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拐点压轴专题(1)——拐点在平行线间-七年级数学下册重点题型通关训练(人教版)(原卷版)

专题03 拐点压轴专题(1)——拐点在平行线间-七年级数学下册重点题型通关训练(人教版)(原卷版)
专题03 拐点压轴专题(1)——拐点在平行线间-七年级数学下册重点题型通关训练(人教版)(原卷版)

专题03 拐点压轴专题(1)——拐点在平行线间

【专题导入】

经过了《拐点专题(初步引入)》后,面对压轴题形式的平行线——拐点题时,我们只需要把握住两点.

①抓住平分线(出现相等角或比例角,能通过一个未知角度表示图中出大部分的角度)

1.如图,若直线BE∥GF,A,C分别为BE,GF上两点,连接AC,∠BAC的平分线交GF于点D.

若设∠1=α,试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出图中的角.

∠2=____,∠3=____,∠4=_____,∠5=_____,∠6=____,∠7=_____.

②观察得出题中的拐点,并且能熟练的得出拐角与两条平行线中哪些角相关,结合条件与所得的代数式关系进行求解.

2.如图,m∥l,A,B分别在直线m,l上,P为两平行线中任意一点,连接AP,BP,

∠DAP的平分线和∠EBP的平分线相交于点C.

若设∠2=α,∠4=β,试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出∠C和∠P.

【例1】如图(1)所示:已知MN∥PQ,点B在MN上,点C在PQ上,点A在点B的左侧,点D在点C的右侧,∠ADC、∠ABC的平分线交于点E(不与B、D点重合),∠CBN=110°.(1)若∠ADQ=140°,则∠BED的度数为______(直接写出结果即可);

(2)若∠ADQ=m°,将线段AD沿DC方向平移,使点D移动到点C的左侧,其它条件不变,如图(2)所示,求∠BED的度数(用含m的式子表示).

同步训练1. 已知E、F分别是AB、CD上的动点,P也为一动点.其中AB∥CD,移动E、F,使

的值.

∠EPF=90°,作∠PEG=∠BEP,求∠AEG

∠PFD

【过关练习】

1. 如图,AB∥CD,点E是在AB、CD之间,且在BD的左侧平面区域内一点,连结BE,DE.作出∠EBD和∠EDB的平分线,两线交于点F,猜想∠F,∠ABE,∠CDE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2. 如图,若∠AEP=25∠AEF ,∠CFP=2

5∠EFC ,且FP 的延长线交∠AEP 的角平分线于点M ,EP 的延长线交∠CFP 的角平分线于点N ,猜想∠M+∠N 的结果并且证明你的结论.

3. 已知,AB ∥CD .点M 在AB 上,点N 在CD 上.如图中,∠BME=60°,EF 平分∠MEN ,NP 平分∠END ,且EQ ∥NP ,则∠FEQ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化,求出∠FEQ 的度数.

4. 如图,已知EM∥BN,∠AEM与∠ABN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F.试探究∠EFD与∠A的数量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

【专题提高】

5. 如图,已知AB∥CD,点E在直线AB,CD之间.若AH平分∠BAE,将线段CE沿CD平移至FG.

(1)如图1,若∠AEC=90°,HF平分∠DFG,求∠AHF的度数;

(2)如图2,若HF平分∠CFG,试判断∠AHF与∠AEC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6. 如图,已知AB∥CD,直线AB、CD被直线EF截,分别交AB于点G,交CD于点H,点P在

直线AB、CD内部直线EF上,点M、N分别在直线AB、CD上,连接PM、PN,∠PMB和∠PNC 的平分线交于点K,点O为AB上一点,连接ON、MN,MN平分∠PNO,若∠MNK∶∠PMK=2∶7,2∠MKN-∠PNO=180°,求∠NOM的度数.

七年级上册数学压轴题(Word版 含解析)

七年级上册数学压轴题(Word 版 含解析) 一、压轴题 1.请观察下列算式,找出规律并填空. 111122=-?,1112323=-?,1113434=-?,1114545=-?. 则第10个算式是________,第n 个算式是________. 根据以上规律解读以下两题: (1)求 111 1 122334 20192020 ++++ ????的值; (2)若有理数a ,b 满足|2||4|0a b -+-=,试求: 1111 (2)(2)(4)(4) (2016)(2016) ab a b a b a b ++++ ++++++的值. 2.如图:在数轴上点A 表示数a ,点B 表示数b ,点C 表示数c ,a 是多项式 2241x x --+的一次项系数,b 是最小的正整数,单项式24 12 x y -的次数为.c ()1a =________,b =________,c =________; ()2若将数轴在点B 处折叠,则点A 与点C ________重合(填“能”或“不能”); ()3点A ,B ,C 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C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同 时,点A 和点B 分别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和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t 秒钟过后,若点A 与点B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 ,点B 与点C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 ,则 AB =________,BC =________(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 ()4请问:3AB BC -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 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 请求其值. 3.某市两超市在元旦节期间分别推出如下促销方式: 甲超市:全场均按八八折优惠; 乙超市:购物不超过200元,不给于优惠;超过了200元而不超过500元一律打九折;超过500元时,其中的500元优惠10%,超过500元的部分打八折; 已知两家超市相同商品的标价都一样. (1)当一次性购物总额是400元时,甲、乙两家超市实付款分别是多少? (2)当购物总额是多少时,甲、乙两家超市实付款相同? (3)某顾客在乙超市购物实际付款482元,试问该顾客的选择划算吗?试说明理由. 4.(1)如图,已知点C 在线段AB 上,且6AC cm =,4BC cm =,点M 、N 分别是 AC 、BC 的中点,求线段MN 的长度;

平行线间拐点问题--知识点匹配教学文稿

题目:已知:如图,AB ∥CD ,求证:∠B +∠D +∠F =∠E +∠G. 题型:解答题 难度:4.0 方法技巧:巧用平行线的性质添辅助线,解决拐点问题 思路启发:这里出现了平行线间的“拐点”,分别过点E 、F 、G 作AB 的平行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证得结论. 解答过程:证明:如图,分别过点E 、F 、G 作AB 的平行线EH 、FM 、GN , ∵AB ∥CD , ∴AB ∥EH ∥FM ∥GN ∥CD , ∴∠B =∠1,∠2=∠3,∠4=∠5,∠6=∠D , ∴∠B +∠D +∠3+∠4=∠1+∠2+∠5+∠6, 即∠B +∠D +∠EFG =∠BEF +∠FGD. 答案:略 归纳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是解题的关键,解题的方法是利用经过平行线间的“拐点”,作已知平行线的平行线,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相应的结论. 题目:如图,点A 、B 分别在直线CM 、DN 上,CM ∥DN. (1)如图1,连接AB ,则∠CAB +∠ABD =____; (2)如图2,点1 P 是直线CM 、DN 内部的一个点,连接1AP 、1BP .则1CAP D、1APB D、1PBD D之和是多少?并说明.

(3)如图3,点1P 、2 P 是直线CM 、DN 内部的点,连接1AP 、12PP 、2P B .试求1CAP D+∠12APP +12PP B D+2P BD D的度数; (4)按以上规律,请直接写出1CAP D+12APP D+…+5P BD D的度数(不必写出过程). 题型:解答题 难度:4.2 方法技巧:巧用平行线的性质添辅助线,解决拐点问题 思路启发:(1)直接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到结论; (2)过点1P 作1P H CM ∥,然后根据平行的性质得到 11=180180CAP +?+=? ∠∠1,∠2∠DBP ,结合图形,根据112APB +=∠∠∠即可得到结论; (3)利用(2)的方法,分别过“拐点12,P P ”作CM 、CN 的平行线即可得到结论; (4)用上面题目得到的规律直接写出答案即可. 解答过程:(1)∵CM ∥DN. ∴∠CAB +∠ABD =180°; (2)点1 P 作平行于CM 和DN 的平行线1P H , ∴ 11=180180CAP +?+=?∠∠1,∠2∠DBP , ∴1111112180180360CAP APB PBD CAP PBD o o ???????+=?; (3)过点1P 、2 P 作平行于CM 和DN 的平行线, 根据(2)的求解可知,平行线间有一个“拐点”时,内角和的度数为(1+1)×180°, 这里有两个“拐点”,则1CAP D+∠12APP +12PP B D+2P BD D=3×180°=540°;

初中数学平行线及其判定

初中数学平行线及其判定2019年4月9日 (考试总分:172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12 小题,共计 48 分) 1、(4分)如图,点在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BD∥AC的是() A.∠1=∠2 B.∠3=∠4 C.∠5=∠C D.∠C+∠BDC=180° 2、(4分)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B.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C.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3、(4分)如图,直线a、b都与直线c相交,有下列条件:①∠1=∠2;②∠3+∠8=180°; ③∠4=∠5;④∠6+∠7=180°.其中,能够判断a∥b的是() A.B.C. D. 4、(4分)下列命题中,是公理的是( ) A.等角的补角相等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o 5、(4分)下面给出的结论中,说法正确的有() ①最大的负整数是﹣1;②在同一个平面内,经过一个已知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

直;③当a≤0时,|a|=﹣a;④若a2=9,则a一定等于3;⑤邻补角的两条角平分线构成一个直角;⑥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2个B.3个C.4个 D.5个 6、(4分)如图,要得到DG∥BC,则需要条件() A. CD⊥AB,EF⊥AB B.∠1=∠2 C.∠1=∠2,∠4+∠5=180°D. CD⊥AB,EF⊥AB,∠1=∠2 7、(4分)如图,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不能判断AB∥CD的是() A.B.C. D. 8、(4分)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B.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C.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D.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9、(4分)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B.平分弦的直径垂直弦 C.有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八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3倍 10、(4分)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A.互相垂直B.互相平行C.相交

七年级上册数学压轴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压轴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压轴题 1.探索、研究:仪器箱按如图方式堆放(自下而上依次为第1层、第2层、…),受堆放条件限制,堆放时应符合下列条件:每层堆放仪器箱的个数a n 与层数n 之间满足关系式a n =n2?32n+247,1?n<16,n 为整数。 (1)例如,当n=2时,a 2=22?32×2+247=187,则a 5=___,a 6=___; (2)第n 层比第(n+1)层多堆放多少个仪器箱;(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3)假设堆放时上层仪器箱的总重量会对下一层仪器箱产生同样大小的压力,压力单位是牛顿,设每个仪器箱重54 牛顿,每个仪器箱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160牛顿,并且堆放时每个仪器箱承受的压力是均匀的。 ①若仪器箱仅堆放第1、2两层,求第1层中每个仪器箱承受的平均压力; ②在确保仪器箱不被损坏的情况下,仪器箱最多可以堆放几层?为什么? 2.在3×3的方格中,每行、每列及对角线上的3个代数式的和都相等,我们把这样的方格图叫做“等和格”。如图的“等和格”中,每行、每列及对角线上的3个代数式的和都等于15. (1)图1是显示部分代数式的“等和格”,可得a=_______(含b 的代数式表示); (2)图2是显示部分代数式的“等和格”,可得a=__________,b=__________; (3)图3是显示部分代数式的“等和格”,求b 的值。(写出具体求解过程) 3.(阅读理解)如果点M ,N 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m ,n ,在数轴上M ,N 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MN m n(m n)=->或MN n m(n m)=->或m n -. 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下列问题:已知数轴上点A 与点B 的距离为12个单位长度,点A 在原点的左侧,到原点的距离为24个单位长度,点B 在点A 的右侧,点C 表示的数与点B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动点P 从A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 移动,设移动时

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难题汇编附答案

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难题汇编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将一张含有30o角的三角形纸片的两个顶点叠放在矩形的两条对边上,若∠的大小为() ∠=o,则1 244 α- A.14o B.16o C.90α -o D.44o 【答案】A 【解析】 分析: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2=∠3=44°,再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得∠3=∠1+30°,进而得出结论. 详解:如图,∵矩形的对边平行,∴∠2=∠3=44°,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得:∠3=∠1+30°,∴∠1=44°﹣30°=14°.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性质的运用,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如图所示,有下列五种说法:①∠1和∠4是同位角;②∠3和∠5是内错角;③∠2和∠6旁内角;④∠5和∠2是同位角;⑤<1和∠3是同旁内角;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 【答案】D 【解析】 如图,

①∠1和∠4是直线AC和直线BC被直线AB截得的同位角,所以①正确; ②∠3和∠5是直线BC和直线AB被直线AC截得的内错角,所以②正确; ③∠2和∠6是直线AB和直线AC被直线CB截得的内错角,所以③错误; ④∠5和∠2是直线AC和直线BC被直线AB截得的同位角,所以④正确; ⑤∠1和∠3是直线BC和直线AB被直线AC截得的同旁内角,所以⑤正确. 故答案选D. 点睛: (1)准确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关键,是弄清两角是由哪两条直线被哪条直线截得,这其中的关键是辨别出截线,在截线的两旁的是内错角,在截线的同旁的为同位角或同旁内角; (2)辨别截线方法:先找出两角的边所在直线,公共直线即是截线.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B.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垂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D.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一定相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公理及推论逐个判断即可. 【详解】 A、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C、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公理及推论,能熟记知识点的内容是解题的关键. ∥的条件有()个. 4.如图,下列能判定AB CD

(完整版)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压轴题专题(带解析)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压轴题 压轴题选讲 一选择题 1.某企业今年1月份产值为x万元,2月份比1月份减少了10%,3月份比2月份增加了15%,则3月份的产值用代数式表示为( ) A.(1﹣10%+15%)x万元 B.(1+10%﹣15%)x万元 C.(x﹣10%)(x+15%)万元D.(1﹣10%)(1+15%)x万元 2.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b|+|a+b|的结果为() A.﹣2a B.2a C.2b D.﹣2b 3.如图,已知点A是射线BE上一点,过A作CA⊥BE交射线BF于点C,AD⊥BF交射线BF于点D,给出下列结论:①∠1是∠B的余角;②图中互余的角共有3对;③∠1的补角只有∠ACF;④与∠ADB互补的角共有3个.则上述结论正确的个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4.如图是由一副三角尺拼成的图案,它们有公共顶点O,且有一部分重叠,已知∠BOD=40°,则∠AOC的度数是( )A.40°B.120°C.140°D.150° 二填空题 1.如图,线段AB=8,C是AB的中点,点D在直线CB上,DB=1.5,则线段CD的长等于. 2.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1,现将点A沿x轴做如下移动,第一次点A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1,第二次将点A1,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2,第三次将点A2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3,按照这种移动规律移动下去,第n次移动到点A n,如果点A n与原点的距离等于19,那么n的值是. 3.如图所示,甲乙两人沿着边长为60cm的正方形,按A→B→C→D→A…的方向行走,甲从A点以60m/min的速度,乙从B点以69m/min的速度行走,两人同时出发,当乙第一次追上甲时,用了____________.

人教版初中数学平行线的判定

1.2 平行线的判定(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一: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会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进行简单的几何推理,培养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平行线判定方法一的发现过程,体验数学语言进行推理的简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用数学实验得出几何规律的重要性与合理性。 【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难点:用数学语言表达几何的推理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复习:你会用直尺和三角板推画平行线吗?请画一画。 2.学生画好后,教师出示图1,并提问:在推画平行线的过程中, 有哪些量保持不变? l 1 l1 l 2 l2 图 1 通过对平行 线画法形成过 程的复习,为学 习新课打好基 础。 合作探究获取结论1.讨论:(1)上面的画法可以看作是哪一种图形变换? (2)在画图过程中,什么角保持不变? (3)把图中的直线l1、l2看成被AB所截,则l1和l2的 位置有什么关系? (4)你能用数学语言叙述上面的结论吗? 2.在学生讨论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小结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 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地说就 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复习旧知 识,为学习新 知识作好准 备。 培养学生合 作交流的意识, 并在合作交流 中形成对知识 的认识。 教学环节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合作探究获取结论3.练习:看图2,完成填空。 (1)如图1(1)所示,若a⊥c,b⊥c,则∠1=∠2=900,所以 ∥。 (2)如图1(2)所示,若∠1=∠,则AB∥CD。 及时巩固所 学知识,加强应 用。 讲练结合放飞思维1.讲解课本例1(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然后教师解题)。 分析:要判定l1与l2是否平行,只要考虑∠1是否与∠3相等。 由条件知∠1=450,为此只要确定∠3是否为450即可。 引申:当∠3与哪个角相等时,你也可以判定l1∥l2? 2.补充讲解例2:如图3所示,点D是CB延长线上的一点,已知 BE平分∠ABD,∠C=620,∠ABD=1240,则BE∥AC吗?请说明理 由。 3.练习: (1)图4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B=600,∠1=1200,AB 与CD平行吗?AD与BC平行吗?为什么? (2)完成课本中的“想一想”。 进一步深化 对“同位角相 等,两直线平 行”的理解,培 养学生的逻辑 思维能力。 加强应用,巩 固新知。 小结作业升华提高1.小结:(1)在本节课的活动中,你有哪些收获? (2)如何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2.作业:(1)课本中的习题2。 (2)《作业本》(2)。 加深对知识 的理解,促进学 生对学习进行 反思。 【教学反思】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7章小专题_巧解平行线中的拐点问题(北师大版)

小专题12 巧解平行线中的拐点问题 【教材母题】(教材P186复习题T15(1))已知:如图,直线//AB ED .求证:ABC CDE BCD ∠+∠=∠. 【解答】 变式1,当点C 运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 如图,直线//AB ED B BCD ∠∠,,,D ∠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拓展】(商丘柘城中学月考)(1)如图1,若//AB CD ,则12B D E E ∠+∠+∠+∠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 (2)如图2,若//AB CD ,则123B D E E E ∠+∠+∠+∠+∠的度数为_________; (3)如图3,若//AB CD 猜想12n B D E E E ∠+∠+∠+∠+???+∠的度数为_________. 变式2 当点C 运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 已知//AB ED ,点C 为AB ,ED 之外任意一点. (1)如图1,B BCD D ∠∠∠,,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2)如图2,B EDC C ∠∠∠,,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方法指导 解决平行线的拐点间题,常用方法为:根据题目中已知的平行线和“拐点”的情况,在“拐点”处作已知平行线的平行线,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相应的结论.

针对训练 1.(随州中考)如图,在平行线12,l l 间放置一块直角三角板,三角板的锐角顶点A ,B 分别在直线12,l l 上.若∠1=65°,则∠2的度数是( ) A. 25 B. 35 C. 45 D. 65? ??? 2.(聊城中考)如图,直线//AB EF ,点C 是直线AB 上一点,点D 是直线AB 外一点.若95BCD ?∠=,25CDE ?∠=,则DEF ∠的度数是( ) .110?A .115?B C.120? D.125? 3.(莱芜中考)如图,//61AB CD BED ?∠=,,ABE ∠的平分线与CDE ∠的平分线交于点F ,则DFB ∠=( ) .149?A .149.5?B C.150? D.150.5? 4.如图1,已知//30120AB CD B D ??∠=∠=,,. (1)若60BEF ?∠=,则EFD ∠=____________; (2)探索BEF EFD ∠∠与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2,已知EP 平分BEF ∠,FG 平分EFD ∠,反向延长FG 交EP 于点P ,求P ∠的度数.

平行线拐点专题

第二讲平行线的拐点问题 (一)情景引入 1、设计情景: 2、知识点归纳: 我们把实际问题图形抽象成几何图形,来看看∠A、∠B、∠C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下。(二)新课教学: 师:观察以上几个图形,由题目所给的平行线我们能否利用所学的平行线的性质得角度的关系 师:如果不行,是什么原因 师:有两直线却没有截线,下面老师来给大家演示增添一条辅助线,使得平行线都有截线。 师:通过过拐点A作平行线,我们可以把原本的两直线平行转化为多组两直线平行,从而运用平行线的性质来找∠A、∠B、∠C之间的数量关系。 板书: 解析:以(1)为例: 过A点做AD∥EB ∴∠B=∠BAD ΘEB∥FC ,AD∥EB ∴AD∥FC ∴∠C=∠CAD ∴∠BAC=∠BAD+∠CAD=∠B+∠C (2)∠A+∠B+∠C=180° (3)∠A+∠B=∠C (4)∠A+∠C=∠B 归纳总结:上述是常见的平行线拐点问题的基本模型,证明方法都是过拐点作平行线。 巩固练习:

答案:B 解析:过B点作BF∥CD,则可以得出两组同位角,其中∠ABC的一部分等于90°,另外一部分和∠BCD 互补。

答案:155°或115° 解析:画出图形,过P点作出平行线求解,注意P的不同位置,两种情况。 师:图中有没有我们刚刚讲过的平行线拐点基本图形 师:同学们习惯于看水平方向的平行线,对于非水平的平行线,可以转动书本变成熟悉的水平平行线来看。师:看懂图形后,谁知道该如何求解 2 解析:过C点作CH∥AE ,易得∠C=∠1-∠2= 3 归纳总结:过拐点作平行线解决拐点求值问题。

师:平行线的判定的有哪些根据题目所给条件我们应该用哪个判断来证明平行 师:题目中有没有点H没有我们就需要先画出图形。 师:H点到底在D点的左边还是右边我们需要分类讨论; 板书: (1)ΘBE平分∠ABD,DE平分∠BDC,∴∠ABD=2∠EBD,∠BDC=2∠EDB Θ∠EBD+∠EDB=90°,∴∠ABD+∠CDB=2(∠EBD+∠EDB)=180°∴AB∥CD (2)分析:根据双角平分线可设参数x,y,然后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EBI和∠BHD ①当H点在D点右侧时:2∠EBI+∠BHD=180° ②当H点在D点左侧时:∠BHD=2∠EBI 归纳总结:过拐点作平行线解决拐点证明问题。 巩固练习: 师:下面大家仿照前面所讲的例题自己来证明; 答案: (1)①∠ABE+∠E=∠D;②∠D-∠E+∠BFD=∠ABE

七年级数学压轴题专题

压轴题专题 1.(1)如图,点E 是AB 上方一点,MF 平分∠AME ,若点G 恰好在MF 的反向延长线上,且NE 平分∠CNG ,2∠E 与∠G 互余,求∠AME 的大小。 A B C E D N M F (2)如图,在(1)的条件下,若点P 是EM 上一动点,PQ 平分∠MPN ,NH 平分∠PNC ,交AB 于点H ,PJ//NH ,当点P 在线段EM 上运动时,∠JPQ 的度数是否改变?若不变,求出其值;若改变,请说明你的理由。 H A B C E D N M P J Q 2.如图,已知MA//NB ,CA 平分∠BAE ,CB 平分∠ABN ,点D 是射线AM 上一动点,连DC ,当D 点在射线AM (不包括A 点)上滑动时,∠ADC+∠ACD+∠ABC 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说明理由,并求出度数。 C B E N A M D

3.如图,AB//CD ,PA 平分∠BAC ,PC 平分∠ACD ,过点P 作PM 、PE 交CD 于M ,交AB 于E ,则(1)∠1+∠2+∠3+∠4不变;(2)∠3+∠4-∠1-∠2不变,选择正确的并给予证明。 4 3 2 1 P C B E A D M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5,0),B ( 5.0),D (2,7), (1)求C 点的坐标; (2)动点P 从B 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BA 方向运动,同时动点Q 从C 点出发也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y 轴正半轴方向运动(当P 点运动到A 点时,两点都停止运动)。设从出发起运动了x 秒。 ①请用含x 的代数式分别表示P,Q 两点的坐标; ②当x=2时,y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E ,使得△AQE 的面积与△APQ 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E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x y C D A o x y B C A o Q P

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难题汇编

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难题汇编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b∥c,a⊥b,∠1=130°,则∠2=(). A.30°B.40°C.50°D.60°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证明∠3=90°,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求出∠4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如图,反向延长射线a交c于点M, ∵b∥c,a⊥b, ∴a⊥c, ∴∠3=90°, ∵∠1=90°+∠4, ∴130°=90°+∠4, ∴∠4=40°, ∴∠2=∠4=40°,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垂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B.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垂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D.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一定相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公理及推论逐个判断即可. 【详解】 A、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C、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公理及推论,能熟记知识点的内容是解题的关键. 3.如图1,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角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的度数为 A.80°B.50°C.30°D.20°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4=∠2=50°,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3=∠4-∠ 1=50°-30°=20°.故答案选D.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 4.如图所示,∠AOB的两边.OA、OB均为平面反光镜,∠AOB=35°,在OB上有一点E,从E点射出一束光线经OA上的点D反射后,反射光线DC恰好与OB平行,则∠DEB的度数是()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压轴题培优期末复习专题含答案

压轴题培优-- 七年级数学期末复习专题人教版2018年 1.B. 于AB⊥BCCN已知AM∥,点B为平面内一点,之间的数量关系 C,直接写出∠A和∠;(1)如图1(2)如图2,过点B作BD⊥AM于点D,求证:∠ABD=∠C; (3)如图3,在(2)问的条件下,点E、F在DM上,连接BE、BF、CF,BF平分∠DBC,BE平分∠ABD,若∠FCB+∠NCF=180°,∠BFC=3∠DBE,求∠EBC的度数.

2.如图,已知两条射线OM∥CN,动线段AB的两个端点A.B分别在射线OM、CN上,且∠C=∠OAB=108°,F在线段CB上,OB平分∠AOF,OE平分∠COF. (1)请在图中找出与∠AOC相等的角,并说明理由; (2)若平行移动AB,那么∠OBC与∠OFC的度数比是否随着AB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若变化,找出变化规律;若不变,求出这个比值; (3)在平行移动AB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某种情况,使∠OEC=2∠OBA?若存在,请求出∠OBA度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已知AB∥CD,线段EF分别与AB、CD相交于点E、F. (1)如图①,当∠A=25°,∠APC=70°时,求∠C的度数; (2)如图②,当点P在线段EF上运动时(不包括E、F两点),∠A.∠APC与∠C之间有什么确定的相等关系?试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③,当点P在线段FE的延长线上运动时,(2)中的结论还成立吗?如果成立,说明理由;如果不成立,试探究它们之间新的相等关系并证明. 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是x轴正半轴上一点,C是第四象限一点,CB⊥y轴,交y 轴负半轴于2.(a-3)+|b+4|=0,S=16B(0,b),且AOBC四边形点坐标;)求C(1的角平分线的反向延长线交的角平分线与∠CAE,∠ODA时为线段DOB上一动点,当AD⊥AC)如图(22,设的度数.P,于点求∠APD点则D,DAO∠BMD、∠的平分线交于N点,MBCADDM,OBD3,3()如图当点在线段上运动时作⊥交于点说明理由.,若变化,求出其值,的大小是否变化?若不变N∠,在运动过程中

最新七年级数学上册上册数学压轴题专题练习(word版

最新七年级数学上册上册数学压轴题专题练习(word 版 一、压轴题 1.请观察下列算式,找出规律并填空. 111122=-?,1112323=-?,1113434=-?,1114545=-?. 则第10个算式是________,第n 个算式是________. 根据以上规律解读以下两题: (1)求 111 1 122334 20192020 ++++ ????的值; (2)若有理数a ,b 满足|2||4|0a b -+-=,试求: 1111 (2)(2)(4)(4) (2016)(2016) ab a b a b a b ++++ ++++++的值. 2.(阅读理解)如果点M ,N 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m ,n ,在数轴上M ,N 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MN m n(m n)=->或MN n m(n m)=->或m n -. 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下列问题:已知数轴上点A 与点B 的距离为12个单位长度,点A 在原点的左侧,到原点的距离为24个单位长度,点B 在点A 的右侧,点C 表示的数与点B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动点P 从A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 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 秒. ()1点A 表示的数为______,点B 表示的数为______. ()2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P 到点A 和点C 的距离:PA =______,PC =______. ()3当点P 运动到B 点时,点Q 从A 点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向C 点运动,Q 点到 达C 点后,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运动到终点A ,在点Q 开始运动后,P 、Q 两点之间的距离能否为2个单位?如果能,请求出此时点P 表示的数;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3.点A 、B 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数,a b ,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记为AB .我们可以得到 AB a b =-: (1)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数轴上表示-2和-5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数轴上表示1和a 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 (2)若点A 、B 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数-1和5,有一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从左向右运动,设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点C 对应的数为c . ①求电子蚂蚁在点A 的左侧运动时AC BC +的值,请用含c 的代数式表示; ②求电子蚂蚁在运动的过程中恰好使得1 511c c ,c 表示的数是多少?

平行线拐点问题六种模型题型

平行线常见四种易错题型分析 七年级下学期,平行线常见四种易错题型分析:过拐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本篇内容,我们接着介绍平行线中常见的六种易错题型,早掌握避免遇到时出错。平行线间拐点问题基本模型有三种: 第一种铅笔模型;第二种M型;第三种猪手模型。 我们还介绍了平行线四大拐点模型:“铅笔”模型、“猪蹄”模型、“臭脚”模型、“骨折”模型,这四类模型的共通点是需要做辅助线,做辅助线的方法比较多,通用的方法为:过拐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一、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的区分 要分清它们,只要注意:(1)由角得到直线平行,是判定定理,选择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这三个定理之一。(2)由平行的直线得到角的关系,是性质定理,选择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这三个定理之一。 【分析】先由垂直的定义得到:∠2=∠3,然后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EF∥BD,再由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到:∠4=∠5,然后根据等量代换得到:∠1=∠5,再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DG∥BC,最后由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证∠ADG=∠C.

二、三线八角理解不透彻 很多学生遇到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时,会找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但是遇到两条相交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时,却不会找了,主要原因就是对“三线八角”理解不透彻。要想准确地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明确三种角的位置特点,在前一篇文章中我们特地介绍过,七年级下学期,三线八角、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定理,掌握解题诀窍其次要搞清楚被哪条直线所截。 【分析】∠A与∠B的共边线为直线AB,那么直线AB为截线,即直线AC与直线BC被第三条直线AB所截,那么∠A与∠B是同旁内角,正确;∠1与∠2是邻补角,错误;∠2与∠A的共边线为直线AC,是同位角,错误;∠2与∠3是内错角,错误。 三、对平行线的概念理解不透彻

(完整版)平行线拐点问题

如图1,直线AC∥BD,直线AC、BD及直线AB把平面分成(1)、(2)、(3)、(4)、(5)、(6)六个部分.点P是其中的一个动点,连接PA、PB,观察∠APB、∠PAC、∠PBD三个角.规定:直线AC、BD、AB上的各点不属于(1)、(2)、(3)、(4)、(5)、(6)六个部分中的任何一个部分. 当动点P落在第(1)部分时,可得:∠APB=∠PAC+∠PBD,请阅读下面的解答过程,并在相应的括号内填注理由 过点P作EF∥AC,如图2 因为AC∥BD(已知),EF∥AC(所作), 所以EF∥BD______. 所以∠BPE=∠PBD______. 同理∠APE=∠PAC. 因此∠APE+∠BPE=∠PAC+∠PBD______, 即∠APB=∠PAC+∠PBD. (1)当动点P落在第(2)部分时,∠APB、∠PAC、∠PBD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请直接写出∠APB、∠PAC、∠PBD之间满足的关系式,不必说明理由. (2)当动点P在第(3)部分时,∠APB、∠PAC、∠PBD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请直接写出相应的结论. (3)当动点P在第(4)部分时,∠APB、∠PAC、∠PBD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请直接写出相应的结论.

2、如图,已知直线a ∥c,且c 和a,、b 分别交于M 、N 两点,点P 在AB 上. ①试找出∠1,∠2,∠3之间的关系,并说出理由. ②如果点P 在A,B 两点之间运动,问∠1,∠2,∠3的关系是否变化. ③如果点p 在线段AB 外侧运动时,试探究∠1,∠2,∠3之间的关系,不用说理由(点P 和A,B 不重合) b a A B N M d c b a A B N M d c P b a A B N M d c

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图文解析(1)

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图文解析(1) 一、选择题 1.如图,12180∠+∠=?,3100∠=?,则4∠=( ) A .60? B .70? C .80? D .100? 【答案】C 【解析】 【分析】 首先证明a ∥b ,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3=∠6,再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4. 【详解】 解:∵∠1+∠5=180°,∠1+∠2=180°, ∴∠2=∠5, a ∥ b , ∴∠3=∠6=100°, ∴∠4=180°-100°=80°. 故选:C . 【点睛】 此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题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如图,已知正五边形ABCDE ,AF ∥CD ,交DB 的延长线于点F ,则∠DFA 的度数是( ) A .28° B .30° C .38° D .36°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DFA=∠CDB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CDB 的度数从而得到∠DFA 的度数. 【详解】 解:∠C=(52)1801085 ?-?=,且CD=CB , ∴∠CDB=∠CBD ∵由三角形的内角和∠C+∠CDB+∠CBD=180° ∴∠CDB+∠CBD=180°-∠C =180°-108°=72° ∴∠CDB==∠CBD=72362 ? ?= 又∵AF ∥CD ∴∠DFA=∠CDB=36°(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的基本概念和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正n 边形的内角读数为 (2)180n n -?. 3.如图,直线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E 、F 两点,EG 平分∠AEF ,如果∠1=32°,那么∠2的度数是( ) A .64° B .68° C .58° D .60° 【答案】A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平行线性质得出∠1=∠AEG ,再进一步利用角平分线性质可得∠AEF 的度数,最后再利用平行线性质进一步求解即可. 【详解】 ∵AB ∥CD , ∴∠1=∠AEG . ∵EG 平分∠AEF ,

初一数学压轴题

一.解答题(共19小题) 令狐采学 1.(2013?扬州)如果10b=n,那么b为n的劳格数,记为b=d (n),由定义可知:10b=n与b=d(n)所表示的b、n两个量之间的同一关系. (1)根据劳格数的定义,填空:d(10)=,d(10﹣2)=;(2)劳格数有如下运算性质:若m、n为正数,则d(mn)=d (m)+d(n),d()=d(m)﹣d(n). 根据运算性质,填空:=(a为正数),若d(2)=0.3010,则d(4)=,d(5)=,d(0.08)=; (3)如表中与数x对应的劳格数d(x)有且只有两个是错误的,请找出错误的劳格数,说明理由并改正. x 1.5 3 5 6 8 9 12 27 d(x)3a﹣b+c 2a﹣b a+c 1+a﹣b﹣c 3﹣3a﹣3c 4a﹣2b 3﹣b﹣2c 6a﹣3b 2.(2012?安庆一模)先阅读下列材料,再解答后面的问题. 一般地,若an=b(a>0且a≠1,b>0),则n叫做以a为底b 的对数,记为logab(即logab=n).如34=81,则4叫做以3为底81的对数,记为log381(即log381=4). (1)计算以下各对数的值:log24=,log216=,log264=.(2)观察(1)中三数4、16、64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式,log24、log216、log264之间又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3)猜想一般性的结论:logaM+logaN=(a>0且a≠1,M>0,N>0),并根据幂的运算法则:am?an=am+n以及对数的含义证明你的猜想. 3.(2012?沈阳模拟)认真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我们初中学习了多项式的运算法则,相应的,我们可以计算出多项式的展开式,如:(a+b)1=a+b,(a+b)2=a2+2ab+b2,(a+b)3=(a+b)2(a+b)=a3+3a2b+3ab2+b3,… 下面我们依次对(a+b)n展开式的各项系数进一步研究发现,当n取正整数时可以单独列成表中的形式: 上面的多项式展开系数表称为“杨辉三角形”;仔细观察“杨辉三角形”,用你发现的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多项式(a+b)n的展开式是一个几次几项式?并预测第三项的系数; (2)请你预测一下多项式(a+b)n展开式的各项系数之和.(3)结合上述材料,推断出多项式(a+b)n(n取正整数)的展开式的各项系数之和为S,(结果用含字母n的代数式表示).4.(2009?佛山)阅读材料:把形如ax2+bx+c的二次三项式(或其一部分)配成完全平方式的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法的基本形式是完全平方公式的逆写,即a2±2ab+b2=(a±b)2. 例如:(x﹣1)2+3、(x﹣2)2+2x、(x﹣2)2+x2是x2﹣2x+4的三种不同形式的配方(即“余项”分别是常数项、一次项、二次项﹣﹣见横线上的部分).

人教版初中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5.1相交线 5.1.1 相交线 邻补角与对顶角 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几种不同关系的角,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 注意点: (1)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 (2)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不一定是对顶角; (3)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 (4)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例:如图,三条直线交于一点,任意找出图中的四对对顶角. 错解:如图,对顶角为:(1)∠AOC 与∠BOD ; (2)∠AOF 与∠BOD ; (3)∠COF 与∠DOE ; (4)∠AOC 与∠BOE . 错解分析:错解中把有公共顶点的角误认为是对顶角,导致(2)和(4)错误.如果对对顶角的概念没有真正理解 和掌握,在比较复杂的图形识别中会产生错误.对顶角就是: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 正解:(1)∠AOC 与∠BOD ;(2)∠BOE 与∠AOF ;(3)∠COF 与∠DOE ; (4)∠COE 与∠DOF .(答案不唯一:∠ AOE 与∠BOF ,∠BOC 与∠AOD 也是对顶角) 5.1.2 垂线 1、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 如图所示: AB ⊥CD ,垂足为O A B C D O

2、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3、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 4、点到直线的距离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八个角,它们构成了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如图,直线b a ,被直线l 所截 1、∠1与∠5在截线l 的同侧,同在被截直线b a ,的上方, 叫做同位角(位置相同) 2、∠5与∠3在截线l 的两旁(交错),在被截直线b a ,之间(内) 3、∠5与∠4在截线l 的同侧,在被截直线b a ,之间(内),叫做同旁内角. 例: 如图,判断下列各对角的位置关系: (1)∠1与∠2;(2)∠1与∠7;(3)∠1与∠BAD ;(4)∠2与∠6;(5)∠5与∠8. 解:我们将各对角从图形中抽出来(或者说略去与有关角无关的线),得到下列各图. 如图所示,不难看出∠1与∠2是同旁内角;∠1与∠7是同位角;∠1与∠BAD 是同旁内角;∠2与∠6是内错角;∠5与∠8对顶角. 注意:图中∠2与∠9,它们是同位角吗? 不是,∵∠2与∠9的各边分别在四条不同直线上,不是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成.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 5.2.1 平行线 1、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 与直线b 互相平行,记作a ∥b . a b l 1 2 3 4 5 6 7 8 1 6 B A D 2 3 4 5 7 8 9 F E C A B F 2 1 A B C 1 7 A B C D 2 6 A D B 1 A F E 5 8 C

初中数学:《平行线的证明(一)》测试题

初中数学:《平行线的证明(一)》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命题“任意两个直角都相等”的条件是______,结论是______,它是______(真或假)命题. 2.已知,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OE平分∠BOD且∠AOE=150°,∠AOC的度数为______. 3.如图,如果∠B=∠1=∠2=50°,那么∠D=______. 4.如图,直线l 1、l 2 分别与直线l 3 、l 4 相交,∠1与∠3互余,∠3的余角与∠2互补,∠4=125°, 则∠3=______. 5.如图,已知AB∥CD,∠C=75°,∠A=25°,则∠E的度数为______度. 6.如图,AB∥CD,∠1=∠2,∠3=∠4,试说明AD∥BE 解:∵AB∥CD(已知) ∴∠4=∠______(______) ∵∠3=∠4(已知) ∴∠3=∠______(______) ∵∠1=∠2(已知) ∴∠1+∠CAF=∠2+∠CAF(______)

即∠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 ∴AD∥BE(______). 二、选择题 7.如图,平行直线AB、CD与相交直线EF、GH相交,图中的同旁内角共有() A.4对B.8对C.12对D.16对 8.如图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于点O,OF平分∠AOE,∠1=15°30′,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2=45°B.∠1=∠3 C.∠AOD与∠1互为补角D.∠1的余角等于75°30′ 9.下列语言是命题的是() A.画两条相等的线段 B.等于同一个角的两个角相等吗? C.延长线段AO到C,使OC=OA 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0.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对顶角相等 B.﹣4是有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