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舞蹈与音乐教学的完美结合

论舞蹈与音乐教学的完美结合
论舞蹈与音乐教学的完美结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a11507741.html,

论舞蹈与音乐教学的完美结合

作者:王晶

来源:《读天下》2020年第07期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强调学生全面发展,音乐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愈发显现,逐渐成为重要教学科目,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并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音乐包含多种艺术元素,其中舞蹈、器乐以及歌唱等等都是音乐艺术的主要体现。所以,音乐教学与舞蹈的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音乐教学和舞蹈教学顺利开展。

关键词:音乐教学;舞蹈元素;完美结合

音乐与舞蹈本就密不可分。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想要让音乐更加形象化,可将舞蹈元素融入音乐教学,加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学习舞蹈技巧,提高体能,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但音乐教学中舞蹈元素的融入不是盲目的,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能力,能够促进其未来生长和发展,所以教师需要制定一套合理的音乐与舞蹈相结合的完美教学方案,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音乐教学和舞蹈完美结合的必要性

音乐为舞蹈注入灵魂,体现出音乐和舞蹈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体现出音乐对舞蹈表演的重要性。舞蹈教学必须配备相关背景音乐,从而在音乐旋律和节奏中加强学生对舞蹈韵律的体验。舞蹈可以更好地诠释音乐,因为舞蹈时人的肢体动作语汇表达思想感情的动态艺术。而舞蹈教学不仅是艺术美的表达更是音乐课程的扩展和补充。音舞结合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到舞蹈的魅力,舞蹈学习中体会到音乐内涵,从而实现学生智力发展,在学生道德养成和审美能力提升等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

二、音乐教学与舞蹈的完美结合

(一)创建趣味性课堂

中小学生年纪较小,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感受不到课堂教学趣味,也就对课堂失去兴趣,所以教师首先要吸引学生注意力,创建趣味性课堂。学生配合教师工作,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音舞结合教学方法的关键在于舞蹈,所以在编创舞蹈时必须要结合中小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进度,选择一些简单易懂易学的舞蹈动作,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同时增强学生自信心。总之,趣味性课堂的创新,不仅降低音乐学习枯燥感和单调性,还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论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舞蹈教学

论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舞蹈教学 摘要:新一轮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已经开始,从新认识在音乐教学中融入舞蹈教学的意义,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真正“舞蹈”起来,是我们每个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求新求学求知求异求美 新一轮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已经开始,建立“以人为本的音乐发展观”的音乐教育科研已在全国正式启舞蹈。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舞蹈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的综合;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完善评价机制等新的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向我们每个音乐教师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今天,我们重新认识舞蹈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意义,让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真正“舞蹈”起来,是我们每个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树立全新的音乐教学观念,让学生“舞蹈”中求新 中小学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音乐、享受音乐的能力,培养具有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公民。把“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视为根本,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利于音乐独特的魅力,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质,加强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体验快乐,享受美好,真正的让学生全方位“动”起来。具体内容和方法:1、舞蹈演唱:演唱歌曲、视唱曲谱、声态模拟等;2、舞蹈音乐:聆听音乐作品、辨别音高、音色、旋律、节奏、调式、力度、速度、以及情绪等;3、舞蹈观看:视唱曲谱、观看挂图等;4、舞蹈乐器:进行器乐演奏、节奏训练、手势练习、音乐游戏、律动、舞蹈、表演等;5、舞蹈思考:对音乐舞蹈进行理解、想象、记忆、创造、再现等。除此之外,教师应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上。营造创新的氛围、轻松的教学环境,挖掘教材内容,通过各种手段、途径,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创造美。让学生在想象的基础上积极舞蹈肢体,激励其创新精神的勇气和能力。 二、探索全新的音乐教学模式,让学生“舞蹈”中求学 新的课程标准展示了一种新的教学思路,他立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彻底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积极探索适应新课程教学。 1、创设“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和激励学习主体的自觉意识,加强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乐学”。 2、创设“合作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建构师生合作教学、师生合作学习的集体性教学模式,充分开发课堂集体的交往、信息网络、群体心理气氛等社会心理因素的教学潜能,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活舞蹈中,学会交际、学会参与、学会配合、学会关心、学会竞争。 3、留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多想、多问、多做;开发创新意识,发展创造性思维,形成创造性个性品质。在教学中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培养创造性操作能力,使学生通过听觉、视觉及想象、联想,对音乐作品(歌曲、乐曲)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后,并在舞蹈的亲身体验过程中,真正感受到音乐美,从而激起他们追求和创造美的欲望。

浅谈“音乐与舞蹈”模块的教学

浅谈“音乐与舞蹈”模块的教学 发表时间:2009-03-25T15:15:44.310Z 来源:《教育探索与实践》2008年第12期供稿作者:于敬伟 [导读] 音乐与舞蹈模块的教学在音乐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与其他的学科有着重要的联系,在教学中面临许多困难,需要我们共同的去探讨。 摘要:音乐与舞蹈模块的教学在音乐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与其他的学科有着重要的联系,在教学中面临许多困难,需要我们共同的去探讨。 关键词:舞蹈与体育;舞蹈与音乐;舞蹈与美术;舞蹈与文学 Discuss teaching of "music nf dance" model Yu Jin-wei Abstract:Music and dance model teaching of mold piece in music 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has important contact with other academicses and face in the teaching many difficult, need our common grounds to inquiry into. Key words:Dance and athletics; Dance and music; Dance and art; Dance anf literature 青少的生活无忧无虑,这是对他们进行爱心教育的最佳时期,将爱心教育融入舞蹈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舞蹈真实地感受生活的美好,再让他们通过舞蹈来表现无限美好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爱亲人、爱大家、爱生活、爱祖国的美好情感。如舞蹈《远山的孩子》,描述了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孩子们没钱上学而渴望读书的情景,通过这个舞蹈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可以上学、有书读、有人关心、有人爱,生活的多么幸福,而贫困山区的孩子是多么可怜,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同情心,自发地表现出关注、关心的情感。类似的舞蹈还有很多,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舞蹈与其他艺术美育互相关联,亲密配合,更能适合中小学生的要求 1.舞蹈与体育的关系。舞蹈和体操都是以人体动作和技巧为表现形式的,豆油强身健体之功效,体育中的自由体操、艺术体操更是酷似舞蹈,但体育不能替代舞蹈,因为舞蹈重在抒发感情,而体育则注重动作技巧,很少与个人感情挂钩,对身体锻炼的不同前面已经讲过,这里不再重复。现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课程中,增加了舞蹈和韵律活动的教学内容,一是考虑了体育与艺术结构的趋势,二是考虑了体育不能替代舞蹈教学,第三表明了中小学教育对舞蹈的需求。 2.舞蹈与音乐的关系及比较。明朱载堉说:“有乐而无舞似瞽者知音而不能见,有舞而无乐,如哑者会意不能言。”近代则有“音乐是舞蹈的灵魂”之说,说明音乐对舞蹈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同时,亦受到音乐的熏陶,在某种程度上说,舞蹈亦用来解释音乐,借用我国著名音乐家吴祖强的话说:“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在舞蹈艺术中,音乐是舞蹈的声音,舞蹈则是音乐的形体,一个有形是反映与人的指挥的至美的艺术想象产物之一。”可见舞蹈与音乐的关系之密切。目前,九年制没义务教育小学段的音乐课也有韵律操及唱游、歌舞形式,但在中学就只有音乐课,且以欣赏、唱歌、理论为主,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变声期,即使在唱歌是时都有只张嘴不出声的现象,舞蹈因是身体姿态语言的运用,能使学生情绪振奋,更投其所好,使其认真学习。 3.舞蹈与美术的关系。舞蹈与美术的便是舞台美术,其服饰、布景、灯光、道具是舞蹈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术在这方面起着展观舞蹈作品所处时代、环境、民族、人物身份及展现人物思想感情和推动舞蹈情节发展的作用。舞蹈以动的画面来展示,而美术则用静止的造型构图来表达感情,无论如何,动感总比静感吸引人,对于学生来说,欣赏舞蹈要比欣赏美术作品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并投入其中,刀具的运用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4.舞蹈与文学的关系。舞蹈所表现的“诗情画意”,就是文学的因素。实际上任何舞蹈作品,就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一个文学作品需要一定的文学修养才能展现其内涵,特别是诗歌的韵律美、修辞美、意境美,都可以用各种舞姿来表现,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二.目前开设舞蹈课存在的问题 中小学开设舞蹈课,并不是空穴来风,各种理论书籍如教育学、心理学、美育学等等都提及舞蹈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那么为什么现在各学校对舞蹈要求是如此强烈,却不开设舞蹈课,而是仅仅以舞蹈兴趣小组了事呢?原因不外有以下几点: 1.以选拔淘汰为主的学科教育、应试教育仍在各学校内占据重要地位。虽然国家教委三令五申要废除应试教育,改向以发展优化受教育者素质为特征的素质教育改变,但应试教育已经深入人心,我国的教改、考改没有及时跟上在一定程度上,素质教育只是空口号,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加强素质教育的深化,真正使孩子们与素质教育结缘,不必终日为考试而烦恼。 2.各学校内部问题:对艺术教育不够重视,缺少必要的资金投入。如有的学校为参加比赛而排演舞蹈,却不提供服装、道具、排练场地、时间等,挫伤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把艺术教育视为小儿科,平时不闻不问。 3.师资的缺乏。舞蹈好看,易模仿,但没有专(兼)职教师的训练,那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在我国有众多的舞校、舞艺术学校,但他们培养的是专业舞蹈人才,很少有毕业生到学校去执教,而且也缺乏教育理论,容易使学生缺少信心,这就要求在师范院校中培养舞蹈教育人才,有一套舞蹈教育理论,符合心理特征,编写专门的学校舞蹈教育教学教材,以便有据可依、有案可查、有难可解,循序渐进地发展和开拓这一目前还未设立的课程,以创造、形成、发展学校舞蹈教育的新天地。 笔者认为在中小学开设舞蹈课有其内在的科学性,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的健康发展。普及舞蹈教育要从中小学抓起,素质修养的提高培养不能缺少舞蹈教育。虽然目前还存在不少的困难,但是只要有志于舞蹈教育事业的队伍不断扩大,社会教育界归舞蹈教育作用的认可、关心和支持,舞蹈教育一定能像音乐、美术、体育一样成为自成体系的一门学科,为我国的素质教育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1302 音乐与舞蹈学pdf

一级学科名称(代码):音乐与舞蹈学(1302) 第一部分本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 一、学科方向与特色 1.学科方向。主干学科方向不少于2个。其中,音乐领域应包含有作曲理论或音乐学(中国音乐研究或西方音乐研究)其中之一;舞蹈领域应包含舞蹈学(中国舞蹈研究或外国舞蹈研究)、舞蹈教育或舞蹈科学。另一个方向可以为学校自设学科方向,自设学科方向应该与作曲理论或音乐学方向有相同的学科基础。 2.学科特色。特色学科方向可以反映学校自身的传统优势或研究特色,体现本地区的文化艺术生态、音乐与舞蹈的传统形态优势及其传承保护,有利于推动音乐舞蹈学学科的发展。 二、学科队伍 3.人员规模。专任教师不少于18人,每个学科方向不少于9人。其中音乐领域教授不少于3人,舞蹈领域教授不少于2人;申请3个以上学科方向的单位,其专任教师不少于24人,其中教授不少于8人。 4.人员结构。专任教师中,50岁以下的比例不低于50%,教授中45岁以下的比例不低于20%;专任教师中获外校学位的人数比例不低于30%;应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作曲与作曲理论、音乐学、舞蹈学(舞蹈史论等)方向的专任教师原则上应全部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的学科专长结构合理,应涉及不同的主干学科方向。 5.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至少有2名学科带头人和4名学科骨干。学科带头人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在本学科领域做出过较为突出的成绩,近10年主持过国家级或2项省部级研究项目,或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教学奖励;学术骨干应主持过省部级研究项目或获得省市级科研教学奖励;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应完整培养不少于1届硕士研究生,其中,学科带头人应在相同或相关学科博士点有博士指导经历。 三、人才培养 6.培养情况。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年以上。近5年,硕士学位授予人数年均不少于20人。 7.课程与教学。每个学科方向至少有3门能体现该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特征的专业核心课程和4门专业选修课程。能够开设至少3门博士相关方向的核心课程。具备核心课程的开设能力和学术基础。建立符合博士研究生培养要求的课程分类体系和多元化的课程与教学评价体系。 8.培养质量。近5年,有一定比例的在读研究生在本学科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研究生获得过省部级以上比赛奖项。硕士毕业生从事工作的专业关联度较好,有一定比例硕士毕业生攻读国内外博士研究生(或艺术家文凭),毕业研究生的社会满意度较好。 四、培养环境与条件 9.科学研究。近5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或基金项目不少于10项,且总经费不低于200万元,其中,国家级研究或创作项目不少于3项。专任教师中承担过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的不少于80%,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或创作奖项不少于3项。参与省级以上研究项目或创作项目的研究生比例不少于10%。 10.学术交流。有稳定的学术交流或合作项目。近5年,作为主办单位(或承办单位)主持召开不少于5次国际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专任教师与国内外进行学科(或学术性)、艺术实践、创作实践、学术讲座、国内外学术会议等学术交流活动不少于30次,参与人数不少于50%;每年参与学术会议、音乐会演出、学术成果发布、艺术实践活动、各类比赛等项目的研究生不低于30%。 11.支撑条件。每年有专项经费来构建日常化的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或创作实践基地,按照1:8的比例为研究生配置钢琴等基本教学设备,有450座以上规模且相关舞台设备完备的专用音乐厅。与本学科直接相关的专有图书不少于20000册、乐谱或舞谱不低于5000册(套)、音像资源不低于1万小时,专业国内外学术期刊不少于30种(其中国外期刊不少于10种);图书馆应有本学科专业数据库。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建立完整的研究生奖助体系;有专门的研究生管理体系和培养制度,管理文件齐备完整,建立专门的学风与道德建设管理机构。

音乐与舞蹈教学计划

2005-2006学年《音乐与舞蹈》教学计划 今年是我校推进省《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课的第一年,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及音乐课程的性质,为体现高中新课程体系对课程内容应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总要求,全面实现高中音乐课程目标,满足学生对音乐的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需求,按照课程设计思路,高中音乐课程的内容结构由三个模块组成,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此三个模块是:音乐鉴赏、歌唱、音乐与舞蹈。以下为《音乐与舞蹈》的三年段完全详细的教学计划。 课程介绍:舞蹈是艺术美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通过肢体动作和造型来表达生活内容、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表演艺术。学习舞蹈艺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情感。由于舞蹈具有艺术综合功能,因此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爱和艺术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音乐与舞蹈是亲密无间的姊妹艺术,其直观的艺术感染力,对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高中音乐课程中安排《音乐与舞蹈》的教学模块,旨在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认识音乐与姊妹艺术的密切关系,拓展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表现力。 课标中关于“音乐与舞蹈”模块的定位为“音乐与舞蹈是亲密无前姊妹艺术……舞蹈技能的学习固然是需要的,而音乐感知、体验及综合艺术修养也不可忽视。在教学应注意音乐、舞蹈学习的有机结合”。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舞蹈鉴赏与舞蹈常识:鉴赏中外民族舞、古典舞、现代舞、芭蕾舞、社交舞等,并对其不同特色、风格和音乐作出评价;了解舞蹈的起源与发展、体裁与舞种、表演形式等知识;了解音乐与舞蹈的关系等。 二、舞蹈表演:学习舞蹈的基本动作及动作组合;通过肢体动作表现舞蹈音乐的节奏特点和情绪情感;根据指定或自选的音乐即兴舞蹈;表演舞蹈或舞剧片段等。 三、舞蹈创编:根据舞蹈的节奏和情绪选配合适的音乐;根据音乐来设计与之相适应的舞蹈动作及队形。 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

舞蹈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舞蹈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题提出的意义 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审美为核心,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的实践活动。随着人才竞争日趋激烈,音乐教育日益走向综合,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素质。而舞蹈作为一门综合艺术,集美术、音乐、表演、服饰、文学等一身,被人们称之为看得见的音乐,流动的音乐。相对于其它姐妹艺术,它与音乐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实施音舞结合之教学,加深"舞与唱"、"舞与乐"、"舞与说"等内容的教学,通过动作探索练习和音乐即兴练习,有益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欲,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因此,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舞蹈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审美能力及人格的完善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二、课题提出的必要性 新一轮教学改革,在普通中学音乐课程的设置中,把音乐、舞蹈都列入了音乐课程。这对于爱好舞蹈的中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在音乐教学中,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教学开始融入舞蹈,所以音乐教学也是一门科学,它要求教师必须要有专业知识、技能技巧。那么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融入舞蹈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自古以来,音乐与舞蹈就是一对有机的结合体,是音乐美与形体

美的交融。《乐记.师乙篇》记载:“故歌之为言也,……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说的是唱歌到激动时,不知不觉手也舞起来,脚也跳起来了。由此可见,舞蹈是唱歌时感情的升华。舞蹈是以发展学生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活动,音乐是它的灵魂,中学生在伴随音乐进行舞蹈的过程中,表现具有一定形象、一定意境、并唤起好奇心与联想,从中学到一定的音乐知识,它是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和喜爱的活动。从根本上说音乐与舞蹈的密切关系,是舞蹈离不开音乐,舞蹈总是在音乐中展示出来。 三、音乐对舞蹈的特有作用 1、舞蹈是帮助儿童学习音乐的桥梁。从中学生音乐教育的观点看,根据中学生知识水平、注意力等特点,中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专门集中注意于音乐。日本教育家铃木先生认为:把舞蹈引进课堂,让学生感到音乐课是最有趣的课,上了还想上,所以从这个角度考虑,教师尽可能从日常生活、身体活动和大千世界为依据,根据歌的内容,创作一些舞蹈动作,在音乐教学中加以应用。根据赞可夫的理论,音乐教学原则的核心是发展和形成学生的音乐听觉表象,舞蹈具备了将音乐听觉表象付诸于行动之中的功能,让儿童从音乐中来——听音乐,到音乐中去——舞蹈,再回到音乐中——掌握音乐,舞蹈帮助儿童架设起了音乐的桥梁。 2、舞蹈是学生学习音乐最好的一种艺术手段。舞蹈必须伴随音乐,才能实现音乐教学的目的,所以舞蹈的最大特点就是“音乐性”。如教师在教唱“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山东教育出版社)”

农村普通高中选修课《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初探

农村普通高中选修课《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初探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我校试行了高一开设《音乐鉴赏》课,高二开设 部分选修课,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本人在农村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 中总结了几点收获:一、兴趣为引领,提升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二、教学形式 改革为抓手,挖掘课堂潜力。三、实行“分学法”,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四、阶段 性评价与教学相结合,一举两得。农村高中不同于城市高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 实际情况探寻合适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农村高中音乐与舞蹈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评价 我校地处鲁南地区,是县级市内一所市直农村高中。2008年起山东省教育厅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在此背景下,山东省各所高中对于艺术类学科都进行了大力 的改革和强化。我校试行了高一开设高中音乐必修模块《音乐鉴赏》课、高二开 设部分选修课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这对我们音乐教师来讲既是一次机遇也是 一次挑战。以往主要精力放在《音乐鉴赏》必修模块上,如今还要对《音乐与舞蹈》选修模块进行精心的组织和备课。现在谈一下教学中的几点收获: 一、兴趣为引领,提升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拉近师生的 距离,善于走进学生的感情世界,让美的音乐去感染他们的心弦,与学生的心灵 靠近。其次,教师的教态应自然、亲切,教学应充满激情,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 的情感,课堂要丰富多彩。再次,良好的导入环节也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例如:在讲第八单元《社交舞》时,我们首先要想到,高中生的舞蹈兴趣和喜好会随着 社会舞蹈发展潮流而改变。近年来,体育舞蹈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富有 动感的节奏、抢眼的服装更符合00后学生的口味。因此,这节课我用的是拉丁 中最受欢迎的恰恰作为导入,在充满热情的音乐中,很容易将学生的心抓住,使 大家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既达到放松、解压的目的又提高了学习兴趣。 二、教学形式改革为抓手,挖掘课堂潜力 在以前的教学中,舞蹈模块是在普通教室内完成,在空间上就束缚了教学形 式的运用。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几乎占去了所有时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这种由教师教授的手段,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面对这种状况, 我寻求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去欣赏、 感受、表现音乐。这种教学形式与我校提倡的“生本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倡 议不谋而合,在教学形式上具体表现为:将课堂转移到专业生训练的舞蹈教室, 学生席地而坐,教师亲自示范,学生随时模仿和感受,利用多媒体的展示,让学 生能够欣赏感受,进而模仿。这样的课堂往往是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轻松, 气氛和谐活泼,学生也会有一种成就感。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实行“分学法”。所谓“分学法”,就是实行欣赏观摩课与形体动作课分体教学,这种方法很适合普通高中音乐教师。因为只有极少数教师是舞蹈专业毕业,所以 一些难度较大的技巧无法给学生示范。但是,学生往往对一些舞蹈中的高难度技 巧非常感兴趣,因此我们就可以用欣赏观摩课的形式通过一些优秀的舞蹈作品让 学生了解更多的舞蹈知识。例如:用舞蹈电视大奖赛作品《生死不离》作为舞蹈 鉴赏。在观摩课中,可以通过视频欣赏,重点放在该舞蹈的技巧方面的讲解;在 模仿课中,适当地模仿《生死不离》中能够让学生们掌握的基本动作。两节课的 结合既掌握了专业的舞蹈知识,又简单地体会了伴着音乐释放自己的情感,同时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引入民族舞蹈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引入民族舞蹈 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引入民族舞蹈的理论依据 1、教育教学理论依据。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而音乐课中的舞蹈教育是对少年儿童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和作用。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提出“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主动地、即兴地歌唱、舞蹈、演奏,在娱乐中学习音乐”.在当前培养合格、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教育事业中,音乐课堂教学必须改革单一的唱歌教学模式。匈牙利音乐家柯达伊的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歌唱联系着动作和活动,更符合儿童的天性,比单纯的歌唱可以获得更多的音乐体验,儿童天性好动,在这样的歌唱中,边歌边舞,积极参与,和小朋友、老师一起分享愉快,培养了儿童对音乐的热爱。同时,在音乐中舞蹈,儿童通过身体的运动去感受、表现音乐,可以消除精神的紧张和不安的情绪,培养儿童的集体感,锻炼社交能力,增长自信心才干。 2、加强小学音乐课堂的民族教育,是21世纪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势。 21世纪是科技和教育为主导的世纪。各国的教育在注重科学化、现代化的基础上,都会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音乐文化丰富多彩,将优秀的民族音乐素材特别是民族舞蹈引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之中,不仅会促进学生音乐知识的学习,还会增

强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起到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必须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进行改革,避免简单、机械的程式化教学,让少年儿童成为全面发展,对社会有用的人。 3、舞蹈进音乐课堂与“体态律动”、“音乐节奏法”相吻合。 舞蹈特别是民族舞蹈进音乐课堂是了解一个国家、民族的风土民情、习俗礼仪的艺术媒介,是学习艺术风格、开阔视野的途径。舞蹈中的一些动作步法比较单纯、精练、易于掌握,它具有即兴性的特点,可变性强,在大体的步伐、动作、节奏下跳舞可以做各种即兴性的发挥;表演形式自由,可以载歌载舞,形象生动鲜明,这些特点都和体态律动的形式是一致的。 奥尔夫认为,音乐中节奏是比旋律更为基础的因素,节奏、身体、舞蹈动作三者结合才能称得上是舞蹈,作为音乐元素的节奏在舞蹈中具有核心作用,可以说节奏是舞蹈的灵魂。而民族舞蹈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典型节奏,这些对孩子们的节奏感、协调性以及表现力有着极大的好处。 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引入民族舞蹈的启示 舞蹈进入音乐课堂后,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改革了教学的结构,并在与教材的结合中,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质,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创新能力。总结教学实践,我们得到了如下几点启示。 (一)、激发学习兴趣,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一种倾向性意识。产生这种倾向性意识的主要原因有二种。其一,是情感的原因。

小学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相结合的体验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a11507741.html, 小学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相结合的体验 作者:杨燕娟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年第13期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重要时期,音乐与舞蹈教学的艺术感染力将会进 一步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感受等,新课改背景下,要求老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采取综合教学手段开展课堂教学,进而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本文通过对音乐与舞蹈结合教学的重要性进行详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有关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舞蹈教学相互结合 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关系联系紧密,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与舞蹈教学相互结合。目前,大部分小学音乐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采取单一教学的方式,但是,基于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的背景下,不仅需要提高学生对于音乐和舞蹈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还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文学修养,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充分配合舞蹈教学,利用现代化手段等综合教学手段,进一步丰富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1] 一、小学音乐与舞蹈相结合教学的重要性 音乐是舞蹈艺术的灵魂,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清晰表明出音乐与舞蹈之间的重要关系,同时,还能够充分体现出音乐艺术在舞蹈表演过程中的重要意义。通常情况下,舞蹈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配合适当的背景音乐,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舞蹈韵律的充分体验。音乐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想,选择适当的音乐类型将会利于舞蹈的顺利演出,两者相互结合需要长时间的配合。与此同时,舞蹈还能够更好的诠释音乐内容,舞蹈表演通过人类的肢体语言和动作将音乐中想要表达出的思想感情和悠扬韵律充分展现。小学生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将会充分蕴含对于艺术审美的阐述,是音乐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舞蹈教学能够更好的帮助小学生塑造良好形态,提升个人气质。舞蹈表演中通常含有特定的情感意识和文化特征,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利于表达出丰富的情绪感受。将音乐与舞蹈教学相互结合,能够使得小学会僧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内涵,同时,还能够感受到来自舞蹈的魅力,更加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2] 二、小学音乐与舞蹈结合教学的应对措施 1. 丰富教学内容 在音乐的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加入舞蹈教学内容,需要极大程度丰富整体教学内容。在确定音乐类型后,老师需要根据音乐类型编排舞蹈动作,并在音乐背景的配合下示范舞蹈动作。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发散思维重新编排全新的舞蹈动作,进一步丰富舞蹈动作和课堂教学内容。在舞蹈动作的设计和编排过程中,需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个性发展特点,尽量编排

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关系

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关系 舞蹈从产生便和音乐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音乐为舞蹈增添了许多的活性的元素,使舞蹈变得更加具有感染力,而舞蹈让音乐的价值更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舞蹈离不开音乐,音乐在舞蹈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舞蹈艺术的总概念中,音乐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舞蹈与音乐的密切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舞蹈离不开音乐。舞蹈总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展现出来,不存在没有音乐伴随的舞蹈。原始的舞蹈也有敲击出的节拍或歌唱相伴。要谈舞蹈与音乐之间的关系就必须想清楚音乐和舞蹈的概念。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是一门以人体为媒介的表演艺术。通过人自身来展现,以无声的表达即动作为表现手段来表现内心的情感。舞蹈是伴随着人类最早的动作行为出现的艺术形式,它是律动变化多端的活动的塑像艺术。影响舞蹈表演的因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舞蹈本体的范畴,包括舞蹈演员的肢体、必要的舞蹈技术和艺术表现力。演员的肢体指舞蹈演员的自然条件,诸如形象、身材、比例、气质等;舞蹈技术是指扎实的基本功、单人、双人的技术技巧等;而艺术表现力是指对角色的理解、情感的展现等等,这些都涉及到舞蹈演员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两个方面。影响舞蹈表演的另一类因素是非舞蹈本体的范畴,作为外界的刺激同样会影响到舞蹈本体。舞蹈演员的肢体表现,包含了音乐、文学背景、服饰道具、舞台美术(灯光、布景等)、剧场环境等诸多因素,在这其中,对舞蹈演员产生最大影响的莫过于音乐因素。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随着人类劳动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统一劳动节奏和相互间传递信息的呼喊,这便是最原始的音乐雏形;当人们庆贺收获和分享劳动成果时,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达喜悦、欢乐之情,这便是原始乐器的雏形。音乐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音乐的最基本要素是节奏和旋律。音乐的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音乐的节奏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架。旋律也称为曲调,高低起伏的乐音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地横向组织起来,就形成曲调。曲调是完整的音乐形式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 从它们的意义和日常中了解和感悟中,我们可以知道音乐和舞蹈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又相承一脉的统一体。同时音乐与舞蹈之间存在着有共同点。其中在节奏方面,音乐的时间单位是音调和节奏,而舞蹈则是姿势和动作,舞蹈动作律动性的实质就是节奏,而对节奏的感受力称之为节奏感。人的有节奏的动作自然要求音乐来配合,同舞蹈相结合的不是任何音乐,而是节奏比较鲜明的音乐。最容易与音乐结合在一起的是舞蹈,原因在于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节奏,戏剧、电影、诗歌等艺术形式相比舞蹈而言和音乐的紧凑性还是较弱的。在多人舞蹈中,想要创作出或表演出一个协调而具有观赏性的舞蹈作品,只有有了一个共同的节奏源,才能创作出一个协调有美感的动作。如果没有音乐节奏的规范,舞蹈创作者将无法按照自我心中的节奏来进行编排每个人的动作,而每个人的心理节奏却又是不尽相同的,那么这个舞蹈创作将是失败的,只有舞蹈与音乐具有相同的节奏时,呈现出的节目才是吸引人、成功的。

论舞蹈的音乐与形体的融合(一)

论舞蹈的音乐与形体的融合(一) 多年来,在舞蹈形体训练和对音乐的把握实践中,深知许多经典之作,出自舞者的身心与间乐完美融合的结果。真乃令人赞叹不已。 众所周知:“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旋律是音乐的灵魂”。 音乐被称作是“声音的美妙组合”,也是我们能够容易理解的表述,然而在舞蹈中能够“驾驭音乐而不成为音乐的奴隶”,这是多么的令人向往啊。那么如何来理解音乐就成为打开我们“音乐瓶颈”的唯一方法,因为只有舞蹈动作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才能彰显摩登舞之魅力,否则只能是鹦鹉学舌般的滑稽之舞了。 谈起音乐,首先不能不讨论什么是“音”?音既是声音的总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使周围的空气产生振动,并向四周传播,形成了一系列的波,这些波引起我们耳膜的震动,使我们才能感受到声音的存在。 自然界中能为我们人的听觉所感受的声音是非常多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声音都可以作为音乐的材料。在音乐中所使用的音,是一系列有固定频率或固定音高的音,这一系列的音称为音列,是在长期的音乐实践中发展中形成的。这些音被组成为一个固定的体系,用来表现音乐思想和塑造音乐形象。 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四种性质。音的高低是由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振动次数(频率)决定的。振动次数多音就高,振动次数少音就低。一般人耳能够听到的音频范围约为30-17000赫兹。音的长短是由于振动的延续时间决定的,振动延续时间长音就长,振动延续时间短音就短。音的强弱是由于“振幅”即物体振动范围的幅度大小决定的。振幅大音就强,振幅小音就弱。“音色”是由发音物体所产生的“谐波”决定的,发音物体的性质、形状不同,所产生的“谐波”也不同,因而音色也不同。 旋律是什么?简单地说,不同的音高和不同时值的“单音”的连续进行就构成“旋律”,严格地说,“旋律”是用“调式关系”和“节奏、节拍关系”组合起来的,具有独立性的许多音的单声部进行。旋律将所有的音乐基本要素(这里指的是调式、音高、节奏节拍、强弱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完整的不要分的统一体。 旋律是连续不断地引导听者,自始至终听完一首乐曲的一根线索,作为舞者在听音乐时必须紧紧捉住这根线索,特别是舞曲音乐的前奏部分,更是我们要加以关注的。然而大多数舞蹈音乐的旋律,或多或少都包含了一些精心设计的次要素材用以烘托意境,不要让音乐的旋律被伴随它的次要素材所淹没,要在头脑中把旋律从环绕的一切素材中分出来,必须能够听到旋律。 什么是形体训练?在实际的训练中形体舞蹈是形体修塑和舞蹈的结合,所谓形体修塑就是伴随音乐(一般以舒缓优美,但有时也用一些节奏感强、起伏较大的音乐)做一些针对上肢、头部、颈部、胸部、肩部、臀部、大腿、小腿、足等的修塑动作,使肌肉有弹性,线条更美,动作要求舒展.幅度适当,同时也锻炼动作的协调性,肢体的动作美感,培养外在和内在的气质,使学生具备现代人的健美外形和优雅的举止风范。这一点最重要,也是我们形体训练的培养目标。 1.大学生一般不具有专业的舞蹈意识和基本能力(如软开度、力度、垂直感、弹跳能力),因此应首先通过基训使学生身体自然素质与舞蹈专业素质间的距离尽快、最大限制的缩小,使身体或身体某部分的力量、柔韧性和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控制能力几方面得到开发和提高,同时,掌握舞蹈所需要的基本动态、体态、方位以及基本训练的一些知识。 2.基本功训练和艺术表现相结合,音乐与舞蹈结合、姿势相关、动静结合、神富于形、以形表情、神形并重。循序渐进、先易后难、技术训练与舞蹈成品学习相结合、提高列编能力。舞蹈组合练习是形体训练的更高形式,是学生在得到美的形体的同时,运用身体语言,配合音乐表达内心情绪情感的一种方式,通过各种形式的舞蹈组合训练,可培养起较强的音乐节

地方高师音乐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

Vol.33No.5 M ay 2012 第33卷第5期2012年5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舞蹈课程的开设和舞蹈教育的实施,是素质教育的新兴门类和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地方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生是完成这一教学任务的主要群体,原因有三:(1)众多地方高师中,缺少专门为广大中小学培养舞蹈教学人才的办学模式,多以地方高师音乐专业办学功能来完成此项培养任务;(2)地方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有舞蹈科目,具备一定的舞蹈专业知识和舞蹈专业技能;(3)舞蹈和音乐有着紧密连系,音乐素养在舞蹈教学中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具有很大优势。 但是,地方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又存在舞蹈教学能力低下现象,基本技能、理论、编排、审美等能力都不令人满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众多复杂的,主要是以下若干条:(1)生源质量低;(2)没有科学、合理、适合自身培养目标的新时代教学大纲;(3)缺少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科学实用、系统全面的教材;(4)教学内部的课程设置不合理;(5)日常教学效果不理想;(6)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传授知识的能力不强;(7)学生在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缺少基本的实践环节,导致学习过程中不能真正做到 “学以致用,学用结合”;(8)学生舞蹈鉴赏能力低下,审美欣赏水平不高等。对于地方高师音乐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要涉及到诸多因素,是一个高度综合体,应该从以下若干方面进行着手改革和完善。 一、做好招生环节 重新拟定并确立地方高师高考招生环节的新机制和新思路。在地方高师音乐专业招收的生源类 型中,多为音乐专业,学生在进校前对舞蹈技能的掌握及对舞蹈知识的了解较少,舞蹈底子薄弱,其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基本上是一个从零开始的过程,起点低,难度大。应该督促和引导报考地方高师音乐专业学生进校前就进行舞蹈学习和训练,具备基本的舞蹈知识和技能,进入高师后再进一步深入学习,前后内容对接形成更大更系统的知识技能体系,从而建立高校和高考之间合理有效的机制,为地方高师音乐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把好第一关。 二、优化大纲和教材 (一)制定科学规范、全面合理、目标明确、适合自身、具有特色的新时代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教学指导文件,以纲要的形式规定课程的目标和任务、 知识和技能的范围、深度和体系结构、 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检查学生学业成绩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衡量准则。制定新的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大纲,可从根本上改变地方高师音乐专业舞蹈教学多年以来受老套教学大纲的限制,进而改变各高师院校在制定教学大纲方面各自为政、 无统一的参照标准、教学大纲对具体的教学环节没有实质作用等不良现状。对新教学大纲的制定和运用,能使得地方高师音乐专业舞蹈学科在整个高师教育中,确立自身的舞蹈办学理念,更新自身舞蹈教学思维,宏观把握教学实施环节,创新办学方式方法,从而占据办学制高点。 (二)修订、完善、重构地方高师音乐专业舞蹈 地方高师音乐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 王继子,安华文 (遵义师范学院 音乐系,贵州 遵义 563002) 摘 要:舞蹈艺术启蒙教育的优与劣,取决于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地方高师音乐专业 学生在舞蹈启蒙教育阶段中,成为最主要的参与者和主导者,对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启蒙教育产生着深远影响,所以,地方高师音乐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关键词:地方高师;音乐专业;舞蹈教学能力中图分类号:J6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5-0258-03 基金项目:本文系遵义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10019)“地方高师音乐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研究成果。 258--

小学音乐课堂中舞蹈教育的功能(音乐论文)

小学音乐课堂中舞蹈教育的功能 当前学校教学改革要紧紧围绕素质教育来进行。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求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还要具备劳动技能素质及艺术修养素质等。舞蹈是艺术教育的一部分,它是人类起源最早的艺术形式。它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而且还能健美学生的形体,有助于学生保持正确的姿态,精神饱满,逐渐养成一种习惯,既坐有坐相,站有站姿。 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越发感到舞蹈给学生带来的变化,我认为在小学开设舞蹈课非常必要,这是因为: 一、舞蹈是跨越美育的门槛 舞蹈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表演能力。舞蹈就其特点来说最容易被小学生接受。由于他们年龄小又活泼好动,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很适合接受舞蹈教育。在实践中发现,小学生大部分都很喜欢舞蹈,每当上舞蹈课时都兴高采烈,因为他们可以在舞蹈课上穿上鲜艳的形体服,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同时感受着美的线条,变化的造型,欢快的律动。他们可以在舞蹈课上学到各种舞蹈步伐,做各种舞蹈动作,表演各种民族舞蹈。他们还可以在舞蹈课上欣赏到古今中外的优秀舞蹈作品。这些教学内容的安排,无疑对学生在认识美、感受美、表现美等方面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在

舞蹈艺术的王国里,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逐渐了解了许多有趣的现象。如:为什么起源于西欧宫廷的芭蕾舞,现在已成了“世界的艺术”,一部《天鹅湖》在世界各地舞台上久演不衰;为什么非洲的黑人舞蹈那样钢劲有力,而东南亚的舞蹈却婀娜多姿;为什么傣族舞蹈总爱模拟大象和孔雀,而内蒙古的舞蹈家总把自己比做大雁和骏马,原来这是舞蹈艺术存在的共同美感和审美差异。 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舞蹈教学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动作的积累,身体的协调性强了,表现能力、欣赏能力、审美能力都逐渐提高。他们能够分辨动作的美与丑,能看懂舞蹈动作的语汇,能用舞蹈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此同时,他们的节奏感也增强了,感受音乐的能力提高了,能听辩出音乐中表达的喜怒悲欢。这种在美的享受中接受的教育,具有一般注入式教育所没有的特殊功能。能长期受到这种艺术熏陶的学生,无论思想行动,还是衣着品位都与众不同,高雅不俗。 二.舞蹈可以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 在实践中还发现,舞蹈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健美学生的形体,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活跃,反映敏捷,记忆力增强。据调查一般文化课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如果能使他们养成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就可以提高学习成绩。舞蹈就可以帮助学生做到这点,跳舞时,除了身体和情感并用,还要精力集中。因为教师在示范舞蹈动作时,学生必须记住它的动律、流动路线、内在情感及节拍,将这些信息输入大脑并很快用身体表现出

论软开度在舞蹈训练中的重要性

论软开度在舞蹈训练中的重要性 摘要:舞蹈都是以人体为表现手段的综合性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人体运动表演形式,不仅需要演员具有一般性的身体运动能力,还应具备一定的特殊能力和素质,这是由其动作和技巧的需求所决定的,软开度就是舞蹈中的一种基本素质。在舞蹈训练中软开度的开发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舞蹈不是简易的手舞足蹈,而是用身体作为一种工具大幅度并夸张的去诠释某一个角色,如何去表现完全取决于被诠释的对象。作为一个业余的舞蹈演员,并不能像专业演员那样可以游刃有余,随心所欲的去表演,我们没有他们那样过硬的基本功,所以大学这四年为了让自己达到一个高层次的标准,努力的扎实基本功,首要的就是从软开度着手。文章从四个方面来解析软开度在舞蹈训练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软开度舞蹈训练技术技巧剧目 软开度是舞蹈中对人体柔韧性的专业术语的俗称,它是舞蹈艺术对表演者的一种特有要求。一个舞蹈演员如果不具备过硬的基本功,是无法形象的去表演一个角色,我是一个普通的舞蹈学习者,通过一段时间对舞蹈的学习及了解,深刻体会到没有软开度是无法让身体在舞蹈中得到释放,更谈不上生动形象的去诠释各种角色。我学舞蹈起步比较晚,身体各部位的机能也随着年龄的增长日趋成熟(身体僵硬),而软开度对我来说是对身体局限性的一种挑战,练习软开度既要从科学的角度出发,配合老师的指导,一点一滴的积累并巩固。过程难免会痛苦,所以我们要比一般人付出的汗水多,承受的能力大,才会有

所成就。 软开度不是指一般的软和硬,主要是指演员身体各关节的活动幅度。训练不是一朝一夕,需要日积月累,尤其年龄的增长,必须保证每天坚持训练软开度一个小时以上,来延长我们的艺术生命,停止软开度的训练不仅更早的结束自己的艺术生命,而且也会给身体带来伤痛,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所以在这里告诉大家,练习软开度需要科学的方法,不是过激的强度练习,而是根据自身条件循序渐进的扩大身体的活动范围,从而让自己达到某一程度。 笔者认为,舞蹈演员就是用自己的肢体来表达情感和塑造人物形象。练好软开度,不仅能保证动作的质量,提高效率,而且还可以扩大表演范围,丰富动作的表现力和表现手段。不仅如此,演员还可以结合自身的能力随心所欲的结合音乐舞蹈,更高层次的加深所要表现的形象和情感。 一、软开度与跳跃能力的相辅相成 从舞蹈训练上看,无论是完成翻转动作的关节幅度、弹跳的空变换、还是舞姿旋转动作中所运用的关节运动幅度都与软开度有关。因此,软开度训练与教材中的舞姿、转、跳、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舞蹈中,跳、转、翻的特点都很突出,除了吸取戏曲的有效练习外,还吸收了武术中的强度练习,例如加强垂直重心的训练,动作舒展的训练,小腿部分的训练,技术技巧中腾空爆发力的训练,空中舞姿造型的基础训练以及旋转中的平衡重心训练等。

音乐与舞蹈学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什么.doc

音乐与舞蹈学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 学什么 音乐与舞蹈学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什么 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旨在培养具有较高学术研究能力和具有创新性、开拓性、时代性创作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本学科在强调对艺术本体进行较高层次的学术探索和理论研究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开拓性思维和创新理念,并能够从哲学层面掌握音乐、舞蹈艺术的文化学理念和创作性思维方式。 “现代传媒音乐设计与创作”研究方向,旨在培养具有能够深入研究当今传媒音乐的发展动态和掌握其相关的创编技法的能力,并着重培养既有较高学术水准又具有设计创编不同类别媒体音乐能力的高等院校、影视广播行业以及社会各类传媒机构所需的音乐设计、创作的高端人才。 “钢琴表演艺术与理论研究”研究方向,研究内容为钢琴表演艺术与教学研究、钢琴艺术理论研究。培养较深的钢琴艺术理论和技能、较宽泛的知识结构、能胜任学校及其他机构的钢琴表演与教学、理论研究以及管理的高级人才。“声乐教学研究”研究方向,旨在培养具有相当程度的歌唱示范能力,对中外声乐艺术发

展史、声乐名作、歌唱教学理论、教材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的高等院校、高级中学音乐教育师资。“舞蹈教育”研究方向,旨在培养具有相当舞蹈表演基础,对舞蹈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作用、舞谱、东西方舞蹈风格、人体与舞蹈、音乐与舞蹈及舞蹈教学的理论、教材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的高等院校、舞蹈学校、高级中学舞蹈教育师资 主干课程 舞蹈写作教程、舞蹈形态学、中国舞蹈史、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世界芭蕾史纲、欧美现代舞史、舞蹈专业英语、舞蹈文献检索与利用、中国舞蹈意象论、中外舞蹈思想教程、舞蹈解剖学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