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赣州 情满荆楚

聚焦赣州  情满荆楚
聚焦赣州  情满荆楚

聚焦赣州情满荆楚

——荆楚黎氏赴江西赣州祭祖大典记

天下黎氏一家亲,宗族亲情永传承。

岁在甲午,时为仲秋,天高气爽,丹桂飘香。应江西省赣州市黎氏宗亲理事会副理事长兼联络组组长黎惟泷先生和组委会的邀请,荆楚黎氏参加纪念黎氏度公南迁宁都1188周年暨黎氏度公墓重修竣工祭祖大典活动,接到邀请函后,我们荆楚黎氏宗族经济文化发展理事会会长黎昕、副会长黎枫、黎中华同志非常重视,立即组成了湖北荆楚黎氏赴江西赣州祭祖代表团,出发之前,三位会长明确要求我们代表团这次要带着任务去参加这次祭祖大典,我们是作为湖北的代表团去参加的,任务是交流学习、寻根问祖;还要和其他地区的宗亲沟通交流,学习他们宗祠建设的工程管理、资金管理和集资捐赠的办法等。临行前,代表团为出席会议准备了发言稿,定制了荆楚黎氏代表团赴江西赣州宗亲会的行程安排、工作要点、工作任务,统一了出行时间、行走路线,明确了途中注意事项。

二0一四年十月一日上午七时,我们来自湖北不同县市的代表一行七人(另有三人在江西等候),在副会长黎中华同志的带领下,按照行程安排,从湖北天门南站出发,途径汉川、鄂州、黄石、九江、南昌、兴国,一路上,我们一起畅谈祖国发生的变化,表达对这次祭祖大典的期望,晚10:30到达赣州火车站,刚一踏进赣州这块红色的土地,就受到了组委会的热情接待,劳顿了一天的黎惟泷先生和黎登福先生早在出站口等待着我们的到来,由于天色已晚,我们见面稍作交流后,便住进了一家宾馆。随后,副会长黎中华对一天的行程进行了总结,赣州的副会长黎惟泷对我们的这几天的行程作了周密而详细的安排。

翌日,江西赣州宗亲黎惟泷宗长早早的在我们所住的宾馆楼下等待我们去吃早餐,随后,带领我们从江西赣州市驱车到达宁都县城,一路上,我们在国庆节日的气氛映照下,谈笑风生,兴趣盎然,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行程,中午时分,我们入住“得月楼”酒店。待我们的一切安排停当之后,在江西赣州的黎昕会长一行也到达我们入住的酒店与我们汇合并安顿下来。根据大会组委会安排和会议报到的程序,报经黎昕会长同意,我们荆楚黎氏代表队捐赠三千元会务费,报到、领取会议相关资料。下午七时许,来自全国各地的宗亲1000多人集中在“得月楼”酒店举行欢迎晚宴,我们荆楚黎氏代表团负责人逐一到各桌向各地宗亲敬酒,会长黎昕、副会长黎中华参加了各地会长级别的酒宴,现场气氛欢快热烈,我也随着人们的热闹场面或拍摄或录制难忘的画面。晚宴结束后,组委会根据我们湖北代表队的请求,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宗亲会长集中交流,我们湖北代表队黎昕、黎中华两位会长参加了座谈交流,代表队的黎维雄、黎维军、黎洪厚、

黎洪军、黎开华和我分别与其它地区的宗亲交流谱史资料等相关信息,就贵州遵义、广西兴业、江西上饶、山西黎城黎氏的源流世系请他们考证,贵州遵义的黎永利会长一看到我们提供的光绪二十二年的老谱世系,当即对照随身携带的手抄谱史资料进行查对并打算与我们进行密切沟通,互相交换了对黎氏家族发展历史的看法,我们向黎永利宗长表达了我们荆楚黎氏的想法,得到了他们的理解支持,他们决定继续与新余的黎氏联系,进一步进行考证。随后,我们又与江西上饶的黎青龙先生就黎氏的迁徙情况,上源世系情况进行了交流,委托他们帮助寻找相关资料,两位先生乐意地接受了我的请求。当晚参加座谈交流的有贵州遵义、湖南慈利、广西兴业、江西上饶等,广泛的交流之后,我们将事先安排好的两册《荆楚黎氏族誌》的首卷由黎昕会长签名后分别赠送给江西赣州的黎惟泷宗长,贵州遵义的黎永利宗长,同时,我们也得到了他们的回赠。

十月三日,根据组委会安排,是纪念黎氏度公南迁宁都1188周年暨黎氏度公墓重修竣工祭祖大典的主题大会的日子,凌晨四点,组委会的工作人员就叫醒了我们,5点左右,我们在黎惟泷先生的陪同下,乘坐豪华大巴车与各地宗亲自驾的车辆从宁都出发前往东韶中学,组成了近300辆车的长龙车队,离开宁都县城,前往东韶乡,长长的车队经过近三个小时的山路颠簸,终于到达了宁都县东韶乡,在距离东韶中学一公里处路的两边是人头攒动,彩旗飘飘,引导着我们行进,8点30分左右,车辆进入东韶中学,只见校门前巨大的充气球上写着“热烈欢迎海内外京兆黎氏后裔回东韶祭祖”的醒目标语,门内左侧整齐的军乐队正在奏起欢快的迎宾曲,操场上到处张灯结彩,聚满了来自各地的黎氏宗亲。据理事会的副会长黎惟泷先生介绍,这次是全国性第五次黎氏宗亲活动中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宗亲活动,参加此次祭祖大典的涉及十个省市,一个区,外地宗亲代表有2000多人,赣州市内代表有200多人,算上台前幕后人员超过3000人,现场有大小车辆近300辆。整个操场停满了黎氏祭祖大典的车辆,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所有车辆在操场前方整齐排列,现场秩序井然,场面宏大,振奋人心,作为黎氏宗亲无不为之感到骄傲。车辆停好后,参加祭祖大典的宗亲,径直穿过东韶中学,步行蜿蜒屈曲的山路,来到1公里外的度公墓现场,黎氏度公墓坐落在宁都县东韶乡山头的一个相对平整的地方——古城坪,眼前的度公墓,气势磅礴,庄严肃穆,前方是一片开阔地,经过重修,度公墓俨然成了一座小山,组委会的工作人员介绍,黎氏度公墓宽15.16米,高4.2米,长46米。墓的前面是一排新雕刻的高大雄伟的石碑,石碑正上方雕刻有一个巨大的“黎”字,“黎”字下方有“世代昌盛”四个大字,右边是一个“福”字,左边是一个“寿”字,石碑正下方及两边记录了黎氏家族的历史渊源及分布情况,整个场景气势恢宏,不得不佩服当代黎氏人聪明才智,不得不让人们敬慕我们的先祖。

黎氏家族早期发源于山西黎城,传至黎干时,在京兆(陕西西安)发展成为名门望族,以“京兆郡”为堂号的后人,一直尊黎干为开基始祖。而黎氏度公是“京兆郡”黎干之子,时任江西宁都县令,成为江西宁都黎氏的开基始祖,距今已有1180多年,是黎氏后人公认的一代先贤。黎氏度公墓位于江西省宁都县东韶乡古城坪,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经过历代东韶黎氏族人的保护,至今保护完好。

度公本明州(今浙江宁波市鄞县区)人,唐宝历二年(公元826年)任虔化(今宁都)县令,卸任后在东韶肇基立业,成为江南多数黎氏族人的始祖。

江南黎氏多为度公所出。东韶河池(古为何陂)琅公的曾孙黎伯登到了珠三角,他生了三个孙子粤培、粤瑛、粤碧,其后裔现居高明、南海、高要等地。东韶玕公的后代景成任官雄州(今广东南雄)府知府,其后裔分布在番禺、顺德、中山、东莞等地。这些不争的历史事实表明,江南黎氏的根在山西黎城,而源头则在江西宁都东韶。我们所说的源远流长,指的是古黎国屡遭异国异族(赤狄)入侵,渐入式微。残酷的战争灾难迫使黎氏族人仓皇外逃,幸存者已是凤毛麟角。干公任京兆尹后,使黎氏东山再起,重振雄风,铸就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度公以孝廉之身任虔化县令,由此,黎氏的人文进入了一个新的、平稳的、长久的发展时期,千余年来,衣冠蝉联,彪炳千秋,瓜瓞覃延,枝繁叶茂,其后裔流播迁徙于闽、粤、赣、湘、桂、川、黔、港、澳、台和海外。这就是历经沧桑的黎氏人文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我们应当记住这位一代先贤。作为度公肇基地的东韶黎氏族人殷切期望各地宗亲常来东韶看看,拜竭度公祠、墓,拜祭列祖列宗,寻根问祖,缅怀祖德,联结祖谊。祭奠这样一位先祖本身就是黎氏家族的一件大事,而对度公墓进行重修,更体现了黎氏家族后人对先祖的敬重和责任。

上午9:00,纪念黎氏度公南迁宁都1188周年暨黎氏度公墓重修竣工祭祖大典开始,设在度公墓左边的主席台已座无虚席,湖北荆楚黎氏代表团的会长黎昕同志座主席台二排的正中,主席台前面是各地各表团队列位置指示牌,指示牌后面站满了参加祭祖大典的各地宗亲,我们湖北荆楚黎氏代表团在随团代表中央的位置,随着大典主持人江西赣州黎氏度公墓理事会副理事长黎春生宣布祭祖大典开始,现场鸣响了最高礼节的礼炮11响;各位宗亲向度公墓三鞠躬;工作人员向度公墓上三牲供果;领导上香;副理事长黎绵万宣读祭文;原赣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赣州黎氏名誉理事长黎金辉作工作报告;理事长黎绵富向代表报告度公墓重修情况;常务理事长黎江勇致辞;捐款代表黎泰成发表讲话;外地宗亲代表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各地宗亲上香,燃放鞭炮;宣布祭祖大典结束。整个仪式历时两个多小时。

祭祖大典结束后,各地宗亲合影留念。组委会安排与会代表在宁都小学的教

室和操场上举行迎宾午宴,据了解,此次为代表们准备午餐的工作人员全部来自宁都东韶乡的黎氏宗亲,无一外姓人员参加,据后勤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先一天的晚上,杀了5头380斤左右的猪,直至凌晨四点,他们所有的菜都是当天起早赶制的,所以,午餐内容十分丰富,每桌上配有酒水、饮料,每桌是16个江西特色菜,大家品尝着江西特色菜肴,喝着江西美酒,憧憬着黎氏家族兴旺发达的美好未来,高兴的不亦乐乎。尤其是那大个的肉丸和大个的鱼丸,让我们至今还记忆犹新,回味无穷。午餐结束后,各省市代表互相问候道别,留下联系方式,各自开始了新的行程。我们荆楚黎氏代表团午宴后由黎惟泷先生安排专车离开宁都小学返程至赣州,我们欣赏了赣州的夜景,品尝了赣州的特色小吃,进住金赣大酒店。晚上,我们又和广西藤县、四川成都、云南昆明、贵州贵阳等地的代表交流学习。

十月四日,荆楚黎氏代表团根据行程安排,我们一行在黎惟泷宗长陪同下,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广州等地的宗亲集中走访参观“中国·南康百家姓和谐城”,在黎氏宗祠工作站的宗亲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并向我们介绍了百家姓和谐城的建设情况,黎氏宗祠的捐资情况,黎氏的发展史等,我们还重点考察黎氏宗祠集资建设和管理方式。根据当地游客的意愿,我们荆楚黎氏代表向黎氏宗祠捐赠了善款,敬香祭拜,祝福黎氏永远昌盛,并在黎氏宗祠门口合影留念。随后,我们还参观了其他部分姓氏宗祠及办公场所。不知不觉,快到下午的一点钟了,在黎惟泷宗亲的盛情款待下,我们一同进餐,共话黎氏大业,我们有幸又和广州市、江西赣州南康区、四川、贵州、湖南等地的代表进行交流。下午四时左右,黎惟泷先生安排专车送我们到火车站稍作休息,晚18:30乘从赣州——湖北武汉的火车返回,次日7:30到达汉口火车站。十月五日上午9:30乘从汉口火车站到天门南站高铁返回,副会长黎中华安排午餐,至此,所有出行的荆楚黎氏宗亲已全部安全到家,从而,完成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愉快的旅行。

完成了历史性的旅行,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我们先后收到了理事会副理事长黎惟泷先生、秘书长黎国华先生等发来的感谢信息和电话问候,还收到了各地宗亲寻根问祖的电话,回想起那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活动场面,我们代表团全体成员一致认为:这让我们感到肩上担子的重量,看到了宗亲们的期望与鼓励。我只有努力工作来报答宗亲们对我的关心和厚爱。

湖北荆楚黎氏――黎峰俊随记

二〇一四年十月十日

江西赣州英文介绍

Ganzhou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 on the southern part of Jiangxi, Ganjiang River upstream. Pageant country, beautiful scenery, Castle Peak, surrounded green water surrounded Ganzhou just like a bright pearl inlays in Jiangxi juice sources. It surrounding mountains, facing three water and filled with a rich wonderful exuberance, there is a "Wealthy Jiangcheng" said. The city's tree-shaded, Avon flocks. Six distribution parks which varied scenery, some shimmering emerald, flowing water; Some Flower Fair were colorful flowers; Some Leading to the Loneness Maze. garden embellishment. Ganzhou is an ancient city, it controls Jiangxi, Hunan, Fujian and Guangdong provinces hub of the Han Dynasty which has been a strategic point of contention. A Research into the Origin who have ancient, also known as Tiger Town people. Ganzhou history has been communication Jiangxi, Hunan, Guangdong, Fujian and the southern city, in the "throat of Fujian and Guangdong," always with the Guangdong and Southeast Asia has close business contacts. By then Ganjiang golden waterway, and Lingnan ancient Luoyang, making it here, "merchants are gathering goods piercing" left a "Southern Silk Road" of the father. Through the smoke of history, we seem to see a team caravans bearded King porcelain, about tea, bamboo and other staple Ms CHAN Suk, too Ganzhou, Meiling Vietnam, as well as continue to Guangzhou Nanyang. Ganzhou is a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from east to west gate of the Song Dynasty ancient wall built along the rivers which, Wanyan over 3,600 meters, Much Song, Yuan, Ming and Qing, in multi-generational, crib wall, artillery City, the horse-faced, Shing Mun preservation remains the same, Song Cheng still the majestic appearance, charm bite. Experts have hailed as Song Cheng Museum. Ganzhou City monuments lot : his Jiangxi grotto art treasure house built on rock Airbus end of the Tang dynasty, is the largest in eastern China Grottoes. NLD standing on the confluence of two rivers scenery of the eight Habitat built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in Taiwan, is a three-tier structure, looked hip, Liang Zhu painted columns, majestic tall and straight. towering grandeur. Located in the Helan Mountain Pavilion soliciting Taiwan is the most respectful of the family. Southern famous Ci Xin Qiji here in a great Masterpiece : "Pavilion crowd Qingjiang River, the number of pedestrian middle tears ... "a" Die, "so Ganzhou celebration. More "red Zibo" Ruijin center for the history of the modern revolution communities. There towering Tsz Wan tower shape if YOU Long ancient bridge, large-scale Qilizhen antique chinaware kiln, the province's leading Confucian Temple, SU Yang talked of the Pubs booths, and the Hakka Culture strong residential building complex, a monument everywhere, a Block spots, as if the stars, put Ganzhou in the Dazzling Decorating. Ganzhou beautiful. Here is the beautiful scenery at Cuiweifeng, steep water lakes and other natural landscapes, picturesque Yang Ling natural parks, 9 Hill Nature Reserve, 99 and the peak of Mount Wudang. Jiangxi is among the Ganjiang the source rock Liu Dong Shicheng. 赣州市简介赣州市位于江西南部,赣江上游。山河佳丽,风光旖旎,青山环抱,绿水环绕,赣州宛若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赣汁的源头。它四周依山,三面临水,洋溢着浓郁的南国风情,古有“富丽江城”之称。市内绿树成荫,碧湖成群。六大公园分布其中,景色各异,有的波光翡翠,流水淙淙;有的奇葩荟萃,繁花似锦;有的曲径通幽,园林点缀。赣州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它扼守赣、湘、闽、粤四省要冲,秦汉以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古时曾名虔州,又称虎人城。历史上赣州曾是沟通赣、湘、粤、闽的南方重镇,素称“闽粤咽喉”,历来与广东及东南亚有着紧密的贸易往来。当年借着赣江黄金水道和岭南古驿道之便,这里“商贾云集,货物如雨”,留下了“南方丝绸之路”的美名。透过历史的烟云,我们仿佛看到一队队马帮驮着景瓷、香茗、竹木等士特名产,过赣州、越梅岭、源源不断运往广州以至南洋。赣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从东门到西

湖北方言7大分类

湖北方言的分类 一.江汉平原方言区(北方方言--西南官话) 1.天仙潜方言(西南官话--武天片) 主要通行于湖北省内广阔的江汉平原以及周边地区,主要有:天仙潜三市、汉川、云梦、沙洋、武汉蔡甸、洪湖,大部分在长江北部。如果非要拿出一种方言来代表湖北特色的话,我个人的看法那就是江汉平原的“天仙潜方言”了,它不但分布广,而且荆楚特色很浓厚,不过说道这个“荆楚特色”,我也不知道哪个年代的的湖北特色才是“荆楚特色”,不过好像很多的湖北老乡也是这么认为的,可能是古代的“湖广熟,天下足”美称吧,江汉平原一带在古代如此之富庶,难免就被代表了湖北特色了,就好比《洪湖水浪打浪一样》也被代表湖北了。不过说道听感,这一地区的方言还是可以的,蛮舒服,软中带硬。不过该方言正逐渐向武汉话靠拢。 2.荆沙话(西南官话--常鹤片) 主要是荆州地区的方言,这里的方言大体上还是属于江汉平原方言吧,只是有一点略微的差别,和南边湖南的常德方言几乎差不多,划分为西南官话常鹤片。不过沙市清代就被强开为通商口岸,有“小汉口”之称,有大量的武汉移民,但是如今过了一百多年,虽然口音上略有武汉话的味道,但是差别还是有的,现在的武汉话也并不是清代的那种武汉话了。不过现在逐渐有向武汉口音靠拢的趋势。 3.鄂中颤舌方言(西南官话—鄂北片大部、武天片部分地区) 虽然是江汉平原一带的方言,但是又和其他两者有很大的不同,因为该地区有汉语所没有颤舌音,就是当地人俗称的“弹舌头”,跟那些俄罗斯人,蒙古人一样弹舌头。主要分布鄂中和鄂北的部分地区:荆门、京山、钟祥、宜城、当阳、房县等地区。我在荆门也呆过三年,大体的也了解了一下这个荆门的“弹舌头”,其实大部分的颤舌音都是“子”字发出来的。“鸡子”,“杯子”等后面的“子”就是弹舌头了,说来也怪,荆门话中什么东西都要带“子”,因此我们外地人听起来几乎是句句话都在弹舌头,比如说“狗”,我们这的方言一般都一个“狗”字就代替,荆门话非要“狗子”,还有“钱包”,它是“钱夹子”,“子”这个字在荆门话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吧,因此有时候我经常调侃我的那些荆门朋友,听你们说话就感觉在开摩托车。不过现在的荆门的家长们大部分都强制的不让孩子弹舌头了,说很老土,我就纳闷了?这怎么说是老土呢?这难道不是老祖宗留下的特色吗?实在是想不通现在的家长。如今这一带的方言正逐渐的向河南那边靠拢。 二.成渝方言区(北方方言—西南官话成渝片) 说到这个成渝方言,大家应该很熟悉了,也就是“四川话”了,当然重庆人也莫不高兴,外地人一般说的四川话都包括了重庆。咱们湖北的鄂西和鄂西南等地区几乎都是讲“四川话”,主要有:宜昌、秭归、五峰、宜都、恩施、来凤、长阳、利川、咸丰、建始、枝江,等地,还有周边的神龙架以及十堰的部分地区,湖北境内的土家族、苗族、侗族等都是说的这样的西南口音。不过我听宜昌城区话好像和周边地区有所不同,好像宜昌城区话类似武汉话,就是多了点儿化音。至于恩施等地区的口音,几乎也可以说是完全的西南口音了。如今也正逐渐的向重庆口音越来靠拢。 三.鄂东南方言区(南方语系---赣语、湘语) 1.幕阜山方言(湘赣方言—鄂湘片) 这个主要的是指鄂湘赣交界的几个县,主要分布于通城和崇阳两地,这两地与周边赤壁、通山、阳新以及临近的湖南江西的部分县市一道被分作“幕阜山浊音走廊”。据一些专家说古代吴湘不分家的,但是江西赣语从中插一脚,硬是分开了吴语和湘语,但是又分的不干净,因此导致了幕阜山一带正好把湘语和吴语的浊音共性给连接了起来。不管怎样,语言是代代变化的,管是谁分的呢!通城和崇阳两地的方言属于南方语系,划入了赣语,但是在词汇上尤其接近湘语,有湘语的特色词汇“娭毑”“嗲嗲”等,而且有吴湘的浊音,当地人认为自己的方言是“湖南话”(指的是湘语)。不过学

赣州简介

赣州是江西下辖的一个地级市,是江西第二大城市,常称为赣南地区,赣州东接福建三明和龙岩,南至西南临广东梅州、河源和韶关,西靠湖南郴州,北连江西吉安、抚州,处于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的过渡地带,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 赣州是旅游观光的好地方,全市有国家级历史文名城1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19个点),省级风景名胜区8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9处,资源分布率达77%。主要有以宋代“四古”(古石窟、古城墙、古浮桥、古瓷窑)为代表的宋城文化旅游区,还有被誉为“水上丝绸之路”的梅关古驿道旅游区;有道教第35福地翠微峰金精洞,还有传说中汉钟离得道成仙的汉仙岩;有天然氧吧阳岭,人间仙境小武当山,水上明珠陡水湖,中国风水第一村——三僚村,还有东江源头三百山……。在多年的旅游实践中,赣州逐渐形成了“红色故都,江南宋城,东江源头,客家摇篮”四个品牌,整合包装并推出了三条独具特色的精品旅游线,即赣州——上犹——崇义——大余古城丽山秀水旅游线;赣州——于都——会昌——瑞金——石城——宁都——兴国红色文化旅游线;赣州——信丰——安远——定南——龙南东江客家风情旅游线。此外,还有地质考察、风水玄学、宋文化考察、宗教朝圣、体育健身、漂流、客家民居研修等多条专项旅游线供游人选择。

崇义是江西省名山秀水绿色之旅的重要景区。目前已形成了以阳岭森林公园、聂都溶洞群、库区湖光山色为主的三条旅游精品线路。 阳岭、故称观音山,因明朝都御史王阳明平叛立县而得名。阳岭是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江南新兴国家森林公园,方圆10余里,秀峰36座。峰峦叠峰,古木参天,珍禽异兽群集,飞流瀑布9处;泉甘溪曲,藤古树珍,四时花木广布。据权威机构测定阳岭空气负氧离子平均值高达9.2万单位,最高值的兰溪瀑布区为19万单位,被人们誉为“天然大氧吧”。已逐步建设了阳峰、竹文化(民俗)村、度假村、竹海、珍稀动植物园、水上乐园等六大景点。 聂都溶洞群:“有山必有洞,无洞不成山”。聂都方圆十余里,有钟乳岩地下溶洞28座,千姿百态,是国内罕见的大理石溶洞群。最大的罗汉岩可通广东仁化,有朱耷等名人真迹,洞中有洞别有洞天。洞中怪石狰狞,伴有沼泽、深洞;洞下是地下河,流水潺潺,清澈可见;洞顶有多处“天窗”,直达山巅。深远莫测,人们称为“地下迷宫”。已对游人开放的仙鹤岩,瑰丽夺目。聂都景区还有赣江源头章源桥、夫人庙、石林等自然人文景观。 库区群:“山之趣在水”。以过埠、杰坝、茶滩为主的80里库区,湖光山色,胜似“漓江山水”。湖面上耸立数十个大小不同的绿色岛屿,每座岛屿树木丛生,岛的倒影映像碧玉,似玛瑙。其中有七个特色的岛屿,象七个星星,被人们称为“七星望月”。在库区建有七星望月度假村,有水上木屋、快艇、水上滑翔、充气床等水上娱乐设施。 崇义,绿的世界。

企业基本情况简介.doc

企业基本情况简介 汇源集团创建于1992年6月,主要致力于各种果蔬产品的加工、果汁饮料的生产、销售。经过9年多的时间,汇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成长为目前国内最具规模的果汁饮料集团公司。从创业之初,公司就以追求“高质量、高品位、高标准、立志创出名牌”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采用产区原料加工、消费区灌装的科学生产布局,实行规模化经营,先后投巨资从德国、瑞典、意大利等国家引进了无菌灌装生产线50多套、浓缩汁生产线2套、果浆生产线4套。目前集团公司拥有已投产的工厂14家,主要分布在北京、山东、吉林、江西、新疆、山西、四川、湖北、上海等地,年加工水果、蔬菜100多万吨、年产果蔬饮料50万吨,产品8大系列,100多个品种,果汁饮料生产规模、产品总销量、市场占有率已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集团公司营销网络遍布全国,已设立67个销售公司,现有销售人员3800名,使公司顺利过渡到规模经营型的现代化企业。 一、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优势,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 展。 汇源集团始终致力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随着集团公司地不断发展,公司把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周边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当地经济的发展作为自己的一项社会责任,逐步提高了原料及辅助材料的国产化程度,建立起自己的原料生产基地。 1992年汇源集团投巨资在山东沂蒙山区建立起一座现代化的浓缩汁生产基地,每年消化当地果农二十万吨水果,解决了老区果农卖果难问题,并出口美国、日本以及西欧一些国家,为国家创收了大量外汇。 1994年以来,集团公司在北京市顺义区、怀柔县先后共投资近九亿元,兴建了年水果加工能力达二十万吨、果蔬汁饮料灌装能力达四十万吨的顺义工厂和怀柔工厂,并积极协助当地政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消化北京、河北、内蒙等周边地区丰富的苹果、杏、桃、草莓、山楂等水果、蔬菜,生产绿色、无污染的健康果蔬汁饮料。目前两工厂年产值已达八亿元人民币,年上交税金达8000万元。 1998年以来,汇源集团响应国家号召,在三峡宜昌先后投资一亿多元,建起了一座年加工当地水果十万吨、生产果蔬汁饮料三万吨、年销售额达亿元的工厂,解决了三峡移民就业和卖果难的问题,获得了国务院有关部委、北京市人民政府、湖北省人民政府的高度赞扬。朱新礼总

赣州南康区区情简介

赣州市南康区区情简介 南康区地处江西省西南部,居赣江上游,是赣州市两个市辖区之一。全区国土面积1 722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2个街道、278个行政村、27个居委会,总人口86万。 近年来,南康区牢牢把握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历史机遇,紧紧围绕打造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和宜居宜业的活力新城目标,大力实施“同城发展、富民强区”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迸发蓬勃朝气和巨大活力,呈现稳步升级的良好态势。2014年,实现生产总值14 8.5亿元,财政总收入22.85亿元,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2164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59元。 南康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古称“南野”,秦、汉时名“南埜(yě)”,三国时因“地接岭南,人安物阜”而得名南安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置南康县,1995年3月撤县设市,2014年2月撤市设区。自古以来人文蔚起,名流辈出,宋代有状元刘必达,清代有著名史志学家谢启昆,现代有工人运动先驱陈赞贤、抗日名将赖传湘、《资本论》译者郭大力等。在外乡贤100多万人,号称“南康之外还有一个南康”。 南康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在古代,即有“据豫章上游,为岭北巨邑,雄踞赣南通湘粤”的记载,曾被誉为“衣冠文物之名区,财赋舟车之都会”。如今,已成为赣州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有1个民航机场(赣州黄金机场)、2条铁路(京九和赣韶)、3条国道(105、323和357)、4条高速公路(大广、厦蓉、赣韶和赣州绕城高速),规划中的赣深高铁也经过南康,形成了立体网络式交通格局,距南昌、广州、深圳、厦门均为4小时左右车程。 南康商贸活跃、产业集聚。南康素来商业繁荣,有“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万足践履,冬无寒土”的记载。南康人开明开放,敢想敢干,敢于创新,在自然资源禀赋不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情况下,民营经济和开放型经济取得显著成效,有“江西的温州”之称。没有木材资源,但建成了中国中部最大的家具产业生产基地和最大的家具专业批发市场,是我国家具行业首个国家级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正在打造家具千亿产业集群;没有矿产资源,但建成了中部地区矿产品交易的重要集散地和“江西省再生资源利用产业示范基地”,正在打造矿产品百亿产业集群;没有纺织资源,但建成了“江西省纺织服装产业基地”,拥有赣南最大的成衣市场,正在打造服装百亿产业集群;不靠江不靠海,但建成了全国第一个进境木材“内陆口岸”—赣州进境木材监管区,正在打造江西开放型经济的“南大门”。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把南康独特的经济现象概括为“无中生有,有中生特,特在其人,人联四方”。

我的家乡-赣州英文介绍

Ganzhou, the second largest city in Jiangxi, also known as Gannan, is located in the south part of Jiangxi Province, covering an area of 39,400 square kilometers, with jurisdiction over 1 district, 2 county-level cities and 15 counties. It borders Hunan Province to the west, Guangdong to the south, and Fujian to the east, as well as Ji'an and Fuzhou city in Jiangxi to the north. Ganzhou is a very beautiful city with sound environment and pleasant climate. It is especially famous for its forestation and mountainous areas. More than 83% of Ganzhou, is characterized by many mountains.In spring, Ganzhou is covered with green and filled with hope.In summer, the trees are thriving; the flowers are in full bloom. Walking under the shadows with dear family members must be a wonderful experience.In autumn, it is cool and the breeze touches your face gently. It is also time for harvest. In winter, the climate here is cold. It doesn’t snow often. But here in Ganzhou, winter has its special charm. Ganzhou is also rich in different kinds of resources, such as agricultural resources, land resources, timber resources, abundant water resources, valuable animal resources, rare mineral resources, and so on. I hope you will make a visit here one day.

江西省赣州市市情简介

江西省赣州市市情简介 据中国赣州网,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俗称赣南。辖2区1市15县,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1个综合保税区。面积3.94万平方公里,人口928.5万,国土面积、人口分别占全省的1/4和1/5,是江西区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设区市;其中农村户籍人口734.2万、占总人口的79.1%;共有283个乡镇、3460个行政村。市树为榕树,市花为金边瑞香。 一是区位优势明显。是赣粤闽湘四省通衢,江西南大门、珠三角直接腹地、海西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唐代即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如今正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拥有四省边际区域最大的4C级民用机场,通达北京等国内50多个重要城市,年旅客吞吐量突破60万人次;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000公里,占全省1/4;铁路营运里程364公里。 二是文明久远灿烂。五千年前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秦始置县,宋定名赣州。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张九龄、苏东坡、辛弃疾、文天祥等历史名人曾在此留下政功墨迹,唐代马祖道一禅师、风水大师杨筠松分别在此弘扬禅宗文化、堪舆文化,周敦颐、程颢、程颐、王阳明等理学大家使赣州成为宋明理学发祥地,民国时期蒋经国主政赣南(1939年3月至1945年7月)长达6年。赣州是“江南宋城”,为宋代36个大城市之一,被誉为“宋城博物馆”。八境台踞章、贡两江交汇处,“览群山之参差,俯章贡之奔流”;郁孤台以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而声名远播;至今保存有全国最为完整的宋代砖城墙、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江西四大名窑—七里镇古窑址,泽惠古今的宋代地下排水系统——福寿沟,被誉为中国城市建设史上的奇迹。赣州是“客家摇篮”,客家先民南迁第一站,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的摇篮,全市95%以上为客家人,至今保存完好的上千座客家围屋,被誉为中国民居建筑奇葩;赣南采茶戏、兴国山歌、于都唢呐、石城灯会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至今。 三是革命历史辉煌。赣州是全国著名的“红色故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主体和核心区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此奠基,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从瑞金、于都等地出发,艰苦卓绝的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在赣南山区浴血坚持,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闪光足迹。赣南苏区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仅有名有姓的烈士就达10.82万人,分别占全省、全国烈士总数的43.8%、7.5%,长征路上平均每公里就有3名赣州籍烈士倒下。赣州走出了134位开国将军,其中兴国籍将军56名,兴国被誉为“将军县”。赣南红土地孕育了伟大的苏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将其概括为“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深刻阐述了苏区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四是资源禀赋独特。素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美称。黑钨储量居世界第一;离子型稀土资源储量占全国同类稀土资源保有储量60%以上,在国内外同类型矿种中位居第一,富含高价值的铽、镝、铕、钇等中重稀土元素。被誉为“世界橙乡”,脐橙种植面积183万亩,为世界最大;年产量居世界第三、全国第一。 五是生态环境良好。年平均气温19.3度、降雨量1605毫米,无霜期平均288天。有国家级森林公园8个、省级森林公园2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5个、市县自然

荆楚文化作文1500字(最新)

在拉动皮箱的轰鸣声中,我们正式踏上了前往武汉的旅程。经过20多个小时的颠簸,阔别大西北的“大漠孤烟”已久,窗外已然是灯火阑珊之景。泥土香甜的气息沁人心脾,这里就是“江城”——武汉。 我们的研学之行,将从这里开始。 ——题记 经历了一路的舟车劳顿,我们一行人很快进入了梦乡。第二天我们,将前往武汉大学。感受武大校园环山抱水的秀美和沉淀、厚重的文化氛围。 走进武大,映入眼帘的便是国立武汉大学的牌楼。云纹蓝瓦,四柱八方,无一不体现着这座高等学院的深邃高尚。也有人曾认为,武大校名最有气魄,念作:学大汉,武立国。赏沿途风景,我们走经了珞珈广场,踏樱花大道,登“樱花城堡”鸟瞰武大。老斋舍青瓦红窗,古香古色。因未赶上樱花盛放之际,略显遗憾,但能与同窗好友共度时光,也让这次游学显得弥足珍贵。而我们的武大之旅,也在老图书馆前的合影留念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临近黄昏,我们前往了中国“第一商业街”楚河汉街。走在汉街上,满眼都是民国风、现代风以及欧式建筑,其中也融入了不少中西方的艺术元素。来来往往,不乏有衣着时尚,身材高挑,肤色各异的小姐姐。汉街汇聚了众多奢侈品牌,但也有不少美食,阿嬷蛋糕店,广隆蛋挞王,鲜果杯等等,大家见状,都是两眼放光。再集合时,大家手中已是满满当当,更夸张一点的,手捧小盒的热干面,吃得快要“噎死”了。 热干面作为武汉当地的特色,一路走来也是独得大家的恩宠。于是乎,晚饭也就是象征性地吃几口了。 第二日清晨,天微微亮,我们便踏上了征程。迎来了备受期待的重头戏,被誉为天下江山第一楼的黄鹤楼。登高而望远,多少文人墨客登高于此,观此壮美山河之景,留下了千古传诵的佳句。其中崔颢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更是脍炙人口。黄鹤楼坐落于蛇山之上,临近观赏,白雾飘渺,恍如仙境,隐隐若现出“黄鹤归来”的铜雕像。环顾四处,错落有致,更衬黄鹤楼壮丽之美。登五重黄鹤楼,饱览浮雕、书法、壁画、诗词等作品。令人赞叹不已。更有游客纷纷亮出一手好毛笔字,引得众人围观……可愉快的时光总是短暂,离去时我们仍意犹未尽。只愿将那古朴的明黄色古楼,牢牢印刻在脑海之中。来结束这次的黄鹤楼之行。 见过了黄鹤楼的巍峨壮丽,我们又前往了湖北省博物馆,去感受当地历史的沧桑。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现古人技艺之高超;曾侯乙编钟之音律精准,震撼寰宇;郧县人头骨之古老,谱写人类历史;元代青花瓷四爱梅瓶存世罕有,价值连城。湖北省博这四大镇馆之宝,无一不使我们沉浸于这如烈酒般清冽而醉人的历史之中。亦有幸于能得见来自神秘古埃及的木乃伊,记录着埃及文明的石碑以及

赣州简介

历史沿革 赣南政区历史悠久,远在四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开化远于唐虞”。春秋战国时,先后属楚、吴、越,后又属楚国。秦并六国后,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分天下为36郡,赣南属九江郡。三十三年(前214),秦发大军50万分五军战五岭,使尉屠睢将五军,其中一军守庾岭界,置南壄县,隶九江郡,为赣南建置政权之始。 汉高祖元年(前206),南壄属楚。四年(前203),改九江郡为淮南国,南壄隶之。五年(前202),汉灭楚,赣南始隶汉。六年(前201),置豫章郡,治南昌,领18县,其中赣南3县隶之:南壄县(约辖今南康、大余、上犹、崇义、信丰、龙南、定南、全南等地)、赣县(约辖今章贡区、赣县、兴国等地)、于都县(约辖今于都、宁都、石城、瑞金、会昌、安远、寻乌等地)。其中赣县、于都县为新增设县。西汉末年(9~23),改豫章郡为九江郡,赣南3县隶之。东汉建武元年(25),九江郡复名豫章郡,南壄改为南野,赣南3县仍隶之。兴平元年(194),分豫章郡置庐陵郡,赣南3县隶庐陵郡。 三国·吴嘉禾五年(236),析庐陵郡置南部都尉,隶扬州,治于都。领于都、赣县、平阳(由赣县分出,即今兴国)、阳都、揭阳(析于都白鹿营地置阳都;析阳都陂阳地置陂阳县,随后改为揭阳)、南安(由南野分出,约辖今南康、信丰、龙南、定南、全南等地)、南野(约辖今大余、上犹、崇义等地)7县,为赣南设立市一级行政机构之始。 晋太康元年(280),改南安为南康,改阳都为宁都,改平阳为平固。三年(282),罢庐陵南部都尉,置南康郡,治于都,将南野并入南康领6县。五年(284),改揭阳为陂阳。十年(289),赣县移县治于葛姥城(今章贡区虎岗一带)。元康元年(291),南康郡改属江州都督府。永和五年(349),郡治从于都迁至赣县(章、贡两水间,今章贡区)。 南北朝梁·大宝元年(550),南康郡地大余改属广东东衡州始兴郡。陈·太建十三年(581),大余改隶广东东衡州安远郡。 隋开皇九年(589),改南康郡为虔州,隶洪州总管府。平固并入赣县、南野并入南康、虔化并入宁都。十三年(593),陂阳县设石城场,并入宁都。虔州领4县:赣县、于都、南康、宁都。 唐贞观元年(627)分天下为十道,虔州隶江南道,辖县如前。永淳元年(682),析南康东南地复置南安县(约辖今信丰、龙南、定南、全南等地),虔州领5县。神龙元年(705),复置大余县,虔州领6县。天宝元年(742),南安改名信丰县,并分出原南安地置百丈泉,后改虔南镇。贞元四年(788),分出于都三乡和信丰一里复置安远县,虔州领7县。天祐元年(904),从于都县分出象湖镇置瑞金监。 五代十国后梁·开平三年(909),虔州属梁。四年(910),以虔、韶2州置百胜军;南唐·昇元元年(937),改百胜军为昭信军,虔州属之。乾化元年(911),析南康县地置上犹场。保大

南阳方言

南阳方言 简况 南阳方言是指分布在南阳辖区内的方言。在市级机关、大型工矿企业一般同时使用普通话和南阳方言。县以下和一般单位以南阳方言为主,兼用普通话。各级学校教师以普通话为主,但农村小学除语文课外,多用南阳方言授课。总的来说,社会上仍以南阳方言为主。 南阳方言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书记载,南阳属于夏代文化,《史记·货殖列传》中就有“南阳,夏人之居也”的记述。近年来的考古发掘、文物普查也在南阳发现了多处夏代文化遗址。同时还证明,南阳是商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它承担着商代文化向东转移的桥梁作用。夏商时期,南阳作为夏文化腹地,其语言应当是占主导地位的代表性方言。西周时期,南阳分封了不少诸侯国以维护奴隶主的统治,方言分歧从此开始,但差异不会很大。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急剧变革的大动荡时期,这种变化在南阳表现得也很明显。南阳是中原和荆楚争夺的战略要地,南方崛起的楚国锋芒直指中原,以图王室。这一时期,南阳的诸侯国先后被楚所灭,南阳尽为楚地。当时列国中吴、越、楚诸国的语言同中原各国的语言差异可能很大,此时却有了交融的机会。战国时期,南阳是秦、楚、韩争夺之地。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南阳尽为秦所有,并设置南阳郡,从此南阳进入历史上的鼎盛时期。秦统一中国,改变了长期以来纷争混乱割据称雄的局面。秦始皇迁六国不轨之民于南阳,实际是将其余六国的贵族迁入南阳,使南阳方言吸收了各地语言。西汉时期,南阳冶铁业发达,汉武帝任用南阳大冶

铁商孔仅为大农丞,领冶铁事。汉元帝任命召信臣为南阳太守,发展水利事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使南阳成为全国五大都会之一。东汉时期,由于光武帝刘秀起兵南阳,他手下的廿八宿多出自南阳,南阳有“帝乡”之称,在全国政治、经济地位显赫,其语言代表性地位必然加强,它和当时的共同语之间差异不会很大。魏晋南北朝以来长期战乱局面,南阳处于割据状态,从而导致了南阳方言一定的分歧。唐代以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断北移,语言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全民族共同语的加强,方言的分化差异逐渐削弱,汉语言的主要差别是北音和南言。南阳处于中原腹地,南阳方言在北方方言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并与北方方言保持着较强的一致性。 南阳方言分区由于地理环境、政治、历史等方面的因素,南阳方言内部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语音、词汇的差别比较明显,语法方面的差别不大。根据其表现特征,可以把南阳市的13个县市区分为三个方言区,即东部区、西部区和中部区。东部区主要是东南部的桐柏县,距南阳市中心城区约150公里,山地居多,南与湖北省接壤,东与信阳市为邻。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人口近40万。西部区主要包括西峡县、淅川县、内乡县及镇平县、邓州市西部。此区亦是山地居多,最远处距南阳市中心城区约200公里,南与湖北省接界,西与陕西省为邻,面积约8600平方公里,人口约270万。中部区主要包括宛城区、卧龙区、唐河县、方城县、社旗县、南召县和新野县及镇平县、邓州市东部和桐柏县西部。此区平原居多,面积约15000平方公里,人口800多万。

抚州市情概况

抚州位于江西省东部,现有人口400万人,辖10县1区和1个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地形地貌特征以山地、丘陵为主,可概括为“七山半水两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 【历史沿革】 抚州市历史悠久。夏禹时地处扬州域。春秋时为百越之地。战国时属楚。秦时属扬州九江郡。汉改九江郡为豫章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南城县,属豫章郡。东汉永元八年(公元96年),分南城一部置临汝县,县治设在今抚州市,仍属豫章郡。三国时为吴地,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建临川郡,郡治设在临汝县。两晋、南朝相沿。南朝梁陈时,以今之崇仁、丰城、永丰、新淦等县增置巴山郡。临川郡初属江州,陈武帝时与巴山郡同属高州。隋开皇九年(公元589 年)废郡扩州,以临川郡并巴山郡之一部置抚州,隶属洪州总管府,抚州从此定名。 唐朝抚州属江南西道。五代时,属杨吴,升为昭武军。宋朝,分为抚州和建昌军,属江南西路。元朝改为抚州路、建昌路,另置南丰州,同属江西行中书省。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改抚州路为临川府,不久易名抚州府。同年二月升建昌路为肇昌府,九月改为建昌府。明洪武初,仍设抚州府、建昌府,南丰降州为县,属建昌府,均隶属江西承宣布政使司湖东道。清时仍称抚州府、建昌府,属南抚建道。辛亥革命后,废府及直隶州。 民国2年(公元1913年),全国实行县制,次年,全省划四道分领八十一个县,原抚州府、建昌府境内各县隶属豫章道。民国15年(公元1916年)废道,各县直隶省政府。民国21年(公元1932)划全省为十三个行政区时,原抚州、建昌两府各县分属第五、七、八、十一行政区。民国24年(公元1935年)后,行政区屡有变更,除广昌县属第八区外,域内各县均为第七区。1930年至1934年间,黎川、资溪、广昌、南丰、宜黄、乐安等县均先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分属苏区闽赣省和江西省。 1932年7月,东乡珀玕一带也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属苏区赣东北省。 1949年5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抚州,7月1日组建抚州分区,江西省抚州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临川市(今抚州市城区)。 1950年9月13日,改抚州分区为抚州区。1952年8月,更名为抚州专区。1967年3月,改名为抚州地区。1968年2月,复称抚州专区。 1971年1月22日,再度改为抚州地区。2000年6月2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抚州地区,设立地级抚州市。2000年10月20日,抚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挂牌。 才子之乡。抚州自隋朝建州以来,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素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唐宋八大家,江西有三大家,抚州就有两家(王安石、曾巩),涌现了晏殊、曾巩、王安石、陆九渊、汤显祖等一大批对中国历史文化有深远影响的名儒巨公,孕育了舒同、游国

赣州市人民医院简介

赣州市人民医院简介 赣州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39年,现已发展成为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开放床位1600余张,年门急诊70余万人次,年出院5万余人次,是赣州市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雄厚、医疗设备和服务理念最先进的现代医疗服务中心。医院先后荣获“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江西省群众满意医院”“江西省优质服务窗口单位”“江西省卫生科技创新先进单位”“江西省文明单位”和“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并于2010年10月成为南昌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8月被批准为国家支持的区域性医疗中心。 职工队伍人才济济 现有在职职工18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近300人,200余名医务人员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赣州市各专业委员会主委18人(占全市的50%以上);拥有南昌大学医学院硕士生导师、兼职教授和副教授120余人;拥有省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3人,市学科带头人1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新世纪江西省百千万工程人选3人。涌现出了一大批厚德精术的省(市)劳模、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全省)青年岗位能手、省(市)优秀医生(护士)、全市十大杰出青年等。 教学科研硕果累累 承担了省内各高等院校医学教学及临床见习、实习任务。近年来,承办了国家级、省级继续教育项目110余项;申报课题数量以及举办市级学会会议、市级继续教育讲座呈直线上升态势;取得科研成果百余项,其中获省市科技进步奖32项;发表论文千余篇,其中SCI和核心期刊论文200余篇。 专业学科竞相崛起 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妇科肿瘤、消化内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为江西省医学学科省市共建专业;普外科、神经内科、妇科为全市医学领先专业;骨科、妇产科、急诊科、耳鼻喉科为全市重点学科;消化内科、耳鼻喉科、医学影像科、呼吸内科为全市医学领先专业建设学科;心血管内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妇科肿瘤为全市重点建设学科。此外,相继开设了神经外科NICU、心血管内科CCU、儿科NICU、生殖医学科等一批新学科。 医疗技术领先一筹 腹腔镜左半肝切除、脾切除术、经皮肾微造瘘吸引下碎石清石、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外翻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髋及膝关节置换术、关节镜肩关节手术、脊柱侧弯矫正及脊柱微创术、乳腺微创旋切术、脑动脉瘤夹闭术、癫痫手术治疗、冠脉支架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生理性起搏器及ICD植入术、DNA免疫吸附、神经内镜、肿瘤逆向调强放射治疗、经支气管镜肺活检、肌肉活检病理检查、3.0T磁共振螺旋桨去伪影、螺旋CT冠脉造影、经皮椎间盘臭氧消融、肿瘤生物免疫治疗等一大批新技术新项目迈入“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医院还紧扣当前医疗技术发展方向,将介入、微创、内镜和生殖医学作为技术突破的重点,均形成了迅猛发展的喜人态势。 高端设备如虎添翼 引进了西门子3.0T18通道全身磁共振成像系统、带电子射野验证肿瘤放疗

湖北七大方言分区

湖北方言七大分区 一.江汉平原方言区(北方方言--西南官话) 1.天仙潜方言(西南官话--武天片) 主要通行于湖北省内广阔的江汉平原以及周边地区,主要有:天仙潜三市、汉川、云梦、沙洋、武汉蔡甸、洪湖,大部分在长江北部。如果非要拿出一种方言来代表湖北特色的话,我个人的看法那就是江汉平原的“天仙潜方言”了,它不但分布广,而且荆楚特色很浓厚,不过说道这个“荆楚特色”,我也不知道哪个年代的的湖北特色才是“荆楚特色”,不过好像很多的湖北老乡也是这么认为的,可能是古代的“湖广熟,天下足”美称吧,江汉平原一带在古代如此之富庶,难免就被代表了湖北特色了,就好比《洪湖水浪打浪一样》也被代表湖北了。不过说道听感,这一地区的方言还是可以的,蛮舒服,软中带硬。不过该方言正逐渐向武汉话靠拢。 2.荆沙话(西南官话--常鹤片) 主要是荆州地区的方言,这里的方言大体上还是属于江汉平原方言吧,只是有一点略微的差别,和南边湖南的常德方言几乎差不多,划分为西南官话常鹤片。不过沙市清代就被强开为通商口岸,有“小汉口”之称,有大量的武汉移民,但是如今过了一百多年,虽然口音上略有武汉话的味道,但是差别还是有的,现在的武汉话也并不是清代的那种武汉话了。不过现在逐渐有向武汉口音靠拢的趋势。 3.鄂中颤舌方言(西南官话—鄂北片大部、武天片部分地区) 虽然是江汉平原一带的方言,但是又和其他两者有很大的不同,因为该地区有汉语所没有颤舌音,就是当地人俗称的“弹舌头”,跟那些俄罗斯人,蒙古人一样弹舌头。主要分布鄂中和鄂北的部分地区:荆门、京山、钟祥、宜城、当阳、房县等地区。我在荆门也呆过三年,大体的也了解了一下这个荆门的“弹舌头”,其实大部分的颤舌音都是“子”字发出来的。“鸡子”,“杯子”等后面的“子”就是弹舌头了,说来也怪,荆门话中什么东西都要带“子”,因此我们外地人听起来几乎是句句话都在弹舌头,比如说“狗”,我们这的方言一般都一个“狗”字就代替,荆门话非要“狗子”,还有“钱包”,它是“钱夹子”,“子”这个字在荆门话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吧,因此有时候我经常调侃我的那些荆门朋友,听你们说话就感觉在开摩托车。不过现在的荆门的家长们大部分都强制的不让孩子弹舌头了,说很老土,我就纳闷了?这怎么说是老土呢?这难道不是老祖宗留下的特色吗?实在是想不通现在的家长。如今这一带的方言正逐渐的向河南那边靠拢。 二.成渝方言区(北方方言—西南官话成渝片)

赣州市县市资源情况

赣州地区矿产资源情况: 两个区:章贡区、开发区、 两个县级市:南康市、瑞金市 15个县:赣县、信丰县、大余县、上犹县、崇义县、安远县、龙南县、定南县、全南县、兴国县、宁都县、于都县、会昌县、寻乌县、石城县 赣县:矿产资源丰富,钨、铜、煤等矿产开采历史较早。还有稀土、铋、锡、钼、铅、钴、铁、金、银等金属矿产,萤石、黄铁矿、石灰石、重晶石、硫黄、钾、高岭土、铸石、卤水等非金属和泥炭矿产。已知矿床(点)共有百余处。其中经地质勘查成型的矿床18处。钨矿约66处,钨(W03)储量26671吨(不含白石山)。稀土分布10个乡,县矿区储量221140 吨。煤主要分布在韩坊、小坪,县矿区储量3043万吨;石灰石的钙含量达50%以上的仅小坪牛岭,储量达5000万吨。高岭土分布于石芫广教寺、湖江、韩坊,储量80万吨。 信丰县:信丰矿藏资源丰富,种类较多,为江西南部资源大县之一。煤炭储量和稀土品位居赣南之首,麦饭石堪称江南一枝独秀。已发现的矿藏有煤、铀、铁、锰、钨、铜、铅、锑、钴、金、锌、稀土、白云岩、莹石、耐火粘土、红柱石、硫铁矿、磷、重晶石、砷、花岗石、石灰岩、建筑石料、瓷土、钾长石、砖瓦粘土、粘土页岩、硅石、粉石英、麦饭石、水晶、玛瑙、膨润土、白云母、矿泉水等35种,矿藏地137处。35种矿藏中,已探明储量和估算资源量的有14种,列入1989年江西储量表有7种。137处矿藏地中,有大型矿床2处(1处共生矿床),中型矿床1处,小型矿床9处(1处共生矿床),矿点115处和矿化点10处。 大余县:大余县境西北部山脉受燕山期地质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全世界著名的钨矿床,是享誉全球的“世界钨都”。境内矿化面积约30平方公里,大小矿脉有3000余条。矿床矿物类较多、计有48种,金属矿物以黑钨矿为主,伴有锡石、辉钼矿、辉铋矿、绿柱石、白钨矿等,非金属矿主要有石英、钾长石等。盛产钨、锡、钼、铅、锌、铜、铋、铍、银等有色金属,及钽、铌、石英石、石灰石、白云白、瓷土等。 上犹县:县内蕴藏着丰富的高岭土、花岗岩、铅、锌、白银等矿产资源。据有关资料显示,高岭土储量218.2万吨;花岗岩储量252万立方米,铅、锌、白银矿石储量27.74万吨。主要有钨、铅、锌、铜、钼、银、镉、铋、锡、铁、金、稀土、瓷土、莹石、石灰石、水晶石、钾长石、煤等。 崇义县:崇义矿藏资源丰富,有铁、铜、铅、钨、锡、钼、铋、铍、金、银、锂、铷、钽、稀土、铀等金属矿;有水晶、冰州石、萤石、瓷土、磷、大理石、花岗石、硅石、石灰岩、白云岩等非金属矿;有燃料矿——煤。已开发利用的有铅、锌、钨、锡、钼、铍、金、铀、荧石、大理石、石灰岩、煤,其中钨锡为尤盛。 安远县:金属矿主要有钨矿、铅锌矿、稀土、硫铁矿、铁矿、铂钯矿、铜矿、金银矿、砂金矿、钽铌矿、钼矿、锰矿、钴矿,非金属矿主要有石灰岩、钾长石、花岗石、油页岩、膨润土、煤、水晶、云母、萤石、磷矿、高岭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