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藏国企

浅析西藏国企
浅析西藏国企

浅析西藏国企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发布时间:2004-04-17 来源:西藏发展论坛作者:尹逊国

[进入论坛][打印本稿][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西藏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由于受历史和自然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使大多数国有企业面临着难以克服的困难和问题,有的甚至面临破产和倒闭,致使部分企业职工面临着下岗和待业。这问题如不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将直接影响到西藏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也直接影响到西藏社会局势的稳定与长治久安。那么,怎样解决这一突出的问题呢?笔者认为,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当务之急,就是要切实转变作风,正视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帮助和扶持企业走出困境。

一、当前西藏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西藏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主管部门对企业基数不清,分类指异缺乏力度。在企业的汁册与统计上,相关部门的统计数字差别很大;在企业的分类和管理层次上也不一致,有的企业名义上归地区管,地区鞭长莫及,县里又不好管,造成了谁都管谁都管不好的局面。这样对企业的分类指导和分级管理体制就难以落到实处,从而影响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二是市场竞争无序,资源浪费严重,国有企业形不成规模效益。政府有关部门对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区资源优势认识上有偏差,对市场缺乏规范的管理,客观上认为相关企业多了,就会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事实上却是僧多粥少、你争我抢,各企业都形不成规模效益。三是企业改制工作不彻底、不到位。虽然我区已建立了国资经营公司,但上市公司国有法人股的资产管理、发展方向,还只是在探讨阶段,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职责履行也不到位。四是资金流动迟缓,企业面临破产和倒闭。由于计划经济时期造成的大量物资积压,而现在又卖不出去,企业不知向何处转向,没有效益,只得向银行贷款,有的企业甚至欠债上亿元,把企业的地皮、房子、办公楼都抵押给了银行,再想贷款上项目、搞技术改造又无法贷到款,致使企业面临破产和倒闭。五是企业市场开拓不够,缺乏自我发展能力。六是企业人才匮乏,懂经营、会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少。有些企业领导即使想把企业搞活、搞好,但限于知识和管理水平,也不知从何处突破,例如在量化产权问题上,有的企业领导搞不清楚,主管部门需要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去作工作;职工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个别企业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职工占职工总数的85%以上,一些国有老企业中还有相当数量的文盲,加之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又不能给他们以优惠的待遇,使急需的人才进不来,现有的人才又留不住。七是政企不分,责权不明。政府及有关部门对企业在宏观指导上和政策上支持不够,而对企业卡得太多、太死,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八是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企业负担沉重。九是企业职工的工资较低,生活困难。

总之,西藏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由于我区的国有企业大多是计划经济时期建立起来的,涉及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经济实力都很有限。加之计划经济体制自身存在的弊端和地理、环境、条件的限制,国有企业在改革与发展中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现在市场放开以后,这些矛盾和问题就越加突出的展露出来,成为制约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羁绊。对此,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对策予以解决。

二、西藏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分析

纵观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这些突出问题,究其原因,既有历史的、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体制上的原因;既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工作作风飘浮、指导力度不大的原因。

第一、从体制上看:一是有些企业计划经济时期担负着物资储备任务,现在市场放开后,他们储备的物资,因主管部门没有明确处理积压物资的办法,企业不敢擅自处理,致使企业缺乏流动资金,使再生产陷入困境。二是国有企业没有从根本上打破吃大锅饭的现象,激励竞争机制没有建立,奖惩制度不健全,生产经营和职工收入分配等方面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即使已改制的企业,也没有完全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运作,严重影响了效益较好的企业和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国有资产管理不到位,资产流失比较严重,一些改制和未改制的企业都存在国有资产“人人都在管、人人都不管”的现象,致使企业连年亏损。四是企业领导不内行,没有建立企业领导和职工绩效指标、考核体系和激励制约机制,工作协调难度大,班子共同承担风险能力差。

第二,从企业自身情况看:一是有的企业自身决策不科学、不民主,对市场缺乏有效预测,投资前没有可行性研究报告,特别是重大决策失误,也无人追究,致使法人治理结构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二是有一些企业领导班子对搞好企业的信心不足,经营思路狭窄,经营管理不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要求,开展多种经营做得不够,发展思路不清,干部职工忧患意识不强,悲观失望,“等、靠、要”思想严重。三是有些企业没有长远发展规划,企业生产经营短期行为严重,短期内虽给企业带来了较好的利润,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严重隐患。四是企业管理体制不顺,人员管理、生产经营管理相互脱节,工作无章法,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五是有些企业领导干部作风不扎实,班子不团结,廉洁自律意识差,缺乏艰苦奋斗的思想,铺张浪费、公款吃喝玩乐现象比较严重,在企业职工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六是企业干部职工整体素质较低,缺乏懂经营、会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

第三,从党委政府部门指导上看:一是政策不到位。党中央及区党委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文件传达不到企业,使干部职工不了解具体政策,妨碍了企业的发展。二是党委政府部门对企业的行政干预过多,企业没有自主权,特别是没有用工和分配自主权,有的政府部门领导插手企业人事安排,造成企业领导之间关系不和,决策意见难以统一。三是市场竞争无序。政府部门没有从宏观上掌握和控制好有限的市场,致使国营、集体、私营企业盲目生产,市场秩序混乱。四是党委和政府部门对企业关心不够,扶持力度不大,特别是对一些即将倒闭和破产的企业,没有给予休养生息的机会,减免税收和落实贷款贴息政策。五是有些党委和政府机关,特别是企业主管部门,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意识差,很少到企业调查研究,制定对策。

第四,从企业党建工作看:企业党建工作普遍比较薄弱,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有的主管部门对所属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领导和指导不到位,中央及区党委关于企业党建工作的方针在有的企业没有得到落实;有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抓得不紧、不实,企业主管部门对企业职工队伍思想状况了解不透,没有做到因势利导;有的组织建设工作薄弱,企业党组织和群团机构不健全,领导班子配备不合理;有的不重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甚至连发展党员的工作也经常滞后;有的党风廉政建设不扎实,缺少监督制约机制。

三、加快西藏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对策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并消除企业职工在困难中带来的思想问题,就很有可能被达赖分裂主义分子所利用,乘机拉拢、怂恿我们的企业职工,使他们与党和政府产生对立情绪,影响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影响社会局势的稳定。因此,必须下大力气解决我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这些突出问题,从而促进西藏的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维护西藏的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

(一)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进一步加强对我区国有企业的指导。

目前,我区的国有企业由于生产技术落后、设备陈旧、资金短缺等原因,严重地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许多国有企业面临着破产和倒闭。面对这一现实,作为党委和政府部门,最关键的就是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自觉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与时俱进中先行一步,寻求企业的生命线,切实加强对西藏国有企业的指导。一是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学习是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重要环节,是与时俱进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寻求企业生命线的有效途径。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WTO知识,立足西藏的实际,站在更高的起点,从更高的境界去认识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各种矛盾,去认识加快发展国有企业的重大意义;要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上体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从创新意识、创新机制、工作目标上体现“四个新”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党委和政府部门对加快我区国有企业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二是要对照先进找差距,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实践证明,不断查找差距、学习先进经验、超越自我是与时俱进的最有效途径。虽然我区部分国有企业近几年来取得较快发展,但与自身所具有的条件和优势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着固步自封、盲目自满等制约发展的障碍。这就需要我们必须跳出西藏、跳出企业,向全国一流的企业学习,向身边先进的企业学习,学人之长,纠己之短,从而学出压力、学出干劲、学出方向、学出办法、学出成果,形成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同时从我区各国有企业的实际出发,着力在深化市场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城币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消除各种体制性、机制性障碍,研究制定具有突破性的政策和措施,为西藏国有企业的发展开辟广阔的通途。三是要建立创新机制,增强企业的活力。创新是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而制度是推进创新最根本、最有效的保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工作的注意力、着重点集中到建立企业创新机制上,根据我区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全方位建立起科学的企业创新目标、创新记录,以及企业创新的考核评估机制、约束机制,真正靠制度做好企业的各项工作,使我区国有企业形成旺盛的创新活力和持久的创新能力。

(二)坚持教育为本、从严管理,进一步提高我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国有企业扭亏为盈、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和领导,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成了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第一,要把提高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摆在首位。要加强企业党建工作,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作用。组织企业职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领会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并结合西藏国有企业的实际,广泛开展“四观”、“两论”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企业职工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树立“主人翁”意识,自觉爱岗敬业,从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引导企业职工深刻认识西藏国有企业的发展事关西藏社会稳定的大局,从而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工作的原则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觉为企业分忧。第二,要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各级党委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对国有企业的指导和服务。通过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发布市场信息、招商引资、吸引人才、优化经营环境、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等途径,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第三,要从严管理企业。要合理设置企业内部机构,改变管理机构庞大、管理人员过多的状况,实现管理创新,改变部分企业决策随意、制度不严、纪律松驰、管理水平低下的状况;要狠抓管理薄弱环节,广泛采用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重点搞好成本管理、资金管理、质量管理;要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基础工作,实行厂务公开制度,改变无章可循、有章不遵、违章不究的现象,建立各级一、各个环节的责任制度,加强考核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有人负责;要严格劳动纪律,严明奖惩,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和创造性。第四,要实行政企分开。建立国有资产、法人财产管理制度,让企业不再依附政府,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主体。依法经营,公平竞争,真正承担经营责任,享有经营权力,使国有企业同政府彻底脱钩。政府部门要摆正位置,切实在如何为企业搞好服务上下功夫。要制定并执行产业发展政策、就业政策和投资、经营、市场竞争的统一规则,对各种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地搞好管理,当好裁判,使所有投资者兴办的企业都在公正合理的市场中竞争,树立起政府公正执法的良好形象,切实把与企业的隶属关系变为资产纽带的关系。第五,要增强企业的能动力。在总结经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摸清

企业现状,寻找改革出路,探索发展思路。特别是对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要吸引多方投资,加快发展;对产品有市场,但负担过重、经营困难的企业,要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盘活存量资产;对一些发展没有前景的小企业,要果断实行包、租、转、卖;对产品没有市场、长期亏损、扭亏无望和资源枯竭的企业,以及浪费资源、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污染严重的企业,要坚决实行破产和关闭。第六,要依法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采取群众监督与制度监督、个人监督与组织监督相结合的方法,对经营不善、管理无方、腐化堕落、弄虚作假的企业领导,要及时处理和更换,确保企业长期健康发展。

(三)培养、造就高素质的企业人才,进一步为我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

当前,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我区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相对处于劣势。为此,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必须增强开发、吸引、用好人才的紧迫感,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扎扎实实地实施好人才开发战略。一是要坚持“三支队伍”一起抓,防止和克服重视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忽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现象。二是要充分发挥现有企业人才的作用,给他们创造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三是要积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抓紧建立起与人才贡献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企业管理人才要给予重奖,让他们有一种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得到社会承认的荣誉感,真正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环境。四是要在用好现有企业人才的同时,制定灵活务实的人才政策,运用多种方式吸引企业人才,吸引智力,吸引技术。五是要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贯彻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第六次党代会、区党委六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及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将培训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加强培训基地建设,优化培训资源配置,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管理者培训制度,积极开展区内外的培训,着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其参与世界经济竞争的意识和本领,努力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四)坚持立党为会、执政为民,进一步为我区国有企业和职工排忧解难。

为企业和职工排忧解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转变党的作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具体体现。一是要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根据西藏经济和财力的实际,党委和政府部门可以采用多种办法,承担计划经济时期给企业留下的债务,转让部分土地使用权用于增资减债等,解决企业资本金不足、负债率过高和社会负担沉重等问题,达到救活企业的目的。但要注意总结经验,逐步规范和完善,防止一哄而起,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要切实减轻国有企业的社会负担,坚决制止各种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乱罚款的问题,牢固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努力为企业排忧解难。二是要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着力解决企业领导和职工(含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工资水平低和没有住房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在企业自身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参照政府给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调资方面的政策,让企业职工也享受工资待遇以及房改方面的优惠政策,以便提高职工的积极性,稳定职工队伍。三是要关心和扶持国有企业中的弱势群体。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满腔热情地帮助企业在职职工、特困职工家庭、残疾职工、离退休职工,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子女上学、看病治病等问题,从经济政策上给予特别倾斜和照顾,使他们在改革和发展中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利益,尽快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道路。同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他们的思想文化素质和操作技能,提高他们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四是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依法加大对我区国有企业职工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的力度,帮助他们分担失业以及劳动力丧失带来的风险,从根本上消除他们对生活的担忧,从而促进我区国有企业健康发展,保持社会稳定。

作者单位:自治区区直工委

浅析西藏的双语教育

浅析西藏的双语教育 摘要:双语教育是我国在基础教育中推广普及的一种汉语和外语两种语言的学习训练的教学模式。实施双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依赖于本民族语言的天然条件,进一步学好使用第二语言,促进个人以至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所以,双语教育是民族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双语教育有利于民族教育的发展,因此西藏的双语教育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而且也是西藏教育工作中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本文主要论述西藏双语教育的重要地位、双语教育的现状,对发展西藏双语教育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西藏双语教育民族教育 一、双语教育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语言文字是人们日常联系和交流思想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民族语言是民族的一个特征。一个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历史文化的继承,大都得依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这一工具和手段。同时马克思主义又认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语言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马列主义的民族观,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语言一律平等,反对民族语言的歧视、限制和压迫。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都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这就保证了我国各兄弟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合法权利。 《民族区域自治法》和《义务教育法》中又规定:“在以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或者班级,可以用本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并使用全国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没有本民族文字的,直接使用全国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用本民族语言辅助教学。”同时还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的文字”。这就是说,在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中,既要开展好民族语言文字的教学,又要教好汉语文,即所谓的“民汉双语”教学。这充分体现了党的民族平等、语言平等的原则。1986年颁布的《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若干规定(试行)的实施细则》规定:“在我区逐步建立以藏语文授课为主的教学体系。”1994年召开的第三次西藏工作会议指出:“重视藏语文教学,积极推行双语教

浅谈当前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浅谈当前基层党建工作中 存在地问题和解决对策 发布时间: 一、存在地主要问题 (一)党务工作不熟悉.部分同志担任支部书记时间短,不熟悉党务知识,不会做党务工作,主要表现在有支部会议记录简单、不规范,内容不详实,对一些重大问题地研究,没有详细记录,记录成流水帐;存在补记、漏记现象;特别是个别军事主官,错误地认为党务工作是政治主官地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没有正确履行自己“一岗双职”地责任,不能主动积极地做好党务工作,影响了班子整体合力地发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组织教育活动不经常.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够全面,没有将组织教育纳入支部重要议事日程,存在重工作、轻学习、“以抄代学”地现象;满足于照本宣科,学习地针对性不强,没有把学习同本单位实际和个人思想改造紧密相结合.特别是个别单位对组织生活制度抓地不实,流于形式.在抓党员思想教育中,不注重对党员地集中学习,缺乏“三观”地教育引导,加上平时缺乏对科学文化、基本技能、法制理念、文化素养地教育,使得一些党员对政治学习兴趣不浓,导致业务理论一知半解,工作水平和能力平平,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宗旨意识有所淡化.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三)抓中心议大事能力不强.抓中心议大事意识不强,对什么是中心、如何抓中心把握不准,分不清哪些是重大问题哪些是一般问题,该管地没管住,该放地没放开,大事议不透,小事议不完.片面认为,党支部就是研究表彰奖励、党员发展、经费开支等问题,未能将年度工作计划、贯彻上级重大决策、阶段性重大任务、部队建设形势分析等置于更加重要地中心位置.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二、存在上述问题地主要原因 (一)对基层党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指导不力.基层党支部对加强自身建设地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应有地认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地现象还普遍存在.同时,上级党委对基层党支部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还缺乏强有力地指导,对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存在着重业务轻党建、重形式轻效果、重突击整改轻基础建设等问题.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二)不能持之以恒有效落实组织制度.部分基层党支部书记忙于应付日常事务,认为抓业务是硬杠杠,其他工作都是软指标,大事小事眉毛胡子一把抓,不是商量了之,就是沟通完事,很少召开党委会,加上基层单位人员编制少,机构设置与所担负地任务不相适应.加之近年来部队所担负地任务越来越重,导致基层党组织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忙于业务工作,忽视了自身地建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三)基层党支部书记综合素质不高,抓党建工作能力不强.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不注重党务工作和有关知识地学习,而是忙于面上工作,交朋友、拉关系、搞社交,热衷于从事具体行政事务工作,忽视了应由自己主抓地部队政治工作和党务工作,从而造成自身综合素质不高,抓党建工作能力不强地现象.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三、解决以上问题地几点思考 (一)在提高党支部书记队伍整体素质上下功夫.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必须把提高党支部书记素质和能力作为“第一要务”,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要坚持把早选苗作为加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地“活水源头”.每年结合工作检查和干部述职等工作,对各类干部地发展方向、发展潜力进行一次综合分析,确定党支部正副书记地培养对象,建立档案,并吸收到支部中来,丰富党内生活,增强做党务工作经验,切实做到好中选优,真正把那些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本职业务素质、组织领导素质突出地干部放到基层党支部书记岗位,不用过渡性、照顾性和在其他岗位不能胜任地干部,保证有一个好地基础和较高地起点.继续完善

《西藏自治区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实施意见》解读

《西藏自治区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实施意见》解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和区党委、政府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各项决策部署,结合我区国有企业现状及改革发展需要,我委研究起草了《西藏自治区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实施意见(送审稿)》(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实施意见》出台必要性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为战略目标,促进各类所有制经济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包容发展。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以管资本为主,推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营效率,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 为确保这项改革平稳有序推进、取得实效,真正使混合所有制经济成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促进我区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根据自治区领导批示和我区国资监管、国企改革任务,在遵照国家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意见的基础上,我委广泛借鉴和学习中央企业、其他省(自治区)国资委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我区《实施意见》。 二、《实施意见》征求意见情况 根据中央国资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遵照区党委、政府工作部署,2016年6月,我委启动了《实施意见》研究起草工作。在充分征求自治区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区管重点企业意见的基础上,又分别征求了中智咨询公司(国务院国资委和部分省市国资委服务中介机构)、自治区政府研究室和国务院国资委产权局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2020年初,区国资委再次分别征求自治区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委出资企业意见,共征集反馈意见33条,采纳21条,进一步修改完善。 三、《实施意见》主要内容 《实施意见》内容分为四个板块,设6章21条。第一板块即第1章,主要阐述自治区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总体要求,主要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第二板块即第2-4章,明确有序推动自治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主要包括采取分类和分层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具备条件国有企业改制上市、鼓励非国有资本和国有资本交叉持股、探索完善优先股和国家特殊管理股方式、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健全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机制;第三板块即第5章,对规范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规则提出要求,主要包括新增股东选择、资产定价机制、操作流程、审批程序及监督管理;第四板块即第6章,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组织实施提出工作要求,主要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开展试点示范、优化政策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浅谈小学藏汉双语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藏汉双语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18-12-19T16:19:22.870Z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18年10期作者:李林[导读] 【摘要】藏汉双语教学是以藏语为基础,通过学习汉语提高教学质量、增进民族交流、繁荣民族文化的双语教学模式。本文主要探讨小学藏汉双语教学策略。【关键词】小学藏汉双语教学教学策略【摘要】藏汉双语教学是以藏语为基础,通过学习汉语提高教学质量、增进民族交流、繁荣民族文化的双语教学模式。本文主要探讨小学藏汉双语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藏汉双语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8)10-086-01 一、藏汉双语教学模式 国家为保证各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民族自治地方因地制宜,在中小学采用民族语和汉语双语教学,逐步形成了"民族语授课为主,加授汉语"、"汉语授课为主,加授民族语"的两种基本教学模式,并积极开展"三语"(民族语、汉语和外语)教学实验。[2]据了解,西北民族地区中小学同样采用这两种教学模式。简称为"藏+汉"和"汉+藏"的教学模式,"藏+汉"类学校教师以藏语进行授课,并另加授一门汉语文,藏汉语文教材均使用西北五省协编的民用教材,内容与普通中小学的统编教材出入较大,其余课程属于统编教材的藏语翻译版本。"汉+藏"类学校教师以汉语授课,教学内容均与汉语类普通学校无异,除此加授一门藏语文。 二、藏汉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民族教育作为传统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必要受到教育环境变化的影响。否则将更加落后,不能反映时代要求。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所决定的,民族教育从无到有。已经完成它的初级使命,如何提高教育效果。促进民族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使民族教育摆脱长期以来国家投入,教师费力。作为教育工作者,唯有知难而进,才有可能实现一定的突破。最终获得民族教育事业的大发展。 三、藏汉双语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1.注重藏汉双语教学,正确处理其他教法。 藏汉双语教学法是教师根据班上学生了解或熟悉语言的种类不同情况,为面向全体学生而采用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教师的语言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它是教学活动中最起码的手段。可见语言在教学活动中是极其的重要的。我同时还认为,教师能根据班上学生了解和熟悉语言种类不同的实际情况,通过学生熟悉的语言进行教学尤其重要。如给聋哑学校的学生上课,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用手语进行教学。如果对这样的学生,也用标准的普通话授课,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反而会使学生误解为教师在歧视他们。教师讲课时语言固然应通俗形象,明白透彻。但我们同时还认为,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用学生熟悉的语言授课,使学生感到教师的语言并不陌生。这样师生的情感才能沟通,学生才能倾听教师的讲解,教师才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不通过学生熟悉的语言进行教学,而是用某一种学生并不十分熟悉的外来语言进行教学,学生就不能很好地掌握诸如概念或运算法则等基础知识。 2.采用灵活的课堂组织方式增强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双语教学的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双语教学的两个方面特点?D?D语言性和科学性,而汉藏双语教学也不例外。所以,在汉藏双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对于课堂组织方式上有所创新。具体来讲,就是教师应该以增强师生互动环节为原则,广开思路,创造性地采用综合性课题讨论、即兴演讲、分角色游戏模拟等,而且,在网络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普及的背景之下,教师更是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和快捷性,通过课堂播放视频、影像、音乐等,丰富拓展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接受程度的目的。 还有就是教师可以考虑多采用情景教学法,以便提升课堂内容的生动性和实用性。事实证明,情景教学法的课堂教学内容一般是以经典话题为主线展开,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围绕教师所提供的案例进行阅读、分析和讨论,这样一来就可以增强语言运用的能力,也可以增强课堂的互动环节,使得教学的实际效果大大提高。 3.实施汉藏双语教学的分阶段课程设置方式。 这种汉藏双语教学课程的分阶段设置方,式是指对汉藏双语课程的具体开设从初级课程延续到中高级课程的系统性构想和实施过程,应该说,这也是一个教学模式上的一种创新。事实证明,这种高度重视衔接性和连贯性的教学方式,能够对于双语教学课程的有效开展和学生的接受程度确实有着积极的影响效果,因为这种分阶段的课程设置,可以方便教师客观上采用团队教学法,充分发挥每一个汉藏双语教学教师的个人专长,对汉藏双语教学的阶段教学有一个清晰的脉络把握,使得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讲,则是既可以有汉语的专业知识学习,又在此一项的基础上进行汉藏双语学习。所以说,用这种汉藏双语教学的分阶段课程设置方式的灵活多样的形式,能够将具体的教学内容贯穿于汉藏双语教学活动实践的各个环节,切实保障汉藏双语教学的实际教学质量。 总之,为了全面教育好全体学生,主要是针对民族地区的学生实际情况,采用藏汉双语教学法,否则,提高教学质量只能是一种空谈。为了让少数民族学生同汉族学生一样地在学习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共同获取新知,也只有运用藏汉双语教学法来促进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 参考文献 [1]克毛才让. 藏汉双语教学问题及解决策略.《新课程.上》.2015.12 [2]泽仁纳机. 浅谈藏汉双语教学.《中华少年》.2016.12

浅谈西藏旅游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浅谈西藏旅游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一、西藏旅游业取得的成绩 西藏旅游业旅游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已发展为西藏五大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业更是焕发出勃勃生机。 1.1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呈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西藏旅游公司只有一家从事外事旅游,员工不足30人,年接待游客总数不超过1000余人,其后20多年来,西藏接待游客年均增长率达到31.7%而年均旅游收入增长率高达38.9%,2012年,西藏旅游又进入了大发展一年,全年接待旅游人数首度突破1000万人大关,全年旅游收入达到132亿元。 1.2旅游企业不断增多。目前,西藏全区各地,各行业投资兴办旅游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已基本形成了“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协调发展的旅游接待服务格局,旅游生产力明显提高。 1.3旅游管理体系不断完善。1986年11月,西藏自治区成立,作文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旅游事业的职能机构,它的设立使西藏的旅游管理工作开始走上正轨,西藏各地相继成立旅游局,在景点比较集中的40多个县也都设立了旅游局或外事旅游局,全区旅游管理基本建立。旅游管理部门结合西藏实际,制定出台了十多个旅游业规章和规定,认真开展旅游质量监督检查和旅游市场专项治理整顿工作,旅游管理服务网初步形成。 1.4旅游业对全区经济的促进日益增强。随着西藏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创汇创作成效显著,成为西藏国民经济的增长点和重要支柱产业。西藏旅游业还充分发挥“以一业兴百业”的带动作用,带动区内一大批相关产业效。许多农牧民通过开展旅游服务增加了收入,开始摆脱贫困走上致富之路。如普兰县巴嘎乡的康沙村,位于“神山”、“圣湖”景区,过去单一经营牧业,群众生活困难。旅游发展起来后,村民通过为旅游者和香客当向导、背夫以及出租牦牛、马匹等,极大地增加了收入,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 二、西藏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2.1旅游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设施条件仍然较差。西藏地处我国西南边疆,经济相对落后,且山高路险,运输线长,加之狠毒旅游景区公路由于利益分流问题无人管养,致使一些旅游一路颠簸、怨声载道,严重影响了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成为制约西藏旅游业等各行业发展的“瓶颈”。同时,西藏现有的旅游饭店主要集中在城镇等经济较发达地区。而目前西藏对外开放100多处景区因远离城镇,且无居住设施、使得旅游者只能忙于在城镇——景区——城镇之间奔波。 2.2旅游业引发的破坏生态坏境问题时有发生。随着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负面效应日益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无计划地砍伐森林和灌木,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家具、山地自然灾害频繁;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造成建设性破坏,使一些景区的生态系统失衡,湖泊面积萎缩、水质下降、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下降;旅游活动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得不到及时清理,污染环境等。

浅析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浅析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摘要:西藏的生态环境一直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一些违背自然生态法则和浪费资源的人为活动的产生,致使西藏的生态环境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分析了西藏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以及影响西藏生态环境的因素,提出了保护西藏生态环境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西藏;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一、西藏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 西藏位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总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目前,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持了良好的状态。西藏目前的水环境、大气环境基本没有受到污染,工业废水的排水量不大,工业废气的排出标准在国家控制的范围内,全区没有发生过大的环境污染事故,主要江河湖泊大多仍处于原始状态。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第一,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相继制定颁布了《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草原法实施办法》、《野生动物保护实施办法》、《森林管理条例》、《土地管理实施条理》、《关于贯彻国务院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西藏自治区实施办法》等一系列与国家法规相配套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和规章。与此同时,还加强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检查力度。促进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在全区的贯彻落实,严厉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和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 第二,强化管理制度。西藏自治区建立了严格的管理体制,由各级人大监督,政府负责,环保部门统一管理,各部门分工负责。认真履行环保审批权,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等管理制度。同时还加大了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彻底清理城镇街巷、集贸市场、居民区卫生死角、流动人口聚居区、沟渠、河道等重点区域的生活垃圾和废弃杂物。健全垃圾收运体系,逐步淘汰敞开式垃圾中转和运输方式,实现垃圾收集运输密闭化:集中整治企业周边环境和生产噪声扰民,规范排污行为。在全区范围内全面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 第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西藏自治区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治理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和保护工程,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采取统一规划,合理采伐,遏止了乱砍滥伐,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进行了大面积人工造林、改良草场、兴修水利,减少了植被破坏,改善了生态环境,风沙明显减少。同时,加强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截至2010年,西藏自治区共建立各级各类自

试论西藏双语教学之母语教学的重要性-revised

试论西藏双语教学之母语教学的重要性 格桑欧珠 (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西安,710062) 摘要:本文根据西藏教育教学现状的调查和大量的统计资料,从西藏双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双语教育的教学模式、双语教育之母语教学的重要性,对西藏的双语教育之母语教学的重要性进行了评述与研究。 关键词:藏语;汉语;民族语言;双语教学:母语教学 1 引言 2011年6月,马戒在“西藏社会发展与双语教育”中提出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统一的国家,各个民族在长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过程中已经逐渐出现了一个语言使用的“多元一体”的格局。一方面许多民族拥有自己的传统民族语言文字,在民众日常生活和继承本族文化时学习和使用本族语言文字;另一方面从国家行政管理、经济发展和区域交流角度,汉语已成为中华各个民族的“族际共同语”,成为族际交流的主要语言工具[1]。然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一直积极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双语教育”。在藏区,各类学校以“三个面向”精神为指导,改革和发展学校教育教学中制定出了各种各样的“双语教育”实施模式。然而,母语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藏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是通过藏文字的记载发扬宏大的。很多学者熟悉本民族文化,但不是非常熟悉汉语文化,不同民族按照各自的文化哲理心态影响着语言构造,又按照语言构造来理解世界,从而强化了本民族的文化哲理。文化哲理和语言构造之间显现出的这种水乳交融的关系,在语言的不同层面有不同的反映,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2]。教师以对比的方式从本民族的文化过渡到汉语文化,有利于学者文化的习得,也有利于标准语的习得。通过模仿,教师以对比的方式为学者介绍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等,使学者可理解的接受汉语文化。所以,笔者认为母语教学在藏区的教育教学中起着无可代替的作用。 2 藏区实行双语教育的必要性 双语教育是指一种教育系统,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用语的教育系统,亦指在学校教育中,同时进行学生的母语和第二语言的教育。其目的为让学者兼通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母语、主流语言或第二语言)。笔者所讲述的双语教育为藏语文和汉语文的教育。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为了与外部的交流和本民族的发展。应当尽可能的学习其他民族的语言。着眼于各个民族更加繁荣发展,学习和赶上政治、经济、文化先进的民族,那么仅有本民族语言是远远不够的。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各个民族仅靠母语能力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是远远不能够适

浅谈西藏文化旅游的开发【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 浅谈西藏文化旅游的开发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韦燕生在2006年1月《中国旅游文化》一书中提到:中国文化旅游可分为以下四个层面,即以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层;以现代文化、艺术、技术成果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层;以居民日常生活习俗、节日庆典、祭祀、婚丧、体育活动和衣着服饰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层;以人际交流为表象的道德伦理文化层。在我国,发展旅游业,开展文化旅游是相当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增强产品吸引力,提高经济效益,还可大力弘扬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同时也可改变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懂中国文化这一状况。他也提出文化旅游的核心是创意,创意的本质在于寻求特色和差异,与旅游的本质一致。 创意产业也叫文化创意产业或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命名角度不同,所以不能笼统地谈论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但文化旅游业可以划入文化产业范畴,原因一在于它们同以创意为核心;二在于它们的概念同是从经营者的角度出发界定的。文化产业源自创意,并以创意、创新为动力,文化旅游业亦是如此。 查理兹的研究表明,遗产旅游和文化旅游反映出欧洲旅游需求的重大转变,虽然欧盟委员会并没有把遗产旅游以及文化旅游列为旅游发展战略的重点。 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理环境给西藏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对于古格王国,人们对它的了解知之甚少,少量的历史传闻,残缺并且相互矛盾的记载,不仅没能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反而增加了它的神秘感。加上它只存在了数百年,它是如何消失的,为什么突然消失了,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人们想要了解的欲望也就越加的浓厚了,从而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2009年,西藏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61.0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5.99亿元,占当年GDP的12.7%。但是盲目的旅游不仅是对西藏资源的浪费,也没有满足旅游者期望的要求。所以,如何开发西藏的文化旅游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定义与发展趋势 文化旅游,是最近几年才出现并流行的一个名词,它的出现与游客需求的转变密切

浅谈当前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日期:2014-12-08 文章作者:刘子文信息来源:桃源县委组织部 字号:[ 大中小] 基层是党制定政策方针路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创造工作经验、发现工作难点、检验工作成效的大本营。基层党组织是承接党的工作任务的主体力量,也是最值得关注和关心的力量。当前,由于多方原因,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各级党委的要求、与工作的实际需要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近期,县委基层办对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并获得了一些思考。 一、基层党建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定“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决心,对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体要求。各地严格落实党中央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一把手”的政绩观出现偏差。主要表现在基层党组织书记重经济轻党建,很少关心和过问基层党建工作,很少认真谋划基层党建工作,很少主动破解基层党建工作难题。有的党组织书记认为党建工作务虚较多,不如抓经济工作来的实在;有的认为抓党建工作不容易出政绩,既使抓出了成效也很难被上级领导和普通群众发现,是“潜绩”,而抓经济工作和项目建设则很容易出变化、出面貌,是“显绩”;有的抓工作存在好人主义、功利

主义、实用主义倾向,见效快的就抓,有利益的就抓,没有履行好“一把手”的党建职责。 2. 党员队伍发挥作用不够明显。主要表现在党员的爱党、忧党、兴党、护党的意识正在退化。有的党员满足于“平平淡淡”,在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形象方面信奉“既不出事、也不多事”,没有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的党员在参加党员活动、履行党员义务时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只关注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的事情;有的党员不仅不履行党员职责,而且带头扰乱社会秩序,甚至参与涉黑涉恶事件,严重损坏党员队伍形象。 3. 党内生活的庸俗化倾向日趋加重。主要表现在党内组织生活形同虚设、近于瘫痪,党的组织纪律松弛涣散。有的基层党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不重质量、只求过关,自我批评遮遮掩掩、批评别人避实就虚;有的党组织书记只栽花、不栽刺,对党员提出的要求比较宽泛,没有对党员的不当言行进行修正和批评;有些党组织开展党员教育培训走过场、评选表彰讲平衡、民主评议搞包庇,对党组织极端不负责任。 二、分析问题背后的根源 无论是党组织书记履职不力,还是党员主体作用发挥不强,其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原因: 1. 认识错位造成氛围不浓。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执政思维被社会各界广泛认同。在国家经济

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组建工作有关情况

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组建工作有关情况 1997年前,西藏电力工业由自治区政府电力管理机构实施管理。1997年,西藏自治区电力公司成立,与西藏电力工业厅实行“一套机构,两种职能,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1999年12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经贸委印发了《关于调整西藏自治区电力公司管理体制的通知》(国经贸电力[1999]1213号),明确维持西藏电力公司资产和财务关系不变,由国家电力公司实施管理。国发[2002]5号文件明确西藏电力公司由国家电网公司代管。 几年来,公司切实履行对西藏电力公司的代管职责,使西藏电力工业快速健康发展,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长远看,这种代管体制对西藏电力工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都存在一些弊端。经西藏自治区和国家电网公司多次协商,2005年5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国务院上报了《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西藏电力公司体制改革的请示》(藏政发[2005]19号),国务院办公厅将此请示批转发改委商有关部门研办。 2006年1月25日,国家发改委以发改办能源[2006]158号文件,复函给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电网公司,同意将西藏电力公司改制为国家电网公司控股、自治区人民政府参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并要求双方协商提出具体方案上报批准后执行。2006年2月,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政府主席向巴平措到公司同刘振亚总经理进行了会谈,确定了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组建的主要原则和思路。2006年3月,西藏自治区和国家电网公司联合向国家发改委上报了《关于报请批准组建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协议和组建方案的函》(藏政函[2006]56号)。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和西藏自治区政府多次向发改委、国资委等部门汇报沟通公司关于西藏电力行政职能、电力规划等问题的意见和建议。2006年12月,西

藏汉双语教学必要性

藏汉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益西邓珠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摘要]文章通过介绍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各民族语言平等的论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藏汉双语教学相关政策、法规的制订,反映了党和国家对藏汉双语教学的高度重视。通过描述藏区藏汉双语教学发展情况,透视出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状况,从而总结出一些规律性认识,并提出藏汉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办法。 [关键词]藏汉双语教学必要性可行性 语言文字是约定俗成的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教育和科学技术的载体。因此,语言文字的教育是基础中的基础,任何一种语言都具有交际的社会功能。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教育,必须以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实际为前提。 长期以来,藏族地区的双语教学处境一直令人担忧,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教学质量始终没有根本改观。究其原因,藏汉双语教学还没有从根本上遵循因材施教这个教学基本原则,人们还未清醒地认识到对藏族学生进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也没有找到按学生的语言实际出发进行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办法。 一、藏汉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1、是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各民族语言平等的论述之需要 语言平等是民族平等的重要内容,各民族都应该享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和自由。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解放和发展。列宁指出:“谁不承认和不坚持民族平等,不同各民族压迫或不平等作斗争,谁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甚至也不是民族主义者”。1“居民有权受到用本民族语言进行的教育,国家和各级自治机关应拨款创办这种学校,以保证这种权利的实现;每个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的学校,以保证这种权利的实现;每个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在各种会议上发言的权利;在一切地方的国家机关和社团中,本民族语言同国语平等使用”2。斯大林指出:“首先使初等教育成为不分民族的全国公民的义务教育,然后中等教育也如此……为此必须在全国建立稠密的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学校网,供给精通本民族语言的教师干部……有人会问:为什么要使用本民族语言呢?这是因为千百万人民群众只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才能在文化、政治和经济发展方面获得巨大的进步。”3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必须帮助少数民族的广大民族群众包括一切联系群众的领袖人物在内,争取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解放和发展……他们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应被尊重”。4 江泽民总书记在一九九二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民族教育,民族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民族工作的重要方面,应在教育结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学制、办学形式等方面,逐步走出一条适应少数民族地区实际的路子。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办好各级各类民族学校,提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学前双语教育发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学前双 语教育发展意见的通知 【法规类别】教育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藏政办发[2011]44号 【发布部门】西藏自治区政府 【发布日期】2011.06.24 【实施日期】2011.06.2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学前双语教育发展意见的通知(藏政办发[2011]44号二0一一年四月二十八日) 各行署、拉萨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 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学前双语教育发展的意见》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加快推进学前双语教育发展的意见 (教育厅)

为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精神,加快发展学前双语教育,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根据《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藏党发[2011]4号),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明确发展学前双语教育的目标任务 (一)充分认识加快学前双语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终身教育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对促进个体在早期全面健康发展、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我区学前双语教育资源短缺,设施不完善,幼儿入园率低,是我区教育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加快普及学前双语教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学前双语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将发展学前双语教育作为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行动,作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西藏的重大民生工程,切实抓紧抓好。要科学研究制订本地区发展学前双语教育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政策措施,加大学前教育投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提高幼儿人园率,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双语教育的需求,推进我区学前双语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二)发展学前双语教育的原则。发展学前双语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双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落实各级政府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为幼儿和家长提供方便就近、灵活多样、多种层次的学前双语教育服务;坚持科学育儿,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坚持实施双语教育,发展幼儿

浅谈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

浅谈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 【内容摘要】 浅谈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党的九大以来,对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体要求, 1、对基层党建工作认识不足,是制约基层党建向前推进的主要原因, 2、党的先锋意识“淡化”发挥作用不够明显, 3、抓中心、议大事、能力不强。 浅谈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党的九大以来,对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体要求。各地严格落实党中央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基层党建工作认识不足,是制约基层党建向前推进的主要原因。一些单位对党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看不到思想政治工作对业务工作的促进作用,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脱节,总是认为党建工作是轻任务、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严重,一些领导干部认为党建工作就是读报纸、听报告、补资料、把党建工作变成了工作中的“累赘”,而抓经济抓业务容易出成果、出业绩、政绩。因此,基层干部在自身能力、工作手段、执政水平等

方面,存在着不适应新时期、新任务的问题,影响了党务工作的健康发展。 2、党的先锋意识“淡化”发挥作用不够明显。主要表现在党员的党员意识正在退化、有的党员满足于“平平淡淡”把自己混于一般群众,在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员的形象方面信奉“既不出事,也不多事”没有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有的党员在参加活动履行党员义务时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只关注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的事情,有的党员干部不仅不履行党员职责,还带头扰乱社会秩序、破坏安定团结、严重损坏党员队伍的形象。 3、抓中心、议大事、能力不强。主要是对什么是中心,如何抓中心事把握不准。有些党员干部分不清哪些问题的轻重、该管的没管住、该放开的没放开,大事议不透,小事议不完。片面认为党支部就是研究表彰奖励,发展党员做做思想工作,不能将党建的年度工作计划,贯彻上级的重大决策以及阶段性重大党建工作会同经济和业务工作齐抓共管,直接造成党建工作和经济业务工作的分离脱节。

浅析西藏国企

浅析西藏国企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发布时间:2004-04-17 来源:西藏发展论坛作者:尹逊国 [进入论坛][打印本稿][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西藏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由于受历史和自然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使大多数国有企业面临着难以克服的困难和问题,有的甚至面临破产和倒闭,致使部分企业职工面临着下岗和待业。这问题如不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将直接影响到西藏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也直接影响到西藏社会局势的稳定与长治久安。那么,怎样解决这一突出的问题呢?笔者认为,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当务之急,就是要切实转变作风,正视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帮助和扶持企业走出困境。 一、当前西藏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西藏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主管部门对企业基数不清,分类指异缺乏力度。在企业的汁册与统计上,相关部门的统计数字差别很大;在企业的分类和管理层次上也不一致,有的企业名义上归地区管,地区鞭长莫及,县里又不好管,造成了谁都管谁都管不好的局面。这样对企业的分类指导和分级管理体制就难以落到实处,从而影响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二是市场竞争无序,资源浪费严重,国有企业形不成规模效益。政府有关部门对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区资源优势认识上有偏差,对市场缺乏规范的管理,客观上认为相关企业多了,就会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事实上却是僧多粥少、你争我抢,各企业都形不成规模效益。三是企业改制工作不彻底、不到位。虽然我区已建立了国资经营公司,但上市公司国有法人股的资产管理、发展方向,还只是在探讨阶段,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职责履行也不到位。四是资金流动迟缓,企业面临破产和倒闭。由于计划经济时期造成的大量物资积压,而现在又卖不出去,企业不知向何处转向,没有效益,只得向银行贷款,有的企业甚至欠债上亿元,把企业的地皮、房子、办公楼都抵押给了银行,再想贷款上项目、搞技术改造又无法贷到款,致使企业面临破产和倒闭。五是企业市场开拓不够,缺乏自我发展能力。六是企业人才匮乏,懂经营、会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少。有些企业领导即使想把企业搞活、搞好,但限于知识和管理水平,也不知从何处突破,例如在量化产权问题上,有的企业领导搞不清楚,主管部门需要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去作工作;职工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个别企业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职工占职工总数的85%以上,一些国有老企业中还有相当数量的文盲,加之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又不能给他们以优惠的待遇,使急需的人才进不来,现有的人才又留不住。七是政企不分,责权不明。政府及有关部门对企业在宏观指导上和政策上支持不够,而对企业卡得太多、太死,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八是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企业负担沉重。九是企业职工的工资较低,生活困难。 总之,西藏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由于我区的国有企业大多是计划经济时期建立起来的,涉及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经济实力都很有限。加之计划经济体制自身存在的弊端和地理、环境、条件的限制,国有企业在改革与发展中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现在市场放开以后,这些矛盾和问题就越加突出的展露出来,成为制约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羁绊。对此,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对策予以解决。 二、西藏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分析

青海藏汉双语教学调研报告

青海藏汉双语教学调研报告 青海藏汉双语教学调研报告 青海教育科学研究所 一青海藏汉双语教学的基本情况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西部省份,全省总人口518万,其中藏族人口113万,占全省总人口的21.89%。我省藏族人口主要分布在6个藏族自治州,29个牧区县,18个纯牧业县,藏族人口的分布特征是“大分散、小聚居、交错杂居”,虽然具有共同地缘和民族语言──文化的整体性特征,但随着各民族日愈频繁的交流和融会,民族语言的单一特性正在逐步发生变化。其中:农区、半农半牧区由于农耕文化的普同性,接受汉文化影响较早,具有一定的汉语言环境;纯牧区牧民群众随季节流动、逐水草而居的传统生存方式仍未彻底改变,母语交际的特征十分突出,这些区域汉语言文字使用率低,藏汉双语教学遇到的困难最多;城镇及城乡结合部由于社会发育程度较高,受外界传媒的影响较大,社会主流文化对其个体浸入程度较深,因而对双语价值的认可程度较高。 双语教学作为发展民族教育的支撑体系,其发展的不平衡,实质上反映的是我省藏族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造成的差异,是形成多种双语教学类型产生的重要原因。 (一)双语学校的分布及类型 据统计,截止2001年,全省开展藏汉双语教学的民族中小学共有1040 所,在校学生108441人,其中藏族小学1000所,在校学生93747人;藏族中学40所,在校学生14694人。由于双语教学地区间的差异性,各地根据不同的语言实际,采用了多种类型的双语教学模式。目前,全省大致形成了以下几种类型的藏汉双语教学模式:第一类,除开设汉语文课程外,其它课程均用民族语文授课;第二类,部分课程用汉语文授课,部分课程用民族语文授课;第三类,除开设民族语文课程外,其它课程均用汉语文授课。海南、海北州和海西州天峻县各民族小学、基层寄宿制学校两种教学模式并存(即以藏语文授课为主,单科加授汉语文和以汉语文授课为主,单科加授藏语文),小学主要采用以藏语文授课为主,单科加授汉语文的教学模式;民族初中和高中基本采用以汉语文授课为主,单科加授藏语文的教学模式。黄南、果洛州的各民族小学、基层寄宿制学校基本采用以藏语文授课为主,单科加授汉语文的教学模式。民族初中和高中两种教学模式并存。 为了协调小学和中学阶段双语教学计划,全省以藏语文授课为主,单课加授汉语文的中小学统一执行原国家教委转发的《五省区义务教育全日制藏族小学、初级中学及中学教学计划》;以汉语文授课为主,单科加授藏语文的民族中小学,均执行原国家教委颁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和原国家教委印发的《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随着各地办学条件的改善,部分藏族中小学开始加授了《英语》和《计算机》课程。实现“三

浅谈西藏自治区的人力资源

一、当前西藏自治区的人力资源的现状 人力资源的总体水平仍然较低经各方努力,近些年来西藏的人力资源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西藏人力资源水平主要指标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表现出全国平均的人力资源水平和西藏的人力资源水平相比依旧要高2到3倍,尤其是西藏的文盲、半文盲率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当前西藏的总体人力资源仍然较低。由于特定历史社会条件的制约,整体来说,西藏的人力资源难以满足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足和缺陷。 二、西藏自治区人力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压力。 (一)人才从业结构不合理 由于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使得普通的工业企业难以立足,导致工业劳动力少,农业劳动力比重大,人口科技文化素质普遍低,且高素质人力资源大都集中在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等非物质生产部门,真正在科研、技术服务与生产部门工作的人并不多。调整人力资源行业分配,将是提高西藏人力资源效率的重要措施。 (二)自然条件恶劣难以留住人才和人才引进十分困难 西藏自治区地形复杂、气候属于大陆性高原气候,而且日照多,辐射强烈,大量的内地人难以适应,这在客观上决定了内地援藏人才大部分只能是短时间的奉献,无法真正在西藏扎根。西藏自然条件相对较差,使人们对走进西藏产生了心理上的“恐高原症”,导致引进人才困难。虽然近年来很多人因为西藏的工资比较高而到西藏工作,但还是很难留住这些人才,主要是因为西藏各项事业起步较晚,各种软硬件条件所限,无法给各级各类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最后选择离开。 (三)人力资源分布不均、高端人才匮乏 1.地域分布不均。 城市集中了绝大多数优秀的人力资源,农牧区人才匾乏,文盲半文盲占大多数。 2.人才结构分布不均。 现有人才中,高级的人力资源少,一般的人力资源较多,尤其是具有创新、创造能力的工作技术型、高新技术开发型、适应市场经济运作的高级职业经理人匾乏;在专业结构上,文科比重偏大,理工科偏小,特别是工科,人才奇缺。 三、西藏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成因 (一)历史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