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漆外观质量检查标准【合集】4

油漆外观质量检查标准【合集】4 涂装外观质量检查标

准 ..................................................................... . (1)

油漆相关质量检验标

准 ..................................................................... . (2)

涂装外观质量检查标准

1主题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的涂装外观质量检查内容和方法,适用于油漆的外观质量检查。 2术语:

2.1色差:涂层颜色与规定的标准颜色有差异的现象。

2.2颗粒与异物: 涂层表面粘附尘粒、涂料沉淀物、线头等物质影响涂层外观质量的现象。 2.3缺漆(露底):涂层表面漏喷或虚枪,局部显露底层的现象。

2.4流痕:涂层局部过厚产生的漆液流坠条痕的现象。

2.5缩孔(麻点):涂层中混入油污等异物,在局部湿漆膜上产生表面张力的变化,引起涂层局部收缩而产生的凹坑。

2.6针孔(气孔):溶剂不当或烘干条件不当引起突破涂层的针状小孔穴。 2.7

起皱:涂层表面呈现凸凹不平,无规则的线状折皱现象。

2.8桔皮:涂层表面呈现桔子皮状的不平滑现象。

2.9渗色、发花:底漆颜色渗到面漆层或面漆搅拌不均匀产生的杂色现象。

2.10擦伤划痕:成膜后的涂层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线状或片状擦痕。

2.11生锈:底材受腐蚀,使涂层表面出现锈痕的现象。

2.12杂漆:涂层表面被异色涂料沾污的现象。

2.13打磨痕:修补涂层缺陷时,打磨产生的现象。

2.14光斑和雾圈:涂层局部修补后,光泽高的补漆区形成光斑,周围漆膜不完整的漆雾散落区形成雾圈。

2.15坑包:因磕碰产生的凸凹现象。

2.16涂层不干:由于涂料组成或烘干制度不当引起漆膜干燥不良的现象。 2.17胶上漆膜开裂:胶与漆的应力不同引起的密封胶条上漆膜开裂现象。 2.18水迹点:由于涂装时零件上的水点引起的漆膜表面上产生凹点或露底现象。 3检查区域划分:

按汽车使用条件和对涂层质量的要求,从高到低分为A、B、C、D四个区域 A 区:影响外观最明显的部位。包括:左右外侧表面腰线以上(不包括腰线部分)车窗以下区域,前外表面前围板,左右侧围外盖板外表面。

B区:影响外观较明显部分。包括:车身前围及侧围的其他部分(A区以外部分),左右前支柱,左右侧围外盖板外表面,保险杠上表面及前表面,车身内部内饰后可见部分。 C区:人站立时不易看见的部位或装饰性要求不高部位。包括:顶盖外表面(包括流水槽),后围外表面,前风窗玻璃以上部分,开门时可见的门框和立柱表面及门侧边。 D区:人站立时看不到的部位或对装饰性不做要求的部位。包括:车门下端面,车身内饰后不可见部分车身下部。

A、B区外表面各零件总成表面距离边缘10mm 部分按下一级区域要求检查。

见附图:车身分区附图。

4判定标准:

见附表:涂装外观质量检查标准附表。

油漆相关质量检验标准

涂层的分区:

车身涂层分为A、B、C、D四区,见下图。

A区:为前围、车门、侧围搁梁与腰梁之间的区域; B区:为后围、前保险杠、腰梁与下边梁之间的区域; C区:为顶盖全部;

D区:为底架与地板下面。

检验条件:

1.检验环境在接近自然光处;

2.环境照度 1000,1300lx;

3.检验员视力 0.8以上,无色盲。

涂层质量见下表,其余要求应符合GB11380的规定。(宇通客车涂装

检验标准)

序号要求检验方法备注

A区不应有直径超过1.5mm的目测,触感及用通用梁具 1 麻点,B、C区不应有直径超测量

过2mm的麻点

2 A、B、C区不应有颗粒目测及触感

A、B区不应有直径大于1.5mm相距30cm目测 3

的针孔

4 A、B、C区不应有露底相距50cm目测

5 D区不应有露白相距50cm目测

A、B区漆膜光泽度应不低于相距50cm目测(按GB1743 6 90%,相邻部位不应有光泽差的规定执行)

A、B区不应有直径大于1mm相距30cm目测 7

的起泡

A区在20c内不应有超过5个相距30cm目测直径小于

直径大于1mm的凹陷; 0.2mm的凹陷8

B、C区在10c内不应有超过不计

5个的任何凹陷

A、B区在50c内,不应有超相距50mm目测 9

过2个直径大于1mm的杂漆

10 A、B区表面不应有明显桔皮相距50cm目测

状皱纹

11 A、B、C区不应有明显流痕散乱光下,相距50cm目测

A、B区不应有明显磨痕相距50cm、与检测面成20磨痕方向为车12 度,90度目测辆前进方向

A、B、C区内同一颜色漆面不相距50cm目测或对照标准 13

应有明显的色差色卡

A区不应有不光滑触感;A、B相距30cm目测及触感

区的同种蒙皮内,同一颜色

漆面不应有色差及不光滑

14

处;B、C区的表面光亮度应

均匀一致,不应发乌或局部

发乌

A、B区不应有长度大于5mm相距30cm目测,用通用梁 15 深度大于0.2mm,

且露出底漆具测量

或基体金属的划伤

A、B区不应有直径大于1mm相距30cm目测 16 露出底漆或基体金属的漆层

剥落

A、B区不应有明显的擦伤、相距30cm目测 17

污损与压痕

A、B、C区漆膜厚度应符合按GB1764的规定进行 18

GB11380的规定

A、B、C区的彩带漆膜应完整相距50cm目测,通用梁具

均匀,完全遮盖下面漆面,测量

19

且边线整齐不应有锯齿流

痕,其直线度为1000:2

涂层外观缺陷分类:(引用GBT13052-91)

1.麻点:涂层表面出现的凹坑现象,即由水、气泡破裂而产生的泡疤。

2.颗粒:涂层表面粘附的影响漆膜光滑度的杂质颗粒现象。

3.针孔:涂层表面出现一些透底针状小孔的现象。

4.杂漆:涂层表面出现不相溶的多种色点(块)的现象。

5.桔皮状皱纹:涂层表

面出现桔皮状纹的折皱现象。

6.露白:涂层表面能见到本体材料(白—指由于底漆涂装不均匀而露本体材料本色)。

7.露底:涂层表面呈现前道涂层的色泽现象。

8.流痕:涂层表面出现涂料流淌痕迹的现象。

9.划伤:涂层表面出现由外力引起的不同形状的磕碰划痕的现象。漆膜附着力测定方法(引用GB1720-1979)

1.按《漆膜一般制备法》(GB1727)在马口铁板上(或按产品标准规定的底材)制备样板3块,待漆膜实干后,于恒温恒湿的条件下测定。测前先检查附着力测定仪的针头,如不锐利应予更换:提起半截螺帽(7),抽出试验台(6),即可换针。当发现划痕与标准回转半径不符时,应调整回转半径,其方法是松开卡针盘(3)后面的螺栓、回转半径调整螺栓(4),适当移动卡针盘后,依次紧固上述螺栓,划痕与标准圆滚线图比较,如仍不符应重新调整回转半径,直至与标准回转半径5.25毫米的圆滚线相同为调整完毕。测定时,将样板正放在试验台(6)上,拧紧固定样板调整螺栓(5)、(8)和调整螺栓(10),向后移动升降棒(2),使转针的尖端接触到漆膜,如划痕未露底板,应酌加砝码。按顺时针方向,均匀摇动摇柄(11),转速以80,100转/分为宜,圆滚线划痕标准图长为7.50.5厘米。向前移动升降棒(2),使卡针盘提起,松开固定样板的有关螺栓(5)、(8)、(10),取出样板,用漆刷除去划痕上的漆屑,以四倍放大镜检查划痕并评级。

2.附着力测定仪部件规格:

试验台丝杠(9)螺距为1.5mm,其转动与转针同步; 转针空载压力为200克;

荷重盘(1)上可放砝码,其重量为100、200、500、1000克;

转针回转半径可调,标准回转半径为5.25毫米。

3.评级方法:

以样板上划痕的上侧为检查的目标,依次标出1、2、3、4、5、6、7等七个部位。相应分为七个等级。按顺序检查各部位的漆膜完整程度,如某一部位的格子有70%以上完好,则定位该部位是完好的,否则应认为坏损。例如,部位1漆膜完好,附着力最佳,定位一级;部位1漆膜坏损而部位2完好,附着力次之,定位二级。依次类推,七级为附着力最差。

漆膜厚度测定方法(引用GBT1764)

1.杠杆千分尺法(仪器精确度为2微米)

(1)杠杆千分尺的“0”位校对:

首先用绸布擦净两个测量面,旋转微分筒,使两测量面轻轻地相互接触,当指针与表盘的“0”线重合后,就停止旋转微分筒,这时微分筒上的“0”线也应与固定套筒上的轴向刻线重合,微分筒边缘与固

定套筒的“0”线的左边缘恰好相切,这样算“0”位正确。如果“0”位不准,就必须调整。调整方法:先使指针与表盘的“0”线重合,用止动器把活动测杆固定住,松开后盖,再调整微分筒上的“0”线与固定套筒上的轴向刻线重合,微分筒边缘与固定套筒的“0”线的左边缘恰好相切,然后拧紧后盖,松开止动器,看表盘指针是否对“0”,如不对应重复上述步骤,重新调零。

(2)测量:

取距边缘不少于1厘米的上、中、下三个位置进行测量。先将未涂漆底板放于微动测杆与活动测杆之间,慢慢旋转微分筒,使指针在两公差带指针之间,然后调整微分筒上的某一条线与固定套筒上的轴向刻线重合,为了消除测量误差,可在原处多测几次,读数时,把固定套筒、微分筒和表盘上所读得的数字加起来,即为测得厚度值,然后涂上漆样,按规定时间干燥后,再按此法在相同位置测量,两者之差即为漆膜厚度。也可先测量已涂漆样板的厚度,再用合适的方法除去测量点的漆膜,然后测出底板的厚度,两者之差即为漆膜厚度,取各点厚度的平均值即为漆膜的平均厚度值。

2.磁性测厚仪法(漆膜厚度仪器精确度至少为2微米) (1)调零:取出探头,插入仪器的插座上。将已打磨未涂漆的底板(与被测漆膜底材相同)擦洗干净,把探头放在底板上按下电钮,再按下磁芯,当磁芯跳开时,如指针不在零位,应旋动调零电位器,使指针回到零位,需重复数次,如无法调零,需更换新电池。 (2)校正:取标准厚度片放在调零用的底板上,再将探头放在标准

厚度片上,按下电钮,再按下磁芯,待磁芯跳开后旋转标准扭,使指针回到标准片厚度值上,需重复数次。

(3)测量:取距样板边缘不少于1厘米的上、中、下三个位置进行测量。将探头放在样板上,按下电钮,再按下磁芯,使之与被测漆膜完全吸合,此时指针缓慢下降,待磁芯跳开表针稳定时,即可读出漆膜厚度值。取各点厚度的算术平均值为漆膜的平均厚度值。漆膜颜色及外观测定法(引用GB1729)

1.标准样品法:

按《漆膜一般制备法》(GB1727)将测定样品与标准样品,分别在马口铁板上制备漆膜。待漆膜实干后,将两板重叠1/4面积,在天然散射光线下检查,眼睛与样

板距离1尺左右,约成120,140度角,根据产品标准检查颜色和外观,颜色应符合技术允差范围;外观应平整、光滑或符合产品标准规定。

2.标准色板法:

按《漆膜一般制备法》(GB1727)将测定样品在马口铁板上制备漆膜。待漆膜实干后,将标准色板与待测色板重叠1/4面积,在天然散射光线下检查,眼睛与样板距离1尺左右,约成120,140度角,其颜色若在两块标准色板之间或与一块标准色板比较接近,即认为符合技术允差范围。

3.标准样卡比对法:

将被测样品与漆膜颜色标准样卡(GSB05-1426-2001)进行比对。漆膜硬度测定方法1(GB/T1730摆杆法)

原理:静止在涂膜表面的摆杆开始摆动,用在规定摆动周期内测得的数值表示振幅衰减的阻尼时间,阻尼时间越短,硬度越低。操作步骤:

1.仪器校准:参照GB/T1730附录。

2.环境条件:在温度(23)度和相对湿度(50)%条件下进行试验,除非另有规定。

3.摆杆阻尼时间的测定:

(1)将试板涂膜面向上放在仪器台上。

(2)将摆杆轻轻地放在试板表面上。

(3)在支轴没有横向位移的情况下,将摆杆偏转合适的角度(科尼格摆为6度,珀萨兹为12度)并将它放到预订的停点处。 (4)放开摆杆并同时启动秒表或其它计时装置。

(5)记录振幅由6度,3度(科尼格摆)或由12度,4度(珀萨兹摆)的时间,以秒表示。

(6)在同一块试板的三个不同位置上进行测试。记录每次测量的结果及三次测量的平均值。

漆膜硬度测定方法2(GB/T6739铅笔法)

铅笔硬度:用具有规定尺寸,形状和硬度铅笔芯的铅笔推过漆膜表面时,漆膜表面耐划痕或耐产生其他缺陷的性能。

缺陷分类:

1.塑性变形:漆膜表面永久的压痕,但没有内聚破坏。

2.内聚破坏:漆膜表面存在可见的擦伤或刮破。

3.以上情况的组合。

原理:

受试产品或体系以均匀厚度施涂于表面结构一致的平板上。漆膜干燥/固化后,将样板放在水平位置,通过在漆膜上推动硬度逐渐增加的铅笔来测定的铅笔硬度。

试验时,铅笔固定,这样铅笔能在750g的负载下以45度向下压在漆膜表面上。

逐渐增加铅笔的硬度直到漆膜表面出现上述各种缺陷。操作步骤:

1.在温度(23)度和相对湿度(50)%条件下进行试验。

2.用特殊的机械削笔刀将每只铅笔的一端削去大约5mm,6mm的木头,小心操作,以留下原样的、未划伤的、光滑的圆柱形铅笔笔芯。

3.垂直握住铅笔,与砂纸保持90度角在砂纸上前后移动铅笔,把铅笔芯尖端磨平(成直角)。持续移动铅笔直至获得一个平整光滑的圆形横截面,且边缘没有碎屑和缺口。每次使用铅笔前都要重复这个步骤。

4.将涂漆样板放在水平的、稳固的表面上。

将铅笔插入试验仪器中并用夹子将其固定,使仪器保持水平,铅笔的尖端放在漆膜表面上。

5.当铅笔的尖端刚接触到涂层后立即推动试板,以0.5mm/s,1mm/s的速度朝离开操作者的方向移动至少7mm的距离。

6.除非另外商定,30s后以裸视检查涂层表面,看是否出现上述缺陷。

如果未出现划痕,在未进行过试验的区域重复试验(3,6),更换较高硬度的铅笔直到出现至少3mm长的划痕为止。如果已经出现超出3mm的划痕,则降低铅笔的硬度重复试验(3,6),直到超过3mm的划痕不再出现为止。

7.以没有使涂层出现3mm及以上划痕的最硬的铅笔的硬度表示涂层的铅笔硬度。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GB/T1732-93)

设备:4倍放大镜、冲击试验器

测试步骤:

1.测试条件

除另有规定外应在(23)度和相对湿度(50)%的条件下进行测试。 2.冲击试验步骤

将涂漆试板漆膜朝上平放在铁砧上,试板受冲击部分距边缘不少于15mm,每个冲击点的边缘相距不得少于15mm。重锤借控制装置固定在滑筒的某一高度(其高度由产品标准规定或商定)按压控制扭,重锤即自由地落于冲头上。提起重锤,取出试板。

记录重锤落于试板上的高度。

同一试板进行三次冲击试验。

3.试板的检查

用4倍放大镜观察,判断漆膜有无裂纹、皱纹及剥落等现象。制钮重锤即自由地落于冲头上提起重锤取出试板

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GB/T1728)

表面干燥时间测定法

1.吹棉球法:在漆膜表面上轻轻放上一个脱脂棉球,用嘴距棉球10,15厘米,沿水平方向轻吹棉球,如能吹走,膜面不留有棉丝,即认为表面干燥。

2.指触法:以手指轻触漆膜表面,如感到有些发粘,但无漆粘在手指上,即认为表面干燥。

实际干燥时间测定法

1.压滤纸法:在漆膜上放一片定性滤纸(光滑面接触漆膜),滤纸上再轻轻放置干燥试验器,同时开动秒表,经30秒表,移去干燥试验器,将样板翻转(漆膜向下),滤纸能自由落下,或在背面用握板之手的食指轻敲几下,滤纸能自由落下而滤纸纤维不被粘在漆膜上,即认为漆膜实际干燥。

2.压棉球法:在漆膜表面上放一个脱脂棉球,于棉球上再轻轻放置干燥试验器,同时开动秒表,经30秒钟,将干燥试验器和棉球拿掉,放置5分钟,观察漆膜无棉球的痕迹及失光现象,漆膜上若留有1,2根棉丝,用棉球能轻轻掸掉,均认为漆膜实际干燥。

3.刀片法:用保险刀片在样板上切刮漆膜或腻子膜,并观察其底层及膜内均无粘着现象(如腻子膜,还需用水淋湿样板,用产品标准规定的水砂纸打磨,若能形成均匀平滑表面,不粘砂纸)。即认为漆膜或腻子膜实际干燥。

4.厚层干燥法(适用绝缘漆):用二甲苯或乙醇将标准铝片盒擦净、干燥。称取试样20克(以50%固体含量计,固体含量不同时应换算),

静止至试样内无气泡,水平放入加热至规定温度的电热鼓风箱内。按产品标准规定的升温速度和时间进行干燥。然后取出冷却,小心撕开铝片盒将试块完整地剥出。

检查试块的表面、内部和底层是否符合产品标准规定,当试块从中间被剪成两份,应没有粘液状物,剪开的截面合拢再拉开,亦无拉丝现象,则认为厚度实际干燥。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GB/T1733)

浸水试验法:

1.试板的浸泡:在玻璃水槽中加入蒸馏水或去等离子水,除另有规定外,调节水温为230.2?C,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保持该温度。将三块试板放入其中,并使每块试板长度的2/3浸泡于水中。

2.试板的检查:在产品标准规定的浸泡时间结束时,将试板从槽中取出,用滤纸吸干,立即或按产品标准规定的时间状态调节后以目视检查试板,并记录是否有失光、变色、起泡、起皱、脱落、生锈等现象和恢复时间。

三块试板中至少应有两块试板符合产品标准规定为合格。浸沸水试验法:

1.试板的浸泡:在玻璃水槽中加入蒸馏水或无离子水。除另有规定外,保持水处于沸腾状态,直到实验结束。将三块试板放入其中,并使每块试板长度的2/3浸泡于水中。

2.试板的检查:在产品标准规定的浸泡时间结束时,将试板从槽中取出,用滤纸吸干,立即或按产品标准规定的时间状态调节后以目视检

查试板,并记录是否有失光、变色、起泡、起皱、脱落、生锈等现象和恢复时间。

三块试板中至少应有两块试板符合产品标准规定为合格。漆膜耐汽油性测定法(GB/T1734)

浸汽油法:

1.试板的浸泡:在玻璃槽中加入产品标准规定的120溶油剂或RH-75航空汽油。除另有规定外,调节其温度为230.2?C,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保持该温度。将三块试板放入其中,并使每块试板长度的2/3浸泡在液体中。

2.试板的检查:在产品标准规定的浸泡时间结束时,将试板从槽中取出,用滤纸吸干,立即或按产品标准规定放置时间后,以目视检查试板。记录漆膜表面是否

发生皱皮、起泡、剥落、变软、变色、失光等现象。三块试板中至少应有两块试板符合产品标准规定为合格。浸泡界线上、下各5mm宽的部分不作为结果评定。

浇汽油法:

在每块试板上浇上按产品标准规定的120溶油剂或RH-75航空汽油5ml,立即使其布满试板漆膜表面,将试板膜面朝上,与水平成45度角放置30min。然后平放,于漆膜面上方一块二层厚度的纱布,其上再放一个铁块,保持1min后取下。翻转试板纱布不应在漆膜上;或用手指在样板背面轻敲几下,纱布能自由落下。三块试板中至少应有两块试板符合上述规定为合格。

油漆涂层代号的规定(QCT484)

涂层代号分组名称等级油漆涂层名称备注

甲优质装饰保护性涂层 TQ1 车身组

乙一般装饰保护性涂层

甲高级装饰性涂层高级轿车涂层 TQ2 轿车车身组

乙优质装饰保护性涂层中级轿车涂层

甲防蚀、装饰性涂层铁制车箱 TQ3 车厢组

乙防腐、装饰性涂层木制及铁木车厢 TQ4 车架、车轮挡泥板优质防腐蚀涂层 TQ5 发动机组

保护性涂层(快干)

TQ6 底盘组

毛坯、冲压件半成甲一般防蚀性涂层 TQ7

品、弹簧组乙防腐涂层

甲耐酸涂层蓄电池箱及托架

乙耐汽油涂层汽油箱内表面 TQ8 特种涂层组

丙耐热涂层消声器排气管

丁防声热、耐磨涂层 TQ9 水箱、钢板组耐水防锈涂层 TQ10 车内装饰件组轿车及客车内饰

油漆涂层的主要质量指标

按油漆涂层代号的组别和级别规定于下表:

代号 TQ1

等级甲

属于优质、装饰保护性涂层,具有优良的耐候性、耐水性、装饰性和机械特性强度、适用于湿热带气候地区

涂层1.漆膜外观:光滑平整、外观表面不允许有颗粒,允许有轻微“桔皮”。的主光泽均匀无花脸。光泽:有光的不低于90,平光的不高于30. 要质2.涂层厚度:底漆层不低于15μm,面漆层不低于40μm,总厚度不低于量指55μm.

标 3.机械强度:

平光的有光的

冲击 40kg?cm 30kg?cm

弹性 3mm 5mm

硬度 ?0.4 ?0.5

附着力 1级 1级

4.耐候性:在广州、海南岛地区暴晒两年或使用四年涂层仍完整(即不起

泡、不粉化、不生锈、不开裂),允许失光率不大于30%和明显变色。

5.耐腐蚀性:按11.a法盐雾试验700h合格或在长江以南地区使用五年(20

万公里)不应产生穿孔腐蚀或因锈蚀产生结构损坏。

6.耐水性:浸在50?水中20个循环允许变粗,但不应起泡。

7.耐碱性:按8.b法4h不发糊,允许轻微变色。

8.耐酸性:24h不发糊,无斑点,允许轻微变色。

9.耐汽油性:浸在RQ-70号汽油中,4h应无变化。

10.耐机油性:浸在HQ-10号机油中,48h应无变化。

用途载货汽车驾驶室及覆盖件,大客车车厢、越野车、吉普车车身,以及上述举例总成使用零件和外观耐候性、装饰性要求相同的中小零件。备注铝制品件,采用锌黄纯酚醛或环氧底漆。

代号 TQ1

等级乙

属于一般装饰保护性涂层,装饰性和机械强度与TQ1甲相仿。但耐水性、特性耐候性和耐腐蚀性等稍差,适用于温带和北方气候条件。

1.漆膜外观和厚度与TQ1甲相同。

2.机械强度:冲击?40kg?cm;弹性?3mm;硬度?0.4;附着力1级。涂层

3.耐候性:在广州、海南岛地区暴晒两年或使用三年后漆膜应完整,允许的主

失光率不大于60%和明显变色。

要质

4.耐腐蚀性:按11.a法盐雾试验240h合格,或在长江以南地区使用三年量指

(12万公里)不应产生穿孔腐蚀或因锈蚀产生结构损坏。标

5.耐水性:浸在50?水中,5个循环应无变化。

6.耐碱性、耐酸性和耐机油、耐汽油性与TQ1甲相同

用途

同TQ1甲

举例

代号 TQ2

等级甲

属于高级装饰性涂层。具有极优良的装饰性、耐候性和耐水性,适用于各特性

种气候条件。

1.漆膜外观:光滑平整,应无颗粒,光亮如镜,光泽不低于90。

2.涂层厚度:底漆层不低于20μm,中间涂层应在40-50μm(不含腻子层),

面漆层在60-80μm范围之间。

涂层

3.机械强度(不包括腻子层):冲击?80kg?cm;弹性?10mm;硬度?0.6;的主

附着力1级。

要质

4.耐腐蚀性:1)按11.a法盐雾试验700h合格。2)使用八年不应产生穿量指

孔腐蚀或因锈蚀产生结构损坏。

5.耐水性:浸在50?水中,10个循环允许变粗,但不应起泡。

6.耐温变性:在+60,-40?范围内使用稳定(即温变10个周期不应开裂)。

7.耐候性、耐碱性、耐酸性、耐汽油性应与TQ1甲相同。用途

高级轿车车身及覆盖件和装饰性要求高的中级轿车车身

举例

备注车身底板外表面、顶盖内表面、覆盖件内表面应涂防声、耐磨、绝热涂料。

代号 TQ2

等级乙

属于优质装饰保护性涂层,具有优良的装饰性、耐候性和耐水性、装饰性特性仅低于TQ2甲,机械强度优于TQ2甲,适用于各种气候条件。涂层1.漆膜外观:光滑平整,允许有极轻微“桔皮”,光色均匀,光泽不应低的主于90,在外观表面不允许有颗粒。

要质2.涂层厚度:底漆层不低于20μm,中间涂层不低于30μm,面漆层不低量指于40μm。

标 3.机械强度(不包括腻子层):冲击?30kg?cm;弹性?5mm;硬度?0.6;

附着力1级。

4.耐候性、耐腐蚀性、耐水性、耐碱性、耐酸性、耐机油性与TQ1甲相同。

5.耐温变性应与TQ2甲相同。

用途中级轿车车身和质量要求高的中、轻型载货汽车驾驶室及覆盖件,旅游车举例车身。

涂层质量指标检验方法(QCT 484-1999)

1.漆膜外观:与标准板目测比较。

2.漆膜光泽:按GB/T1743-1979《漆膜光泽度测定法》测定。

3.漆膜厚度:按GB/T1764-1979《漆膜厚度测定法》测定。

4.冲击强度:按GB/T1732-1979《漆膜

耐冲击测定法》测定。 5.弹性:按GB/T1731-1979《漆膜柔韧性测定法》测定。 6.硬度:按GB/T1730-1979《漆膜硬度测定法(摆杆法)》测定。 7.附着力:按

GB/T1720-1979《漆膜附着力测定法》测定。 8.耐碱性:采用以下两种检验方法测定:

a)把涂漆的样板,浸入802度2%的碳酸钠水溶液中,经10min后,检查漆膜被溶解的状况;

b)把涂漆的样板,浸在551度含0.1NaOH水溶液中,经4h后,检查漆膜变化

情况。

9.耐酸性:将0.1溶液,滴在被试样板上,在20度下经24h后观察漆膜变化情况。

10.耐水性:将样板浸在501度的恒温水浴中,观察漆膜变化情况,加温在501

度保持8h,然后停止加热,在保温的设备中自然冷却16h为一个周期。

11.耐腐蚀性:测定漆膜抗腐蚀的性能,采用以下三种检验方法测定。 a)耐盐雾试验:在盐雾试验箱内进行。样板要求采用透明胶带或精制蜡封边,中心部位用锐利的刀片,按60度夹角划两条交叉透底的切割线,并以与垂直线30度角放置在盐雾箱中,要求样板质检不能互相遮挡和接触。控制箱内温度在360.1,0.7度连续喷雾,盐水浓度为(51)%的NaCl溶液,PH为6.5,7.2盐雾箱内,盐雾沉降量为80c 面积内每小时1,2ml(按至少16h的平均数)连续试验48h检查一次,两次检查以后,每隔72h检查一次,每次检查后样板变换位置。按产品规定的标准和时间进行检查。观察沿切割线漆膜下面锈蚀蔓延的情况(按单侧锈蚀蔓延不超过2mm为准)。盐水是不循环使用。 b)耐食盐水试验:将涂漆的样板,浸泡在温度为251度含

3%NaCl溶液中,每隔24小时检查漆膜的破坏和腐蚀状况。

c)实际使用寿命的考核:以达到腐蚀穿孔或因锈蚀产生结构损坏的年限(或行驶里程)来表示。

12.耐汽油性:按GB/T1734-1979《漆膜耐汽油性测定法》测定。 13.耐机油性:按《耐润滑油性测定法》测定。

14.耐候性:考核漆膜抗自然破坏能力。

a)大气暴晒试验:按GB/T1767-1979《漆膜耐候性测定法》测定,暴晒点为广州市或海南岛。

b)实际使用考核:在长江以南地区,汽车经规定的使用年限后,检查漆膜破坏情况。

15.耐温变性:把试验样板从室温放入+60度烘烤箱1h,然后取出样板,冷却至室温再放入-40度冷冻机内1h后,取出样板至室温为一周期。

乘用车涂装主要工艺流程

1.涂前表面预处理

涂前表面预处理的目的是除去被涂件构成物之外的所有异物,提供适合于涂装要求的良好底材,以保证涂层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和装饰性能。涂前表面预处理主要包括脱脂、除锈、除氧化皮及化学转化膜处理。

2.涂底漆

经过涂前处理的底材,接着就应进行防锈底漆的施工。底漆的施工方法有喷涂、浸涂、电泳涂装、粉末涂装等。常见的乘用车底漆涂装包括:环氧聚酰胺底漆、环氧脂类底漆、磷化底漆、电泳底漆、自泳底漆。

3.刮腻子

腻子作为一种涂装材料,除了可以起到对外观的“填平补齐”,以改善工件表面平整度和装饰性的作用外,对于涂层本身的内在性能,如耐水性、耐冲击划伤性、耐候性、鲜映性和光泽、丰满度等均有负面作用。不仅如此,腻子的大量使用,还将对涂料的施工造成很多的麻烦,出现起泡、炸裂、疏松“麻眼”等缺陷,造成返工,因此各大乘

用车企业都把降低腻子用量作为衡量企业涂装工艺水平甚至整个设计制造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乘用车使用的腻子主要包括:不饱和聚酯原子灰、钣金原子灰、金属原子灰、纤维腻子和红灰等。 4.涂中间涂料

中间涂料的主要作用就是对底漆(原子灰)进行修饰,对于腻子层的一些小缺陷(如麻眼)通过喷涂该涂料后,应得到较好的修整,起到起到保护底漆层的作用;同时达到一定厚度的中涂对改善整体漆膜的耐石击性能非常有益。目前乘用车使用的中涂漆主要是丙烯酸聚氨酯类漆,也有环氧类漆的使用。

汽车用烘干中涂漆技术条件

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漆膜外观漆膜平整光滑目测原漆外观无结皮分层、杂质,允许轻微沉淀目测

黏度 70-100s GB/T1723-1993

油漆外观质量检查标准【合集】4

油漆外观质量检查标准【合集】4 涂装外观质量检查标 准 ..................................................................... . (1) 油漆相关质量检验标 准 ..................................................................... . (2) 涂装外观质量检查标准 1主题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的涂装外观质量检查内容和方法,适用于油漆的外观质量检查。 2术语: 2.1色差:涂层颜色与规定的标准颜色有差异的现象。 2.2颗粒与异物: 涂层表面粘附尘粒、涂料沉淀物、线头等物质影响涂层外观质量的现象。 2.3缺漆(露底):涂层表面漏喷或虚枪,局部显露底层的现象。 2.4流痕:涂层局部过厚产生的漆液流坠条痕的现象。 2.5缩孔(麻点):涂层中混入油污等异物,在局部湿漆膜上产生表面张力的变化,引起涂层局部收缩而产生的凹坑。 2.6针孔(气孔):溶剂不当或烘干条件不当引起突破涂层的针状小孔穴。 2.7 起皱:涂层表面呈现凸凹不平,无规则的线状折皱现象。 2.8桔皮:涂层表面呈现桔子皮状的不平滑现象。 2.9渗色、发花:底漆颜色渗到面漆层或面漆搅拌不均匀产生的杂色现象。 2.10擦伤划痕:成膜后的涂层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线状或片状擦痕。 2.11生锈:底材受腐蚀,使涂层表面出现锈痕的现象。

2.12杂漆:涂层表面被异色涂料沾污的现象。 2.13打磨痕:修补涂层缺陷时,打磨产生的现象。 2.14光斑和雾圈:涂层局部修补后,光泽高的补漆区形成光斑,周围漆膜不完整的漆雾散落区形成雾圈。 2.15坑包:因磕碰产生的凸凹现象。 2.16涂层不干:由于涂料组成或烘干制度不当引起漆膜干燥不良的现象。 2.17胶上漆膜开裂:胶与漆的应力不同引起的密封胶条上漆膜开裂现象。 2.18水迹点:由于涂装时零件上的水点引起的漆膜表面上产生凹点或露底现象。 3检查区域划分: 按汽车使用条件和对涂层质量的要求,从高到低分为A、B、C、D四个区域 A 区:影响外观最明显的部位。包括:左右外侧表面腰线以上(不包括腰线部分)车窗以下区域,前外表面前围板,左右侧围外盖板外表面。 B区:影响外观较明显部分。包括:车身前围及侧围的其他部分(A区以外部分),左右前支柱,左右侧围外盖板外表面,保险杠上表面及前表面,车身内部内饰后可见部分。 C区:人站立时不易看见的部位或装饰性要求不高部位。包括:顶盖外表面(包括流水槽),后围外表面,前风窗玻璃以上部分,开门时可见的门框和立柱表面及门侧边。 D区:人站立时看不到的部位或对装饰性不做要求的部位。包括:车门下端面,车身内饰后不可见部分车身下部。 A、B区外表面各零件总成表面距离边缘10mm 部分按下一级区域要求检查。 见附图:车身分区附图。 4判定标准: 见附表:涂装外观质量检查标准附表。 油漆相关质量检验标准 涂层的分区:

(完整版)喷漆检验标准

喷塑、喷漆检验标准 1、目的 规范检验操作,发现、控制不良品,防止不良品转入下道工序,同时给检验工作提供引导及接收标准。 2、范围 适用于外协制品进厂、本公司半成品和成品的检验接收及顾客退货的挑选检验。 3、术语和定义 3.1 A级表面:正常使用时可直接看到的主要表面,一般指产品的外露表面。 3.2 B级表面:正常使用时观察不到但在特殊条件下可以直接看到的表面,一般指虽然是产品的外露表面,但使用过程中被其他物体遮盖或者高度超出正常可视范围的表面。 3.3C级表面:正常使用时观察不到且不可轻易观察到的表面,一般指设备的底面、框架的内表面等。此表面的外观缺陷应合理而且不至于给客户觉得该产品质量不佳。 3.4 浅划痕:塑或漆层表面划伤,但目测不明显、手指甲触摸无凹凸感、未伤及材料本体的伤痕。 3.5 深划痕:塑或漆层表面划伤,目测明显、手指甲触摸有凹凸感、伤及材料本体的伤痕。 3.6 凹坑:由于基体材料缺陷,或在加工过程中操作不当等原因而在材料表面留下的小坑状痕迹。 3.7 凹凸痕:因基材受撞击或校形不良等而呈现出的明显变形、凹凸不平的现象,手摸时有不平感觉。 3.8 颗粒:因材料夹杂物或外来物(如焊渣)的影响而在表面形成的、颜色与正常表面一致的凸起现象。

3.9挂具印:指表面处理生产过程中,因装挂用辅助工具的遮挡而使其与零件相接触的部位产生局部无表面处理层的现象。 3.10针孔:表面处理上可看见类似针剌成的微小孔。 3.11孔隙率:单位面积上针孔的个数。 3.12 流痕:喷涂涂料过多且不均匀干燥导致的流痕。 3.13桔皮:喷涂表面因涂料附着力差而导致起皱,象桔子皮样的外观。 3.14露底:局部无表面处理层的现象。 4、职责 4.1 质量部负责不合格的发现、记录和标识,组织处理不合格品。 4.2 采购部负责外协不合格品与供应商的联络。 5、工作程序 外观(目测) 5.1 喷涂种类(如:喷塑或喷漆)、颜色与图纸要求及客户、我司、供应商三方确认的色板是否一致。 5.2产品喷涂表面外观在使用时要求100%进行检验,检验方式依据本标准。5.3 外观缺陷:有缩孔、针孔、杂质点、漏底、涂层厚度明显不均、流泪、预处理不良有锈、表面有污斑、不光滑、不平整、桔皮、花斑、凹坑等。 5.4 外观和颜色检验的环境和方法: 5.4.1 色板采用客户样件或经客户认可的签样。 5.4.2在天然散射光线或光照度不低于2×40w光源环境下,以目视方法进行。 5.4.3检查距离:被测品与眼睛的距离为500mm。 5.4.4目视角度: 45度~90度。 5.4.5目视时间: A级面约15秒/面,B、C级面约10秒/面。 5.5表面光洁度应达到设计要求的表面光洁度值。 涂膜附着力(划格实验) 5.6 涂膜附着力检验(基体金属为铁、钢、铝及铝合金): 5.6.1 采用划格—胶带粘贴法测定漆膜附着力,每批次以一件或两件检验则可。不合格时可用加严检验。

(完整版)塑料件喷漆检验指导标准书

塑料件喷漆检验指导标准书 1. 目的:为确保公司之品质合乎本公司之规格需求,降低制程品质之不良率,特拟订本检验规范作为检验之标准依据,对零件、半成品之进料品质予以检验,以确保品质。 2. 范围:凡本公司制造用之支架产品塑料零件均属之,针对所检验项目之品质予以迅速判定允收批退。 3. 定义 3.1 不良缺陷定义 点缺陷具有点形状的缺陷,测量尺寸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准。 阴影在喷漆件或塑料件表面出现的颜色较周围暗的区域。 桔纹在喷漆件或电镀件表面出现大面积细小的像桔子皮形状的起伏不平。 露底材在喷漆件表面出现局部的油漆层过薄而露出基体颜色的现象。 鱼眼由于溶剂挥发速度不适而造成在喷漆件表面有凹陷或小坑。 毛絮油漆内本身带有的,或油漆未干燥时落在油漆表面而形成的纤维状毛絮。 色差产品表面呈现出与标准样品(客户承认样品)的颜色的差异,称为色差。 多胶点因模具反面的损伤而造成局部细小的塑料凸起。 缩水当塑料熔体通过一个叫薄的截面后,其压力损失很大,很难继续保持很高的压力来填充在较厚截面而形成的凹坑。 亮斑对于非光面的塑料件,由于厚壁不均匀,在厚壁突变处产生的局部发亮现象。 有感划伤由于硬物摩擦而造成的产品表面有深度划痕。 无感划伤没有深度的划伤。 毛边由于注塑参数或模具的原因,造成的塑料件边缘或分型面处产生的塑料废边。 熔接线塑料熔体在型腔中流动时,遇到阻碍物(型芯等物体)时,熔体在绕过阻碍物后不能很好的融合,于是在塑料件的表面形成一条明显的线,叫熔接线。 弯曲塑料件因内应力而造成的平面变形。 顶白/顶凸由于塑料的包紧力大,顶杆区域受到前大的顶出力所产生的白印或凸起。

缺料因注射压力不足或模腔内派器不良等原因,使融熔树脂无法到达模腔内的某一角落而造成射料不足现象。 银纹在塑料件的表面沿树脂流动方向所呈现的银白色条纹。 冲水纹产品表面以浇口为中心而呈现吹的年轮状条纹。 烧焦在塑料件表面出现的局部的塑料焦化发黑 拖花因注射压力过大或型腔不平滑,脱模时所造成边缘的擦伤。 龟裂橡胶件由于环境老化而产品表面上有裂纹。 水口塑料成型件的浇注系统的末端部分。 彩虹现象指透明区域在反光条件下出现彩色光晕的现象。 透明度差指透明区域出现模糊、透明度不佳的现象。 拉白成型品脱模时,由于钩料杆的压力大于预料杆的顶出力,而使某部位所产生的白化。 折痕在PC薄膜按键的底膜上产生的折迭痕迹。 侧面起皱在PC薄膜内住入塑料时,由于薄膜受力不均匀在产品上造成皱纹。 漏光在PC薄膜上有漏印的部位,造成光线能从背面穿到正面称为漏光。 间隙部件之间由于公差等原因造成配合不紧而产生的缝隙。 段差上下部件之间本应在同一平面或曲面之内光滑连接,但由于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误差使其产生前或后不同面。 3.2 表面等级划分、定义和标准 3.2.1 表面等级划分 根据表面设计需要,将表面的外观接受性划分为0、Ⅰ、Ⅱ、Ⅲ或Ⅳ级。 3.2.2表面分级标准(如图一) 多个缺陷在同一个表面上时,把每个缺陷的显现水平加在一起,不能超过该表面要求的缺陷的水平。 0:仅包括显示区域,如镜片的透明区和LCD的透明区。 Ⅰ:暴露在外,但是正常使用时或关机时可直接看到的主要表面,如镜片的非信息显示区,键盘前壳、后壳、电池盖的正面、翻盖(及大翻盖)的正反两面。

油漆件外观检验规范及抽样和判定标准-百度

油漆件外观质量检验基本规范 一.目的 确定喷漆产品外观检验和可靠性测试方法和标准。 二.适用范围 此标准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的喷漆产品。 三.职责和权限 3.1品质部:按此标准要求进行质量判定。 3.2 生产部门:按此标准要求进行生产。 四.定义 4.1 色差:同一个漆面上,实际漆面表现出与标准样板的颜色差异。 4.2 光泽:漆层表面光泽与标准样析板的光泽差异,主要分为亮光、平光、亚光、无光。 4.3 纹理:漆层表面纹路与标准样板的纹理粗细、数量、方向的差异。 4.4 缺陷:漆层表面表现出不同于标准样板之外的其他形态,其具体类别如下: 流漆:在喷漆件表面上出现局部的油漆堆积或呈水滴流痕现象。 凹陷点:在漆层表面出现低于表面的轻微凹点但不漏底色现象。 突起点:在漆层表面出现高于表面的轻微凹点但不出现亮点现象。 露底:在漆层表面局部油漆层过薄而露出基体或者底漆颜色现象。 发亮点:在漆层表面呈现出不同于表面光泽的光亮颗粒点现象。 毛屑:在漆层表面附着有毛屑、头发等毛绒物现象。 刮痕:在漆层表面出现轻微的刮痕(不漏底)现象。 污点:在漆层表面出现污点或污痕。 脱漆:在漆层表面出现局部的漆层脱落现象。 五.喷漆件漆层表面色差评判标准及方法 按计算机色板检验(计算机色板设置上限样板和下限样板)。 六.喷漆件漆层表面光泽差异评判标准及方法 按标准样板检验(标准样板设置上限样板和下限样板)。 七.喷漆件漆层表面质量合格评判标准及方法 7.1喷漆件的检验环境及注意事项如下: 7.2 喷漆件按漆层表面质量的优劣分类:一类品(精品级)、二类品(良品级)、三类品(合格品级)、四类品(不合格品级)。 7.3喷漆件漆层表面质量合格标准如下:

油漆相关质量检验标准

涂层的分区: 车身涂层分为A、B、C、D四区,见下图。 A区:为前围、车门、侧围搁梁与腰梁之间的区域; B区:为后围、前保险杠、腰梁与下边梁之间的区域; C区:为顶盖全部; D区:为底架与地板下面。 检验条件: 1.检验环境在接近自然光处; 2.环境照度1000~1300lx; 3.检验员视力 0.8以上,无色盲。 涂层质量见下表,其余要求应符合GB11380的规定。(宇通客车涂装检验标准)

涂层外观缺陷分类:(引用GBT13052-91) 1.麻点:涂层表面出现的凹坑现象,即由水、气泡破裂而产生的泡疤。 2.颗粒:涂层表面粘附的影响漆膜光滑度的杂质颗粒现象。 3.针孔:涂层表面出现一些透底针状小孔的现象。 4.杂漆:涂层表面出现不相溶的多种色点(块)的现象。 5.桔皮状皱纹:涂层表面出现桔皮状纹的折皱现象。 6.露白:涂层表面能见到本体材料(白—指由于底漆涂装不均匀而露本体材料本色)。 7.露底:涂层表面呈现前道涂层的色泽现象。 8.流痕:涂层表面出现涂料流淌痕迹的现象。 9.划伤:涂层表面出现由外力引起的不同形状的磕碰划痕的现象。 漆膜附着力测定方法(引用GB1720-1979) 1.按《漆膜一般制备法》(GB1727)在马口铁板上(或按产品标准规定的底材)制备样板3块,待漆膜实干后,于恒温恒湿的条件下测定。测前先检查附着力测定仪的针头,如不锐利应予更换:提起半截螺帽(7),抽出试验台(6),即可换针。当发现划痕与标准回转半径不符时,应调整回转半径,其方法是松开卡针盘(3)后面的螺栓、回转半径调整螺栓(4),适当移动卡针盘后,依次紧固上述螺栓,划痕与标准圆滚线图比较,如仍不符应重新调整回转半径,直至与标准回转半径5.25毫米的圆滚线相同为调整完毕。测定时,将样板正放在试验台(6)上,拧紧固定样板调整螺栓(5)、(8)和调整螺栓(10),向后移动升降棒(2),使转针的尖端接触到漆膜,如划痕未露底板,应酌加砝码。按顺时针方向,均匀

喷漆件外观检验标准

一、目的: 1.1为规范塑胶喷漆印刷件外观检验标准,确保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二、职责 2.1本标准必须经由培训合格之检验人员执行 2.2检验中如有疑问及争执,须由品质主管协调处理。 2.3若出现本标准中未涉及的项目,应立即通知SQA工程师修改或解释本标准。 三、参考文件 3.1喷漆、印刷件产品封样看板 3.2客户要求的相关文件 四、缺陷定义 4.1 黑点:具有点的形状,测量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其尺寸 4.2 毛边:在塑胶零件的边缘或结合线处线性凸起 (通常为成型不良所致) 4.3 白斑:在成型中形成的气体使塑胶零件表面退色(通常为白色)。这些气体大多 为树脂内的湿气,某些树脂易吸收湿气,因此制造前应加入一道干燥工序4.4气泡:塑胶内部的隔离区使其表面产生圆形的突起 4.5变形:制造中内应力差异或冷却不良引起的塑胶零件变形 4.6顶白:成品被顶出模具所造成之泛白及变形﹐通常发生在顶出稍的另一端(母模面) 4.7缺料:由于模具的损坏或其它原因﹐造成成品有射不饱和缺料情形. 4.8断印:印刷中由于杂质或其它原因造成印刷字体中的白点等情况。 4.9漏印:印刷内容缺划或缺角或字体断印缺陷大于0.3mm,也被认为有漏印。 4.10色差:指实际部品颜色与承认样品颜色或色号比对超出允收值。 4.11同色点:指颜色与部品颜色相接近的点;反之为异色点。 4.12流水纹:由于成形的原因﹐在浇口处留下的热溶塑料流动的条纹 4.13熔接痕:由于两条或更多的熔融的塑料流汇聚,而形成在零件表面的线性痕迹 4.14缝隙:除了设计时规定的缝隙外,由两部组件装配造成的缝隙 4.15细碎划伤:无深度的表面擦伤或痕迹 4.16硬划伤:硬物或锐器造成零件表面的深度线性伤痕 4.17凹痕缩水:零件表面出现凹陷的痕迹或尺寸小于设计尺寸 (通常为成型不良所致) 4.18颜色分离:塑料生产中,流动区出现的条状或点状色痕(通常由于加入再生材料引起) 4.19碰伤:产品表面或边缘遭硬物撞击而产生的痕迹 4.20油印:附着在对象表面的油性液 4.21漏喷:应喷漆之产品表面部份因异常原因而导致油漆没有喷到露出素材之现象。 4.22擦亮:表面经批纹处理产品,某区域表面无此处理呈亮面.

ISO9001-2015油漆喷涂质量检验规范

油漆喷涂质量检验规范 (ISO9001:2015) 1 目的 本检验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油漆涂层的检验内容与技术要求。 2 范围 本检验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自制件及所有外委、外协制件的油漆涂装质量检验。 3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括的条文,通过在本检验作业指导书中的引用而构成本检验作业指导书的条文。在本检验作业指导书发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Q/LQB Y-4-2011 《汽车涂层标准》 GB/T 13452.2-2008 《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GB/T 6739-2006 《硬度铅笔测试法》 GB/T 9286-1998 《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实验》 《自然耐候性试验标准》 4 检验条件 4.1 检验环境 检验在生产现场的检验工位进行。当异地检验存在争议时,选用的检验场地应符合下列条件: 4.1.1环境整洁,空气清新,不应有明显影响检验作业的热气、湿气、烟尘。

4.1.2检验场地长度和宽度至少应超出被检产品3m,地面和墙壁均为白色,且不应反光眩目。 4.1.3采用日光灯照明。日光灯的映像,在垂直涂面呈上下方向,在水平涂面呈左右方向。 4.2 检验人员 检验人员辨色力正常,视力在0.8以上(含校正后)。检验人员应经过培训并得到授权。 4.3 检验仪器及量检具 4.3.1检验仪器:漆膜测厚仪 4.3.2量检具:钢板尺、中华牌高级绘图铅笔(H、HB、B三种规格),单面刀片等。 4.3.3所有仪器及量检具应符合计量检定要求,并在有效的检定周期内。 5 检验内容 5.1 表面油漆涂层质量 表面油漆(包括装饰性面漆和防护性底漆)涂层质量检验包括:缺漆(露底)、颗粒、流痕、缩孔、起皱、桔皮、杂漆发花、擦伤划痕、砂纸纹、补漆雾圈、生锈、气泡、坑包、开裂脱落、涂层不干、底材凹凸等外观缺陷。 5.1.1 涂装表面外观检验 涂层外观项目检测时以目测和触感并借助钢板尺进行检测,目测时在光线良好状态下,位于距被检部位0.5m处对表面呈60度角范围内观测。具体要求见下表:

油漆质量标准

油漆质量标准 1. 目的:为确保公司之品质合乎本公司之规格需求,降低制程品质之不良率,特拟订本检验规范作为检验之标准依据,对零件、半成品、成品品质予以检验,以确保品质。 2. 范围:凡本公司制造用之支架产品(金属/塑料)零件均属之,针对所检验项目之品质予以迅速判定允收批退。 3. 定义 3.1 不良缺陷定义 点缺陷具有点形状的缺陷,测量尺寸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准。 阴影在喷漆件或塑料件表面出现的颜色较周围暗的区域。 桔纹在喷漆件或电镀件表面出现大面积细小的像桔子皮形状的起伏不平。 露底材在喷漆件表面出现局部的油漆层过薄而露出基体颜色的现象。 鱼眼由于溶剂挥发速度不适而造成在喷漆件表面有凹陷或小坑。 毛絮油漆内本身带有的,或油漆未干燥时落在油漆表面而形成的纤维状毛絮。 色差产品表面呈现出与标准样品(客户承认样品)的颜色的差异,称为色差。 多胶点因模具反面的损伤而造成局部细小的塑料凸起。 缩水当塑料熔体通过一个叫薄的截面后,其压力损失很大,很难继续保持很高的压力来填充在较厚截面而形成的凹坑。 亮斑对于非光面的塑料件,由于厚壁不均匀,在厚壁突变处产生的局部发亮现象。 有感划伤由于硬物摩擦而造成的产品表面有深度划痕。 无感划伤没有深度的划伤。 毛边由于注塑参数或模具的原因,造成的塑料件边缘或分型面处产生的塑料废边。 熔接线塑料熔体在型腔中流动时,遇到阻碍物(型芯等物体)时,熔体在绕过阻碍物后不能很好的融合,于是在塑料件的表面形成一条明显的线,叫熔接线。 弯曲塑料件因内应力而造成的平面变形。 顶白/顶凸由于塑料的包紧力大,顶杆区域受到前大的顶出力所产生的白印或凸起。 缺料因注射压力不足或模腔内派器不良等原因,使融熔树脂无法到达模腔内的某一角落而造成射料不足现象。 银纹在塑料件的表面沿树脂流动方向所呈现的银白色条纹。 冲水纹产品表面以浇口为中心而呈现吹的年轮状条纹。 烧焦在塑料件表面出现的局部的塑料焦化发黑 拖花因注射压力过大或型腔不平滑,脱模时所造成边缘的擦伤。 龟裂橡胶件由于环境老化而产品表面上有裂纹。 水口塑料成型件的浇注系统的末端部分。 彩虹现象指透明区域在反光条件下出现彩色光晕的现象。 透明度差指透明区域出现模糊、透明度不佳的现象。 拉白成型品脱模时,由于钩料杆的压力大于预料杆的顶出力,而使某部位所产生的白化。 折痕在PC薄膜按键的底膜上产生的折迭痕迹。 侧面起皱在PC薄膜内住入塑料时,由于薄膜受力不均匀在产品上造成皱纹。 漏光在PC薄膜上有漏印的部位,造成光线能从背面穿到正面称为漏光。 间隙部件之间由于公差等原因造成配合不紧而产生的缝隙。

喷漆质量检验标准

喷漆质量检验标准 喷漆是一种常见的表面涂覆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家具、建筑等行业。为了确保喷漆质量的稳定和可靠,制定一套严格的喷漆质量检验标准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喷漆质量检验标准,并就其重要性进行探讨。 一、涂层厚度 涂层厚度是衡量喷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涂层厚度的标准与具体应用相关,例如汽车喷漆通常要求在某个范围内,以达到良好的防腐和装饰效果。检验涂层厚度通常采用非破坏性测量方法,如磁感应法或激光测量法。各行业都有相应的标准来衡量涂层厚度的合格与否。 二、颜色与光泽 颜色与光泽是另一个重要的喷漆质量指标。在设计中要求的颜色和光泽水平必须符合预期的要求,以便满足审美需求和产品外观要求。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光泽度计与色差计。通过测量样品的光线反射特性和颜色差异,可以判断喷漆的颜色和光泽是否达到标准。 三、附着力 喷漆的附着力是另一个重要的检验指标,用于评估涂层与基材的粘合强度。附着力直接影响涂层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划格试验、剥离试验和粘着试验。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制定了相应的附着力标准,确保涂层能够牢固地附着在基材上。

四、耐化学性 喷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接触到各种化学物质,如酸、碱、溶剂等。 因此,喷漆的耐化学性也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常见的检测方法包 括浸泡试验、化学品喷洒试验和溶剂擦拭试验。通过这些试验可以评 估涂层在各种化学物质作用下的耐受能力。 五、耐候性 喷漆通常被用于户外产品和设备上,因此,其耐候性也是需要考虑 的因素之一。耐候性检验通过暴露样品在人工或自然环境下的长期使用,以模拟真实的使用条件。常见的耐候性测试包括紫外线辐照试验、盐雾试验和湿热循环试验。 六、表面平整度 喷漆表面的平整度直接影响产品外观的美观和涂装质量的一致性。 表面平整度的评估通常采用视觉检查和光干涉仪测量。根据产品的不 同用途和要求,可以制定相应的表面平整度标准。 七、漆膜硬度 漆膜硬度是指喷涂表面抵抗输入压力的能力,是评估喷漆质量的关 键指标之一。漆膜硬度的测量常用方法包括笔形硬度计和酒精背硬度计。根据不同需求,制定了相应的漆膜硬度标准。 八、涂层外观

喷漆外观质量检验标准

板式换热器喷漆外观质量检验规程 版本:2013。001 编制: 审核: 批准: 扬州派斯特换热器有限公司

1目的 确立公司喷漆工艺外观质量检验判定标准,以确保满足产品要求。 2范围 此标准适用于喷漆车间喷涂底漆、面漆的质量检查以及最终成品外观质量检查。 3等级分类 本公司油漆喷涂质量分为三个等级:A面(关键面)、B面(重要面)、C面(一般面)。 A级面(关键面):装配后经常看到的外表面,主要外观,客户一定注意或有要求的面。B级面(重要面):不经常看到,但在一定条件下能看到的面,侧面或客户能够看到但不会注意或没有严格要求的面。 C级面(一般面):一般看不到,或只有在装配过程中看到的面,内侧面,客户无法看到的面。 4外观检验 4。1外观检验时,除了整体的大面外,须注意一些不容易喷漆或比较容易产生缺陷的角落。 4.2涂层表面光滑、平整、均匀,表面不得有如下缺陷: a)不干返粘:表面干,实际未干透,表面有(或易产生)纹印,粘有织物绒毛现象; b) 流挂:表面有液体流淌状的突起,顶端呈圆珠状; c) 颗粒:表面呈砂粒状,用手摸有阻滞感; f) 麻点:表面因收缩而呈现小孔(麻点),亦称针孔; g)发花:表面颜色深浅不一,呈花纹状; h) 起皱:局部堆积凸起,呈皱纹状(皱纹粉除外); i)夹杂:涂层中夹杂质 d) 桔皮:外观呈现如桔皮般凹凸不平,不规则波纹; e)漏底:表面透青,露出底材颜色; 有杂物; j) 机械损伤:外力所致的划伤、刮花、磨损、碰伤。 4。3评价方法 漆层外观评价可参照附录中的缺陷图片进行判断,对于: A级面须严格要求,有任何肉眼可见的流挂、桔皮、发花、起皱、夹杂和机械损伤都需要弥补,对于站立1米以外肉眼无法看清的少量颗粒物,可以存在; B级面一般要求,对于何肉眼可见的流挂、桔皮、发花、起皱、夹杂和机械损伤,站立1米外肉眼无法看清的,允许存在 C级面可允许一些缺陷的存在,但不意味着C级面没有质量要求,再装配前,对于可以修复的,尽量修复. 对于日本客户或有喷漆质量要求的客户,全按A级面要求检验。

喷漆外观质量检验标准

喷漆外观质量检验标准 在工业制造和汽车维修领域中,喷漆工艺被广泛应用于提升产品外观质量。喷漆作为产品外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美观度和耐久性。为确保喷漆作业达到一定的标准,制定喷漆外观质量检验标准成为必要的措施。本文将介绍一套较为全面的喷漆外观质量检验标准,以便在实际操作中提升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 一、喷漆涂层的外观质量要求 在制定喷漆外观质量检验标准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喷漆涂层的外观质量要求。常见的喷漆涂层外观质量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颜色和光泽度:喷漆涂层的颜色应与样品或规格要求一致,并且应具有均匀一致的光泽度。 2. 平整度:喷漆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皱褶、气泡、流挂现象等。 3. 粘附性:涂层与底材之间应具有良好的粘附性,不得出现剥离、起泡等现象。

4. 强度和耐久性:喷漆涂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够 抵抗外界环境和划痕等因素的影响。 二、喷漆外观质量检验标准制定步骤 1. 根据产品需求和行业标准确定检验项目:根据具体产品的喷 漆需求以及相关行业标准,确定喷漆外观质量检验的项目和要求。 2. 制定检验细则和方法:根据检验项目,制定详细的检验细则 和方法,包括外观检验的具体步骤、工具和设备的选择以及评价标 准等。 3. 建立样品库和对照样本:根据不同产品的喷漆需求,建立样 品库,并制作对照样本,以便与待检样本进行比较和评价。 4. 建立评价体系和评分标准:根据检验项目的重要性和优先级,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和评分标准,以便对喷漆外观质量进行准确的 评价和比较。 5. 培训检验人员和进行实践操作:培训相关人员掌握喷漆外观 质量检验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实践操作,以提高检验精度和效率。 三、喷漆外观质量检验方法

建筑物外墙涂料质量检验标准

建筑物外墙涂料质量检验标准建筑物外墙涂料是保护建筑物外墙、提升装饰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确保外墙涂料的质量和长期稳定性,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检 验标准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建筑物外墙涂料质量检验的标准和方法。 一、涂料外观质量检验标准 1.涂层平整度:涂层应平整、光滑,不允许出现凹凸不平、气泡等 缺陷。 2.颜色一致性:涂层颜色应与样品颜色一致,并符合国家标准色号 要求。 3.色差:涂层颜色与样品颜色差值不应超过标准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 4.附着力:采用划格法进行测试,划痕长度不应超过规定长度。 5.硬度:使用铅笔硬度测试方法,不应出现刮花、掉屑现象。 二、涂料物理性能检验标准 1.干燥时间:按照涂料生产商提供的干燥时间要求进行检验,确保 涂层干燥时间符合标准。 2.耐水性:将涂料样品浸泡在水中一定时间后,观察是否出现变色、剥离等现象。

3.耐候性:将涂料样品放置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人工老化测试,观察是否出现变色、开裂等现象。 4.耐酸碱性:将涂料样品进行浸泡酸碱试验,观察是否出现变色、剥离等现象。 5.耐热性:将涂料样品暴露在高温环境下一定时间后,观察是否出现变色、粉化等现象。 三、涂料化学性能检验标准 1.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按照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检测,确保涂料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符合标准。 2.溶剂残留量:使用相应溶剂提取涂料样品,通过仪器分析溶剂中残留量是否超过标准限制。 3.重金属含量:使用相应溶剂提取涂料样品,通过仪器分析涂料中重金属含量是否超过标准限制。 四、涂料施工性能检验标准 1.稀释性:按照涂料生产商的建议比例稀释涂料,观察粘度是否符合要求。 2.延伸性:使用拉伸试验仪测试涂料样品的延伸性能,确保不出现断裂现象。 3.覆盖力:通过刷涂不同颜色底材,观察涂料是否能够完全覆盖底材。

喷漆外观质量检验标准(二)2024

喷漆外观质量检验标准(二)引言概述: 喷漆外观质量检验标准是用来评估喷漆产品外观质量的标准, 从而确保产品在外观方面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本文将介绍喷漆外 观质量检验的五个主要方面,包括颜色一致性、涂层厚度、光泽度、漆面平整度和表面缺陷。这些方面涵盖了评估喷漆外观质量的关键 指标,有助于生产厂商和检验人员确保产品在外观方面达到客户的 期望。 正文: 一、颜色一致性 1. 根据客户要求,确定喷漆产品的颜色标准。 2. 使用色差仪或人工目测方法,对喷漆产品颜色进行检测。 3. 比较检测结果与颜色标准的差异,判断颜色一致性是否合格。 4. 针对不合格的喷漆产品,进行调整或重新喷涂,直至达到颜 色标准。 二、涂层厚度 1. 使用涂层厚度仪测量喷漆产品的涂层厚度。 2. 根据客户要求,确定涂层厚度的上下限值。 3. 比较测量结果与上下限值,判断涂层厚度是否符合要求。 4. 针对不合格的喷漆产品,进行调整或重新喷涂,直至达到涂 层厚度要求。 三、光泽度

1. 使用光泽度计测量喷漆产品的光泽度。 2. 根据客户要求,确定光泽度的要求值。 3. 比较测量结果与要求值,判断光泽度是否符合要求。 4. 针对不合格的喷漆产品,进行调整或重新喷涂,直至达到光泽度要求。 四、漆面平整度 1. 视觉检测喷漆产品的漆面平整度,检查有无凹凸不平、起皮等现象。 2. 使用手工方式或检测仪器,测量喷漆产品的平整度。 3. 根据客户要求,确定漆面平整度的标准。 4. 比较测量结果或视觉检测结果与标准,评估漆面平整度是否合格。 5. 针对不合格的喷漆产品,进行修复或重新喷涂,直至漆面平整度符合要求。 五、表面缺陷 1. 视觉检测喷漆产品表面是否存在气泡、瑕疵等缺陷。 2. 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对喷漆产品表面进行详细检查。 3. 根据客户要求,确定表面缺陷的允许数量和尺寸。 4. 比较检测结果与标准,判断表面缺陷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 5. 针对有过多或大尺寸的表面缺陷的喷漆产品,进行修复或重新喷涂,以确保产品质量。 总结:

油漆外观质量检查标准【合集】(1)

涂装外观质量检查标准 (1) 油漆相关质量检验标准 (3) 涂装外观质量检查标准 1主题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的涂装外观质量检查内容和方法,适用于油漆的外观质量检查。 2术语: 2.1色差:涂层颜色与规定的标准颜色有差异的现象。 2.2颗粒与异物:涂层表面粘附尘粒、涂料沉淀物、线头等物质影响涂层外观质量的现象。 2.3缺漆(露底):涂层表面漏喷或虚枪,局部显露底层的现象。 2.4流痕:涂层局部过厚产生的漆液流坠条痕的现象。 2.5缩孔(麻点):涂层中混入油污等异物,在局部湿漆膜上产生表面张力的变化,引起涂层局部收缩而产生的凹坑。 2.6针孔(气孔):溶剂不当或烘干条件不当引起突破涂层的针状小孔穴。 2.7起皱:涂层表面呈现凸凹不平,无规则的线状折皱现象。 2.8桔皮:涂层表面呈现桔子皮状的不平滑现象。

2.9渗色、发花:底漆颜色渗到面漆层或面漆搅拌不均匀产生的杂色现象。 2.10擦伤划痕:成膜后的涂层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线状或片状擦痕。 2.11生锈:底材受腐蚀,使涂层表面出现锈痕的现象。 2.12杂漆:涂层表面被异色涂料沾污的现象。 2.13打磨痕:修补涂层缺陷时,打磨产生的现象。 2.14光斑和雾圈:涂层局部修补后,光泽高的补漆区形成光斑,周围漆膜不完整的漆雾散落区形成雾圈。 2.15坑包:因磕碰产生的凸凹现象。 2.16涂层不干:由于涂料组成或烘干制度不当引起漆膜干燥不良的现象。 2.17胶上漆膜开裂:胶与漆的应力不同引起的密封胶条上漆膜开裂现象。 2.18水迹点:由于涂装时零件上的水点引起的漆膜表面上产生凹点或露底现象。 3检查区域划分: 按汽车使用条件和对涂层质量的要求,从高到低分为A、B、C、D四个区域 A区:影响外观最明显的部位。包括:左右外侧表面腰线以上(不包括腰线部分)车窗以下区域,前外表面前围板,左右侧围外盖板外表面。 B区:影响外观较明显部分。包括:车身前围及侧围的其他部分(A区以外部分),左右前支柱,左右侧围外盖板外表面,保险杠上表面及前表面,车身内部内饰后可见部分。 C区:人站立时不易看见的部位或装饰性要求不高部位。包括:顶盖外表面(包括流水槽),后围外表面,前风窗玻璃以上部分,开门时可见的门框和立柱表面及门侧边。 D区:人站立时看不到的部位或对装饰性不做要求的部位。包括:车门下端面,车身内饰后不可见部分车身下部。 A、B区外表面各零件总成表面距离边缘10mm 部分按下一级区域要求检查。 见附图:车身分区附图。 4判定标准:

涂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规则

涂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规则 涂料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墙面、天花板、木材等表面的装饰和保护。为了确保涂料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进行监督检验。涂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规则是指对涂料产品进行质量监督检验的规定和要求,下面将从监督检验的目的、检验内容和方法、检验标准等方面介绍涂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规则。 一、监督检验的目的 涂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的目的是确保涂料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二、检验内容和方法 1. 外观质量检验:包括涂料产品的色泽、光泽、涂层厚度等外观特性的检验。检验方法可以采用目测、比色法、测厚仪等。 2. 干燥时间检验:涂料产品的干燥时间是指涂料在施工后完全干燥所需的时间。检验方法可以采用触摸法、粘指法、干燥时间测定仪等。 3. 耐候性检验:涂料产品的耐候性是指涂料在自然环境中长期暴露下的耐久性能。检验方法可以采用人工气候箱、自然暴露等。 4. 黏结强度检验:涂料产品的黏结强度是指涂料与基材之间的黏结程度。检验方法可以采用剥离试验、划格试验等。 5. 化学成分检验:涂料产品的化学成分分析是评价涂料质量的重要

指标,包括固体份、挥发份、颜料含量、稀释剂含量等。检验方法可以采用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等。 三、检验标准 涂料产品的质量检验标准是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制定的。常见的涂料产品质量检验标准有GB/T 9756《建筑涂料质量检验》、GB/T 1729《涂料分类及涂料标志》等。这些标准对涂料产品的外观质量、耐候性、干燥时间、黏结强度、化学成分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对于监督检验起到了指导作用。 涂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涂料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涂料产品。通过对涂料产品的外观质量、干燥时间、耐候性、黏结强度、化学成分等进行检验,可以评估涂料的质量状况,并依据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评价。只有通过严格的监督检验,才能保证涂料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满足市场需求。 在涂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检验规则进行操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涂料生产企业也应加强自身的质量控制,提高涂料产品的质量水平,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只有通过监督检验和企业自律,才能推动涂料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整个行业的形象和竞争力。 涂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规则是确保涂料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涂料产品的外观质量、干燥时间、耐候性、黏结强度、

油漆涂料检测要求

油漆涂料检测要求 油漆涂料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汽车等领域。为了确保油漆涂料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进行检测。本文将介绍油漆涂料检测的要求和相关知识。 油漆涂料检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常见的油漆涂料检测项目包括外观质量、涂料膜厚度、干燥时间、粘度、硬度、耐候性、耐化学品性能等。这些指标可以直接影响到涂料的使用寿命、防护效果和外观效果,因此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测。 外观质量是油漆涂料检测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外观质量检测中,要求涂料表面平整、无明显划痕、气泡、颗粒等缺陷。同时,还要求涂料的色差符合国家标准,以保证涂料的颜色一致性。这些要求可以通过目视检查和色差仪等仪器来完成。 涂料膜厚度的测量是油漆涂料检测的重要内容之一。涂料膜厚度的合理控制可以保证涂料的防护效果和外观效果。常用的涂料膜厚度测量方法有刮涂法、厚度计测量法和激光扫描法等。不同的测量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涂料和不同的涂料表面。 干燥时间是油漆涂料检测中的关键指标之一。干燥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到涂料的施工周期和使用寿命。干燥时间的测量方法一般采用干燥时间测量仪器,根据涂料的成膜机理和干燥条件来确定干燥时间。

粘度是油漆涂料检测中的重要参数之一。粘度的大小可以反映涂料的流动性和施工性能。常用的粘度测量方法有离心式粘度计、旋转式粘度计和粘度杯等。不同的测量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涂料和不同的粘度范围。 硬度是油漆涂料检测中的重要指标之一。涂料的硬度可以反映涂料的耐磨性和耐刮性。常用的硬度测量方法有铅笔硬度测量法和拉杆硬度测量法等。不同的测量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涂料和不同的硬度范围。 耐候性是油漆涂料检测中的重要指标之一。涂料的耐候性可以反映涂料的耐久性和抗老化性能。常用的耐候性测试方法有黄变试验、人工气候老化试验和自然气候老化试验等。这些试验可以模拟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涂料使用环境,评估涂料的耐候性能。 耐化学品性能是油漆涂料检测中的重要指标之一。涂料的耐化学品性能可以反映涂料的抗腐蚀性和耐污染性。常用的耐化学品性能测试方法有酸碱耐受性测试、溶剂浸泡试验和盐雾腐蚀试验等。这些试验可以模拟涂料在不同化学品环境下的使用情况,评估涂料的耐化学品性能。 油漆涂料检测要求包括外观质量、涂料膜厚度、干燥时间、粘度、硬度、耐候性和耐化学品性能等。通过严格的检测,可以保证油漆

油漆外观质量检查标准【精华合集】

喷漆、喷塑质量检验标准 (1) 油漆外观质量检查标准 (3) 油漆外观检验标准ZJ-QGZ/ZL063-2009 (22) 喷漆、喷塑质量检验标准 1.0 目的 为增强检验员对产品喷漆、喷塑外观品质标准撑握,提高检验员对产品外观的检验效率和判定准确性,预防不良品流入工序及因各种标准不清晰使不良品流入客户处,特制定此外观检查通用标准. 2.0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喷漆、喷塑的产品零件外观通用检查。 3.0喷漆质量检验标准: 3.1、除锈彻底而无填腻或施喷。 3.2、腻层厚度不大于3mm(指在面积大于0.01平方米范围内)。 3.3、腻层无开裂、起泡、脱落现象。 3.4、各边角平整、光滑、过渡园顺。 实用文档

3.5、漆层厚度一致,无脱层、开裂。 3.6、橡胶件、电器线路、装饰件、玻璃及其他非油漆部位不沾油或油雾等。 3.7、无错喷杂色。 3.8、施喷底漆前,底盘处理清洁。 3.9、同一批次产品的光泽、纹理一致,颜色与图纸要求及公司确认的色板一致。 3.10、正常使用时可直接看到的主要表面及产品的侧面和后面要求:在表面50平 方厘米的面积内高度高于1毫米的凸点不得多于3处,漆面光滑、无起泡、流痕、返白、桔皮、变色、裂纹、剥落、绉纹,无杂物,色泽统一。 3.11、产品的底面要求:在表面50平方厘米的面积内高度高于1毫米的凸点不得 多于7处,漆面光滑、无起泡、流痕、返白、桔皮、变色、裂纹、剥落、绉纹, 无杂物,色泽统一。 3.12、产品的内部表面要求:不允许有肉眼看明显的掉漆、脱层、漏底、预处理 不良有锈。 3.13、附着力每批检验1~2件,用锋利刃口的刀片,在涂膜上切出每个方向是6 至11条切口的格子图形,切口间隔2mm,长度约20mm,再将格子区域的切 屑用软纸清除,用透明胶带将格子区全部覆盖,用手摩擦胶带,确保已完全粘实用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