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窑况的原因及处理

回转窑窑况的原因及处理
回转窑窑况的原因及处理

大倾角皮带因预热器溢料而造成破损

故障现象:预热器入口处溢料,导致皮带停止运转而电机正常运转,皮带

与头、尾轮产生磨擦。

原因分析:

1.预热器料位计上限位故障。

2.设备保护系统失灵。

3.岗位工与中控工责任心不强。

预防及解决措施:

1.岗位工与中控工要勤沟通,掌握当班生产计划及每次上料所需的时间。

2.上料时岗位工要对所辖区域内的设备进行监护,防止预热器入口处溢料。

3.上岗时,岗位工与中控工一旦发现皮带机不转时,要立即停机,并及时

通知调度室,以防止皮带与头、尾轮磨擦产生损坏,造成重大生产事故。

窑体弯曲出现刮、卡现象

原因:

1.在停窑初期,窑内温度较高未及时转窑。

2.烘窑时,遇到雨天或雪天,造成窑体受热不均。

3.停窑后长时间不转窑。

4.因停电,设备故障或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导致回转窑突然停转,石

灰石集中在下部,局部高温。

影响:

1.窑位窜动,影响窑头、窑尾密封。

2.窑体受力不均,震动大易损坏传动机构。

3.易损坏托轮。

防止及处理方法:

1.停电时,及时启动备用电源转窑(15min以内),防止回转窑停转时间过长。

2.烘窑时,如遇到雨天或雪天应立即启动辅传转窑,使窑筒体受热均匀。

3.通常弯曲的凸向部分在下。如弯曲不大,可将窑筒体弯曲部分向上,稍停片刻加热弯曲部分的筒体。温度较高时,需慢转窑几周后,再使弯曲的凸向部分停在上方。如此反复进行,直至基本复原为止。

4.如果筒体弯曲较大,拖轮与轮带有较大间隙,电机无法启动,应考虑大修处理。

5.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标准化操作。

结圈

原因:

1.石灰石中小粒灰石比例大,杂质含量多(SiO2、FeO3、Ali2O3、粉尘)。

2.操作不当,工艺参数不合理,致火点后移、煅烧带伸长使液相过早出现。

3.高温状态下带料停窑。

4.窑温、窑速、给料量不匹配,造成物料在高温区域内停留时间过长。

5.煤气质量差、发热植低、压力波动大,煤气在窑内未充分燃烧,导致煤气在窑尾和预热仓室内继续燃烧。

6.回转窑窑内温度控制过高,未及时调整,造成局部高温。

现象:

1.火焰短而粗,结圈出火焰白亮,窑内浑浊气流不畅,火焰受阻。窑头侧温度升高,结圈后侧筒体表面温度也升高。

2.窑尾温度降低,负压明显上升。窑尾有漏料现象。

3.窑头负压降低,并频繁出现正压,窑头有返火、窜灰现象。

4.结圈后侧来料不均匀,导致主传电机电流波动大。

影响:

1.破坏窑的受力平衡,增加传动机构的负荷,容易导致窜窑。

2.降低窑内的有效容积,增加气体及物料的运动阻力。

3.局部高温,破坏窑衬,影响热交换。

4.在清除过程中容易导致窑衬的脱落。

防止结圈的措施:

1.严格控制原料成分,必须达到工艺技术要求。

2.严格控制窑温在正常工艺范围内,避免局部长时间高温,严禁高温停窑。

3.加强操作,保证合理的工艺参数。正常生产时,严禁随意改变工艺参数。根据窑温及时调整窑速和给料量。

4.操作人员要统一操作,在窑况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工艺参数。

处理方法:

1.烧圈:冷却及热烧交替烧法。首先,减少或停止入窑的给料量(视结圈程度而定)加大煤气量和风量,提高结圈处温度,再停止喷煤气,降低结圈处温度,这样反复处理使结圈受冷热交替相互作用造成开裂脱落。

2.冷烧:在正常生产时,在结圈部位形成低温气氛,使其自然脱落。

3.冷法除圈:停窑,采用风镐、钎子、大锤等工具,人工除圈。严禁损坏窑皮。

预热器蓬料

原因:

1.预热器推杆故障。

2.预热器进口温度过高。

3.原料中粉尘过多。

处理方法:

1.发现蓬料后,将故障推杆对应的检修孔和观察孔打开,使物料冷却。如果推杆故障,通知检修人员处理。

2.如果蓬料不严重,将推杆操作箱的旋钮选至“现场”,现场手动操作推杆推料,多次试推将物料推下。

3.如果蓬料较严重,将故障推杆停止运转。进行人工捣打处理,处理结束后,恢复推杆动作,先手动试推几次,再投入自动运行。

4.调整热工参数,使预热器进口温度达到要求。

5.检查振动筛的筛分率。

预热器出温度升高口

原因:

1.预热器本体的物料不足或突然断料。

2.煤气量引风量过大。

处理方法:

1.检查上料系统排除故障,迅速投料。

2.根据生产情况调整煤气用量和引风量。

3.开启掺冷风阀进行控制。

窑尾负压过高

原因:

1.系统引风量过大。

2.窑内结圈。

3.压力表失灵。

处理方法:

1.减少系统引风量。

2.处理结圈。

3.检查仪表。

窑尾负压过低

原因:

1.窑内通风不畅,引风量不足。

2.预热器断料。

3.压力表失灵或负压测压孔堵塞。

处理方法:

1.加大系统引风量。

2.迅速给预热器投料。

3.检查仪表及测压孔,疏通测压孔。

窑皮温度过高

原因:风气配比不当,窑速低,窑内衬砖磨损严重(超过1∕2)或出现结圈等窑况。

处理方法:

1、发现窑皮温度过高时,应减少入窑煤气量和一次风量,使窑温降低。

2、上述方法不行时,如窑速可调,可以提高窑速相应增加给料量;如不允许提高窑速,应立即采取短时间停煤气,待窑皮温度降至正常后再逐渐给煤气。

3、先处理窑况,然后再降窑温。

4、如果确认为衬砖磨损严重(超过1∕2)应停窑更换。

火焰太长:

1、燃烧器外流风太大,内流风太小,风煤气混合不好。

2、二次风温偏低。

3、系统排风过大,火焰被拉长。

4、煤气热值低或煤气杂质高,煤气不易着火燃烧,黑火头长。

火焰太短:

1、窑头负压偏小,甚至出现正压。

2、二次风温度高,煤气燃烧速度快。

3、窑内结圈、结厚窑皮,或预热器系统结皮堵塞。

4、燃烧器内流风太大,外流风太小。

5、煤气质量好,着火点低,燃烧速度快。

耐火材料脱落

原因:不正常的升、降窑速及较大的温度变化或处理窑况不当,容易造成窑内

掉砖或浇注料。

现象:窑筒体局部温度过高,冷却器篦条筛上发现有砖或浇注料。

预防措施:

1.烘窑时严格按照烘窑曲线进行升温。

2.避免窑的热工制度大起大落。

3.事故停窑后要注意窑内的保温,不能急剧降温。

4.事故时停窑、启窑的速度不能过快,升温要按升温曲线进行升温。

5.处理窑况时要注意保护窑衬。

煅烧效果差的原因及调整

原因:

1.窑内填充率过大,窑速过快,煅烧时间不够。

2.风气配比不当,窑内煅烧温度低,热交换效果差。

调整措施:

1.调整推杆间隔时间,调整窑速,保证煅烧时间。

2.提高窑内煅烧温度,合理匹配一、二次风量、引风量和煤气量。

冷却器电振给料机不下料的分析与处理

原因:

1.冷却器锥形斗内有大块物料卡住下料口,导致无法下料。

2.冷却器锥形斗内有蓬料现象。

3.电振给料机参数设定不合理。

4.窑内大块物料过多从篦条筛处落下或冷却器内的耐火材料脱落造成堵料。

现象:

1.冷却器下料口处温度在卸料时,如有一个温度点始终不变或缓慢下降。

2.皮带称显示读数与电振给料机设定的振幅不符。

3.窑头观察冷却器料仓时,对应那一温度点的料位较高。

预防及处理:

1.冷却器篦条筛上的大块物料及杂物要及时清理。

2.对不下料的电振给料机要及时处理,小块物料堵料要用锤子敲打疏通堵料处,大块物料堵料需要将冷却器锥形斗割开处理。

窑头、窑尾没有负压

原因:

1.预热器顶部料仓料位低造成漏风。

2.推杆与窑速不匹配,造成窑内填充率过大,烟气受阻。

3.工艺参数调整不合理,烟气中含尘量大,使引风能力下降。

4.窑内结大圈影响引风量。

5.高温风机烟气管道闸扳阀阀前积灰过多或闸扳阀关闭造成烟气受阻或引风量小。

6.二次风流量表显示不准,实际值比表的读数大。

预防及处理:

1.严格按工艺参数操作,参数突变要及时调整。

2.保证预热器顶部料仓料位充足。

3.适当调整推杆间隔时间以保证窑内的填充率正常。

4.及时处理结圈。

5.检查高温风机烟气管道闸扳阀方向是否正确,处理闸扳阀阀前积灰或加大引风量。

6.检查二次风阀的开度及流量是否准确或适当调小二次风量。

丧失窑皮

原因:窑内的温度过高或耐火砖的炸裂,以及火焰形状发散产生打﹙漂﹚窑,窑内来料不规律或处理结圈不当,操作方法不规范造成的结果。

预防及处理:

1.保证窑内正常的煅烧温度。

2.加强操作,调整风气配比,稳定热工参数,保证火焰的形状。

3.保证上料系统稳定给料。

4.处理结圈时要精心,注意保护窑皮。

推杆多推或连推

原因:推杆控制程序故障

现象:推杆故障报警,推杆多推或连推,主传电机电流增高,预热仓单仓温度低。

处理:

1.岗位工到现场确认并通知调度室。

2.注意观察主传电机电流,如果波动大要及时查找原因。

回转窑单机操作安全规程(新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回转窑单机操作安全规程(新 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回转窑单机操作安全规程(新版) 1、运转过程中,不要触及咬入侧的轮箍和滚轮,不得让异物进入啮合面。检查轮箍面和滚轮面时,要站在咬入侧的相反位置。 2、停车或突然停电时,应及时调节好负压,以防窑内和热风炉内的余热自下料管往上冒出。 3、必须在最低转速下起动;若在中央仪表室起动,现场留人检查,并将速度调整钮旋至最小。 4、开停机时,不宜迅速将转速调到最大和最小,应缓慢逐步调整。 5、每勤确认并调整密封油量;并至少一次对轮箍及滚轮面上附着粉尘进行检查、清理。 6、各部位特别是高温部位的机件要加强紧固,并检查焊接部位是否有裂痕。

7、干燥系统停止后,应继续保持回转窑运行1小时以上,使窑壳体温度降至50℃以下,以免冷却不均匀而导致窑体变形。 8、发生突然停电或驱动电机故障且窑内有料时,将现场盘操作开关置“切”,并打开鼠笼底部清理孔,排出窑内的精矿。若为驱动电机故障,应继续运转鼠笼机并控制好负压,将窑内排出的精矿送干矿仓。 9、窑体往下移动并重压下挡轮时,应通知点检员进行滚轮调整。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污泥处理方法

1前言 厌氧消化是污泥处理常用的减容稳定工艺,具有能耗低、污泥稳定性好、产生沼气等优点,但由于污泥固体的生物可降解性低,完全的厌氧消化需相当长的时间,即使20~30d的停留时间仅能去除30%~50%的挥发性固体(VSS),污泥固体细胞分解和胞内生物大分子水解为小分子,是厌氧消化的限速步骤,因此提高厌氧消化效率的一个主要途径是促进污泥细胞的分解,增强其生物可降解性 〔1、2〕目前有几种促进污泥分解的方法 〔3、4〕(1)热解法;(2)化学法:酸或碱处理。(3)机械法:超声波、球磨、高压均质和剪切均质等;(4)氧化法:过氧化氢和臭氧氧化;(5)生物法:酶处理。在污泥厌氧消化前采用这些技术进行强化处理,可增强生物降解效率,并减少污泥处理量。 2污泥厌氧消化的强化技术 2.1热解 污泥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脂类相对易下降解,而蛋白质却难以被水解酶水解,采用热解预处理可以破坏细胞壁促使蛋白质释放而得以降解。热解处理可应用于不同类型的污泥。对于初沉污泥,热处理并不能提高其降解性,但能增强其脱水性能Li等 〔5〕发现活性污泥的最佳热处理条件是170℃加热60min,小试实验结果表明在随后的厌氧消化中,经热解的污泥只需5d停留时间COD去除率即可达到60%。造纸工业污泥最佳的热解温度为150℃~160℃,这是由于造纸污泥含有较多的纯生物体。研究表明,在135℃热解处理后的污泥消化VSS破坏率比对照污泥在15d、12d的停留时间下,分别增加了135%、235%。热解强化处理的效果并不与温度成正比,温度过高会对厌氧消化产生负面影响。 〔6〕发现活性污泥的最佳热解温度在175℃左右,温度再高效果会出现下降。另有研究者发现,温度超过200℃热解处理会导致厌氧消化产气量的下降,这可通过一种分子内反应—Maillard反应解释。在此反应中,减少的糖类与氨基酸反应生成一种褐色的多聚氮,其溶解性和组成与腐殖酸相似,这种物质很难降解甚至起抑制作用。虽然在100℃以下的低温就开始产生这种反应,但其产生量随着温度升高以及停留时间增加而增多,并可能形成二恶英。 〔7〕报道,挪威的Hias污水处理厂运用热解对污泥进行厌氧消化的强化处理,生产

水泥的回转窑检修说明书(附简图)

回转窑检修标准 第一章总则 本篇只适用本厂φ4.8×72m回转窑,其他规格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检修周期和内容 第一条:检修类别分为小修、中修、大修。 检修周期按下表2—1执行 表2—1 第二条:检修内容 一、小修: 1、检查、紧固传动设备各联接螺栓及地脚螺栓; 2、打开主减速机检查口,检查齿轮啮合情况及油的润滑情况; 3、检查调整各铜瓦的间隙; 4、更换或添加部分托轮组的润滑油,清除积存的油垢灰尘; 5、更换损坏的油勺,并检查紧固各档托轮端盖螺栓及各个地脚螺栓; 6、将托轮调整顶丝螺扣处的灰尘清除并涂黄油,以防锈死; 7、检查轮带与垫板的间隙情况; 8、检查主减速机供油站,处理管路各连接的漏油、渗油及堵塞等现象; 9、检查传动齿轮的啮合情况及紧固大齿轮对口螺栓; 10、检查喷煤咀及更换;

11、检查窑头密封装置,更换已损坏的密封钢片及调整钢丝绳装置; 12、检查窑尾密封装置及挡料圈和冷烟室的耐火砖情况; 13、检查窑尾下料舌头及窑尾、窑口铁情况,必要时进行更换; 14、检查冷却水系统。 二、中修 1、小修的全部内容; 2、根据运转情况,打开主减速机检查盖检查各级齿轮啮合情况,测量轴承游隙并做好记录,更换新的润滑油; 3、检查弹性联轴器销钉和胶圈,根据运转情况测量传动系统联轴器的同轴度并做好记录; 4、测量小齿轮两支撑轴承游隙并做好记录,必要时更换轴承; 5、车削轮带及托轮的台阶(在窑体上车削),必要时进行托轮调整; 6、清洗检查、更换各档托轮铜瓦,更换新的润滑油; 7、检查传动齿轮啮合情况,铲除齿轮边缘产生的台阶,添加新的润滑油; 8、更换窑头、窑尾密封装置; 9、修补窑体已损坏筒体; 10、利用检测仪器测量各段筒体变形、筒体中心几何线,必要时进行托轮调整。 三、大修 1、小修、中修的全部内容; 2、修一墩以上的基础,重新加固或重新灌浆;

回转窑结圈的原因

13 结圈形成的原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13.1 结圈形成的原因当窑内物料温度达到1 200℃左右时就出现液相,随着温度的升高,液相粘度变小,液相量增加。暴露在热气流中的窑衬温度始终高于窑内物料温度。当它被料层覆盖时,温度突然下降,加之窑简体表面散热损失,液相在窑衬上凝固下来,形成新的窑皮。窑继续运转,窑皮又暴露在高温的热气流中被烧熔而掉落下来。当它再次被物料覆盖,液相又凝固下来,如此周而复始。假如这个过程达到平衡,窑皮就不会增厚,这属正常状态。如果粘挂上去的多,掉落下来的少,窑皮就增厚。反之则变薄。当窑皮增厚达一定程度就形成结圈。形成结圈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13.1.1 入窑生料成分波动大,喂料量不稳定实际生产过程中,窑操作员最头疼的事是人窑生料成分波动太大和料量不稳定。窑内物料时而难烧时而好烧或时多时少,遇到高KH料时,窑内物料松散,不易烧结,窑头感到“吃火”,熟料fCaO高,或遇到料量多时都迫使操作员加煤提高烧成温度,有时还要降低窑速;遇到低KH料或料量少时,窑操作上不能及时调整,烧成带温度偏高,物料过烧发粘,稍有不慎就形成长厚窑皮,进而产生熟料圈。 13.1.2 有害成分的影响分析结圈料可以知道,CaO+A1203+Fe203+Si02含量偏低,而R20和S03含量偏高。生料中的有害成分在熟料煅烧过程中先后分解、气化和挥发,在温度较低的窑尾凝聚粘附在生料颗粒表面,随生料一起人窑,容易在窑后部结成硫碱圈。在人窑生料中,当MgO和R20都偏高时,R20在MgO引起结圈过程中充当“媒介”作用形成镁碱圈。根据许多水泥厂的操作经验,当熟料中MgO>4.8%时,能使熟料液相量大量增加,液相粘度下降,熟料烧结范围变窄,窑皮增长,浮窑皮增厚。有的水泥厂虽然熟料中MgO<4.0%,但由于R20的助熔作用,使熟料在某一特定温度或在窑某一特定位置液相量陡然大量增加,粘度大幅度降低,迅速在该温度区域或窑某一位置粘结,形成熟料圈。 13.1.3 煤粉质量的影响灰分高、细度粗、水分大的煤粉着火温度高,燃烧速度慢,黑火头长,容易产生不完全燃烧,煤灰沉落也相对比较集中,就容易结熟料圈。取样分析结圈料未燃尽煤粉较多就是例证。另外,喂煤量的不稳定,使窑内温度忽高忽低,也容易产生结圈。 13.1.4 一次风量和二次风温度的影响三风道或四风道燃烧器内流风偏大,二次风温度又偏高,则煤粉一出喷嘴就着火,燃烧温度高、火焰集中,烧成带短,而且位置前移,容易产生窑口圈,也称前结圈。 13.2 前结圈 在正常煅烧条件下,物料温度达1350—1450 ℃时,液相量约为24%,粘度比较大。当熟料离开烧成带时,温度仍在1300℃以上,在烧成带和冷却带的交界处,熟料和窑皮有较大的温差。带有液相的高温熟料覆盖在温度相对较低的窑口窑皮上就会粘结形成前结圈。对于预分解窑来说,前结圈是不可避免的,只是高一点和矮一点的问题,尤其当窑操作员控制二次风温度过高、燃烧器内流风偏大和采用短焰急烧时,烧成带高温区更为集中,液相更多,粘度更小,熟料进入冷却带时,仍有大量液相在交界处迅速冷却。温差越大粘结越严重,前圈长得更快。另外,短焰急烧,熟料晶相生长发育差,易烧出大块熟料。但熟料中细粉比例也增加,冷却机返回窑的粉尘量大,这样更促进前圈的增长。 13.3 熟料圈它结的位置是在烧成带与过渡带之间,是窑操作员最头疼,对窑危害最大的结圈。在熟料煅烧过程中,当窑内物料温度达到1280℃时,其液相粘度较大,最容易形成熟料圈。这时如果生料KH、n值较低,操作时窑内拉风又太大,火焰太长,烧成带后边浮窑皮逐渐增长、长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形成熟料圈。 13.4 熟料圈形成以后的现象 1)火焰短而粗,火焰前部白亮但发浑,窑内气流不畅,火焰受阻伸不进窑内。窑前温度升高,窑简体表面温度也升高。

回转窑焚烧工艺方案

7.危险废物焚烧处理车间设计 7.1设计基本参数 表7-1焚烧炉设计基本参数 注:烟气排放性能保证值达到相关要求。 7.2危险废物特性 危险废物的设计低位热值:3500Kcal/kg。危险废物的特性参数设计基准值取值如下: 表7-2焚烧物料基本参数

爆炸性危废不能进入危险废物焚烧系统,有爆燃性的危废需通过与其他危废配伍后才能焚烧; 7.3排放要求 焚烧炉外排烟气中执行《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表3中焚烧容量为300-2500kg/h浓度限值要求。 表7-3《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烟气排放要求 注:在测试计算过程中,以11%O2(干气)作为换算基准。 焚烧炉排气筒高度满足《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的规定,焚烧量2000~2500kg/h,排气筒最低允许高度50m。 焚烧炉排气筒按GB/T16157的要求,设永久采样孔,安装用于采

样和测量的设施。 7.4 焚烧总体工艺设计 图7-1焚烧处理工艺流程图 7.4.1 废物进料系统 本系统物料入炉方式采用分系统进行设计,分为固体、半固体物 出渣机 回 转 窑 布袋除尘器 多组分燃烧器 二级洗涤塔 洗涤泵污水站 一级洗涤塔 补水 推料机构链板输送机 液压缸软化水箱 软水器 自来水 锅炉给水泵 多组分燃烧器水冷夹套烟囱 干法脱酸塔固态危险废物 行车控制计量雾化设备燃料油出灰出灰 出灰出灰引风机湿式电除尘器 冷却循环系统 碱 液 二级循环水池 一级循环水池称重加药系统石灰仓 罗茨风机一次鼓风机 废气接口 冷却泵进料斗及二级密封门 溶液储罐氨水雾化泵 喷枪 急 冷 塔雾化泵站急冷水箱废液助燃风机换热器 称重加药系统 活性炭罗茨风机分汽缸 排水泵二次鼓风机 废液助燃风机 液态危险废物冷却塔控制计量雾化设备 包装废弃物斗式提升机 二 燃 室 余热锅炉洗涤泵 液压缸 泵 液压站 自来水 一级循环水池料坑废气急冷水箱 一级循环水池自来水

水泥回转窑窑尾烟气净化除尘系统的技术改造(精)

水泥回转窑窑尾烟气净化除尘系统的技术改造 简介:由戈尔公司负责对山西水泥厂窑尾布袋收尘器进行技术改造,于一九九七年九月完成改造并运行至今已近两年,根据最近一次检修期间对滤袋强度所进行的测试分析表明:滤袋预期寿命可达五年以上. 关键字:除尘-收尘器 一、前言 根据山西水泥厂生产和技术部门提供的"山西水泥厂2000吨回转水泥窑窑尾烟气净化系统工艺流程以及有关除尘设备的设计要求和参数",由戈尔过滤产品(上海)有限公司会同本公司在美国、新加坡、韩国等水泥厂烟气治理技术专家,利用戈尔公司在国外水泥厂烟气净化除尘设备上广泛应用GORE-TEX?薄膜滤料取得的成功经验,并对山西水泥厂目前回转水泥窑窑尾反吹风袋式除尘器的使用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由戈尔公司负责对山西水泥厂窑尾布袋收尘器进行技术改造,于一九九七年九月完成改造并运行至今已近两年,根据最近一次检修期间对滤袋强度所进行的测试分析表明:滤袋预期寿命可达五年以上。 二、选用GORE-TEX?薄膜滤袋对回转水泥窑窑尾反吹风大布袋除尘器的改造依据 2、1 主要技术参数 2、1、1 山西水泥厂回转水泥窑窑尾除尘器烟气净化技术要求及工况条件 1、烟气净化的处理风量: 423,000Am3/hr. 2、滤袋尺寸:Φ300×9300mm 3、原设计滤袋数量: 2208只 4、除尘器过滤分室: 16 室 5、原设计除尘器过滤速度: 0.36m/min(全运行) 0.39m/min (一室清灰时) 6、粉尘入口浓度:≤80g/Nm3 7、烟气温度:<250C 8、排放指标要求:≤100mg/Nm3

2、1、2 水泥厂回转水泥窑窑尾烟尘的主要特点: 一般来说,水泥厂回转水泥窑窑尾烟尘的主要特点有:粒径细(平均粉尘粒径1-30μ);湿度大;烟气温度高且波动大;以及粉尘入口浓度高等特点。 2、2 水泥厂回转水泥窑窑尾烟气净化和薄膜滤料袋式除尘器的应用 熟料煅烧是水泥生产中的重要工艺环节,其主要污染物为高温高浓度含尘烟气。其粉尘排放量可约占整个水泥厂粉尘总排放量的70%左右。目前,国内水泥厂大部分选用静电除尘器除尘,其特点是:运行阻力低;超负荷运行能力强,操作管理相对省事。但是静电除尘器必须对烟气进行调质处理以提高其除尘效率,如果粉尘排放控制要求严格(即达到小于50mg/m3的水平),即使静电除尘器的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大幅度增加,也难以达到粉尘的排放要求。因此,近年来北美、韩国等不少大型水泥厂都纷纷将静电除尘器改造为布袋除尘器。另外,对现有水泥生产厂家来说,不但要求能控制粉尘排放,而且希望能不断地增加产量,降低生产能耗,减少生产成本。许多应用实例表明,在水泥厂回转水泥窑窑尾烟气净化除尘器选用GORE-TEX?薄膜滤袋后,无论技术、环保还是经济效益都十分显著。 2.3系统改造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山西水泥厂2000吨新型干法超短窑(直径3.962米,长度42.672米)与LM32.40莱歇磨(每小时产量160吨)共用一台BFRS型反吹风袋收尘器。从1995年11月正式投产至1996年10月,虽然系统产量只有每小时50吨,但原设计选用的国产玻纤滤袋已经开始出现大量破损,排放浓度严重超标。随着窑系统产量的提高及系统风量的增加,在生料磨与窑同时运行的工况下, 收尘器的压差上升至1800Pa;而当磨停机窑单独运行时,收尘器的压差很快达到极限报警值(2750Pa),窑系统出现正压,严重影响了窑的正常生产,至1997年4月滤袋全部破损,收尘器已经失去其除尘的作用。因此于1997年9月由戈尔公司负责对收尘器进行了改造,选用了具有“表面过滤”功能的GORE-TEX?薄膜滤袋 三、选用GORE-Tex?薄膜滤袋之后,水泥回转窑除尘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作为滤袋洪应商的戈尔过滤产品(上海)有限公司可以向山西水泥厂提供使用GORE-TEX?薄膜滤袋除尘器设备的运行技术保证。即在双方共同认可的总体、技术和测试条件下应用,在寿命保证期内可以达到下列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1、风量测定不低于原设计值,即达到: 423,000Am3/hr.@250℃ 2、滤袋足寸:ф300x 9300mm 3、滤袋数量: 1152只

我国污泥处理现状及新工艺

我国污泥处理现状及新工艺在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约占总处理量的0.3 %~ 0.5 %(以含水率 97 %计)。污泥成分复杂,含有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及重金属等,必须进行适当的处理,才能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目前大量未稳定处理的污泥已成为污水处理厂的沉重负担,如何将产量巨大、成分复杂的污泥进行妥善安全地处理,使其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已成为深受关注的重大课题。 1.1污泥处理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后,城市污水处理厂发展迅速,一大批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开始建设并相继投产。但是,近十年来由于没有严格的污泥排放监管,致使许多大中型城市出现污泥嗣城的现象,给生态环境带来隐患。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费用仅占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的24%~45%。而发达国家的污泥处理费用占污水处理厂总投资的50%~70%。常用的污泥处理方法有:浓缩,污泥调理,厌氧消化,脱水。堆肥等处理技术。至于好氧消化,湿式氧化,消毒,热干燥,焚烧,低温热解等尚处于研究试验阶段。 1.2污泥常规处理方法 (1)浓缩 污泥浓缩方法有重力浓缩、气浮浓缩和离心浓缩。污泥浓缩后其含水率可降为95%左右,仍为液体流动状态。重力浓缩法储存污泥能力高,操作简单,是最常用的污泥减容手段之一。

(2)污泥调节 污泥调节处理可降低污泥的亲水性和提高脱水效率,常用的调节方法有化学调节法、热力调节法。热力调节法和水冻一熔融法、投加惰性物质等方法处在试验研究阶段。 (3)污泥脱水 污泥脱水后的含水率一般可降至70%~80%.减少污泥的体积。常用的脱水方法有自然干燥和机械脱水两种目前常用的机械脱水机有真空过滤机、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和离心机。转鼓离心机和带式压滤机是近年 (4)厌氧消化 污泥厌氧消化是目前最常用的污泥稳定处理工艺,有中温消化(3 2~C~35~c)和高温消化。随着技术的进步.厌氧消化又发展为两相消化和两级消化,在实验研究的两级、两相消化]艺有:厌氧一好氧两相消化;高温酸化一中温甲烷化两相厌氧消化;中温一高温二级处理工艺等。 (5)堆肥化 堆肥化是一种无害化、减容化和稳定化的综合处理技术,系由混合微生物群落在潮湿的环境中对有机物进行分解。堆肥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可以有效地杀死病原微生物及各种寄生虫卵,是一种无害化、减容化、稳定化的综合处理技术。 2.1污泥减量化技术 污泥减量化机理目前已成为研究热点,其原则是使污泥尽量消灭

回转窑简介

回转窑简介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回转窑自动控制系统结构图 以烧结带温度的实时专家控制器为核心,辅助窑前数据挖掘、熟料质量和筒体温度的在线检测子系统,建立起的一种回转窑综合智能检测自动控制系统。

回转窑窑体的主要结构包括有: 1.窑壳,它是(旋窑)的主体,窑壳钢板厚度在40mm左右的钢板,胎环的附近,因为承重比较大,此处的窑壳钢板要厚一些。窑壳的内部砌有一层200mm 左右的耐火砖。窑壳在运转的时候,由于高温及承重的关系,窑壳会有椭园型的变形,这样就会对窑砖产生压力,影响窑砖的寿命。在窑尾大约有一米长的地方为锥形,使从预热机进料室来的料能较为顺畅地进入到窑内。 2.胎环、支持滚轮、轴承、胎环与支持滚轮都是用来支撑窑的重量用。胎环是套在窑壳上,它与窑壳间并没有固定,窑壳与胎还之间是加有一块铁板隔开,使胎环与窑壳间保留一定间隙,不能太大也不能过小。如果间隙太小,窑壳的膨胀受到胎环的限制,窑砖容易破坏。如果间隙太大,窑壳与胎环间相对移动、磨擦更加利害,也会使窑壳的椭圆变形更加严重。通常要在二者间加润滑油。我门可以通过窑壳与胎环间的相对运动来凭估计窑壳的椭圆变形程度。窑壳与胎环之间存在着热传导率的差异,必需借助外部的风车来帮助窑壳散热,平衡减小两者间的温差。否则窑壳的膨胀会受到胎环的限制。在开窑时,窑壳的升温速率高于胎环,窑工必须控制(旋窑)的升温速率在50℃/h,这样有利保护窑砖。通常托轮要比轮带宽50-100mm毫米左右,滚轮轴承是采用巴氏合金,如果轴承失去润滑,会使轴承因温度过高而烧坏。在轴承处都有冷却水进行循环冷却。为减少窑壳对胎环的热辐射,造成托轮温度过高,在二者之间都加有隔热板来减少热辐射。回转窑(旋窑),一般有2组到3组托轮。 3. 止推滚轮

利用水泥厂处理危险废物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专题(设计) 课题名称:关于水泥厂利用废弃物 年级专业:安全大专051 学生姓名:陈敏慧学号:040300383 指导老师:张晓东职称:高级 导师单位: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目录 摘要 (1) 引言 (1)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利用可燃工业废气物的历史 (1) §1.2我国目前的形势 (4) §1. 3艰苦的摸索和试验工作的进步 (5) §1.4关于利用水泥回转窑和利用废弃物技术的建议 (7) 第二章研究内容 §2.1水泥工业利用废弃物的主要途径和问题 (9) §2.2欧盟新公布的法规 (10) §2.3德国水泥回转窑利用废弃物的有关规定 (12) 第三章德国的一些研究成果 3.1微量元素在水泥回转窑系统中的挥发性 (13) 3.2水泥回转窑排放的微量元素量 (14) 3.3微量元素浸出试验 (15) 致谢参考文献 (17)

我国启动可燃废物生产水泥 作者:陈敏慧安全管理051班学号040300383 摘要 随着世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人们越来越关注各类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目前对于废弃物的处置通常的方法是用焚烧炉进行焚烧或者填埋,采用填埋的方法将占用大片土地并会产生二次污染。相比之下,利用水泥回转窑比专业焚烧炉在经济性、防止二次污染、无害化处理的彻底性方面更具优势。 关键字:水泥废弃物水泥回转窑 引言 现代水泥工业是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物,也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经济增长的支撑之一。根据现今科技发展成果及其应用趋势来判断,水泥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是一种难以被替代的经济实用的大宗建筑材料。水泥工业作为现代工业生态系统和经济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因为其生产工艺的固有特点,使其在发展全社会的循环经济中具有较显著的"链接"作用。由于现代水泥工业科技成果的研发和应用,近年来已取得较大进展。水泥企业在循环经济系统的自身"小循环"中已颇显效益。同时在与其他工业行业"链接",实现多个产业之间的互补、互用、互利等"中循环"方面也成效卓越。而且还可以在全社会的大系统中,为实现"大循环"作出相应的贡献。 世界和中国水泥工业的前途和魅力就在这里。将来的水泥厂不再仅仅是烧制水泥,它应该成为处理社会垃圾的一座庞大的焚烧炉。那时候的水泥工业与社会和谐发展,将成为名副其实、真正意义上的环境友好型行业。 这绝不是异想天开。在实现零污染零排放,在余热发电乃至其他方面,不论是中国的水泥制造业还是外国的水泥公司,都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只是作为一种成熟的理论升华、并把其概括为"四零一负"提出来 随着世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人们越来越关注各类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目前对于废弃物的处置通常的方法是用焚烧炉进行焚烧或者填埋,采用填埋的方法将占用大片土地并会产生二次污染。相比之下,利用水泥回转窑比专业焚烧炉在经济性、防止二次污染、无害化处理的彻底性方面更具优势。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利用可燃工业废弃物的历史 世界发达国家对利用水泥回转窑来处置和利用可燃工业废弃物的工业实践已有近30年的历史,技术上成熟,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我国水泥生产在原料中使用电厂粉煤灰、高炉矿渣、硫铁渣、铜渣、烟气脱硫石膏、电石渣、赤泥等工业废弃物也已多年。据初步统计,全国水泥生产中所需原料约有20%以上来自上述工业废弃物。但与国外相比,我国在政策支持、技术水平和规模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

回转窑系统结圈原因

回转窑系统结圈原因.事故怎样判断和安全处理 (一)、回转窑结圈 1.造成结圈的主要原因 a、精矿粉品位低,SIO2高在有FeO存在的情况下,容易生存低熔点硅酸盐矿物。 b、生球强度低,在运输过程中容易产生粉末。 c、链篦机干球焙烧强度低,入窑后再次产生粉末。 d、操作不当回转窑窑温度控制过高,造成局部高温。 e、煤粉灰分含水量量高,灰分的熔点低,当灰分的熔点低于或接近焙烧温度时容易结圈。 f、高温状态下停窑。 2.防止结圈的措施 a、严格控制原、燃料成分达到技术要求。 b、提高生球强度。 c、控制焙烧质量,入窑球抗压强度控制在800N/个球以上杜绝粉末入窑。 d、严格控制窑温,不造成局部长时间高温。 e、严禁高温停窑。 3.回转窑清圈机处理方法 (1)旧的方法、冷却法除圈:,除圈的人工方法。采用风镐、钎子、大锤等工具(2)、新旧方法烧圈.热窑机械去除结圈:a、冷烧及热烧交替烧法。首先减少或停止入窑料(视结圈程度而定),在窑内结圈处增加煤量和风量,提高结圈处温度,再停止喷煤降低结圈处温度这样反复处理使圈受冷热交替相互作有用,造成开裂而脱落。;b、冷烧:在正常生产时,在结圈部位造成低温气氛使其自行脱落。新型快速方法停窑用回转窑结圈清圈机快速处理结圈 (二)、回转窑结块原因 1、结块的原因:是由于生球质量差,在链篦机内粉化或链篦机焙烧球强度不够,在回转窑内破裂后结块或排入环冷机后粘结成块 2.控制措施:a、严控进厂原、燃料质量,把好造球关;b、造球机启动控制;c、布料厚度与机速;d、提高生球和链篦机上干球质量;e、稳定热工制度防止局部出现高温。 3.结块处理方法:发现固定筛上有大块及时打碎或扒出。

回转窑操作规程

回转窑试运行注意事项 1.试运转前要检查基础标高是否有变动,检查各处螺栓是否拧紧,检查各润滑点润滑油是否加足。检查转动部分是否有异物卡住,检查各冷却水管路是否畅通,有无渗漏现象,各处检查、验证无误后才能进行试运转。 2 回转窑在砌前进行的试运转,运转时间如下: 2.2主、辅电动机空载试运转:2小时; 2.3 主电动机带动减速器试运转:2小时; 2.4 辅助电动机带动减速器试运转:2小时; 2.5辅助电动机带动回转窑试运转:2小时; 2.6主电动机带动回转窑试运转:8小时; 3 运转时的检查 3.1 电动机、减速器轴承和传动轴承的温升不得超过25℃,各部分润滑情况良好。 3.2 挡轮装置运转正常 3.3 轮带与托轮接触宽度应不小于工作宽度的75%。 3.4 窑体两端密封装置和各冷却风装置是否保持良好状态,不允许有过大的漏风。 3.5 运转时无振动、冲击等异常声响,大齿圈与小齿轮接触情况良好,大齿轮罩密封正常。 3.6 各处螺栓不得有松动现象。 4 砌砖后点火前一般不应快速转窑,以防耐火砖松动。为防止窑体

变形,可隔7~10天用辅助传动慢转窑90°~100°,点火前应重新检查耐火砖,并逐环楔紧。 5 砌砖后的试运转 窑筒体砌砖后的试运转可与烘干窑衬同时进行,这时由于窑重量增加,要检查各油箱温升不得超过35℃,轴承温升不得超过40℃,电动机负荷不应超过额定功率的25%,特别要检查托轮调整得是否正确,托轮与轮带表面是否均匀接触等。 其它检查项目砌砖前运转。 金广镍铬材料有限公司 2008-9-20

回转窑的操作、维护及检修 1. 点火与起动 点火前应对回转窑及其附属设备作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查,确定完全正常后方可点火。其步骤如下: 1.1 首先起动液压挡轮油站及各润滑油站,待加油工作正常后,才能起动其它设备。 1.2 在窑内均匀铺上一层约400-500mm厚的碎木材,木材上再均匀铺上一层约200mm厚块煤(块的粒度60-150)撒上废机油,然后打开排风口从旁通管自然排风,使窑内微感有气流通过,此时即可用油棉纱点火,进行低温烘窑,低温烘窑时间为8小时。 1.3 点火后,要注意观察煤的燃烧情况,要确保煤充分的燃烧起来,当煤完全燃烧起来后,每间隔10分钟转动一次窑体,每次1/4转,以平衡热膨胀并保证窑衬均匀加热及除灰。当低温烘窑8小时,窑内温度达500度左右时,送入天然气转入高温烘窑阶段,高温烘窑时间为64小时,升温为每小时10度,当窑温升至1100度后再恒温烘窑4小时,这时就可以进本料转入生产阶段。观察窑内火焰时,要戴上防护眼睛、侧身观察,防窑内止回火伤人。 1.4 天然气烘窑时,窑体要慢速转动,同时窑尾排风机应逐渐开户,但不要开得过大,否则大量燃料进入窑尾,可能引起爆炸。 1.5 要随时观察各温度测点的变化情况,根据温度显示调整天然气量和风量,要严格按照升温速度进行升温,杜绝升温时忽高忽低的现

各种污泥处理方法的比较

各种污泥处理方法的比较常用的污泥处置方法有焚烧、污泥农用、土地卫生填埋、制作建材、海洋处置等几种方法。其中海洋处置由于其造成海洋污染、破坏海洋生态已经被各个国家明令禁止。 污泥焚烧是最彻底的处理方法,基本上可以达到减容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目的。一般污泥经焚烧处理后,其体积可以减少85%~95%,质量减少70%~80%。高温焚烧还可以消灭污泥中的有害病菌和有害物质。通过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将脱水污泥直接用焚烧炉焚烧;另一类是将脱水污泥先干化再焚烧。污泥焚烧要求污泥有较高的热值,因此污泥一般不进行消化处理。一般当污泥不符合卫生要求,有毒物质含量高,不能作为农副业利用时,或污泥自身的燃烧热值高,可以自燃并可利用燃烧热量发电时,可考虑采用污泥焚烧。焚烧所需热量,主要靠污泥含有的有机物燃烧,如污泥所含有的有机物燃烧所产生的热能。焚烧最大优点是可以迅速和较大程度地使污泥减容,并且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不需存储设备,能够满足越来越严格的环境要求和充分地处理不适宜于资源化利用的部分污泥。污泥的焚烧处置不仅是一种有效降低污泥体积的方法,设计良好的焚烧炉不但能够自动运行,还能够提供多余的能量和电力,因此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均期望通过焚烧处置污泥来解决日益增长的污泥量和以前通过填理处置的部分污泥。 污泥的农田利用很早就得到应用。这种利用和处置方式致使污泥最终剩余物问题得到真正解决,因为其中有机物重新进入自然环境。污泥中含有丰富的各种微量元素,施用于农田能够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的生长。同时污泥中也含有大量病原菌、寄生虫(卵)、以及铬、汞等重金属和多氯联苯、二恶英、放射性核素等难降解的有毒有害物。一般来说,污泥要作土地处置必须经无毒无害化处理,否则,污泥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会导致土壤或水体的二次污染。因此各国对土地利用的污泥标准要求越来越严格。污泥农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严格控制污水厂污泥的有毒有害物质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

水泥回转窑处置危险废物技术研究

水泥回转窑处置危险废物技术研究 一、前言 危险废物是指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方法鉴别认定的具有毒性、易燃性、易爆性、腐蚀性、化学反应等性质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能造成危害的废物。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据1994年市环保局对185家单位所做的危险废物重点调查资料提供,产生危险废物315343吨/年,其中有机物为71902吨/年,能进入水泥窑焚烧的有5万多吨/年。其中很大数量提供给乡镇砖瓦厂作燃料,也有了焚烧炉焚烧。但这些焚烧炉中,除少数外,普遍存在规模小、技术落后、管理不严等问题,这些处置方式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污染。 国外工业化国家从七十年代开始采用水泥回转窑处置工业危险废物。大量的研究与实践表明,水泥回转窑燃烧温度高,物料在窑内停留时间长,又处在负压状态下运行,工况稳定。大量有害物质在窑内被降解,废气排放符合不环保规定,又不向外排出废渣。同时,这种处置过程是利用水泥生产过程同步进行,处置成本低,因此被国外专家认为是种合理的处置方式。 二、国内外利用水泥回转窑处置危险废物现状

水泥窑处置危险废物技术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早在七十年代就已开始采用。以美国为例,已有几十家水泥厂将危险废物作为替代燃料在水泥窑上进行焚烧处置,其替代量一般在20—60%。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对水泥回转窑的监测结果表明,水泥回转窑使用危险废物为替代燃料,不仅对环境没有危害,而且被列为最佳示范现有技术。根据日本麻省水泥株式会社的一份资料上显示,日本在水泥窑上处置工业危险废物具有面广、量多的特点,目前已能处置包括生活污泥在内的多种危险废物。 日本某水泥厂处置废物系统图: 我国目前危险废物的利用和处置工作水平较低。普遍存在着处置不合理的地方,特别在将废物作为能源使用的场合,这一点尤为特出。 我公司从95年开始,研究利用水泥回转窑处置危险废物的工作,96年进行了试烧工作,97年被列为上海建材集团重点科研项目,对该技术进行了较全面的探索和研究。 三、试烧工作

回转窑结圈

回转窑结圈/治理清除预防回转窑结圈的设备/回转窑清圈机/窑结圈处理机/回转窑结圈觧 决措施 生产中使用回转窑设备的正常生产非常重要,关于回转窑结圈的问题原因,我们巳经探讨许多,也介绍了回转窑故障事故,回转窑结圈前结圈,窑后结圈的原因,以巳处理方法,现着介绍一下制理处理清除回转窑结圈的设备,名称回转窑清圈机别名窑结圈处理机/的创造发明过程,,用什么机械设备处理回转窑结圈解决回转窑结圈措施一、概述 由巩义市中佳节能设备制造公司研制的提高回转窑产能的高新技术产品.预防治理处理回转窑结圈的设备,快速处理回转窑结圈的设备,处理回转窑结大球大蛋设备,回转窑清圈机.窑内结蛋球打蛋机,窑内结圈处理机(窑内结圈打圈机铲圈机)是针对回转窑普遍存在的回转窑皮不均匀、回转窑厚窑皮、回转窑长窑皮、回转窑内结圈、回转窑内结瘤、回转窑内结蛋结大小球、等痼疾导致回转窑红窑、料层不均匀、回转窑系统阻力增大、回转窑内有效截面积缩小,严重影响回转窑产能和有郊预防回转窑结圈而设计的,一种机电一体化并具有智能化的中型机械,该机由、钎杆、冲击装置、行走自动退让系统、冷却系统和人工变频控制系统组成,一般规格长十至二十二米,宽一点五至二点二米,高一点八至三点五米。实际大小、回转窑结圈快速清圈机长度根据用户现场要求设计和配置。 回转窑结圈、结瘤、结蛋、长厚窑皮和长长窑皮是各种回转窑普遍存在的现象,曾有人说过回转窑结圈是世界性难题。无论是早期的湿法水泥回转窑系统,还是近年来兴起的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氧化球团回转窑系统;无论是以煤为燃料的回转窑还是以气或油为燃料的回转窑;无论是各种水泥回转窑、红钒钠回转窑、氧化铝熟料回转窑、氧化镁回转窑、氧化球团回转窑、二氧化钛回转窑和活性石灰回转窑等氧化类回转窑,还是碳素回转窑、永磁铁氧体回转窑或还原钛铁矿回转窑等还原类回转窑;从小到直径不足1米的永磁铁氧体回转窑到直径6米以上的大型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氧化球团回转窑等,几乎所有的回转窑都有结圈的问题。回转窑结圈,严重的影响了回转窑的运转率,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河南某企业的活性石灰回转窑,投资数千万元人民币,由于频繁结圈,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导致长期不能达产,甚至长期停产。国内某企业在投资活性石灰窑选型时,由于考虑活性石灰回转窑有结圈问题,居然决定放弃石灰活性度高的回转窑系统,转而选用石灰活性度较低的竖窑系统。又如国内某红钒钠回转窑生产企业准备耗资数百万元建造煤气发生炉生产半水煤气,用来替代现有的煤粉作燃料,以减少结圈。我国是煤炭大国,煤炭资源丰富,以煤为燃料,成本相对较低,我国大多数回转窑采用煤为燃料,然而,以煤粉为燃料的回转窑其结圈的频率大大高于以油和气为燃料的回转窑,因此有效预防和消除回转窑的结圈问题势在必行。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河南巩义中佳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李建坡总工在对回转窑进行自动化控制的同时,就开始致力于回转窑窑圈和厚窑皮的研究和治理,先后在氧化锌回转窑,水泥回转窑,铝酸钙粉回转窑、红钒钠回转窑、二氧化钛回转窑和活性石灰回转窑上实验,经历过多少次的失败和挫折,遭受过不少责难和非议,也最终得到过企业的理解和支持;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取得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我们设计过多种多样的机型,特别是铲头的设计

回转窑操作重点讲义资料

回转窑的操作方法 窑现场工看火要求 1.看“黑影”。要求看清“黑影”和稳住“黑影”位置,维持一定的烧成温度,控制来料均匀,以达到快转率高的目的。 2.看熟料的提升高度和翻滚情况,判断烧成带的温度是否适当。当烧成温度正常时,物料随窑灵活的翻滚,提升高度也适当;温度过高时,熟料提升得高,而且成片地向下翻滚。 3.看熟料粒度,要求熟料颗粒细小均齐。当熟料粒度变粗,火焰发白时,表示窑内温度升高,应酌情减煤。 4.看火焰的颜色。正常的火焰颜色是微白色,此时,熟料的颗粒细小均齐并有一定的立升重。当火焰发白时,表示烧成温度过高,应减煤。火色带红,表示温度低,应加煤。物料的耐火程度不同,控制的火色也应不同。即物料较耐火时,火色应控制比较白,否则反之。 5.看来料多少,切实掌握来料变化情况,便于及时而又准确的加减煤粉,以控制烧成带温度。在生料进入烧成带时,若火焰缩短,则表示物料由少增多,这时应适当加煤。若后面的火色发红,在烧成带的料子也不多,则应逐渐加煤;如果加煤后,后面很快发白,说明温度增高,则应及时减煤。当后段发亮,火焰伸长,“黑影”走远或没有加煤,火色转亮,物料又翻滚得快时,表示来料减少,应及时减煤。

6.看风煤。在正常操作中,如果风煤配合适当,则火焰保持平稳,形状完整,分布均匀,活泼有力。当煤多风少时,则火焰细长无力;若煤少风多,则火焰混乱且不集中。若一、二次风温高时则火焰短;当一、二次风温低时火焰则长。煤风管靠外时,火焰短;煤风管靠内时,火焰就长。应根据具体情况使风煤配合合理,保证煤粉燃烧完全和火焰形状良好。 7.看烟色。从烟囱废气的颜色,判断窑内燃烧情况和烧成的好坏。烟色如果是白色,表示窑内燃烧完全;如果是黑烟、乌烟,说明煤粉没有完全燃烧。这时,应及时减煤或适当打小慢车。当烟色浓而且发黄时,说明窑内有结圈的可能。 8.看废气温度,要求尽可能稳定废气温度,使其波动范围愈小愈好。若废气温度有所上升或下降,应及时调整风煤,并注意窑内是否有结圈。 9.看窑皮,要求操作中控制窑皮平整、厚度适中,以保证窑的安全运转。但发现窑皮有深坑、剥蚀、局部脱落或冷却水有烫手感觉时,应立即通过调整生料成分、下料量、窑速、冷却水或煤粉咀位置等措施及时粘补窑皮。 10.看喂料量,要求严格控制窑速和喂料量,以保证入窑生料的均匀和窑内热工制度的稳定。 窑外分解窑系统操作体会 一、搞好开窑前的检查

污泥处理工艺

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利用项目简介 一、概述: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全国各地的生活垃圾和河流污染,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病痛;目前广州市每天产污泥量是1000吨,最高峰期达到了1400多吨;广州政府每吨污泥的处理费用为200元,按照以上数据可算出:每天政府要支出污泥处理费180000元。最近广州市政府准备400亿元整治河涌,新建9家污泥处理厂。 上海市的污泥产量是每天3000吨,上海的污泥处理费用为每吨400元,那么政府每天要支出污泥处理费用400*3000=1200000元; 这是一个相当吸引人的一个数据,是一个长期的处理事业;也是一个为人类造福的事业;目前我国真正成立的污泥处理厂家只有一家,可以想象这个事业的前景和发展空间是巨大的。 下面根据在某污泥处理厂家的实际生产处理经验,写出以下污泥处理工艺。 二、工艺技术要求: (1)有效除去污泥中的重金属,生成无害化物质; (2)实现了污泥杀菌、消毒、除臭目的; (3)无“三废”污染问题,可实现零排放; (4)发展发酵工艺、设备简易、方法简单、能耗低、易于实施; (5)制作建材用料; (6)所得有机酸类肥料在土壤中易于氨化,是农作物最容易吸收的高效有机肥料;经省农科院多次施用及专家组论证(有田间试验报告及专家组论证

报告)证明:对农作物增产增收、恢复自然风味、改良土壤三大功能, 均具有显著的效果。 三、工艺设计原理: (1)在污泥中加入催化剂等物质,在微加热不产生废气的一定工艺条件下,使污泥中的微生物及菌体细胞壁发生破解反应;微生物及菌体分解成含氮有机物(主组分为蛋白质)和非含氮有机物(主组分为葡萄糖),此时溶液中的有机物质主要由蛋白质、糖类、脂肪、木质素、纤维素、以及腐殖质组成。再在微加热不产生废气的催化工艺条件下, 发生如下的分解反应: Ⅰ,蛋白质水解生成有机酸: 蛋白质+H2O→RCHNH2COOH Ⅱ,纤维素水解生成葡萄糖: (C6H10O5)n+nH2O→nC6H12O6 Ⅲ,葡萄糖分解生成乳酸: C6H12O6→2C3H2O4+3H2O 此外,还有木质素分解生成酚、醛和酸类物质等。 (2)污泥中较小分子量、“碳氮比”较低的腐殖酸,与钾、钠、氨、钙、镁、铁(K+、Na+、NH3+、Ca2+、Mg2+、Fe3+)等离子结合,生成腐殖酸盐类而保留于污泥中。 (3)污泥中较大分子量、“碳氮比”较高的腐殖质,比较难于分解,污泥中原来就已存在的腐殖质与重金属[铬(Cr)、镉(Cd)、铅(Pb)、汞(Hg)、砷(As)等]形成的不溶于水的沉淀物,仍以固相形式保留在污泥中。 (4)溶液进行过滤,将滤渣加入硅酸盐(黄泥、粘土等)进行高温烧结,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图

过程工业装备成套技术的工程应用实例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 1、破碎及预均化 (1)破碎水泥生产过程中,大部分原料要进行破碎,如石灰石、黏土、铁矿石及煤等。石灰石是生产水泥用量 最大的原料,开采后的粒度较大,硬度较高,因此石灰石的破碎在水泥机械的物料破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2)原料预均化预均化技术就是在原料的存、取过程中,运用科学的堆取料技术,实现原料的初步均化,使原 料堆场同时具备贮存与均化的功能。 2、生料制备 水泥生产过程中,每生产1吨硅酸盐水泥设备至少要粉磨3吨物料(包括各种原料、燃料、熟料、混合料、石膏),据统计,干法水泥生产线粉磨作业需要消耗的动力约占全厂动力的60%以上,其中生料粉磨占30%以上,煤磨占约3%,水泥粉磨约占40%。因此,合理选择粉磨设备和工艺流程,优化工艺参数,正确操作,控制作业制度,对 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具有重大意义。 3、生料均化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中,稳定入窖生料成分是稳定熟料烧成热工制度的前提,生料均化系统起着稳定入窖生 料成分的最后一道把关作用。 4、预热分解 水泥机械把生料的预热和部分分解由预热器来完成,代替回转窑部分功能,达到缩短回窑长度,同时使窑内以 堆积状态进行气料换热过程,移到预热器内在悬浮状态下进行,使生料能够同窑内排出的炽热气体充分混合,增大 了气料接触面积,传热速度快,热交换效率高,达到提高窑系统生产效率、降低熟料烧成热耗的目的。 (1)物料分散 换热80%在入口管道内进行的。喂入预热器管道中的生料,在与高速上升气流的冲击下,物料折转向上随气流运动,同时被分散。 (2)气固分离 当气流携带料粉进入旋风筒后,被迫在旋风筒筒体与内筒(排气管)之间的环状空间内做旋转流动,并且一边 旋转一边向下运动,由筒体到锥体,一直可以延伸到锥体的端部,然后转而向上旋转上升,由排气管排出。 (3)预分解 预分解技术的出现是水泥设备煅烧工艺的一次技术飞跃。它是在预热器和回转窑之间增设分解炉和利用窑尾上 升烟道,设燃料喷入装置,使燃料燃烧的放热过程与生料的碳酸盐分解的吸热过程,在分解炉内以悬浮态或流化态 下迅速进行,使入窑生料的分解率提高到90%以上。将原来在回转窑内进行的碳酸盐分解任务,移到分解炉内进行; 燃料大部分从分解炉内加入,少部分由窑头加入,减轻了窑内煅烧带的热负荷,延长了衬料寿命,有利于生产大型 化;由于燃料与生料混合均匀,燃料燃烧热及时传递给物料,使燃烧、换热及碳酸盐分解过程得到优化。因而具有 优质、高效、低耗等一系列优良性能及特点。 5、水泥熟料的烧成 生料在旋风预热器中完成预热和预分解后,下一道工序是进入回转窑中进行熟料的烧成。 在回转窑中碳酸盐进一步的迅速分解并发生一系列的固相反应,生成水泥熟料中的等矿物。随着物料温度升高, 等矿物会变成液相,溶解于液相中的物质进行反应生成大量(熟料)。熟料烧成后,温度开始降低。最后由水泥熟 料冷却机将回转窑卸出的高温熟料冷却到下游输送、贮存库和水泥机械所能承受的温度,同时回收高温熟料的显热, 提高系统的热效率和熟料质量。 6、水泥粉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