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纺织品 织物 用小样品测定单位面积的质量

EN 纺织品 织物 用小样品测定单位面积的质量
EN 纺织品 织物 用小样品测定单位面积的质量

EN 12127:1997纺织品织物用小样品测定单位面积的质量

1 范围

本标准描述了在标准大气中测试和(或)烘燥以测定小样品单位面积的质量的方法。本标准可用于机织物和针织物,也可用于用其他方法生产的织物。

2 引用标准

EN 20139:1993

EN 30012-1:1993

3原理

织物样品在松弛状态下调湿后裁取试样,在调湿状态和(或)烘燥状态下称重,并计算单位面积的质量。

4 样品

4.1面料样品

试样的选择或是符合下述步骤中面料的规格,或遵从利益相关方的协议。在没有符合规格的原料时,一个适合的抽样步骤在附录A中给出。

从试验样品中选择测试样的例子在附录B中给出。避免测试样折叠,卷边或是测试样不具有代表性。不均匀织物选取不同区域的代表性试样时,应当遵从利益相关方的协议规定。

4.2 服装样品

如果可能,从服装的各个不同部位各裁取一个试样。例如:长腿内衣应从每条裤腿裁取一个试样,在内衣顶部也要裁取一个试样。

5 装置

测试装置应当符合EN 30012-1:1993的规定。

5.1圆盘取样器,取样面积100cm2,取样精度±1%。

5.2 剪刀,如果没有圆盘取样器时。

5.3 直尺,分度值0.5mm。

5.4 天平,精度±1mg。

5.5 称量瓶,有适合测试样的尺寸。

5.6 干燥烘箱,能够保持(105±3)℃并能够进行空气循环。

5.7 干燥器。

6 调湿和试验用大气

预调湿,调湿及试验用大气应符合EN 20139的规定。

7 步骤

7.1 织物的松弛

测试前使织物处于松弛状态是非常重要的。织物应该平铺并在第6部分所规定的大气中调湿24h。遵照各方的协议,针织物可能需要经历一个前期松弛处理阶段。这应在测

试报告中陈述。

7.2 面积的测量

在避免织物扭曲变形的前提下用圆盘取样器或是剪刀裁取最小值100cm2的试样至少5块。

当使用圆盘取样器时,用圆盘取样器的裁剪面积进行计算。

当使用剪刀时,对每个试样的长宽分别测量3次,精确值1mm。用长宽的平均值计算出裁剪面积,四舍五入至3位有效数字。用这个测量面积进行下列计算。

7.3 在标准大气中测量时的质量测量

称量每一个试样并记录其对应的数值,精确至1mg。

7.4 烘燥质量的测量

预热烘箱至(105±3)℃。将每个试样独立的放在称量瓶中,并将称量瓶以瓶盖相邻的方式放置在烘箱中并烘燥至质量恒定(在至少间隔40min的连续称量中,两次测量的质量之差不超过后一次测量的质量的0.1%)。

干燥结束后将瓶盖盖好,并将称量瓶放在干燥器中冷却。

称量每一个装有样品的称量瓶和取出样品的称量瓶,记录每一个结果。

计算每个烘燥样的质量。

8 测量结果

对每一个试样计算单位面积质量M,用下列公式,用g/m2表征:

m:每个试样的质量,调湿样或是烘燥样,单位为g;

A:同一测试样的面积,单位cm2。

计算试样单位面积质量的平均值单位为g/m2,四舍五入至3位有效数字。

如果需要,计算变异系数精确值0.1% ,95%置信区间和(或)最大值和最小值,四舍五入至3位有效数字。

9 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应包含以下信息:

a)说明试验按本标准执行及实验日期

b)测试样品的鉴定,如果需要注明样品的抽样程序

c)任何测试前的样品的处理,尤其是当针织物进行的特殊的松弛处理

d)在标准大气和(或)烘燥时的测试条件

e)任何偏离本标准的细节。

f)平均单位面积质量,单位g/m2

g)如果需要,单位面积质量变异系数,单位%

h)如果需要,95%置信区间,单位g/m2

i)如果需要,最大值和最小值,单位g/m2。

2020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面积和面积单位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22分) 1、( ),就是它们的面积。 2、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周长是()。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边长是()。 3、4平方米=( )平方分米8公顷=( )平方米 500公顷=( )平方千米3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9平方千米=( )公顷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小明身高132 ( )。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 ( )。 教室地面的面积是56 ( )。课桌面的面积约是42 ( )。中国的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 )。一张课桌高6()。一台电视机的屏幕是20()。一枚5角硬币面积大约15( ) 。广场的面积约是40( ) 。 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它的面积是( ),周长是()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X”)。(16分) 1、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和周长相等。() 2、正方形的边长扩大2倍,它的面积也扩大2倍。() 3、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4、6平方米=60平方分米。() 5、用8厘米铁丝围成的正方形要比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大()。 6、一个长方形,长5分米,宽4分米,它的面积是20分米。()

7、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周长不一定相等。( ) 8、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增加2厘米,面积也就增加2平方厘米。( ) 三、在 里填上“>”“<”或“=”。(8分) 2公顷 ○ 1900平方米 3平方千米 ○ 30公顷 500平方分米 ○ 5平方米 4000平方米 ○ 4公顷 70平方分米 ○ 7米 500平方厘米 ○ 60平方分米 80平方分米 ○ 1平方米 4平方米 ○ 400公顷 四、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12分) 周 面积: 面积: 五、解决问题。(42分) 1、一个长方形菜地,长60米,宽是长的一半。这块菜地的周长是多少?它的面积是多少? 2、有一块正方形地砖,周长是24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教学内容】:2015年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书第60—63面。 【教材分析】: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学习了长度、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的计算的基础上编排的。是本单元知识展开的基础。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突变和飞跃。教材的编写,一方面是让学生充分感知面积的含义,主动探索建立面积的表象,熟练应用面积单位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是为本单元后面的而积计算作充分的知识铺垫。 【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己经建立了长度、长度单位的概念。但是由“长度”概念到“面积”概念。由“长度单位”到“面积单位”知识跨度大,难度高,抽象性也比较强。根据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小学中年级学生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思维往往要借助于形象的事物或亲自参与活动作为认识的基础)。本节课设计了直观演示、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从学生己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让学生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自身体验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充分感知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突出重点(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面积单位大小的表象),突破难点(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并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观念)。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理解面积的含义,在主动探究应用中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观念。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理解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在熟悉的事物中由初步感知到抽象概括出面积的意义。体验知识建立形成的过程。 2. 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018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测试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测试题 一、填空(31分)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和()。 2、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周长是()。面积 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边长是()。 3、1米=()分米 1分米=()厘米 1平方米=()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我发现了:每相邻的两个常用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每相邻的两个常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3、 4平方米=( )平方分米 8公顷=( )平方米 500公顷=( )平方千米 3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9平方千米=( )公顷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小明身高132 ( )。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 ( )。 教室地面的面积是56 ( )。课桌面的面积约是42 ( )。 一张课桌高7()。一台电视机的屏幕是20()。 黑板面的大小是4()。中国的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 )。 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它的面积是( ),周长是()。一个边长是8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周长是()。 6、在一个面积是60平方米的墙上有3 个窗户,每个窗户的面积都是4平方米, 如果要粉刷这面墙,粉刷的面积是( )平方米。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7分) 1.周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 2.常用的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常用的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 ) 3.8平方分米+4平方厘米=12平方厘米.( ) 4.长50厘米、宽40厘米的长方形,面积是20平方分米.( ) 5.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围成两个不同形状的长方形,它们的面积相等. ( ) 6.用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与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相等.( ) 7.边长是1厘米的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8厘米.( )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1)教室的面积约是()。 A、60平方厘米 B、60平方分米 C、60平方米 (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 A、4厘米 B、4平方厘米 C、1平方厘米 (3)5个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 1

面积和面积单位优秀教学设计

篇一:面积和面积单位(优质课教案) 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2、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观念,会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测量指定面的面积。 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 教学准备: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图片,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40个左右),1平方米大的报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我们先玩个游戏,伸出你的双手,听我的口令,看谁的反应快。手心的面向上,手背的面向上,手心、手心、手背、手心、手背、手心、手背、手背、手背?? 师:我们刚才玩的游戏利用了手的两个面,像这样的面还有吗?生:有。 二、面积概念 师:在哪里?你说。 生:桌子的面,书本的面,铅笔盒的面??(学生都有的可以摸一摸,摸的时候要把整个面摸完整。) 师:刚才咱们说的摸的都是物体表面(板书)。再回想一下,你有什么发现?生:有大的,有小的,有粗糙的,有光滑的?? 物体表面的大小(师补上“大小”) 师:(出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这些你认识吗?依次出示,生依次说出。师: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生:平面图形。(板书) 师:它们跟物体表面一样也有大小之分,这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面积。完成面积概念: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 三、面积单位 1、认识单位的必要性 ⑴观察法 师:现在咱们比较一下黑板和课桌面的面积大小。 生:黑板的面积大,课桌面的面积小。(说完整)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一看就可以知道的。 师:直接看能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板书:观察法)

面积和面积单位专项练习

“面积和面积单位”专项练习 1、填空: (1)物体的( )或( )的大小,叫做它们的( )。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 )、( ),它们是用来度量物体的 ( )。 (3)常用的长度单位有( )、( )、(),它们是用来度量物体的( )。 2、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周长是( )。边长是( )的正 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周长是(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 周长是( )。 3、下图每个格是1平方厘米。数一数,下面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 ) ()() 4、用红色描出图形周长,用黄色涂出它们的面积。 5、下面六个图形中,先数一数,再给面积最大的涂上绿色,面积最小的涂上红色。 6、根据下面的测量要求,说出用长度单位还是用面积单位? 课桌面的大小______操场的大小_________ 讲台的高_______ 教室的长__ ______黑板面的大小______ 门的大小________ 绳子的长短_______ 瓷砖的面 ______ 7、填上适当的单位。 黑板长4 足球场的占地面积是7200_______ 一台电视机的屏幕是 20______ 5角硬币面积大约15_______ 课桌高7 教室的面 积是56 小兰的腰围6课桌的面积是40 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3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

商场的面积是4000 果园的面积是4长江长约6000 珠穆朗玛峰高约8000 课本的封面有250 汽车每小时行120 北京天安门广场约440000 学校操场面积约1000 学校占地9000 铅笔盒宽10________ 一个钮扣的面积大约是1_____ 一支钢笔长13___ ____ 大楼高20_______ 橡皮的面积是8_______一格火柴盒表面15_______ 8、比大小 甲周长()乙周长甲周长( )乙周长甲周长( )乙周长 甲面积( )乙面积甲面积( )乙面积甲面积( )乙面积 甲周长()乙周长甲周长( )乙周长甲周长()乙周长 甲面积()乙面积甲面积()乙面积甲面积( )乙面 积 9、.先数出下面每个图形各占几个方格,再画一个和图②一样大的图形。 10、在方格纸上中画出所有面积是20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每个小格表示1平方厘米)

最新常用面积单位换算公式及技巧

常用土地面积换算方式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0000平方毫米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1平方公里=100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国际上一般使用千米、米、分米、厘米作为普通计量单位,他的各个单位进率为10x10,等于100。 面积的物理量符号为S 1公顷=15亩1公顷=100公亩1公亩=0.15亩 1亩= 666.666667 平方米1公亩=1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公里=1000米x1000米=100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500亩1公顷=0.01平方公里 ha,hm2都是指公顷;ha是以前用的单位,现在一般用hm2 hm是hundred metre 的缩写,即百米,即1公顷=1hm2=10000平方米 在面积中,最特别是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是10000 都是100进制

面积单位换算表

土地面积和地价单位换算的简便方法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土地面积的计量单位在不少场合仍沿用“亩”这个单位。基准地价也往往用“万元/亩”作单位。但我国土地面积的法定计量单位是“平方米”。土地面积单位在“亩”与“平方米”之间以及地价在“万元/亩”与“元/平方米”之间的换算,还是土地价值评估中经常要遇到的事情。 1.最笨的土地面积单位换算方法 土地面积单位换算时,常见许多人采用:1亩=666 .6666……平方米,这一公式来进行换算。土地单价“万元/亩”换算成“元/平方米”时,将分子乘以10,000,分母乘以666.6666……后,再用分子的数值除以分母的数值计算出具体的结果。 假设某宗地的基准地价为D万元/亩,用这一公式换算的计算过程如下: D万元/亩=(D ×10,000) /666.6666……元/平方米 这样的换算,既繁锁易出错,又不精确。虽然用计算器,由于数字多,稍不小心,还会出错。由于1亩=666.6666……平方米,小数点后是除不尽的小数。我们作计算时有时只取整数部份667或666.67等,但不管取多少位,式中的等号将变成约等号。在评估测算中,有时须将土地面积从“平方米”换算成“亩”,以后又要将“亩”再换算成“平方米”。如果换算中计算不精确,对于面积较大的土地,经过这一来回,也许会少掉或多出好几平方米。怎样的换算方法,能使计算相对简单,而又不因为小数点后的取舍造成精确度不高呢?现在向大家推荐一种土地面积、地价换算的简便方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范文四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范文四篇《面积和面积单位》是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重点是正确认识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三个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范文一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的方式,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初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 3.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能力、自学能力和估测能力。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教学难点: 1.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 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教学课件和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长25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另一个长3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 学具:每四人一组,长25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长3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各一个,每组一袋学具,内有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学具若干;每个学生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学具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充分感知面积的意义 同学们,今天钟老师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大家有信心来上好这节课吗?有信心的话咱们同桌之间击个掌,(孩子们击掌)我也来(老师加入学生的击掌中,从第一排开始从左向右依次与学生击掌,停留在与一个学生击掌的过程中)。老师的手掌面大还是他的大?(学生进行比较)同学们,请把你的手掌轻轻地放在数学书的封面上,比比看,数学书的封面大还是手掌面大。(学生进行比较)摸一摸桌面,比一比,桌面大还是数学书的封面大。比比看,桌面大还是黑板面大(师比黑板),比一比,教室地面大还是黑板面大。 师:刚才我们说手掌、数学书、黑板、教室地面都是物体,他们有的大,有的小,像这样物体的表面的大小,这是他们的面积(板书: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今天我们来研究面积(板书课题:面积) 师:谁能举例说说什么叫面积?(师拿出数学书摸数学书的封面)如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如:我们刚才摸的课桌表面的大小就是课桌的面积;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

2020年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测试题

一、填空(31分)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和()。 2、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周长是()。面积 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边长是()。 3、1米=()分米 1分米=()厘米 1平方米=()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我发现了:每相邻的两个常用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每相邻的两个常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3、 4平方米=( )平方分米 8公顷=( )平方米 500公顷=( )平方千米 3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9平方千米=( )公顷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小明身高132 ( )。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 ( )。 教室地面的面积是56 ( )。课桌面的面积约是42 ( )。 一张课桌高7()。一台电视机的屏幕是20()。 黑板面的大小是4()。中国的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 )。 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它的面积是( ),周长是()。一个边长是8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周长是()。 6、在一个面积是60平方米的墙上有3 个窗户,每个窗户的面积都是4平方米, 如果要粉刷这面墙,粉刷的面积是( )平方米。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7分) 1.周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 2.常用的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常用的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 ) 3.8平方分米+4平方厘米=12平方厘米.( ) 4.长50厘米、宽40厘米的长方形,面积是20平方分米.( ) 5.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围成两个不同形状的长方形,它们的面积相等. ( ) 6.用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与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相等.( ) 7.边长是1厘米的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8厘米.( )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1)教室的面积约是()。 A、60平方厘米 B、60平方分米 C、60平方米 (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 A、4厘米 B、4平方厘米 C、1平方厘米 (3)5个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 A、5平方米 B、12米 C、12平方米 D、6米 (4)一台电视机显示屏的面积大约是2400()。 A、平方米 B、平方分米 C、平方厘米 (5)一棵大树高15()。 A、米 B、分米 C、厘米

土地面积单位

信息窗四:土地面积单位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2—54页 教材简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以及它们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根据教材的内容把这个信息窗分成2课时进行教学。教材中提供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小明和同学一起参观新房所在的小区。观察情境图,引发学生主动提出“1公顷有多大”的问题,引入对面积的单位学习。教学中,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组织教学活动,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1、认识公顷、平方千米的含义,体会1公顷、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2、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为解决相关问题时的实际需要作基础。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验1公顷、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的表象;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上节课,我们知道小明搬了新家。今天,小明高兴的邀请小朋友们到他的新家参观。 [点击课件:出示情境图]

2、看,他们现在来到了哪儿? 3、观察画面,你发现什么?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这个小区有多大?绿化面积有多大?公顷是什么单位?1公顷有多大?…… 4、带着这么多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公顷的世界。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小明和同学一起参观新房所在的小区。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寻找数学信息。当学生对较大的面积单位产生困惑时,必然提出问题进行质疑,借此引入对新知识的学习。 二、认识公顷、感受大小 1、初步感知“公顷”。 ⑴体育课上100米大家都跑过吗?你能想象100米有多长吗? [点击课件:出示100米跑道图] ⑵如果用4条100米的跑道围成一个正方形,你能计算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吗? 学生计算,得出:100×100=10000平方米 ⑶小结:在数学中,我们把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规定为1公顷,通过计算我们又知道,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0000平方米,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 那么,你能体会这样1公顷的大小吗? 学生思考、想象:1公顷的大小。 [设计意图]:学生都有过上体育课的经历,都跑过100米,利用学生的这一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思考1公顷有多大,最后得到1公顷=10000平方米。 2、找一找“公顷” 课前,我们分组请28个同学手拉手围成了一个正方形,这样围城的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 [点击课件:出示照片] ⑵大家都围过像照片上这样的正方形,你能体会这100平方米的大小吗? 学生感知100平方米的大小。 ⑶要有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才能拼成10000平方米呢?

(完整版)面积和面积单位测试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评价与反馈 一、填空(31分)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和()。 2、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周长是()。面积 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边长是()。 3、1米=()分米 1分米=()厘米 1平方米=()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我发现了:每相邻的两个常用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每相邻的两个常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3、 4平方米=( )平方分米 8公顷=( )平方米 500公顷=( )平方千米 3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9平方千米=( )公顷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小明身高132 ( )。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 ( )。 教室地面的面积是56 ( )。课桌面的面积约是42 ( )。 一张课桌高7()。一台电视机的屏幕是20()。 黑板面的大小是4()。中国的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 )。 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它的面积是( ),周长是()。一个边长是8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周长是()。 6、在一个面积是60平方米的墙上有3 个窗户,每个窗户的面积都是4平方米, 如果要粉刷这面墙,粉刷的面积是( )平方米。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7分) 1.周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 2.常用的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常用的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 ) 3.8平方分米+4平方厘米=12平方厘米.( ) 4.长50厘米、宽40厘米的长方形,面积是20平方分米.( ) 5.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围成两个不同形状的长方形,它们的面积相等. ( ) 6.用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与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相等.( ) 7.边长是1厘米的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8厘米.( )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1)教室的面积约是()。 A、60平方厘米 B、60平方分米 C、60平方米 (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 A、4厘米 B、4平方厘米 C、1平方厘米 (3)5个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 A、5平方米 B、12米 C、12平方米 D、6米 (4)一台电视机显示屏的面积大约是2400()。 A、平方米 B、平方分米 C、平方厘米 (5)一棵大树高15()。

面积和面积单位以及面积单位间换算

第六单元面积 本单元主要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算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单元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单元教学难点:恰当选择面积单位,估计物体面积的大小,学生探究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第一部分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74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意义。 2、经历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3、认识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估测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教学准备: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学具、教具,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建立面积概念 1、物体表面的大小实物帮助理解 (板书观察、重叠) 物体表面有大有小,物体表面比较大就说他的面积比较大,物体表面比较小就说他的面积比较小。 2 、平面图形的大小 (2)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封闭图形的面积。 3、概括面积意义:谁能说说什么是面积?阅读课本概念。(板书课题:面积) 二、认识面积单位 1、设疑 (1)出示两个长宽各异的长方形(面积相同),让学生体会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他们的大小。(图形3.5)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同步练习1

《面积和面积单位》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一间教室底面的面积约是( ) 。 A.60平方厘米 B.60平方分米 C.60平方米2.边长是()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A.1米 B.1厘米C.1分米 3.讲台桌的桌面的面积约是80()。 A.平方米B.平方分米C.平方厘米 4.()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 A.手指甲面B.手机面 C.房间地砖面 D.电视屏幕面二.填空题。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2. 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3.测量教室地面面积的大小要用()做单位。 4.用2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三.判断题。 1.黑板的面积大约是6平方分米。() 2.一张邮票的面积大约是15平方厘米。() 3.一块手帕的面积大约是4分米。 4.学校操场的面积大约是720平方米。() 四.解答题。 1、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4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2、把两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周长是多少?

3、用两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和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相同吗?周长呢?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教室地面的面积比较大,要选用平方米做单位。 2.答案:A 3. 答案:B 解析:讲台桌的面积比较大,不可能用平方厘米做单位。如果用平方米做单位,80平方米,应该相当于一间教室的大小了,所以应选择平方分米做单位最合适。 4. 答案:A 二.填空题。 1.答案: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答案:1平方厘米 3.答案:平方米 4. 答案:2平方分米 解析: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2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面积不变,还是2平方分米。 三.判断题。 1.答案:× 解析:黑板的面积大约是6平方米。 2.答案:√ 3.答案:× 解析:手帕的面积大约是4平方分米。应该用面积单位,而不能用长度单位。 4.答案:√ 四.解答题。 1.答案:边长:4÷4=1(分米) 答: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解析: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4分米,可以求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用4÷4=1分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

土地面积单位公顷

土地面积单位———公顷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 基本一致。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

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土地面积单位———公顷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知道1公顷有多大,1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关系.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1 公顷有多大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平方米与公顷之间的换算.教具准备标杆与绳子.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什么叫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2.什么是1平方米?什么是1平方分米?什么是1平方厘米?(边长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3.1平方米=()平方分米3平方米5平方分米=()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5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常用的面积单位》教案

《常用的面积单位》名师教案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3页例3及做一做。 面积单位是生活中常用的单位之一,建立面积单位的概念,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为后面学习面积的相关知识奠定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先用文字介绍常用面积单位的规定,再通过丰富的活动,让学生直观认识面积单位,感知这些单位的实际大小,既帮助学生建立起面积单位的表象,又为今后进行面积的估测奠定基础。 (二)核心能力 通过用数学规定和直观认识面积单位,经历用自选单位测量面积的过程,逐步建立常用面积单位的表象,感受常用面积单位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实际测量的能力和估测能力。 (三)学习目标 1.通过数学规定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在估一估、找一找、比一比、量一量的活动中,知道这些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 2. 能利用面积单位估测物体的面积,并用测量进行验证。进一步对面积单位形成清晰的表象,培养估测能力。 3. 通过练习,理解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积累度量经验。 (四)学习重点 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五)学习难点 估计常有的物品面积。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常用的面积单位》名师教学课件,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卡片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剪边长是1厘米和1分米的正方形各一个。 (2)长度单位有()。 (二)课堂设计 1.回顾旧知,引入新知 (1)数一数,填一填。 ()个()个()个 (2)猜一猜,谁的面积大? (3)想一想:用什么形状作面积单位更合适?它的边长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数一数、猜一猜等活动对旧知进行回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面积单位的理解,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势。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感悟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以及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的相关性。】 2.问题探究 (1)认识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在学生回答过边长是多少后,接着教师出示: ①认识1平方厘米,建立表象 出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a.读一读:学生自由读,在脑中思考图形。 b.拿一拿,量一量:拿出学具中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图形,你有什么方法验证你拿的对不对?(让学生用尺子测量进行验证) c.估一估:看看身上哪些地方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用1平方厘米去比一比。 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和面积单位测试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和面积单位测试题 姓名 一、填空(27分) 1、()或者()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常用的测量土地面积单位有()。 2、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周长是()。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边长是()。 3、5平方米=()平方分米600平方分米=()平方米 4平方分米=()平方厘米70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5平方千米=()公顷20000公顷=()平方米 20000公顷=()平方千米15平方千米20公顷=()公顷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小明身高132 ( )。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 ( )。 广场的面积约是40( ) 。课桌面的面积约是42 ( )。 中国的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 )。一张课桌高6()。 一台电视机的屏幕是20()。一枚5角硬币面积大约15( ) 。 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它的面积是( ),周长是()。 二、判断(对的画“ √ ”,错的画“X”)。(16分) 1、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和周长相等。() 2、正方形的边长扩大2倍,它的面积也扩大2倍。() 3、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又是10平方厘米。() 4、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面积相等,周长也一定相等。() 5、用8厘米铁丝围成的正方形要比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大。() 6、一个教室的面积是48米。() 7、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周长不一定相等。() 8、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增加2厘米,面积也就增加2平方厘米。() 三、在○里填上“>”“<”或“=”。(8分) 2公顷○ 1900平方米3平方千米○ 30公顷 500平方分米○ 5平方米4000平方米○ 4公顷 70平方分米○ 7米500平方厘米○ 60平方分米80平方分 四、选择:(12分) ⑴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比较()a.面积单位大b.长度单位大c.无法比较 ⑵一个长为4米,宽为20分米的长方形面积是() a.80平方分米 b.800平方分米 c.80平方米 d.8平方米

1、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常用( )作单位,计算较大的土地.doc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答案)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分数_______ 1、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常用()作单位,计算较大的土地面积用()作单位。 2、公顷和平方米这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平方米和平方千米这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8公顷=()平方米50000平方米=()公顷 6000公顷=()平方千米50平方千米=()公顷 4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课桌的面积大约是44()。 一枚邮票的面积大约是8()。 教室的面积大约是48()。 我们校园的面积大约是2()。 5、一块正方形地的周长是800米,每公顷收稻谷7.5吨,那么这块地收稻谷多少吨? 6、李大伯在2公顷的山坡上种梨树。每棵梨树占地面积是8平方米,每棵梨树可收梨400千克,那么这些梨树共可以收梨多少千克?

7、一条新建的高速公路,长200千米,宽40米。那么这条公路占地多少公顷? 8、一个占地5公顷的长方形公园,宽是200米,它的长是多少米? 9.在12公顷的荒地上开一个长1200米,宽50米的鱼塘后,还剩下多少公顷的荒地? 12.一块正方形的麦田,边长200米,平均每公顷收小麦650千克,这块麦田能收小麦多少千克?

答案如下: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 1、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常用(分顷)作单位,计算较大的土地面积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2、公顷和平方米这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0 );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平方米和平方千米这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000 )。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8公顷=(10000 )平方米50000平方米=(5 )公顷 6000公顷=(60 )平方千米50平方千米=(5000)公顷 4平方千米=(400)公顷=(4000000 )平方米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课桌的面积大约是44(平方分米)。 一枚邮票的面积大约是8(平方厘米)。 教室的面积大约是48(平方米)。 我们校园的面积大约是2(平方千米)。 5、一块正方形地的周长是800米,每公顷收稻谷7.5吨,那么这块地收稻谷多少吨?

面积和面积单位专项练习

“面积和面积单位”专项练习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 1、填空: (1)物体的()或( )的大小,叫做它们的( )。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 )、( ),它们是用来度量物体的( )。 (3)常用的长度单位有( )、( )、( ),它们是用来度量物体的( )。 2、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周长是( )。边长是()的正 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周长是(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周 长是( )。 3、下图每个格是1平方厘米。数一数,下面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 4、用红色描出图形周长,用黄色涂出它们的面积。 5、下面六个图形中,先数一数,再给面积最大的涂上绿色,面积最小的涂上红色。 6、根据下面的测量要求,说出用长度单位还是用面积单位 课桌面的大小______ 操场的大小_________ 讲台的高_______ 教室的长________ 黑板面的大小______ 门的大小________ 绳子的长短_______ 瓷砖的面 ______ 7、填上适当的单位。 黑板长4 足球场的占地面积是7200_______ 一台电视机的屏幕是20______ 5角硬币面积大约15_______ 课桌高7 教室的面积是56 小兰的腰围6 课桌的面积是40 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3 商场的面积是4000 果园的面积是4 长江长约6000 珠穆朗玛峰高约8000 课本的封面有250 汽车每小时行120 北京天安门广场约440000 学校操场面积约1000 学校占地9000

铅笔盒宽10________ 一个钮扣的面积大约是1_____ 一支钢笔长13_______ 大楼高20_______ 橡皮的面积是8_______ 一格火柴盒表面15_______ 8、比大小 甲周长()乙周长甲周长()乙周长甲周长()乙周长 甲面积()乙面积甲面积()乙面积甲面积()乙面积 甲周长()乙周长甲周长()乙周长甲周长()乙周长 甲面积()乙面积甲面积()乙面积甲面积()乙面积 9、.先数出下面每个图形各占几个方格,再画一个和图②一样大的图形。 10、在方格纸上中画出所有面积是20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每个小格表示1平方厘米) 11、下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每个小格的边长为1厘米)

(完整版)面积和面积单位间进率练习题

面积和面积单位间进率练习题(2) 一、填空 1、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2、1平方米=()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3、3米=()分米=()厘米 3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4、边长()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 5、长120厘米,宽30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合()平方分米。 二、在括号填上适当的数 1、5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2、7平方米=()平方分米 3、2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4、4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5、200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6、125平方米=()平方分米 7、600厘米=()分米=()米 8、83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四、应用题 3、一块玻璃长25分米,8分米, 如果每平方米要8元钱,每块要多少钱? 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0厘米,长70厘米,求它的面积?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练习题(1) 班级姓名 一、填空. 1、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 2、一个长方形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周长是().

3、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40平方米,长是8分米,宽是()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4、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它的边长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5、正方形的周长是32分米,面积是( )平方分米。 二、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单位:厘米) 三、判断. 1、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2、黑板的面积是4米。() 3、把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面积不变。() 4、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24平方厘米。() 5、正方形的边长增加3米,它的面积就增加9平方米。() 6、一个长方形长40米,宽30米,它的周长是70米。() 7、4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无论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它的面积都是4平方米。() 8、用2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8分米。() 四、选择题. 1、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 A.相等B.不相等 C.不一定相等 2、20平方米是()计算的结果. A.长度 B.面积 C.重量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米,它的周长是(),面积是().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测试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面积和面积单位测试题 年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27分) 1、()或者()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常用的测量土地面积单位有()。 2、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周长是()。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边长是()。 3、5平方米=()平方分米 600平方分米=()平方米 4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70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5平方千米=()公顷 20000公顷=()平方米 20000公顷=()平方千米 15平方千米20公顷=()公顷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小明身高132 ( )。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 ( )。 广场的面积约是40( ) 。课桌面的面积约是42 ( )。 中国的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 )。一张课桌高6()。 一台电视机的屏幕是20()。一枚5角硬币面积大约15( ) 。 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它的面积是( ), 周长是()。 二、判断(对的画“ √ ”,错的画“X”)。(16分) 1、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和周长相等。() 2、正方形的边长扩大2倍,它的面积也扩大2倍。() 3、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又是10平方厘米。() 4、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面积相等,周长也一定相等。() 5、用8厘米铁丝围成的正方形要比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大。() 6、一个教室的面积是48米。() 7、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周长不一定相等。() 8、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增加2厘米,面积也就增加2平方厘米。() 三、在○里填上“>”“<”或“=”。(8分) 2公顷○ 1900平方米 3平方千米○ 30公顷 500平方分米○ 5平方米 4000平方米○ 4公顷 70平方分米○ 7米 500平方厘米○ 60平方分米 80平方分米○ 1平方米 4平方米○ 400公顷 四、选择:(12分) ⑴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比较() a.面积单位大 b.长度单位大 c.无法比较 ⑵一个长为4米,宽为20分米的长方形面积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