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叟对英国文学的影响

乔叟对英国文学的影响
乔叟对英国文学的影响

学术论文特征分析——以《乔叟对英国文学的贡献》为例在知网上找到了一篇关于乔叟对英国文学的贡献的研究,在此对原论文进行一些简单的归纳评析。

论文原作者是肖明翰,在文章中他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一,乔叟能取的巨大文学成就的原因;第二,乔叟对英国文学尤其是其重要作品《坎特伯雷故事》对英国文学的贡献;第三,《坎特伯雷故事》的文学价值。

一、乔叟取得“英国诗歌之父”的原因

文章一开篇就提到,在乔叟生前,至少在目前为止所收藏的文献中,并没有以诗人的身份提到过他。乔叟的成就是在他死后,亨利五世时代才逐渐被认可的。在乔叟生活的时代,甚至连英语都没有被大众接受,只是一种地方性性语言的存在。作者用较长的篇幅来形容英语在当时的地位,其实也是为了凸显乔叟坚持用当时的名族语言英文进行创作的可贵,一直到15世纪,经过了众多人的努力后,英语才成为正式的书面语言。

关于乔叟,作者认为其一生的经历主要受到了两个国家的影响,一个是法国,一个是意大利。由于乔叟的父亲是伦敦显赫的酒商,与皇室和贵族一直有着来往,于是在乔叟13、4岁的时候就能有幸被送到王府去做侍从,这在当时对一个青少年的前途是十分有利的。而当时的英国皇室依旧使用传统宫廷礼仪,所谓的英国文学其实根本就是法国宫廷文学的翻版。也因为这样,乔叟深受法国文学的影响,不难看出他早期的确是在模仿法国文学的写作风格,这在它的第一部诗作《公爵夫人颂》里已经有了体现。虽然那部诗作是用英文写作,但明显属于法国宫廷文学。

除了在王府的经历,乔叟的写作还受到了意大利文化的影响。乔叟十分聪颖,不仅在王府做侍从时得到王妃的喜爱,也得到了皇室的重用他曾多次被派遣到欧洲行使重任,其中有至少两次出使到意大利,停留时间也比较长,每次至少在三个月以上。他出使意大利时居住的地方正是当时孕育了一大批伟大作家

的佛罗伦萨。当时正是薄咖丘的《十日谈》在意大利风靡一时的时候,一经问世,基本上受到了所有阶级的青睐。薄咖丘以名族语言进行创作取得的成功,坚定了用英文创作的信心。同时,在意大利居住期间,乔叟深刻感受到了古典人文主义在意大利复兴的成功,给了乔叟很大的启发。同时薄咖丘本身的写作风格也深受古希腊,罗马,印度等等的影响,也打开了乔叟的眼界。这让乔叟开始努力学习各国甚至东方的文化的精华,并尝试将其转化为英国文化的土壤。这一时期的创作如《百鸟会议》、《特罗伊勒斯和克莱西德》、《好女人的故事》,反映了乔叟开始面向生活现实的创作态度和人文主义观。而这些都在乔叟的重要作品,也是英国文学上较为重要的故事集《坎特伯雷故事》里有了体现。

二、乔叟对英国文学的贡献

前文提到,旅居在意大利的经历使乔叟开始努力学习其它各国文化的精髓,并将其转化为英国文学的土壤,这些体现在《坎特伯雷故事》里很多方面。

首先,在阅读大量拉丁文学、古希腊罗马等文学后,再结合英语本身的特点,乔叟将古英语诗歌的基本形式头韵体改为音步体。这无疑为英语诗歌指明了方向。乔叟敢于创新,他自己尝试了多种音步的形式,并创造了英语诗歌的基本形式:五步抑扬格。

其次,英语诗歌里的大部分音节都是乔叟创造的,这些种类繁多的音节比如三行,四行,五行,六行,七行,十二行等,其中乔叟最喜欢的是七行诗节,在他后来的很多作品包括《坎特伯雷故事》里都有用到。不仅乔叟使用,这种音节也被后来的很多作家比如莎士比亚使用。这种音节后来传入苏格兰,当时一部广为流传的诗作《国王书》用的就是这种音节,据传这部着作为苏格兰国王所做,所以这种音节也被称为“君王体”。

第三,英语诗歌里有一种重要的格式叫做“英雄对句”,也是由乔叟创造的。这种格式在《坎特伯雷故事》里被广泛引用。所有这些全都体现在了《坎特伯雷故事》里。

第四,在《坎特伯雷故事》里乔叟描写了各式各样的人,几乎囊括了英国的所有职业,他擅长人物刻画,描述一个人时并不是直接评价这个人是个什么样的人,而是通过对他的言行举止的描写,让角色

自己“说出”自己的形象。这种写法被称为:戏剧性独白。这种描写手法在后来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也是乔叟的一大贡献。

第五,除此之外,在《坎特伯雷故事》里,乔叟是第一个将市井故事引进英语诗歌的人。市井故事原本是法国中世纪后期的一种常见体裁,内容多描述男女关系,欺诈,捉弄与复仇,最常见的主题是骗子被骗。因此语言都比较粗俗,却深得英国各阶层的喜爱,这些故事虽然十分有趣,但语言却十分简单,没有什么价值,乔叟却看到了市井故事反映社会现实、暴露道德堕落和抨击社会丑恶方面的独特的艺术效果,因此他也在《坎特伯雷故事》里引入了五个小故事,这些故事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性质,是现实主义叙事文学的开端。

当然最重要的贡献,还是乔叟在英语并不被看好甚至被认为是“粗鲁的大不列颠语言”时,依然坚定的用英文进行创作。虽然说当时用英文创作的不止他一个,但其余的作家要么同时也用其他语言创作,要么根本对英语的未来不抱希望,只有乔叟一直坚定不移,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凭借这一点,他的精神也值得尊重。

三、《坎特伯雷故事》的文学价值

乔叟写下《坎特伯雷故事》时大约是在1386~1400年,按时间来看应该算是他的第三个阶段。这个时候的他基本已经具备了较深厚的文学功底,因此《坎特伯雷故事》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技巧上都达到了他创作的顶峰。这部故事集由《总引》《结束语》和21个完整故事组成,是一部主题和结构都大体完整,长约两万行的文学巨着。在诗中对英国除了皇室和农夫以外的各阶级的人都有生动形象的描写,实际上乔叟就是想把英国的社会浓缩在它的故事里。也因为这样,乔叟实际上开创了实际上开创了英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书中对人物的形象刻画十分传神,运用了大量幽默和讽刺的手法,这也是他对英语文学的又一重要贡献。故事的框架是一群基督徒香客相聚在一家旅店,相约一起去坎特伯雷朝圣,其中有人提议每人在旅途中讲两个故事,讲的最好的人将得到白吃一顿饭的奖励。如前面所说,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确实受到了《十日谈》的影响,但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有他自己的特色。正是由于乔

叟对于人物的刻画,所以乔叟笔下记录的每个故事和他的讲述者都是一一对应的,《十日谈》里的故事不管谁来讲,可能都没什么差别,但《坎特伯雷故事》就不行,这得益于乔叟笔下每个讲述者都有自己鲜明的形象,每一个故事也因此是独一无二的。同样的事,在不同的人眼里完全不同,讲故事的人不仅讲了故事,也在展示他自己的故事。

除此之外,《坎特伯雷故事》的框架是一群基督徒去朝圣,在旅途中讲述的故事。这其实也是一种象征意义,它象征着人类从俗世追求精神世界、从尘世到天堂的旅程。这样的设定,符合当时文学作品以宗教为核心的传统,但乔叟不落窠臼,试图从普通人身上进行精神探索,从而探索宗教精神的真谛。从这些来看,乔叟作为“英国诗歌之父”实至名归。

2013级英语双学位的二班35号

圣经对西方文学的影响 (2)

圣经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对文学的影响 班级:10级生物技术一班 姓名:刘南 学号:1013030115

圣经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对文学的影响学者们认为,西方文化的源头是被称为“两希文化”的基督教文化和希腊文化。可见圣经对西方文化之影响的深度。 文学方面:但丁的《神曲》、弥尔顿的《失乐园》都受了圣经的影响。圣经对西方文学的影响,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到:“事实上,圣经在西方文学中成了如此基本的文献,以致假如缺少了圣经先例,西方文学几乎不可能出现今天的面貌。” 自詹姆斯一世钦定发行革译《圣经》以来,《圣经》至今仍然是世人所知的流传最广、读者最多的一本书籍。目前至少已被译成1884种不同语言和方言,每年发行量多达一亿册。它的影响渗透到文学、法律、政治、美术、音乐等各方面,几乎影响了整个文化领域。 17世纪的许多作家如:莎士比亚、弥尔顿、多恩、乔治·赫伯特等的作品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都受到《圣经》的巨大影响。莎士比亚在作品中直接或间接引用《圣经》的多达42卷。他早期创作的历史剧《约翰王》就涉及到约翰王使太阳原地不动的故事。他在剧中五次引用莎娜玛特妇女回答伊丽莎询问有关她儿子的问题。 班扬的《天路历程》被认为是继《圣经》之后第二部最有影响的作品,作品取自于《圣经》,它描述了一个基督教徒追求天国幸福所经历的旅程。 约翰·多恩的《圣十四行诗》和乔治·赫伯特的优美的宗教诗都直接受到《圣经》的巨大影响。约翰·德莱顿的政治讽刺长诗《阿伯诃隆和阿基托弗尔》、约翰·韦斯利的《日记》、威廉·柯珀的《欧尔尼赞美诗》等等都是以《圣经》为素材的。 以下简述西方文学 古代文学 1.西方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 2.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分别体现出来的世俗与人本色彩和神圣与超越色彩共同构成了西方文学的两个源头。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第一节古代文学概述 1.古代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源头之一。其主要成就包括神话、史诗和戏剧,此外还有寓言、抒情诗和文艺理论等。 2.古希腊文学特征:(1)鲜明的人本色彩和命运观念。古希腊人尽情地展示着人类童年的自然天性,一切都是世俗的、活生生的,绝无宗教恐怖的压抑和彼岸天国的诱惑。(2)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众多篇章不同程度地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也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怪诞的夸张和优美的抒情,表现出浓厚的浪漫色彩。(3)种类繁多,具有开拓性。古希腊的文学种类齐全,具备了后世几乎所有文学样式。 3.罗马文学是连接古希腊文学和欧洲近代文学的桥梁:(1)罗马文学接受并摹仿希腊文学,使希腊文学得以保存并传扬四方。(2)罗马文学中的东方色彩、基督教色彩又为西文文学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它和古希腊文学一样成为西方文学的源头之一。 4.到公元前2世纪,罗马文学开始进入它真正的发展和繁荣时期,产生了普劳图斯和泰伦斯等戏剧家。 5.早期基督教文学在希腊文学和后世欧洲文学之间的“中介”作用:早期基督教文学是希腊文学和希伯来文学相互碰撞、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新文学,是基督教在欧洲传播的结果。早期基督教文学(与后来的基督教文学一道)构成了欧洲文学另一个源头。代表早期基督教文学最高成就的是《新约全书》(简称《新约》),它是基督教的正典。 第二节古希腊神话 1.希腊神话最初由口头文学形式在民间流传,后来由古希腊诗人们编集而成书流传至今。保存神话最多 的作品是荷马的两部史诗、赫西俄德的《神谱》和古希腊戏剧,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 2.神的故事中,天神宙斯是”众神之父”;阿波罗是太阳神;雅典娜是智慧女神;阿弗洛狄忒是爱神(罗马人称维纳斯);缪斯是文艺女神。由于众神住在希腊量高的奥林波斯山上,统称为奥林波斯神系。 3.英雄传说:讲述了英雄为民除害立功的事迹。主要有:(1)赫剌克勒斯建立十二大功的故事(2)伊阿宋率众英雄取金羊毛的故事(3)珀尔修斯脚蹬飞鞋到遥远的地方去取女妖美杜萨的头颅的故事(4)忒修斯杀死吞食童男童女的弥诺斯牛的故事(5)奥德修斯 漂泊的故事等。 中世纪文学

英国文学名著整理

☆英国文学名家名著 《贝奥武甫》(Beowulf)是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一首英雄史诗,古英语文学的最高成就,同时标志着英国文学的开始。史诗的第一部分讲述瑞典青年王子贝奥武甫来到丹麦,帮助丹麦国王赫罗斯加杀死了12年来常来进行夜袭的巨妖格伦德尔及他的母亲;第二部分简述了贝奥武甫继承王位,平安统治50年。后来,他的国土被一条喷火巨龙蹂躏,老当益壮的贝奥武甫与火龙交战,杀死火龙,自己也受了致命伤。 杰弗里·乔叟(Geoffrey Chaucer ,1340-1400)是英国文学之父亲和前最杰出的作家。主要作品有《坎特伯雷故事集》等。作品的主要特点是主题、题材、风格、笔调的多样性及描写人对生活的追求的复杂性。他的代表作品是《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不仅描绘了31位朝圣者的各个社会阶层,而且也反映了他们各自叙述故事的不同风格,读者广泛,对后世影响很大。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剧作家和诗人。他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喜剧、悲剧和历史剧。他的剧本至今仍在许多国家上演,并为人们所普遍阅读。莎上比亚的作品文才横溢,创造的喜、怒、哀、乐场面使人印象深刻,历久难忘。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剧:《奥赛罗》(Othello)、《哈姆雷特》(Hamlet)、《麦克白》(Macbeth),《李尔王》(King Lear);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无事生非》(Much Ado about Nothing)和《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等。此外,历史剧《亨利六世》(Henry VI)三部曲,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也都很受欢迎。《哈姆雷特》叙述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替父报仇,杀死篡夺王位的叔父的故事。《哈姆雷特》里“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的成为经典台词。《罗密欧与朱丽叶》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因家族间的世仇而不能联姻结果自杀的故事,揭露了封建制度的残酷无情,同时,歌颂了青年男女纯洁坚贞的爱情。 济慈(Keats, 1795一1821)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他出身贫苦,作过医生的学徒,后来才以写诗为业。他对当时英国社会的现实不满,希望在一个“永恒的美的世界”中寻找安身立命之处。他的诗歌以文辞声调之美著称,在艺术上对后代的英国诗人影响很大。主要作品有《伊沙贝拉》(Isabella)、《夜莺颂》(Ode to a Nightingale)和《秋颂》(To Autumn)等。雪莱(Shelley ,1792一1822)是英国浪漫主义的重要诗人。他生于贵族家庭。他既创作了富于政治思想性的诗,也写了很多优美的抒情诗,特别是爱情诗,显示了不羁的想象,瑰丽的色彩和动人的音韵,这些使他成为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他的主要作品有《麦布女王》(Queen Mab)、《致英国人民之歌》(Song to the Men of England)、《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Unbound)和《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等。《西风颂》里的名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If Winters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成为妇幼皆知的诗文。 华兹华斯(Wordsworth,1770-1850),18-19世纪之交英国浪漫主义运动最伟大和最有影响的诗人。他和克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骚塞(Robert Southey)三人组成“湖畔派诗人(the Lake Poets)”其作品的主题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1813年他接受政府长期津贴,1843年又被封为桂冠诗人。他的主要作品有《抒情歌谣集》(Lyrical Ballads)、《水仙》(Daffodill)和《序曲》(The Prelude)等。 笛福(Daniel Defoe,1661-1731)是英国小说之父。59岁时发表的成名小说《鲁滨逊漂流记》(Robinson Crusoe)出版后立即成为家喻户晓的畅销书。随后,他又写了《辛格顿船长》(Captain Singleton)、《摩尔·弗兰德》(Moll Flanders)、(大疫年日记)(a Journsl of the Plagure Year)等小说。《鲁滨逊飘流记》是根据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塞尔扣克的航海遇险、流落

宗教对英国文学的影响

圣经和文学 「他(耶稣)用比喻对他们讲许多道理。」——马太福音十三章3 节 夏绿蒂(Charlotte Bronte)著名的古典小说《简爱》(Jane Eyre)在结束时,主角之一说了一段读者都不会陌生的祷告。他说: 「我的主人......」他说:「已预先警告过我,每过一天他就说得更为明确--『我很快就会再来!』『阿们,来罢,主耶稣,』我更热切地响应着。」 这是古典文学--小说、戏剧或诗歌--里千万个直接或间接使用圣经的例子之一。(《简爱》的电影版本里把这一段祷告删去,但这并不意外,不是吗?) 在圣经里我们读到一些重要的故事,从该隐和亚伯到挪亚方舟,从大卫和歌利亚到主耶稣基督熟情的受难和复活。除了这些活生生的真实故事以外,耶稣基督说了许多比喻--属灵故事。借着这些比喻他向大众表达了神的真理。圣经包含了世界上最重要的故事。 几个世纪以来,西方文学从圣经里接受了丰富的遗产。其它的书能像圣经一样更影响文学吗?教授兼作家葛雷司比(Terry Glaspey)在他《基督教经典之作》(Great Books of Christian Tradition)一书中说: 我们文化里伟大的文学著作充满了圣经的使用和暗示。如同一位伟大的论家所说的,如果你不熟悉圣经和莎士比亚的话,你便不能欣赏我们文化里最伟大的作品。圣经的思想、观念、人物和用语是文学界里通行的「货币」。 然而现在是一个蔑视基督教的时代,这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课题啊!关于这个课题,我们整整写了一本书,书名叫《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对基督教的攻击,以及你必须知道的反击之道》(The Gates of Hell Shall Not Prevail: The Attack on Christianity and What You Should Know To Combat It)。因为今日对基督教信仰敌视的态度,有些人把基督徒视为「反文化的」。然而,葛雷司比指出:「若将喜爱巴哈、杜斯妥也夫斯基、林布兰、齐克果、鲁奥(Rouault)、奥康纳(Flannery O'Connor)。多恩(Donne)、韩德尔、但丁和巴斯卡的人讥之为肤浅、没有成就和缺乏创造动力,对他们是不公平的。」 事实上你几乎无法在谈论伟大古典文学时不触及圣经。从但丁到杜斯妥也夫斯基,从本仁约翰到鲁益师,圣经的影响触目皆是。在文学的发展里,有些甚且可以直接溯源自圣经。 圣经六十六卷书中并没有错失对人性的检证。这一口充满着人类经验丰盛的水井滋润了所有伟大的作家。在艾略特「宗教和文学」的论文里,他写道:「圣经之所以影响英国文学如此深远,其原因并不只在于圣经木身是一个文学作品,

关于英美文学

关于英美文学 关于英美文学的 摘要:在诸多历史、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生活方式、地域、宗教、价值观等因素差异下,英美文学作品势必出现千姿百态的形式和文学风格,只有深刻地理解上述因素对于英美文学著作的影响作用,才能够透析英美文学著作的实质,才能更好地理解英美文学著作中机智隽永的内涵。 关键词:历史文化;英美文学 一、历史与文化差异影响下英美文学著作所具有的特点 (一)历史与文化差异影响下英国文学著作的特点 英国文学源远流长,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和时代的演变。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现实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力量对英国文学产生着影响。英国文学是对于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映衬与写照。文学内部遵循自身规律,历经不同历史阶段。如盎格鲁-萨克逊史诗《贝奥武甫》;中古英国文学著作时期,代表作乔叟(Chaucer)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文艺复兴下的莎士比亚代表作《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暴风雨》等;新古典主义下的英国文学著作,浪漫主义时期,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现实主义下的英国文学著作时期,代表作为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大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远大前程》《双城记》;现代主义下的英

国文学著作康拉德的《黑暗的心脏》(1899)。语言和风格的标新立异是英国现代派的最大特点。战后英国文学代表作约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大致呈现从写实到实验和多元的走势。从厚重的文学底蕴出发,英国文学著作发展到今天正在朝着百家争鸣、百家齐放的方向发展。 (二)历史与文化差异影响下美国文学著作所具有的特点 美国的文学历史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如影随形,虽然早期的文学著作隐约还有英国文学的痕迹,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的民主与自由的不断演绎升华,美国的文学著作也大放异彩,形成了美国民族的特有色彩。多歌颂平民文化,褒扬以追求民主自由个人幸福为中心的美国精神。美国文学先后经历了殖民地文学著作时期,如托马斯潘恩写于1774年的《美国的非洲奴隶》;浪漫主义文学著作时期,如在库珀的《皮袜子故事集》中,在描写印第安人部落的灭亡的过程中,表现了正直、勇敢的美国早期移民开疆拓土传播美国文明的艰辛历程;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著作时期,如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从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平等人道主义出发,以同情的笔墨描写出黑人奴隶的悲惨生活,愤怒地谴责了奴隶主残暴虐待黑人的恶行,无情地鞭挞了美国早期的奴隶及种族歧视制度。德莱塞的《嘉莉妹妹》描写劳动妇女进入大城市和上层社会后被侮辱、被损害的遭遇。广泛而

莎士比亚对英国文学影响

T erm Paper for A History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A) (June 2011) I. Write a paper of about 600 words on any one of the following topics: 1. Shakespeare’s contributions to literature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 2. The general features of English critical realism 3. The influence of Puritanism on American literature II. Note your Microsoft W ord document should meet the following requirements: 1. The typeface is Times New Roman. 2. The title uses font size 16 and bold type. 3. The body uses font size 12 and normal font weight. 4. The entire document is single-spaced.

It is the East, Shakespeare is the Sun (June 2011) Name _陆雨婷Class_091__ Number __32__ Mark ________ Almost all of us know “Hamlet” “Romeo and Juliet”, but know very little about Shakespeare. Actually he did a lot to the English literature and English language. “The English literature is nothing without Shakespeare.”This is someone’s appraise to Shakespeare Maybe you think that this is too high to him, but actually, he worth it. Shakespeare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and respected writer in the history. Through his life, William Shakespeare published two long narrative poems, 154 sonnets and 37 plays. What’s more, almost all of his works are still loved by people after so many years. Shakespeare is the represent of English Renaissance. The best features of that time such as the feeling of freedom in thought and action, the excesses of energy and so on, are all reflected perfectly in his works. Shakespeare deal with love, life and death and these universal themes get beautiful touch by him. He is really knowledgeable. Therefore, his characters have become memorable in the field of literature. There are many popular sayings from Shakespeare’ works. Such as “A light heart lives long.” “Better a witty fool than a foolish wit.” Among all of these, “To be or not to be” is the most famous soliloquy in the history of the theater. Is it worth to fight with evil or is it better to ignore evil, endure the pain and live on? This discusses the attitude of a Renaissance humanist toward life and death. Also, this reflects in a modern man who is caught in the same situation. The characters of his works are all not that simple. Y ou can’t say that guy is good or bad. They all have several contract characters. Such as Hamlet, he is a hero in that play, but we all impressed by his procrastination. Sometimes, we are hard to understand why the young man does not take the immediate action. Shakespeare liked to use pun and the justapositation of the comic element alongside the serious. He respected the sense of certitude and justice. His works are full of wisdom and philoso phy. They touch the reader’s souls. He believes in the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 and man’s potential for self-improvement. William Shakespeare is a monument in the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Not only has Shakespeare contributed to the English literature, but also the English language. As the represent of the Early Modern English’s users. He contributed a lot to the English’s development. Early Modern English was unfixed in structure and vocabulary in comparison to Greek and Latin. Due to wars, exploration and other reasons, when Shakespeare began writing his works, the English language was rapidly absorbing words from other languages. By the age of Elizabeth, English had become widely used. But still, many writers expressed new ideas by inventing, borrowing or adopting words from another language. As someone’s research showed that between the year 1500 and

乔叟对英国文学的影响

学术论文特征分析——以《乔叟对英国文学的贡献》为例在知网上找到了一篇关于乔叟对英国文学的贡献的研究,在此对原论文进行一些简单的归纳评析。 论文原作者是肖明翰,在文章中他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一,乔叟能取的巨大文学成就的原因;第二,乔叟对英国文学尤其是其重要作品《坎特伯雷故事》对英国文学的贡献;第三,《坎特伯雷故事》的文学价值。 一、乔叟取得“英国诗歌之父”的原因 文章一开篇就提到,在乔叟生前,至少在目前为止所收藏的文献中,并没有以诗人的身份提到过他。乔叟的成就是在他死后,亨利五世时代才逐渐被认可的。在乔叟生活的时代,甚至连英语都没有被大众接受,只是一种地方性性语言的存在。作者用较长的篇幅来形容英语在当时的地位,其实也是为了凸显乔叟坚持用当时的名族语言英文进行创作的可贵,一直到15世纪,经过了众多人的努力后,英语才成为正式的书面语言。 关于乔叟,作者认为其一生的经历主要受到了两个国家的影响,一个是法国,一个是意大利。由于乔叟的父亲是伦敦显赫的酒商,与皇室和贵族一直有着来往,于是在乔叟13、4岁的时候就能有幸被送到王府去做侍从,这在当时对一个青少年的前途是十分有利的。而当时的英国皇室依旧使用传统宫廷礼仪,所谓的英国文学其实根本就是法国宫廷文学的翻版。也因为这样,乔叟深受法国文学的影响,不难看出他早期的确是在模仿法国文学的写作风格,这在它的第一部诗作《公爵夫人颂》里已经有了体现。虽然那部诗作是用英文写作,但明显属于法国宫廷文学。 除了在王府的经历,乔叟的写作还受到了意大利文化的影响。乔叟十分聪颖,不仅在王府做侍从时得到王妃的喜爱,也得到了皇室的重用他曾多次被派遣到欧洲行使重任,其中有至少两次出使到意大利,停留时间也比较长,每次至少在三个月以上。他出使意大利时居住的地方正是当时孕育了一大批伟大作家

2018-英国文学家乔叟的作品特点介绍-word范文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英国文学家乔叟的作品特点介绍 乔叟是诗人、哲学家、炼金术士、天文学家,被称为英国文学之父,是中世纪公认为最伟大的英国诗人。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乔叟的作品特点介绍,希望能帮到大家了解! 乔叟的作品特点 杰弗里乔叟是一位将现实主义风格和浪漫幻想主义风格完美结合的英国文学家。乔叟的作品为英国的文学史打开了新的一条文明道路,他是英国乃及全世界公认的在中世纪的时候最了不起的英国籍本土诗人。 关于乔叟的作品在现今世界还有不少人对它进行拜读研究。乔叟的作品在早期的时候充满着意大利和法国文学作品的特点风格。因为热爱读书的乔叟,在他开始代表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出使欧洲大陆各国的时候,乔叟的作品风格接触到了更多不一样的新鲜血液。在当时没有方便的交通以及印刷术的普及。在乔叟出使不同的国家的时候,会大量找寻当地的文学作品进行品读。走过越来越多的国家,让他慢慢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开始知道了不一样的文学作品。一直到他品读到薄伽丘和皮特拉克的作品。乔叟初次接触到的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让他对这种艺术风格痴迷。 乔叟是个非常善于模仿的人,他的作品一直在模仿他认为好的作品进行再次创作而进行的。当乔叟发现现实主义风格作品的时候,他将这种风格直接运用到了他后来的作品之中。乔叟的作品在后期就是混合了现实主义的刻画以及加上浪漫主义的幽默用词进行整合的产物。也正是这种不同于现实主义风格和浪漫主义风格的作品,让乔叟的作品别具一格。形成了他浓重的个人风格。 乔叟的历史贡献 杰弗里乔叟是英国中世纪最为伟大的文学家,他开启了伊丽莎白时期的文学道路。乔叟的历史贡献是不言而喻的,他作为英国的诗歌之父,一生遗留下不少的优秀作品。 《坎特伯雷故事集》、《公爵夫人之书》、《声誉之宫》和《特罗勒斯和克莱西德》都是他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一些是杰弗里乔叟的早期作品,比如《公爵夫人之书》。这本书是杰弗里乔叟第一本创作的书籍,从这本书中

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论文摘要:基督教作为影响较大的宗教,对西方文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从文学、艺术、历史等方面,可以看出基督教作为宗教的一种,对文化或者是文明有着哪些好处或是弊端。 关键词:基督教文学但丁《神曲》艺术历史优点弊端思考 自古以来宗教信仰一直就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从人类开始了解自然的时候,对神的崇拜和敬畏也就开始了。人们对神的这种崇拜,早期反应在对大自然未知事物的畏惧,把自然中不能理解是现象称为神迹。后来宗教慢慢发展,在中西方都有了自己的神的体系,在这里我主要想选择其中影响较大一个宗教,也就是基督教,谈一下它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基督教,它是一个相信耶稣基督为救主的一神论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估计现在全球共有15亿至21亿的人信仰基督教,占世界总人口 25%-30%。 我想讨论一下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毕竟基督教最早起源于西方。公元四世纪以前,基督教并未被世人所认可。罗马帝国把基督教当作邪教而加以打压。在公元64

年至公元313年间发生过十次大规模残酷迫害基督教徒的事件。公元四世纪以后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这时的基督教才开始迅速的被西方社会所普遍接受。即使后来罗马帝国在日耳曼等民族的多次进攻下退出了历史舞台,基督教仍以其教义深得民心而不断流传,以致在中世纪的一千年中达到了鼎盛,在圣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万膝必向我跪拜,万口必凭我起誓”,恰恰说明基督教当时的地位。 在文学方面,基督教对西方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可追溯到英雄史诗时期。如我们在《外国文学史》中学到的西班牙的《熙德之歌》、法国的《罗兰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等等,都深受基督教的影响,这些英雄史诗大多借基督教反对异教斗争的形式,表现一种同仇敌忾、对抗外敌的英雄气概。还有中世纪还盛行骑士文学,表达了骑士阶层的方方面面,如骑士的文化观念、精神个性和生活理想等等。这类文学作品也大多贯穿着基督教的禁欲主义等观念。之后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虽然文艺复兴是被说成打着复兴古罗马的旗帜来反对中世界的封建神学统治,但是在文艺复兴中出现的种种成就多多少少都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如但丁的《神曲》它以基督教天堂与地狱为题材,充满了神学典故,它把基督教神学作为最高指导思想,基督教中那积极救世的理性思维,深刻地影响了但丁的思想认知,凸显在他对现

浅谈对英国文学的认识

浅谈对英国文学的认识 光信1101 胡冰群2011010694 英国是一个神奇而又古老的国度,在这片耀眼的土地上最先发起了工业革命、最先兴起了启蒙运动,最先缔造了日不落帝国的传奇。在英国璀璨的历史画卷中涌现出上出了很多大作家,无论是最早的用英语写作故事的杰佛利·乔叟,到后来的批判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等作家,再到后来意识流等现代小说,这些在世界文学史上来说都是响当当的。英国文学流派历史源远流长,风格各异,独特.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英国文学的主要发展阶段 一个国家的文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的历史进程。正如在我国文学史上,诗词在唐宋时期达到空前绝后、戏剧小说在明清达到巅峰时刻一样,英国的文学也在其不同的历史阶段写就了不一样的神话。英国文学发端于中世纪,经历了古英语、中古英语、文艺复兴、17世纪、18世纪、19世纪、20 世纪文学 7 个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中世纪文学 此时期的英国文学又分为古英语时期和中古英语时期。英国在10世纪以前属于古英语时期。早期的凯尔特和其他部族及 5 世纪入侵的盎格鲁、撒克逊和朱特人,起初都没有留下书面文学。6世纪末到7世纪末,由于肯特国王阿瑟

尔伯特皈依基督教,该教僧侣开始以拉丁文著书写诗,其中以比德所著《英国人民宗教史》最有历史和文学价值。9世纪,威塞克斯国王阿尔弗雷德为振兴文化,组织人力将各种拉丁文著作译成英语,并倡导以英语撰写《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 11世纪,随着诺曼人入侵,古英语渐渐演化为中古英语,文学上开始流行模仿法国的韵文体骑士传奇,其中以《高文骑士与绿衣骑士》最有艺术价值。14世纪后半叶是中古英语发展的高峰,出现了似受古英语诗影响的口头韵体诗,最有名的长诗《农夫彼尔斯的幻想》。英国文学史上出现的第一位大诗人乔叟以其诗体短篇小说集《坎特伯雷故事集》和其他长短诗集成为英国文学的重要奠基人。15世纪,有民间歌谣抄本流传至今,最有名的是关于绿林好汉罗宾汉的传说;马洛礼的散文小说《亚瑟王之死》为英国小说的雏形。 2、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主要是伊丽莎白女王时代,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在英国兴起。学者纷纷翻译意大利和法国学术、文学名著并自行著述,以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最有价值。英国文艺复兴文学最突出的是诗歌和戏剧。西德尼的十四行诗、斯宾塞的《仙后》都是诗歌方面的代表作。在剧本中运用重韵体诗的文体,促使诗歌和戏剧两方面都达到空前的成就。莎士比亚将这种诗剧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稍晚的本·琼森擅写社会讽刺诗剧。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文艺复兴渐趋尾声,所谓骑士派的贵族有闲者的爱情诗流行一时;同时出现了以多恩为代表的玄学派诗人,以善于表达活跃躁动的思绪和蕴含哲理而独树一帜。 3、17世纪文学

两希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两希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摘要:两希文化指的是古希腊罗马文化与希伯来基督教文化,希腊与希伯来两大文化体系对西方世界的文化产生着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希腊文化中的自然与理性,希伯来文化中的宗教意识,千百年来渗透到西方社会的方方面面的领域之中,为西方文化与文明的不断进步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关键词:两希文化西方文化 一、希腊罗马文化 文化起源:希腊罗马文化的发源是爱琴文明,从历史渊源上来看,西方文明最初的发源地可以追溯到位于爱琴海南端入口处的克里特岛。文化学家和历史学家们通常把克里特文明以及后来出现的迈锡尼文明一起统称为爱琴文明。克里特的居民热衷于航海业和商业。灿烂辉煌的克里特文明本身是埃及、西亚、小亚细亚以及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等多种文化相互交融、氤氲化生的结果。爱琴文明至少存在了1300多年的时间。到了公元前15世纪左右,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使得灿烂的米诺斯王国迅速衰亡。就在克里特文明衰落的同时(或者稍早一些时候),在希腊本土上出现了另一个新兴的文明形态——迈锡尼文明。迈锡尼文明是由一支来自北方的印欧语系游牧民族――阿卡亚人所建,实际上是北方游牧文化与克里特文明相融合的结果。而那些自称为阿卡亚人的游牧征服者,就是最初的希腊人。到了 页脚内容1

公元前12世纪末期,一种来自北方的更野蛮的印欧语系游牧入侵者多利亚人冲入了希腊半岛,摧毁了迈锡尼文明,并且使爱琴海地区陷入了长达三个多世纪的“黑暗时代”。在经历了300多年的“阵痛”之后,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一个崭新的希腊城邦文明崛起于爱琴海世界。 希腊神话的起源:早在希腊入侵者到来之前,爱琴海上克里特文明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流传甚广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有的随着克里特文明的毁灭而消失了,另一些则在迈锡尼时期与阿卡亚人的神话传说相融合。有的神话内容,显然是与埃及和地中海世界的生活方式和风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公元前二千纪初叶或中叶,当野蛮的印欧语游牧者从亚欧大陆进入希腊半岛时,他们带到希腊来的仅仅是一些非常简单而零散的神祇。到了迈锡尼时期,克里特的优雅精巧和扑朔迷离的神话开始被粗犷勇武的英雄传说所取代,这些英雄传说是对阿卡亚入侵者的丰功伟绩的一种夸张式的渲染和回忆,同时也于其中揉杂了地中海地区(包括小亚细亚、西亚、埃及和克里特)流传已久的神话传说。荷马史诗中所歌颂的正是阿卡亚人的那些以征服和宴饮而著称的神与英雄。与被征服者的神话不同,奥林匹斯神话的主要内容不是生产而是战争,不是劳作而是享乐,它是征服者的神话。在迈锡尼时期和稍晚的“黑暗时代”的希腊神话传说中,地中海世界的神话和北方印欧语世界的神话、出没于波涛汹涌的海洋之上的神灵和出没于茂密幽深的丛林之间的神灵、半人半兽的古老神怪和与人同形同性的新神,均被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神系之中。许多具有相近特点的神灵被合并为一个神,但是却仍然保留着不同的别名。 希腊城邦制度:古希腊更大意义上是一个地理概念,始终是一个小国林立的城邦世界,当时希腊城邦有上百个之多。所谓城邦实际上就是在群山之中的一小块冲积平原上形成的、以一个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国家,每一个城邦都长期独立自治,各城邦之间一般是平等的邻邦关系,因此古希腊始终未能完成统一。罗马在各地建立行省,实行统一的集权制。 页脚内容2

王守仁《英国文学选读》(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杰弗里 乔叟)【圣才出品】

第1单元杰弗里?乔叟 1.1 复习笔记 Geoffrey Chaucer (杰弗里·乔叟)(1340-1400) 1. Life (生平) Geoffrey Chaucer, born in 1343 in London, is the founder of English poetry. He was the son of a wine merchant who had connections with the Court. He later became a courtier and comptroller. Chaucer’s learning was wide in scope. He obtained a good knowledge of Latin, French and Italian. He had broad and intimate acquaintance with persons high and low in all walks of life, and knew well the whole life of his time, which left great impressions upon his works and particularly upon his variegated depiction of the English society of his time. He died in 1400 and was buried in Westminster Abbey, thus founding the Poets’ Corner. 杰弗里·乔叟于1343年出生于伦敦,他是英语诗歌之父。他是一个与宫廷有联系的酒商的儿子。他后来担任过侍臣和审计官。 乔叟知识渊博。他精通拉丁语、法语和意大利语。他结交广泛且易与人深交,无

英国文学史复习资料(吴伟仁版上册)

英国文学史复习资料(上册) ★《贝奥武夫》Beowulf 它体现的是英雄叙事长诗,完成于公元九世纪。全诗长3183行,以斯堪的纳维亚(Sc andinavia)的英雄贝奥武夫(Beowulf)的英勇事迹构成主要内容。勇士贝奥武甫与怪物格伦德尔搏斗,使其断臂而死。怪物之母为子复仇,又被他追踪杀死。后来他做了国王。一次火龙来犯,他挺身斩龙,伤重而死,人民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本诗以西撒克斯(Wessex)方言写成,押头韵而不押尾韵,用双字隐喻而不用明喻。是现存古英语文学中最古老的作品,是流传至今的欧洲最完整的一部史诗,也是欧洲最早的方言史诗。在语言学方面也是相当珍贵的文献。(安格鲁-撒克逊时期) ★《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Sir Gaw ain and the Green Knight是英语韵文浪漫诗的杰出代表。全诗共2529行,作者不详,创作于诺曼时期向新时代过渡的14世纪它的题材属于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传说系列。作品以巨大的艺术表现力反映了骑士制度的理想,是中世纪封建贵族文化的精髓。在艺术上,此诗语言优美含蓄,情节完整紧凑,人物性格细腻丰满,诗中对大自然的精确而富于魅力的描写尤为引人注目,代表了中古英格兰北部头韵体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安格鲁-罗马时期) ★杰弗雷·乔叟(Geoffrey Chauc er,约1343~1400)率先采用伦敦方言写作,并创作“英雄双行体”,对英国民族语言和文学的发展影响极大,故被誉为“英国诗歌之父”。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Canterbury Tales,描写一群香客(pilgrim)聚集在伦敦一家小旅店里,准备去坎特伯雷城朝圣。店主人建议香客们在往返途中各讲两个故事,看谁讲的最好。故事集包括了23个故事,其中最精彩的故事有:骑士讲的爱情悲剧故事、巴斯妇讲的骑士的故事、卖赎罪券者讲的劝世寓言故事、教士讲的动物寓言故事、商人讲的家庭纠纷的故事、农民讲的感人的爱情和慷慨义气行为的故事。作品广泛地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英国社会生活,揭露了教会的腐败、教士的贪婪和伪善,谴责了扼杀人性的禁欲主义,肯定了世俗的爱情生活。《坎特伯雷故事集》的艺术成就

(完整版)英国文学发展概述(3)

英国文学发展概述(3) 五、浪漫主义时期文学(1798-1832)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诗风大变。苏格兰农民诗人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 1759-1796)给英国诗坛带来一股新鲜的气息。他的抒情诗自然生动,感情真挚,讽刺诗尖锐锋利,妙趣横生。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 1757-1827)是版画家兼诗人,想象奇特,极富个性。他的短诗意象鲜明,语言清新,后期的长诗内容比较晦涩。他在诗歌中建立起自己一套独特的神话体系,具有神秘主义色彩。布莱克的革命性、独创性和复杂性使他成为浪漫主义诗歌的先驱。 1798年,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 1770-1850)与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 1772-1834)合作出版了一本小诗集《抒情歌谣集》(Lyrical Ballads ),其中大部分诗歌出自华兹华斯之手,用简朴的语言描写简朴的生活。《抒情歌谣集》的问世标志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真正崛起。华兹华斯在1802年诗集再版时写的序中对诗歌作出了著名定义:“好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溢”。浪漫主义是对新古典主义的反拨:诗歌内容不再是对现实的反映或道德说教,而是诗人内心涌出的真实感情;诗歌语言不是模仿经典作家去追求高雅精致,而是要贴近普通人的日常用语。浪漫主义诗人崇尚自然,主张返朴归真。浪漫主义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每个诗人各有其特征。同样是“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将大自然视为灵感的源泉,自然美景能给人力量和愉悦,具有疗效作用,使人的心灵净化和升华,柯勒律治则赋予自然神奇色彩,擅长描绘瑰丽的超自然幻景。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 1788-1824)和波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 1792-1822)属于革命诗人,但拜伦自我表现意识强烈,而雪莱深受柏拉图哲学影响,憧憬美丽的理想和理念。约翰·济慈(John Keats, 1795-1821)一生追求美,是创造艺术美的天才诗人。19世纪20年代初,济慈、雪莱和拜伦相继英年早逝,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由强转弱,风势渐衰。 六、现实主义时期文学(19世纪30年代-1918) 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Queen Victoria, 1819-1901)登基。在她统治时期,英国一度取得世界贸易和工业的垄断地位,科学、文化、艺术出现繁荣的局面。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诗歌表现出与浪漫主义截然不同的诗风,诗人们不再沉湎于主观感情的发泄,而是注重形式的典雅,对诗艺精益求精。罗伯特·布朗宁(Robert Browning, 1812-1889)早年从事过戏剧创作,后来专门写戏剧独白。戏剧独白是一种通过主人公的自白或议论来抒发情感的无韵体诗。在《皮帕走过了》(Pippa Passes)、《指环与书》(The Ring and the Book)等作品中,诗人带上“面具”,进入戏剧人物内心世界,以其口吻娓娓而谈,语言极为生动,说话者跃然纸上。阿尔弗雷德·丁尼生(Alfred Tennyson, 1809-1892)在他漫长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大量的抒情诗、哲理诗和叙事诗,诗风凝重、典雅。丁尼生的剑桥挚友哈勒姆溺水而死,对他诗歌创作产生深远影响。诗人在挽诗《悼念》(In Memoriam A. H. H)中表达了真切的伤感和悲痛,同时反映了对生活本质和人类命运的思索和忧虑,成为时代的心声。19世纪中叶,英国经济发展迅速,物质丰富,国力昌盛。但是资本主义制度所引起的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社会主义思潮开始流行,作为西方文明基石的基督教受到科学思想的挑战,日益衰微,在繁荣景象的背后潜伏着焦虑不安的暗流。马修·阿诺德(Matthew Arnold, 1822-1888)敏锐地捕捉到时代的脉搏,在《写于雄伟的卡尔特寺院的诗章》(Stanzas from the Grande Chartreuse )中揭示了人们的处境:“彷徨在两个世界之间,一个已经死去,另一个无力诞生。”阿诺德是19世纪英国人文主义文学批评的杰出代表,他有关文学与文化的论述对后世影响很大。 与诗歌相比,19世纪英国小说成就更为辉煌。沃尔特·司各特(Walter Scott, 1771-1832)的浪漫主义历史小说为他赢得“西欧历史小说之父”的声誉。《密得洛西恩监狱》(The Heart of Midlothian)、《艾凡赫》(Ivanhoe)等小说的特点是讲述卷入重大历史事件的普通人物的故事,并展示导致书中人物所作所为的那些社会力量和历史力量。与此相对照,简·奥斯丁(Jane Austen, )则以女性作家特有的敏锐和细腻刻画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生活和思想。她认为:“一个乡村中的三、四户人家是合适的写作对象。”《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爱玛》(Emma)等作品涉及婚姻、爱情、门第和财产,小说结构精巧,人物对话机智,语言幽默含蓄,耐人寻味。勃朗特三姐妹在19世纪英国文学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