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

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
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

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

教育与传媒学院

学前131

杨晨

2013127005

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

【摘要】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其产生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演变、政治稳定以及中华文明和儒家文化的传播继承等,都产生过不可低估的作用,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自身的局限和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教育和社会的发展,最终被历史淘汰。

【关键词】科举制;古代教育;历史影响

一、前言

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考试制度,是国家通过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各级文官的一种选官制度。同时,也是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隋朝确立至清末1905年废除,历经1300余年。科举制深深根植于封建社会的历史土壤之中,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儒家中的进取功名、积极入世等思想十分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人,使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力图通过国家的考试制度进入仕途,以自己的学识为统治阶级服务。一方面获得和改善自己的政治经济地位,另一方面也希望以此实现自己济世的儒家理想。而封建统治阶级也需要通过这种科举考试选拔为他们服务的人才,巩固他们的政治统治,这是科举制在中国产生的重要原因。科举制是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封建教育的核心。科举制以前,我国的选士制度主要是选举制。选举制不能很好地满足封建政权对于人才的需求。而科举制以“文衡”取士,报考自由,开辟了社会各阶层通过考试进入社会上层的道路。但是由于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产物,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这个时代的局限性,其自身的种种弊端,也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许多不良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又阻碍了中国教育的发展。

二、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使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得以推行

孔子在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即教育不分贫富、贵贱、地域的差别,所有人不分士庶,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随着门阀士族的衰落以及科举制在隋唐的确立和完善,打破了这种垄断局面,使教育向全社会开放,在科举取士上不分士庶,平等竞争,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得以推行。

隋唐全面推行科举制,广大的社会中下层人员都可以通过考试中举。科举制一方面打破了几百年来门阀士族垄断仕途的格局,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庶族地主和中下层人民可以通过考试入仕,扩大了受教育者的社会面。据一些外国学者统计,近代以前,中国南方农村不少地区的识字率是比较高

的。这说明科举考试不仅影响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精英教育,对普通民众的教育也有重要影响。看书识字,参加科举的人日益增多,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官学、私学的发展,从而推动了整个中国古代的教育向前发展。

(二)在科举制的影响下,中国传统主流文化得以维系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孔孟儒学为主导,孔孟的儒家思想影响和贯穿了整个中国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要支柱,其影响是十分深远的。科举制是一种以考察儒家知识和观念为标准的选官制度。按照统治阶级钦定的儒家经典所主导的价值规范来应试的人,才能获得功名地位,这就使得士人为应试而浸淫于儒家经典,中国知识分子学习儒学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另一方面,也使儒家价值规范在社会得以广泛认同与普及。科举制度使中国文人重视儒家知识、重视以儒学为基础的教育与风俗成为天经地义。杜赞奇说:“中央集权和儒家思想在整个社会中起着凝聚力的作用,有少许财产并略受教育的人都希望科举入仕,这些人处于社会的各阶层,他们所处的特殊地位使其充当了沟通大众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媒体。”

[1]而且罗兹曼也说:“科举制度曾经是联系中国传统的社会动力和政治动力的纽带,是维护儒家学说在中国的正统地位的有效手段。”[2]可以说科举制在一定历史时期一定程度地维系着儒家的文化价值,同时也维系着中国的传统主流文化。

(三)科举制在中国建立起了世界上较早较完善的考试制度

古希腊、罗马、中世纪欧洲无任何有关考试的记载,西方真正开始建立考试制度是十七、十八世纪在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大英百科全书》里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就是中国所采取的选拔举荐制度及定期举行的考试。唐中宗时期,日本建立了模仿唐代制度的考试选官制度。16世纪以后,我国的考试制度愈来愈受到世界的瞩目。在不到300年的时间里,西方国家仅用英文出版的介绍中国科举制度的书就达70余种。科举制被十九世纪中叶以前西方人广为称赞并被西方文官制度所借鉴,许多学者都曾作过专门的研究。孙中山先生在考察欧美各国考试制度后指出:“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3]确实,中国的科举制,在唐朝时就建立了一套非常完整的考试制度,对考试科目、考试方法以及考场作弊的防止及处理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在科举制下,学校教育的针对性极强,政府所考便是学校所教,也是学生们所学的。这种教与学、学与考相统一的考试制度,对课程、教学内容和考试标准的统一起了积极作用。

(四)科举制使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大量的人才

科举制产生于中国特定的文化环境,也产生了中国特殊的文化阶层。科举制使知识分子能通过自身的学识得到国家的承认与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从而也使中国封建社会涌现出大量人才。唐宋时期是中国人才倍出的两个高峰期,这

跟科举制不无关系。特别是北宋中叶,中国在政治、哲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涌现出大批人才。这些人才有的在政治上大展宏图,成为封建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有力助手。如寇准、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都是通过科举取士踏入仕途的。尽管中国的文人在仕途上并不是春风得意、一帆风顺的,但科举制的确为他们施展政治抱负、实现人生理想提供了机会。科举制既促成了中国的文化高峰,也促成了中国的人才高峰。

(五)科举制确立了封建时代的教育体制

科举制的创立对学校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有直接的影响,确立了封建社会的教育体制。宋代为适应这种教育体制还编撰了不少教科书,如千家文、百家姓、劝学文等。宋以后的教科书基本都是沿袭宋代的。

三、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教育的消极影响

(一)科举制导致了中国教育的畸形化———一切为政治服务

科举制首先是一种政治制度。科举取士就是为统治阶级选拔为政治服务的人才,而参加科举考试的知识分子从属于统治阶级。他们固然也有拯世济民的政治抱负,但同时也包含着对个人富贵利禄的追求,希望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科举制真正实现了中国政治统治和社会教育的密切结合。在实行科举制以前,教育和选官是两套制度体系,二者不存在必然的衔接关系,读书可以入仕做官,也可以单纯为了修身养性,选拔官吏亦不以是否受过学校教育为先决条件。这样,学校教育成为法定的选官前提,教育制度和选官制度都不能脱离对方而独立存在。

由于科举制把读书、应考、做官三者联系在一起,中国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都把应试中举作为关系到自己人生前途的大事。这就使中国封建社会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前赴后继,为梦想进入官场而参加科举,老死科场的人比比皆是。文学作品《官场现形记》中的“范进中举”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普遍的社会现象,抨击了科举制下一切为政治服务的黑暗与腐朽。

(二)科举制造成了许多不良的学习风气和社会风气

科举制创立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同时也是统治阶级笼络广大知识分子的一种政治手段,这就使它不可避免地产生许多不良的影响和习气。由于科举考试成为人们获取高官厚禄的阶梯,因此“十载寒窗,一举成名,富贵荣华,锦衣玉食”的名利思想在社会上影响广泛,这种思想还成为当时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教育目的。社会上也出现“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不良习气。“久旱逢甘雨,他乡见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成为当时世人对科举制的一种普遍心态。

(三)科举制导致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轨

科举取士分了很多考试科目,并对每一科目的考试内容都有规定,而且有固定的模式。如唐代科举规定进士科举必须经过诗文考试;清代科举规定以八股文取士。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答题按规定的注疏阐述,不得自主发挥,自述见解,并且在格式上也非常严格。学校的一切教育内容都是为了应考,如清代学校教学只教八股文,政府干脆选定编辑一本《钦定四书文》作为标准范文,考生只需死记硬背。这必然造成学校教育受科举制支配,培养只会应试而缺少实际能力的人才,从而导致学校教育与社会需要的严重脱轨,学校成为科举制的附庸而存在,学校的一切培养目的、培养计划、教学内容都是为科举制服务。

(四)科举制导致中国封建社会缺乏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人才

科举制令无数中国社会的精英皓首穷经,终其一生。大量文人进入仕途,创造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繁荣以及中国文学史的光辉灿烂,在文坛上也产生了不计其数的优秀人才。但另一方面,搞自然科学的不能进入仕途,这导致了中国自然科学的落后及这方面人才的匮乏。科举制使知识分子热心从政而不关心自然科学,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教育畸形发展,阻碍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

五、结语

科举制虽然退出了它曾经辉煌的历史舞台,但却以其漫漫的历史影响,留在了其相应的历史和社会进程中。现代文明,是在科举文化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科举制度的产生,是中国历史进程的必然结果,它曾是走向文明社会的一大进步,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又被新的教育体制所取代,这是时代的选择,也是历史给予我们的启示。

参考文献:

[ 1]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6.p.123.

[ 2]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p.338.

[ 3]列曙.人才选拔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DB/OL]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教育与科举制度

本次课标题:中国古代教育与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教育与科举制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情境导入:中国历来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家,“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决定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科举”则是横在他们面前的一条鸿沟,越过了这道鸿沟,则顷刻风光无限,终生荣华富贵。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教育和科举制度。 三、提出本次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四、教授新课: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教育制度 (一)西周以前的教育 1、原始时期的教育: 《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后稷是周的始祖,名弃,曾被 尧举为“农师”,被舜命为后稷) 原始教育的特点:完全是自然状态下的教育。教育与社会实践完全结合为一体,早期人类在生产劳动中获得经验、技能、知识以及行为规范。教育并没有被分化为专门的活动。 2、远古时期的学校: ①五帝时期的学校:成均(《礼记》)董仲舒曰:“五帝名大学曰成均。”

郑玄曰:“均,调也。乐师主调其音。 ②夏商的学校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说文》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孟子》(庠, 乡学。古代学校是教养、学习礼仪、学习射击的地方) 3、关于商代学校的记载: ①商代已经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学”。 ②商代学校的学习内容——“戒”。甲骨卜辞:“丁酉卜,其呼以 多方小子小臣其教戒。 ③商代学校受到高度重视——上学需占卜。 (二)西周的教育 1、西周教育内容: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①礼、乐。五礼:吉,凶,宾,军,嘉。(《周礼》) ②射、御。 ③书、数。 2、西周教育的特点: ①是一种文武兼备的教育。②是一种知行合一的教育。③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即“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 制度的显著特征。 (三)春秋时期私学的兴起 1、背景:“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左传》) 2、私学创始人:孔子 ①孔子教学内容:创新“六艺”教育—《诗》《书》《礼》《乐》《易》《春秋》②新六艺的特点:重文事 ③孔子教育思想: △将德育放在首位。△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修身。△学而优则仕。“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④私学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旧有的士庶界限。 (四)战国时期的教育典型代表:稷下学宫稷下学宫的特点: 1、性质二重性:官私合营的自由联合体。 2、多功能性:集讲学、教育、咨议为一体。 3、士人充分享受学术自由、精神自由与人身自由。 (五)秦代的教育 1、背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的文教政策——书同文,车同轨 2、教育政策:“禁私学,以吏为师,以法为教”。(《史记》) 3、对秦代教育政策的评价:统一人们的头脑,思想专制,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六)汉代教育 1、重新允许各私家学派开办私学。 2、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汉武帝的文教政策: ①立五经博士,罢诸子博士。 ②办太学,培养儒家人才。——我国大学教育开始的标志。◆太学的教学内容:经学 ◆太学的教学风气:重师法和家法◆士子读太学的出路:考核合格后可以授官 (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1、设国子学:西晋武帝咸宁二年(276 年),晋武帝下令在太学之外,设国子学(五品以上官员子弟入学)。 2、设分科大学: 刘宋设四大学馆:儒学馆、玄学馆、史学馆、文学馆。 意义:分科办学冲破了汉以来儒家学说垄断太学课程的局面,对隋唐的分科教育很有影响。

古代科举制度范文

古代科举制度范文 第一篇:古代科举制度基本常识第二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第三篇:浅谈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第四篇: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第五篇: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更多相关范文 古代科举制度基本常识 xx-05-30 作者::化成天下 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也是政府选拔官吏的一种方式。开始于隋朝(公元518年——公元618年),一直到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共延续了1000多年。 读书人要先参加“童试”,参加的人不论年龄多大都叫“儒童”或“童生”,考试合格被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俗称“秀才”。 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国家按月发给粮食;二等的叫“增生”不供给粮食,“禀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可参加正式科举。 正式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考上的叫“举人”。考试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首都的“礼部”(政府的一个管理机构)举行,考上的叫“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分“三甲”录取。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 二甲赐“进土出身”,第一名称“传胪”。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一、古代考试内容 在古代中国两千多年的考试史中,古人几乎尝试过各种可能想到的考试内容。 从西汉到南北朝的察举时代,以推荐为主,考试还只是一种辅助手段。那时的考试内容有两项:读书人考试经学,在朝官吏考试章奏。此后荐选时代的考试内容变化不多。 到了以考选为主的科举时代,旧的考试内容被逐渐丰富。唐朝进士录取以诗赋为重,从而促成了唐诗的空前繁荣。到了宋元两朝,经义逐渐取代诗赋成为一种主要的考试内容。明、清科举考试分量和难度都有所增加,八股文作为一种考试的文体格式逐渐发展定型。 总之,中国古代选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不外乎经学(家法、帖经墨义,经疑、经义)与文学(诗赋)。在察举时代,经学、文学分途;科举时代,两者渐渐合一。 二、八股文 是中国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和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时期,科举考试时所采用的专门文体。因为它要求文章中应有四段对偶排比的文字,一共八部分,所以叫八股文。“股”是对偶的意思。

古代科举制度基本常识资料讲解

古代科举制度基本常识 2013-05-30 作者:编辑:化成天下 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也是政府选拔官吏的一种方式。开始于隋朝(公元518年——公元618年),一直到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共延续了1000多年。 读书人要先参加“童试”,参加的人不论年龄多大都叫“儒童”或“童生”,考试合格被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俗称“秀才”。 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国家按月发给粮食;二等的叫“增生”不供给粮食,“禀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可参加正式科举。 正式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考上的叫“举人”。考试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首都的“礼部”(政府的一个管理机构)举行,考上的叫“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分“三甲”录取。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 二甲赐“进土出身”,第一名称“传胪”。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一、古代考试内容 在古代中国两千多年的考试史中,古人几乎尝试过各种可能想到的考试内容。 从西汉到南北朝的察举时代,以推荐为主,考试还只是一种辅助手段。那时的考试内容有两项:读书人考试经学,在朝官吏考试章奏。此后荐选时代的考试内容变化不多。 到了以考选为主的科举时代,旧的考试内容被逐渐丰富。唐朝进士录取以诗赋为重,从而促成了唐诗的空前繁荣。到了宋元两朝,经义逐渐取代诗赋成为一种主要的考试内容。明、清科举考试分量和难度都有所增加,八股文作为一种考试的文体格式逐渐发展定型。 总之,中国古代选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不外乎经学(家法、帖经墨义,经疑、经义)与文学(诗赋)。在察举时代,经学、文学分途;科举时代,两者渐渐合一。

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摘要: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作为中国历史特定时期的产物,其产生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演变、政治稳定以及中华文明和儒家文化的传播继承等,都产生过不可低估的作用,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自身的自局限和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教育和社会的发展,最终被社会淘汰。 关键词:科举制内容形式积极历史影响 引言:在奔腾的历史长河中,影响其流向的往往只是为数不多的关键时段,而某些特殊日子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可能成为社会历史进程的转折点。100多年前发生的废止科举制,便是影响中国社会发展至深且巨的重大历史事件。 一、科举制度概述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中国古代设科考试、选才任官的制度。科举,就是分科选举的意思。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通过逐级的考试来选拔人才。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完善于唐代,再经宋、元、明三代而定型,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共历时一千三百多年。这项制度对于封建社会的中国政治、社会、学术、文化和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1864年,在狄更斯主编的英文周刊中刊载了一篇题为《中国的科举考试》[1]的文章,指出科举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科举这个教育机器几乎是从不间断地实施其功能:它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当其他帝国统治的代表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并被践踏为尘土时,它在全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唯一避难所。” 1.科举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明朝建立后,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研究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研究心得 篇一:名师讲座作业一之谈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感想谈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感想 我国的“科举制度”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年。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存在时间久远,对中国及世界历史的发展影响巨大深远。科举制不仅被东亚一些国家复制和模仿,也为英、法、美等西方国家所借鉴。朝鲜半岛的在光宗九年(958年)实施科举制度,对摆脱新罗时代封闭的“骨品制”,建立较为开放的官僚体制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日本、越南先后也引进实行了的科举制度。同样在在西方国家有史料证明中国的“科举制度”被他们借鉴或者引用:英国1855年试行并于1870年全面推行的文官考试、美国1883年开始采用文官考试制度。 这种选拨人才的模式存在时间如此之久,肯定是有其存

在的理由与价值的。否则,会有如此长的生命力与影响力吗? 我认为其优点是,相对于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这样的考试更为开放,平等。家世、门第不再是限制人才选拨的苛刻瓶颈。这,有利于吸引更多有才气的文人雅士参加考试,步入官场,为人民谋取更多的利益。当然从长治久安的社会背景的角度来说,平民出生的人更加了解人间疾苦,解决社会存在的矛盾。他们既从某种程度上维护了老百姓的利益,也使得当权者的统治更为巩固与平稳。 但是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我国明清朝时期实行八股取士,出题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应考者只能从这样的规定的答题模式要求下回答。这样的僵硬的考核模式,没有开发学者们的思维,也没有实际操作的考核,不能体现应试者的实际才学。这种脱离实际的学风,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 科举制度从侧面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我国现代社会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我国的领导人提倡“提升综合素质教育”、“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相信有越来 越多的人会投入到接受“提升素质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行列中去。我国现代的高考、公务员考试,领导干部的海选考试,其实也是借鉴了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只 不过,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现代社会的“科举制度”还需要不断的改革和改良,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总结经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doc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篇一: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摘要: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分科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作为中国历史特定时期的产物,其产生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演变、政治稳定以及中华文明和儒家文化的传播继承等,都产生过不可低估的作用,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自身的自局限和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教育和社会的发展,最终被社会淘汰。 关键词:科举制内容形式积极历史影响 引言:在奔腾的历史长河中,影响其流向的往往只是为数不多的关键时段,而某些特殊日子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可能成为社会历史进程的转折点。100多年前发生的废止科举制,便是影响中国社会发展至深且巨的重大历史事件。 一、科举制度概述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中国古代设科考试、选才任官的制度。科举,就是分科选举的意思。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通过逐级的考试来选拔人才。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完善于唐代,再经宋、元、明三代而定型,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共历时一千三百多年。这项制

度对于封建社会的中国政治、社会、学术、文化和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1864年,在狄更斯主编的英文周刊中刊载了一篇题为《中国的科举考试》[1]的文章,指出科举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科举这个教育机器几乎是从不间断地实施其功能:它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当其他帝国统治的代表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并被践踏为尘土时,它在全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唯一避难所。” 1.科举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明朝建立后,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 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族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直至1905年9月2日,清廷颁布上谕:“方今时局多艰,储才为急,朝廷以提倡科学为急务,屡降明谕,饬令各督抚广设学堂,将俾全国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演变

论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出现和演变的历史,并对其进行评述 科举制的定义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四个显著的特点。 特点 第一,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应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第二,‘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换言之,举人及第或黜落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校才能决定,第三,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士人定期赴试。 目的 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的世袭现象,以整顿史制。让更多的人才为政府所用,崇尚文学的风气,既选拔了人才,也巩固了统治者的地位。科举是一种拢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以巩固其统治。 科举制的出现和演变历史 总体概括 隋唐时期开始发展成科举制,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具体分析 隋唐时期 科举制在隋朝时期渐露萌芽,一些人认为它起源于隋朝,但是也受到很多人争议。 唐朝正式出现了科举制,但是每次选拔的人较少。通常分为常科和制科。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 在唐代在武则天时期还产生了武举。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 宋代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 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

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认识

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认识 科举制度是指朝廷允许普通人士和官员自愿向官府报名,然后经过分科考试,依照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和授给官职的一种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从隋朝起到清朝为止共经历了1300多年,对于科举制度的功过是非,后人评价历来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孙中山先生说:“(科举考试)虽然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明。”他这番话正是因为科举考试有公平竞争,广泛参与,唯才是举这一现代性的特点而言的。孙中山先生肯定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但同样也有人形容科举是“中国一千三百多年的人间炼狱”。对于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我觉得是利弊共存,利大于弊。从制度最初创立的初衷来看,科举制度是为了选拔官员而设立的。科举制度是以考试为选拔人才的方式,因此颇有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感觉,且为了防止考官偏见以及受托、作弊等,各朝又有复试、誊录、糊名、磨堪等规定,以确保选官不受干扰。这样的一种选官模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任用官员的主观作用,体现出了任人唯才、唯贤,淡化了世族、门第的影响。形式上给几乎每一个人提供了可以进入仕途的均等机会,而且确实使大批中小地主及知识分子进入到封建国家统治机构中来,为封建统治阶级拓宽了政治基础。科举选官制度与封建社会其他选官制度相比,要进步得多,合理得多。科举作为社会上入仕为官的唯一重要途径,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望。科举制度使得中国的文化精华得到传承,作为考试内容,读书人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知识,而在当时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古代文化知识。一个书生没有饱读文化思想的精华所在何谈治国之道。这样一来,中国文化就延绵不绝的传承下去。科举也不断发展和丰富着中国文化,可以说如果没有科举制度也就没有,中国古代的灿烂的文化。换句话说,若用其他办法选官用人,其弊端会更为严重的。诸弊相权取其轻,科举制的存在和发展,既是历史的进步,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科举制度的实行在古代是积极的作用是主要的。一个出生普通家庭的人想要进入朝廷,高榜题名,然后升官晋爵,光宗耀祖,飞黄腾达,全家富贵,一切的一切,都是依靠科举考试。SzUoYlB。 由于科举制度能够一举改善参加考试者的政治地位,进而改变阶级属性,因此,整个社会都盛行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价值观,而值得注意的是,

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及其对当代的借鉴

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及其对当代的借鉴 众所周知,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主要方式。但如今我们提起科举制度,首先想到的就是八股文、死板、落后、封建、百害而无一利等贬义词。但它真的一无是处吗?其实存在即合理,科举制既然在我国存在了一千多年,就必然有其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我们之所以对它误解颇深,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对它的负面宣传,另一方面是我们又知之甚少的缘故。那么科举制度到底为什么存在了那么久?它对我们当今的选拔制度有何借鉴呢? 科举制度,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298年。那么隋代以前中国是如何选拔人才的呢?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到了汉朝,分封制度逐渐被废,皇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皇帝为管理国家,需要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后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辟人才。这种制度初期对社会发展也有一定的贡献,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征辟制也同样存在着种种弊端。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但是,这制度始终是由地方官选拔人才。魏晋时代,世族势

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民间人材,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响皇帝的权力。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科举制度诞生了。隋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从此,科举制度在中国存在了1300年。那么它为什么能存在这么多年?它和以前的制度想比有什么优越性呢? 科举制度先进性的根本在于它是对全体百姓开放的(少数身份不符的除外),这保证了统治阶级一定的流动性,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而一个垄断不开放的统治集团是注定不会长久的。此外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另外科举还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因此科举制度绝不是无一是处的,相反它特别在前中期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贡献卓越,它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_0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篇一:中国科举制度发展历程 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 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 科举制的殿试部分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魏晋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制,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也是现代选拔公务员的一种制度,改名为“国考” 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科举以前的人才制度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

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而各阶层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稳定的制度开始崩溃,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为各国的国君服务。 到了汉朝,分封制度逐渐被废,皇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皇帝为管理国家,需要提拔民间人材。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后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辟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察举制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征辟制也存在着种种弊端。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之权,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这制度始终是由地方官选拔人才。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民间人材,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响皇帝的权力 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他令”诸州岁贡三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 一、科举教育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就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 【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3.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利弊分析

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利弊分析 科举制度是中国隋唐时代产生的,通过制度设定和程序化操作,从所有男性社会成员的范围内挑选人才,担任国家行政官员的制度,而且被选拔的人才在理论上可以晋升至皇帝除外的任何行政级别的官职,由于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官僚阶级是统治阶级(以下详述),科举制度的实施,使不同阶级的社会成员有机会进入统治阶级之中。这种选拔制度,实际上体现了在广大社会成员之中,存在着提高自身政治地位的公平的机会。这种不考虑选拔对象的阶级属性的选拔方式,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阶级社会中,社会成员阶级属性的本质规定性,使低阶级的社会成员有了向高阶级跃进的机会。这样,社会成员的阶级属性不会固化于其出生时所继承的本源性的阶级属性,他所能达到的阶级等级从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努力。因此,科举制度大大冲击了社会的阶级属性世袭制的陋规,并最终导致维护世袭的严格的等级制度的门阀制度的崩溃。科举制度实施之后,中国社会中社会成员的非世袭和奋斗意识勃兴,陈胜、吴广“将相王侯,宁有种乎”的诘问,社会成员们的答案是否定性的。由于有了阶级属性跃升的阶梯,社会成员们意识到他们的未来地位并不是由他们的出身给定的,而是自己当下行为的直接后果,这样一来,大大激发了社会成员的奋斗精神和挑战精神,一定程度上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活力。 虽然由于选拔的官员有限,使得社会成员发生阶级地位跃升的机会不多,但是这种机会的存在和全社会范围内(当然女性除外)平等性、以及这种机会提供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确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巨大的进步。即使在古希腊、罗马时期,虽然有限的民主政治制度曾经在社会中深入推行,但是,阶级属性,尤其是奴隶阶级的属性依然被本质化了,在社会中,没有制度化的提供给奴隶主动改变自己阶级属性的公平机会。而在西方中世纪,阶级属性的本质化更是被统治社会的宗教势力解释为人类社会本质属性的一个重要表现,世袭的严格的等级制是宗教势力和世俗统治阶级维护有利于自身利益的不公平社会秩序的基石。因此,诞生在公元六世纪左右的科举制度,在人类阶级社会的历史上看,无疑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进步。 但是,中国古代社会(包括实施了科举制度的隋唐之后)阶级之间政治权利的不平等是阶级差异的重要内容,即统治阶级相对于被统治阶级,具有高得多的政治权利,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据了垄断性地位。中国古代社会的统治阶级是以世袭制的贵族阶层和非世袭的官僚阶层所组成,前面说过,在科举制广泛推行之后,贵族阶层的势力日益衰落,官僚阶层则成为统治阶级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中间力量。因此,被统治的低阶级的社会成员只有进入官僚系统,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员,才能实现社会成员阶级属性的真正改变,由于政治权利的差异是决定社会成员阶级差异的最重要因素,使社会成员只是依靠实业和商业的经营,实现财富的巨大增长,经济地位得到相应的提升,而由于其直接获得的政治权利并没有相应提高,那么该社会成员依旧无法实现阶级属性的改善。由此可见,在中国古代社会中,通过科举考试,并进而进入官僚体系成为社会成员唯一的阶级属性跃升的通道,而如果不这样做,在其他领域做得再好,也无法实现使阶级属性跃升的目的。 这种情况造成的后果是:科举制度将社会中的最大数量的才俊之士的精力和兴趣集中到科举考试中,因为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能达到改变自身阶级属性的目的,而为了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对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了解达到圆熟的水平才行。因此,这些才俊之士花费了主要的精力,所关心和研究的对象只能是有助于科举考试方面的内容,这种关心和研究并非出于兴趣和目的所在,而是一种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虽然也有部分学人有兴趣研究这些内容以外的学问,但是这只能是一小部分人中发生的偶然现象,只能是在不影响准备科举考试的前提下的“业余爱好”。

中国科举制度发展历程

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 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 科举制的殿试部分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魏晋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制,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也是现代选拔公务员的一种制度,改名为“国考” 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科举以前的人才制度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而各阶层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稳定的制度开始崩溃,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为各国的国君服务。 到了汉朝,分封制度逐渐被废,皇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皇帝为管理国家,需要提拔民间人材。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后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辟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察举制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征辟制也存在着种种弊端。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之权,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这制度始终是由地方官选拔人才。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民间人材,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响皇帝的权力 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他令"诸州岁贡三

关于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得与失

关于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得与失 摘要: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主要的选贤制度并且一直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虽给社会带来了不少的人才但其本身存着弊端和局限性也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的发展。本文通过了阐述了科举制具体的利与弊来正确的科举制的得与失。因此,我们在看待科举制时应用两点论的原则从不同的方面看待问题。由此,对于科举制我们应借鉴其经验发展我们国家的教育制度。 关键字:利、弊、继承 目录:一、绪论 1、前言 2、引言 二、正文 1、利在于 2、弊在于 三、结论: 1、继承 (1)、经验教训 (2)、联系现实 正文: 一、绪论 1、前言: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发展其中产生了不少的具有历史意政策如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科举制等等。但这些制度或多或少的存在其自身的利与弊。如科举制。 2、引言: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主要的选贤制度并且一直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也是我国古代各朝君王所推崇的一种国民生计的制度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的产物。但其本身的发展存在这利与弊。不仅社会带来了无数的人才也带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但到明清时期的八股文却阻碍社会的发展把人们的思想束缚在了八股文上却没了创新的意识。以下是科举制的利与弊的具体内容。 二、正文 1、利在于: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而且科举制度使中国封建社会有了一部有效而稳定的文官机器的同进,打造了良性的封建文化生态环境。在中国历史上,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曾采用过多种方式选拔其所需要的人才。夏、商、周采用的是“分封制”和“世卿世禄制”,其结果是“龙生龙,凤生凤”。汉朝以“察举”制和“征辟”制取代世袭制,由州、郡地方长官向朝廷举荐人才,经朝廷考察后授其官职,或由皇帝特诏选任官吏,这比

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

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 教育与传媒学院 学前131 杨晨 2013127005

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 【摘要】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其产生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演变、政治稳定以及中华文明和儒家文化的传播继承等,都产生过不可低估的作用,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自身的局限和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教育和社会的发展,最终被历史淘汰。 【关键词】科举制;古代教育;历史影响 一、前言 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考试制度,是国家通过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各级文官的一种选官制度。同时,也是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隋朝确立至清末1905年废除,历经1300余年。科举制深深根植于封建社会的历史土壤之中,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儒家中的进取功名、积极入世等思想十分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人,使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力图通过国家的考试制度进入仕途,以自己的学识为统治阶级服务。一方面获得和改善自己的政治经济地位,另一方面也希望以此实现自己济世的儒家理想。而封建统治阶级也需要通过这种科举考试选拔为他们服务的人才,巩固他们的政治统治,这是科举制在中国产生的重要原因。科举制是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封建教育的核心。科举制以前,我国的选士制度主要是选举制。选举制不能很好地满足封建政权对于人才的需求。而科举制以“文衡”取士,报考自由,开辟了社会各阶层通过考试进入社会上层的道路。但是由于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产物,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这个时代的局限性,其自身的种种弊端,也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许多不良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又阻碍了中国教育的发展。 二、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使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得以推行 孔子在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即教育不分贫富、贵贱、地域的差别,所有人不分士庶,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随着门阀士族的衰落以及科举制在隋唐的确立和完善,打破了这种垄断局面,使教育向全社会开放,在科举取士上不分士庶,平等竞争,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得以推行。 隋唐全面推行科举制,广大的社会中下层人员都可以通过考试中举。科举制一方面打破了几百年来门阀士族垄断仕途的格局,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庶族地主和中下层人民可以通过考试入仕,扩大了受教育者的社会面。据一些外国学者统计,近代以前,中国南方农村不少地区的识字率是比较高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教学提纲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 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 一、科举教育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就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 【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3.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第一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xia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科举制度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