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刚构桥合拢段施工和技术要点

连续刚构桥合拢段施工和技术要点
连续刚构桥合拢段施工和技术要点

《连续刚构桥合拢段施工和技术要点》

连续刚构桥是一种介于连续梁桥和T型刚构桥之间的桥型,这种桥型的桥梁又称为墩梁固结的连续梁桥。目前连续刚构桥大多用于大跨度的薄壁高墩上,即把高墩看作一种摆动支承体系,从而降低墩的内力。由于其具备超越连续梁桥跨径的能力,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梁式桥。

悬臂施工法是一种常用的桥梁施工方法,目前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施工大多采用悬臂施工法。概括地讲,其操作方法是:首先由墩顶开始向两边采用平衡悬臂施工法逐节段施工结构的上部梁体,形成一个T字形的双悬臂结构,接着合拢边跨,最后合拢中跨,形成最终体系。悬臂施工法可以分为悬臂浇筑和悬臂拼装两种工法,其中尤以悬臂浇筑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合拢段的施工是悬臂浇筑技术非常重要的工序之一。它不仅是梁体体系转换的必由之路,而且因为其混凝土从浇筑到张拉预应力筋,实现真正“合拢”期间,昼夜温差的影响、

新浇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徐变等因素,都要在结构中产生变形、引起内力,所以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确保合拢段混凝土不致因自身的长度的变化造成开裂和压碎,使桥梁顺利合拢。鉴于目前文献合拢段的施工,都是针对连续梁而言的,连续刚构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结合录安洲夹江大桥施工实例,论述悬臂施工中合拢段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注重事项。1工程概况

录安洲夹江大桥主桥为m五跨预应力连续刚构,单箱双室变高度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面宽18m,箱宽11m,跨中及边跨端部梁高2.5m,13、14号墩根部梁高6米,15号墩顶根部梁高5米。桥梁桥跨体系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悬浇段每节长度为3.0m~4.0m,中跨合拢段长2.0m,主桥箱梁采用C50混凝土,预应力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0号块和1号块采用贝雷支架现浇施工,全桥共设8个三角形轻型挂篮对称悬臂浇筑施工。中跨合拢段利用挂蓝主梁作为导梁,其下悬吊底模浇筑。边跨现浇段采用在11号悬浇块端与边墩之间搭设型钢支架进行现浇施工。主桥合拢顺序为先合拢边跨现浇段,再合拢中跨,从而形成一个连续刚构体系。图1连续刚构桥悬臂浇筑和合拢段施工示意图

2施工方案

2.1边跨现浇段施工

边跨现浇合拢段施工采用钢管脚手架搭设支架进行现浇。施工前支架基础应做严格的压实处理,首先对11号墩与11号悬浇块之间的河堤进行严格压实或换填处理,然后上铺垫木,搭设90×90×120cm钢管脚手架支架至设计高度。现浇段模板采用δ=20mm高强度竹质胶合板。浇筑前对支架进行100%重量预压,消除塑性变形,预留弹性变形,确保合拢后线形符合设计要求。

2.2中跨合拢段施工

边跨合拢后,即可进行中跨合拢段的施工。因中跨两梁段上的挂篮已非常接近,此时可利用挂篮进行中跨合拢段的施工。

具体施工方法是:合拢前先调整中线位置和高程,合拢口临时锁定,张拉合拢临时钢束,并按设计要求在两端悬臂用水箱法预加压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逐步撤除。临时锁定设置由四根钢接杆组成的临时劲性支撑,分别位于箱梁顶底板靠近腹板处,钢接杆按图纸预先拼焊好后,在箱梁两端对应预埋件上就位焊接,此后张拉上顶板临时束和下底板对应钢束,形成顶部抗拉的近似刚性接头。利用挂篮底模做中跨合拢段底模,侧模用挂篮钢侧模。取出挂篮内模,改用方木骨架外贴胶合板做合拢段内模,绑扎合拢段钢筋及对接预应力管道,同时在合拢块混凝土浇筑前将预应力钢筋预先穿入。3合拢段施工注重事项

3.1环境温度

合拢段在灌注混凝土前一周,对桥梁高程、轴线、桥长进行联测并观测这一周时间的气温数据,找出气温变化规律,确定一天中最低温度时间,恒温时间,升温时间,以便在低温及温度变化幅度小的时间内灌注混凝土。合拢段混凝土浇筑应在监理人员、设计院规定的气温较低且温差变化较小的时间内完成,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气温开始上升。

3.2配重

为使合拢段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结构体系处于稳定状态,待刚性支撑支承锁定后预先在悬臂端施加配重,使合拢两端高差控制在规范答应范围内,每端配重相当于合拢段混凝土的重量的一半。浇筑混凝土时,每级卸下相应配重的重量移至0号段后再卸至桥下。

3.3混凝土

合拢段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应该专项设计。混凝土灌注完毕,终凝后覆盖养生,达张拉强度后进行底板钢束张拉,拆除临时刚性接头,完成全桥合拢。

本桥合拢段使用水灰比小的混凝土,为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掺加了混凝土膨胀剂,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的前提下,要求早强。施工时加强施工治理,加强振捣,混凝土浇筑完应及时加强养护,防止发生裂纹。4线型控制调整

桥梁悬浇施工中线形控制非常重要,只有预拱度设置合理才能保证一个跨径内将要合拢的悬臂两端在同一水平线上,也才能使桥梁上部结构在经历施工、运营状态反复发生向上或向下形式挠度后,保证结构运营一段时间后达到设计所期望的标高线形。

线型控制即在悬浇施工阶段,根据箱梁结构计算和挂篮试压结果提供梁体各截面的最终挠度变化值,设置施工预拱度,据此调整每块模板安装时的前端标高,以抵消梁段施工所产生的一系列挠度,施工完毕到达设计的位置。

4.1布设控制点

为了保证主桥悬浇节段施工中线、高程的准确,确保全桥线形的平顺,0号块施工时在0号块顶面中心预埋钢板作为水平、中线控制点,并与两岸既有中线、高程点进行联测闭合。控制点要求稳定可靠并全桥皆由此控制点控制以保证控制的一贯性,减少测量误差。

4.2墩身变形监测

主墩施工期间在墩身上预埋观测点,在主桥箱梁悬浇施工期间要加强墩柱的观测工作,委派专人利用高精度观测仪器定期对主墩最不利断面进行应力监测,同时观测主墩墩顶的位移变化,严密注重墩身的变形,防止桥面两悬浇节段施工荷载不均匀而造成事故。

4.3承台沉降观测

承台浇筑时在四角埋设4个钢筋作观测点,悬浇施工中定期对四个点进行观测,比较前后差值即为承台沉降值。

4.4箱梁轴线控制

利用0号块中心控制点和边墩上控制点对各悬浇节段的中线进行控制,每个悬浇节段完成后复核前面几个节段中心点的位移,复核无误后再放出待浇节段的中线,严密监测各节段中线变化情况。

4.5箱梁高程控制

利用0号块中心处水准点控制悬浇节段混凝土、模板高程,混凝土浇筑前在每节段端部中线和翼板边缘设置高程控制钢筋桩,钢筋下部支撑于底模上,顶部露出混凝土面10cm,作为混凝土浇筑时对箱梁顶面高程的控制,并在混凝土浇筑后、张拉后对高程进行复核以验证设计预拱度的设置。

4.6箱梁预拱度的设置

悬浇施工时梁体线形影响到合拢的精度,应对每个节段设置预拱度。计算预拱度应考虑以下因素:挂篮的变形、箱梁的自重、预应力的大小、施工荷载、结构体系转换、混凝土收缩与徐变、日照与温度变化。

箱梁悬浇各节段立模标高公式:

Hi=H0+fi-fy+fg+fz

Hi——待浇箱梁节段底板前端点处挂篮底板模板标高。

H0——该点设计标高。

Fi——本施工段及以后浇筑的各段对该点挠度影响值。

fy——本施工段顶板纵向预应力束张拉后对该点影响值。

fg——挂篮变形对该施工段的影响值,挂篮设计和加载试压后得到。

fz——由徐变、收缩、温度、结构体系转换、二期荷载、活载等影响产生的挠度计算值。按计算出的模板标高立模后,分别测出混凝土灌注前后及张拉后的实际标高,若有不符,可适当调整下一梁段立模标高,直至满足为止。5结束语

夹江大桥在该施工方案的指导下全桥顺利合拢并完成体系转变,最终桥梁线形平顺,结构合理,受力良好。夹江大桥悬臂浇筑法的施工工艺为今后特大型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的悬臂浇筑法施工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参考文献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人民交通出版社

桥梁悬臂施工与设计雷俊卿2000.5人民交通出版社

连续箱梁体系转换基本原理

所属分类:数据/知识/短文-> 道桥隧施工

资料来源:筑龙路桥隧市政网点击:101

大跨度悬臂连续箱梁在挂篮悬灌施工阶段,由墩梁临时刚结成单T构悬臂状态,到浇注边跨合拢段后,通过解除墩梁临时固结,变为带悬臂的简支梁结构。在拆除边跨挂篮及边孔支架后,安装中跨合拢段临时刚性连结构造,浇注中跨合拢混凝土。中孔的合拢是梁体从单悬臂向连续梁的转换,同时也是梁体从静定结构向超静定结构的转换。中跨合拢后整联箱梁形成一个连续梁结构,则完成一个由临时刚结单T构悬臂梁到连续梁结构的体系转换。

多跨连续刚构一次合拢施工工法

多跨连续刚构一次合拢施工工法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陈国胜崔新军张文卷于长彬孙兆会 1.前言 连续刚构合拢段施工是施工中技术难度最大的一部分,特别是对于多跨长大连续梁,采用合适及合理的合拢段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既能节省施工时间又能使合拢段的施工受力处于最有利的状态。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梁结构的分段施工一般要经历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施工过程,多跨连续刚构桥的施工,还将经过几次结构体系转换,随着施工阶段的推进,桥梁的结构形式和荷载作用方式等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结构中的最终恒载内力与施工合拢的程序有关,不同的施工程序,由于它们的初始恒载内力不同,在体系转换的过程中,由徐变引起的内力重分布的数值也不同。采用不同的合拢顺序对整个桥梁建设的工期和成本的影响也不同,因此,选择正确的合拢顺序至关重要。 目前,连续刚构桥比较成熟的施工技术一般按“对称悬臂浇筑→边跨合拢→中跨合拢”的顺序施工,由于大跨径连续刚构跨径大、超静定次数高,其成桥需经历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结构体系转换过程,而且,对于多跨布置的连续刚构桥梁,这种成桥顺序需要的工期长,施工成本大。 多跨一次合拢,可缩短整个合拢工程的工期,工序紧凑。对于静定结构,各工况条件下的挠度计算值与实测值容易吻合,而对于超静定结构,计算值与实测值就容易出现一些偏差,因此,进行一次合拢对于挠度控制是十分有利的。此外,多跨连续体系一次合拢,使合拢段的荷载同时作用

在最终结构上,可使内力的变化更趋均匀,比逐孔合拢相继产生的次内力随超静定次数的增加,其作用的结构形式不断改变所带来的复杂内力计算要简单得多。因此,采用多跨连续体系一次合拢可以达到线形正确、受力合理、成桥快的目的。 由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铜黄高速公路沮河特大桥,主桥上部构造为(85+3×160+85)米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刚构,经过对多跨连续刚构一次合拢顶推力进行优化,采用“分级顶推、同时锁定、一次合拢”的技术;成功实施了对铜黄沮河特大桥5跨650米一联的连续刚构高温条件下的合拢。 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总结形成本工法。 2.工法特点 多跨连续刚构一次合拢,可缩短整个合拢工程的工期,工序紧凑。而且对于超静定结构,计算值与实测值容易出现一些偏差,进行一次合拢对于挠度控制是十分有利的。而且多跨连续体系一次合拢,使合拢段的荷载同时作用在最终结构上,可使内力的变化更趋均匀,比逐孔合拢相继产生的次内力随超静定次数的增加,其作用的结构形式不断改变所带来的复杂内力计算要简单得多。因此,采用多跨连续体系一次合拢可以达到线形正确、受力合理、成桥快的目的。 3.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悬臂法浇注的多跨连续梁。 4.工艺原理 采用“分级顶推、同时锁定、一次合拢”的技术;对多跨连续梁合拢

【桥梁方案】连续刚构特大桥主桥合拢段施工方案(采用挂篮作为模板体系施工)

XX高速公路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建设项目 XX至XX高速公路 XX特大桥合拢段施工方案 XX工程有限公司 XX高速公路XX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目录 一、编制依据级原则 (1) 二、工程概况 (2) 三、合拢顺序的确定 (2) 四、施工组织 (2) 五、合拢段施工主要环节及要点 (4) 六、合拢段施工方案详述 (6) 七、合拢段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及控制措施 (15) 八、合拢段施工的质量保证措施 (16) 九、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6) 十、安全应急预案 (17) 十一、施工环保及水保 (17)

一、编制依据级原则 1.1、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11) 3、《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第四分册桥梁工程) 4、《沿河至榕江高速公路沿河至德江段两阶段施工设计》 1.2、编制原则 1、符合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符合行业有关5规范、规程、规定,符合招标文件和工程合同文件中的相关要求与规定。 2、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施工进度安排高效、合理,施工区段划分科学,符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力求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经济适用的原则。 3、坚持施工全过程严密监控,以科学的方法实行动态管理,灵活实施动静结合的管理原则。 4、实施项目法管理,通过对施工人员、设备、材料、资金、技术、方案、营地、时间与空间条件的优化设置,实现项目成本、工期、质量及创立良好社会信誉的预期目标。 5、在本工程实施的全过程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做到“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精心编制项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保证其落实和实施,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加强安全检查,确保本工程无安全事故。 6、组织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机构,选派具有多年高速公路桥梁专业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强有力的项目领导班子,就近调集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专业施工队伍参加本合同段施工。 7、统筹安排施工,做到均衡生产,采用先进的组织管理技术,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 8、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组成配套合理、高效的机械化作业线,充分发挥设备的生产能力。

连续刚构大桥中跨合拢前顶推力计算

毛坯子大桥主桥中跨合拢段顶推力计算预应力砼连续刚构桥在完成体系转换后,后期砼收缩徐变与降温效应相组合使两墩之间主梁有缩短得趋势,迫使墩顶向跨中方向发生位移,墩顶、墩底产生较大得弯矩,同时主梁受到砼纤维限制,在结构内部产生拉应力,对结构造成危害。因此,在边跨合拢后、中跨合拢前对中跨悬臂端部施加一个水平推力,使桥墩产生一个预偏位来抵抗上述位移,有利于桥梁后期受力,增加结构得安全度。为此,监控组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确定合拢顶推力值。 一墩顶偏位与顶推力关系 在结构有限元计算模型(图1)中,需在最大悬臂工况下(即中跨合拢前)对悬臂端施加纵向得水平推力P,来消除各墩顶产生得水平偏位。 图1 毛坯子大桥主桥有限元模型 在最大悬臂端分别施加0KN、100kN、200kN 、300kN得顶推力,两个主墩墩身对应在0#块中心得节点(25号、71号节点)处得水平位移见表1。 表1 不同顶推力作用下主墩对应节点水平位移(mm)(合拢温差为0) 节点 25 71 顶推力 0KN 4、10 -2、89 100KN -0、01 1、04 200KN -4、26 5、11 300KN -8、60 9、26 从表1中可以瞧出,控制截面节点得水平位移变化基本与顶推力呈线性变化,即每增加100KN得顶推力,8#墩对应0#块中心处水平偏位为4、2mm,9#墩对应

0#块中心处水平偏位为4、1mm。有了上述节点位移量与顶推力得关系,即可开展顶推力优化计算与温度影响得分析。 二顶推力计算 2、1 收缩徐变对顶推力得影响 在确定桥梁在运营一段时间后因收缩徐变影响所需得实际顶推量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两个因素: (1)理论上得顶推量为长期收缩徐变后得累积纵向水平位移,结构有限元模型就是对桥梁结构理想状态得模拟,而实际桥梁结构得边跨支座位移肯定会受到摩阻力得影响。 (2)从成桥到收缩徐变完成需要很长时间,若预先顶推100% 收缩徐变效应值,这样结构在合龙完成后在运营阶段将会带有由于顶推作用而引起得反向过大位移,并且在这期间还有活荷载得作用,这对运营阶段得桥墩产生很大得不利弯矩,更有可能引起开裂。另外双薄壁墩一般采用柔性墩,设计上原本就容许有一定得纵向位移。 根据工程经验一般只需预顶实际收缩徐变量得60%。考虑桥梁运营十年后,主墩对应0#块中心处节点位移如表2所示。 表2 桥梁运营十年后对应节点水平位移(mm)(未顶推,合拢温差为0) 在顶推力Pi 作用下, 各节点得水平位移量可按式(1) 计算: δi =δ1-i×P i(1) δi =60%*δ10(2) 即P i=δi/δ1-i (3) 式中:δi 为各节点顶推产生得水平位移;δ1-i为单位顶推力作用下各节点水平位移;P i为顶推力;δ10为桥梁运营十年后节点累计水平位移。 通过表1,表2及公式(3),可计算出: P25=δ25/δ1-25=-21、87×0、6/0、042=-313KN; P71=δ71/δ1-71=20、54×0、6/0、041=301KN;

连续刚构桥施工工艺

连续刚构桥施工工艺 1. 连续梁桥、连续刚构桥概念 两跨或两跨以上连续梁桥,属超静定体系。连续梁在恒活载作用下,产生支点负弯距对跨中正弯距有卸载作用,使内力状态比较均匀合理。连续梁在连续梁与墩之间设有支座,连续刚构将主梁做成连续梁体与薄臂桥墩固结而成。 2. 梁体悬浇施工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连续刚构桥采用悬臂施工的方法,需要施工中进行体系转换。即在悬臂浇注混凝土施工时,结构受力状态呈T形刚构、悬臂梁,待主梁合拢后形成连续刚构或连续梁。 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梁桥、连续梁桥墩梁是铰接(设置支座),不能承受弯距,在悬臂浇注时需采取措施,设置临时支座将墩梁固结,待悬臂施工至合拢状态后才能拆除临时支座形成连续梁桥。T型刚构、连续刚构桥墩梁是固结的,采用悬臂浇注施工时,结构本身已具有承受悬臂梁体重量的抗弯能力,可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设置临时托架和挂篮进行悬臂施工。 2.1. 悬臂梁体分段 悬臂浇筑施工时,梁体一般要分四大部分浇筑,0#段(即墩顶段)、0#段两侧对称分段悬臂浇注部分和不平衡梁段、边孔在支架上浇注部分、中跨和边跨合拢部分。 2.2. 悬浇程序(墩梁铰接) 1、在墩梁间设置临时固结系统,然后在托架上浇注0#段。 2、在0#段上安装悬臂挂篮,向两侧依次浇注对称梁段和不平衡梁段。 3、在临时支架上浇注边跨梁段。 4、在挂篮上浇注中跨和边跨合拢段。 2.3. 施工工艺 2.3.1. 0#段施工 0#段结构复杂,预埋件、钢筋、各向预应力钢束及其孔道、锚具密集交错,梁面有纵横坡度,端面与待浇段密切相连,要精心施工。混凝土浇注顺序先底板、再腹板、后顶板。 施工程序如下: (1)安装墩顶托架平台(如梁底距离地面较小,可立钢管支架,如距离较大,则墩顶预埋型钢作为牛腿支架); (2)浇注支座垫石及临时支座; (3)安装永久盆式橡胶支座; (5)安装底板部分堵头模板; (6)托架平台试压。 (7)调整模板位置及标高; (8)绑扎底板和腹板的伸入钢筋; (9)安装底板上的竖向预应力管道和预应力筋; (10)绑扎腹板、横隔板钢筋及管道定位筋; (11)安装腹板纵向预应力管道及预应力钢筋。 (12)安装全套模板。 (13)绑扎顶板底层钢筋网及管道定位筋。 (14)安装顶板纵向预应力管道及横向预应力管道和预应力筋。 (15)安装顶板上层钢筋网。 (16)浇注梁体混凝土。 (17)拆模,两端混凝土连接面凿毛。

连续刚构桥合拢段施工和技术要点

《连续刚构桥合拢段施工和技术要点》 连续刚构桥是一种介于连续梁桥和T型刚构桥之间的桥型,这种桥型的桥梁又称为墩梁固结的连续梁桥。目前连续刚构桥大多用于大跨度的薄壁高墩上,即把高墩看作一种摆动支承体系,从而降低墩的内力。由于其具备超越连续梁桥跨径的能力,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梁式桥。 悬臂施工法是一种常用的桥梁施工方法,目前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施工大多采用悬臂施工法。概括地讲,其操作方法是:首先由墩顶开始向两边采用平衡悬臂施工法逐节段施工结构的上部梁体,形成一个T字形的双悬臂结构,接着合拢边跨,最后合拢中跨,形成最终体系。悬臂施工法可以分为悬臂浇筑和悬臂拼装两种工法,其中尤以悬臂浇筑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合拢段的施工是悬臂浇筑技术非常重要的工序之一。它不仅是梁体体系转换的必由之路,而且因为其混凝土从浇筑到张拉预应力筋,实现真正“合拢”期间,昼夜温差的影响、 新浇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徐变等因素,都要在结构中产生变形、引起内力,所以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确保合拢段混凝土不致因自身的长度的变化造成开裂和压碎,使桥梁顺利合拢。鉴于目前文献合拢段的施工,都是针对连续梁而言的,连续刚构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结合录安洲夹江大桥施工实例,论述悬臂施工中合拢段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注重事项。1工程概况 录安洲夹江大桥主桥为m五跨预应力连续刚构,单箱双室变高度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面宽18m,箱宽11m,跨中及边跨端部梁高2.5m,13、14号墩根部梁高6米,15号墩顶根部梁高5米。桥梁桥跨体系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悬浇段每节长度为3.0m~4.0m,中跨合拢段长2.0m,主桥箱梁采用C50混凝土,预应力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0号块和1号块采用贝雷支架现浇施工,全桥共设8个三角形轻型挂篮对称悬臂浇筑施工。中跨合拢段利用挂蓝主梁作为导梁,其下悬吊底模浇筑。边跨现浇段采用在11号悬浇块端与边墩之间搭设型钢支架进行现浇施工。主桥合拢顺序为先合拢边跨现浇段,再合拢中跨,从而形成一个连续刚构体系。图1连续刚构桥悬臂浇筑和合拢段施工示意图 2施工方案 2.1边跨现浇段施工 边跨现浇合拢段施工采用钢管脚手架搭设支架进行现浇。施工前支架基础应做严格的压实处理,首先对11号墩与11号悬浇块之间的河堤进行严格压实或换填处理,然后上铺垫木,搭设90×90×120cm钢管脚手架支架至设计高度。现浇段模板采用δ=20mm高强度竹质胶合板。浇筑前对支架进行100%重量预压,消除塑性变形,预留弹性变形,确保合拢后线形符合设计要求。 2.2中跨合拢段施工 边跨合拢后,即可进行中跨合拢段的施工。因中跨两梁段上的挂篮已非常接近,此时可利用挂篮进行中跨合拢段的施工。 具体施工方法是:合拢前先调整中线位置和高程,合拢口临时锁定,张拉合拢临时钢束,并按设计要求在两端悬臂用水箱法预加压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逐步撤除。临时锁定设置由四根钢接杆组成的临时劲性支撑,分别位于箱梁顶底板靠近腹板处,钢接杆按图纸预先拼焊好后,在箱梁两端对应预埋件上就位焊接,此后张拉上顶板临时束和下底板对应钢束,形成顶部抗拉的近似刚性接头。利用挂篮底模做中跨合拢段底模,侧模用挂篮钢侧模。取出挂篮内模,改用方木骨架外贴胶合板做合拢段内模,绑扎合拢段钢筋及对接预应力管道,同时在合拢块混凝土浇筑前将预应力钢筋预先穿入。3合拢段施工注重事项 3.1环境温度

连续刚构顶推施工

白果渡嘉陵江大桥合拢段预顶推施工技术 薛立强 陈宇啸 杨 雷 张中伟 白果渡嘉陵江大桥是国道212线四川武胜(川渝界)至重庆合川高速公路的主要控制性工程。白果渡嘉陵江大桥全长1433.78米,采用10×40+130+230+130+13×40跨径布臵,其中主桥全长490米,主桥上部结构为三跨预应力砼连续刚构桥,跨径设臵为130m+230m+130m。引桥为23跨40米预应力砼T梁,该桥设计桥面全宽24.5米,分左右两幅,主桥每幅采用单箱单室截面,主桥箱梁为三向预应力结构。主桥箱梁中跨合拢段长度为2米,在桥纵向中跨合拢段中间位臵,设臵一道30米厚横隔板,以消除底板预应力产生的径向力对结构的不利影响,确保箱梁的横向安全。 由于受降低工程造价及降低施工难度这两方面的因素影响,该桥两个主墩(11#、12#)被设计成了不等高的墩,墩身高度分别为43m、22m。对于连续刚构这样的结构,两个“T”构主墩的高度相差如此之大,这在国内同类型桥梁中也是极少见的,因此该桥的中跨合拢段施工就显得尤为关键。 1. 预顶推施工 预应力砼连续刚构在完成体系转换后,后期砼收缩徐变与降温效应相组合使两墩之间主梁有缩短的趋势,迫使墩顶向跨中方向发生位移,墩顶、墩底产生较大的弯矩,同时主梁受到砼纤维限制,在结构内部产生拉应力,对结构构成危害。通过计算分析发现,在边跨合拢后,如果能在中跨合拢前在中跨悬臂端部施加一个水平推力,将合拢段两端顶开一段距离,然后焊接合拢段劲性骨架,再拆除顶推千斤顶,这样即可将顶推轴力存储于梁内,顶推工艺类似预应力作用,施工切实可行。中跨合拢前顶推主梁示意如图1。 (图略) 2.中跨合拢段施工工艺 2.1中跨合拢段施工方案 中跨合拢段全长2.0m,该处箱梁设计高度为4.0m,底板宽度为11.0m,顶板宽度为19.0m,腹板厚为0.5m,底板厚度为0.32m,顶板厚度为0.25m,横隔板厚?,中跨合拢段砼总方量为m3。 中跨合拢段的施工方案一般有吊架法、挂篮抬浇法及落地支架现浇法,由于中跨合拢段所处地理位臵及现场的施工条件,本着降低成本及加快施工进度,采用已有挂篮作改动之后施工中跨合拢段 2.2中跨合拢段施工准备

连续钢构施工方案设计

氏河特大桥主跨160m连续刚构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一)简介 氏河特大桥跨氏河90+160×4+9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一联全长820m;桥梁双幅总宽为34.5米,单幅宽17.25米,0.5米(防护栏)+15.25米(行车道)+3.0(防护栏)+15.25米(行车道)+0.5米(防护栏)。 单幅桥面总宽16.9m,梁部截面为单箱双室、变截面结构,箱底外宽11.4m;中支点处梁高10m,梁端及跨中梁高3.5m。顶板厚30~50cm,腹板厚从45cm 变化到80cm,底板厚从30cm变化至120cm。箱梁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梁部采用C50聚丙烯纤维混凝土。 主梁采用挂蓝悬臂现浇法施工。各单“T”除0号块外分为22对梁端,其纵向分段长度为5×2.5m+5×3m+6×3.5m+6×4m,对于边跨梁,增加了一段(4m)不对称段施工。0#块总长13m,中跨、边跨合拢段长度均为2m,边跨现浇段为4.6m。悬臂现浇梁段最大重量为228吨,挂篮自重按120吨考虑。 桥面铺装层为10cm厚的沥青混凝土+8cm厚的C40混凝土,混凝土铺装掺加聚丙烯纤维。桥面横坡为双向2%,由箱梁顶面形成,箱梁底板横向保持水平。 氏河特大桥主跨160m连续梁基本数据统计表表1 1、技术含量高,施工复杂 氏河特大桥连续梁为单箱双室结构,采用三项预应力体系,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最大跨度为160m,技术含量高,施工过程控制困难。 2、施工安全要求高

160m连续梁由于墩高均在86m以上,施工时,对于安全及安全防护要求高,时刻监督检查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二、施工计划安排 (一)总体施工计划安排 氏河特大桥90+160×4+90m连续梁2009年11月1日开始施工,到2011年03月31日结束(包括底板拉完成),计划13月的时间。 (二)各主要分项工程施工计划安排表表2 三、总体施工方案 该连续梁的主要施工工序和关键技术包括:0#梁段支架的设计与搭设、0#梁段混凝土浇筑施工、挂篮设计拼装、连续梁悬臂灌注、合拢段施工、预应力施工、边孔现浇段施工、边孔不均衡段施工。该连续梁的总体施工方案为: 主墩施工完成后在墩顶上搭设型钢托架,支护0#梁段模板、绑扎钢筋,

连续刚构施工方案

连续刚构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琼江河大桥主桥上部结构为48m+80m+4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梁体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箱形截面。箱梁为三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采用全预应力;箱梁顶板宽度为12m,底板宽度6m,顶面设置2.0%的单向排水坡。 琼江河大桥主桥(0#~3#台)为三跨连续刚构体系,在两个主墩上按“T构”用挂篮分段对称悬臂浇筑的梁段、吊架上浇筑的跨中合拢段及落地支架上浇筑的边跨现浇段组成。墩顶0#块长为9.0m,两个“T构”的悬臂各分为9个块件,其梁段数及梁段长度从根部至跨中各为:3×3.5m、6×4m,共有一个2.0m长的主跨跨中合拢段和两个2.0m长的边跨合拢段,两个7.0m长的边跨现浇段。墩顶0#梁段梁高4.5m(梁高为裸梁箱梁边缘线处竖直距离计),底板厚度从0#块~9#块为从90cm~30cm渐变,跨中合拢段及边跨合拢段、现浇段梁高为2.2m,底板厚度为30cm,其余梁底下缘及底板厚度按抛物线变化;0#中部箱梁顶板厚度在墩顶为62cm,0#块边缘至9#块合拢段以及边跨现浇段为42cm;腹板厚度0#块中部为80cm,0#块边缘~5#块为60cm,6#~9#块、合拢段、现浇段为40cm。 80m刚构主墩顶箱梁综合考虑受力和变形要求在箱梁内设横隔板,为了满足施工和管理需要在主墩墩顶横隔板处设置人洞,另外在边跨现浇段底板亦设置了人洞。在每个梁段的两侧腹板中间各设置一个直径10cm的通气孔,以减少箱内外温差。梁体全部采用 C50混凝土。 悬臂浇筑段最大混凝土量为44.23m3, 重量为115T。 主桥纵向预应力钢束均设置顶板束、中跨底板束和边跨底板束共三种,采用两端张拉方式。纵向钢束均采用ASTMA4167-97标准270级标准强度为1860MPa的15.24-15型低松弛钢铰线,张拉控制力为2929.5KN,相应锚具均采用OVM15-15型锚具。合拢束均采用ASTMA416-92标准270级标准强度为1860MPa的15.24-12型低松弛钢铰线,张拉控制力为2343.6KN,相应锚具均采用OVM15-12型锚具。顶板预留4个备用孔道,底板跨中预留2个备用孔道,底板边跨预留2个备用孔道。

(建筑工程管理)连续刚构桥施工工艺

(建筑工程管理)连续刚构 桥施工工艺

连续刚构桥施工工艺 1.连续梁桥、连续刚构桥概念 俩跨或俩跨之上连续梁桥,属超静定体系。连续梁于恒活载作用下,产生支点负弯距对跨中正弯距有卸载作用,使内力状态比较均匀合理。连续梁于连续梁和墩之间设有支座,连续刚构将主梁做成连续梁体和薄臂桥墩固结而成。 2.梁体悬浇施工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连续刚构桥采用悬臂施工的方法,需要施工中进行体系转换。即于悬臂浇注混凝土施工时,结构受力状态呈T形刚构、悬臂梁,待主梁合拢后形成连续刚构或连续梁。 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梁桥、连续梁桥墩梁是铰接(设置支座),不能承受弯距,于悬臂浇注时需采取措施,设置临时支座将墩梁固结,待悬臂施工至合拢状态后才能拆除临时支座形成连续梁桥。T型刚构、连续刚构桥墩梁是固结的,采用悬臂浇注施工时,结构本身已具有承受悬臂梁体重量的抗弯能力,可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设置临时托架和挂篮进行悬臂施工。 2.1.悬臂梁体分段 悬臂浇筑施工时,梁体壹般要分四大部分浇筑,0#段(即墩顶段)、0#段俩侧对称分段悬臂浇注部分和不平衡梁段、边孔于支架上浇注部分、中跨和边跨合拢部分。 2.2.悬浇程序(墩梁铰接) 1、于墩梁间设置临时固结系统,然后于托架上浇注0#段。 2、于0#段上安装悬臂挂篮,向俩侧依次浇注对称梁段和不平衡梁段。 3、于临时支架上浇注边跨梁段。 4、于挂篮上浇注中跨和边跨合拢段。 2.3.施工工艺 2.3.1.0#段施工 0#段结构复杂,预埋件、钢筋、各向预应力钢束及其孔道、锚具密集交错,梁面有纵横坡度,端面和待浇段密切相连,要精心施工。混凝土浇注顺序先底板、再腹板、后顶板。 施工程序如下: (1)安装墩顶托架平台(如梁底距离地面较小,可立钢管支架,如距离较大,则墩顶预埋型钢作为牛腿支架); (2)浇注支座垫石及临时支座; (3)安装永久盆式橡胶支座; (5)安装底板部分堵头模板; (6)托架平台试压。 (7)调整模板位置及标高; (8)绑扎底板和腹板的伸入钢筋; (9)安装底板上的竖向预应力管道和预应力筋; (10)绑扎腹板、横隔板钢筋及管道定位筋; (11)安装腹板纵向预应力管道及预应力钢筋。 (12)安装全套模板。 (13)绑扎顶板底层钢筋网及管道定位筋。 (14)安装顶板纵向预应力管道及横向预应力管道和预应力筋。 (15)安装顶板上层钢筋网。 (16)浇注梁体混凝土。 (17)拆模,俩端混凝土连接面凿毛。 (18)预应力钢筋张拉及孔道压浆。

合拢段施工方案

合拢段施工方案 1. 工程概况 碚东嘉陵江大桥主桥上部结构为三跨预应力连续刚构箱梁,孔跨布置为130+230+130m,采用菱形挂篮进行悬臂现浇施工。全桥共计3个合拢段,分别是两个边跨合拢段和1个中跨合拢段,合拢段长度均为2m,每边跨现浇段长14m。 2. 设计合拢要求(设计图纸SV-A-76) 2.1在完成两边跨现浇段及29#块后,拆除两个“T”构的挂篮(在此之前边跨现浇段砼已浇筑完成并养生至设计强度),并在“T”构中跨两悬臂端施加300吨的水平顶推力; 2.2在两个“T”构悬臂端加配重(合拢段两侧水箱容水重量相当于合拢段所浇混凝土重量); 2.3 架立边跨合拢段模板,绑扎普通钢筋,安装边跨合拢劲性骨架并将其焊死,张拉临时合拢束SB1、SB2(顶板共8束)到150T并临时锚固,但不灌浆; 2.4 浇筑边跨合拢段砼,边浇边调整合拢段两侧的配重,砼浇注过程中,按混凝土浇筑进度卸去配重,养生砼至设计强度,张拉边跨横向及竖向预应力钢筋并锚固,张拉边跨合拢束至设计吨位,并灌浆锚固。 2.5 拆除边跨合拢段吊架。 2.6 架立中跨合拢段模板,绑扎普通钢筋,安装中跨合拢劲性骨架并将其焊死,张拉临时合拢束SS(顶板束)、DZ4、DZ4’(底板束)到150T并临时锚固,但不灌浆。 2.7浇筑中跨合拢段砼,边浇边调整合拢段两侧的配重,砼浇筑完毕时,中跨现浇段上的配重全部卸去,养生砼至设计强度。张拉中跨横向及竖向预应力钢筋并锚固。 2.8张拉中跨及边跨底板束,解除中跨临时合拢束预应力。拆除中跨合拢吊架及边跨现浇段支架。 2.9竖向预应力精轧螺纹钢二次张拉,桥面系及桥面铺装施工。 3. 合拢段施工工艺流程图

连续刚构桥合拢段预顶推施工技术

连续刚构桥合拢段预顶推施工技术 摘要:本文以文昌大桥为例,对连续刚构桥合拢段预顶推施工技术作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连续刚构桥;合拢段;预顶推;施工技术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th the wenchang bridge for example, closed to continuous rigid frame for pushing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re described Keywords: continuous rigid frame; Fold section; The push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1、扬州市文昌大桥概况 扬州市文昌大桥全长632米,跨越京杭大运河主航道。主桥采用78+126+78m变高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面宽45.6m,主桥横向由南北两幅桥组成。单幅桥采用单箱双室直腹板截面,顶板宽22.3m,底板宽15.3m。箱梁采用C50砼,并设置三向预应力体系,纵横向预应力采用Фs15.24高强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和群锚体系组成,竖向预应力采用高强精轧螺纹钢筋和轧丝锚组成。 2、预顶推施工 中跨合拢前在中跨悬臂端部施加一个顶推水平力,对改善墩身受力状况有很大的益处。通过合拢前在中跨合拢段两侧施加顶推力,可产生与恒载弯矩反号的墩身弯矩,同时通过使墩身发生向外的水平位移,从而导致外侧墩柱轴力增大,内侧墩柱轴力减小。 实际操作时采用千斤顶在中跨合拢段之前施加水平推力,然后焊接合拢段劲性骨架,再拆除顶推用千斤顶,即可将顶推轴向力存储于梁内。 以文昌大桥为5号墩例,在中跨合拢前千斤顶顶推4000KN,,顶推力合力作用点在重心位置(竖直向距梁底1.342米),实现顶推位移2.9CM(远离中跨跨中),墩顶墩底截面应力:西半幅桥墩墩顶截面西侧边缘受压区混凝土压应力óc=7.43MPa,东侧边缘受拉钢筋拉应力ós=17.95MPaó,墩底截面东侧边缘受压区混凝土压应力óc=8.07MPa,西侧边缘受拉钢筋拉应力ós=19.03 MPa ;东半幅桥桥墩墩顶截面西侧边缘受压区混凝土压应力óc=6.44MPa,东侧边缘受拉钢筋拉应力ós=21.49MPaó,墩底截面东侧边缘受压区混凝土压应力óc=7.27MPa,西侧边缘受拉钢筋拉应力ós=23.36MPa ;墩身将得到约8000KN的有利轴力差和11000

连续刚构桥工程设计方案

连续刚构桥工程设计方案第一章概述 1.1 地质条件 图1-1 桥址纵断面图 1.2 主要技术指标 桥面净宽:2×12m+0.5m (分离式) 设计荷载:公路-I级 行车速度:80km/h 桥面横坡:2% 通航要求:无 温度:最高年平均温度34℃,最低年平均温度-10℃。 1.3 设计规范及标准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5、《公路桥涵圬工设计规范》(JTG D61-2005)

第二章方案比选 2.1 概述 桥式方案比选是初步设计阶段的工作重点,一般要进行多个方案比较。各方案均要求提供桥式布置图,图上必须标明桥跨位置,高程布置,上、下部结构形式及工程数量。对推荐方案,还要提供上、下部结构的结构布置图,以及一些主要的及特殊部位的细节处理图。 设计方案的评价和比较,要全面考虑各项指标,综合分析每一方案的优缺点,最后选定一个符合当前条件的最佳推荐方案。有时,占优势的方案还应吸取其他方案的优点进一步加以改善。 2.2 比选原则 设计从安全性、技术适用性、施工难度、设计施工周期、经济性、实用性和观赏性等几方面对各比选方案进行评比,其中安全性为主要因素。 2.3 比选方案 根据设计任务要求,依据现行公路桥梁设计规范,综合考虑桥位地质地形条件,拟定了三个比选方案: 方案一: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 方案二: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 方案三:独塔斜拉桥 2.3.1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 1.结构受力特点 ⑴在高墩大跨径桥梁中,与其它结构体系比较,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常成为最佳的桥型方案。 ⑵预应力砼充分发挥了高强材料的特性,具有强度高、刚度大、变形小以及抗裂性能好的优点。 ⑶结构伸缩缝数量少,高速行车平顺舒适,维修工作量小,维护简单。 ⑷可最大限度的应用平衡悬臂施工法,施工技术成熟,易保证工程质量。 ⑸采用水平抗推刚度较小的双薄壁墩,可以减小水平位移在墩中产生的弯矩,且薄壁墩底承受的弯矩、梁体内的轴力随着墩高的增大而急剧减小。 ⑹连续钢构除了保持连续梁的优点外,墩梁固结节省了大型支座的昂贵费用,减少了墩和基础的工程量,并改善了结构在水平荷载(例如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适用于中等以上跨径的高墩桥梁。

多跨连续刚构桥合拢方案分析

1001-7445 ( 2011 )04-0576-06 多跨连续刚构桥合拢方案分析 曹水东林云李传习 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湖南长沙410114 摘要:针对大跨度多跨高墩连续刚构桥合拢顺序(合拢方案)对结构内力和累计位移影响规律研究的不足,以8跨一联、主跨120 m、墩高110.3 m的湖南省汝城至郴州高速公路的文明特大桥为例,采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了大跨度多跨高墩连续刚构桥合拢顺序对结构受力以及位移的影响,以及采用一次张拉或两次张拉两种张拉方式张拉合拢段预应力钢束对合拢段及整个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合拢顺序对成桥状态结构受力影响不大,但对累计位移有较大影响,而这直接影响挂篮悬臂施工的立模标高;合拢段预应力钢束的张拉方式不同会影响合拢段主梁的下缘应力,而对其上缘和其他节段主梁应力以及位移影响甚微。 连续刚构;合拢方案;预应力张拉;立模标高 U442.54A Analysis on closure scheme of multi-span  continuous rigid frame bridges  CAO Shui-dongLIN YunLI Chuan-xi 2010-12-132011-06-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778024);交通部基础应用资助项目(2008-329-825-040) 李传习(1963-),男,湖南衡阳人,长沙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lichuanxi2@163.com。

577

578

579

580

@@[1]赵顺吾.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施工过程仿真计算及其关键问题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 2007. @@[2]高新文.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合龙顶推效应分析及方案研究[J].公路与汽运,2009,133(4):189-191. @@[3]邹启贤.高墩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关键问题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9,53(5):176-179. @@[4]孙磊,郝宪武,谭冬莲.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健康监测与评估系统设计[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35 (4):622-626. @@[5]刘小燕,祁巍.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合龙方案研究[J].公路,2009,26(7):175-180. @@[6] 马保林,李子青.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7]刘沐宇,杜细春.多跨PC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的合拢次序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29(6):107-110.@@[8]陈列,徐公望.高墩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桥式方案及合拢顺序选择[J].桥梁建设,2005,24(1):33-35.@@[9]周舟,苏智,颜东煌,等.大跨度PC连续刚构桥合拢施工措施[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6,53(5):39-42.@@[10]朱宇锋,王解军.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中的混凝土徐变分析[J].公路工程,2008,33(4):32-35. @@[11]吴建中.多跨连续梁的合龙设计[J].桥梁建设,1999,18(3):30-32. @@[12]吕志涛潘钻峰.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土木工程学报,2010,43(1):70-75. @@[13]许震,张雪松.连续刚构跨中下挠的参数影响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4):9-13.@@[14]胡狄,陈政清.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收缩与徐变变形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3,36(8):79-85.

连续刚构桥上部结构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三、主要材料 (2) 四、材料要求 (2) 五、施工方案 (3) 六、现浇预应力砼刚构连续梁施工 (3) 1.施工时间 (4) 2.主桥0号段及悬浇段施工方案 (5) 工艺流程 (6) 墩顶现浇段(0#现浇段) (6) 为保证0#块混凝土施工质量,0#块分两次施工。首次浇筑米高,二次全部浇筑成型。接头处按施工缝处理。 (6) 挂篮结构设计 (8) 悬浇施工 (14) 混凝土施工 (17) 3.预应力施工 (20) 4.支座 (24) 七、质量、工期保证措施 (24) 八、安全专项方案 (24)

××大桥上部构造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大桥是××公路工程控制性工程之一,大桥跨派来沟,根据设计:主桥上部结构为(63+110+63)m三跨一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主梁为单箱单室预应力钢筋砼箱型梁。 二、施工平面布置。(见后图) 三、主要材料 主桥箱梁采用C50混凝土。 四、材料要求 材料除应符合现行规范、法律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1)水泥 水泥质量必须符合GB175,为保证砼良好的和易性,C50砼至少采用强度等级硅酸盐水泥,不得采用早强型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水泥。 (2)天然建筑材料 C50砼的粗骨料应采用~1.6cm标准规格或连续级配~2.0cm规格轧制的高标号碎石。 细骨料必须符合GB/T18736-2002标准, C50应采用细度模数≥的中粗砂,不得采用细砂。

(3)钢材 钢材应采用GB/700-2006《碳素结构钢》规定,应购置正规大厂产品,且应具有合格证书和检验证书。 (4)所用材料都必须按规定进行质量检验。 五、施工方案 1、施工原则 采用平行流水作业,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制定详细可行的施工保证措施,尽量减少与路基施工的相互干扰,确保按期、安全地完成施工任务。 2、工期安排 上部结构计划开工日期为2012年12月28日,计划完工日期为2013年6月30日。 3、施工方法概述 预应力刚构连续梁:采用塔吊作业,箱梁均挂篮浇筑法施工,分14对梁段(即6*+4++4*4.0米)对称浇筑,最后浇筑合拢段。 现浇后张法预应力连续砼梁:在现场浇注,外模采用大块定型钢模,内模采用特制抽拉式钢模,砼采用拌和场拌和、插入式和附着式振捣器捣固。 六、现浇预应力砼刚构连续梁施工 ××大桥主桥为3跨一联63+110+63米预应力砼刚构连续梁桥,

连续刚构桥施工标准工艺详解

连续刚构桥施工标准工艺图文详解 一、施工准备 混凝土:完成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 施工图复核:认真复核图纸,对存在的问题对设计院进行了咨询解决。 挂篮选择:对刚构所需挂篮设备的选型进行详细论证与选择,确保施工过程能满足需要。 施工方案的选定:根据挂篮的结构尺寸及1#块的结构尺寸,选定块施工方案。 技术交底: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能熟练掌握连续刚构悬臂施工技术与施工要点,能掌握相关技术规范,管理人员能熟悉图纸,有效指挥施工生产。 模板准备:模板委外加工,在现场进行组装。 二、施工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 连续钢构挂篮悬臂施工是利用已施工墩柱混凝土为施工支撑平台施工后续梁段的自行走施工体系,解决了满堂式支架现浇施工工艺对地形条件要求的问题。 (一)0#(0#、1#)号段及边跨现浇段施工 1.墩身预埋钢板,焊接型钢托架,安装模板。注意预应力波纹管定位(图见悬浇块段施工),挂篮预埋件尺寸与位置。

2.托架预压 根据支架结构和需要的吨位情况布置施力位置,在支架顶面的四角、中心、千斤顶附近的分配梁顶面及分配梁的跨中等具代表性的位置布设观测点,承台施工时在承台内预埋锚板作为持力点,通过预应力钢绞线和支架顶面千斤顶及传力分配装置实现对支架预压。 挂篮(托架)预压示意图 (二)挂篮悬浇施工工艺流程

1构悬浇块段主要施工工艺程序 挂篮就位及模板安装 2.挂篮悬浇施工注意事项 1)模板处理 模板必须精心打磨,保证无错台、杂物、锈斑。刷涂专业防锈脱模剂,为混凝土外观质量打好基础。对于两板混凝土施工缝处模板必须贴合严密,不可漏浆。 2)钢筋绑扎 使用6钢板作为端头模板,在其上预留钢筋孔起到钢筋定位架的作用,保证钢筋间距、数量及保护层厚度。预应力预埋波纹管,采用两段定位中间加焊定位架,定位架采用U型钢筋制作,间距不得大于1000。竖、横向预应力管道固定端必须严格按要求密封,保证张拉结束后压浆通顺。纵向波纹管中穿胶皮芯防止水泥浆堵塞波纹管道。 精轧螺纹钢安装示意图 3)混凝土浇筑 保证混凝土质量与可施工性。混凝土捣鼓不可漏捣不可过震,应注意坚决杜绝捣固棒碰触波纹管。 4)混凝土养生 箱梁顶板顶面与底板顶面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上铺土工布洒水养护;箱梁内室腹板、顶板与箱梁外侧腹板、翼缘板等采用小导管自动喷淋养护。(详见砼养生标准工法) 5)预应力张拉与压浆 混凝土达到设计张拉强度时进行预应力张拉。张拉时采用油表读数与钢绞线伸长量值,进行双控;张拉计算,按千斤顶标定方程与设计张拉力计算出油表读数。张拉时严格按照一顶一表对应安装。

连续刚构合拢段注意要点

0引言 连续刚构桥是一种介于连续梁桥和T型刚构桥之间的桥型,这种桥型的桥梁又称为墩梁固结的连续梁桥。目前连续刚构桥大多用于大跨度的薄壁高墩上 ,即把高墩看作一种摆动支承体系,从而降低墩的内力。由于其具备超越连续梁桥跨径的能力,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梁式桥。 悬臂施工法是一种常用的桥梁施工方法,目前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施工大多采用悬臂施工法。概括地讲 ,其操作方法是:首先由墩顶开始向两边采用平衡悬臂施工法逐节段施工结构的上部梁体,形成一个T字形的双悬臂结构,接着合拢边跨,最后合拢中跨 ,形成最终体系。悬臂施工法可以分为悬臂浇筑和悬臂拼装两种工法,其中尤以悬臂浇筑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合拢段的施工是悬臂浇筑技术非常重要的工序之一。它不仅是梁体体系转换的必由之路,而且因为其混凝土从浇筑到张拉预应力筋,实现真正“合拢”期间 ,昼夜温差的影响、 新浇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徐变等因素,都要在结构中产生变形、引起内力,所以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确保合拢段混凝土不致因自身的长度的变化造成开裂和压碎 ,使桥梁顺利合拢。鉴于目前文献合拢段的施工,都是针对连续梁而言的 ,连续刚构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结合录安洲夹江大桥施工实例,论述悬臂施工中合拢段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注意事项。 1 工程概况 录安洲夹江大桥主桥为(45+95+100+95+45)m五跨预应力连续刚构,单箱双室变高度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面宽18m,箱宽11m,跨中及边跨端部梁高2.5m,13、14号墩(主墩)根部梁高6米,12、15号(次主墩)墩顶根部梁高5米。桥梁桥跨体系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悬浇段每节长度为3.0m~4.0m,中跨合拢段长2.0m,主桥箱梁采用C50混凝土, 预应力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0号块和1号块采用贝雷支架现浇施工,全桥共设8个三角形轻型挂篮对称悬臂浇筑施工。中跨合拢段利用挂蓝主梁作为导梁,其下悬吊底模浇筑。边跨现浇段采用在11号悬浇块端与边墩之间搭设型钢支架进行现浇施工(见图1)。主桥合拢顺序为先合拢边跨现浇段,再合拢中跨,从而形成一个连续刚构体系。 图1 连续刚构桥悬臂浇筑和合拢段施工示意图 2 施工方案 2.1 边跨现浇段施工 边跨现浇合拢段施工采用钢管脚手架搭设支架进行现浇。施工前支架基础应做严格的压实处理,首先对11号(16号)墩与11号悬浇块之间的河堤进行严格压实或换填处理,然后上铺垫木,搭设90×90×120cm钢管脚手架支架至设计高度。现浇段模板采用δ=20mm高强度竹质胶合板。浇筑前对支架进行100%重量预压,消除塑性变形,预留弹性变形,确保合拢后线形符合设计要求。 2.2 中跨合拢段施工 边跨合拢后,即可进行中跨合拢段的施工。因中跨两梁段上的挂篮已非常接近,此时可利用挂篮进行中跨合拢段的施工。 具体施工方法是:合拢前先调整中线位置和高程,合拢口临时锁定,张拉合拢临时钢束,并

连续刚构桥施工工艺模板

连续刚构桥施工工 艺

连续刚构桥施工工艺 1. 连续梁桥、连续刚构桥概念 两跨或两跨以上连续梁桥, 属超静定体系。连续梁在恒活载作用下, 产生支点负弯距对跨中正弯距有卸载作用, 使内力状态比较均匀合理。连续梁在连续梁与墩之间设有支座, 连续刚构将主梁做成连续梁体与薄臂桥墩固结而成。 2. 梁体悬浇施工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连续刚构桥采用悬臂施工的方法, 需要施工中进行体系转换。即在悬臂浇注混凝土施工时, 结构受力状态呈T形刚构、悬臂梁, 待主梁合拢后形成连续刚构或连续梁。 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梁桥、连续梁桥墩梁是铰接( 设置支座) , 不能承受弯距, 在悬臂浇注时需采取措施, 设置临时支座将墩梁固结, 待悬臂施工至合拢状态后才能拆除临时支座形成连续梁桥。T型刚构、连续刚构桥墩梁是固结的, 采用悬臂浇注施工时, 结构本身已具有承受悬臂梁体重量的抗弯能力, 可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设置临时托架和挂篮进行悬臂施工。 2.1. 悬臂梁体分段 悬臂浇筑施工时, 梁体一般要分四大部分浇筑, 0#段( 即墩顶段) 、0#段两侧对称分段悬臂浇注部分和不平衡梁段、边孔在支架上浇注部分、中跨和边跨合拢部分。 2.2. 悬浇程序( 墩梁铰接) 1、在墩梁间设置临时固结系统, 然后在托架上浇注0#段。

2、在0#段上安装悬臂挂篮, 向两侧依次浇注对称梁段和不平衡梁段。 3、在临时支架上浇注边跨梁段。 4、在挂篮上浇注中跨和边跨合拢段。 2.3. 施工工艺 2.3.1. 0#段施工 0#段结构复杂, 预埋件、钢筋、各向预应力钢束及其孔道、锚具密集交错, 梁面有纵横坡度, 端面与待浇段密切相连, 要精心施工。混凝土浇注顺序先底板、再腹板、后顶板。 施工程序如下: ( 1) 安装墩顶托架平台( 如梁底距离地面较小, 可立钢管支架, 如距离较大, 则墩顶预埋型钢作为牛腿支架) ; ( 2) 浇注支座垫石及临时支座; ( 3) 安装永久盆式橡胶支座; ( 5) 安装底板部分堵头模板; ( 6) 托架平台试压。 ( 7) 调整模板位置及标高; ( 8) 绑扎底板和腹板的伸入钢筋; ( 9) 安装底板上的竖向预应力管道和预应力筋; ( 10) 绑扎腹板、横隔板钢筋及管道定位筋; ( 11) 安装腹板纵向预应力管道及预应力钢筋。 ( 12) 安装全套模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