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周角—教学设计及点评

圆周角—教学设计及点评
圆周角—教学设计及点评

24.1.4圆周角(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及其解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第一课时,主要内容为圆周角的概念,圆周角与圆心角及其所对弧的关系,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圆心角概念并通过探索掌握其定理的基础上进行,与圆心角类似,圆周角概念也是紧抓角的元素,让角的顶点位置特殊化——在圆上,两边与圆相交.

圆周角与圆心角及其所对弧的关系中蕴含着“变中不变”的思想:对于一条弧所对的无数圆周角,利用“弧”的桥梁作用,与具有唯一性和确定的圆心角紧密联系起来.

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为角的计算,证明角相等,证明弧、弦相等等问题提供简单的方法.其证明过程进一步渗透“特殊一般”、“分类”、“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直观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及其解析

教学目标:

1.理解圆周角概念;

2.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及其所对弧的关系;

3.了解并证明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上的圆心角度数的一半;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目标解析:

1.能在图形中正确识别圆周角;在圆上画出圆周角;

2.通过分解与整合圆周角中的基本图形——直线型“角”、曲线形“圆”,理解圆周角与弧的对应关系,了解该弧产生的原因;能借助“弧”探索圆周角与圆周角,圆周角与圆心角之间的关系;能运用“特殊与一般”的数学思想对同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周角,圆周角与圆心角进行分类,将无限个情况转化为有限个进行研究;

3.了解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证明圆周角定理时,能分解“圆心在圆周角一边”这一特殊情况图形中所蕴含的几何基本图形,并运用“转化与化归”思想,将其余情况转化为特殊情况,从而证明定理.

三、学生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1.从知识层面上:学生已认识圆中的相关元素,掌握圆心角、弧、弦三者的转化关系,但由

于仅第二次对“曲线型”几何图形——圆中进行探索,所以对转化桥梁——具有唯一性和确定性的圆心角、弧还比较陌生,将借助圆周角的性质探索加深学生对“圆心角、弧”的桥梁作用的理解.

2.从探索层面上:学生具有一定的研究“直线型”几何图形性质的经验,但对于圆比较陌生,因此需要从几何研究的本质出发,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一以贯之的研究套路、思想和方法;在证明定理过程中,学生对猜想需分类证明的情况接触较少,需教师引导学生意识到需要分类,从而思考分类的依据,证明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圆周角的概念,了解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

教学难点: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及其所对弧的关系,证明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

四、教学策略分析

基于上述学情,本节课主要采用问题式探索法引导学生掌握圆周角的概念,探索并证明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

问题组织策略:在掌握概念的过程中,设置问题串,引导学生从叠加图形的角度对圆周角进行再次认识,了解角与圆叠加后产生了弧,而弧与圆周角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在证明命题前,引导学生在命题证明的选择中,厘清命题逻辑,抓住问题本质;在证明环节中,通过反复追问”某一情况证明完,则该命题是否证明完成”,让学生自然明白需要分类,通过设问“该图形中蕴含什么基本图形,基本图形之间有何联系”,让学生观察图形的特征,从而得到证明的思路.

操作探索策略: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及其所对弧的关系的研究思想实质是“特殊的位置关系与特殊的数量关系存在联系”,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学生既能掌握有向有序的对几何性质的研究方法,也明确初中几何性质的顶层设计.故设置两个探索活动,引导学生充分经历有思考的画图,观察,猜想,验证,证明这一探索过程,渗透“特殊一般”、“分类”、“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尤其在画图尝试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无限个图形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图形进行构图,促使学生做出选择,进一步感悟“分类”思想,并引导学生基于几何探索的思想,独立完成探索提出猜想.

本节课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借助几何画板软件展示连续变换的圆周角,引导学生思考探索方法;借助希沃同屏助手辅助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成果共享,交流互助等.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概念

1. 复习圆心角:

【问题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研究了一类与圆有关的特殊的角,圆心角,得到了它的定义和性质.那么大家还记得,圆心角的定义是什么呢?

【追问1】如图1,我们可以把圆心角看成是哪些几何图形的叠加在一起?

【追问2】请你描述下它们是怎么叠加的?(根据角的要素进行描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复习圆心角的定义,从几何叠加角度再次识别圆心角,从而为后续学习圆周角定义和认识圆周角中角与圆的联系做好铺垫.

2. 引入圆周角:

【问题2】今天,我们将再研究一类特殊的与圆有关的角,也将角和圆进行叠加,你认为这个角顶点放在在哪里比较特殊呢?

【追问1】确定完角的顶点,还需要确定什么?

【教师行为】讲述:如果此时,我们令这个角的两边与圆相交,我们就把这样的角称之为圆周角,画出圆周角(如图2),写出课题,这也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对象.

【追问3】你能把它的定义再复述一遍么?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引导学生从角的要素出发,得出圆周角的定义,并引导学生认知到圆周角顶点和两边的位置的特殊性.

3. 辨析概念:

【师】学习了圆周角的定义,请同学们:指出下图中哪些是圆周角?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图1

图2

4.理解概念:

【师】大家已经知道了圆周角的定义,我们现在再一次感受圆周角.

【问题3】如图3,当角以顶点在圆上,两边与圆相交的方式进行叠加时,这个角与圆产生

了什么样的联系呢?在角和圆叠加后,你首先看到了什么元素?

【设计意图】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当角与圆以这样的方式叠加时,角两边与圆相交的交点与圆的弧之间的关系,弧与角之间的对应关系,初步探索圆周角及其所对弧的关系,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关系如图4).

【总结】我们今天所研究的圆周角与过去的角有所不同,我们是在圆的背景下研究!

(二)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及其所对弧的关系

1. 确定圆周角研究方向,得出猜想

【问题4】同学们,接下来研究什么呢?

【追问1】几何图形的性质是几何要素之间确定的位置关系,大小关系.那我们可以研究哪些要素之间关系?

生:圆周角与圆周角,圆周角与圆心角

【设计意图】通过该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几何图形的研究基本思路为定义——性质,研究性质要从元素之间的关系出发,将探索方向聚焦为同类型角之间的关系.

【问题5】我们先研究同类的关系,特殊的位置关系和特殊的大小关系之间存在联系!先确定圆周角与圆周角之间的特殊位置关系,正如前面所研究的,圆周角的位置由什么决定呢?【追问1】如图5,如果这三个点同时变化,大家请看几何画板,会产生几个圆周角呢?

O

图3

图4

【追问2

】好不好研究?那怎么办?大家想先让哪个点动起来呢?

【设计意图】通过几何画板展示,让学生认识到当圆周角的顶点和与圆相交的两个交点同时变换时,研究将无从下手,因此需要借助控制变量的研究方式进行探索.

【问题6】固定交点B 、C ,只让顶点A 在圆上移动(不与B 、C 重合),可以画出几个圆周角?产生的圆周角之间会不会存在特殊的关系呢?

【活动一】请同学们在圆上画出符合条件的三到五个你觉得具有代表性的圆周角,并思考:

(1)确认:这些圆周角之间特殊的位置关系是什么?

(2)操作:画出你认为符合条件的三到五个圆周角;

(3)观察:这些圆周角具有这么特殊的位置关系,会不会有特殊的大小关系呢?若有,是什么?

(4)猜想:完整叙述猜想.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探索活动,教师巡视过程注意发现具有代表性的位置特殊的圆周角,并将之展示至黑板,引导学生从特殊到一般进行归类,说明所画圆周角之间的位置关系,并借助圆中元素(弧、弦)精致其描述方式,讲解观察的结论,并提出猜想1:半圆(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猜想2: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预设】学生在尝试构图过程中可以顺利确定其中一个交点B 的位置,但会对另一个交点C 和顶点A 的位置进行思考。由此在画图中进行两次分类,第一次分类为交点B 、C 所确定的弧:特殊——半圆;一般——优(劣)弧.第二次分类为在交点B 、C 确定的优(劣)弧的前提下,顶点A 的位置:都在优弧上;都在劣弧上;一部分在优弧上,一部分在劣弧上. 故预设学生所画符合条件的圆周角如图6:

图5

图6

【设计意图】本环节为进一步探索圆周角及其所对弧的关系,旨在(1)让学生了解能够借助圆的元素“弧或直径”说明圆周角之间的位置关系;(2)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勇于探索精神:①掌握几何探索的方式方法;②对圆周角位置有思考的情况下进行构图;③在意识到当可画的圆周角有无数个时,应当运用“分类”、“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进行探索;(3)引导学生充分经历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合情推理的能力.

【总结1】我们发现这两个猜想的过程是什么?

生:先定特殊的位置关系,画出图形,再通过测量,发现特殊的数量关系

【总结2】在探索中,我们都借助什么来描述圆周角的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1)进一步渗透“弧”作为研究圆周角之间关系的桥梁作用;(2)通过总结提炼本节课探索的依据、方式,①探索的依据是:特殊的位置关系和特殊的大小关系存在联系;②探索方式是:先定特殊的位置关系,再观察大小关系;③通过控制变量法的研究可以更精准的观察圆周角之间的关系,并能有更多的探索方式值得一试,感受到数学探索之间的联系.

【师】研究完顶点变换后,我们接下来可以研究什么?只有一个交点动的情况也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留待课后同学们模仿刚刚的探索方式进行研究.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探索,敢于探索,能够理解数学知识之间是存在联系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力.

【问题8】现在,我们来研究特殊的圆周角和特殊的圆心角之间的关系.现在大家觉得我们应该怎么研究呢?先确定什么?

【追问1】你认为圆周角和圆心角什么样的位置关系会特殊呢?

【活动三】研究同弧所对圆周角与圆心角之间的关系

研究过程:

(1)确认:它们之间特殊的位置关系是什么?

(2)操作:画出你认为具有代表性的三到五个圆周角;

(3)观察: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特殊的大小关系?若有,是什么?

(4)猜想:提出猜想.

【预设】学生所画圆周角与圆心角

类别图形猜想

(1)半圆所对圆周角与圆心角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上的圆心角度数的一半

(2)劣弧所

对圆周角与

圆心角

(3)优弧所

对圆周角与

圆心角

【设计意图】进一步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及其所对弧的关系,再次渗透圆中“弧”的桥梁作用;同时以类比活动一的研究方式对圆周角和圆心角进行研究,进一步渗透“特殊的位置关系与特殊的大小关系之间存在联系”的几何研究思路.

(三)了解并证明猜想

【问题9】我们现在得到三个猜想,猜想1:半圆(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猜想2:;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猜想3: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上的圆心角度数的一半,你想先证哪一个?

【追问1】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剖析三个命题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明确解决三个命题的关键在于解决“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上的圆心角度数的一半”这一猜想,

表1

只要猜想3成立,则猜想1和2必然成立,进而理解圆中“变中不变”:同弧所对的圆心角具有唯一性和确定性(如图7).

【问题10】既然我们先证明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是圆心角度数的一半,那得先有图呀.哪位同学觉得自己画的图很有代表性的?

【追问1】为什么你觉得自己所画图形具有代表性?

【追问2】从该同学所画图形中你看到了什么基本图形?这些基本图形有什么联系?

【预设】学生对弧进行分类(如表1),对劣弧所对圆周角与圆心角情况进行分类(如图8):

(1)圆心在圆周角边上;(2)圆心在圆周角内;(3)圆心在圆周角外.并对特殊情况:圆心在圆周角边上的图形进行分析(如图9).

【追问3】分解出来的基本图形是否对证明有帮助?

【追问4】如果这种情况证明完,该猜想成立么?

【设计意图】(1)让学生大胆分享自己思考下所画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图形,在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指导下,化无限为有限”的分类思想,有意识的对所画图形中的进行分类:半圆,劣弧,优弧.同时对劣弧所对圆周角和圆心角的位置关系也用分类思想进行研究;(2)在几何证明过程中,从特殊情况入手,引导学生对所画图形进行解构,分析目标基本图形,从而获得证明思路,并进行说理,发展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也为其他情况的证明提供转化的方向.

图8

图7

图9

【追问5】如何证明剩余的情况?

【追问6】此时,猜想3我们已经证明完成,那么猜想1和猜想2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简单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1)通过对弧的分类,对劣弧所对圆周角与圆心位置关系的特殊情况和一般情况的分析,感受分类证明的必要性;(2)引导学生将一般情况化为特殊情况,渗透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3)进一步感受三个猜想之间的逻辑关系,得到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

(四)总结归纳

【问题11】我们怎么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弧之间的关系呢?

【追问1】我们在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弧之间的关系和证明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思想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理解圆周角与圆周角,圆周角与圆心角之间的桥梁是“弧”;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节课的探索,掌握几何探索的方法和思想:“几何要素中特殊位置关系与特殊大小关系存在联系”、“一般与特殊的关系”,进一步认识数学思想 数学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六、教学目标检测

【课后检测】

1. 在以下的圆中各画一个圆周角,令他们所对的弧分别为劣弧、半圆、优弧.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圆周角与弧的关系的理解.

2. 如图1,A 、B 、C 、D 是⊙O 上的四个点,BC ︵

所对的圆周角是( )

A. ABC ∠

B. ACB ∠

C. BDC ∠

D. ACD ∠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圆周角与弧的关系的理解.

2. 如图2,点A 、B 、C 是⊙O 上的三个点,且∠ACB =50°,则∠AOB = °.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圆周角定理的简单运用.

4. 如图1,若BD 为直径,AD=CD ,∠ACD=50°, 则∠ABC = °;∠BDC = °.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圆周角定理推论的掌握.

5. 如图3,在⊙O 中,弦AB ∥CD ,若∠ABC =40°,则∠BOD = _________.

5. 如图4,在⊙O 中, OA ⊥BC ,∠AOB =50°,求∠ADC 的度数.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同弧所对圆周角与圆心角之间关系的掌握,

6. 如图,AC 、BE 是⊙O 的直径,BC ︵=CD ︵=ED ︵

,请猜想∠BAD 和∠DBE 的角度,并说明猜想成立的前提.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圆周角与圆心角、弧之间关系的掌握,为下一节课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做铺垫.

图2 图3

图1 图4

《圆周角》课例点评

湖里中学林艺菁执教教师所讲授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圆》的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方面巩固圆心角与弧的关系定理,还可以为今后学习圆的有关性质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节课主要是运用观察、动手操作、化归、归纳问题等方法,使学生经历圆周角定理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思维品质.执教教师本节课教学设计有两个特点:

一、注重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

从角和圆的叠加入手,引出圆周角概念,让学生通过画圆周角进一步理解圆周角概念,为探索圆心和圆周角的位置埋下伏笔。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说”数学,提供较多机会让学生展示交流,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二、关注思维生长,发展核心素养

在探索圆周角定理的过程中,并末急于指定某一种情形加以说明,而是先让学生选一选,从三种情形中选一种相对简单或特殊的加以说明.从已有的认识经验入手,往往会选择简单的、特殊的情形入手,从而选择圆心在角的一边上的情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同时也为一般情形的解决做好铺垫,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类比、转化、验证等活动过程,从而说明圆周角定理.这样的“留白”引导,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时间与空间,从而达到知识自然生长,也为学生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总的来讲,执教教师对此课的教学符合《标准》的要求,关注了学生的探索过程、思考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整节课详略得当,活动设置合理,学生参与度高,课堂生成精彩,是一节优质示范课。

浅谈几何教学的高效性

禾山中学林秀保一、概述

本节课内容是九年级上册《圆周角》,教师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出发,立足于学生的生长点和发展点,精心设计了本节课,教学环节设置合理,有序推进,通过类比圆心角的概念,创造性的引导学生给出了圆周角的定义,突出了“圆周角定理”这一重点,突破了“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一半定理的证明”这一难点,通过圆中基本元素的叠加,培养了学生探究几何问题的方向和角度。下面将从几方面进行阐述:

二、教学过程

(一)问题设置,导向明确

本节课主要采用的是问题式指导法教学。

从表1中可以看出教师设计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以学生的认知结构为生长点和发展点,从学生已学习的圆心角概念出发,将圆心角的概念看成是圆基本元素的叠加,通过设计四个问题引导学生给出圆周角概念,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从而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尤其是问题2,追问1的设置。

亚里士多德指出:“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方向,问题的设置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圆周角是由圆和角的叠加产生的,若圆周角三个点都在变化,会产生无数杂乱无序的角,教师通过几何画板的演示,发现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不大,因此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自主的思考出,变化的量太多,为了更好的研究,需要固定一些量,让一些量变化即可,因此,执教教师精准的设计了问题3、4和追问3。几个问题的设置也为学生后续的动手操作提供了必要性的解释和引导。同时,为学生学习几何与图形的问题提供了研究方向和看问题的角度。

(二)活动探究,关注本质

活动的探究是本节课的亮点,教师设置了三个探究活动,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由前面引发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观察测量,大胆猜想。学生有了充分的探究时间后,执教教师请学生上台画图,引导学生通过四幅图探究出,半圆、优弧、劣弧等所对的圆周角,都有什么特征?三种弧的呈现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教师在引导学生阐述自己观点的时候,让学生尝试用严谨的逻辑进行阐述和表达,教学的过程非常关注数学的本质问题。活动一的设置是本节课的亮点,通过画图,学生能够意识到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有无数个,进而对活动二的探究提供了可能性,因为有无数个,所以需要对此无数个圆周角进行分类,两个活动的调换设置合理、有序,符合学生的认知。

三、教学理念

(一)课堂教学,以生为本

数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学习的过程,从两

个表可以看出,执教教师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创造

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执教教师充分组织学生思考活动,将学生自主回答、演示、和齐答、展示学生作品等形式相结合,课堂形式新颖多样,将多媒体的使用充分融合于课堂中,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和提升教学效果,充分的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几何直观的能力、画图和识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方法渗透,促进发展

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本节课紧紧围绕着圆周角的定义,圆周角与弧的关系,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这一主线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渗透特殊到一般的思想,通过半圆所对的圆周角这一特殊的情况,引导学生发现其所对的圆周角均等于90度,从而活动

活动内容 活动一

探究固定交点B 、C ,只有顶点A 圆上移动(不与B 、C 重合)时,产生的圆周角之间的关系。 活动二

研究同弧所对圆周角与圆心角之间的关系。 活动三 证明同弧所对圆周角与圆心角之间的关系 活动 用时 活动一 4min30s 活动二 3min10s

活动三 3min 自主探究 自主思考 学生回答 学生演示 3次 3次 23次 4次

对一般的情况进行探究,引出直径与圆周角之间的关系;渗透类比思想引导圆周角概念的生成;渗透分类讨论思想探究圆周角与圆周角、圆周角与圆心角之间的本质关系;渗透转化和设元的思想引导学生证明圆周角与圆心角之间的关系。

四、反思与建议

1.课堂小结时,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收获时,可以目标更明确些。

五、结语

总之,这是一堂高效的几何教学课。

曾铭江老师《圆周角》一课评课稿

禾山中学刘雪梅《圆周角》一课是在掌握了圆的基本概念、以及圆心角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对圆周角的性质进行探索。圆周角性质在圆的有关说理、作图、计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学习圆的后续知识的重要预备知识,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圆周角性质也是说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重要依据之一。执教教师的“圆周角”一课,在设计中围绕着《课标》中“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及其所对弧的关系,了解并证明圆周角及其推论: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上的圆心角度数的一半”的要求,给学生观察、猜想、探究、发现和证明圆周角定理提供了机会。执教教师的这节课有如下三个特点:

一.教学目标定位准确

执教教师把“了解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掌握圆周角的性质并能运用圆周角的性质解决问题”作为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对教材的准确把握;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来实现情感目标。把“圆周角的定理及其推论”作为教学重点,把“发现并分类证明圆周角定理”作为教学难点,表述准确,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重难点处理恰当。本节课三维目标紧扣新课标,全面具体,既注重过程的落实与方法的培养,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目标定位准确。

二.教学设计构思巧妙

1、重视问题的设计,从圆心角入手,由已知到未知,体现了数学的化归思想。

执教教师以学生刚刚学过的圆心角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情境创设成为点燃学生心中激情的兴奋剂。课题导入自然流畅,生动有趣,情境的创设真实可信,无雕琢之痕。最后通过探索并证明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将已知的知识与未知的知识再次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首尾照应,让人感受到教学设计者的匠心独运。

2、重视学生活动的设计,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新课程非常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执教教师围绕圆周角定理的证明,设计了学生动手实践——大胆猜想——有序探究———验证归纳的教学过程。这一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的过程,是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也是学生体会知识运用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在证明圆周角定理的过程中,通过运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分三种情况对圆心与圆周角的位置关系加以讨论,全面而具体,做到不重不漏,从而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另外,在证明圆周角定理的过程中,也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方法。

三、课堂结构体现严谨

执教教师采用“问题情境—探究合作—启发引导”的结构组织教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执教教师首先在学生对圆心角的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入了圆周角的概念,趣味性地导入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学生通过观察获得对圆周角性质的初步认识,提出猜想,随后小组合作探究,验证猜想。这样的课堂结构设计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变教为探,“双基”得到有效落实,逻辑推理能力得到锻炼,突破了难点。

四、教学方法呈现新颖

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组织教学,“合作探究”是本节的特色和亮点,教师能用新课程理念解读教材,对圆周角定理进行深度探究。当堂问题当堂清,学生负担轻,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生体验了学习数学的成就感。

总的来说,执教教师这节课的亮点有很多,如教师角色转型到位,教学课件制作精美,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给学生直观印象。在他的课堂上,我看到了我们数学人严谨治学的学术精神。但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有两个方面需要共同探讨:

1、利用学生的说理活动来培养推理论证能力。

推理论证能力的培养是几何教学的灵魂,而说理是培养推理论证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几何证明教学中,应该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说过程、说道理,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的思维显性化,只有学生会说了,找到了证明思路,书写证明过程才会顺理成章。

2、数学语言表述严谨准确是数学教师的基本素养。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数学语言力求严谨准确,言简意赅。

总之,执教教师的这节课能依据新课程理念,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激趣导入新知,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恰当处理,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新颖,使学生循序渐进地自主学习新知,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让学生学有所得,达到了预期效果

《圆周角》评课

厦门外国语学校湖里分校戴碧芳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4.1.4 圆周角,它既是圆心角、弧、弦关系的继续,又是后续研究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桥梁和纽带;主要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执教教师在设计中围绕《课标》中“理解...;探索...;了解并证明..”的要求,给学生提供了“实验报告式”的探究平台。圆是平面几何中一种基本的图形,它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曲线型,由直线形到曲线型,在认识上是一个飞跃。“化曲为直”是本节的内含研究思路。执教教师的这节课有如下三个特点:

一、深度理解,把握图形“本质”

从圆周角定义的问题设计看,执教者让圆中角“灵动”了起来,跳脱出了圆这个“圈圈”,让熟悉的角和圆产生了活泼的互动!再由构成角的基本元素“顶点”和“边”与圆形成密切的、特殊的关联!自然合理地把曲线型和直线型进行了组合,做到新旧融合。

二、深度理解,架构几何研究框架

几何要素的位置关系和大小关系是探究图形与几何的关键内容。“我们可以研究圆周角和哪些要素之间的关系?”,这个设问外延开去,初步搭建了几何体系的知识结构框架。这也符合《课标》提出的“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引导正是充分考虑了这个问题。正因为有这种架构模式基础,依据学生的学路来推进,“弧与角”建立关联,水到渠成,毫无牵扯学生之意。可以说,这个对整体教学活动起着重要导向作用的问题设计,在不同认知冲突的刺激下,新知的内涵自然外溢,新知的外延渐次丰腴,新知的本质越发透明。

三、深度理解,建构“实验报告式”探究

“确认-操作-观察-猜想”程序化的研究过程,是根据提示和已有知识经过推理得出结论,这些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有好处,教学中这样的启发和引导,使学生在熟悉规范证明的基础上,推理论证能力也有所提高和发展。

总之,在圆周角定义和性质的认知过程中,从元素的“叠加”,到几何体系中研究方向的确定,再到实验报告式的探究方法,让学生积累了活动经验,领悟了数学思想等深度体验,所以基于“从符号学习走向学科思想”的深度教学,有利于将抽象推理模型的基础思想在学习过程里由隐而不露变为显山露水,顺应学科思想的孕育升华。

《圆周角定理的证明》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圆周角定理的证明》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生活动:教师演示课件或图片:展示一个圆柱形的海洋馆.并出示海洋馆的横截面示意图,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理解问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总是与现实问题密不可分.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和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任务驱动,探究规律 学生动手画圆,在圆上任取一条劣弧,作这条劣弧所对的圆心角和圆周角,然后用量角器测量这些角。回答下列问题: (1)同弧(弧AB)所对的圆心角∠AOB与圆周角∠ACB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 (2)同弧(弧AB)所对的圆周角∠ACB与圆周角∠ADB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 师生活动: 学生利用度量工具(量角器或几何画板)动手实验,进行度量,发现结论.教师再利用几何画板从动态的角度进行演示,验证学生的发现.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动手,利用度量工具(如量角器、几何画板)进行实验、观察、猜想、分析、验证,得出结论: 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没有变化,并且它的度数恰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的一半. 三、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拿出课前准备的圆形纸片,在⊙O上任取一个圆周角∠BAC,将圆对折,使折痕经过圆心O 和∠BAC的顶点A.回答问题: (1)在圆上任取一个圆周角,观察圆心与圆周角的位置关系有几种情况? (2)当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上时,如何证明活动2中所发现的结论? (3)另外两种情况如何证明,可否转化成第一种情况呢? 师生活动:教师演示圆心与圆周角的三种位置关系.学生写出已知、求证,完成证明. 具体做法:1.学生分组讨论三类图形的已知、求证。2.要求其中的四个小组证明第二类图形,另外的四个小组证明第三类图形。3.师生归纳总结出圆周角定理,并且几何符号表示圆周角定理。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所发现的结论进行证明.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问题(1)的设计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探索,学会运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研究问题.问题(2)、(3)的提出是让学生学会运用化归思想将问题转化,并启发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四、巩固练习,学以致用

4《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1)》教学设计

第三章圆 《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第1课时)》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理解圆周角的概念,认识圆周角,探索圆周角及其所对弧的关系,了解并证明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 2、教材分析 《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是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三章第3小节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圆的圆心,半径,直径,弦,弧,圆心角等概念以及圆的对称性的基础上,用推理论证的方法研究圆周角与圆心角关系。它在与圆有关推理、论证和计算中应用广泛,是本章重点内容之一 3、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章的第二节课中,通过探索,已经学习了同圆或等圆中弧、弦和圆心角的关系,并对定理进行了严密的证明,通过一系列简单的练习对这个关系熟悉,具备了灵活应用本关系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猜想-验证”、分类讨论的数学方法,获得了在得到数学结论的过程中采用数学方法解决的经验,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也经历了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具备了一定的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二、目标 1、理解圆周角的概念及其相关性质 2、经历探索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的过程 3、体会由特殊到一般、分类、化归思想、并能熟练地应用“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进行论证和计算。 三、评价任务

本节共分2个课时,这是第1课时,主要内容是圆周角的定义以及探究圆周角定理,并利用定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具体地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理解圆周角定义,掌握圆周角定理. 2.会熟练运用定理解决问题. 四、教学设计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知识回顾——探究新知1——定义的应用——探究新知2——方法小结——定理的应用——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第一环节 知识回顾 活动内容: 1.圆心角的定义——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圆心角 2.圆心角的度数和它所对的弧的度数有何关系 如图:∠AOB 弧AB 的度数 3.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 、两条 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活动目的:通过三个简单的练习,复习本章第二节课学习的同圆或等圆中弧和圆心角的关系.练习1是复习圆心角定义: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圆心角;练习2和练习3是复习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活动的注意事项:题目以复习概念和定理为主,特别是定理当中的前提条件“同圆或等圆”,需要再特别向学生强调一遍,同时要学生明白何为三组量中其中一组量相等,那么其余各组量也分别相等. 第二环节 探究新知1 活动内容: (1)问题:我们已经知道,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圆心角,那当角顶点发生变化时,我们得到几种情况 点A 在圆内点A 在圆外 点A 在圆上.B O C A .B O C A O B C 顶点在圆心.C . A O B

圆周角教学设计

24.3圆周角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圆周角的概念,能运用概念辨识圆周角。 2.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及其所对弧的关系。 3.会运用定理及推论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定理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2.通过探索过程,体会分类、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激发学 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团 队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圆周角的概念和圆周角定理及推论 难点圆周角定理及推论的证明和应用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规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结合图形,师生共同回顾) 1、圆心角的概念 顶点在圆心的角 2、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心距相等 二、探求新知 1、观察:三副图有何不同 B B 顶点的位置不同,图1中,角的顶点在圆内,但不是圆心,图2中角的顶点在圆上,图3中角的顶点在圆外。 圆周角的定义: 顶点在圆上,角的两边都与圆还有另外一个公共点。

特征:①角的顶点在圆上 ②角的两边都与圆还有另外一个公共点 小试身手:判断下列图形中,有没有圆周角,为什么? 图7图8 图6 图5 图4 图3 图2 图1 2、探索 △ABC 是等边三角形,⊙O 是其外接圆,由∠BAC=60o ,∠BOC =120o,得出∠BAC=?∠BOC (∠BAC 对着弧BC ,∠BOC 也对着弧 BC ) 观察:下列哪些图形中的圆心角∠BOC 和圆周角∠A 同对一条弧?

初中数学九年级《圆周角定理及推论》公开课教学设计

(1) (2)(3)(4) (5) A 24.1.4圆周角定理及推论 教学目标:1.了解圆周角的概念,掌握圆周角定理并学会运用. 2.掌握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并会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和证明; 教学重难点:有关圆周角定理及推论 教学内容和程序: 知识点一: 1.顶点在______,并且__________________的角叫做圆周角. 2.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_______ _相等,都等于______ ____.【活动一】判断下列各图形中的角是不是圆周角,如不是请说明理由. 例1已知:如图,AB是⊙O直径,证明圆周角定理, 即∠A= 1 2 ∠BOC. 如下图,依照例1证明∠A= 1 2 ∠BOC. 练习:1.如图,已知圆心角∠BOC=100°,求圆周角∠BAC、∠BDC的度数. 2.若弦AB把圆周分成2:3的两部分,那么弦AB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为. 知识点二: 1.圆周角定理的推论1: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径. (注意:这个推论是圆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性质,为在圆中确定直角、成垂直关系创造了条件.) 2.如果一条边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3.推论2: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周角相等,它们相等.【活动二】例2如图,⊙O的直径AB为10cm,弦AC为6cm,∠ACB的平分线交⊙O于D, 求BC、AD和BD的长. B A

【练习】1.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点C 为AB 的一个三等分点,则BC ∶AC ∶AB = . 2.如图,已知AB 为⊙O 的直径,AC 为弦,OD //BC 交AC 于点D DC = cm . 3.如图,AB 是⊙O 的直径,∠CAB=60°,则∠D= °. 【活动三】 例3 如图,AB ,AC 是⊙O 的两条弦,且AB =AC ,延长CA 到点D ,使AD = AC ,连结DB 并延长,交⊙O 于点E .求证:CE 是⊙O 的直径. 练习 如图,⊙C 经过原点且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 与点B ,点A 的坐标为(0,4 ), M 是圆上一点,∠BMO =120°.求⊙C 的半径和圆心C 的坐 标. 【检测反馈】 1. 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CD 与AB 相交于点E ,∠ACD =60°,∠ADC =50°, 求∠AEC 的度数. 2.已知圆的直径是23cm ,求3cm 长的一条弦所对的圆周角. 第1题 B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十四章24.1.4圆周角(1)教学设计

24.1.4圆周角(1)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源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4.1.4圆》的第四节“24.1.4圆周角”,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圆”的内容。圆周角是在垂径定理、圆心角及弧、弦、圆心角的关系定理的基础上学习的又一个新概念,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对于角的计算、证明角相等、弧、弦相等以及证明圆中三角形相似等数学问题提供了十分便捷的方法和思路。其中圆周角定理的推理过程,采用完全归纳法,通过分类讨论,把一般问题转化为特殊情况来证明,渗透了分类讨论、类比探究和一般到特殊的化归思想,使学生学通过学习、体会“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化一般为特殊或化特殊为一般”的思考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积极创设问题情境,突出图形性质的探索过程,垂视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的有机结合,通过多种手段,如猜想、观察度量、实验操作、几何画板的演示、逻辑推理等来发现和探索圆心角与圆周角、圆周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对发现的性质进行证明,使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使推理论证成为学生观察、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自然延续。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一定的演绎推理能力和合作学习的经验,因此,通过老师设计的学案,拟尝试让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思考和在同伴引领下进行合作交流。 基于上述分析,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理解圆周角定义,并能准确识别一个角是否为圆周角。 2.经历直观操作、合作交流、动画演示与推理论证等的有机结合,探索并论证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发展演绎推理能力,体会分类讨论、类比探究和转化化归等数学思想和方法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3.会运用圆周角定理及推论进行简单的证明和计算,并在学习中通过不断的反思,进行知识的建构与整合,渗透优化意识,提高学习能力。 4.在同伴合作交流过程中不断提升几何语言表达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圆周角定理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定理的推理证明和灵活应用. 教学方法:问题引领的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圆周角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九上圆周角教学设计 湖北省谷城县城关镇中心学校宋光艳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本节教学内容源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4.1.4圆周角”,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圆”的内容。 圆心角、圆周角是与圆有关的角,圆周角是在垂径定理、圆心角及弧、弦、圆心角的关系定理的基础上学习的。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对于角的计算、证明角相等、弧、弦相等以及证明圆中三角形相似等数学问题提供了十分便捷的方法和思路。 圆周角定理的证明,采用完全归纳法,通过分类讨论,把一般问题转化为特殊情况来证明,渗透了分类讨论和一般到特殊的化归思想,使学生学会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化一般为特殊或化特殊为一般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积极创设问题情境,突出图形性质的探索过程,垂视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的有机结合,通过多种手段,如观察度量、实验操作、图形变换、逻辑推理等来发现和探索圆心角与圆周角、圆周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对发现的性质进行证明,使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使推理论证成为学生观察、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自然延续。 基于上述分析,确定本节教学重点是: 直观操作与推理论证相结合,探索并论证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发展推理能力,渗透分类讨论和化归等数学思想和方法。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理解圆周角的定义。通过与圆心角的类比,明确圆周角的两个特征:①顶点在圆上; ②两边都与圆相交,会在具体情景中辨别圆周角。 2.掌握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经历操作、观察、猜想、分析、交流、论证等数学活动,体验圆周角定理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论证以及用几何言语表达的能力;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3.通过对圆周角定理的论证,渗透分类讨论、化归等数学思想和方法。 4.引导学生对图形进行观察、研究、添加辅助线,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自信心。 三、问题诊断分析 教师教学可能存在的问题:(1)创设问题情景,以具体的实际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对概念和性质的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法,在本课中要求列举一些典型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是不容易做到的;(2)不能设计有效的数学问题,使学生通过有思维含量的数学问题,展开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索圆周角的性质,发展学生的教学思维;(3)过分强调知识的获得,忽略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4)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态度和情感关注不够,以至于不能很好地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自信心。 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1)对圆柱形海洋馆的构造缺乏了解,致使不能很好地理解视角、圆周角等概念;(2)对完全归纳法、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和方法理解有困难;(3)一般到特殊的转化、辅助线的添加、论证过程的书写等都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弱点。

最新数学湘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2.2.2第1课时圆周角定理与推论1公开课教学设计

2.22 圆周角 第1课时圆周角定理与推论1 1.理解圆周角的概念,学会识别圆周角; 2.在实际操作中探索圆的性质,了解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并能应用其进行简单的计算与证明;(重点) 3.在探索过程中,体会观察、猜想的思维方法,在定理的证明过程中,体会化归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和归纳的方法. 一、情境导入 你喜欢看足球比赛吗?你踢过足球吗?第十九届世界杯决赛于2014年在巴西举行,共有自世界各地的32支球队参加赛事,共进行64场比赛决定冠军队伍. 比赛中如图所示,甲队员在圆心O处,乙队员在圆上处,丙队员带球突破防守到圆上处,依然把球传给了甲,你知道为什么吗?你能用数学知识解释一下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圆周角的概念 下列图形中的角是圆周角的是( ) 解析:观察可以发现只有选项B中的角的顶点在圆周上,且两边都和圆相交.所以它是圆周角.故选B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1题 探究点二:圆周角定理与推论1 【类型一】利用圆周角定理求角 如图,AB是⊙O的直径,,D为圆上两点,∠AO=130°,则∠D等于( ) A.25° B.30°

.35° D .50° 解析:本题考查同弧所对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AO =130°,∠AOB =180°,∴∠BO =50°,∴∠D =25°故选A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2题 【类型二】 利用圆周角定理的推论1求角 (2015·莆田中考)如图,在⊙O 中,(AB ︵)=(A ︵ ),∠AOB =50°,则∠AD 的度数是( ) A .50° B .40° .30° D .25° 解析:∵连接O ,在⊙O 中,(AB ︵ )=(A ︵ ),∴∠AO =∠AOB ∵∠AOB =50°,∴∠AO =50°,∴∠AD =错误!∠AO =25°故选D 方法总结:本题考查的是圆周角定理,熟知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6题 三、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中,强调圆周角定理得出的理论依据,使学生熟练掌握并会学以致用

圆周角定理教案

圆周角定理教案 一、复习: 1.什么叫圆心角? 2.圆心角、弦、弧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1)我们把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圆心角. (2)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二、探索新知,合作探究 (活动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演示课件或图片:展示一个圆柱形 的海洋馆.教师解释:在这个海洋馆里,人 们可以通过其中的圆弧形玻璃窗观看窗内 的海洋动物.教师出示海洋馆的横截面示意 图,提出问题. 活动任务:圆周角定义 教师引导语预设: (1)角的顶点在什么地方 (2)角的两边和圆什么关系? (活动二)探索同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同弧所对的圆周角之间的关系 (1):如图:同学甲站在圆心的位置,同学乙站在正对着玻璃窗的靠墙的位 置,他们的视角(和)有什么关系? 同弧上的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一半. 教师抛出问题:可以给同弧所对的圆周角分类吗? 问题1:在圆上任取一个圆周角,观察圆心与圆周角的位置关系有几种情况? 问题2:当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上时,如何证明探究中 所发现的结论? 问题3:(2)如图,圆周角∠ABC的两边AB AC在圆心0的两侧,那么∠BAC= 1/2∠BOC吗?

(3)如上图,圆周角∠ABC的两边AB、AC在圆心O的同侧,那么∠BAC= ∠BOC 吗? 从(1)、(2)、(3),我们可以总结归纳出圆周角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板书) 三、课堂巩固 如图,点A、B、C、D在同一个圆上,四边形的对角线把4个内角分成8个角,这些角中哪些是相等的角? 补充练习:(要求独立完成) (1)如图,已知圆心角∠AOB=100°,求圆周角∠ACB、∠ADB的度数? 学生预设:1:学生能发现∠ACB、∠ADB与∠AOB的关系 教师引导语预设:如果不画图,结果又怎样? (2)一条弦分圆为1:4两部分,求这弦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 四、课堂小结 问题: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1)从知识、探索过程及方法上总结。 (2)从练习上总结解题方法。

最新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圆周角1》教学设计(精品教案).docx

3.5圆周角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圆周角定理的另一个推论的过程. 2.掌握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 圆周角相等,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3.会运用上述圆周角定理的推论解决简单几何问题. 重点: 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难点:例3涉及圆内角与圆外角与圆周角的关系,思路较难形成,表述也有一定的困难 例4的辅助线的添法. 教学过程: 一、旧知回放: 1、圆周角定义: 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圆周角. 特征:①角的顶点在圆上. ②角的两边都与圆相交. 2、圆心角与所对的弧的关系 3、圆周角与所对的弧的关系 4、同弧所对的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关系 圆周角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二. 课前测验 1.100o的弧所对的圆心角等于_______,所对的圆周角等于_______。 2、一弦分圆周角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另一部分的4倍,则这弦所对的圆周角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 3、如图,在⊙O 中,∠BAC=32o,则∠BOC=________。 4、如图,⊙O 中,∠ACB = 130o,则∠AOB=______。 5、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 )顶点在圆周上的角叫做圆周角。 (B )60o的圆周角所对的弧的度数是30o (C )一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 (D )120o的弧所对的圆周角是60o 三, 问题讨论 问题1、如图1,在⊙O 中,∠B,∠D,∠E 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问题2、如图2,AB 是⊙O 的直径,C 是⊙O 上任一点,你能确定∠BAC 的度数吗? 问题3、如图3,圆周角∠BAC =90o,弦BC 经过圆心O 吗?为什么? A O C B A O C ● O B A C D E ● O B C A 图3

《圆周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圆周角的概念,让学生探索和掌握圆周角定理,并能灵活地应用圆周角定理解决圆的有关说理和计算问题。 2、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由特殊到一般”、“分类”、“化归”等数学思想;【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及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解决问题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既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又要培养学生以严谨求实的态度思考问题;【情感目标】: 1、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互相讨论的团队精神; 2、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的过程; 难点:了解圆周角的分类、用化归思想合情推理验证“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圆规、三角板、自制教具、皮筋; 学生:学具、皮筋、圆规、量角器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复习提问:教具中的∠AOB是我们前面学习过的什么角? 【设计意图:选择新旧知识的切入点,既复习上节课内容,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学生探求新知】. 2.教具演示顶点的移动

观察:当顶点移到C处时,这个角此时还是圆心角吗?它和圆心角有什么区别?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类比,找出圆周角的基本特征.】 3.请同学给圆周角下定义. 4.在教具上用皮筋依次演示下列角,请同学们结合圆周角概念判断这些角是否为圆周角,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用直观图形强化学生对圆周角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观察能力.】二、师生互动启发猜想 【探究活动一】摆一摆:一条弧对的圆心角有几个,圆周角有几个? 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和皮筋,通过由实验、观察等方法可得出:一条弧对的圆心角只有一个,圆周角有无数个; 【探究活动二】找一找:圆心与圆周角有几种位置关系? 充分的活动交流后,教师挑选有代表性的几个小组派代表在展台上展示图片,说明圆心与圆周角的位置关系: ①圆心O在∠BAC的内部②圆心O在∠BAC的一边上③圆心O在∠BAC的外部 请同学们思考除这三种位置关系外是否还有遗漏? 分别做出这三个图中的圆心角∠BOC, ①圆心O在∠BAC的内部②圆心O在∠BAC的一边上③圆心O在∠BAC的外部

4《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教学设计

第三章圆 《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第 1 课时)》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理解圆周角的概念,认识圆周角,探索圆周角及其所对弧的关系, 了解并证明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 2、教材分析 《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是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三章第3 小节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圆的圆心,半径,直径,弦,弧,圆心角等概念以及圆的对称性的基础上,用推理论证的方法研究圆周角与圆心角关系。它在与圆有关推理、论证和计算中应用广泛,是本章重点内容之一 3、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章的第二节课中,通过探索,已经学习了同圆或等圆中弧、弦和圆心角的关 系,并对定理进行了严密的证明,通过一系列简单的练习对这个关系熟悉,具备了灵活应用 本关系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猜想-验证”、分类讨论的数学方法,获得了在得到数学结论的过程中采用数学方法解决的经验,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也经历了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具备了一定的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二、目标 1、理解圆周角的概念及其相关性质 2、经历探索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的过程 3、体会由特殊到一般、分类、化归思想、并能熟练地应用“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进行论证和计算。 三、评价任务 本节共分2 个课时,这是第1 课时,主要内容是圆周角的定义以及探究圆周角定理,并利用定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具体地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理解圆周角定义,掌握圆周角定理. 2.会熟练运用定理解决问题.

四、教学设计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知识回顾一一探究新知1 ――定义的应用 探究新知2―― 方法小结一一定理的应用一一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第一环节知识回顾 活动内容: 1?圆心角的定义一一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圆心角 2?圆心角的度数和它所对的弧的度数有何关系 如图:/ A0 _____ 弧AB 的度数 3.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 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活动目的:通过三个简单的练习,复习本章第二节课学习的同圆或等圆中弧 和圆心角的关系?练习1是复习圆心角定义: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圆心角;练习 2 和练习3是复习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条弦皿 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 活动的注意事项:题目以复习概念和定理为主,特别是定理当中的前提条件 同圆或等圆”,需要再特别向学生强调一遍,同时要学生明白何为三组量中其 中一组量相等,那么其余各组量也分别相等 第二环节探究新知1 活动内容: (1)问题:我们已经知道,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圆心角,那当角顶点发生变化时 ,并且两边分别与圆还有 个交点的角叫做圆周角 、两条 _______ 中有一组 A 类比圆心角定义,得出圆周角定义:顶点在圆上

2017圆周角教案-.doc

圆周角教案(第1课时) 三维目标: (1)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掌握圆周角的两个特征、定理的内容及简单应用; (2)继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想象、归纳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3)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圆周角的概念和圆周角定理 教学难点:圆周角定理的证明中由“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完全归纳法的数学思想. 教学活动设计:(在教师指导下完成) (一)圆周角的概念 1、复习提问: (1)什么是圆心角? 答: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圆心角. (2)圆心角的度数定理是什么? 答: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的度数. (如右图) 2、引题圆周角: 如果顶点不在圆心而在圆上,则得到如左图的新的角∠ACB,它就是圆周角.(如右图)(演示图形,提出圆周角的定义) 定义:顶点在圆周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 3、概念辨析: 1判断下列各图形中的是不是圆周角,并说明理由.

学生归纳:一个角是圆周角的条件:①顶点在圆上;②两边都和圆相交. (二)圆周角的定理 1、提出圆周角的度数问题 问题:圆周角的度数与什么有关系? 经过电脑演示图形,让学生观察图形、分析圆周 角与圆心角,猜想它们有无关系.引导学生在建立关系 时注意弧所对的圆周角的三种情况:圆心在圆周角的一 边上、圆心在圆周角内部、圆心在圆周角外部. (在教师引导下完成) (1)当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上时,圆周角与相 应的圆心角的关系:(演示图形)观察得知圆心在 圆周角上时,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一半. 提出必须用严格的数学方法去证明. 证明:(圆心在圆周角上) (2)其它情况,圆周角与相应圆心角的关系: 当圆心在圆周角外部时(或在圆周角内部时)引导学生作辅助 线将问题转化成圆心在圆周角一边上的情况,从而运用前面的结论, 得出这时圆周角仍然等于相应的圆心角的结论. 证明:作出过C的直径(略) 可以发现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没有变化,并且它的度数恰 好等于这条弧所对等于它所对圆心角的一半. 说明:这体现了数学中的分类方法;在证明中,后两种都化成了第一种情况,这体现数学中的化归思想.(对A层学生渗透完全归纳法) 2、巩固练习: (1)如图,已知圆心角∠AOB=100°,求圆周角∠ACB、∠ADB的度数? (2)一条弦分圆为1:4两部分,求这弦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 说明: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有无数多个,却这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只有一个,但一条弦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只有两个. (四)总结 知识:(1)圆周角定义及其两个特征;(2)圆周角定理的内容. 思想方法:一种方法和一种思想: 在证明中,运用了数学中的分类方法和“化归”思想.分类时应作到不重不漏;化归思想是将复杂的问题转化成一系列的简单问题或已证问题.

圆周角教学设计

圆周角教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4.3圆周角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圆周角的概念,能运用概念辨识圆周角。 2.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及其所对弧的关系。 3.会运用定理及推论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定理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2.通过探索过程,体会分类、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激发学 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团 队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圆周角的概念和圆周角定理及推论 难点圆周角定理及推论的证明和应用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规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结合图形,师生共同回顾) 1、圆心角的概念 顶点在圆心的角 2、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心距相等 二、探求新知 1、观察:三副图有何不同 B B 顶点的位置不同,图 1中,角的顶点在圆内,但不是圆心,图2中角的顶点在圆上,图 3中角的顶点在圆外。 圆周角的定义: 顶点在圆上,角的两边都与圆还有另外一个公共点。 特征:①角的顶点在圆上 ②角的两边都与圆还有另外一个公共点

小试身手:判断下列图形中,有没有圆周角,为什么? 图7图8 图6 图5 图4 图3 图2 图1 2、探索 △ABC 是等边三角形,⊙O 是其外接圆,由∠BAC=60o ,∠BOC =120o,得出∠BAC=?∠BOC (∠BAC 对着弧BC ,∠BOC 也对着弧 BC ) 观察:下列哪些图形中的圆心角∠BOC 和圆周角∠A 同对一条弧?

圆周角定理教学设计

圆周角定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掌握圆周角的定理的内容及证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学习的自信 教学重点:圆周角的概念和圆周角定理 教学难点:圆周角定理的证明中由“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完全归纳法的数学 思想. 教学流程 一复习:1什么是圆心角?你能画一个圆心角吗? 2类比圆心角的定义你知道什么是圆周角吗? 二、新课讲解 1圆周角定义:顶点在圆周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 练习:判断下列各图形中的是不是圆周角,并说明理由. 归纳:一个角是圆周角的条件:①顶点在圆周上②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缺一不可。 2、问题1:圆周角的度数与什么有关系?你能画出同一个弧AB所对的圆周角吗?学生展示:引导学生圆周角的三种情况: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上、圆心在圆周角内部、圆心在圆周角外部.问题2;圆心角鱼圆周角有什么数量关系呢?学生猜测,教师用课件验证。(1)当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上时,圆周角与相应的圆心角的关系:观察得知圆心在圆周角上时,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一半 (2)其它情况,圆周角与相应圆心角的关系: 当圆心在圆周角外部时(或在圆周角内部时)引导学生作辅助线将问题转化成圆心在圆周角一边上的情况,从而运用前面的结论,得出这时圆周角仍然等于相应的圆心角的结论. 证明:作出过O的直径(自己完成) 可以发现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没有变化,并且它的度数恰好等于这条弧所对等于它所对圆心角的一半.

练习:已知圆心角∠AOB=100°,求圆周角∠ACB、∠ADB的度数? 三:总结知识上:(1)圆周角定义及其两个特征;(2)圆周角定理的内容. 思想方法:分类方法和“化归”思想.分类时应作到不重不漏;化归思想是将复杂的问题转化成一系列的简单问题或已证问题. 四、作业:小卷

圆周角定理

第二十四章圆 24.1.4圆周角 阜康市二中鲁斌 一、教材内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圆第四课时垂直于圆周角教学设计 二、教材分析: 《圆周角》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圆》这一章中的重要一节,它是引入圆心角之后又学习的另一个与圆有关的重要的角,圆周角及圆周角定理是这一章的基本概念和定理,学生掌握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后续知识的学习。因此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并三、教学目标: 1. 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探索并证明圆周角定理并能应用圆周角定理,解决简单问题。 2. 在探索圆周角的过程中,培养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分情况逐一证明的必要性。 3. 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同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度数的关系. 难点:应用圆周角定理解决简单问题 五、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圆心角的定义,对圆心角、弧、弦的关系有了认识,因此在学习圆周角的定义时,学生会对圆内的又一类角很有兴致,同时圆周角的定义是类比圆心角得到的,让学生体会类比思想的重要性,而圆周角定理的证明用到了完全归纳法,分为三种情况证明,对于学生有些难度。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出示多媒体课件: 足球训练场上教练在球门前划了一个圆圈进行 无人防守的射门训练,甲、乙两名运动员分别在C、 D两处,他们都说在自己所在位置对球门AB的张 角大,你认为他们谁说的对?

(甲对球门AB的张角为∠C 乙对球门AB的张角为∠D) 问题∠C、∠D两个角还是我们学过的圆心角吗?(像∠C、∠D这样的角我们叫它圆周角。) 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①角的顶点在圆上②角的两边都与圆相交).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创设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欲望,把学生的注意力尽快地集中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问题你能类比圆心角的定义给圆周角下个定义吗? 圆周角定义: 顶点在圆上,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圆周角 特征:①角的顶点在圆上.②角的两边都与圆相交 设计意图:让学生给圆周角下定义,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练习1:如图,判断下列各图形中所画出的角是否为圆周角并说明理由。 小结: 判断要点:①角的顶点在圆上.②角的两边都与圆相交 问题如图,任取一段,那么它所对的圆心角有几个?那弧AB所对 的圆周角有多少个呢? 一条弧所对的圆心角只有一个,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有无数个。 (任取优弧上一点,连接的两个端点即为所对的一个圆周角) (二)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所对的圆周角与它所对的圆心角 之间的关系.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数学《圆周角》教案

24.1.4 圆周角 【知识与技能】 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探索圆周角与同弧所对的圆心角之间的关系,并会用圆周角定理及推论进行有关计算和证明.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圆周角定理的过程,初步体会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渗透解决不确定的探索型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 通过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活动经验,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的探究与应用. 【教学难点】 圆周角定理的证明中由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 圆周角定理及推论的应用.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如图是一个圆柱形的海洋馆的横截面示意图,人们可以通过其中的圆弧形玻璃窗AB观看窗内的海洋动物,同学甲站在圆心O的位置.同学乙站在正对着玻璃窗的靠墙的位置C,他们的视角(∠AOB和∠ACB)有什么关系?如果同学丙、丁分别站在其他靠墙的位置D和E,他们的视角(∠ADB和∠AEB)和同学乙的视角相同吗? [相同,2∠ACB=2∠AEB=2∠ADB=∠AOB]

【教学说明】教师出示海洋馆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引出课题,学生观察图形、分析,初步感知角的特征.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圆周角的定义 探究1 观察下列各图,图(1)中∠APB的顶点P在圆心O的位置,此时∠APB 叫做圆心角,这是我们上节所学的内容.图(2)中∠APB的顶点P在⊙O上,角的两边都与⊙O相交,这样的角叫圆周角.请同学们分析(3)、(4)、(5)、(6)是圆心角还是圆周角. 【教学说明】设计这样的一个判断角的问题,是再次强调圆周角的定义,让学生深刻体会定义中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归纳结论】圆周角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顶点在圆上;②角的两边都与圆相交.二者缺一不可. 2.圆周角定理 探究2如图,(1)指出⊙O中所有的圆心角与圆周角,并指出这些角所对的是哪一条弧? (2)量一量∠D、∠C、∠AOB的度数,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3)改变动点C在圆周上的位置,看看圆周角的度数有没有变化?你发现其中有规律吗?若有规律,请用语言叙述.

沪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圆周角教案

《圆周角》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理解圆周角概念,理解圆周用与圆心角的异同; 2.掌握圆周角的性质和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征; 3.能灵活运用圆周角的性质解决问题; 4.使学生掌握圆内接四边形的概念,掌握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 5.使学生初步会运用圆的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证明和计算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 1.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圆周角的性质和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征. 2.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 教学难点 1.发现并证明圆周角定理. 2.理解“内对角”这一重点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如图是一个圆柱形的海洋馆,在这个海洋馆里,人们可以通过其中的圆弧形玻璃窗⌒ AB观看窗内的海洋动物.大家请看海洋馆的横截面的示意图,想想看:同学甲站在圆心O的位置,同学乙站在正对着下班窗的靠墙的位置C,他们的视角(∠AOB和∠ACB)有什么关系?如果同学丙、丁分别站在其他靠墙的位置D和E,他们的视角(∠ADB和∠AEB)和同学乙的视角相同吗? 二.认识圆周角. 1.观察∠ACB、∠ADB、∠AEB,这样的角有什么特点? 2.给出定义,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与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注意两点:1.角的顶点在圆上;2.角的两边都与圆相交,二者缺一不可.) 3.辩一辩,图中的∠CDE是圆周角吗?引导学生识别,加深对圆周角的了解.

4.圆周角与圆心角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三.探究圆周角的性质. 1.在下图中,同弧⌒ AB所对的圆周角有哪几个?观察并测量这几个角,你有什么发现?大胆说出你的猜想.同弧⌒ AB所对的圆心角是哪个角?观察并测量这个角,比较同弧所对的圆周角你有什么发现呢?大胆说出你的猜出想. 2.由学生总结发现规律: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没有变化,并且它的度数恰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的一半,教师再利用几何画板从动态的角度进行演示,验证学生的发现. 四.证明圆周角定理及推论. 1.问题:在圆上任取一个圆周角,观察圆心角顶点与圆周角的位置关系有几种情况? 2.学生自己画出同一条弧的圆心角和圆周角,将他们画的图归纳起来,共有三种情况:①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上;②圆心在圆周角的内部;③圆心在圆周角的外部.如下图 3.问题:在第一种情况中,如何证明上面探究中所发现的结论呢?另外两种情况如何证明呢? 4.怎样利用有上结论证明我们的第一个猜想:圆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利用圆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 5.以上结论同圆改成等圆,同弧改成等弧结论还成立吗?为什么? 6.总结出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7.将上面定理中的“同弧或等弧”改成“同弦或等弦”,结论还成立吗? 8.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周角相等,它们所对的弧一定相等吗?为什么?

圆周角3 教案

第 1 页 共 3 页 24.1.4 圆周角 第2课时 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及圆周角定理的综合运用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圆内接多边形和多边形的外接圆的意义,知道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会简单运用这个结论. 2.培养演绎推理能力和识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2.难点:结论的证明. 三、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巩固旧知 1.填空:如图, x= °. 2.填空:如图,∠BAC=55°,∠CAD=45°, 则∠DBC= °,∠BDC= °, ∠BCD= °. 3.用三角尺画出下面这个圆的圆心.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下面的板书) 圆周角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圆心角的一半. 推论1: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推论2: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师:(指准板书)前面我们学习了圆周角定理和它的两个结论,本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我们要学习圆周角定理的第三个推论(板书:推论3). 师:推论3怎么说?让我们先来看下面的问题. (三)尝试指导,讲授新课 (师出示下图) 师:(指准图)这是四边形ABCD ,这个四边形有一个特点,什么特点?(稍停)这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点A ,点B ,点C ,点D 都在⊙O 上,我们把这个四边x 50?40?A B C D O A B C D .

形叫做圆内接四边形(板书:四边形ABCD叫做圆内接四边形),我们还把⊙O 叫做四边形ABCD的外接圆(板书:⊙O叫做四边形ABCD的外接圆). 师:(出示圆内接三角形图片,并指准)这是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所有顶点都在这个圆上,我们把这个三角形叫做圆内接三角形,把这个圆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外接圆. 师:(出示圆内接五边形图片,并指准)这是五边形,这个五边形的所有顶点都在这个圆上,我们把这个五边形叫做圆内接五边形,把这个圆叫做这个五边形的外接圆. 师:(出示圆内接五边形图片,并指准)一般地说,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圆上,这个多边形叫做圆内接多边形,这个圆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外接圆. 师:知道了圆内接多边形的概念,(指黑板上的圆内接四边形)现在我们还是回来看圆内接四边形. 师:圆内接四边形有一个重要的性质,什么性质?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板书: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师: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什么意思?(指准图)就是说,∠A+∠C=180°,∠B+∠D=180°,(板书:∠A+∠C=180°,∠B+∠D=180°). 师:用圆周角定理可以推出这个结论,怎么推?大家自己先想一想(让生思考片刻). 师:我们一起来证明,(指板书)先证明∠A+∠C=180°. 师:怎么证明∠A+∠C=180°?连结OB,OD(边讲边用虚线连结OB,OD). 师:(把BAD描成红色,并指准)这条红弧所对的圆周角是哪个? 生:(齐答)∠C. 师:红弧所对的圆周角是∠C(边讲边用红笔标∠C),那红弧所对的圆心角是哪个? 生:(齐答)∠BOD. 师:红弧所对的圆心角是∠BOD(边讲边用红笔标∠BOD). 师:(把BCD描成黄色,并指准)这条黄弧所对的圆周角是哪个? 生:(齐答)∠A. 师:黄弧所对的圆周角是∠A(边讲边用红笔标∠A),那黄弧所对的圆心角是哪个? 生:…… 师:(指准图)黄弧所对的圆心角是这个角(边讲边用黄笔标这个角). 师:(指准图)根据圆周角定理,∠A等于这个圆心角的一半,∠C等于这个圆心角的一半,所以∠A+∠C等于这个角加上这个角的一半.这个角加上这个角等于360°,所以∠A+∠C等于360°的一半,等于180°. 师:同样道理可以证明∠B+∠D=180°. 师:(指板书)推论3是一个很有用的结论,下面就请同学们利用这个结论来做几个练习. 第 2 页共 3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