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

《分子生物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
《分子生物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

《分子生物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第一章绪论

1、掌握分子生物学概念和研究内容;

2、DNA是遗传物质的特征及实验验证;

3、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第二章DNA的结构

1、掌握DNA遗传物质的本质;

2、掌握核酸的化学组成、DNA的二级结构;

3、掌握DNA的变性和复性的概念、过程以及影响因素;

4、了解超螺旋和拓扑异构体(酶)的概念、超螺旋状态的描述和形成趋势、拓

扑异构体(酶)的种类和作用方式。

第三章有机体、染色体和基因

1、掌握原核生物基因组织的特点;

2、掌握真核生物染色体组装和压缩的过程;

3、掌握C值和C值矛盾的概念、表现以及原因;

4、掌握真核生物基因组的DNA类型;

5、掌握基因簇与基因家族的概念。

第四章DNA的复制

1、掌握DNA的半保留复制的概念和实验证明;

2、掌握DNA复制起始机制、复制方式;

3、掌握与DNA复制相关酶学;

4、大肠杆菌DNA复制的过程;

5、了解原核和真核生物各自复制的特殊性。

第五章DNA的损伤、修复和突变

1、掌握错配修复、光复活、切除修复、重组修复和SOS修复的过程;

2、掌握原核生物的限制-修饰现象;

3、了解基因内和基因间回复突变(抑制突变)的分子机制;

4、了解突变类型、突变剂的种类和突变生成、突变热点的概念和例子。

第六章转录

1、掌握转录、有义链、反义链、转录单位等基本概念;

2、掌握原核生物RNA转录的起始、延伸、终止和转录产物的后加工;

3、掌握真核生物RNA转录的起始、延伸、终止和转录产物的后加工;

4、掌握真核生物转录产物中内元的分类和切除;

5、掌握不连续转录和反式拼接概念和发现。

第七章蛋白质翻译

1、掌握蛋白质合成相关的基本元件;

2、掌握蛋白质合成的分子过程;

3、掌握保证蛋白质合成准确的分子机制;

4、掌握蛋白质前体的加工与转运机制。

第八章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

1、掌握基因表达调控的空间密码;

2、掌握乳糖操纵元(Lac Operon)的组成和调控;

3、掌握Trp Operon及弱化作用机理;

4、了解原核生物基因转录的时序调控、翻译水平的调控和DNA序列重排对基

因转录的调控。

第九章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

1、掌握真核生物DNA水平的调控;

2、掌握真核生物转录水平的调控;

3、掌握真核生物转录后水平的调控的方式(RNA编辑);

5、了解真核生物翻译和翻译后水平的调控的例子。

第十章遗传重组

1、掌握同源重组的特征、机制、原核同源重组的过程;

3、掌握位点专一性重组的特征、λphage的整合与切除的过程;

4、掌握转座子的概念、原核生物转座重组的特点和种类。

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213 翻译硕士日语》考研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213翻译硕士日语》考研大纲 一、考试性质 翻译硕士日语是日语口译、日语笔译专业硕士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测试应试者单项和综合语言能力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 二、考察目标 要求学生能具备系统进行MTI学习所要求的外语水平,掌握MTI考生应具备的外语词汇量、语法知识以及外语阅读与写作等方面的技能。 三、考试形式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各项试题的分布情况见“考试内容一览表”。 四、考试内容 本考试包括以下部分: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外语写作等。总分为100分。 I.词汇语法 1.要求 1)词汇量要求: 考生的认知词汇量应在10,000以上,其中积极词汇量为6,000以上,即能正确而熟练地运用常用词汇及其常用搭配。 2)语法要求: 考生能正确运用日语语法、结构、修辞等语言规范知识。 2.题型: 多项选择或改错题 II.阅读理解 1.要求: 1)能读懂常见日文报刊上的专题文章、历史传记及文学作品等各种文体的文章,既能理解其主旨和大意,又能分辨出其中的事实与细节,并能理解其中的观点和隐含意义。 2)能根据阅读时间要求调整自己的阅读速度。 2.题型: 1)多项选择题(包括信息事实性阅读题和观点评判性阅读题) 2)简答题(要求根据所阅读的文章,用3-5行字数的有限篇幅扼要回答问题,重点考查阅读综述能力)

本部分题材广泛,体裁多样,选材体现时代性、实用性;重点考查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和理解观点的能力;对阅读速度有一定要求。 III.日语写作 1.要求: 考生能根据所给题目及要求撰写一篇500词左右的记叙文、说明文或议论文。该作文要求语言通顺,用词得体,结构合理,文体恰当。 题型:命题作文 《翻译硕士日语》考试内容一览表 序号考试内容题型分值时间(分钟)1词汇语法多项选择或改错3060 2阅读理解1)多项选2)简答题4060 3日语写作命题作文3060 共计100180 五、是否需使用计算器 否。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2016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MTI考研——日语流行语

2016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MTI考研——日语流行语 1、泪奔:「泣きたい」泣きながら走るという意味になるが、さまざまな「泣きたいほど」の気持ちを表す場合に使われる。例:母親が入院していた当時のことを思い出すと、急に泣きたくなる。?身長が原因で面接試験に合格せず、本当に泣きたい。 2、拉黑:「ブラックリスト登録」、テンセントQQなどのインスタント?メッセンジャーで、誰かをブラックリストに入れ、その発言をブロックすることを指す。例:文化部は、インターネットで流行っている低俗な歌120曲をブラックリストに入れた。 3、洄游青年:「回遊青年」、生まれ故郷を離れて大都市で一定期間暮らし、その後地方の中小都市に帰って定住する若者を指す。これらの若者は、川に生まれ、海で長旅を続けながら成長し、最後に河川に戻って産卵する回遊魚のようだということで「回遊青年」と呼ばれる。 4、猪周期:「ピッグ?サイクル」、豚肉の生産および価格の周期的な変動を指す。 5、高龄追生:「マル高駆け込み出産」、中国各地で「単独2胎政策」(夫婦どちらかが一人っ子なら第2子を持てるという政策)実施以降、多くの“出産には高齢な”夫婦が第2子出産を目指している現象のこと。これらの高齢ママは35~40歳が主で、日本で言えば「マル高」となる。 6、轻奢:「プチぜい沢」、全称は「轻奢侈品」。高級ブランドと一般普及品の中間にあるブランドを指す。また、この言葉はブランド品に限らず、高級感を保ちながらも比較的容易に手に入る事物を形容する場合にも使われるようになっている。例えば「轻奢风(リーズナブルで高級感あるスタイル)」、「轻奢生活(気軽でハイクオリティーな生活)」、「轻奢假期(手頃で高品質な休暇旅行)」などだ。 7、刷脸:「顔認証」、顔面から得られる電子情報で出退勤を管理する方法の一つ。 8、有位购车:「車庫証明」、北京市で復活しそうな車両規制政策で、市民

2017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日语考研参考书目、历年真题、考研真题

2017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专业日语考研必读信息 复习经验经验指导 1、抓住重点,快速复习 2、建立框架,系统复习 3、明确背诵,精确记忆 4、区分主次,结合热点 5、模拟训练,名师批阅 6、押题模考,一战封侯 北京外国语大学考研—日语口译文学资料 口承文学の時代から記載文学時代へ ずっと昔、日本の祖先は祭りを通して、共同体を結んでいった.その当時、文字がなくて、祭りの場で、神々や祖先に対して語られ歌われる神聖な言葉は、口々相伝得るより仕方がなく、長い間、子々孫々に言い継ぎ、歌い継いで、伝承されていった。このように誕生した神話、伝説、歌謡、祝詞などを口承文学と言う。 大和朝廷は国家を統一すると、朝鮮、中国との交流が盛んになった。4世紀ごろに、大陸から漢字が伝わってきた。そして、だんだん実用化され、6世紀ごろに、漢字で表記できるようになり、文学作品も漢字によって、記載されるようになった。これは記載文学の始まりである。 祝詞:古代人は言霊信仰によって、神への祈りの言葉を祝詞と言う。その中には、神事の時群臣に読み聞かせるものとか、祭りの儀式のときに神に祈願するものとか、天皇に上奏して御代の長久を

祈るものなどがある。現存するのは「延喜式」の27編、「台記」の別記に収められた「中臣寿詞」の一編を合わせて、計28編である。 宣命:宣命と言うのは、天皇の詔を臣下に伝える和文体の詞章である。漢文体を詔勅と言うが、純粋の和文体で書かれたのを「宣命書き」と言う。「続日本記」の62編は現存する宣命である。 一奈良時代 1.記紀文学――「古事記」と「日本書紀」 「古事記」 712年に、太安万侶によって編集されたと言うことである。上、中、下の3巻からなっている。日本語で書かれ、前代の伝説、民衆の生活も含み、そこから古代日本人の考え方や個人感情などを理解することができる。文学性がかなり高い。今まで保存している日本最古の書籍である。 「日本書紀」 720年に舎人親王などが編集したものである。これは漢文体で書いた30巻よりなる歴史書の形をしたものである。中国の史書にならって、漢文の編年体で書かれたものである。天皇の君主としての地位を正当化する目的で、全体の構想が創作されている。 「古事記」と「日本書紀」は日本文学史の中で、最初の整った本の形であろう。記紀文学は人民大衆の文学ではなく、国家最高権利者である天皇、貴族の文学である。しかし、その中から、当時の地方民衆の生活状況や宗教などがわかり、民俗研究の貴重な資料として、かなり大きな価値がある。また、「古事記」「日本書紀」には、“まこと”と言う文学意識が芽生えていた。しかし、それは個人或いは人民大衆の思想感情の表れではなく、大和民俗固有の信仰、即ち神への崇拝と言う原始的な信仰をもとに生まれたのである。言い換えれば、この文学意識は写実の文学意識の芽えともいえよう。 「風土記」 713年、朝廷が諸国に命じて、その国の地理、産物、伝説などを記させた。日本の最初の地誌であ

现代分子生物学_复习笔记完整版.doc

现代分子生物学 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含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的基本含义 ?广义的分子生物学: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 对象,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规律。 ?狭义的分子生物学:偏重于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的复制、转录、表达和调控 等过程,也涉及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1.1 分子生物学的三大原则 1) 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是相同的 2) 生物遗传信息表达的中心法则相同 3) 生物大分子单体的排列(核苷酸、氨基酸)的不同 1.3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DNA重组技术(基因工程) ●基因的表达调控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结构分子生物学) ●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第二节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 1 准备和酝酿阶段 ?时间: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50年代初。 ?确定了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实验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实验二: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实验 RNA也是重要的遗传物质-----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繁殖过程 2 建立和发展阶段 ?1953年Watson和Crick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作为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的里程碑。 ?主要进展包括: ?遗传信息传递中心法则的建立 3 发展阶段 ?基因工程技术作为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人类深入认识生命本质并能动改造生命的新时期开始。 ? 第三节分子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思考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有哪些? ?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列举5~10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简要说明其贡献。

分子生物学发展史之我感

分子生物学发展史之我感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50年代,分子生物学完成了两大重点突破:确定了蛋白质是生命的主要基础物质;确定了生物遗传的物质是DNA。 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这一发现犹如黎明中亮起的第一道曙光,照亮了隐藏在黑暗中的条条大路,为之后的一系列发现照明了方向,由此步入了分子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阶段。而后DNA半保留复制模型的确立,DNA作为模板转录RNA,RNA作为模板利用氨基酸合成蛋白质,RNA作为模板转录DNA。这些成果的发现共同建立了以中心法则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基本理论体系。 中心法则建立的这一过程大约花了近20年,是几代科学家辛苦专研的共同成果,个人觉得这个发展过程还是很飞速的。看分子生物学发展史,我觉得也是在看诺贝尔化学、生理和医学奖收获史。就以中心法则建立的这一过程来说,每走一小步都是一个突破,都极其重要,往往也标志着下一个突破的到来。没有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发现,没有RNA聚合酶的发现,就不会有转录的发现,再就不会有翻译等等的发现。这每一小步成果也都建立在科学家大胆创新的思维,合理的实验设计,共同合作和坚持不懈的反复实验基础之上。同时,在获得这一系列成果的过程中,科学家们也创造了更多的实验方法与新技术。这些新方法新技术往往推动一个学科的快速发展,甚至带来一个新的交叉学科。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一步发展,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分子结构生物学,分子细胞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分子发育生物学…… 20世纪70年代后,以基因工程技术的出现作为新的里程碑,标志人类从认识生命本质到迈出改造生命的步伐。在D.Baltimore、R.Dulbecco和H.M.Temin 发现肿瘤病毒与细胞遗传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W.Arber、D.Nathans、H.O.mith发现限制性内切酶并荣获1978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后,基因工程技术得到迅速发展。这得益于许多分子生物学新技术的不断涌现。M.R.Capecchi、O.Smithies和M.J.Evans凭借“基因打靶技术”共同分享了200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基因打靶”技术利用细胞脱氧核糖核酸(DNA)可与外源性DNA 同源序列发生同源重组的性质,可以定向改造生物某一基因。借助这一从上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技术,人们得以按照预先设计的方式对生物遗传信息进行精细改造。可以瞄准某一特定基因,使其失去活性,进而研究该特定基因的功能。尽管“基因打靶”技术刚刚诞生20余年,全世界的科学家已经利用该技术先后对小鼠的上万个基因进行了精确研究。根据导致人类疾病的各种基因缺陷,科学家培育了超过500种存在不同基因变异的小鼠,这些变异小鼠对应的人类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神经病变,糖尿病和癌症等。评委会认为,是因为其“开创了全新的研究领域”,为人类攻克某些疾病提供了药物试验的动物模型。我对这一技术印象深刻,不仅惊叹于它的革新,更惊叹于其实际应用功能。它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或将攻克很多人类疾病,给医学进步带来很大利益。所以说,一个学科的发展往往能推动另一学科的发展,学科之间是有界限的,往往也是无界限的。除了基因打靶,更多的技术已经被发现或将要被发现。每一次的技术革新都在影响着人类生活,给人带来更多福祉。这也教诲我们在科研工作中要有发现的眼睛,创新的思维。 学习了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发现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范围发展最迅速

华侨大学2020考研大纲:213《翻译硕士日语》

华侨大学2020考研大纲:213《翻译硕士日语》 考研大纲频道为大家提供华侨大学2019考研大纲:213《翻译硕士日语》,一起来看看吧!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华侨大学2019考研大纲:213《翻译硕士日语》 招生学院:外国语学院招生专业:翻译(专业学位) 科目名称:213《翻译硕士日语》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 本考试包括以下部分:词汇语法(30%)、阅读理解(40%)、外语写作(30%)。 (四)试卷题型结构 《翻译硕士日语》考试内容一览表 序号 考试内容 题型 分值

时间(分钟) 1 词汇语法 写日语假名读音题、写日语汉字题、完成句子题、选择题等30 60 2 阅读理解 1)选择题 2)简答题 40 60 3 日语写作 命题作文 30 60 共计 100 180 二、考查目标

本考试是一种测试应试者单项和综合语言能力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范围包括MTI考生入学应具备的日语词汇量、语法知识以及日语阅读与写作等方面的技能。考试基本要求: 1.具有良好的日语基本功,认知词汇量在12,000以上,掌握6,000个以上的积极词汇,即能正确而熟练地运用常用词汇及其常用搭配。 2.能熟练掌握正确的日语语法、结构、修辞等语言规范知识。 3.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日语写作能力。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本考试包括以下部分: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外语写作等。总分100分。 I.词汇语法 1.考试要求 1)词汇量要求 考生的认知词汇量应在12,000以上,其中积极词汇量为6,000以上,即能正确而熟练地运用常用词汇及其常用搭配。 2)语法要求 考生能正确运用日语语法、结构、修辞等语言规范知识。 2.题型 包括写日语假名读音题、写日语汉字题、完成句子题、选择题等多种题型。总分3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II.阅读理解 1.考试要求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cDNA与cccDNA:cDNA是由mRNA通过反转录酶合成的双链DNA;cccDNA是游离于染色体之外的质粒双链闭合环形DNA。 2.标准折叠单位:蛋白质二级结构单元α-螺旋与β-折叠通过各种连接多肽可以组成特殊几何排列的结构块,此种确定的折叠类型通常称为超二级结构。几乎所有的三级结构都可以用这些折叠类型,乃至他们的组合型来予以描述,因此又将其称为标准折叠单位。 3.CAP:环腺苷酸(cAMP)受体蛋白CRP(cAMP receptor protein ),cAMP与CRP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称激活蛋白CAP(cAMP activated protein ) 4.回文序列:DNA片段上的一段所具有的反向互补序列,常是限制性酶切位点。 5.micRNA:互补干扰RNA或称反义RNA,与mRNA序列互补,可抑制mRNA的翻译。 6.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在RNA的剪接加工过程中起到自我催化的作用。 7.模体: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中存在着某些立体形状和拓扑结构颇为类似的局部区域 8.信号肽: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N端有15~36个氨基酸残基的肽段,引导蛋白质的跨膜。 9.弱化子:在操纵区与结构基因之间的一段可以终止转录作用的核苷酸序列。 10.魔斑:当细菌生长过程中,遇到氨基酸全面缺乏时,细菌将会产生一个应急反应,停止全部基因的表达。产生这一应急反应的信号是鸟苷四磷酸(ppGpp)和鸟苷五磷酸(pppGpp)。PpGpp与pppGpp的作用不只是一个或几个操纵子,而是影响一大批,所以称他们是超级调控子或称为魔斑。 11.上游启动子元件:是指对启动子的活性起到一种调节作用的DNA序列,-10区的TATA、-35区的TGACA 及增强子,弱化子等。 12.DNA探针:是带有标记的一段已知序列DNA,用以检测未知序列、筛选目的基因等方面广泛应用。13.SD序列:是核糖体与mRNA结合序列,对翻译起到调控作用。 14.单克隆抗体:只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起作用的抗体。 15.考斯质粒:是经过人工构建的一种外源DNA载体,保留噬菌体两端的COS区,与质粒连接构成。16.蓝-白斑筛选:含LacZ基因(编码β半乳糖苷酶)该酶能分解生色底物X-gal(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产生蓝色,从而使菌株变蓝。当外源DNA插入后,LacZ基因不能表达,菌株呈白色,以此来筛选重组细菌。称之为蓝-白斑筛选。 17.顺式作用元件:在DNA中一段特殊的碱基序列,对基因的表达起到调控作用的基因元件。18.Klenow酶:DNA聚合酶I大片段,只是从DNA聚合酶I全酶中去除了5’→3’外切酶活性 19.锚定PCR:用于扩增已知一端序列的目的DNA。在未知序列一端加上一段多聚dG的尾巴,然后分别用多聚dC和已知的序列作为引物进行PCR扩增。 20.融合蛋白:真核蛋白的基因与外源基因连接,同时表达翻译出的原基因蛋白与外源蛋白结合在一起所组成的蛋白质。 二、填空 1. DNA的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解)片段的排列顺序。 2. RNA酶的剪切分为(自体催化)、(异体催化)两种类型。 3.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分别是(IF-1)、(IF-2)和(IF-3)。 4.蛋白质的跨膜需要(信号肽)的引导,蛋白伴侣的作用是(辅助肽链折叠成天然构象的蛋白质)。5.启动子中的元件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核心启动子元件)和(上游启动子元件)。 6.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与调控)、(DNA重组技术)三部分。7.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感染小鼠)、( 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8.hnRNA与mRNA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两点:(hnRNA在转变为mRNA的过程中经过剪接,)、 (mRNA的5′末端被加上一个m7pGppp帽子,在mRNA3′末端多了一个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 9.蛋白质多亚基形式的优点是(亚基对DNA的利用来说是一种经济的方法)、(可以减少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随机的错误对蛋白质活性的影响)、(活性能够非常有效和迅速地被打开和被关闭)。 10.蛋白质折叠机制首先成核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核)、(结构充实)、(最后重排)。 11.半乳糖对细菌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以作为碳源供细胞生长);另一方面(它又是细胞壁的成分)。所以需要一个不依赖于cAMP—CRP的启动子S2进行本底水平的永久型合成;同时需要一个依赖于cAMP—CRP的启动子S1对高水平合成进行调节。有G时转录从( S2)开始,无G时转录从( S1)开

2017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考研过来人经验分享

2017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考研过来 人经验分享 先说下自己的情况,二战正式备考大概是从9月开始的。8月份之前我一直挺迷茫,不知道考哪个学校好。当时做过各个学校的真题,专业课我觉得最贴近自己能力的是2017北京外国语大学(主要是看的百科词条的出题偏好),而且2017北京外国语大学复试线只划专业课,我对专业课比较有把握,所以选择了2017北京外国语大学。 初试 我从2011年就拿到N1了,同时加入了字幕组,一战备考的时候重心也在日语翻译上,所以二战日语专业课我基本上是没有怎么复习的,仅仅是每天做少量翻译练习,跟读20分钟NHK新闻(影子练习),精读本日的天声人语。这科的备考教材推荐《汉日日汉同声传译》(宋协毅),《catti口译实务》(系列,随意哪本都行)。 初试备考我最头疼的是英语。因为近6年没学过,快等于零基础。3个月的时间要过2017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二外,真是非常大的挑战。最后成绩是56。起作用最大的是刘一男的4,6级单词书,超级推荐!背起来相对轻松,注意反复加深记忆即可。题我则是做的苹果英语的专4真题(2017北京外国语大学出的题集),作文素材也是用的2017北京外国语大学出的专四满分作文,就是背了几个比较亮点的短语,这个非常重要,让作文有话可说系列。翻译我没准备,尽力就好吧。注意提升阅读能力,因为真的挺长的,真题的阅读篇幅。 接下来是百科词条的准备。我推荐把自己的高中历史地理教材(理科生可以选择新买一套)翻出来整理重要的知识点为词条,再加一本《不可不知的3000个文化常识》(或者类似的书,只要勾些重点词汇就行,太冷门的没必要),以及真题一本(这个随意哪个出版社的都行,注意要有详解)就差不多了。注意词条必须要自己整理,记忆的时候反复阅读,记住关键词,大概3要点即可。做这个的原则是少挖井多挖坑,涉及面要广,但不需要太深入。 写作则是一定要动手写,不要只是看,最好有个人能帮你改改(小作文)。大作文,买两本高考满分作文啥的看看吧,注意写议论文的时候要有理有据,不能空谈也不能事例堆砌。至于文体,一般的真题集都会有整理,就不赘述了。 政治,可以的话报个新东方啥的吧,这些考研机构还是很厉害的。不要死背,理解记忆。不要把希望寄托于押题,这两年反押题很严重。注意灵活掌握。 复试 2017北京外国语大学复试非常重要,占50%,而且初试分数6分才折算成最后总分的1分。 主要说说面试吧,笔试基本上就和初试差不多,所以不赘述了。 面试内容1篇中译日视译,1篇日译中听译。准备时间10分钟,视译稿子上会有听译的关键词,准备视译的时候最好把关键词的翻译写上去,视译准备时间是足够的。今年2017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系面试第一次加入听译部分。提升听译能力主要靠大量的听译实践(字幕组等)和NHK新闻跟读。如果每天的NHK新闻你能做到95%听懂且跟读基本上无压力,说明它已成为你的强项。还有对自己瞬间记忆力的练习,这个也可以通过跟读来提高。我大

中国海洋大学2017年《翻译硕士日语》考试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2017年《翻译硕士日语》考试大纲翻译硕士日语 一、考试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一种测试应试者单项和综合语言能力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范围包括MTI考生应具备的外语词汇量、语法知识以及外语阅读与写作等方面的技能。 二、考察目标 《翻译硕士日语》作为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入学考试的外国语考试,其目的是考察考生是否具备进行MTI学习所要求的外语水平。 三、考试基本要求 1.具有良好的外语基本功,认知词汇量在10,000以上,掌握6000个以上的积极词汇,即能正确而熟练地运用常用词汇及其常用搭配。 2.能熟练掌握正确的外语语法、结构、修辞等语言规范知识。 3.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外语写作能力。 四、考试形式 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各项试题的分布情况见“考试内容一览表”。 五、考试内容 本考试包括以下部分: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外语写作等。总分为100分。 I.词汇语法 1.要求 1)词汇量要求: 考生的认知词汇量应在10,000以上,其中积极词汇量为6,000以上,即能正确而熟练地运用常用词汇及其常用搭配。 2)语法要求: 考生能正确运用日语语法、结构、修辞等语言规范知识。 2.题型: 多项选择或改错题 II.阅读理解 1.要求: 1)能读懂常见日文报刊上的专题文章、历史传记及文学作品等各种文体的文章,既能理解其主旨和大意,又能分辨出其中的事实与细节,并能理解其中的观点和隐含意义。 2)能根据阅读时间要求调整自己的阅读速度。 2.题型: 1)多项选择题(包括信息事实性阅读题和观点评判性阅读题) 2)简答题(要求根据所阅读的文章,用3-5行字数的有限篇幅扼要回答问题,重点考查阅读综述能力)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总结完整版

分子生物学 第一章绪论 分子生物学研究内容有哪些方面? 1、结构分子生物学; 2、基因表达的调节与控制; 3、DNA重组技术及其应用; 4、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 第二章DNA and Chromosome 1、DNA的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链解开成两条单链的过程。 2、DNA复性: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分开的两条单链分子按照碱基互补原则重新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的现象。 3、Tm(熔链温度):DNA加热变性时,紫外吸收达到最大值的一半时的温度,即DNA分子内50%的双链结构被解开成单链分子时的温度) 4、退火: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称为退火 5、假基因:基因组中存在的一段与正常基因非常相似但不能表达的DNA序列。以Ψ来表示。 6、C值矛盾或C值悖论:C值的大小与生物的复杂度和进化的地位并不一致,称为C值矛盾或C值悖论(C-Value Paradox)。 7、转座:可移动因子介导的遗传物质的重排现象。 8、转座子:染色体、质粒或噬菌体上可以转移位置的遗传成分 9、DNA二级结构的特点:1)DNA分子是由两条相互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而成;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外侧;3)DNA分子表面有大沟和小沟;4)两条链间存在碱基互补,通过氢键连系,且A=T、G ≡ C(碱基互补原则);5)螺旋的螺距为3.4nm,直径为2nm,相邻两个碱基对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34nm,每圈螺旋包含10个碱基对;6)碱基平面与螺旋纵轴接近垂直,糖环平面接近平行 10、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编码蛋白质或RNA的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包括编码区两侧的调控序列和编码序列间的间隔序列。 特点:1)真核基因组结构庞大哺乳类生物大于2X109bp;2)单顺反子(单顺反子:一个基因单独转录,一个基因一条mRNA,翻译成一条多肽链;)3)基因不连续性断裂基因(interrupted gene)、内含子(intron)、外显子(exon);4)非编码区较多,多于编码序列(9:1) 5)含有大量重复序列 11、Histon(组蛋白)特点:极端保守性、无组织特异性、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可修饰作用、富含Lys的H5 12、核小体组成:由组蛋白和200bp DNA组成 13、转座的机制:转座时发生的插入作用有一个普遍的特征,那就是受体分子中有一段很短的被称为靶序列的DNA会被复制,使插入的转座子位于两个重复的靶序列之间。 复制型转座:整个转座子被复制,所移动和转位的仅为原转座子的拷贝。 非复制型转座:原始转座子作为一个可移动的实体直接被移位。 第三章DNA Replication and repair 1、半保留复制:DNA生物合成时,母链DNA解开为两股单链,各自作为模板(template)按碱

2018年北外MTI日语口译考研经验专业指导必看

2018年北外MTI日语口译考研经验专业指导必看很少看到日语口译的贴,还是把今年的考试经验分享一下,希望对想报考日语口译的同学有些帮助。 我是一名往届生,大学读的日语,之前在日企做过2年翻译。但是由于两年间接触的内容多是技术相关的,再加上工作后期也参与了翻译之外的工作,两年下来日语翻译水平并没有很大长进,深刻感受到了“日语说得好并不一定就能翻译好日语”,这在后面的备考过程中也越发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相信大家也已经知道北外2019年的考试科目做了调整,调整之后MTI将不再需要考二外,而是翻硕日语,关于二外英语我就不分享了。虽然确实花了很多功夫在这上面。而政治的话,跟着肖大大走就是了。主要的分享内容是日语翻译、百科与汉语写作及复试。 日语翻译分为三大部分。 1、词条互译(日译汉15个、汉译日15个) 2、日汉互译(日译汉2篇、汉译日两篇) 3、日语作文 一、词条互译 下面是18年考的互译单词,抱歉没有收集到全部。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日译汉 人間ドック品薄駆け足知らぬが仏創意工夫リースIOT NPO 物は言いようで角が立つ 汉译日 干涸宇航员不忘初心里程碑季度旅游景点春运快递云计算行百里者半九十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这一部分主要靠平时的积累。18年的日译汉考的15个词条并没有明显的倾向,而汉译日则是热点19大相关的词汇较多。关于这部分的备考,我用到的资料以及公众号如下, 《新编汉日日汉同声传译》-宋协毅 日语口译实务三级/二级 人民网日语版 人民中国 在学习方法上,我是把这些资料中的词语挑选出来,把单词抄在了国誉的黄色笔记本上。大家可能都有用过,就是经常拿来做翻译笔记的黄色速记本。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复习的时候可以挡住其中一边的单词,让自己快速反映出单词的意思并检查。这样积累下来,如果以后自己想要录制quick response的练习也可以随手就找到资料。当然,大家也可以用excel 的方式来记录,不过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总觉得抄过一遍记忆能加深不少。 另外,关于复习周期上,最好能够给自己定一个复习周期,这也是我在复试准备的时候给自己立下的规矩。热词的积累我一开始也是保持着三四天一复习的频率,不过由于二外英语需要复习的东西也不少,到10月我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到了英语的写作以及翻译练习上了,对单词的复习周期就变成了大概是每两个星期一复习,一积累。到了临近考试的12月,我

山东大学2018年《213-翻译硕士日语》考研大纲

山东大学2018年《213-翻译硕士日语》考研大纲 一、考试目的 《翻译硕士日语》作为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外国语考试,其目的是考察考生是否具备进行本专业学习所要求的日语水平。 二、考试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一种测试应试者单项和综合日语能力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的范围包括MTI考生入学应具备的日语词汇量、语法知识以及日语阅读及写作等方面的技能。 三、考试基本要求 1、具有良好的日语基本功,认知词汇量在10,000以上,掌握6000个以上的积极词汇,即能正确而熟练地运用常用词汇及其常用搭配。 2、能熟练掌握正确的日语语法、结构、修辞等语言规范知识。 3、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日语写作能力。 四、考试形式 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各项试题的分布情况见“考试内容一览表”。 五、考试内容: 本考试包括三个部分:词汇语法、阅读理解、日语写作。总分100分。 I.词汇语法 1、要求 1)词汇量要求 考生的认知词汇量应在10,000以上,其中积极词汇量为6,000以上,能够正确、熟练地运用常用词汇及其常用搭配。 2)语法要求 考生能正确运用日语语法、结构、修辞等语言规范知识。 2.题型 包括填空题、选择题、改错题等多种题型。总分3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II.阅读理解 1、要求 1)能读懂常见日本报刊、杂志上的专题文章、历史人物传记及文学作品等各种文体的文章,能够理解其主旨和大意,能够分辨出其中的事实与细节,并能理解其中的观点和隐含意义。 2)能根据所要求的阅读时间合理调整自己的阅读速度。 2、题型

2016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日语)考研百科知识与中文写作备考资料

MTI百科知识与中文写作备考资料【郑重声明】鉴于易研近年来辅导北大行管等专业上的卓越成绩,某机构开始对学生谎称跟易研教育是一家,跟易研资料共享、师资共享,以图达到混淆视听,浑水摸鱼的目的。易研教育在此郑重声明:易研教育在北京地区仅有一家,是独立实体,完全独立办学,同其它任何机构均无瓜葛~~~在辅导北大行管等课程中,全部采用独家资料,独家老师,欢迎实地考察,谨慎考察或者咨询已经考上的学弟学妹。谨防被某些不负责任的机构打着易研的品牌旗号对考生进行误导、欺骗!

第六章道家文化精神与理想人格 第一节先秦道家的文化精神 一、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 ◆著作:《道德经》 ◆老子宇宙观的核心和最高范畴:道 ◆老子社会观的目标:入世进而治世;根本途径:法自然, 以道立天下。 二、庄子 ◆《庄子》33篇,内篇7篇 ◆庄子在道之下提出了“理”的范畴。 ◆庄子的社会观:治国以道 第二节道家思想在封建社会的演变 ◆老子的道学同原始宗教有渊源关系 ◆有道家思想的著作:《尚书》《易经》《道德经》《庄 子》《列子》《老莱子》 ◆稷下黄老学派 1.稷下先生包括:杨朱、田骈、慎到、彭蒙、宋钘、尹 文、关尹、列子 2.黄老之学是汉初政治的主导思想 3.《淮南子》(黄老之学的集大成之作,代表了汉代道

学最高成就) 4.《老子指归》:后期黄老中严遵其逻辑形上推理,是 魏晋玄学的先河 ◆魏晋玄学 1.由三国曹魏何晏、王弼开创 2.经典理论支柱:三玄(《周易》《老子》《庄子》) 3.前期:以道统儒 前期著作:何晏著《道论》,集解《论语》;王弼注《老 子》,解说《周易》 4.中期人物:阮籍(《大人先生传》《释私论》),嵇康 5.后期:向秀、郭象注《庄子》,把玄学推进到一个新阶 段 ◆道教 1.中国本土最重要的宗教,形成于东汉 2.早期道教代表人物:张陵、张角、张鲁 3.魏晋代表人物:葛洪、葛玄 4.南北朝(成熟时期)人物:寇谦之(北魏)、陆修静(南 朝)、陶弘景(南朝) 5.唐宋(更大发展)代表人物:孙思邈、成玄英、王玄览、 马承祯、吴筠、钟离权、陈抟、张君房、张伯端 6.金元(道教活跃):太一教(肖抱珍)、大道教(刘德 仁)、全真教(王重阳、马钰、刘处玄、丘处机)-----

分子生物学地研究及发展

分子生物学的应用及发展 摘要:本文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基本原理,研究领域等作了简单介绍,阐述了分子生物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结合药学专业着重讨论了其在药学及中药开发发面的应用,并进一步对分子生物学未来的研究技术、方向和前景做了展望。 一前言 生物以能够复制自己而区别于非生物。生命现象最基本的特征是进行“自我更新”。进行“自我更新”体现了一种最高级和最复杂的运动状态。这种运动就是生物机体从环境中摄取物质和能量,以更新本身的物质组成,而山现生长、繁殖,在这样的过程中保证了将自身的特征传给历代;同时也不断地向环境输送一些物质和释放能量。在生物机体的组成物质中,防水分外,有各种无机盐类和各种有机化合物。其中生物大分子——核酸和蛋白质在进行自我更新运动中,以其功能的重要性占第一位。为探索生命现象的本质问题,产生了分子生物学这一学科[1]。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质为目的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规律性和相互关系的科学,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并正在与其它学科广泛交叉与渗透的重要前沿领域[2]。 分子生物学的最终目标是远大的,从产生基本细胞行为类型的各种分子的角度,来理解这五类行为类型:生长、分裂、分化、运动和相互作用。即分子生物学力图完整地描述细胞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相互联系,从而理解细胞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方式[3]。 分子生物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的迅速发展及其在整个生命科学领域的广泛渗透和应用,促使人们对生物学等生命科学的认识从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在农业、畜牧、林业、微生物学等领域发展十分迅速,如转基因动植物等。在医学领域,为医学诊断、治疗及新的疫苗、新药物研制等开辟了新的途径,使医学科学中原有的学科发生分化组合,医学分子生物学等新的学科分支不断产生,使医学科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不认识到这一点就很难跟上科学发展的步伐。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认识生命现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也为人类利用和改造生物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前景。 二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4-7]:

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考试总纲

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入学考试 考试总纲 总则 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在《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见学位办[2009]23号文)中指出,MTI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MTI教育重视实践环节,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全日制MTI的招生对象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具有良好的双语基础。 根据《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及教学司[2009]22号文件精神,现制定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本考试旨在全面考察考生的双语(外语、母语)综合能力及双语翻译能力,招生院校根据考生参加本考试的成绩和《政治理论》的成绩总分(满分共计500分),参考全国统一录取分数线来选择参加复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除全国统考分值100分的第一单元《政治理论》之外,专业考试分为三门,分别是第二单元外国语考试《翻译硕士X语》(含英语、法语、日语、俄语、韩语、德语等语种),第三单元基础课考试《X语翻译基础》(含英汉、法汉、日汉、俄汉、韩汉、德汉等语对)以及第四单元专业基础课考试《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翻译硕士X语》重点考察考生的外语水平,总分100分,《X语翻译基础》重点考察考生的外汉互译专业技能和潜质,总分150分,《汉语写作和百科知识》重点考察考生的现代汉语写作水平和百科知识,总分150分。(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参见教学司[2009]22号文件) 三、考试基本要求 1. 具有良好的外语基本功,掌握6000个以上的选考外语积极词汇。 2. 具有较好的双语表达和转换能力及潜质。 3. 具备一定的中外文化以及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背景知识。对作为母语(A语言)的现代汉语有较强的写作能力。 四、考试时间与命题 每年1月份举行,与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同步进行。由各招生院校MTI 资格考试命题小组根据本考试大纲,分别参照翻译硕士外语考试《翻译硕士X 语》、基础课考试《X语翻译基础》及专业基础课考试《汉语写作和百科知识》考试大纲及样题的要求,自主负责命题与实施。 五、考试形式

分子生物学作业(完整版)

分子生物学作业 第一次 1、Promoter:(启动子)一段位于结构基因5…端上游、能活化RNA聚合酶的DNA序列,是RNA聚合酶的结合区,其结构直接关系转录的特异性与效率。 2、Cis-acting element:(顺式作用元件)影响自身基因表达活性的非编码DNA序列,组成基因转录的调控区包括: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等 一、简述基因转录的基本特征。(作业)P35 二、简述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延长过程。P58 肽链的延伸由于核糖体沿mRNA5 ′端向3′端移动,开始了从N端向C端的多肽合成。 起始复合物,延伸AA-tRNA,延伸因子,GTP,Mg 2+,肽基转移酶 每加一个氨基酸完成一个循环,包括: 进位:后续AA-tRNA与核糖体A位点的结合 起始复合物形成以后,第二个AA-tRNA在EF-Tu作用下,结合到核糖体A位上。 通过延伸因子EF-Ts再生GTP,形成EF-Tu?GTP复合物,参与下一轮循环。 需要消耗GTP,并需EF-Tu、EF-Ts两种延伸因子。 转位:P位tRNA的AA转给A位的tRNA,生成肽键; 移位:tRNA和mRNA相对核糖体的移动; 核糖体向mRNA3’端方向移动一个密码子,二肽酰-tRNA2进入P位,去氨酰-tRNA 被挤入E位,空出A位给下一个氨酰-tRNA。移位需EF-G并消耗GTP。 三、真核细胞mRNA分子的加工过程有哪些?P40 1、5’端加帽 加帽指在mRNA前体刚转录出来或转录尚未完成时,mRNA前体5’端在鸟苷酸转移酶催化下加G,然后在甲基转移酶的作用下进行甲基化。 帽子的类型 0号帽子(cap1) 1号帽子(cap1) 2号帽子(cap2) 2、3’端的产生和多聚腺苷酸花 除组蛋白基因外,真核生物mRNA的3?末端都有poly(A)序列,其长度因mRNA种类不同而变化,一般为40~200个A 。 大部分真核mRNA有poly(A)尾巴,1/3没有。 带有poly(A)的mRNA称为poly(A)+, 不带poly(A)的mRNA称为poly(A)-。 加尾信号: 3?末端转录终止位点上游15~30bp处的一段保守序列AAUAAA。 过程: ①内切酶切开mRNA3?端的特定部位; ②多聚A合成酶催化加poly(A)。 3、RNA的剪接

浙江工商大学2018年《翻译硕士日语》硕士考试大纲

浙江工商大学2018年《翻译硕士日语》硕士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翻译硕士日语》作为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入学考试的外国语考试,其目的是考察考生是否具备进行MTI学习所要求的外语水平。 二、考试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一种测试应试者单项和综合语言能力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范围包括MTI考生应具备的外语词汇量、语法知识以及外语阅读与写作等方面的技能。 三、考试基本要求 1.具有良好的外语基本功,认知词汇量在10,000以上,掌握6000个以上的积极词汇,即能正确而熟练地运用常用词汇及其常用搭配。 2.能熟练掌握正确的外语语法、结构、修辞等语言规范知识。 3.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外语写作能力。 四、考试形式 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各项试题的分布情况见“考试内容一览表”。 五、考试内容 本考试包括以下部分: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外语写作等。总分为100分。 I.词汇语法 1.要求 1)词汇量要求: 考生的认知词汇量应在10,000以上,其中积极词汇量为5,000以上,即能正确而熟练地运用常用词汇及其常用搭配。 2)语法要求: 考生能正确运用外语语法、结构、修辞等语言规范知识。 2.题型: 单项选择题。 II.阅读理解 1.要求: 1)能读懂常见外刊上的专题文章、历史传记及文学作品等各种文体的文章,既能理解其主旨和大意,又能分辨出其中的事实与细节,并能理解其中的观点和隐含意义。 2)能根据阅读时间要求调整自己的阅读速度。 2.题型:

1)单项选择题(包括信息事实性阅读题和观点评判性阅读题) 2)简答题(要求根据所阅读的文章,用3-5行字数的有限篇幅扼要回答问题,重点考查阅读综述能力) 本部分题材广泛,体裁多样,选材体现时代性、实用性;重点考查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和理解观点的能力;对阅读速度有一定要求。 III.外语写作 1.要求: 考生能根据所给题目及要求撰写一篇400词左右的记叙文、说明文或议论文。该作文要求语言通顺,用词得体,结构合理,文体恰当。 2.题型:命题作文 《翻译硕士日语》考试内容一览表 序号考试内容题型分值时间(分钟)1词汇语法单项选择3060 2阅读理解1)单项选择 2)简答题4060 3外语写作命题作文3060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分子生物学总结完整版

分子生物学总结完整版 1、结构分子生物学; 2、基因表达的调节与控制; 3、DNA重组技术及其应用; 4、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 第二章DNA and Chromosome 1、DNA的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链解开成两条单链的过程。 2、 DNA复性: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分开的两条单链分子按照碱基互补原则重新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的现象。 3、 Tm(熔链温度): DNA加热变性时,紫外吸收达到最大值的一半时的温度,即DNA分子内50%的双链结构被解开成单链分子时的温度) 4、退火: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称为退火 5、假基因:基因组中存在的一段与正常基因非常相似但不能表达的DNA序列。以Ψ来表示。 6、 C值矛盾或C值悖论:C值的大小与生物的复杂度和进化的地位并不一致,称为C值矛盾或C值悖论(C-Value Paradox)。 7、转座:可移动因子介导的遗传物质的重排现象。 8、转座子:染色体、质粒或噬菌体上可以转移位置的遗传成分

9、 DNA二级结构的特点:1)DNA分子是由两条相互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而成;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外侧;3)DNA分子表面有大沟和小沟;4)两条链间存在碱基互补,通过氢键连系,且A=T、G ≡ C(碱基互补原则);5)螺旋的螺距为 3、4nm,直径为2nm,相邻两个碱基对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34nm,每圈螺旋包含10个碱基对;6)碱基平面与螺旋纵轴接近垂直,糖环平面接近平行 10、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编码蛋白质或RNA的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包括编码区两侧的调控序列和编码序列间的间隔序列。特点:1)真核基因组结构庞大哺乳类生物大于2X109bp;2)单顺反子(单顺反子:一个基因单独转录,一个基因一条mRNA,翻译成一条多肽链;)3)基因不连续性断裂基因(interrupted gene)、内含子(intron)、外显子(exon);4)非编码区较多,多于编码序列(9:1) 5)含有大量重复序列1 1、Histon(组蛋白)特点:极端保守性、无组织特异性、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可修饰作用、富含Lys的H5 12、核小体组成: 由组蛋白和200bp DNA组成 13、转座的机制:转座时发生的插入作用有一个普遍的特征,那就是受体分子中有一段很短的被称为靶序列的DNA会被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