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多元史观开展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和有效策略

应用多元史观开展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和有效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制度的改革,历史教育的理念和方式也在不断地演变和更新。

多元史观,指的是应用多种历史观点、多个历史维度对历史事件进行综合分析的视角,已

经成为现代历史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在高中历史教育中,应用多元史观进行教学不仅有

利于挖掘历史事实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更能够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提高学生的历史敏感

性和历史意识,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民族自信心和国际视野的新时代公民。

目前,许多高中历史教师已经采用多元史观进行教学,但也存在着讲解陈旧、缺乏思

辨性和实践性的情况,甚至有些学生还存有历史学科晦涩难懂、枯燥无味的印象。如何应

用多元史观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领略历史的魅力,达到教育的目的呢?下

面将探讨一些有效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关注多元历史问题

学生习惯于使用个人生活经历、目前社会状况等布满个人主观思维的因素来分析历史

事件,并往往会将个人经历与历史事件混淆在一起。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提醒

学生多思考不同因素对历史事件的影响,激发学生对于不同历史观点的思考和探究,引导

学生对比历史不同时期的思想、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等多个维度的异同点,加深学生

的历史认识,引导学生在固有认知基础上积极探究多元历史问题。

二、实践性教学

有效的教学方式不应当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而是应该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成长发

展的文化意识。教师可以采用实地考察和实验、文物仿制、演讲、辩论等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实践体验来加深学生对于历史事件及其历史背景的认知理解,并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存

在的问题和提高的需求,从而反思和完善教学方式、课程内容和学生考核方式。

三、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

多元史观的精髓就在于多角度思考,一个历史事件往往会受到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

学生应该能够在不同角度上进行思考和比较,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教师可以通过提

供不同视角的材料或是组织多方意见讨论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合理积累知识,

吸纳不同意见,从而达到突破思维局限的效果。

四、创造性教学

多元史观教学应当强调创造性教学,即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发挥创造力来让学生更

好地理解历史事件。教师可以将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提出具有思辨性又能体现历史多元性的问题,然后鼓励学生动手解决问题,如制定支持或

反对观点,参加历史论坛,或设计历史展览等,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思维敏锐度和创造性发挥能力。

五、课堂互动

对于高中历史教育来说,课堂教学除了讲课,还应该加强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通过开展课堂讨论、小组讨论、个人讲解等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教师可以在交流与互动中把学生所具备的历史概念和思想用各种实例来加深学生的认识和体验,并将学生的讨论成果作为教学内容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收集学生的观点、领悟和讨论结果,彰显历史多元性的特点。

总之,多元史观教学模式为高中历史教育的优质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合理运用多元史观教学策略,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成长发展的文化意识,帮助学生成为具有民族自信心和国际视野的新时代公民。

落实高中历史“多元史观”的必要性-教育文档

落实高中历史“多元史观”的必要性 自我区2009年秋季实施新课程以来,高中学段历史学科在教学内容中,在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与理念上,在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 以“一标多本”打破了以往的“一纲一本”一统天下的局面。以“中外关联、贯穿古今”的三大模块及25个必修专题打破了以往“一线贯穿、一讲到底”的编年体通史体系。以“必修”加“选修”丰富并拓展了以往“一套主修,别无选择”的教学内容限制。 新课程下的高中历史教材“一标多本”中的“一标”指的 是“课程标准”。它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多本”通俗指是多种版本。现行版本有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北师大版四种版本。由于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同,编写的角度不同,在历史问题的表述上,各版本教材有一定的差异。同时,新教材打破了旧教材按历史时序编写的思路,采用模块加专题的形式编写。这种课程体系导致高中历史学科知识跨度大,跳跃性强,给习惯于按时序教授和学习的教师,学生带来一定困难。新教材高考对历史学科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这对学业基础不同,学习时间相当紧张的高中学生来说,面临极大的挑战。因此高中历史课堂一线教师到底应该“教什么”、“怎么教”、“用什么指导思想或理念去

教”变得至关重要。 所以,认真解读高中历史课程及其课程标准,充分利用新课程教学理念,大力整合、优化教学文本,特别是合理地、有意识地渗透高中历史新课程多元史观显得非常必要。 纵观近年来新课程及新课标高考历史试题,不难发现,多元史观的渗透与应用越来越明显,多元史观的指导与引领逐渐成为高中历史教学及考试的灵魂。 因此,高中历史教学与复习备考应该适时从侧重知识传授向侧重理论指导、重视发挥史观的引领作用转变。 一、新课程下的“多元史观” 历史观即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看法,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史学研究方法。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使史学研究观念(观点)或方法从单一走向多元,由传统走向现代。 目前,高中历史学科比较盛行的史学观点包括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 (一)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是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所以又称为整体史观。 它是从宏观的角度、世界的范围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强调的是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相互影响与联系;突出的是世界各个地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间的相互碰撞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客观

“万紫千红总是春”——我见新史观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新思路

“万紫千红总是春”——我见新史观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新思路 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姜力元 【摘要】当前,新史观已经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历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如何在恪守历史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大胆科学地使用新史观来进行素质教育,解决眼前一些迫切的问题,笔者以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为例作一探讨。 【关键字】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 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其所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现实中人所有的性质和活动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只有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物质生活条件去考察人及其活动,才能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出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历史唯物主义着眼于从全局上研究社会的一般的结构和发展规律,一直以来是我们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基本态度和方法。 新课改后的《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三维目标部分中用较大的篇幅指出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这里的价值观和我们所提到的历史观是统一的。“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观是价值观的前提,有什么样的历史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没有科学、先进的历史观,价值观就难免被扭曲。近年来,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各种新史观(如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革命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和年鉴学派史观等)都在明显地影响着历史的教学和研究。如何更好地运用各种新史观来指导教学活动,笔者将在下文以为对象作出一些探讨。 现代化史观 历史学家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具体地说,这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世界历史的必然进程。” 一、现代化(近代化)的基本内容: 通常情况下,现代化和近代化意思相同,是指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它包括了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或合理化)、大众化(或世俗化)进程;社会生活和风俗的演进,即城市化。其中尤其以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

高中历史之教学教研浅析历史多元史观在教学及考试中的运用素材

浅析历史多元史观在教学及考试中的运用 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1.根本概念: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开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开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开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 ①人类历史开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开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 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根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开展那么是整体世界开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开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开展是人类历史开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开展根底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开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开展走向整体开展的决定因素。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开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开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开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③19世纪末20 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根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开展。 二、文明史观 1.根本内涵: 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开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根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开展。 2.主要线索: 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假设干文明。

多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元史观是一个综合性的历史观,它重视多个角度,多元思维,多元视角的历史研究方法。它的出现是因为在不同的角度上,对历史的认识是不同,观点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有多元化的历史观来看待历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运用多元史观的理念来教育和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多元思维能力。本文将详细探讨多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多元史观在历史分析中的应用之多角度分析 多元史观的第一个理念是多角度分析。历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事件,通过一个角度,我们不能充分了解历史事件本质。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进行分析历史事件,这样才能全方位了解历史事件的真相。例如,在学习“文艺复兴时期”,我们应该从政治、文化、宗教、经济等角度分析其背景和发展。只有通过从多个视角角度分析历史事件,我们才能充分了解历史本质,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 二、多元史观在历史分析中的应用之多元思维 多元史观的第二个理念是多元思维。历史是一个多面性的事件,无法用一个简单的观点来解释。每个历史事件都有其多个层面和多个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是文化、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而历史思维能够让我们在综合分析历史事件时,从不同的思维模式中进行深入思考。例如,在学习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役时,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历史思维模式如战略思维、策略思维、人民思维等,来更好地了解战役,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判断。这样能够完善我们的历史思维模式和方式,

提高我们的历史研究能力。 三、多元史观在历史分析中的应用之多领域 多元史观还可以带来多领域分析的观点。历史只是一个领域,与其它领域有关联。例如,《黛丽雅的幸福生活》这本小说就涉及到俄国文化、西方文化、曲艺文化、歌剧文化等。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多个领域,包括文化、哲学、艺术等角度逐渐完善学生的知识网络,以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 四、多元史观在历史分析中的应用之多元文化 多元史观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多元文化,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从不同的文化背景出发,来研究历史事件。例如,在学习非洲奴隶贸易时,我们应该从非洲、欧洲、美洲三个时代背景出发,从不同视角去有系统地研究非洲奴隶贸易的根源、发展、影响等方面。这样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多元文化,在教学中能够增加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文化素养,更好地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文化交流和共生的环境。 综上所述,多元史观是世界范围内历史观的一种成果,它包括多角度分析、多元思维、多领域和多元文化四个方面。针对不同的历史事件和不同文化背景,应用多元史观的理念来教育和引导学生,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思维敏锐性和数据解析能力,而且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度,为学生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多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多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以及课程改革,人们对历史教学越来越关注。高中历史教学应该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运用多元史观进行教学。多元史观主要包括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生态史观、文明史观以及社会史观等,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恰当运用多元史观。教师可以把全球历史的观点作为主导因素。在史料的选择和课堂导入和课外推广方面,学生可以充分理解经济全球化。本文对多元历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标签:多元史观;高中历史;运用 1 引言 史观是人们看待历史观的角度以及侧重点,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人类的全过程。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写道:“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学习更全面的比较,总结和诠释人类发展和理解社会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形成一个开放的世界意识。“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运用多元历史观分析经济全球化现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利用当前的热点争议和流行的多元史观,多角度评价经济全球化的历史现象。所謂多元历史观,是对几种历史观的综合运用。它从多个角度提到历史问题和历史现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分析和评价一个历史问题时,每一个历史观点都会生搬硬套。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不同的主题,不同的历史材料需要使用不同的历史解释,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也应该用不同的历史观的引领,其他的历史观来编织,各种历史观的综合运用,以全面分析历史问题。因此,多元历史观的使用需要灵活和综合运用,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 用多元史观解读经济全球化 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中经济全球化趋势,看到这个话题,直觉告诉我们用全球历史的眼光来指导整个课题的教学,因为经济全球化的标题直观而清晰提到全球化,也许这是不容置疑的;但要冷静下来,想一下,难道就不能用这种历史来分析经济全球化吗?它是全面的只使用一个历史的看法?用其他几种史观来阐释是生搬硬套还是别有惊喜呢?让我们把这些问题结合起来,探讨多元历史观在经济全球化主题中的综合运用。 2.1现代化史观 现代史观念主要是从“现代化”上划分出来的。因此,现代史观适合于融合世界现代史的内容,而经济全球化正是这一阶段的内容。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现代化的层面分为:政治、经济、思想.详细讲就是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产业化与市场化;科学合理的思想文化,三相互影响和促进,结合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全球化得益于经济现代化,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因为世界市场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平台,封闭的市场经济只会阻碍现代化进程,开放的心态和各国的政策,使世界共同追求经济利益和全球市场,从而实现经济全球化

关于多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多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1. 引言 1.1 多元史观的概念介绍 多元史观是指在历史研究中,认为历史是多元的、多样的,不存在唯一正确的历史观。多元史观主张历史上存在多种不同的因素和视角,不同社会群体、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历史事件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多元史观认为历史是多样性的纷繁复杂,不能简单地用一种单一的视角去解释和理解历史。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元史观的概念介绍对学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元史观的理念,学生可以了解到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避免简单地以一种固有的观念去解读历史事件。多元史观可以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让他们能够接触到不同的历史观点和理论,对历史事件进行更全面、客观的分析和评价。通过多元史观的概念介绍,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思维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深度。多元史观的概念介绍,将为学生打开历史研究的新视角,促使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有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1.2 多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元史观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多元史观通过强调不同的历史观点和解释方式,使学生可以更全面、客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和过程。这有助于帮助学生摆脱单一视角的局限,培养其辨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多元史观还可以促进学生对历史事实的深入理

解,使他们不仅能够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和过程,还能够探讨不 同历史观点之间的对立与共识。 多元史观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批判性思维,提高其历史思维水平。通过接触不同的历史观点,学生可以学会分析和评价不同观点的优劣 之处,形成独立的历史理解和看法。这对于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判断力和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多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 性不言而喻,它有助于学生建立全面的历史观,提高其历史思维水平,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挑战。 2. 正文 2.1 多元史观的理论基础 多元史观强调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传统的历史观念往往是线 性和单一的,将历史看作是一个简单的进程,强调一种特定的历史解 释和表达方式。而多元史观认为历史是由多种不同因素和力量共同作 用而成的,每种因素和力量都对历史事件和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因此 必须综合考虑各种不同的历史视角和观点。 多元史观注重包容和多元性。传统的历史观往往过分强调一种特 定的历史解释和表达方式,忽视了其他历史视角和观点的存在。而多 元史观认为历史是多元的,不同的文化、民族、社会群体都有权利表 达自己的历史观和历史解释,因此应当尊重和包容各种历史视角和观点。

有关多元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有关多元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利用多元史观进行历史教学已经成为当前中学课程改革的必要趋势,针 对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多元史观的运用以及学生多元史观意识培养的现状,结合 笔者自身实践过程,对于多元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的意义进行探讨,以不 断提中学学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多元史观;中学历史;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2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6-106-01 引言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教学理念、研究方法被引入历史教育,历史教育在取得新的 突破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史观是历史学研究中的角度,是指人们看待历史的角度,是 对待历史问题的看法。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有别于革命史观的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文 明史观、以及社会史观等新史观开始受到教育界的推崇,它能够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人 类的历史发展进程。历史与社会教学应当重视对学生正确历史观的培养,这既符合历史与社 会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也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 1简析多元史观 想要在历史课堂中运用这个观念,首先要清楚这个观念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新 课改的要求,这个观念成为当前主流的观念,这个观念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角度去看历史的发展,将各个国家的历史看作是一个整体,认为历史的发展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 在教学中,多元史观包括文明史观、近代史观等六个方面的内容。 2多元史观在历史课堂中的现状 对于教师来说,并没有真正的意识到该观念对于教学的积极作用,教师在学习培训的过 程中,也很少接触新鲜的观念,导致教师对于这些观念没有一个深刻的理解,阻碍了该观念 在课堂中的应用。我国的历史教育深受苏联史的影响,很多教师不能改变固有的思想,不能 很好的开展多元史观的教学。还有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受到教学任务与考核成绩的影响, 都将课程重点设置在对书本知识的讲解上,讲解的角度也比较单一,限制了学生的思考,影 响学生历史观的学习。 3多元史观的积极作用 3.1促进学生对历史的积极思考 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以及思考, 以便独立解决更多的问题,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在历史课堂中,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思维 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教材资料能够自主的进行分析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应该引 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开放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的对历史问题进行探讨,让学 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于同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不同的解答。 3.2扩宽学生的视角 当下,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与强大,与各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各国之间也进行越 来越多的文化交流。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应该打开自己的视角,多角度的去观察世界新格局,了解不同的文化历史。该史观的在课堂中的有效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的看待历史发展, 尊重其它国家的历史文化,能够站在多方面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 4多元史观下的历史教学 在新的时代背景,教学任务的形势下,需要利用多元史观来进行中学历史的教学,这样 的教学方式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满足时代的需求,需要在教学方式上做出相应 的调整,根据实际的教学任务来帮助学生树立正常的,全面的,科学的历史观。具体的实施 方法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4.1转变历史课程的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其教学的思维方式是“只重史实”,为了能够满足教学的需求以及 任务,需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要进升到“史论”的角度去看待历史,分析历史。 历史思维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进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科学的历史观的指

浅析多元史观在中学历史教育中的运用

浅析多元史观在中学历史教育中的运用 摘要:在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多元史观的教育备受关注,为了保证学 生站在宏观的角度,着眼于历史发展的轨迹了解个人所学习的历史知识,实现历 史知识学以致用和举一反三,许多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学历史老师以多元史观为依据,将这一重要的历史学习观念融入学科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丰富学生的学习 资源,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对此,本文着眼于中 学历史教学的现实条件,对多元史观的运用进行分析,以期为推动中学历史教育 教学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多元史观中学历史运用 一、引言 历史是中学教育教学阶段中的重点学科,对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历史观、提升学生的人 文素养意义重大。中学历史老师需要分析新课改背景之下,这一学科教学的新内容、新要求 和新标准,注重创造性教育教学策略以及理念的有效应用,分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主体 差异性,坚持站在学生的角度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向。 其中多元史观要求老师站在不同的角度积极践行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对不 同的历史事件、历史事实以及历史故事进行全方位的判断及分析,构建多元化、一体化的教 育教学框架及体系,鼓励学生结合个人已有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进行不断的反思、判断,只 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彰显中学历史教育的重要指导作用。 二、多元史观 多元史观主要以宏观历史的分析为切入点,以历史本身的认知为依据,以历史研究方法 的多元化分析为核心,积极将不同形式的历史叙事方法以及讲解手法融入其中,对历史事件 进行高度的概括性总结以及论述。因此,有的学者将多元史观称作为一种与众不同的叙事手法、研究方法。对于中学历史课程来说,多元史观要求学生站在宏观的角度,以史政、史观、史论和史料的分析为依据,着眼于历史学习的四大要素来组织利用不同的史料,从而保障自 身获得更多的收获。 三、多元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综合上文分析可以发现,对于中学历史教学来说,多元史观的利用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意义重大,中学历史老师一方面需要注重教学策略的改革以及创新,另一方面需要积极渗透 多元史观,关注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围绕这一重要的教育教学理念来指导 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不断实现历史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及应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 的过程之中产生源源不断学习动力,进而在老师的引导下实现高效学习。 (一)积极开发、挖掘历史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整个教育教学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对于多元史观来说,老师需要立足于课程 资源的使用效率及教育价值,采取创造性的教育教学策略和手段,不断挖掘现有的历史课程 资源,在引导和鼓励学生的过程中调整教育教学策略和方向,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抓 住历史课程资源挖掘及开发的核心要点,以此来实现针对性的突破。在信息时代下,各种现 代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历史信息的有效交流以及传播提供一定的便利,因此在培养学生多元

史观解读新课标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多元史观[教案]

新课标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多元史观 导入 历史高考领航p79页对于新航路开辟是这样认识的,同学们还记得: 新航路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全球史观 新航路是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文明史观 新航路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之路——现代化史观 新航路是物种流动和人口迁移之路——社会史观 不一样的史观,不一样的解读 近年来,各地历史高考命题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多元史观指导下的试题命制。因而就要求老师在历史复习教学中,更新史学观念,引入了多元史观,以“文明史”为总纲,以“近(现)代”为主线,以“全球化”为导向,重新整合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教学和复习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推进知识一、什么是历史史观? 1、史观概念: •史观是对历史的看法和态度,即以什么立场、何种意识、怎样的价值取向认识历史。 2、史观问题首先是认识历史的视角问题,新史观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高中历史新课程主要的史学观点:文明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近代化史观) 二、史观解读 (一、)革命史观(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认为历史的主体是现实的人,他们的性质和活动受制于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能动的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革命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矛盾学说 (二、)文明史观 1、概念: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人类文明发展和人类自身文明化 (1)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2)从范围上可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 (3)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

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及提升对策

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及提升对策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传统的历史教学注重知识 的灌输,重视历史事件的记忆和时间的梳理,而不够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 思维能力。历史教学内容过于琐碎,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学生没有办法将所学的知识与 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缺乏兴趣和动力。历史教学多数是教师单向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互动和思辨,阻碍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 为了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可以采取以下提升对策。 重构历史教学内容。历史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文化认知能力为目标,注重培养 学生的历史思考、历史细观和历史解读能力。可以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展示历史文物和实 地考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历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使学生 对历史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优化教学方法。历史教学应注重多元智能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可以采用案例教学、问题导入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历史教学中来, 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教师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 和信息素养,使学生能够将历史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整合。 改变教师角色。教师应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习资源的提供者,注重发掘学生 的潜能和特长,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个性 化的历史学习任务和项目,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应注重教学反思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倡导多元评价。传统的历史教学过分注重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缺 乏评价和重视。应该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注重发现学生 的潜力和特长。可以通过课堂表现、项目展示和学科竞赛等方式,对学生的历史素养进行 全面评价。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需要从传统的知识灌输向能力培养转变,注重培养 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文化认知能力,优化教学方法,改变教师角色,并倡导多元评价,以提 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核心素养。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历史、热爱历史,并能够 将历史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及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及有效教学策略 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和历史的演变,高中历史课程也在不断更新和改革。高中历史课 程是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的重要途径。在现实中,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低等, 所以在这个背景下,如何进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采取什么样的有效教学策略成为摆在高 中历史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将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入手,提出有 效的教学策略来提高教学质量。 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1. 教学内容陈旧 传统的历史教学内容以年表、人物、事件等为主,而这些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学生 对于历史的需求和兴趣。学生们对于历史更多的是希望能够了解历史的背后原因、历史的 发展规律以及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但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往往难以满足这些需求。 2. 教学方法单一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多半采用一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例如讲授、讲解、板书等,这种教学方法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 学生参与度低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的接受者,学生的参与度低,缺乏主动性。学 生们往往对历史课堂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以上三点是目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如何有效应对这些问题,提高 教学质量成为高中历史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二、有效的教学策略 1. 更新教学内容 针对历史教学内容陈旧的问题,教师可以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历史的深度和广度,重 视历史的原因和规律,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新颖的历史教学资源和 案例,如图片、视频、实物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历史更加具体和生动。 2. 多元化教学方法 为了解决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 思维和创新能力。

历史教育的现状与教学策略

历史教育的现状与教学策略 引言: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宝贵财富,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认同 感和国家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我国历史教育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传统、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因此,本文将以历史教育的现状为切入点,探讨如何改进历史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历史素养。 一、历史教育的现状 1. 教学内容过于单一 当前历史教学主要围绕着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事件和人物,很少关注 其他领域的历史,例如文学、艺术、科学等。这种单一的教学内容容易导致学生对历史的兴趣降低,并无法全面了解历史的发展。 2. 教学方法传统 大部分历史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充当知识的 传授者,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存在一定的限制。 3.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由于历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 他们往往缺乏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和对历史人物的共情能力,对于历史教学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 二、改进历史教学策略的思路 1. 扩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为了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全面认知和兴趣,教师可以适当扩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在教学中,引入一些与历史相关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科学发现等,将历史与其他学科融合,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历史。 2. 引入互动式教学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合作意识,教师应引入互动式教学方法。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辩论赛等,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辩论。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创造趣味化的学习环境 学生对于趣味化的学习环境更容易产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将历史故事和事件生动地呈现出来。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游戏化学习元素,设计历史文化类游戏,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历史知识。 4.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历史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还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实地、进行实地考察,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厚重和独特之处。此外,学生还可以参与历史研究、文化遗产保护等实践项目,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三、历史教育策略的实施与评估 1. 实施阶段 在实施历史教育策略时,教师应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关注他们的学习表现和思维发展。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思考和质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同时,教师还应及时检查和纠正学生的学习误区,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历史认知。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及策略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及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历史教学已经逐渐从传统的“书本教学” 过渡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核心的“人本教育”教学模式。高中历史教学也如此,现今高中历史教学变得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现代思维和实践能力。但是,历史教学的单一性和难度也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本文将结合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探讨历史教学策略。 一、高中历史教学现状 高中历史课程的特点是广泛性和丰富性,涉及了世界历史、中国历史、思想道德、法律、政治等多个方面。而高中历史教学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1.历史课本内容的单一性和晦涩性 高中历史教材内容较为单一,注重对历史知识的梳理和归纳,但容易陷入内容陈述和历史故事的叙述。同时,课本上一些概念和事件的解释较为复杂,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 2.缺乏学生主体性和参与性 相较于其他学科,历史课程对学生的参与度要求较高,但实际上由于课本内容的单一性和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导致高中历史教学在这方面存在问题。许多学生觉得高中历史很难接近,很难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渴望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更加注重自己的思考与表达。

3. 实践性不强 历史教育在实践方面较弱,导致有些学生更多地接受历史的理论知识,而少有机会进行历史的实际探究。在实践方面要进行教育必须在老师和学生成为互动的情况下进行。 二、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1.培养学生的“多维思考” 历史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历史事件和概念,也需要他们能够借助现代思维模式,通过多维度的分析思考,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后。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批判思维能力,帮助学生通过组织知识和信息,培养多元化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历史学习的特定目标、历史现象的解读能力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老师可以将历史事件与全球化及社会变迁的案例有机结合,让学生从宏观视野看待一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并促进学生的理性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发挥。 2.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 历史教学要求更符合学生的现代思维,需紧密接合实际,开展针对性强的教育。在教学中,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历史中能够快乐、自主、深入地了解、思考和发现历史知识。通过活动、讨论、辩论、绘画等形式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老师可以选取一些和历史相关的题材进行互动课堂教学,让学生在

近十年来历史教学设计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近十年来历史教学设计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或系统化教学设计,是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教学需求和教学问题,建立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通过评价不断修改和完善方案,以优化教学效果和提高教与学绩效的一种可操作过程。依据对象系统的大小和任务的不同,教学设计可分为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三个层次。中学教师常用的是第二个层次。教学设计不仅可使教学更有效果、效率、更富有吸引力,而且有利于发展和完善教师素质结构,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但由于各种原因,近十年中学历史教学设计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其作用的发挥。 一、现状与问题 20世纪80年代末,教学设计传入中国后,引起了研究领域和实践领域的广泛关注,尤其新课程改革启动以来,基础教育的实践者和研究者也普遍关注到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中学历史教学设计已经基本上取代了传统教案,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据笔者粗略统计(基于CNKI),成果包括近10本书、近10篇硕士论文和40余篇期刊论文,研究的现状与问题详述于下: 首先,作者群体结构单一,基本是中学历史教师,其比例高达95%以上。已出版的8本书基本为中学历史教师的集体智慧,7篇教育硕士论文也是出自在职的中学历史教师之手,专家(课程与教学论专家、教学设计专家)寥寥无几。 其次,内容绝大部分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期刊论文上的成果绝大多数是教师对某一课的课堂教学设计案例;而8本书也基本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案例集。严格说,这种侧重于将自己在课堂上“讲什么”和“如何讲”作为中心的经验式备课(计划)活动,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设计。还有的把教案等同于教学设计的,则是将教学设计仅仅视为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学科融合教学法的应用现状与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学科融合教学法的应用现状与策略 摘要:学科融合教学法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广泛的应用,是新课程背景下的必然趋势,充分适应了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培养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当中,充分利用学科融合教学法,让高中历史与语文、政治、地理等其他学科进行关联与融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综合运用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综合性的高中知识体系,在提高学生的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多学科综合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科融合;教学;策略 引言:历史学科是一门涉及范围广、时间跨度大的综合性学科,在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中,往往要与政治、语文、地理等多学科紧密相连,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高中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用学科融合教学法,是与历史学科的特性进行高度的结合,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特质。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通过与其他学科知识内容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学科应用融合教学法的现状 1、教师教学理念封闭 在教学过程中,高中各学科的教师一般都是独自备课、独自做教学设计,没有意识到学科融合的重要作用,极少与其他学科教师进行教学进度与内容上的交流,无形中产生了学科壁垒。在这种情况下,高中历史教师偶尔想要与其他学科内容做联系也会难以下手,只好选择一带而过,默认其他学科教师会在其学科课堂上进行相关的知识补充。但在学科教师交流不足的情况下,这种补充都很难得到有效落实,最终导致学科融合无效,也难以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学科联系。

2、教师教学水平不足 学科融合教学法需要教师有很强的融会贯通的能力,以及对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的把控力。在高考压力的不断增大下,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很多。许多高中历史教师盲目开展学科融合教学法时,无目的无计划,甚至拓展无度,将历史课堂变成了其他学科课堂,导致喧宾夺主,浪费课堂时间,真正的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或者有些高中历史教师教学水平不足,融汇的其他学科知识或是过于复杂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或是对教学帮助不大导致偏题,最终导致学科融合教学法效率低下,还扰乱了正常的教学。 3、学生学习能力欠缺 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思维和能力等各方面都有很一定的差异性,面对庞杂的各科知识内容,大部分学生很难有精力或能力建立学科联系进行综合性的学习,一般都会因为学科壁垒而进行单独学习,并且出现偏科现象。许多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学科融合教学时,忽略了这一客观背景,未了解过学生的普遍性学习情况和个体性学习能力,从而想当然地进行学科拓展和融合,很容易涉及学生的能力盲区或知识盲区,无形中引起学生的排斥和反感,反而不利于历史学科内容的教学。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学科融合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1、坚持以历史学科为中心,保证学生主体 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应用学科融合教学法,是为了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课堂效率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抓住教学的中心、主体、目标,让学科融合教学法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比如,坚持历史学科内容的中心地位。高中历史课堂必然是以完成历史教学任务为基础与目标,因此其他学科的知识都是在为历史学科教学服务。否则,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课堂就会成为一锅大杂烩,反而耽误历史课程的教学。又如,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需要贯彻到教学的方方面面,在开展学科融

高中历史小论文

高中历史小论文 高中历史小论文(通用6篇)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历史小论文(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小论文篇1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创新不断。史学理论界兴起的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环境史观、社会史观,为中学历史教学提供多元视角,但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多元史观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中学教师史学观念和史学知识没有及时更新等。所以针对这一历史教学现状,本文结合教学实例分析,如何将新史观运用到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更多历史论文相关范文尽在top期刊论文网。 关键词:历史论文 一、多元史观内涵解读 我们主张多元的历史,那么什么是多元史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突出体现了四种史观,即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除此之外,还有革命史观、阶级史观、正统史观、英雄史观、生态史观、社会史观等。在新课标改革之后,传统的革命史观和阶级史观逐渐淡化。 现代化史观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动力是工业化,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在认识历史的范围上,要改变以往偏重政治史的习惯,将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内容视为文明演进的重要内容,文明史观要承认文明的多元性,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既要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又要看到各个文明的独特性,同时还应关注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关系,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考察,同时又从中国文明的角度看待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是:

最新-高中历史教学策略分析10篇 精品

高中历史教学策略分析10篇 第一篇高中历史教学课堂讨论探讨摘要高中历史课堂讨论,教师要精心设计讨论问题,做好讨论的指导和引导。 同时,课前要认真准备,课堂讨论要有效组织,讨论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主动参与讨论,从而提高讨论效果。 关键词历史教学;讨论;设计与组织新课程实施后,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课堂,课堂讨论已经成为学生学习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再单一地听,而是有听有说,有讲有论。 学生能根据自身自主学习的体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课堂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场所。 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设计和组织好课堂讨论,也就成为高中历史学习的重要课题,也是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精心命题保证课堂讨论质量中学历史的课堂讨论是指围绕一定的教学问题而展开的讨论,讨论命题是讨论的依据,讨论问题设计的质量直接决定讨论的效果。 要保证课堂讨论的有效性,首先就要精心命题。 命题不能随意,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主要是根据有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重要历史人物,以及与当前形势和社会发展联系密切的热点问题来命题。 在命题的技巧上,我的主要做法是注意命题的综合性。 如20世纪初,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已走向反动,而东方国家的资产阶级却表现出极大的革命性,当时资产阶级的反动性与革命性相统一又矛盾的特点,据此就可以设计如何认识资产阶级的讨论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近现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上资产阶级的特性和性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资产阶级的阶级性。 加强讨论题知识的内在联系。 历史学科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阶级性,历史与社会政治、文学艺术联系非常密切,选择讨论题时就要充分利用这种联系,把历史知识与社会政治、社会经济联系起来去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 如在学习近代世界史时,依据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列宁新经济政策对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