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干旱简介

云南干旱简介
云南干旱简介

云南干旱简介

云南2010年遭遇百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灾,干旱范围之广、历时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大均为云南省历史少有。其中楚雄市尤为严重,20余万农村人口缺水。严重

干旱已经造成全省742万人、459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云南各灾区采取凭票供水、筑坝蓄水、组织运水等措施保障灾区民众用水。2010年小麦播种面积3700万亩,受灾面积达3148万亩,占已播种面积的85%。云南省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已把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放在抗大旱保民生促春耕的第一位。

上图为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高石哨绿塘子水库见底

旱情现状

2010年中国西南大旱是2010年发生于中国西南五省市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重庆的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地的干旱,始于2009年末,至2010年3月仍在持续,云南大部、贵州西部和广西西北部已达特大干旱等级,其中云南旱情尤为严重。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截至3月2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6567万亩,1501万人、923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已投入抗旱资金7.5亿元、劳力898万人,临时解决744万人、35 7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国家防总预计,滇黔桂渝川2010年3月份的降雨仍可能偏少,旱情将持续发展。下一阶段,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是抗旱救灾的重中之重。

云南省政府2010年3月3日公布最新的旱情报告,省内600余万人、360余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随着旱情持续发展,受灾程度将进一步恶化.

2010年,云南省小春播种面积3700万亩(其中粮食1770万亩),受灾面积3148万亩,占已播种面积的85%,绝收超过1000万亩。预计全省小春粮食将因灾减产50%以上,甘蔗减产20%以上。

全省因干旱新增缺粮人口331万,需救助的缺粮人口为714.78万人,较去年增加46.31%。省政府预测,3月、4月、5月全省饮水困难群众分别将达792万人、951万人、1014万人。

高耗水企业被紧急关停

在干旱重灾区曲靖,城区正常供水只能确保到4月底。如果雨季迟来,城区可能出现近600万吨供水缺口,市民生活用水届时将失去保障。

3月份开始曲靖城区所有用户计划用水量统一下调30%,由120升/天/人降为80升/天/人;对高耗水的洗车、洗浴等行业采取强制关停或限制供水等措施。仅3月1日当天,曲靖城区就关停9 4户高耗水企业,其中洗车场89户,洗浴中心5户。城区内的洗车场不分规模大小,都被统一关停,估算达300多家。

3月中旬若无雨将停胶

西双版纳是中国天然橡胶主产区之一,大量胶农都依靠承包橡胶林为生。3月中旬若能迎来及时雨,他们还有可能获得丰收,否则将影响他们未来一年的生计。

干旱导致糖价逆势上涨

2月份,尽管国际糖价大跌,但由于我国白糖主产地云南等地旱情严重,影响甘蔗种植面积,糖价逆势上涨10%左右。如旱情继续发展,白糖、菜油等农产品可能会受较大冲击。

云南产区食糖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20%,上一个榨季产糖约216万吨,市场估计本榨季将减产30万到50万吨。对此,当地糖厂不得不提前收榨。原定于3月下旬收榨的云南元江金珂糖业集团已提前到2月底收榨,成为2009至2010榨季云南省最早收榨的制糖企业。

党中央心系灾区

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给群众生产生

活造成严重影响。正值抗旱救灾的关键时刻,3月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

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云南省曲靖市,深入旱灾最严重的地区,

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抗旱救灾工作。温家宝指出,目前全国旱情还在发

展,北方地区和东部地区又出现低温寡照和雨雪冻害,农业生产面临的形势

不容乐观。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重视农业,切实做好当前的抗

旱救灾工作,抓好春耕生产,千方百计保证今年农业有个好收成,保持经济

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19日下午,温家宝来到陆良县芳华镇狮子口村万亩大麦示范田,实地

察看农作物受灾情况。温家宝走进麦田,蹲下身子,拔起一棵大麦察看。由于持续8个月的干旱,大麦只长了不到一尺高,麦穗干瘪。他又抓起地里的土块,用手掰了掰,基本没有水分。温家宝眉头紧锁,神情凝重。当地负责人告诉总理,曲靖数百万亩农作物因旱绝收,正准备水田改旱田,异地育秧,种玉米、马铃薯,争取小春损失大春补。温家宝点点头。他叮嘱当地干部,干旱还可能持续下去,要做好最坏的准备,尽最大的努力,把群众生活安排好,把春耕尤其是大春生产安排好。

温家宝十分关心灾区人畜饮水保障情况。19日下午,他走进芳华镇蔡官营村。许多村民和预备役民兵正在路旁挖沟,准备安装引水管道。温家宝在沟边蹲下,向村民了解抗旱救灾和生产生活情况,鼓励大家要想方设法打水井,修渠道。村子里,消防官兵送来了两车水,村民正在排队接水。温家宝走过去,向消防战士表示亲切慰问,并询问供水情况。群众告诉总理,政府为老百姓送水,每人每天供应25公斤水。温家宝叮嘱村民,这些水来之不易,要节约着用。他对围拢过来的村民说,今年,西南地区特别是云南遭受了百年一遇的大旱。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各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战胜这场旱灾。

20日上午,温家宝来到师宗县葵山镇海子村。今年1月,在水务部门指导下,村里打了一口4 0多米深的井,日出水量达到72立方米。许多村民正赶着牛车排队拉水。听说村民要等两个小时才能接到水,温家宝叮嘱当地干部要尽快查清地下水储藏情况,“再打一口井,大家就不用等这么长时间了。”山坡上,人们正用水泥修一个储水池,温家宝走过去,鼓励施工人员加快进度,争取早日投入使用。他对乡亲们说:“我相信,老天难不倒人,困难总会过去。”温家宝走进村民李老四低矮破旧的土坯房,询问生活情况。他叮嘱当地干部,遇到灾害,要特别关心五保户、低保户和其他困难群众。在陆良县大莫古镇戈依村,地勘部门正在施工打井。温家宝鼓励大家要依靠科学技术,多打井,为群众排忧解难。水利、农业和国土等部门要协同作战,寻找新水源。

20日上午,温家宝来到师宗县葵山镇大麦地村。74岁的村民王顺生正在水窖打水,温家宝走过去,拎起绳子也打上来一桶,看到水很清,他满意地点点头。在王顺生家的院子里,温家宝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聊起抗旱救灾和春耕备耕情况。王顺生老伴起身,想进屋倒茶水,温家宝微笑着

婉拒:“我们不能喝你的水,运来一点水不容易。”看到村民们饮水安全有保障、口粮充足、春耕用的种子化肥也都准备就绪,精神状态不错,温家宝十分欣慰。他问大家还有什么困难?村民王存生说,要是增加一些水利设施就更好了。“你说到点子上了。”温家宝肯定地说,“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不仅解决当前困难,还要从长远解决问题。”

19日和20日晚上,温家宝分别主持召开基层抗旱救灾工作情况汇报会和座谈会。他指出,受灾地区的各级党委政府积极组织干部群众抗旱救灾,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要毫不松懈地继续抓好抗旱救灾工作,全面落实各项措施:

一是优先解决群众饮水问题。这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要摆到抗旱救灾工作的第一位。要想尽一切办法,保证群众的生活用水。要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饮水解困方案,落实供水措施。重点抓好现有水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千方百计增加抗旱水源,加快应急水源工程建设。要组织运水、送水,不惜代价尽快缓解人畜饮水困难,绝不能让一名群众没水喝。

二是扎实抓好春耕备耕。要调整结构,推广抗旱技术,根据水源情况适时补种、改种农作物,力争做到小春损失大春补,粮食损失经济作物补,种植业损失养殖业补,农业损失非农业补,努力夺取今年农业丰收。

三是严密防范森林火灾。要认真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严格落实责任制,加强火灾隐患排查,严密监测火情,完善应对预案,努力避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重大人员伤亡。

四是保持灾区市场和社会稳定。要保障粮油、肉类、蔬菜等的市场供应,搞好重要商品物资的运输调度,加强市场监测和调控,防止价格大幅波动。要加大对受灾群众特别是重点旱区、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保障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灾区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他要求,要从长计议,大力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从根本上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温家宝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抗旱救灾工作的领导,党员干部要深入一线,真正负起责任。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把各项抗旱救灾措施落到实处。要一手抓抗旱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

极端干旱形成原因

气象专家分析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破坏了大气结构,造成海洋季风无法登陆形成降雨,是导致这次极端干旱的主要原因。

通过分析广西上空大气结构,专家发现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在台湾岛至中南半岛之间,形成了一条长3000多公里、宽度跨越4个纬度的巨型高压坝。

造成此次干旱的主要原因,是高压坝破坏了大气活动。高压坝像一堵墙,横在广西南部上空,阻挡太平洋水汽西进。即使北方有冷空气南下,也无法与水汽汇合,造成广西、贵州、云南交汇地区自从2009年8月以来就几乎没有降雨,遭遇50年来少有的极端干旱。

秋冬季节降雨减少伴随着气温持续升高,二氧化碳排放增多,造成陆地海洋间温差减小,海洋季风登陆动力减弱,海洋上的水汽无力与北下的冷空气汇合,难以形成降雨。

贵州水力发电量减少41%

受持续干旱影响,去年10月至今,贵州省12座大型水力发电站的发电量同比减少41%。

2009年7月至2010年3月,贵州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发生历史罕见的夏秋冬连旱,省内西部地区旱情已达特大干旱等级,全省84个气象站有77个降雨量列历史最低。

四川多渠道实施人工降雨

2010年冬季,四川全省遭遇特重干旱,137个县出现不同程度干旱,数量列有史以来第二高。四川最严重的干旱在攀西地区,其次在自贡、内江、广元等地。气象部门预测,3月将持续气温高、降雨少的态势,干旱可能加重。

3月2日晚,一架喷气式飞机从广汉出发,飞过绵阳、广元、巴中、达州、广安、南充、遂宁8市,播撒液氮,人工降雨,缓解旱情。与此同时,成都开展地面人工降雨。

重庆长江枯水位百年难遇

在重庆市,近60万人、40万头大牲畜临时饮水困难,作物受旱面积达260万亩。

市防汛抗旱机动抢险队副队长严永辉介绍,在北碚区金刀峡镇的山区,2000多人缺水,挑一桶水后要用三次,先洗菜,后洗脚,再喂羊。长江嘉陵江环抱的主城区也面临“守着两江没水喝”的威胁。

气象部门预计,重庆到4月中旬才会有较大降水。今年以来,重庆长江水位日均下降0.2米,出现百年难遇的特枯水位,部分水厂取水情况严峻。

干旱概念

仅仅从自然的角度来看,干旱和旱灾是两个不同的科学概念。干旱通常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干旱一般是长期的现象,而旱灾却不同,它只是属于偶发性的自然灾害,甚至在通常水量丰富的地区也会因一时的气候异常而导致旱灾。干旱和旱灾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它们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干旱化趋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干旱是因长期少雨而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

等级划分

干旱是因长期少雨而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小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16~30天、夏季16~25天、秋冬季31~50天。中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31~45天、夏季26~35天、秋冬季51~70天。大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46~60天、夏季36~45天、秋冬季71~90天。特大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在61天以上、夏季在46天以上、秋冬季在91天以上。

正常或湿涝:特点为降水正常或较常年偏多,地表湿润,无旱象;轻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16-30天、夏季16-25天、秋冬季31-50天,特点为降水较常年偏少,地表空气干燥,土壤出现水分轻度不足,对农作物有轻微影响;

中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31-45天、夏季26-35天、秋冬季51-70天,特点为降水持续较常年偏少,土壤表面干燥,土壤出现水分不足,地表植物叶片白天有萎蔫现象,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重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46-60天、夏季36-45天、秋冬季71-90天,特点为土壤出现水分持续严重不足,土壤出现较厚的干土层,植物萎蔫、叶片干枯,果实脱落,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较严重影响,对工业生产、人畜饮水产生一定影响;

特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在61天以上、夏季在46天以上、秋冬季在91天以上。特点为土壤出现水分长时间严重不足,地表植物干枯、死亡,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工业生产、人畜饮水产生较大影响。

该等级标准规范全国通用,具有空间和时间可比性,能较为客观地描述干旱的发生、发展、持续、解除等过程,以及干旱发生程度和范围的等级标准的干旱监测指标。

干旱类型

世界气象组织承认以下六种干旱类型:

1.气象干旱:根据不足降水量, 以特定历时降水的绝对值表示。

2.气候干旱:根据不足降水量, 不是以特定数量, 是以与平均值或正常值的比率表示。

3.大气干旱:不仅涉及降水量, 而且涉及温度、湿度、风速、气压等气候因素。

4.农业干旱:主要涉及土壤含水量和植物生态, 或许是某种特定作物的性态。

5.水文干旱:主要考虑河道流量的减少, 湖泊或水库库容的减少和地下水位的下降。

6.用水管理干旱:其特性是由于用水管理的实际操作或设施的破坏引起的缺水。

我国比较通用的定义是:

1.气象干旱:不正常的干燥天气时期, 持续缺水足以影响区域引起严重水文不平衡。

2.农业干旱:降水量不足的气候变化, 对作物产量或牧场产量足以产生不利影响。

3.水文干旱:在河流、水库、地下水含水层、湖泊和土壤中低于平均含水量的时期。

干旱的危害

(一)干旱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

(二)干旱是危害农牧业生产的第一灾害

气象条件影响作物的分布、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形成,而水分条件是决定农业发展类型的主要条件。干旱由于其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后延影响大,成为影响我国农业生产最严重的气象灾害;干旱是我国主要畜牧气象灾害,主要表现在影响牧草、畜产品和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

(三)干旱促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1、气候暖干化造成湖泊、河流水位下降,部分干涸和断流。由于干旱缺水造成地表水源补给不足,只能依靠大量超采地下水来维持居民生活和工农业发展,然而超采地下水又导致了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区面积扩大、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2、干旱导致草场植被退化。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的生态脆弱地带,气候特点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雨热同季,降水主要发生在每年的4-9月。北方地区雨季虽然也是每年的4-9月,但存在着很大的空间异质性,有十年九旱的特点。由于气候环境的变迁和不合理的人为干扰活动,导致了植被严重退化,进入21世纪以后,连续几年,干旱有加重的趋势,而且是春夏秋连旱,对脆弱生态系统非常不利。

3、气候干旱加剧土地荒漠化进程

(四)气候暖干化引发其他自然灾害发生

冬春季的干旱易引发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自2000年以来,由于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导致北方地区气候偏旱,林地地温偏高,草地枯草期长,森林地下火和草原火灾有增长的趋势。

我国近年旱情

2000年,多省干旱,干旱面积大,达4054万公顷,受灾面积6.09亿亩,成灾面积4.02亿亩。建国以来可能是最为严重的干旱。

2003年,江南和华南、西南部分地区发生严重伏秋连旱,其中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等省部分地区发生了伏秋冬连旱,旱情严重。

2004年,我国南方遭受53年来罕见干旱,造成经济损失40多亿元,720多万人出现了饮水困难。

2005年,华南南部现严重秋冬春连旱,云南发生近50年来少见严重初春旱。

2006年,重庆发生百年一遇旱灾,全市伏旱日数普遍在53天以上,12区县超过58天。直接经济损失71.55亿元,农作物受旱面积1979.34万亩,815万人饮水困难。

2007年,22个省发生旱情。全国耕地受旱面积2.24亿亩,897万人、752万头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中央财政先后下达特大抗旱补助费2.23亿元。

2008年,云南连续近三个月干旱,据统计,云南省农作物受灾面积现已达1500多万亩。仅昆明山区就有近1.9万公顷农作物受旱,13多万人饮水困难。

2009年,我国多省遭遇严重干旱,连续3个多月,华北、黄淮、西北、江淮等地15个省、市未见有效降水。冬小麦告急,大小牲畜告急,农民生产生活告急。不仅工业生产用水告急,城市用水告急,生态也在告急。

2009年秋季以来一直到2010年初,中国西南地区遭受严重旱情。特别是云南发生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春连旱,全省综合气象干旱重现期为80年以上一遇;贵州秋冬连旱总体为80年一遇严重干旱,省中部以西以南地区旱情达百年一遇。目前云南全省、贵州大部、广西局部持续受旱时间超过5个月,损失十分严重。截至3月23日,旱灾致使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区)受灾人口6130.6万人,饮水困难人口1807.1万人,饮水困难大牲畜1172.4万头,农作物受灾面积503.4万公顷,绝收面积111.5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236.6亿元。

寻找水源的方法

1.在干枯的河床外弯最低点、沙丘的最低点处挖掘,可能寻找地下水。可以采用冷凝法获得淡水。具体方法是地上挖一个直径90厘米左右,深45厘米的坑。在坑里的空气和土壤迅速升温,产生蒸汽。当水蒸气达到饱和时,会在塑料布内面凝结成水滴,滴入下面的容器,使我们得到宝贵的水的这种方法,在昼夜温差较大的沙漠地区,一昼夜至少可以得到500毫升以上的水。用这种方法还可以蒸馏过滤无法直接饮用的脏水。

2.还可以根据动植物来寻找水源。大部分的动物都要定时饮水。食草动物不会远离水源,它们通常在清晨和黄昏到固定的地方饮水,一般只要找到它们经常路过踏出的小径,向地势较低的地方寻找,就可以发现水源。发现昆虫是一个很好的水源标志。尤其是蜜蜂,它们离开蜂巢不会超过6.5公里,但它们没有固定的活动时间规律。大部分种类的苍蝇活动范围都不会超过离水源100米的范围,如果发现苍蝇,有水的地方就在你附近。

对云南连年干旱问题的回顾与反思

4年大旱教训深刻痛下决心大干水利——对云南连年干旱问题的回顾与反思 省委书记——秦光荣 旱灾是云南自然灾害之首。2009年以来我省已连续4年遭遇严重干旱,给各族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给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工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今年又发生冬春干旱,极有可能发展成为云南历史上少有的5年连旱。严重干旱暴露出我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工程性缺水矛盾尖锐、防灾减灾能力不强等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必须深刻的反思,下更大的决心,尽最大的努力,用更硬的举措,尽快破解水利基础设施这个云南发展的瓶颈制约,从根本上全面提高我省的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利基础保障水平。 一、四年连旱历史罕见,干旱成因复杂多样 2009年以来,气候异常多变、江河来水持续偏少、库塘蓄水严重不足,云南连续4年遭遇严重干旱。2009年春夏干旱、2010年百年大旱、2011年雨季干旱、2012年旱季更旱。干旱持续的时间、干旱影响的范围、旱灾造成的损失历史罕见。4年连旱呈现以下4个主要特点:

一是降雨连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1086毫米,2009年至2012年,年降水量均低于多年平均水平,2009年低16%、2010年低4%、2011年低20%、2012年低13%,其中2011年、2009年年降水量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少年和次少年,全省4年只下了3年多的雨,滇中地区则更为严重,昆明4年只下了不到3年的雨。全省多年平均气温16.6℃,2009年至2012年,年平均气温均高于多年平均水平,2010年高 1.0℃、2011年高0.1℃、2012年高0.5℃,其中2010年全省平均气温17.5℃,为1959年以来最高年份,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中旬,全省平均气温15.3℃,较历史同期偏高1.5℃,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 二是库塘蓄水减少,供水矛盾突出。2009年至2012年全省河道平均来水量较历史平均偏少33.8%,全省库塘蓄水在2008年年末达到历史最高纪录72.68亿立方米之后,3年连年下滑,至2011年年末只有47.39亿立方米,是1994年以来同期蓄水最少的年份。2012年年末,虽经艰苦努力,全省蓄水达69.62亿立方米,但分布不均,滇中地区的昆明、楚雄、玉溪以及滇西的大理、丽江库塘蓄水严重不足,楚雄州仅完成蓄水计划67%,这些地区今年的抗旱水源将十分紧张。连续抗旱大量消耗水源,抗旱水源不能及时补充,昆明、曲靖、楚雄、玉溪等城市及安宁、砚山、双柏等城镇供用水矛盾突出。山区、半山区各族群

云南野生菌的基本种类

云南野生菌的基本种类 野生菌一般生长于云南松、高山松、占风松等针叶林和混交林地带。单身至群生。野生菌因地理环境的不同和各地所生长的植被的不同也就带来了野生菌的种类多样化。野生菌的种类如何确定是按什么来划分。为何云南野生菌的种类会很多呢。 为什么我们都注重野生菌呢。是不是野生的,天然的更能吸引人。那就来看看野生菌和人工菌的差别何在; 人工菌:菇肉质松散,香味平淡无奇,各种菌菇口感雷同还有水气。 野生菌:菇肉质结实,口感各异,香气浓郁,经科学研究其营养价值更是人工菇无法比拟。所以野生菌也因为稀有而弥足贵。 至于全世界野生菌的种类和全国野生菌的种类太多,太远我们就暂时不作深入的研究,就重点讨论一下云南野生菌的种类; 五彩的云南是植物的王国,野生菌也爱上了这个王国。并且在这里疯狂的生长着,为云南的野生菌种类奉献了举足轻重的力量。云南食用菌分为二个纲、十一个目、三十五个科、九十六个属、约二百五十种类型。云南最常见的野生菌种类主要有: (01)干巴菌:干巴菌刚岀土呈黄褐色,老熟时呈黑褐色。肉质坚硬、干燥、含有钙、蛋白质、硫胺素等营养成分,有酷似腌牛肉干的浓郁香味。腌牛肉干当地百姓称为干巴,因而此菌得名干巴菌。 (02)青头菌:作为一种特殊的野生菌的种类它生长环境极其纯净,主要生长在树林中的草丛里,每年六至九月

出菇。菌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植物纤维等成份,入口细嫩,香味悠长,有浓郁的大自然清香气息。 (03)松茸:松茸又名松口蘑、松蘑、臭鸡枞。菌盖初为半球形,后展开成伞状,表面干燥、灰褐色或淡黑褐色,菌褶白色,秋季生于红松、落叶松和油松林地。 (04)鸡枞:鸡枞俗名鸡盅,又名白蚁菇,鸡肉丝菇。菌盖刚出土时呈圆锥形,开展后,中央凸起,表面黄褐色或黑褐色,中央色较深,边缘往往呈放射状裂开。菌褶白色,煮熟时色微黄,菌肉白色,细嫩肥厚,清蒸、氽汤清香四溢,鲜甜可口,回味无穷,故为古今中外颇受赞誉的珍贵食用菌 (05)黑虎掌菌:虎掌菌在历史上被视为中宝珍品,是向历代王朝纳贡的贡品之一。这种菌在菌体上长满一层纤细的茸毛,呈黄褐色,并有明显的黑色花纹,形如虎抓,因而得名。虎掌菌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很高,鲜时有浓香味,干制后香味更浓。 (06)鸡油菌:鸡油菌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名菌之一,它在云南野生菌的种类中是名人。鸡油菌在烹制时菇体很吸油,吃的时候一口咬下去,和了蘑菇液汁的油水被挤压流出来,如鸡油一般, 故此得名。 (07)牛肝菌:是云南野生菌种类的一大种类,学名有华美牛肝菌、小美牛肝菌、土色牛肝菌、褐环乳牛肝菌等。云南牛肝菌资源丰富,其中著名的有白、红、黄、黑等优良牛肝菌。牛肝菌,生长于松栎混交林中,或砍伐不久的林缘地带。生长期为每年 5 月底至10 月中,雨后天晴时生长较多,易于采收。 (08)牛肝菌(黑葱菌) (09)牛肝菌(白葱菌) (10)牛肝菌(红葱菌) (11)羊肚菌:羊肚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19 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从中医的角 度看,该菌具有益肠胃,助消化和化痰理气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痰多气短等症,是一种不含任何激素,是云南野生菌的种类中的一种天然滋补品 (12)老人头:老人头菌是生长在云贵高原3000 米以上的杉树寄生菌,对生长环境非常挑剔,所以 人工无法培植。老人头菌洁白细嫩、富有弹性且滋味鲜美,可与鲍鱼媲美,故被誉为“植物鲍鱼”,老人头菌是烹制素食鲍鱼的最佳原料。老人头菌是野生菌的种类中的一个重要的角色。

云南干旱与对策

云南连年干旱主要成因及相应对策 一、引言 2012年,大旱第三年袭击云南。截至2月16日10时,持续干旱已造成云南13州市91个县(市、区)631.83万人受灾,饮水困难人口242.76万人,其中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人口231.38万人,饮水困难大牲畜155.45万头。而云南省农业厅的数据显示,该省农作物因干旱受灾达到559.9万亩,成灾203.7万亩,绝收32.4万亩,造成种植业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亿元人民币。 中国大西南历来以雨水丰沛著称,云南的水资源总量位居全国第三。但是,恰恰这些丰水区,2009年至2012年却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如何从科学理性的层面上去找寻其中的原因和机理?如何从旱灾的发生形成的机理上去探讨其规律性的认识?如何建立抗旱的长效机制?面对如此极端的干旱,本文将探讨其背后真正的原因,更应该致力于如何应对,如何解决,为云南干旱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对策。 二、选题意义 目前,云南已有273条中小河流断流,390座小型水库干涸。云南水资源总量2222亿立方米,排名全国第三,但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看,云南水资源总量丰富的同时,又是一个水资源穷省。面对持续的干旱,我们不仅要问:水在哪里?3月、4月、5月云南旱情究竟会如何发展?一个水资源总量居全国第三的省份,为什么会连续三年遭遇大旱?背后还有没有其他的一些因素呢? 云南省是一个旱灾频发的地区,最近的几十年里,旱灾越来越来频发,受灾情况也越来越严重,而今年更是遭受了60年不遇的大旱,这给云南的农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给云南的生态环境敲响了一个警钟。

三、自然因素对云南大旱的影响 1.全球气候变暖 气象专家分析认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导致在台湾岛至中南半岛之间,形成了一条长3000多公里、宽度跨越4个纬度的巨型高压坝。高压坝破坏了大气结构,造成海洋季风无法登陆形成降雨,是导致这次极端干旱的最主要原因。高压坝就像一堵墙,横在广西南部上空,阻挡太平洋水汽西进。即使北方有冷空气南下,也无法与水汽汇合,造成广西、贵州、云南交汇地区自从2009年8月以来就几乎没有降雨,遭遇50年来少有的极端干旱。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云南区域平均气温总体上表现出明显的变暖趋势,尤其是2001年~2006年间,云南区域气温增幅达到0.64℃,升温的幅度要大于全球及北半球的平均值。如果按照时间段来分,云南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出现变暖迹象,而90年代后期的增温最明显,而滇中地区则是最近10多年来全省增温最明显的地区。

云南省建国以来重大旱灾基本情况辑要

年份朝代受灾地州市 灾情及降水概要 1569明隆庆三年昆明、玉溪、大理、楚雄、 红河、曲靖昆明、元江大旱,石屏四郊龟裂,米价腾贵…… 1621 明天启元年 昆明、曲靖、大理、楚雄 昆明正月至六月不雨 1736清乾隆元年全省大部分地区 各春夏连旱,四野干涸。石屏异龙湖“旱甚,干涸”;丽江“丽江源 涸”。全省有11个地(州、市)81个县减产6~4成,“米价昂贵,民 食维难”。1764 清乾隆二十 九年 昆明 昆明滇池水涸 1779 清乾隆四十 四年 昆明、 楚雄、丽江楚雄"旱饥";永胜"程海水顿涸十余丈,海水不再自流金沙江,海 河上游从此涸,逐渐形成老旱区"。宁蒗"金沙江水顿涸"。 1816 清嘉庆二十一年曲靖、昆明、楚雄、红河、 玉溪、文山 “夏旱甚……。滇南各郡奇荒”;昆明“民多食观音粉,附近各州亦 然,多食者大便闭而胀死”;楚雄“人食小红花,又食观音土,人多 胀死”。1906 清光绪三十二年昆明、曲靖、楚雄、玉溪、 红河、大理、文山、思茅 滇省奇旱成灾,迤东、迤南“赤地千里,耕百获一,大饥”,“始则斗 米万钱,继则饿殍相望”,“草根树皮食尽”,“遍地哀鸿,几乎朝不 保夕”,“贫民饿死者其多”。 1930民国19年 大理、思茅、红河、曲靖、 文山、西双版纳 昆明年降水量仅568.0毫米,全省受旱几十个县…… 1943民国32年 昭通、曲靖、昆明、楚雄、 红河、迪庆、思茅、大理、 临沧、西双版纳、玉溪、 文山、丽江、保山 春夏大旱,"小春枯稿,颗粒无收";马龙"尽挖山芋以资生,野菜以 度命……饿殍充途,万分勘怜,惨象不忍目睹";通海"干旱田陇赤 土一片,境内不能起火者数千家"。饥饿死亡威胁大半个云南。 1979 中华人民共 和国 15个地(州、市) 冬春夏连旱,全省大部分地区持续6~8月干旱,受灾面积1062 万亩,成灾513万亩,成灾比48.3%,减产粮食54.6万吨。1987 中华人民共 和国 17个地(州、市) 全省121个县发生不同程度旱灾。受灾面积909万亩,占播种面积的14.9%,成灾面积467万亩,成灾比51.3%,减产粮食61.0万吨。 去冬今春以来,我国西部地区出现持续干旱,特别是云南旱情非常严重,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抗旱救灾。 旱灾是云南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如何正确认识旱灾并提出科学对策,已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刊发这组资料,希望能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一、历史上的旱灾 云南自西汉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便有水旱灾害的文字记载。记载较多的是明清时期和近代,这些记录是确定历史水旱灾害的重要依据。 云南1300~1990年的691年间,大小旱年211次,平均每3.3年一次;大旱年76次,平均9.1年一次;小旱年135次,平均5.1年一次。共出现单旱年183次,连旱两年10次,即1322~1323、 1568~1569、1688~1689、1764~1765、1816~1817、1888~1889、1936~1937、1942~1943、1979~1980、1982~1983年;连旱三年一次,1905~1907年;连旱五年一次,1985~1989年。特大旱年11次,即1569、 1621、1736、1764、1779、1816、1906、1931、1943、1979、1987年。 小旱,指单季、单月成灾的轻旱、局地旱,如“春旱”、“秋旱”等;大旱,指持续数月干旱或连季旱,大范围严重干旱。 历史上曾有“滇省兀旱成灾,赤地千里,食草根树皮,昆明夏旱大饥……”、“姚安、大姚、牟定大旱,民多饥死”的记载。 二、建国以来重大旱灾及抗旱纪实 1958年 全省性长时间、 大范围干旱,主要表现为春耕时节,各地溪沟断流,井泉干枯,库塘干涸,田地开裂,无水耕种,无水保苗,虫害突出,尤其以4、5两月旱情最为严重。 面对严重旱情,5月17日,省委发出了“进一步鼓足干劲,战胜干旱”的号召。把抗旱保苗作为农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 全省70%的各族人民直接投入了抗旱斗争。省级机关干部组成1700多人的工作组(队),分赴灾情较重的玉溪、红河、曲靖等7个专(州)、13个县协助工作。丽江地委书记赴永胜县领导抗旱工作,地区机关、学校、财贸、工矿等单位于两天内组成了由1800多人参加的4个工作队,分赴丽江、维西、兰坪、宁蒗等县支援抗旱工作。玉溪地区“全地区大面积干旱,玉溪地委及各县均组织抗旱工作队深入农村,发动群众挑水栽稻秧。”各级工作队同广大群众查找水源,抽提地表水,挖掘地下水,同时注意节约用水,严格管水制度,争取“多栽一亩田,多保一棵苗。”宣威县(当时名榕峰县)打井近20万眼,挖水塘1.4万个,找水源12530处,取得了保苗39.5万亩的成效,占已栽种面 云南省建国以来重大旱灾基本情况辑要 云南1300~1990年特大旱年统计简表 责编:黄燕玲 ■和丽琨

野生菌资料

云南野生菌大全(图) 红顶枝瑚菌(刷把菌) Clustered Coral pink-Tipped Coral Mushroom 子实体肉质,脆,高6-10厘米,从近地表面处开始分枝;基部短,白色;主枝直力,肉色;顶部分枝多,顶尖成丛,粉玫瑰色。 在云南、西藏、四川、甘肃、安徽、陕西有分布。 可食,其味似豌豆般可口,也可入药,有和胃气、破血、祛风、缓中等作用。 翘鳞肉齿菌(獐子菌) sarcodon imbricatum 姿势体散生、群生。菌盖不规则圆形,中央凹陷。紫褐色、蓝紫色。菌肉近污白,伤后呈泥土黄色,生尝肉微苦。 食用。入药,可以降低血中胆固醇的含量。 产于云南西北部和四川西部、西藏、甘肃、安徽等地。 喇叭菌 Horn of plenty 菌盖号角行、漏斗形,深深地凹陷至基部;浅宗灰色、灰褐色、灰黄色至灰黑色。子实体虽小,但菌肉稍干,含水较少,柔中有脆,味美可口。含有亮氨酸、异亮氨酸、本丙氨酸、脯氨酸、精氨酸、谷氨酸等15种氨基酸,其中6种为人体必须氨基酸。

黄裙竹荪 说明:黄裙竹荪(Yellow Veiled Lady)菌盖种形,高3-4厘米,顶部圆盘状,有一小孔,四周有明显的网格,有毒,不可食,但有药用效果,其子实体泡酒后外涂,治疗脚气病。 名称:块菌 说明:(猪拱菌、无粮藤果、隔山撬)Tuberina DumCooket.英文名:Lndia Truffie 块菌与松茸、冬虫夏草一样是世界所有野生菌类中最负盛名的菌类,也是菌类中最为昂贵的野生菌之一。在欧美地区誉为黑钻石,该菌清香可口,含有多种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成份,并具有抗癌活性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美味牛肝菌 名称:美味牛肝菌 说明:菌盖弧形,直径5厘米,白色,有多量的白色粉末,不粘;单生到群生。在云南有分布。

云南干旱简介

云南干旱简介 云南2010年遭遇百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灾,干旱范围之广、历时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大均为云南省历史少有。其中楚雄市尤为严重,20余万农村人口缺水。严重 干旱已经造成全省742万人、459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云南各灾区采取凭票供水、筑坝蓄水、组织运水等措施保障灾区民众用水。2010年小麦播种面积3700万亩,受灾面积达3148万亩,占已播种面积的85%。云南省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已把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放在抗大旱保民生促春耕的第一位。 上图为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高石哨绿塘子水库见底 旱情现状 2010年中国西南大旱是2010年发生于中国西南五省市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重庆的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地的干旱,始于2009年末,至2010年3月仍在持续,云南大部、贵州西部和广西西北部已达特大干旱等级,其中云南旱情尤为严重。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截至3月2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6567万亩,1501万人、923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已投入抗旱资金7.5亿元、劳力898万人,临时解决744万人、35 7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国家防总预计,滇黔桂渝川2010年3月份的降雨仍可能偏少,旱情将持续发展。下一阶段,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是抗旱救灾的重中之重。 云南省政府2010年3月3日公布最新的旱情报告,省内600余万人、360余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随着旱情持续发展,受灾程度将进一步恶化. 2010年,云南省小春播种面积3700万亩(其中粮食1770万亩),受灾面积3148万亩,占已播种面积的85%,绝收超过1000万亩。预计全省小春粮食将因灾减产50%以上,甘蔗减产20%以上。 全省因干旱新增缺粮人口331万,需救助的缺粮人口为714.78万人,较去年增加46.31%。省政府预测,3月、4月、5月全省饮水困难群众分别将达792万人、951万人、1014万人。 高耗水企业被紧急关停 在干旱重灾区曲靖,城区正常供水只能确保到4月底。如果雨季迟来,城区可能出现近600万吨供水缺口,市民生活用水届时将失去保障。 3月份开始曲靖城区所有用户计划用水量统一下调30%,由120升/天/人降为80升/天/人;对高耗水的洗车、洗浴等行业采取强制关停或限制供水等措施。仅3月1日当天,曲靖城区就关停9 4户高耗水企业,其中洗车场89户,洗浴中心5户。城区内的洗车场不分规模大小,都被统一关停,估算达300多家。 3月中旬若无雨将停胶 西双版纳是中国天然橡胶主产区之一,大量胶农都依靠承包橡胶林为生。3月中旬若能迎来及时雨,他们还有可能获得丰收,否则将影响他们未来一年的生计。 干旱导致糖价逆势上涨

云南食用菌概述

野生菌的9种家庭常用烹饪方法 伴随雨季的到来,野生菌似乎也不甘示弱,纷纷破土而出,市场上的野生菌都齐齐亮相。忙碌的人们偶尔也会停下脚步,买上点野生菌,在家制作出一道美味可口的山珍。下面就向大家推荐几道家常的烹饪野生菌的方法,让你的餐桌色香味俱全,秀色可餐。 1、干炒法 干炒是急火快炒,油量适中,不放水或加汤,煸炒至熟。特别适应牛肝菌、干巴菌、鸡(土从)、虎掌菌等菌的烹制。干炒以取香为,主要调料以干辣椒、青辣椒、大蒜为主。当然也可以放一点火腿、腊肉、香肠、虾仁之类的配料共同来炒,但不宜多放。 2、滚汤法 滚汤法又叫煮汤,以喝鲜汤为主。煮汤可以先放少量的油煸炒后再放入水或汤煮熟,也可以将水或汤烧开后放入食用菌。注意汤水不能放得太多,调味料要清淡一些,以突出鲜醇的口味。适宜煮汤的有青头菌。猴头菌、北风菌、刷把菌、鸡枞、鸡油菌等。 3、扣蒸法 扣蒸法就是将原料整齐码放在碗中,上蒸笼蒸熟后反扣在盘子中。码放原料时可以涂抹一些鸡肉泥、鱼肉泥、虾肉泥或者蛋清等含胶元蛋白质之类的物质。以期荤素搭配合理,营养均衡,味道也更加醇厚。适宜扣蒸的有青头菌。猴头菌等。 4、生炸法 生炸法其特点是油多火旺,用这种烹调方法加工的原料加热前一般须用调味品浸渍,晾干水气,然后再下油锅炸至色泽金黄或者水分收干。生炸菌的特点是香、酥、醇厚。适宜生炸的有鸡枞、虎掌菌、牛肝菌、干巴菌等。 5、生煎法 生煎法是把原料切成厚片,放在锅中用中至小火慢慢地煎至成熟。生煎时锅中油不能多,要两面煎黄。应具有外香脆内鲜嫩的特点。适宜生炸的有鸡枞、松茸、干巴菌等。 6、烧烤法 烧烤法就是将菌直接放在火上烤至成熟。烤时要注意火力的大小不能烧焦,也不能涂抹油脂。要保持原汁原味的鲜香。吃时可以蘸椒盐、番茄沙司,辣酱油等。适宜烧烤的有鸡枞、松茸、青头菌。猴头菌、牛肝菌等。 7、挂糊炸 挂糊炸是炸的一种形式,它是将原料包裹上淀粉或者蛋糊、糯米皮再放到油锅之中炸至成熟。它要求外焦里嫩,色泽金黄。适宜挂糊炸的有鸡枞、松茸、青头菌。猴头菌、牛肝菌等。凉拌法凉拌法是把生的原料或晾凉的熟原料,切成小型的丁、丝、片、条等形状、加入各种调味品然后调拌均匀的方法,拌可根据原料的生熟分为生

干旱的原因

干旱的原因 华南区以夏秋旱为主,长江区多为伏旱,华北区旱灾频率最大以春旱最为严重,个别年有春、夏、秋连旱;西南地区四季都可能发生旱灾,云南和川西山地多春旱,四川盆地西部与北部地区多夏旱。它们分别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另外,东北地区到底是以春旱为主还是以夏旱为主?教材上是说盛夏季节常引起旱灾,可人教社星图社地理室合编的星图社出版的地图册上 p19“中国的干旱灾害和季节干旱地区分布”一图却又用春旱表示东北区。 干旱在我国是影响面最广,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 干旱的概念:指在农业技术水平不高的条件下,由于长期降水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引起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影响正常生物发育而减产失败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 干旱的类型: 1、按干旱发生的原因分类 (1)土壤干旱 土壤含水量少,土壤颗粒对水份的吸附力,植物的根系难以在土壤中吸收到足够的水分去补偿蒸腾的消耗,植物体内的水分收支便失去平衡,从而影响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以至发生旱害。 (2)大气干旱 虽然土壤中具有一定的、可供植物利用的有效水分,但由于空气极度干燥、光照强、气温高,植株蒸腾加剧,终使水分入不敷出,植株体内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遭致旱害。 2、根据干旱发生的季节分类 (1)春旱 春旱主要发生在3-5月份,这时我国华北、西北和东北的许多地方,春季温度回升很快,空气干燥,太阳辐射较强,风力大,蒸发力强,在这些地区冬季降水稀少,一量春季长时间无雨或雨量明显偏少,就易发生春旱。 (2)夏旱 日射强烈,气温很高,空气温度低,因而土壤蒸发及植物蒸腾都很强,如长期少雨或无雨极易造成干旱。 (3)秋旱 秋旱的特点与夏旱相类似,但强度稍弱。秋夏主要影响夏播作物和部分晚熟春播作物的灌浆成熟,影响越冬作物的播种和出苗。 (4)冬旱 由于冬季,大陆性干冷气团控制我国广大地区,降水稀少,且多西北大

云南干旱原因doc

【从地形地貌方面分析】云南作为湿润地区却又时有干旱发生的原因 云南:科学分析干旱原因谋划“十策”兴水 2010年04月02日00:39 本报讯(记者马波)3月31日,围绕“抗旱”主题召开的云南省水利建设工作会议,把解决水的问题作为富民强滇的头等大事,省长秦光荣不仅利用历史数据和专家分析,阐述了云南干旱的客观成因,也号召全省要以改革创新精神,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推动水利建设。 数据表明:云南自西汉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便有水旱灾害的文字记载。千百年来,水旱相乘,伴随着云南历史的全过程。从1300—1900年的691年间,云南出现干旱年211次,平均每3.3年一次,其中大旱年76次,平均9.1年一次;小旱年135次,平均5.1年一次。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也于1958年、1963年、1977年、1979年、1982年、1991年、1992年、1999年共发生8次严重干旱。云南大旱年多以冬春夏连旱,或春夏连旱为主要类型。目前这次干旱是云南大旱历史上特别突出、特别严重的一次。 结合历史数据和专家分析,秦光荣指出,云南干旱的成因是多方面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有3方面: 一是特殊的地理位置影响。云南处于低纬高原的特殊地理位置,平均海拔在2000米左右,位于青藏高原东南侧,临近我国南海和孟加拉湾,属季风气候,而且是高原地形,容易形成“焚风效应”。“焚风效应”是由于比较潮湿的空气在迎风山坡上升时,水汽凝结成云雨,到山顶后空气已经变得比较干燥,然后沿着背风坡下沉增温,此时空气便变得更加干燥和炎热,特别是省内几条近似南北走向的大山脉对气流的隔阻,导致空气中含水量极低,难以形成有效降雨。 二是多变的气候环境影响。去年以来降水很少,这是因为印(度)—缅(甸)槽活动很弱,对水汽输送不利。另外,从去年秋冬季开始,青藏高原上的大气环流开始出现了明显异常,高原地区形成顽强的高气压气团,气压场偏低,挡住了从印度洋和孟加拉湾过来的暖湿气流,而北方的冷空气不易达到西南地区云贵高原腹地,冷暖气流难以交汇形成降水,所以降水偏少,导致干旱比往年严重得多。 三是复杂的地质构造影响。云南全省山区、半山区面积占94%,坝子(河谷、盆地)仅占6%,地势垂直高差大,海拔最高点和最低点相差6600多米,山高坡陡,山高谷深,雨水顺着地势快速向谷底江河汇集,利用较为困难。另外,湖泊、江河虽多但多处于低海拔位置,将水资源从低海拔提引到高海拔地区的难度很大。全省岩溶面积11万平方公里,岩溶地区的降雨径流大部分或全部下渗至地下,难以发挥对地表植被的涵养作用。 而另一方面,云南是我国水资源丰富省区之一。据悉,云南省径流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908条,有高原湖泊40多个,其中湖面30平方公里以上的九大高原湖泊,湖面总面积有1000多平方公里,流域面积达8100多平方公里,总库容300多亿立方米。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1258毫米,水资源总量2222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三位,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 这么优越的水环境,为何云南还会连续遭遇严重旱情呢?秦光荣用“水多、水少、水脏、水土流失”4句话来概述。一是“水多”,即水资源丰富。二是“水

云南干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云南干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纵观云南历史,会发现这几年云南三年连旱并不是一件偶然事件,而是从明清开始,旱灾逐年增多,特别是到二十一世纪初,旱灾呈现加速度增长,最终酿成了史无前例的三年连旱。那么云南干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干旱会带来哪些危害呢? 云南干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大气环流异常。引起大气回流异常的主要原因是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异常现象,一般每2—7年出现一次,厄尔尼诺的全过程分为发生期、发展期、维持期和衰减期,历时一般一年左右,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所以不能解释云南旱灾逐年增强的现象。更不能解释三年连旱,因为厄尔尼诺现象不可能三年连续出现。 2、水利设施基础薄弱。从历史角度来看:明清以来云南旱灾的日益增长,正好与明清以来日益增长的水利设施建设日益增长成正比,很显然,水利设施基础薄弱并不是造成旱灾的原因,恰恰相反,

水利设施越多的年代旱灾反而越多。此外现在抗旱大力开发利用地下水也不是一个长久之计。过度超采还会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表干旱沙化。一旦地下水开采完,土地荒漠化严重,一切就晚了。 3、全球变暖。数据显示:从云南有气象记录的1961以来,云南年平均气温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截至2010年,49年中云南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74℃,其中年升温率为0.015℃/年。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从历史来看,例如侏罗纪时期气温则是高于今日约摄氏3°,然而侏罗纪时期却是地球历史上最湿润的时期之一。所以,全球变暖不是导致云南干旱的主要原因。 4、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质构造影响。云南地处于北回归线附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北回归线所贯串之处,大都是茫茫的荒漠:北非的撒哈拉大沙漠、阿拉伯半岛的鲁卜哈利沙漠、小内天特沙漠,印度半岛的塔尔沙漠……,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也许说明了云南气候注定是干旱的,但是古时候的云南却以温暖湿润气候为著名,只是近百年特别是最近十年来才逐渐转为干旱。

云南食用野生菌大全

云南食用野生菌大全 菌类在食物当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位置,在生活中喜欢吃菌类的人特别多,尤其是一种野生的菌类更是深受人们的喜欢。在我过的云南地形多种多样,气候也特别的适宜菌类的生长,因此在云南有很多野生菌类,这些都是纯天然的食物,营养丰富、野生山珍的美味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1、青头菌 青头菌是云南野生菌最具代表性的菌种,从外表上看就比较吸引人,白杆绿头,在野生菌中很容易辨识。青头菌无毒,做法也非常多样。小时候对其印象最深的是用炭火烤了吃,香味很特别。 2、白牛肝菌 牛肝菌的种类非常多,其中以白牛肝菌最为好看,褐色菌帽,白色菌杆上有网状花纹,因其味道相比其它种类牛肝菌要淡,所以价格也相对便宜,无毒! 3、红牛肝菌 红牛肝菌在云南有个更为人们所熟知的名字--红见手青,顾名思义,也就是被手捏过的地方就会变青,这个是因为其体内含有毒性,舌尖上的中国2里面就曾有介绍过。虽然有毒,但是因为其香味在牛肝菌中最为浓烈,因此云南人也最为喜欢食用,其价格也适中。当然,炒熟的见手青毒性也随之消失。 4、黑牛肝菌

与红牛肝菌味道差不多,有毒,也叫黑见手青。 5、黄牛肝菌 也叫黄老人,因其全身土黄色而得名,无毒,黄牛肝菌最突出的特点是吃起来比较脆,味道较红、黑牛肝菌稍淡 6、紫牛肝菌 这个品种非常少见,昆明的各大市场上基本不见出售,但这种牛肝菌的味道也最为独特,是其他任何食用菌没有的苦味。烹饪时一般先用水煮熟,然后凉拌了吃,或者过油后用干辣椒、大蒜炒,味道和苦瓜有点相似。 7、松塔牛肝菌 牛肝菌群里面的屌丝,长得实在磕碜,卖相太差,基本也就是捡到了自己吃,但味道还可以,有毒,手捏过后会变黑。 8、奶浆菌 其受创后,创口出会流出乳白色的液体,形似牛奶,因此而得名。味道香脆,无毒。 9、鸡油菌 因其全身黄色且晶莹透亮,形似鸡油,因此得名,无毒。

基于帕默尔干旱指数的云南地区干旱评价曹一梅

第31卷第1期2 0 1  3年1月水 电 能 源 科 学 Water Resources and PowerVol.31No.1 Jan.2 0 1  3文章编号:1000-7709(2013)01-0005- 03基于帕默尔干旱指数的云南地区干旱评价 曹一梅 (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昆明分局,云南昆明650051 )摘要:基于云南省昆明站、楚雄站、蒙自站、腾冲站及德钦站5个气象站1951~2008年气象资料,运用帕默尔干旱指数法分别计算各站逐月干旱指数,并统计各站年、季发生干旱的频率。结果表明,1951~2008年期间,德钦站发生干旱的频率较大,楚雄站发生干旱的频率相比于其他4站较低,但其发生极端干旱的频率高于其他4站;昆明站秋季易出现干旱,发生干旱的频率为29.3%,腾冲站春季较易发生干旱,发生干旱的频率为32.9%,蒙自站、德钦站及楚雄站均在冬季易出现干旱情况,3站发生干旱的频率分别为37.9%、37.0%、27.4%,楚雄站四季发生极端干旱的频率均大于其他4站。关键词:帕默尔干旱指数;干旱频率;干旱评价;云南地区中图分类号:P468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2-05-12,修回日期:2012-06- 28作者简介:曹一梅(1985-),女,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文水资源,E-mail:y imeicao@126.com 干旱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也是全世界关心的重要气候问题[ 1] 。它的频繁发生和长期持续,不但给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等带来巨大的损失,还会造成水资源短缺、荒漠化加剧、 沙尘暴频发等诸多不利影响,已引起普遍关注[2,3] 。云南省位于北纬21°8′32″~2 9°15′8″和东经97°31′39″~106°11′47″之间,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云南省降水充沛,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为1 100mm, 但降水量在季节和地域上分配极不均匀。降水量最多的月份为6~8月,约占全年降水量60%,11月~次年4月为旱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0%~20%,甚至更少。此外,在小范围内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降水分布也不均匀。自2009年9月云南省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情况,有的州市甚至出现特大干旱情况,截止到2010年2月干旱已造成云南省农业直接经济损失35亿多元。因此,定量评价分析云南地区干旱情况,对云南地区干旱研究和水资源保障至关重要。鉴此,本文基于云南省5个气象站1951~2008年气象资料,运用帕默尔干旱指数法分别计算5站逐月干旱指数,并进行干旱评价分析,旨在为云南省干旱评价研究和水资源保障提供参考价值。 1 研究站点概况 受气象站点资料限制, 本文选用云南省内昆明、楚雄、蒙自、德钦及腾冲站5个气象站为研究站点,各站多年平均降雨量分别为1 150.52、1 048.26、1 99 0.44、888.48、1  491.42mm。各研究站点在云南省地理位置见图1。利用5个气象站1951~2008年气象资料,分别计算各站的逐月Palmer干旱指数(PDSI )。图1 各气象站点在云南省位置 Fig.1 Location of meteorolog ical stations in Yunnan Province2 帕默尔干旱指数 Palmer干旱指数是一种被广泛用于评估旱 情的气象干旱指数[4~7] ,该指标不仅列入了水量 平衡概念, 考虑了降水、蒸发、径流和土壤含水量等条件;同时还涉及到一系列干旱问题,考虑了水分的供需关系,具有较好的时间、空间可比性。运

云南干旱的原因

云南干旱的原因? 一是特殊的地理位置影响。云南处于低纬高原的特殊地理位置,平均海拔在2000米左右,位于青藏高原东南侧,临近我国南海和孟加拉湾,属季风气候,而且是高原地形,容易形成“焚风效应”。“焚风效应”是由于比较潮湿的空气在迎风山坡上升时,水汽凝结成云雨,到山顶后空气已经变得比较干燥,然后沿着背风坡下沉增温,此时空气便变得更加干燥和炎热,特别是省内几条近似南北走向的大山脉对气流的隔阻,导致空气中含水量极低,难以形成有效降雨。 二是多变的气候环境影响。云南气候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受大气环流和海洋洋流周期性变化(如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影响大,除此之外还有个特点,就是干湿两季交替明显。每年的十一月份至第二年的四月份是干季,从五月份到十月份是湿季,一般来说,湿季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所以一旦雨季的降水量不足,就有可能导致整年的干旱。而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气候多发,一旦海洋季风无法抵达陆地或者陆地高压(如青藏高原高压)过于强大,使孟加拉湾水汽无法输送到云南地区,或者输送不足,就会造成降雨不足。 三是复杂的地质构造影响。云南全省山区、半山区面积占94%,坝子(河谷、盆地)仅占6%,地势垂直高差大,海拔最高点和最低点相差6600多米,山高坡陡,山高谷深,雨水顺着地势快速向谷底江河汇集,利用较为困难。另外,湖泊、江河虽多但多处于低海拔位置,将水资源从低海拔提引到高海拔地区的难度很大。全省岩溶面积11万平方公里,岩溶地区的降雨径流大部分或全部下渗至地下,难以发挥对地表植被的涵养作用。 四是水利设施基础薄弱,在09年大旱之前,地方水利设施长期得不到修缮,小型水库、坝塘等多建设与六七十年代,常年失修。农村供水设施缺乏有效管理,加之水费征收标准低,维护经费投入不足,管护困难。许多村庄的蓄水池、小坝塘靠天蓄水,管理不到位。在一些尚未贯彻落实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山区农村,旱情发生前一些村民不重视水利设施管护,不注意节约用水,在旱灾发生时面临无水可用。而主要江河缺少用于灌溉水利工程设施,水库调蓄能力不足,河谷中的水无法提至山坡居民点和耕地。虽然云南政府计划在今后的6年中,云南省要累计投入1000亿元左右,开工建设100件以上骨干水源工程和100万件以上“五小水利”工程,完成541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但是需要时间进行建设。 五是云南精华所在的滇中地区,人口密集,属资源性缺水,人均水资源约为全国水平的70.8%,其核心部分的滇池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188m3,比京津唐地区的(260~337m3/人)还低。区域内的水资源丰富的河流呈峡谷地形,山高水深,地形复杂,水资源开发难度较大,成本较高,而区内已有水利工程主要以中、小型水库为主,难已形成规模效益,径流调节能力小,属工程性缺水。滇池还受到严重污染,属水质型缺水。滇中地区的水资源困境迫切需要采取工程手段进行解决,云南省内希望引金沙江水进行滇中调水工程。

对2010年云南大旱的思考

对2010年云南大旱的思考 2010年,云南遭受了百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灾。这次旱灾,始于2009年7月,呈现出干旱出现早、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灾情程度重的特点,为云南省历史少有。据统计,因为干旱,云南23万人需要口粮救助,全省农业直接经济损失已超过200亿元。 我们知道,云南是我国水资源丰富省区之一。据悉,云南省径流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908条,有高原湖泊40多个,其中湖面30平方公里以上的九大高原湖泊,湖面总面积有1000多平方公里,流域面积达8100多平方公里,总库容300多亿立方米。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1258毫米,水资源总量2222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三位,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 既然拥有如此丰富的水资源,为什么又会有如此大旱?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其实,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2007年以来,省级每年新增10亿元专项贷款用于水利建设,全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截至2009年底,全省累计建成大、中、小型水库5514座(其中:大型6座、中型183座、小型5325座),水库总库容达到108.3亿立方米,累计建成水闸1540个,提防总长度达到8385公里,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34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790万亩,年供水量为144.3亿立方米,农村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198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376亿度。 既然水利设施建设也具相当规模,为什么又不能更有效抵御大

旱? 云南省前省长秦光荣认为,尽管云南水资源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利用率不足,是造成这次旱灾的原因之一。其次,水库的储水力和储水力不足,这也是加剧旱灾的另外一个原因。此外,云南目前的水利投资主要投到一些大工程大项目上,或者主要的江湖干流上去了,实际上能够让一家人喝上水的小水利工程还非常不足。 严重的旱情面前,之前的水利规划之脆弱、布局之失衡暴露无遗,而云南农村的缺水程度已极大地影响了当地人的生活。云南省省长秦光荣指出:当前,水资源利用程度不高仍然是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工程性缺水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业水利化程度很低,现有水利设施老化,仍不适应全省发展的需要。因此,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必须尽快解决我省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调配能力和供水保障水平低、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等突出问题。 这样看来,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云南水利界应该反思。如何防止工程性缺水?如何防止农村水利建设的短板?如何提高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这些都是云南水利界值得探究的问题。云南政府的路也是任重道远。 2011年1月29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关注“三农”的第八个“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央文件首次对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该文件明确了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定位,同时还特别指出,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

云南三年大旱概述

一、云南三年大旱基本情况介绍: 云南自10年以来遭受了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 截至目前,严重旱情已造成云南省319万人、158万头大牲畜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部分城镇供水紧张,部分企业、厂矿已经处于停产停工或半停产状态,全省因旱直接经济损失已达100亿元左右。随着旱情的发展和现有蓄水消耗,雨季来临之前,全省抗旱保供水形势有可能更为严峻。 目前,全省有112个气象站呈现不同程度气象干旱,其中特旱12站、重旱57站。除滇西北、滇东北和滇东南的边远地区外,省内各地均出现气象干旱,旱情呈现加快加重发展态势。 受三年连旱和降雨严重不足影响,目前全省已有273条中小河流断流、413座小型水库干涸,库塘蓄水总量仅为43亿立方米。 全省森林防火、农业生产形势十分严峻。立春后各地气温骤然快速回升,大风天气一直不间断,全省3级以上高火险天气已持续70多天,林地受灾面积达200多万亩。此外,全省耕地土壤缺水失墒迅速蔓延并且呈日益加重的发展态势,农作物受旱面积达822万亩,小春作物、优势特色作物和经济林缺乏足够水源浇灌,长势不容乐观。 去年以来,全省已筹集投入抗旱救灾资金19.4亿元,共有540多万人(次)投入抗旱救灾,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得到较好保障,临时解决了319万人、158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实现抗旱浇灌面积1078万亩次。同时,在持续高火险情况下,全省森林防火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局面,火灾起数和受害面积比近20年同期平均值低88%、89%,火灾当日扑灭率达98%,火案查处率达82%. 原因“天灾人祸”: 1、天灾:包括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等。 2、本身正常的气候条件:云南11月到次年4月属于旱季,降水占全年10%-20%,以年平均1100mm降水来说,只有110-220mm。 3、人祸:3方面。一个是毁林种桉,第二个是过度采矿,第三个是大力建设水电设施,改变局部气候,又不能合理安排利用水资源。 4、由于主要降水来源的季风的上游国家,老挝缅甸印度等国的森林植被破坏,导致季风雨水减少。雨季缩短,旱季变长,全年降水减少。 二、关于素材资料概述: 1、素材来源:互联网、相关新闻、统计以及贴吧。 2、素材内容:反应云南三年大旱的震慑心灵的图片。 3、素材展现形式: 紧接第5场,在第5场我们是通过一场及时雨来化解了旱情,通过对雨滴的特写,将相关图片嵌入到雨滴中,通过对雨滴的逐步放大,图片随之展现出来。在此,我们是想通过浏

云南干旱的调查报告

xx干旱的调查报告 温会xx0229 一、调查背景 2012年一月至二月是在外求学的云南大学生们回家过年的时期,此时全国性的冬天还未完结,云南却早已艳阳高照,天高气爽。回家愉悦的情绪并未持续多久,大家便陆续发现了天气的许多怪异之处: 回家很久滴雨未下,天气极其干燥,白天黑夜温差过大,河湖储水量不够,小区缺水,蔬菜价格飙高等。 我们不禁担心,春季便干旱至此,看来今年夏天,云南又得遭罪了。 二、调查目的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云南连年干旱?专家也给出了许多解释,但当地居民的声音我们决不能忽视,为此,我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我小区居民对干旱原因的认识进行调查。 三、调查意义 专家的意见总是从大的方面、全局性的研究分析问题,而一件事情的成因,与很多细节是密不可分的,听从当地居民的意见建议对于我们深入了解问题有极大的帮助。 四、调查方法 第一步,实地调查,首先,前往了曲靖附近的几个重要的大型水库,调查蓄水量和用水量的变化,再次,对这个季度水果与蔬菜的价格进行了询问对比,最后,观察了周围公园植物的喷灌状况。 第二步,在小区范围内发放调查问卷。 问卷内容:

问题一、造成云南大旱的原因有许多,但有主有次,请从下列干旱原因中选出你认为的最主要的三个原因: A.地理位置的关系B.人为的环境破坏C.资源消费的方式错误 D.桉树的种植 E.全球气候变暖 F.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 G.xx特殊的地貌容易让水土流失 问题二、你认为今年的云南相比去年,旱情会不会加重? A.会 B.不会C差不多D不关心 问题三、云南旱情对您的生活影响如何?可以写下影响的具体细节。 A影响巨大B稍有影响C没有影响 问题四、你认为政府对干旱此事有没有足够认识? A有B没有C不了解 问题五、请写下你认为的,我们所能做到的缓解干旱的方法 四、调查时间2012年2月4日—2月8日 五、问题现状 淤泥里的河蚌也难逃一劫 山上的xx失水干xx 六、原因 在调查问卷中提到的导致云南干旱的几个原因,其中云南的地理位置、人为环境破坏和全球气候变暖是被调查的20人选择率最高的选项,并在问题2,3,4中,觉得云南今年旱情会加重,并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政府应该会对此做出解决方案。六、对策

野生菌资料

野生菌 野生菌的不凡处:人工菌:菇肉质松散,香味平淡无奇,各种菌菇口感雷同还有水气。野生菌:菇肉质结实,口感各异,香气浓郁,经科学研究其营养价值更是人工菇无法比拟。所以野生菌也因为稀有而弥足珍贵。野生菌亦食亦药:野生菌除了能带给我们独特的口感外,还有十分珍贵的药理保健功效,绝大多数的野生菌所含有的无机盐和氨基酸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可以达到健脑,提高免疫力,抗辐射等诸多保健功效。经过验证尤其对抑制癌细胞和治疗糖尿病有奇效。野生菌的口感和特色也因菌种的不同而各领风骚。 云南复杂的地形地貌,多种多样的森林类型、土壤种类以及得天独厚的立体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其种类之多,分布之广,产量之大,名扬四海。云南食用菌分为二个纲、十一个目、三十五个科、九十六个属、约二百五十种,占了全世界食用菌一半以上,中国食用菌的三分之二。云南野生食用菌,生于山林、长于山林,是天然绿色食品,它富含多种维生素、优质蛋白及其他有益于人体的成分,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有的食用菌还有治疗癌症和多种疾病的药理作用。 白葱牛肝菌 [1] 编辑本段云南野生菌的代表性种类及特点: 编辑本段(一)鸡枞 鸡枞又名鸡宗、鸡松、鸡脚菇、蚁枞等,是一种美味山珍,称之为菌中之王,其肉肥硕壮实,质细丝白,味鲜甜脆嫩,清香可口,可与鸡肉媲美,故名鸡枞。它含有钙、磷、铁、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份。鸡枞吃法很多,生熟炒煮作煲汤皆宜,滋味均极鲜美。用鸡枞可以制作多种名菜,成为鸡枞宴席。鸡枞经过晾晒、盐渍或用植物油煎制而成为干鸡枞、腌鸡枞或油鸡枞,可以贮存较长时间,以备常年食用。鸡枞产季为每年的六至九月,多半生长在未受污染的红壤山林的半山坡上。 鸡枞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