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决策

行政决策
行政决策

论政府决策的科学民主

摘要:当前,世界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技术的不断更新,经济的高速发展,利益和观念的多元化,对世界各国政府组织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中国改革开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内外因的变化都要求我国政府必须适应新形势,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不断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这其中行政决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如何保证政府决策的科学民主据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分析我国行政决策的现状入手,剖析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一些构想。

关键词: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引言: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知识经济加速了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化进程,使公共行政管理边界不断扩大,政府管理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和发展目标多元化的特点。我国也从1970年代末加入这一进程,开始了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面临着极其复杂的问题和严峻的挑战,而行政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改革事业的成败,因此,行政决策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受到高度重视。

正文:行政决策是指行政机关作出重要、重大决定的行为。在我国,行政决策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宪法、法律,发挥行政管理职能作出的处理国家公共事务的决定。具体来说,行政决策将形成政府的方针、政策、规定、规划等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以及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针对特定对象、特定事件、特定问题所作出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决定。行政决策通常具有针对性、目标性、裁量性、优化性、可实施性等特点,行政决策是国家行政机关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首要环节,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决定行政管理活动的成败。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正确决策是各项工作成功的重要前提。要完善深人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各级决策机关都要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防止决策的随意化。这些高屋建瓶的意见是指导我们建立行政决策机制的基本要求。

一、我国行政决策的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各级决策层积极推进决策科学化,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决策观念有了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推动决策观念的转变,中央政府主要做了三项工作。一是积极鼓励软科学研究,结合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特点,建立起新的决策理论,形成支持科学决策的知识体系。二是普遍进行干部培训,以普及决策科学为重点,全面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强化决策者的科学决策意识和技能。三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宏观决策中注重程序化的多方案论证, 把决策科学化付诸实践。当今的许多重大决策,如三峡工程建设、农村改革与发展、沿海开放、价格体系改革等都是在集中专家及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权衡利弊,最终决策的。

2.决策制度逐步完善。决策制度的完善既包括建立健全属于决策体制内部的具体制度,也包括从制度层面上改善决策的大环境,如废除干部领导终身制,实行党政分开、政企分开和权力下放等。许多重大的基建、技改项目一般都要先经过有关专家组或专门机构审查、评估,再由政府部门批准立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制定了议事规则,对同级政府提请审议的议案有明确的审议程序和时限,以前极少有过的“否决”现象,现在则时常可以见到。大量的行政事务,过去长期由党委包揽,现在则由政府决策,还政于政,随着各级决策层逐步推行政

务公开,决策制度日趋完善。

3.决策辅助机构开始建立。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就普遍恢复或建立了政策研究机构和信息处理中心,为决策层提供信息收集、咨询建议以及方案论证等,以此来辅助决策。另外,由于网络和计算机的普及化,信息的流通越来越通畅,社会上的各种信息、调查、咨询机构也纷纷出现,加入了辅助决策的行列。

4.决策手段走向现代化。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一批新兴理论为决策行为提供了新的方法论,推动决策科学向高层次发展。互联网的发展,为科学决策开拓了更广泛的信息渠道。问卷调查、模型分析等方法也在决策过程中普遍采用。

二、我国行政决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纵观决策科学化发展进程,可以发现我们已经实现了由经验决策为主向科学决策为主的转变。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决策的民主化程度偏低。决策科学化首先要求民主化,但不少决策者仍然以自己的倾向为决策依据,专家智囊和政策研究人员只能按照领导的意图做“命题文章”,给领导的意见披上“科学”的外衣,由以前的一个人说了算变成一个人替大家说了算。

2.辅助决策机构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有些机构名为研究所、信息中心,实际功能却蜕化成起草文件和报告的秘书班子。另外,由于行政体制造成的条块分割、部门所有,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些研究机构,制约着他们作用的发挥。

3.战术研究多,战略规划少。一些官员总想为自己增加政绩。在决策时视野狭窄,缺乏宏观考虑,忽视长远目标和总体规划。造成这种状况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现行干部体制存在弊端,使一些干部为追逐利益而发生许多短期行为。

4.决策机构内部结构不尽合理。表现之一是决策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政府部门既是政策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影响效率的最大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政府部门内部职责含混,责任难以追究。表现之二是决策多,执行少。形成了一种新的结构失衡,影响决策的整体质量。

三、如何建立和完善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基本制度

首先,建立重大行政决策依法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制度。省政府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决策事项应及时向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省人大常委会关于重大决策事项的审议意见,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认真研究办理。行政决策事项向人大报告的文本,应在人大常委会议召开的15日前送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就重大决策作出的决议、决定,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认真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的立项、论证和评估一般都应当邀请省人大代表参与。支持人大代表就行政决策事项进行视察和调查研究。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就决策事项提出的重要意见,应当认真研究,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答复。

其次,建立重大行政决策的民主协商制度。省政府的重大决策事项应及时向省政协通报并协商,认真听取政协组织的意见、批评和建议。省政府在行政决策的各个环节,要重视征询政协组织的意见。支持政协委员就重大决策事项开展独立的调查论证。对省政协委员就重大决策提出的书面意见和提案,要认真办理。

第三,进一步健全和落实专家咨询制度。提请省政府讨论决定的重大决策建议,必须以重大行政决策研究计划为依据,经过省政府咨询机构的论证评估和政府法制机构合法性论证。起草重要的地方政府规章,一般应采取座谈会、研讨会、听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及社会公众的意见。凡属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在提交省政府常务会议或省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前,应经专家咨询论证。要有组织地广泛联系专家学者,建立健全决策咨询网络和信息支持系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参事、文史馆员、省政府聘请的顾问以及其他咨询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等都是全省重要的智力资源,应依托他们建立咨询专家库,行政决策时要采取多种形式听取他们的意见。要充分发挥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在专家咨询制度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其职能,参与和组织重大决策的前期研

究、论证和决策效果评估。省政府咨询委员会要经过充实提高,设置若干专业咨询工作组,形成专业领域广、调研能力强、咨询效率高、有权威有影响的专家群体。

第四,建立社情民意反馈制度。省政府及其组成部门要广泛开辟社情民意的反馈渠道。通过新闻媒体、政府网站、政府热线、信访部门以及调查机构等多种形式,了解群众对行政决策的意见和建议。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进一步完善信访制度,确保信访渠道畅通。对群众来信来访中反映的决策方案实施前、执行中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要予以高度关注,并认真研究解决办法。省政府及组成部门要善于从群众来信来访中确立行政决策事项,完善行政决策措施。

第五,建立和完善民主科学决策的监督制度。省政府的重大决策要主动地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完善对行政决策的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审计机关、监察机关和上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要加强对决策活动的考核监督,明确监督主体、监督内容、监督程序和监督方式。定期对重大决策事项进行考核检查。条件成熟时,可组织市(州)、县(市)对省级重大行政决策效果进行无记名投票考核,组织群众对重大行政决策进行评议,把群众的认可程度作为评价行政决策科学性的重要依据。

最后、建立健全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实现决策权力与决策责任相统一。对于未经认真调查研究、未经充分论证、未经领导集体讨论作出的决策,或集体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决策人的行政过错责任。

。行政决策是行政活动的首要环节,是其他行政行为运作的基础,它是关系到行政活动目标抉择的关键。行政决策的质量和效率与行政执行的效果和质量成正比关系。

参考文献:

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

第十四讲现代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 要提高行政决策的质量,就必须实现行政决策的规范化,找到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 行政决策过程,可以分为几个步骤:第一,提出问题,确定目标;第二,拟定行政决策方案;第三,行政决策方案的评估、选优;第四,行政决策方案的试点;第五,行政决策方案的执行;第六,追踪决策。 一、提出问题,确定目标 政府的存在是以社会问题的存在和解决社会问题为前提的,如果没有社会问题或者政府不能够解决社会问题,政府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而政府解决社会问题是以发现现存的和即将产生的社会问题为条件。 (一)行政决策问题的含义 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政府决策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才能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 1.问题的定义: 在行政决策中所说的“问题”,是指需要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的矛盾,这些矛盾是社会的需要和社会现状的差异而引起的,是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的差异。 由此可以看出,所谓行政决策中的“问题”,就是从社会现状、期望状态和这两者之间的差异三个方面进行界定的。 2.形成问题的差异可以分为两类:解决这两种差异,就是行政决策要达到的目标。 (1)由于维持社会状况引起的 (2)由于社会发展需要而引起的 3.政府的决策问题与公共问题的区别与联系 (1)政府决策问题属于公共问题,它不涉及个人问题 (2)并不是所有的公共问题均是政府决策的问题 4.行政决策问题具有的基本构成要素: (1)政府行政决策问题是一种客观状态 (2)行政决策问题是一种被认知的状态 (3)行政决策问题是大多数人认识或关系到大多数人利害关系的一种状况 (4)行政决策问题是政府权威部门有必要采取行动而加以解决的一种问题 5.行政决策问题的特点 (1)相互依赖性 (2)主观性 (3)历史性 (4)动态性 6.行政决策问题的类型 (1)依据决策问题的性质和领域,将决策问题分为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等。(2)依据政府权力作用的范围和管理领域,将政府决策问题划分为提取性的、分配性的和管制性的问题以及还有象征方面的问题,主要涉及政治价值和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

浅析乡(镇)行政决策的特点研究 内容分析

浅析乡(镇)行政决策的特点研究 摘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正在步入小康社会,各种体制都在不断建立并陆续得到完善,乡镇政府作为基层人民政府,在创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贯彻“三严三实”教育活动,党的群众路线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乡镇政府决策越来越发挥其重要作用,决策是否科学民主、是否具有透明度、是否促进行政决策,都会影响到决策的执行。应建立和完善公众舆论机制,提高行政决策活动的,改进和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建设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团队,建立和完善决策议事规则和协调机制,保证行政决策程序的规范化和有效性,实现行政决策责任制,加强行政决策的法律监督。但是,当前我国乡镇行政决策具有一定的特点,只有很好的进行规范才可以避免一些行政策略的偏失,更好的为今后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针对当前我国乡镇政府行政决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行政决策模式的改革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乡镇行政决策特点

目录 引言 (3) 一、乡镇政府的职责和决策内容 (3) (一)乡镇政府的职责 (3) (二)乡镇政府的决策内容 (3) 二、乡镇政府决策存在的问题 (3) (一)乡镇政府的决策不科学,有盲目性 (3) (二)乡镇政府的决策缺乏目标,不够灵活 (3) (三)乡镇政府的决策有效性差,不能发扬民主 (4) 三、乡镇政府决策主体具有多元性和主导性 (4) (一)乡镇政府决策主体具有的多元性 (4) (二)乡镇政府决策主体具有的主导性 (4) 四、乡镇政府决策内容具有综合性和无序性 (4) (一)乡镇政府决策内容具有的综合性 (4) (二)乡镇政府决策内容具有的无序性 (5) 五、乡镇政府决策制定和实施具有不确定性和政治风险性 (5) (一)乡镇政府决策制定和实施具有不确定性 (5) (二)乡镇政府决策制定和实施具有政治风险性 (5) 六、乡镇政府决策监督具有封闭性和滞后性 (5) 七、提高我国乡镇政府行政决策的建议 (5) (一)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机构改革 (5) (二)完善法规制度,健全配套的行政规章制度 (5) (三)优化乡镇政府的人员配置,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结构 (6) (四)加快电子政务建设 (6) 结语 (6)

行政决策考试题目及答案

行政决策考试题目及答案(A卷、B卷) 一、填空题(注:题目关键字词填空内容) 1、领导决策民主化的特征是(决策观念)(决策研究) 2、行政决策科学化的特征(决策思想科学化)(决策程序科学化) 3、古代行政决策的对象和内容(政治)(军事) 4、古代奴隶制、封建制的各国体制(君主制) 5、行政决策集团包括(年龄)(素质)(知识)(气质) 6、行政决策按所处客观条件和后果的确定程度不同(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 型决策) 7、优先决策方案步骤(筛选法)(归避法)(决策树法) 8、行政决策者个人素质结构包括(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 9、行政决策执行过程(计划制定)(协调控制) 10、行政决策控制实施经历(确定控制标准)(实施控制) 11、行政决策方案类型、3钟(积极方案)(应变方案)(临时方案) 12、决策者、国家行政体系中层次划分(高层决策者)(中层决策者)(基层决策者) 13、行政决策反馈条件类型(对问题和机会的反馈)(对目标的反馈)(对方案的反馈) 14、行政决策法律责任类型(违宪责任)(刑事责任) 15、现代行政决策创造思维表现形式(想象)(灵感) 16、可行性决策方案、研究、分析(经济上的可行性)(行政上的可行性) 17、决策问题结构分为(结构优良问题)(结构适中问题)(结构不良问题) 18、行政决策国际环境包括国际(社会环境条件)(自然环境) 19、依据法定程序、授予而拥有行政决策者要素(主体) 20、现代行政决策评估过程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结束阶段) 21、决策议程将决策问题议事日程(纳入决策领域) 22、决策议程分为(系统议程)(政府议程) 23、行政决策抉择的任务,对各种备选方案(权衡)(比较) 24、决策议程模型分为(外在提出模型)(动员模型)(内在提出模型) 25、运筹博弈(人一机)(人一人) 26、行政决策拟定阶段、任务、针对决策问题依据(决策目标)设计实现目标 27、西蒙认为模式(协作)(决策) 28、行政决策评估5个(生产力标准)(效率标准) 29、系统工程在决策中的基本程序(系统分析)(系统决策) 30、决策问题、性质、领域(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 31、行政决策社会环境包括(物质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精神文明环境) 32、现代行政决策、基本原则(系统性原则)(择优原则) 二、名词解释 1、行政决策方案:就是一个或一组解决决策问题,实现决策目标的行动准则,它规定了实 现决策目标的步骤、途径、方法。 2、行政决策:指国家行政机关为履行行政职能面临要解决问题。从实际出发制定与选择行 动方案作出决定活动。 3、行政决策执行:指国家行政机关将决策中枢系统所输出的决策指令付诸实施,从而实现 行政决策目标的一种行为,也就是把决策由设想变为现实的过程。

2015行政管理学网上形成性考试(三)0001

2015行政管理学形考(三)-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1. 对涉及国家行政机关以外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则由()给予党纪处分。 党的纪律检查机关 行政监察机关 检查机关 党的纪律检察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 2. 对涉及非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公务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则由()给予政纪处分。 检察机关 行政监察机关 党的纪律检查机关 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 3. 不宜采用命令或指示,而只能通过协调、合作的办法进行的沟通是()形式。 上行 网上 下行 平行 4. 为了弥补或完善决策而制定的决策方案,称为()。 临时方案 追踪方案 积极方案 应变方案 5. 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是() 信息支持系统 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 专家咨询系统 领导决策系统

6. 行政执行过程的第一阶段是()。 实施阶段 总结阶段 协调阶段 准备阶段 7. 对监督对象构成犯罪的案件,由()追究刑事责任。 党的纪律检查机关 行政监察机关 检查机关 党的纪律检察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于()正式生效。 2003年5月1日 2002年1月1日 2003年1月1日 2002年10月1日 9. 整个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具有实质意义的、最为关键的阶段是()。 协调阶段 总结阶段 实施阶段 准备阶段 10. 行政评估准备阶段,评估工作的第一步是()。 明确评估目的 选择评估标准 培训工作人员

确定评估对象 11. 国家预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中央预算 县级预算 省级预算 市级预算 12. 履行纳税义务的主体是()。 社会成员 企业 事业单位 政府 13. 为了解决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一时又难以查清原因的问题的决策方案,称为()。 积极方案 追踪方案 应变方案 临时方案 14. ()是公共财政的分配主体。 事业单位 企业 社会公众 政府

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

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提高决策质量和 效率,明确决策责任,根据宪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等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以下称决策机关)重大行政决策的作出和调整程序,适 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以下简称决策事项)包括: (一)制定有关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 (二)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规划; (三)制定开发利用、保护重要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 (四)决定在本行政区域实施的重大公共建设项目; (五)决定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或者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的其 他重大事项。 法律、行政法规对本条第一款规定事项的决策程序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决策,政府立法决策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决策不适用本条例。 决策机关可以根据本条第一款的规定,结合职责权限和本地实际,确定决策事项目录、 标准,经同级党委同意后向社会公布,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第四条重大行政决策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 部署,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彻到重大行政决策全过程。 第五条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应当遵循科学决策原则,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的发展理念,坚持从实际出发,运用科学技术和方法,尊重客观规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 全面深化改革要求。 第六条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应当遵循民主决策原则,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保障人民群众 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决策。 第七条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应当遵循依法决策原则,严格遵守法定权限,依法履行法定程序,保证决策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等规定。 第八条重大行政决策依法接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根据法律、法 规规定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范围或者应当在出台前向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上级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重大行政决策的监督。审计机关按照规定对重大 行政决策进行监督。 第九条重大行政决策情况应当作为考核评价决策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重要内容。 第二章决策草案的形成 第一节决策启动

重大行政决策相关制度

重大行政决策制度 第一条为规范决策行为,强化决策责任,减少决策失误,保证决策质量,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局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重大行政决策包括以下方面: (一)依法行政的远景规划和年度计划; (二)以本局名义出台的重大政策性文件; (三)大额国有资产的处置; (四)大额资金投资的建设项目; (五)动用大额资金安排等方面的重大事项; (六)依法行政建设的重大措施; (七)其他需由集体决策的重大行政事项。 人事任免、行政问责和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不适用本制度。 第三条重大行政事项集体决策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一)科学决策。尊重客观规律,运用科学的方式,做到现实性和前瞻性相结合,使决策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二)民主决策。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做到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本局决定相结合,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依法决策。按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正确履行法定职责。 第四条重大决策应当兼顾公民个人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重大决策应当经过局务会议决定,不得以传阅会签或个别征求意见等形式代替会议议决。 第六条局长和分管领导对一般行政事项决策,可以不通过局务会议决策程序。但应当按照科学、合法、效率、公平原则,参照本办法有关规定,择优决策,其决策内容应当向其他有关局领导通报。 第七条局长代表本局对重大事项行使决策权,分管副局长协助局长决策。 第八条本局各工作部门为相关决策承办单位,负责承办重大决策的调研、方案起草与论证等前期工作。 第九条办公室负责组织安排局重大决策活动,并提供综合服务。 政策法规股应当为局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政策、专业性咨询、论证、听证、公示等有关服务。 第十条决策承办部门应当深入开展决策调研工作,全面、准确掌握决策所需的有关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形成决策调研报告。 第十一条决策承办部门应当根据决策事项的性质和特点,提供科学、全面、务实的决策备选方案,对需要进行多方案比较研究的事项或者存在争议经协商仍达不成一致意见的事项,应当根据公众、专家或部门的不同主张拟定两个以上决策备选方案。 拟订决策备选方案时应当进行风险预测,力求做到决策目标科学、明确、务实和完整。

行政决策

名词解释 1、行政效率是指在保证政府活动目标方向正确,并给社会带来有益成果的前提下,行政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率。 2、政策主体(政策活动者)可以一般地界定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3、决策树法又叫你概率分析决策法,他是运用树状图形来分析和选择决策方案的一种决策方法。 4、政策执行手段是指政策执行机关及其执行者为完成一定政策任务,达到一定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 5、政策评估就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指定新政策的依据。 6、决策者是指按法定程序和授予而拥有行政决策权的行政行为主体。 7、行政程序是指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的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系列前后衔接的步骤、顺序、时间、方式和制度等的总称。 8、思想诱导手段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管理方法,它通过运用非强制性手段,诱导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自觉自愿地去贯彻执行政策,而不从事与政策相违背的活动。 9、正式评估指事先制定完整的评估方案,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并由确定的评估者进行的评估。 10、行政法治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行政权力必须依据法律而获取与行使,不得恣意妄为的一种公共行政的普遍原则和社会控制方式。 11、决策对象是决策的客观实在物,这种客观实在物具有可变性,改变这种客观实在物就是决策的目的。 12、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部门在特定的条件下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动准则。 13、政策系统是由政策的主体、政策客体及其与政策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 14、政策执行是在政策制定完成之后,将政策所规定的内容变为现实的过程,是为实现政策目标而重新调整行为模式的动态过程。 15、行政道德基本原则是行政道德准则体系中最高层次的道德准则,即各种准则的最基本的指导原则。 16、信息是行政决策的又一要素,是行政决策的动机、动力和条件,既是行政决策的起因,又是其根据,还是其择定的标准。 17、行政手段是指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采用行政命令、指示、规定及规章制度等行政方式,按照行政系统、行政层次和行政区划来实施政策的方法。 18、利益普惠原则是指公共政策由其性质所决定的,其目的在于为全体公民谋取利益,而不是为少数人或特殊利益集团谋取利益。据此,每一个受法律保护的公民都有获得公共政策所带来利益的权利。 19、政策客体指的是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事)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人)两个方面。 20、遗憾决策法是按照最小后悔值准则(或曰遗憾值准则)来选择行动方案的一种决策方法。

行政决策案例

透视怒江水电工程决策过程中三方利益博弈民主 怒江大坝以脱贫致富之名而筹建。所谓脱贫,当地人民的利益理应被放在重要的位置来考虑。整个决策过程是否科学民主,论证报告是否中立公正,一直以来遭人质疑。 当我们在讨论怒江大坝中环保和致富哪个为先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另一个民主决策问题。只有决策过程充分民主,我们在上马建设工程的时候,才能在各种利益之间实现人民利益的最大化 怒江大坝工程决策中的三方利益博弈民主 作为电力企业和政府,都希望从怒江大坝的建设当中获取利益,这无可厚非,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民众的利益同样需要在这一浩大工程中被摆在突出的位置。如何取舍,怎样博弈,谁来做主,这都在决策过程中成为了重要话题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时捷报道讲“兽道”也要讲“人道”。这是云南大学生态与植物研究所所长党承林教授关于怒江大坝必须建设的著名表述。他觉得,在重视生态保护的同时,也要注重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怒江大坝的建设正是基于此而行的。 去年以来,怒江大坝成为当地政府振兴经济的一把即将启用的“尚方宝剑”。但是,有关于人民是否能得利也成为主建派和反对派交锋的重点。 清华大学教授李楯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就表示了他的不同看法。“在水坝建设中,获利的首先是电力部门;其次是地方政府;在现行体制下,老百姓很难参与到这个利益分配过程中去。” 电力要盈利

2003年6月14日,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云南省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云南电力集团水电建设有限公司、云南怒江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在昆明签订协议,共同出资设立公司,全面启动怒江流域水电资源开发。 华电云南总经理郭世明承认:“建水电站,受益最大的确实是在企业,但华电是国资委领导下的国有资产控股企业,代表的是国家。” 对此李楯担心:“没有一个工程大家会按成本价报,报批的数字本身含有相当大一部分利润。所以只要某个工程国家批了,财政拨款了,他们就可以赚钱,根本不用考虑建好之后能不能有效运转、能不能盈利。” 事实上,在怒江这样水能丰富的地区,电站盈利似乎并不困难。仅仅靠着目前怒江支流上的49座中小型水电站6万千瓦的发电量(只占整个怒江地区可开发的水能的0.03%),水电公司已经成为当地最大的劳动就业部门和纳税大户。怒江州水电局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当地水电行业2000多人就业,每年纳税在1000万以上。 政府要脱贫 2003年10月,受云南方面委托,国电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提交了一份名为《怒江中下游流域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情况简介》的报告,其中在“怒江开发的评价”项下算了一笔账:“怒江全部梯级开发后每年可创造产值340多亿元,直接财政贡献可以达到80亿元,其中地税年收入可以增加27亿元。” 2002年,怒江州全年的财政收入只有1.05亿,比15年前只增加了3000多万,财政自给率仅为14.7%。因此当地政府把目光锁定在水电上。 同属三江并流地区的澜沧江漫湾水电站让怒江州看到了脱贫的希望。据统计,现在国家财政每年可从漫湾电厂获利1亿多元,省财政获利5000多万元,所涉及的4县共获利5000多万元,漫湾电厂和省电力公司共获利1.2亿多元。

如何进行行政决策

如何进行行政决策 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任务,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科学执政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我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证。为加强我市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制度建设,全面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若干意见》(鄂政发[2005]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主要事项 (一)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指导思想: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以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行政为原则,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宗旨,加快完善公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法治化、科学化、民主化行政决策机制和制度,积极谋求以较小的决策成本、较高的决策效率,实现更好的决策效益。 (二)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基本要求:通过建立完善公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健全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做到决策前广纳贤言,决策过程规范化、程序化,决策方案实事求是,最终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决策中减少失误、纠正失误、避免失误,确保公共政策的科学性、连续性、稳定性和有效性,做到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更好地推动黄石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需要科学民主决策的主要事项。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政府工作报告、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中长期规划(草案)及其变更(建议); 二是全市年度财政预算(草案)、全市城市总体规划(草案)及其重大变更(建议); 三是全市人口、资源和环境保护以及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及其重大举措; 四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改革措施、重大政策调整、重要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 五是跨区域的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战略问题;

行政管理学(8.1.4)--行政决策

第8章 行政决策与行政执行 第1节 行政决策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行政决策通常都是(A )。 A.满意决策 B.最优决策 C.常规决策 D.战略决策 2.有关具体方法和步骤的技术性问题的决策是( C )。 A.战略决策 B.战役决策 C.战术决策 D.常规决策 3.在行政决策子系统中具有权威性和主导性特点的是(A)。 A.决断子系统 B.信息子系统 C.参谋子系统 D.监控于系统 4.决策的监控子系统下最有力的监控力量是( C )。 A.新闻舆论 B.人大 C.人民群众 D.社会团体 5.行政决策目标确立的方法中又被称为“多属性效用理论”的是( C )。 A.综合指标法 B.目标排序法 C.综合评分法 D.逐步淘汰法 6.行政决策的中心环节是( D )。 A.目标确立 B.方案设计 C.后果预测 D.方案抉择 7.在行政决策方式中,具备能使投票人实现“帕累托最优”这一明显优点的是( A ) A.全体一致规则 B.多数规则 C.过半数规则 D.民主集中制 8.行政决策目标的特征不包括( D )。 A.层次性 B.政治性 C.多样性 D.从属性 9.方案抉择的主要环节不包括( D )。 A.方案设计 B.确定标准 C.可行性分析 D.合法化 10.后果预测的主要方法不包括( D )。 A.德尔斐法 B.头脑风暴法 C.时间序列法 D.趋势外推法 11.( A )是联系整个行政过程的核心 A.行政决策 B.行政管理 C.行政执行 D。行政监督 二、概念题 1、决策 决策是人类社会所持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现代管理学意义上的“决策”一词及其理论的形成,是在20世纪中叶发朝于美国,由“Decision—Making”一词翻译来的。决策有私人决策和公共决策(行

行政决策

论政府决策的科学民主 摘要:当前,世界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技术的不断更新,经济的高速发展,利益和观念的多元化,对世界各国政府组织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中国改革开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内外因的变化都要求我国政府必须适应新形势,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不断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这其中行政决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如何保证政府决策的科学民主据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分析我国行政决策的现状入手,剖析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一些构想。 关键词: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引言: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知识经济加速了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化进程,使公共行政管理边界不断扩大,政府管理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和发展目标多元化的特点。我国也从1970年代末加入这一进程,开始了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面临着极其复杂的问题和严峻的挑战,而行政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改革事业的成败,因此,行政决策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受到高度重视。 正文:行政决策是指行政机关作出重要、重大决定的行为。在我国,行政决策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宪法、法律,发挥行政管理职能作出的处理国家公共事务的决定。具体来说,行政决策将形成政府的方针、政策、规定、规划等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以及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针对特定对象、特定事件、特定问题所作出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决定。行政决策通常具有针对性、目标性、裁量性、优化性、可实施性等特点,行政决策是国家行政机关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首要环节,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决定行政管理活动的成败。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正确决策是各项工作成功的重要前提。要完善深人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各级决策机关都要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防止决策的随意化。这些高屋建瓶的意见是指导我们建立行政决策机制的基本要求。 一、我国行政决策的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各级决策层积极推进决策科学化,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决策观念有了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推动决策观念的转变,中央政府主要做了三项工作。一是积极鼓励软科学研究,结合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特点,建立起新的决策理论,形成支持科学决策的知识体系。二是普遍进行干部培训,以普及决策科学为重点,全面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强化决策者的科学决策意识和技能。三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宏观决策中注重程序化的多方案论证, 把决策科学化付诸实践。当今的许多重大决策,如三峡工程建设、农村改革与发展、沿海开放、价格体系改革等都是在集中专家及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权衡利弊,最终决策的。 2.决策制度逐步完善。决策制度的完善既包括建立健全属于决策体制内部的具体制度,也包括从制度层面上改善决策的大环境,如废除干部领导终身制,实行党政分开、政企分开和权力下放等。许多重大的基建、技改项目一般都要先经过有关专家组或专门机构审查、评估,再由政府部门批准立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制定了议事规则,对同级政府提请审议的议案有明确的审议程序和时限,以前极少有过的“否决”现象,现在则时常可以见到。大量的行政事务,过去长期由党委包揽,现在则由政府决策,还政于政,随着各级决策层逐步推行政

当前我国行政决策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王丹)

目录 引言 (3) 一、行政决策概述 (3) (一)行政决策的概念 (3) (二)行政决策的特点 (3)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4) (一)行政决策者法治思想萌芽艰难 (4) (二)行政决策监督力度不够 (4) (三)行政决策缺少对百姓层面的考虑 (5) 三、我国的行政决策水平存在问题的原因 (6) (一)行政决策体制不健全导致责任意识淡薄 (6) (二)监管不力影响行政决策的公共利益取向 (6) (三)决策者素质是行政决策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6) (四)行政决策系统关系不顺导致决策成果难以实施 (7) (五)行政决策配套制度不全难以发挥行政决策功能 (7) 四、提高行政决策水平的几点策略 (7) (一)加强领导学习培训,提高干部综合素质 (7) (二)健全行政决策机制,保障行政决策法制化 (8) (三)在决策中充分发扬民主,完善公众参与度 (9) (四)完善决策程序,推进科学决策 (9) (五)加强监督检查,充分发挥督察职能 (10) (六)提高责任意识,坚持权责统一 (11)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1)

当前我国行政决策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摘要: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本文对如何提高行政决策水平做出了阐述。 关键词:行政决策;决策理论;社会管理;政府职责

引言 决策理论的创始人赫伯特.西蒙曾经指出,管理就是决策。行政管理也是管理的一种,那么,行政管理也就是整个行政系统的决策活动。当然,行政的事务很多,决策仅是其中的一项。但决策不是行政的一般事务,而是最重要、最不可缺少的事务。任何一个行政组织要想顺利地实现组织目标,都必须在科学预测的前提下,把握好决策对象的本质和规律,从各种行动方案中做出最佳抉择,以达到最优化的行政效果。 一、行政决策概述 (一)行政决策的概念 行政决策特指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处理国家行政事务时,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根据一定的情况和条件,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在掌握大量的有关信息的基础上,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或处理的事务,做出决定的过程。行政决策是决策的一种,它是行政机关为履行行政职能所作的行为设计和抉择过程。它具有不同于其他决策的特点。主要有:行政决策主体是特定的,只有具有行政权的组织和个人才能成为决策主体;由于行政管理的范围和内容极其广泛,行政决策的客体是广泛的;既定的行政决策不仅对行政组织成员,而且对各级行政组织的管辖范围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都有约束力,表现出行政决策的一定权威性。 (二)行政决策的特点 行政决策是公共管理机关代替公众实行的管理行为,有其独有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行政决策主体的特定性,与其他的决策行为不同,行政决策的主体只能是掌握行政权力的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行政组织之外的机关和社会团体,只有经过特定行政组织或法律授权,才能进行行政决策。而不具备此项资格的主体都不可能成为行政决策的主体。 (2)行政决策客体的广泛性,行政决策的公共性决定了其代表的并不是某一个人或是某一部分具体的人的利益进行的决策和管理,其针对的对象是广大的公众,行政决策会影响到全社会或社会的大部分。 (3)行政决策效力的权威性,行政决策方案一经公布,就具有普遍的约束

《行政决策学》在线作业100分

1?第1题 行政决策的主体是行使()的行政组织及个人 A. 国家司法权 B. 国家外交权 C. 国家立法权 D. 国家行政权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4题 领导集体的知识结构,从总体上说,应该是高水平的文化知识结构,同时,还应具有:() A. 互补性 B. 全面性 C. 差异性 D. 创新性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第5题 以下那种情况是科学的决策? A. 目标背道而驰的 B. 部分达到目标的

C. 偏离决策目标的 D. 能实现决策目标的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6题 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不仅是国家重大事项的决策者,而且还是本级行政机关决策行为的()。 A. 执行者 B. 策划者 C. 组织者 D. 监督者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5. 第7题 我国国务院及其各部委负责处理全国性以及对国家具有战略意义问题的决策,其决策者即为:() A. 高层决策者 B. 中层决策者 C. 基层决策者 D. 低层决策者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6. 第8题 政党监督的主体是指:

A. 共产党 B. 民主党派 C. 中国民主同盟 D. 共产党和民主党派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7. 第9题 质疑头脑风暴法的最大特点是:() A. 对其他专家提出的设想进行质疑 B. 与其他专家背靠背地提意见 C. 对其他专家提出的设想进行补充、改进和综合 D. 提出自己的设想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8. 第10题 立法监督的主体是指:() A. 人民代表大会 B. 人民法院 C. 人民检察院 D. 人民政协 您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

行政管理 第四章 行政决策

行政管理第四章行政决策

第四章行政决策 4.1 决策与行政决策 4.2 现代行政决策基本原则 4.3 现代行政决策过程 4.4 现代行政决策方法 4.5 提高行政决策的正确性 第一节决策与行政决策 一、行政决策概述 (一)行政决策的含义 所谓决策,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基础上,根据事物发展趋势和规律,在决策主体意志因素的参与下进行的选择未来行动方案的活动。 决策有以下特点:①针对性。②目标性。 ③实施性。④选择性。⑤预测性。 行政决策是决策的一种,是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为履行行政职能,在其管辖权限范围内做出处理国家公共事务的决定。它是国家行政机关管理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工作。 (二)行政决策特点: 1、决策主体上的特性。行政决策是处理国家公

共事务时作出的决策,因此,只有具有法定行政权力的组织和个人才能成为行政决策的主体,他们在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权范围内进行决策。此外,有些虽不是国家行政机关,但依照宪法、法律法规或经授权的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也可成为行政决策的主体。 除具有一般决策的特性外,还有以下 2、决策所代表的利益和依据上的特性。进行决策时,必须依据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只有严格以法办事,才能代表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决策才会有权威性和普遍约束力。 3、决策功能上的特性。系统论原理告诉我们,社会是一个大系统,政府只是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行政决策所产生的行动会牵涉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广泛的影响。 4、决策内容和约束范围上的特性。由于行政决策的内容涉及整个国家和社会范围内的一切公共事务;同时,行政决策以国家权力为后盾,凡是在行政管辖范围内的一切机关单位、团体、个人,包括政府机关内部成员,都要受行政决策的约束。 (三)行政决策的分类

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全文)

遴选考点: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全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明确决策责任,根据宪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等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以下称决策机关)重大行政决策的作出和调整程序,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以下简称决策事项)包括: (一)制定有关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 (二)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规划; (三)制定开发利用、保护重要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

(四)决定在本行政区域实施的重大公共建设项目; (五)决定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或者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的其他重大事项。 法律、行政法规对本条第一款规定事项的决策程序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决策,政府立法决策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决策不适用本条例。 决策机关可以根据本条第一款的规定,结合职责权限和本地实际,确定决策事项目录、标准,经同级党委同意后向社会公布,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第四条重大行政决策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彻到重大行政决策全过程。 第五条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应当遵循科学决策原则,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从实际出发,运用科学技术和方法,尊重客观规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要求。

第六条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应当遵循民主决策原则,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保障人民群众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决策。 第七条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应当遵循依法决策原则,严格遵守法定权限,依法履行法定程序,保证决策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等规定。 第八条重大行政决策依法接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范围或者应当在出台前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上级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重大行政决策的监督。审计机关按照规定对重大行政决策进行监督。 第九条重大行政决策情况应当作为考核评价决策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重要内容。 第二章决策草案的形成

在信息化条件下行政决策辅助系统的实现(一)

在信息化条件下行政决策辅助系统的实现(一) 摘要:行政决策辅助系统可以辅助各级政府部门领导进行科学决策,有利于提高政府决策效率和决策结果的合理性、时效性和适应性。文章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分析了行政决策辅助系统的体系结构,并对系统构建的思路、方法及使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信息化;数据仓库;行政决策;辅助决策 长久以来信息的不完备是影响管理者进行理性判断和决策的直接原因之一,而现有的数据库系统虽然可以高效地实现数据的录入、查询和部分统计等功能,但是无法发现数据中存在的关系和规则,无法根据现有的数据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杭州市西湖区院为了在检察业务信息、队伍建设情况和综合行政事务方面辅助领导决策,建设应用行政决策辅助系统,将各科室以往分散的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并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平台的优势,通过系统提供的多种分析功能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将各类数据转化为院领导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它的实施使得行政决策者可以在广泛了解决策所需信息的前提下进行决策,避免了靠经验决策和决策信息不完备导致的决策的盲目性现象,从而提高了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支持与强化行政决策过程。 一、系统架构及技术分析 系统架构主要由数据仓库系统、模型库系统、知识库系统及可视化接口4部分构成。采用的关键技术是数据仓库技术(DW)、数据挖掘技术(DM)、在线分析处理技术(OLAP)。

(一)数据仓库的作用 电子政务的决策过程是一个从非结构化数据中抽取结构化信息,再提供非结构化决策分析结果的过程。因此,为了营造良好的电子政务决策数据环境,获得高质量的数据分析结果,建立适合政府决策的数据仓库系统是电子政务决策支持系统的关键环节,以确保政务系统中的数据能够更好地发挥分析、决策的作用。这种数据仓库系统的功能要能向两个不同方向拓展,一是广度计算,二是深度计算。广度计算是使数据仓库系统的应用范围尽量扩大,能基本涵盖市级政府决策、服务的领域;深度计算使数据仓库系统克服了以往数据库简单数据操作处理(即事务处理)的缺点,对数据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其能更多地参与政府对数据分析和决策的制定等工作。 (二)模型库系统的功能 模型库系统包括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模型库是一个包含有财务、统计、运筹和其他定量模型的软件包,存放解决行政管理问题的经验模型,是为决策提供分析能力的部件,给予决策者通过推理、比较、选择来分析、预测和解答整个问题的能力。因此,研究一些决策支持模型,建立一个政府决策的模型库系统是完成系统的关键环节之一。这种模型库系统应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能实现多目标决策;二是能实现多领域、多部门、多用途的决策,即按经济内容来看应具有预测类模型、综合平衡模型、结构优化模型、经济控制类模型等,按决策活动来看应有规划模型、推理模型、分析模型、预测模型、评估模型

浅析乡镇行政决策的特点研究(1)

浅析乡镇行政决策的特点研究 【内容摘要】:乡镇政府职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让行政决策及其机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影响中国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的主要问题是决策机制的问题。根据党的十六大的要求,改革和完善行政决策机制,促进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应建立和完善公众舆论机制,提高行政决策活动的透明度,改进和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建设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团队,建立和完善决策议事规则和协调机制,保证行政决策程序的规范化和有效性,实现行政决策责任制,加强行政决策的法律监督。本文针对当前我国乡镇政府行政决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行政决策模式的改革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乡镇政府行政决策决策机制科学民主化

目录 一、我国乡镇政府行政决策机制的发展趋势 (3) 二、我国乡镇政府行政决策机制的特点分析 (3) (一)行政决策指导思想不够完善 (3) (二)行政决策方式不够完善 (4) (三)行政决策目标民主化不够完善 (4) (四)社会公民参与行政决策程度不够完善 (4) (五)行政决策民主化制度安排不够完善 (5) 三、改革与完善行政决策机制的路径探索 (5) (一)建立和完善社情民意反映机制 (5) (二)健全和完善专家咨询制度 (6) (三)建立成果激励机制 (6) 四、实行行政决策问责制度 (6) (一)建立行政决策评估系统 (6) (二)建立行政决策违宪、违法审查制度 (6) (三)强化行政决策者的责任意识 (6) 五、结语 (7) 参考文献: (7)

浅析乡镇行政决策的特点研究 行政决策、理论和实践的意义有不同的看法,大多数学者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和决策科学定义,以法学、行政法学的角度来阐述这一概念的较少。作者认为,法律的概念意义上的行政决策是指国家行政部门的基础上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根据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上的重要的指导方针管理国家经济和社会政策、立法计划,计划经济管理活动或决策过程的问题。在这个知识,相关主体有权行政机关,对象是一个广泛的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 把地方乡镇政府作为行政主体在其权限范围内的决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行政主体的主要管理人员和地方事务,地方乡镇政府的采取方式是不同的,主要是通过调查、评价、推理、选择等阶段进行决定。 地方乡镇政府正确决策不仅会有直接的政治和经济管理的作用,也适用于整个国家的建设,将深刻影响公民的权利和利益,在公义的地方乡镇政府决策科学合理,这也是一个国家和人民的期望和价值追求,是“正义”程序是可见的,但也一定限制的实体的结果,任何决定只有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标准,使某种力量是有限的,和控制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在一定范围内,因此,作者认为,当地乡镇政府决策意味着地方乡镇政府应当遵循一定的步骤、顺序和方法,需要阐明的是,决策程序不仅包括程序化决策的过程中,还需要整个决策过程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需求将整个行政决策机制程序化。 一、我国乡镇政府行政决策机制的发展趋势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国情和历史传统,我国逐步建立了民主集中制的决策系统。但由于封建传统、缺乏监督等,这种决策系统逐步发展成为决策权高度集中和高度集中的决策机制的经验。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决策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重大错误。一直到1986年7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万里;首次提出决策民主化和科学问题。演讲引起了广泛而强大的社会各界关注,可以说是我国科学决策的开始。2007年,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第一次进行全面调查市县依法行政的地位。据调查,行政决策机制在逐步改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乡镇政府决定依照相结合的模式开始形成,越来越多的公众有序参与乡镇政府管理、决策科学和民主。跨部门不断探索,进入轨道标准化、制度化和合法化的行政决定。但仍有很多问题,导致更高的乡镇政府投资决策错误,巨大的资金损失。因此,“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现代化建设,综合性越来越强,形势越来越复杂,情况越来越迫切,需要建立科学和标准化决策机制”,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 二、我国乡镇政府行政决策机制的特点分析 (一)行政决策指导思想不够完善 中国乡镇政府管理模式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经过多年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