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增订五版上册复习重点

现代汉语增订五版上册复习重点
现代汉语增订五版上册复习重点

绪论部分?

1、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又分为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2、江淮方言,俗称下江官话,分布在安徽、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除外)、镇江和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3、吴方言分布在上海市、江苏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地区(不包括镇江)、南通的小部分地区、浙江的大部分地区。典型的吴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

4、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5、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语音部分?

1、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人类发出的咳嗽声、哭笑声、呻吟声??

语音的性质: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2、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种要素。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快慢即指振动次数的多少,叫做“频率”。在一定时间内振动快,次数多,频率就高,声音也就高,反之则低。?音高,在汉语中区别意义的作用很明显。?

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发音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振幅大,声音就强;反之则弱。语言中的重音、轻音是由于音强不同所致。?

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发音体振动时间持续久,声音就长,反之则短。音长,在汉语中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任何语言中,音色都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因素。????????

??3、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音素可以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声母≠辅音,声母都由辅音充当,但辅音不见得都是声母,也有作韵尾。?

韵母≠元音,所有的元音都可以充当韵母,但韵母并不都是元音,还可以包括n和ng两个辅音。总结:辅音的范围大于声母,元音的范围小于韵母。?

4、音位:按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5、威妥玛式拼音法:简称威氏拼音法。1958年大陆推广汉语拼音方案前广泛被用于人名、地名注音,影响较大。比如:Tsinghua、?Peking?、Tsingtao?

6、辅音的发音??上册P30—32?

7、元音的发音?

?普通话的舌面元音有七个,即a?o?e?ê?i?u?ü,分类:上册P46—47?8

、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发音口形(“四呼”)?

?开口呼:韵母开头不是?i,?u,?ü?的韵母?

齐齿呼:韵母开头是i?的韵母?

?合口呼:韵母开头是u?的韵母?

撮口呼:韵母开头是ü?的韵母?

9、韵母的结构可分: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

韵头:i,?u,?ü?充当,都是最高元音。

韵腹是韵母的主干,是韵母中不可缺少的,声音最清晰响亮,也叫“主要元音”。

韵尾只限于韵腹后头的n、ng、i、u四个。韵文押韵的“韵”主要是指韵头后面的部分。

?10、分辨鼻音尾韵母:前鼻音韵尾-n和后鼻音韵尾-ng?

长针(zhēn)——长征(zhēng)????????引子(yǐn)——影子(yǐng)?忠臣(chén)——忠诚(chéng)????????人民(mín)——人名(míng)

?11、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调值:一般采用赵元任创制的“五度标记法”:55、35、214、51?

12、音节是由音素(或音位)构成的语音片段,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节结构分析要点:?

1、首先观察音节有无省写。若有要把所有的省写形式恢复原型:?(1)、以y、w开头的音节,y→i,?w→u?(2)、iu→iou?、ui→uei?、un→uen??(3)、j、q、x、y后的u→ü?

2、双字母形式不要分开:zh、ch、sh、ng?

例字:月、酒、雅、关、步、良、高、远、永、生、爱、舟、威、权、鹅?13、词的分写与连写:?

同一个词要连写,词与词一般分写。句子或诗行开头的字母要用大写。一句话的结尾要用句号,句号是一个小圆点。如:?Tuánjié???fèndòu???jiànshè???zǔguó!?团结?????奋斗????建设?????祖国!?Cànlàn???yángguāng???pǔzhào??dàdì.?灿烂?????阳光??????普照?????大地。?? 专用名称:如果是一个词要连写,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果是短语,要按词分写?,每个词的开头要大写。如:?Sìchuān?Shīfàn?Dàxué(四川师范大学)?

汉语人名的拼写:姓和名要分开写,每部分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Lǔ?xùn(鲁迅)??????????Máo?Zédōng(毛泽东)??

广告、标题、书名可以全部用大写字母。例如:XIANFENG??SHUDIAN??(先锋书店) ?XIONGMAO??PAI??(熊猫牌)?14、音变?

上声变调: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调值从214变成?35。如:港口??好比??审美??走访?在去声前,一律变35。如:一样??一向???一定???一块儿??不怕??不够???不看?不像?在非去声(阴平、阳平、上声)前,“一”变51,“不”仍读51。如:?

一般???一边??一年??一成??(变读51)???不吃???不详??不管??不想(仍读51)?

轻声:部分重叠词的后一音节读轻声。如:猩猩、妈妈、弟弟、娃娃、星星、劝劝、看看?15、普通话水平测试考试等级:一级(标准的普通话)?、二级(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三级(一般水平的普通话),各级中间又分甲乙等。?

语文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国家级和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一级甲等。高等学校的教师,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三级甲等,其中现代汉语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普通话语音教师不低于一级。??

文字部分?

1、汉字的历史悠久,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种正式字体以及草书、行书等辅助字体。?

2、隶书之前的古汉字具有图形意味,而隶书是由笔画组成,是真正的书写阶段。隶书之前是古文字时代,隶书之后是今文字时代,隶书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

?3、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笔画的组合有三种方式:相接、相离、相交。?

4、部首是字书中各部领头的部件或笔画,具有字形归类作用。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注意:部首≠部件?大部分部首是汉字的部件,如“指、持”的部首“扌”;有的部首可以分成几个部件,如部首“音”

分成“立、日”两个部件。

?5、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里总结了前人造字经验,提出了“六书”的说法。“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6、造字法?

象形: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日月刀入山水木雨口牛羊车舟泉瓜?

指事: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上下三刃甘本末亦朱? 会意: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从、武、休、取、明、涉、益、从、森、家、孝?

形声: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表示意义的部分叫“形旁”或“意符”,其作用是指出字的意义类属;表示声音的部分叫“声旁”或“声符”,其作用是标明字的读音。形声字都是合体字。?如:“洋”,形旁氵(水)表示海洋有水,声旁羊,表示读音,组成从氵羊声的形声字。??注意:现行汉字大部分是形声字。?

左形右声,这类最多:河、梧、锡、堆、挑、谈、惜、肝

?右形左声:都、切、劲、攻、战??

上形下声:芳,竿,宇,露,翠

下形上声:勇,型,袋,贷,岱,姿

外形内声:囤,阁,匣,裹

内形外声:,这类最少:问,闻,瓣,辩

*7、汉字的特点:

(1)它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2)是形体复杂的方块结构

(3)分化同音词能力强

(4)有超越时空性

(5)是单音节语素

(6)不实行分词连写

*8、汉字的简化方法:类推简化;同音或异音代替;草书楷化;换用简单的符号;保留特征或轮廓;构成新的形声字或会意字。

9、汉字的标准化,要求对汉字进行四定,即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10、错字,指写得不成字,规范字典查不到字。别字,又叫“白字”,指把甲字写成乙字(注:*为重点记忆)

词汇部分?

1、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

2、?语素的分类:

(1)按音节多少分为单音节语素(天、农、地)、多音节语素(吩咐、阿司匹林);(2)?按构词能力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成词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例如:地、牛、走、重、行、我、你、葡萄、橄榄?

不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叫不成词语素,必须跟别的语素组合成词。

?不成词语素又可分为两类,一类可以承担所组成的词的全部或部分基本意义,位置自由。表示词的基本意义的语素叫“词根”。如:?民、语、伟、习、境、丰、型;另一类不成词语素只表示附加意义,在词的结构中位置是固定的,如:老、阿、子、性、者、家?。表示词的附加意义和起语法作用的语素叫做词缀。在词根前的词缀叫“前缀”,在词根后的词缀叫“后缀”。

(3)从语素的位置分,有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词缀都是定位语素,词根是不定位语素。? ?3、词由语素构成。两者都是词汇单位,也是语法单位。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短语是由词逐层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

4、固定短语是词跟词的固定组合。一般不能任意增减、改换其中的成分。与之相对的是叫自由短语,自由短语一般就称为“短语”。?固定短语: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

上册P259??第四题?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P204??第九题??按布就班、以逸代劳、相

形见拙、耳儒目染、前扑后继

?5、词的结构:?

(1)根据所含音节的数量,词可分为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后两种统称复音词。例如:?地、走、新、从、实验、分析、结构、道理?

(2)根据所含语素的数量,词可分为: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和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

单纯词中的多音节词分为联绵词、叠音词以及音译的外来词。

1.联绵词

联绵词是指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成一个语素,表示一个意义的词。其中有双声词(即两个音节声母相同的联绵词,如:参差,仿佛,忐忑,伶俐,崎岖,玲珑,蜘蛛,枇杷,吩咐,尴尬等),叠韵词(指两个音节中的“韵”相同的联绵词,如:彷徨,窈窕,薜荔,烂漫,从容,逍遥,蟑螂,哆嗦,蹁跹,叮咛。),其他(指两个音节声韵都不相同的联绵词,如:芙蓉,蝴蝶,蝙蝠,鸳鸯,蛤蚧等)。

2.叠音词

由不成语素的音节重叠构成,重叠之后仍只是一个双音语素,是单语素词,不是词的形态变化。如:猩猩,姥姥,饽饽,潺潺,皑皑,瑟瑟。

3.音译的外来词

葡萄咖啡的士沙发尼龙巧克力歇斯底里

合成词(多语素词)

合成词有复合式、重叠式、附加式三种构词方式。

1.复合式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相同的词根结合在一起构成。从词根和词根之间的关系看,主要有五种类型:

(1).联合型。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又叫并列式。

如:途径体制价值

骨肉尺寸领袖

国家质量窗户(两个词根组合成词后只有一个词根的意义在起作用,另一个词根的意义完全消失,此类合成词又称“偏义词”。)

(2).偏正型。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如:主流(定中关系)密植(状中关系)

(3)中补型。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如:提高书本

(4).动宾型。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事物。又叫支配式。如:司机管家注意动员达标

(5)主谓型。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又叫陈述式。如:地震月亮海啸民主胆怯雪崩2. 重叠式

由相同的词根语素重叠构成。如:姐姐哥哥舅舅刚刚仅仅

3. 附加式

由词根和词缀构成。此类词又称派生词。

?6、词义的性质有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客观性。

7、词汇意义可分为概念义和色彩义。词义中同表达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叫做概念义,又叫理性义或主要意义。它是词义的核心内容。色彩义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书面语:吝啬、散步;口语:小气?、溜达、脑袋、狐媚子、倒爷?

8、义项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义项原是辞书中的术语,这里借用来表示相应的语义

单位。

※义项的分类?

(1)?基本义基本的、常用的义项。其他义项一般是由这个义项直接或间接发展转化来的。?基本义是对转义而言的,并不一定都是词的本义(原始意义)。如:“走”,本义是“跑”,而基本义是“步行”。?“兵”,本义是“兵器”,而基本义是“兵士”。

(2)?转义由基本义直接或间接转化而来。?

(3)在基本义基础上经过推演发展产生的意义是引申义。如:“先生”——“老师”“丈夫”“医生”;??“老”——“陈旧”“经常”“长久”“原来”“死亡”“最小”?

(4)借用一个词的基本义来比喻另一种事物,所产生的新的意义是比喻义。如:“铁”——比喻坚硬(铁拳),坚定不移(铁的意志);“花”——比喻种类错杂(花里胡梢),不真实(花架子)、精华等意义。

9、只有一个义项的词叫单义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的词叫多义词。

10、同音词,是语音相同而意义之间并无联系的一组词,是多词同音现象。同音词(包括同音字)误用的结果便是写别字(白字)。

同音词的修辞作用:一语双关构成歇后粘连对举移花接木

※多义词与同音词易混的原因:同形同音是用同一个语音形式表示多个意义,这和多义词有共同之处。有的同形同音词就是从多义词分化而来的,因为

11、义素

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又叫词的语义成分或语义特征。

?9、语义场:?

类属义场:成员同属于一个较大的类。如:?“锅—碗—瓢—盆”同属厨具类;?“红—黄—蓝—白—黑”同属颜色类;“纸—笔—墨—砚”同属文具类。?

顺序义场:各成员按照某种固定的顺序排列,如:“大学—中学—小学”、“初试—复试”、? 有些顺序义场可以周而复始,叫做“循环义场”,如:“春—夏—秋—冬”。?

10、同义义场: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的相关语义组成的语义场,同一义场中的各个词叫作同义词。如:青霉素——盘尼西林、铁路——铁道、自行车——脚踏车?

※同义词的辨析:?

(1)、意义的轻重:损坏—毁坏—破坏、“盼望、渴望”、“违背”和“违反”?

(2)、范围的大小;事故——事件——事情、局面”和“场面”、“边疆”和“边境”? (3)、集体个体:树木——树布匹——布人口——人

(4)、搭配对象:交换→礼物、意见——交流→思想、经验?

(5)、感情色彩:褒义——中性——贬义如:爱护——保护——庇护

(6)、语体色彩:口语、普通用语——书面语、特殊用语如:脑袋——头部

(7)、词性:突然(形):作谓语、定语、状语、宾语——猛然(副):作状语

※同义词的作用:

(1)恰当选用同义词能使语言表意精确严密

(2)同义词前后换用,可以使文句生动活泼,富于变化

(3)同义词连用可以使语意丰富、明朗,增强语势

(4)从音韵上选择同义词可增加语言的音乐美

11、反义义场: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两个词的相关语义构成反义义场,这两个词互为反义词。?互补反义义场:处于同一反义义场的两个词中间没有第三者存在。如:

?生——死???动——静???有——无????出席—缺席????白天—黑夜????正确—错误?

极性反义义场:处于这种语义场的两个词外,有其他意义存在。如:?

白——黑??大——小??高——低??粗——细快乐——忧愁???宽阔——狭窄??朋友——敌人

※反义词的作用

(1)反义词常被用作修辞上的对比和映衬的手段,具有鲜明的色彩和强烈的说服力

(2)反义词连用,使语句富于哲理,更加含蓄,富于感染力

(3)反义词对举,使叙述简练明确

(4)在构词上可以形成仿词或用反义语素形成词语

12、外来词也叫借词,指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法兰西、巴尔干、镑、巴士、加仑、模特儿、教授、摩托、体操、马达、幽默、浪漫、取缔、景气、哈达、资本、经济

13.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词汇是词的集合体,词汇和词的关系是集体与个体的关系。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14、基本词汇是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它和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

※基本词汇的特点:稳固性、能产性、全民常用性

15、1、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

(1)古语词:文言词(口语中已不大使用)、历史词(表示历史上的事物或现象的古语词)古语词的表达作用:文言词语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受到一定题旨情境的制约,使用得当,可以产生很好的表达效果。文学作品中适当运用,可使表达典雅、委婉而多情趣;科技语体中经常使用单音节的文言词,可使表达简洁、凝练;用在贺电、唁电、重要声明中,可使表达具有庄重、严肃的感情色彩

(2)方言词

(3)外来词:也叫借词,指的是从外族语言中借来的词,在语音上,要把外来的音节结构改造成汉语的音节结构;在语法上,外来词进入汉语词汇后,原有的形态标志就一律取消。外来词的意义也要受汉语词义的制约,往往要发生变化

类型:音译外来词(扑克,模特儿)、音义兼意译外来词(浪漫主义)、音译加意译外来词(卡车)、字母外来词(卡拉OK)

2、行业语、隐语

(1)行业语:是各种行业应用的词汇,或者叫“专有词语”

(2)隐语:是个别社会集团或秘密组织中的一种只有内部人懂得的特殊用语

16、熟语是语言中定型的词组和句子,一般指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也叫固定结构、固定词组。

17、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

18、惯用语是指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多来源于口语

19、歇后语指由近似于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前一部分是比喻或说出一个事物,像谜语里的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是真意所在。两部分之间有间歇,间歇之后的部分常常不说出来,让人猜想它的含义,所以叫歇后语

20、词义的演变:途径

(1)词义的扩大:扩大旧词所概括的对象的范围。如:“搁浅”,由专指“船舶进入水浅的地方、停滞在泥沙里不能前进”,扩大到指称一切“事情遭到阻碍,停滞不前”

(2)词义的缩小:就是缩小词所概括的对象的范围。如:“勾当”,原有“办事”和“事情”两种意思,现在只剩下“事情”的意思,且仅只坏事

(3)词义的转移:表示甲类对象的词转用指称与之有关的乙类对象。如:“行李”原意指两国往来的使者,现在转移指出门时所带的箱子等。此外,还有词的感情色彩的转移,褒义转为贬义或贬义转为褒义,或转移为原意的反面

《现代汉语》(增订四版)补充练习题答案(全)

《现代汉语》(增订四版)课后补充练习答案 刘小南 (这里所列的,是主教材上、下册书后所附的“补充练习”的答案。至于主教材各章节后的“思考与练习”的答案,都收在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四版)教学与自学参考》一书中,该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书号7—04—021405—5) 第一章绪论 (一)绪论补充练习答案一 1. 简述现代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口语和书面语是现代汉语的两种不同形式。书面语是写(印)出来的语言,口语是说出来的语言;书面语的物质载体是文字,口语的物质载体是语音。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别主要在风格方面。口语的特点是亲切自然,句子简短,常有省略。书面语的特点是用词精审,结构谨严,逻辑性强。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至今还有许多民族只有口语而没有书面语。因此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书面语比口语规范、连贯,因为写出来的话可以有时间斟酌、加工,乃至反复修改。对书面语进一步加工规范,就形成标准语(又称“文学语言”)。 书面语与口语相互影响。书面语的成分不断进入口语,从而使口语向着规范的方向发展;口语成分也不断被吸收进书面语,从而使书面语不断丰富生动。书面语往往受到口语的制约,它虽然有自己的特点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同口语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能距离太远。如果书面语同口语脱节太严重,人们就会对书面语进行改革。“五四”前后废除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运动,就是因为文言文这种书面语同口语脱节太严重。 2. 汉语不大用形态变化,但不等于说没有形态变化,你能举出汉语有形态变化的事例吗?从事例中归纳一下,汉语有哪几种形态变化? 结合事例,汉语主要有下面几种形态变化:(一)重叠。如:认真→认认真真,讨论→讨论讨论,是构形形态。(二)加前缀或后缀。如:姨→阿姨,爱→可爱;想→想头,亮→亮儿,是构词形态。 3. 汉语在世界语言中有什么样的地位和影响? 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发展水平较高的语言之一。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在国际交往中,它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汉语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影响。全世界说汉语的人有十亿左右,几乎占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现在国际上,研究汉语的机构不断建立,学习和研究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在历史上,汉语对邻邦的语言产生过巨大影响。其中受影响最深的是日本、朝鲜和越南。这三个国家的语言都大量地吸收过汉语的语词,甚至依靠汉语借词作为构成新词的基础。在过去,它们还长期使用过汉字。日本后来虽然根据汉字创造了日语的字母——假名,但至今也还保留一千多个汉字,和假名同时使用。韩国、新加坡也仍然使用汉字。 (二)绪论补充练习答案二 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使用领域和制约范围具体涉及的是什么?为什么作这样的界定?对于违反该法条款规定的语言文字的使用行为,应当作如何处置?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涉及与制约的,着重在政府的行为、公众的行为,以及社会企事业诸方面。具体包括:政府机关、学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信息技术产品、招牌、广告、企事业单位的名称,以及服务性行业、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等有关的语言文字的使用。 显然,将这一系列领域纳入法律使用的领域和制约的范围,对于语言文字规范与标准使用,极具示范意义和推广作用。该法第三章为“管理与监督”;规定各级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的职责与权限;并就违反该法有关条款明文规定的语言文字使用行为,确定了处罚的范围及处罚的方式。这样,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标准的使用及健康发展,提供法律的依据和支援。但,考虑到语言文字属于社会公众的约定俗成的信息载体和媒体的特殊性质;因此,对于违反该法条款规定的使用行为,一般采取批评教育和责令改

现代汉语复习重点总结

《现代汉语》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5X4’) 1.现代汉语:广义:普通话和方言 狭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2.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为语法规范。 3.汉字:是在有声语言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书写符号系统,它记录语言,并依 附于语言而存在,辅助语言进行交际。 4.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它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5.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也是最自然的语音单位。 6.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词汇成分(语素、词和固定短语) 的总汇。 7.义素:是构成义位的最小意义单位,是分解义位得到的比义位低一级的语义单位。 8.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言单位。 9.语法单位:是构成语法格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10.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 二、选择题(20x2’) 义素、主谓句、短语类型、词语类型……如:“干劲足”(主谓短语) 三、简答题(4x7’) 1.简要说明声母的分类。 (1)按发音部位分:双唇音、唇齿音、舌尖中音、舌根音、舌面音、舌尖后音 (2)按发音方法分: ①阻碍的方式分: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 ②从声带是否颤动分:清音、浊音 ③从气流的强弱分:送气音、不送气音 2.简要说明韵母的分类。 (1)按结构分: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2)按四呼分:开口呼韵母、齐齿呼韵母、合口呼韵母、撮口呼韵母 (3)按韵尾分:开尾韵母、元音尾韵母、鼻音尾韵母 3.简要说明语素和词的关系。 语素和词都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区别在于功能上的差异: (1)语素是用于构词的,而词是用于造句的,二者不是同一个层级的关系。语素分成词语素和非词语素。 (2)成词语素:可以单独构成词的语素。如:单音节语素(草)、多音节语素(咖啡)(3)非词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只能和别的语素结合起来构成词的语素。如:“学习” 中的“习”属于非词语素。 4.简要说明语素的分类。 (1)按语音形式分: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多音节语素 (2)按组词能力分,自由语素、半自由语素、不自由语素 (3)按组合所处的位置,语素可分为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 (4)按是否有词汇意义,语素可分为实语素与虚语素 5.基本词汇有哪些特点? (1)有相对稳定的表现形式(读音、书写)

黄廖《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下册第五章语法思考和练习一答案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下册 思考和练习一答案 一、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各研究些什么? 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各有研究范围。 词法以词为研究对象,研究词的内部结构、词的形态变化和词的语法分类。例如语素构成词的类型有哪几种,词形变化的方式及其表示的意义有哪些,词能分多少类,每类词以至每个词有哪些功能或用法,等等。 句法以短语和句子为研究对象,研究语句结构的类型和规则。例如短语、句子的结构层次如何,每层中各组成成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形成什么类型,表示什么意义,句子有什么语用条件,等等。 二、什么是语法体系?对语法体系的分歧应采取什么态度? 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语法结构成分的组合规则和关系所构成的整体。在这个意义上,一种语言只能有一个客观的语法体系。但是在语法学界,由于众多语法研究者的认识不尽相同,所使用的析句方法和术语也就不同,对同一语法现象分析的结果和解释会出现分歧,从而形成不同的语法体系,这一含义的语法体系应该说成语法学体系。不同的语法学体系都是为了帮助大家认识和运用好各种语法结构的,它们往往大同小异,各有长短,因此学习的时候要细心观察,拿它来同语言实体相印证,采用符合事实的说法。不能因体系分歧而否定学习语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语法学体系的分歧,是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不可避免的。只有通过对语法的深入研究才有可能逐步减少分歧。我们有必要分清语法体系的两个含义,知道通常说的语法体系往往是指语法学体系。 三、举例说明语法的抽象性和稳固性。 语法的抽象性指语法不管词、短语和句子的具体意义,而只管其中的语法意义、语法形式和规则。例如“牛、太阳、飞机、春天、经济、势力”这些词的词汇意义各不相同,而语法形式和意义有共同点,即指它们有常做主语、宾语、定语的功能,能单独受数量短语修饰,都有事物意义。又如“蓝蓝的天、善良的愿望、奔跑的羊群、火车的速度、一本书”,这些短语的具体意义不同,但是语法不管这些,只注意每个短语都是有修饰关系的偏正结构,是定语性质不同的定中短语。 语法具有稳固性,这是说许多语法规则经历千百年而不变,旧的语法规则的变化和新的语法规则的产生都是比较缓慢的。例如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是利用语序和虚词,从古到今都如此;主谓结构中主语和谓语是一前一后直接组合的,不用语法成分来连接,但是主语后头停顿处,有时可以出现语气词,这些结构特点也是古今一致的。又如在上古,名词可以做谓语,到了现代,名词一般不能直接做谓语了,这可以看出旧规则虽有变化,但是变化很缓慢。 四、为什么说研究语法要注意民族特点。 不同民族的语言,既有共性又各有个性,如果忽视民族语言的个性或特点,就不能深入认识一种语言的语法结构规律。例如对汉语,要研究“把”字句和“被”字句,不能只满足于说明哪是主语、哪是谓语、哪是状语等,还要指出它的结构特点、构成条件和所表示的语法意义,还要了解“把家回、被他打”这些说法的语用条件,这样才能研究好、掌握好汉语语法。 五、谈谈四级语法单位的关系。 四级语法单位指的是语素、词、短语和句子。语素、词、短语是没有句调的备用单位,

现代汉语重点

十一、分析下列句中主语的句法、语义构成情况,归纳并指出汉语主语的句法、语义构成特征(5) 1、我吃完饭了。 2、件件都做得很好。 3、村子里很肃静。 4、他来是对的。 5、靠西墙是一堆杂物。 6、饭已经吃光了呀! 十二、从下列句子中挑出连动词,然后归纳汉语连动句和结构特征(15) 1、豆芽炒了吃吧。 2、他看完了信,出去了。 3、老王高高兴兴地说:“你们去吧。” 4、他瞪着眼睛看我。 5、老汉拽着我的胳膊不放。 6、你马上骑车去看他。 7、他念书年的很好呀! 8、你一定有时间办妥这件事。 9、大家都希望这件事是真的。 十三、下面是有关汉语复句、紧缩句问题的说法,清分别判断正误(10) 1、在结构上,汉语的复句实际上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所以,复句应属于超句体的范畴。() 2、关系词语是用来连接复句内各小句、标明语义关系的词语。所以在语法类别上,关系词语未必就是连词,在长度上,关系词语不一定都是词。() 3、汉语复句分类的原则是,根据关系标记即关系词语来给复句分类。() 4、汉语的复句和单句之间的对立主要体现在意义上。() 5、所谓紧缩句,就是通过全部或部分删除复句内部的关系词语而得到的句子。 十四、汉语语法分析方法中,和变换分析法相比,语义特征分析法有哪些特点?(5) 十,指出下列短语结构类型,并归纳现代汉语短语的构成手段。 往北、应该愿意、五十以下、村子里、买把锁用、土匪似的、 “语法”二字、我自己、晚上肃静、又高又大、中午上班、 姐姐当教师的、大肆宣扬、知道你要来、找他给我看病 十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连动句,并归纳连动句的特征。 1,几个演员在台上又唱又跳。2,他转过身,看看桌上的东西,出去了。 3,楼下有人找你。4,老人抓着我的衣袖使劲地摇。 5,他踢球踢得脚肿。6,这东西一学就会。 十二,汉语复句的关系词的特点,说明其主要作用。

现代汉语下册重点 (1)

1.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法成分的分句加上 贯通全句的句调构成的。 2.复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联合复句:并列顺承解说选择递进复 句;偏正复句:条件假设因果目的转折复句。 3.复句结构类型:多重复句紧缩句 4.句型:是根据结构分出来的类。 5.句类:是根据全句语气分出来的类。 6.句型分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大类。主谓句:动词形容词名词主谓谓语句。非主 谓句:动词性形容词性名词性非主谓句叹词句拟声词句。 7.句式:分为“把”字句“被”字句连谓句兼语句双宾句存在句比较句。 8.“把”字句:是指在谓语动词前头用介词“把”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 种主动句。特点:①动词前后常常有别的成分,动词一般不能单独出现,尤其不能出现单音节动词。②宾语一般说在意念上是有定的、已知的人或事物,因此前面常带上“这、那”一类修饰语。③谓语动词一般都有处置性,就是动词对受事要有积极影响。④“把”字短语和动词之间一般不能加能愿动词、否定词,这些 词只能至于“把”字前。 9.“被”字句:是指在谓语动词前面,用介词“被(给叫让)”引出施事或单用“被” 的被动句。 10.连谓句:由连谓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分的句子。 11.兼语句: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分的句子。分为:使令式爱恨式选定式 “有”字式 12.现存句:表示什么地方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物,是用来描写环境或景物 的一种特定句式。分为:存在句出现句消失句 13.变式句:省略句(对话省因上下文而省)和倒装句(主谓倒置定语、状语后置)

14.省略句:在一定的语境里,为了语言的经济原则,说话时往往会省去句中某个句 法成分,即省去已知信息。 15.倒装句:调换原句的成分位置的变式句。 16.句类:陈述句疑问句(正反问特指问选择问是非问)祈使句感叹句 17.主语、宾语分为:施事受事中性主语\宾语。 18.主语、宾语分为:名词性谓词性主语\宾语 19.名宾动词:只能带名词性宾语的动词 20.谓宾动词:只能带谓词性宾语的动词 21.分辨动词后的成分是补语或是宾语,主要:看标记、关系和词性。 22.独立语分类:插入语称呼语感叹语拟声语 23.短语:意义上和语法上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又叫词组。它是大于词而又 不成句的语法单位。 24.汉语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语序和虚词。 25.按短语构成要素是否凝固来分:固定短语和临时短语;从意义上分:单义短语和 多义短语;按成句能力分:自由短语和不自由短语;按短语层次分:一层短语和 多层短语 26.五种基本类型:主谓动宾偏正(定中状中)联合中补短语 27.其他短语:连谓短语兼语短语同位短语方位短语量词短语介词短语助词短 语(的字短语比况短语所字短语) 28.虚词特点:①依附于实词和语句,表语法意义②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句法 成分③不能重叠④无词汇意义 29.连词与介词区别:①连词“和”所连接的两个词语是联合关系,一般可以互换位 置而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的前后两个名词性词语没有直接的语法关系,更不能互换位置。②介词“和”前面可以出现状语,连词“和”之前不能出

现代汉语(增订五版)考试重点解析

现代汉语(增订五版)考试重点解析 概念篇 音素(详情见P20)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音素可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 辅音(详情见P20) 辅音是气流经过口腔或咽头受阻而形成的音素,又叫子音。 元音(详情见P20) 元音是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母音。 声母(详情见P21) 声母,位于音节前端,主要由辅音构成。 有点音节,例如“爱”(ài)开头没有辅音,元音前头那部分是零,习惯上叫做“零声母”,就算是零声母音节。 声母和辅音不是一个概念。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做韵尾。有的既可作声母,也可做韵尾。 韵母(详情见P21) 韵母,位于音节的后端,有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韵母和元音不相等。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如“tā(他)、xiā(瞎)”中的“a、ia”;有的元音带辅音构成,如“gān(甘)”中 的“an”。 音节(详情见P20) 音节是由音速构成的语音片断,是听话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节≥音素)。 一般来说,汉语一个音节用一个汉字来表示。如“xi’an”(西安)是两个音节。“xian”(鲜)是一个音节。 语素(详情见P206) 语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 一般来说意义分两种:一种表示事物、现象的意义叫词汇意义,

一种只表示语法作用的意义叫语法意义。 既有词汇意义又有语法意义的语素叫实语素;只有语法意义没有词汇意义的语素叫虚语素。 成词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 不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 词(详情见P207) 词由语素构成。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音单位。 简答篇 现代汉语的含义(详情见P1)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 广义的现代汉语包括汉语的各种方言,即不同地区的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这些语言都是汉语,只是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狭义的现代汉语则是指“普通话”,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普通话韵母“四呼”指的是哪四呼?(详情见P52) “四呼”指: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开口呼:韵母开头不是i、u、ü的韵母属于开口呼。 齐齿呼:韵母开头是i的韵母属于齐齿呼。 合口呼:韵母开头是u的韵母属于合口呼。 撮口呼:韵母开头是ü的韵母属于撮口呼。 语音物理属性四要素以及各自的含义(详情见P15) 语音的物理属性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他决定发音体振动的快慢。(在一定时间内振动快,次数多,频率就高,声音也就高,反之则低) 音强:指的是声音的起哦阿姆河日评,它与发音体震动幅度的大小有关。(幅度大,声音就强;反之则弱) 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郑东时间的久暂。(发音体振动时间持续久,声音就长,反之则短) 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

现代汉语复习题(要点总结)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就叫基础方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既有多种方言,也有民族共同语。方言特点:本身也有一种完整的系统。语音,词汇,语法结构系统。语音的差异最大,词汇的差异次之,语法比较小。汉语地位:1.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2.各兄弟民族的语言接受了汉语的许多影响。3.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4.与国外许多民族的语言相互影响。5.联合国六种正式工作语言之一。语素——词——短语——句子(手)人(有读音,有意义,最小的语素)(沙发)(无法拆后原来意义不变)(伟)(无法单独成词)现代汉语的特点:(一)语音方面①没有复辅音②元音占优势③有声调(二)词汇方面①汉语词形较短,单音节语素多②双音节词占优势③新词的构成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三)语法方面①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用语序和虚词,不大用形态②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③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④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七大方言区:1.北方方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占73%)。包含有华北东北方言和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2.吴方言(苏州话。占7.2%)包括上海、江苏省大部、浙江大部地区3.湘方言(长沙话,3.2%)。包括湖南大部分地区4.赣方言(南昌话,3.3%)。江西省大部分地区5.客家方言(广东梅县话,客家方言仍自成系统,内部差别不太大,3.6%)。 6.闽方言(最重要的是闽东方言,福州话。闽南方言,厦门话。5.7%)。主要包括福建和海南大部分地区 7.粤方言(广州话。4%)。语音的性质:一、语音的物理属性。语音四要素:1.音高: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快慢。2.音强: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发音体颤动幅度的大小。3.音长: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时间的久暂。4.音色:又叫音质,声音的特色。决定于物体颤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原因:1.发音体不同(胡琴,口琴,两人的声带)2.发音方法不同(摩擦,手指弹)3.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 二、语音的生理属性。发音器官:1.呼吸器官(动力区)2.喉头和声带(声源区)。3.咽腔,鼻腔和口腔。(调音区)口音:音在口腔中共鸣鼻音:在鼻腔中共鸣鼻化音:在口腔和鼻腔共鸣三、语音社会属性语音是一种社会现象,可从语音表示意义的社会性看出来。1.同一个意义,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用不同的语音表示,什么声音跟表示什么意义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随着社会不同而不同,由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同样的语音形式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别:别去,区别,别离)同样的意义可以有多种语音形式。(头,脑袋)2.语音的系统性上。不同的语言或方言有不同的语音系统,从物理和生理属性角度看是不同的音,在语言中可能认为是相同的音。语音单位:一、音素——辅音,元音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元音(母音):气流颤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形成的音素。a,o,e,i,u区别:1.受阻与否,主要区别2.紧张度。辅音,发音成阻部位特别紧张,元音,均衡紧张。 3.气流强弱。辅音较强,元音较弱 4.响亮度。辅音,声带不一定颤动,不响亮。元音,声带颤动,响亮。二、音节:由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语音单位。(几次紧张就有几个音节)三、声母,韵母,声调在音节里考察: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22个)韵母:位于音节后端,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39个)零声母:有的音节不以辅音开头,元音前头那部分是零。(爱)Yw开头 声母VS辅音所有的声母(22个)都是辅音(辅音声母21个)有的辅音不做声母,只做韵尾。Guang(光)中的ng. n既可作声母,也可做韵尾。韵母VS元音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a. ia uai 有的由元音带辅音构成:an eng uan 辅音声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1.双唇音(bpm)由上唇和下唇阻塞气流而形成。 2.唇齿音(f)上齿和下唇接近阻碍气流。 3.舌尖前音(zcs)舌尖抵住或接近齿背阻碍气流。 4.舌尖中音(dtnl)舌尖抵住上齿龈 5.舌尖后音(zh,ch,sh,r)舌尖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 6.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资料

现代汉语 一概念 1.现代汉语 ①广义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②狭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语言 ①从结构上看,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 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②从功能上看,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思维工具。 4. 方言 方言是局部地区人们使用的语言 5. 基础方言 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就叫做基础方言。 6. 语音 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一定意义的声音 7. 音高 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由频率决定,汉语的声调主要与音高有关

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由振幅决定,普通话的轻重音与音强有关 9. 音长 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由振动时间决定,某些语言或方言的音长区别不同意义 10. 音色(音质) 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11. 声调 声调是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的音高变化 实质:调整音高变化 作用:区别意义 12. 调类 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的类 13. 调值 调值指依附在音节里高低升降的音高变化的固定格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 阴平55 阳平35 上声214 去声51 14. 音节 音节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一般来说,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带调音节,有后缀“儿“字的是例外,是两个汉字读一个音节。

现代汉语下册重点(含例)(1)

第五章语法语法是指组成词、短语、句子等有意义的语言单位的规则,语法是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语法的性质:(1)抽象性:语法是从众多具体的语法单位里抽象成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一种语言里具体的词多得很,但其内部的组合规则和格式是很有限的,如“心情舒畅/服装整齐/步调一致/前途光明”这些句子意义各异,但结构相同,都是名词+形容词,加上句调就可以构成主谓句;(2)稳固性:任何事物在历史的长河中都在不断发展变化,而语法的变化就显得缓慢得多,如:主语位于谓语之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语法习惯;(3)民族性:比如“两本书”在汉语里有量词的习惯,“two books”在英语中却没有量词,这就是语法的民族性。 句法成分表 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词类划分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规律和各类词的用法。 词类划分的依据:①词的语法功能(主要)。②词的意义标准(参考)。③词的形态标准(参考)。 实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虚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

名词谓词比较表(名词、形容词、动词的比较) 动词和形容词的区别 虚词的特点:①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②不能单独成句。③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④不能重叠。

简答:“的”的词类并举例分析。 1.作结构助词,定语后用“的”,如“美丽的女孩”。“的”可以用来组成名词性“的”字短语,如“找点吃的”,只能做主语或宾语。 2.作时间助词,插在动宾短语中间,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如“我昨天写的作业”。 3.作语气词,表陈述语气,主要用在句子的末尾,完成一个句子。 44页七、八题。 ※举例说明短语结构类型有哪些?(12个) (一)、基本短语 1、主谓短语:由有陈述关系的两个成分组成,前面被陈述部分是主语,表示要说的是谁或什么;后面陈述的部分是谓语,说明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陈述关系用语序 而不用虚词表示。 例:粮食//丰收(名//动) 2、动宾短语:由有支配、涉及关系的两个成分组成,前面起支配作用的是动语,表示动作行为;后面被动作支配的部分是宾语,表示做什么、是什么。支配关系用语 序而不是用虚词表示。 例:盖/被子(动/名)(盖/什么?) 3、偏正短语:由有修饰关系的两部分组成,修饰部分在前面,叫做修饰语,被修饰 部分在后面,叫中心语。 ①定中短语:由定语和名词性中心语组成,其间的修饰关系有时用“的”作定语的 标记。 例:(昨天)的事(名·名)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5版)教材精讲【视频讲解】(第一章 绪 论[视频讲解])【圣才出品】

第一章绪论[视频讲解]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概念、性质) (一)现代汉语的概念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详后) 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现代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详后) (二)现代汉语的性质

1.是交际工具 现代汉语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交际工具。 2.是法定通语 现代汉语普通话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的语言。它在全国范围内通用,包括民族自治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3.是人类语言的一种 现代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同的属性。结构上以语音为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则;功能上表现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人与文化的关系。 4.有两种存在形式 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口语是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为了克服口语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缺点,古人创造出文字来记录口语,于是在可听的口语之外,又产生了可见的书面语。书面语是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是以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具有与口语不同的风格。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一)民族共同语 1.概念 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2.民族共同语与方言的关系 (1)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有些方言是形成民族共同语的基础;在民族

共同语形成之后,方言仍可以与共同语同时存在。 (2)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就叫做基础方言。什么方言能成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取决于这种方言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取决于这个方言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以至人口等条件。 (二)汉民族的共同语 1.历史上的汉民族共同语 (1)历史上有记载的汉民族共同语 春秋时期——雅言;汉代——通语;明清——官话。 (2)历史上口语与书面语的分离 先秦时期——口语、书面语一致; 汉魏六朝时期——口语、书面语逐渐分离,口语是先秦语言的发展,书面语沿用先秦语言(“文言”); 唐宋至五四时期——口语、书面语保持分离,口语持续发展,书面语沿袭、仿照先秦语言,同时书面又增加了一种白话书面语(“古白话”)。 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1)概念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形成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北京话有着特殊的地位—— ①北京话自金元以来便成为官话

大一现代汉语复习知识点重点 含(绪论)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大一下) 现代汉语(绪论) 现代汉语概述 什么是语言? 人所说的话都的总称。 1.语言的功用 2.语言的本体 3.语言的表现形式 语言的特征符号性、工具性、民族性 从功能来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从功用来说,语言又是人类赖以思维的工具。 从语言本体:所以语言都是有声语言,所有语言都是用来表情达意的。 人有目的地发出的、而他人能从中理解、体会其意的声音实际是有一种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符号。 语言就是一个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符号系统。 符号具有二重性,能指所指 语言不仅是一个符号系统,还是一个很有规则的结构,而是一个变动的结构。 主宾表定状补 (刘)老师(大口)吃(完)(红)苹果。 定语主语状语动补语定语宾语 宾语前置 吾谁欺?欺天乎? 定语后置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状语后置 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 从语言的表现形式看,语言有口语、书面语、体态语三种形式。 口语是语言最根本的变现形式。 书面语是指口语用文字记录下来,而且加以提炼、加工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认为是语言的代用品。 体态语:手势语,唇语…… 语言是人类籍以思维和相互交际的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语言的三大要素:语音、词汇、语法 强调 语言不是文化的产物语言是人的一种本能,人类获得语言不是靠学习,而是靠习得,正是这种本能成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之一。 小结 1.外部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2.内部结构: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结构上,语言是以语言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 语言不仅是一个符号系统,语言还是一个很有规律的结构,而是一个变动的结构。 二、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一)定义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吐血整理

现代汉语 第一章绪论 一、现代汉语 1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这个词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一一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普通话 二、现代汉语七大方言 北方(北京话)、吴(苏州话)、湘(长沙话)、赣(南昌话)、客家(广东梅县话)、闽(福州话)、粤(广州话) 三、现代汉语的特点 1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1)没有复辅音 (2)在音节中元音占优势 (3)有区别意义的声调 (4)音节总数有限,简短而明确 2、词汇方面 (1 )1?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 (2)广泛运用复合法构成新词 (3 )双音节词占优势 3、语法方面:汉语是分析性的语言,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类标志和词形变化,这就使现代汉语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 (1)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2)语法(词法、句法)结构具有一致性 (3)词具有多功能性:某一类词往往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 (4 )词语组合受语义、语境的制约 (5)量词、语气词十分丰富:不同的名词所用的量词往往不同,语气词常出现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的细微差别 第二章语音 一、人的发音器官 肺和气管、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 二、语音的物理性质(四要素) 1、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波的频率。音高在汉语里的作用非常重要。声调主要由音高构成,声调的高低能区别意义 2、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声波的振幅。振幅大,声音就强。而振幅的大小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 普通话里的轻声与音强有关 3、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音量与音高、音强、音长有关。(汉语

现代汉语复习重点--自己整理

现代汉语(下册)复习重点 一)语法概述: 1)语法:语法就是语言的构成规则,又是理解话语的认知规则。一,指语言的结构规律本身,它是存在于语言深层的客观规律和变化规则,是由语言社会集体约定,以自然形态存在与语言之中的客观现象,它随着语言的产生而产生,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发展;二,指人们对这一客观问题的认识,即,语法学。(语法学:研究语法规律的科学,以语言结构规律为研究对象,使人们对客观的语法规律的主观认识)2)语法的性质:①抽象性。(存在于任何一种语言中)语法规则是对语言事实中存在的语法单位、结构以及内在关系、功能等的概括,具有高度抽象的特征。具体表现为:语法单位和语法关系的抽象性。 ②稳固性。语法的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语法的稳固性是语言实现交际功能的客观要求。 ③系统性。语法是由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构成的严整有序的规则系统。不同的组合关系决定了句法结构的类型,如主谓结构、述宾结构等。不同的聚合关系决定了语法单位的功能类型,如名词、动词等。 ④民族性。语法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其根本属性,民族性是语言社会属性的集中表现。 3)语法的突出特点:①语序不同,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不同。 ②虚词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使语法关系和语义发生变化)。③词类具有多功能性。名词(主语、宾语、谓语、定语)动词(主语、宾语、谓语、定语)形容词(主语、宾语、定语、状语)副词(状语)④词、短语和句子的构成原则具有一致性。(基本构成方式:主谓、动宾、补充、偏正、联合、状中、联动、兼语)【特别注意:“和、跟、同”通常都为联合】⑤有丰富的量词。(数量词——一张桌子、动量词——走一遭、专门量词——一个人、临时借用——一屋子人、具有丰富表现力——一轮红日) 4)语法学:研究语言结构规则的科学叫语法学。①历时语法:纵向的研究语言语法的发展变化的,通过追溯语法的历史发展,揭示语法的演变规律。②共时语法:从横向的角度描写语言结构规律,研究语法在其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状态,分为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等阶段。③理论语法:又称专家语法,指语法学家的专门研究,学术性强。④教学语法:又称学校语法,指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教学时所使用的语法学和语法著作。追求实用价值,缺乏理论深度。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方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 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北京话)、吴方言(苏州话)、湘方言(长沙话)、赣方言(南昌话)、客家方言(广东梅县话)、闽方言和粤方言(广州话)。 3.现代汉语的特点 (1)语音方面: ①没有复辅音。音节内辅音不连用 ②元音占优势。汉语音节中复元音比例高 ③音节整齐简洁。多数音节一个辅音在前,一个单元音或复元音在后 ④有声调。 (2)词汇方面: ①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 ②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 ③同音语素多。 (3)语法方面 ①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不大用形态,主要用语序和虚词 ②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③词类和语法成分关系复杂 ④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4.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明确、一致的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

第二章语音 一、语音的性质 1.物理属性: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种要素。 音强:语言中的重音、轻音是由于音强不同所致 音色:发音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 音色的变化在语音中起最主要的作用; 除音色外,音高的作用十分重要。 2.生理属性: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发音器官可分为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嗓子)以及咽腔、口腔和鼻腔三大部分。 3.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从语音表示意义的社会性来看,同样的意义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就用不同的语音来表示。 同样的语音形式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意义; 语音的社会属性还表现在语音的系统性上。 二、语音单位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音素可以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 辅音是气流经过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子音。如b、m、f、d、k、zh、s等; 元音是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母音,如a、o、e、i、u等。 三、辅音和元音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四点: ①从受阻与否看: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的时候受到某个部位的阻碍;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这是元音和辅音最主要的区别。 ②从紧张度看: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发元音时,发音部位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③从气流强弱看:发辅音时,气流较强;发元音时,气流较弱。 ④从响亮度看:发辅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声音一般不响亮;发元音时,声带振动,声音比辅音响亮。 四、音节:音节是由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段,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一般说来,汉语一个音节用一个汉字来表示。

现代汉语下册重点.

1.语法的定义:1.语法是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2.语法学是研究语法的学科,指 语法研究者对语法结构规律的理性认识与抽象概括,包括词法和句法。 2.语法研究什么:语法分为词法、句法。词法学研究词的分类、词的构成(构 词法)和形态变化(构形法);句法学研究句子中的句法结构(短语)和句子分类(复句、句群、句类、句型)。 3.语法研究有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句法方面包括传统语法的句法以及 词法;语义方面研究语义成分、语义指向、语义特征;语用研究语境和句子的语调、语气、口气以及句法结构的变化。 4.语法的性质: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 抽象性是语法最基本的特征,语法就是对语言中各种语法单位的组合关系、聚合关系、功能关系等抽象概括。 稳固性即语法的变化比起语音、词汇来的要缓慢的多,语法很难受外来因素的影响而改变、语法的稳固性与抽象性密切相关。 民族性即不同的语法有同有异,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个性是特点之所在。 5.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组织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短语是有词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句子前后有隔离性停顿。 6.句法成分是句法结构的组成部分。(P4-5) 内容;主语——谓语 动语——宾语 中心语——补语 定语——中心语 状语——中心语

句子成分符号表: 7.画句子成分:层次分析法、成分符号减半法。(★P6) 8.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9.分类依据:语法功能、形态、意义 10.词的语法功能即词的分布功能,主要是指实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词的职位。词的形态分两种,一是构型形态,二是构词形态。词的意义是指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 11.词可分为实词和虚词。实词是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虚词是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词,包括介词、语气词等。 12.判断动词“是”: ①表示事物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如:我们的目的是发展生产。 ②表示事物特征、质料、情况。如:这孩子是双眼皮。 ③表示事物的存在。如:遍地是牛羊。 13形容词表示形状、性质和状态等。

现代汉语(增订五版)下册考试重点解析

《现代汉语》(修订五版)下册·考试重点(简版) 一、语法的性质(详情见P3) 语法具有抽象性、固定性和民族性。 1.抽象性 语法是从众多具体的语法单位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 2.稳固性 语法的变化比起语音、词汇来要缓慢得多。因为语法是一个有各种抽象规则交织成的有紧密联系的系统。废弃一条规则就会导致整个系统跟随着变化,这样就会使人们不习惯,交流思想就难以进行。 3.民族性 每种语言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同事也表现在语法上。研究语法要注意不同的语言的共性和个性,不能因共性忽略了而忽略了语法的民族特点,我们在研究和说明汉语的语法规则时,不要拿别的语言的语法硬套汉语的语法。 二、词类的分类标准(详情见P7) 分类的语句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三个方面(就汉语来说,语法功能是主要依据,形态和意义是参考依据。三者合称为词性) 三、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副词的语法特征(详情见P9,便于记忆见P13、P14表) 1.名词的语法特征: (1)经常放在动词前后分别作主语和宾语。 (2)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名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 (3)一般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 (4)经常用在借此后头,组成介词短语。 (5)汉语民词单、复数同形。 2.动词的语法特征: (1)多数能作动语带宾语,能作位于或谓语中心语。 (2)动词能够受副词“不”修饰,只有少数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 (3)能够构成“V不V”式并带宾语表示提问。 (4)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5)有些动作行为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促动作的动量小或时量或尝试轻松等意义,限于表示可持续的动作动词。 3.形容词的语法特征 (1)形容词常作定语和谓语或谓语中心语。 (2)形容词不带宾语。 (3)性质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4)有些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 (5)有些单音性质形容词可带上叠音词缀或其它词缀(便于理解请见P13) (6)状态形容词如“雪白”、“漆黑”、“血红”,本身已表示特定状态和程度。 4.区别词的语法特征 (1)能直接修饰名词和名词短语,作定语。 (2)不能单独作主语、谓语、宾语。 (3)不能前加“不”,否定时前加“非”。 5.副词的语法特征 (1)副词都能作状语,几乎能修辞动词,近半能修饰形容词。 (2)副词一般不能单说,只有“不、没有、也许、有点儿、当然、马上”等在省略句中可以单说。 (3)部分副词能兼有关联作用

大学现代汉语考点归纳

【第一章】 ㈠什么是现代汉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的语言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㈡七大主要方言及代表 1.北方方言 2.吴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 3.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 4.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 5.客家方言,以呢广东梅县话为代表 6.闽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 7.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 ㈢现代汉语中,语音和词汇的特点 语音: 1.没有复辅音 2.元音占优势 3.有声调。 词汇: 1.汉语词形较短 2.新词的构成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 3.汉语词形较短,单音节语素多 【第二章】 ◆什么是语音? 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音成分的外部形式,即语言的物质外壳 ◆语音和其他声音有何异同 异:只有有词句意义的声音才是语音,像笑声,呻吟声都不是语音 同:产生于物体的颤动,具有物理、生理、社会三种属性,而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根本』属性 ◆语音的三大属性 1.物理属性。语音和声音一样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种要素 2.生理属性。语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发生器官可分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咽腔、口腔和鼻腔三大部分 3.社会属性。 ◆语音单位 1.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分为辅音和元音两类。辅音又叫子音,如b、p、m、f、d、k、zh、s等,元音又叫母音,如a、o、e、i、u等。发辅音气流受阻,发元音时气流不受阻。 2.音节(详见P73表) 音节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音节由音素构成,一个音节可以只有一个音素,通常情况下,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韵腹是音节中主要元音,韵腹前的元音就是韵头(如a 、o、e、é、i、u、ü、er、-i),反之韵腹后即韵尾(如高元音i、u,鼻辅音n、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