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翻译十年试题总结(十)

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十)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董卿《中国诗词大会》

你在学习上花的任何努力,都会在高考时刻给你回报。----寄同学们

声明:部分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1【羸】瘦弱。

2【累】①连续,接连。例1、连篇累牍。例2、累旬日不见其巅际。(2005福建卷,接连走几十天,仰头看不到山顶。)例3、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屈原列传》)②屡次,多次。例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张衡传》)例6、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2006上海卷,(有人)屡次(把他的文章)给我看,(我)另外让人收藏起来,但没有读过。)③托付。小女已累先生。(《聊斋》)④忧患,祸害。⑤牵连。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

3【类】①大多,大都。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②像,类似。佛印绝类弥勒。

③事例,条例。例1、举类迩而见义远。例2、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④善。余恐德之不善,兹(此)故不言。(《国语》)

4【离】①遭受。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2011湖北卷,从古到今,厚葬没有像秦始皇那么丰厚的了,然而几年之间,外部遭受了项羽的焚烧的灾难,内部遭受了牧童失火的祸患)

5【罹】①遭受。天祸流行,民自罹之,吾何预焉?(2008上海春招,天灾流行,百姓自然会遭受到祸害,与我有何关系呢?)②忧患,苦难,名词。我生之后,遭此百罹。6【莅】①本义:视,走到近处察看。宿眂涤濯,莅玉鬯。(《周礼·春官》) 引申为“到,来”。例1、方叔莅止,其车三千。(《诗·小雅·采芑》)例2、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庄子·在宥》)例3、莅任,官吏上任。②统治。莅中国而抚四夷也。③执掌,主管。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柳宗元《捕蛇者说》)楚庄王莅政三年。(《韩非子·喻老》莅政,掌管政事)④治理。

7【詈】骂,辱骂。

8【敛】①退缩,收缩。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2011新课标卷,何灌朝着山崖向上射箭,每射必中,有的箭头都射到山石里面去了,辽军吃惊的把他当成是神人,悄悄的退去了。)②

9【聊】①依靠,依赖。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②姑且,暂且。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10【临】①从高处往下看。②面对。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③到,靠近。临视,则虫集冠上。④逢,遇到。临危不乱。⑤将,将要。临行密密缝。11【廪】①米仓,官府的粮仓。仓廪实而知礼节。②官府供给的粮食。例1、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例2、馆有数百生,给其餼廩。③官府发给的作为月薪的粮食。亦泛指薪俸。饩廪,亦作"饩禀"。④赠送的粮食。岁修无论多寡,饩廪称事总是分所应得。(年收入无论多少,接受粮食谷物等馈赠和自己所付出的辛劳相当。)⑤储藏,积聚。

12【凌】①越过,超过。岭峤微草,凌冬不凋。②登,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③欺凌,欺负。④欺压。⑤冒犯。

13【录】①记,惦记。君既若见录。②请,延请。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

14【掠】①拷打。共执张仪,掠笞数百。②拂过。③梳理。④

15【略】①疆界,划定疆界。王与(给予)之武公之略,自虎牢以东。

②巡视,巡行。同“徇、按、案”等。公曰:“吾将略地(巡视边境)焉。”略阵(巡视阵地)

③掠夺,夺取。进兵北略地。(《荆轲刺秦王》)

④攻占,攻取。略野(攻占原野)。略城(攻占城市)

⑤差不多,几乎。敬亭丧失其资略尽。(《柳敬亭传》)

⑥丝毫,一点儿。例1、略无慕艳意。例2、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2005年上海卷,到了鞠咏就任后,(王化基对他)一点儿不加以礼遇,而是非常急切地考核其公务。)(赋分重点:略、课、倒装句式、补出省略)

全;皆[completely; entirely]

敬亭丧失其资略尽。——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略无慕艳意。——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归燕略无三月事。——宋·洪迈《容斋续笔》

以下与现代汉语意思同。

谋略,计谋,策略。才略,志略。⑦大略,大致。例1、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例2、可恻然,计橐中装略当其数,尽与之。(2005重庆卷,侯可显出怜悯同情的样子,计算自己的财物大致和那数目相当,全给了他。)⑧忽略,不重视。⑨略微,稍微。

要点;概要;概况[points]

我为汝言其大略。——《庄子·大宗师》

16【罗】网。

17【贸】交易,交换,兼指买和卖。例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例2、味视他圃尤胜……市鬻者利倍而售速,先期输直。夜织屦……人争贸之以馈远。(味道比其他菜圃更好……菜贩加倍获利而且卖得很快,常常提前交付定金预订。他晚上编织草鞋……人们争着买来馈赠远方亲友。)

18【每】常常。游手之徒,托名皇帝仆从,每于关津都会大张市肆,网罗商税。(2007重庆卷,游荡不务正业的人,假托皇亲国戚手下之人的名义,常常在关卡渡口都市大设店铺,并搜罗商税。)

19【昧】①暗,昏暗。路幽昧以险隘。②遇昧,糊涂。水府幽深,寡人暗昧,夫人不远千里,将有为乎?③冒,冒犯。昧死以闻。

20【氓】民,百姓。兹土虽远京师,吾等亦天民。(我们这地方虽然远离京师,但我们也是天子之民。)

21【縻】①束缚。②拘禁,拘留。余羁縻不得还。

22【靡】①倒下。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②退却,败退。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③无,没有。例1、号呼靡及。例2、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④浪费,耗费。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23【慜】担心,忧虑。父母愍其如此,欲加优饶,而夙兴夜寐,无暂懈也。(父母担心他(怕他用功过分),想让他轻松一些,但他早起晚睡,没有一点松懈之意。)

24【名】说出,说明。莫名其妙。

25【牧】统治,治理。例1、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乃拜恂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2006天津卷,寇恂文武兼备,有统帅之才,派遣守河内的人非他莫属。”于是授寇恂河内太守职,掌管大将军事务。)例2、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2011山东卷,管仲回答说:“凡治理人民,一必须知其疾苦,二是要厚施德惠,三是不用刑罚恐吓,四是不用

强力禁制。注意这四点,就可以治理好了。”)

江西高考文言文05-10(附翻译)

江西 200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唐临,京兆长安人,周内史瑾孙也。其先自北海徙关中。伯父令则,开皇末为左庶子,坐谄事太子勇诛死。临少与兄皎俱有令名。……,出为万泉丞。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临曰:"明公若有所疑,临请自当其罪。"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与之约,令归系所。囚等皆感恩贷,至时毕集诣狱,临因是知名。 再迁侍御史,奉使岭外,按交州刺史李道彦等申叩冤系三千余人。累转黄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俭薄寡欲,不治第宅,服用简素,宽于待物。尝欲吊丧,令家童自归家取白衫,家僮误将余衣,惧未敢进。临察知之,使召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又尝令人煮药,失制。潜知其故,谓曰:"阴暗不宜服药,宜即弃之。"竟不扬言其过,其宽恕如此。 高宗即位,检校吏部侍郎。其年,迁大理卿。高宗尝问临在狱系囚之数,临对诏称旨。帝喜曰:"朕昔在东宫,卿已事朕,朕承大位,卿又居近职,以畴昔相委,故授卿此任。然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高宗又尝亲录死囚,前卿所断者号叫称冤,临所入者独无言。帝怪问状,囚曰:"罪实自犯,唐卿所断,既非冤滥,所以绝意耳。"帝叹息良久曰:"为狱者不当如此耶!" 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寻迁刑部尚书,加金紫光禄大夫,复历兵部、度支、吏部三尚书。显庆四年,坐事,贬为潮州刺史。卒官,年六十。(节选自《旧唐书.唐临传》) 【参考译文】 唐临是京兆长安人,周内史唐谨的孙子。他的先人从北海迁徙到关中。他的伯父唐令则,在开皇末年担任左庶子,因谄媚,曲意迎合太子李勇获罪而被杀。唐临年青时与兄唐皎都有很好的名声,出任万泉县丞。万泉县有轻罪囚犯十几人,恰逢春末下了及时雨,唐临禀告县令请求放出他们,县令不允许。唐临说:“您如果有所疑虑,我自己承受这个罪责。”县令因而请求他暂代县令,唐临主持政事,召集囚犯全让他们回家耕种,和他们约定,让他们按时回到关押的地方。囚犯们都感激宽恕恩惠,到约定时间全都聚集到监狱,唐监因此知名。 两次提升侍御史,奉使命到岭外。追究交州刺史李道彦等处置的申诉冤案关押的三千多人。多次调任黄门郎。再封给他银青光禄大夫。他生活节俭少私欲,不建第宅,衣服用品很简朴,在待人上很宽容。一次,他曾想要哀悼丧事,让家仆自己回家取白衫,家仆误拿了别的衣服,害怕不敢拿出来,唐临观察了解了此事,让人叫来他说道:“今日感觉呼吸不顺,不适合哀悼哭泣,先前让你取白衫,暂且不取了。”又一次,他曾让人煮药加工上出了错,他暗中了解了那个原故,对那人说:“天气阴不晴,我不适合吃药,那就扔了它吧。”终究没有宣扬那个人的过失,他能如此宽恕。 唐高宗即位,唐临任检校吏部侍郎。那年,升为大理卿。高宗曾向唐临询问在监狱关押的犯人数,唐临回答皇帝问话符合皇帝意思。皇帝高兴地说:“我曾经做太子时,你就侍奉我,我现在做皇帝,你又担任侍奉的职位,凭昔日的忠诚,所以我又授予你如此重任。治国重要的事在于刑法,执法很紧过严就伤害人,执法过宽就使惩罚犯罪失误,务必让执法公正不偏,符合我的心意啊。”高宗又曾亲自审查死刑囚犯罪状,以前大理卿所判处的犯人叫冤说屈,唐临判处的犯人唯独不说话。皇帝奇怪问这个情况,囚犯说:“罪行确实是自己犯的,唐大理卿判处的刑罚,已经不感冤屈,不是滥用刑罚,这是我没有想法的原因。”皇帝感叹很久说:“审理案件的官员不应当如此吗?” 永徽元年,唐临任御史大夫。第二年,不久升任刑部尚书,再封给他金紫光禄大夫,又担任过兵部、度支、吏部尚书。显宗四年,因犯罪贬为潮州刺史,死在他的任职上,终年六十岁。 200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醉书斋记郑日奎 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书架书筲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麈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

高考文言文翻译十年试题总结(十)

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十)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董卿《中国诗词大会》 你在学习上花的任何努力,都会在高考时刻给你回报。----寄同学们 声明:部分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1【羸】瘦弱。 2【累】①连续,接连。例1、连篇累牍。例2、累旬日不见其巅际。(2005福建卷,接连走几十天,仰头看不到山顶。)例3、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屈原列传》)②屡次,多次。例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张衡传》)例6、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2006上海卷,(有人)屡次(把他的文章)给我看,(我)另外让人收藏起来,但没有读过。)③托付。小女已累先生。(《聊斋》)④忧患,祸害。⑤牵连。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 3【类】①大多,大都。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②像,类似。佛印绝类弥勒。 ③事例,条例。例1、举类迩而见义远。例2、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④善。余恐德之不善,兹(此)故不言。(《国语》) 4【离】①遭受。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2011湖北卷,从古到今,厚葬没有像秦始皇那么丰厚的了,然而几年之间,外部遭受了项羽的焚烧的灾难,内部遭受了牧童失火的祸患) 5【罹】①遭受。天祸流行,民自罹之,吾何预焉?(2008上海春招,天灾流行,百姓自然会遭受到祸害,与我有何关系呢?)②忧患,苦难,名词。我生之后,遭此百罹。6【莅】①本义:视,走到近处察看。宿眂涤濯,莅玉鬯。(《周礼·春官》) 引申为“到,来”。例1、方叔莅止,其车三千。(《诗·小雅·采芑》)例2、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庄子·在宥》)例3、莅任,官吏上任。②统治。莅中国而抚四夷也。③执掌,主管。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柳宗元《捕蛇者说》)楚庄王莅政三年。(《韩非子·喻老》莅政,掌管政事)④治理。 7【詈】骂,辱骂。 8【敛】①退缩,收缩。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2011新课标卷,何灌朝着山崖向上射箭,每射必中,有的箭头都射到山石里面去了,辽军吃惊的把他当成是神人,悄悄的退去了。)② 9【聊】①依靠,依赖。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②姑且,暂且。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10【临】①从高处往下看。②面对。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③到,靠近。临视,则虫集冠上。④逢,遇到。临危不乱。⑤将,将要。临行密密缝。11【廪】①米仓,官府的粮仓。仓廪实而知礼节。②官府供给的粮食。例1、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例2、馆有数百生,给其餼廩。③官府发给的作为月薪的粮食。亦泛指薪俸。饩廪,亦作"饩禀"。④赠送的粮食。岁修无论多寡,饩廪称事总是分所应得。(年收入无论多少,接受粮食谷物等馈赠和自己所付出的辛劳相当。)⑤储藏,积聚。 12【凌】①越过,超过。岭峤微草,凌冬不凋。②登,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③欺凌,欺负。④欺压。⑤冒犯。 13【录】①记,惦记。君既若见录。②请,延请。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 14【掠】①拷打。共执张仪,掠笞数百。②拂过。③梳理。④

十年(1997-2006年)全国各地高考题文言文翻译

十年(1997-2006年)全国各地高考题文言文翻译2009年2月10日 杭州市萧山区第六高级中学曾良策编辑整理 一、1997年全国高考题文言文翻译 二、1998年全国高考题文言文翻译 三、1999年全国高考题文言文翻译 四、2000年全国高考题文言文翻译 五、2001年全国高考题文言文翻译 六、2002年全国高考题文言文翻译 七、2003年全国高考题文言文翻译 八、2004年全国各地高考题文言文翻译(15套) 1.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Ⅰ(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山西、江西等地用) 译文 2.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Ⅱ(吉林、四川、黑龙江、云南、贵州等地区用) 译文 3.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Ⅲ(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等地区用) 译文 4.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Ⅳ(甘肃、青海、新疆、宁夏等地用) 译文 5.2004年高考北京卷语文试题译文 6.2004年高考福建卷语文试题译文 7.2004年高考广东卷语文试题译文 8.2004年高考湖北卷语文试题译文 9.2004年高考湖南卷语文试题译文 10.2004年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译文 11.2004年高考辽宁卷语文试题译文 12.2004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译文 13.2004年高考天津卷语文试题译文 14.2004年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译文 15.2004年高考重庆卷语文试题译文 九、2005年全国各地高考题文言文翻译(16套) 1.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1(河北、河南、安徽、山西)译文 2.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黑、吉、桂)译文 3.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3(四川、陕西、云南)译文 4.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译文 5.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译文 6.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译文 7.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译文 8.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译文 9.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译文 10.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译文

[精]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训练10篇(附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训练10篇(附答案) 1、李邕鉴真迹 萧诚自矜札翰,李邕恒自言别书,二人俱在南中,萧有所书,将谓称意,以呈邕,邕辄不许。萧疾其掩己,遂假作古帖数幅,朝夕把玩,令其故暗,见者皆以为数百年书也。萧诣邕云:”有右军真迹,宝之已久,欲呈大匠。”李欣然愿见。萧故迟四旬日,未肯出也。后因论及,李故请见,曰:”许而不去,得非诳乎”萧于是令家童归见取,不得,惊曰:”前某客来见之,当被窃去。”李诚以为信矣。萧良久曰:”吾置在某处,遂忘之。”遽令走出。既至,李寻绎久,不疑其诈,云是真物,平生未见。在坐者咸以为然。数日,萧默候邕宾客云集,因谓李曰:”公常不许诚书,昨所呈数纸,幼时书,何故呼为真迹鉴将何在“邕愕然曰:”试更取之。”及见,略开视,置床上,曰:”子细看之,亦未能好。”《封氏闻见记》 【译文】 萧诚十分擅长书法,李邕也自己写东西说自己擅长鉴别书法。两个人都住在南中。萧诚写了副字认为不错,就拿给李邕看,李邕觉得一般,萧诚对李邕挑剔自己的做法很不满,就造了几张假的古字画,天天把玩,把字画弄得很旧,看见的都说这是数百年前的字画,萧诚对李邕说:”我有王羲之的真迹,珍藏了很久,现在想拿给你看看。”李邕很希望看看,萧诚故意拖延数天,不肯拿出来。后来两人谈及此事,李邕执意要求看看,说:”你答应了却不让我看,不是在骗我吗?”

萧诚于是让家仆回去取来,家仆没拿到,惊呼:”前几天有客人来,见过,估计被他偷了。”李邕信以为真,萧诚过了很久说:”我放在某个地方,后来忘了。”就让李邕跟着去取,到了地方后,李邕观摩了很久,没怀疑是假货,说:”这样的真迹我这辈子都没见过。”在座的都认为这就是真迹。又过了几天,等到李邕的客人们都聚会,于是萧诚对李邕说:”你从来都看不起我的书法,前几天给你看了几张我小时候写的字,你怎么就认为它是王羲之的真迹,你是怎么看的?”李邕大惊说:”你再拿来我看看?”看到后,稍微瞟了几下,扔在床上说:”现在仔细看看,还是不怎么样。” 2、范仲淹以工代赈 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歳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馀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歳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著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泽也。——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一·官政一 【译文】 宋朝仁宗在政期间,吴州一带闹大饥荒,当时范仲淹正在浙西当职,他下令散发米粮以赈济灾民。并鼓励百姓储备粮食,救荒的措施非常完备。吴州的百姓喜

2010年高考 陕西卷 文言文翻译

2010年高考陕西卷文言文翻译(明史·花云传) 花云,怀远人。貌伟而黑,骁勇绝伦。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奇其才,俾将兵略地,所至辄克。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从。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贼惊曰:“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兵至,遂克滁州。太祖渡江,云先济。既克太平,以忠勇宿卫左右。擢总管,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皆克之。过马驮沙,剧盗数百遮道索战。云且行且斗三日夜,皆擒杀之。太祖立行枢密院于太平,擢云院判。命趋宁国,兵陷山泽中八日,群盗相结梗道。云操矛鼓噪出入,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还驻太平,陈友谅以舟师来寇。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城陷,贼缚云,云奋身大呼,缚尽裂,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曰:“贼非吾主敌,盍趣降!”贼怒,碎其首,缚诸樯丛射之,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年三十有九。太祖即吴王位,追封云东丘郡侯,立忠臣祠祀之。方战急,云妻郜祭家庙,挈三岁儿,泣语家人曰:“城破,吾夫必死,吾义不独存,然不可使花氏无后,若等善抚之。”云被执,郜赴水死。侍儿孙瘗毕,抱儿行,被掠至九江。孙夜投渔家,脱簪珥属养之。及汉兵败,孙复窃儿走渡江,遇偾军【注】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逾年达太祖所。孙抱儿拜泣,太祖亦泣,置儿膝上,曰:“将种也。”赐儿名炜。其五世孙请于世宗,赠郜贞烈夫人,孙安人,立祠致祭。(节选自《明史·花云传》) 【注】偾军:溃败的军队。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杖剑谒太祖于临濠杖:拿着 B.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翼:保护 C.贼非吾主敌,盍趣降趣:归顺 D. 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徇:掠取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的一组是(3分) ①拔剑跃马冲阵而进②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 ③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④贼缚云,云奋身大呼 ⑤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⑥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010--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文言文汇编及翻译

2010--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文言文汇编及详解答案 2017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 一、【新课标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恩,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目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翟、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 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C.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 D.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东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5分) 译 文: (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5分) 译 文: 【答案】 10.D 11.B 12.B 13.(1)品性严肃正直,行为坚持遵守礼制法度,事奉过继家的亲族,恭敬谨慎过于常礼。(2)而谢曜喜好褒贬人物,谢曜每每发表议论,弘微常常说其他的事岔开话头。 【解析】 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给文言文断句,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学科网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二、【新课标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嘉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后拜怀令。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学|科网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

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汇总

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 1【顾】理睬。一日,携褚币谐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2011四川卷,一天,(吕徽之)带上纸币到富人家买谷种,正遇大雪,站在门口,(那家)人不理睬他。采分点:要补出省略的主语;楮币,纸币;易,交换,买;弗之顾,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则前置,应为“弗顾之”。) 2【管】钥匙。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3【乖】背离。则天时,都督赵文翙政理乖方,两蕃反叛。(2011辽宁卷,武则天时,都督赵文翙治理不当,奚和契丹反叛。) 4【归】①出嫁。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2010江苏卷,谢氏生于一个富贵的家族,她二十岁嫁给了我,总共过了十七年就去世了。)②通“馈”,赠送。孔子不见,归孔子豚。(《论语》) 5【规】①谋求。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小得而大失者也。(2009重庆卷,如果收受别人的财物贿赂,不过得到几万,一旦暴露出来,俸禄就会被削除,这难道是懂得吝惜财物吗?谋求小的收入却失掉了大的利益。) 6【贵】①重视,崇尚。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统(仲长统,人名)过干(高干,人名),干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2007上海卷,他平素重视有名之人,招揽四方游士,士人常常投奔依附他。仲长统拜访高干,高干对他很友善,向他请教当时的事情。) 7【耗】①消息,音信。长天苍苍,信耗莫通。 8【曷】疑问代词,何,什么,怎么,为什么。曷不委心任去留。 9【盍】①何。②兼词,何不。例1、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例2、盍趣降?(2010宁夏海南卷)例3、今安庆守潭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2006广东卷,现在安庆太守谭敬先,不是允恭的朋友吗?你何不前往依附他?) 10【恨】①遗憾。得不为喜,去不为恨;非其罪也,虽累辱而不愧也。(得到荣华富贵也不因此而高兴,失去也不因此而遗憾;如果不是他的过错,即使牵累受辱也不感到羞愧。)例2、若仁会眩惑圣听,致仁祎非常之罪,则臣事陛下不尽,臣之恨矣。(2000京皖卷,如果仁会迷惑皇上的听闻,致使仁祎遭受极大的罪名,那么是臣对圣上没有尽职尽责,这是我的遗憾啊。)例3、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2000上海卷,(如果)我要寻求使他们活下去(的理由)而不行的话,那么被判死刑者和我都没有什么遗憾了)②怨恨,愤恨。高宗曰:“善才情不可容,法虽不死,朕之恨深矣,须法外杀之。”(1997年全国卷,“恨”应是“怨恨、愤恨、不满意”之意,不是“遗憾”之意。因为根据文意,高宗恨善才斫陵柏,使己陷于不孝。) 11【会】适逢,恰赶上。会元遗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2010全国Ⅰ卷,适逢元朝派遣脱脱征集粮饷,拿故意吓人的话威胁梁王,一定想要杀死王祎。) 12【还】huán ①返回。便要还家。(《桃花源记》)吾其还也。《左传》 ②回头,回顾。羽还叱之。(《汉书·项籍传》)又如:还顾:回顾,回头看;还睇,回头看;还视,回头看。 ③通“环”。环绕,围绕。诸侯之师,还郑而来。(《左传·襄公十年》围住)秦王还柱而走。(《战国策·燕策》同“带、匝”) ④后退。主人答拜还。(《仪礼·乡饮酒礼》)还走,返身后退而走。

2010 高考文言文阅读汇编实词翻译-印

2010 年高语文言文阅读 实词翻译汇编 (10年全国卷Ⅰ《明史?王祎传》) 【实词】 A.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报:答复。 B.多惠政,赐金带宠之—宠:重用。 C.祈天永命之要—祈:恳求。 D.法天道,顺人心—法:效仿。 【答案】B解析:宠:以……为宠,把……作为宠信。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翻译】 (1)会元遗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答案】(1)适逢元朝派遣脱脱征集粮饷,拿故意吓人(耸人听闻)的话威胁梁王,一定想要杀死王祎。 (2)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 【答案】(2)上天已经要终结你们元朝的命,我们明朝确实要取代你们。你们(元朝)就像火把将要烧完(微火残灰),怎么敢和太阳月亮(一样的明朝)争夺光明呢! 【解析】(1)注意“会”“遗”“必”“胁王以危言(状语后置)”的翻译。(2)注意“既”“讫”“实”“馀烬”“敢与日月争明”的翻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执行直译的原则;找准得分点:重点实词、活用词、句式特点、重要虚词、通假、偏义复词;保持译句流畅通顺让,译句和原文语境吻合。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10年全国卷Ⅱ《宋史?康保裔传》) 【实词】 A.及再遇阵没—及:趁着。 B.寻知代州。移深州—寻:不久。 C.会暮,约诘朝合战—会:适逢。D.援不至,遂没焉—遂:于是。 【答案】A 解析:“及”在文中的意思是“到了,等到”,故选A。 【翻译】 (1)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 【答案】借了公家的数十万钱款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几个重点词语:贷,借;劳,犒劳;“没”通“殁”,死亡;鬻,卖;以,目的连词,来。 (2)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 【答案】张凝建议上奏将士立功情况的文书,李重贵叹息说:“大将陷敌阵亡,而我们却计算功劳,有什么脸面呢!”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几个重点词语:议,建议;上,上奏;状,情形;吾曹,我们;面目,脸面。 (10年北京卷柳宗元《宋清传》) 注:①市:买卖场所,后文也指经商、交易。②雠:这里指售出、成交③直:价值,价钱。 【实词】 A.居善药—居:聚积,搜集。 B.积券如山—券:借据,欠条。 C.未尝诣取直—诣:前往。 D.终不复言—复:回答。 【答案】D 复:再。 【翻译】 A.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那些等待宋清馈赠的人在门前排成了队。 B.彼之为利不亦翦翦乎—他们的求利不也太短浅了吗? C.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现在的交往中有能像宋清那样从长远考虑回报的人吗? D.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天下那些穷困潦倒而还可以活下去的人就会躲起来。 【答案】A 馈赠宋清。 (10年天津卷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 【实词】 A. 乃易其敝衣—敝:破旧。 B.女角遽反—遽:急忙。 C.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具事:陈述事实。 D.至社卒叛时,将发以赡军—发:发放。 【答案】D 发:启封,打开。

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

高考文言实词 A 【谙】①熟悉,知晓。例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例2、二人久居江东,谙习水性。(《三国演义·群英会蒋干中计》)②熟记,记诵。虽复一览便谙。(《南齐书·陆澄传》) 【按】①查看,察看。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雁荡山》) ②审查,核查。例1、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例2、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狱,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后汉书·袁张韩周列传》袁安到郡后,不进官府,先去审查案件,查出那些没有明确证据的犯人,上奏要求放他们出狱。) ③巡查,巡行。例1、部使者臧,新贵,将按郡至袁。(高启《书博鸡者事》江西湖东道肃政廉访司有一个姓臧的,新近做了高官,将要巡查所管各州郡,来到袁地。) 例2、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明史·海瑞转》刚才胡公巡查所部地区,命令经过的地区不要办礼物准备招待。) ④压抑,止住。按强助弱。⑤于是,就。 【案】①通“按”,察看,查看。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通“按”,考察,核实。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互相矛盾)。 ③通“按”,巡行,巡查。宣王案行其营垒,曰:“天下奇才也。” ④通“按”,用手压或按。例1、案灌夫项令谢(道歉)。 例2、(高进之)案腰间刀伺道济,有异言,则杀之。道济趋下阶,叩头目:“武皇帝在上,臣道济如有异心,速殛之。”(2007广东卷,高进之此时用手按住腰间的刀窥探檀道济,如果他有异言,就杀掉他。檀道济快步走下台阶,叩头说:“武皇帝在上,我檀道济如有异心,就赶快诛杀我。”) ⑤文书,案卷。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暗】①愚昧,糊涂。例1、水府幽深,寡人暗昧,夫子不远千里,将有为乎?(《柳毅传》)例2、刘璋暗弱。(《三国志·隆中对》,昏庸无能,胆小懦弱。)例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②悄悄地,默默地。寻声暗问弹着谁?(《琵琶行》)群书万卷常暗诵。(杜甫《可叹》) ③私下里,不公开的;隐蔽地,隐藏不露的。例1、明察暗访例2、龙门水尤湍急,多暗石。【媪】①对老年妇女的尊称。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②泛指妇女。其父郑季,为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侯妾卫媪通,生青。(《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B 【拔】①攻取,攻下。例1、其后秦伐赵,拔石城。(《廉颇蔺相如列传》)例2、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2008江苏卷,吴汉挥师直攻广都,迅速攻克。) ②突出,超出。例1、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萃。例2、吾读严子祺先之文,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2011湖南卷,) ③提拔。山涛作冀州(的长官),甄(审查)拔三十余人。 【罢】①停止,结束。例1、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例2、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例3、语罢暮天钟。 ②散,散集。罢市。 ③遣散。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2005全国Ⅰ卷,裴侠说:“为了饮食而役使人,是我不做的事。”于是把他们全都遣散了。重点词语:以,因为、为了;口腹,饮食。) ④免官,罢官。例1、敢用是为怨望!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汝罪宜死,今姑贷汝。(2007福建卷,你竟敢为此产生怨恨!又趁机诬陷总管使他丢了官,你的罪恶应当处死,现在暂且饶了你。)例2、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2009江苏卷,刚刚不做巡抚待在家里,唯独他(彭子篯)听到这件事而感到惊奇。) ⑤免除。山后盐禁,久为民害,皆奏罢之。(2007四川卷,山后盐业禁令,长期危害百姓,他都奏请免除。此义项大体相当于“贷、假、省、蠲”等) ⑥撤去,撤除。于是安堵,遂罢镇兵五千人。(2011辽宁卷,从这以后那里的人都安居,便撤除镇守的兵士五千人。) ⑦通“疲”,疲劳,疲弱。例1、率罢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贾谊《过秦论》)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文言翻译练习(含解析)

文言文专题训练-------文言翻译练习 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知新息县,累迁太常博士。嘉祐 ..末,为监察御史。衮国公主下嫁李玮,为家监梁怀吉、张承照所间,与夫不相中。仁宗斥二人于外,未几,复还主家,出玮知卫州。尧俞言:“主恃爱薄其夫,陛下为逐玮而还隶臣,甚悖礼,为四方笑,后何以诲诸女乎?” 神宗即位,徙知庐州。熙宁三年,至京师。王安石素与之善,方行新法,谓之曰:“举朝纷纷,俟君来久矣,将以待制、谏院处君。”尧俞曰:“新法世以为不便,诚如是,当极论之。平生未尝好欺,敢以为告。”安石愠之,但授直昭文馆、权盐铁副使,俄出为河北转运使,改知江宁府。徙许州、河阳、徐州,再岁六移官。 (节选自《宋史·傅尧俞传》)(1)主恃爱薄其夫,陛下为逐玮而还隶臣,甚悖礼,为四方笑,后何以诲诸女乎? (2)王安石素与之善,方行新法,谓之曰:“举朝纷纷,俟君来久矣,将以待制、谏院处君。”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文宗即位,拜户部侍郎。以父于陵太子少傅致仕,年高多疾,恳辞侍养,不之许。太 和四年,丁父忧 ..免。开成二年,领诸道盐铁转运使。三年正月,进阶金紫,食邑七百户。 帝延英谓宰臣曰:“人传符谶之语,自何而来?” 嗣复对曰:“汉光武好以谶书决事,近代隋文帝亦信此言,自是此说日滋,只如班彪《王命论》所引,盖矫意以止贼乱,非所重也。”帝又曰:“天后用人,有自布衣至宰相者,当时还得力否?”嗣复曰:“天后重行刑辟,轻用官爵,皆自图之计耳。凡用人之道,历试方见其能否。当艰难之时,或须拔擢;无事之日,不如且循资级。古人拔卒为将,非治平之时,盖不获已而用之也。” 宣宗即位,征拜吏部尚书。大中二年,自潮阳还,至岳州病,一日而卒,时年六十六。赠左仆射,谥.曰孝穆。 (节选自《旧唐书·杨嗣复》,有删改)(1)以父于陵太子少傅致仕,年高多疾,恳辞侍养,不之许。 (2)天后重行刑辟,轻用官爵,皆自图之计耳。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陈以勤,字逸甫,南充人。嘉靖二十年进士。选庶吉士 ...,授检讨。久之,充裕王讲官, 迁修撰,进洗马 ..。时东宫位号未定,群小多构衅。世宗于父子素薄,王岁时不得燕见,常

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10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与翻译(讲)(含解析)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 专题10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与翻译 讲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阅读之筛选概括与翻译类试题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 2.娴熟把握高考文言文阅读之筛选概括与翻译类试题答题技巧。 讲考点 ※考点一:筛选概括 【高考典例】 1、【2017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太傅安九世孙也。父蔺,正员外郎,兼散骑常侍。贞幼聪敏,有至性。祖母阮氏先苦风眩,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亲族莫不奇之。母王氏,授贞《论语》《孝经》,读讫便诵。八岁,尝为《春日闲居》五言诗,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谓所亲曰:“此儿方可大成,至如‘风定花犹落’,乃追步惠连【注】矣。”年十三,略通《五经》大旨,尤善《左氏传》,工草隶虫篆。十四,丁父艰,号顿于地,绝而复苏者数矣。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来宾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乃谓贞曰:“孝子既无兄弟,极须自爱,若忧毁灭性,谁养母邪?”自后少进粥。 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暠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及高祖受禅,暠还乡里,供给贞母,将二十年。太建五年,贞乃还朝。及始兴王叔陵为扬州刺史,引祠部侍郎阮卓为记室,辟贞为主簿。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俄而高宗崩,叔陵肆逆,府僚多相连逮,唯贞与卓独不坐。 后主乃诏贞入掌中宫管记,迁南平王友。府长史汝南周确新除都官尚书,请贞为让表,后主览而奇之。尝因宴席问确曰:“卿表自制邪?”确对曰:“臣表谢贞所作。”后主因敕舍人施文庆曰:“谢贞在王处,未有禄秩,可赐米百石。” 至德三年,以母忧去职。顷之,敕起还府。贞累启固辞,敕报曰:“虽知哀茕在疚,而官俟得才,可便力疾还府也。”贞哀毁羸瘠,终不能之官舍。时尚书右丞徐祚、尚书左丞沈客卿俱来候贞,见其形体骨立,祚等怆然叹息。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贞曰:“弱儿年甫六岁,情累所不能忘,敢以为托耳。”是夜卒。后主问察曰:“谢贞有何亲属?”察因启曰:“贞有一子年六岁。”即有敕长给衣粮。 (节选自《陈书·列传其次十六》,有删改) 【注】惠连:谢惠连,南朝宋文学家。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奇:稀奇 B.工草隶虫篆工:擅长 C.唯贞与卓独不坐坐:受株连而获罪 D.贞累启固辞启:禀告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A项,“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的意思是堂舅尚书王筠惊异他有高雅的情趣。所以“奇”,形容词用作意动用法,以……为奇、认为……不一般、惊异。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力量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实词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主要考查平常课内识记常用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然后由课内延长到课外,课外文言实词的意义主要靠上下语境进行推断。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晋太傅安九世孙也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B.若忧毁灭性,谁养母邪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C.太建五年,贞乃还朝良乃入,具告沛公 D.后主因敕舍人施文庆曰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答案】B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力量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高中阶段主要有18个常见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它们需要考生平常在学习中认真识记、辨析,并能机敏运用,在文言文阅读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需要在文本的上下语境进行推断。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来宾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B.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来宾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高考真题文言文翻译

请翻译下列划线句子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和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方法点拨】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同时要注意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翻译;还要注意一些虚词,一些虚词,也有意义;再就是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到位。 二、节选自《宋史郭浩传》(全国大纲卷10分) 3、会和战异议,不能用。帝问西事,浩曰:“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已而果攻泾原路,取西安州、怀德军。绍圣开拓之地,复尽失之。(5分) 3、我在任时已听到警报,担心夏人一定会乘机侵占边境,希望(朝廷)选派将领设防(设置守备)。 4、金州残弊特甚,户口无几,浩招辑【辑:聚集】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他军以匮急仰给朝廷,浩独积赢钱十万缗以助户部,朝廷嘉之,凡有奏请,得以直达。(5分) 4、郭浩召集流亡之人,开辟营田,把自己的规划安排发布各地。 三、节选自《后汉书阴兴传》(山东卷10分) 5、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率先期门。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4分) (5)光武帝驾郦地方,阴兴总是先进去清理宫殿|非常被亲近信任。 6、帝后召兴,欲封之,置印绶于前,兴固让曰:“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士,令天下觖望,诚为盈溢。臣蒙陛下、贵人恩泽至厚,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4分) (6)皇帝赞赏(称许湎兴的谦让,不改变他的心愿 7、明年夏,帝风眩疾甚,后以兴领侍中,受顾命于云台广室。会疾廖,召见兴,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兴叩头流涕,固让曰:“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祀。(4分) (7)(阴兴)最大的诚挚发自内心使皇帝身边的人都感动了,皇帝于是听从了他(的要求)。 四、节选自《元史•彻里》(江西卷12分) 8、时行省理财方急,卖所在学田以价输官。彻里曰:“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上”遽止之。还朝以闻,帝嘉纳焉。(4分) 8、学田(收益)是用来怏给祭祀典礼、培养人才的,怎么可以卖呢?(关键词:所以、安、鬻)

专题10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古代诗文阅读(解析版)

巅峰冲刺江苏省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考点扫描 专题10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古代诗文阅读 【考点解读】 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文言文阅读翻译考点的考查要求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 级。这个考点是江苏省高考语文的必考内容,202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卷一定会考查。 翻译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解是翻译的前提。所谓“理解”,是正确领会文章的内容,正确理解文意和句意;所谓“翻译”,是说能用现代汉语把文言文的内容准确传达出来;所谓“文中”,是说试卷所给你的“那篇文章当中”,要求翻译的句子就从中产生,文中所有的语言现象都在“理解”之列。正确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准确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做到文通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文句优美。 一、理解文中的句子。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是翻译文言文语句的第一步,理解文言语句必须遵循古文的一般规律并把握其特殊性。对句意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在全文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全文或文段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比如:对“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南齐书·韩孙伯传》)”的翻译,就要注意这是在介绍韩孙伯所处的社会环境,所以翻译成“按襄阳当地的风俗,邻里之间要在各自的分界处种上桑树作为分界的标志”。(2)要注意省略句、倒装句、词类活用、通假字、互文见义和偏义复词的理解,对这些现象的理解把握,往往是翻译文言语句的关键。比如:“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语出《愚溪诗序》)此句中“居”后省略了宾语“于此”或“于是溪”,“姓”是名词作动词“给……取姓”的意思。那么此句就可翻译成:姓冉的人家曾经在这条小溪居住,所以就给小溪取此姓,叫做冉溪了。(3)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通过前后推导,或选项推敲分析等方法,进行认真理解。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语出《论语·季氏将伐颛臾》)这是孔子教育子路、冉有的话,文中难懂之处是“疾”“舍”“为之辞”几处,既是教训之语,那么“疾”就不可能是“生病”之意,当是“厌恶”之意;“而”有表示并列和表示转折关系两种理解,依据意味推敲,自然当作转折关系理解更好,那么“舍曰欲之”与“为之辞”就在语意上相反了,以此推断“舍”是“停止”之意,“辞”是“托词”“借口”之意。整句意思就可翻译成:品格高尚的人厌恶那些不说自己想做什么事却去找借口推脱责任的人。(4)利用文言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把握句意。也就是说,在理解文言句子时,要充分利用对应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去把握文句意思。如:“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语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全国卷文言文翻译题汇总练习(2010_2022年)

高考全国卷文言文翻译题练习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2022全国新高考Ⅰ卷 《战国策》 (1)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 (2)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2022全国新高考Ⅱ卷 《后汉书·吴汉列传》 (1)禹曰:“吴汉可。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 (2)吴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 2022全国甲卷 《战国策·秦策》 (1)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 (2)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 2022全国乙卷 《说苑·贵德》 (1)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 (2)“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景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资治通鉴》 (1)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 (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2021全国新高考Ⅱ卷 《晋书·祖逖传》 (1)(后赵王石勒)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 (2)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九月,卒于雍丘。 2021全国甲卷 《宋史纪事本末》 (1)契丹遂驻兵阳城淀,号二十万,每纵游骑剽掠,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志。 (2)帝曰:“所言归地事极无名,若必邀求,朕当决战!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 2021全国乙卷 《通鉴纪事本末》 (1)对曰:“……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2)皆令门下覆视,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

(统考版)2023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课时作业(十)文言文语句的翻译

课时作业(十) 文言文语句的翻译 精准对练一关注单音节文言文实词的翻译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安乐令吴汉、护军盖延、狐奴令王梁亦劝彭宠从秀,宠以为然。而官属皆欲附王郎,宠不能夺。汉出止外亭,遇一儒生,召而食之,问以所闻。生言:“大司马刘公,所过为郡县所称,邯郸举尊号者,实非刘氏。”汉大喜,即诈为秀书,移檄渔阳,使生赍以诣宠,令具以所闻说之。会寇恂至,宠乃发步骑三千人,以吴汉行长史,与盖延、王梁将之,南攻蓟,杀王郎大将赵闳。……秀乃悉召景丹等入,笑曰:“邯郸将帅数言我发渔阳、上谷兵,吾聊应言‘我亦发之’,何意二郡良为吾来!方与士大夫共此功名耳。”乃以景丹、寇恂、耿弇、盖延、吴汉、王梁皆为偏将军,使还领其兵,加耿况、彭宠大将军;封况、宠、丹、延皆为列侯。 (节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生赍以诣宠,令具以所闻说之。 译文: (2)何意二郡良为吾来!方与士大夫共此功名耳。 译文: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濂性诚谨,未尝讦人过。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节选自《明史·宋濂传》)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 译文: (2)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译文: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帝即位初,异姓王及带相印者不下数十人。至是,用赵普谋,渐削其权,或因其卒,或因迁徙致仕,或因遥领他职,皆以文臣代之。……八月,选诸道兵入补禁卫。先是,帝诏殿前、侍卫二司,各阅所掌兵,拣其骁勇者升为上军。至是,命诸州长吏择本道兵骁勇者送都下,以补禁旅之阙。又选强壮卒定为兵样,分送诸道,召募教习,俟其精练,即送阙下。复立更戍法,分遣禁旅守边城,使往来道路,以习勤苦、均劳佚。自是将不得专其兵,而士卒不至于骄惰,皆赵普之谋也。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收兵权》)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因其卒,或因迁徙致仕,或因遥领他职,皆以文臣代之。 译文: (2)自是将不得专其兵,而士卒不至于骄惰,皆赵普之谋也。 译文: 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州举茂才,除温令。县多奸猾,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征拜侍御史。……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 (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有删改)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县多奸猾,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