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计算能力的方法

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计算能力的方法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的重要内容,贯穿整个小学学段。计算能力也是人的必备能力。在学困生转化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高年级学困生计算能力差,正确率低。计算能力低下是许多学困生共同的特点,有一些学困生的学困就是从计算开始的。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困生计算能力差的表现

1.计算速度慢

很多学困生计算题目时效率很低,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题目的计算任务,效率低下。计算速度慢使学生跟不上大多数同学的节奏,影响了学习效果。

2.计算正确率低

很多学困生能完成计算题目的练习,但正确率很低,往往错误连篇。正确率低打击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了学习兴趣。

3.计算灵活性差

老师讲完了例题以后,与例题结构一样的简单题目,学困生能够正确计算。但稍微变化或增加难度,他们就不会计算或出现错误,不能根据新的题目灵活运用。

计算是整个小学学段都要学习的内容,具有常见、常用、必备的特点,计算能力差影响了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特别是进入高年级以后,计算量大,计算难度增加,无形中增加了学困生的学习负担,影响了他们进步的积极性。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困生计算能力差的原因

1.学习内容方面的原因

计算题目本身比较枯燥,不容易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高年级以后,计算数据加大,如多位数的乘除法、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计算,计算数字大、计算步骤多,计算过程复杂,任何一点出现问题,都会造成计算的错误。

2.教师方面的原因

进入高年级以后,数学学习内容增加,教学进度加快。一些老师不重视计算教学,课堂对算理的讲解速度快,不深入、不透彻,未能考虑学困生特殊的学习要求。练习时数量不足,未能使学困生形成稳定的技能,便继续进行下一内容的教学。这样的计算教学方式使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似是而非,计算技能的掌握也不稳定、不熟练,增加了学困发生率。还有一些老师,对计算题目的教学过分关注计算结果正确与否,忽视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思维能力和计算方法的培养。对学困生在计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维错误不能有效矫正并进行强化训练。往往使学生讲一道题目只会一道题目,而不是老师讲一道题目学生会一类题目。一些老师不根据学生的学情,科学安排学习任务,往往安排大量的机械性练习题目,学生频频出错,自然降低了学习兴趣。

3.学生方面

学困生学习基础差,知识欠缺多,基础性数学知识掌握不够好。如一些高年级数学

学困生连乘法口诀表都不能够熟练背诵、100以内的加减法还不能熟练口算。必备的基础计算能力的缺失造成他们进入高年级以后面对复杂的计算题目越来越难。一些学困生思维灵活性差,应变能力不强,面对新的计算学习内容,容易出现不适应感。

学困生学习习惯不好,做题时不认真审题,往往看不清数据就盲目计算。一些学生做题时注意力不集中,边做题边做其他事情,抄错数、看错运算符号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学生做题马虎,贪多求快,只为迅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不能正确认识计算题目训练的真正意义,做完后也不检查、验算。出现错误也不反思出错原因,只将答案修改正确就算完事。一些学生不愿认真完成老师安排的计算练习,计算能力得不到训练,变得更差。

三、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计算能力的方法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依靠学生个人的努力很难完成,需要以教师为主体,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强化技能训练,方可切实收到实际效果。

1.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要重视计算教学,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强化讲解和训练。每节课,都要适当进行计算内容的练习,特别是加强对学困生计算题目的专项练习。

2.改进教学方法

在进行计算教学时,要重视算理理解。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把算理讲解清楚,让学生真正弄明白。课后安排计算练习时要精心选择题目,减少题量,注意题型多样,训练内容全面。要加强对学困生计算基础知识的补习和强化训练,培养学困生基本的计算技能。要注重对学生的错题进行认真分析,针对学生理解的困难之处重点讲解,使学生真正掌握算理。可采取口算比赛、错题整理、学生当小老师相互检查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要重视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教育学生认真审题、专心做题、做后检查和验算,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计算学习积极性

教师要科学、客观看待学困生计算能力低下这一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有学生方面,也有来自学习内容和教师教学方面的原因。因此,当学生不会计算或计算出现错误时,不应一味批评。应认真分析学生出现错误或学不会的原因,从改变自身做起,减少对学生的批评。要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敢于在老师面前反馈自己计算学习短板,减少学生的受挫感。使学生信任老师,觉得老师是他们数学学习的指引者,而不是作业任务的下达人。通过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宽松学习氛围的营造,使学生敢于倾诉自己的学习苦恼、勇于向老师求助、乐于改变自己,从而激发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虽然进入高年级以后,数学学困生容易在计算方面出现学习困难,但作为最基本的数学学习知识,我们应要求学生尽可能掌握。只要我们科学施策、正确引领、耐心帮助,这一目标还是可以实现的。

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计算能力的方法

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计算能力的方法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的重要内容,贯穿整个小学学段。计算能力也是人的必备能力。在学困生转化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高年级学困生计算能力差,正确率低。计算能力低下是许多学困生共同的特点,有一些学困生的学困就是从计算开始的。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困生计算能力差的表现 1.计算速度慢 很多学困生计算题目时效率很低,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题目的计算任务,效率低下。计算速度慢使学生跟不上大多数同学的节奏,影响了学习效果。 2.计算正确率低 很多学困生能完成计算题目的练习,但正确率很低,往往错误连篇。正确率低打击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了学习兴趣。 3.计算灵活性差 老师讲完了例题以后,与例题结构一样的简单题目,学困生能够正确计算。但稍微变化或增加难度,他们就不会计算或出现错误,不能根据新的题目灵活运用。 计算是整个小学学段都要学习的内容,具有常见、常用、必备的特点,计算能力差影响了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特别是进入高年级以后,计算量大,计算难度增加,无形中增加了学困生的学习负担,影响了他们进步的积极性。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困生计算能力差的原因 1.学习内容方面的原因 计算题目本身比较枯燥,不容易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高年级以后,计算数据加大,如多位数的乘除法、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计算,计算数字大、计算步骤多,计算过程复杂,任何一点出现问题,都会造成计算的错误。 2.教师方面的原因 进入高年级以后,数学学习内容增加,教学进度加快。一些老师不重视计算教学,课堂对算理的讲解速度快,不深入、不透彻,未能考虑学困生特殊的学习要求。练习时数量不足,未能使学困生形成稳定的技能,便继续进行下一内容的教学。这样的计算教学方式使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似是而非,计算技能的掌握也不稳定、不熟练,增加了学困发生率。还有一些老师,对计算题目的教学过分关注计算结果正确与否,忽视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思维能力和计算方法的培养。对学困生在计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维错误不能有效矫正并进行强化训练。往往使学生讲一道题目只会一道题目,而不是老师讲一道题目学生会一类题目。一些老师不根据学生的学情,科学安排学习任务,往往安排大量的机械性练习题目,学生频频出错,自然降低了学习兴趣。 3.学生方面 学困生学习基础差,知识欠缺多,基础性数学知识掌握不够好。如一些高年级数学

怎样培养学困生的计算能力

怎样培养学困生的计算能力 极乐乡中心学校李承英 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所必备的基本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尤其是学困 生更为明显,从而影响数学成绩。如何提高学困生的计算能力?现将我的做法 说出来与大家交流。 首先,我对照学困生的作业查找计算出错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部分学困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差,如进位加法、退位减法不过关,乘法口诀 不熟等;二是部分学困生缺少一种良好的计算习惯,如看题不认真,计算不仔细,算完不检查等。 然后根据找到的原因制定措施,对症解决问题。 (1)培养学困生计算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题教学中,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使学生乐于计算,学会计算的方法。比如以中外 数学家的典型事例、在计算题教学中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开展计算比赛活 动等形式来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都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2)加强口算能力的培养。口算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口算的速度、正确 与否直接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我要求每个学困生买一本“口算练习册”, 天天进行口算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利于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3)让计算能力强的学生带动计算能力差的学生学习,辅助他们把落下的 基础补上(这里主要是针对中高年级学生而言)。学优生帮助学困生将落下的加、减法、乘法口诀等有关计算的基础知识搞过关,使学困生的计算能力得到 一定的提高。 (4)树立学困生计算的信心。碰到计算步骤多或计算复杂的题目,耐心帮 助学困生分析计算顺序、根据需要进行个别辅导,逐步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多表扬、多鼓励他们,努力树立学困生的自信心,以达到逐步提高 学困生计算能力的目的。 (5)加强训练,形成技能。教师将计算题型归类,让学困生一天练一个类型,隔天巩固练一题,这样有的放矢,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有利于学生掌握计算

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对策

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对策 作者:包映政 来源:《新课程》2021年第03期 摘要:计算教学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所以说,不少教师均重视开展计算教学,但就实际情况来说,不少小学生的计算得分仍旧较低,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如数学计算具备枯燥乏味性,致使小学生难以细致全面地感知问题,再者小学生在计算数学题时也难以集中注意力,未能细致观察问题,如此就会出现解答错误。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对策 小学高年级学生若具备良好的数学计算能力,那么则会大幅提高数学成绩。所以对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应将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这一目标贯彻至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并在不断实践之中切实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从而保障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以及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探讨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对策。 一、重视混合运算训练 混合运算训练为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一项有效途径,所以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开展混合运算训练,让小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能够掌握更多的运算技巧,并逐渐提升计算能力。 另外,教师还应控制好混合运算训练的强度,不可过高,但也不可过低,若过高则会给小学生造成过大的计算压力,而过低则不具备挑战性,难以激发小学生在此期间的主动性。小学生在投身至混合运算训练时,若遇到问题,教师也应在第一时间予以恰当引导及指导,以切实促进小学生的有效运算,使小学生能够在训练过程中熟能生巧,这样才能够使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迈向更高的台阶。 例如,在开展“整数混合运算”的数学教学时,教师则应重视开展混合运算训练来强化高年级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在开展新课教学时,教师应先通过对比计算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如可将150÷50×2变换为160-60×2,再变换为160-60÷2,之后再变换为160- 60÷2×4。在巩固本节课知识时,教师可让小学生对比20×2-20-20和20-20÷20×20。这样不但能够帮助高年级小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方法与规律,他们也能够通过变换题型来解答诸多问题,最终使高年级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获得切实提高。 二、提高数学估算能力

提高小学数学学困生计算能力的措施

提高小学数学学困生计算能力的措施 摘要:新的课程改革,已经将数学计算能力列为数学课程标准的重点。计算 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也是学生今后学习、生活及参与 社会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之一。针对我校生源素质较差,加强学困生的计算能力的 研究,努力提高学困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慢慢地喜欢数学,对计算产生兴趣, 促使数学成绩的提高,是数学老师面临的最实际、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教学实践 给教育理论提出的一个严峻课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计算能力;措施 前言: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的学科。部分小学生由于自律性较差,加上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计算能力较弱,从而逐步成为数学学困生。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小学生的特性,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提 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1小学数学学困生计算能力的发展现状 1.1计算速度较慢 就小学阶段50道中等难度的加、减、乘、除口算题目来讲,一般水平的学 生通常都能在5-8分钟作业解答完,但是很多学困生甚至需要10分钟以上的时间,计算速度过慢,与班级内其他的学生相比,学困生的数感能力较差,计算题 目稍微加大难度,就会出现解题困难。这些学困生对于计算的定理和规律要求普 遍存在记忆模糊的问题,同时对于计算方法和技巧也缺乏熟练的掌握,运算思维 僵化,难以在班级平均计算时间的要求范围内完成计算,从而使其学习和考试成 绩较为落后。 1.2计算的准确率较低

依然就小学阶段50道中等难度的加、减、乘、除口算题目来讲,一般学生 的出错率普遍在3-5道之间,而很多学困生的出错率高达10道以上,甚至是15 道左右,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学困生由于对数学计算规则和定理掌握不清、计算 方法选择不当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在计算过程中频繁出错,给其计算的顺利开 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而从学困生的计算学习情况来看,则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是学困生在计算方法的选择上较为单一。对于计算能力较好的学生来讲,其普遍能够在笔算方法的基础之上,总结出能够更加快速和准确得出计算结 果的口算、心算、估算办法。但对于学困生来讲,普遍只能通过按部就班的笔算 方法来推导计算结果,计算的效率和速度自然会较为落后。 其次,学困生普遍缺乏良好和正确的计算习惯。在计算题目的解答过程中。 需要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认真审题,然后再按照计算规律和计算步骤进行演算,最后得出答案并进行书写,当遇到较为复杂的计算题目时,还需要在草稿纸 上进行辅助计算的开展。但是很多的学困生在计算题目的解答过程中,往往存在 不认真审题、不认真打草稿、书写潦草等各种问题,严重影响了计算的正确率和 速度,这些不良的计算习惯都给学生的数学学习造成了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2提高小学数学学困生计算能力的措施 2.1改善学生的计算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计算学习积极性 有效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数学计算学习热情和兴趣,则需要任课老师帮助学困 生转变对计算学习的不端正态度,使学生正确认识到计算能力掌握和提升的必要 性价值。首先,学生需要明白计算能力的具备,是帮助其有效解答数学问题的重 要前提,是学生进行数学学科深入性学习的基础门槛;其次,学生需要明白计算 能力对其日常的生活来讲也具有着重要的价值,是个人基本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再者,通过计算能力的提升,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和认知数量关系,发展数学思 维能力。通过使学困生对计算能力的重要价值和作用进行了解与认知,从而有效 的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举例来说,在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开展过程中,任课老师可以为 学生进行生活化问题情境的创设:“一件上衣40元,一件裤子30元,共需要买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问题。下面将介绍一些提高小 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1. 确立学习目标: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是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第一步。目标可以 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例如希望孩子能够熟练掌握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或者能够解 决一系列复杂的数学问题。 2. 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程度不同,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 需求,教师和家长们可以尝试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包括课堂教学、游戏化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和技巧。 3. 强调数学运算的基本原理:小学生的计算能力需要建立在深厚的数学基础上。教 师和家长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运算的基本原理的理解,而不仅仅是机械地进行计算。可以教授学生数学运算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让学生通过分析和理解运算规律来解决问题。 4. 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小学生在进行计算时应该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学会使用适当的计算顺序和方法,培养正确的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注重问题的分析和解 决过程,而不仅仅是求解结果。 5. 创设情境化的学习环境:小学生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和家长们可以创设情境化的学习环境,将数 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进行计算,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6. 鼓励孩子进行自主学习: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家长们应该给予孩子 信任和鼓励,让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可以鼓励孩子进行数学游戏和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定期练习和复习: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需要定期的练习和复习。教师和家长们 可以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计算方法和技巧。复习也是巩 固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教师和家长们可以定期回顾和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技巧。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需要教师和家长们共同努力。通过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使用多 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创设情境化的学习环境、鼓励孩子进行自主 学习以及定期练习和复习,我们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计算能力,并为他们的数学学习打下 坚实的基础。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策略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策略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复杂和综合的过程,不仅需要优秀的教学 资源和科学的教学方法,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刻苦精神和自信心。以下是几种提高小学高年 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 一、基础的数学概念和技能训练 首先,学生需要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技能,如数的大小比较、运算符号的运用、小 数和分数的转化、求平均数、解方程等。这需要严密的训练和反复练习。在训练过程中, 教师可以采用一些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例如课前预习、教师引导、同学互助、小组竞赛、 大组对决等,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二、强化问题意识和解题能力 其次,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强化问题意识和解题能力,积极思考数学问题的解决 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学和解题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尝试,逐步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三、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练习方式。例如,让学生在 规定时间内完成大量的计算训练,从而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通过定期考试和评测,之后 及时的反馈和指导,来提高学生的准确性。 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和学习兴趣 最后,在数学学习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品质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历史知识、数学实际应用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可以开展一些小组活动、科技创新等有趣的数学学习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参与度。 总之,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除了教学方法、教学资 源和学习环境等硬件设施以外,还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兴趣爱好和情绪管理等方 面的综合培养。

《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计算能力有效方法研究》课题结题总结

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计算能力有效方法研究 背景 计算能力是小学阶段数学学科学习的基础能力,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掌握好计算方法和计算技巧,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成绩。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小学高年级学生普遍存在计算速度较慢、计算错误率高等问题。因此,本研究旨在寻找有效的方法,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目的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旨在探索有效的方法,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他们的数学自信心和兴趣,从而取得更好的数学成绩。 方法 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对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了研究: 1.掌握基本技能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掌握好基本的计 算技能非常重要。我们通过组织演示、拆分教学和递进式训练等方法,帮助学生加强对于数字概念的理解,熟悉计算方法,掌握好基本的计算技能。 2.合理运用技巧在技能的基础上,我们重点探索了一些计算 技巧,如近似计算、加减法进位规则、乘方计算和平方差公式等。 我们通过具体的实例,帮助学生了解这些技巧的特点和应用场景,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渐掌握这些技巧,从而提高计算能力和准确度。 3.培养思维能力在基础技能和技巧的基础上,我们通过组织 趣味性、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游戏和数学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同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逻辑思维和创意思维能力,在提高计算能力的同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结果 经过以上的探索和实践,我们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成绩变化,发现以下结果: 1.基础技能方面,学生的操作熟练度和准确度明显提高,对 于各种运算方法和问题,能够迅速掌握和解决,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效率。 2.技巧应用方面,学生在原本容易出错的运算中能够自如地 运用技巧,比如进行近似计算、进位法等,并且能够准确使用技巧进行应用,有效提高了计算的准确度和速度。 3.思维能力方面,学生在数学游戏和数学竞赛等活动中脑筋 灵活,思维敏捷,创造性思维能力逐渐强化,有助于他们在学习数学时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和应用能力。 总结 通过本次的研究,我们发现通过加强基本技能、合理运用技巧和培养思维能力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且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这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

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 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和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以下是一些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 1. 打好基础知识: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的基础是对数字、数字的认知和理解。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数字猜猜猜、小组竞赛等,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加深对数字的理解。 2. 多样化的计算练习:重复性的练习有助于巩固计算能力。但为了增加趣味性,教师可以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题,涵盖不同的计算题型,并适度增加稍难的题目,挑战学生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计算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解题过程的分析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并鼓励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路和方法,提高他们的计算思维能力。 4. 创设情境和问题:将数学计算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教师可以创设适当的情境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购物清单、分配饼干等情境,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计算练习。 5. 游戏化学习:将数学计算融入游戏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的数学游戏,如数独、24点等,通过游戏的参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6.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采用不同形式和方式进行评价,如口头问答、书面测试、小组合作等,综合评价学生的计算能力。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7.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特点,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于计算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更多的辅导和指导;对于计算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拓展和深入学习的机会。 8. 灵活运用工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计算器、尺子等工具,提高他们的计算效率和准确性。在使用工具的也需要教育学生正确使用和运用工具的方法,避免工具成为依赖。 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和关注。教师和家长可以形成合作共进的氛围,共同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支持和资源。也要鼓励孩子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坚持练习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计算能力。

提高小学数学学困生计算能力的方法初探

提高小学数学学困生计算能力的方法初探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计算能力问题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问题,根据教研理论和教学实践,以下是初步总结的一些提高小学数学学困生计算能力的方法: 1. 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小学数学学困生常常出现的 问题是没有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模式。因此,教师要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转变思考方式,培 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用数学方式理解问题。 2. 强化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在数学学习中,基础知识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强 调数学基础知识的确立,不断地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练习,包括计算技能和数学概念的理 解等,都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方法。 3. 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小学数学学习的方式有课本阅读和讲解、教师示范和 演示等。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不断尝试发现适合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如通过各种数学游戏、操练、实践等来进行数学成绩提升的方式探索。 4.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引导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 让学生能够主动寻找解题方法,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探究的能力,学生能够主动思考问题 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法。 5. 建立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教师需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为学生开设良好的学 习氛围。建立积极、快乐、进取的氛围和团队精神,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感受 自己学习的进步和收获。 6.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数学竞赛。数学竞赛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提高学习兴趣的有 效途径。参加数学竞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帮助学生克服数学 学习的困难。 7. 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生活化教学、游戏教学、操作教学、实验教学、思维导图等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数学学习和实践。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计算能力,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方法,包括改变学 生思维方式,巩固数学基础知识,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建立良 好的数学学习氛围、参加数学竞赛以及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 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中的难题,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提高计算能力的五种训练方法

提高计算能力的五种训练方法。 一、基础性训练 小学生的年龄不同,口算的基础要求也不同。低中年级主要在一二位数的加法.高年级把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作为基础训练效果较好。具体口算要求是,先将一位数与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相乘,得到的三位数立即加上一位数与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迅速说出结果。这项口算训练,有数的空间概念的练习,也有数位的比较,又有记忆训练,在小学阶段可以说是一项数的抽象思维的升华训练,对于促进大家思维及智力的发展是很有益的.大家可以把这项练习安排在两段的时间进行。一是早读的时候,一是在家庭作业完成后安排一组。每组是这样划分的:一位数任选一个,对应两位数中个位或十位都含有某一个数的。每组有18道,大家先写出算式,口算几遍后再直接写出得数.这样持续一段时间后,会发现自己口算的速度、正确率都会大大提高。 二、针对性训练 小学高年级数的主要形式已从整数转到了分数.在数的运算中,相信大家非常不喜欢异分母分数加法吧?因为它太容易出错啦.现在请大家自己想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不是只有下面这三种情况? 1.两个分数,分母中大数是小数倍数的. 如“1/12+1/3",这种情况,口算相对容易些,方法是:

大的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公分母,只要把小的分母扩大倍数,直到与大数相同为止,分母扩大几倍,分子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即可按同分母分数相加进行口算:1/12+1/3=1/12+4/12=5/12 2。两个分数,分母是互质数的. 这种情况从形式上看较难,相信大家也是最感头痛的,但完全可以化难为易: 它通分后公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积,分子是每个分数的分子与另一个分母的积的和(如果是减法就是这两个积的差),如2/7+3/13,口算过程是:公分母是7×13=91,分子是26(2×13)+21(7×3)=47,结果是47/91。 如果两个分数的分子都是1,则口算更快。如“1/7+1/9",公分母是两个分母的积(63),分子是两个分母的和(16)。 3。两个分数,两个分母既不是互质数,大数又不是小数的倍数的情况。 这种情况通常用短除法来求得公分母,其实也可以在式子中直接口算通分,迅速得出结果。可用分母中大数扩大倍数的方法来求得公分母。具体方法是:把大的分母(大数)一倍一倍地扩大,直到是另一个分母小数的倍数为止。如1/8+3/10把大数10,2 倍、3倍、4倍地扩大,每扩大一次就与小数8比较一下,看是否是8的倍数了,当扩大到4倍是40时,是8的倍数(5倍),则公分母是40,分子就分别扩大相应的倍数后再相加(5+12=17),得数为17/40。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一些方法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一些方法 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寓教于乐,寓教于学。 二、加强口算训练。 一般来说,学生的计算都是从口算开始,所谓口算,实质就是心算。对于低中学段的学生来说口算所占的比例相当大,只有学会口算,才能顺利地学会笔算,而培养学生的口算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及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训练重点,认真加以落实,只有长期不懈地努力,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切实有效的办法。要做到:1、“一看二想三计算”的认真计算的习惯。2、养成打草稿的习惯,书上要做的和老师要求做的计算题,必定有一定的计算目的,或是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求学生找出专门的草稿纸认认真真地打草稿计算,教师要走下讲台,督促学生落实,久而久之学生才会养成这一良好习惯。 四、培养坚强的意志。 每天坚持练一练,计算数学中,口算、估算是笔算的基础,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和估算训练,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思维障碍,克服影响学生正确计算的心理因素。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练习,鼓励学生一题多解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意志。 基于以上认识,本人在《整数加减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的教学中,预案设计如下: 《整数加减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分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人教版教材第119 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整数加减法运算定律和性质对分数同样适用。 2、能灵活运用加减法运算定律和性质来简算分数加减法计算题。 3、培养学生计算兴趣,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 重点难点 正确应用加减法运算定律对分数进行简算。 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92+18= 203-73= 999+101= 1234-334= 2、计算: 8 1+83= 43—41= 61+111= 41-51= (二)导入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简算的依据。 53+36+64+97 1.5 + 3.8 + 6.2 2、全班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加法运算定律的字母表示形式。 3、老师板书: 加法交换律:a + b = b 十a 加法结合律:a + b +c = a 十(b +c ) (三)教学实施 1、老师设疑:当上面式中的字母表示分数时,这个定律还适用吗? 2、出示教材第119 页的例2 ,学生计算两边是否相等,集体交流结果。 板书:73+52○ =52+73 (32+41)+43○=32+(41 +43) 提问:① 两组算式的特点各是什么?(两组算式中,左右两边的加数都相同,第一组中加数交换了位置,第二组中改变了加的顺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