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文献综述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文献综述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文献综述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文献综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文献综述

第一部分绪言

在这一部分中,着重介绍基础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发生的历史背景,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取得的成就,通过对原有课程标准的深入分析,进而提出课程改革是当务之急,并预测其走向和趋势,最后给出改革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对策。

第二部分历史发展

在我国基础义务教育阶段,由于过去课程普遍反映为繁,难,偏,旧,很不适宜当今社会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此年龄阶段的心理发育的特点,所以课程改革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自2003年起提出新课程改革的方法和思路,2007年开始加大了改革的深度和力度,从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第三部分现状分析

在这一部分,我着重分析几个重点问题,并且以此为突破口,希望管窥蠡测对整个新课程改革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进一步明白新课程改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一关于语文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

新的语文课程理念包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即人文性,实践性和民族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二当今课堂教学中的异化现象

在异彩纷呈的教学新现象中,我有一些明显的感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轻知识与技能的传授;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教学过程重合作探究,轻独立思考。从而在一些课程上造成了本末倒置,缘木求鱼。

三新课改与学校文化的重建

学校应该是一个目标明确的场所,一个相互交流思想的场所,一个充满正义感的场所,一个纪律严明的场所,一个互相关心的场所,一个欢庆聚会的场所。构建和谐校园,追求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应该是终极追求。所以,它的基本观点有:无限相信教师和学生的潜力;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实验的基本途径有: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建设数码社区;构筑理想殿堂;优化家校合作。对于现行体制,有四大改变: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传统教育改革和科研的范式。

四对于教师对于新课改的冷漠态度的审视

这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教师个体被动,专业自主权欠缺;竞争专制的学校文化氛围;封闭保守的传统文化教育观念。如下建议仅供参考:倡导自我更新的教师专业发展;营造合作民主的学校氛围;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创立健康的社会运行机制和人文环境。

五新课改推行过程中的欠缺

难以拿捏指导的力度,教师的教学无所适从;难以适应师生关系的改变,教师担心失去尊严;难以整合过去的经验,教师对知道缺乏信心;难以通晓评估的理念,教师指导压力重重;难以整合多元化学习经历,教师的理解更添困惑。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教师的专业发展要以教师的专业需要为起点;关注教师是环境互动的产物,伙伴协作致力于改变情景脉络。

第四部分未来趋向及建议

课程改革的必然性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新课程改革是大势所趋,不可回避的。关键是,如何在这一过程中让各方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我认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都要给与高度的更关注和理解,提出自己的合理的意见和看法,以供参考。

第五部分参考文献目录

【1】福建教育2007年第3期新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重建

【2】宁夏教育科研2008年2月考试改革:推行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的抓手

【3】陕西教育2009年第6期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动起来

【4】教育探究2007年12月新课程改革遭遇教师冷漠态度的文化审视

【5】陕西教育2009年2期课程改革需直击课堂

【6】新课程学习2009年9月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中的异化现象

【7】青年教师2006年11月教师实施课程改革究竟欠缺什么

【8】课改实践2008年7期新课程改革中应处理好几种关系

有关新课程实施的参考文献

有关新课程实施的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EB/OL]. 国务院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EB/OL]. . com/view/. [3]吴小鸥.《新课程改革教材建设十年回顾及趋势展望》[J]教育科学研究 2012′1 [4] 陈兴中,付强,蔡小蓉. 《盘点新课堂——成都市郫县新课程改革调研报告》[J].教育科学论坛.2010 年第 1 期(总第 271 期) [5] 杨新宇.《西部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 《教学与管理》 2012年2月20日 [6] 张文革. 《重庆市初中地理学科新课程课堂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 万方数据:王毓殉. 《天津市普通高中教师适应新课改情况调研报告》[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年4月第2期 [8] 董洪丹,卢志,李维明,陈静亦,贾贵洲. 《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J]. 教育科学论坛. 2011年第3期(总第285期) [9] 白秀英、任丽平. 《陕西省高中物理新课程实施情况调查》[J].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11月.第24卷第4期 [10] 孙枝莲,胡卫平,温彭年,李金碧. 《山西省初中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报告》[J]. 教育理论与实践.第25卷(2005年)第7 期第35-39页 [11] 赵爱君.《浅谈实施县级中学新课程改革》[J]. 科技教育.发展月刊 [12] 杭州市教育局调查组.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J]. 新课程在实施 [13] 马仲明①马力②. 《湖南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调研报告》[J].当代教育论坛.2009年第4期(下半月刊) [14] 万伟. 《高中教师在变革中成长———基于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调查报告》[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年第8期 [15] 万伟. 《高中教师在变革中成长———基于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情况调查报告》[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年第8期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文献综述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文献综述 第一部分绪言 在这一部分中,着重介绍基础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发生的历史背景,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取得的成就,通过对原有课程标准的深入分析,进而提出课程改革是当务之急,并预测其走向和趋势,最后给出改革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对策。 第二部分历史发展 在我国基础义务教育阶段,由于过去课程普遍反映为繁,难,偏,旧,很不适宜当今社会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此年龄阶段的心理发育的特点,所以课程改革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自2003年起提出新课程改革的方法和思路,2007年开始加大了改革的深度和力度,从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第三部分现状分析 在这一部分,我着重分析几个重点问题,并且以此为突破口,希望管窥蠡测对整个新课程改革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进一步明白新课程改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一关于语文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 新的语文课程理念包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即人文性,实践性和民族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二当今课堂教学中的异化现象 在异彩纷呈的教学新现象中,我有一些明显的感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轻知识与技能的传授;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教学过程重合作探究,轻独立思考。从而在一些课程上造成了本末倒置,缘木求鱼。 三新课改与学校文化的重建 学校应该是一个目标明确的场所,一个相互交流思想的场所,一个充满正义感的场所,一个纪律严明的场所,一个互相关心的场所,一个欢庆聚会的场所。构建和谐校园,追求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应该是终极追求。所以,它的基本观点有:无限相信教师和学生的潜力;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实验的基本途径有: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建设数码社区;构筑理想殿堂;优化家校合作。对于现行体制,有四大改变: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传统教育改革和科研的范式。 四对于教师对于新课改的冷漠态度的审视 这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教师个体被动,专业自主权欠缺;竞争专制的学校文化氛围;封闭保守的传统文化教育观念。如下建议仅供参考:倡导自我更新的教师专业发展;营造合作民主的学校氛围;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创立健康的社会运行机制和人文环境。 五新课改推行过程中的欠缺 难以拿捏指导的力度,教师的教学无所适从;难以适应师生关系的改变,教师担心失去尊严;难以整合过去的经验,教师对知道缺乏信心;难以通晓评估的理念,教师指导压力重重;难以整合多元化学习经历,教师的理解更添困惑。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教师的专业发展要以教师的专业需要为起点;关注教师是环境互动的产物,伙伴协作致力于改变情景脉络。 第四部分未来趋向及建议

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文献综述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文献综述摘要:教师专业化是当前国际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的重要领域。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日益受到关注,但我国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却不容乐观。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学者有关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内容主要涉及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概述,影响因素,基本阶段以及途径和策略。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途径和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概述 1.教师专业发展 刘湘溶在《简析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中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可以理解为“个人成为教学的专业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的一个转变过程”。[1] 周慧霞在《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探究》一文中提到:“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下教育改革实践的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是适应当今时代潮流与改革潮流的。”[2] 2.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很多资料以及国内外的一些文献研究得出:就专业发展而言,语文教师应有什么不同数学教师之处,小学老师应有什么不同之于中学老师之处,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这方面可资利用的研究成果,而这样的分学科分学段的教师专业发展更有助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 周慧霞主要从语文教育要求的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来阐述小学语文的专业发展。她认为,语文教师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要真切地体会到语文学科所具有的深厚的人文魅力;再次语文教师要树立言语本位的教学观和语文教学的实践观。最后,要实现这些观念的转变,首先需要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扮演,努力在各个方面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周慧霞认为,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小学语文教师在一定的专业发展背景支持下,通过反思基本认同或形成新的小学语文教育理念,并不断扩充、更新原有专业结构,主动实现自我的专业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教师作为主体性因素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但要实现如理论上所提倡的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现实的影响因素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人为的氛围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1.外部因素 周慧霞认为外部原因有以下几个: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研究文献综述

2011年12月,教育部印发包括义务教育语文在内的十九个学科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坚持了《语文课标实验稿》的改革思路和基本理念,同时又根据社会和教育的发展需要,进行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等方面的修订和完善,修改达二百多处!课程标准的完善更新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指引着各学科教改的前进方向。《语文新课标》一经发行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语文教育届掀起了一股研究探讨《语文新课标》的风潮,教育类期刊高频出版相关文章。随着2012年秋季学期《语文新课标》的实施,针对《语文新课标》的研究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研究范围涉及比较研究、课程性质、课程理念、教学建议、增删条目等方面。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通过“文献”,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主题,搜索出2012年至2014年10月共652篇文献。本文中,重点对发表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1年)的文章进行分析,尝试总结归纳出目前关于《语文新课标》研究的重点与不足,为下一轮课程标准的修订提供理论支持,推进语文学科的建设。 一、搜索结果分析 从总体发展趋势看,《语文新课标》研究具有明显的时间分布特征:集中在2012年和2013年,2014年陡然下滑。如此短暂的三年,研究文献竟有552篇之多,涉及期刊论文、优秀硕士论文、会议论文。2014年的研究降温也暗示出《语文新课标》研究告一段落,对此前的文献进行整理也显得尤为必要。 对文献主题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对《语文新课标》进行整体解读的文章数量最高,其次是比较研究,学习体会占很大一部分。对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内容和实施建议的文献研究也有一定数量。 研究《语文新课标》的文献作者中,绝大多数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小学教师作者不到百分之十,同时,这小部分一线教师的写作内容多偏向于学习心得体会等主观体会类,比如陈宝铝《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学习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之浅见》(2013年)。 二、《语文新课标》研究的角度 (一)比较研究 1.与2001年版《语文课标实验稿》相比 从时间横向上看,《语文新课标》批判继承《语文课标实验稿》(2001年)的内容与改革思路,在众多二者的对比研究文献中,较为系统全面的是扬州大学马琳的硕士论文《2011年版和200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比较研究》(2013年),该论文从两版语文课程标准产生的背景、课程标准的内容和结构三方面进行比较,其中课程标准内容比较部分包括前言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附录,基本覆盖《语文新课标》的全部范畴,文章最后还对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进行了思考并提供相应建议。 2.与国外母语课程标准进行对比 通过统计发现与我国进行比较研究的国家有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以及英国等等。在这些国家中,将美国作为比较对象的频率较高。其中硕士论文如湖南师范大学杨益斌《中美母语课程标准小学写作部分的比较》(2012年),期刊文献有曾素林、郭元祥二人共同撰写的《中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比较及启示》,他们通过两国课程标准理念与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标准实施建议的比较得出我国的课程标准在体现教育公平、课程目标设置等方面的不足以及三条完善途径:“重视相关研究结论和研究证据的支持,提高课程标准的实证性;着力课程目标细化、具体化,增强其可操作性、可评估性;加强学科联系和渗透,重视跨学科学习语文。”[1]

关于教育改革的障碍文献综述

关于教育改革的障碍文献综述 xxx (xxxx大学xxx学院,xx ) 一、前言 在我国教育领域中,改革与发展同步,教育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在相应的改革中取得的,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这些阻碍会影响教育前进的步伐,此篇文献检索的目的在于总结归纳教育改革的阻碍,使教育改革的阻碍清晰化,进而加快教育改革的进程,促进教育改革的发展。 “障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阻碍、不通畅;阻碍物”。教育改革中的障碍应指阻碍教育改革顺利进行的各种要素,阻碍在任何一个情境中都可能是无数的。这些要素有人称作“矛盾”、“阻抗”、“阻碍”、“阻力”等。本文综述的对象为中国这个区域,主要总结归纳教育改革的障碍主要的来源及类型和一些措施和手段去克服这些障碍。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存在许多阻碍,主要包括心理障碍、工作方面的障碍、社会方面障碍、经济方面障碍。这些障碍对教育有不用作用的影响。 二、主题 通过对搜索到的文章进行归纳和总结,大致总结出关于教育改革的阻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心理方面的障碍 心理方面的改革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教育改革想有突出成就,必然要突破人们的心理障碍,纵观全国大部分地区,发现人们的心理障碍具体表现在 1.守旧,安于现状:由于思想观念陈旧,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对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观念、新事物不理解、不接受,因而反对改革。 2. 对失败的顾虑、担心前途的忧虑心理:许多教职工担心他们对改革的调整能力,担心自己能否在新的工作环境中维持和改进自己的业绩;有些人感到不踏实,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达到新的业绩水平。所以对改革顾虑重重,进而反对改革。 3.性格弱点:如有的人气量狭小,容不得别人提出新见解或率先作出改革,因而,只要不是他自己提出的改革,他都会一概反对。再如,有的人厌恶强制性的改革,你要我这么做,我偏要那么做。所以,学校提出改革要求时,他就对着干。 4、小富即安,知足常乐的满足心理:小富即安,知足常乐的满足心理。 第二、工作方面障碍 工作方面的障碍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工作方面。教育改革对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变革,而一些老教师长期使用原始的教材,原始的教师教学方法,

浅谈教育公平的文献综述

浅谈教育公平的文献综述 姓名:李丞浩学号:133160235 摘要:公平是人类始终追求的目标,而教育公平是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随着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教育公平问题也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教育公平是我国目前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问题在教育领域的折射和反映,也是公平价值观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延伸,教育的不公平是最大的社会不公平。 关键字:教育公平;对策;原因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主要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方面。教育公平的基本内容就是实现教育利益分配的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之本。关于教育公平我国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教育不公平问题在我国当前社会中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因此,全面理解教育公平有重大的意义。 一、关于教育公平内涵的研究 (一)伦理学视角。从伦理学视角来看,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在伦理学上,公平更多地被理解为公正、正义。教育公平的内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第二层次是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第三层次是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而通常,这三个层次被概括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从伦理学来看,教育的不公平是最大的社会不公平,因为教育的不公平不仅影响人的一生,而且影响世代人的平等发展。 (二)经济学视角。我国近十年关于教育公平的讨论是从经济领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命题切人的。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教育公平是与教育效率相关的概念。从经济学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来看,教育公平本质是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率的动态平衡,教育公平的核心价值是平等与效率。 (三)法学视角。从法学角度看,教育公平就是受教育权利的普遍化问题,是一个基本人权问题。受教育权利的发展经历了从平等到不平等,又趋于平等的演变过程,由一种少数人的特权转化为普遍的公民权利并受到法律的肯定和保护是现代社会才出现的现象。目前,受教育已经从自然权利发展为法律权利从不平等的特权发展为普遍的乎权从义务性规范发展成为以权利为本位的,权利与义务统一的法律规范从个人权利发展成为民族的、国家的乃至全人类的共同权利。 (四)社会学视角。基于这一视角的研究,主要从社会学中关于社会分层的观点,探讨社会分层(包括经济分层与文化分层)与教育获得之间的关系,认为阶层差距也成为除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性别差距之外影响教育公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想改变教育不公平现状,除了进行教育改革,更为重要的是要进行彻底的社会改革,从根源上来改变产生教育不平等的社会制度本身。 (五)法理学视角。 当我们从法理学的视角看待教育公平问题时,教育公平不仅指教育主体在教育活动中对每一个教育对象的公平和对教育对象评价的公平,它还是一种在“比例平等”原则支配下的有关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获得平等待遇的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法律制度。 二、关于教育公平特点的研究 (一)原则性。从教育公平的实现过程看,教育公平要体现平等原则、补偿原则和差异原则。教育资源配置的平等原则包括受教育权平等和教育机会平等两个方面,该原则强调教育起点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文献综述

有关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文献综述: 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特点与对策 【参考文献:领导科学2011年05期王振海; 刘文俭; 青岛行政学院; 青岛行政学院管理学教研部;】 根据此篇文章,与前四次改革相比,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具有的鲜明时代特点: 特点一是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在机构设置方面,中央对机构具体设置形式、名称、排序等,不统一要求上下对口,有条件的地方课加大机构整合力度,合并一些职能相同相近的部门,甚至允许一个部门对应上级几个部门。 特点二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机构改革在职能定位、理顺体制、机构设置、责任界定、层级分工等各个环节,都紧紧围绕并体现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突出强调地方政府要更好履行职责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特点三是责任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央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要求,在赋予部门职权的同时,明确其承担的责任,要通过“三定”(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工作,实现权责统一,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推动责任政府建设。 特点四是首次提出机构编制备案制度个层级调剂制度。中央要求,要严格执行机构编制审批程序和备案制度。改革过程中,人员编制虽然总额不得突破现有规模,但是在同一层次内,可以根据职能的调整,对人员编制实行动态管理,实现有增有减,优化结构;如需跨层级调整必须按程序报批。这在历次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是首次,是针对新一轮改革的特别创新之举,充分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 推进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要体现: 1、城乡一体原则。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应当遵从“城乡一体化”发展原则,在机构设置和职 能整合上要体现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城乡劳动就业的统筹,以更好地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 2、满足需要原则。一要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三满足利益多 远的需要(充分考虑地方利益、地区利益、行业利益、阶层利益的平衡,既要构建合理的利益配置机制,又要防止追逐违法利益);四要满足技术发展需要(转向建设以流程为中心的流程导向型政府,整合政府资源,再造工作流程,减少管理层级,实行扁平化管理) 3、统筹兼顾原则。统筹兼顾职能设置、权利配置、府际改革(即统筹上下级政府机构改革, 以利于形成上下合力1。使得行政成本1+1<2,行政效率1+1>2)各种内外上下级关系。 1石亚军,施正文.探索推行大部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8(2):9-11

教师专业发展之文献综述

国际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行政与政策学系卢乃桂钟亚妮 [摘要] 教师专业发展在当前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介绍西方国家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的最新进展,并探讨教育政策环境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文章阐述教师专业发展的界定、目的、功能、影响因素及其评价,指出教师学习和学习社群在西方学术讨论中已经成为探讨焦点。国家和市场对西方国家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变革教师学习国家市场 20世纪中叶以来,战后的经济扩张、冷战、民主权利运动以及史无前例的科学与技术革命——从空间探索到计算机时代的崛起——皆深深影响着教育研究、教育理论和实践(Lieberman, 1998)。[1]随着以综合国力竞争为主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教育质量便成为国际竞争中致胜的关键。世界各国纷纷推行教育改革。在众多教育改革的政策与实践中,教师和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旨在提高所有学生学习成就的教育改革和学校改进的关键(Fullan & Hargreaves, 1996)。[2] 当前,我国教师教育面临着许多重大变化。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2005年度教师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从教育外部来看,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对我国教师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教育内部来看,我国教育的改革发展,对教师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我国教师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在理念、制度、政策和实施等层面上,都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袁贵仁,2005)。[3] 综观当前竞争激烈的国际形势及我国自身的发展需要,西方国家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和实践对中国的教师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介绍西方国家教师专业发展的最新进展,并讨论政策环境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文章阐述教师专业发展的界定、目的、功能、影响因素及其评价,指出教师学习和学习社群在西方学术讨论中已经成为探讨焦点。国家和市场对西方国家的教师专业发展有重要影响。 一、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变革 二战以来,伴随着全球化的浪潮,世界已经进入到信息时代和后工业时代。全球社会日趋复杂,这需要人们不断学习以应对各种挑战,同时也对教育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世界各国纷纷推行教育改革,希望通过大力发展教育,建立本国或者本地区潜在的、庞大的人才库,从而提高综合国力,维持或增强其在全球化市场中的竞争力(卢乃桂,2000)。[4]80年代以来,美国先后进行了三波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第一股浪潮旨在通过国家指令性课程和考试提高成绩和成就;第二股浪潮旨在改进教学和教师教育;第三股浪潮在重构学校的同时,为学习设定更加富有挑战性的标准,以达至更好的结果(Speck & Knipe, 2001)。[5] 在上述诸多教育改革的政策与实践中,各地学者都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在改进教育的各种努力中的重要性。如果要使学生取得更大进步,教师专业必须得到持续、高质量的发展。人们希望教师通过专业发展提升自身素质,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准备高质素的教师、进而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在所有教育改革策略中居于中心地位,是所有学校改进计划的中心 作者简介:卢乃桂(1949-),男,广东新会人,香港中文大学教育行政与政策学讲座教授、香港教育研究所所长;钟亚妮(1976-),女,湖南澧县人,香港中文大学教育行政与政策学系博士生。

合作学习研究文献综述

合作学习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完善 ,合作学习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专家学者对合作学习进行了大量而广泛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与研究,本文试就这合作学习研究方面做一综述。 关键词:合作学习概念理论基础现状与问题分析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并于80年代后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的合作学习,在80年代被介绍到了我国,90年代在一些学校中开始采用,但真正在我国引起重视还是在新世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之后。《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中也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这次改革促使国内越来越多的教育人士关注合作学习, 中小学的教师和学生几乎都能对合作学习有比较准确的认识, 课堂中越来越多的师生从合作学习中受益。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以“合作学习”为关键词搜索到2001 年至今的论文2110余篇, 可见其影响的广泛。 一、关于合作学习的概念 关于合作学习的定义有很多,以下是国内外若干代表性的合作学习定义: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教授斯莱文认为 ,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根据他们整个小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著名学者,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翰逊兄弟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美国肯塔基大学嘎斯基教授认为 ,合作学习是为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 ,由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合作与互助的学习活动。英国著名学者赖特认为 ,合作学习是学生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在小组中共同学习的学习环境。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沙伦博士认为 ,合作学习是组织和促进课堂教学并以自主与合作为基本特征的一系列教学方法的总称。[1]我国以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王坦在《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中提出的定义较为权威以及达成了共识“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2]

组织变革文献综述

组织变革 摘要 组织成员对变革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组织变革的成败,而员工对于变革的态度主要受到变革认知的影响。到目前为止,鲜有实证研究检验变革情境下员工的变革认知构成维度,即使有也只限于个案式研究,对于不同变革类型、不同性质的企业缺乏普适性;同时也鲜有文献全面探讨变革背景下的员工理性认知 (即组织变革认知)和感性情绪(即变革抵制倾向)两类变量对员工态度(组织承诺)的综合影响作用。本研究试图从企业变革背景出发,探讨员工变革认知的具体内涵,检验变革认知与组织承诺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检验员工个体性格特 征(即变革抵制倾向)对二者关系是否具有调节作用,目的在于理清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机制,为组织变革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回顾了组织变革、员工的变革认知、变革抵制倾向和组织承诺的相关研究进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变革认知影响组织承诺、变革抵制倾向作为调节变量的研究架构,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研究对研究构思进行初步检验,在杭州、温州、上海、北京、南京五个地区的变革组织中大规模发放问卷并回收有效问卷282份,通过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研究构思再次进行检验,最终获得了以下研究结论: (1)组织变革背景下员工的变革认知由四个维度构成,分别是对变革意义的认知、对变革操作效果的认知、对员工权益保障的认知和对变革后适应性的认知;(2)组织变革认知与组织承诺显著正相关,且组织变革认知对组织承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对员工权益保障的认知和对变革操作效果的认知影响情感承诺;对变革意义的认知、对员工权益保障的认知和对变革后适应性的认知影响规范承诺:对员工权益保障的认知、对交革后适应性的认知和对变革操作效果的认知影响持续承诺; 关键词:组织变革变革认知组织承诺变革抵制倾向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全球化使当今企业的经营环境与以往相比,变动更加频繁,变化更加剧烈,竞争也更加残酷。这就要求身处变革时代的企业,必须不断对自身进行变革以持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并在不断地变革中建立并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使得很多企业大幅裁员或出卖股份,有实力的企业趁机进行并购重组以扩大竞争优势;与其他经济体的企业相比,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社会层面与经济层面的双重变化使得我国企业经营环境有着更大的不确定性,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所承受的变革压力更加明显,变革已成为我国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常态。由于企业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文献综述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文献综 述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文献综述 第一部分绪言 在这一部分中,着重介绍基础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发生的历史背景,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取得的成就,通过对原有课程标准的深入分析,进而提出课程改革是当务之急,并预测其走向和趋势,最后给出改革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对策。 第二部分历史发展 在我国基础义务教育阶段,由于过去课程普遍反映为繁,难,偏,旧,很不适宜当今社会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此年龄阶段的心理发育的特点,所以课程改革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自2003年起提出新课程改革的方法和思路,2007年开始加大了改革的深度和力度,从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第三部分现状分析 在这一部分,我着重分析几个重点问题,并且以此为突破口,希望管窥蠡测对整个新课程改革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进一步明白新课程改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一关于语文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 新的语文课程理念包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即人文性,实践性和民族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二当今课堂教学中的异化现象 在异彩纷呈的教学新现象中,我有一些明显的感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轻知识与技能的传授;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教学过程重合作探究,轻独立思考。从而在一些课程上造成了本末倒置,缘木求鱼。 三新课改与学校文化的重建 学校应该是一个目标明确的场所,一个相互交流思想的场所,一个充满正义感的场所,一个纪律严明的场所,一个互相关心的场所,一个欢庆聚会的场所。构建和谐校园,追求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应该是终极追求。所以,它的基本观点有:无限相信教师和学生的潜力;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实验的基本途径有: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建设数码社区;构筑理想殿堂;优化家校合作。对于现行体制,有四大改变: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传统教育改革和科研的范式。 四对于教师对于新课改的冷漠态度的审视 这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教师个体被动,专业自主权欠缺;竞争专制的学校文化氛围;封闭保守的传统文化教育观念。如下建议仅供参考:倡导自我更新的教师专业发展;营造合作民主的学校氛围;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创立健康的社会运行机制和人文环境。 五新课改推行过程中的欠缺 难以拿捏指导的力度,教师的教学无所适从;难以适应师生关系的改变,教师担心失去尊严;难以整合过去的经验,教师对知道缺乏信心;难以通晓评估的理念,教师指导压力重重;难以整合多元化学习经历,教师的理解更添困惑。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教师的专业发展要以教师的专业需要为起点;关注教师是环境互动的产物,伙伴协作致力于改变情景脉络。

文献综述有关信息化教育

文献综述:有关信息化教育 刘洋 (天津和平区研究生课程班4班) 一、绪言 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也应运而生。随着21世纪的到来,教育信息化程度已成为衡量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但迄今为止,“教育信息化”尚无一个权威的定义。 信息化教育对我国教育的发展将带来非常深远的影响。首先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育模式、传授知识的方法将发生根本的变化。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可以进行形象、生动、直观的教学,构建信息丰富、反思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既能见到原子、分子结构,细胞、基因等微观世界,又能再现宇宙大爆炸等宏观过程,有利于他们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多媒体手段也能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网上提问、网上答疑、网上考试都成为可能。尤其是数字化图书馆的出现,使得图书资料信息量成倍增加,检索更加方便。其次,信息化教育将推动办学模式向开放式的网络化教育转变。各级各类教育将从校内到校外,甚至进入家庭。浙江大学与杭州市政府通过城市宽带网建立的全国首家网上大学。这种以信息网络为载体的远程教育采用“网上学习、网下考试、学分积累、个性教学”等灵活的学习方法,提供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和终身教育等多种网上教育服务。大学课堂进入千家万户,为加速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提供了更大的平台,为实现人的终身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 教育信息化所带来的不光是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革命,更重要的是它对教育的学科发展和专业结构的调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学科对其他学科的渗透与交叉,产生了许多新的学科增长点,形成了新的学科分支,例如电子商务、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等。 如何应对教育信息化的挑战,关键要加快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教育部正式发文批准在全国35所大学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预计未来10年,计算机、通讯、软件、网络技术等领域将面临巨大的突破,教育信息化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国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目前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好机遇。教育信息化,关键在人才,在于培养大量的高层次软件和网络人才。因此,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应该与时俱进,要采用新的思维和超常规的方法,跨越发展,加快培养我国的信息技术人才。 二、历史发展: (一)教育信息化的内涵 国内一些学者曾尝试过给教育信息化下定义,如: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应用信

新课改文献综述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文献综述 前言 目前,“教师角色”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表述,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顾明远在《教育大词典》中指出,“教师的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联系的被期望行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实际角色行为;二是教师角色期望。”有些学者认为,教师角色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所需要明确和适应的定位问题,是与其教学行为、管理行为有着直接联系的,也是教师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领域。 我国已经进入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全面推广阶段,新课程在理念和价值目标上都进行了重构,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角色的研究也因此呈现了新的态势,要求明确教师角色、职责,并在观念、素质等各个层面作了调适。 正文 一、新课程下教师角色内容研究 1、教师角色内容的宏观研究层面。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师应该是“引导者、合作者、学习者和研究者”。以此为契机,教育者和一线教师们开始了对教师角色的研究。袁振国(2001)、解学仁(2003)、顾永清(2004)、朱沛雨(2005)等对传统教师知识传播者角色进行了反思与批判,认为教师角色可以分为:“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研究者、开发者、创造者、合作者、设计者、实践者、参与者、决策者、协调者、父母与朋友等。而韦娟(2004)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分析认为:“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师应该是学习的组织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从专业化发展的角度看,教师应该与学生、同事共同发展的个体;从教学的实施过程来看,教师应该成为反思性实践者;从职业专业化的角度看,教师应该成为教育教学的临床专家;从学校民主管理的角度看,教师应该成为学校和班级民主管理的参与者。”刘兴民(2004)认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转换的内容有:由知识的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指导者、促进者;由教书匠成为研究者;由课堂的执行者成为教育教学意义上的交往者;由个体劳动者成

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作者:f红苹果出自:缘分的天空 [摘要]:在近五年有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问题研究的文献中,涉及课堂教学问题研究的有如下:关于课堂教学系统的适应问题﹑关于课堂教学制度的创建问题﹑关于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化问题﹑关于社会的支持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课堂教学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近期,笔者在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新课改”研究类文章近有数百篇,同时也浏览了不少关于新课改的系列书籍。在阅读过程中发现,新课改实施中对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研究纵说纷纭。本文拟就近五年来,我国教育理论者和实践工作者对新课改中课堂教学的问题研究作一梳理,以期使人们对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存在问题有更全面清晰的了解。 一﹑新课改中的课堂教学问题研究 文献所反映的新课改中的课堂教学问题,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一)关于课堂教学系统的适应问题 课堂教学系统,它包括物质、制度、观念等多个层面。新课程改革无疑是对原有课堂教学观念、教学组织结构、教学物质设施的一次冲击、突破和创新。①目前,新课改中存在着教育实践者对新课改追求的理想化的课堂教学系统不相适应的问题。究其原因是教师教学理念还没有完成转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观念存在偏差,有的片面理解素质教育精神,对传统教学一概否定;有的缺乏课改功底,为了课改而去改,缺乏对学科主体特性的把握;还有的各持一端,立场不坚等等。于是在操作中,课堂教学便出现了片面强调所谓的活动,而忽视“双基”培养的现象,使“合作”、“激励”流于形式,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出极分化。 [1]另外,由于课堂评价制度未能及时创新,许多教师还把握不好必要的课堂秩序和学生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再者,现有的教研制度与教师教育制度还没有跟上新课改的步伐,致使

教育学文献综述

学科分类号(二级) 88014 文献综述报告 题目市先锋小学四年级数学家庭作业现状调查 姓名唐秋成 学号104010041 院、系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专业 10教育学 指导教师(职称/学历)冯丽婷(讲师/硕士)

市先锋小学四年级数学家庭作业现状调查 文献综述 摘要:家庭作业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学生巩固所学容和教师获取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家庭作业质量的优劣,直接反映出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也反映出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数学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可以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以及对学生数学知识掌握情况的查缺补漏。对学生学好数学至关重要。鉴于此,本文对省市先锋小学四年级学生数学家庭作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探寻学生家庭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家庭作业;数学;小学;作业类型;有效性 一、概念界定 作业,《辞海》解释为“为完成生产、学习等方面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而《教育大辞典》则把完成学习任务的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两大类。《教育大辞典》把完成学习任务的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两大类,课外作业是指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的独立的学习活动。《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教育卷》也指出,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坚持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并且完成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或者是新的问题。因此,课堂作业主要是指教师在上课时布置学生当堂进行操练的各种练习,课外作业是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也称为家庭作业。 数学家庭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数学教学容的延伸,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措施,是学生最基本的数学学习活动之一,有效的数学作业能及时强化学生课堂所学容,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也有利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数学作业有效性首先是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作业的设计应该以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课程实际,让作业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学习需要、生活需要、人生需要。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数学作业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的好。数学家庭作业往往被误认为是一些基本习题操练,成为一种机械化的题海训练,学生能够应付考试即可。但是毕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以及逻辑思维,开发创新思维才是数学学科的目的,而不是应付考试,所以数学作业也应该向思维靠近,而不是向训练靠近。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一)国相关研究现状 国的学者普遍认为在现代教育模式和教育现状的情况下,传统的作业观念、作业类型、作业针对性以及对作业的评价已经不符合当代教育的要求。认为大多数家庭作业的布置形式需要进行创新、有效的改进。 国有的学者认为: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作为“课堂教学延伸和补充”的家庭作业,还是追求“重负高质”,仍然延续着教师布置作业,学生不折不扣地完成老师布置的所有作业的传统,使布置的数学家庭作业的容、形式、方法高度统一。可实际上每

课改前后师生互动情况的文献综述

课改前后师生互动情况的文献综述 新课改下教学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一堂没有交往、没有互动性的学习过程,已不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学生们应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应当成为自己的主人,来真正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因此我们首先应当做的是把学生当作一个主体的人来看待,认识到师生双方都是彼此关系的创造者,都有交流的直观能动性,师生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在这种师生互教互学的过程中,突现学生的价值,把课堂学习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使学生向学、乐学、爱学。我们更必须有扭转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由专家走向师生的新的理念,从而真正地发挥学生的生命力和主体性,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让我们的课堂大放异彩。 在进行课改前后师生互动情况的调查时,我们有必要进行此课题的文献检索与分析,了解前人的研究,获取帮助和发现不足。 通过检索近十年的文献,我们共发现相关图书49本、期刊文章462篇、报纸文章11篇、学位论文1篇。 学术发展趋势表(2001—2010) 学术发展趋势曲线图 20406080100120140160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 年份 篇数

总体上,近年来课改前后师生互动情况获得的关注越来越多,其中2009年至2010年增幅最大,说明社会和学者愈关心课改前后师生互动情况,也说明学者们的研究在前几年的基础上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从图书一轨看,在2003年、2006年、2008年形成研究该课题的高峰,高峰过后跌入低谷。 从期刊一轨看,在2005年和2010年形成高峰,并且2010年研究该课题的学术文章涌现。 从论文来看,找到相关的学位论1篇,2008年华东师范大学博士黄兴丰《数学课堂活动的研究——聚焦探索实践课,反思数学教学改革》,反映出思考该课题的专家、学者少。 从篇章数的角度来看,课改前后师生互动情况的研究总体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并在2005—2006、2008、2010年形成较大的规模,反映出人们对该课题的关注不断上升。另一方面,研究在2007年发展缓慢,可能与教育焦点的变化有关。 关于研究的主要内容方面,以中文期刊为例,找到相关的中文期刊472篇,其中文化、科学、教育、体育360篇,社会科学总论21篇,综合性刊物15篇,自然科学总论11篇,经济8篇,文学8篇,数理学科和化学8篇,政治、法律5篇,历史、地理4篇,工业技术4篇,艺术3篇,语言、文字2篇,可以看出,文学、科学、教育、体育方面是研究课改前后师生互动情况的重点。 我们随机抽取期刊97篇进行分析,其中涉及农村中小学教学95篇。97篇期刊中,研究课堂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率24篇,其余73篇多为研究中小学某一科目教学如何进行师生互动。73篇中,研究语文课堂师生互动20篇、数学18篇、英语9篇、思想政治8篇、历史2篇、地理2篇、化学1篇、信息技术3篇、音乐3篇、美术1篇、其它2篇,可以看书中小学语文和数学教学是重点。在研究中小学某一科目教学的师生互动中,多为研究该科目的课堂师生互动,思考新课改下如何进行教学,进行师生互动,“新课改”成为研究背景,主题为如何开展师生互动帮助教学,课改前后情况的研究仍是空白。 从研究主体来看,多为中小学一线教师,由自身课堂教学引发对师生互动的思考,此外还有一名职业学院教师和一名师范大学教师关注该领域。 从研究方法来看,多为由教学经验上什为理论,反思课堂师生互动,而少有理论走向实践的研究。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随着新课改的推移,人们对课改前后师生互动情况的关注上升,中小学一线教师对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进行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的关注目前是主体。相关研究仍存在着不足的地方:研究主体单一,专家、学者少;研究方法方面,理论支撑不足;研究内容方面,课改前后情况的研究少,大多研究中小学科目教学中如何进行师生互动,研究的层面较浅。

国企改革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国有企业改革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摘要 所谓国企改制,是指将国有企业改制为企业法人,即有独立的董事、监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国企改制的目的是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公司为主要形态,以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前提的新型企业制度。 企业改制是当前国有企业摆脱困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途径,是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在三十年的国企改革过程中,大部分国有企业经过改制都提高了效率,焕发了新的活力。但与此同时,国企改革也存在着一些不规范、不完善的地方。本文拟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整理,总结我国国企改革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作者的思考,以期对今后的国企改革工作有所借鉴。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制法律问题

文献综述:国有企业改革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我国的国企改制开始于1978年,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但是国企改制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问题的复杂过程,其中存在着各种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例如:在资产评估方面,由于存在着不规范操作和监管不严等,出现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在产权交易方面,缺乏透明度;在法律适用方面,改制依据主要是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法院审理相关案件存在困难;除此之外,还存在着由于利益关系调整而引起的劳动纠纷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影响国企改革的进程和效果,因此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在对改制企业的资产评估方面,由于操作不规范、监管不力等原因,导致国有资产的浪费和流失。 资产评估是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涉及国家出资企业的资产流转、交易等过程中,合理评估相关资产的价值,是国有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促进公平交易、防止国有资产损失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前国企改制评估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对在企业改制过程中,有些企业聘请的资产评估机构没有资质;或虽有资质但迁就被评估企业,进行高值低估;资产评估的范围包括改制企业的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但是在评估过程往往存在如下几种情况:只注重对房产、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评估,而对专利权、非专用技术、商标权、特许经营权和商誉等极具价值和增值潜力的无形资产按极低的价格评估或不评估也不说明理由。 而意图从事改制企业经营的人往往从个人私利出发,将企业多年积累的无形资产,试图从企业的资产总额中除去,以达到降低购买股权成本的目的,从而侵占国有资产,将国有资产据为己有。还有的从事改制企业经营的人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往往投机钻营,虚增债务或虚减资产,并通过拉关系、托人情等方式,尽量降低所评估的资产价值导致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要想解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