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情:赫哲族艺术——音乐

民族风情:赫哲族艺术——音乐

赫哲族的音乐民族音乐:赫哲族能歌善舞,在民间流行着许多歌曲,有“嫁令阔”、“呵呢呐”,还有船歌、情歌、猎歌等。赫哲族音乐有“伊玛堪”(说唱形式)、“嫁令阔”(民间小调)、宗教音乐和舞蹈音乐。解放以来,音乐工作者多次深入到赫哲族聚居区搜集民间音乐,改编、创作了不少反映新生活的歌曲。如《乌苏里船歌》流行全国,成为音乐会上的保留曲目。伊玛堪:深受赫哲族喜爱的演唱形式,内容多以英雄传说故事为主,也有扬善惩恶的社会性题材。演唱形式是1人说唱,没有伴奏乐器,曲调多属自由体,没有固定节拍,故事中各种人物都有各自的唱腔,从不混用。演唱时多以衬词“啊郎”开头,含有“且说”之意。开始多在高音区进行,旋律性较强,随后转为吟咏式的演唱;结尾时歌唱性又加强。嫁令阔:赫哲族民间歌曲的总称,曲调固定,明朗轻快,十分悦耳,轻柔抒情,非常动人;多用以歌颂美丽的大自然,抒发对山河风光、家乡田园的热爱。其中有情歌、叙事歌、生活歌曲等,以情歌居多。赫哲族民歌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男女分腔,互不混唱。演唱形式多为独唱,偶尔也有对唱,曲式多为单乐段结构,节拍节奏规整,常用五声音阶,徵、宫、羽调式,很少用变化音,曲调婉转流畅。宗教音乐:鼓是萨满活动的主要“神器”之一。用不同的鼓点伴奏和萨满活动的全过程。曲调采用五声音阶羽调式,常有八度大跳,节拍不固定,与伊玛堪曲调相近类似。舞蹈音乐:《天鹅舞曲》在赫哲族民间广为流传,结构较严谨,旋律起伏有致,表现了天鹅飞翔时悠然自得上下翻跃的美丽形象。摇儿歌:词曲均为即兴编唱,曲调平稳悠长,歌词常反映出对远出亲人的思念。民间乐器:赫哲族古代流传下来的乐器有“突木含给”和“口衔琴”。“空木含给”现已失传;“口衔琴”有铁丝折成外壳,中间有细长的钢片,含在口里吹奏。口弦琴:赫哲人将口弦琴称作“空康吉”。口弦琴琴盒形似小鱼,有中指那麽长,现在都是用钢片弯曲而成,放在唇齿间吹奏,同时用手指拨弦。用它既能吹出欢快的曲调,又能吹出悲哀的调子。姑娘小伙子常常用口弦琴来传递心声。

中国传统音乐基础(DOC)

中国传统音乐基础复习纲要 第一章汉族民歌与歌舞 1 民歌的基本特征:口头性、集体性、风土性 2 民歌发展史: ⑴先秦《候人歌》黄帝《弹歌》 周代《诗经》,十五国风共收集周初到春秋中叶的民歌3000多首,地域 包括黄河流域的陕、晋、豫、鲁及长江流域的鄂和川东. 楚国南部的祭祀歌曲《九歌》 ⑵秦汉魏晋以后把所收民歌称为“乐府”,著名篇目有《陌上桑》《焦仲卿妻》 ⑶三国、两晋、南北朝北方的歌包含在“相和歌”中。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民歌成就颇高,有《敕勒歌》《木兰辞》;南方民歌成就突出是吴歌和西曲,吴歌是江苏一带民歌基础上加工而成,西曲兴盛于长江中游一带。 ⑷隋、唐、五代、宋些民歌被精选,加工,填词成为“曲子”,这样的“曲子”敦煌约保存有590首词,80支曲。到宋代,宋词成为高峰。 ⑸元、明、清明中叶出现歌词集和曲谱集。《挂枝儿》,明代冯梦龙编辑并评论的民歌集。 3 民歌分类法: 劳动号子:节奏规整,音调高亢 山歌:适于自由抒发内心情感,旋律悠长,节奏自由 ⑴体裁分类法音乐经过反复加工,旋法细腻,结构规整 小调:(分为吟唱调、摇曲和时调,时调是由艺人在公众场 合演唱的小调,音乐形式较成熟,传唱变异中,音 调骨架较固定) ⑵“色彩区”分类法:强调区域地理文化特征对民歌风格的影响。苗晶、乔建中 以全国汉族民歌为对象写出专著。 ⑶其他分类法:行政区划分类法即按省分类,在《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是比较 实用的分类形式。 4 与民歌的流传发展相关的重要背景因素 ⑴地理环境⑵历史条件与社会习俗⑶方言(由于民歌由土地而生,用方言

演唱,依方言而传播,所以口头方言声调对民歌旋律走向的影响是直接的。⑷人口迁徙⑸经济的影响。 5 主要歌种和歌舞种类介绍 ⑴信天游,流行于陕北,脚夫中间传唱最多。“山川河流,日月星辰”起兴《赶牲灵》 ⑵山曲,流行于山西河曲,保德,偏关及陕西府谷,神木一带,其曲调为上下句,两句的前半句往往相似或相同,有时仅仅是乐句的落音不同。旋律的跳进多,起伏大,频繁的跳进赋予山曲以鲜明的特色和粗狂的性格。《走西口》 ⑶开花调(石占明)演唱,流行于山西太行山区的左权、武乡一带,“开花”起兴,音调简洁,风格秀丽,以级进七声性音阶为主。 ⑷花儿(朱仲禄),流行于甘、青、宁夏等地。《上去高山望平川》 ⑸客家山歌,今天分布于粤、闽、赣交界处及湘、桂、台等地。流传于广东兴宁,梅县一带的客家山歌称“兴梅山歌”,流行于江西兴国县一带的称“兴国山歌”。 ⑹秧歌,汉族民间歌舞种类,广泛流行于黄河以北地区,集中于春节前后。 ⑺花灯,流行于西南地区各民族中的民间歌舞,发展为地方戏后叫“云南花灯”“贵州花灯” ⑻花鼓,汉族民间歌舞,流行于安徽、长江中下游地区,山东及西北地区。 第二章说唱音乐 1“什样杂耍”是旧时民间艺人们对他们练习表演的各种技巧、功夫的通称。包括:“吹、打、拉、弹、说、学、逗、唱、变、练”十种。 2“撂明地”是指在某种固定场合(一般多是在游人集中的各类市场里)有一块固定的地方,四周摆几条长板凳围出场子,艺人可在中间表演。 3曲艺传说是东北“俗曲艺人改进会”的简称,在1949年的全国第一次交代会上,大家一致通过了用“曲艺”这个名字来命名这个艺术门类,后又将其中的杂技单独分开,成立杂技表演组织。 4通常曲艺的品种分为十大类:评书评话类、相声类、鼓词类、弹词类、牌子曲类、琴书类、渔鼓道情类、走唱类、杂曲类、板诵类。这十大类中除掉前两类:评书评话类和相声类,后面八类就是本书的研究对象----说唱音乐中的曲种。

音乐复习资料

音乐复习资料 ★一、音乐要素:旋律、节奏、节拍、力度、速度、音色、曲式、调式、和声、织体等。 1、旋律:也称“曲调”,将高低不同的乐音,按照一定的节奏进行有序的组织。旋律的进行 大致有:平行、上行、下行、波浪式进行。如:平稳流畅的、起伏较大等。 2、节奏:音乐中声音的长短与强弱关系。如:规整的、自由的、紧凑的、松散的、舒展的。 3 6、音色:不同的人声器官、乐器及各种声源所发出的各具特色的声音称音色。如:明亮的、高亢的、浑 厚的、暗淡的等。 7、曲式:曲式即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对比、变化、重复是构成曲式的三大要素。 小型曲式有:一段体(一部曲式)、二段体(单二部曲式)、三段体(单三部曲式)等; 大型曲式有:复三部曲式(A+B+A)如:《雷鸣电闪波尔卡》《拉德茨斯基进行曲》等 回旋曲式(A+B+A+C+A……)如:《卡门序曲》、《赶摆路上》 变奏曲式(A+A1+A2+A3+A4……)如:《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铃儿响叮当 的变迁》、《拉库卡拉查》。 奏鸣曲式(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如:《沃尔塔瓦河》 《G大调弦乐小夜曲》《梁祝》《第五(命运)交响曲》等。 ★ ★ ★四、音阶: 西洋自然大调音阶:1(do) 2(re) 3(mi) 4(fa) 5(sol) 6(la) 7(si) 1(do) 中国五声调式音阶:宫(1)、商(2)、角(3)、徵(5)、羽(6)

★五、人声分类:男声--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 女声--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 童声---高音、低音 ★ ★七、音乐家美誉: 莫扎特(奥)---“音乐神童”贝多芬(德)---“乐圣” 舒伯特(奥)---“歌曲之王”老约翰·施特劳斯(奥)---“圆舞曲之父” 肖邦(波)---“钢琴诗人”约翰·施特劳斯(奥)---“圆舞曲之王” 《桑塔露琪亚》意大利民歌 3∕8拍《我的太阳》意大利歌曲 2∕4拍 《伏尔加船夫曲》俄罗斯民歌 4∕4拍《友谊地久天长》苏格兰民歌2∕4拍 《红河谷》加拿大民歌 4∕4拍《拉库卡拉查》墨西哥民歌3∕4拍 《樱花》日本民歌4∕4拍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一、民歌: 1、中国民歌的主要体裁: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劳动号子:《军民大生产》陇东民歌《杵歌》台湾高山族民歌《嗺咚嗺》湖北民歌《哈腰挂》黑龙江民歌 山歌:《打支山歌过横排》江西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陕北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青海民歌 《太阳出来喜洋洋》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四川民歌 小调:《无锡景》江苏民歌《龙船调》湖北民歌《一根竹竿容易弯》湖南民歌《沂蒙山小调》山东民歌《小放牛》河北民歌《桃花红,杏花白》山西民歌2、中国少数民族民歌体裁: 蒙古族:长调---《牧歌》、《天边》、《辽阔的草原》 短调---《银杯》《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嘎达梅林》 维吾尔族:《青春舞曲》维吾尔族《歌唱吧,我的库木孜》柯尔克孜族《在那银色的月光下》塔塔尔族《我的金色阿勒泰》哈萨克族藏族:弦子《献上最洁白的哈达》、囊玛《阿玛勒火》、堆谐《正月十五那一天》苗族:飞歌《歌唱美丽的家乡》 侗族:大歌《布谷催春》 彝族:酒歌《苏木地伟》,民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回族: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 高山族民歌---《阿里山的姑娘》哈萨克族民歌---《我的金色阿勒泰》 傣族民歌---《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蒙古族民歌---《黑骏马》

东巴文化

东巴文化简介 东巴文化是云南丽江纳西族特有的文化。纳西族仅24万人左右,居住在云南丽江和 四川省的西南部,丽江有大约17万纳西族。在中国50多个民族中算不上是一个大民族, 但是它的东巴文化却名扬中外,引起世人的兴趣和关注,这已成为当今一些文化人前往 丽江旅游探秘的热点之一。 东巴文化其实是一个体系,它包含有:东巴象形文字、服饰、舞蹈、东巴音乐、东 巴绘画、东巴仪式、东巴艺术品几大类。 1、东巴象形文字 据专家考证,东巴象形文字是一种比甲骨文还要古老的图画象形文字,这种文字基 本上是由很多简单抽象的图画组成。最早是写、刻在木头和石头上的符号图像,后来有 了纸,才把这些符号图像写在纸上。由于只有东巴——纳西族祭司——才掌握这种文字, 所以又称这种象形文字为东巴文。据说,东巴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 是人类社会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而现在,凡是冠以“东巴饰品”的民族工艺品,其标志性的符号之一就是都带有“东巴文字”的符号。 据不完全统计,东巴象形文字共有1700多个,它集书画于一体,线条流畅,笔法 简练,色彩鲜艳,而且目前很多东巴仍然在使用这些文字。 2、东巴服饰 纳西族的服饰最典型的是妇女的服饰,其特点可以用“披星戴月”四个字形容。纳西族妇女身背的羊皮披肩,既有装饰作用,也有实用价值,她们运送重物主要靠肩背,这时披肩可以起到保护背部的作用。妇女们上身身穿大褂,外加坎肩,着长裤,腰系多褶围裙,在劳动或出门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制作的非常精巧,在肩部缀有两个大圆布圈,背上并排钉着七个小圆布圈,较为通常的说法是代表“七颗星星”。据说圆布圈上用丝线所绣的是精美的星图,垂穗表示星星的光芒。传说上古一位勤劳能干、聪明美丽的纳西姑娘英古与旱魔搏斗,奋战了九天,最后累倒身亡,白沙三多神为了表彰英古姑娘的勇敢行为,把雪精龙制服旱魔吞下的七个冷太阳捏成七个圆星星,镶在英古的顶衫上,以后纳西姑娘模仿英古,将七星图案钉在披肩上,象征“披星戴月”,勤劳勇敢。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纳西族自古将青蛙视为智慧之神,能解人危难,因此那些圆形图案代表青蛙的眼睛,是一种青蛙图腾崇拜的历史遗痕。我们的电子商务网站——嘎嘎易购云南民族工艺品批发网(https://www.360docs.net/doc/4a3057381.html,)就有大量的东巴类饰品。 3、东巴舞蹈 东巴舞是纳西民族的典型舞蹈,是东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东巴祭司根据不同仪式,按照道场规则所跳的一种宗教舞蹈。东巴舞从形式上,似乎多是跳神驱鬼之类的动作,但实际上,大部分内容是表现古代纳西人同大自然和社会邪恶势力的斗争。这种正规的东巴舞刀可能只能在一些祭司活动中才能看到。而民间老百姓所跳的集体舞蹈被称为“打跳”,它可能脱胎于东巴舞蹈,但又融入了现代和民间色彩。由于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现在在丽江古城每天晚上都可以看到当地纳西族姑娘和小伙带着外地游客集体绕圈打跳的热闹场景。

民族风情:赫哲族艺术——音乐

赫哲族的音乐民族音乐:赫哲族能歌善舞,在民间流行着许多歌曲,有“嫁令阔”、“呵呢呐”,还有船歌、情歌、猎歌等。赫哲族音乐有“伊玛堪”(说唱形式)、“嫁令阔”(民间小调)、宗教音乐和舞蹈音乐。解放以来,音乐工作者多次深入到赫哲族聚居区搜集民间音乐,改编、创作了不少反映新生活的歌曲。如《乌苏里船歌》流行全国,成为音乐会上的保留曲目。伊玛堪:深受赫哲族喜爱的演唱形式,内容多以英雄传说故事为主,也有扬善惩恶的社会性题材。演唱形式是1人说唱,没有伴奏乐器,曲调多属自由体,没有固定节拍,故事中各种人物都有各自的唱腔,从不混用。演唱时多以衬词“啊郎”开头,含有“且说”之意。开始多在高音区进行,旋律性较强,随后转为吟咏式的演唱;结尾时歌唱性又加强。嫁令阔:赫哲族民间歌曲的总称,曲调固定,明朗轻快,十分悦耳,轻柔抒情,非常动人;多用以歌颂美丽的大自然,抒发对山河风光、家乡田园的热爱。其中有情歌、叙事歌、生活歌曲等,以情歌居多。赫哲族民歌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男女分腔,互不混唱。演唱形式多为独唱,偶尔也有对唱,曲式多为单乐段结构,节拍节奏规整,常用五声音阶,徵、宫、羽调式,很少用变化音,曲调婉转流畅。宗教音乐:鼓是萨满活动的主要“神器”之一。用不同的鼓点伴奏和萨满活动的全过程。曲调采用五声音阶羽调式,常有八度大跳,节拍不固定,与伊玛堪曲调相近类似。舞蹈音乐:《天鹅舞曲》在赫哲族民间广为流传,结构较严谨,旋律起伏有致,表现了天鹅飞翔时悠然自得上下翻跃的美丽形象。摇儿歌:词曲均为即兴编唱,曲调平稳悠长,歌词常反映出对远出亲人的思念。民间乐器:赫哲族古代流传下来的乐器有“突木含给”和“口衔琴”。“空木含给”现已失传;“口衔琴”有铁丝折成外壳,中间有细长的钢片,含在口里吹奏。口弦琴:赫哲人将口弦琴称作“空康吉”。口弦琴琴盒形似小鱼,有中指那麽长,现在都是用钢片弯曲而成,放在唇齿间吹奏,同时用手指拨弦。用它既能吹出欢快的曲调,又能吹出悲哀的调子。姑娘小伙子常常用口弦琴来传递心声。

近十年来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研究综述

教育随笔 近十年来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研究综述 陈 昊 (中南民族大学 湖北省 430074) 摘 要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这一群体的状况引起了学界的重视,从传承人的定义、认定、地位、传承人保护机制以及法律地位等角度都进行了研究,本文试图对此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文化传承人 近十年 综述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以下简称传承人)是一个特殊群体,近十年来,学者们对于这个群体从各个角度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这一提法并不多,学者的研究对象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一群体。那么传承人是怎样的一个群体?有学者指出传承人就是直接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沿袭的个人或群体(团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活态载体。安学斌则认为文化传承人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从广义上讲,文化传承人泛指一切传播人类文化、承接人类文化的人,即人类文化的传承者。从狭义上讲,文化传承人特指专注本族文化收集、研究、传承、传播、创新并在文化发展中起着众不同的重要作用的优秀分子,也就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人。祁庆富在全面梳理了传承和传承人的学术史后,将传承人定义为“在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代表某项遗产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掌握杰出的技术、技艺、技能 ,为社区、群体、族群所公认的有影响力的人物”。 一、传承人现状 自2006年开始,我国开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评定,到2009年陆续评定并公布了三批共2000多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2000多名传承人有多半都是少数民族,把他们称作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亦不为过。与国家级评定同时进行的,各省、市、自治区也对各行政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了调查和评定,各少数民族自治州也大多进行了州级的传承人评定,甚至有的县也进行了对民间艺人的调查和登记造册,通过各级的调查和评定,仅进入了各级非遗传承人名录的传承人据估算也有20000多人,这方面的具体统计材料不多。我国1979年、1988年轻工业部组织了第一、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共评选出96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93年、1997年,原中国轻工总会又分别组织了第三、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又有108名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5年,国家发改委等9部委组织评选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共评出161位。我国台湾省自1989年开始评选重要民族艺术艺师。此外,各地没有进入名录的民间艺人,数量更多。 每个传承人背后就是一段文化,他们所掌握的精湛技艺是不可再生的,那么这个群体的现状究竟如何,学者们对此做了一些调查,但对传承人群体状况的专门调查并不多,散见在各文章中有所介绍,郑一民《保护传承人是“非遗”工作的重中之重》、陈秀梅《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状分析与保护对策》、《半月谈》杂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调查》等文章均有对传承人现状的介绍,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出,我国非遗传承人的现状不容乐观,首先是传承人大多年事已高,例如2009年6月3日《半月谈》特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调查》中称:“这大约2000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年龄大都六七十岁;再浏览各省份命名的省级传承人,耄耋翁媪也大有人在,年富力强者甚稀。”文章还援引了两位文化官员的话:“非遗消亡这么快,很大原因就是我国传承人整体进入高龄时代、银发时代,老艺人们死亡的速度加快。”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化局局长杨国良对记者连连慨叹,“2002年至今,楚雄州就有7位省级传承人接连去世了。”在云南丽江古城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李之典的记忆中,1983年丽江知名东巴还有62个,现在已不足10人,多至垂暮之年。2003年8月,东巴古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时,十多个参与翻译经典的东巴大师们早已乘鹤而去。英国《独立报》曾经刊载《正处于消失危险中的最后的东巴》,惊呼纳西东巴文化即将在这个星球上消失。“人走了,把一身绝技和宝贝也带走了。”李之典惋惜不已。 郑一民在文章中举例说:“承载这些文化的传承人大多年事已高,随时都有人亡歌息的危险。就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来看,位居全国第二的河北省也仅有53位民间艺人榜上有名。在这53位民间艺人中,年龄最大的为屈家营音乐会88岁的老艺人冯月池,其次是77岁的永年鼓吹乐传人刘红升,年龄最小的西河大鼓传人张龄娣、乐亭大鼓艺人张近平也都45岁了。传承人年龄绝大多数已逾半百……” 陈秀梅在文章中指出:“福建省首批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232人(含国家级55人),涉及10大类、126项。他们和总监最高年龄为90岁,最低年龄为24岁,平均年龄59岁。其中40岁以下的有19人,约占总数的8%;4l-60岁的有104人,约占总数的45%;61岁109人。约占总数的47%。”[4]其次是传承人生活水平较低。陈秀梅在文章中还提到传承人的生活水平并不高:“福建省文化厅曾于2008年七八月间组织过摸底调查,该省首批省级传承人232人(含国家级55人)中,平均年龄59岁,61岁以上的占47%,最高年龄为90岁。而且,大部分传承人处于中低收入状态,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约占32%,在1万到3万的约占47%,3万到5万的仅占12%。45.5%的传承人没有社保,27.6%没有医保。” 三是传承人后继乏人。尹凌、余风的《从传承人到继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思维》中就披露他们在浙江嘉兴市调查到的32名民间艺人,有6名已经过世,在世的26名艺人中,年龄在60岁以上的有24人,占88.9%;70岁以上的10人,占67%;80岁以上的6人占22%,有12位民间艺人无传承人,其技艺濒临失传,占46%,绝大部分艺人虽技艺精湛甚至身怀绝技,但生活无保障,既无退休工资,又无医疗保险,日子过的很窘迫。70岁以上,有些已离开人世。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6位剪纸大师,在短短时间内相继去世4位,剩下两位年过80岁,后继无人。许多优秀民族民间文化随着老一辈优秀传承 陈 昊 近十年来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研究综述 2124/2011

语言学概论试题库综述

?6、下列语言学术语与语法形式有关的是( C ) A、主谓B、体 C、语调D、语境 7、汉语语法学中,有将副词归入实词的,其分类标准是( ?A???) ? ?A、能够作句子成分 B、是否能够表达意义 ? ?C、能够作句子的主要成分 D、是否有形态变化 ???8、在语言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单位之间所系叫( D ) ???A、转换关系B、组合关系 ???C、层级关系D、聚合关系 ?9、洋泾浜英语的基本特征是( D ) ? A、语音、词汇是英语的,语法基本上是汉语的 B、词汇主要是英语的,语音、语法基本上是汉语的 C、语音有较大改动,词汇、语法基本上是英语的 D、语音有较大改动,词汇主要是英语的,语法基本上是汉语的 10、下面词语属阶级方言的一组是( B ) ? ?A、多头、田心B、黔首、寡人? C、行头、亮相D、圣母、上帝 五、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列各组词( 9%) ??? 妻子 [+人 +女性 +成年 +未昏] ? 1、{ ? 未婚妻 [+人 +女性 +成年 +已昏] ? 香(气味香) [+嗅觉 +好气味] ?????2、{ ?????? 香(他很吃香)[+感觉 +受欢迎] ?????3、镰刀 [+工具 +农具 +用于割谷物和割草+由弧形刀片和木把构成] 语言学概论试题(3)

?一、填空(15%) 1、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一般是指(语言教学)。 2、17世纪,法国波瓦雅的修道院里有两位学者阿尔诺、兰斯洛合编了一本(《普遍唯理语法》)。 3、汉藏语系的语言除了汉语外,还包括(壮侗、苗语、藏、缅(选二))等三个语族的语言。 4、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音节(是最小的能自由发音的语音单位)。 5、义素是用(对比)的方法,在词与词或者其它语言单位之间发现的意义区别特征。 6、文字的发展经历了从象形文字到(表意)文字再到(表音)文字发展的三个阶段。 7、语法结构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中心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转换)分析法。 8、方言和亲属语言是语言(分化)的产物,?共同语的形成是语言走向(统一)的结果。 9、一种声音表达了几个意义,它们是同音词关系还是多义词关系,区分的标准是(看这几个意义是否有)联系。 ?二、选择题(10%) 1、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是(D) A、结构主义语言学B、描写语言学 C、转换生成语言学D、历史比较语言学 ? 2、英语属于(A) ? A、屈折语B、词根语C、多式综合语D、粘着语 3、在汉语普通话中没有意义区别功能的声学特征是(C) A、音高B、音强 C、音长D、音质 4、英语、俄语、法语等语言使用的文字基本上以一个字记录语言中的一个 (A) ? A、音素B、音节

赫哲族研究综述

赫哲族研究综述 ○郝庆云 赫哲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其先民是先秦时的“肃慎”,汉魏时的“挹娄”,南北朝时的“勿吉’,隋唐时的“靺鞨”,辽金元明时的“女真”。17世纪初,居住在黑龙江中下游、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族群经过迁徙、凝聚,形成新的民族共同体,并以“赫哲”、“黑斤”等名称见于《清实录》等清代文献中,由此至今赫哲族已有300余年的历史。赫哲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休戚与共,历经沧桑。19世纪中期,由于沙俄的侵略和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赫哲族先是被分割为中国的赫哲族和俄国的那乃人,而后,俄国境内的赫哲族又被分割为那乃人与乌尔奇人两部①。因此,今天的赫哲族已成跨居中俄两国东段边界的跨界民族,我国境内赫哲人主要居住在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乡、抚远县八岔乡、饶河县四排乡、佳木斯市敖其乡等地,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为4 640人,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俄罗斯境内的赫哲人(那乃人)主要居住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那乃区、阿穆尔区、共青团区、乌尔奇区、共青团市,另外小部分居住在滨海边疆区和萨哈林岛,是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最多的土著民族,据1989年苏联政府统计为15 256人。在中俄两国不同文化的影响和作用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赫哲族、那乃人彼此相互渐渐异化,分别被汉族或俄罗斯族日益同化,并在汉族或俄罗斯族的影响与帮助下,走上了现代化之途。 清初,赫哲族有“通古斯雄族”②的赞誉,在满族统一祖国,巩固东北边陲,抗击沙俄入侵等方面均发挥了巨大作用,加之以大河捕鱼为特色的渔猎文化和举族信仰萨满教等文化现象的弱化、异化、同化等社会文化的变迁,早已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和研究,尤其是中俄日三国民族学、历史学、人类学学者的研究成果数量大,系统,全面,研究队伍稳定且有一定的规模。 一、中国学者对赫哲族的研究状况 我国学者对赫哲族的研究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以前,即清代及其以前处于历史记录描述阶段,尚未对其社会历史文化的特点、规律进行探讨。《竹书纪年》、《史记》、《汉书》、《三国志》、《隋书》、《旧唐书》、《新唐书》、《辽史》、《金史》等文献,记载了赫哲先民“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的居住地域、社会组织、民族生活等情况。这些古代文献中有关赫哲先民的记载,是今天国内外研究赫哲族的基本史料。 清代的官修著述,如《清实录》、《皇清职贡图》、《三姓副都统衙门档案》;个人著述,如张缙彦的《宁古塔山水记》与《域外集》,吴桭臣的《宁古塔纪略》,杨宾的《柳边纪略》,曹廷杰的《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东偏纪要》、《东三省舆地图说》以及清代文书档案,均对清代的赫哲族有较多的记述。尽管上述著述都不是关于赫哲人的专著,但其中关于赫哲人的记述弥足珍贵,是目前研究

纳西人的东巴文化的现状与发展调查

纳西人的东巴文化的现状与发展调查 08级计科系3班 XX 【内容摘要】:我们6名高中同学在行程中克服重重困难,探索丽江古城东巴文化的现状以及发展,提出东巴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简要探究问题存在原因并针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丽江古城东巴文化现状及发展实地调查 研究目的与意义: 雪山壮丽,白云浪漫,天空广大,土地深远。这些物象汇聚成了云南最初的源泉,也孕育出勤劳聪明的纳西民族,而纳西人创造的东巴文化成为这个雪国的天空、大地与人文融合为一体的奇迹。 是的,我们做这个实践课题,不仅仅是因为被烟柳曲巷的丽江所吸引,更是为了靠近一种似乎已经远去的文化,拂去她所不应沾染的尘埃,探究她的博大,辉煌,或日渐式微的迟暮,探究我们自己应如何面对现今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冲击,矛盾。 穿越时空隧道,漫游文化之旅,整合散落在神州大地上的文明碎片,我们走在丽江古城的大街小巷上。 实践时间: 2010年1月25日—2010年2月20 实践过程: 小组在丽江古城,丽江新城,束河古镇,黑龙潭等地方进行东巴文化现状的实地考察和无结构访谈记录,走访了多个东巴文化研究机构,搜集了大量视频与图片等的一手资料,调查研究东巴文化的现状。 东巴文化: 位于喜马拉雅周边区域万山丛中的横断山脉深处,有一个神秘的“象形文古国”,这里隐藏着一个举世瞩目的古老文明之谜。

东巴文化包括图画象形文字,包括东巴经还有东巴画,东巴舞蹈、东巴音乐,还有东巴的各种道场就是祭祀活动,这部分也包含有民族心理素质的很多内涵在里头,所谓东巴文化就是指的这么一个文化体系。 1.图画象形文奇迹——世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 纳西人创制的象形文字在国内学术界被称为东巴文或东巴象形文,在国外多称为“纳西象形文”,而在纳西语中称为“斯究鲁究”,意思是“木石上的痕记”,用这种文字写成的古籍被称为“东巴经”。东巴文是一种十分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是人类社会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 2东巴经——纳西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东巴经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活着的象形文字,它现在被统称为是纳西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因为它牵涉到方方面面,历史,政治,天文地理,还有文学艺术,宗教,人类学,甚至于医药,还有生产生活方面的许许多多知识,也有很多神话故事. 3.东巴舞蹈 舞蹈是纳西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舞蹈。东巴舞就是纳西族的古典舞蹈,它表现了古代纳西人同大自然和社会邪恶势力的斗争。 4.东巴绘画 东巴绘画包括木牌画、纸牌画、布卷画和经文画几大类,反映了古代纳西族社会的各种世俗生活。传统东巴画主要是东巴在做法事时制作和使用的,民间还有反映生产和生活的装饰画,这些画笔调粗犷、色彩浓艳、形象朴实生动。 5.祭祀活动 东巴文化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古文化一样,也是一种宗教文化,是由东巴世代传承下来的纳西族古文化。东巴文化的主要传承者--东巴,意译为智者,是纳西族最高级的知识分子,他们多数集歌、舞、经、书、史、画、医为一身。 6.东巴教 东巴教是在纳西族古老原始宗教基础上吸纳借鉴藏族苯教一些仪轨而形成的纳西族的宗教。 (三)纳西人:

少数民族赫哲族介绍讲稿文字稿

(第一张PPT)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宣讲人XXX,来自三年级X班。很荣幸能代表我们小组(或班级)参加这次以“民族风”为主题的“我型我秀”活动。 (第二张)我们小组主要想通过这次活动向大家介绍一下赫哲族。这幅图片向我们展示了赫哲族人和他们的传统服饰(可以说话的同时对图片进行指示,也可以做出适当的肢体动作)。 (第三张)我们今天主要从这六个方面进行介绍(指示)。 (第四张)首先,我们看一下赫哲族在我国的大致分布。赫哲族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交汇形成的三江平原地带和完达山余脉。我们在这幅图片上将大致的分布位置用红点表示了出来(指示)。不难看出,赫哲族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北地区。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赫哲族人口数仅为5354人。 (第五、六张)由于赫哲族生活在江边、河边,他们的穿着和饮食都与鱼有较大关系。赫哲族的传统服饰一般用鱼皮和兽皮制作。所以,赫哲人又被称为“鱼皮部”。这张图片向我们展示了赫哲族的鱼皮服饰(指示),这是用鱼皮制作的鞋子(指示)。 (第七张)除了传统服饰,赫哲族的饮食也与鱼密不可分。赫哲人以鱼、兽肉和野菜为主食。喜欢吃“拉拉饭”和“莫温古饭”。“拉拉饭”是用小米或玉米小渣子做成很稠的软饭,拌上鱼松或各种动物油即可食用。“莫温古饭”是鱼或兽肉同小米一起煮熟加盐而成的稀饭。这样做出来的饭菜,香甜可口!(可配合表情) (第八张)在居住方面,赫哲人的的住所包括木克楞(指示)、尖顶窝棚(指示)、地窖(指示),特别是木克楞,冬暖夏凉。 (第九张)接下来,我们向大家介绍赫哲族的一些习俗。赫哲人有他们典型的图腾,在他们的图腾上面刻画了熊、虎、鹿、鹰等动物(指示)。由于他们生活的地方比较寒冷,在冬天,地面常常有大雪覆盖,所以它们的出行方式主要通过狗拉雪橇(指示)。经过训练的狗,每只可以拉70公斤左右的重量,每天可以跑100至150公里左右的路程。狗是赫哲人的好朋友,在运输、看家、保护主人等方面有许多作用。所以赫哲人又被称为“使犬部”。赫哲人也有他们自己独特的舞蹈,如萨满舞(指示)。

《北方音乐》杂志社20世纪80年代以来赫哲族_嫁令阔_研究述评_李艳双.pdf

2015年第18期 (总第282期) 北方音乐 Northern Music NO.18,2015 (CumulativelyNO.282) 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杂志社,投稿邮箱:bfyy1981yx@https://www.360docs.net/doc/4a3057381.html, 20世纪80年代以来赫哲族“嫁令阔”研究述评 李艳双 (北京市东城区职业大学,北京100020) 【摘要】本文以CNKI收录的赫哲族“嫁令阔”研究文献为基础,分别对上世纪80至90年代和本世纪的“嫁令阔”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结合笔者在田野调查中发现的实际问题,对“嫁令阔”研究的若干问题进行述评。 【关键词】赫哲族;嫁令阔;研究述评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研究领域,掀起了研究赫哲族民族传统音乐的热潮,涌现出了较多数量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在此其中,有关赫哲族“嫁令阔”的研究和分析,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谨以CNKI所收录的关于赫哲族音乐“嫁令阔”的文献为基础,结合笔者多年来的田野调查进行比较和分析探讨,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赫哲族“嫁令阔”研究进行了阐述,并对“嫁令阔”研究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赫哲族“嫁令阔”研究文献CNKI 收录情况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赫哲族“嫁令阔”为主题的研究逐步成为了赫哲族音乐文化的热点问题,一些专家学者在其学术论文和专著中针对“嫁令阔”的定义、特点、表现形式和发展情况等进行了越来越深入的分析和研究。80年代至今在CNKI(中国知网)中收录的以“嫁令阔”为主题的论文年份数量见表1:表1 20世纪80年代至今赫哲族“嫁令阔”文献CNKI收录情况年份1984 1986 1991 1995 1998 2006 2008 2009 2011 2013 2014 篇数 1 1 1 1 1 1 1 3 3 2 7 从表1赫哲族“嫁令阔”文献年份分布情况中可以看出,上世纪80年代开始,“嫁令阔”文献逐步涌现。总体上看,上世纪80、90年代的文献数量较少,但从本世纪初开始,文献数量逐年攀升。因此,可以说从本世纪初开始,赫哲族“嫁令阔”获得了较多关注,其相关问题逐步成为了研究赫哲族传统音乐的热点。 二、20世纪80至90年代的“嫁令阔”研究 在最初的“嫁令阔”文献中,学者们较多地关注于“嫁令阔”概念和特点的阐述,针对该问题,在上世纪的80、90年代,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重点的分析和研究。 韦风和吕聂在其1984年发表的论文《赫哲族民间音乐》中,将“嫁令阔”解释为:赫哲族的民间小调,包括情歌、猎歌、渔歌。其中一类是较为多见欢乐的快板热情奔放,一类是较为少见的慢板情绪悲伤思念,歌词中较多使用称词“赫尼那”和“啊郎赫尼那”,歌曲多采用两句体或四句体,结构完整。调式多为宫、商、徵、羽。该文是最早研究赫哲族音乐和“嫁令阔”的学术文献之一,该论文从定义、歌曲表现的内容、歌曲的速度情绪、歌词特点和调式调性等五个主要方面梳理并分析了赫哲族的“嫁令阔”。 1986年,尤金良撰文《赫哲族音乐概况》,该文将“嫁令阔” 解释为:歌词是即兴创作的,节拍多为3/4、4/4、5/4、6/8。在分析 研究“嫁令阔”的同时,尤金良提出,挖掘、整理“嫁令阔”任务艰巨且具有紧迫性,这是第一次从传承和保护“嫁令阔”的角度提出的宝贵意见,为后续学者的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与韦风、吕聂1984年发表的论文《赫哲族民间音乐》相比,尤金良对“嫁令阔”的解释有一定的进步性,提出了“嫁令阔”的即兴创作性与节拍性,更重的是,尤金良已经开始关注对传统音乐的保护,并提出保护赫哲族音乐应从挖掘、整理“嫁令阔”开始,可见“嫁令阔”在赫哲族传统音乐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1991年,桑海波发表学术论文《赫哲族民间音乐概论》,在文中,桑海波将“嫁令阔”解释为:按照歌者身份可分为男人唱的“嫁令阔”和女人唱的“赫尼那”小调,后来由于生产生活等的需要,男女共同劳动互相交融,逐渐演变成男女共唱的“嫁令阔”小调。桑海波从演唱者的身份来解释“嫁令阔”,为该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那么究竟“嫁令阔”是男人唱的还是女人唱的,他文中提到的“赫尼那”小调又是什么呢?针对该些问题,舒景祥曾在《中国赫哲族》一文中将“嫁令阔”解释为:多为妇女演唱,但是并没有提及男人不能唱,该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 从上述文献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嫁令阔”概念等基础问题的认识上。专家学者真实、客观地解释“嫁令阔”的风格特点、表现内容、演唱的情绪速度、演唱者的身份等,并呼吁保护传承赫哲族音乐“嫁令阔”。 三、21世纪的“嫁令阔”研究 从近年来学术成果的关注点来看,本世纪初至今,大家关注较多的是“嫁令阔”的流变、概念的界定、多元化的传播方式手段、传承保护困境与策略、歌者的生存状态等问题,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有《赫哲族“嫁令阔”的流变研究》(王立扬,2014)、《赫哲族“嫁令阔”的概念变迁》(初征,2014)、《传播音乐的火种赫哲族嫁令阔传播现状》(初征,2013)、《赫哲族嫁令阔歌者生存现状调查》(初征,2011)。

赫哲族旅游产品策划方案

赫哲族风情园二日游策划方案前言:赫哲族,中国北方现存唯一的渔猎民族,也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据1990年统计,全国赫哲族有4254人,其中我省有3747人,只要聚居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的三江流域。为了更好的了解民族历史文化的底蕴,积极开展游览项目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赫哲族风情园地方性研究 1、赫哲族风情园概况:赫哲族风情园,位于黑龙江省饶河县的四排赫哲族乡,是集文 化、娱乐、游览、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综合性园林。按赫哲人传统生活方式 进行设计的,极具吸引力,是一个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2、旅游特色:来到四排风情园不仅可以饱览乌苏里江的秀丽风光、观赏到赫哲族 传统舞蹈和民族体育项目。同时还能听上一段赫哲说唱“伊玛堪”。 品尝赫哲族特有的全鱼宴 3、景区介绍:四排乡赫哲族风情园占地一万多平方米,园内主要建设有赫哲族发展史馆、 民族工艺作坊、传统民居建筑等,建筑外观全部采用赫哲族民间传统的木刻楞 式建筑风格;还有鸵鸟的家园——鸵鸟园。 4、替代分析:1、赫哲族风情园具有一定优势,因为是人口最少的民族,文化相对集中。 2、将赫哲族的文化进行有序的整合,建设设施设备完好,同样具有优势。 二、赫哲族风情园的受众调查 在策划之前,我们首先通过实地旅游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作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知名度分析:多数游客对赫哲族风情园有所了解,部分游客表示不知道这个地方。对此,可以制作一些宣传册或制作在各大卫视黄金时段播放的广告等来提高知名度。 美誉度分析:一半以上的游客对景区表示满意,认为这里的文化内涵浓郁。 满意度分析:小部分游客认为在景区硬件与软件设施方面还有待提高,一半以上的游客,对住宿餐饮条件表示满意,而交通的便捷度,这一点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肯定。 三、赫哲族风情园产品设计 赫哲族风情园二日游 第一天: 上午观赏赫哲族发展史管,感受赫哲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到鸵鸟园观看鸵鸟们嬉戏,在园中自由漫步;午餐后,观赏赫哲族传统民族舞蹈和说唱表扬依玛堪;晚餐享用特色的全鱼宴,餐后入住。 第二天: 早餐后,参观博物馆,欣赏鱼皮衣、鱼具、桦树皮制品及木雕工艺品等,然后自由参观民区建筑(如假山、水池、图腾等);午餐后,结束愉快之旅! 四、赫哲族风情园的形象塑造 1、赫哲族风情园的行为形象: 政府行为:当地政府组织各种活动来提升赫哲族风景园形象,以此增加关注度;防止各种恶性事故的发生保证游客的人身和财物的安全等。 景区服务行业行为规范:强调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微笑的 服务、抓好管理监督。 本地居民行为规范:大力推广普通话,礼貌用语,所有员工挂牌持照上岗,微笑服务,并做到价格公道,宽厚待客。充分体现哈尔滨人的勤奋、好客。 2、赫哲族风情园电子形象:

九下音乐 第三单元《乌苏里船歌》【教案】

《乌苏里船歌》欣赏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乌苏里船歌》,了解赫哲族人民的生活风俗习惯,拓展学生的音乐视眼,并由衷的对劳动人民的智慧发出赞叹之情。 2、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形式与效果,感受歌曲的和谐美和丰满性。 3、欣赏歌曲《我的家乡多美好》,体会赫哲族民歌与其生活劳动的关系,并对比这两首歌的旋律,知道民歌与歌曲创作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对船歌的形式和效果有进一步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请哼哼这首歌,想想歌曲描绘了孩子们怎样生活? (孩子们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愉快歌唱。) 2、这歌是谁写的? (是乔羽作曲,刘帜作词而成的。) 3、在我们学唱的歌曲中有的并不是由词曲家创作的,而是人们在长期劳动与生活中创作,并在世代的口头流传中得到加工演变而成的。这样的歌曲叫民歌。 二、欣赏歌曲《乌苏里船歌》 1、初听录音 这不,有一群人唱着歌来了,请听一听歌曲情绪怎么样? 2、复听录音 (1)他们在唱什么,生活是怎样的?我们一起看着谱子来听一听。 (他们在唱乌苏里江。他们在唱在江里捕鱼。在他们在歌唱美好的生活。)(2)他们的劳动场所在哪儿? (江里。)

(3)这是什么江? (是乌苏里江。) (4)点题 对了,所以我们今天要欣赏的歌曲就叫做《乌苏里船歌》。 在美丽的乌苏里江边生活着勇敢聪明的赫哲人民,赫哲族是我国最小的民族,据统计现在有4600多人口,捕鱼和狩猎是赫哲人衣食的主要来源。有句话是这样来形容他们的:鱼皮制衣酒敬神,狗拉雪橇赫哲人!) 3、介绍歌曲背景 这是一首根据赫哲族民歌为素材创作的歌曲,从60年代以来一直传唱不衰。 4、分段欣赏 歌曲可以分三段,下面我们来分段欣赏一下歌曲,感受一下歌曲声段之间的配合和变化。 (1)前奏 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竹笛) 前奏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自由回答) 带有颤音的和迂回起伏的瑟音的前奏引子,先声夺人的勾勒出一幅乌苏里江清晨烟波浩淼,安逸宁静的恬美画面。 (2)引子 A、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 (赫哲族的人们来到了江上“阿朗赫赫尼哪”的呼唤,更使人感到晨曦未散,迷蒙的水雾扑面而来。) B、一起来唱一唱“阿朗赫赫尼哪” C、听录音,歌曲里的“阿朗赫赫尼哪”有什么特点。 (一次高一次低。)

赫哲族传统乐器改良述略

摘要:赫哲族传统乐器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口弦和萨满仪式中所用的击节乐器萨满鼓。在当代社会,虽然这两样乐器都失去了传统社会的实际功能,可出于文化符号的考虑和艺术表演的需要,它们都在悄然发生着形制和功能上的变化,这无疑是一种良性改革,本文针对笔者所见,略作综述。 关键词:赫哲族传统乐器;口弦;萨满鼓 1 口弦乐器概述 口弦这件小型乐器,在我国古代文献中被称作“口琴”。我国各少数民族中口弦并不鲜见,也都有自己的称呼,如彝族叫“洪洪”,傈僳族叫“玛哥”,白族叫“毕协”,傣族叫“拜”,景颇族叫“掌共”,佤族叫“合朗”,拉祜族叫“阿沓”,羌族叫“阿珠”,锡伯族叫“玛肯”,独龙族叫“芒锅”,高山族称“嘴琴”。 口弦的品种较多,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有竹制和金属制两种;根据簧片数目的不同,有单片弦和多片弦;因演奏方法的不同,又有用手指弹拨和用丝线抻动的口弦。口弦的演奏方法有用手指拨动和抻动两种,分别流行于不同的地区。演奏口弦时,左手拇指和食指夹住弦柄,多片弦则使其呈扇形,将簧舌部分置于两唇间,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来回拨动口弦尖端,引起簧舌振动,便发出明亮的叮咚之音。另外的一种抻动口弦,在每个簧片的尖端系有一条丝线,演奏时将线头套在右手指上,以指牵线使簧片振动发音。演奏者利用双唇向前突出呈筒状增加共鸣、扩大音量,并借以口型交换和控制呼气等方法,变化出不同的音色。 2 赫哲族口弦 赫哲人将口弦琴称作“空康吉”,由金属材质折成外壳,中间有细长的钢片,含在口里演奏。口弦琴琴盒形似小鱼,形如“丁”字,两端饰彩线,平时放置鱼形木雕琴盒中。琴身有中指那么长,现在都是用钢片弯曲成外壳,中间嵌上细长的钢簧制成,放在唇齿间吹奏,同时用手指拨弦。用它既能吹出欢快的曲调,又能吹出悲哀的调子,姑娘、小伙儿常常用口弦琴来传递心声。赫哲族口弦属于弹奏乐器,它的发声原理是:用口腔做共鸣,依靠口腔与舌的变化改变音色,同时用手指拨动琴弦。它的演奏方法是:用左手的大指、食指、中指握住口弦圆柄部位,用牙齿顶住琴身,用嘴唇包住琴身尾部,右手食指向后方拨动簧片。 第八届赫哲族乌日贡大会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吴明新老人将赫哲族口弦加以改良,经过30多次的试验、改装、制造,他自认为能够演奏旋律,这一效果的实现实际上是依靠口腔的空间变化得以实现的,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次勇敢的尝试和突破。改良后的琴体为铜质结构,甚至构成了系列成品样式,增加了双簧口弦琴、三簧口弦琴。 3 萨满鼓概述 温特,汉译“神鼓”。历史上,温特在赫哲人的生活中不仅作为祭器使用于萨满祭祀仪式中,也作为乐器在民间流传。温特,是赫哲族萨满祭祀仪式中的标志性乐器。 3.1 温特的传说 在赫哲人那里,鼓声的象征意义最为古老的解释是“雷”。萨满借助于雷的力量,驱魔逐妖、惩恶扬善。温特还是萨满的运输工具,它象征着船或马。凌纯声在松花江下游考察赫哲族时搜集的《一新萨满》故事中,就记载了一新萨满过河无桥遇阻,将手中神鼓抛入河中变为一艘小船而得以过河的故事。 3.2 温特形制 赫哲族温特为木框,以狍皮或鱼皮蒙制并用鼓槌击打的单面鼓。温特,是赫哲族萨满的象征。从田野考察的情况来看,赫哲族萨满的温特形制最为独特,无论是从造型上还是材料上,都很古朴、奇特,较多保留了渔猎经济时代的原始风格。 (1)圆弧――长方形萨满鼓。鼓身很大,口上下呈圆弧状,鼓身左右为直线形,鼓面中间有明显的接缝痕迹;其尺寸接近于近代民族学者较早的记述,纵径为52~77cm,横径为40~

(公开课设计)新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乌苏里船歌欣赏》教学设计

新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乌苏里船歌欣赏》教学设计 《乌苏里船歌》是一首以东北赫哲族民歌为素材创作的歌曲,从60年代诞生以来一直传唱不衰。这课欣赏的是由男高音唱的《乌苏里船歌》,歌曲为ABA的曲式结构,带有颤音的长音和迂回起伏的瑟音的引子前奏,先声夺人地勾勒出一幅乌苏里江清晨烟波浩渺、安逸宁静的恬美画面。“阿郎-赫呢哪”的呼唤与紧接的回声模仿,虚实相同,更使人感到晨曦未晞,迷蒙的水雾扑面而来。两小节间奏跌宕摇曳,宛如一叶扁舟翩然而来,人们仿佛看到勤劳的赫哲族渔民傲立船头,手执双桨在引吭高歌,朴实而明快地表现了他们对新生活、对祖国山河由衷的热爱和赞美。尾声是引子的再现,犹如拉近的镜头又慢慢地拉开,满载鱼虾和欢乐的渔船冉冉远去。全曲既充满诗情画意,又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崭新的时代气息。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乌苏里船歌》,了解赫哲族人民的生活风俗习惯,拓展学生的音乐视眼,并由衷的对劳动人民的智慧发出赞叹之情。 2、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形式与效果,感受歌曲的和谐美和丰满性。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对船歌的形式和效果有进一步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请哼哼这首歌,想想歌曲描绘了孩子们怎样生活?

(孩子们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愉快歌唱。) 2、这歌是谁写的? (是乔羽作曲,刘帜作词而成的。) 3、在我们学唱的歌曲中有的并不是由词曲家创作的,而是人们在长期劳动与生活中创作,并在世代的口头流传中得到加工演变而成的。这样的歌曲叫民歌。二。欣赏歌曲《乌苏里船歌》 1。初听录音 这不,有一群人唱着歌来了,请听一听歌曲情绪怎么样? 2。复听录音(1)他们在唱什么,生活是怎样的?我们一起看着谱子来听一听。 (他们在唱乌苏里江。他们在唱在江里捕鱼。在他们在歌唱美好的生活。) (2)他们的劳动场所在哪儿? (江里。) (3)这是什么江? (是乌苏里江。) (4)点题 (对了,所以我们今天要欣赏的歌曲就叫做《乌苏里船歌》。 在美丽的乌苏里江边生活着勇敢聪明的赫哲人民,赫哲族是我国最小的民族,据统计现在有4600多人口,捕鱼和狩猎是赫哲人衣食的主要来源。有句话是这样来形容他们的:鱼皮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