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评价法SS

汉语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评价法S S

(一)S-S 法原理从认知研究的角度,般将语言行为分为语法规则、语意、语言应用三方

面。S-S法是依照此理论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进行评定的,在此检查法中对" 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关系" ;"促进学习有关的基础性过程" ;和"交流态度"三方面进行评定,并对其语言障碍进行诊断、评定、分类和针对性的治疗。

(二)适应年龄和适应证

种原因所引起的语言发育迟缓,原则上适合 1 岁半~6岁半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有些儿童的年龄已超出此年龄段_但其语言发展的现状如不超出此年龄段水平,也可应用。另外,学龄前的儿童获得性失语症也可以参考应用。不适合听力障碍为原因的语言障碍。

(三)S-S法的构成和优点

检查内容包括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关系;基础性过程;交流态度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但以言语符号与指示内容的关系评价为核心,后者的比较标准分为 5 个阶段,将评价结果与正常儿童年龄水平相比较,即可发现语言发育迟缓儿童。

1.阶段 1 事物、事物状态理解困难阶段。此阶段语言尚未获得,并且对事物、事物状态的概念尚未形成,对外界的认识尚处于未分化阶段。此阶段对物品的抓握、舔咬、摇动、敲打,一般为无目的性。例如,拿起铅笔不能够做书写操作而放到嘴里舔咬。另外对于自己的要求,不能用某种手段来表现,这个阶段的儿童,常可见到身体左右摇晃、摇摆、旋转等;正在干什么突然停住、拍手或将唾液抹到地上、手上等反复的自我刺激行为。

2.阶段2事物的基本概念。此阶段虽然也是语言未获得阶段,但是与阶段不同的是能够根据常用物品的用途大致进行操作,对于事物的状况也能够理解,对事物开始概念化。

此时可以将人领到物品面前出示物品,向他人表示自己的要求。一般认为在阶段2又包括从初级水平到高级的水平。因此在阶段 2 中设定了 3 个亚项:①阶段2-1 :事物功能性操作;②阶段2-2 :匹配;③阶段2=3:选择。其中匹配与选择都是利用示范项进行操作,因为检查顺序不同,对儿童来说意义也不同,因此分为2项。

(1)阶段2-1 :事物功能性操作,此阶段儿童能够对事物进行功能性操作。例如:拿起电话' 让儿童将听筒放到耳朵上,或令其拨电话号码等基本都能操作。在生活当中,外出穿鞋、戴帽等,如反复练习,会形成习惯。检查分三项进行,即:事物,配对事物,镶嵌板。

(2)阶段2-2 匹配:在日常生活当中不难判断是否有"匹配行为",如果能将2个以上物品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可以说"匹配行为"成立。例如:将书放到书架上(或书箱里) ,将积木放到玩具箱里,像这样将书和积木区别放到不同的地方为日常生活场面.在这样的场面中是很容易将"匹配行为"引出来的。

(3)阶段2-3 选择:此阶段是当他人出示某种物品或出示示范项时,儿童能在几个选择项中将出示物或与示范项有关的物品适当的选择出来。与阶段2-2 匹配不同的为匹配是儿童拿物品去匹配示范项,而选择则是他人拿着物品或出示物品作为示范项。

选择检查时,儿童与出示的示范项之间,要有一定程度的空间距离,也就是儿童用手抓不到物品的状况,如果太远出示物就起不到示范项作用。发育阶段低的儿童视线转向很困难,因此选择行为很难成立。检查用具同"匹配"。

3.阶段3事物的符号,此阶段为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关系开始分化。语言符号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即具有限定性的象征性符号,也就是手势语;幼儿语阶段及与事物的特征限定性少的任意性较高的成人语阶段。

本检查法将手势语、幼儿语包括在阶段 3 里,具体分项目为:

(1)阶段3-1 手势符号:即象征性符号,开始学习用手势符号来理解与表现事物。此阶段可以通过他人的手势开始理解意思,还可以用手势向他人表示要求等。

手势语与幼儿语并不是同一层次的符号体系。手势符号为视觉一运动回路,而幼儿语用的是听力T言语回路,因为听力T言语回路比视觉T运动回路更难以掌握,所以将此两项分开为阶段3-1(手势符号)及阶段3-2(言语符号)。

(2)阶段3-2言语符号:即幼儿语(象征性符号),成人语(任意性符号),此阶段是将言语符号与事物相联系的阶段。但是事物的名称并不都能用手势语、幼儿语、成人语来表达。 a. 能用三种符号表达的,例如:"剪刀"用食指与

中指同时伸开做剪刀剪物状(手势语);手势语和"咔嚓、咔嚓"声同时(幼儿语);"剪刀",一词(成人语),b.无幼儿语,只能用手势语及成人语表达的(例如:眼镜),C.只能用幼儿语及成人语表达的(例如"公鸡")o d.仅能用成人语表达的。在理论上儿童是按a-b-c-d 顺序来获得言语符号的。

在检查中,阶段3-2 共选食物、动物、交通工具和生活用品方面名词16 个,身体部位6个词,动词5个词,表示属性的2个种类。阶段3-1手势符号的检查词汇中,使用的是阶段2(事物)的基本概念中用的词汇以及阶段3-2 词汇中的手势语。

4.阶段4组句,语言规则(非可逆态)。本阶段能将某事物,事态用2~3个

词组连成句子。此阶段中又将两词句和三词句分成两个阶段。

(1)阶段4C-1 两词句:开始学习用 2 个词组合起来表现事物,事态的阶段。儿童在此阶段能够理解或表达的两个词句有各种各样,在本检查法中仅举了四种形式即:[属性(大、小)+事物]、[属性(颜色)+事物]、[主语十宾语]、[谓语十宾语]。

在日常生活中,如不设定一定的场面检查是很困难的,另外,注意选择项图片

不宜太多,否则儿童进行起来很困难。

(2)阶段,4-2 三词句:此阶段与[阶段4-1 词句]同样,但考虑到句子的多样化,在此仪限定两种形式。即[属性(大小)+属性(颜色)+事物],例如:大红帽子,小黄鞋等;[主语十谓语十宾语]例如:妈妈吃苹果。

另外在"阶段5,语法规则"中也有三词句,但有所不同,阶段4的句型是非可逆句,主语与宾语不能颠倒,如:"妈妈吃苹果" ,而不能为"苹果吃妈妈

II "。

5.阶段5能够理解三词句表现的事态,但是与阶段4-2 的三词句不同的是所表现的情况为可逆。5-1 阶段为主动语态,如:"乌龟追小鸡"。5-2 为被动

态,此阶段中要求能理解事情与语法规则的关系。如:" 小鸡被乌龟追"等。

(四)检查用具和检查顺序

1. 检查顺序一般较差的患儿应从头开始,为了节省时间,对年龄较大或水平较高

的患儿没有必要进行全部的检查,可按以下顺序:①不可用图片检查的患儿:可用实物进

行检查(1)~(2):②可用图片检查的患儿,在3~2阶段以上,用图片检查

单词~词句

检查。③发育年龄在3岁以上、能进行日常会话者,进行阶段4~阶段5, 以词句检查为

主。

( 五)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评价总结、诊断和分类

1.评定总结和诊断检查结束后,要对检查结果和问诊情况进行分析、综合

各种信息。如对磁共振、CT结果等进行评价、诊断。S-S法检查结果显示的阶

段要与实际年龄语言水平阶段进行比较,如低于相应阶段,可诊断为语言发育迟

缓,各阶段与年龄的关系

2.分类

(1)按交流态度分类:分为两群:工群,交流态度良好;U群,交流态度不良。

(2)按言语符号与指示内容的关系分群:原则上适用于实际年龄3岁以上儿童。分为APC三个主群。但是要注意到这种分群并不是固定不变的_随着语言的发展,有的从某一症状群向其他的症状群过渡。

根据言语符号与指示内容相关的检查和操作性课题(基础性过程)的完成情况相比较,将以上的A和C群又分为6个亚群。

A群:言语符号尚未掌握,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关系的检查在3-1阶段以下,不能理解口语中的名词。

A群a:操作性课题和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的相关检查均落后于实足年

龄。

A群b:操作性课题好于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的相关检查。

B群:无亚群,但应具备以下条件和言语表达困难:①实足年龄在4岁以上。

②词句理解在4-1阶段以上。③一般可以用数词表达。④言语模仿不可,或有波动性。⑤上述④的状态,持续1年以上。⑥无明显的运动功能障碍。

:语言发育落后于实际年龄,条件为言语符号与指示内容相关检查在3-2 阶段以上。亚项分类:

C群a:动作性课题和言语符号与指示内容相关的理解和表达全面落后。

动作性课题=言语符号的理解=表达

C群b:动作性课题好于言语符号与指示内容的相关情况。

动作性课题言语符号的理解=表达

C群c:言语符号的理解好于表达,操作性课题检查基本与言语符号理解相当。

动作性课题=言语符号的理解表达

C群d:言语符号表达尚可,但理解不好,此亚群多见于孤独症或有孤独倾向的儿童。

3. 鉴别诊断语言发育迟缓的表现多种多样,鉴别诊断很重要。语言发育迟缓基本印象是不能说话和不能理解别人说话的状态,听觉障碍、发声言语器官的运动发育障碍,自闭症和智能低下等均可引起语言发育迟缓。早期发现语言发育迟缓很重要。临床上听觉障碍患儿大多是以说话晚、不会说话等主诉来就诊,这时首先应排除是否为听觉障碍所致。中度和重度听力会造成语言发育迟缓,即便是轻度耳聋,有时也会对语言发育造成较大的影响。如果考虑是听觉障碍,首先一定要详细进行听力检查_然后佩戴助听器。另外,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中多数具有智能障碍和交往障碍。这时如仅仅进行语言评价,而忽略了心理等方面的评价,也不能正确进行诊断。

父母在注意到孩子语言滞后大多在学龄前。1~2岁幼儿期,不能讲话•但理解方面基本正常,这样的就诊病例也不少见。口语表达发育落后于理解发育这种现象在正常的孩子也可见到,常常见于男孩,多数没有必要训练。可向父母做一下解释或指导,随着年龄的增长,言语会逐渐增加而达到正常。但是,其中有的尽管没有必要马上进行强化训练•但是需要长期的观察,随着年龄的增加,语言发育达到正常。一部分直到4、5岁都存在构音发育迟缓,有的移行为功能性构音障碍。如果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如果怀疑语言发育迟缓,需要孩子有必要每隔3个月至半年复查一次,以便观察语言发育情况。

SS语言发育迟缓评价(精品DOC)

---------------------------------------------------------------最新资料推荐------------------------------------------------------ SS语言发育迟缓评价(精品DOC)(SS 法)语言发育迟缓检查(CRRC 版)评价总结病案号: 1001 姓名: 性别: 男出生日期: 2006-01-02 年龄: 8 检查日期: 2019-10-28 主诉: 临床诊断: 检查结果: 生理学评价听觉(听觉,)视觉(正常,)发音器官(正常,)综合评价: (包括予后,发生机制)症状分类 II 群(交流态度不良) A群a 操作性课题与符号形式指示内容关系全面迟缓符号阶段: 阶段 1: 尚无事物概念(诊断)语言发育迟缓(方针)检查者(SS 法)语言发育迟缓检查(CRRC 版)姓名: 检查日期: 2019-10-28 检查结果总结符号形式指示内容的关系理 1 / 3

解阶段 1: 尚无事物概念表达尚不能表达音形文字构音存 在运动障碍基础性过程动作性课题积木构成图形辨别描线 模仿言语模仿 1 音节不能,幼儿语不能,成人语不能手势模 仿状况依存不能完成,事物对应不能完成听觉的记忆力不能完 成 2 单位,不能完成 3 单位交流态度不良行动方面课题配合 情况生活环境 (家庭、社区、父母对患儿病情的了解) (SS 法)语言发育迟缓检查(CRRC 版)姓名: 检查日期: 2019-10-28 病案号: 1001 符号形式指示内容的关系内容阶项段目理解 表达语法规则 5-2 被动语态 0/6 /8 5-1 语序 0/4 /6 词句 4-2 三词句大小+颜色+事物动作主+动作+对象颜色 +事物大小+事物动作主+动作动作+对象颜色大小动词 0/3 /4 0/3 /4 0/4 /5 0/4 /5 0/4 /5 0/4 /5 0/4 0/4 /6 0/5 3 词语 - 4-1 两 词句 2 词语 - 事物的符号词汇 0/4 0/2 成 0/5 幼 0/5 手0/5 0/6 成0/16 幼0/16 手0/16 身体部位 0/6 3-2 事物的名称言语符号(图片) E 0/4 C 0/9 D 0/7 0/5 组 A 0/4 B 0/4 0/3 组 0/3 0/3 组 0/3 言语符号(事物) 3-1 G SP 身+声音 0/3 0/3 0/3 0/3 成 0/7 幼 0/7 手 0/7 事 物的基础概念 2-3 选择 2-2 匹配 2-1 机能性操作

s_s语言发育迟缓评估量表

s_s语言发育迟缓评估量表 导言 s_s语言发育迟缓评估量表是一种用于评估儿童语言发育情况的工具。它旨在帮助专业人士准确了解儿童的语言能力,并为其提供个性化的语言干预方案。下面将对该评估量表进行详细介绍和评价。1. 量表概述 s_s语言发育迟缓评估量表是一套系统、全面的评估工具,用于评估儿童在语音、词汇、语法和交流等方面的发育情况。它包含多个项目,通过观察儿童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能力,来评估他们的语言水平和发育进程。 2. 评估项目 s_s语言发育迟缓评估量表包括多个评估项目,涵盖了儿童发育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语音发展、词汇理解和表达、句子理解和表达、语用能力等。每个评估项目都有相应的指标和评分标准,以便专业人士进行准确的评估。 3. 评估过程 评估过程通常由专业人士进行,他们会与儿童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和观察。在评估中,专业人士会根据评估项目的要求,观察儿童的发音、词汇理解、句子构建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并记录相关的信息。评估结果将作为制定干预方案的依据。

4. 评估结果与干预 s_s语言发育迟缓评估量表的评估结果将帮助专业人士了解儿童的语言发育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基于评估结果,专业人士可以制定个性化的语言干预方案,以帮助儿童提高语言能力和发展潜力。 5. 应用范围和意义 s_s语言发育迟缓评估量表适用于各种年龄段的儿童,无论是正常发育的儿童还是存在语言障碍的儿童。它的应用可以帮助专业人士及时发现儿童的语言问题,并提供针对性的干预,以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和社交能力。 结语 s_s语言发育迟缓评估量表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它为专业人士提供了准确评估儿童语言发育的手段。通过该评估量表,专业人士可以了解儿童的语言水平,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和社交能力。这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ss语言发育迟缓评估标准

ss语言发育迟缓评估标准 1. 什么是ss语言发育迟缓 发育迟缓是指儿童在语言和言语方面的发展与同龄人相比较滞后或延迟的情况。其中,ss语言发育迟缓指的是特定语言发展滞后(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SLI)的一种表现形式,通常对儿童的学习和社交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2. ss语言发育迟缓评估标准的重要性 ss语言发育迟缓评估标准的建立和使用对于早期发现、干预和治疗ss语言发育迟 缓至关重要。评估标准可以帮助医生、教育者和家长准确地辨别该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以便儿童能够获得及时和有效的支持与治疗。 2.1 早期发现的重要性 ss语言发育迟缓常常在儿童的早期阶段就可以被识别出来,但如果评估标准不明 确或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则可能导致问题被忽视或误解。通过早期发现,可以提供适当的干预和治疗,帮助儿童尽早克服语言发展的困难,减少长期影响。 2.2 干预方案的制定 评估标准为医生、教育者和家长提供了判断ss语言发育迟缓程度和类型的依据, 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对于不同程度和类型的ss语言发育迟缓,可以采 用不同的语言训练、言语治疗和教育方法,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 3. ss语言发育迟缓评估标准的内容 ss语言发育迟缓评估标准通常包括下列内容: 3.1 听觉评估 听觉评估用于确定儿童是否存在听力障碍或语音识别问题。这一评估包括多种测试方法,如纯音测试、音节识别测试和语言后声测试等。通过评估儿童的听觉能力,

可以排除听力问题对语言发育的影响,并帮助确定是否存在ss语言发育迟缓的可能性。 3.2 语言能力评估 语言能力评估是ss语言发育迟缓评估标准的核心内容。这一评估通过对儿童的语音、词汇、语法、句子理解和表达等方面进行测试,以评估其语言发展水平和存在的问题。评估内容通常包括单词识别、句子结构、语义理解和交流能力等方面。 3.3 言语发展评估 言语发展评估用于评估儿童的发音、口腔运动和发声能力。这一评估通常包括对儿童的发音准确性、语音流畅性和语音模式等方面的测试。通过此评估,可以确定儿童是否存在言语发展迟缓的问题,并进一步确定是否属于ss语言发育迟缓。 3.4 社交能力评估 社交能力评估用于评估儿童与他人进行语言交流和互动的能力。这一评估主要包括儿童的交际能力、参与游戏和与他人的对话等方面。通过社交能力评估,可以了解儿童在社交互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从整体角度评估其语言发育迟缓的程度。 4. ss语言发育迟缓评估标准的应用 ss语言发育迟缓评估标准的应用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4.1 临床诊断 ss语言发育迟缓评估标准可用于医生对儿童进行临床诊断。医生可以根据评估结果,结合儿童的病史和其他临床表现,做出语言发育迟缓的诊断。 4.2 干预和治疗 ss语言发育迟缓评估标准可作为制定干预和治疗计划的依据。通过对评估结果的分析和理解,医生、教育者和家长可以针对儿童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干预方法和治疗方案,帮助儿童克服语言发展的困难。

S—S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

S—S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 一、S-S法原理 语言行为包括语法规则、语意学和语用论等方面。这些方面被Bruner称为语言的构造形式、内容和使用方面。在S-S 法中,它们被称为记号形式-指示内容关系、与促进研究相关的基础性过程和交流态度。 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语言障碍不仅是言语障碍,更主要的是语言障碍。此外,许多孩子还伴有智力和人际关系障碍,还有行为障碍。因此,应该对这些儿童的语言行为和相关活动进行综合评价。 二、适应年龄和适应性 原则上,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语言发育迟缓适合1岁半到6岁半的儿童。有些儿童的年龄已超出此年龄段,但其语言发展

的现状如不超出此年龄段水平,也可应用。另外,学龄前的儿童获得性失语症也可以参考应用。不适合听力障碍为原因的语言障碍。 三、检查一般要求 检查场所应该安静、宽敞。检查位置可以是桌面或地上。与儿童接触方法应该在游戏中,态度亲切。检查需要使用配套工具和图片册箱。对于较差的患儿,应该从头开始检查。对于年龄较大或水平较高的患儿,没有必要进行全部的检查,可以按照以下顺序进行:①不可用图片检查的患儿:可用实物进行检查(1)?(2);②可用图片检查的患儿,在3-2阶段以上,用 图片检查单词?词句检查。③发育年龄在3岁以上、能进行日 常会话者,进行阶段4?阶段5,以词句检查为主。需要使用配套记录表格进行记录。 四、S-S法的构成 检查内容包括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关系、基础性过程和交流态度三个方面。但以言语符号与指示内容的关系检查为核心,

后者的比较标准分为5个阶段。将检查结果与正常儿童年龄水平相比较,即可发现语言发育迟缓儿童。 以下是5个阶段: 1.对事物、事态理解困难。 2.事物的基础概念。2-1:功能性动作;2-2:匹配;2-3: 选择。 3.事物的符号。3-1:手势符号(相关符号);3-2:言语 符号:幼儿语言(相关符号)、成人语言(任意性符号)。 4.词句,主要句子成分。4-1:两词句;4-2:三词句。 5.词句,语法规则。5-1:语序;5-2:被动语态。 S-S法是一种用于检查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方法。这种方 法包含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与儿童的语言发展相关。本文将重点介绍阶段1和阶段2. 在阶段1中,儿童尚未获得语言能力,对事物和事物状态的概念也尚未形成。他们的行为通常是无目的性的,例如拿起铅笔却不能进行书写操作而放到嘴里舔咬。此外,他们也不能用某种手段来表现自己的要求,因此常常会出现身体左右摇晃、摇摆、旋转等自我刺激行为。

汉语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评价法SS

汉语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评价法 S S (一)S-S法原理 从认知研究的角度,般将语言行为分为语法规则、语意、语言应用三方面。S-S法是依照此理论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进行评定的,在此检查法中对"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关系";"促进学习有关的基础性过程";和"交流态度"三方面进行评定,并对其语言障碍进行诊断、评定、分类和针对性的治疗。 (二)适应年龄和适应证 种原因所引起的语言发育迟缓,原则上适合1岁半~6岁半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有些儿童的年龄已超出此年龄段_但其语言发展的现状如不超出此年龄段水平,也可应用。另外,学龄前的儿童获得性失语症也可以参考应用。不适合听力障碍为原因的语言障碍。 (三)S-S法的构成和优点 检查内容包括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关系;基础性过程;交流态度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但以言语符号与指示内容的关系评价为核心,后者的比较标准分为5个阶段,将评价结果与正常儿童年龄水平相比较,即可发现语言发育迟缓儿童。 1.阶段1事物、事物状态理解困难阶段。此阶段语言尚未获得,并且对事物、事物状态的概念尚未形成,对外界的认识尚处于未分化阶段。此阶段对物品的抓握、舔咬、摇动、敲打,一般为无目的性。例如,拿起铅笔不能够做书写操作而放到嘴里舔咬。另外对于自己的要求,不能用某种手段来表现,这个阶段的儿童,常可见到身体左右摇晃、摇摆、旋转等;正在干什么突然停住、拍手或将唾液抹到地上、手上等反复的自我刺激行为。 2.阶段2事物的基本概念。此阶段虽然也是语言未获得阶段,但是与阶段不同的是能够根据常用物品的用途大致进行操作,对于事物的状况也能够理解,对事物开始概念化。 此时可以将人领到物品面前出示物品,向他人表示自己的要求。一般认为在阶段2又包括从初级水平到高级的水平。因此在阶段2中设定了3个亚项:①阶段2-1:事物功能性操作;②阶段2-2:匹配;③阶段2=3:选择。其中匹配与选择都是利用示范项进行操作,因为检查顺序不同,对儿童来说意义也不同,因此分为2项。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S-S法)组别合格标准和阶段通过标准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S-S法)---参考标准组别合格标准和阶段通过标准 阶段2-1至阶段3-2(事物检查)通过标准 符号-指示内容的关系(图片检查)通过标准 症状分类

(1)按交流态度分类:分为两群:Ⅰ群,交流态度良好;Ⅱ群,交流态度不良。 (2)按言语符号与指示内容的关系分群:原则上适用于实际年龄3岁以上儿童。分为 ABC三个主群,但是要注意到这种分群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语言的发展,有的从某一症状群向其他的症状群过渡。 根据言语符号与指示内容相关的检查和操作性课题(基础性过程)的完成情况相比较,将以上的A和C群又分为6个亚群。 A群:言语符号尚未掌握,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关系的检查在3-1阶段以下,不能理解口语中的名词。 A群a:操作性课题和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的相关检查均落后于实足年龄。 A群b:操作性课题好于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的相关检查。 B群:无亚群,但应具备以下条件和言语表达困难:①实足年龄在4岁以上。②词句理解在4-1阶段以上。③一般可以用数词表达。④言语模仿不可,或有波动性。⑤上述②〜④的状态,持续1年以上。⑥无明显的运动功能障碍。 C群:语言发育落后于实际年龄,条件为言语符号与指示内容相关检查在3-2阶段以上。亚项分类: C群a:动作性课题和言语符号与指示内容相关的理解和表达全面落后。 动作性课题=言语符号的理解=表达 C群b:动作性课题好于言语符号与指示内容的相关情况。 动作性课题>言语符号的理解=表达 C群c:言语符号的理解好于表达,操作性课题检查基本与言语符号理解相当。动作性课题=言语符号的理解〉表达 C群d:言语符号表达尚可,但理解不好,此亚群多见于孤独症或有孤独倾向的儿童。

(S-S法)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简略检查法(蔡林江版本)

(S-S法)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简略检查法(蔡林江版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龄:病案号: 操作性课题 1、投积木进玩具箱() 2、积木叠起() 3、积木排列() 4、积木隧道() 5、三种图形镶嵌板() 6、画“+”或“圆圈”() 7、画“三角形”() 8、画“正方形”() 9、画“菱形”() 符号形式——指示内容 阶段2:事物的基础概念阶段 2-1 机能性操作:电话——听筒,是否会拿起来打电话() 2-2 匹配:三种图形镶嵌板() 2-3 选择:(检)玩具娃娃——(儿童)帽子,鞋子,牙刷() 阶段3:事物的符号阶段 3-1 手势符号:手势语+言语检查法:帽子,鞋子,牙刷并列于儿童前,检查者通过手势和口头指令使其与玩具娃娃相配() 3-2 言语符号:言语符号图片检查法(理论上共16张) 日常用品: 1 电话() 2 剪刀() 3 眼镜() 动物: 1 大象() 2 猫() 食物: 1 香蕉() 2 苹果() 3 米饭() 交通: 1 汽车() 2 飞机() 3-3 在4-1之前的二词句预备检查项目 身体部位: 1 眼睛() 2 耳朵() 3 手()4脚() 动词: 1 睡觉() 2 哭() 大小: 1 大帽子() 2 小帽子() 阶段4:语言规则阶段 4-1 二词句:谓语+宾语 洗苹果() 吃香蕉() 4-2 三词句:主语+谓语+宾语 妈妈洗苹果() 妈妈吃香蕉()

阶段5:语言规则阶段 5-1 语序 小猫追小鸡() 5-2 被动语态 小鸡被小猫追() 表达 1、日常生活说2-3个单词() 2、看图能说出三个有意义的单词() 3、16个事物图片___ /16 4、渴了怎么办?() 饿了怎么办?() 冷了怎么办?() 注:“+”表示通过,“-”表示没通过,NR表示没反应检查者:检查日期:

S-S法和语迟训练

S-S法 一、S-S法检查的原理和内容 从认知研究的角度,一般将语言行为分为语法规则、语意、语言应用三方面。S-S法是依照此理论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进行评定的,在此检查法中对“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关系”;“促进学习有关的基础性过程”;和“交流态度”三方面进行评定,并对其语言障碍进行诊断、评定、分类和针对性的治疗。 二、适应证 ●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语言发育迟缓。 ●原则上适合1岁半~6岁半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 ●学龄前的儿童获得性失语症也可以参考使用。 三、S-S法的构成和优点 ●检查内容包括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关系;基础性过程;交流态度三个方面进行综合 评价。 ●以言语符号与指示内容的关系评价为核心,比较标准分为5个阶段。 ●将评价结果与正常儿童年龄水平相比较,即可发现语言发育迟缓儿童。 四、正常儿童参考发育阶段 ●第1阶段对事物,事态理解困难。 ●第2阶段事物的基础概念,2-1机能性动作,2-2匹配,2-3选择。 ●第3阶段事物的符号,3-1手势符号(相关符号),3-2言语符号,幼儿语言(相 关符号),成人语言(任意符号)。 ●第4阶段词句,主要句子成分,4-1两词句;4-2三词句。 ●第5阶段词句,语法规则。 注:第2阶段以前称为语言前阶段。 符号-指示内容的关系及年龄可通过阶段

基础性过程评价结果与年龄阶段对照 五、语言发育迟缓训练概论 (一)、训练原则: 1.以儿童语言发育达到的阶段为训练的出发点 2.横向扩展与纵向提高相结合 3.专业训练与家庭训练相结合 4.语言训练与病因治疗相结合 5.治疗的适应证 (二)训练目标: 1.改变或消除儿童的基本缺陷,使之达到正常水平 2.改善儿童的异常情况,根据其语言学上的基本缺陷,教会其特别的语言行为,使其尽量正常化 3.根据儿童的能力,提供补偿性的策略来学习语言及沟通技能 (三)、训练方式: 1.直接训练 (1)训练场所:治疗室、户外或家中,要安静、宽敞、充满儿童喜爱的气氛。 (2)训练方式:根据训练课题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一对一的训练时,避免分散注意力。(3)训练频率:根据患儿的语言发育阶段水平和训练计划、训练场所的状况决定。一般来说,训练次数越多、时间长、项目少的训练效果大。 (4)训练时间:时间尽量安排在上午,儿童注意力相对集中;每次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每次课题设定以2~3个为宜。 2.间接训练 是指治疗师指导患儿父母或其照顾者,执行治疗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