隔。

知识拓展:

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

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

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如气

味、熔点、沸点、颜色、密

度等需要大量分子聚集在一

起共同体现,单个分子不能

体现物质的物理性质。如

SO2气体具有刺激性的气

味,而单个SO2分子不具有

刺激性气味。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

1.分子的特点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隔

2.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分子的观点

①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②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别的物质

的分子。

③分子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观点

①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原子没发生变化。

③子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课堂

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知道分子具有三个特点:

(1)体积很小、质量很小;

(2)处于永恒运动之中;

(3)分子之间有间隔,利用分子具有的这三个特点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

一些现象和问题,并且学会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去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

质。

练习与应用(P51~52)

1.填空题

(1)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容易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间隔

大,液体、固体不易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间隔小。

(2)在化学反应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分子,没有改变的粒子是原子。

(3)在下列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变化类型。

特别提醒:

不同种类的分子、原子

的体积和质量没有可比性,

只有同种分子比构成它的原

子体积大、质量大。

2.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1)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

(2)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

(3)香水、汽油要密闭保存。

(4)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5)6000 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

(6)混合物与纯净物有什么不同?

解:

(1)水蒸发是物理变化,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个数没有变化,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所以所占体积变大。

(2)由于芳香物质的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接触到人的嗅觉细胞的缘

故。(3)密封可以防止香水、汽油的分子因不断运动而扩散到空气中去,造成香水、汽油的挥发而损失。

(4)太阳照射、通风的地方,温度较高,湿衣服上附着的水分子运动加剧,更

快地扩散到空气中去,所以衣服容易干。

(5)气体分子之间有相对较大的间隔,气体受压时,迫使气体分子间隔缩小,

因此其体积也相应缩小。

(6)混合物由不同的物质组成,即由不同的分子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

成,即由一种分子或一种原子构成。

3.选择题

(1)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材习

(2)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组成的

B.空气里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C.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

D.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氮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4.试列举一些生活中或自然界中的事例,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

子构成的。

解: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逐渐变小直至消失。

例以下四位同学对分子和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分子运动而原子不运动

B.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C.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解析】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着,A错误;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

子不可分,B错误;分子和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C错误;原子是化学变化

中的最小微粒,D正确。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答案】D

布置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本教材中是微观重要的探究点,在教材中占有一个很重要

的地位。从本课题开始学生将了解微观世界。而微观世界是肉眼看不见

的粒子。所以这节课的教学设计,首先是用日常生活最常见的问题实例

引导学生探究促使学生由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从宏观透析出微观

变化,从现象到本质,使学生初步了解这些变化的微观实质。通过对宏

观现象和微观本质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欲望。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了两个突出:一是突出

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展开联想,形成对分子、原子等

微观粒子的行为表象;二是突出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直观效果,使

抽象知识和实际体验相结合,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

中掌握知识。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教师点评和总结:

归纳总结:

分子与原子的联系:原

子可以构成分子,分子在化

学反应中可以分成原子;分

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

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化学变

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

分。

课题1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课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教学分析: 1、教材容: 本节课容选自初中化学(人教版)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的课题1。 2、教材的地位和和作用: ①本节课的容是继前面两个单元学习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②是学生继续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③是化学与物理、生物的一个结合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从微观角度认识蒸发、挥发、扩散等宏观现象。 学生分析: 分子和原子对学生来说,并不完全陌生,在物理课中已有所涉及。但是,并没建立准确的概念。由于分子、原子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粒子,比较抽象,很难理解,因此本课题是学生学习化学以来的第一次分化点。所以如何让学生能比较轻松愉快地接受微观知识,对后续学习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即宏观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来探索微观世界, 认识分子; 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讨论,把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引向深入,引导学生用分子的观点分析比较

两种变化,进一步从化学变化中认识分子的特性,形成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宏观现象来想象微观粒子的运动,形成分子的概念 难点:抽象思维的培养 教法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对物质的微观构成没有认识,但是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所体会,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要了解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从学习中体会到要想掌握一门科学知识,必须有一丝不苟的严谨的学习态度,更要有实事勇于探索的精神。应多联系一些生活实际、多运用一些形象、直观的手段,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力求在学生脑海里建立分子观,运用分子的特征,辨析自然界和实际生活中的事实,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知识。主要采取情境激学,联想推理,实验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究式教学。 教学流程图: 教学程序教学环节教学容

【学案】分子和原子

3.1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分子的存在,了解其性质,理解其概念。 2.过程与方法 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能运用课本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渗透物质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认识物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学习过程: 【情景导入】在教室内撒香水为什么可以闻到香水的香味?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其中很多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一、阅读资料,通过资料可以得出分子的什么特点? 嗨!同学们,您们好,很高兴地认识您们,您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是水分子,我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在每一滴水中我们水分子大约有1.67×1021个。我这么小,当然你们人类用肉眼是看不见我的。如果用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哩。 分子的基本性质: 1、。 二、老师演示实验活动与探究中,同学门观察现象并填充表格: 【实验3-1】 实验○1:向烧杯A中加入20mL蒸馏水,然后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现象结论 实验○2:取实验○1后的液体少量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几滴浓氨水。 现象结论 实验○3:向烧杯B中加入大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将烧杯A和B同时罩住。 烧杯A 烧杯B 现象 解释

实验○4:将一张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入一支试管中, 在试管口塞一团沾有浓氨水的棉花。 现象 结论 由实验可得出分子的什么基本性质? 2、。 练习: (1)为什么走到花园或酒店的附近可以闻到花和酒的香气? (2)把蔗糖放入水中,蔗糖消失水却变甜了,为什么?【学案】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 【实验3-2】 ○1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混合后体积。 通过有该实验可以得出分子的什么基本性质? 3 、。 练习: (1)夏天自行车的气为什么不宜打的太足? (2)我们知道,物质存在有三种状态,分别是固态、液态和气态,物体还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三、思考: 我们在实验室制取了一瓶氧气,又从南极的空气中收集了一瓶氧气,那么这两瓶的氧气性质是否相同?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实验3-3】 ○1分别收集一瓶氧气和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分别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由此可以得出分子的基本性质: 4、。 四、分子的定义:。 五、知识梳理:

人教版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教案

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参考课时:2课时)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②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③通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1.2过程与方法: ①学习运用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用课本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 ②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③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教育。 ②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③渗透物质的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及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2 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 2.1 教学重点 ①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形成。 ②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2 教学难点 ①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②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③分子和原子间的区别和联系。 2.3教学易考点 ①分子的性质特点? ②分子和原子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③利用分子的性质特点,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相关现象。

3 专家建议 4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引入情境——进行实验——思考练习 5 教学用具 实验仪器:三个50ml烧杯,一个200ml烧杯,胶头滴管,量筒,温度计,玻璃棒。 实验样品:浓氨水溶液,酚酞溶液、酒精溶液、品红溶液。 6 教学过程 6.1 第一课时 在上课之前,以创设情境的方式开始本堂课的教学。可以向学生们设置一些问题情境,例如:1.把一瓶香水带进教室,放在讲台上,打开瓶塞,同学们为什么会闻到香味? 2.糖放入水中为什么会不见了? 3.衣柜中的樟脑片为什么不翼而飞了?4. 湿衣服为什么经太阳晒会变干? 其实,这些问题在很久以前就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探究兴趣,他们经过反复的实验和探究,提出了物质都是由于不连续的微小粒子组成的设想。并用这一没想来解释上述问题。那么,事实是不是如此呢?这些微小粒子到底是什么呢?科学事实证明,这些微小粒子就是我们本课题将要学习的分子和原子。 板书:课题1 分子和原子 本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问题:分子的存在及其特点。 一、分子的存在及其特点 请大家仔细观察以下实验…… 向盛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为什么品红能在水中扩散呢?(提示学生用科学家提出的设想解释) 如果物质都是由不连续的粒子组成的,那么品红也不例外,组成品红的微小粒子向水小运动,就出现了品红向水中扩散的现象。 科学技术的进步早已证明,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如分子、原子等构成的。现在我们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够直接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移走原子。 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分子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它有哪些特点呢?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秘密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课时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了解分子、原子的性质,初步学会应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3.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变化,从中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 课堂导学 知识点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1.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图3-1是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观察到的现象,图3-2是利用先进科学仪器进行操作的结果。从两幅图中我们可以发现构成物质的微观世界。 图3-1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图3-2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科学技术的进步,证明了物质是由①________和②________等微观粒子构成的。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够直接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够移动原子。 2. 粒子的性质 (1)粒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kg,1个氢原子的质量约为1.67×10-27kg,这些数据说明粒子的③_________很小。1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这个数据说明粒子的 ④_________也很小。 (2)粒子总在不断运动着。 实验探究分子运动现象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 ⑤____________酚酞遇水不变色 5~6滴酚酞溶液,搅拌 b.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⑥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分析】A烧杯溶液的颜色会发生变化,是由于B烧杯的浓氨水挥发出氨分子,运动到A烧杯中,使酚酞变红色。 【实验反思】 ①从A、B烧杯内的溶液颜色变化,我们可以推知浓氨水的沸点要比酚酞的?_______(填“高”或“低”)。 ②若用热毛巾包裹住B烧杯,A烧杯的颜色会变化得更快,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粒子间有间隙。 图3-1的苯分子的图像,说明了分子间是有?的。日常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是由于粒子间的间隙发生变化的结果。相同质量的同一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所占体积不同,是因为它在三种状态下的分子间隙不同导致的。 典例解析 例1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解析:A选项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是由于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快。B选项,气体可以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间隙减小的缘故。C选项分子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会不断在运动。D选项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是由于气体受热膨胀,分子间隙迅速增大的原故,并不是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答案:D 变式训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练习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巩固练习 7.18 姓名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 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是小粒子 B.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C. 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上的最小粒子 D.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B. 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 C. 在化学变化的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保持不变 D. 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3. 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 ) A. 大小和质量不同 B. 是否能保持物质的性质 C. 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 D.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氧分子是保持氧气性质的最小粒子 B. 氯酸钾中含有氧分子,故加热时能放出氧气 C. 氮气和氧气混合后,它们的化学性质都会改变 D. 氮分子是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5. 能说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为原子的事实是() A. 氧化汞制氧气 B. 用自来水制蒸馏水 C. 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 D. 碘升华为碘蒸汽 6. 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B. 原子可构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C. 分子都是由两个原子构成的,分子都是由相同的原子构成的 D.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C.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纯净物是不含有任何杂质的物质 8. 下列能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的是() A.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B. 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C. 品红扩散 D. 酒精温度计能指示出温度高低 9. 距地球15~35km处有一处臭氧层,关于臭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臭氧是一种单质 B. 臭氧和氧气的性质完全相同 C. 臭氧和氧气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 D. 臭氧转化为氧气,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10. 关于氧气、液态氧、固态氧,下列说法:①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②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③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④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⑤它们为不同的物质。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④⑤ 11. 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酒精的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不断的运动而扩散到空气里去的缘故 B. 相同体积的冰和水含有相同数目的水分子 C. 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氧气分子和高锰酸钾分解得到的氧气分子性质相同 D. 1体积的水与1体积的无水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改变,但分子的数目不变 B. 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C. 分子能构成物质,有些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 D. 氧气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1

分子和原子标准导学案样本

分子和原子导学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熟练掌握分子、原子的概念与性质; 2、学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物质的变化。3、理解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分子、原子的概念与性质 【课前预习】1.科学技术的进步早已证明, 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等构成的。从教材上的图片可知: 苯是由构成的, 硅是由构成的。 2. 滴2滴红墨水到盛水的试管中, 可看到的现象, 由 此可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 3. 一滴水中约含1.67ⅹ1021个水分子,20滴水为1ml,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 , 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说明缘故。 【思考】1.一杯水若一分为二, 再将其中一份一分为二.......这样继续分下去最终会怎样? 2.敞口容器中的水常温下会逐渐减少, 如果加热会减少更快。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合作探究】一、构成物质的分子和原子的客观存在 【实验3-1】向盛行水的小烧杯小加入少量品红, 静置, 观察发生的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 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会扩散呢? 阅读课本P48, 观看图3-6及图3-7, 两幅图说明了 二.分子的特点 1.[朗读]水分子的自述可见分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2.【探究活动一】( 教科书49页活动与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 1.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 酚酞溶液, 搅拌均匀 酚酞溶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2.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 慢慢滴加浓氨水酚酞溶液变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3.另取一个小烧杯B, 加入约5 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A烧杯内酚酞溶液 变, B烧杯内酚 酞溶液变。 浓氨水具有性, 氨分 子运动到烧杯中, 溶于水 又得到氨水, 使酚酞溶液变 。 结论分子总是在不断 ①日常生活中能说明分子这一性质的事实 ②思考讨论: 湿的衣服经过晾晒就会干燥, 且在太阳底下比在阴暗处干得更快。这是为什么? 【结论】分子是在 , 温度越高, 分子的运动速度越 【探究活动二】请学生分别取20 mL水与20 mL酒精, 把它们相混合后, 预测体积为( ) , 实际体积为( ) , 想想为什么? 【补充实验】取一注射器, 吸入一定体积的空气, 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 将栓塞慢慢推入。再吸入等体积的水, 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 将栓塞慢慢推入, 空气和水谁更容易被压缩, 想想为什么? 思考: 注射器中的气体能被压缩说明 ,空气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她们分子间的间隔 , 水不易被压缩是因为她们分子间的间隔。 ①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0ml; ②气体容易被压缩; ③物质有热胀冷缩现象; ④苯分子的图像中有阴影; ⑤变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面又会重新鼓起来。上述事实均说明分子间。 【拓展提升】观看物质三种状态的 分子间隔模示意图思考: 1、物质 三态的体积为何不一样? 为什么 气体容易压缩, 液体、固体不容 易压缩?

课题1分子和原子教案

分子和原子 备课人:授课时间:总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分子、原子的存在,了解其性质,理解其概念; 2、能力目标:运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某些日常现象,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以及通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之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物质世界是运动的和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子、原子概念的建立。 难点:分子、原子行为的微观表象的形成。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

启发诱导,探索新知1.分子 [思考问题1]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水的 组成,我们知道,水有“三态”的变 化,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生氢气和 氧气。那水有“三态”变化的内在原 因是什么呢?水在通电的条件下为什 么可生成氢气和氧气呢?肉眼看不透 的物质内部到底隐藏有哪些奥秘呢? [播放水分子的自述] “嗨!同学们,我是 水分子,我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个 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在每一滴 水中我们水分子大约有1.67×1021个水 分子,我这么小,当然你们人类用肉眼 是看不见我的。如果用10亿人来数一 滴水里的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 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 咧。我想请你们猜一猜:我们这么小, 我们会运动吗?当我们分子聚集在一 起构成水时,彼此之间是否会存在空 隙呢?” [板书](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疑惑,边听、 边思考,从具 体的数字中感 知分子的质量 和体积都很 小;从猜一猜 的问题中引发 探求新知的欲 望。 运用具体的 数字和拟人 化的手法,说 明分子的质 量和体积都 很小,这样有 利于激发学 生的兴趣,同 时提出分子 会运动和分 子之间有空 隙的问题,从 而顺利的过 渡到下一部 分内容的学 习。 【探究活动一】构成物质的分子会不会运 动 分组实验一:分组实验二: 分组实验,讨 论、分析实验 条件,归纳、 交流实验现 象。 采用逐步引 导,抽丝剥蚕 的方法将学 习推向深入, 使“分子不断 运动”的抽 象、枯燥知识 氨分子的扩散实验 浓 氨 水 酚 酞 溶 液 氨水与酚酞溶液反应 浓氨水 酚酞溶液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练习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练习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 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是小粒子 B.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C. 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上的最小粒子 D.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B. 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C. 在化学变化的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保持不变 D. 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 3. 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 ) A. 大小和质量不同 B. 是否能保持物质的性质 C. 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 D.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氧分子是保持氧气性质的最小粒子 B. 氯酸钾中含有氧分子,故加热时能放出氧气 C. 氮气和氧气混合后,它们的化学性质都会改变 D. 氮分子是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5. 能说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为原子的事实是() A. 氧化汞制氧气 B. 用自来水制蒸馏水 C. 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 D. 碘升华为碘蒸汽 6. 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 分子都是由两个原子构成的,分子都是由相同的原子构成的 D. 原子可构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C.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纯净物是不含有任何杂质的物质 8. 下列能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的是() A.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B. 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C. 品红扩散 D. 酒精温度计能指示出温度高低 9. 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A. 中子数不同 B.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 质子数不同 D. 核外电子数不同 10. 距地球15~35km处有一处臭氧层,关于臭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臭氧是一种单质 B. 臭氧和氧气的性质完全相同 C. 臭氧和氧气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 D. 臭氧转化为氧气,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11. 关于氧气、液态氧、固态氧,下列说法:①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②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③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④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⑤它们为不同的物质。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④⑤

课题1分子和原子(导学案)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从本课题开始,学生将对微观世界有所了解。首先认识物质的可分性——分子、原子的存在,然后通过认识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变化来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本课题首先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花香、水的蒸发、糖的溶解)及品红在水中的扩散现象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接着用简单的几句话将人类对分子、原子的原始思索与现代结论联系起来。 课题课题1 分子和原子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小、体积小、 不断运动、有间隔等基本特征;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微小粒子 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知道原子和分子的相同点、不同点及联系;能运用分子、原 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3.学会运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 物。 过程与 方法 1.能从常见的现象入手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理,充分发挥学生 的空间想象力。 2.通过讨论分析能主动和他人进行交流,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好奇心和求知欲,从探究中获得成功的 喜悦,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激发对物质微粒的探究欲,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 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3.使学生在实验的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 精神。 教学重点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从宏观现象来想象微观现象,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教学难点1.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2.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备课笔记 课堂延伸: 到了近代,化学进入物 质研究的微观阶段,道尔顿 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研究 得出一个重要结论:物质是 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 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 化学变化的基础。

课题1分子和原子(20201018133752)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1) 【学习目标】 1 ?通过生活中的现象,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原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来探索微观世界,认识分子和 原子 (2 )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讨论,把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引向深入,引导学生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两种变化,进一步从化学变化中认识分子与原子的特征,形成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宏观现象微观粒子的运动,形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难点:抽象思维的培养 【教学准备】 1、准备品红和氨的扩散实验的仪器 2、准备酒精和水的混合实验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问题情景】投影三幅Flash动画画面 1、小明站在阳台上想:湿衣服晒干,水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2、路过花店时,小丸子对小英子说:我闻见了花香,你闻见了吗? 3、冲糖水时,小刚感到迷惑,把白砂糖放入开水中,糖不见了,而杯中的水却有了甜 味。 【引入课题】以上三种现象在生活中司空见惯,我相信我们一起学完分子和原子的知识以后,你一定会解释以上现象。 一.物质的构成 【实验】品红在水中扩散 【想一想】你看见了什么?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过渡】 在很久以前许多学者就对上述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究,他们提出了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设想。 【结论】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一一分子、原子构成的。 【设问】肉眼看不见的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吗? 【投影】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照片 1、苯分子的照片2 、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二、分子 (1)分子的性质

分子和原子导学案.12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2—2013年度上学期初三化学导学案 第三章物质的结构第一节分子和原子 编制人:王静复核人:使用时间编号: [学习目标]: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认识分子、原子的特性,并能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重点]: 1、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2、认识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开始认识微观世界,是化学学习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转向微观的开始。 [难点]:透过物质变化的宏观表象,建立微观粒子的想象表象,形成正确的微观想像,即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想象力。 [思维导航]: 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并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自主学习】 1.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分子的______、_______都很小。分子总是在___ ____,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能量_______,运 动速率_______。 3.气体可以压缩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有_______,在受压的情况下气体液化,分子间的间隔 _______。 4.质量相同的同一种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时做占体积_______,因为他们分子间的_______不同。 而物体热胀冷缩现象,是物质分子间的______受热时_______,遇冷时_______的缘故。 5.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_______。 6.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种物质的_______会变成其他物质的_______。由分子构成 的物质,分子是保持该物质_________性质最小微粒。 7.分子是由________构成的。有些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例如:1个氧分子由__1__个氧____构成。 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__1__个碳____和___2_个氧____构成。 8.在化学变化中分子首先分解成_______,然后这些______重新组合成其他物质的分子或直接构成物 质。 9.在化学变化中________的种类可以发生变化,而________的种类不会发生变化,因此_______是化 学变化中最小粒子,所以在化学变化中______不能再分。 【合作探究1】 请按照课本49页活动及视频探究实验后,回答下列问题: (1)酚酞溶液是____颜色、浓氨水是____颜色。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烧杯中滴人2~3滴酚酞试液,震荡,观察溶液为____色,再向其中慢慢滴入浓氨水,观察溶液为___色。 (2)烧杯A中的溶液(酚酞)几分钟后有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可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2】仔细阅读教材P50,完成下列习题。 1、从分子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试分析在氢气与氯气反应的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推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1分子和原子 第一课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题沿着生活经验、学生实验、.科学实验到科学结论的思路进行编写。从学习熟悉的典 型生活经验出发,引导他们思考和讨论这些能够证明微观粒子运动的常见现象,将探究活动聚焦于‘‘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这一核心问题。品红在水中扩散的实验,从复杂的生活现 象中抽取出与化学相关的问题,体现品红分子在水中运动的现象和特点。科学实验有关图片和一滴水中分子数量的介绍,可以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和局限,有利于他们对‘‘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观点的接受、理解和确立。后续的内容,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认 识和理解微观粒子及其运动特点,如怎样通过化学实验来来证明氨分子是是不断运动的,如何用分子运动观点来分析和解释同一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的特点等。 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一段学习中,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一些常见物质,认识了他们所发生的不少奇妙变化,很多学生对化学产生了好奇心,提出‘‘物质之间为什么发生变化?’’‘‘物质到底有什么构成的?’’等疑问。这些问题正是本课题的切入点,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对于生 活中湿衣服的晾干、蔗糖的溶解、闻到远处的花香等现象有着强烈的探究欲。学生已经学习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小学自然和初中物理的三态变化、物质热胀冷缩等相关知识,这为学习新知识做了知识的铺垫。并且学生对简单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判别能力,并且具有一定实验操作技能。但有些已有的宏观表象,可能对微观想象的发展有阻碍。分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观粒子,在此之前学生只有一些微观现象的感性认识,没有理性的认识,学生学起来往往感到难于理解。初中生主要通过形象思维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同时逐步抽象思维过渡。对初学化学的中学生来说,分子.原子这些肉眼看不到、手摸不着的微观粒子的确非常抽象。在本课题的学习中学生可能会出 现一些问题:在学生眼里,微观世界仿佛只是缩小了的宏观世界,难以理解微观粒子的一些 特殊性质。如何提高课堂的实效性,让学生理解微粒的概念,掌握微粒的知识,树立微粒的 观点,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教学策略 分子原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粒子,学习本课题之前学生没有形成微观粒子的概念,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对分子和原子的认识是突出的障碍。初中学生学习化学时,表现出较强的记忆力,尤其易接受宏观的感性认识,而对于微观的抽象知识则难以理解。因此要用现象明显的实验、用日常生活熟悉的例子来激起学生的思考,从而架起从宏观到微观的桥梁。本课时通过多媒体展示、课堂实验等方式,通过生活中的事例等启发学生,尤其是我校采用班班通 设备后,安装的畅言教学系统,对于本课的学习很大帮助,教学系统中有很多资源可以用在 教学中,具体将在教学过程中体现。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了解分子的特点。 (3)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来探索微观世界,认识分子和原 子。 (3)学会运用实验、观察、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会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 处理加工信息。

导学案:人教版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导学案

【导学案】 第四单元课题1《爱护水资源》导学案 湖北省石首市文峰中学刘涛 【课前预习】 ⑴物质是由、等微观粒子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等,一般来说,、和等三类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⑵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分子(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 ②分子(原子)总是在,受热时,分子运动速率; ③分子(原子)之间有一定的。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遇冷时。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原子)性质,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原子)性质。 ⑤分子是由同种或不同种构成。 ⑶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该物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的最小粒子。 ①由分子构成里,纯净物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②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各原子又结合成。而物理变化没有新成分生成,分子本身变化。 【课时训练】 1.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别人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的质量很小 2.“共享单车”进入我市,方便了广大市民的绿色出行;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共享单车”的充气轮胎容易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停止运动 B.分子质量变大 C.分子本身的体积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减慢 D.分子间隔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3.将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200mL。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 最合理的是()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是很小的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分子间是有一定间隔的 4.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 A.微粒的大小发生了变化B.微粒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C.微粒之间的间隙发生了变化D.微粒总是不断运动的 5.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氧气(O2)B.水(H2O)

《分子和原子》导学案(第一课时)

初化学分子和原子导学案 主备人:审核人:年级姓名:编辑时间: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认识分子分子的性质,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通过对熟悉的日常现象提出问题,进行思考,来探索微观世界,认识分子和原子; 通过对实验中宏观现象的讨论,认识分子的特征。 3、培养的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从宏观现象微观粒子的运动,认识分子的性质难点:抽象思维的培养

三、[互助研讨]: 一、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 实验3—1:品红的扩散 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 现象 猜想 1. “红色”的水中品红是否真的不见了?为什么看不见品红? 2.为什么看到的水是逐渐变红的? 3.溶解后的品红粒子占据的空间与溶解前相比,那个大? 二、分子的性质 根据下列事实,你得出分子具有什么特点?分子的体积很小、质量很轻 1.花香能闻到,但却看不到。 2 .能看到整块糖,去卩看不到水中溶解后的糖。 3.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X 10-26kg。 21 4.滴水中大约有 1.67 X 10个水分。 5.观察课本p49图3-2、图3-3。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 1.向盛有约20 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 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 颜色 溶液呈色 2.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 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 溶液呈色 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 mL浓氨水。 用一个大烧杯住A、B 烧杯A 溶液呈 色 氨水中氨分子不断扩散进入 了酚酞溶液中, 实验探究:根据氨水在空气中的扩散现象,探究分子的性质。

分子和原子导学案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二分子和原子导学案 一、学习目的: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分子、原子的存在,了解其性质,理解其概念。 2.过程与方法 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能运用课本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渗透物质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认识物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二、课前预习:1、分子是保持物质( )性质的( )粒子。 2、构成水的微粒是( ),氧气是由氧( )构成的。 3、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 )、( )。 三、知识归纳与总结 (一)分子 1.分子的存在:(1)品红在水中扩散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2)用生产、生活实例来证明分子的客观存在 2.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 (2 ) P50页活动与探究: 实验1现象:。 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 (3)分子间有间隔,同一种物质的分子在固、液、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隔,温度升高,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 3.分子的概念 思考感悟:水蒸发与水通电分解有什么本质区别?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的变化: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的最小粒子。? 思考感悟:分子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吗? 4.分子的构成:如1个水分子由构成。 (二)原子 1.定义原子是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与原子的关系 (1)区别:化学变化时,可分,不可分。 (2)联系:是由构成的。 (3)相同点:①质量、体积都②都在不停地 ③微粒间都有④同种微粒性质,不同种微粒性质

⑤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 3.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 反应物的分子分解结合聚集生成物。但有的物质直接由构成。以氧化汞受热分解为例:加热氧化汞时,分解为和,每2个构成1个氧分子,许多聚集成金属汞。 四、跟踪练习 1.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氧分子B.氧原子C.氧离子D.氧气 2.小明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能缩身,甚至能缩小到分子大小,他到水世界旅行一趟,并报告了见闻。他的报告不正确的是() A.水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水分子之间有间隔C.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D.电解水就是把水中的氢气和氧气分离开来 3.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 A.大小不同B.能否直接构成宏观物质C.能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D.在化学反应中能否再分4.小李同学测得50毫升酒精和50毫升水混合在一起后的体积小于100毫升,这个事实说明()A.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都有空隙B.酒精分子和水分子质量很小 C.酒精和水发生了分解反应D.酒精分子和水分子都变成了原子 5.右图是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 关于该图理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6.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实质的是()A.分子运动速度加快B.分子间隔变小C.分子改变,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D.一种分子运动到另一种物质的分子之间去 7.食物腐败;花得四溢;热胀冷缩,分别体现了分子的什么性质? ,, )分子的质量小于一个氯化氢(HCI)分子的质量, 8.已知一个氨气(NH 且分子运动速率和其质量成反比。已知氨气和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又知氨 气和氯化氢相遇发生如下化学反应:氨气+氯化氢→氯化铵(白色固体)。 A中充满HCI气体,B中充满NH3气体。当反应发生时会看到有大量白烟 生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若要在该装置中产生白烟现象,应怎样操作? 白烟首先产生在瓶(填“A”或”B”),原因是什么 。这种白烟是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化合生成的微小的氯化铵晶体。 从这个实验你能获得的信息是(任写两点):, 。 (2)若要在B瓶中产生喷泉现象,应怎样操作?

课题1分子和原子(1)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1)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能说出分子、原子的基本特征。 3.会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和变化。 二、自主学习 ◆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走过花圃时能闻到花的香味、湿衣服经过晾晒能够变干、 糖块放在水中“消失”了,水却有了甜味,你想知道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吗?请让我们一起 进行下面的学习吧。 (一)物质的微粒性 阅读课本第48—49页,回答下列问题: 1. 科学技术的进步早已证明,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等构成的。从教材上的图片可知:苯是由构成的,硅是由构成的。 (二)微粒的特征 2. 观察课本第49页图3-2,你认为苯分子照片中两个相邻苯分子间黑色部分说明什么? 3.阅读课本第48—49页,完成下表: 分子的特征举例说明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之间有间隔 淀粉遇到固体碘和碘蒸气都会变蓝色 4.你还能举出实例证明分子具有上述一些性质吗? 三、自主探究 5.【实验3-1】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如果将冷水换成热水,你认为会有什么不同的现象? 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6.完成课本第49页【活动与探究】,根据实验现象,请完成下表: 烧杯A 烧杯B 现象 解释 7.在滤纸上每隔 1.5-2cm处滴一滴酚酞试液,并在试管口塞上脱脂棉,用滴管吸取浓氨水, 在试管口的脱脂棉花上滴10-15滴(已知氨气具有挥发性,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能使 酚酞试液变红色),则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什么?此 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8.空气能被压到钢瓶中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分子的

观点解释。 9. 乒乓球变瘪后你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它恢复原状?原因是什么? 【中考链接】 10.(2012?湖南)将40mL水与40mL酒精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80mL。下列对此现象的 解释最合理的是() A.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11.(2012?湖南)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 分子间有间隙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 【反思与小结】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分子具有以下基本性质:①分子的 和都很小;②分子都在不停地,而且温度越高分子;③分子之间有,通常温度升高变大,通常气体比固体和液体的大;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 四、自我测评 1.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将深颜色的衣服和浅颜色的衣服泡在一块洗,可能会使浅色衣服染 上深颜色,其主要原因是()A.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B. 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D. 染料发生了化学变化 2.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事实解释 A 水汽化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B 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CO有毒而CO2无毒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D 气体比液体更容易压缩气体物质的分子间隔比液体物质 的分子间隔大 3.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 A.氯酸钾 B.空气 C.二氧化碳 D.过氧化氢 4. 关于液态氧与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②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③它们由不同的分子构成④它们 为不同的物质⑤构成它们的分子相同,但分子之间的间隔不同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⑤ 5.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一瓶白酒敞口放置会闻到,在液面处做个标记,过一段 时间发现液面,可能的原因是;根据这个实验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3.1.2 分子和原子导学案 新人教版

分子和原子 【学习目标】 1.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像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重点:分子和原子的概念联系及区别 难点:原子概念的理解 【预习检测】 1.分子有那些性质? 2.试分析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情境导入】 分子和原子有哪些区别与联系呢? 【自主探究】 三、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及比较 【阅读与思考】阅读教材并思考下列问题: 1、分子: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_______和2个_______构成;1个氢分子由2个_____构成。所以,分子是由_______构成的。 ⑴分子的概念:_______最小粒子。例如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 ⑵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 反应物的分子分解结合聚集生成物。但有的物质直接由构成。以 氧化汞受热分解为例:加热氧化汞时,______分解为________和______,每2个_____构成1个氧分子, 许多________聚集成金属汞。 2、原子:⑴原子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原子的性质:(与分子的性质相似)体积、质量小;在运动;有间隔。 【交流讨论】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分子、原子各是怎样变化的?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

(1)水受热变成水蒸气;(2)水氢气+氧气;(3)蔗糖放入水中一会就“不见了”。 【结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不变;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子起了变化吧,变成了其他分子。 3、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小结】 【例题】 1.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粒子 D、氧气 答案:A 2.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没有变化的是() A、水分子 B、水原子 C、氢原子和氧原子 D、以上都不是 答案:C 3.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的是() A.碘受热升华 B.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 C.铁矿石磨成粉末 D.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 答案:D 3、下列微粒中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答案:C 4、氢气和氯气反应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是() 答案:D 5、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