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之科学实验史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之科学实验史

【新课标高中生物课本中出现的科学实验史】

1、1543年,(比利时)维萨里发表《人体构造》,揭示了人体器官水平的结构。(法)比夏指出器官由构成。

2、1665年,(英)虎克用显微镜观察到了。

3、18世纪,(德)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学说。指出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4、19世纪,欧文顿研究发现脂溶性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于是他提出:膜是由组成。

5、1925年,两位科学家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出脂质,铺展成单层分子层,测得其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得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成。

6、1970年,科学家利用荧光分子标记细胞表面蛋白质分子,证明了细胞膜具有。

7、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细胞膜的结构为模型。

8、1773年,(意)斯帕兰札尼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消化作用。

9、1857年,(法)巴斯德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

10、(德)毕希纳从酵母细胞中获得含有的提取液,并用这种提取液成功进行了酒精发酵。

11、1926年,(美)萨姆纳提取到脲酶的结晶,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

12、20世纪80年代,(美)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也有生物催化作用。

13、1771年,(英)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实,植物可以更新。

14、1779年,(荷兰)英格豪斯通过实验发现,植物只有在条件下才能更新空气。

15、1864年,(德)萨克斯用法证明了植物光合作用生成了。

16、1880年,(美)恩格尔曼用水绵和好氧菌证明了光合作用过程中能产生氧气。

17、1941年,(美)鲁宾和卡门用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

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移的途18、20世纪40年代,(美)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

2

径,称为。

19、1958年,(美)斯图尔德通过胡萝卜的组织培养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

20、19世纪中叶,(奥地利)孟德尔运用法,提出了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1、1903年,(美)萨顿运用法,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22、20世纪,(美)摩尔根运用法,通过研究果蝇眼色的遗传证明了萨顿提出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假说。

23、1928年,格里菲斯用小鼠为实验材料,证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中含有。

24、1944年,(美)艾弗里运用化学方法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的提纯和鉴定,证明了 .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而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

25、1952年,郝而斯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26、1953年,(美)沃森和(英)克里克运用建构的方法研究确认了DNA的分子结构。

27、1958年,科学家运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以方式进行复制的。

28、1957年,克里克提出了法则。

29、1927年,(美)缪勒发现X射线能诱发并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

30、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31、19世纪初期,(法)拉马克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和遗传。

32、19世纪中叶,(英)达尔文创立了科学的生物进化学说,以为核心。

33、1857年,(法)贝尔纳提出“内环境”概念并推测内环境恒定主要依赖系统的调节。

34、1926年,(美)坎农提出了“稳态”的的概念,并提出了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和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35、1902年,(英)斯他林和贝利斯从小肠黏膜提出液中发现了促使胰液分泌的物质――。1905年,他们提出了“激素”这一名称,并提出激素在血液中起作用的概念。

36、20世纪初,(俄)巴甫洛夫建立了学说。

37、1880年,(英)达尔文通过实验推想,胚芽鞘的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的照射下,对的部分会产生某种影响。

38、1914年,(匈牙利)拜尔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造成的。

39、1928年,(荷兰)温特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认为这可能是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并命名为。

40、1934年,(荷兰)郭葛等人从植物中提取出——生长素。

41、生态学家高斯通过实验发现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的型曲线。

42、美生态学家林德曼通过对结构相对简单的天然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发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两个特点,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

【参考答案】

1、组织

2、细胞

3、细胞细胞

4、脂质

5、两层

6、流动性

7、流动镶嵌

8、化学性

9、酵母菌酒精 10、酶 11、蛋白质 12、RNA 13、空气 14、光照 15、半叶法淀粉

16、叶绿体 17、同位素标记水 18、卡尔文循环 19、全能性 20、假说-演绎21、类比推理 22、假说一演绎 23、转化因子 24、DNA 蛋白质 25、DNA

26、物理模型双螺旋 27、半保留 28、中心 29、基因突变 30、全部DNA序列31、用进废退获得性 32、自然选择 33、神经 34、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35、促胰液素化学信使 36、条件反射 37、尖端单侧光胚芽鞘下面 38、不均匀

39、生长素 40、吲哚乙酸 41、S 42、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10%~20%

【生物学模型】含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

1、物理模型: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有以下两类:

⑴天然模型——在生物研究中会利用动物来替代人体进行实验,在生物课堂上也就可以从自然环境中选择动物或植物体来对照说明研究对象结构或特征。例如: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可以选用桃形象说明其结构分布,果皮是最外层的细胞膜,果肉代表细胞质,果核与细胞核比较类似,包括了核膜和核仁。

⑵人工模型——由专业人士、教师或学生以实物为参照的仿制品。放大或缩小实物,但真实反映研究对象的特征或模拟表达生命过程。例如: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除立体的三维物理模型之外,在平面上用简化的图形表示研究对象也是一种物理模型,这种图象直观的体现各类具体对象的总体特征以及运动历程。例如:动植物细胞模式图、细菌结构模式图、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示意图等。

2、概念模型:通过分析大量的具体形象,分类并揭示其共同本质,将其本质凝结在概念中,把各类对象的关系用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来表述,用文字和符号突出表达对象的主要特征和联系。例如:用光合作用图解描述光合作用的主要反应过程,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等。

3、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对研究对象的生命本质和运动规律进行具体的分析、综合,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如,数学方程式、关系式、曲线图和表格等来表达,从而依据现象作出判断和预测。例如孟德尔的杂交实验“高茎:矮茎=3:1”,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示意图等。

2016年高三生物教材科学史知识整理

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关科学史知识整理《人教版》 必修一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P10 (1)比利时,维萨里,《人体构造》——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 (2)法国,比夏指出器官由组织构成。 (3)英国,罗伯特·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细胞(实际上是只留下细胞壁的死细胞)。(4)18世纪,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提出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细胞是构成动物体的基本单位。——提出“细胞学说”。 (5)德国,魏尔肖——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细胞。 2.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的诞生P24 (1)1886年,俄国一位科学家尝试用氨基酸装配蛋白质,试管里出现了乳白色物质——只是一些氨基酸随机连接成的多肽。 (2)1953年,英国,桑格测得牛胰岛素全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3)1958年我国科学家提出人工合成胰岛素。 1965年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全部合成。 3.国际人类蛋白质计划P25 2003年12月15日,“人类蛋白质计划”(简称HPP)宣布正式启动。 首批计划包括:我国“人类肝脏蛋白质计划”;美国“人类血浆蛋白质组计划”。 “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的总部设在我国北京。 4.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P48 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标记氨基酸(3H标记的亮氨酸) 放射性依次出现的顺序: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外 5.1974年诺贝尔奖——细胞世界探微三例P51 (1)克劳德——采用不同转速对破碎的细胞进行离心,将细胞内的不同组分分开。 (2)德迪夫——发现溶酶体 (3)帕拉德——改进电子显微镜样品固定技术,并应用于动物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发现了核糖体和线粒体的结构。1960年,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证实蛋白质合成过程。 6.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P65 (1)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避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 (2)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3)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的。 (4)1970年,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5)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7.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格雷和麦金农——通道蛋白研究P74 8.关于酶本质的探索P81 (1)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教母细胞的存在。 (2)德国,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之科学实验史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之科学实验史 【新课标高中生物课本中出现的科学实验史】 1、1543年,(比利时)维萨里发表《人体构造》,揭示了人体器官水平的结构。(法)比夏指出器官由构成。 2、1665年,(英)虎克用显微镜观察到了。 3、18世纪,(德)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学说。指出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4、19世纪,欧文顿研究发现脂溶性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于是他提出:膜是由组成。 5、1925年,两位科学家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出脂质,铺展成单层分子层,测得其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得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成。 6、1970年,科学家利用荧光分子标记细胞表面蛋白质分子,证明了细胞膜具有。 7、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细胞膜的结构为模型。 8、1773年,(意)斯帕兰札尼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消化作用。 9、1857年,(法)巴斯德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 10、(德)毕希纳从酵母细胞中获得含有的提取液,并用这种提取液成功进行了酒精发酵。 11、1926年,(美)萨姆纳提取到脲酶的结晶,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 12、20世纪80年代,(美)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也有生物催化作用。 13、1771年,(英)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实,植物可以更新。 14、1779年,(荷兰)英格豪斯通过实验发现,植物只有在条件下才能更新空气。 15、1864年,(德)萨克斯用法证明了植物光合作用生成了。 16、1880年,(美)恩格尔曼用水绵和好氧菌证明了光合作用过程中能产生氧气。 17、1941年,(美)鲁宾和卡门用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 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移的途18、20世纪40年代,(美)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 2 径,称为。 19、1958年,(美)斯图尔德通过胡萝卜的组织培养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 20、19世纪中叶,(奥地利)孟德尔运用法,提出了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1、1903年,(美)萨顿运用法,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22、20世纪,(美)摩尔根运用法,通过研究果蝇眼色的遗传证明了萨顿提出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假说。 23、1928年,格里菲斯用小鼠为实验材料,证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中含有。

高中生物必修部分科学史实验总结(整理所有)

科学史实验总结科学史实验内容: 一、细胞核的功能(必修 1P52); 二、细胞膜结构的研究历程(必修 1P66); 三、酶本质的探索(必修 1P81); 四、光合作用的研究历程(必修 1P101); 五、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必修 2P43); 六、DNA 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必修 2P53); 七、生长素的发现历程(必修 3P47); 一、细胞核的功能(必修 1P52);

二、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必修 1P65-74) 1、欧文顿:1895 年他曾用 500 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地上万次的试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由脂质组成的。 2、20 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3、1925 年,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层分子,测得単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 2 倍。他们由此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4、罗伯特森:1959 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结合其他 科学家的工作提出了生物膜的模型: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 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 成静态的统一结构。 5、1970 年,科学家通过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细胞融合实验(用发绿色荧光的染 料标记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用发红色荧光的染料标记人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 提出假说: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6、1972 年,桑格和尼克森,在“单位膜”模型基础上提出“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膜的流 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为多数人所接受。 7、1988 年美国科学家阿格雷成功地将构成水通道的蛋白质分离出来。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都与水通道的结构和功能有直接的关系。 8、1998 年美国科学家麦金农测出了钾离子通道的立体结构。 三、酶本质的探索(必修 1P78-81) 1、斯帕兰札尼:意大利人,生理学家。1773 年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2、1857 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显微观察,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 3、德国化学家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 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4、德国人化学家毕希纳把酵母细胞放在石英砂中用力研磨,加水搅拌,再进行加压过滤,得到不含酵母细胞的提取液,并用这种提取液成功地进行了酒精发酵。他将酵母细胞中引 起发酵的物质成为酿酶。 5、1926 年,美国化学家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脲酶的结晶(用丙酮做溶剂),并 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他因此荣获 1946 年诺贝尔化学奖。 脲酶 (NH2)2CO(尿素)+H2O 2 NH3+ CO2

高中生物科学史

高中生物科学史 生物科学是人类探索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的伟大历程。从古至今,科学家们以独特的视角和不懈的努力,揭示了生命的奥秘,使我们对自然界的理解更加深入。本文将回顾高中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一、微生物学的开拓 微生物学作为生物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发展历程充满了挑战与突破。17世纪,荷兰科学家安东尼·范·列文虎克首先观察到了细菌和原生动物,这标志着微生物学的诞生。在此之后,路易斯·巴斯德和罗伯特·科赫对细菌的研究,为微生物学的理论和实践奠定了基础。他们的研究揭示了细菌是许多疾病的病因,这一发现推动了医学的进步。 二、遗传学的兴起 19世纪末,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揭示了生物性状的遗传规律。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揭示了基因的存在和遗传规律。这一发现为后来的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然而,孟德尔的理论在当时并未被广泛接受,直到20世纪初,美国遗传学家托马斯·摩尔根对孟德尔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证实,遗传学才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三、DNA的发现与解析 20世纪中期,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发现了DNA(脱氧核糖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由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提出,这一发现揭示了生命的分子基础。这一发现奠定了现代生物学的基础,并为后来的基因克隆、基因编辑等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四、基因工程的兴起 随着DNA的发现和解析,人们开始利用这一工具来改良生物体。20 世纪70年代,基因工程技术的出现使得人们能够将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中,从而创造出新的生物品种。这一技术的发展为农业、医药等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例如,通过基因工程改良作物的抗病性和产量,以及利用基因工程生产疫苗和药物等。 五、生物技术的进步 随着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生物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新一代测序技术使得我们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数据。这些数据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深入研究生命过程和疾病机制的工具。生物技术的进步还推动了医药、农业和环保等领域的发展。

高中生物学史经典实验

高中生物学史经典实验 1、虎克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了细胞 1666年,英国科学家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他 把观察到的图像画了下来,并把小室称为细胞。 2、欧文顿发现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提出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1895年,欧文顿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实验,发现细胞膜对 不同物质的通透性是不一样的:凡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3、罗伯特森用电镜观察到细胞膜三层结构,提出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的三层结构,提出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4、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970年,科学家用发绿色荧光的染料标记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用发红色荧光的染料标记人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这两种细胞刚融合时,融合细胞的一半发绿色荧光,另一半发红色荧光.在37℃下经过40min,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这一实验表面细胞膜具有流动性。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基础上,提出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5、斯帕兰札尼研究消化作用实验 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扎尼做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将肉块放入小巧的金属笼内,然后让鹰把小笼子吞下去.过一段时间后,他把小笼子取出来,发现笼内的肉块消失了.证明鸟类的胃液中存在着某种化学物质,可以消化瘦肉块,现在科学表明这种物质是一种酶。6、毕希纳证明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 德国化学家毕希纳,把酵母细胞放在石英砂中用力研磨,加水搅拌,再加压过滤,得到不含酵母细胞的提取液。在提取液中加入葡萄糖,一段时间后冒出气泡,糖液变成了酒。这

高中生物科学史总结

高中生物科学史总结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1 章走近细胞 1.19 世纪30 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论证生物界的统一性(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P10) ●1543年比利时的维萨里发表巨着《人体构造》揭示人体器官水平的结构 ●法国比夏指出器官是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 ●1665年英国科学家虎克(R·Hooke)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木栓组织并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细胞 ●荷兰着名磨镜技师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 ●意大利的马尔比基用显微镜广泛观察了动植物的微细结构。但是他们并没有用“细胞”来描述其发现。 ●1838年施莱登提出细胞是构成植物的基本单位,施旺发现研究报道《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究》 ●耐格里用显微镜观察了多种上植物分生区新细胞的形成,发现新细胞的产生原来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3、组装细胞(P12) ●1995年美国科学家文特尔领导的研究小组对生殖道支原体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发现它仅有480个基因(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并筛选出300个对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基因。他们设想将生殖道支原体细胞的DNA破坏掉,再注入人工合成的基因,实现组装的目的。 第2 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英国科学家桑格经过10 年努力,终于在1953 年测得牛胰岛素

全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1965年我国科学家完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全部合成 ●2003年12月15日,人类蛋白质组计划(HPP)正式启动。 第3 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世界探微三例(P51) ●美国细胞生物家克劳德摸索出采用不同转速对破碎的细胞进行离心的方法,将细胞内的不同细胞分开。——定性定量分离细胞组分的经典方法 ●比利时的德迪夫研究胰岛素对大鼠肝组织的作用时发现了溶酶体 ●罗马尼亚的帕拉德,改进了电子显微镜,发现了核糖体和线粒体结构,1960 年,帕拉德向人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细胞“超微活动图”。形象地揭示出分泌蛋白质合成并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 第4 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19世纪末,欧文顿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得出细胞膜中的脂质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所有生物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静态模型) ●1970年,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表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1988年美国科学家阿格雷成功地将构成水通道的蛋白质分离出来。 ●1998年美国科学家麦金农测出了钾离子通道的立体结构。 第5 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1、1773 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通过实验证明,胃液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2、关于酶本质认识 ●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显微镜观察,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

高中生物科学史

高中生物科学史 P11必修1 1665年,英国虎克显微镜观察木栓组织他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命名者。 P10 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来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建立了细胞学说。 。 P11 1858年,德国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他的名言:所以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P65 19世纪末欧文顿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P65 20世纪,两位荷兰科学家实验材料:红细胞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P66 1959年,罗伯特森电镜下结论:所有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P67 1970年,科学家方法;荧光标记法结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P62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 P81 美国萨姆纳从富含脲酶的刀豆提取脲酶证明:脲酶是蛋白质。 P82 20世纪80年代,美国切赫和奥特曼发现结论:少数RNA也有生物催化功能。 P101 1771年,英国普利斯特利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小白鼠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P101 1779年,荷兰英格豪斯结论: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 P101 1845年,德国梅耶结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同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P102 1864年,德国萨克斯实验:叶片一半照光,一半遮光。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还有淀粉。 P102 1939年,美国鲁宾和卡门方法:同位素示踪法实验:一组标记H218O,另一组标C18O2, 证明: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来自于水。 P102 20世纪40年代,美国卡尔文方法:同位素标记法(标记14CO2) 证明:CO2中的C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C的途径:14CO214C314C6(卡尔文循环)P100 1880年,美国恩格尔曼实验:水绵和好氧细菌暗反应过程 证明: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P10 1865年,孟德尔实验:豌豆杂交实验方法:假说—演绎法 提出: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P书无摩尔根实验:果蝇杂交实验提出:遗传的第三大定律:基因的连锁互换定律。P12 1909年,丹麦约翰逊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一词起名“基因”。并提出表现型基因型的概念P27 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方法:类比推理法推论:基因在染色体上。 P28 美国摩尔根方法:假说—演绎法实验:白眼雄果蝇和红眼果蝇杂交实验摩尔根第一个把一个特定的基因(控制眼色基因)和一条特定染色体(X染色体)联系起来, 从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后又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P42 1928年,英国格里菲斯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方法:对照 结论:杀死的S菌具有转化因子,这种转化因子使R菌转化为有毒的S菌。 P43 1944年美国艾弗里及其同事方法:把DNA蛋白质多糖等分开单独地直接的观察各自的作用。 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多糖等不是遗传物质。 P44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方法:同位素标记法 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P47 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P 33 18世纪英国道尔顿第1个发现了色盲症,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 P110 法国拉马克提出:用进废退学说和获得性遗传 P111 19世纪英国达尔文《物种起源》为划时代的著作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 P8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P8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 通过机体各个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P9 现代观点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机制。 1

高中《生物学》实验类归纳

六、实验过程中常用试剂的作用、检测指标的设置及实验条件的调控1.化学物质的常用检测试剂或方法 (1)淀粉——一碘液 (2)还原糖一—一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沸水浴,砖红色沉淀) (3)CO 2一一—Ca(OH) 2 溶液或酸碱指示剂 (4)乳酸一一—pH试纸 (5)O 2 —一—带火星木条复燃 (6)无O 2 —一—火焰熄火 (7)蛋白质—一—双缩脲试剂(不加热,紫色反应) (8)染色体—一—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液 (9)DNA—一—二苯胺试剂(沸水浴,蓝色反应) (10)脂肪一一一苏丹Ⅲ染液(橘黄色)或苏丹Ⅳ染液(红色)2.实验结果的显示方法 (1)光合速率一—一O 2释放量或C O 2 吸收量或淀粉产生量 (2)呼吸速率一—一O 2吸收量或C O 2 释放量或淀粉减少量 (3)物质代谢途径———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4)细胞液浓度大小———质壁分离 (5)细胞是否死亡———质壁分离、细胞质流动 (6)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动物耗氧量,发育速度等 (7)生长激素的作用———生长速度(体重变化.身高变化)(8)胰岛素的作用一一—动物活动状态 (9)菌量———菌落数或亚甲基蓝溶液褪色程度 (10)大肠杆菌———伊红一一美蓝琼脂培养基(鉴别培养基)3.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 (1)增加水中氧气———泵人空气或吹气或放人绿色植物(2)减少水中氧气———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3)除去容器中的C O 2 ———NaOH溶液 (4)除去叶片中原有淀粉———置于黑暗环境中(饥饿处理)(5)除去叶片中叶绿素———酒精加热 (6)除去光合作用对细胞呼吸的于扰———给植株遮光 (7)得到单色光———棱镜色散或彩色薄膜滤光 (8)血液抗凝———加入柠檬酸钠

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的归纳

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的归纳 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的归纳 上学期间,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以下是店铺整理的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的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生物实验知识 实验一:低倍镜、高倍镜 1、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为什么? 低倍镜的视野大,通过的光多,放大的倍数小;高倍镜视野小,通过的光少,但放大的倍数高。 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如果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往往由于观察的对象不在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因此,需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并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3、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 不行。用高倍镜观察,只需转动细准焦螺旋即可。转动粗准焦螺旋,容易压坏玻片。 4、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 (1)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 (2)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楚材料为止。 5、总结:四个比例关系 a.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而目镜正好与之相反。 b.物镜头放大倍数与玻片距离:倍数越大(镜头长)距离越近。 c.放大倍数与视野亮度: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 d.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一、实验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成砖红色的Cu 2O沉淀。 葡萄糖+ Cu ( OH )2 葡萄糖酸 + Cu 2O (砖红色)+ H 2O,即Cu ( OH ) 2被还原成Cu 2O,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 2、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淀粉遇碘变蓝色。 3、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在碱性NaOH溶液中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Cu2+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二、实验材料 1、做可溶性还原性糖鉴定实验,应选含糖高,颜色为白色的植物组织,如苹果、梨。(因为组织的颜色较浅,易于观察。) 2、做脂肪的鉴定实验。应选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一般要浸泡3~4小时(也可用蓖麻种子)。 3、做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富含蛋白质的黄豆或鸡蛋清。 三、实验注意事项 1、可溶性糖的鉴定 a.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甲液、乙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前才将甲、乙液等量混匀成斐林试剂;斐林试剂很不稳定,甲、乙液混合保存时,生成的Cu ( OH ) 2在70~900C下分解成黑色CuO和水; b. 切勿将甲液、乙液分别加入苹果组织样液中进行检测。甲、乙液分别加入时可能会与组织样液发生反应,无Cu ( OH ) 2生成。 2、蛋白质的鉴定 a. A液和B液也要分开配制,储存。鉴定时先加A液后加B液;先加NaOH溶液,为Cu2+与蛋白质反应提供一个碱性的环境。A、B液混装或同时加入,会导致Cu2+变成Cu ( OH ) 2沉淀,而失效。 b、CuSO4溶液不能多加;否则CuSO4的蓝色会遮盖反应的真实

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总结 生物实验是生物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学知识,提高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本文将就高中生物学中的重要实验知识点进行总结。 1.光合作用实验 光合作用是植物在阳光下通过叶绿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实验可以通过测量释放氧气的量来判断光合作用的进行情况。 实验步骤:将水草放入水中,加入少量小苏打,使水变碱性,然后将水草放置在强光下照射。测量一定时间段内水草释放的氧气量,记录数据并分析。 2.细胞分裂实验 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形式。细胞分裂实验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和变化。 实验步骤:制作玉米根尖切片,用乙醛固定并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和变化,记录数据并分析。 3.遗传实验

遗传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研究生物遗传规律和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实验可以通过纪录下代和自交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推断出基因的遗传规律。 实验步骤:选取不同基因型的果蝇进行自交,记录下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根据数据推断基因的遗传规律,如孟德尔遗传规律等。 4.酶活性实验 酶是生物体内的重要催化剂,参与许多生物反应。酶活性实验可以通过测量酶在不同条件下催化反应的速率,来判断酶的活性和酶反应的特性。 实验步骤:将酶溶液和底物混合,控制温度和pH值,测量一定时间段内底物的减少量,记录数据并分析酶的活性和反应特性。 5.影响呼吸作用实验 呼吸作用是生命体内能量代谢的重要过程,影响呼吸作用实验可以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不同因素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实验步骤:将小麦胚芽置于不同条件下,如低温、高温、无氧等,测量一定时间段内的呼吸速率,记录数据并分析不同条件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高中生物科学史总结

高中生物科学发展史总结 同学们对年代可不做了解,主要掌握科学家以及对应的成就,但更重要的是能够以科学发展史为依据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1、虎克: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1665年,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死细胞),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 2、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对红细胞和动物精子进行了精确的描述。 3、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涉及的科学家 5、欧文顿: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 6、罗伯特森:1959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了生物膜结构的“单位膜”模型。认为细胞膜是静止的,膜蛋白的分布是对称的。 7、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为多数人所接受 与酶的发现有关的科学家 8、斯帕兰札尼: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11、萨姆纳:他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脲酶的结晶,并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荣获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 12、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有生物催化作用。 光合作用的发现涉及的科学家 13、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4、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15、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通过实验证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16、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17、卡尔文: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最终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18、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用假说演绎法,提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19、约翰逊:1909年,他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重新命名为“基因”,并提出了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21、萨顿:在研究中发现孟德尔假设的遗传因子的分离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似,并由此提出了遗传因子(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类比推理) 22、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他还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23、18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道尔顿,第1个发现了色盲症,也是第1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4、1928年,格里菲思通过实验推想,已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25、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通过实验证明上述“转化因子”为DNA,也就是说DNA才是遗传物质。 26、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法,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在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当人们发现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之后,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高中生物涉及的科学史

高中生物涉及的科学史 必修一: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涉及几个重要科学家 1、虎克:英国人,,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1665年,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 2、列文虎克:荷兰人,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对红细胞和动物精子进行了精确的描述。 3、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M.J.Sehleiden,18o4— 1881)和动物学家施旺(T.Schwann, 1810— 1882)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4、维尔肖(R.L.C.Virchow):德国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涉及的科学家 5、欧文顿(E.Overton):1895年他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地上万次的试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 6、罗伯特森(J. D. Robertson):1959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了生物膜结构的“单位膜”模型。 7、桑格(S. J. Singer )和尼克森:在“单位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为多数人所接受 与酶的发现有关的科学家

8、斯帕兰札尼:意大利人,生理学家。1783年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巴斯德:法国人,微生物学家,化学家,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 9、李比希:德国人,化学家。认为引起发酵时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10、毕希纳:德国人,化学家。他从酵母细胞中获得了含有酶的提取液,并用这种提取液成功地进行了酒精发酵。 11、萨姆纳:美国人,化学家。1926年,他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脲酶的结晶,并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荣获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 12、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有生物催化作用。 光合作用的发现涉及的科学家 13、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4、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15、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通过实验证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16、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S.Ruben)和卡门(M.Kamen)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17、卡尔文(M.Calvin,1911~):美国人,生物化学家,植物生理学家。在20世纪40年代,他及其合作者开始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经9年左右

高中生物教材科学史

高中生物教材科学史(总6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一、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涉及几个重要科学家 1、虎克:英国人,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 2、列文虎克:荷兰人,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观察到了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但没用“细胞”来描述其发现。 3、施莱登和施旺:19世纪30年代,提出了细胞学说,揭示细胞统一性和生物结构统一性。 4、魏尔肖:德国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涉及的科学家 5、欧文顿:1895年他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地上万次的试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 6、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析出来,化学分析其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7、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出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8、罗伯特森:1959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了生物膜的模型: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9、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为多数人所接受。 三、与酶的发现有关的科学家 10、斯帕兰札尼:意大利生理学家。1783年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11、巴斯德: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 12、李比希:德国化学家。认为引起发酵时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13、毕希纳:德国化学家。他从酵母细胞中获得了含有酶的提取液,并用这种提取液成功地进行了酒精发酵。 14、萨姆纳:美国化学家。1926年,他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脲酶的结晶,并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荣获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 15、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四、光合作用的发现涉及的科学家 16、普里斯特利:英国科学家,1771年,通过实验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但是,他没有发现光在植物更新空气中的作用,也不知道更新的是什么气体。 17、英格豪斯:荷兰科学家,1779年,做普里斯特利的实验,发现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 18、1785年,发现了空气的组成,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气体是氧气,吸收的是二氧化碳。 19、梅耶:德国科学家,1845年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20、萨克斯:德国科学家,1864年,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21、恩格尔曼:美国科学家,1880年,通过实验证明叶绿体释放氧气,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2、鲁宾和卡门:美国科学家,20世纪30年代,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23、卡尔文:美国人,在20世纪40年代,他及其合作者用14C标记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追踪其放射性,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了有机物中的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

高中生物必修一科学史

必修一 一、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1、维萨里:比利时人,发表巨著《人体构造》,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 2、比夏:法国人,他指出器官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 3、虎克:英国人,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1)1665年,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 称为细胞。 4、列文虎克:荷兰著名磨镜技师, (1)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观察了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 5、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德国植物学家, (1)19世纪30年代提出了细胞学说, (2)揭示生物界的统一性(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3)内容: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 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6、魏尔肖:德国人 (1)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二、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欧文顿: (1)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2)提出假说:膜由脂质组成的 2、20世纪初,科学家 (1)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3、1925年,荷兰科学家 (1)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 (2)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层分子,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3)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4、罗伯特森: (1)1959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 (2)大胆提出生物膜的模型,①所有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②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质疑: ①细胞膜复杂功能难以实现 ②细胞的生长,变形虫的运动不好解释 5、1970年,科学家

高中生物教材科学史

高中生物教材科学史 必修一 一、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涉及几个重要科学家 1、XXX:英国人,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 2、XXX:荷兰人,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观察到了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等,但没用“细胞”来描述其发现。 3、XXX和XXX:19世纪30年代,提出了细胞学说,揭示细胞统一性和生物结构统一性。 4、XXX:德国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涉及的科学家 5、XXX:1895年他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地上万次的试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 6、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析出来,化学分析其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7、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出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

面积为红细胞外表积的两倍。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必然排列为继续的两层。 8、XXX:1959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模糊的暗-亮-暗的三层布局,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了生物膜的模型:一切的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布局构成。9、XXX和XXX:提出“流动镶嵌模型”,为多半人所接受。 三、与酶的发现有关的科学家 10、XXX:意大利生理学家。1783年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11、XXX: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 12、XXX:德国化学家。认为引起发酵时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13、XXX:德国化学家。他从酵母细胞中获得了含有酶的提取液,并用这种提取液胜利地进行了酒精发酵。 14、XXX:美国化学家。1926年,他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脲酶的结晶,并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荣获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 15、XXX和XXX: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生物实验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生物实验总结 生物实验总结篇(一):高中生物实验知识总结 实验一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1、实验原理 ①叶绿体呈绿色的椭球形或球形,不需染色,制片后直接观察。②线粒体呈无色棒状、圆球状等,用健那绿染成蓝绿色后制片观察。 2、实验步骤 ①观察叶绿体:制作藓类叶片的临时装片→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叶绿体 ②观察线粒体: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健那绿染液染色)→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观察线粒体 3、注意问题 ①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 ②要漱净口腔,防止杂质对观察物像的干扰。 ③用菠菜叶带叶肉的下表皮的原因:靠近下表皮的叶为海绵组织,叶绿体大而排列疏松,便于观察;带叶肉是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 ④叶绿体在弱光下以椭球形的正面朝向光源,便于接受较多的光照;在强光下则以侧面朝向光源以避免被灼伤。 实验二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 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3、各物质作用: 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4、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 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5、注意事项: (1)画滤液细线:均匀,直,细,重复若干次(2)分离色素: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实验三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原理: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C6H12O6 + 6O2 +6H2O6 →CO2 + 12H2O +能量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C6H12O6 → 2C2H5OH + 2CO2 +少量能量 2、检测: (1)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实验四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材料:洋葱根尖(葱,蒜) 2、步骤:(1)洋葱根尖的培养(2)装片的制作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观察: (1)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2)换高倍镜下观察: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考点提示 (1)培养根尖时,为何要经常换水? 答:增加水中的氧气,防止根进行无氧呼吸造成根的腐烂。 (2)培养根尖时,应选用老洋葱还是新洋葱?为什么?

2023年广东高考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和科学实验方法及科学史(超强)

2023年广东高考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和科学实验方法及科学史(超强) 实验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必修一P26) 【实验原理】:染色剂:DNA 绿色(甲基绿试剂),RNA 红色(吡罗红试剂) 【分布】:真核生物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8%HCl作用】: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别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的作用 【选材】:无色的细胞,防止颜色干扰(人口腔上皮细胞、洋葱内表皮细胞) 【过程】:制片-水解-冲洗-染色 【实验结果】:细胞质呈红色(面积大),细胞核呈绿色。 实验二物质鉴定(必修一P19) 复原糖 + 斐林试剂(水浴加热)~砖红色沉淀 脂肪 + 苏丹III ~橘黄色 脂肪 + 苏丹IV~红色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响 1、复原糖的检测(复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1)材料的选取:复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萝卜。 (2)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 的CuSO4溶液),现配现用。

(3)步骤:取样液2mL于试管中→参加刚配的斐林试剂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参加)→水浴加热2min左右→观察颜色变化(蓝色→砖红色沉淀) 【原理】:NaOH和CuSO4反响生成Cu(OH)2,利用其氧化性起作用2、脂肪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含脂肪量越高的组织越好,如花生的子叶。(2)步骤:制作切片(切片越薄越好)将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载玻片中央 ↓ 染色(滴苏丹Ⅲ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 ↓ 制作装片(滴1~2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盖上盖玻片) ↓ 镜检鉴定(显微镜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3、蛋白质的检测 (1)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 的CuSO4溶液) (2)步骤:试管中加样液2mL→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加双缩尿试剂B液4滴 原理:在碱性条件下,Cu2+与肽键发生络合形成紫色的络合物。高温加热条件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但不断肽键。 实验三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线粒体(细胞均保持活性)(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