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与关节感染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

骨与关节感染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
骨与关节感染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

骨与关节感染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

一、概述

骨与关节感染是指病原菌侵入骨组织或关节造成的感染,可分为非特异性感染和特异性感染。非特异性感染主要有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以及与植入物相关的感染,即人工关节感染和内固定植入物的感染;特异性感染主要是指结核感染。病原菌侵入的途径包括血行感染、邻近部位感染蔓延以及直接种植。对于少数感染如部分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和早期滑膜结核等,如能早期诊断并及时给予有效的抗生素或抗结核治疗通常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除此之外,其他类型的感染通常需要外科手术治疗(清创、引流或去除植入物等),但抗生素或抗结核的药物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

二、骨关节感染常见致病菌和抗菌药物经验治疗

⒈骨髓炎

骨髓炎是发生于骨组织的感染。骨髓炎有多种分类方法,通常可分为血源性骨髓炎和邻近部位感染导致的骨髓炎;或分为急性和慢性骨髓炎,后者的主要特征是存在死骨。不同类型的骨髓炎,其发病原因、病原菌、临床特点以及治疗各不相同。血源性骨髓炎多见于婴幼儿、儿童和老年人;成人的骨髓炎很少为血源性,而大多继发于邻近部位感染、开放骨折以及使用了植入物的手术;慢性骨髓炎也很少为血源性骨髓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通常可仅用抗生素治疗;而慢性骨髓炎一般需外科手术,抗生素仅作为辅助治疗。

⑴骨髓炎常见致病菌:根据骨髓炎不同类型、不同个体而有较大差别,见表1。

⑵抗生素经验治疗方案:通常根据不同类型骨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种类,或脓液涂片革兰染色结果,初步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对急性高度可疑为血源性骨髓炎的病例,在获得血液标本后立即开始经验用药;如病变部位有脓液形成,早期开窗减压,可根据获得标本涂片的革兰染色初步选择抗生素。用药方式通常为静脉给药;对于儿童患者,在充分合作以及获悉敏感抗生素的基础上可采用静脉+口服给药;用药时间通常为4~6周。慢性骨髓炎不推荐经验用药,尽量在彻底手术清创并在获得术中标本培养结果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抗生素治疗;如未能获得培养结果,可联合使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是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和革兰阴性杆菌有效药物。常用的经验用药方案见表1。

表1 不同类型骨髓炎常见致病菌以及相应的抗生素经验治疗方案骨髓炎类型常见致病菌首选方案备选方案

急性血源性骨髓

炎一般人群金葡菌,链球菌氯唑西林或苯唑西林万古霉素,克林霉素镰状细胞贫血沙门菌属

头孢曲松,氟喹诺酮(儿

童除外)

头孢三代(如头孢曲

松),氨基糖苷类

静脉吸毒、血透者金葡菌,绿脓杆菌

氯唑西林或苯唑西林

+妥布霉素或环丙沙星

万古霉素+妥布霉素

或环丙沙星

不伴有血供不足的邻近部位骨髓炎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

肠道杆菌,金葡菌,绿

脓杆菌

氯唑西林+妥布霉素或环

丙沙星

胸骨劈开术后金葡菌,表葡菌万古霉素

足底钉刺创伤后绿脓杆菌头孢他啶或头孢吡肟

环丙沙星(儿童除

外),氨基糖苷类

有血供不足的邻近部

神经系统损害和

褥疮,动脉粥样硬化

外周血管病、伴神经

病变的糖尿病

病原菌多样:革兰

阳性需氧/厌氧球菌,

革兰阴性需氧/厌氧杆

轻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

重症:;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或头孢吡肟+甲硝

唑;或氨曲南+万古霉素+甲硝唑

位骨髓

慢性骨髓

炎金葡菌,肠道杆菌,

绿脓杆菌

不推荐经验用药;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可按急

性骨髓炎进行经验用药。万古霉素+利福平以及喹诺

酮类药物较有效

⒉化脓性关节炎

化脓性关节炎是由化脓性细菌导致的关节感染,不包括分支杆菌等导致的感染。化脓性关节炎最常见的原因是血行感染,其次为继发于关节创伤、手术及穿刺的感染,由邻近部位感染蔓延造成的关节炎较少见。关节感染发生一周左右,关节渗出液中含有的细菌毒素、蛋白酶以及细胞因子等会造成关节软骨的急剧破坏,最终可能导致严重的关节功能障碍。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非常重要。关键是早期充分引流脓性关节液、及时正确使用抗生素和积极的康复锻炼。

⑴常见致病菌:成人化脓性关节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约占60%~70%),其次为溶血链球菌(约占20%)和革兰阴性杆菌(约占10%)。在西方国家性生活频繁的年轻成人常见的致病菌为淋球菌,但在我国少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B型链球菌感染多见于糖尿病患者;关节穿刺、关节镜检查等关节手术后感染多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所致;革兰阴性菌感染多见于老年患者和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见表2。

⑵抗生素经验治疗方案:在获得血液和脓性关节液标本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的同时即应开始应用抗生素。如果涂片染色未能找到致病菌,可选择对金葡菌和链球菌或淋球菌的经验治疗。多数情况下,宜选择广谱抗生素,可用头孢三代;或根据革兰染色结果,初步指导经验用药。一种β-内酰胺类与一种氨基糖甙类或氟喹诺酮类药物配伍最常用于葡萄球菌和革兰

阴性细菌的混合感染,但在我国,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的耐药率甚高,通常静脉给药4~6周。一般不采用单纯关节内注射给药,但抗生素持续灌注+关节持续引流被视为有效的治疗方法。表2为常用的化脓性关节炎的经验用药方案。

表2 不同类型化脓性关节炎常见致病菌以及经验用药方案

类型

或人群

常见致病菌首选方案备选方案

婴儿(<3个月)

金葡菌,肠杆

菌科细菌,B组链

球菌,淋球菌

氯唑西林/苯

唑西林+头孢三代

氯唑西林/苯

唑西林(若MRSA高

发,则换用万古霉

素)

儿童(3个月~14岁)

金葡菌,化脓

性链球菌和肺炎

链球菌,流感杆

菌,革兰阴性杆

菌,其它

氯唑西林/苯

唑西林+头孢三代

万古霉素+头

孢三代

成人急性单关节(无性传播疾病高危情况)

金葡菌,链球

菌,革兰阴性杆菌

氯唑西林/苯

唑西林+头孢三代

氯唑西林/苯

唑西林+氨基糖苷

类或环丙沙星

成人淋球菌,金葡革兰染色阴性找到革兰阳性

急性单关节(有性传播疾病高危情况)菌,链球菌;革兰

阴性杆菌少见

者:头孢曲松或其

它头孢三代

球菌者:氯唑西林/

苯唑西林+氨基糖

苷类

成人急性多关节淋球菌等头孢曲松或其他头孢三代(革兰染

色找淋球菌常阴性,应在送血、尿及关

节液标本后用药;注意排除痛风和莱姆

病)

关节穿刺或关节镜等手术后

表葡菌,金葡

菌,肠杆菌科细

菌,假单胞菌属

万古霉素+抗

绿脓氨基糖苷类

或头孢四代

⒊骨科人工植入物的感染

骨科人工植入物的感染包括人工关节感染以及脊柱和四肢内固定后感染。骨科人工植入物的感染通常分为早期感染、迟发感染和晚期感染。早期感染多发生在术后1个月内;迟发感染通常指发生在术后3个月~2年内的感染(但最近有文献将迟发感染的时间由术后3个月缩短为术后1个月),这是骨科人工植入物感染最常见的类型;晚期感染多发生在术后2年以上,多为血源性感染。绝大多数的骨科人工植入物感染是在手术时病原菌污染造成的,皮肤低毒菌群是这类感染重要的致病菌,由于这类细菌需要达到一定数量和毒力且在机体防御能力下降时才能引起临床症状,因此多为迟发感染,而且常是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这类感染的治疗通常需要去除植入物、

彻底清创并辅以长时间的抗生素治疗。同时,这类感染不仅细菌检测通常较困难,而且没有普遍适用的经验用药方案,因而影响到抗生素的正确选择和治疗效果。

⑴常见病原菌:约有80%的骨科植入物感染是单一致病菌所致,10%为混合感染;另有约10%找不到致病菌。其中最常见的是革兰阳性球菌(约占50%),尤其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约占25%)。不同类型感染的常见病原菌见表3。

表3 不同类型骨科植入物感染的常见病原菌

感染类

常见致病菌

早期感染金葡菌,需氧革兰阴性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迟发感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其它皮肤菌群

晚期感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葡菌,需氧革兰阴性菌,厌氧菌

⑵骨科人工植入物感染的经验用药:人工关节感染的治疗主要是手术治疗,辅助以适当的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有多种方法,抗生素的应用方案因而也有差别,通常需要去除假体,彻底清创。最常采用二期翻修手术,首先去除关节假体,彻底清创,经过一段时间的抗生素治疗,再行二期翻修手术。两次手术间隔时间并无严格规定,但 6周以上比较稳妥。一般采用静脉给药。含缓释抗生素骨水泥的局部用药已被用于人工关节感染的防治,可根据病情

酌情使用。人工关节感染的抗生素应用尚无成熟经验可循,抗生素的疗程、用药途径、是否联合用药以及如何联合用药等方面仍存争议。一般先针对葡萄球菌应用氯唑西林或头孢一代(头孢唑啉、头孢拉定)或克林霉素,同时口服利福平可能增强疗效。若病区内MRSA频发,宜用万古霉素。疗效不好时用药应覆盖革兰阴性杆菌,加用头孢三代(头孢噻肟、曲松、唑肟)。严重感染可用美罗培南或亚胺培南。应尽可能确定致病菌,进行抗生素针对性治疗。

内固定感染与人工关节感染的处理略有不同。在没有获得骨折愈合或骨融合的情况下应尽可能保留内固定或改为外固定以保证骨折或骨融合稳定,否则抗生素难以获得应有的效果。抗生素的选择可参考骨髓炎用药方案。

三、骨关节感染抗菌药物的目标治疗

必须尽早、尽可能地收集临床标本(包括脓液、穿刺液、渗出液或坏死组织等)做涂片染色、细菌培养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以便进行目标性抗菌治疗。按不同细菌选择抗菌药物可参考本指导意见(草案)Ⅰ概述部分[1]。但是,在获得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后,原有用药方案是否需要修改应慎重考虑,尤其对于初步用药非常有效的情况。而且,慢性骨髓炎和人工关节的迟发感染时,对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的解释要慎重。尽量选用一种敏感的抗生素,原则上应足量、长程,细菌对之敏感的抗生素,最少用4~6周,具体时间取决于细菌的毒力、对治疗的反应、手术方式以及手术清创的彻底程度等多种因素。抗生素应用终点通常参考以下因素:全身和局部症状缓解;炎症指标正常;以化脓性关节炎的关节液培养及其它检查结果作为停药指标则不够准确。

四、骨与关节结核

骨与关节结核是通过血源性传播而继发于肺、消化道或其它内脏结核的继发性病变。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尤其10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发病部位以脊柱最常见,其次为髋、膝和其他关节。骨与关节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特异性感染,人型结核杆菌是主要的致病菌,约占结核病人的90%以上;其次为牛型结核杆菌,约占%~16%;另外还有其它一些很少见的结核杆菌,如非洲分枝杆菌等。

骨与关节结核的治疗是以抗结核药物为基础,包括局部制动、脓肿穿刺、局部注射抗结核药物和手术治疗的综合治疗。当有大量死骨或较大的经久不愈的脓肿或窦道形成,或出现神经压迫或畸形时,局部治疗尤其是手术治疗也非常重要。针对不同病情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不仅能提高骨与关节结核治疗的效果,而可以缩短治疗时间。但是,手术治疗必须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术前一般要抗结核治疗2~3周,而且手术绝不能代替长期的抗结核治疗。

抗结核药物应用的原则是长期、足量和联合用药。常见的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通常采用以异烟肼、利福平和链霉素为基础的三联或四联用药。用药时间一般为9~12个月以上。一般采用口服或肌注全身给药,也可通过穿刺等方法局部给药。在高度怀疑结核病变时,即应按上述用药原则给药,确定诊断后继续按照原则用药直至病情痊愈。

参考文献

1《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撰写协作组. 应用抗菌

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Ⅰ. 中华外科杂志, 2003, 41: 467~470.

骨和关节感染(答案)

骨与关节感染 1、急性骨髓炎转为慢性骨髓炎的主要原因是【C】 A、机体抵抗力低 B、细菌毒力过于强大 C、治疗不及时和不恰当 D、局部血运不好 E、肢体活动过早 2、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C】 A、白色葡萄球菌 B、霉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大肠杆菌 E、肺炎双球菌 3、慢性骨髓炎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的最主要原因是【B】 A、窦道的形成 B、死骨的残留 C、瘢痕组织增生 D、机体抵抗力低 E、细菌毒力太强 4、形成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大块死骨的原因主要是【B】 A、骨膜血管断裂 B、骨的滋养血管栓塞 C、脓肿直接破坏骨组织 D、病理骨折 E、身体抵抗力差 5、儿童化脓性骨髓炎的脓肿不易进入关节腔的原因,是【E】 A、儿童的关节对化脓性炎症的抵抗力强 B、关节囊对关节腔具有保护作用 C、脓肿容易局限和吸收 D、脓肿容易向软组织溃破 E、干骺端的骺板起屏障作用 6、儿童期急性骨髓炎脓肿穿破干骺端骨皮质后,可直接进入关节的部位是【C】 A、胫骨上端 B、胫骨下端 C、股骨上端 D、股骨下端 E、肱骨上端

7、小儿股骨上端急性骨髓炎并发化脓性髋关节炎的主要途径,是【C】 A、血行感染 B、脓肿穿破骺板进入关节 C、脓肿穿破干骺端骨皮质进入关节 D、骨膜下脓肿破入关节 E、软组织脓肿破入关节 8、急性骨髓炎,在骨膜下或骨髓内抽得脓液后,最关键的治疗措施是【D】 A、多次抽脓并注入抗生素 B、进行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据结果调整用药 C、联合使用大量抗生素 D、局部引流 E、局部固定防止病理性骨折 9、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如大部分病灶已愈合,只有小块死骨存在,死骨不大的,应采取哪种治疗方法【E】 A、单纯窦道刮除术 B、单纯死骨摘除术 C、切开引流术 D、大量抗生素应用 E、死骨摘除窦道刮除碟形手术 10、慢性骨髓炎死骨摘除术指征,是【D】 A、有死骨、死腔骨包壳薄弱 B、发热,局部红肿,有死骨、死腔 C、开放性骨折感染,骨折尚未愈合,有大块死骨 D、骨包壳充分形成,有死骨、死腔 E、死骨分界不清,有死腔与窦道 11、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行局部引流的原则,是【C】 A、应尽量避免切开以免形成窦道 B、应待X线片显示骨质破坏时进行 C、临床诊断——经明确抗生素治疗数日无效即行引流手术 D、在软组织内可触及脓肿时方施行 E、待全身中毒症状改善后再施行 12、早期诊断化脓性关节炎,最有确诊价值的检查是【E】 A、X线照片 B、血沉 C、血培养 D、血细胞计数及分类 E、关节穿刺及关节液检查 13、化脓性关节炎与关节结核的关节液区别点,在于【C】

抗菌药物考试题库(含答案)

第二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业知识第一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体系架构、技术支持体系与策略 一、多选题 1、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 C、开展微生物学监测 E、开展科研工作 2、按抗菌药物处方过程设计的管理策略有 A 、教育/指南 A 、青霉素类B、处方集/限制 B、头孢菌素 C、处方点评和反馈 D、红霉素D、循环用药 E、阿奇霉素3、下列哪种抗菌药物属于时间依赖性药物 C、环丙沙星4、短程抗菌治疗主要适用于 A 、宿主免疫机制健全 D、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 A 、包括“降级”治疗 二、问答题 1、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AST )的职责有哪些? 2、根据处方过程的抗菌药物管理策略主要有哪些?B 单一敏感菌感染 E、以上都是

B、包括“降阶梯”治疗 C、包括序贯治疗C 不存在影响抗菌药物作用的局部组织因素AST )的职责 B、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和负责实施D、制订和建立资料管理制度A 、制订和执行适合医院实际情况的管理细则 5、关于抗菌药物转换治疗下列哪项概念是不正确的 D、特指由静脉给药转为口服给药 E、降低用药剂量E、医疗机构不能根据本机构具体情况增加特殊使用类别的抗菌药物品种2、医师在临床使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按照 A、严格掌握适应证 D、根据临床需要应用 A 、有明确适应证用药B、不经过药师审核 E、以上都不对 B、抗菌药物选择与更换无依据,无记录 C、可未经会诊越级使用3、有关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综合评价标准,正确的是 C、抗菌药物应用48-72小时后临床无效,无细菌培养结果不能更换抗菌素 D、抗菌药物应用48-72小时后临床无效,必须等待药敏结果才能更换抗菌素 E、以上都不对 4、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 A 、参照药敏结果选择抗菌素 E、以上都正确 5、有关I 类手术切口应用抗菌药物,错误的是 A 、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选择与用药时间 B、术前0.5-2小时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研究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16-11-25T13:55:45.05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8月第15期作者:刘忠坤 [导读] 重视神经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易感部位和相关因素,并予以针对性的防治对医院感染具有预防价值。 安丘市人民医院 262100 【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在本院神经外科住院的115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同时分析2013年同期本院收治1032例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影响神经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实施判定。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显示,气管未切开、留置尿管、原发病、并发症以及功能障碍等是神经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重视神经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易感部位和相关因素,并予以针对性的防治对医院感染具有预防价值。 【关键词】神经外科;医院感染;易感部位;相关因素;防治措施 神经外科主要诊疗范围包括脑出血、脑肿瘤和脑外伤等患者。这些患者大多病情危重,且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较其他疾病更易发生医院感染。有研究显示,我国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9.2%-15.4%,仅次于烧伤患者。医院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分析在神经外科中发生的医院感染具有的易感部位和相关因素,并予以防治措施,对于提高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即对此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4年1-10月在本院神经外科住院的115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发生医院感染59例,男38例,女21例;年龄32-83岁,平均(45.8±3.3)岁;原发疾病:脑血管疾病者29例,颅脑外伤者12例,颅内肿瘤者5例,硬膜下血肿者3例,脑脊液鼻漏者10例。 1.2研究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易感部位,并与2013年同期本科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进行对比,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影响神经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实施判定。 1.3防治措施 (1)严格消毒,合理预防:神经外科患者应视情况及早实施气管切开,若未接受气管切开,则应及时为患者翻身和拍背,帮助其顺利排痰。强化消毒病房空气,做好气管套管清洁和灭菌,避免切口感染,对吸痰导管实施严格消毒,强化气道湿化,增加营养,提升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对于留置尿管的患者,及时实施膀胱功能训练,做好尿道口消毒工作。按时调节患者的体位,保持病床和垫材干净整洁。(2)围术期处理:术前视情况应用合适抗生素,对于肿瘤患者可输入白蛋白或新鲜血浆以增强机体抗感染作用。手术中应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手术结束时使用骨蜡亦或是带蒂组织对颅腔实施严密封闭。在术后适时移除引流管,及时为患者换药。(3)抗生素合理应用:及时对患者的体液进行采集,实施细菌学培养后选择高效和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做到先窄谱后广谱,先低级后高级,先短期后长期,针对真菌性感染者,应重点实施真菌培养亦或是给予患者预防性口服抗真菌药物。(4)注重监测,及时总结: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状况,及时进行整理分析,并参与小组讨论,探索出更具效果的防治措施并定时丰富到原有防治措施中,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相关因素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法判定,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014年神经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易感部位分析 115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59例,感染率5.13%,易感部位分布:泌尿系感染29例(49.15%),下呼吸道感染11例(18.64%),颅内感染5例(8.47%),上呼吸道感染1例(1.69%),血液感染8例(13.56%),皮肤伤口感染4例(6.78%),表浅切口感染1例(1.69%)。 2.22013年神经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易感部位分析 2013年同期本院收治103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68例,感染率6.59%,易感部位分布:泌尿系感染33例(48.52%),下呼吸道感染16例(23.53%),颅内感染4例(5.88%),上呼吸道感染3例(4.41%),血液感染6例(8.82%),皮肤伤口感染4例(5.88%),表浅切口感染2例(2.94%)。2.3影响神经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影响神经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主要有气管未切开、留置尿管、原发病、并发症及功能障碍, 3讨论 本文通过分析神经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时的易感部位和相关因素,以及防治措施,以期为避免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2014年发生医院感染59例,感染率5.13%,略低于2013年同期医院感染发生率6.59%,这主要与本院加强科室管床医师对院内感染诊断标准学习,杜绝重报,针对医院感染易感部位和相关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有关。从易感部位分布来看,本院神经外科以泌尿系感染居首位,与其他医院报道不相符,原因考虑如下:(1)存在尿管管理缺陷,无菌观念不强,应加强无菌操作观念,向专科学习尿管管理技巧,减少感染率。(2)留取标本未使用专用试管,存在污染现象。(3)患者住院时间长,留置尿管时间长。(4)长期留置尿管患者需反复更换尿管。针对以上因素,本院制定如下整改措施:(1)应加强无菌操作观念,向专科学习尿管管理技巧,减少感染率。(2)应用专用容器留取标本。(3)严格把握导尿指征,尽早拔管。(4)治疗原发病,加强支持治疗,提高患者抗感染能力。(5)做好宣教,做好会阴部卫生清洁。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法可知,影响神经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主要有气管未切开、留置尿管、原发病、并发症及功能障碍。这进一步提示针对此类因素实施针对性的处理对于患者的感染而言具有十分积极的预防作用。原因可能在于神经外科手术大都在患者的脑部进行操作,这就涉及到对其呼吸道和泌尿道的侵入性操作,而若患者住院时间较长亦或是处于昏迷状态,极易引发上述区域位置的感染。同时,研究发现,在并发症中,慢性支气管炎易形成下呼吸道感染,糖尿病易形成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切口感染,而乙型肝炎则易导致消化道感染,恶性肿瘤易导致呼吸道以及中枢神经的感染。这可能与此类并发症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关,例如有恶性肿瘤的患者

骨与关节感染答案讲解

骨与关节感染答案讲解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骨与关节感染 1、急性骨髓炎转为慢性骨髓炎的主要原因是【C】 A、机体抵抗力低 B、细菌毒力过于强大 C、治疗不及时和不恰当 D、局部血运不好 E、肢体活动过早 2、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C】 A、白色葡萄球菌 B、霉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大肠杆菌 E、肺炎双球菌 3、慢性骨髓炎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的最主要原因是【B】 A、窦道的形成 B、死骨的残留 C、瘢痕组织增生

D、机体抵抗力低 E、细菌毒力太强 4、形成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大块死骨的原因主要是【B】 A、骨膜血管断裂 B、骨的滋养血管栓塞 C、脓肿直接破坏骨组织 D、病理骨折 E、身体抵抗力差 5、儿童化脓性骨髓炎的脓肿不易进入关节腔的原因,是【E】 A、儿童的关节对化脓性炎症的抵抗力强 B、关节囊对关节腔具有保护作用 C、脓肿容易局限和吸收 D、脓肿容易向软组织溃破 E、干骺端的骺板起屏障作用 6、儿童期急性骨髓炎脓肿穿破干骺端骨皮质后,可直接进入关节的部位是【C】 A、胫骨上端 B、胫骨下端 C、股骨上端 D、股骨下端

E、肱骨上端 7、小儿股骨上端急性骨髓炎并发化脓性髋关节炎的主要途径,是【C】 A、血行感染 B、脓肿穿破骺板进入关节 C、脓肿穿破干骺端骨皮质进入关节 D、骨膜下脓肿破入关节 E、软组织脓肿破入关节 8、急性骨髓炎,在骨膜下或骨髓内抽得脓液后,最关键的治疗措施是【D】 A、多次抽脓并注入抗生素 B、进行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据结果调整用药 C、联合使用大量抗生素 D、局部引流 E、局部固定防止病理性骨折 9、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如大部分病灶已愈合,只有小块死骨存在,死骨不大的,应采取哪种治疗方法【E】 A、单纯窦道刮除术 B、单纯死骨摘除术 C、切开引流术 D、大量抗生素应用 E、死骨摘除窦道刮除碟形手术

骨科常见疾病护理学常规

第三节、骨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牵引术 一、保持患者舒适。头部稍抬高,腰部可适当垫软枕,冬季注意保暖。 二、注意倾听患者主诉,观察患肢血液循环、肢端皮肤颜色、温度、动脉搏动及患肢肢体活动情况 三、经常检查牵引带是否松散或脱落,防止牵引锤接触地面、牵引绳断裂或滑脱,保持患肢处于正常的牵引体位;牵引重量适度。 四、行皮肤牵引时,注意牵引部位皮肤有无炎症或水疱;检查胶布是否脱落。 五、骨牵引时应保持钉或针眼处的清洁干燥,保持皮肤及床铺的清洁,不要触摸或移动牵引针,每日在牵引针孔处滴75%酒精两次。 六、防止关节强直及肌肉萎缩。教会患者有规律的功能锻炼,如手指、足趾、踝关节及股四头肌运动。 七、防止足下垂。可用托脚板托起。 八、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经常按摩受压部位;鼓励患者深呼吸及用力咳嗽;多饮水,多吃水果和粗纤维食物并指导按摩腹部,增加肠蠕动,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缓泻剂;定时活动肢体,促进静脉血回流,防止血栓性静脉炎。 第二节石膏固定术 一、抬高患肢,以利静脉血液和淋巴回流,减轻肢体肿胀。 二、认真听取患者主诉,检查肢端温度、颜色、肿胀、感觉及运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经常检查石膏边缘及骨突处,防止受压。 三、石膏未干时勿搬动、勿按压,石膏完全干固后应按其凸凹的形状垫 好枕头。 四、手术后及有创口的患者,如发现石膏被血或脓液浸透,应及时处理。 五、保持石膏清洁,防止石膏被水、尿、粪便等分泌物浸渍和污染。 六、注意功能锻炼,提醒或指导患者作石膏内固定肢体的等长肌肉收缩运动,情况许可时,鼓励下床活动。 第三节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一、平卧硬板床,垫软褥或气垫床。搬动时固定颈部、腰部,保持脊柱生理曲度,呈轴线翻身。 二、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肢体感觉及四肢肌力、截瘫平面情况。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 1、指导患者进行呼吸锻炼,增加胸壁运动。 2、及时清除气道内分泌物,鼓励患者每日主动咳嗽、深呼吸,指导有效咳嗽,防止肺部感染。因呼吸肌麻痹所致呼吸困难时,可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制度最新版本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制度 1、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加强我院抗菌药 物合理应用的管理,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抗菌药物是指应用于治疗和控制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 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的药物。 3、医院应建立、健全、促进、指导、监督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制度, 并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纳入医疗质量和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4、医院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负责督导临床合理用药工作,定期与不定期进行监 督检查,检验科与院感染科定期汇总本院细菌耐药情况,向全院反馈,未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细菌流行病学依据。 5、药剂科定期向临床医护人员提供抗感染药物信息。 6、诊断为细菌感染者,应有指征应有抗菌药物。全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应控制 在50%以内。对感染性疾病应尽早确定病原学诊断,住院病人尽可能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先留取、送检标本,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在抗菌药物治疗用药中,对疗效不佳的患者调整给药方案。 7、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选择用药。 包括抗菌药物的选用品种、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疗程及联合用药。 8、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要联合 用药。 9、严格掌握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疗程,严格控制I类切口 手术预防用药,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 10、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应严格遵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对药物选 择、给药时间、给药方法、疗程等规定。 11、医院建立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 特殊使用三类进行管理。 12、医院建立抗菌药物使用超常预警制度。每季度由药剂科整理、分析、上报抗 菌药物使用情况,对使用量突然增加的品种应调查原因,并进行合理性评价,以保证用药安全。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 精选文档,供参考!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 析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0-12-28T13:22:00.47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33期供稿作者:李险峰[导读] 了解神经外科感染现状及其危险因素 李险峰(黑龙江龙江县第一人民医院 161100)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3-0018-01 【摘要】目的了解神经外科感染现状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神经外科实行目标性监测,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79例手术病人中,发生医院感染共15人,感染例次19,感染率18.99%,高于全院同期感染率(5.73%),其中以肺部感染占首位。结论对神经外科感染与收治对象有关,与侵人性操作密切相关;获得性肺部感染与基础疾病状态和医源性因素有关。只有及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才能降低神经外科获得性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关键词】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管理 神经外科是医院我院重点科室及危重病人集中进行病情观察和治疗护理的场所,这些病人往往导管多、侵袭性操作多、抗生素使用多,儿机体抵抗力又弱。对我院神经外科实行目标性监测,并对资料进行相应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与方法 2008年9月6日2010年9月8日收住我院神经外科的病人,每日填写《龙江县第一人民医院院内感染调查登记表》,记录是否留置深静脉导管,导尿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以及当天最高体温等,并查阅病例,观察病情直出院为止。 1.2 诊断标准按照国家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实行)》判定感染病例。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和u检验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发病率高于同期全院感染发病率 神经外科79例手术病人中,发生医院感染率15,医院感染率为18.99%,高于全院同期感染率发病率(5.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56,P<0.01) 2.2 神经外科医院感部位分布情况 3 讨论 3.1 神经外科感染率高于收治对象有关 神经外科主要收治对象为大面积脑出血疾病手术后病人,脑肿瘤、脑外伤、颅脑损伤等手术后病人,这些病人都具有病情危重、手术时间长、手术难道大,手术切口大等特点,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因此,神经外科感染发病率明显高于同期全院感染发病率。本组病例中,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置管病人感染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侵入性操作,主要原因为:病人病情重,多昏迷,气管插管时间长,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总天数大269天,平均(4.04±1.36)天每人,所以必须把神经外科作为医院感染监测的重点部门,尤其是大手术和危重病人应作为监测的重点对象。 3.2 神经外科感染与侵入性操作密切相关 留置导尿管、留置深静脉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平均天数与泌尿道感染、血液感染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具有相关性。其中,肺部感染高于血液感染及泌尿道感染,因此,深静脉置管、留置导尿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操作要严格执行无菌才、操作,在可能的情况下,插管留置时间尽量缩短,同时,要做好危重病人呼吸道护理,加强相关性医疗器械的消毒管理。 3.3 神经外科病人获得性肺部感染与基础疾病状态好医源性因素有关 神经外科15例病人发生肺部感染的病人状况显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大于或等于24小时、使用h2受体阻滞肺部感染发生有关,正常人口咽部菌群包括许多可引起肺炎的致病菌,如: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可随口咽部分泌物经吞咽等动作进入下呼吸道,通常情况下支气管粘膜--纤毛排泌系统能有效清除吸入气管内的细菌,但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无疑破坏了下呼吸道正常的防御机能,时间超过24小时,肺部感染也就随之发生。另外,使用h2受体阻滞剂或抗算剂导致胃酸酸度下降,胃内定植菌增加,再通过口咽部至下呼吸道而引发肺部感染。 因此,深静脉导管、留置导尿管、气管插管等操作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气管插管拔管前一定要彻底吸出气道内痰液,以免分泌物积聚导致肺部感染。h2受体阻滞剂或抗酸剂要合理应用,另外,要加强机体免疫功能,血清白蛋白低的病人应及时补充白蛋白、球蛋白。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发生还与环境有关。有些医务人员为了保护自己,在工作中戴手套不及时洗手,导致工作环境的污染。据对医护人员手的微生物监测显示,洗手前仅10%的人合格,洗手后合格率达97%,手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传播途径,因此,除了要加强环境表面的消毒外,作为神经外科的医务人员,养成随时洗手的习惯非常重要,两次操作间必须洗手,以免交叉感染,只有这样,才能降低神经外科获得性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刘明铎.实用颅脑损伤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122-339.

2020年执业医师考试资料骨与关节感染

骨与关节感染 化脓性感染 一、化脓性骨髓炎致病菌及感染途径 1.致病菌:最常见——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乙型链球菌。 2.感染途径: ①血源性骨髓炎:其他部位化脓性病灶中的细菌经血液循环播散至骨骼; ②创伤后骨髓炎:开放性骨折或骨折手术后出现感染; ③外来性骨髓炎:邻近软组织感染直接蔓延至骨骼,如脓性指头炎引起指骨骨髓炎,慢性小腿溃疡引起胫骨骨髓炎。 二、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和治疗 1.临床表现 · 儿童多见,常有外伤史。 · 最多见于:股骨下段和胫骨上段,其次为肱骨与髂骨。 · 自然病程3-4周。 (1)起病急骤,寒战、高热至39℃以上,有明显的毒血症症状。儿童烦躁不安、呕吐与惊厥,严重者可发生昏迷或感染性休克。 (2)早期患区剧痛,肢体半屈曲状,周围肌肉痉挛,因疼痛抗拒做主动与被动活动,局部皮温高,有局限性压痛。 (3)数天后局部水肿,压痛更加明显——已形成骨膜下脓肿。 (4)脓肿穿破后成为软组织深部脓肿,此时疼痛反可减轻,但局部红、肿、热、压痛却更为明显,严重时可发生病理性骨折。 2.早期诊断——诊断依据: (1)急骤的高热与毒血症表现;

(2)局部皮温高,有局限性压痛,肿胀并不明显; (3)疼痛剧烈而抗拒做主动与被动活动; (4)白细胞计数增高达10×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90%。血培养可获致病菌; (5)局部分层穿刺:具有重要诊断价值,涂片中发现大量脓细胞或细菌,即可确诊。 (6)影像学表现——重要! 1)MRI: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2)CT:可提前发现骨膜下脓肿。 3)核素骨显像:发病后48小时即可有阳性结果。只能显示出病变的部位,不能定性诊断,因此只具有早期间接帮助诊断价值。 4)X线:起病后14天内无异常发现,因此对早期诊断无大帮助。 鉴别诊断(了解) 1.蜂窝织炎和深部脓肿 ①全身症状:相对轻; ②部位:不常见于干骺端; ③体征:局部炎性表现明显。 2.风湿病与化脓性关节炎。 3.骨肉瘤和尤文肉瘤——可有肿瘤性发热。 但起病不会急骤,早期不会妨碍邻近关节活动,表面有曲张的血管并可摸到肿块。 必要时活检。 3.治疗 (1)药物——早期\联合\大剂量抗生素——特殊!。 · 致病菌大都为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选用的抗生素一种针对G+球菌,另一种为广谱。 【重要表格,谨防A3型题TANG】

《院内感染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试题及答案

《院内感染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试题 一、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1.在陪护者处获得而引起的直接感染属于:B A.内源性感染 B.交叉感染 C. 环境感染 D 以上均不是 2.以下有关尿路感染说法错误的是:A A.病人在入院时没有尿路感染的症状,而在其住院期间48小时后出现 B.症状虽无症状,但尿标本中的白细胞在10个/ml以上,细菌多于105/ml C.我国统计,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在医院感染中约占20.8%~31.7% D.66%~86%尿路感染的发生与导尿管的使用有关 3.以下有关医院中如何进行清洁卫生工作的说法错误的是:D A.注意不要扬起灰尘,避免播散污染 B.拖布的头最好能卸下以便消毒 C.医护人员工作地点亦应进行清洁卫生打扫 D. 病房的清洁卫生工作顺序应由污染较严重的区域开始,逐步进入污染较轻的病房 页脚内容1

4.医院中由于传染源多,所以环境的污染也严重。其中,污染最严重的是:A A 感染患者的病房 B.厕所 C 病区中的水池 D 手推车、拖布、抹布 5.注射器灭菌不严格引起的乙型肝炎流行属于哪种感染:C A.内源性感染 B.交叉感染 C.环境感染 D.以上均不是 二、医院内感染及预防 1.为了防止静脉输液发生感染,每一输液部位的维持时间不应超过:C A.12~24h B.24~48h C.48~72h D.1周 页脚内容2

2.95%以上的医院内感染为:A A.细菌所致 B.病毒所致 C.真菌所 D.支原体所致 3.医院内败血症的总病死率近:C A.30% B.40% C.50% D.60% 4.有关院内感染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 A.新生儿通过产道时发生的感染,如B组链球菌感染,为医院内感染 B.经胎盘传播的胎儿感染,如先天性梅毒属院外感染 C.住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在住院期间有所扩展或发生并发症者皆不能视为医院内感染,除非其病原菌有所改变 D.住院时已有的感染,根据流行病学资料说明此感染与以前的住院有关,此种情况应作医院外感染计 5.哪型肝炎病人在医院内出现交叉感染的可能性不大:A 页脚内容3

骨关节及其常见疾病

骨关节及其常见疾病 一、骨关节定义: 骨关节由相邻的骨之间借结缔组织构成的囊相连。相对的骨面之间有腔隙,腔内含有少量滑液。它的活动幅度较大,每个关节都有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某些关节还有韧带、关节盘和半月板等辅助结构。 二、骨关节发病原因及易发病人群: 2.1:发病原因: (1)年龄大(60岁以上、骨质退化)、(2)肥胖、(3)气候、(4)环境、(5)遗传、(6)重复劳动、(7)关节负重过大等。 2.2:发病人群: (1)60岁以上老年人、中老年人、(2)、更年期妇女、(3)久坐族、(4)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者、(4)有遗传史的人群、(6)肥胖的人、(7) 长期居住在潮湿、寒冷环境中的人。 三、骨关节常见疾病——骨折 3.1:骨折(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时有发生。病人常为—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3.2:发生骨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种情况: (1)直接暴力(暴力直接作用于骨骼某一部位而致该部骨折,使受伤部位发生骨折,常伴不同程度软组织损伤)。 (2)间接暴力(间接暴力作用时通过纵向传导、杠杆作用或扭转作用使远处发生骨折)。 (3)积累性劳损(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可致使肢体某一特定部位骨折、又称疲劳骨折)。 3.3:骨折的临床表现: (1)休克(患者常因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大量出血、剧烈疼痛或并发内脏损伤等而引起休克。) (2)发热(骨折处有大量内出血,血肿吸收时体温略有升高)。 (3 3.4:骨折的治疗:

四、骨关节常见疾病——骨关节炎 4.1:骨关节炎(骨关节炎为一种退行性病变,系由于增龄、肥胖、劳损、创 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等。) 4.2:骨关节炎病因: (1):原发性骨关节炎: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高龄、女性、肥胖、职业性过度使用等因素有关。 (2)继发性 4.3:骨关节炎临床表现: (1)关节疼痛,常发生于晨间,活动后疼痛反而减轻,但如活动过多,疼痛又可加重。 (2)关节僵硬(活动时有摩擦感或“咔嗒”声)。 (3)病情严重者可有肌肉萎缩及关节畸形。 4.4:骨关节炎常用药物及副作用: (1 上瘾、依赖、危害身体。 (2)非甾体类抗炎药(消炎痛、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奇诺力、优妥、诺德 胃肠道副作用: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3)肾上腺皮质激素糖尿病、肌萎缩和骨质疏松、诱发眼病和精神症状。 (4 (5)本病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减少关节的负重和过度的大幅度活动,以延缓病变的进程。

骨与关节感染考试试题

骨与关节感染考试试题 一、A2型题(本大题44小题.每题1.0分,共44.0分。) 第1题 男孩,8岁。左大腿下端肿痛,查体:体温39.5℃,局部皮温高,深压痛,穿刺抽出少量脓性液体。进一步治疗中,下列哪项是最关键的 A 联合应用大剂量抗生素 B 患肢制动 C 全身支持疗法,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D 局部减压引流 E 避免外伤骨折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女患,诊断为右膝关节单纯滑膜结核,已行滑膜切除术后3周,病情恢复平稳,此时对膝关节的处理原则,是 A 待病情稳定后施关节融合术 B 用石膏管型固定于功能位促其骨性强直 C 继续皮牵引三个月,避免关节活动 D 逐渐开始练习不负重关节活动 E 必须大运动量,加强练习关节活动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3题 第7、8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后,恢复工作已一年。近3个月来又出现背痛乏力、盗汗低热和双下肢无力症状。查体第7、8胸椎局部有明显叩击痛,双下肢肌力三级,巴彬斯基反射(+),血沉增快,最适当的治疗措施是 A 非手术治疗,卧石膏床

B 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必要时行病灶清除术 C 在抗结核药物保护下尽早行病灶清除术 D 按急症病灶清除术 E 后路植骨融合术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第4题 10岁男孩。右膝部疼痛跛行1年,有夜间痛。检查右膝活动良好,右髋不能伸直,大腿肌肉萎缩,血沉50mm/小时。X线片示髋关节骨质疏松,诊断应为 A 髋关节-过性滑膜炎 B 膝关节滑膜结核 C 髋关节结核性滑膜炎 D 髋关节风湿性滑膜炎 E 髋关节类风湿性滑膜炎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第5题 幼儿,7岁。骤然起病,恶寒高热3周,右小腿肿痛,膝关节活动受限右小腿弥漫性红肿,广泛压痛,膝关节积液,浮髌试验阳性,关节穿刺为浆液性渗出,X 线片示右胫骨上端骨皮质散在虫蚀样骨破坏,骨膜反应明显,血象:白细胞总数15.6×10 9/L,分层穿刺见软组织内与骨膜下大量蓄脓,切开引流后体温下降,急性症状消退,其转归是 A 痊愈 B 形成慢性骨髓炎 C 形成硬化性骨髓炎 D 形成Brodie骨脓肿 E 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B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在本院神经外科住院的115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同时分析2013年同期本院收治1032例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影响神经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实施判定。结果:2014年1-10月115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59例,感染率5.13%;易感部位分布:泌尿系感染29例(49.15%),下呼吸道感染11例(18.64%),颅内感染5例(8.47%),上呼吸道感染 1例(1.69%),血液感染8例(13.56%),皮肤伤口感染4例(6.78%),表浅切口感染1例(1.69%)。2013年同期1032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68例,感染率6.59%;易感部位分布:泌尿系感染33例(48.52%),下呼吸道感染16例(23.53%),颅内感染4例(5.88%),上呼吸道感染3例(4.41%),血液感染6例(8.82%),皮肤伤口感染4例(5.88%),表浅切口感染2例(2.94%)。Logistic 回归分析法显示,气管未切开、留置尿管、原发病、并发症以及功能障碍等是神经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论:重视神经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易感部位和相关因素,并予以针对性的防治对医院感染具有预防价值。 标签:神经外科;医院感染;易感部位;相关因素;防治措施 神经外科主要诊疗范围包括脑出血、脑肿瘤和脑外伤等患者。这些患者大多病情危重,且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较其他疾病更易发生医院感染。有研究显示,我国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9.2%~15.4%,仅次于烧伤患者[1]。医院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分析在神经外科中发生的医院感染具有的易感部位和相关因素,并予以防治措施,对于提高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即对此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2014年1-10月在本院神经外科住院的115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发生医院感染59例,男38例,女21例;年龄32~83岁,平均(45.8±3.3)岁;原发疾病:脑血管疾病者29例,颅脑外伤者12例,颅内肿瘤者5例,硬膜下血肿者3例,脑脊液鼻漏者10例。 1.2 研究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易感部位,并与2013年同期本科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进行对比,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影响神经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实施判定。 1.3 防治措施(1)严格消毒,合理预防:神经外科患者应视情况及早实施气管切开,若未接受气管切开,则应及时为患者翻身和拍背,帮助其顺利排痰。

最新2016年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防控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专项培训标准答案

2016年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防控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专项培训 基层医疗机构感控的现状及对策ADCCC 1 、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A.3例 B.4例 C.5例 D.6例 2 、被阮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 A.洗—消--洗 B.先清洗-再消毒灭菌 C.先消毒灭菌-再清洗 D.消—洗—消 3 、安尔碘开启后使用时间为 A.3天 B.5天 C.7天 D.10天 4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 A.≤10cfu/cm2 B.≤15cfu/cm2 C.≤5cfu/cm2 D≤12cfu/cm2 5 、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进行医疗废物交接,记录单至少保存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清洁、消毒和灭菌的基本要求ABDAC 1 、植入型器械的灭菌方法首选,正确的是 A.高压蒸汽灭菌 B.快速灭菌 C.等离子灭菌 D.戊二醛浸泡灭菌 2 、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后的物品存放不能超过 A.6小时 B.4小时

C.2小时 D.24小时 3 、紫外线用于空气消毒时,其有效强度低于()应予以更换 A.100 B.90 C.80 D.70 4 、2%戊二醛对医疗器械浸泡消毒和灭菌的时间分别是 A.20分钟达消毒要求,10小时达灭菌要求 B.15分钟达消毒要求,4小时达灭菌要求 C.45分钟达消毒要求,9小时达灭菌要求 D.15分钟达消毒要求,8小时达灭菌要求 5 、灭菌质量记录保留期限至少为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医疗废弃物的管理现状及要求 BDDAB 1 、()国务院第380 号令颁发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A.2002年 B.2003年 C.2004年 D.2005年 2 、感染性废物不包括 A.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B.废弃的血液、血清 C.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D.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 3 、损伤性废物不包括 A.医用一次性针头、缝合针等 B.各类废弃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 C.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瓶等 D.废弃的一般性药品,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 4 、化学性废物不包括 A.废弃的疫苗、免疫抑制和血液制品等 B.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 C.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

骨与关节感染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

骨与关节感染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 一、概述 骨与关节感染是指病原菌侵入骨组织或关节造成的感染,可分为非特异性感染和特异性感染。非特异性感染主要有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以及与植入物相关的感染,即人工关节感染和内固定植入物的感染;特异性感染主要是指结核感染。病原菌侵入的途径包括血行感染、邻近部位感染蔓延以及直接种植。对于少数感染如部分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和早期滑膜结核等,如能早期诊断并及时给予有效的抗生素或抗结核治疗通常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除此之外,其他类型的感染通常需要外科手术治疗(清创、引流或去除植入物等),但抗生素或抗结核的药物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 二、骨关节感染常见致病菌和抗菌药物经验治疗 ⒈骨髓炎 骨髓炎是发生于骨组织的感染。骨髓炎有多种分类方法,通常可分为血源性骨髓炎和邻近部位感染导致的骨髓炎;或分为急性和慢性骨髓炎,后者的主要特征是存在死骨。不同类型的骨髓炎,其发病原因、病原菌、临床特点以及治疗各不相同。血源性骨髓炎多见于婴幼儿、儿童和老年人;成人的骨髓炎很少为血源性,而大多继发于邻近部位感染、开放骨折以及使用了植入物的手术;慢性骨髓炎也很少为血源性骨髓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通常可仅用抗生素治疗;而慢性骨髓炎一般需外科手术,抗生素仅作为辅助治疗。 ⑴骨髓炎常见致病菌:根据骨髓炎不同类型、不同个体而有较大差别,见表1。

⑵抗生素经验治疗方案:通常根据不同类型骨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种类,或脓液涂片革兰染色结果,初步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对急性高度可疑为血源性骨髓炎的病例,在获得血液标本后立即开始经验用药;如病变部位有脓液形成,早期开窗减压,可根据获得标本涂片的革兰染色初步选择抗生素。用药方式通常为静脉给药;对于儿童患者,在充分合作以及获悉敏感抗生素的基础上可采用静脉+口服给药;用药时间通常为4~6周。慢性骨髓炎不推荐经验用药,尽量在彻底手术清创并在获得术中标本培养结果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抗生素治疗;如未能获得培养结果,可联合使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是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和革兰阴性杆菌有效药物。常用的经验用药方案见表1。 表1 不同类型骨髓炎常见致病菌以及相应的抗生素经验治疗方案骨髓炎类型常见致病菌首选方案备选方案 急性血源性骨髓 炎一般人群金葡菌,链球菌氯唑西林或苯唑西林万古霉素,克林霉素镰状细胞贫血沙门菌属 头孢曲松,氟喹诺酮(儿 童除外) 头孢三代(如头孢曲 松),氨基糖苷类 静脉吸毒、血透者金葡菌,绿脓杆菌 氯唑西林或苯唑西林 +妥布霉素或环丙沙星 万古霉素+妥布霉素 或环丙沙星 不伴有血供不足的邻近部位骨髓炎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 肠道杆菌,金葡菌,绿 脓杆菌 氯唑西林+妥布霉素或环 丙沙星 胸骨劈开术后金葡菌,表葡菌万古霉素 足底钉刺创伤后绿脓杆菌头孢他啶或头孢吡肟 环丙沙星(儿童除 外),氨基糖苷类 伴 有血供不足的邻近部 神经系统损害和 褥疮,动脉粥样硬化 外周血管病、伴神经 病变的糖尿病 病原菌多样:革兰 阳性需氧/厌氧球菌, 革兰阴性需氧/厌氧杆 菌 轻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 重症:;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或头孢吡肟+甲硝 唑;或氨曲南+万古霉素+甲硝唑

2014年骨与关节感染性疾病考试试题

骨与关节感染性疾病考试试题 一、A1型题(本大题50小题.每题1.0分,共50.0分。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 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男,13岁,跌倒后10天,左膝上疼痛5天,伴高热39℃以上,膝上皮温高,压痛,左膝关节屈曲状,浮髌试验阴性,X线检查未见异常,此时行局部脓肿分层穿刺骨膜下抽出混浊液体,诊断应是 A 左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 B 左股骨下端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C 尤文肉瘤 D 左股部脓肿 E 左股骨结核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单纯滑膜结核的X线表现为 A 关节间隙狭窄,软组织肿胀 B 关节间隙增宽,骨质破坏 C 骨质疏松,软组织肿胀 D 骨质密度增高 E 骨膜反应性增生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第3题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抗生素治疗哪项较为合理 A 体温降至正常即停药

B 体温降至正常继续用药3天 C 体温降至正常继续用药1周 D 体温降至正常继续用药2~3周 E 体温降至正常继续用药1个月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4题 化脓性关节炎经穿刺及关节内注入抗生素治疗后,未能控制症状时,应当 A 调整抗生素种类 B 调整并加大抗生素全身用量 C 增加关节穿刺次数 D 增加关节内抗生素用量 E 切开引流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第5题 化脓性关节炎与关节结核的关节炎区别点在于 A 黏稠度 B 臭味及颜色 C 红细胞量的多少 D 积液量的多少 E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第6题 临床诊断脊柱结核,下列哪项指标最有价值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控制小组

普外科医院感染控制小组 组长 张 浩 副组长 苏苏 汝金 康芳 成员 李杨任杨 校心红 君刚梅丽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工作制度 1、临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每月组织会议一次。 2、每月汇总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病率,根据医院感染病例发病情况分析原因,提出预 防控制医院感染措施。 3、每月对科室消毒、灭菌、卫生环境等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对不合格现象提出 整改措施,杜绝安全隐患,保证医疗质量。 4、督导本科室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认真执行手卫生消 毒规范,预防交叉感染发生。 5、督查指导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本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 6、组织科室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7、加强科室医疗废物管理,督促、监督医疗废物的分类、回收、记录情况。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1、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 记录在监测登记本上,并组织实施。 2、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每月要召开一次会议,汇总消毒隔离落实情况及医院感 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同时做好会议记录。 3、要求质控医师对本科室疑似或确诊的医院感染病例,督促经治医师积极采集临床 标本及时送检细菌室进行细菌检测、药敏试验,以明确诊断,及时正确治疗。 4、医院感染散发病例24小时之内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由经治医师及时填写医院感 染登记表,上交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月报表护士长每月底报院感科。 5、兼职人员督促本科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 6、兼职人员组织和参加有关医院感染的培训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宣传医护人 员自我防护知识,预防各种传染病及锐器刺伤,如工作中发生锐器刺伤,按规定处理并做好记录。 7、科室医师或护士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或暴发流行时,须立即向科主任及医院 感染管理科汇报,积极协助院感科人员调查发病原因,寻找感染源和途径,控制蔓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并做好记录。 8、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科室感染管理小组按全院统一规定负责科室内消毒隔 离措施工作的落实。 9、兼职人员做好卫生员、保洁员、病人及家属卫生宣教及管理,要有督检记录。 10、兼职护士每周对使用中的消毒液浓度、每半年的紫外线强度监测和每月的空气培 养按规定时间进行监测并记录在监测本上,每季最后一周上交感染管理部门。11、相关科室,如检验科、总务器械科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所规定的职责开展感染 管理相关工作,兼职人员负责督查本科人员对各项消毒措施的落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