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1607-1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_第1部分

iso11607-1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_第1部分
iso11607-1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_第1部分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

第1部分: 材料、无菌屏障系统、和包装系统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终端无菌医学设备的原材料.预成形无菌屏障系统、无菌屏障系统和包装的要求及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健康护理设备以及任何置放于无菌屏障系统和无菌的医疗设备。

本标准不包括无菌生产的医疗设备的无菌屏障系统及包装的全部要求。附加的要求可能对药物/设备结合是必须的。

本标准没有描述生产商各环节控制的质量保证体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引用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不可缺少的。标准日期的,只有此版本引用适用。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包括修正单。

ISO5636—5:2003 纸和纸板。透气率和空气阻力的测定(中等范围)第五部分葛尔莱法(GuRley)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无菌引入aseptic presentation

采用不受微生物污染的条件和程序引进和传送无菌产品

3.2生物负载bioburden

产品或无菌屏障系统上或中存活微生物的数量

[ISO/T 11139:2006]

3.3闭合closure

用于关闭无菌屏障系统而不形成密封的方法

注:例如,用一个重复使用的容器垫片或反复折叠, 以形成一弯曲路径都可关闭一个无菌屏障系统。

3.4闭合完好性closure integrity

闭合确保在规定条件下防止微生物进入的闭合特性

注:另见3.8。

3.5有效日期expire date

在此日期内产品可以使用的日期, 用年和月表示。

3.6标签labeling

医疗器械上或其包装上或医疗器械随附的书写、印刷、电子或图解符号等

注: 标签与确认、技术描述和设备的使用有关,但不包括运输文件

3.7医疗器械medical device

由制造者专门设计或主要设计成为下列目的应用于人的,不论是单独使用还是组合使用的,包括使用所需软件在内的任何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其他物品。包括使用,这些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缓解;

—伤残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代偿;

—人体结构或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或修复;

—妊娠的控制;

—医疗器械的消毒;

—取自人体的体外样本检验方式为医疗目的提供信息。

其对于人体内或人体上的主要预期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代谢的手段获得,但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辅助作用。

[ISO 13485:2003]

注:这一定义出自ISO 13485:2003,是由全球协调特别工作组给出的(GHTF 2002)。

3.8微生物屏障microbial barrier

无菌屏障系统统在规定条件下防止微生物进入的能力

3.9包装材料package material

用于制造或密封包装系统的任何材料

3.10包装系统package system

无菌屏障系统和保护性包装的组合

[ ISO/TS 11139:2006]

3.11预成形无菌屏障系统preformed sterile barrier system

部分已经过组装供装入和最终闭合或密封的无菌屏障系统(3.22)

例如: 袋和开放的可重复使用的容器。

[ ISO/TS 11139:2006]

3.12产品product

过程的结果

[ISO 9000:2000]

注:为了无菌要求的标准,产品是实体的,包括原材料、媒介物、部件和健康护理产品[ ISO/TS 11139:2006]

3.13

保护性包装protective packaging

材料的结构设计成从组装到最终使用过程中防止无菌屏障系统和其内装物品受到损坏

注:采用ISO/TS 11139:2006

3.14 回收材料recycled material

通过一个生产过程,对原用涂或其他目应用的废料进行过加工的材料。

3.15重复性repeatability

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进行测量时,同质量水平的连续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的程度

注1:这些条件称之为重复性条件。

注2:重复性条件可以包括:

-同一测量程序;

-同一观察者;

-同一条件下使用同一测量仪器;

-同一地点;

-短期内的重复。

注3:重复性可以用结果的离散特性来表征。

注4:采用《计量学中的国际间基本词汇和通用术语》,1993,定义3.6。

3.16再现性reproducibility

在变化的测量条件下进行测量时,同质量水平的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的程度

注1 正确表述再现性需要有条件改变的规范。

注2:改变的条件可以包括:

- 测量原理;

- 测量方法;

- 观察者;

- 测量仪器;

- 基准;

- 地点;

- 使用条件;

- 时间。

注3:再现性可以用结果的离散特性来表征。

注4:采用《计量学中的国际间基本词汇和通用术语》,1993,定义3.7。

3.17重复性使用容器reusable container

设计成可反复使用的刚性无菌屏障系统

3.18密封seal

表面连接的结果。

注:例如,用粘合剂或热熔法将表面连接在一起。

3.19密封完好性seal integrity

在规定条件下密封确保防止微生物进入的特性。

注:另见3.8。

3.20密封强度seal strength

密封的机械强度

3.21无菌sterile

无存活微生物。

注:[ISO/TS 11139:2006]

3.22无菌屏障系统sterile barrier system

防止微生物进入并能使产品在使用地点无菌使用的最小包装

[ ISO/TS 11139:2006]

3.23无菌液路包装sterile fluid-path packaging

设计成确保医疗器械预期与液体接触部分无菌的进出口保护套和/或包装系统。

注:无菌液路包装的样品

3.24灭菌适应性sterilization compatibility

包装材料和/或系统能经受灭菌过程并达到最终包装内灭菌所需的条件的特性。

3.25 灭菌剂

在规定条件下具有足够灭活特性使成为无菌的物理实体或化学实体,或多实体的组合[ISO/TS 11139:2006]

3.26最终灭菌terminally sterilized

产品在其无菌包装屏障系统内被灭菌的过程

3.27使用寿命useful life

满足所有性能要求的时间段

3.28确认validation

(通用) 通过检验和提供客观证据确定某一具体的预期应的特殊要求能得到持续满足

注: 该定义适用于试验方法和设计的确认。

3.29确认validation

(过程) 通过获取、记录和解释所需的结果,来证明某个过程一贯能持续生产出符合预先确定规范的产品的形成文件的程序。

注:采用ISO/TS 11190:2006。

4通用要求

4.1 总则

可使用EN 868-1至EN868-10第列标准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证实符合IO11607本部分的一个或多个要求。

4.2 质量体系

ISO 11607本部分所描述的活动应在一正式的质量体系下运行。

注1:ISO 9001和ISO 13485给出了适用的质量体系的要求。国家或地区可以规定其他要求。

4.2.2 为了满足ISO 11607本部分要求,不一定要取得第三方质量体系认证。

4.2.3 医疗机构所在的国家或地区可能要求使用质量体系。

4.3 抽样

用于选择和测试包装系统的抽样方案应适用于评价中包装系统。抽样方案应建立在统计学原理之上。

注:ISO 2859-1或ISO186给出了适宜的抽样方案。一些国家或地区可能还规定了其他抽样方案。

4.4试验方法

4.4.1所有用于表明符合ISO 11607本部分的试验方法应得到确认,并形成文件。

注:附录B包含了适宜的试验方法一览表。

4.4.2 试验方法确认应证实所用方法的适宜性。应包括下列要素:

- 确定包装系统相应试验的选择原则;

- 确定可接受准则;

注:合格/不合格是可接受准则的一种型式。

- 确定试验方法的重复性;

- 确定试验方法的再现性;

- 确定密封性试验的灵敏度。

4.4.3

除非在材料试验方法中另有规定,试验样品宜在(23±1)℃和(50±2)%的相对湿度下进行状态调节至少24h。

4.5形成文件

4.5.1 证实符合ISO 11607本部分要求应形成文件。

4.5.2 所有文件应保留一个规定的时间。保留期应考虑的方面有法规要求、医疗器械或灭菌屏障系统的有效期限和可追溯性。

4.5.3 符合要求的文件可包括(但不限于)性能数据、技术规范、和用确认过的试验方法的试验结果。

4.5.4 确认、过程控制、或其他质量决定过程的电子记录、电子签名和电子记录的手写签名应是可靠的。

5材料和预成型无菌屏障系统

5.1通用要求

5.1.1 对材料的要求应适用于对预成形无菌屏障系统和无菌屏障系统。

5.1.2 本条(5.1)中所列要求并非是所有要求。本条中未列的特性对有些材料也可能需要用第6章给出的性能准则进行评价。

5.1.3 材料和/或预成形无菌屏障系统生产和处置条件应得到确立、受控和记录(如适用),以确保:

a) 这些条件与材料和/或无菌屏障系统的使用相适应,

b) 保持材料和/或菌菌屏障系统的特性。

5.1.4至少应考虑下列方面:

a) 温度范围;

b) 压力范围;

c) 湿度范围;

d) 上述三项的最大变化程度(必要时);

e) 暴露于阳光或紫外光;

f) 洁净度;

g) 生物负载;

h) 静电传导性。

5.1.5应了解所有材料特别是回收材料的来源、历史和可追溯性,并加以控制,以确保最终产品持续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注:使用当今的工业生产技术,除生产回料以外的回收材料,不可能很好地控制使其安全地用于医疗器械包装。

5.1.6 应评价下列特性:

a)微生物屏障;

b)生物性容性和毒理学特性;

注:这通常用来约束材料与器械的接触。ISO 10993-1给出了生物学相容性指南。宜评价灭菌对生物相容性的影响。

c)物理和化学特性;

d)与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

e)与预期灭菌过程的适应性(见5.3);

f)灭菌前和灭菌后的贮存寿命限度。

5.1.7 材料,例如包裹材料,纸、塑料薄膜或非织造布或可重复使用的织物应符合下列一般性能要求。

a)材料在规定条件下应无可沥滤物和无味,不对与之接触的医疗器械的性能和安全性产生不良影响。

注:由于异味明显的,因此无需用标准化的试验方法测定气味。

b)材料上不应有穿孔、裂缝、开裂、皱褶或局部厚薄不均等影响材料功能的缺陷。c)材料的重量(每单位面积质量)应与规定值一致。

d)材料应具有可接受的清洁度、微粒污染和落絮水平。

e)材料应满足已确立的最低物理性能,如抗张强度、厚度变化、撕裂度、透气性和耐破度。

f)材料应满足已确立的最低化学性能,如pH值,氯化物和硫酸盐含量,以满足医疗器械、包装系统或灭菌过程的要求。

g)在使用条件下,材料不论是在灭菌前、灭菌中或灭菌后,应不释放出足以引起健康危害的毒性物质。

5.1.8 除了5.1.1至5.1.7给出的要求外,涂胶层的材料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a)涂层应是连续的,不应出现空白或断开以免导致在密封处形成间断;

b)涂布量应与标称值一致;

c)当材料与另一个规定材料形成密封时,所规定的最小密封强度应得到证实。5.1.9 无菌屏障系统和预成形无菌屏障系统在符合5.1.1至5.1.7和5.1.8(如适用)以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在规定的灭菌前、灭菌中和灭菌后,材料及其组成,如涂层、印墨或化学指示物等,不应与医疗器械发生反应、对其污染和/或向其迁移,从而对医疗器械产生副作用。

b) 如果是由密封成形,密封宽度和强度(抗张强度和/或耐破度)应满足规定的要求。

c) 剥开时应具有连续、均匀的特性,无影响无菌打开的材料分层或撕屑。

注1:纸袋和热封袋和卷材有结构和设计要求。

注2:如果密封预期无菌状态下打开,可能需要规定最大密封强度。

d) 密封和/或闭合应对微生物提供屏障。

5.1.10 对可重复使用的容器,除了5.1.1至5.1.7的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a)每一容器应有“打开迹象”系统,当闭合完好性被破坏时,能提供清晰的指示;

b)在从灭菌器内取出、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灭菌剂口应提供微生物屏障(见5.2);

c) 微生物屏障系统形成后,其闭合应提供微生物屏障;

d) 容器的结构应使能够对所有基本部件进行检验;

e) 应建立再次使用前检验的接受准则;

注1:最常见的检验程序是目力检验,最后有其他可接受的方法。

f) 同类型的器的各组件应是完全可以互换,或应是设计成不能互换。

注2:可用代码和/或标记来满足这一设计要求。

g) 服务、清洗程序、检验方法、和更换部件等应得到规。

注3:重复性使用容器的其他指南见EN 868-8。

5.1.11对可重复使用的织物,除了5.1.1至5.1.7、5.18(如适用)的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a) 对材料进行修补和每次灭菌循环后应符合性能要求;

b) 应建立清洗和重新供应的处理程序,并形成文件。

注:这可包括再次使用前的目力检验、其他试验方法和可接受准则。

c) 处理程序应符合产品标签。

5.1.12 对于重复性使用的无菌屏障系统,包括容器和织物,应确定按提供的说明处理时是否会导致降解,从而影响使用寿命。

5.2 微生物屏障特性

5.2.1 应按附录C测定材料的不透过性。

注:在建立无菌屏障系统中所用材料的微生物屏障特性对保障包装完好性和产品的安全十分重要。评价微生物屏障特性的方法分两类:适用于不透性材料的方法和适用于多孔材料的方法。

5.2.2 证实材料是不透性材料时,应满足微生物屏障要求。

5.2.3多孔材料应能提供适宜的微生物屏障,以提供无菌包装的完好性和产品的安全性。注:尚无通用的证实微生物屏障特性的方法。多孔材料的微生物屏障特性评价,通常是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通过材料的流速)使携有细菌芽胞的气溶胶或微粒流经样品材料,从而对样品进行挑战试验。在此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用通过材料后的细菌或微粒的数量与其初始数量进行比较,来确定该材料的微生物屏障特性。经确认的物理试验方法,只要与经确认过的微生物挑战法进行过比对,其所得的数据也可用于确定微生物屏障特性。将来当有了确认过的材料和微生物屏障系统的微生物挑战方法时,将考虑列入ISO 11607的本部分中。(详情见Sinclair and Tallentire 2002[41] 、Tallentire and Sinclair 1998[40]、Scholla et al 1995[39]和Scholla et al 2000[38])。

5.3与灭菌过程的适应性

5.3.1 应证实材料和预成形无菌屏障系统适合于其预期使用的灭菌过程和循环参数。

5.3.2 灭菌适应性的确定应使用按有关国际标准或欧洲标准设计、生产和运行的灭菌器。

注:例如,见ISO 17665-1、ISO 11135、ISO 11137(所有部分)、ISO 14937、EN 285、

EN 550、EN 552、EN 554、EN 1422或EN 14180。这些国际标准和欧洲标准之间正处于努力协调中。

5.3.3 应评价材料的性能,以确保在经受规定的灭菌过程后材料的性能在规定的限度范围之内。

5.3.4 规定的灭菌过程可包括多次经受同一灭菌过程或不同的灭菌过程。

5.3.5 对预期用途的适应性的确定应考虑材料在正常供应中的将会发生的变化。

5.3.6 当产品用多个包裹或多层材料包装时,可以对内外层材料的性能设定不同的限量。5.3.7 适应性确定以与所用灭菌过程的确认同时进行。

5.4 与标签系统的适应性

标签系统应:

a) 在使用前保持完整和清晰,

b) 在规定的灭菌过程和循环参数的过程中和过程后,与材料和无菌屏障系统的相适应性应不对灭菌过程造成不良影响;

c) 印刷和书写的墨不应向器械上适移或与包装材料和/或系统起反应,从面影响包装材料和/或系统的有效性,也不应使其变色至使难以识别标签的程度。

注:标签系统可有多种形式。包括直接在材料和/或无菌屏障系统上印刷或书写,或标签上有另外一层材料通过粘贴、热合或其他方式使其复在材料和/或系统表面上。

5.5 贮存和运输

5.5.1 材料和预成形无菌屏障系统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应有包装,为保持其性能提供必要的保护。

5.5.2 材料和预成形无菌屏障系统应在确保其性能保持在规定限度内的条件下运输和贮存。这可通过以下来实现:

a) 证实这些特性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的保持性;

b) 确保贮存条件保持在规定的限度下。

6 包装系统的设备和开发要求

6.1 总则

6.1.1包装系统的设计,应使在特定使用条件下对使用者或患者所造成的安全危害降至最低。

6.1.2 包装系统应提供无理保护并保持无菌屏障系统的完好性。

6.1.3 无菌屏障系统应能进行灭菌并与所选远程相适应。

6.1.4 无菌屏障系统应在使用前或有效日期内保持其无菌水平。

注:另见6.4.1。

6.1.5 无菌屏障的完好性的保持性可用于证实无菌水平的保持性。

注:见ANSI/AAMI ST 65:2000和Hansen et al.[36]。无菌水平的降低与事件相关,而不与时间相关。

6.1.6 当相似的医疗器械使用同一个包装系统时,应对其结构相似性和最坏情况的识别加以说明并形成文件。至少应使用最坏情况的结构来确定是否符合ISO 11607的本部分。

如,相似形可以用预成形无菌屏障系统的不同尺寸来确立

6.2 设计

6.2.1 应有形成文件的包装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程序。

6.2.2 无菌屏障系统应使产品以无菌方式提供。

6.2.3 包装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应考虑许多因素,包括但不仅限于:

a) 顾客要求;

b) 产品的质量和结构;

c) 锐边和凸出物的存在;

d) 物理和其他保护的需要;

e) 产品对特定风险的敏感性, 如辐射、湿度、机构振动、静电等;

f) 每包装系统中产品的数量;

g) 包装标签要求;

h) 环境限制;

i) 产品有效的限制;

j) 运输和贮存环境;

k) 灭菌适应性和残留物。

6.2.4 产品上为无菌液路提供闭合的组件的结构应得到识别和规定,这些宜包括但不限于:- 材料;

- 外观;

- 组件的尺寸;

- 装配尺寸(如影响装配的公差)。

6.2.5 设计和开发过程(6.2.1、6.2.3和6.2.4)的结果应有记录、验证并在产品放行前经批准。

6.3 包装系统性能试验

6.3.1 无菌屏障系统的完好性应在灭菌后及随后的性能试验得到证实。

6.3.2 可用物理试验、多孔包装材料的微生物并障试验来确定无菌屏障系统保持无菌水平的能力。这方面的评审参见ANSI/AAMI ST65:2000 和Hansen et al. 1995[36]。

6.3.3 最后使用标准化的评价无菌屏障系统完好性的试验方法。在没有适用的评价无菌屏障系统完好性试验方法时,可通过材料的微生物评价特性和密封和闭合的完好性来确定系统的微生物屏障特性。

6.3.4 性能试验应是在规定的成形和密封极限下,经过所有规定的灭菌过程后的最坏状况的无菌屏障系统上进行。

注:规定的灭菌过程可包括多次经受同一或不同的灭菌过程。

6.3.5 包装系统应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对产品提供适宜的保护。

6.4 稳定性试验

6.4.1 稳定性试验应证实无菌屏障系统始终保持其完好性。

6.4.2 稳定性试验应采用实际时间老化方案来进行。

6.4.3 采用加速老化方案的稳定性试验,在实际老化研究的数据出具之前,应被视为是标称有效期的充分证据。

6.4.4 实际时间老化试验和加速老化试验宜同时开始。

注:稳定性试验和性能试验是两个不同的试验。性能试验是评价在经受生产、灭菌过程和运输和贮存环境后包装系统和产品之间相互作用。

6.4.5 当依据产品的性能确定有效期时,有效期的稳定性试验应与包装稳定性试验一起进行。

6.4.6 如果进行加速老化试验,加速老化条件和所选择的试验期应有形成文件的说明。6.4.7 当证实产品不随时间与规定的无菌屏障系统相互反应时,以前形成文件的稳定性试验数据应足以作为符合6.4.1的依据。

7提供的信息

7.1材料、预成形无菌屏障系统或无菌屏障系统应随附下列信息:

- 型式、规格和等级;

- 批号或其他追溯生产史的方式;

- 预期的灭菌过程;

- 有效期,如适用;

- 任何规定的贮存条件;

- 任何对处置或使用的限定(如环境条件),如适用;

- 对重复性使用的材料和/或预成形屏障系统,保养的频次和性质

7.2 国家法规对预成形无菌屏障系统进入市场要求有其他信息时,应提供相应的信息。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医用包装指南

A.1影响材料选择和包装设计的因素

医疗器械的特殊性质、预期的灭菌方法、预期使用、失效日期、运输和贮存,都会影响包装系统的设计和材料的选择。

为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系统选择适宜的材料受图1所示相互关系的影响。

医疗器械

包装系统灭菌

设计与过程过程

图A.1 影响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系统选择材料的相互关系

A.2 灭菌过程和考虑

A.2.1灭菌过程的选择包括(但不限于)环氧乙烷(EO)、伽马辐射(γ)、电子束(e-beam)、蒸汽和低温氧化灭菌过程。如果器械预期用EO灭菌,为使灭菌剂进入以杀灭微生物,并使灭菌气体扩散,降低残留浓度,无菌屏障系统应有透气件。

A.2.2如果器械用辐射灭菌(γ或e-beam)、可以不需有透气件,器械的屏障系统可以完全由不透气材料组成。医疗器械制造商为各器械商选择适宜的灭菌过程时,他们的选择受很多因素制约。如果器械组成材料不具辐射稳定性,则通常使用EO、蒸汽、氧化剂灭菌,如果器械预期有高的EO残留浓度,器械制造商可能选择辐射灭菌。

A.3 无菌屏障系统

A.3.1医疗器械无菌屏障系统通常有很多特性。主要有上包装面(tob-web)、下包装面(bottom web)和连接这些两个面的方法。需要有一个可剥开密封的情况下,可施加一层密封剂,以能使两层热合到一起。该密封剂层通常称之为涂胶层,传统的方式是将涂胶层施加在透气面上,现在,许多膜材在其膜结构中含有密封剂层。当采用熔封时,两个包装面都需要与热合或其他方法(如超声熔合)相适应。

A.3.2有许多型式的无菌屏障系统用于无菌医疗器械的包装。第一种型式是预成形的底盘有一个固定切制盖。底盘通常用热成形或压成形工艺使其预成形。固定切制盖可以是透气的也

可以是不透气的。典型的是用热封剂将盖热封于底盘上。带固定切盖的刚性底盘一般用于外形较大和较重的器械,如整形外科植入物和起搏器和手术盒。

A.3.3第二种型式是软性剥开袋。袋的典形结构是一面是膜,另一面是膜、纸或非织造布。袋子常以预成形无菌屏障系统的形式供应,除了一个封口(一般是底封)外,其他所有的密封都已形成。保留的开口便于放入器械后在灭菌前进行最终封口。因为其宽度可以加工成各种规格,大量的各种不同的器械都是用袋作为其无菌屏障系统。这些器械的特点是体积小和重量轻。袋子可以有不同的设计特征(如,可以是立体袋,以便装入较高的器械)。

A.3.4第三种型式是灭菌袋,一个灭菌袋只有一种医用级多孔纸组成,经折叠形成一个长的卷筒状(平面的或立体的)。卷筒沿其长度方向上用双线涂胶密封,然后切成所需规格,一端用一层或多层粘合剂密封,多次折叠也可用于提高闭合强度。开口端通常有一个错边或一个拇指切,以便于打开。袋子的最终闭合在灭菌前形成。

A.3.5

第四种型式是搭接袋,搭接袋主要由两个不透气但相容的膜面组成,一个膜面通常有一个几英寸的缺口,将途胶透气材料热封于缺口。透气材料可以在最后被剥开以进入袋体内部。搭接袋主要用来装大体积物品,如器械包。

3.3.6第五种型式是被称之为成形/充装/密封(FFS)的过程。该无菌屏障系统是在FFS过程中生产出来的,有袋子形式、也有带盖硬盘的形式、也可以有一个软的底膜面被拉平或形成一定形状。在FFS中,上、下包装面放入FFS机器中,该机器对下包装面进行成形,装入器械,盖上上包装面并密封该无菌屏障系统。

A.3.7

第六种型式是四边密封过程(4SS)。4SS是流水包装的不间断的包装过程。最为常见的是它使用一种旋转密封设备来形成密封。在4SS过程中,下包装面和上包装面放在4SS机器上,产品放在下包装面上,上包装面放在产品上,四边被密封,包装手套和创面敷料四面包装便是采用4SS的实例子。

A.3.9

有无菌液路的医疗器械可能直接在器械的液路端口处采用无菌液路包装系统。这可包括护套、塞子、盖子或其他器械专用闭合设计。在这些情况下,产品的初包装可以是以上讨论的四种型式之一,但可不需要为器械提供无菌屏障系统。

A.3.10

医疗机构中使用的无菌屏障系统典型的有袋、卷材、纸袋、灭菌裹纸或重复性使用。

A.3.11

灭菌裹纸用来为医疗机构中灭菌的器械提供无菌屏障系统。包裹的过程和折叠的过程提供了保持无菌的折转路径,以此代替热封和胶封。器械在包裹前和在随后的灭菌过程中一般是装在有一定结构要求的托盘中。

A.3.12

重复性使用的容器由能反复承受医院灭菌循环的金属或合成的聚合材料制造。这些容器通常有相匹配的顶盖和底箱,并有密封垫片以使两部分之间形成密封。一个通气系统可使灭菌剂气体进出容器。用于提供微生物过滤的通风设计和材料非常广泛。容器中的被灭菌器械可能需要进行专门的预处理较长的作用时间,以确保完成灭菌过程。

A.3.13在不考虑进行灭菌过程的设实的情况下,热灭菌和无菌水平的保持性对于病人的安全是最基本的。ISO 11607本部分为提供相应无菌屏障系统的包装系统提供了最低要求。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可用于证实符合ISO 11607本部分要求的标准化的试验方法和程序

B.1 总则

下列文件包含了可用于证实符合I本国际标准中条款的条款。对于注明日期的文件,宜考虑这些文件以后的修改单或修订、任何出版情况,试验方法的具体要求见4.4。

列入本附录中的方法和程序的准则是,由一个标准技术组织、贸易组织或国家标准化机构推荐并可以向其购买。而参考文献中包含了其他文献出版的试验方法。本附录不打算把所有的方法和程序都包括进来,自然也不包括本标准出版时正在制造中的那些新的试验方法。B.2 包装材料和预成形无菌屏障系统

加速老化

ASTM F 1980:2002 无菌医疗器械包装加速老化标准指南

EN868-8:1999

空气透过性ISO 5636-2 :1984

基本重量(略)

生物学相容性(略)

抗张强度(略)

洁净度(略)

氯化物(略)

涂层重量(略)

状态调节(略)

尺寸(略)

悬垂性(略)

耐弯曲性(略)

气体感应(略)

完整性(略)

内部压力(略)

低表面张力液体抗性(略)

微生物屏障(略)

剥开特性(略)

性能试验(略)

pH(略)

压力泄漏(略)

印刷和涂层(略)

穿孔(略)

密封强度(略)

静电(略)

硫化物(略)

抗撕裂(略)

抗张性能(略)

厚度/密度(略)

真空泄漏(略)

目力检验(略)

阻水性(略)

温态耐破度(略)

湿态抗张性能(略)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不透气材料阻气体通过的试验方法

C.1 无菌屏障系统的不透气材料应按ISO 5635-5进行透气性试验。

试验准则:不少于1h后,内圆筒应无可见移动,允差为±mm。

C.2 在常规监测和程序试验中可以使用其他试验方法,但这些试验应以适用于材料的本试验方法为准经过确认。

注:这些方法例如,附录B中所列的方法。其他测定透气性的方法,如可使用按ISO 5636-2测定透气性的肖波尔法。ISO 5636-1中给出了各种仪器测定透气性的各方法间的转化系数。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验证报告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验证报告 1. 0 包装材料和系统的验证 1. 1 包装材料的选择评估内容: 1. 1. 1 包装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评价目的:可供选择的包装材料基本的物理、化学性能符合产品要求。评价项目:对包装材料进行物理特性(如外观、克重、厚度、透气性、耐水度、撕裂强度等)、化学特性(如薄膜的溶出物指标、 pH 值、氯、硫含量等)的评价。判定方法:通过确认供应商提供的质量保证书验证。判定结论: 1. 1. 2 包装材料的毒理学特征评价项目:确认包装材料不应释放出足以损害 健康的毒性物质。评价项目:对包装材料进行细胞毒性试验、皮内反应试验、皮肤 致敏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和溶血试验;判定方法:通过供应商提供的生物相容 性与毒性测试报告验证。判定结论: 1. 1. 3 包装材料与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评 价目的:确认包装材料与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评价项目:外观、热封强度、 包装完整性。判定方法:通过供应商提供的相关测试报告验证。判定结论: 1. 1. 4 包装材料的微生物屏障特性评价目的:确认包装材料对微生物的屏障特性,以确保 维持灭菌后产品的无菌性。评价项目:对灭菌袋(PET/PE 薄膜+医用透析纸包装) 进行微生物屏障特性试验。判定标准:按 ISO11607-1: 2006 附录 C 测定。判定方法:通过供应商提供的微生物阻隔测试报告验证。判定结论: 1. 1. 5 包装材料与灭 菌过程的相适应性 A、灭菌袋的生物负载量验证项目:灭菌袋的生物负载量验证依据:按 GB15980-1995、 GB 7918. 2 试验结论样品编号平行取样总数平均菌数稀释倍数(10-1)结果(cfu/件)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8 9 10 结论备注 B、灭菌 适应性验证项目:无菌性、灭菌袋的热封强度验证依据: ISO11138-2: 1994、 EN868-5: 1999 无菌性检测:样品 1 2 3 4 5 6 7 8 9 10 测试结果结论灭菌袋热封强度检测:编号数据灭菌袋灭菌前的热封强度灭菌袋灭菌后的热封强度 1 2 3 4 5 1 2 3 4 5 测试结果结论 1. 1. 6 包装材料与标识系统的相适应性评价目的:包装材料与 标签系统在确定的灭菌条件的的适应性。评价项目: 1) 标签系统在灭菌前应保持完 整和清晰; 2) 标签系统不会因灭菌过程而导致难以辨认; 3) 标签系统不会引起墨迹 向产品迁移。验证依据: ISO11607-1: 2006 试验结论分类数据灭菌前灭菌后标签是否完整清晰是否符合规定标签是否清晰墨迹是否迁移测试结果结论 1. 1. 7 包装材料与贮存、运输过程的适合性评价目的:在规定的贮存、运输条件下,验证包装材料是否能保证其特性。评价项目:灭菌袋封口完整性。验证依据: GB12085-89 试验结论: 1. 2 稳定性试验 1. 2. 1 加速老化评价目的:灭菌袋在有效期内始终能保持产品的无菌性。评价项目:抗张强度、延伸率、微生物阻隔能力。判定方法:通过 供应商提供的相关测试报告验证。判定结论: 1. 2. 2 真实老化评价目的:灭菌袋在有效期内始终能保持产品的无菌性。评价项目:抗张强度、微生物阻隔能力。判定 方法:通过供应商提供的相关测试报告验证。判定结论: 1. 3 提供的信息评价目的:标签、说明书、外包装等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是否能是否能提供规格、 批号、有效期、贮存条件、灭菌方式等信息。评价项目:标签、说明书上的内容 及形式验证依据: ISO11607-1: 2006 试验结论类别编号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

ISO11607-1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第1部分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 第1部分: 材料、无菌屏障系统、和包装系统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终端无菌医学设备的原材料.预成形无菌屏障系统、无菌屏障系统和包装的要求及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健康护理设备以及任何置放于无菌屏障系统和无菌的医疗设备。 本标准不包括无菌生产的医疗设备的无菌屏障系统及包装的全部要求。附加的要求可能对药物/设备结合是必须的。 本标准没有描述生产商各环节控制的质量保证体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引用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不可缺少的。标准日期的,只有此版本引用适用。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包括修正单。 ISO5636—5:2003 纸和纸板。透气率和空气阻力的测定(中等范围)第五部分葛尔莱法(GuRley)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无菌引入 aseptic presentation 采用不受微生物污染的条件和程序引进和传送无菌产品 3.2生物负载bioburden 产品或无菌屏障系统上或中存活微生物的数量 [ISO/T 11139:2006] 3.3闭合closure 用于关闭无菌屏障系统而不形成密封的方法 注:例如,用一个重复使用的容器垫片或反复折叠 , 以形成一弯曲路径都可关闭一个无菌屏障系统。 3.4闭合完好性closure integrity 闭合确保在规定条件下防止微生物进入的闭合特性 注:另见3.8。 3.5有效日期 expire date 在此日期内产品可以使用的日期, 用年和月表示。 3.6标签labeling 医疗器械上或其包装上或医疗器械随附的书写、印刷、电子或图解符号等 注: 标签与确认、技术描述和设备的使用有关,但不包括运输文件 3.7医疗器械medical device 由制造者专门设计或主要设计成为下列目的应用于人的,不论是单独使用还是组合使用的,包括使用所需软件在内的任何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其他物品。包括使用,这些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缓解; —伤残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代偿; —人体结构或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或修复; —妊娠的控制; —医疗器械的消毒;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包装材料,无菌屏障系统和包装系统)(医院篇)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包装材料,无菌屏障系统和包装系统)(医院篇) 前言 选择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的材料和包装方式是医院感染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最终医疗器械包装的目标是能进行灭菌、使用前提供无理由保护,保持无菌水平,并使能无菌操作(如无菌打开等)。医疗器械复杂的具体特性、多种预期的灭菌方法、预期使用、失效日期、运输、和贮存都对包装系统和材料的选择带来影响。在为可以进行灭菌的医疗器械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时,要仔细的考虑无菌屏障系统的诸多方面,涵盖了与灭菌过程的相容性、对装运和处理中的坚固性、屏障的特性以及与器械最终用途相关的大量考虑事项。 用来描述用以执行医疗器械包装所需特有功能的最小包装应有功能有:可对其进行灭菌、要提供可接受的微生物屏障、可进行无菌操作;保护性包装是保护无菌屏障系统的;这些共同形成包装系统。预成形无菌屏障系统包括了任何局部组合的无菌屏障系统,如医院用的包装卷等。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系统选择适宜的材料受图1所示相互关系的影响。 医疗器械 包装系统灭菌 的选择,确认过程 图A.1 影响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系统选择材料的相互关系无菌屏障系统是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安全的基本保证。管理机构之所以将无菌屏障系统视为是医疗器械的一个附件或一个组件,正是认识到了无菌屏障系统的重要特性。世界上许多地方把销往医疗机构用于内部灭菌的预成形灭菌屏障系统视为医疗器械。 第一章名词解释 1. 包装材料package material 用于制造或密封包装系统的任何材料。 2. 无菌屏障系统sterile barrier system 防止微生物进入并能使产品在使用地点无菌使用的最小包装。 3. 包装系统package system 无菌屏障系统和保护性包装的组合。 4. 保护性包装protective packaging 材料的结构设计成从组装到最终使用过程中防止无菌屏障系统和其内装物品

医疗器械灭菌包装现状分析报告

医疗器械灭菌包装现状分析 在介绍我国医疗器械灭菌包装现状之前,首先必须要弄清“医疗器械灭菌包装”这个概念。ISO11607、EN868系列以及GB19633(等同采用ISO11607)都是医疗器械灭菌包装的权威标准。基于对这些标准的理解和分析,笔者认为可以将医疗器械灭菌包装划分为初包装和附属包装两大部分。在一般情况下,医疗器械产品的灭菌包装是指产品的初包装,即直接和产品接触并构成微生物阻隔屏障的部分;附属包装则主要是关于产品在其寿命周期的仓储流通过程中的保护性、便利性、可追溯性和包装成本的一些包装设计,涉及到纸箱、塑料袋、标签、条码、印刷、托盘和集装箱等容。本文只关注医疗器械灭菌产品的初包装,而不讨论后者。 医械包装有特点 医疗器械灭菌包装的主要材料是纸塑袋(Paper-Poly Pouch)、塑料袋(P-oly Pouch)、透气性极好透析纸(Medical-Grade Paper)、吸塑成型膜(For-mFilled Film)、各种材料的吸塑盒(Tray)和最具有医疗器械包装特色的材料——杜邦(Dupont)公司的Tyvek,一种以100%HDPE为基材纺织制成的综合性能极佳的无纺布材料。 由此可见,医疗器械灭菌包装也应属于以纸塑材料为主体的软包装畴,

而其重要特点则是医疗器械产品对包装材料的要求非常高,除了要满足常规的保护和隔绝外界环境等基本的包装性能外,更强调材料性能的持续性、稳定性,以及由灭菌要求延伸而来的和灭菌方式的相适应性、材料的微生物阻隔性和无毒性,这些特殊要求都是阻止从事普通工业品和食品包装的企业进入医疗器械包装领域的主要障碍。 当然,由于医疗器械产品的销售对象和使用对象较为固定且及其专业,因而并不十分重视产品的销售包装设计,这也是和普通软包装设计,如高档食品、药品和精美工艺品包装的区别所在,体现在医疗器械产品的包装外观设计并不过多注重色彩的鲜艳和图案的繁复,而更重视标签性质的提示性容。 市场容量尚不明 据有关方面估计,2003年的全球市场容量为16.5亿美元,北美市场是全球最大的灭菌包装市场,占有50%的份额,即8亿美元;欧洲和亚洲几乎是平分秋色,各占20%左右的市场份额,南美则占了剩下的8%;非洲由于医疗行业薄弱因而无从体现市场占有量。 再把视线转移到国的医疗器械包装市场。毕马时(Bemis)公司(医疗器械包装领域最知名的美国企业之一)的中国区负责人焦飞曾根据来自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的数据进行分析,估计目前国医疗器械包装的市场容量应在5000万美元左右。但是,基于笔者对国医疗器械包装领域知名供应商在年销售额的了解,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被略微低估的数字,只是更准确、具体的数

医疗器械灭菌包装设计的几个基本要求.

医疗器械灭菌包装设计的几个基本要求作者:吴春明希悦尔包装(上海)有限公司 KeyWords:MedicalDeviceSterilizationPackaging(MDSP);MDSPPrinciples;TestMethodValidation;ProductFamily;WorstCase;PerformanceTesting;ProcessValidation,StabilityTesting. Abstract:GivingoutabasicintroductionofMDSPPrinciplesanddemonstratinghowtorealizetheseprin ciplesinpractice. 第一部分:医疗器械灭菌包装设计的基本要求 笔者曾在前两年写过几篇有关医疗器械灭菌包装(MedicalDeviceSterilizationPackaging,以下简称MDSP)相关的文章,比如一些综合性的概述、国内及国际现状、工艺验证、老化实验(或称稳定性实验)、具体的某些性能实验等,但都没涉及到有关MDSP设计的几个基本原理,因此本文就这个课题进行一些论述,当然这些只是笔者个人之见,并非是绝对正确的,如果哪位读者觉得文章里的观点值得商榷,可以和笔者一起再深入研究探讨,毕竟,对MDSP来说,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特别权威的理论供大家直接参考,更多的技术理论要点都是在实践中慢慢累积总结的。 那么那些东西才是当前MDSP设计中的基本要求呢?首先当然是我们要把MDSP 看成是被包装医疗器械产品的一部分,而不在把它单独仅仅看成是产品的包装,这点在ISO11607-2006里得到了最直接的体现,在这部目前国际上有关MDSP最权威的标准里,甚至都不在把包装称作…包装?,而改称…无菌屏障系统(SterileBarrierSystem)?,所以就此点来看,包装对于需要灭菌的医疗器械来说,起的作用确实不同于包装之于快速消费品(食品、药品和化妆品之类)和工业品等。因此对于医疗器械行业的产品开发或技术设计人员来说,要特别注意这点,要重点考虑产品的包装设计,因为这也是产品自身设计的一部分。 其次是包装安全性要求,因为医疗器械类产品的特殊性,其包装的安全与否是直接关系到使用器械的患者的生命安全的(当然有些低端的医疗器械产品可能并不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在这个生命至上的年代,没有人可以忽视这一点。而要实现灭菌包装的绝对安全性,咨询业内有经验的专业公司或人士、选用被证明是合格的包装材料、充足而有科学依据的实验设计和严格的实验操作、参照被认为是正确的历史经验和实验数据等,都应该被考虑在内。 最后是包装质量连续稳定性的要求,这是在灭菌包装安全性这个大前提已经满足的条件下,再接下来应该考虑的问题,事实上这也是满足包装绝对安全性的一个要求。按照几十年来国内外的行业经验总结,一般来说科学严格的包装工艺验证是确保包装质量连续稳定性的有效方法,也是到目前为止的唯一方法。第二部分:如何满足这些基本要求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验证方案

XXXX医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验证方案 目录 1.0 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 2.0 概述 3.0 验证目的 4.0 文件验证小组成员名单 5.0 范围 6.0 验证标准 7.0 验证内容 8.0 再验证 9.0 最终评价及验证报告 1.0 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 2.0概述 我司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采用灭菌袋,该灭菌袋由透明塑料薄膜PET和纺粘烯烃TYVEK1073B医用纸构成,具有高透气性、灭菌效果好等优点。此类包装经杜邦试验室5年时间十分苛刻条件下的货架试验,证明能充分保证产品在有效期内的安全使用。 我公司现有日本富士公司生产的医疗器械专用封口机一台,型号为OPL-200-MD。该封口机的工作模式分为自动封口和手动封口两种,但封口工作原理相同,为封口机压架下压、恒温封口、保压降温。该封口

机为自动控制系统,操作方便,且使用状态良好。 OPL-200-MD封口机参数: 封口宽度:10mm; 最大封口长度:200mm; 温度最小刻度:1℃ 时间最小刻度:0.1s 3.0目的 根据ISO13485:2003的要求,对灭菌袋封边机进行有效性验证,以保证医疗器械的持续安全有效。 4.0 验证小组成员名单 5.0 确认范围 本确认方案仅适用于对本公司人工晶体灭菌袋的包装过程确认。 6.0 验证依据及标准 依据标准:ISO11607-1:2006、 ISO11607-2:2006 参考文件: GB/T19633-2005 EN868-5:1999 GB/T14233.2-2005 GB12085.3-89 EN868-5:1999 EN 868-1:1997 ASTM F 1980:2002/ GB15980-1995 GB 7918.2 ISO11138-2:1994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确认指南、EN868 包装验证控制文件 加速老化作业指导书 设备管理及维护程序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植入性医疗器械实施细则(试行)》及相关附录。 7.0 确认项目 7.1 包装材料和系统的验证 7.1.1 包装材料的选择评价 包装材料的选择评价内容包括:

医疗器械灭菌包装设计的几个基本要求

医疗器械灭菌包装设计的几个基本要求 作者:吴春明希悦尔包装(上海)有限公司KeyWords:MedicalDeviceSterilizationPackaging(MDSP);MDSPPrinciples;TestMethodValidation;ProductFamily;WorstCase;PerformanceTesting;ProcessValidation,StabilityTesting. Abstract:GivingoutabasicintroductionofMDSPPrinciplesanddemonstratinghowtorealizetheseprinciplesinpractice. 第一部分:医疗器械灭菌包装设计的基本要求 笔者曾在前两年写过几篇有关医疗器械灭菌包装(MedicalDeviceSterilizationPackaging,以下简称MDSP)相关的文章,比如一些综合性的概述、国内及国际现状、工艺验证、老化实验(或称稳定性实验)、具体的某些性能实验等,但都没涉及到有关MDSP设计的几个基本原理,因此本文就这个课题进行一些论述,当然这些只是笔者个人之见,并非是绝对正确的,如果哪位读者觉得文章里的观点值得商榷,可以和笔者一起再深入研究探讨,毕竟,对MDSP来说,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特别权威的理论供大家直接参考,更多的技术理论要点都是在实践中慢慢累积总结的。 那么那些东西才是当前MDSP设计中的基本要求呢?首先当然是我们要把MDSP看成是被包装医疗器械产品的一部分,而不在把它单独仅仅看成是产品的包装,这点在ISO11607-2006里得到了最直接的体现,在这部目前国际上有关MDSP最权威的标准里,甚至都不在把包装称作…包装?,而改称…无菌屏障系统(SterileBarrierSystem)?,所以就此点来看,包装对于需要灭菌的医疗器械来说,起的作用确实不同于包 装之于快速消费品(食品、药品和化妆品之类)和工业品等。因此对于医疗器械行业的产品开发或技术设计人员来说,要特别注意这点,要重点考虑产品的包装设计,因为这也是产品自身设计的一部分。 其次是包装安全性要求,因为医疗器械类产品的特殊性,其包装的安全与否是直接关系到使用器械的患者的生命安全的(当然有些低端的医疗器械产品可能并不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在这个生命至上的年代,没有人可以忽视这一点。而要实现灭菌包装的绝对安全性,咨询业内有经验的专业公司或人士、选用被证明是合格的包装材料、充足而有科学依据的实验设计和严格的实验操作、参照被认为是正确的历史经验和实验数据等,都应该被考虑在内。 最后是包装质量连续稳定性的要求,这是在灭菌包装安全性这个大前提已经满足的条件下,再接下来应该考虑的问题,事实上这也是满足包装绝对安全性的一个要求。按照几十年来国内外的行业经验总结,一般来说科学严格的包装工艺验证是确保包装质量连续稳定性的有效方法,也是到目前为止的唯一方法。第二部分:如何满足这些基本要求 在知道了MDSP设计的基本要求之后,那么该如何满足这些基本要求呢?以笔者目前陋见,应该有以下一些: 1.实验方法的确认(TestMethodValidation)

纸塑医疗器械灭菌包装密封性验证标准及测试

纸塑医疗器械灭菌包装密封性验证标准及测试 摘要:在灭菌或运输储存过程中,灭菌包装内外会有产生压力差的情况,若装入器械过于紧绷,或灭菌袋剥离强度略有下降,就会导致潜在的泄露和爆开风险。本文通过对GB/T19633-2005和ASTM F 1140两种标准关于密封性的解读,详细论述了纸塑医疗器械灭菌包装的密封性测试方法。 关键词:纸塑灭菌包装、破裂/蠕变测试、密封性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日渐成熟,医疗器械的需求不断扩大,其质量和安全性检验亦更加严格。医疗器械灭菌包装一般是指直接与产品接触并用于阻隔微生物侵入的包装形式,分为纸塑袋、塑塑袋、透析纸袋等类型。由于内容物的特殊性,该类包装必须具备两项关键性能:可以进行灭菌操作和在贮存、运输条件下长久保持灭菌状态[1]。对此,国家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机构开始重点加强对医疗器械包装系统的技术评审,并由卫生部以文件的形式对医疗器械灭菌包装性能和质量做出具体要求[2]。 就目前现行的包装试验标准中,GB/T19633-2005《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是国家公认指导医疗器械灭菌包装设计和生产的权威标准之一。该标准等同于采用ISO 11607:2003《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规定了用于最终纸塑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的一次性使用材料和可再次使用的容器的要求,同时提出了评价纸塑无菌医疗器械包装性能的基本要求,涉及到包装材料的物理、化学、毒理学特性、微生物屏障和最终包装的密封/闭合性、完好性、老化性能等。其中最终包装的密封/闭合性是影响整体无菌屏障系统完好性的重要关键因素,其失效将导致无菌状态的破坏,甚至引发医疗事故。关于最终包装的密封/闭合性能指标,GB/T19633-2005《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规定密封强度是验证项目之一,并提供两种试验方法:拉伸密封强度试验和胀破/蠕变压力试验[3]。前者是通过拉伸测试一段密封部分来测量包装密封的强度,该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结合处的连接性或其他密封性能,只能测量材料间密封的撕开力。通过对医疗器械灭菌包装使用状态和潜在风险预估,胀破/蠕变压力试验更具指导性和实际意义。此试验是通过向整个包装内加压至破裂点(胀破)或加压至一已知的临界值并保持一段时间(蠕变)来评价包装的总体最小密封强度。由于标准中并未详述胀破/蠕变压力试验的具体

医疗器械灭菌包装工艺验证

医疗器械灭菌包装工艺验证(一) (2007-04-16 22:10:29) 转载▼ 分类:闲谈包装(原创) 这是本人最新写的几篇关于医疗器械灭菌包装方面的系列论文之一,可能很专业枯燥,不是很适合每位读者来阅读! 我相信对大多数从事包装相关职业的人来说,包装工艺验证应该是个非常陌生的名词,因为它首先不是个理论型的词汇,所以在一般大学或职业技术学校的教科书里是没有这个名词。而确切的说,撇开包装工艺这个定语不说,验证这个概念本身应该是个典型的工业领域的词汇,常用的工业领域有IT半导体行业、制药行业和医疗器械行业。由此可以看的出,验证是个严谨的词汇,因而被应用于一些工艺安全性和稳定性相对要求非常高的行业,这也是为什么包装工业领域了解验证的人少的原因,因为很明显,包装工业一直都不是一个对安全性或稳定性非常敏感的行业。但当包装与其内在被包装物结合在一起考虑时,内在包装物对包装的要求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典型的比如本文的主题-医疗器械灭菌包装(下文简称MDSP,Medical Device Sterilization Packaging)。 还是先来看看相关标准法规对MDSP工艺验证的规定:首先是ISO13485-2003,这是个修改继承了ISO9001等通用型质量管理体系而专门适用于医疗器械制造行业的综合质量管理体系,其中明确规定了对那些‘在生产或服务过程中不能由后续的监视和测量等手段加以确认的工艺,就必须对其进行验证,但仅包括在产品或服务交付以后问题才显现的工艺’,很明显,包装热封封口工艺和灭菌工艺是两个最典型的需要验证的工艺,因为他们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手段确认其符合预期的设计要求,并且只能在产品或服务被使用的那一刻才能最终确认是否存在问题。 接下来的是欧盟医疗器械指令中关于CE认证的部分,其中明确规定了包装和灭菌之类的工艺验证报告和产品技术图纸和规格类等文件一起,是组成CE技术文件的必不可少的部分,也就是说,要想获得CE认证,包装工艺验证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实际情况可能并不如此,比如你有一系列产品,按照ISO11607-2006的要求,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作为最有挑战的产品,比如最重、尺寸最大、有尖锐突出部分等,并对其进行包装工艺验证,然后用一份书面化的文档描述你选择这个最有挑战产品的合理化理由并归档成验证报告的一部分,就可以证明这一系列产品都是经过包装验证的。

医疗器械灭菌包装

医疗器械灭菌包装(MDSP)概述 基于对国际上MDSP最新更新的权威标准ISO 11607(注:是2006年版,EN868系列已经统一到这个最新的ISO11607版本中去了,GB19633-2005的标准还没有来得及同步更新)的理解和分析,仍旧可以将MDSP分为初包装和附属包装两大部分,只不过新标准中给出了明确的统一的称谓,把初包装叫做‘无菌阻隔系统(Sterile Barrier System,下称SBS)’,而将附属包装成为‘保护性包装(Protective Packaging)’,并且非常仔细的规定了在没实现SBS功能前的包装产品和材料为‘预成型无菌阻隔系统(Performed Sterile Barrier System,下称PSBS,因为这个概念和上面的SBS概念都是在最新版的ISO 11607中才提出的,所以在翻译上目前并没有什么统一的或权威的叫法,以上这些对应的汉语名称均是笔者自己翻译的)’。SBS这个名词概念已经比较明显的说明了它是什么样的包装系统了:直接和医疗器械产品接触并构成微生物阻隔屏障的无菌包装系统,是MDSP当然的核心部分;而Protective Packaging则主要是关于产品在其寿命周期内的仓储流通过程中的保护性、便利性、可追溯性和包装成本的一些包装设计,涉及到纸箱、塑料袋、标签、条码、印刷、托盘和集装箱等内容。虽然纸箱等保护性包装的强度不够也会影响到SBS功能性的实现(注:如纸箱破损导致里边的Pouch类SBS包装被压坏而失效),而标签则关注另一项MDSP 非常注重的问题-可追溯性(注:国家已经对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行业专门发文出台相关标签要求;新型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也在美国相关行业如火如荼的流行开来),但考虑到篇幅有限,本文只讨论MDSP的SBS(含PSBS)。工业生产中常见的SBS的主要有袋子类(Pouch&Bag)、成型-填充-热合类(Form-Fill-Seal, 下称FFS)和硬吸塑盒-盖材类(Tray+Lid)三种。医院里消毒时用的SBS可能还会有卷筒装纸塑袋(Reel Bag) 其中袋子类SBS按常见程度分类又有纸塑袋(Paper-Poly Pouch)、纸纸袋(Paper Bag)、塑塑袋(Poly Bag)、Tyvek-Pouch、Header Bag(顶头袋)、Vent Bag(窗口袋)等,后面三种因国内没有标准翻译所以给出英文名称但括号内给出参考中文翻译。这里所用的纸为均为透气性良好的医疗级包装纸(Medical-Grade Paper),所用的塑料薄膜有很多种,主要为LDPE、HDPE、PET/PE、PA/PE,以及特殊的Liner Tear Film(非常具有创新性的直线易撕膜,只有国际上行业领先的几家大公司有,用在Vent Bag上)。袋子类产品在MDSP上用途非常广,从最低端的注射器类、导管类等一次性器械到高端植入式器械均可使用,其成本随使用材料和包装用途不同而变化很大。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与灭菌方式的选择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与灭菌方式的选择 一、什么是医疗器械灭菌包装? 一般称医用包装”、消毒包装”、灭菌包装”、医疗器械灭菌包装”等等。依据ISO 11607及EN-868,装载需灭菌之医疗器械所用之初包装(Primary packaging)即是。 在ISO 11607 : 2006 版本中称之为SBS (Sterile barrier systems)在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制定的医疗器械包装行业标准中命名为无菌屏障系统”。 二、相关标准 国际使用:ISO 11607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及EN 868医用物品灭菌的包装材料和系统。国际上正逐步融合ISO 11607与EN 868。ISO 11607是将初包装列入医疗器械之一部分或视为部件,并作为开发及验证之指引,且着重包装成形与密封。而EN 868是以包装为主体商品明述材料要求与试验方法。在ISO 11607-1中明述可遵照(Complianee) EN868-2~EN 868-10 对材料的要求,并以ISO 11607-1 取代(supersede)原有之EN 868-1。 国使用:GB/T19633(IDT ISO 11607)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 新制定的医用灭菌包装行业标准丫丫/T 0698"最终灭菌医用包装材料"(转录EN 868第二至第十部分)。

三、医用包装形式 三边圭寸合小袋(Pouch )以顶面(top web )与底面(bottom web )经三边热合而成小袋,一般顶面为具有可透气材质以利灭菌,而底面可以为纸涂塑或塑料复合膜。此为大多数一次性耗材所使用包装类型。 卷状小袋(Rolli ng Pouch )基本结构与三边封合小袋类似,但因为便利医院中央供应室使用,故采取固定幅宽规格(50mm~400mm)而成卷状之包装。 透气形式袋(Bag)袋子整体为塑料,但为可灭菌性,可以于袋体上加透气窗(window),如头袋(Header Bag ),透气袋(Vent Bag ),中圭寸袋等。 全塑料袋袋子整体为塑料,搭配EZ peel易撕膜,可便于使用时开口,但全塑料包装仅能Gamma灭菌。 FFS自动化软包装FFS即Form-Fill-Seal成形,充填,封合。以自动包装机(如MPS,MutiVac,圣合等)自动化包装医疗器械,顶面一般为透气材质,底面为可拉伸成形,是塑料拉伸膜。 硬塑壳Tray以已成形塑料盒人工填装器械后,封合一篇透气材质盖材(tray lidding ),此类型包装大多用于多种类器械组合,如口腔包,妇科包等。 医用级透析纸(Medical grade paper )依EN 868-5制袋的要求,所使用可灭菌且具有无菌屏障能力之纸需符合EN 868-3,故符合此要求之透气纸称为医疗级透气纸。目前常见有法国Arjo Wiggins,瑞典Billerud,美国Med westvaco,以及国恒达。规格有60gsm,70gsm,80gsm等。 特卫强( Tyvek? )特卫强为美国杜邦专利产品也就是“聚乙烯闪蒸纺粘布”。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验证方案

WORD文档,可下载修改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验证报告 1.0 包装材料和系统的验证 1.1 包装材料的选择评估内容: 1.1.1 包装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 评价目的:可供选择的包装材料基本的物理、化学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评价项目:对包装材料进行物理特性(如外观、克重、厚度、透气性、耐水度、撕裂强度等)、化学特性(如薄膜的溶出物指标、pH值、氯、硫含量等)的评价。 判定方法:通过确认供应商提供的质量保证书验证。 判定结论: 验证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1.1.2 包装材料的毒理学特征 评价项目:确认包装材料不应释放出足以损害健康的毒性物质。 评价项目:对包装材料进行细胞毒性试验、皮内反应试验、皮肤致敏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和溶血试验; 判定方法:通过供应商提供的生物相容性与毒性测试报告验证。 判定结论: 验证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1.1.3 包装材料与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 评价目的:确认包装材料与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 评价项目:外观、热封强度、包装完整性。 判定方法:通过供应商提供的相关测试报告验证。 判定结论: 验证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1.1.4 包装材料的微生物屏障特性 评价目的:确认包装材料对微生物的屏障特性,以确保维持灭菌后产品的无菌性。 评价项目:对灭菌袋(PET/PE薄膜+医用透析纸包装)进行微生物屏障特性试验。 判定标准:按ISO11607-1:2006附录C测定。 判定方法:通过供应商提供的微生物阻隔测试报告验证。 判定结论: 验证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1.1.5 包装材料与灭菌过程的相适应性

A、灭菌袋的生物负载量 验证项目:灭菌袋的生物负载量 验证依据:按GB15980-1995、GB 7918.2 试验结论 验证人:日期:复核人:日期:B、灭菌适应性 验证项目:无菌性、灭菌袋的热封强度 验证依据:ISO11138-2:1994、EN868-5:1999 无菌性检测: 验证人:日期:复核人:日期:灭菌袋热封强度检测: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验证方案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验证方案 目录 1.0 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 2.0 概述 3.0 验证目的 4.0 文件验证小组成员名单 5.0 范围 6.0 验证标准 7.0 验证内容 8.0 再验证 9.0 最终评价及验证报告 1.0 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 验证名称验证方案编号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验证方案 制定部门日期 审核部门日期 批准部门日期 2.0 概述 我司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采用灭菌袋,该灭菌袋由透明塑料薄膜PET和纺粘烯烃TYVEK1073B医用纸构成,具有高透气性、灭菌效果好等优点。此类包装经杜邦试验室5年时间十分苛刻条件下的货架试验,证明能充分保证产品在有效期内的安全使用。 我公司现有日本富士公司生产的医疗器械专用封口机一台,型号为OPL-200-MD。该封口机的工作模式分为自动封口和手动封口两种,但封口工作原理相同,为封口机压架下压、恒温封口、保压降温。该封口机为自动控制系统,操作方便,且使用状态良好。 OPL-200-MD封口机参数: 封口宽度:10mm; 最大封口长度:200mm; 温度最小刻度:1℃ 时间最小刻度:0.1s 3.0 目的 根据ISO13485:2003的要求,对灭菌袋封边机进行有效性验证,以保证医疗器械的持续安全有效。 4.0 验证小组成员名单 姓名部门职责 组长,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和验证结果的审核。 负责按验证方案进行进行测试、检验和数据的收集。 负责验证测试实验数据的复核和监督。 负责验证方案审批、验证结果的批准。 5.0 确认范围 本确认方案仅适用于对本公司人工晶体灭菌袋的包装过程确认。 6.0 验证依据及标准

依据标准:ISO11607-1:2006、ISO11607-2:2006 参考文件: GB/T19633-2005 EN868-5:1999 GB/T14233.2-2005 GB12085.3-89 EN868-5:1999 EN 868-1:1997 ASTM F 1980:2002/ GB15980-1995 GB 7918.2 ISO11138-2:1994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确认指南、EN868 包装验证控制文件 加速老化作业指导书 设备管理及维护程序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植入性医疗器械实施细则(试行)》及相关附录。7.0 确认项目 7.1 包装材料和系统的验证 7.1.1 包装材料的选择评价 包装材料的选择评价内容包括: ·选用的包装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 ·选用的包装材料的毒理学特性; ·包装材料与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 ·包装材料的微生物屏障特性; ·包装材料与灭菌过程的相适应性; ·包装材料与标签系统的相适应性; ·包装材料与贮存运输过程的适合性。 7.1.1.1包装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 评价目的:可供选择的包装材料基本的物理、化学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评价项目:对包装材料进行物理特性(如外观、克重、厚度、透气性、耐水度、撕裂强度等)、化学特性(如薄膜的溶出物指标、pH值、氯、硫含量等)的评价。 判定方法:通过确认供应商提供的质量保证书验证。 7.1.1.2 包装材料的毒理学特征 评价项目:确认包装材料不应释放出足以损害健康的毒性物质。 评价项目:对包装材料进行细胞毒性试验、皮内反应试验、皮肤致敏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和溶血试验; 判定方法:通过供应商提供的生物相容性与毒性测试报告验证。 7.1.1.3 包装材料与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 评价目的:确认包装材料与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 评价项目:外观、热封强度、包装完整性。 判定方法:通过供应商提供的相关测试报告验证。 7.1.1.4 包装材料的微生物屏障特性 评价目的:确认包装材料对微生物的屏障特性,以确保维持灭菌后产品的无菌性。 评价项目:对灭菌袋(PET/PE薄膜+医用透析纸包装)进行微生物屏障特性试验。 判定标准:按ISO11607-1:2006附录C测定。 判定方法:通过供应商提供的微生物阻隔测试报告验证。 7.1.1.5 包装材料与灭菌过程的相适应性 评价目的:确认包装材料与灭菌过程的相适应性。 评价项目:1)灭菌袋的生物负载量; 2)灭菌袋的热封强度、灭菌后产品无菌性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验证报告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验证报告 1.0 包装材料和系统的验证 1.1 包装材料的选择评估内容: 1.1.1 包装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 评价目的:可供选择的包装材料基本的物理、化学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评价项目:对包装材料进行物理特性(如外观、克重、厚度、透气性、耐水度、撕裂强度等)、化学特性(如薄膜的溶出物指标、pH值、氯、硫含量等)的评价。 判定方法:通过确认供应商提供的质量保证书验证。 判定结论: 验证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1.1.2 包装材料的毒理学特征 评价项目:确认包装材料不应释放出足以损害健康的毒性物质。 评价项目:对包装材料进行细胞毒性试验、皮内反应试验、皮肤致敏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和溶血试验; 判定方法:通过供应商提供的生物相容性与毒性测试报告验证。 判定结论: 验证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1.1.3 包装材料与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 评价目的:确认包装材料与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

评价项目:外观、热封强度、包装完整性。 判定方法:通过供应商提供的相关测试报告验证。 判定结论: 验证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1.1.4 包装材料的微生物屏障特性 评价目的:确认包装材料对微生物的屏障特性,以确保维持灭菌后产品的无菌性。 评价项目:对灭菌袋(PET/PE薄膜+医用透析纸包装)进行微生物屏障特性试验。 判定标准:按ISO11607-1:2006附录C测定。 判定方法:通过供应商提供的微生物阻隔测试报告验证。 判定结论: 验证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1.1.5 包装材料与灭菌过程的相适应性 A、灭菌袋的生物负载量 验证项目:灭菌袋的生物负载量 验证依据:按GB15980-1995、GB 7918.2 试验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