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税收与经济关系内容体系的辨析

关于税收与经济关系内容体系的辨析
关于税收与经济关系内容体系的辨析

(双月刊)2011年第2期(总第66期)关于税收与经济关系内容体系的辨析

◆刘新利

内容提要:本文就税收与经济关系内容中的税收与分析、税收与经济关系的内容体系、税收与经济关系内容的再延伸三个方面,论证了经济要素贯穿税收管理的全过程是税收管理

的主战场和管理工作的基础部分,是税收与外部环境要素协调的桥梁。

关键词:税收;经济;内容体系;延伸

中图分类号:F810.4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280(2011)02-0001-08

税收经济关系是税收管理系统的重要内容,多项重大税务工作都基于税收经济关系展开;同时税收经济关系又是将税收管理系统与外部系统进行有效关联,推动和谐税收建设的桥梁。深入研究税收经济关联关系的内容体系,对于充分发挥税收经济关系对提高税收管理整体效率的作用具有现实意义。

一、税收与经济关系问题中的税收与分析

首先来观察什么是税收与经济关系问题①中的税收。在性质上,税收是国家为提供公共产品而依法筹集的资金,有三个定性特征: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或确定性。而在数量上,税收有六个数量特征和六种资金形态,其六个数量特征分别是:总量与增长、结构与周期、税负与弹性,其六种资金形态分别是:应征税收②、影子税收、减免税收、流失税收、缓欠税收、退库税收。关于税收的一切方面都会反映在税收定义和特征中,并由税收定义和特征来体现。以此推出,税收分析应是对税收收入六特征和六形态及其成因的分析。

这里自然引出,“什么是税收的成因”。从最常用的税收公式出发,导出税收成因,过程如下:实征税收=代理税基*实际税负

=代理税基*法定税负*征收率

代理税基ij*调整系数ij*法定税率ij*征收率i

=∑

i

式中③,“代理税基”是一个基于税法定义,通过税收经济分析找到的与税基内涵最为接近的成熟经济指标,可以不严格对应税法规定的法定税基口径,代表纯经济因素影响;“法定税率”显然是纯政策因素④;式中的“调整系数ij[经济*政策]”有双重性质。从代表经济的角度看,“调作者简介:刘新利,男,上海市国家税务局副局长。

①税收经济关系表现的是二者内在关系的定性方面,使用一定的税收经济指标来表达它们的关联关系;而对关系的分析则更强调应用特定计量方法对关系所作的定量分析,是将表现关系的指标数值分析计算出来。本文着重定性分析,不严格区别“关系”、“分析”和“关系分析”的精准含义。

②“应征税收”有大小两个口径,小口径指纳税人自主向税务部门申报的应征税收(申报);大口径指经过科学估算的应征税收(真实)。

③该式可更清晰地写成:实征税收=∑代理税基ij[经济]*调整系数ij[经济*政策]*法定税率ij[政策]*征收率i[征管]。

④在税收政策因素中,税率是对应税目的法定税制要素,是唯一的;而税负是与税种或总体对应的计算指标,其分母为代理税基,可能有多个口径的税负,如主营业务收入税负、营业收入税负、增加值税负、资产税负等。

刘新利关于税收与经济关系内容体系的辨析

整系数”是从一个最接近税基的经济指标出发,按照法定税基的定义进行调整,得到经济指标与法定税基最为接近的关系,用以连接经济指标与法定税基口径的关系,其数值大小取决于代理税基的结构,体现的是经济因素影响中的结构影响;从政策角度看,在经济结构既定的情况下,“调整系数”主要由法定税率决定,代表政策因素影响。“调整系数与法定税率”的乘积是理论税负①;而

代表各种类型的纳税人对征收率则代表纯征管因素的影响,是实征税收与应征税收的比值②;∑

i

应的经济、适用的政策、承受的征管。显然,税收受经济、政策和征管三因素③的影响,三因素的基本特征决定了税收的六特征和税收资金的六形态。

税收经济关系在税收决定要素中具有重要地位。从公式中可见看出,作为纯经济因素的代表性指标“代理税基”处于最核心的地位,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也就是常说的经济决定税收④。税收经济关系分析是税收分析的基础,其它二因素的分析也都必须基于税收经济关系的分析。由此,税收经济关系分析是税收分析的核心,其他关系分析皆是这个核心内容的扩展和延伸;同时,也是税收收入管理的核心和税收管理的重大课题,其首先应严格界定在税收分析的范围内,同时又有更独特、深刻和系统的内容。

二、税收与经济关系的内容体系

(一)税收经济关系的八个方面

1.税收经济关系的八个方面指关于税收与经济的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总体与结构、正向与逆向关系。税收与经济关系,表现为税收与经济的正向与逆向关系,而税收与经济关系分析则循着此两个方向,分别对税收与经济的总体和结构,进行宏观定性与定量分析以及微观定性与定量分析,并以此构造出税收经济关系研究的框架。

图1:税收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框架

如图1所示,税收与经济关系体系沿着两条并行的路径展开,一条是经济决定税收的正向关系路径,包括了税收经济宏观总体总量及结构特征的定性和定量关系、税收经济微观总量及结构特征

①正是由于调整系数的存在,在比较税负高低时,因主体税种的法定税基口径差异很大,代理税基选择也会存在差异,将不同税种的某个税目的税率或简单平均税率或最高边际税率直接相加得到的只能是“税率之和”,一个没有严格经济含义的数值,更要避免用这个数值说明什么。

②从公式中看出,征收率是关于征收管理的全面和集中的反映,即在税源管理环节,对应着应征税收的客观、真实的程度,由发票使用、帐目记录与核算以及申报的真实程度决定;在税款征收环节,对应着各税收资金形态的客观、真实程度;在税务稽查环节,关于前两环节全面稽查的具体增收效果和潜在震慑效果的整体反映,在多大程度上迫使恶意偷税的纳税人在税源要素的适用上更趋合法,在税款征收过程中使各种资金形态更加真实。

③税收受经济、政策和征管三因素的影响,专家多有专论。如高培勇教授认为价格也是决定税收的因素,无疑,这些结论都是正确的,但我们总可以把他们归并入三因素。

④包括经济总量决定税收总量,经济增长决定税收增长,经济结构决定税收结构和其它税收总体特征等方面。

Tax and Economic Research

的定性和定量关系;另一条是税收影响经济的逆向关系路径,同样包括税收经济宏观总体总量及结构特征的定性和定量关系、税收经济微观总量及结构特征的定性和定量关系。其中结构关系的定量内容最为丰富,技术最为复杂,应用也最为广泛。

税收经济关系的内容涉及到税收和经济要素之间的全面关联,包括经济诸要素对诸税种及税收总量的独立影响和经济诸要素之间的交叉关系对税收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结构对税收总量及增长、结构与周期、税负与弹性等的决定性影响。其中,税收负担与税收弹性综合地反映出税收与经济的关联关系。具体看经济要素来自于资产生产、分配和使用等经济运行的全过程。生产过程消耗投入的既有资产并转化为包含增值的新创资产,形成总供给。新创资产依据资产投入①及消耗关系进行分配,各得其所,形成总需求,即投入的原材料类资产通过生产成本得以补偿,投入的机器通过折旧得以补偿,投入的劳动力通过工资得以补偿,投入的企业组织资产通过利润得以实现,投入的国家组织资产通过税收得以实现;其后是资产的购置拥有和消费耗用,分别满足生产消耗需求和生活消费需求以及国外净需求。税收与经济关系即由此展开。

2.以税负为例解析税收经济关系内容。

观察税收决定公式中的税负。实际税负亦由经济、政策、征管三因素决定。

实际税负=(税收收入/代理税基)*100%

=[∑i 代理税基ij*调整系数ij*法定税率ij/代理税基)*征收率i]*100%

实际税负中的各项构成要素与实征税收相同,但影响方式不同。特别是经济因素对税负的影响是通过经济结构的变动实现的,对应着公式中的“代理税基ij 占代理税基总量的比重”,而不是通过经济规模影响的。税负高低与经济规模无直接关系,故而在实际经济中我们可观察到许多GDP 规模很大的地区其税负很低。

税收经济关系在税负问题上的宏观三层次。在第一层次,经济结构对税负的影响是通过构成GDP 的结构性总量及其与GDP 的关系以及为政策所覆盖的资产与GDP 的关系反映出来,用公式表示为:

t t t GDP T T B =t t N t t GDP T T T +++=...21t

t N N t t t t GDP B T B GDP B T B GDP B T B ?++?+?=L 2211总体税负与分量税负的关系反映出经济结构和分量税负结构状况对总体税负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两类因素的影响:一是分量税负的高低。与宏观税负相比,用税收分量与其所对应的税基分量相比得到的分量税负是更接近税收负担内涵的指标,能更客观地描述实际税负的高低。分量税负越高,总体税负越高,反之则越低;二是受分量税基占GDP 比重的影响。这个比重完整地反映出经济结构的影响。当较高的分量税负对应的分量税基占GDP 比重提高时,总体税负提高,而当较低的分量税负对应的分量税基占GDP 比重提高时,总体税负下降。结构状况,包括分量税负和分量税基占GDP 比重②,决定了宏观税负的水平和变动趋势③。循此路径,可做多层结构分析,以详细观察经济结构

①投入资产的类型包括自然资源投入,加工品投入,劳动力投入;组织资产投入包括企业组织和国家组织资产投入,组织资产投入表现为推动新资产的形成。投入资产的类型也就是构成资产的要素,最终抽象地由自然资源投入和劳动力投入两因素决定。

②两类因素的共同影响表现为分量税负拉动率,如第一个分量,对宏观税负的拉动率即是: TB 1·(B t1/GDP t ),其中TB 1代表分量税负水平,反映分量税负的高低, B t1/GDP t 代表税基分量占GDP 的比重,反映税基结构或经济结构的影响等。如果是经济结构变动影响,使宏观税负提高并不意味着微观企业税收负担的实际提高。

③具体表现为:宏观税负=(税收收入/GDP)*100%=增消两税净收入税负*[工商业增加值/GDP]+海关代征进口税收税负*[进口总额/GDP]+出口退税税负*[出口总额/GDP]+营业税税负*[(建筑业+第三产业-商业增加值)/GDP]+企业所得税税负*[营业盈余/GDP]+个人所得税税负*[劳动者报酬/GDP]+城市维护建设税税负*[三税税额/GDP]+财产行为资源环境税负*[资源资产总额/GDP]+其他税收税负*[GDP/GDP]。

两类因素的共同影响表现为分量税负拉动率,如第一个分量,对宏观税负的拉动率即是: TB 1·(B t1/GDP t ),其中TB 1代表分量税负水平,反映分量税负的高低, B t1/GDP t 代表税基分量占GDP 的比重,反映税基结构或经济结构的影响等。如果是经济结构变动影响,使宏观税负提高并不意味着微观企业税收负担的实际提高。 “现在我国包括辽宁省的税收增长速度要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略高一点,不意味着税收负担加重。”吴新联:民心网2008年4月29日访谈实录。

刘新利关于税收与经济关系内容体系的辨析

对税负的决定性影响。这正是税负问题由总体向结构顺次延伸的逻辑路径。当宏观税负结构分析到最底层时,可直接与抽样资料结合,如与重点税源数据连结或系统内部税收资料调查样本数据连结,向微观过渡,再下可直接连接重点企业数据,实现从宏观向微观的逻辑过渡。在第二层次,分量税基的质量会影响税负。如企业所得税,如果在利润总额中,适用25%税率的普通企业与微利企业利润的比重关系会影响分量税负;个人所得税中高收入人群的收入与低收入人群的比重关系会影响分量税负;资产类税收高税负资产与低税负资产的比重关系会影响分量税负等,这类经济结构对税负的影响都可归因于分量税基质量影响。在第三层次,总部影响力,主要表现为价格控制能力对税负的显著性影响。当一切成本费用都分摊停当,价格的些微上升都会表现为税负的优先提高。总部集中的地区在这方面皆具有类似优势,价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对应的增值税都有对应的17%的税收,营业税3%或5%的税收,所得税接近25%的税收,其他税种也有低于法定税率的税收,对分量税负有确定的提升作用。此三层次所揭示的信息综合反映出一个地区经济运行整体效率对税负的影响。

税收经济关系在税负问题上的完整内容。将税负的宏观方面延伸到微观方面,将所有这些关系认识以具体数据分析,得到准确的数量界限,即是该问题的定量方面。再将整个分析框架沿着正向和逆向两个大方向展开即可得到一个完整的内容框架。

(二)税收与经济关系内容的延伸:税收与三因素

1.经济具有决定税收的基础性作用,但没有政策和征管因素配合,单一经济因素是不能产出税收的。其中经济的主要变量只有通过税收政策的覆盖,才能形成现实的税源,而已经成为税源的经济的真实状况也需要征管的评估和控制,才能知其真实状况。税收经济关系的系统把握需要延伸到三因素的框架中。在税收与三因素框架中,税收经济关系包括:税收经济关系,税收经济政策关系,税收经济征管关系以及税收经济政策征管关系,其内容分别对应着税收与代理税基的关系,税收与应征税收的关系,税收与税源管理的关系以及税收与经济政策征管三因素的宏观和微观关系,对这几个具有递进关系的把握反映出对税收形成机理认识的深化和税收分析水平渐次提高的不同阶段。其内在逻辑关系是:经济发展决定潜在税收的可能性,经济与政策决定理论税收的规模,征管通过对经济和理论税收进行深度管理,最大限度地将税收的潜在状态转化为实征税收。

2.税收经济关系体系中的几个微观概念①:纳税评估、风险管理、税源管理。

从总体上看,税源管理对应着应征税收及其构成要素。税源管理是对构成税基的要素及其综合的系统管理,税收经济关系是其理论基础。其中对税基的要素,即税源的管理是基础性内容;要素的综合构成了应征税收,针对应征税收的管理属于税源管理的高级状态。细分层次看,税源管理的最基础工作是对税基的直接管理,包括税基形成的正确性,与税基形成相关的经济指标的基本准确性等;再上层次是对构成税基的各要素即税源的管理,对应着税源构成要素管理,即发票管理、税控机具管理、账证管理、申报表管理、申报管理等具体日常工作内容;最高层次即对综合体现税源诸要素的应征税收的管理,即纳税评估和风险管理,也即对应征税收的评判和对流失税收的防范②是税源管理范畴的逻辑延伸。从结构上看,则对应着多种维度的应征税收的分布。

纳税评估是基于税收形成的机理,对真实应征税收的总体规模及其分布所做的科学评测与估计。该项工作的核心目标是揭示应征税收的真实水平,对应着税源管理的高级状态。从结构上看,则对

①近年来税务系统提出许多崭新的管理理念和科技含量很高的工作要求,如服务管理双轮驱动、税源专业化管理、征管质量控制、以票控税、信息管税、纳税评估、风险管理、大企业指引等,这些工作内容在税收经济关系体系中究竟处于什么方位,特别是诸项工作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内在关联关系,需要有一个清晰的轮廓。

②这当是税收征收管理的核心内容,扩而大之,也是税收管理的重要内容。

Tax and Economic Research

应着多种维度的应征税收的分布。由公式“应征税款=∑代理税基*调整系数*法定税率”知,式中:“调整系数”基本不变,“法定税率”基本固定和明确,决定应征税款的变动幅度较大的指标就是“代理税基”。因此,纳税评估核心关注在于“代理税基”。利用各种可行的科学的办法,集中精力评估“代理税基”。特别是投入产出法,因其核心原理是揭示投入产出关系,而产出又是“代理税基”形成的基础,是纳税评估的最高水平。略低于该级别的关系把握是:首先把带有经济、征管两类因素的指标加入关系系统,生成标准作为参照系。再将多个个体与参照系比较,依靠相对水平进行识别并区别风险等级,离差大的风险高。最初级层次的关系把握是税负大排队,进行简单比较,找到税负最低的群体。其对应的公式是“税负=实征税收/代理税基”,显然抽象掉了其他重要因素,得到最粗糙的结果①。纳税评估的各个层次分析和工作的基础都是税收经济关系。

风险管理②从总体总量上看对应着流失税收,从分布上看对应着管理的全过程。减少税收流失,缩小应征税收与实征税收的差距是其核心目标。从结构上看,则对应着多种维度的流失税收的分布;从内容上看对应着税收管理全过程中各要素可能潜藏的风险,包括对经济风险的管理、政策风险的管理以及征管风险的管理;从影响对象看,分别对应着征纳双方因税收流失而实施的风险管理。对于税务部门来说,税收流失是因管理不到位而产生的应征税收未及时足额征收入库,使政府或国家收入未能全部实现③,并可能使征税人受到违法处理。对于纳税人来说,应缴未缴税款,在本期是企业的额外收益,一旦经过稽查立案查处,补税加罚款,再加对法人和直接相关人员的法律处置,在经济上是不值得的,在人身自由上的限制更是无法以经济账计算的,其潜在风险属最高级别风险。风险管理的过程包括风险识别排序、风险应对处置、结果评价等三大内容,既关注风险的总体规模又注重其环节分布,通过全过程地控制,将税收风险控制在合意范围内④。由于风险管理的对象是流失税收,与应征税收紧密对应,因此风险管理的核心依据仍然是税收与经济的内在关系。

三者的关系。税源管理、纳税评估、风险管理三者的具体内容确有独立性和个性差异,但应征税收(真实)由经济和政策两因素共同决定且对应着流失税收,因此三者共同指向应征税收(真实)或流失税收,其核心内容是一致的⑤,即:税源管理的目标和高级状态是应征税收,而纳税评估又指向应征税收,应征税收又与流失税收对应,因此关联着风险管理。三者关系如图2所示。

①在实战应用中,这样粗糙的结果形成的预警如果大范围地推送,会导致基层一线管理员为灭红灯,疲于奔命,增负减效,事倍功半。

②其中,经济风险包括纳税人破产转型导致的部分或全部应征税收流失,具体表现为缓税欠税豁免等流失,应将超过一定时期的欠税进行单独核算与分析,计算其平均流失概率和入库概率,提出先预性警示;政策风险,是税收流失的潜在风险,具体包括税基加项难以确定、税基减项复杂难辨、差异税率适用、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对应的潜在税收流失,税法规定税种税基有明显断点以及多税种关联关系复杂产生的税法漏洞带来的潜在的税收流失;征管风险包括征管要素对应的税收流失,如服务环节不到位,纳税人因不知晓而不申报;税源管理环节因管理不到位,产生税源模糊,导致税收流失;稽查环节检查不到位,导致税收流失;法律处置环节跟踪不到位,导致税收流失;各环节征税人故意违法,导致税收流失等。

③当然完全实现是不现实的,从世界各国的税收管理实践看,没有哪个国家的应征税收能够完全实现,总会有手段更高明的纳税人能够在一段时间里实施偷逃税,致使国家税收流失。

④征纳双方都不应以零风险为目标,这在现实中是不现实的。符合一定时期的总体要求,与一定时期生产力水平和税务部门征管水平相对应的风险控制水平相关,即是合意的风险目标。理性的纳税人也会将税收风险控制在一个理性范围内,既不是零风险,也非无穷大,而是中间某个“适当”的位置。

⑤税源管理的目标和高级状态是应征税收,而纳税评估又指向应征税收,可以说纳税评估是税源管理的高级阶段。应征税收与流失税收对应,因此关联着风险管理。可见三者核心内容是一致的。基于这些关系,在具体税收管理实践中,不宜将三件事做过大的分离,特别不应设置三个独立的机构,否则三条线路终将走到一起,机构的摩擦和低效率将不可避免。

刘新利关于税收与经济关系内容体系的辨析

图2 税源管理、纳税评估、风险管理三者关系图

3.税收经济关系体系中的几个宏观概念:税收能力与征收率、税收流失与流失率、税收质量评价。

税收能力即纳税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既定的经济状况和政策框架下,纳税人应缴纳、税务部门应征收的税收总量的上限,即政策已框定、经济可产生的潜在税收。在实务工作中,使用可观察的质量可靠的经济指标和数据,采用科学的纳税能力估算方法和具体估算工作而得到。宏观上的征收率是所有纳税人遵从率的加权平均数,通常按税种测算,可归并出全国和地区水平。

流失税收指纳税人应该依法足额缴纳、税务部门应该依法足额征收,但限于纳税人的纳税遵从水平和税务部门的税收征管水平未能使潜在的应征税收转化为实际税收,而从财政体制中流出,并留存在经济运行体系中的税收资金。在规模上,流失税收是应征税收(真实)与应征税收(申报)差额的宏观汇总。流失率为流失税收占应征税收或纳税能力的百分比①。

税收质量及其评价。税收质量高的表象特征可以用“税收收入的长期最大化”来描述。从税收由三因素决定的角度看,经济与政策因素决定了应征税收,只有经济增长的长期稳定性与政策的全面覆盖且适度负担相契合,才有应征税收的长期增长。这就要求三要素中税收政策对经济的扭曲处于最低水平,同时产税能力又能保持适度水平,还要提高征收率降低流失率,即:经济发展处于长期稳定较快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的路径上,税收政策具有完美的框架和灵活可变的适应性,税收征管水平持续改善。这正是充分发挥税收职能,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基本要求在税收特征上的具体反映。可见,税收收入长期最大化只能建立在一个三要素动态协同运行的系统的基础上。

三、税收与经济关系内容的再延伸:经济是税收与环境六要素连接的桥梁

(一)经济因素对内决定税收,对外连接环境五要素

定性定量地观察税收,可由三要素直接展开,但三要素还受税收外部环境五要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已经包含在三因素的影响中,但更清楚地观察环境五要素对税收经济关系的影响,可以更全面

①征收率与流失率具有对应关系,二者之和为100%,用公式表示为:征收率=(实征税收/应征税收)*100%=100%-流失率;流失率=(流失税收/应征税收)*100%=100%-征收率;征收率+流失率=100%。

Tax and Economic Research

地把握三因素的成因,以深化对税收决定因素的理解,特别是税收经济关系受到外部环境影响的机理。税收要素关系延伸到税收系统环境,即税收管理系统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自然、国外的关系,且都是双向关联关系。具体包括税收管理系统与经济的双向关联关系,税收管理系统与政治的双向关联关系,税收管理系统与文化的双向关联关系,税收管理系统与社会的双向关联关系,税收管理系统与自然的双向关联关系,税收管理系统与国外的双向关联关系。从决定税收要素的角度观察,税收是由经济决定的,且税收本身又是经济的构成要素,为了突出税收,可将其从经济体系中相对地独立地分离出来,深入分析。同时经济要素作为一个桥梁,有效地架通税收管理与外部系统的关联关系,以筑就税收管理与外部系统的通途。经济因素的双重性决定了税收的外部环境可以由不含经济的环境五要素或含经济的环境六要素构成。以税收经济关系为路径,把决定税收的经济、政策、征管三要素紧密关联,形成税收管理系统;再以经济要素为桥梁,把影响税收的外部环境关联起来,由此形成完整的税收管理系统。税收管理系统的构造见图3①

图3 税收管理系统

(二)税收经济关系在管理专业化与互动机制运行中的作用

1.税收经济关系与税收管理专业化②。管理专业化以管理对象的构成要素为第一选择进行分类,其精髓在于通过提高构成要素的管理效率来提高管理的整体效率,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体现的是核心概念是“专业”。与此关联的则是构成要素自身固有的维度集合成管理对象的多个维度,也可以是对管理对象进行专业化分解的线索,但维度体现的是“结构”:沿着任何一个维度都可以实现对管理对象的全分解,而沿着两个维度交叉分解将出现乘数级分解结果,假如再结合构成要素的专业化分类,结果将可能出现人工无法控制的局面。从税收管理对象的构成要素看,税收由三要素决定,

①图中的符号体系有三条线路:一是税收管理系统TMS[TAXATION MANAGEMENT SYSTEM]构成的核心内容,R代表收入或税收收入[REVENUE],E代表经济[ECONOMICS],L代表政策或税收政策[LAW/LEGISLATION],M代表征管[MANEGEMENT];

二是管理的六要素,即:D定义[DEFINATION],B信念[BELIEVE],W路径[WAYS],L法制[LAW],A行动[ACTION],

R结果[RESULTS];三是税收管理系统外部环境有六个方面或要素,即:E经济[ECONOMICS]、P政治[POLITICS]、C文化[CULTURE]、S社会[SOCIAL狭义社会]、N自然[NATURE AND RESOURCES]、F国外[FOREIGN/FREMDNESS]。

②专业化要求对管理对象和各要素进行系统的标准化处理。对整个系统构造的多层系统的每一个节点上的小单元的准确定义就是标准化。经过标准化,整个系统中每个子系统或每个模块的内容是确定的、清晰的。再进一步将标准化的结果进行符号化处理,将有利于信息化的高效推进。系统控制下的标准化模块,也利于系统优化,特别是方便工作层面上的信息化。如可将一相对独立的模块从系统中抽出,经过优化后再放回,使整个系统比该模块优化前更优越,为管理效能的持续改善创造条件。

刘新利关于税收与经济关系内容体系的辨析

税收管理系统的专业化分解应以此要素体系为主框架展开,由此导出税收管理由收入管理、经济管理、政策管理、征收管理四个子系统构成,可以看成是税收管理专业化分工的最顶层的简约形式①。其中经济是第一要素,包括经济的规模维度,如纳税人经济规模或税收规模的大中小分类;行业业态维度,不同行业业态决定了该行业的盈利模式甚至盈利能力,对税收有显著影响。政策的主体维度是税种,同时也是税收收入的维度。征管要素包括服务、管理、征收、稽查等八个再下一级的要素。税收收入的要素则主要是六种资金形态。这些维度在现实的机构设置中都能显现它们的影子。但多种维度的交叉分解,应紧密结合在以要素为主框架的分类体系上,以避免多重交叉可能带来的能量和信息交换过程中的磨擦和消耗,而导致效率下降。

2.税收经济关系与互动机制。在专业化分工既定的前提下,各专业的水准都得到提高,税收管理系统的整体效率将由互动机制决定。所谓互动机制就是充分利用要素之间存在的固有的内在关联关系,通过管理对象专业分工带来的专业效率的提高,各要素都可获得来自其他要素提供的与本要素有密切关联关系的专业化产品,分享专业化产品外溢效率的同时又因避免了从事非专业工作分散精力而带来成本的减少,加之机构环节之间信息能量交换的成本减少,来提高税收管理系统的整体效率。互动机制由纳税评估推动运行,又是基于经济因素对税收的基础性影响作用。由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结合而生成的应征税收,通过专业化的纳税评估得到。应征税收和流失税收的规模以及纳税人风险排序,是整个税收管理系统中征管因素的主要作用空间。纳税评估是互动机制运行的发动机,也是提高纳税服务水平、简化优化征管流程的必要前提条件。其互动机制路径如图3虚线所示。观察收入管理TR。经济状况、政策变动和征管措施信息,由三要素主管部门向收入管理部门传递。收入管理部门将三要素的数量特征及其与收入的关系和对收入影响的定量结果向三要素传递。其他三要素都做相应的互动,税收管理系统的互动机制运行效率将得到有效发挥。

综上所述,经济要素贯穿税收管理的全过程,是税收管理的主战场和管理工作的基础部分,并成为税收与外部环境要素协调的桥梁。经济因素基础性地决定了税收特征,税收经济关系对税收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税收与经济的关系又可以看成是全社会的专业化与税收管理专业化融合的关系基础。显然,税收与经济关系在税收管理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充分利用税收与经济关系,将为推动税收管理整体效率的提高提供广阔的空间。

(责任编辑:灿亮)

①外部环境六要素可以看作是全社会运行的专业化分工的内容和结果。

浅析税收与经济的关系

浅析税收与经济的关系 学员姓名入学时 间指导老师试点 学校 目录 摘要 关键词 绪论 一、宏观经济与税收关系的理论基础 1宏观税负理论 2、税收弹性理论 3、平衡预算原理 二、税收与宏观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 1税收收入与GDP总量回归 2、税收收入与GDP双对数回归 三、税收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 1?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 2?税制变动的影响。 3?税收政策的影响。 四、税收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的若干结论 五、促进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建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学号讲师

【摘要】税收收入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指标,也是经济运行状况的综合反映.从税收对经济的 影响来看,既可以妨碍经济的发展,也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政策和征管三大要素决定了税收的宏观特征,但在三大要素的关系中,税收与经济的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近年来,我国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速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针对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展开 了激烈讨论。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对税收与经济增长(主要指GDP 的增长)关系进行研 究,试图找出一定的规律,建立适当的模型,以供参考。 【关键词】税收GDP 税收收入协调发展 经济是税收的源泉,经济决定税收,而税收又反作用于经济。这是税收与经济关系的一般原理。对税收与经济增长进行相关分析,首先要选择能代表“经济”的具体指标。虽然在影响 宏观经济指标中有很多对税收具有明显的甚至决定性的意义,但要找到一个最能代表经济的 规范指标当属国内生产总值(GDP) 。本文通过借鉴宏观税负理论和税收弹性理论,通过计量经 济学模型试图对经济增长与税收的关系做一些探讨。 一、宏观经济与税收关系的理论基础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今社会,谋求本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宏观经 济政策的共同目标。在西方经济学中,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颇为丰富,而且不同的学派还建 立了各自的经济增长模型。 在这些模型中,很多学者都考虑到了政府的作用,其中政府政策运行对经济增长有着不可 估量的影响,这些政策就包括税收政策。所以在衡量经济增长的时候,必须考虑到税收对经济 增长不可或缺的影响。 1、宏观税负理论宏观税负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的税收收入总额(用T 表示)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关系, 即T/GDP, 也称宏观税率。进入20 世纪70 年代以来,西方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美国著名学者阿瑟? 拉弗通过拉弗曲线解释了税负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在税率为0 时,税收收入为0;税率为100%时,将无人选择工作,生产停止,也没有税收收入。如果税率由100% 开始下降,则生产开始恢复,政府有少量税收;当税率继续下降时,生产扩大,政府税收增加。同样道理,如果税率从0 开始上升,政府收入也会增加,但不会影响生产。 C 点右方区域被视为“禁区”因,为在取得等量税收收入的情况下,该区域的税率要比左方区域税率高 得多。可产生最大生产量和税收收入的点是 A 点,超过 A 点,生产和税收都会下降。拉弗曲线 表明,宏观税负与税收收入及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从理论上讲, 税率设计有一个最佳点C,在这个最佳点上,使得宏观税负水平处于最优状态,即能兼顾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如果技术水平出现了进步,C 点会发生向左或向右的移动。从长期来看,C 点最终的运动方向只能是向左,即越来越接近于0。不过在短期内,C 点的运动态势应当结合技术进步对社会公众收入的具体影响来谈,如果技术进步在一定时期内,使得低收入人群显著增多社会公众自然会希望采用政府提供的方式来获取自己所需的产品与服务,C 点必然会向右移动,此时得到一个新的拉弗曲线,C'取代C点成为新的税率最佳点,A取代A点成为新的最大税收收入点。如果技术进步在一定时期内使得高收入人群显著增多,社会公众则会希望采用市 场交换方式来获取自己所需的产品与服务,C 点必然向左移动,此时也会得到一个新的拉弗曲线,C"取代C点成为新的最佳税率点,A"取代A点成为新的最大税收收入点。 2、税收弹性理论 研究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离不开对税收弹性的分析。税收弹性反映的是税收收 入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反应程度,其基本表达式为:E=( △ T/T)/( △ GDP/GDP)E为税收弹性,T为

(完整版)我国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我国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在开放型经济社会下,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扩大经济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互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的趋势。 一、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更好地促进国内发展与改革,防范国际经济风险; 对外开放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对外开放推动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增长 (二)对外开放促进金融业在竞争中不断壮大 (三)对外开放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四)对外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一)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 (二)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三)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 (四)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立足以质取胜,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五)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六)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七)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八)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风险 二、中国除坚持按照国际规则,积极维权外,还应从长远着眼,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加快相关的调整以减少摩擦或减轻摩擦的影响,以应对趋于强化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新表现; 三、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1.利用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形式。 2.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是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 3.兴办经济特区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对外开放的特殊形式。 4、在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第一,深刻变化的国内外条件和环境必然提出形成新优势的迫切要求。 第二,新优势是相对于传统优势而言的。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不断构筑新的竞争优势,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其中既有严峻的挑战,更蕴藏着发展的机遇。对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和不同市场主体来说,关键要学会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审视内外环境变化,客观认识自己,冷静分析原有优势的消长关系,在

税源与经济关系的统计分析

税源与经济关系的统计分析 一、填空题: 1、国内生产总值从使用方面看由四部分组成:消费、投资、 政府支出、净出口。 2、税收收入能力与经济发达程度成正相关关系。 3、我国从整体来看,东部税负高,西部税负低。 4、税负下降,经济增长。 5、税收弹性合理区间应在 0.8-1.2 。 6、税收收入增加额与GDP增加额之比。边际税负 7、两个相比较的数值中,一个是另一个数的2的m次方倍,m是翻番数。 8、对税收结构进行分析一般用圆饼图图形。 9、对税收收入进行绝对数分析一般用直方图图形。 10、发展速度属于动态分析。 11、统计分析报告要求四性:准确性、针对性、时效性、逻辑性。 12、就个人所得税来讲,收入分配越是不均衡,可征税收越多。 13、拉佛曲线是美国经济学家发明的。 14、税收弹性等于税收收入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 15、税收弹性大于 1 ,税收负担是逐年提高的。 16、税收弹性等于 1 ,税负是保持不变的。 17、税收弹性小于 1 ,税负是逐年降低的。

18、投资与税收收入的作用是正效应。 19、常用的引入宏观经济变量预测税收收入的方法是回归分析法。 20、按月计算季节比率公式为各月实际数/月平均数。 二、单选题 1、社会经济现象是复杂的,一种现象的变化往往要受几个因素的影响,对这些因素依次做定量分析,就是( A ) A、因素分析法 B、质量分析法 C、价格分析法 D、系数分析法 2、经济税源调查按组织形式分为( D ) A、经济税源统计报表调查 B、全面调查 C、一次性调查 D、经常性调查和专门调查 3、《税收完成情况分析报告》于每月终了后( B )日内完成。 A、3 B、5 C、7 D、10 4、下列哪种方法属于税收预测方法中的宏观方法( A )。 A、税收弹性系数法 B、本年后期收入平移法 C、季节变动预测法 D、税源排查预测法 5、季节变动预测法主要有两种,即直接平均法和( A )。 A、修正平均法 B、加权平均法 C、移动平均法 D、本年月均收入预测法 6、税收分析内容的核心是( A )。 A、解析税收经济内在关系 B、增加税收收入 C、实现税收均衡入库 D、有利于管理者宏观调控

GDP与税收收入的关系浅析

GDP与税收收入的关系浅析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2010.01.13 08:29:25 内容提要:在我国国民经济评价体系中,国内生产总值和税收收入都是反映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各级政府、经济管理和研究部门、专家学者普遍关注的指标。由于核算范畴、计算方法等的不同,导致二者不是简单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定量关系上二者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试图从税收的角度揭示GDP与产业结构、行业结构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在宏观层面上正确理解二者的关系、判断经济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做一些探索,为政府决策和经济管理提供参考。 一、GDP与税收的关系 促进税收增长主要有三个因素,即“自然性增长因素”、“管理性增长因素”、“政策性增长因素”。三个因素中“自然性增长因素”即经济发展和其隐含的效益对税收的支撑是基本的,经济增长因素在税收增长的诸多因素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由于两者核算范畴、计算方法的不同,导致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不是简单一一对应的关系。 (一)税收与GDP的核算范畴 GDP的核算方法有三种,即生产法、分配法和支出法。实际上这是从三个经济活动过程或环节核算经济活动总量:生产法是从生产环节计算生产过程的经济活动总量,分配法是从生产成果的分配环节计算经济活动总量,而支出法是从财富最终使用环节计算经济活动总量。从理论上讲,这三种方法从三个环节核算出来的经济活动总量应该是一致的,但税收却不是只在一个环节征收,复合税制下各个税种分布于上述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即生产、分配和消费三个经济活动过程均有相应的税种。 1.生产环节的税收与GDP的关系 目前在生产环节设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生产环节的流转税对三大产业是区别对待的。农业不征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只对烟叶课税;工业和批发和零售业征收增值税,部分产品还征收消费税;其余征收营业税,部分服务项目征收消费税。由于各行业征收的税种不同,因此产业结构会影响税收收入。 2.分配环节的税收与GDP的关系 用分配法计算GDP意味着从生产成果的初次分配角度汇集社会新创造的价

税收收入分析报告

朱仙庄分局 一季度税收收入分析报告 朱仙庄镇政府: 一季度,我局在埇桥区地税局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地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地税局的总体安排,紧紧围绕组织收入这个中心,及时对经济税源进行全面深入的预测和分析,切实增强组织收入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主动性。积极采取有力的措施,打好组织收入攻坚战,为促进辖区内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奠定基础。现将有关税收收入及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管户情况 截至2010年一季度末,朱仙庄镇辖区共有各类税务登记户数584户,其中:个体经营户522户,各类企业62户。 二、税费收入完成情况 第一季度我分局共组织入库地方税收及教育附加3594745.86元,占全年税收计划1400万元25.68%,其中朱仙庄镇3252097.75元,占分局总收入的90.47%;比去年同期多收13829.09元,同比增收0.43%。同样入库各类基金58万元,比去年同期少收112万元 ,同比减收65.89%。 主要来源: 一是委托代征入库的税款,朱仙庄镇所辖委托代征单位4户(朱仙庄煤矿、宿州学院、宿州卫校、宿州市华馨新农村建设有限公司),第一季度除宿州学院无税款入库外,其余3户累计入库税款2073454.59元,占朱仙庄镇总收入的63.76%。 二是企业正常申报的税款,1-3月份有税申报企业39户,入库税款425714.19元,主要是安徽绿洲人造板有限公司、朱仙庄信用社、宿州市杰峰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和煤碳供销经理部入库的税款,第一季度入库各类税款349317.38元。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实有税源与收入计划任务偏差大。2009年,由于形势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冲击不断加深加重、国家出台了大规模结构性减税政策,不确定的减收因素不断增多,地税收入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二)新增应税项目不多,地税收入效应未能体现。从朱仙庄镇应税项目来看,新增重大应税项目不多,税收增长缺乏新税源支持。 四、二季度税收收入预测 4月份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征期将至,土地使用税预计完成100万元,房产税10万元,主要是安徽绿洲人造板入库的税款,6月底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结束,企业所得税预计完成10万元,营业税预计能够完成140万元,个人所得税所预计完成20万元,二季度预计完成地方各税300万元。 五、在组织收入工作中我们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全力以赴保收入、促增长。 一是坚持依法组织收入,确保地税收入平稳较快增长。坚持依法治税,既要坚决制止有税不收和人为调节收入进度,更要坚决杜绝寅吃卯粮收过头税和转引税款,确保组织收入依法规范运行。坚持经济税收观,抓好税收分析预测,准确把握形势,掌控税源潜力,增强组织收入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逐步健全科学、稳定的收入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收

地方税务局税收收入和经济运行情况分析范文

吐鲁番市地方税务局税收收入与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日期:2016年11月23日来源:吐鲁番市地方税务局 “十三五”时期,是吐鲁番改革发展、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也是实现“五个吐鲁番”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乌吐区域经济一体化、乌吐机场建设运营一体化和乌吐空铁联运一体化的实施,以及吐鲁番被自治区确定为新能源基地为我们发挥独特优势、开创发展新局面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牢牢把握机遇、用好机遇,是我们争取主动、形成优势的关键。 一、税收与经济总体情况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我局克服了宏观经济复杂多变和政策性减收等因素的影响,实现了税收平稳增长。上半年,吐鲁番全市税务系统(包括国税、地税)税收收入完成159762万元,同比增长4.52%。其中:我市地税系统完成税收收入99277万元,同比增长23.12%,高于全市税务系统平均水平(4.52%)18.60个百分点,增收18645万元;其他收入4641万元,下降1.63%,减收77万元。累计完成地方一般预算税收收入83268万元,同比增长25.12%,增收16718万元,完成区局一般预算收入计划174000万元的47.86%,

慢于时间进度2.14个百分点。截止6月底,税收收入完成进度在21个地州市中处于第4位。 吐鲁番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夯实“一个基础”、打造“三个版本”、建设“五个吐鲁番”的发展战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增长,攻项目,促发展,优服务。上半年,吐鲁番市工业投资平稳增长,大宗工业品产量增长,产品销售率持续回升,工业经济呈现出“逆势上扬和逆势增长”的态势,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居全疆前列。1至6月,全市完成生产总值93.27亿元,同比增长9.15%,其中地方属完成75.88亿元,同比增长10.36%。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4.05亿元,同比增长7.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6.89亿元,同比增长12.73%。全市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5.12亿元,同比增长31.73%。 二、税收与经济主要特点 (一)经济税收协调发展,税收收入稳定增长。 近两年我局税收平均增幅为-4.5%,与GDP增减基本同步,税收与经济的弹性系数为1.06。上半年累计税收增幅23.12%,剔除“营改增”因素后可比增长27.94%。这一变动

税收分析的基本思路

税收分析的基本思路 一、税收分析思路的变化 (1) 变化一:从就税收论税收到税收与经济的对比分析 (2) 变化二:从注重总量分析到更加细化的结构分析 (三) 变化三:在细化的结构分析基础上的弹性分析和税负分析 二、税收分析思路的深化 (一)积极探索税收征管的规律 (二)宏观上将弹性和税负作为衡量税收征管质量的重要指 标 (三)微观上引入纳税评估和税收管理员制度 (四)宏观上找问题,微观上查原因的分析思路 (五)以税收分析为龙头,建立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四位一体的良性互动机制 三、税收管理中的税收分析 (一)税收分析在税收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二)积极探索在税收管理中税收分析发挥作用的机制 (三)深化税收分析的途径

讲稿提纲 1、税收分析思路的变化 (一)第一个变化:从就税收论税收到税收与经济的对比分析总局税收分析思路的第一个变化就是从就税收论税收转向税收与经济的对比分析。过去所做的税收分析主要反映税收收入的规模、今年比去年增长,完成时间进度情况,税收收入增减的结构、哪些税种增减、哪些地区增减、哪些行业增减,哪些企业增减。过去计划经济下税收工作是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的,税收计划的观念根深蒂固,只要完成任务,报个数就可以了。至于税收增长是否正常,并没有做过深入的分析。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税收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各界对税收收入增长也产生了大量的新的问题,比如说税收收入为什么大幅度超GDP增长,超年初计划增长?这时侯用传统就税收论税收的分析思路根本没有办法做出合理的解释,这样促使总局开始用税收与经济对比的方法研究税收的增长问题。 (二)第二个变化:从注重总量分析到更加细化的结构分析 税收与经济的对比分析,最开始是简单的税收总量与经济总量GDP的分析,紧接着,总局将结构分析的方法引入税收与经济的对比分析,后来细化更细的结构分析。也就是既要对GDP进行结构分析,也要对税收进行结构分析,把总的税收增长分解为各税种收入增长,然后分税种以及分税种各品目与各自对应的经济税源增长(相关经济指标),进行对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一、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重点是转变外贸和利用外资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但与此同时,出口贸易中也存在着出口商品多为附加值较小的低技术的产品和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产品仍占较大比重等问题。为此,一方面要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提高“三个比重”,即尽快提高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农产品在出口产品中的占比。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支持软件、文化和中医药等重点领域服务出口。另一方面要加快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帮助企业提高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开发和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产品出口。加强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相结合,不断提升传统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出口竞争力。同时把扶持自主品牌特别高科技自主品牌作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核心环节。逐步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出口商品群。 转变利用外资方式的重点是发挥好外资在产业升级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方面借助外资促进各产业以技术为重点的自身素质的提高,统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高技术产业、高端制造环节。另一方面借助外资促进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我国服务业总体水平较为落后,扩大服务业开放,吸收外商投资,有利于引进新的服务业态、管理方式,培养服务业管理人才,并随着人才流动,向本土服务企业产生明显的溢出效应。我国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服务外包有利于提高我国服务业出口竞争力、解决中高层次劳动就业和扩大服务出口,要高度重视并加以发展。 二、坚持进出口并重,内外需协调 要树立新型对外经济合作观念,坚持在平等、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经贸关系,既努力争取和维护我国正当权益,又妥善处理同其他国家的利益关系尽量减少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摩擦。当前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外部需求依然疲软,为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必须继续把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放到扩

关于税收收入怎样带动经济发展的研究

经济学学士学位论文 关于税收收入怎样带动经济发展的研究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文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税收收入怎样带动经济发展的研究 内容摘要:税收作为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的重要工具,与经济发展有着紧密联系。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这是税收与经济相互关系的一般规律。是当今世界的一个主题。税收是国家参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手段,它同经济发展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税收受制于经济发展;同时,税收对于实现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鉴于此,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谋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普遍重视税收手段的运用。相应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关于税收的问题,即税收经济系统问题的研究,就显得非常的重要,它将为发展中国家有效地运用税收手段提供指导。 关键词:税收经济税收经济系统经济发展经济增长

关于税收收入怎样带动经济发展的研究 今年的宏观经济形势清晰地显现出趋热的特点。在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效益表现良好的乐观状况下,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人民币流动性过剩以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断上升等问题,显示出经济发展中的风险不可低估。在这样的宏观经济背景下,税收形势表现得却很喜人,上半年全国税收收入完成249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615亿元,同比增长29%。然而,在税收收入再创历史新高的时候,冷静地估计和分析财税形势,准确把握财税政策,对未来的收入走势进行预测,清醒地透视问题,我认为是十分必要的。 一.税收与经济的关系 (一)税收经济,可系统的概括为征税所涉及的经济领域和经济行为,它是国家乃至超越国家界限的整体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税收经济的状态对该国整体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尤其是深深地制约着国家的财政状况和经济的稳定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国的经济秩序,研究税收经济的宏观调控机制,有利于我们运用系统的方法,寻求一种对税收经济最大限度地起到良性作用的综合调节机制,它是建立和完善税收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经济决定税收,这是前提。经济是税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税收分配的范围和程度,并从根本上决定新税种的产生、发展和更替。但从税收研究角度讲,税收又对经济具有反作用。随着税收分配的广度和深度的增加,税收职能也随之拓展,税收对经济的影响和作用也不断扩大。这主要表现在税收的财政地位的不断提高和税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的日益加强,特别是在现代经济中,绝大多数国家的财政收入的80%以上都是通过税收筹集的,正因为如此,税收也随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 如何运用税收手段促进经济发展这样一个重大问题,我国的现行研究尚嫌不足。一方面,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谋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有效的发展税收理论,以求确定可行的税收政策。另一方面,我国关于经济发展与税收问题的研究尚嫌零碎,缺乏系统性,在整个税收体系中还没有确立地位。在国际财政学界,关于经济发展与税收问题的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许多成果借鉴,但其仍存有不足:

计量经济学大作业_税收及三大产业的关系模型

计量经济学大作业——税收与三大产业的关系模型 学号:0112940 姓名:张慧娟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班 修课时间:2013-2-24 任课教师:朱永军 成绩: 评语:本次实验室研究税收与三大产业关系的模型,试图通过对1993-2012年税收收入与三大产业年产值的分析,了解税收收入与农业、工业、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综合运用了ols分析方法和eview软件确立模型、估计参数、模型检验与修正。经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税收收入与第一产业相关关系不明显,与第二、三产业间则存在高度的正相关性。本次试验研究的显示意义很强,通过本次试验对计量经济学

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利用Eviews软件进行实证分析。 Email: 1850337523@https://www.360docs.net/doc/4812660901.html, 税收与三大产业的关系的研究 摘要 本文研究的是税收与三大产业的关系模型,通过对1993-2012年税收与三大产业收入的分析,以了解税收与三大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个因素之间的联系。运用Eviews软件和OLS分析法对1993—2012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通过逐步剔除不合适的解释变量和对方程进行一系列的检验,最终找出税收与主要影响要素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我国实际经济发展状况和政策导向运用此关系对以后情况进行预测。 关键词:税收三大产业产值 OLS Abstract This study is a model of tax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three major industri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1993-2012 annual tax revenue and the three major industry revenue, we can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ax and the three major industries, as well as the links between the various factors. By using Eviews software and OLS analysis of the 1993-2012 historical data analysis and gradually eliminating inappropriate explanatory variables and the equation of a series of tests, finally we can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ax and the main impact factors. Through the reality of our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cy-oriented use of this relationship ,we can predict the subsequent situation. Keywords: tax three major industrial revenue OLS

税收的经济增长效应

税收的经济增长效应 [摘要]经济增长一向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而税收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财政政策工具。基于经济增长理论,就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税收及税种结构、税负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分析和述评,对于相关领域研究的深化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经济增长;税收;税种结构;税负结构 经济增长一向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对经济增长的研究可以说是宏观经济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在财政政策中,税收是主要的工具之一。以往对税收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多是集中在从财政理论层面上说明如何制定和调整税收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或是分析税收收入与GDP二者之间增长速度的差异及造成不同步的原因,但对税收这个经济变量到底是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二者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税收及税收结构是通过哪些途径作用于经济增长的,适合我国目前经济形势和财政体制要求的最优税收结构是什么样的研究则很少。本文基于经济增长理论对税收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述评。作文/zuowen/ 一、税收的经济增长作用

(一)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税收的作用 政府的税收政策和经济增长很久以来就被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联系在一起。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Adam Smith(1776)的《国富论》。Smith认为,经济增长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一国的劳动生产率,二是生产工人与其他人口的比例,其中提高劳动生产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劳动效率的提高,依赖于劳动分工,而产生分工的必要条件则是资本积累,因此分工协作和资本积累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因。基于以上分析,Smith认为,税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通过影响资本积累来实现。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税收降低了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率,由于资本积累依赖于投资,而投资的动机来源于预期利润的驱动,征税会降低预期利润,影响资本积累;另一方面,税收减少了各阶层的可支配收入,从而直接减少投资,影响资本积累。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看,税收都是经济增长的阻碍因素。所以,税收不应该设定得过高,设定税负水平的原则应该是能低则低;同时,国家的职能应尽量减少,政府的最佳角色是充当经济生活的“守夜人”,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自动调节经济。 David Richado(1817)对于经济增长和税收的分析是围绕着收入分配展开的,他认为社会一切收入都应该征税,税收不是来自于资本,就是来自于收入,都是对积累的减少,因而从总体上看,税收不利于经济增长,并且来自于资本的税收比来自于收入的税收对经济增长的

最新 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精品

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 税收负担,简称税负,是指纳税人承受国家税收的状况或量度,反映一定时期内社会产品在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分配。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2015年以来,面对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中国政府坚持稳中求进,主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经济发展效益为中心,着力调整相关税收政策,持续推进经济增长。今年初,国际外资企业陆续撤离中国市场,致使数百万工人失业,家表示,目前国内经济已经滑入紧缩轨道,企业负债将会增加,员工薪酬会止步不前,居民消费水平也将下降。本文将从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原理出发分析二者的关系,并得出促进经济增长的税收政策建议。 关键词:税收政策;经济增长;稳中求进 一、导论 自98年中国的第一笔网上交易成功,到近几年人们对网购的狂热,无一不迫使人们思考---网购何以如此发达。2010年我国的网购金额是5231亿元,比09年高出一倍,之后网购持续发展,至13年我国网购金额已达1.85万亿元人民币。透过网购现象,究其原因,是网店的赋税较轻,于是商品价格较实体店低,刺激了人们对商品的需求,从而使人们的消费增多。同样的道理,香港之所以繁荣,最重要的原因亦是赋税低。尤见,减税、退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方面,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并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经济整体处于良好的经济状态,但也存在着经济增长下行的隐患:税收增长过快,增长速度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税制结构失衡,流转税比例过重,这些都制约的稳定、持续增长。本文将通过对税收政策的目标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加以分析,从而研究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二、税收政策概述 税收政策是国家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依据宏观经济规律而选择的指导税收分配活动和处理各种税收分配关系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是制定税收法律、法规和开展税收工作的指导方针及相应的税收措施的总和。税收政策属于上层建筑,它不但指导者税收工作,同时也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目标而使税收能动地作用于经济的过程。税收政策可分为总量税收政策和结构税收政策。其中,总量税收政策主要包括:扩张性税收政策、紧缩性税收政策以及中性税收政策等;结构税收政策主要包括:各种税收征税范围的选择、计税依据的确定、税率的设计、税收优惠项目和幅度的选择等。税收政策的一系列目标为:物价稳定、收入公平分配、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生活质量提高、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等。其中,主要任务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一带一路”是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大战略

“一带一路”是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大战略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中亚访问时,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建设“一带一路”摆在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三大任务之首。随着中巴经济走廊重大工程项目的即将启动,我国同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及相关建设项目将陆续有序展开。这是新时期我国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大战略,对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促进亚欧乃至世界经济合作,都将产生重大深远影响。 建设“一带一路”的重大意义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从当前和长远来看,都具有重大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首先,是缓解当前需求不足矛盾的有效途径。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增长机理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由供给约束为主转变为需求约束为主,总需求不足已成为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产能过剩是需求不足的集中表现。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通货紧缩趋势凸显,是需求不足带来的结果。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可创造庞大的出口需求,向国外转移过剩生产能力,从而增强对国内经济发展的拉动力。 其次,是破解国内经济长远发展面临的能源资源供给瓶颈的需要。周边国家多数发展水平不高,与我国产业处于垂直分工状态,而且能源资源丰富。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建立铁路、水运等大运量的便捷通道,有利于把周边国家的资

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使他们能搭上中国这列快速前进的列车,实现互利双赢的目标。 第三,有利于提高外汇储备使用效益。我国有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目前一半以上是美元资产,其中大部分是购买美国的国债,收益率不高。通过建设“一带一路”,将在沿线国家创造许多投资机遇,无论是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投资工业、商贸流通业,都将带来比购买美国国债更高的回报。 第四,有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周边关系。“一带一路”将把我国同周边国家的经济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关系。密切的经济合作必然带来和谐稳定的政治关系,从而创造稳定的周边环境。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海外投资重点选择 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包括陆地上向北、向西、向南以及海上运输通道建设;在运输方式上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建设。由于同我国毗连的国家多,需要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多,应当按照轻重缓急,进行项目优选。根据财力可能,逐步推进。在选择项目时,应当按经济规律办事,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为此,应当对待选项目进行周密的经济技术论证,确保投资能够按期收回,使投入的资金能够进入良性循环。要对建设项目的生态影响和各种不利因素作出科学评估,严格按建设程序办事,以规避投资风险。

关于税收与经济关系内容体系的辨析

(双月刊)2011年第2期(总第66期)关于税收与经济关系内容体系的辨析 ◆刘新利 内容提要:本文就税收与经济关系内容中的税收与分析、税收与经济关系的内容体系、税收与经济关系内容的再延伸三个方面,论证了经济要素贯穿税收管理的全过程是税收管理 的主战场和管理工作的基础部分,是税收与外部环境要素协调的桥梁。 关键词:税收;经济;内容体系;延伸 中图分类号:F810.4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280(2011)02-0001-08 税收经济关系是税收管理系统的重要内容,多项重大税务工作都基于税收经济关系展开;同时税收经济关系又是将税收管理系统与外部系统进行有效关联,推动和谐税收建设的桥梁。深入研究税收经济关联关系的内容体系,对于充分发挥税收经济关系对提高税收管理整体效率的作用具有现实意义。 一、税收与经济关系问题中的税收与分析 首先来观察什么是税收与经济关系问题①中的税收。在性质上,税收是国家为提供公共产品而依法筹集的资金,有三个定性特征: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或确定性。而在数量上,税收有六个数量特征和六种资金形态,其六个数量特征分别是:总量与增长、结构与周期、税负与弹性,其六种资金形态分别是:应征税收②、影子税收、减免税收、流失税收、缓欠税收、退库税收。关于税收的一切方面都会反映在税收定义和特征中,并由税收定义和特征来体现。以此推出,税收分析应是对税收收入六特征和六形态及其成因的分析。 这里自然引出,“什么是税收的成因”。从最常用的税收公式出发,导出税收成因,过程如下:实征税收=代理税基*实际税负 =代理税基*法定税负*征收率 代理税基ij*调整系数ij*法定税率ij*征收率i =∑ i 式中③,“代理税基”是一个基于税法定义,通过税收经济分析找到的与税基内涵最为接近的成熟经济指标,可以不严格对应税法规定的法定税基口径,代表纯经济因素影响;“法定税率”显然是纯政策因素④;式中的“调整系数ij[经济*政策]”有双重性质。从代表经济的角度看,“调作者简介:刘新利,男,上海市国家税务局副局长。 ①税收经济关系表现的是二者内在关系的定性方面,使用一定的税收经济指标来表达它们的关联关系;而对关系的分析则更强调应用特定计量方法对关系所作的定量分析,是将表现关系的指标数值分析计算出来。本文着重定性分析,不严格区别“关系”、“分析”和“关系分析”的精准含义。 ②“应征税收”有大小两个口径,小口径指纳税人自主向税务部门申报的应征税收(申报);大口径指经过科学估算的应征税收(真实)。 ③该式可更清晰地写成:实征税收=∑代理税基ij[经济]*调整系数ij[经济*政策]*法定税率ij[政策]*征收率i[征管]。 ④在税收政策因素中,税率是对应税目的法定税制要素,是唯一的;而税负是与税种或总体对应的计算指标,其分母为代理税基,可能有多个口径的税负,如主营业务收入税负、营业收入税负、增加值税负、资产税负等。

经济发展与税收的良性互动关系(一)

经济发展与税收的良性互动关系(一) 一、从理论与实践上正确把握经济发展与税收的良性互动关系 经济发展与税收的良性互动关系,是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又反作用于经济,二者之间存在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辨证关系。但这种关系并不是在什么条件、什么社会经济制度和什么经济运行模式之下都自动生效,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下,特别是在一定的经济运行模式之下,才可以使二者具有良性互动关系。 计划经济时代,经济发展与税收的良性互动关系只不过是一种理论上的说明,并不具有实际意义。在实践中不可能充分体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关系。税收有两种基本职能,一个是财政收入职能,另一个是宏观经济调控职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财政收入的模式是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加税收,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为主体,以税收为补充。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到改革开放以前,国有企业上缴利润占60%左右,税收只占30-40%。税收对经济的关系得不到充分体现,经济发展主要不是靠税收调节,而是靠计划调节,如果汁划发生重大失误,经济发展就要遭遇严重的困难和障碍。税收收得再好、设计再好,对经济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甚至在许多情况下,它是一种从属的关系。财政只是摆设,为了保证计划的实施完成。而进行跟进式的财力保障。大跃进时有句荒谬的话:“经济需要多少,国家财政就拿多少,什么时候要什么时候给。”好象国家财政是一个随时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任何财力保障的东西。因此,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经济与税收的良性互动关系体现不出来。 只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财政收入模式的转变和税收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地位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与税收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才为人们所认识才受到举国上下的充分关注。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财税体制改革才基本走上正轨。在此之前也进行了税收体制和税收制度的改革,主要表现在1983年实施的利改税以及1984年实施的第二步利改税。随着计划经济烙印的消退和计划对国民经济影响的逐步减弱,市场机制、市场调节的作用在增强,但随之而来的,是市场调节的无序性、自发性、盲目性等市场缺陷、市场弊端逐步暴露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加强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用宏观经济调控纠正市场固有的缺陷和弊端,使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更加充分完善、正确。实践证明,只有宏观经济调控加市场经济的作用。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既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有利方面,又克服其固有弊端。资本主义一百多年的历史已充分证明,市场经济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再加上国家宏观经济调控,资源配置方式才是有效的。市场经济越成熟、市场机制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也越重要、越明显。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的双重职能必然为人们所认识,因为税收是宏观经济调控的最重要手段,在市场经济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两大支柱性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产业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是派生性的宏观调控政策。在财政政策中,税收政策是核心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作用得以显现,其中税收作为财政政策的核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建国50年来最突出的,税收的双重职能以及经济发展与税收的良性互动关系得到充分体现。 (一)经济发展与税制的关系 税制的确定要遵循若干原则,如公平与效率原则,税收既要照顾到社会的公平、公正,为不同的经济主体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同时,又必须有利于促进效率的提高;激励与约束的原则,税制要体现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客观要求,要有利于建立促进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税收不能妨碍经济的发展和增长,对不利于经济发展的行为要加以约束和抑制;促进社会进步和社会公正的原则。如果体现了这些原则,税制就是比较好的,如果违背了这些原则,税制就不好,必须加以是废除。我国的现实情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1983年以前,我国财政收入的模式是利润加税收,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为主,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的比重在40%左右,这种模式对经济发展极为不利,主要表现在企业缺乏自主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关于税收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关于税收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内容摘要: 一国的经济增长是以其财政收入的增长为前提的,而财政收入的增长又离不开税收。本文采用我国自1990年至2009年的税收收入的主要因素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选取的自变量有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然后,在收集了相关数据之后,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EVIEWS软件对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最后得出结论是财政支出和零售商品物价水平对我国税收收入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税收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参数估计和检验思考 导论: 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基本因素,也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是税收的源泉,经济决定税收,而税收又反作用于经济,这是税收与经济的一般原理。这几年来,中国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甚至“超速增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科学地对税收增长进行因素分析和预测分析非常重要,对研究我国税收增长规律,制定经济政策有着重要意义。 影响税收收入的因素有很多,但据分析主要的因素可能有:①从宏观经济看,经济整体增长是税收增长的基本源泉,而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②公共财政的需求,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体,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保障的完善等都对公共财政提出要求,因此对预算支出所表现的公共财政的需求对当年的税收收入可能会有一定影响。③物价水平。我国的税制结构以流转税为主,以现行价格计算的GDP等指标和经营者的收入水平都与物价水平有关。④税收政策因素。我国自1978年以来经历了两次大的税制改革,一次是1984-1985年的国有企业利改税,另一次是1994年的全国范围内的新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