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腈的发展现状及合成工艺简述

乙腈的发展现状及合成工艺简述
乙腈的发展现状及合成工艺简述

第27卷第3期

河北工业科技

Vol.27,No.32010年5月

Hebei Journal of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y 2010

文章编号:100821534(2010)0320210203

乙腈的发展现状及合成工艺简述

杨立彦,尚会建,王 亮,郑学明

(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18)

摘 要:介绍了乙腈作为一种重要的溶剂和原料在制药、化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针对乙腈的性质,

对其中的一些直接和间接合成乙腈的方法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对乙腈的应用前景及合成方法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乙腈;溶剂;合成方法;工艺条件中图分类号:TQ226.61 文献标志码:A

Current sit uation of acetonitrile and compendium

of it s synt hesis process

YAN G Li 2yan ,SHAN G Hui 2jian ,WAN G Liang ,ZH EN G Xue 2ming

(College of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18,China )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widespread use of acetonitrile as a good organic solvent and an important raw material in

the field of chemical industry ,medicine and so on ,and gave a summary report about some direct and indirect synthesis methods in regard of the properties of acetonitrile.Then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prospect and synthetic method of acetonitrile were put forward.

K ey w ords :acetonitrile ;solvent ;synthetic method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收稿日期:2009204228;修回日期:2009209225责任编辑:张士莹

作者简介:杨立彦(19842),女,河北鹿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清洁能源方面的研究。

乙腈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药、合成纤维、石油化工等领域[1]。目前,乙腈未能得到充分开发,急需加快乙腈的开发利用,使之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乙腈具有较大的节电强度和偶极矩[223],因此它主要用作溶剂,大量用于烃类的分离及从植物油、鱼肝油等中分离脂肪酸。在制药工业中,乙腈用作合成维生素A 、可的松、磺胺药物及其中间体的溶剂[4]。此外,在织物染色、照明等行业中,乙腈也有很多用途[526]。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乙腈除了用作萃取剂外,在医药和科研中的应用也占有较大比例。由于乙腈在其他方面用量的增加和丁二烯抽提工艺的变化,其

作为萃取剂的用量逐年减少,而在制药和分析方面对乙腈的需求量增长较快。在中国,乙腈主要用作抽提C 4烃中丁二烯的萃取剂,以及合成医药、农药中间体[7]。

近几年来,乙腈的综合利用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已开发出的高附加值的乙腈下游产品[8],如聚乙腈的开发应用等,使乙腈的需求量越来越大[9]。乙腈可以通过氧化制取氢氰酸、丙二睛、乙胺类化合物等物质[10]。通过进一步加强开发工作,可使乙腈生产丙二腈早日实现工业化,为市场提供质量优良的产品[11]。

最新的分析报告显示,乙腈价格逆势暴涨。2008年下半年,大部分化工产品受金融危机影响大幅跳水,而乙腈的价格出现了逆势上扬,从2008年中期的2万元/t 上涨到2008年年底的6万元/t ,近期更是从6万元/t 迅速上涨到了12万元/t 。

1 乙腈的性质

乙腈分子式为C2H3N,结构式为C H3CN,又称甲基氰或氰甲烷,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1.05。常温常压下为无色透明液体。熔点为-45.7℃,沸点为81.1℃,相对密度为0.79,相对蒸汽密度为1.42,闪点为2℃,引燃温度为524℃,爆炸极限为3%~16%(体积分数),易燃。乙腈极易挥发,稍微有醚样臭气,可与水混溶,溶于醇等多数有机溶剂,是具有很高绝缘系数的极性溶剂。乙腈有高的介电强度和偶极矩,因而可成为无机和有机化合物(包括聚合物)的优良溶剂。乙腈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燃烧时有发光火焰,与硫酸、发烟硫酸、氯磺酸、过氯酸盐等会发生剧烈反应。

2 乙腈的生产工艺

合成乙腈的方法很多,直接合成法有乙酸与氨反应、丙烷与氨反应、乙醇与氨反应等;间接法主要是在合成丙烯腈时,同时副产乙腈的反应。

2.1 由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的副产物中提取

目前,丙烯氨氧化生产丙烯腈同时副产乙腈是工业生产乙腈的主要来源,丙烯腈产量的2%~3% (体积分数)是乙腈[12]。其反应式如下:

2CH3CHCH2+2N H3+3O2=2C H2C HCN+6H2O, 2C H3C HC H2+3N H3+3O2=3CH3CN+6H2O。

此法分离出来的粗乙腈是一种组成非常复杂的水溶液混合物,除含乙腈外,还含有水、氢氰酸、丙酮、丙腈、苯腈、乙醛、丙烯醛等。利用萃取2蒸馏组合法可得到高纯度精乙腈。即首先用三甲苯、四甲苯等溶剂进行萃取,φ(乙腈溶液)︰φ(萃取溶剂)= 1︰(0.3~0.4);然后从萃取物中蒸馏除去76℃前的馏份,在76℃前含乙腈的蒸馏残液中,添加苯的带水剂,通过蒸馏除去残留的水分,高于76℃的物料用分级蒸馏得到体积分数为99.5%的乙腈,乙腈回收率为92.2%。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副产乙腈是目前国内外乙腈生产的主要方法[13]。

2.2 乙酸与氨一步合成法

以乙酸、氨为原料,在三氧化二铝(Al2O3)催化剂作用下,在360~420℃进行反应一步合成乙腈,反应液经吸水和精馏即得成品。其反应式如下: CH3COO H+N H3=C H3CN+2H2O。

目前,工厂通常将活性白土挤压成条制成催化剂[14]。但这种催化剂活性差、寿命短,当反应温度控制不当时催化剂极易失活,由此造成乙酸转化率不高。用B PO4/Al2O3作催化剂,氨解乙酸制乙腈,当氨与乙腈(体积分数为95%~98%)的物质的量比为(1.25~1.50)∶1,反应温度为450℃,停留时间为1.5~2s,可制取定量的乙腈。

2.3 甲醇与氨反应制取

在质量分数为3%的MeO3/γ2Al2O3表面,控制反应温度为450~500℃,常压,空速为110h-1,乙腈、氨、氢物质的量比为1∶2∶2。初期产生MeN H2,再分解成HCN和C H4,然后经反应制MeCN。

2.4 乙烷氨氧化制取乙腈

乙烷氨氧化制取乙腈的反应式如下:

2C2H6+2N H3+3O2=2CH3CN+6H2O。

目前,国内外对乙烷氨氧化制乙腈反应的研究工作尚处在探索阶段,在前期的研究中发现Sb2O32 Co2ZSM25催化剂上乙烷氨氧化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因此应对这一催化剂进行进一步的研究。2.5 乙炔氨化法

以乙炔、氨为原料,在硫酸锌催化剂作用下,一步反应合成乙腈。反应式如下:

C2H2+N H3=C H3CN+H2↑。

将大粒硅胶(50~100目)、硫酸锌(含7个分子结晶水)及水按物质的量比为1︰1︰0.7混匀、干燥,即为硅胶催化剂,将其装入沸腾反应床中,预热至500℃,通入氮气,用空气控制温度为520~550℃,通入乙炔及氨的混合气体(乙炔与氨物质的量比为1︰1.1)。反应后将气体冷却,凝成液体,经固碱脱水,进行分馏,收集80~82℃的馏份,即为乙腈。

2.6 乙酰氨化法

方法之一是使用H Y沸石为催化剂,通入含氨的CO气及体积分数为50%的MeCON H2溶液,氨与MeCON H2的物质的量比为(1~3)∶1,在250~350℃下制备乙睛,如MeCON H2以60mL/h的流速通过酸性沸石催化床层,在290℃下,氨流速为16mL/h,MeCON H2的转化率为100%,乙腈的选择性为99.25%。

方法之二是CH3CON H2与五氧化二磷(P2O5)作用而得,其反应式如下:

3C H3CON H2+P2O5=3C H3CN+2H3PO4。

方法之三是提纯方法,即精制时首先利用乙腈与水的共沸混合(乙腈体积分数为85%,共沸点为76℃)进行共沸蒸馏,除去粗制乙腈中的水分,然后精馏除去高沸点物质。进一步精制时可先用氯化钙干燥,过滤后加0.5%~1%(质量分数)的五氧化二磷回流,然后在常压下蒸馏。重复此操作,至五氧化二磷不再着色为止,再加入新熔融过的碳酸钾蒸馏,以除去微量的五氧化二磷,最后再分馏得纯品。

112

 第3期 杨立彦等 乙腈的发展现状及合成工艺简述

2.7 丙烷与氨合成乙腈[14]

丙烷与氨合成乙腈有2条工艺路线,即丙烷氨化反应与丙烷氨氧化反应。

路线一是丙烷氨化反应。反应式如下:

C3H8+N H3=CH3CN+C H4↑+2H2↑。

催化剂为Si/Al氧化物,在650℃下进行反应,反应结束时乙腈最大产率为理论量的76.2%。

路线二是丙烷氨氧化反应。反应式如下:

2C3H8+2N H3+5O2=2CH3CN+2CO↑+8H2O。

日本Asahkasei公司正在开发一条用丙烷生产乙腈的工艺。该工艺丙烷、氨和氧气在管式反应器中进行反应。专用催化剂由负载在20%~60%(质量分数)硅上的各种金属如Mo,V,Nb或Sb组成。在实验室小试中,在约415℃时可得到90%的丙烷转化率和70%的选择性,乙腈的总收率约为60%。

2.8 乙醇与氨一步合成法

乙醇和氨作原料合成乙腈,原料价廉易得,产率高,原料消耗低,且可副产H2,是较为先进的方法。反应式如下:

C2H5O H+N H3=CH3CN+H2O+2H2↑。

合成乙腈用乙醇作原料产率高,使用气态乙醇和氨,在300~500℃下即可制备乙腈,副产少量22嘧啶、42甲基嘧啶和乙酰胺,较适宜反应温度为380~420℃。乙醇和氨的物质的量比为1︰3或1︰4,同时氨和乙醇先预热,汽化后进入催化层,反应空速为5000~8000h-1,将反应产物蒸馏后即得乙腈。

此外,以氰化钠和二甲酯为原料也可合成乙腈,但该技术并没有达到成熟发展的地步,因此还未能应用于工业生产。

3 乙腈的检测及高纯度乙腈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丙烯腈装置自开车运行以来,一直采用填充柱气相色谱法分析粗乙腈中的丙烯腈(AN)、丙腈(PN)等主要杂质含量[15]。

乙腈作为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有许多用途,特别是高纯度乙腈(纯度不低于99.5%[16]),其作为正在开拓的用途是用于液相色谱的分析中,灵敏度极高,而且市场应用的前景广阔[17]。生产出的乙腈纯度只有达到99%以上时才能被广泛利用,所以乙腈的精制在乙腈的生产中显得特别重要[8]。由于超净高纯乙腈主要用作半导体的清洗剂,所以制备超净高纯乙腈的技术关键是工业乙腈经纯化处理后能满足技术指标要求[18]。

4 结 语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乙腈的需求量正在逐年增加。近年来,丙烷氨氧化制丙烯腈副产乙腈已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技术比较成熟,且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并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发展的阶段,这就为其他路径合成乙腈提供了技术基础。中国煤资源丰富,利用这一优势,由焦炭制得乙炔,再开发用乙炔来合成乙腈的路线,可能会更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丁 立,周荣琪,段占庭.制药废液中回收乙腈与DMF[J].精

细化工,2000(3):1402142.

[2] 张 瑞,张怀志,王久会.高效丙烷氨氧化合成乙腈催化剂[J].

工业催化,2006(6):3522354.

[3] 张记升.液相电化学沉积类金刚石及掺杂类金刚石薄膜研究

[D].郑州:河南大学,2008.

[4] 程能林.溶剂手册[M].第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5] 徐克勋.精细有机化工原料及中间体手册[M].北京:化学工

业出版社,1998.

[6] 刘志泉,文江琴.天然气化工[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1.

[7] 宫晓燕.乙腈后续产品加工利用综述[J].齐鲁石油化工,2008,

36(3):2262230.

[8] 班 纳.乙腈的精制及其下游产品的开发[J].医药化工,

2005(10):24229.

[9] 张艳飞,张文祥,贾明君.乙烷氨氧化制乙腈和乙醇脱水制乙烯

反应催化剂的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8.

[10] 李雅丽.丙烯腈副产乙腈的开发利用[J].石油化工,1998(5):

3672373.

[11] 张 婧,周振瀛.乙腈的综合利用[J].精细石油化工,

1996(4):47249.

[12] 吴伟龙,陈水林.乙腈生产及其在工业上的主要利用[J].山东

化工,2003(6):26228.

[13] 潘维成,张文祥,贾明君.乙烷氨氧化制乙腈反应催化剂的研

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5.

[14] 匡洞庭,黄付玲,盖延军.乙腈合成新工艺简述[J].油气田地

面工程,2004(5):54.

[15] 欧俊军,李惠萍,孙宏凯.粗乙腈气相色谱分析法的研究与改

进[J].石化技术与应用,2006(1):54256.

[16] 杨 星,魏肖玲,王立新.乙腈精制系统技术改造[J].化工技

术与应用,2004(6):4412443.

[17] 陈则立,朱华静,王艳国.一级色谱纯乙腈的中试研究[J].天

津化工,2004(5):41242.

[18] 郑学根,邱晓生,王长明,等.超净高纯乙腈的研制[J].石油化

工,2004(10):9642967.

212河 北 工 业 科 技 第27卷 

钼矿选矿工艺

钼矿常规选矿工艺 钼矿的选矿方法主要是浮选法,回收的钼矿物是辉钼矿。有时为了提高钼精矿质量、去除杂质、将钼精矿再进行化学选矿外理。 辉钼矿晶体呈六方层状或板状结构,由沿层间范氏健的S—Mo—S 结构和层内极性共价键S—Mo形成的。层与层间的结合力很弱,而层内的共价键结合力甚强。所以辉钼矿极易沿结构层间解裂呈片状或板状产出,这是辉铜矿天然可浮性良好的原因。实践证明:在合适的磨矿细度下,辉钼矿晶体解离发生在S—Mo—S层间,亲水的S—Mo面占很小比例。但过磨时,S—Mo面的比例增加,可浮性下降,虽然此时加入一定量极性捕收剂如黄药类,有利于辉钼矿的回收,但过磨产生的新矿泥影响浮选效果。因此对辉钼矿的选别要避免和防止过磨,在生产上需要采用分段磨矿和多段选别流程,逐步达到单体解离,确保钼精矿的高回收率。 钼矿的破碎一般都采用三段一闭路流程,破碎最终产品粒度为12~15毫米。 磨矿通常用球磨机或棒磨-球磨流程。亨德森是唯一采用半自磨流程的。浮选采用优先浮选法。粗选产出钼粗精矿,粗扫选尾矿回收伴生矿物或丢弃。钼粗精矿采用两、三段再磨,四,五次精选获得最终钼精矿。 钼矿的浮选药剂以非极性油类作捕收剂,同时添加起泡剂。美国和加拿大用表面活性剂辛太克斯(Syntex)作油类乳化剂。根据矿石性质,用石灰作调整剂,水玻璃作脉石抑制剂,有时加氰化物或硫化物抑制其他重金属矿物。 为保证钼精矿质量,对钼精矿中所含的铜、铅、铁等重金属矿物和氧化钙以及炭质矿物需进一步进行分离: 一般使用硫化钠或硫氢化钠,氰化物或铁氰化物制铜和铁;用重铬酸盐或诺克斯(Nokes)抑制铅。如果使用抑制剂,杂质含量还达不到质量标准,尚需辅以化学选矿处理:次生硫化铜用氰化物浸出;黄铜矿用三氯化铁溶液浸出; 方铅矿用盐酸和三氯化铁溶液浸出,均可达到标准含量。 含氧化钙的脉石易泥化,因此,对于含此类脉石的矿石切忌过磨。生产上往往添加水玻璃,六聚偏磷酸钠或有机胶作脉石抑制剂或分散

烹饪原料的上浆工艺

《烹饪原料的上浆工艺》 教学设计 案例名称:烹饪原料的上浆工艺 课目:烹调工艺学 对象:大一新生 课时:一个单位 授课:***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属于《烹调工艺学》中的基础内容,涉及到烹饪原料的风味形成。烹饪原料的质感千差万别,通过适当的加工手段,可以有效改善烹饪原料的风味品尝价值,较好地呈现原料的固有特质。通过具体的方法演示,要求学习者能够掌握上浆工艺的方法,通过观摩,使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特点,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我确立教学目标为: 1、了解上浆工艺的目的,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2、恰当地运用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认知能力; 3、讲演结合的教学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学情分析 大一新生刚接触到这门课程,头脑中烹饪的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因而讲述每一个工艺环节都必须简单、通俗。通过同学们对致嫩工艺的理解,初步掌握原料上浆的基本操作方法。 在原料的外表“穿”上一层保护衣,在烹饪行业中称为浆糊处理,是调质工艺的具体手法之一。通过水、蛋、盐、粉等材料调制形成的糊状物包裹在原料的外表,使原料在后续的受热过程中,利用蛋白质变性和淀粉糊化的特征,在原料外表形成一层保护层,可以有效改善原料的质地。通过视频制作,将原料的浆糊处理中上浆工艺完整地展现出来,使学习者能够利用视频教学手段,直观地获悉上浆的操作手法、浆液分类、工艺关键,上浆效果以及上浆后的保护处理等知识。通过对不同种类浆液的调制,完成对原料的加工处理,达到有效保护原料水分的目的。 四、教学策略 本着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教师简单讲授理论知识,重点演示实践知识的教学方法,将课程内容慢慢传递给学生,使同学们通过比较直观的演示教学,学习并领会到上浆工艺的有关知识。演示过程中,通过比较演示的方法展现浆糊处理后原料的观感差异,激发同学们

2021年化工仿真技术的发展现状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1年化工仿真技术的发展现 状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2021年化工仿真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科技的进步,化工生产逐步向集中化、复杂化、连续化发展,化工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随之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操作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那些高危化工生产过程的企业来讲,高素质的操作人员对于安全生产显得尤为重要。以往对操作人员的培训主要通过师傅带徒弟或是现场讲解,这种培训方式不可避免的存在许多缺点: ①学员的培训时间得不到充分的保证,培训效果有限; ②培训过程中无法主动制造事故,使学员缺乏排除故障的练习机会,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有限; ③往往采取统一的方式来进行培训,不能根据不同学员的不同情况来培训,针对性较差; ④无法对学员的学习效果进行合理的评价。 而随着计算机和仿真技术的飞速发展,化工仿真培训方式在化

工企业里得到了极大应用。80年代初,西方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相继采用计算机仿真培训系统训练操作工人,效果十分突出。大量统计结果表明,仿真培训可以使工人在数周之内取得现场2-5年的经验。这种仿真培训装置能逼真地模拟工厂开车、停车、正常运行各种事故状态的现象。无需投资,没有危险性,能节省培训费用,大大缩短培训时间。美国称这种仿真培训系统是提高工人技术素质,确保其在世界取得生产技术领先地位的“秘密武器”和“尖端武器”,并且有许多企业已将仿真培训列为考核操作工人取得上岗资格的必要手段。 我国于1985年开始引进了美国Audy和SimCon公司的培训系统,在此基础上,1987年北京化工大学与燕山石化公司合作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套通用型石油化工仿真培训系统并应用成功,这套系统的推广应用为我国化工领域的培训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自此,我国的化工仿真技术开始了较多的应用和发展,从单元设备的仿真到工段级的仿真,发展到全流程的仿真,现在的化工仿真开始向人工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对工艺过程中由于操作和其他原因导致的异常

中国民间工艺的生存现状与发展

中国民间工艺的生存现状与发展 民间艺术根植于本乡本土,来源于劳动与生活,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繁衍生息的脉络,在长期的创作、积累、传承、演变的过程中形成。民间艺术是人类社会丰富多彩和无比珍贵的遗产。如何妥善地保护和开发民间艺术资源,是当前摆在整个人类面前重大而又迫在眉睫的课题之一。 中国民间工艺对我国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为繁荣和发展中国文化,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我国的整体文化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的文艺百花园中,中国民间传统工艺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奇葩”,已深深扎入人们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情感,它与人民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品种之众多,艺术之独特,内涵之丰富,在海内外影响很大。近年来,中国民间传统工艺不断加强品牌意识,在创新中求发展,为我国赢得殊荣。这为丰富中国的文化内涵,提升中国的整体文化形象,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保护中国民间传统工艺。传承中国民间传统工艺,就是保护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的文化建设,意义深远。 2、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扩大中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中国的海外形象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国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文化底蕴十分丰厚,备受海内外有识之士的喜爱,影响极为广泛。目前正处于辉煌时期的寿山石雕,从雍正时期乘船出海,远销日本、东南亚各国,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批量化、企业化生产,随着产值规模的不断扩大,身价也节节攀升,至如今其巨大的价值潜力已不可估量,为国家换取了大量外汇,这对扩大中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中国的海外形象,可以说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3、为消化剩余劳动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政府各项扶持政策的影响下,目前的传统工艺有了回春的迹象,订单也渐渐多了起来,由于它们“小作坊”、“手工型”、“密集型”的特点,一些过去从厂里出去的老艺人开始回到这个行业,或自己生产,或开店经销,他们的回头带动了一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一些就业机会。 中国传统工艺的生存与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 1、立法滞后,民间艺术资源管理乏力。 由于至今对民间艺术还没有一个较为全面、有效的保护法,民间艺术保护工作无章可循。一些地方的领导决策失误,一些大师级的珍品被陆续卖掉;一些集成资料丢失、霉烂,或被当作废纸卖了;某些部门随意将工艺美术品集团化,流水作业化,传统特色减弱,个人风格淡化,导致一些地方民间工艺质量与数量严重滑坡。一些团体和个人的文化资源保护意识淡薄,有的人甚至见利忘义,进行不正当开发,对民间艺术资源起了破坏作用。一些以次充好的产品破坏了真正优秀的民间艺术的声誉;一些“滥竽充数”式的表演也使得许多很有价值的民俗文化财富自然贬值;一些封建迷信活动打着民俗文化的旗号,不仅不能弘扬反而腐蚀、破坏了民族文化传统。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加强文化资源保护的宣传,更为急需的是要制定法律,完善有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 2、管理主体不明确,难以协调和形成合力保护民间艺术。 文化、二轻、旅游、园林、宗教、公安、商业等行政管理部门和民间文艺家协会及一些科技机构,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民间艺术的保护和开发工作。但是由于管理主体不明确,难以有效地协调各方形成整体合力,共同解决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个部门对民俗文化产业规模、从业人员、投入产出以及不同类型民间文化的经济运作方式和效益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估,当然更谈不上有计划、有步骤、有保护地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2、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市场经济的矛盾。 传统的民间工艺的存在与发展有其特定的时代环境,由于传统的民间手工艺随着现代物质生活的改变与市场经济的冲击,必然导致部分民间传统艺术的萎缩甚至消亡。传统手工艺与现

乙腈的发展现状及合成工艺简述

第27卷第3期 河北工业科技 Vol.27,No.32010年5月 Hebei Journal of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y 2010 文章编号:100821534(2010)0320210203 乙腈的发展现状及合成工艺简述 杨立彦,尚会建,王 亮,郑学明 (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18) 摘 要:介绍了乙腈作为一种重要的溶剂和原料在制药、化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针对乙腈的性质, 对其中的一些直接和间接合成乙腈的方法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对乙腈的应用前景及合成方法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乙腈;溶剂;合成方法;工艺条件中图分类号:TQ226.61 文献标志码:A Current sit uation of acetonitrile and compendium of it s synt hesis process YAN G Li 2yan ,SHAN G Hui 2jian ,WAN G Liang ,ZH EN G Xue 2ming (College of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18,China )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widespread use of acetonitrile as a good organic solvent and an important raw material in the field of chemical industry ,medicine and so on ,and gave a summary report about some direct and indirect synthesis methods in regard of the properties of acetonitrile.Then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prospect and synthetic method of acetonitrile were put forward. K ey w ords :acetonitrile ;solvent ;synthetic method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收稿日期:2009204228;修回日期:2009209225责任编辑:张士莹 作者简介:杨立彦(19842),女,河北鹿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清洁能源方面的研究。 乙腈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药、合成纤维、石油化工等领域[1]。目前,乙腈未能得到充分开发,急需加快乙腈的开发利用,使之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乙腈具有较大的节电强度和偶极矩[223],因此它主要用作溶剂,大量用于烃类的分离及从植物油、鱼肝油等中分离脂肪酸。在制药工业中,乙腈用作合成维生素A 、可的松、磺胺药物及其中间体的溶剂[4]。此外,在织物染色、照明等行业中,乙腈也有很多用途[526]。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乙腈除了用作萃取剂外,在医药和科研中的应用也占有较大比例。由于乙腈在其他方面用量的增加和丁二烯抽提工艺的变化,其 作为萃取剂的用量逐年减少,而在制药和分析方面对乙腈的需求量增长较快。在中国,乙腈主要用作抽提C 4烃中丁二烯的萃取剂,以及合成医药、农药中间体[7]。 近几年来,乙腈的综合利用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已开发出的高附加值的乙腈下游产品[8],如聚乙腈的开发应用等,使乙腈的需求量越来越大[9]。乙腈可以通过氧化制取氢氰酸、丙二睛、乙胺类化合物等物质[10]。通过进一步加强开发工作,可使乙腈生产丙二腈早日实现工业化,为市场提供质量优良的产品[11]。 最新的分析报告显示,乙腈价格逆势暴涨。2008年下半年,大部分化工产品受金融危机影响大幅跳水,而乙腈的价格出现了逆势上扬,从2008年中期的2万元/t 上涨到2008年年底的6万元/t ,近期更是从6万元/t 迅速上涨到了12万元/t 。

当前动态仿真发展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浅谈当前动态仿真发展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作者:————————————————————————————————日期:

液压成形按成形方式可分为管道液压成形和板材液压成形,按有无模具分可分为有模液压成形和无模液压成形。而板材液压成形是金属塑性成形的一种新工艺,它采用液体代替传统的刚性凹模或凸模,使坯料在液体的高压作用下贴合凸模或凹模表面成形。板材液压成形能克服传统刚性凸、凹模成形工艺的不足,具有制模简单、成本低、成形极限高、成形质量好等特点,可在一道工序内成形具有复杂形状的零件,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最早出现的板材液压成形工艺是橡皮膜液压成形,后又发展为充液拉延工艺(又称对向液压拉延)。欧、美、日本等国家较早地开展了工艺试验研究及设备的开发工作,随后虽有一些工业应用的实例,但应用范围仍不广。二十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学者对这项工艺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试验研究,提出了一些抑制破裂等成形缺陷的措施,使充液拉延工艺在日本进入了实用阶段,广泛用于反光罩、航空部件及汽车覆盖件的生产。充液拉延工艺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多种新工艺。目前日本、德国、美国等对该技术做了大量研究,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化工、机械、民用等领域。 板材液压成形技术与普通成形技术相比主要具有以下特点及优点: 1) 仅仅需要一套模具中的一半(凹模或凸模),流体介质取代凹模或凸模来传递载荷以实现板材成形,这样不仅降低了模具成本,而且缩短了生产准备周期。 2) 提高产品质量,显著提高产品性能:质量轻、刚度好、尺寸精度高、承载能力强、残余应力低、表面质量优良。 3) 可以成形复杂薄壳零件,减少中间工序,尤其适合一道工序内成形具有复杂形状的零件,甚至制造传统加工方法无法成形的零件,材料利用率高。 4) 通过液压控制系统对流体介质的控制,易于实现零件性能对成形工艺的要求,材料合理分配。 5) 模具具有通用性,不同材质、不同厚度的坯料可用一副模具成形。 目前,为了适应生产需求,提高生产效率,欧、美、日等国家都开发出了专用的液压成形设备。日本于90年代初期在丰田汽车厂建成以40 MIA大型充液拉延设备为中心的冲压自动生产线。瑞典还开发了配备在液压机上的充液拉延装置,该装置具有独立的液压系统,可实现高压液体的灌注、升压、保压、卸压等要求,液体压力可进行调节,调节范围为20 MPa一120 MPa。 目前在国内没有厂家能够提供板材液压成形的专用设备,此项技术在国内仍是空白。开展板材液压成形装备关键技术的研究,对增强我国装备技术实力,提高我国的装备制造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板材液压成形装备技术中,技术关键包括: 1) 装备的总体配置技术:包括机身结构选择(单柱、双柱、四柱结构、框架、钢丝缠绕结构)、液压系统配置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配置等。 2) 液压增压系统:包括增压系统的动态特性、密封、超高压技术等。 3) 工艺过程的计算机控制:包括材料性能参数、摩擦系数的在线辩识,压边力与成形液压力的优化控制等。 在液压成型过程中,液压系统的压力设定、控制和密封对于板料成形的影响较大,而且各参数之间有很多组合,加上液压系统在成形瞬间对模具的冲击,振动等对板料的成形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一种零件的板料成形,其各参数的确定都比较困难。目前为得到一种具体零件的液压成形过程中液压系统各参数的设定都采用反复试验的办法,既繁琐又不经济。采用malab/simulik软件包分析一些主要的参数对板料成形性能的影响,可以在模拟之中得到液压系统各参数变化对成形工艺的影响,并获得所需参数。 板材成形数值模拟研究始于60年代对液压元件和系统利用计算机进行仿真的研究和应用已有三十年的历史。随着流体力学,现代控制理论,算法理论,可靠性理论等相关学科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液压仿真技术也日益成熟,越来越成为液压系统设计人员的有力工具。 由于过去对动态特性的分析缺乏较成熟的方法,所以设计液压系统主要根据所要求的自动工作循环及静态性能。当机器制造出来以后,如发现液压系统的动态特性达不到要求,则再进行改进设计,但也缺乏理论指导,因此导致设计效率低,产品质量不高、对液压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数字仿真,可以在设计阶段预测其动态性能,经过修改设计,可以满足对系统的全面要求。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和保证设计质量。 对液压系统的仿真可以使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预测机器的性能,避免因重复试验及加工所带来的昂贵

乙腈安全生产要点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3161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乙腈安全生产要点标准 版本

乙腈安全生产要点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操作规程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工艺简述 生产乙腈是将丙烯腈生产过程中回收的副产品乙腈水溶液,进行提纯。简要工艺过程是将20%的乙腈水溶液送入脱氢氰酸塔,脱去乙腈中的氢氰酸。为防止氢氰酸发生聚合,加入醋酸和二氧化硫;不抑制乙腈的水解,控制PH值在4以下。从脱氢氰酸塔抽出的乙腈经冷凝后,送入化学处理槽,加入氢氧化钠和多聚甲醛进行化学处理后得到粗乙腈。再将粗乙腈送入脱水塔,加入42%的氢氧化钠脱去水后,进入乙腈成品塔除去其中的低沸物和高沸物,得到合格的乙腈。

该装置的物料乙腈、氢氰酸易燃、易爆、有毒;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 2重点部位 2.1脱氢氰酸塔在该塔中,使乙腈脱去氢氰酸,乙腈和氢氰酸均易燃、易爆,如果氢氰酸发生聚合更危险。因此为防止发生氢氰酸聚合,加入醋酸和二氧化硫。如果乙腈发生水解反应产生氨,会发生氨的反应生成铵盐,造成管道堵塞。所以脱氢氰酸塔的PH值要严格控制在4以下,以抑制乙腈的水解。 3安全要点 3.1乙腈脱氢氰酸塔的操作,严格按工艺要求加入醋酸和二氧化硫,要保证不发生氢氰酸的聚合。。 3.2乙腈脱氢氰酸塔的PH值,要严格控制在4以下,保证乙腈不发生水解反应。 3.3现场设有有害气体监测报警仪,要定期校

我国钼矿业发展现状

我国钼矿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建议 ——姚公一在第四届中国钨钼产业年会的演讲 2014年11月19日河南有色金属网 各位代表:大家好! 金秋十月,东山论钼(钼80%用于炼制各类合金钢、不锈钢、耐热钢,超级合金,应泛用于军事工业,既是“战争金属”,也是战略稀有金属)。现将我国钼矿业发展走向的一些规律性认识与大家进行讨论,旨在为谋划钼矿业“十三五”(2016-2020年)的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建议性信息,供选择时参考。 一、我国钼矿业发展的现状 1.1我国钼矿储量分布及特点 中国钼矿资源丰富,“十二五”以来,资源储量增长幅度大,总保有储量840万吨,居世界第2位。探明储量的矿区有222处,分布于28个省(区、市)。钼矿大型矿床多,是一个重要特征,如陕西金堆城,河南栾川、辽宁杨家仗子、吉林大黑山钼矿均属世界级规模的大矿,矿床类型以斑岩型钼矿和斑岩-矽卡岩型钼矿为最重要,前者如陕西金堆城、江西德兴,后者如河南南泥湖钼矿;矽卡岩型、碳酸盐脉、石英脉型次之;沉积型钼-铀-钒-镍矿床有较大的潜在价值,伟晶岩脉型钼矿无工业意义。从钼矿形成时代来看,除少数钼矿形成于晚古生代和新生代之外,绝大多数钼矿床均形成于中生代,为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 我国钼矿分布就大区来看,中南占全国钼总储量的35.7%,居首位。其次是东北19.5%、西北13.9%、华北12%,而西南仅占4%。就各省(区)来看,河南储量最多,占全国钼矿总储量的30.1%。其次陕西占13.6%、吉林占13%、另外储量较多的省(区)还有:山东占6.7%、河北占4%、辽宁占3.7%、内蒙古占3.6%。以上8个省(区) 合计储量占全国钼矿总储量的81.1%,其中前三位的河南、陕西、吉林三省就 我国钼矿的第一个特点是探明储量虽多,但其品位与世界主要钼资源国美国和智利相比,显著偏低,多属低品位矿床。矿区平均品位小于0.1%的低品位矿床,其储量占总储量的65%,其中小于0.05%的占10%。中等品位(0.1%~0.2%)矿床的储量占总储量的30%,品位较富的(0.2%~0.3%)矿床的储量占总储量的4%,而品位大于0.3%的富矿储量只占总储量的1%。 我国钼矿的第二个特点是虽然品位低,但伴生有益组分多,经济价值高。据统计,钼作为单一矿产的矿床,其储量只占全国钼总储量的14%。作为主矿产,还伴生有其它有用组分的矿床,其储量占全国钼总储量的64%。与铜、钨、锡等金属共生和伴生

浅谈仿真现状和发展

浅谈系统仿真的现状和发展 一、系统仿真技术发展的现状 工程系统仿真作为虚拟设计技术的一部分,与控制仿真、视景仿真、结构和流体计算仿真、多物理场以及虚拟布置和装配维修等技术一起,在贯穿产品的设计、制造和运行维护改进乃至退役的全寿命周期技术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在满足越来越高和越来越复杂的要求。因此,工程系统仿真技术也就迅速地发展到了协同仿真阶段。其主要特征表现为: 1、控制器和被控对象的联合仿真:MATLAB+AMESIM,可以覆盖整个自动控制系统的全部要求。 2、被控对象的多学科、跨专业的联合仿真:AMESIM+机构动力学+CFD +THERMAL+电磁分析 3、实时仿真技术 实时仿真技术是由仿真软件与仿真机等半实物仿真系统联合实现的,通过物理系统的实时模型来测试成型或者硬件控制器。 4、集成进设计平台 现代研发制造单位,尤其是设计研发和制造一体化的大型单位,引进 PDM/PLM系统已经成为信息化建设的潮流。在复杂的数据管理流程中,系统仿真作为CAE工作的一部分,被要求嵌入流程,与上下游工具配合。 5、超越仿真技术本身 工程师不必是精通数值算法和仿真技术的专家,而只需要关注自己的专业对象,其他大量的模型建立、算法选择和数据前后处理等工作都交给软件自动完成。

这一技术特点极大地提高了仿真的效率,降低了系统仿真技术的应用门槛,避免了因为不了解算法造成的仿真失败。 6、构建虚拟产品 在通过建立虚拟产品进行开发和优化过程中,关注以各种特征值为代表的系统性能,实现多方案的快速比较。 二、系统仿真技术的发展趋势 1、屏弃单专业的仿真 单一专业仿真将退出系统设计的领域,专注于单一专业技术的深入发展。作为总体优化的系统级设计分析工具,必要条件之一是跨专业多学科协同仿真。 2、跟随计算技术的发展 随着计算技术在软硬件方面的发展,大型工程软件系统开始有减少模型的简化、减少模型解藕的趋势,力争从模型和算法上保证仿真的准确性。更强更优化的算法,配合专业的库,将提供大型工程对象的系统整体仿真的可能性。 在高性能计算方面,将支持包括并行处理、网格计算技术和高速计算系统等技术。 3、平台化 要求仿真工具能够提供建模、运算、数据处理(包括二次开发后的集成和封装)、数据传递等全部仿真工作流程要求的功能,并且通过数据流集成在更大的PDM/PLM平台上。同时,在时间尺度上支持全开发流程的仿真要求,在空间尺度上支持不同开发团队甚至是交叉型组织架构间的协同工作以及数据的管理。 4、整合和细分市场

电子工艺的现状及发展

电子工艺的现状及发展 《电子工艺》按照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结合劳动部《电子元器件质量检验员》职 业资格证书考试的有关要求,主要介绍:电子元器件的符号、结构、作用及外观认识和元器件的质量检测;电子元器件的焊接机理及焊接操作和质量监控;电子产品的装配工艺及文件的制作;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防范;电子产品调试方法;最后通过收音机、万用表、MP3的组装实例,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点,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做合一的目的。 《电子工艺》编者由长期从事电子工艺教学与研究的学者、电子元器件质量检验人员和电子技术应用技术人员组成,大量教学实例来自于生产实践和研究成果,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具有鲜明的实用性。读者通过学习《电子工艺》,能全面了解电子产品的生产、安装、调试的整个过程,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关技术与操作技能,并有助 于读者通过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 《电子工艺》可以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检测、计算机主板与维修、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类专业的教材,还可供有关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广义的电子制造工艺包括基础电子制造工艺和电子产品制造工艺两个部分。基础电 子制造工艺包括电子信息技术核心的微电子制造工艺、无源元件制造工艺和印刷电路板 (PCB)制造工艺;电子产品制造工艺又称为整机制造工艺或电子组装工艺,包括印刷电路板组件(PCBA)制造工艺、其他零部件制造工艺和整机组装工艺。狭义的电子制造工艺就是电子产品制造工艺。对于工业企业及其产品来说,工艺工作的出发点是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优良产品以及增加生产利润。它建立在对于时间、速度、能源、方法、程序、生产手段、工作环境、组织机构、劳动管理、质量控制等诸多因素的科学研究之上。工艺学的理论研究及应用指导从原材采购进厂开始,加工、制造、检验的每一个环节,直到产品包装、运输、入库和销售(包括销售过程中的技术服务和用户信息反馈),为企业组织有节奏的均衡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掌握先进的电子工艺技术,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保证产品质量和促进新产品研发等都具有明显的作用。电子工艺的工艺流程包括试验、装配、焊接、调整、检验等。传统的电子设计工作必须经过原理设计、初步验证、批量生产等几个过程,并且必须保证原理设计和初步验证这两个过程完全正确才能将电路设计图绘制成PCB图,并进行下一步的生产。 近年来,随着电子工艺的飞速发展,人们可以对各种器件进行数学建模,借助计算机 软件对其进行分析、计算,并在计算机上仿真出近似于实际结果的数据及各种波形。这种 由软件进行的设计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的缺点,解决了传统设计和调试中存在的问题。而 且由于这种方法可以事先排除大部分设计上的缺陷,设计工程师就可以将大量的精力用于设计而不是调试,因而大大提高了设计速度,使新产品可以更快地推出,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进入21世纪,一种被称作“无机电子(organicelectronics)”的新型电子材料因3 位科学家的获奖,遭到世界各次要国度的注重。 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人阿兰·西 爵(AlanJ.Heeger)、阿兰·麦克达尔密(AlanG.MacDiarmid)和日本人白川英树(HidekiShirakawa)。短短几年,基于无机电子的新产品、新使用大批涌现。目前,无机电子技术还处于展开后期,一些关键的技术还有待打破,但其无可比较的优势和普遍的使用前景,将给信息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带来又一次深化的影响,展开潜力宏大。 无机电子产业展开现状

乙腈的化学性质、用途与生产方法

乙腈的化学性质、用途与生产方法 称氰化甲烷或甲基腈,化学式CH3CN。乙腈是无色透明液体,极易挥发,有类似于醚的特殊气味,是最简单的有机腈,伴有明亮的火焰。与水、甲醇、四氯化碳、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二氯乙烷及许多非饱和烃类溶剂互溶。有毒,可化氢及硫氰酸。乙腈有优良的溶剂性能,是一个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并广泛用作极性非质子溶剂。 大的用途就是做溶剂,可用于合成维生素A,可的松,碳胺类药物及其中间体的溶剂,还用于制造维生素B1和氨基溶剂。可代替氯化溶剂。用于乙烯基涂料,也用作脂肪酸的萃取剂,酒精变性剂,丁二烯萃取剂和丙烯腈合成纤维的染色,照明工业,香料制造和感光材料制造中也有许多用途。 危害 通过加热乙酰胺和冰醋酸混合液而制备,是重要的工业溶剂,主要用作有机合成(如苯乙酮、1-萘醋酸、硫胺素等)的作脂肪酸萃取剂、酒精变性剂等。生产过程中可因接触其液体或蒸气而引起中毒。 表现】 业性乙腈中毒并不少见,国内外均屡见报道。乙腈蒸气具轻度刺激性,故在浓度较高情况下能够引起一定程度的上状。与氰化氢相比,乙腈虽然也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闷、胸痛、疲倦、乏力等症状,严重时也出现呼吸降、昏迷、抽搐等表现,但起病较缓,潜伏期多在4H以上;病情亦不如氰化氢剧烈严重,极少引起猝死;其脉搏心率皆较慢,面色多呈苍白,常引起蛋白尿等肾脏损伤表现。表现乙腈的毒性除与其在体内释出的CN-有关外,其本身及硫产物的作用也有不容忽视的作用。目前尚无慢性乙腈中毒临床产品。 及鉴别诊断】 腈中毒的诊断主要根据可靠的乙腈大剂量接触史及临床特点,共同接触者出现类似表现有明显提示作用;及时测定血N-及乙腈含量具有提示作用,是乙腈接触的生物标志物,但不能提示有无中毒及其程度。急性乙腈中毒需注意与工在的其他工业毒物中毒相鉴别,如有机溶剂、窒息性气体,并应与脑血管意外、糖尿病昏迷等鉴别。 】 腈中毒的治疗可参见氰化氢节有关内容,但高铁血红蛋白生成剂的剂量可减半。在投用硫代硫酸钠的情况下可早期的高铁血红蛋白生成剂如对氨基苯丙酮(PAPP),每次口服1片,每4H可重复使用,次日只用硫代硫酸钠维持即可;2钠用量也可减半,3~5日后停药。由于乙腈本身尚有毒性作用,故在投用氰化物解毒剂的同时,尤应积极进行对症意维持心、肺、脑功能,并合理补液利尿以加速毒物排出,减轻肾脏损伤。 用途 常用的极性非质子溶剂。 化学中,乙腈被广泛用作配体,它的简称是MeCN。例如乙腈配合物PdCl2(MeCN)2可由加热聚合氯化钯在乙腈中的悬腈介电常数较高,因此是一个广受欢迎的循环伏安溶剂。乙腈也是有机合成的一种二碳原料。它与氯化氰反应可以

浅谈嵌入式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课程考核论文 课程名称信息学导论 学生姓名曾文静 学号1141304067 系、专业信息工程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2013年6 月15 日

浅谈嵌入式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摘要:从嵌入式系统的含义、特点、开发平台及其工业特征出发 ,深入阐述了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状 ,展望了嵌入式系统产业在我国的广阔发展前景景。 1.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及典型应用产品 在现在日益信息化的社会中,计算机和网络已经全面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对于我们每个人,需要的已经不再仅仅是那种放在桌上处理文档,进行工作管理和生产控制的计算机"机器";各种各样的新型嵌入式系统设备在应用数量上已经远远超过通用计算机,任何一个普通人可能拥有从大到小的各种使用嵌入式技术的电子产品,小到mp3,PDA等微型数字化产品,大到网络家电,智能家电,车载电子设备。而在工业和服务领域中,使用嵌入式技术的数字机床,智能工具,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也将逐渐改变传统的工业和服务方式。 近几年,嵌入式系统产品日臻完善,并在全世界各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嵌入式系统产品的研制和应用已经成为我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发展的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嵌入式技术将全面展开,现在嵌入式已经成为通信和消费类产品的共同发展方向。总体来说,嵌入式系统分别在硬件和软件方面获得发展。嵌入式系统必将成为当今IT界的又一焦点,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嵌入式处理器和嵌入式操作系统,对于我们国家的民族IT产业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国内IT市场来看,嵌入式系统及其产品在由家电产品和Internet衍生出来的新型市场中占有主导地位和独特份额。 在消费家电的智能化的今天,嵌入式更显重要。像我们平常见到的手机、PDA、电子字典、可视电话、VCD/DVD/MP3Player、数字相机(DC)、数字摄像机(DV)、U-Disk 、机顶盒(Set Top Box)、高清电视(HDTV )、游戏机、智能玩具、交换机、路由器、数控设备或仪表、汽车电子、家电控制系统、医疗仪器、航天航空设备等等,都是典型的嵌入式系统。据预测,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和廉价微处理器的出现,嵌入式系统将在日常生活里形成更大的应用领域。 例如,行车称重无线遥测调度系统:由贵溪冶炼厂和北京市自动化系统成套工程公司合作开发,用在贵溪冶炼车间。具体要求为系统前端由安装在行车上的行车工作站(3台)构成,行车工作站将行车称重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将采集的数字信号经

《冲压工艺的现状及其发展》

《冲压工艺的现状及其发展》 冲压工艺介绍: 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冲压和锻造同属塑性加工(或称压力加工),合称锻压。冲压的坯料主要是热轧和冷轧的钢板和钢带。 全世界的钢材中,有60~70%是板材,其中大部分是经过冲压制成成品。汽车的车身、底盘、油箱、散热器片,锅炉的汽包、容器的壳体、电机、电器的铁芯硅钢片等都是冲压加工的。仪器仪表、家用电器、自行车、办公机械、生活器皿等产品中,也有大量冲压件。 冲压件与铸件、锻件相比,具有薄、匀、轻、强的特点。冲压可制出其他方法难于制造的带有加强筋、肋、起伏或翻边的工件,以提高其刚性。由于采用精密模具,工件精度可达微米级,且重复精度高、规格一致,可以冲压出孔窝、凸台等。 冷冲压件一般不再经切削加工,或仅需要少量的切削加工。热冲压件精度和表面状态低于冷冲压件,但仍优于铸件、锻件,切削加工量少。 冲压是高效的生产方法,采用复合模,尤其是多工位级进模,可在一台压力机上完成多道冲压工序,实现由带料开卷、矫平、冲裁到成形、精整的全自动生产。生产效率高,劳动条件好,生产成本低,一般每分钟可生产数百件。 冲压工艺的种类: 冲压主要是按工艺分类,可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两大类。分离工序也称冲裁,其目的是使冲压件沿一定轮廓线从板料上分离,同时保证分离断面的质量要求。成形工序的目的是使板料在不破坯的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制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在实际生产中,常常是多种工序综合应用于一个工件。冲裁、弯曲、剪切、拉深、胀形、旋压、矫正是几种主要的冲压工艺。 冲压用板料的表面和内在性能对冲压成品的质量影响很大,要求冲压材料厚度精确、均匀;表面光洁,无斑、无疤、无擦伤、无表面裂纹等;屈服强度均匀,无明显方向性;均匀延伸率高;屈强比低;加工硬化性低。 在实际生产中,常用与冲压过程近似的工艺性试验,如拉深性能试验、胀形性能试验等检验材料的冲压性能,以保证成品质量和高的合格率。 模具的精度和结构直接影响冲压件的成形和精度。模具制造成本和寿命则是影响冲压件成本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模具设计和制造需要较多的时间,这就延长了新冲压件的生产准备时间。 模座、模架、导向件的标准化和发展简易模具(供小批量生产)、复合模、多工位级进模(供大量生产),以及研制快速换模装置,可减少冲压生产准备工作量和缩短准备时间,能使适用于减少冲压生产准备工作量和缩短准备时间,能使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先进冲压技术合理地应用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 冲压设备除了厚板用水压机成形外,一般都采用机械压力机。以现代高速多工位机械压力机为中心,配置开卷、矫平、成品收集、输送等机械以及模具库和快速换模装置,并利用计算机程序控制,可组成高生产率的自动冲压生产线。 在每分钟生产数十、数百件冲压件的情况下,在短暂时间内完成送料、冲压、出件、排废料等工序,常常发生人身、设备和质量事故。因此,冲压中的安全生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乙腈合成生产工艺操作规程

乙腈合成生产工艺操作规程 一、目的 以醋酸、氨为原料,在三氧化二铝催化剂作用下,在360-380℃温度下,进行反应,一步合成乙腈。 二、本操作规程适用于乙腈岗位操作使用。 三、原材料理化性质 1、乙酸 别名:醋酸冰醋酸 分子式: CH3COOH 分子量:60.05 理化性质:是一种具有腐蚀性和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熔点为16.6℃,沸点为117.9℃,相对密度为1.0492,折光率1.3718。易挥发。能溶于水、乙醇、乙醚、四氯化碳及甘油等有机溶剂。 2、液氨 分子式 NH3 分子量:17.04 理化性质:液氨为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极易气化为气氨。密度0.617g/cm3;沸点为-33.5℃,低于-77.7℃可成为具有臭味的无色结晶。气氨相对密度(空气=1):0.5 9 ;液氨相对密度(水=1):0.7067(25℃);自燃点:651.1

1℃;熔点:-77.7℃;爆炸极限:16%~25%;沸点:-33.4℃;1%水溶液PH值:11.7;蒸气压:882kPa(200℃)。 3、反应方程式 CH3COOH(醋酸)+NH3(氨)→CH3COONH4(醋酸铵)→ CH3CN(乙腈)+2H2O(水) 四、开车前准备: 1、对生产系统进行氮气置换。并进行微氧检测氧含量小于7%。 合格后方可生产。 2、检查机电、仪表及设备运转是否正常。 3、检查反应床、混合器内反应温度是否符合生产规定范围。 4、检查所有设备、阀门是否在生产规定范围内开、关。 5、将尾气一、二级吸收槽加满水,开启循环泵。观看视通位 置有水流下时,再开启引风机再调节引风机的引风量,控 制接收槽排空口有微量的进风即可。 五、备料: 1、将醋酸用物料泵从地槽中打入计量槽。向醋酸蒸馏釜中投 入3m3醋酸(第一次使用醋酸汽化釜空釜时)。再将计量槽 打满。 2、将液氨从原料大储罐中压入车间内的液氨小储罐中(液位 在顶部向下10公分处,小储罐备用)。 六、开车

选矿自动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选矿自动化结课论文 选矿自动化发展现状及趋势矿加09-3 阮桂林0972146333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2/9/25 Tuesday

选矿自动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摘要简单介绍了选矿自动化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单独变量检测,发展到现在的多变量在线检测,并指出了粒度分析仪和品位分析仪等重要选矿分析仪器的最新进展,及选矿自动化近年来的一些新技术以及过程控制、优化控制等先进方法在选矿过程中的应用,并总结了选矿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选矿自动化优化控制过程控制智能化数字化 自动化的发展对选矿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降低选矿过程中的人工成本、简化操作过程、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能耗、稳定产品质量等。因此,选矿自动化一经进入到生产实践中,就已成为现代选矿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1 选矿自动化发展历程 选矿自动化技术诞生于20 世纪40 年代初期。矿石本身的性质存在很多差异,所以,选矿工艺流程也不尽完全相同。选矿自动化设定的流程或者参数并不能具有普适性。所以,选矿自动化的发展非常缓慢。50 年代初期,选矿自动化主要是对选矿过程的某些单独的变量进行测量,并不能与其他的变量进行关联处理。到了50 年代末期,自动控制水平有了很大发展,这一点也影响到了选矿自动化,这一时期开始了模拟仪表的控制,但并不稳定。60 年代初,一批用于选矿的自动检测仪表研制成功并逐渐应用于选矿过程,比如矿浆浓度计、金属探测器以及矿浆PH 计等,有些仪表现在还应用于选矿生产中。到了70 年代初,自动检测技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一些在线检测仪被发明出来,比如X 荧光分析仪用于在线检测金属含量等。到了70 年代末,选矿过程中比较关键的指标矿浆粒度有了在线检测仪器,这种在线粒度计对提高磨矿产品质量和磨矿效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70 年代,一种新的控制理论和方法被提出来,同时电子计算机也有了迅速发展,这种理论应用于电子计算机使得计算机控制技术有了突破性的发展。70 年代中期,已经有了基于微处理器的集中分散型控制系统,这种控制系统促进了工

化工仿真技术的发展现状(2021)

化工仿真技术的发展现状 (2021)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43

化工仿真技术的发展现状(2021) 随着科技的进步,化工生产逐步向集中化、复杂化、连续化发展,化工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随之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操作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那些高危化工生产过程的企业来讲,高素质的操作人员对于安全生产显得尤为重要。以往对操作人员的培训主要通过师傅带徒弟或是现场讲解,这种培训方式不可避免的存在许多缺点: ①学员的培训时间得不到充分的保证,培训效果有限; ②培训过程中无法主动制造事故,使学员缺乏排除故障的练习机会,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有限; ③往往采取统一的方式来进行培训,不能根据不同学员的不同情况来培训,针对性较差;

④无法对学员的学习效果进行合理的评价。 而随着计算机和仿真技术的飞速发展,化工仿真培训方式在化工企业里得到了极大应用。80年代初,西方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相继采用计算机仿真培训系统训练操作工人,效果十分突出。大量统计结果表明,仿真培训可以使工人在数周之内取得现场2-5年的经验。这种仿真培训装置能逼真地模拟工厂开车、停车、正常运行各种事故状态的现象。无需投资,没有危险性,能节省培训费用,大大缩短培训时间。美国称这种仿真培训系统是提高工人技术素质,确保其在世界取得生产技术领先地位的“秘密武器”和“尖端武器”,并且有许多企业已将仿真培训列为考核操作工人取得上岗资格的必要手段。 我国于1985年开始引进了美国Audy和SimCon公司的培训系统,在此基础上,1987年北京化工大学与燕山石化公司合作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套通用型石油化工仿真培训系统并应用成功,这套系统的推广应用为我国化工领域的培训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自此,我国的化工仿真技术开始了较多的应用和发展,从单元设备的仿真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