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

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
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

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

作者:谷丹;

作者机构:长春工程学院人文社科部;

来源:成功:教育

年:2012

卷:000

期:11X

页码:P.150-151

页数:2

中图分类:G442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

摘要:本研究者采用问卷调查法,抽取了306名初中生,采用统计学上的差异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具体探讨了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目前,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年级和性别上存在着差异;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呈显著的正相关;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绩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学业自我效能感越高,学业成绩也越好。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 王才康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广州,510631 自我效能感是Bandura社会认知理论中的核心概念[1,2]。自我效能感与结果期望不同,后者是指个体对自己行动后果的知觉,而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人们对自己行动的控制或主导。一个相信自己能处理好各种事情的人,在生活中会更积极、更主动。这种“能做”的认知反映了一种对环境的控制感,因此自我效能感反映了一种个体能采取适当的行动面对环境挑战的信念。自我效能感以自信的观点看待个体处理生活中各种压力的能力。 按照Bandura的理论,不同自我效能感的人其感觉、思维和行动都不同。就感觉层面而言,自我效能感往往和抑郁、焦虑及无助相联系。在思维方面,自我效能感能在各种场合促进人们的认知过程和成绩,这包括决策质量和学业成就等。自我效能感能加强或削弱个体的动机水平。自我效能高的人会选择更有挑战性的任务,他们为自己确立的较高的目标并坚持到底。一旦开始行动,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会付出较多的努力,坚持更长的时间,遇到挫折时他们又能很快恢复过来。自我效能感还被广泛用于学校环境、情绪障碍、心理和生理健康以及职业选择等领域。因此可以说自我效能感已成为临床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的主要变量[3-4] 。 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是一个领域特定(domain-specific)的概念,因为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有较高的自我信念,在另一方面可能并不是这样。但研究者也发现有一种一般性的自我效能感存在,它指的是个体应付各种不同环境的挑战或面对新事物时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最早的德文版系由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著名临床和健康心理学家Ralf Schwarzer教授和他的同事于1981年编制完成[3],开始时共有20个项目,后来改进为10个项目。目前该量表已被翻译成至少25种语言,在国际上广泛使用。中文版的GSES最早由张建新和Schwarzer于1995年在香港的一年级大学生中使用[5]。至今中文版GSES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项目及评定标准】 GSES共10个项目,涉及个体遇到挫折或困难时的自信心。比如“遇到困难时,我总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具体项目参表1。 GSES采用李克特4点量表形式,各项目均为1~4评分。对每个项目,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完全不正确”、“有点正确”、“多数正确”或“完全正确”。评分时,“完全不正确”记1分,“有点正确”记2分,“多数正确”记3分,“完全正确”记4分。 【评定注意事项】 1.同其它自评量表一样,一定要让被试看明白指导语及有关问题。 2.量表由被试自行填写,可进行个别测试,也可用于团体测试。 3.一般来说,本量表适用于大、中学生群体。 4.必须答齐全部10题目,否则无效。 【统计指标及结果分析】 GSES为单维量量,没有分量表,因此只统计总量表分。把所有10个项目的得分加起来除以10即为总量表分。 【应用评价】 1.GSES题目少,操作简便,可广泛用于大中学生的心理测评和有关心理学研究。 2.根据Schwarzer报告,在不同文化(国家)的多次测定中,GSES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75和.91之间,一直有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汇聚效度和区分效度)。比如GSES和自尊、乐观主义有正相关关系,和焦虑、抑郁和胜利症状有负相关关系[3]。 3.根据Schwarzer对7767名成年人调查,在GSES上的平均得分为2.86。此外,男性在GSES上的得分高于女性,不同文化(国家)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3]。 4.本文作者发现,中文版的GSES也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内在一致性系数为.87,一星期间隔的重测信度为.83,。效度方面,GSES的10个项目和总量表分的相关在.60和.77之间。因素分析抽取一个因素,解释方差47.09%,表示GSES具有很好的结构效度。

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

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 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非常不同意维度一: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 1、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 2、我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 3、和班上其他同学相比,我的学习能力是比较强 4、我认为我能够在课堂上及时掌握老师所讲授的内容 5、我认为我能够学以致用 6、和班上其他同学相比,我对所学专业的了解更广泛 】 7、我喜欢选择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8、我认为自己能够很好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及老师所讲的内容 9、我经常选择那些虽然难却能够从中学到知识的学习任务,哪怕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10、即使我在某次考试中的成绩很不理想,我也能平静地分析自己在考试中所犯的错误¥ 11、不管我的学习成绩好坏,我都从不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 维度二:学习行为效能感 12、学习时我总喜欢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来检验自己是否已掌握了所学的内容 13、当我思考某一问题时,我能够将前后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思考 / 14、我经常发现自己虽然在阅读书本却不知道它讲的是什么意思 15、阅读书本时我能够将所阅读的内容与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思考 16、我发现自己上课时总是开小差以至于不能认真听讲

17、我常常不能准确地归纳出所阅读内容的主要意思 , 18、我总是在书本或笔记本上划出重点部分以帮助学习 19、当我为考试而复习时,我能够将前后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进行复习 20、课堂上作笔记时我总试图记下老师的每一句话,而不管它是否有意义 21、做作业时我总力求回忆起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以便把作业做好 22、即使老师没有要求,我也会自觉地做书本上每一章节后面的习题来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该问卷由华中师范大学的染宇颂、周宗奎参考Pintrich 和DeGroot(1990)编制的学业自我效能问卷中的有关维度编制而成。该量表把学业自我效能感分为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两个独立的维度。学习能力自我效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具有顺利完成学业、取得良好成绩和避免学业失败的学习能力的判断与自信。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采取一定的学习方法达到学习目标的判断与自信。每个维度有11 道测题,共22 道测题(Coronbachα=)。采用五分制评分方式,分数越高代表效能感越高。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总分,即效能总和是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得分之和。本研究中Coronbachα=

自我效能感问卷调查问题

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态度问卷调查问题 亲爱的同学,您好。此问卷是为了了解目前大学生的学习态度而设计的,请您仔细阅读此问卷并填写。此问卷匿名,资料绝对不会外泄,请放心填写。我们将对您给与的帮助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个人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男女 2、您所在的年级: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3、您的专业:理工类文科类 4、您的家庭所在地:城市农村 5、您父母受教育程度:大学及以上高中初中小学 问卷内容:(1=很不符合;2=不太符合;3=一般;4=基本符合;5=很符合) 1 认为自己天资聪慧。 1 2 3 4 5 2 对自己学习的预期成果常常实现。 1 2 3 4 5 3 常常像预期目标那样努力完成任务。 1 2 3 4 5 4很少担忧自己不能取得理想成绩。 1 2 3 4 5 5无论成绩好坏,都不怀疑自己的能力。 1 2 3 4 5 6 平时学习时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还是想独立思考完成。 1 2 3 4 5 7 即使别人都反对我,我也会想办法得到我想要的。 1 2 3 4 5 8 相信自己能够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 1 2 3 4 5 9 如果尽力去做一件事,我总是能够解决问题。 1 2 3 4 5 10 做一件事情就算屡次失败,你还是不会轻易放弃。 1 2 3 4 5 11和班上同学相比,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还是很强的。 1 2 3 4 5 12 喜欢选择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1 2 3 4 5 13 对于掌握新的知识,我很有信心。 1 2 3 4 5 14我能够冷静的面对困难,因为我相信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1 2 3 4 5 15.我能够很合理的计划自己的学习。 1 2 3 4 5 16 我上课会主动举手和老师沟通。 1 2 3 4 5 17 坚持完成学习目标对我而言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情。 1 2 3 4 5 18 当其他人不同意我的观点时,我依然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见。1 2 3 4 5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解释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量表简介: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面对环境中的挑战能否采取适应性的行为的知觉或信念。一个相信自己能处理好各种事情的人,在生活中会更积极、更主动。这种“能做什么”的认知反映了一种个体对环境的控制感。因此自我效能感是以自信的理论看待个体处理生活中各种压力的能力。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由Schwarzer等人编制,中文版由王才康等人(2001)翻译修订,对其信效度进行分析。结果发现GSES具有良好的信度,其内部一致性系数 CronbachA=0.87,重测信度r=0.83(p<0.001),折半信度为 r=0.82(n=401,p<0.001)。GSES只有一个维度。 请仔细阅读下面的一些描述,每个描述后有四个选项,请根据真实情况,在最符合您情况的一项上打√。 完尚多完 全算数全 不正正正

正确确确 确 1. 如果我尽力去做的话,我总是能够解决问题的。 □□□□ 2. 即使别人反对我,我仍有办法取得我所要的。 □□□□ 3. 对我来说,坚持理想和达成目标是轻而易举的。 □□□□ 4. 我自信能有效地应付任何突如其来的事情。 □□□□ 5. 以我的才智,我定能应付意料之外的情况。 □□□□ 6. 如果我付出必要的努力,我一定能解决大多数的难题。 □□□□ 7. 我能冷静地面对困难,因为我可信赖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8. 面对一个难题时,我通常能找到几个解决方法。 □□□□ 9. 有麻烦的时候,我通常能想到一些应付的方法。 □□□□ 10. 无论什么事在我身上发生,我都能够应付自如。 □□□□ 记分方法 完全不正确 1 尚算正确 2

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探析

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探析 摘要: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指个体对自己是 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学业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学 习领域内的表现,具体指学生对于自身是否有能力去完成特定学习任务的主观评判。本文立足于高中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采用文献综述法和个别访谈法对影响 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因素进行探究。通过调查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师生关 系和个体性格特质是影响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高低的三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高中生;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28.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691(2019)03-0044-01 1 引言 1.1 研究综述 学业自我效能感是在自我效能感概念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是自我效能感在 学习领域内的体现,我国学者根据自身的理解对学业自我效能感进行了不同表述。周健(2016)在学业自我效能感探析一文中指出,学业自我效能感是表现人们对 于自己学习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学习者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自信程度能够直接影 响到其学业成就的高低。阿拉坦巴根(2013)提到学业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在学习 活动中对自己的学习和作业能力的主观评价。曹果果(2016)认为学业自我效能 感即学生对自己是否能成功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的评估以及学生能否运用自己的 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观判断。 1.2 研究目的 深入研究影响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因素能够为如何提高高中生的学业自 我效能感的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制定相关策略来帮助高中生提高学业自我 效能感,从而使更多的高中生在学业上取得成就。 2 研究过程 2.1 调查研究的方法和对象 本论文通过分析文献和个别访谈的研究方法了解影响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 的主要因素;在西安市西郊某小区以及西安市西郊某教育培训机构的高中部随机 选取了部分高中生进行个别访谈,并对访谈内容进行记录,力求本次调查结果真 实有效。 2.2 访谈的结果 从与高中生的交流来看:他们整体意识到自己对于自身学业能力的主观评估 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学业态度和学业行为,可以看到学业自我效能感对于高中生 在学业上的表现有重要作用,较高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可促使他们对自身的学业能 力持乐观态度,学习成绩也更容易达到良好和优秀;如果学业自我效能感偏低, 学生在学业上则会表现的比较消极,且常常出现学业不自信的心理。此外,受访 问的几位高中生都认为影响他们学业自我效能感高低的较为明显的因素有三种, 即父母的教养方式、师生关系和个体性格特质。 3 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3.1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专制型的教养方式中,父母往往会以命令的方式将自己想法强加给子女,忽 视子女的个人真实需求和想法。这种教养方式下的高中生往往分为两种:第一种 在父母强压下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上进,此时专制型教养方式就与高中生的学业

大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感量表

43.大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感量表 一、量表全文 1 当我遇到有助于我的学习但我从未接触过的计算机软件时,我会尝试使用该软件。 2 当我遇到我从未接触过的计算机故障时,我会尝试解决该故障。 3 对于刚刚学习的计算机任务,如果给我充足的时间,那么即使不借助任何帮助,我也能够完成这项任务。 4 对于从未接触过的计算机任务,如果我之前完成过类似的计算机任务,那么即使不借助任何帮助,我也能够完成这项新任务。 5 对于从未亲自完成过的计算机任务,如果我之前看到别人完成该任务的过程,那么即使不借助任何帮助,我也能够完成这项新任务。 6 对于自己不熟悉的计算机任务,我总是担心自己无法胜任。 7 我不会因为一次完成计算机任务时失败的经历而怀疑自己的计算机能力差。 8 当我对自己熟悉的计算机任务进行操作时,如果出现了以前从未遇到过的问题,我相信自己能够解决。 9 对于从未接触过的计算机任务,如果我在别人的帮助下完成了该任务,那么下次即使不借助任何帮助,我也能够完成这项任务。 10 当我遇到我不能胜任的计算机任务时,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我会再次尝试。 11 当我遇到和我计算机能力相当的人未能胜任的计算机任务时,我会尝试去完成这项任务。 12 我在平时能够完成的计算机任务,在考试时也能够完成得同样出色。 13 我在没有别人观看时能够完成的计算机任务,在别人面前也能够完成得同样出色。 14 对于使用多种计算机软件都能完成的任务,我会尝试使用不同的软件去完成这项任务。 15 如果我以前用一款我熟悉的软件完成过一项计算机任务,那么我也能够使用一款新的软件完成这项任务。 16 我乐意在课堂上向大家演示这堂课上刚刚学习的计算机任务。 二、量表信效度 通过SPSS 对上述含有260 份量表的数据样本进行分析,得到量表终稿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8055,三个维度各自的克隆巴赫α系数分别为0.6520、0.7154,0.6117。 量表终稿的结构效度可用根据第三次调查数据样本及上述含有260份量表的数据样本对模型M4 进行评价所得的拟合指数来表征。第三次调查样本的数据分析结果为:卡方与自由度的比值为2.276,RMSEA 为0.077,CFI 为0.92,NNFI为0.90;使用选出的含260 份量表的样本的数据分析结果为:卡方与自由度的比值为 2.066,RMSEA 为0.069,CFI 为0.93,NNFI 为0.92。 同时,量表终稿的交互效度可通过对比两数据样本对模型M4 进行评价所得的拟合指数来说明,两次评价结果的拟合指数均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水平,说明量表终稿具有较高的交互效度。 作为测试人格类型的量表,其信度超过了0.8,各维度由于受题目数量的限制,信度较小,但并未影响量表的总体信度。如前所述,量表也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交互效度。

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

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维度一: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 1、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2、我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3、和班上其他同学相比,我的学习能力是比较强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4、我认为我能够在课堂上及时掌握老师所讲授的内容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5、我认为我能够学以致用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6、和班上其他同学相比,我对所学专业的了解更广泛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7、我喜欢选择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8、我认为自己能够很好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及老师所讲的内容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9、我经常选择那些虽然难却能够从中学到知识的学习任务,哪怕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10、即使我在某次考试中的成绩很不理想,我也能平静地分析自己在考试中所犯的错误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11、不管我的学习成绩好坏,我都从不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维度二:学习行为效能感 12、学习时我总喜欢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来检验自己是否已掌握了所

学的内容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13、当我思考某一问题时,我能够将前后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思考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14、我经常发现自己虽然在阅读书本却不知道它讲的是什么意思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15、阅读书本时我能够将所阅读的内容与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思考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16、我发现自己上课时总是开小差以至于不能认真听讲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17、我常常不能准确地归纳出所阅读内容的主要意思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18、我总是在书本或笔记本上划出重点部分以帮助学习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19、当我为考试而复习时,我能够将前后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进行复习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20、课堂上作笔记时我总试图记下老师的每一句话,而不管它是否有意义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21、做作业时我总力求回忆起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以便把作业做好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22、即使老师没有要求,我也会自觉地做书本上每一章节后面的习题来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该问卷由华中师范大学的染宇颂、周宗奎参考Pintrich 和DeGroot(1990)编制的学业自我效能问卷中的有关

英语自我效能感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英语自我效能感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答会明 (陇东学院教育系,甘肃庆阳745000) 【摘要】目的:检验自编英语自我效能感问卷(ESEQ)的信度与效度水平。方法:通过669(501,168)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该问卷进行检测。结果:①英语自我效能感问卷由17个题项两个分问卷,英语学习行为效能感问卷(ESEQ1)和英语学习能力效能感问卷(ESEQ2)构成;②ESEQ与ESEQ1、ESEQ2都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③非英语专业女大学生的英语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男大学生(P<0.001),文理科大学生的英语自我效能感差异不显著。④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CET4成绩与英语自我效能感问卷及分问卷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01)。结论:自编英语自我效能感问卷(ES-EQ)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关键词】英语自我效能感问卷;英语学习行为效能感;英语学习能力效能感;信度;效度 中图分类号:G4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611(2006)06-0569-03 EstablishmentofEnglishSelf-efficacyQuestionnaireandAnalysisofItsReliabilityandValidity DAHui-ming EducationDepartmentofLongdongUniversity,Qingyang745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heresearchaimsatexaminingthereliabilityandvalidityoftheself-designedEnglishSelf-ef-ficacyQuestionnaires(ESEQ).Methods:Itwasconductedwith669(501,168)non-Englishmajorcollegestudentsasitssubjects.Results:①ESEQconsistedof17itemsandtwosub-questionnaires:Englishlearningbehaviorefficacy(ESEQ1),Englishlearningabilityefficacy(ESEQ2).②ESEQ,ESEQ1andESEQ2allreachedasetstandardofreliabilityandvalidi-ty.③Englishself-efficacyoffemalestudentswasremarkablyhigherthanthatoftheirmalecounterparts(P<0.001).TherewaslittledifferencebetweenstudentsofartsandsciencesinEnglishself-efficacy.④non-Englishmajorcollegestudents’CET4gradeswerepositivelycorrelatedwiththeirscoresinEnglishself-efficacyquestionnairesandtheothertwosub-questionnaires(P<0.001).Conclusion:ESEQisofgoodreliabilityandvalidity. 【Keywords】TheEnglishSelf-efficacyQuestionnaire;Englishlearningbehaviorefficacy;Englishlearningabilityeffi-cacy;Reliability;Validity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能否组织和执行某种行为,实现特定行为目标的信念体系。班杜拉还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一个特定活动领域的概念,是与具体活动领域密切联系的,即自我效能感具有随活动情境和任务的变化而变化的特点。 国内外的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密切相关[1-6]。国内在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或问卷编制及实际应用方面的报道较少。本文拟从研究自我效能感应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和三个基本特征入手,结合我国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现实情况,编制一份两维度英语自我效能感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水平,为从事英语学习研究提供心 理测量学支持。 1研究方法 1.1问卷编制 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的编制,首先要遵循班杜拉所强调的研究自我效能感的两个基本原则,自我效能感的“领域的特殊性”和“领域的完整性”。自我效能感测量的并不是个体拥有多少技能,而是测量个体运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特定工作或行为的自信程度。所以,要测量自我效能感,第一要确定所研究的任务领域,即自我效能感研究的“领域的特殊性”。第二要确定具体研究的任务领域所包括的系列活动,而且这些活动必须能够涵盖具体研究的任务领域的所有方面,并具有一定难度,即自我效能感研究的“领域的完整性”。 另外,Schwarzer于1998年在研究中指出,研究自我效能感时的题项设计,应具有如下三个基本特征:特征一,主语应该是“我”,目的是测量个体的主观信念;特征二,应该含有“能够”、“会”(can或beableto)等的动词成分,表明活动的成功是源于个体的能力;特征三,应该包括障碍(barrier)或要求一定技能的任务(demandingtask),说明活动任务应具有一定难度,因为在没有难度的活动任务完成过程中, 【基金项目】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计划资助(项目号:0610-02)

自我效能量表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简介: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面对环境中的挑战能否采取适应性的行为的知觉或信念。一个相信自己能处理好各种事情的人,在生活中会更积极、更主动。这种“能做什么”的认知反映了一种个体对环境的控制感。因此自我效能感是以自信的理论看待个体处理生活中各种压力的能力。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由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著名临床和健康心理学家ralf schwarzer教授编制。请仔细阅读下面的一些描述,每个描述后有四个选项,请根据真实情况,在最符合您情况的一项上打√。 选项:完全不正确(1)尚算正确(2) 多数正确(3) 完全正确(4) 1. 如果我尽力去做的话,我总是能够解决问题的。□□□□ 2. 即使别人反对我,我仍有办法取得我所要的。□□□□ 3. 对我来说,坚持理想和达成目标是轻而易举的。□□□□ 4. 我自信能有效地应付任何突如其来的事情。□□□□ 5. 以我的才智,我定能应付意料之外的情况。□□□□ 6. 如果我付出必要的努力,我一定能解决大多数的难题。□□□□ 7. 我能冷静地面对困难,因为我可信赖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8. 面对一个难题时,我通常能找到几个解决方法。□□□□ 9. 有麻烦的时候,我通常能想到一些应付的方法。□□□□ 10. 无论什么事在我身上发生,我都能够应付自如。□□□□ 记分方法 完全不正确1 尚算正确2 多数正确3 完全正确4 1-10 你的自信心很低,甚至有点自卑,建议经常鼓励自己,相信自己是行的,正确地对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学会欣赏自己。 10-20 你的自信心偏低,有时候会感到信心不足,找出自己的优点,承认它们,欣赏自己。20-30 你的自信心较高。 30-40 你的自信心非常高,但要注意正确看待自己的缺点

自我效能感-文献综述

自我效能感-文献综述

《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对课堂参与的影响》文献综述 一、前言 自我效能感理论对于自我控制和调节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自我效能感理论的界定、影响、形成因素以及自我效能感在教育学习领域最新进展,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对学生成就动机的影响以及对教师教学行为与教师自身信念的影响。通过对自我效能感理论在我国教育教学领域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相关研究取得的成就以及不足之处,本文力求以新的视角来深入对该理论的探索运用,取得一定的创新与发展。 二、自我效能界定、影响及其形成因素 1.自我效能感的界定 “自我效能感”这一理论最早是由班杜拉1977年首次提出的。班杜拉将其界定为为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此外,其他学者对于“自我效能感”也有不同的界定,如:“是使得个体能够有效地同周围世界打交道的一种人格”、“是个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的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周国涛、戚立夫)”等。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于自我效能感的界定不同,但是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2.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对个体的行为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 面:(1)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即具有不同自我 效能感的个体对活动的选择具有不同的偏好方向,并且对于同一活动, 自我效能感不同的个体对活动的坚持能力不同。 (2)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容易把困难估计的比实际更大,在问题与困难面前表现出更多的担忧与畏惧,而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则相反。 (3)影响人们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自我效能感不同的人对新行为的获得类型、获得速度有所不同以及对于习得行为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 (4)影响活动时的情绪。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个体在活动时情绪较高,表现的较为轻松,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则相反。 3.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有四个方面的经验: (1)直接经验。指个体得自以往实际从事同类工作任务的成败经验。成功的经验往往会增加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并且不断的成功会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效能感,而失败的经验的作用则相反。同时,人们对于行为成败的归因方式,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评价。 (2)替代经验。即间接经验,指个体通过观察学习示范者的的行为而获得的自我效能感。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反之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3)言语的指导作用。即通过他人的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来改变自我效能感。但是,有研究指出,通过这种方式建立的自我效能感并不能持久。 (4)情绪的唤起。班杜拉认为,高度紧张的情绪会妨碍行为操作,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因而使得自我效能感降低。

英语口语自我效能感问卷

请根据您对每句话的同意程度在数字1、2、3、4、5上打圈,“1”完全不赞同,“2”基本不赞同,“3”既不反对也不赞同,“4”基本赞同,“5”完全赞同。回答大约需要5分钟,答案无所谓对错,在回答每一个问题时请不要停留太长时间,凭自己的感觉回答即可。谢谢您的协助! 完全不赞同基本不赞同既不反对也不赞成基本赞同完全赞同 1 2 3 4 5 1.对于口语,我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1 2 3 4 5 2.我相信只要勤奋练习,自己的口语能力就会有提高。 1 2 3 4 5 3.我能够克服口语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1 2 3 4 5 4.用英语与英语国家人士进行交流时,我能够轻松自如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1 2 3 4 5 5.在课堂上,我能够用英语流利、清晰地回答老师问题。 1 2 3 4 5 6.在小组讨论时,我能够流利、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1 2 3 4 5 7.在做英语报告(presentation)时,我能够使用各种技巧,引起观众的注意力,维持听众的热情。 1 2 3 4 5 8.在做口语小组活动任务的时候,我能够进行多方协调,使任务顺利完成。 1 2 3 4 5 9.当一个口语任务结束后,我能够自我反省,找出自己表现不足的地方。 1 2 3 4 5 10.我相信自己每次口语测试都能取得好成绩。 1 2 3 4 5 11.我相信自己的发音很准确。 1 2 3 4 5 12.在口语表达中,我相信自己能有效地使用学过的英语知识来准确地传达信息。 1 2 3 4 5 13.我相信自己能用英语基本地表达个人的感情,如惊异、喜恶,沮丧、抱怨等。 1 2 3 4 5 14.我相信自己能用英语基本完整地讲述一个故事,如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时间、地点、人物、原因。 1 2 3 4 5 15.我相信自己能就熟悉的话题用英语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重点突出,内容完整,语言流畅。 1 2 3 4 5 16.在面对全班同学用英语发言的时候,我能够采取合适的方法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 1 2 3 4 5 17.在用英语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我能够在脑海里或用笔列出一个提纲。 1 2 3 4 5 18.在英语对话的时候,我能够使用手势或用解释的手段帮助表达,如我不知道“鼓掌”怎么说,就会做个 拍手的动作,不知道失眠怎么说就会使用“can’t sleep”来表达。 1 2 3 4 5 19.当我听不懂或听不清对方说什么时,我能够礼貌地要求其重复所说的内容或放慢语速。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摘要]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发 现在性别和年级变量上,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客观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差异,城乡和独生子女变量对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无显著影响,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且能良好预测大学生生活满意度。 [关键词]生活满意度一般自我效能感 生活满意度是个人依照自身设定的标准对自己大部分时间或持续一定时期生活质量的总体认知性评估,是反映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参数。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预定目标的信念,是个体对自我能力的主观感受。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其行为选择、行动进程、努力程度,也会影响个体在困境中的忍耐力和在失败中的复原能力。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其对自我能力的认知评价,是自我控制能力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个体适应环境过程中会产生重要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应对方式、学业成就和职业选择。 一、研究对象与工具 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广西中医药大学40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被试,回收问卷380份,有效问卷357份,有效率为94%,平均年龄为19.85±1.28岁。 2.研究工具。(1)王宇中等编制的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该量表共6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7级评分,1、3、5题反向计分,2、4、6题正向计分。前五个项目分别是学习成绩、自我形象、朋友关系、身体健康状况、经济状况,每一项目的得分可作为该方面生活满意度的分数,这5项的平均得分作为客观满意度分数,第六个项目的得分为主观满意度分数,客观满意度和主观满意度之和为个人生活满意度总分。最能反映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指标的是客观满意度和总体满意度。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同质性信度为0.73。(2)王才康等人翻译修订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该量表共10个项目,采用四点计分法,得分越高,表明个体对自我能力越有信心。该量表具有良好信度,同质性信度为0.87,一个星期之后的重测信度为0.83。该量表的10个项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在0.60与0.87之间,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3)自编人口统计学变量调查表。根据性别、年级、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自编人口统计学状况调查表。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解释

”2 ci*

量表简介: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面对环境中的挑 战能否采 取适应性的行为的知觉或信念。一个相信自己能处理好各种事情的人,在生活中会更积极、更主动。这种?能做什么”的认知反映了一种个体对环境的控制感。因此自我效能感是以自信的理论看待个体处理生活中各种压力的能力。 —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由Schwarzer等人编制, 中文版由王才康等人(2001)翻译修订,对其信效度进行分析。结果发现GSES具有良好的信度,其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A=,重测信度r=(p<,折半信度为r=(n=401,p

不正正正 正确确确 1 ?如果我尽力去做的话,我总是能够解决问题 的。 □ □□□ 2?即使别人反对我,我仍有办法取得我所要 的。 □ □□□ 3?对我来说,坚持理想和达成目标是轻而易举 的。 □ □□□ 4?我自信能有效地应付任何突如其来的事 情。 □ □□□ 5?以我的才智,我定能应付意料之外的情 况。 □ □□□ 6?如果我付出必要的努力,我一定能解决大多数的难 题。 □ □□□ 7?我能冷静地面对困难,因为我可信赖自己处理问题的能 力。 □ □□□

&面对一个难题时,我通常能找到几个解决方法。 □ □□□ 9?有麻烦的时候,我通常能想到一些应付的方法。 □ □□□ 10?无论什么事在我身上发生,我都能够应付自如。 □ □□□ 记分方法完全不正确1 尚算正确2 多数正确3 完全正 确4 分数越高说明自信心越高 1-10你的自信心很低,甚至有点自卑,建议经常鼓励自己,相信自己是行的,正确地对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学会欣赏 10-20你的自信心偏低,有时候会感到信心不足,找 出自己的优点,承认它们,欣赏自己。

增强学业自我效能感

增强学业自我效能感 根据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的有关研究,在学校中培养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可以采取以下多种方法: 1.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更多的成功 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学生直接的失败经验(如课堂上问答不上,作业打×,考试不及格等),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更多地体验到成功(如正确回答老师的课堂提问,作业做得好,考试成绩理想等)。 2.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示范 首先,教师自已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示范,不但讲清所学知识,而且要具体示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习题、解决具体问题;其次,为学生提供多个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同伴榜样,例如,请好、中、差不同水平的学生上黑板前成功地演算习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榜样,获得效能信息。 3.指导学生树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 为学生的各种学习都制订一个具体的成绩目标,平时课堂练习或做作业,为学生规定一个作业目标(如十分钟完成六道题),并指导学生学会自己设定适当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实现目标时获得效能信息。 4.给学生以积极的归因反馈,并指导学生学会适当的自我归因。 将成功与努力和能力相联系,将失败与缺乏努力而不是无能所相联系将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 5.给学生以适当奖励 当学生取得进步时,对学行进行奖励,奖励便成为学生进步的标志,学生从中获得自己进步的信息,会增强自我效能。 6.给学生以学习策略的指导,使学生学会自我监控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否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获得相应的学习技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指导,并逐步使学生学会对学习进行自我监控,掌握自我调节学习的有关技能。

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

150 2012?11 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 谷丹 (长春工程学院人文社科部,吉林长春) 【摘要】本研究者采用问卷调查法,抽取了306名初中生,采用统计学上的差异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具体探讨 了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目前,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年级和性别上存在着差异;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呈显著的正相关;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绩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学业自我效能感越高,学业成绩也越好。 【关键词】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 一、引言 学业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理论在学习领域的具体化。班杜拉(1977)和申克将学业自我效能感定义为:学业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中的表现,指学习者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是个体对控制自己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和主观感受。 二、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 被试选自吉林省长春市初中生306名。其中初一97人,初二110人,初三108人;男生163人,女生133人。共发放问卷306份,有效问卷为298份,有效回收率为97%。 2.研究工具 ①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本研究的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采用王振宏根据Pintrich 和De Groot 编制的自我效能问卷发展而成,该问卷共24题,总分越高代表学业自我效能感越强。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效度良好。该问卷共有五个等级,1代表完全不符合;2代表基本不符合;3代表难以确定;4代表代表基本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计分规则是9—13题为反向记分,依次记5、4、3、2、1, 其余都是正向记分,依次记1、2、3、4、5。最后将学生在所有题目上的得分加在一起, 即为该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在本研究中,经信度分析,该量表的a 系数和Guttman 分半系数是0.913。 ②学业成绩。收集这三个年级被试的数学、语文和外语期末考试成绩,计算出数学、语文、外语这三科的总成绩,将学生的分数转化为标准,学生的学业成绩变量用标准Z 分数表示。 ③研究过程。本研究的问卷采用集体施测方式,主试于 2010年3月1日, 在学生的心理健康课上,发放问卷。发放问卷前,向被试说明指导语,并提出要求,希望学生认真作答。问卷发放顺序为先施测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因为题目较多,所以被试大约用20分钟时间答完。然后施测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大约用15分钟时间作答完毕。两份卷都完成后进行现场回收,回收率97%。 三、结果与分析 1.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 ①性别差异。为了了解不同性别的初中生在学业自我效能感上是否差异,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在学业自我效能感上,男生和女生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1不同性别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检验②年级差异。为了了解不同年级的初中生在学业自我效能感上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采用单样本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示: 表2不同年级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检验 用PostHoc 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发现,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年级上的差异非常显著。如表3,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年级差异仍然主要存在于初一与初二、初三两个年级的差异上。初二和初三两个年级的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差异并不显著。具体说来,初一的学业自我效能感要高于初二和初三两个年级,且差异显著。表3同年级初中生在学业自我效能感上的事后多重比较 注:*p<.05.**p<.01.***p<.001 2.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 相关关系统计结果表明:初中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得分与学业成绩呈显著的正关且p<0.5(p=0.362**)。这说明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越高,那么他的学业成绩也就相应的越高。 3.回归分析 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绩的预测作用。由相关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绩这两者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 通过上面所做的关于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相关也很显著,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学业自我效能感是否能够预测学业成绩。自变量为学业自我效能感,因变量为学业成绩进入回归方程,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4: 表4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绩的回归分析 通过对表4进行分析,学业自我效能感在预测学业成绩时,回归系数为正值(=0.0365), 表明学业自我效能感正向预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说明

王才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第 1 页共 2页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 王才康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广州,510631 自我效能感是Bandura社会认知理论中的核心概念[1,2]。自我效能感与结果期望不同,后者是指个体对自己行动后果的知觉,而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人们对自己行动的控制或主导。一个相信自己能处理好各种事情的人,在生活中会更积极、更主动。这种“能做”的认知反映了一种对环境的控制感,因此自我效能感反映了一种个体能采取适当的行动面对环境挑战的信念。自我效能感以自信的观点看待个体处理生活中各种压力的能力。 按照Bandura的理论,不同自我效能感的人其感觉、思维和行动都不同。就感觉层面而言,自我效能感往往和抑郁、焦虑及无助相联系。在思维方面,自我效能感能在各种场合促进人们的认知过程和成绩,这包括决策质量和学业成就等。自我效能感能加强或削弱个体的动机水平。自我效能高的人会选择更有挑战性的任务,他们为自己确立的较高的目标并坚持到底。一旦开始行动,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会付出较多的努力,坚持更长的时间,遇到挫折时他们又能很快恢复过来。自我效能感还被广泛用于学校环境、情绪障碍、心理和生理健康以及职业选择等领域。因此可以说自我效能感已成为临床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的主要变量[3-4] 。 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是一个领域特定(domain-specific)的概念,因为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有较高的自我信念,在另一方面可能并不是这样。但研究者也发现有一种一般性的自我效能感存在,它指的是个体应付各种不同环境的挑战或面对新事物时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最早的德文版系由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著名临床和健康心理学家Ralf Schwarzer教授和他的同事于1981年编制完成[3],开始时共有20个项目,后来改进为10个项目。目前该量表已被翻译成至少25种语言,在国际上广泛使用。中文版的GSES最早由张建新和Schwarzer于1995年在香港的一年级大学生中使用[5]。至今中文版GSES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项目及评定标准】 GSES共10个项目,涉及个体遇到挫折或困难时的自信心。比如“遇到困难时,我总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具体项目参表1。 GSES采用李克特4点量表形式,各项目均为1~4评分。对每个项目,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完全不正确”、“有点正确”、“多数正确”或“完全正确”。评分时,“完全不正确”记1分,“有点正确”记2分,“多数正确”记3分,“完全正确”记4分。 【评定注意事项】 1.同其它自评量表一样,一定要让被试看明白指导语及有关问题。 2.量表由被试自行填写,可进行个别测试,也可用于团体测试。 3.一般来说,本量表适用于大、中学生群体。 4.必须答齐全部10题目,否则无效。 【统计指标及结果分析】 GSES为单维量量,没有分量表,因此只统计总量表分。把所有10个项目的得分加起来除以10即为总量表分。 【应用评价】 1.GSES题目少,操作简便,可广泛用于大中学生的心理测评和有关心理学研究。 2.根据Schwarzer报告,在不同文化(国家)的多次测定中,GSES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75和.91之间,一直有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汇聚效度和区分效度)。比如GSES和自尊、乐观主义有正相关关系,和焦虑、抑郁和胜利症状有负相关关系[3]。 3.根据Schwarzer对7767名成年人调查,在GSES上的平均得分为2.86。此外,男性在GSES上的得分高于女性,不同文化(国家)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