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创新中心升级条件

制造业创新中心升级条件
制造业创新中心升级条件

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制造业

创新中心条件

为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稳步有序、高标准统筹推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按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以下简称《指南》)和《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对拟升级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提出如下条件:

一、创新中心建设领域应符合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领域总体布局要求。

二、创新中心应面向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突出协同创新取向,符合《指南》有关要求。

三、创新中心应以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为目标。

四、创新中心组建应符合的条件:

(一)创新中心应是企业法人形态,采取“公司+联盟”等模式运行。

(二)创新中心的依托公司应是面向行业,由本领域骨干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单位以资本为纽带组成的独立企业

法人,股东中应包括若干家在本领域排名前十的企业。

(三)创新中心的联盟应汇聚全国范围内,包括用户在内的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各类创新主体,并覆盖50%以上本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

五、创新中心应建立高效、协同的运行机制。

(一)创新中心依托公司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责权明晰的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团队,实现企业化运行。

(二)创新中心应充分发挥各类主体作用,通过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明确各类主体的责权利,形成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机制。

六、创新中心应具备自我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创新中心的股东投资应满足基本运行需要,建设运营过程中,应按市场化运行,并已与社会资本有密切合作。

(二)创新中心应通过技术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企业委托研发、检测检验和为行业提供公共服务等方式获得稳定收入。

七、创新中心应拥有代表本领域先进水平的研发力量。

(一)创新中心内设专家委员会负责研判行业发展重大问题并筛选确定研究方向,专家委员会应由行业领军专家担任主任。

(二)创新中心依托公司应有固定的研发队伍,从事研

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50%。

(三)创新中心的年度研发费用总额占成本费用支出总额的比例应不低于30%。

八、创新中心通过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切实发挥行业引领作用。

(一)创新中心已在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下,按照市场需求,结合行业发展,制定明确的技术路线图。

(二)创新中心组织本领域国内外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共同实施技术路线图,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瓶颈。

九、创新中心应建有市场化的知识产权与技术成果转化机制。

(一)创新中心已建立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制度,根据前期投入比例享受相应的知识产权收益。

(二)创新中心拥有科学合理的成果转化机制和专利许可转让制度,已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或通过自行孵化企业,实现至少1项共性技术的转移扩散。

十、创新中心应是资源开放共享的平台。

(一)创新中心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实现与成员单位间的资源开放共享,具备持续提升创新水平的能力。

(二)创新中心已成为本领域具有一定影响的技术创新

平台,具有与创新中心成员以外的单位开展技术合作的业绩。

十一、创新中心应与国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或企业有开展技术交流或合作的基础。

十二、创新中心应运行一段时间,运行稳定且对本领域产业技术创新做出重大贡献、发挥重大作用、形成重大影响,方可提出升级国家创新中心的申请。

附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领域总体布局

附件

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领域总体布局序号领域名称技术难点

1 新一代信

息光电子

重点围绕着“互联网+”、宽带中国、智能制造、智慧城市、信息安全、海洋强国等国家战略新兴光电子应用领域

所需的高端光电子芯片制造与先进集成封装,从材料、芯片、封装测试、器件应用研发四个方面,突破高端光电

子芯片和器件制造的关键技术瓶颈。

2 印刷及柔

性显示

重点围绕印刷OLED技术开发中的材料、工艺需求以及定制相关研发设备,重点突破下一代显示技术,提升柔性

器件在材料寿命、驱动、亮度、彩色化和柔性等方面性能,加强技术转化能力,加快产业化进程。

3 机器人重点围绕人工智能、感知与识别、机构与驱动、控制与交互等方面开展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突破机器人专用摆线针轮减速器、谐波减速器、高速高性能机器人控制器、伺服驱动器、高精度机器人专用伺服电机和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重点攻克整机技术、部件技术、集成应用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深入开展在高端制造业、医疗健康、公共安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电力电子、石化等领域的机器人应用研究。

4 轻量化材

料及成型

技术与装

重点围绕新型铝、镁、钛合金、高强/超高强钢及复合材料等轻量化材料的工程化应用,重点攻克面向未来的轻

量化材料设计开发、轻量化材料成型设计与仿真技术、轻量化材料先进成型与连接技术、轻量化结构安全可靠性

评价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技术等。

5 燃气轮机重点突破重型燃气轮机整机设计、热端部件材料与工艺、燃烧室加工制造及工艺、透平部件制造与工艺(透平轮盘)、高温叶片制造与工艺等方面技术。

6 高档数控

机床

重点攻克正向精度设计、刚度设计、多体结构设计等设计分析技术;低应力装配技术、数字化工艺优化技术、轻

量化结构技术等制造工艺技术;高精度轴承、导轨、检测元件部件技术等基础元件相关技术;高精度、多轴数控

系统的开发等控制技术;疲劳失效控制技术、精度保持性技术等可靠性技术;空间误差补偿、热特性的控制、超

精密技术等精度技术;高速切削、难加工材料切削、增材制造、绿色制造等新应用技术;特殊刀具材料技术、润

滑技术、结构件材料等材料技术;隔振技术、温度控制技术等配套条件技术。

5

7 稀土功能

材料

重点围绕稀土资源绿色高效采选、冶炼分离、综合利用等新技术和重点装备研发;稀土数字化矿山、冶炼分离智

能工厂等稀土工业两化融合专用系统开发;稀土功能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计划、稀土功能及结构材料基础科学研

究和前沿技术研究;高端稀土永磁、催化、储氢、发光、功能晶体、抛光等功能材料及其元器件和零部件开发。

8 传感器重点攻克基于MEMS工艺的传感器设计集成技术、先进制造及封测工艺,加强与标准CMOS工艺结合,提升传感器的精度、可靠性和稳定性;突破传感器无线通信技术、传感器信号处理技术、传感器可靠性设计与试验技术、传感器精密制造与检测技术、光器件关键共性技术等;加快布局基于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原理的传感器,发展检测技术。

9 集成电路

先进工艺

重点突破16/14纳米工艺关键共性技术,布局10/7纳米工艺,面向5/3纳米工艺,建立IP工艺库,验证开发国

产关键装备与材料。

10 工业信息

安全

重点突破工业信息安全威胁感知关键技术、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中的信息安全纵深防护技术、工业信息安全

威胁情报共享技术、工业控制系统多维度隐患筛查技术、大型技术装备信息安全质量保障技术和智能制造供应链

信息安全保障技术。

11 先进复合

材料

重点围绕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重点突破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高性能对位芳纶纤维及其复

合材料和其他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重点攻克高强纤维制造技术、国产高强中模及高模高强碳纤维制造技术、

碳纤维复合材料低成本设计和制造技术等。

12 智能语音重点突破语音合成、语音识别、语义理解、声学前端处理等核心技术,发展语音大数据处理和类人智能系统技术,建设语音云交互服务平台并面向社会开放提供语音应用开发能力,开发智能终端、智能家电、汽车电子、语音教育、智能客服、信息安全等领域的应用技术和解决方案。

13 石墨烯重点攻克石墨烯材料标准化、系列化、低成本化制备的关键共性技术;打通石墨烯改性涂料、电极材料、橡胶制品、触点材料等代表性应用的产业化技术路径,组织首批次应用示范;突破基于石墨烯薄膜的光电器件、发热元件、检测元件(传感器)和集成电路等新产品的核心制备技术,展示首台套原理样机。

14 深远海海

洋工程装

重点围绕深远海海工装备设计制造基础共性技术研究、重大战略性产品研发和技术攻关、钻井系统、深水系泊系

统、水下生产系统等关键系统和设备研发及试验验证、首台套产品示范应用等。

15 数字化设

计与制造

重点突破汽车、航空飞行器、火箭、航空发动机等精密、复杂大型零件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一体化、轻量化集成

工艺技术。

6

16 智能网联

汽车

重点突破智能网联汽车新型体系架构及设计、人-车-环境系统综合态势感知、高精度地图与定位、人工智能与类

人驾驶决策方法、人机共驾与交互、系统集成控制及执行装置等技术瓶颈,促进4G/LTE-V/5G、大数据/云控平台、

信息安全等技术与智能网联汽车的融合,推动该类汽车操作系统、芯片、智能系统装置等核心部件总成的自主研

发和产业化能力。

17 工业云制

重点突破智慧工业云制造总体技术、基于泛在网络的智能工业软硬件云端接入与共享技术、基于SDM(软件定义

制造)的制造全过程协同云服务技术、工业大数据驱动的智慧企业创新工程技术、面向未来计算的智慧工业云领

域应用技术等。

18 工业大数

重点突破支持工业数据采集、存贮、查询、分析、展现的大数据平台技术、数字孪生体技术、工业数据精益分析

方法、工具和系统以及工业大数据在制造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技术等。

19 高性能医

疗器械

重点突破包括可靠性分析、计算机模拟、软硬件和机械的可靠性测试技术、电磁相容相关技术等;研究健康互联

网标准体系,分层次、分步骤建立相关标准,建立必要的测试与测试方法的技术条件;建立与管理健康数据库,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分析技术及健康管理行为指导标准;研究适于3D打印技术的可植入材料及修饰技术,碳纳米

与石墨烯医用材料技术、用于个性化制造的全面解决方案,包括检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等。

20 资源循环

利用

重点围绕尾矿等工业固废的高附加值利用、固废协同处置及产品评价技术;重点突破选矿药剂及装备,膏体尾矿

干式堆存、尾矿高浓度充填自动化控制、高浓度尾矿胶结充填采矿等固废利用关键技术装备,工业锅炉、电机系

统、余能回收利用等相关节能技术装备,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相关环保技术装备;攻克

多种共伴生有价组分综合回收利用等高效尾矿回收技术、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技术、工业废渣低成本利用技术等技

术。

21 医药高端

制剂与绿

色制药

重点解决新型缓控释制剂、纳米制剂、吸入给药制剂及吸入装置开发、生物降解性高端辅料制备、高端制剂3D

打印、抗体药物大规模制备等制约高端制剂产业化的共性关键技术,提高药物安全性、有效性和顺应性。

22 先进功能

纤维

重点突破高端产业用纺织品、功能纺织新材料、生物基化学纤维等;重点攻克碳纤维、对位芳纶、聚酰亚胺等及

其复合材料设计、加工、制造一体化技术,产业用纺织品织造、非织造成型技术、多工艺复合技术、功能化后整

理技术,高效柔性化纤维材料制备技术,阻燃、高舒适性等功能材料设计、制备以及纺织染整技术,生物二元醇

产业化及应用技术,纤维素溶解、溶剂回收等新型纤维素纤维核心关键技术。

7

全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最新)

全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完善我市制造业创新体系,全面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根据《中国制造X》《中国制造XX行动计划》《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X-X年)》(工信部联规〔X〕137号)《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工信部科〔X〕273号)、《X省制造业创新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功能和定位 制造业创新中心是由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各类创新主体自愿组合、自主结合,以独立企业法人形式建立的新型创新载体,其主要任务是面向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突出协同创新取向,以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为重点,充分利用现有创新资源和载体,完成从技术开发到转移扩散再到首次商业化应用的创新链条各环节的活动,打造跨界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市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国制造X》《中国制造XX行动计划》,以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力为导向,以集成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为核心,以建立健全产学研用协同机制为手段,整合配置各行业优质创新资源,以企业为主

体,打造贯穿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的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全面提升我市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 (二)建设目标。按照统筹设计、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的原则,稳步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通过创新资源的汇聚整合,对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加速科技成果商业化和产业化,优化制造业创新生态环境。力争到X年,培育20家以上覆盖我市重点产业领域的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创建2家以上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在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方面实现新突破;到X年,创建6家以上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家以上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总数位居全省第二,力争第一,形成以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核心,省、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支撑的多层次、网络化制造业创新体系。 (三)基本原则。一是加强统筹,突出优势。充分发挥国家和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作用,一个领域布局一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防止重复建设。创新中心建设要立足我市优势支柱产业,不断巩固领先地位,带动全行业的转型升级。二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探索多元化投资、多样化模式和市场化运作,注重创新中心的经济、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机统一。加大政府的引导、支持力度,营造有利于激发创新的氛围和政策环境。三是区域合作,协同创新。利用市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和我市产业基础优势,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形成跨领域、跨区域的协同创新模式。四是创新机制,示范引领。鼓励创新中心在运行机制、发展模式、人

广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申报书(建设方案)编写指引

附件2 广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申报书 (建设方案)编写指引 为进一步做好广东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指导,完善制造业创新中心申报建设环节,结合《广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办法》,特制订本指引。 一、背景 广东作为国内制造大省和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基地,同时也面临制造业大而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严峻挑战,其根本在于创新能力不强。面向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积极借鉴产业领域出色经验,以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为途径,打通技术、组织、商业、资本之间的分割与壁垒,整合重组各类创新资源和主体,推动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构建能够承担从技术开发、转移扩散到首次商业化的新型制造业创新平台。 二、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与原则 贯彻落实制造强省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增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力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以集成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为核心,以建立健全产学研用协同机制为手段,汇聚整合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的资源及优势,突出协同配合,加强国际合作,打造贯穿创新链、产业链的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全面提升

我省制造业竞争能力。 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技术创新和社会资本相结合、资源整合与人才发展相结合、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攻克解决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瓶颈,转化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和标准,积累储备一批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建设发展一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用基地,培养造就一批技术创新领军人才,加快形成发展的新动力,为推动广东制造由大变强提供战略支撑。 (二)定位与功能 广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是省级创新平台的一种形式,是由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各类创新主体自愿组合、自主结合,以企业为主体,以独立法人形式建立的新型创新载体。这种新型创新载体具有以下特征与功能: 一是整合制造业创新资源。在发展重点领域部署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集聚整合包括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科技工程数据、知识产权、科技文献,以及人才、技术、标准、服务、信息、资本等在内的各类创新资源和要素。 二是加强产业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面向我省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开展前沿技术研发及转化扩散,强化知识产权战略储备与布局,突破产业链关键技术屏障,支撑产业发展;面向优势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共性关键技术和跨行业融合性技术研发,突破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供给瓶颈,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促进技术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应用。打通技术研

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考核管理办法

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考核评估办法(暂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促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健康发展,规范开展创新中心考核评估(以下简称考评)工作,根据《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工信部科〔2016〕273号)、《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条件》(工信厅科〔2017〕64号),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考评对象是已运行满一年的创新中心。考评分为年度考核与定期评估,年度考核每年进行一次,定期评估一般三年进行一次,评估当年不进行考核。 第三条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会同有关司局负责考评工作的组织实施,包括:确定参评创新中心名单、选择和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工作、确定专家组人员、对考评结果的处理等。 第四条第三方机构应具备组织实施考评工作的条件,能够按照本办法客观公正地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责是:拟定考评实施方案,组织专家开展考评,提交考评报告。 第五条考评专家组(以下简称专家组)由熟悉创新中 心工作的技术、管理、财务等领域的专家组成 第二章考评内容 第六条创新中心考评内容主要包括建设和运行情况。

第七条建设情况主要考评创新中心按照建设方案提出的建设目标,主要包括中试孵化、测试验证、行业支撑服务等方面建设的情况。 第八条运行情况的考评内容主要包括6个方面,分别是:创新中心的研发力量、共性技术突破、产学研协同、突出市场导向、成果转移转化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情况。 第九条创新资源重点考评创新中心研发队伍建设和研发资金投入情况。主要是: (一)创新中心拥有固定研发队伍和本领域行业技术领军专家的情况,以及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 (二)创新中心研发资金投入的情况,以及年度研发费用总额占成本费用支出总额的比例。 第十条核心定位重点考评创新中心面向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取得突破的情况。主要是: (一)创新中心按照建设方案中明确的技术目标取得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情况,以及新增专利申请数量; (二)创新中心围绕行业共性技术需求,自主或合作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承担所在领域的国家级项目的情况。 第十一条协同化重点考评创新中心汇聚本领域创新资 源的情况。主要是: (一)创新中心聚集本领域各类创新主体的情况,包括用户在

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2020年)

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年) 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 (年) 为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组织实施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加快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全面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特制订本指南。 一背景 (一)全球制造业发生深刻变革 制造业是技术创新最活跃的领域。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愈行愈近、蓄势待发,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等重要领域和前沿方向的革命性突破不断涌现,交叉融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带来制造模式、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和产业分工格局不断变革。全球制造业创新体系也随之转变:创新载体从单个企业向跨领域多主体协同创新网络转变,创新流程从线性链式向协同并行转变,创新模式由单一技术创新向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相结合转变。以具有跨界、融合、协同特征的新型创新载体为核心的全球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正在形成。 为顺应全球制造业创新体系和创新模式的一系列变革,发达国家着眼于全面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加快建设新型制造业创新载体。如,美国积极构建制造业创新网络,英国加紧建设“产业技术创新中心”,都是力图弥补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之间的断层,促进实验室技术向实际产品转移转化。这些计划强调构建以新型创新载体为关键节点的协同创新网络,积极构建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我们要深刻洞察这一变革趋势,将创新中心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上,否则就有可能再次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未来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二)我国制造业站上新的历史起点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业体系,积累了较强的产品和技术基础,已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创新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传统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已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亟需实现三个深刻的转变:一是打造新型创新链,实现由引进技术为主向自主创新的转变。技术引进是后发国家在工业化中前期实现追赶发展的主要途径。国际经验表明,进入工业化后期之后,必须扬弃这种发展模式,构建满足产业内生发展需求的技术供给体系。我国制造业要在未来全球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依靠过去的技术引进模式难以实现。这就要求我们顺应全球产业变革的趋势,加紧打造制造业高水平新型创新载体,丰富和拓展技术创新链,弥补创新链各环节之间的脱节与断层,形成技

制造业创新中心升级条件

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制造业 创新中心条件 为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稳步有序、高标准统筹推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按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以下简称《指南》)和《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对拟升级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提出如下条件: 一、创新中心建设领域应符合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领域总体布局要求。 二、创新中心应面向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突出协同创新取向,符合《指南》有关要求。 三、创新中心应以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为目标。 四、创新中心组建应符合的条件: (一)创新中心应是企业法人形态,采取“公司+联盟”等模式运行。 (二)创新中心的依托公司应是面向行业,由本领域骨干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单位以资本为纽带组成的独立企业

法人,股东中应包括若干家在本领域排名前十的企业。 (三)创新中心的联盟应汇聚全国范围内,包括用户在内的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各类创新主体,并覆盖50%以上本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 五、创新中心应建立高效、协同的运行机制。 (一)创新中心依托公司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责权明晰的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团队,实现企业化运行。 (二)创新中心应充分发挥各类主体作用,通过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明确各类主体的责权利,形成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机制。 六、创新中心应具备自我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创新中心的股东投资应满足基本运行需要,建设运营过程中,应按市场化运行,并已与社会资本有密切合作。 (二)创新中心应通过技术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企业委托研发、检测检验和为行业提供公共服务等方式获得稳定收入。 七、创新中心应拥有代表本领域先进水平的研发力量。 (一)创新中心内设专家委员会负责研判行业发展重大问题并筛选确定研究方向,专家委员会应由行业领军专家担任主任。 (二)创新中心依托公司应有固定的研发队伍,从事研

河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方案编写指南

附件1 河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方案编写指南 为便于拟创建河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编写创新中心建设方案,特制定本指南。 一、认真学习领会相关政策及文件精神 各有关单位在编写创新中心建设方案时,应首先学习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印发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工信部科〔2016〕273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条件的通知》(工信厅科〔2017〕64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领域总体布局(2018年新增)》的通知》(工信厅科〔2018〕67号)、《制造业创新中心知识产权指南》(工信厅科〔2016〕159号)等指导性文件,深刻领会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近期有关制造业创新中心的谈话、讲话要点,深刻理解《河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对创建创新中心的各项规定和要求,以保证所编制的创新中心建设方案符合《实施方案》中明确的八个要点(以下简称“八有”)要求。此外,还要认真学习领会《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7年)》(工信部科〔2017〕251号)、《<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2017年版)》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17年发布的河南省冷链食品、新型

合金材料、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输变电装备、智能终端技术路线图等文件资料,以保证拟建创新中心的中长期规划及技术路线图具备科学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拟建的创新中心打好基础。 二、科学确定拟建创新中心的重点突破方向和领域 牵头单位要会同参与单位根据行业、领域及我省实际,参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领域总体布局》(工信厅科〔2017〕64号)、《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领域总体布局(2018年新增)》(工信厅科〔2018〕67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河南省新能源及网联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豫政办〔2018〕46号)、《河南省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等8个方案(豫政办〔2018〕85号)、《河南省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行动方案》(豫政办〔2019〕3号),与相关行业、领域的院士、知名专家等进行研讨交流,确定拟建创新中心将重点突破的技术方向和领域;在此基础上,确定拟建创新中心的名称和基本建设方案,做好创新中心建设方案编制的前期准备工作。 三、认真落实创新中心建设方案的“八有”要求 《实施方案》关于创新中心建设方案的“八有”内容是拟建创新中心建设方案的基本内容构成。各有关单位要根据这些要求研究确定拟建创新中心的各项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编写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八有”的具体内容是: (一)有明确的产业化技术发展方向和目标,有有待突破、可促进形成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二)有产业链的重要客户、上下游企业、相关重点学科的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单位作为创新中心组建成员,专业技术研发人员队伍相

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

附件1 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 (2016-2020年) 为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组织实施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加快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全面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特制订本指南。 一、背景 (一)全球制造业发生深刻变革 制造业是技术创新最活跃的领域。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愈行愈近、蓄势待发,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等重要领域和前沿方向的革命性突破不断涌现,交叉融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带来制造模式、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和产业分工格局不断变革。全球制造业创新体系也随之转变:创新载体从单个企业向跨领域多主体协同创新网络转变,创新流程从线性链式向协同并行转变,创新模式由单一技术创新向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相结合转变。以具有跨界、融合、协同特征的新型创新载体为核心的全球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正在形成。 为顺应全球制造业创新体系和创新模式的一系列变革,发达国家着眼于全面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抢占未来竞争

制高点,加快建设新型制造业创新载体。如,美国积极构建制造业创新网络,英国加紧建设“产业技术创新中心”,都是力图弥补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之间的断层,促进实验室技术向实际产品转移转化。这些计划强调构建以新型创新载体为关键节点的协同创新网络,积极构建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我们要深刻洞察这一变革趋势,将创新中心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上,否则就有可能再次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未来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二)我国制造业站上新的历史起点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业体系,积累了较强的产品和技术基础,已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创新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传统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已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亟需实现三个深刻的转变:一是打造新型创新链,实现由引进技术为主向自主创新的转变。技术引进是后发国家在工业化中前期实现追赶发展的主要途径。国际经验表明,进入工业化后期之后,必须扬弃这种发展模式,构建满足产业内生发展需求的技术供给体系。我国制造业要在未来全球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依靠过去的技术引进模式难以实现。这就要求我们顺应全球产业变革的趋势,加紧打造制造业高水平新型创新载体,丰富和拓展技术创新链,弥补创新链各环节之间的脱节与断层,形成技术自主创新的机制,解决制造业核心技术

青岛市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申报书

青岛市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申报书 (20**年) 中心名称: 牵头单位:(加盖公章) 地址: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区市主管部门: (加盖公章) 年月日 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制

青岛市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申报书 一、中心建设基本情况 (一)中心基本情况 1.单位性质(是否独立法人),中心牵头企业及主要成员单位情况,人员情况、中心总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等; 2.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历程、组织架构; 3.创新体系建设和运行机制,组织管理体系建设、规章制度建立、研发项目组织管理机制、研发经费管理机制、人才激励机制、内外部合作机制等。 (二)中心技术水平 1.中心技术带头人及创新团队建设情况、研发经费投入情况; 2.研究开发和试验基础条件建设情况、信息化建设情况、形成的核心技术及自主知识产权情况(重点介绍相关技术成果对企业核心产品研发、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支撑作用,以及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 (三)对行业起到的引领带动作用。包括产业技术联盟建设、对行业技术进步、结构调整、节能减排、资源节约综

合利用等方面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四)中心研究开发工作开展情况。包括重大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产学研合作、企业间合作、国际化研发活动等。 二、创新中心发展规划 (一)制定未来3-5年技术创新发展战略情况,及该战略对企业总体发展目标的支撑情况,同时,明确中心近2年年度建设目标,要求提出具体建设指标及任务。 (二)中心近期在技术创新方面拟实施的重点举措,包括创新条件建设、创新人才集聚、重点研发项目部署等。

创新中心组建基本信息表 (表格内要求填写的数据,如已经建立中心实体的,按照中心情况填写;未建立中心实体的,按照牵头单位情况填写)

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地运作模式与启示

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的运作模式与启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激发创新主体的活力”课题组 课题负责人:马骏文魁永伟袁东明 课题协调人:周健奇 执笔:袁东明舒丹 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是公私合作、商业化运营的一个成功实践,通过政府牵引、企业主导、高校和科研机构支持,充分整合各种创新资源,形成了一个“产学研政”合作共赢的创新生态系统,打通了先进制造技术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商品化、规模化生产的创新链条,为美国制造企业提供经过验证的先进制造技术和应用示,促进前沿创新技术向规模化、经济高效的制造能力转化。 我国当前正在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围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先进制造领域,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是其中的一项重大工程。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围绕特定的先进制造技术整合创新资源、打通创新链、商业化运作、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并重等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为重塑美国制造业的全球领导地位和竞争力,美国政府于2012 年启动了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以推动先进制造技术向产业转移、向生产力转化。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的核心单元是制造业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它担负着特定领域先进制造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推广的职责。经过向社会公开咨询与评估,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拟建立45家创新中心,目前已建成7家,分别是美国制造、数字

化制造与设计创新中心、未来轻量制造、美国合成光电制造、美国柔性混合电子制造中心、电力美国和先进复合材料制造创新中心。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融资方式、治理模式、项目运作及促进创新的举措,对于我国正在积极实施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建设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①创新中心致力于先进制造技术的转化与推广 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在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扮演着技术“孵化器”的角色,主要功能是加速先进制造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渗透,为美国制造企业提供经过验证的先进制造技术和应用示,促进前沿创新技术向规模化、经济高效的美国制造能力转化。 致力于先进制造技术的开发、转化与应用 每个创新中心专注于一个特定领域,对处于“竞争前”阶段的先进制造技术开展应用性研究、试验性开发、商品化试制,把实验室环境下的技术能力转化为产业环境下的生产能力,将生产企业转化和应用新技术的风险与成本降到最低,使得先进制造技术成果能够被快速推广到产业界,最终提升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围绕特定先进制造技术构建创新生态系统 创新中心通过设置适用于各类机构的多层次会员制度,将政府部门、大中小企业、行业联盟与协会、高等院校、社区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非营利组织等纳为会员,构建了一个以特定先进制造技术为基础、“产学研政”共同参与的创新生态系统,使得创新技术甄别、技术路线选择等更能贴近产业需求,见下图。

上海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附件1 上海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为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做实《“中国制造2025”上海行动纲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完善上海制造业的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上海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根据《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和《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背景 (一)全球制造业创新体系发生根本变化 新一轮科技革命正推动着全球制造业发生深刻变革,制造业创新体系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一是创新载体从单个企业向跨领域多主体协同创新网络转变;二是创新流程从线性链式向协同并行转变;三是创新模式由单一技术创新向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相结合转变。发达国家为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正在加快建设新型制造业创新载体。打造跨界、共享、协同为特征的创新生态系统正引领全球制造业新一轮创新发展方向。我们必须认清这一趋势,加快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才能完成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二)后工业化时代面临转型发展的新使命 上海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积累了较强的产品和技术基础,形成了重大的产业综合优势和开放发展的创新优势。但产业技术对外依存度仍较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供给不足、产业创新高端人才紧缺、创新成果产业化不畅,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在当前国际产业竞争更加突出体现为科技创新的情况下,只有整合部署各类创新资源,探索构建

新型创新载体,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才能发挥产业创新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主战场作用,完成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历史使命。 二、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上海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要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力为导向,以集成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为核心,以建立健全产学研用协同机制为手段,创建一批有全球视野,对标国际国内领先水平,能够攻克一批、转化推广一批、积累储备一批前瞻技术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建设发展一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用基地,培养造就一批技术创新领军人才,并能代表国家或上海参与国内外产业技术合作、技术竞争的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贯穿创新链、产业链的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全面提升上海制造业的竞争力。 (二)建设目标 按照统筹设计、分步实施、突出重点、与时俱进的原则,分步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到2020年,建设5-10家具有辐射力和影响力的国家级和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培育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提供共性关键技术的供给机制,为上海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力争在2025年前后形成比较完善的、能够与建设上海科技创新中心要求相适应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上海制造业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升相关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 (三)功能定位 上海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应面向上海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以协同创新为取向,以产业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

关于加快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与建设的通知【模板】

关于加快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与建设的通知 各区、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切实发挥制造业创新中心作用,现就加快中心培育与建设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加快首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建设。4家牵头单位要加大创新中心建设力度,完善运行和发展模式,加快攻克一批共性关键技术。要根据创新中心发展规划,落实年度工作任务和具体建设内容。已通过省专家组验收评估的,对照工信部《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条件》,在建设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同时,大力吸引全国和全球创新资源,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积极争创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二、加大制造业创新中心梯队培育。各区市主管部门要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领域,鼓励优势企业建设一批省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各创新中心培育牵头单位要积极制定建设工作计划,重点做好以下任务:一是完成创新中心依托载体的企业法人注册和股份制改造,并按照《公司法》要求建立起内部管理架构和规范的运行机制;二是牵头和参与成立产业链协同、产学研合作的产业创新联盟;三是编制发展规划,制定具体的建设方案及保障措施;四是建立专家技术委员会,负责研判行业技术发展重大问题,筛选确定技术研究方向;五是着手开展技术研发,建立市场化的知识产权与技术成果转化机制,面向行业提供公共服务。

三、积极建立上下协调联动推进机制。各区市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培育对象的跟踪、指导和服务,加大支持力度,切实帮助牵头单位解决在培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重大问题及时与我委沟通交流,共同推进培育工作顺利进行。同时,积极发现和推荐有条件、有意愿的机构,牵头培育建设相关产业领域的省制造业创新中心。 请各区市通知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首批试点单位和申报第二批牵头单位、及拟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有关单位,填写《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和建设情况表》(附件),于7月27日前发送至市经信信息化委邮箱:(******)。根据企业填报情况,我委将择机赴企业进行现场指导和帮促。 联系方式: 市经济信息化委科技与中介机构发展处张志友******** XX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8年7月13日 附件 - 1 -

推进浙江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浙江经济·2019年第16期 从不久前批复的13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来看:北京3个、上海2个、武汉2个、广州1个、西安1个、沈阳1个、株洲1个、洛阳1个、吴江高新区1个,这些都是制造业硬实力城市,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扎实的人才基本盘,是代表国家在该领域参与世界竞争、赢得国际尊重的国之重器。结合浙江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基本情况,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强化部省联动,支持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能级跃迁。从兄弟省市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成功经验来看,强化部省联动,合力共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是一条可行路径。要主动邀请工信部领导、工程院院士等来浙江调研指导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作,争取早日将省内有条件的企业、联盟、平台、高校等各类主体纳入到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体系建设的整体考虑中。与此同时,大力支持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要鼓励那些在技术成果转移和产业化先行先试、对行业创新发展起重要支撑作用、在人才队伍建设及开展国际合作方面较为出色的制造业创新中心,譬如先进功能纤维、智慧视频安防等创新中心,积极申报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要瞄准省外已经成功创建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鼓励省内优势企业积极同创新中心对接,在相关产业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合作,如宁波舜宇光电在积极争创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同时,可以进一步同武汉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开展合作,支持超威天能等电池制造企业与“有研总院”开展合作研究。 强化内外兼修,激活产业共性技术源头供给活水。对内,在全省制造业和信息化领域,要加快推动一批有技术、有意愿、有能力的科研平台来充当“垦荒牛”角色,破解源头技术供给难题。同时,加强制造业创新中心与浙江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重点企业研究院等具有浙江特色的行业创新载体 协同联动,加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升领军型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攻克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能力。对外,持续招引中科院、工程院、高校系等国内外的一流科研机构与创新平台入驻浙江,力争在浙江布局分支机构和国家大科学装置,系统性提升浙江基础创新能级水平。 强化人才引育,夯实制造业创新中心人才基础。采取“飞地”“人才岛”等新型人才合作模式,出台支持创新中心人才引进的专项政策,鼓励创新中心引进国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切实支持创新中心将引进的行业核心研发人才留在杭州、宁波等省内中心城市从事科研活动。鼓励创新中心加强数字化建设,加强创新中心与全省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资源对接,实现创新中心对一线企业的远程“遥控”服务;针对一线企业提出的特殊技术服务需求,必要时可以指派科技人员赴现场指导。充分发挥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等顶尖平台在行业人才引育方面的“磁极”效应,积极探索创新中心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引进高端人才的机制,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优秀人才到创新中心兼职。 强化产融结合,为制造业创新中心插上金融翅膀。探索建立多方资金筹措机制。要改变政府资金支持方式,从事前一次性补贴,转向结果导向和事中事后奖励,把资金投入到技术创新成效明显、服务效果好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上来;要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主体作用,以共性技术的优先受让权,建设创新中心的股权出资视同研发经费等,吸引龙头企业拿出更多资金参股制造业创新中心实体建设;要通过机制创新和优惠政策,以投资孵化的优先权等,吸引社会资金尤其是风险投资参与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作者单位: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 推进浙江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黄贝拉 对浙江而言,进一步创建好、发挥好制造业创新中心这一制造强省利器,尤其是在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上实现零的突破,显得尤其重要迫切 新锐 X 63

已建成7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信部科技司:打破地域、不要一股独大

已建成7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信部科技司:打破地域、 不要一股独大 业界首份工业互联网内容服务高质量付费社群2018年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之年这是通向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船票”“让相信未来的人,先拥抱未来”在这里,读懂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研习社]与170+业界资深人士探讨工业互联网7月3日,随着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和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在上海发布,7月10日,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范书建视察四川省工业云制造创新中心和工业信息安全创新中心,作为“冲击”国家级创新中心的两个“种子选手”。一系列动作表明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进程在加快。工信部目前拟定的22个重点行业领域,每个领域选择一个区域布局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最终构成国家制造业的创新体系。目标是2020年建成15个左右,目前已正式批准7个,实现目标过半。截止2018年7月份,已建设7家,包括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能力建设、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能力建设、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等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范书建表示,诸如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传统的创新载体,一直发挥着很好的创新作用,但在形成合力方面有所欠缺。建设“国家级”创新中心是

希望能够打造一个贯穿整个产业链的创新体系,“不仅仅拘泥于某个工艺、某个装备、某个产业链上的局部,而是把全国在该领域的绝大部分、高质量的创新资源联合起来。”范书建补充道,这种创新资源的汇聚,需要打破地域限制,真正地代表这个领域创新能力的国家水平。起点很高,汇聚代表国家水准的创新资源,“一步到位”建设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自然很难。于是,经由“省级”进阶“国家级”,是一个重要的可选项。据了解,目前国内共有60多家省级创新中心。说句更直接的,很多国家政策本来的立意就是基于国内+国际的双重环境、两个市场做出的决策部署,单纯从基于自身立场或者自下而上的视角观察,有时是很难准备把握的。制造业创新中心:中国制造2025的加速器| 麦肯锡季刊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怎么建?罗文副部长权威解答#2017造奇回想# 政策| 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不仅要建,更要进行年度考核与定期评估 截止2018年7月,已成立7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说明:下文由[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写,原标题为:工信部科技司谈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打破地域、不要一股独大)近日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落户上海,至此,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认定已有7家。《中国制造2025》中提到,到2020年形成15家左右国家级创新中心,

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

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 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 (2016-2020年) 为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组织实施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加快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全面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特制订本指南。 一背景 (一)全球制造业发生深刻变革 制造业是技术创新最活跃的领域。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愈行愈近、蓄势待发,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等重要领域和前沿方向的革命性突破不断涌现,交叉融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带来制造模式、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和产业分工格局不断变革。全球制造业创新体系也随之转变:创新载体从单个企业向跨领域多主体协同创新网络转变,创新流程从线性链式向协同并行转变,创新模式由单一技术创新向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相结合转变。以具有跨界、融合、协同特征的新型创新载体为核心的全球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正在形成。 为顺应全球制造业创新体系和创新模式的一系列变革,发达国家着眼于全面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加快建设新型制造业创新载体。

如,美国积极构建制造业创新网络,英国加紧建设“产业技术创新中心”,都是力图弥补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之间的断层,促进实验室技术向实际产品转移转化。这些计划强调构建以新型创新载体为关键节点的协同创新网络,积极构建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我们要深刻洞察这一变革趋势,将创新中心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上,否则就有可能再次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未来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二)我国制造业站上新的历史起点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业体系,积累了较强的产品和技术基础,已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创新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传统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已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亟需实现三个深刻的转变:一是打造新型创新链,实现由引进技术为主向自主创新的转变。技术引进是后发国家在工业化中前期实现追赶发展的主要途径。国际经验表明,进入工业化后期之后,必须扬弃这种发展模式,构建满足产业内生发展需求的技术供给体系。我国制造业要在未来全球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依靠过去的技术引进模式难以实现。这就要求我们顺应全球产业变革的趋势,加紧打造制造业高水平新型创新载体,丰富和拓展技术创新链,弥补创新链各环节之间的脱节与断层,形成技术自主创新的机制,解决制造业核心技术供给不足问题。二是打造新型产业链,实现由单项技术产品攻关向全要素汇聚的产业链转变。全球竞争正由产品竞争转向产业链竞争,基于全产业链的创新要素整合能力决定了制造业整体竞争力水平。我国长期以来存在比较严重的“技术孤岛”现象,创新资源要素在产业链各环节上的多头部署和分散投入,导致一些重点领域迟迟无法实现整体突破发展。通过构建新型创新载体,整体谋划、协同部署各类创新资源要素,集聚整合

河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申报书

附件2 河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申报书 (V2.1) (上/下册) 拟建制造业 创新中心名称 所属方向领域 牵头单位(盖章) 创新中心申报 负责人及职务 手机 E m a i l 二〇二〇年四月 —1 —

填写说明 一、一律用A4纸双面打印,以普通纸质材料作为封面,不采用胶圈、文件夹、金属钉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材料。 二、文字叙述应简洁,数据应准确、真实、可靠,凡不填内容的栏目,均用“/”表示。“单位名称”栏要填写规范化全称。 三、表格填写位置不够的,可根据需要加页填写。 四、申报材料及分册装订要求: (一)下列申报材料及证明材料装订为申报材料上册 1.拟建河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创新中心依托载体)基本信息表; 2.拟建创新中心建设成员单位(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团组织/民办非企)信息表(每个单位填写一份); 3.拟建创新中心所依托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基本情况表(非必填表); 4.拟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方案; 5.创新中心建设成员单位对拟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方案的批准(同意)文书; 6.已建成或拟改制的制造业创新中心依托载体章程; 7.申报牵头单位所在省辖市(或具有相同权限的区)出台的将拟建制造业创新中心所在的方向领域作为本地重点支持发展产业(领域)的规划、文件及相关支持政策(复印件或附带下载网址的打印件)。 (二)下列申报证明材料装订为申报材料下册 1.创新中心依托载体(已注册成立的)法人登记证书正本复印件,创新中心建设成员单位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正本复印件; 2.创新中心牵头单位上一会计年度的财务审计报告(复印件,属—2 —

青岛市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申报书【模板】

XX市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申报书 (20**年) 中心名称: 牵头单位:(加盖公章) 地址: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区市主管部门: (加盖公章) 年月日 XX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制

XX市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申报书 一、中心建设基本情况 (一)中心基本情况 1.单位性质(是否独立法人),中心牵头企业及主要成员单位情况,人员情况、中心总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等; 2.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历程、组织架构; 3.创新体系建设和运行机制,组织管理体系建设、规章制度建立、研发项目组织管理机制、研发经费管理机制、人才激励机制、内外部合作机制等。 (二)中心技术水平 1.中心技术带头人及创新团队建设情况、研发经费投入情况; 2.研究开发和试验基础条件建设情况、信息化建设情况、形成的核心技术及自主知识产权情况(重点介绍相关技术成果对企业核心产品研发、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支撑作用,以及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 (三)对行业起到的引领带动作用。包括产业技术联盟建设、对行业技术进步、结构调整、节能减排、资源节约综

合利用等方面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四)中心研究开发工作开展情况。包括重大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产学研合作、企业间合作、国际化研发活动等。 二、创新中心发展规划 (一)制定未来3-5年技术创新发展战略情况,及该战略对企业总体发展目标的支撑情况,同时,明确中心近2年年度建设目标,要求提出具体建设指标及任务。 (二)中心近期在技术创新方面拟实施的重点举措,包括创新条件建设、创新人才集聚、重点研发项目部署等。

创新中心组建基本信息表 按照牵头单位情况填写)

山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指南(试行)

山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 建设工作指南(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条件》以及《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考核评估办法(暂行)》等文件,制定本工作指南。 第二条制造业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定位是:面向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由“政产学研金服用”各类创新主体自愿组合、自主结合,以企业为主体,以独立法人形式建立的新型创新载体,旨在充分利用现有创新资源和载体,以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为重点,完善技术开发到转移扩散到首次商业化应用的创新链条,打造跨界协同的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 第三条中心的基本功能是: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网络组织,创新资源整合枢纽,共性技术研发供给、创新服务公共平台,创新人才培育基地。

第四条中心建设的原则是:政府引导,统筹布局;市场导向,共同建设;因地制宜,差异发展;试点先行,有序推进;专注创新,自负盈亏。 第五条中心建设管理原则上按照建设方案备案、验收认定、运行评价等步骤进行。 第六条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根据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需求,制定《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领域总体布局》,科学规划和引导省级中心建设。 第七条各级工信部门负责统筹推进中心建设工作,按照国家和省级中心建设领域总体布局,积极开展培育工作并给予政策支持。有关行业组织积极协助做好中心跟踪服务工作。 第二章组建及培育 第八条中心组建由牵头单位总负责。牵头单位应在山东省境内注册,拥有省级及以上研发创新平台。牵头单位为企业的,近三年研发投入强度均不低于3%,销售收入达到全省同行业前三位。无违法、违规、失信行为记录,在行业内有较强的竞争力、影响力、号召力。积极支持省内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和社会资本参与中心建设。 第九条中心应以“公司+联盟”为基本框架组建,由牵头单位提出组建方案。组建方案包括:

福建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16-2020年)

福建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16-2020 年) 福建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2016-2020年) 为贯彻落实?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和?福建省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制造业新型创新载体~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特制定本方案。 一、背景 近年来~我省制造业快速发展~总体规模持续壮大~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一批产品技术或市场占有率在细分领域居全国乃至全球领先水平。但总体上看~我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对外依存度高~缺乏国内外知名品牌和领军企业~制造业总体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的状况未能有效改善~实现制造业创新发展仍存在瓶颈。 面对新常态下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涨、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实现我省制造业跨越发展~关键是创新~难点也在创新。建设新型创新载体~是全面提升我省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必须借鉴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加快建设创新中心~强化产业共性技术供给~通过整合重组各类创新资源和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消除技术、组织、商业、资本之间的壁垒~ 构筑能够承担从技术研发、转移扩散到首次商业化应用的新型制造业创新平台。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企业主体、市场主导、创新驱动、重点突破”为原则~以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为导向~以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围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方向及重点领域发展重点~组织实施福建省制造业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省级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整合科技资源~突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全面提升我省制造业竞争力。 ,二,建设目标 到2020年~在重点领域建设5家左右省级创新中心~力争形成1家国家级创新中心,省级创新中心所依托企业生产的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居于全国领先水平~有10项以上新产品、新技术达到国际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冶金、电子信息、轻工、纺织服装、节能环保等行业创新能力全国领先。 三、定位与功能 ,一,创新中心定位 省级创新中心是由有较强经济实力和研发能力、在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龙头骨干企业~联合产业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行业组织等各类创新主体建立的新型创新载体,是面向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突破行业发展技术瓶颈~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创新平台,以前沿技术、 应用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供给、转移扩散、首次商业化应用和培育创新人才为重点~以新机制、新模式开展协同创新活动。 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是由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各类创新主体自愿组合~以企业为主体~以独立法人形式建立的新型创新载体~具有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网络组织、创新资源的整合枢纽、创新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创新人才的培育基地等基本特征。鼓励符合条件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申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二,创新中心主要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