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科学史

高中生物科学史总结

必修1

第1 章

1.19 世纪30 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M.J.Sehleiden,18o4—1881)和动物学家施旺(T.Schwann,1810— 1882)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论证生物界的统一性(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1543 年比利时的维萨里发表巨著《人体构造》揭示人体器官水平的结构法国比夏指出器官是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

1665 年英国科学家虎克(R·Hooke)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木栓组织并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细胞

荷兰著名磨镜技师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

意大利的马尔比基用显微镜广泛观察了动植物的微细结构。但是他们并没有用“细胞”来描述其发现。

1838 年施莱登提出细胞是构成植物的基本单位,施旺发现研究报道《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究》

耐格里用显微镜观察了多种上植物分生区新细胞的形成,发现新细胞的产生原来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1858 年,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第2 章

英国科学家桑格经过10 年努力,终于在1953 年测得牛胰岛素全部氨基酸的

排列顺序

1965 年我国科学家完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全部合成

第3 章

1、美国细胞生物家克劳德摸索出采用不同转速对破碎的细胞进行离心的方法,将细胞内的不同细胞分开。——定性定量分离细胞组分的经典方法

2、比利时的德迪夫发现了溶酶体

3、罗马尼亚的帕拉德,改进了电子显微镜,发现了核糖体和线粒体结构, 1960 年,帕拉德向人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细胞“超微活动图”。形象地揭示出分泌蛋白质合成并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

第4 章

1

1、19 世纪末,欧文顿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1925 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得出细胞膜中

的脂质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3、1959 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所有生物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静态模型)

4、1972 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5、1988 年美国科学家阿格雷成功地将构成水通道的蛋白质分离出来。

6、1998 年美国科学家麦金农测出了钾离子通道的立体结构。

第5 章

1、1773 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L.Spallanzani,1729- 1799),通过实验证明,胃液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2、关于酶本质认识

1857 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显微镜观察,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的德国化学家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某些物质

德国化学家毕希纳将酵母细胞中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酿酶

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的结晶,并且通过化学实验证实脲酶是蛋白质

20 世纪80 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 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3.关于光合作用

1771 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J.Priestley,1733— 18o4),通过实验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779 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发现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植物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但不了解植物吸收和释放的究竟是什么

1817 年,两位法国科学家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出叶绿素。

1845 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提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1864 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1880 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发现好氧细菌是只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

证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场所

1939 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18O,证明光合作用中

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20 世纪40 年代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用小球藻做实验,14C 标记CO2 追踪,探明CO2 中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卡尔文循环

第6 章

1958 年,美国科学家斯图尔德,取胡萝卜韧皮部的一部分细胞,放入植物激素、无机盐等物质的培养液中培养,这些细胞旺盛地分裂和生长,形成细胞团块——根、茎、叶——植株

必修2

第1章

1、19 世纪中期,孟德尔(G.Mendel,1822-1884),奥国人,通过豌豆等植物的杂交试验,于1865年,在当地的自然科学研究学会上宣读了《植物杂交试验》论文,提出了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他被世人公证为“遗传学之父”。

2、1909 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叫做基因

第2 章

1、1903 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用蝗虫细胞作材料,研究精子和细胞形成过程,发现孟德尔假设的一对遗传因子即等位基因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体的分离非常相似

2、英国科学家摩尔根利用果蝇为实验材料,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被称为染色体遗传理论的奠基人,发现了基因的连锁互换律,人们称之为遗传第三定律

3、18 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第一个发现色盲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患者

第3 章

第1 节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1928 年,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F.Grifith,1877—1941),通过实验推想,已杀死的S 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1944 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O.Avery,1877—1955)和他的同事,通过实验证明上述“转化因子”为DNA,也就是说DNA 才是遗传物质。

1952 年,赫尔希(A.Hershey)和蔡斯(M.Chase),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在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2、DNA 分子结构和复制

1953 年,美国科学家沃森(J.D.Watson,1928 一)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

(F.Crick,1916-2004)共同提出了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1962 年,沃森、克里克和维尔金斯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威尔金斯及同事提供DNA 衍射图谱

1952 年奥地利生物化学家查哥夫提供重要信息A=T G=C

第7 章

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l9 世纪(1859 年),达尔文,在其《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必修3

第1 章

1、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

节,1857 年他提出动物生活需要两个环境——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和整个有机体生活的外环境。

2、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①稳态的概念: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②提出稳态持机制的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第2 章

1、法国学者沃泰默通过实验发现,把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会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2、英国科学家斯塔林和贝利斯,证明了小肠黏膜能产生一种化学物质进入血

液后,随血液到达胰腺,引起胰液分泌,这种物质叫促胰液素(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3、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是近代消化生理学的奠基人,他和他的学生们随后

也得出斯他林和贝利斯结论。

第3 章

1、19 世纪末,达尔文注意到了植物向光性,根据实验推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

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

长快,因而向光性弯曲

2、1910 年詹森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去琼纸片传递给下

3、1914 年拜尔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

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4、1928 年荷兰科学家温特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定是一种化

学物质。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第4 章

1952 年,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提出从系统的整体调控着眼,运用“改治结合,

根除蝗害”的战略,一方面通过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降低蝗虫密度,一方面改造飞蝗

发生地。他提出了“生态经济学”设想,

“生态工程”以及“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等一系列新观

点。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之科学实验史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之科学实验史 【新课标高中生物课本中出现的科学实验史】 1、1543年,(比利时)维萨里发表《人体构造》,揭示了人体器官水平的结构。(法)比夏指出器官由构成。 2、1665年,(英)虎克用显微镜观察到了。 3、18世纪,(德)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学说。指出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4、19世纪,欧文顿研究发现脂溶性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于是他提出:膜是由组成。 5、1925年,两位科学家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出脂质,铺展成单层分子层,测得其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得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成。 6、1970年,科学家利用荧光分子标记细胞表面蛋白质分子,证明了细胞膜具有。 7、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细胞膜的结构为模型。 8、1773年,(意)斯帕兰札尼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消化作用。 9、1857年,(法)巴斯德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 10、(德)毕希纳从酵母细胞中获得含有的提取液,并用这种提取液成功进行了酒精发酵。 11、1926年,(美)萨姆纳提取到脲酶的结晶,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 12、20世纪80年代,(美)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也有生物催化作用。 13、1771年,(英)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实,植物可以更新。 14、1779年,(荷兰)英格豪斯通过实验发现,植物只有在条件下才能更新空气。 15、1864年,(德)萨克斯用法证明了植物光合作用生成了。 16、1880年,(美)恩格尔曼用水绵和好氧菌证明了光合作用过程中能产生氧气。 17、1941年,(美)鲁宾和卡门用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 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移的途18、20世纪40年代,(美)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 2 径,称为。 19、1958年,(美)斯图尔德通过胡萝卜的组织培养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 20、19世纪中叶,(奥地利)孟德尔运用法,提出了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1、1903年,(美)萨顿运用法,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22、20世纪,(美)摩尔根运用法,通过研究果蝇眼色的遗传证明了萨顿提出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假说。 23、1928年,格里菲斯用小鼠为实验材料,证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中含有。

高中生物科学史(5篇)

高中生物科学史(5篇) 第一篇:高中生物科学史 高中生物科学史 P11必修11665年,英国虎克显微镜观察木栓组织他即使细胞的发现者,也是命名者。P10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来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建立了细胞学说。内内容容自自己己背背P111858年,德国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他的名言:所以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P6519世纪末欧文顿膜是由脂质组成的。P6520世纪,两位荷兰科学家实验材料:红细胞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P661959年,罗伯特森电镜下结论:所有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P671970年,科学家方法;荧光标记法结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P62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 P81美国萨姆纳从富含脲酶的刀豆提取脲酶证明:脲酶是蛋白质。P8220世纪80年代,美国切赫和奥特曼发现结论:少数RNA也有生物催化功能。P1011771年,英国普利斯特利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小白鼠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P1011779年,荷兰英格豪斯结论: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P1011845年,德国梅耶结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同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P1021864年,德国植物萨克斯实验:叶片一半照光,一半遮光。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还有淀粉。P1021939年,美国鲁宾和卡门方法:同位素示踪法实验:一组标记H218O,另一组标C18O2,证明: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来自于水。P10220世纪40年代,美国卡尔文方法:同位素标记法(标记14 CO2)证明:CO2中的C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C的途径: 14144 C1C6(卡尔文循环)P1001880年,美国恩格尔曼实验:水绵和好氧细菌暗反应过程证明: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P101865年,孟德尔澳国人实验:豌豆杂交实验方法: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

高中生物科学史

高中生物科学史 生物科学是人类探索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的伟大历程。从古至今,科学家们以独特的视角和不懈的努力,揭示了生命的奥秘,使我们对自然界的理解更加深入。本文将回顾高中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一、微生物学的开拓 微生物学作为生物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发展历程充满了挑战与突破。17世纪,荷兰科学家安东尼·范·列文虎克首先观察到了细菌和原生动物,这标志着微生物学的诞生。在此之后,路易斯·巴斯德和罗伯特·科赫对细菌的研究,为微生物学的理论和实践奠定了基础。他们的研究揭示了细菌是许多疾病的病因,这一发现推动了医学的进步。 二、遗传学的兴起 19世纪末,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揭示了生物性状的遗传规律。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揭示了基因的存在和遗传规律。这一发现为后来的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然而,孟德尔的理论在当时并未被广泛接受,直到20世纪初,美国遗传学家托马斯·摩尔根对孟德尔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证实,遗传学才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三、DNA的发现与解析 20世纪中期,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发现了DNA(脱氧核糖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由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提出,这一发现揭示了生命的分子基础。这一发现奠定了现代生物学的基础,并为后来的基因克隆、基因编辑等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四、基因工程的兴起 随着DNA的发现和解析,人们开始利用这一工具来改良生物体。20 世纪70年代,基因工程技术的出现使得人们能够将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中,从而创造出新的生物品种。这一技术的发展为农业、医药等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例如,通过基因工程改良作物的抗病性和产量,以及利用基因工程生产疫苗和药物等。 五、生物技术的进步 随着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生物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新一代测序技术使得我们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数据。这些数据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深入研究生命过程和疾病机制的工具。生物技术的进步还推动了医药、农业和环保等领域的发展。

高中生物科学史总结

高中生物科学史总结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1 章走近细胞 1.19 世纪30 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论证生物界的统一性(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P10) ●1543年比利时的维萨里发表巨着《人体构造》揭示人体器官水平的结构 ●法国比夏指出器官是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 ●1665年英国科学家虎克(R·Hooke)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木栓组织并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细胞 ●荷兰着名磨镜技师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 ●意大利的马尔比基用显微镜广泛观察了动植物的微细结构。但是他们并没有用“细胞”来描述其发现。 ●1838年施莱登提出细胞是构成植物的基本单位,施旺发现研究报道《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究》 ●耐格里用显微镜观察了多种上植物分生区新细胞的形成,发现新细胞的产生原来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3、组装细胞(P12) ●1995年美国科学家文特尔领导的研究小组对生殖道支原体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发现它仅有480个基因(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并筛选出300个对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基因。他们设想将生殖道支原体细胞的DNA破坏掉,再注入人工合成的基因,实现组装的目的。 第2 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英国科学家桑格经过10 年努力,终于在1953 年测得牛胰岛素

全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1965年我国科学家完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全部合成 ●2003年12月15日,人类蛋白质组计划(HPP)正式启动。 第3 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世界探微三例(P51) ●美国细胞生物家克劳德摸索出采用不同转速对破碎的细胞进行离心的方法,将细胞内的不同细胞分开。——定性定量分离细胞组分的经典方法 ●比利时的德迪夫研究胰岛素对大鼠肝组织的作用时发现了溶酶体 ●罗马尼亚的帕拉德,改进了电子显微镜,发现了核糖体和线粒体结构,1960 年,帕拉德向人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细胞“超微活动图”。形象地揭示出分泌蛋白质合成并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 第4 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19世纪末,欧文顿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得出细胞膜中的脂质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所有生物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静态模型) ●1970年,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表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1988年美国科学家阿格雷成功地将构成水通道的蛋白质分离出来。 ●1998年美国科学家麦金农测出了钾离子通道的立体结构。 第5 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1、1773 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通过实验证明,胃液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2、关于酶本质认识 ●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显微镜观察,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

高中生物科学史

高中生物科学史 P11必修1 1665年,英国虎克显微镜观察木栓组织他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命名者。 P10 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来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建立了细胞学说。 。 P11 1858年,德国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他的名言:所以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P65 19世纪末欧文顿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P65 20世纪,两位荷兰科学家实验材料:红细胞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P66 1959年,罗伯特森电镜下结论:所有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P67 1970年,科学家方法;荧光标记法结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P62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 P81 美国萨姆纳从富含脲酶的刀豆提取脲酶证明:脲酶是蛋白质。 P82 20世纪80年代,美国切赫和奥特曼发现结论:少数RNA也有生物催化功能。 P101 1771年,英国普利斯特利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小白鼠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P101 1779年,荷兰英格豪斯结论: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 P101 1845年,德国梅耶结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同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P102 1864年,德国萨克斯实验:叶片一半照光,一半遮光。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还有淀粉。 P102 1939年,美国鲁宾和卡门方法:同位素示踪法实验:一组标记H218O,另一组标C18O2, 证明: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来自于水。 P102 20世纪40年代,美国卡尔文方法:同位素标记法(标记14CO2) 证明:CO2中的C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C的途径:14CO214C314C6(卡尔文循环)P100 1880年,美国恩格尔曼实验:水绵和好氧细菌暗反应过程 证明: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P10 1865年,孟德尔实验:豌豆杂交实验方法:假说—演绎法 提出: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P书无摩尔根实验:果蝇杂交实验提出:遗传的第三大定律:基因的连锁互换定律。P12 1909年,丹麦约翰逊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一词起名“基因”。并提出表现型基因型的概念P27 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方法:类比推理法推论:基因在染色体上。 P28 美国摩尔根方法:假说—演绎法实验:白眼雄果蝇和红眼果蝇杂交实验摩尔根第一个把一个特定的基因(控制眼色基因)和一条特定染色体(X染色体)联系起来, 从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后又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P42 1928年,英国格里菲斯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方法:对照 结论:杀死的S菌具有转化因子,这种转化因子使R菌转化为有毒的S菌。 P43 1944年美国艾弗里及其同事方法:把DNA蛋白质多糖等分开单独地直接的观察各自的作用。 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多糖等不是遗传物质。 P44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方法:同位素标记法 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P47 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P 33 18世纪英国道尔顿第1个发现了色盲症,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 P110 法国拉马克提出:用进废退学说和获得性遗传 P111 19世纪英国达尔文《物种起源》为划时代的著作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 P8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P8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 通过机体各个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P9 现代观点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机制。 1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史(详细版)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史(详细版) 高中生物学史 高三往生物组1、1543年,比利时-维萨里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法国-比夏指出器官由组织组成; 2、1665年,英国-虎克用显微镜观察并命名“细胞”; 3、17世纪,荷兰-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细胞;意大利-马尔比基用显微镜广泛观察了动植物的微细结构; 4、18世纪,德国一位研究海洋生物的自然哲学家发现复杂的有机体都是一种球状小泡似的纤毛虫的聚合体; 5、1771年,英国-普里斯特利提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6、1779年,荷兰-英格豪斯发现植物体只有绿叶在光照下才能更新空气;直到1785年发现了空气的组成,人们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是O2,吸收的是CO2; 7、18世纪,英国-道尔顿发现了红绿色盲症,因此又称为“道尔顿症”; 8、1817年,英国两位科学家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出叶绿素; 9、1845年,德国-梅耶提出植物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10、1857年,法国-贝尔纳指出动物的生活需要两个环境: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和整个有机体生活的外环境; 11、1857年:法国-巴斯德提出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的; 德国-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德国-毕希纳从酵母细胞中提取了引起发酵的物质。 12、1858-德国-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13、1864-德国-萨克斯-光合作用产物除了O2还有淀粉; 14、1865-德国-萨克斯-发现叶绿素分布在一个小的结构中,后

来称之为叶绿体; 15、1866-奥地利-孟德尔-以论文形式发表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与孟德尔同时代-魏斯曼-理论上预测:在卵细胞和精子成熟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特殊的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恢复正常的染色体数目; 16、1880-德国-恩格尔曼-叶绿体在有光的情况下会产生O2; 17、1883-科学家发现马蛔虫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都只有体细胞的一半,而在受精卵中又恢复成两对染色体; 18、1883年8月7日-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 19、1886-俄国-试图用氨基酸装配蛋白质,但是仅得到氨基酸分子随机连接形成的多肽; 20、1890-科学家确认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要经过减数分裂; 21、1891-科学家描述了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减数分裂的全过程; 22、19世纪末-欧文顿-生物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3、19世纪末-达尔文-发现了植物的向光性; 24、1902-英国-斯他林、贝利斯-发现了第一种动物激素-促胰液素; 25、1903-美国-萨顿-用蝗虫细胞做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26、1909-丹麦-约翰逊-提出了“基因”的概念; 27、1909年开始-美国-摩尔根-开始研究果蝇的遗传行为,最终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28、1910年-鲍森·詹森-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29、20世纪初-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 30、1914-拜尔-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于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的; 31、1925-荷兰-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高中生物科学史(精编)

高中生物科学史(精编) 高中生物涉及的科学史 必修一 一、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涉及几个重要科学家 1、XXX:英国人,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 2、XXX:荷兰人,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对红细胞和动物进行了精确的描述,但没用“细胞”来描述其发现。 3、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XXX和动物学家XXX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4、XXX:德国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涉及的科学家 5、XXX:1895年他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地上万次的试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

6、XXX:1959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了生物膜结构的“单位膜”模型。 7、XXX和XXX:在“单元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流动镶嵌模型”。夸大膜的流动性和膜卵白分布的不对称性。为多数人所接受 3、与酶的发觉有关的科学家 8、XXX:意大利人,生理学家。1783年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9、XXX:法国人,微生物学家,化学家,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 9、XXX:德国人,化学家。认为引起发酵时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这些物质只要在酵母细胞出生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10、XXX:德国人,化学家。他从酵母细胞中获得了含有酶的提取液,并用这种提取液成功地进行了酒精发酵。 11、XXX:美国人,化学家。1926年,他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脲酶的结晶,并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荣获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

高中生物学史总结归纳_高中生物学史总结

高中生物学史总结归纳_高中生物学史总结 生物学史是人类从古至今对生命研究的过程,需要高中学生掌握并记忆。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高中生物学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学史:必修一 1、虎克:英国人,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1665年,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 2、列文虎克:荷兰人,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对红细胞和动物精子进行了精确的描述。 3、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M.J.Sehleiden,18o4—1881)和动物学家施旺(T.Schwann,1810—1882)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4、维尔肖(R.L.C.Virchow):德国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涉及的科学家 5、欧文顿(E.Overton):1895年他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地上万次的试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 6、罗伯特森(J. D. Robertson):1959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了生物膜结构的“单位膜”模型。 7、桑格(S. J. Singer )和尼克森:在“单位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为多数人所接受。 酶的发现涉及的科学家 8、斯帕兰札尼:意大利人,生理学家。1783年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巴斯德:法国人,微生物学家,化学家,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

高中生物科学发展史总结

高中生物科学发展史总结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1、虎克: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1665年,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死细胞),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 2、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对红细胞和动物精子进行了精确的描述。 3、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 5、欧文顿: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 6、罗伯特森:1959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了生物膜结构的“单位膜”模型。认为细胞膜是静止的,膜蛋白的分布是对称的。 7、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为多数人所接受 与酶的发现 8、斯帕兰札尼: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11、萨姆纳:他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脲酶的结晶,并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荣获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 12、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有生物催化作用。 光合作用的发现 13、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4、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15、 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通过实验证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16、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17、卡尔文: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最终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18、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用假说演绎法,提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19、约翰逊:1909年,他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重新命名为“基因”,并提出了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21、萨顿:在研究中发现孟德尔假设的遗传因子的分离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似,并由此提出了遗传因子(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类比推理) 22、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他还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23、18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道尔顿,第1个发现了色盲症,也是第1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4、1928年,格里菲思通过实验推想,已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25、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通过实验证明上述“转化因子”为DNA,也就

2023年高中生物教材中科学发展史的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教材中科学发展史旳归纳 必修一 一、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波及几种重要科学家 (09广东高考理基38)施莱登和施旺共同提出: A .细胞学说 B .分离定律 C.进化学说 D .中心法则 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波及旳科学家

练习:从Larry Frye旳小鼠荧光试验旳过程和现象中,我们可以得出细胞膜:A、具有蛋白质和脂质 B、具有磷脂双分子层C、有流动性 D、轻易染色而发光 (2023年江门调研)提出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旳科学家是: A、欧文顿 B、罗伯特森 C、桑格和尼克森 D、施旺和施莱登 三、与酶旳发既有关旳科学家 四、光合作用旳探究历程波及旳科学家

练习:在光合作用旳发现过程中,几位科学家做了几种著名旳试验,有关这些试验设计在逻辑上旳严密性和意义,不对旳旳是( ) A、普里斯特利把小鼠和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旳玻璃罩内,小鼠不会死亡——证明了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吸取CO2,放出O2,从而更新了空气。 B、萨克斯把绿色叶片曝光,遮光部分是作为对照处理——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C、恩吉尔曼用水绵和好氧细菌以极细光束照射,曝光是作为对照处理——证明了氧气由叶绿体释放出来,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旳场所。 D、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分别标识CO2和H2O,供绿色植物运用,分析各自放出旳氧——证明光合作用释放旳氧气所有来自H2O。 必修二 一、遗传方面旳科学家 二、DNA是重要旳遗传物质

(09广东高考生物9)艾弗里等人旳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和赫尔希与蔡斯旳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试验在设计思绪上旳共同点是: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 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 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旳效应 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旳传递 三、DNA分子旳构造和复制 四、生物进化 必修三

高中生物科学发展史梳理

高中生物科学发展史梳理 生物科学发展史既包括科学家对生命现象的研究过程,又包括科学家研究生命现象时所持有的不同观点和态度。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科学发展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科学发展史: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1、虎克:英国人,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1665年,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 2、列文虎克:荷兰人,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对红细胞和动物精子进行了精确的描述。 3、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M.J.Sehleiden,18o4—1881)和动物学家施旺(T.Schwann,1810—1882)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4、维尔肖(R.L.C.Virchow):德国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涉及的科学家 5、欧文顿(E.Overton):1895年他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地上万次的试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 6、罗伯特森(J. D. Robertson):1959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了生物膜结构的“单位膜”模型。 7、桑格(S. J. Singer )和尼克森:在“单位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为多数人所接受。 酶的发现涉及的科学家 8、斯帕兰札尼:意大利人,生理学家。1783年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巴斯德:法国人,微生物学家,化学家,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科学发展史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科学发展史 一、细胞学说的建立 1、比利时的维萨里指出:器官是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 2、英国人虎克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 (小室)这个词来对“细胞”命名。 3、列文虎克,首次观察到活细胞,观察过原生动物、人类精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 4、19世纪30年代德国人施莱登、施旺提出“细胞学说(Cell Theory)”主要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意义:它揭示了细胞结构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5、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新细胞是通过分裂获得。 二、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1895年欧文顿:发现脂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20世纪初分离出哺乳动物红细胞膜主要化学成分分析,得出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 3、1925年荷兰科学家Gorter和Grendel 实验:从细胞膜中提取脂质,在水面上铺成单层分子,发现面积是细胞膜的2 倍,提出假说:细胞膜中的磷脂是双层的。 4、20世纪40年代,有学者推测蛋白质是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的两侧。 5、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生物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 的三层结构构成的静态统一结构。 6、1970年Larry Frye等实验,用绿色荧光的染料标记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用发红色荧光的染料标记人细胞表 面的蛋白质分子,蒋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种颜色荧光均匀分布。这一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7、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磷脂双分子层是轻油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 三、酶的发现: 1、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用实验证明: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 2、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从胃液中提取了胃蛋白酶; 3、巴斯德之前:发酵是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 4、1875年巴斯德(法、微生物学家):发酵与活细胞有关;发酵是整个细胞。 5、同年利比希(德、化学家):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释放出某种物质,引起发酵。 6、同年比希纳(德、化学家):获得不含酵母细胞的提取液,但未能分离鉴定出酶。 7、1926年美、科学家萨姆纳:从刀豆种子提纯出来的脲酶是一种蛋白质。 8、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与奥特曼(美、科学家):少数RNA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四、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1648年海尔蒙脱(比利时),把一棵2.3kg的柳树苗种植在一桶90.8kg的土壤中,然后只用雨水浇灌而不供给任何其他物质,5年后柳树增重到76.7kg,而土壤只减轻了57g。指出:植物的物质积累来自水 2、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容易窒息而死,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3、1779年荷兰医生英格豪斯,做了500多次实验,发现普里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下才能成功。 4、1785年,由于空气组成的发现,人们明确了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气体是氧气,吸收的是二氧化碳。 5、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6、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把绿叶放在暗处理的绿色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 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色。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7、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格尔曼把水绵和好氧细菌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细菌只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果临时装片暴露在光下,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的部位。证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8、1939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追踪水中的氧和二氧化碳中的氧。第一组相植物

高中生物教材科学史

高中生物涉及的科学史 1 必修一 一、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涉及几个重要科学家 1、虎克:英国人,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 2、列文虎克:荷兰人,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观察到了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但没用“细胞”来描述其发现。 3、施莱登和施旺:19世纪30年代,提出了细胞学说,揭示细胞统一性和生物结构统一性。 4、魏尔肖:德国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涉及的科学家 5、欧文顿:1895年他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地上万次的试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 6、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析出来,化学分析其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7、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出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8、罗伯特森:1959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 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了生物膜的模型: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9、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为多数人所接受。 三、与酶的发现有关的科学家 10、斯帕兰札尼:意大利生理学家。1783年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 消化作用。 11、巴斯德: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 12、李比希:德国化学家。认为引起发酵时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这些物质 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13、毕希纳:德国化学家。他从酵母细胞中获得了含有酶的提取液,并用这种 提取液成功地进行了酒精发酵。 14、萨姆纳:美国化学家。1926年,他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脲酶的结晶,并用 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荣获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 15、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四、光合作用的发现涉及的科学家 16、普里斯特利:英国科学家,1771年,通过实验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但是,他没有发现光在植物更新空气中的作用,也不知道更新的是什么气体。 17、英格豪斯:荷兰科学家,1779年,做普里斯特利的实验,发现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

高中生物科学史

高中生物科学史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1、虎克:英国人,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1665年,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 2、列文虎克:荷兰人,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对红细胞和动物精子进行了精确的描述。 3、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M.J.Sehleiden,18o4— 1881)和动物学家施旺(T.Schwann,1810— 1882)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4、维尔肖(R.L.C.Virchow):德国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涉及的科学家 5、欧文顿(E.Overton):1895年他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地上万次的试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 6、罗伯特森(J. D. Robertson):1959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了生物膜结构的“单位膜”模型。 7、桑格(S. J. Singer )和尼克森:在“单位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为多数人所接受。 酶的发现涉及的科学家 8、斯帕兰札尼:意大利人,生理学家。1783年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巴斯德:法国人,微生物学家,化学家,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 9、李比希:德国人,化学家。认为引起发酵时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10、毕希纳:德国人,化学家。他从酵母细胞中获得了含有酶的提取液,并用这种提取液成功地进行了酒精发酵。 11、萨姆纳:美国人,化学家。1926年,他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脲酶的结晶,并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荣获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 12、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有生物催化作用。 光合作用的发现涉及的科学家 13、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4、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15、 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通过实验证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16、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S.Ruben)和卡门(M.Kamen)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17、卡尔文(M.Calvin,1911~):美国人,生物化学家,植物生理学家。在20世纪40年代,他及其合作者开始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经9年左右的研究,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

高中生物教材科学史

必修一 一、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涉及几个重要科学家 1、虎克:英国人,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 2、列文虎克:荷兰人,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观察到了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但没用“细胞”来描述其发现. 3、施莱登和施旺:19世纪30年代,提出了细胞学说,揭示细胞统一性和生物结构统一性。 4、魏尔肖:德国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涉及的科学家 5、欧文顿:1895年他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地上万次的试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 6、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析出来,化学分析其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7、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出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8、罗伯特森:1959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了生物膜的模型: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9、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为多数人所接受。 三、与酶的发现有关的科学家 10、斯帕兰札尼:意大利生理学家。1783年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11、巴斯德: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 12、李比希:德国化学家。认为引起发酵时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13、毕希纳:德国化学家。他从酵母细胞中获得了含有酶的提取液,并用这种提取液成功地进行了酒精发酵。 14、萨姆纳:美国化学家。1926年,他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脲酶的结晶,并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荣获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 15、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四、光合作用的发现涉及的科学家

生物科学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生物科学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生物教学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其中,生物科学史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教育价值,逐渐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本文将从生物科学史的概念、教育价值、应用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高中生物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一、生物科学史的概念 生物科学史是生物学发展历程的历史记录,涉及生物学各个领域的发展过程、重要发现和基本理论。它反映了人类对生命科学的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同时也展现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哲学的运用和发展。 二、生物科学史的教育价值 1、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引入生物科学史,可以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知识的起源、发展和应用过程,从而增强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科学精神:生物科学史上的众多发现都是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推理和创新得到的。通过学习这些发现,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3、增强实践能力:生物科学史中蕴含了许多实验方法和观察手段,通过学习和模拟这些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4、理解生物科学本质:通过学习生物科学史,可以让学生了解生物科学的本质和规律,认识到生物科学的重要性及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三、生物科学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结合教材内容,合理引入生物科学史: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引入相关的生物科学史知识。例如,在学习细胞膜的结构时,可以引入19世纪末期罗伯特·布朗和欧内斯特·布朗通过实验发现细胞膜结构的历程。 2、利用科学故事,增强课堂趣味性:通过讲述有趣的科学故事,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基因的概念时,可以引入摩尔根通过果蝇实验发现基因的历程。 3、借助多媒体技术,呈现历史场景: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呈现历史场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和科学发现的过程。例如,在学习DNA双螺旋结构时,可以播放克里克和沃森在剑桥大学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视频资料。

2023届高中生物新教材科学史归纳

高三三轮复习 教材中的生物科学史 一、细胞学说的建立:P3-4 1.1543 年,法国的________指出:器官是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 2.1665 英国人_____(Robert 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 倍)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小室)这个词来对“细胞”命名。3.1680 荷兰人_____________(A. van 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_______,观察过原生动物、人类精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 4.“细胞学说” 主要建立者是_______________,后人根据他们的研究结果进行___________。(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它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阐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5.1858 年德国的____________:新细胞是___________获得。 6.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是_______年由______国科学家合成的________________。 二、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P42-44 7.1895年___________ :发现脂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膜是由“____________”组成的。8.20 世纪初分离出哺乳动物红细胞膜主要化学成分分析,得出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其中_______含量最多。 9.1925 年荷兰科学家Gorter 和Grendel 实验:用______从______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层分子,测得单分子层面积是细胞膜的 2 倍,提出假说:_____________________。10.1935年,英国学者____________和研究了细胞膜的表面张力,他们发现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他们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959 年罗伯特森(J.D.Robertsen)实验: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_____________的三层结构,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所有生物都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中间的亮层是_____分子,两边的暗层是______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为_____的统一结构。 12.1970 年Larry Frye 等实验:将人和鼠的细胞膜用不同的__________标记后,让两种细胞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