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源勘查工程技术实习总结——动物生态系统中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

动物资源勘查工程技术实习总结——动物生态系统中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

在动物资源勘查工程技术实习中,我学习了动物生态系统中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的个体数量,是了解动物种群数量和分布状况的重要指标。通过科学准确地测算种群密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动物的生态特征,为保护和管理动物资源提供依据。

一、直接计数法

直接计数法是最简单直接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之一。它适用于个体数量较少、个体易于观察的动物种群。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可以通过人工计数或使用现代科技设备进行观察和记录。例如,对于陆地上的大型哺乳动物,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或安装红外相机等设备进行计数。对于水生动物,如鱼类,我们可以使用潜水器等设备进行观察。直接计数法操作简单,但对于个体数量较多的动物种群来说,效率较低。

二、间接计数法

间接计数法是通过对动物活动行为或生态特征的观察,推测种群密度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个体数量较多、个体难以直接观察的动物种群。常用的间接计数法包括栖息地面积法、粪便计数法和声音记录法等。

1. 栖息地面积法

栖息地面积法是通过调查动物栖息地的面积和分布情况,结合种群密度的估计值,推算出种群数量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对于相对固定栖息地的动物种群,如鸟类、昆虫等。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可以使用遥感技术或无人机对栖息地进行影像获取,进而对栖息地进行面积测算,再结合对种群密度的估计,得出种群数量。

2. 粪便计数法

粪便计数法是通过对动物粪便的收集和计数,来推测种群密度的方法。该方法

适用于个体数量较多、个体难以直接观察的动物种群。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可以选择一定面积的样方,在该样方内收集粪便样本,并进行计数和分析。通过对粪便数量和分布的研究,结合对种群面积的估计,可以推算出种群密度。

3. 声音记录法

声音记录法是通过记录和分析动物发出的声音,来推测种群密度的方法。该方

法适用于个体数量较多、个体难以直接观察的动物种群。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可以使用录音设备进行声音记录,并对录音进行分析和识别。通过对声音频率、时长和分布的研究,结合对种群面积的估计,可以推算出种群密度。

三、标记-重捕法

标记-重捕法是一种常用的动物种群密度调查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动物个体进

行标记,然后再次捕获并统计标记个体的数量,从而推算出种群密度。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标记方式,如耳标、颈圈、尾标等,对动物个体进行标记。然后,在一定时间后再次捕获动物个体,并统计标记个体的数量。通过对标记个体数量和捕获总体数量的比例计算,可以得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总之,种群密度调查是了解动物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动物资源勘查工

程技术实习中,我学习了直接计数法、间接计数法和标记-重捕法等种群密度调查

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缺点,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科学准确地测算种群密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动物的数量和分布状况,为保护和管理动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

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 种群数量的调查是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方面。准确地了解一个种群的数量对于制定保护、管理和监测计划至关重要。然而,调查种群数量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这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传统方法 传统的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是通过在野外进行密集和随机抽样。这种采样可以使用珍稀动物诱捕,也可以是观察野生动物的行为和棲息地使用观测器的方法。 1.标记-重新捕捉法: 在这种方法中,一部分种群中的动物会被捕捉,然后被标记,例如医用染料、有机玻璃,或者铜标记在身上。标记过后,这些动物被释放回野外。然后,一段时间后,动物进行重新捕捉。比较重新捕获的动物和未被捕获的动物的比例可以估算出整个种群的数量。 2.线性跟踪技术: 线性跟踪技术是通过在一条预设的航线上寻找动物痕迹并用于估算整个种群的数量。航线沿着种群的出没和穿过区域设定。例如,可以测量长颈鹿和猎豹在非洲草原上的脚印来估算它们的数量。虽然这种方法可能会被天气、

地形和环境因素影响,不过线性跟踪是一种比较经济和容易运用的方法。 3.样带哈特许: 对于野生动物数量从事估算的另外一个方法是样带哈特许。这种技术使用一个或多个带状的样本区,这些样本区被放置在物种的领域范围中,并由拾取的数量进行估算。此外,如果使用多个样本区,它们可以放置在不同的领域,并估算全局动物数量。 4.传统的巡航线计数: 这种简单的方法,通常用于大型动物,将野生动物进行计数的方法是开车或步行在一个预设的区域巡行,随着野生动物越来越多,计数器计算动物数量。 新技术 现在有许多新技术可以帮助专业人员更加准确地估算野生动物种群的数量。 1.摄像监控: 基于加速计、位置传感器和密度传感器的视频监控系统可以为专业人员提供更好的方法来监测物种数量的状况。例如通过电子识别牌,便捷、高效地标记猴群种群中的动物,使得该地区的数据得以被追踪实时变化。 2.卫星图像:

动物资源勘查工程技术实习总结——动物生态系统中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

动物资源勘查工程技术实习总结——动物生态系统中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 在动物资源勘查工程技术实习中,我学习了动物生态系统中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的个体数量,是了解动物种群数量和分布状况的重要指标。通过科学准确地测算种群密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动物的生态特征,为保护和管理动物资源提供依据。 一、直接计数法 直接计数法是最简单直接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之一。它适用于个体数量较少、个体易于观察的动物种群。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可以通过人工计数或使用现代科技设备进行观察和记录。例如,对于陆地上的大型哺乳动物,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或安装红外相机等设备进行计数。对于水生动物,如鱼类,我们可以使用潜水器等设备进行观察。直接计数法操作简单,但对于个体数量较多的动物种群来说,效率较低。 二、间接计数法 间接计数法是通过对动物活动行为或生态特征的观察,推测种群密度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个体数量较多、个体难以直接观察的动物种群。常用的间接计数法包括栖息地面积法、粪便计数法和声音记录法等。 1. 栖息地面积法 栖息地面积法是通过调查动物栖息地的面积和分布情况,结合种群密度的估计值,推算出种群数量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对于相对固定栖息地的动物种群,如鸟类、昆虫等。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可以使用遥感技术或无人机对栖息地进行影像获取,进而对栖息地进行面积测算,再结合对种群密度的估计,得出种群数量。

2. 粪便计数法 粪便计数法是通过对动物粪便的收集和计数,来推测种群密度的方法。该方法 适用于个体数量较多、个体难以直接观察的动物种群。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可以选择一定面积的样方,在该样方内收集粪便样本,并进行计数和分析。通过对粪便数量和分布的研究,结合对种群面积的估计,可以推算出种群密度。 3. 声音记录法 声音记录法是通过记录和分析动物发出的声音,来推测种群密度的方法。该方 法适用于个体数量较多、个体难以直接观察的动物种群。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可以使用录音设备进行声音记录,并对录音进行分析和识别。通过对声音频率、时长和分布的研究,结合对种群面积的估计,可以推算出种群密度。 三、标记-重捕法 标记-重捕法是一种常用的动物种群密度调查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动物个体进 行标记,然后再次捕获并统计标记个体的数量,从而推算出种群密度。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标记方式,如耳标、颈圈、尾标等,对动物个体进行标记。然后,在一定时间后再次捕获动物个体,并统计标记个体的数量。通过对标记个体数量和捕获总体数量的比例计算,可以得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总之,种群密度调查是了解动物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动物资源勘查工 程技术实习中,我学习了直接计数法、间接计数法和标记-重捕法等种群密度调查 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缺点,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科学准确地测算种群密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动物的数量和分布状况,为保护和管理动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十七: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实验十七: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一、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①逐个计数,②估算:样方法(双子叶植物、昆虫);标志重捕 法(动物) 1、样方法:①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②双子叶草本植物样方大小为Imxlm;③常用方法 ——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 2、标志重捕法: ①常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密度时 ②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设该种群数量为N,第一次捕获并标志数量M , 第二次捕获数量为n ,其中有标志m, N:M =n:m 二、种群特征: 1、出生率:在单位时间里新产生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死亡率:在单位时间里死亡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数量及密度改变的直接表现。物种的内部和外界因素都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数量及密度。 2、某种群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称为迁入或迁出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也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 3、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一般分为幼年(尚无生殖能力)、成年(有生殖能力)和老年(丧失生殖能力)三个阶段。 4、性别比例: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性别比例也一般分三种类型:①雌雄相当型:多见于高等动物;②雌多雄少型:常见于人工 控制的种群及象海豹等群体动物:③雌少雄多型:罕见;如家白蚁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引起种群密度下降。 性别比例的应用: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 性别比例,从而达到杀虫效果。 三、方法步骤: 1、确定调查对象:选定调查对象一一双子叶植物; 2、选取若干样方:①确定样方数量、大小、取样方法; 3、计数: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量,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 4、计算种群密度:计算各个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种群密度调查方法

种群密度调查方法-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比较 样方法标志重捕法黑光 灯诱 捕法显微计数法取样器取 样法 适用对象及实例活动能力弱, 活动范围小 植物,虫卵、 蚜虫、跳蝻 活动能力强,活 动范围大 动物 趋光 性的 昆虫 微生物 活动能力 强,身体微 小。 土壤中小动 物丰富度的 调查 要点提示影响因素: (1)样方的位 置(随机取 样) (2)样方数目 和大小(草本 1m2、灌木 16m2、乔木 100m2) (3)取样方法 (五点取样法 和等距取样 法) (4)计数(样 方内的数量+两 边及夹角的数 量) (1)计算公式: 种群的个体数 捕获的个体数 =标记的个体数 重捕中的标记数 (2)注意事项 1)估算情景: 捕获机会相等; 无出生无死亡; 无迁入无迁出。 2)标志物要 求: 不可过于醒目; 不影响正常生 活;不易脱落 3)估算值比实 际值偏大:标记 后不易捕获 略(1)方法: 抽样检测法 (2)步骤注 意:吸取培 养液滴于盖 玻片边缘自 行渗入; 试管振荡目 的:使酵母 菌分布均 匀; 对照原则: 前后自身对 照 多次测数取 平均值; 稀释计数倍 数问题 (3)结果: 数量变化原 因:营养物 质缺乏、有 害代谢产物 积累、PH变 化 (1)统计方 法:记名计 算法和目测 估计法 (2)两个装 置比较: 诱虫器原 理:利用动 物趋暗、趋 湿、避高温 特性 吸虫器适于 体型较小的 动物 (3)存放方 法:70%酒 精中(脱水 固定防腐杀 菌) 异。 2

(1)植物——样方法。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右图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物——标志重捕法。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00尾,全 部进行标志后放回;第二次捕获160尾,其中被标志的鲫鱼有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为。 (3)细菌——显微记数法。每单位面积上平均有50个细菌,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液 体中培养4 h后稀释10倍,与以前相同的条件下再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次观察到每单位面积上平均有80个细菌。则细菌细胞分裂的平均时间为小时。 3

种群密度调查方法

种群密度调查方法 种群密度是指单位时间和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它是一个随环境条件和调查时间而变化的变量,它反映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种群密度调查则是构建种群数量变化模型的基础。其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直接逐个计数法,适用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统计的结果完全符合实际值,是一种精准的方法。 但在一般情况下,由于种群个体数繁多,其大小不一,再加之因动物的穴居、隐藏和飞翔等原因,逐一计数是很困难的,这时常常只计数种群的一小部分,用来估计整个种群的种群密度,这种方法称为取样调查法(估算法),这就是经常用到的另一种方法。 根据不同种生物的特点采用不同取样调查法进行调查,取样调查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对植物和昆虫卵及蚜虫、跳喃等动物种群密度测定常采用样方法; 对活动能力强和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密度测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 对微生物种群密度测定常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血细胞计数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活菌计数法); 对土壤中小动物物种丰富度测定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 对紫外线敏感的夜间活动的昆虫种群密度测定常采用黑光灯诱捕计数法等。 01样方法 1.1定义 是指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称为样方法。取样方法常常以点状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为 主。

(1)点状取样法点状取样法中常用的是5点取样法。当调查的总体为非长条形时,在总体中按梅花形取5个样方,每个样方的长和宽要求一致。这种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个体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图1)。 (2)等距取样法当调查的总体为长条形时,先将调查总体分成若干等份,由抽样比率决定距离或间隔,然后按这一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方的方法(图2)。1.2适用范围植物和昆虫卵及蚜虫、跳蝻等动物等。 1.3方法步骤确定调查对象一选择调查地段一确定样方一设计计数记录表一计数统计一计算种群密度。 1.4如何计算设各样方的种群密度分别为nl、n2、n3……n,则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nl+n2+n3+…+nm)/m。 1.5注意事项 ①随机取样。随机取样不允许掺入任何主观性,否则往往使调查结果偏大。随机取样也是取样调查的最重要原则之一; ②植物种群密度调查地点的选择。调查地段的选择应当大小适中,选取平坦、开阔、被调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地段; ③根据调查对象划定调查地段的大小和样方大小。调查乔木的种群密度时,地段应该划得大一些,样方大小一般为100m2。调查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地段应该划得小一些,样方大小一般为lm。调查灌木时,调查地段的大小则应该介于两者之间,样方大小一般为16m; ④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对植物种类的选择。调查乔木和双子叶草本植物比较容易,而调查一些丛生小灌木,丛生或蔓生的草本单子叶植物,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一株还是多株,所以初学者应选择双子叶草本植物调查为宜; ⑤计数原则。若有正好长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样方相邻两条边上的个体。同种植物无论大小都应计数; ⑥调查时间。取样调查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植物生长旺盛的季节; ⑦要大胆舍弃特别悬殊的数值样方,取多组邻近的平均值。 02标志重捕法 2.1定义

【高中生物】种群密度调查方法归类分析

【高中生物】种群密度调查方法归类分析 由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实验有利于学生科学思想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近年来各级考试中种群密度调查的实验题出现的频次较高,不仅考查形式新颖,而且趋向于开放性与探究性。现将种群密度调查的一些方法归类分析如下,供师生参考。 一、标志重捕法 标志重捕法是指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常用于动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适用范围是活动能力强和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如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等。计算公式是:标志个体总数/种群中个体总数=重捕中所含标志数/重捕个体数。 注意事项:①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②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对动物不能产生有损其寿命和行为的伤害。③标志不能过分醒目,防止改变其与捕食者之间的关系,最终导致结果失真。④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的混合所需时间需要正确估计。⑤标志物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究期间不能消失。⑥调查期间无迁入或迁出、出生或死亡。

例1 野生动物研究所对某草原的一种野兔进行了调查,所调查区域的总面积为2 hm2。统计所捕获野兔的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以上是某同学对该数据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野兔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3∶2 B.该草原野兔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250只/hm2 C.如果野兔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低

D.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解析: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野兔种群雌性个体60个,雄性个体40个,故性别比例(♀/♂)约为3∶2;依据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50/X=10/50,推导出2 hm2有250个个体,所以每公顷125个;依据计算公式10X=50×50,如果野兔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 那么重捕的10数值偏小,计算出的种群密度X会比实际高;土壤中小动物个体小不适合 标志,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用取样器取样法。 答案:A 二、样方法 样方法是指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 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取样方法常常以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为主。常用于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适用范 围包括植物和昆虫卵及蚜虫、跳蝻等动等。计算公式是:设各样方的种群密度分别为nl、 n2、n3……nm,则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nl+n2+n3+……+nm)/m。 注意事项:①宜选择双子叶草本植物,不宜选择蔓生或丛生单子叶植物为调查对象。 因为丛生或蔓生的单子叶植物地上部分往往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②植物的大小不同,样方的面积也应不同,如草本为1m2 ,灌木为16m2,乔木为100m2。③样方的选取应做到随机取样、不渗入主观因素,且尽量多一些。④计数时,样方内的植物个体数量统计遵循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实验题专练-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2020届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实验专练:(8)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C.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以及相邻两边及其夹角的菌体 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2、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 2hm2(1hm2=10000m2),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B.若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 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7:2 D.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m2 3、大蚂蚁和小蚂蚁生活在某地相邻的两个区域,研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群生活区域的接触地带设4种处理区,各处理区均设7个10m×10m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中设有均匀分布的25 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在开始实验后的第1天和第85天时分别统计诱饵上小蚂蚁的出现率进行比较,结果见表。 对本研究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表述错误的是( )

A.小蚂蚁抑制大蚂蚁的数量增长 B.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 C.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D.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4、图示是某种兔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记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在第二次捕获的兔中,未标记的有60只、标志的有2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 A.400只 B.450只 C.500只 D.600只 5、下列有关调查动物或植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地中蚜虫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査 B.对于个体较大、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査 C.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D.使用标志重捕方法时,由于方法不当造成被标记的个体部分死亡,会导致估算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小 6、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 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 7、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

动物生态调查方法与技术应用

动物生态调查方法与技术应用 动物生态调查是研究动物种群数量、分布范围、行为习性以及其与环境之间相 互作用的重要手段。通过了解动物的生态特征,可以为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在动物生态调查中,合理选择调查方法和应用适当的技术工具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动物生态调查方法和技术应用。 一、标志重捕法 标志重捕法是一种常用的调查动物种群数量的方法。它通过在动物身上标记独 特的标记(如颜色环、耳标、颈圈等),然后在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动物,记录标记动物的数量和比例,从而推算出整个种群的数量。这种方法适用于相对固定的种群,如大型哺乳动物和鸟类。标志重捕法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种群数量估计,但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人力物力。 二、红外相机技术 红外相机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调查动物活动行为的方法。通过设置红外相机 在动物活动的地点,当动物经过时,红外相机会自动触发拍摄,记录下动物的活动状况。这种技术适用于夜行性动物或者难以直接观察到的动物,如猛禽、狼群等。红外相机技术具有自动化、高效率的特点,能够大幅度减少人为干扰,获取更真实的数据。 三、无人机遥感技术 无人机遥感技术是一种高效快捷的动物生态调查方法。通过搭载高分辨率相机 的无人机,可以对广大的地域进行快速的航拍,获取大量的动物分布和栖息地信息。无人机遥感技术适用于大范围、复杂地形的调查,如森林、湿地等。它能够提供高精度的图像数据,为动物生态研究和保护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四、DNA条形码技术

DNA条形码技术是一种基于DNA序列的动物物种鉴定方法。通过提取动物的DNA样本,并对其中特定的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可以得到每个物种特有的DNA条形码。这种技术适用于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昆虫等难以直接观察和鉴定的物种。 DNA条形码技术具有高度准确性和快速性的特点,能够有效地鉴定物种,推动物 种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五、声纹识别技术 声纹识别技术是一种通过分析动物的声音特征来识别和调查动物的方法。不同 物种的动物具有独特的声音特征,通过录制和分析动物的叫声、鸣叫等声音,可以确定动物的种类、数量和行为。声纹识别技术适用于大范围、密度较高的动物调查,如鸟类、蝙蝠等。它能够在夜间或者无法直接观察的情况下获取动物的信息,为生态研究和保护提供重要数据。 综上所述,动物生态调查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对于了解动物的生态特征和保护自 然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标志重捕法、红外相机技术、无人机遥感技术、DNA条形 码技术和声纹识别技术等多种方法和技术的结合应用,能够提供更全面、准确、高效的动物生态调查数据,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持。

种群密度调查方法归类复习导析

种群密度调查方法归类复习导析 赫成军(宁波市柴桥中学315809) 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在一般情况下,要逐一计数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是困难的。研究者常常只计数种群的一小部分,用来估计整个种群的种群密度,这种方法称为取样调查法。常用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有样方法、标志重捕法等。 1、样方法:在若干样方中计数全部个体,然后将其平均数推广,来估计种群整体。样方形状可以有方的、长方的、条带的、圆形的,但样方必须具有良好的代表性,这可以通过随机取样法来保证。例如,进行湖泊中野鸭的数量调查,如果样方选择在近岸浅水草丰富、野鸭数量较高的区域,以此扩大估计整个湖面,势必使估计偏高。这是因为湖心水深、水草稀少的区域,野鸭可能很少,动物的分布可能是不均匀的,影响取样的方法。 (1)种群密度取样调查中的两个概念(也是取样调查的原则): 样方:样方也叫做样本。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出来的部分个体的集合,就叫做样方。样本要足够多,这也是取样调查的原则之一。 随机取样:在抽样时,如果总体中每一个个体被抽选的机会均等,且每一个个体被选与其他个体间无任何牵连,那么,这种既满足随机性,又满足独立性的抽样,就叫做随机取样(或叫做简单随机取样)。随机取样不允许掺入任何主观性,否则,就难以避免调查人员想获得调查属性的心理作用,往往使调查结果偏大。随机取样也是取样调查的原则之一。 (2)常用的取样方法: 点状取样法:点状取样法中常用的为五点取样法。当调查的总 体为非长条形时,可用此法取样。在总体中按梅花形取5个样方, 每个样方的长和宽要求一致。这种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个体分布比 较均匀的情况(如右图)。 下面以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为例,来说明种群密度取样调查的常用方法: ①确定调查对象: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以某一地段中的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如苦荬菜、蒲公英、独行菜等)为调查对象。 ②选取样方:选择一个该种群颁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块按长度划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样方。样方为长和宽各1m的正方形。 ③计数: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的数量,做好记录。 ④计算种群密度:计算种群各个样方内种群数量的平均值,这个数值就可以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的估计值(单位为株每平方米)。 等距取样法:当调查的总体为长条形时,可用等距取样法。先将调查总体分成若干等份,由抽样比率决定距离或间隔,然后按这一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方的方法,叫做等距取样法。例如,长条形的总体为400m长,如果要等距抽取40个样方,那么抽样的比率为1/10,抽样距离为10m。然后可再按需要在每10m的前1m内进行取样,样方大小要求一致。 例1、某班同学对公园附近的一块林地进行双子叶草本植物苦荬菜种群密度调查,该地

调查种群密度方法

调查种群密度方法 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的个体数量。了解和研究种群密度是生态学和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推断种群的分布、数量变化和生态竞争等因素。 种群密度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进行调查和估计。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种群密度估计方法。 1.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是最简单和直接的种群密度估计方法之一、它基于在一个特定区域内直接计数个体数量,并将其除以该区域的面积或体积来得到种群密度。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个体比较密集的情况,如研究小型动物或植物的种群密度。 2.标记-重捕法 标记-重捕法是一种常用的种群密度估计方法,适用于移动较缓慢的动物群体。该方法通常通过在初次捕获和再次捕获之间标记个体来估计种群密度。标记的个体在第二次捕获时会被计数,并根据标记的频率和比例来估计整个种群的密度。这种方法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大量的标记操作,但可以提供较准确的种群密度估计。 3.源流法 源流法是一种适用于底栖动物的种群密度估计方法。它基于河流或湖泊的水流,通过在特定区域收集个体样本,然后估计个体在流动水中被带走的速率来计算种群密度。这种方法需要测量水流速度和个体样本数量,并使用公式来计算种群密度。

4.轨迹法 轨迹法适用于大型动物种群,通过跟踪个体的移动轨迹来估计种群密度。这种方法通常使用GPS等定位技术来记录个体的位置,并根据个体之 间的距离和移动速度来计算种群密度。轨迹法可以提供较准确的密度估计 结果,但需要高精度的位置数据和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除了以上介绍的估计方法,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的调查方法可以用来估 计种群密度,如红外相机陷阱、声呐技术和遥感方法等。这些方法在不同 的研究领域和物种中都有广泛应用,可以根据研究的具体需求和环境条件 选择合适的方法。 总结起来,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 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提高种群密度的准确性,并为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同时,不同的方法也可 以结合使用,以提高估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实习中遇到的动物资源勘查难题及解决方案

实习中遇到的动物资源勘查难题及解决方案 在动物资源勘查的实习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难题,这些问题涉及到动物种群 数量统计、物种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在实践中,我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总结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动物种群数量统计是动物资源勘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由于野生 动物的活动范围广泛、数量庞大,采用传统的人工调查方法往往效率低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如红外相机、无人机和遥感技术等。红外相机可以长时间连续监测动物的活动情况,无人机可以快速获取大面积的图像数据,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图像分析动物栖息地的分布情况。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技术手段,可以更准确地估计动物种群数量,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物种保护是动物资源勘查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实践中,我们经常面临 着如何保护濒危物种、防止非法捕捞和非法贸易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加强监测和执法力度,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和执法机制。通过加强巡逻和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制止非法活动,保护濒危物种的生存环境。同时,还可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物种保护的意识,减少非法捕捞和非法贸易的发生。 最后,生态环境保护是动物资源勘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践中,我们常常 面临着如何保护动物栖息地、防止生态破坏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生态破坏行为。其次,加强生态修复工作,恢复和改善受损的生态系统。此外,还可以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例如,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 总之,动物资源勘查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我们在实习中遇到了许多难题。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我们可以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强监测和执法力度,加强宣传教育,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

动物资源勘查工程技术实习中的现场调查方法

动物资源勘查工程技术实习中的现场调查方 法 引言: 动物资源勘查工程技术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重要环节。在实 习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现场调查是十分关键的。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现场调查方法,帮助实习生更好地掌握动物资源勘查工程技术。 一、野外观察法 野外观察法是最直接的现场调查方法之一。通过亲自前往野外观察动物的生境、行为和数量分布等,可以收集到丰富的信息。在实习中,可以选择适合的野外地点,如自然保护区、森林或湿地等,进行观察和记录。观察时需要注意不干扰动物的正常活动,并使用合适的设备,如望远镜和相机等,记录下观察到的动物特征和行为。 二、标本采集法 标本采集法是一种常用的现场调查方法。通过采集动物标本,可以进行进一步 的研究和鉴定。在实习中,可以学习采集标本的技巧和方法,如使用专业工具进行解剖和制备标本。同时,需要了解采集标本的法律法规,遵守采集伦理和保护动物的原则。 三、摄像监测法 摄像监测法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现场调查方法。通过设置摄像机在野外观察点进 行连续拍摄,可以记录下动物的活动轨迹和行为习性。在实习中,可以学习如何正确设置摄像机的位置和角度,以及如何分析和解读摄像资料。此外,还需要注意保护设备的安全和隐蔽性,避免被破坏或盗窃。 四、声音识别法

声音识别法是一种间接的现场调查方法。通过记录动物的声音,可以判断其存在和数量分布等信息。在实习中,可以学习如何使用声音记录设备,如录音机和声音传感器等,收集动物的声音样本。同时,需要学习如何鉴别和分析不同动物的声音特征,以及如何将声音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进行空间分析。五、生态样地调查法 生态样地调查法是一种系统的现场调查方法。通过选择代表性的生态样地,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调查,可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数据。在实习中,可以学习如何选择样地,设计调查方案和采集数据。同时,还需要学习如何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以及如何编写科学报告和论文。 结论: 动物资源勘查工程技术实习中的现场调查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在实习过程中,实习生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并结合其他技术手段进行综合分析。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实习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调查能力和专业素养,为动物资源勘查和保护工作做出贡献。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是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是 种群密度是指特定地区或者特定生态系统中,单位面积或者单位体积内的个体数量。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掌握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并为生物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供依据。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 抽样法:抽样法是常用的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之一。在特定的区域内,我们可以设置一定数量的样方,然后对每个样方中的个体进行记录和统计。通过对多个样方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就可以推算出整个地区的种群密度。抽样法的优势是比较简单且易于执行,但需要注意样方的设置要能够代表整个地区的特征,以及样方的数量要足够多以提高统计的准确性。 2. 追踪调查法:这是一种常用于大型动物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追踪调查法通过跟踪目标动物的移动路线,记录下它们的分布范围和个体数量。这种方法通常需要配备GPS设备和/或无人机来进行数据采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追踪调查法的优势是可以较为准确地获取目标动物的种群密度,但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和数据分析。 3. 标记-再捕法:这是一种常用于小型动物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在调查开始前,我们会在个体身上标记一个独特的标记(比如颜色标记或者植入芯片),然后释放回自然环境中。之后一段时间后,我们再次捕获个体,并记录回收到的标记个体数量。通过比较标记个体和新捕获个体的比例,我们就可以推算出整个种群的

数量。标记-再捕法的优势是对个体影响较小且结果相对准确,但需要进行多次的标记和捕获工作才能获取较为准确的数据。 4. 环境DNA分析法:环境DNA分析法是一种针对水生生物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收集水样和土样,在实验室中使用DNA测序技术来分析样本中存在的生物DNA。通过分析DNA数据,我们可以判断不同物种在环境中的相对丰度和种群密度。环境DNA分析法的优势是非侵入性且快速,但需要配备实验室设备和专业技术支持。 以上所述的方法只是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部分,每种调查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限制条件。在实际调查中,我们可以根据研究目的、调查对象和调查区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方法,以获取准确和可靠的种群密度数据。同时,对于大型和复杂的生态系统,常常需要结合多种方法进行调查和数据分析,以全面了解种群的分布和数量。

动物生态调查种群调查与生态系统监测的方法

动物生态调查种群调查与生态系统监测的方 法 动物生态调查是研究动物在其自然环境中的分布、种群动态和生境 偏好等行为的科学方法。通过这些调查,可以了解动物物种的生存现 状以及生态系统的整体健康状况。本文将介绍动物生态调查中常用的 种群调查和生态系统监测的方法。 一、种群调查方法 1. 样线法 样线法是一种常用的种群调查方法,适用于在较大范围内对动物种 群进行全面调查。这种方法通过在地面上或空中设定样线,沿着样线 设置调查点,记录每个点上出现的动物个体数量。通过对多个样线的 采样,可以得出动物种群的密度和分布情况。 2. 多样性指数法 多样性指数法用于评估一个生态系统内的物种多样性。通过调查并 统计一个区域内的物种数量和相对丰富度,可以计算出该区域的多样 性指数。多样性指数包括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均匀度指数和物种多 样性指数等。多样性指数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动物种群的多样性程度,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生态系统监测方法 1. 生境调查

生境调查是观察和记录动物生活的栖息地的方法。通过对栖息地的调查,可以了解不同生境对动物种群的影响,以及生境的丰富程度和适宜程度。生境调查还可以协助研究人员制定合适的保护措施,以维护或改善动物栖息地的质量。 2. 迁徙监测 迁徙监测是通过对动物迁徙行为的观察和记录,来了解动物迁徙过程中的生态事件和环境条件。研究人员通常会使用迁徙监测仪器,如GPS追踪装置,来记录动物的位置和行为。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了解动物迁徙的路线、迁徙时间和迁徙距离等信息。 3. 夜间调查 夜间调查是对夜行性动物种群进行监测的一种方法。这些动物在夜间活动,因此必须采用特殊的监测技术,如红外相机和声纳探测器。通过夜间调查,可以了解夜行性动物的活动模式、食性和栖息地利用等信息。 综上所述,动物生态调查包括种群调查和生态系统监测两个方面。种群调查通过样线法和多样性指数法等方法,了解动物种群的分布、数量和多样性。生态系统监测通过生境调查、迁徙监测和夜间调查等方法,了解动物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和适应能力。这些调查方法对于保护和管理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我们在进行调查时必须注意保护动物的隐私和生态环境的完整性,确保实施科学有效的调查工作。

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

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 Estimating the Numbersof Wildlife Populations 一、为什么要对种群数量进行调查 种群数量是动物生态学和资源管理学最核心的问题,无论进行什么类型的研究,都绕不过这个问题。 种群动态——密度制约性增长和非密度制约性增长,种群密度与个体迁移间的关 系; 生活史及进化对策——生命周期、年度变动、出生率与死亡率、编制生命表、预测生命期望值(商业人寿保险精算)栖息地关系——与密度相关的动物活动范 围、领域面积、预测栖息地质量动态、种群数量调控;资源管理与有害动物控制——制定狩猎量、捕捉量、捕捞量的依据;行为生态学——婚配制度、繁殖策 略、繁殖行为的表达与之密切相关。濒危物种保护——评价实施的保护措施对濒危物种种群恢复的作用; 二、种群数量调查法的概念和名词定义 绝对数量调查法:准确计数某一指定地区、特定时段内的野生动物数量的调查方 法。这个方法不需要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不要求满足任何 前提假设。 相对数量调查方法:根据生物统计的取样原理、利用某些方法来推算某一指定地 区、特定时段内的野生动物数量的调查方法。这个方法则需 要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并且要考虑每个方法需要的前提条 件。 以动物个体为对象的调查方法称直接相对数量调查法;以动物活动留下的痕迹为对象的调查方法为间接相对数量调查法。封闭种群: 严格定义:在调查期间种群数量保持稳定,不会增加(出生和迁入),也不 会减少(死亡和迁出)。 通常使用的定义:只要没有可知的增加和减少的种群就算是封闭种群。 两种封闭种群:地理性封闭种群和统计学意义上的封闭种群。 开放种群:与封闭种群相反。 准确性(Accuracy:)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 偏差(Bias):与实际情况的差异度 精度(precision :与实际情况的接近程度,用样本的标准误来表示 选择调查方法需要考虑的条件: 1.是否适用于调查的对象; 2.经费和人力需求; 3.要求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程度。 *选择调查方法的前提: 1.调查地区内所有个体都有相等的被计数的概率; 2•调查期间内死亡的个体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或者可被估算矫正

种群密度与物种丰富度的调查方法归类

种群密度与物种丰富度的调查方法归类 在生态系统或生物群落中,不同的生物生活习性、活动能力与分布特点一般不同,那么在调查某生物种群的密度或生物群落(部分生物)的丰富度时,采用的方法措施也有差异。研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密度及物种丰富度,有利于提高对资源的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标签:种群密度;丰富度;调查;样方法 在高中新课标生物教材中,对常见生物的种群密度或物种丰富度的调查方法进行了介绍,如植物种群密度、鼠类种群密度、蚜虫的种群密度、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等,这些常见生物的调查方法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但对练习或考试中出现的不常见情况,有时让很多同学困惑,如调查某区域内的植物的丰富度、调查某种土壤小动物的种群密度等。 1. 种群密度的调查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两种:①逐个计数法;②估算法。 1.1 逐个计数法 该方法一般用于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如调查某居民小区内一种木本植物的密度,该方法能准确地得出种群密度大小。 1.2 估算法 常用的估算法主要有样方法、标志重捕法、抽样检测(取样调查)等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的对象也不同。 (1)样方法 样方法主要用于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还可用于活动能力较弱、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的密度调查,如昆虫卵,蚜虫、跳蝻等。在具体实施样方法时,常用的具体方法是点状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2)标志重捕法 此方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如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昆虫等动物。 (3)抽样检测法(取样调查法) 在教材中,探究酵母菌的数量变化时用到抽样检测法。除此之外,如调查水

种群密度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方法

种群密度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方法1.种群密度调查-取样调查法 取样调查法是从被调查的总体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样本)来进行调查,并以样本特征值来推算总体特征值的一种调查方法。不同种类的生物取样调查的方法存在着差异。 常见的几种生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方法: (1)动物——标志重捕法 标志重捕法是指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 常用于动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计算公式是:种群中个体总数/重捕个体总数= 开始标志的个体总数/重捕个体中所含标志的个体总数。

调查的对象是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需要注意的是调查期间没的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标记物对所调查的动物的生命活动无影响。 (2)植物——样方法 样方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活环境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一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常用于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样方形状可以多样,但样方的选取必须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这可以通过随机取样来保证。 注意的事项:除了适用于植物以外,还可以用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随机取样;样方大小适中;样方数量不宜太少。 (3)细菌和酵母菌——显微记数法

将待测样品与等量的已知含量的红细胞混匀后,涂布在载玻片上,经固定染色后(也有不需要染色),在显微镜下随机选取若干个视野进行计数,得出细菌与红细胞的比例,再根据红细胞的含量计算出单位体积内的细菌数目。 也可以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用来计数,具体的操作可以参考教材,采用的是五点取样法,五个中方格的计数,然后进行换算。 (4)昆虫——去除取样法 对于某些隔离带的稳定种群,可以通过连续捕捉一定次数,根据捕获量的减小来估计种群大小。由于每次捕获后不放回,理论上种数量应当越来越少,因此,我们把每次捕获数加到前面所捕获的总数上,得到捕获积累数,以推算种群数量。 注:以捕获积累数为X轴,每次捕获数为Y轴,根据数据描点作直线向右延伸与X轴的交点即为种群估计数。(如图)

生态系统知识点的总结

第4章种群和群落 第1节种群的特征 一、种群的概念和数量特征 1、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种群各个特征的关系: 〔1〕种群密度是根本特征,与种群数量呈正相关。 〔2〕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则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估算植物种群密度常用方法——样方法 〔1〕样方形状:一般以正方形为宜。 〔2〕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2、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标志重捕法 计算公式:标记总数/N=重捕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重捕总数〔N代表种群个体总数〕 第2节种群的数量变化 【考纲知识梳理】 一、种群增长曲线 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1〕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 〔2〕特点: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大。 〔3〕数学模型:指数函数型。 〔4〕两种情形:①实验室条件下;②当一个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适宜环境时。 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1〕原因:自然环境条件是有限的,如资源、空间、天敌等的制约。 〔2〕特点:种群到达环境条件所能允许的最大值——环境容纳量〔即K值〕后有时停顿增长,有时在K 值上下波动。 〔3〕意义:反映或表达达尔文自然选择中的生存斗争。 二、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1、因:

〔1〕种群的起始个体数量。 〔2〕决定种群数量的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2、外因: 〔1〕自然因素: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2〕人为因素:种植业、养殖业开展,砍伐森林,猎捕动物、环境污染等。 【要点名师精解】 一、"J 〞型增长曲线与"S 〞型增长曲线的分析 1、曲线比拟 2、列表比拟 3、联系:两种增长曲线的差异主要是因环境阻力大小不同,对种群增长的影响不同。因而有:"J 〞型曲线因环境阻力增大而成"S 〞型曲线。 4、K 值变动的示意图及应用 〔1〕同 一种生物的K 值不是固 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K 值会在平均值附近上下波动。 〔2〕当环境遭受破坏时,K 值下降;当生物生存环境改善时,K 值上升。 〔3〕应用:当环境中种群数量大于K/2值时,即可采取适当捕捞等手段合理利用,但捕捞后数量应为K/2值,因为此时种群增长率最大,有利于提高生物利用的总量。 第3、4节 群落的构造 群落的演替 【考纲知识梳理】 一、群落的概念及特征 1、概念:同一时间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特征:物种的丰富度、种间关系、空间构造、群落的演替等。 〔1〕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2〕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其中互利共生表达了种间互助,其余三者为种间斗争。 二、群落的空间构造 工程 "J 〞型曲线 "S 〞型曲线 前提条件 环境资源无限 环境资源有限 种群增长率 保持稳定 随种群密度上升而下降 K 值的有无 无 有 曲线形成 的原因 无种斗争, 缺少天敌 种斗争加剧, 天敌数量增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