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家-戴安邦

中国化学家-戴安邦
中国化学家-戴安邦

中国化学家-戴安邦

中国化学家-戴安邦戴安邦1901年4月30日出生于江苏省镇江丹徒县南乡丘陵地区的农村家庭。家有少量土地,童年即随家人在地里劳动,而收获有限,当地乡民生活均甚贫苦,故后来学农有改进农村之意。

1906—1911年,戴安邦入私塾,读完《三字经》、《二十四孝》、《四书》、《诗经》等书,打下了深厚的文言基础。1912年入镇江润州中学,接受新教育。所学课程除国文、英文、数、理、化外,尚有中外地理和中外历史,遂产生振兴国家民族的志愿。1919年夏,“五四”运动发生,镇江虽是工商业小城,但有外国租界和商店。为响应北京和上海的爱国运动,各界发起抵制日货。他积极参加,并组织同学上街宣传。1919年9月,戴安邦考入金陵大学学习农科,先入预科,但到第二年下学期学费困难,几致辍学,幸好南京成美中学要聘请一位化学和物理教员,由于他的学习成绩优异,被介绍去该校兼课,半工半读,大学学习得以继续。两年预科毕业,即将转入正科。因农科各科的田间实习频繁,而且时间因天时而不固定,学农与半工半读不能兼顾,故不得不放弃学农,改学在中学教的理科化学。他在中学教学,认真备课,努力做好每个教学环节,特别重视直观教学,讲课借用大学的仪器做示教实验,因此他的教学效果很好,深

受学生的欢迎,也为学校的领导赞许和支持,不久即拨给经费购置理化实验器材,成为当时具有理化实验设备的极少数中学之一。1924年6月他大学毕业,获理学士学位,因学习成绩全部优秀,荣获金钥匙奖。同年他留校,先担任普通化学的实验室教学,继兼任有机分析和食物分析等课助教。1926年升任讲师,讲授普通化学课。20年代初,半官方的学术组织“中华教育改进社”兴起了一个改进中国教育的

运动。1925年起,该社在清华大学开办化学教师暑期讲习班,开设实验课,讨论化学教学法。1926年夏他参加该班讲习,对他后来重视实验教学和化学教学法起了重要作用。

1928年戴安邦获中国医学会奖学金赴美国纽约哥伦比

亚大学化学系深造,由于勤奋刻苦,每门功课成绩均优,次年6月获硕士学位,并于12月被选为美国荣誉化学学会会员,荣获金钥匙。又被选为美国荣誉科学学会会员,再度荣获金钥匙。通过博士生预试,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胶体化学家托马斯(A.W.Thomas)教授,用配位化学观点进行“氧化铝水溶胶的研究”。戴安邦充分发挥自己扎实的化

学功底和精湛的实验技术,使论文工作很快有了创造性的结果。导师称这是他遇到过的最好的博士生。1931年6月,戴安邦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一经在美国化学会志发表,就受到学术界的瞩目,在1934年出版的A.W.托马斯著

《胶体化学》和1956年出版的拜勒(J.C.Bailer)主编的《配位化合物化学》中均直接引用这篇博士论文的研究结果。

1931年9月,戴安邦回国任金陵大学副教授,1933年任教授。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全力投入成立化学组织和出版化学刊物的工作。1932年8月中国化学会在南京成立,戴安邦是发起人之一。1934年1月,中国化学会《化学》杂志(《化学通报》前身)创刊,他任总编辑兼总经理。他在创刊号中撰文呼吁:“吾国之贫弱已臻极点。富国之策,虽不止一端,要在开辟天然富源,促进生产建设,发达国防工业,而待举百端,皆须化学家之努力。”作为一名中国化学家,以后他就是本着这种精神身体力行的。他主持《化学》刊物17年,为普及化学教育,提倡化学研究和推广化学应用做出了重大贡献。

1933年起金陵大学理学院举办理科教师暑期讲习班,每年他都担任化学讲师,讲授化学教授法。1936年应福建省之邀,到该省暑期教师讲习班讲课。

1937年11月日本侵华战火蔓延江南,戴安邦随金陵大学西迁成都。由于战争的影响,当时仪器药品奇缺,实验教学已难以维持。1940年初,他为四川省教育厅创办了“四川省科学仪器制造所,”并兼任该所副所长,负实际责任。在人力物力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大量生产中学化学、物理和生

物教学所需的仪器、药品、模型和标本等,使该省和部分邻省学校的这三门课程的实验工作在物资匮乏的战争年代里

得以维持,他还结合实际条件编写实验教程,由四川省教育厅出版。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7年8月,戴安邦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伊利诺大学分析化学系,主要研究无机沉淀的晶化作用,应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制成样品的晶体结构,并阐明了磷酸铬的多晶现象。该系系主任克拉克(G.J.Clark)教授对他颇为欣赏,一年后欲挽留他继续工作,戴安邦则介绍他的学生代替,自己按期回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戴安邦继续在金陵大学以及院系调整以后的南京大学任教。他除了担任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外,还担任许多行政和社会工作。他先后任校工会主席,江苏省科协副主席,金陵大学理学院院长和化学系系主任,南京大学化学系主任,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所长,《高

等学校化学学报》副主编,《无机化学学报》主编,中国化

学会常务理事,高校理科化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兼无机化学组组长,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等职务。由于他对我国化学事业的卓越贡献和学术成就,1978年荣获江苏省劳动英雄称号,同年12月被聘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化学组组员,1980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

学院化学学部委员,1981年6月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理学学科评议组成员。

重视教学法研究和实验教学,培育了几代化学人才

从1921年他在南京成美中学踏上讲台至今70年,他所讲各课,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每一堂课,中心是什么,怎样让学生掌握重点,都成竹在胸。授课时,他总是先从事实出发,或表演示教实验、或讲授化学历史故事、或表列实验数据,以启发学生自觉有效地进行学习。他语言生动,深入浅出,条分缕析,生动活泼,总能抓住学生的心理,所以课堂秩序井然。学生和教师都反映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学到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在美国从事造纸工业的30年代的学生郗公铭在给他的信中有这样一段生动的描写:“每当回忆自己的青年时代,都要想起1937年您教授无机化学课的情景,您只带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写一个化学反应式,然后提问题让我们思考,启发大家自由讨论。被提名发表意见的学生有的马上作出反应,答不出的你也不留难。从此我努力参阅资料,准备下一堂课的讨论。当然,最精彩的是下课前五分钟,在透彻地讨论以后,您做一个简单的结论,画龙点睛,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您不仅传授我们知识,而且引导我们如何追寻知识,这使我们终生受益。”

戴安邦不仅在教学上有突出的成就,而且在教学理论上也有

重要贡献。80岁以后,壮心不已,孜孜不倦地写出一些教学方面的文章,供后人借鉴。1983年在全国无机化学教学讨论会上,针对国内高等学校化学教学的缺点发表“基础化学教学启发式八则”一文,认为目前只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法应予废止,因为这种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必须采用启发式。至于如何进行启发教学?他归纳为:“引导学生有学习要求,诱导和启发学生始终专心,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使教学符合认识规律举一反三,学思结合,重视实验教学,重视教学的思想性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等八条。”他以内涵相似的两句名言说明启发式的重要性,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和“孬教师给人奉送真理,好教师教人发现真理”。他这篇论文的意义当然不止于提倡启发式,其更深一层的内涵是:如果一名教师认为只要掌握专业知识就可教好一门课,这是不够正确的,因为教师尚须掌握教学规律,并按此规律进行教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较好的效果,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

早在1934年,他就在《科学教育》杂志上提出:“科学教学不单只传授知识,而要进行全面的教学,包括人的科学思想和品德的培养。”这反映了他早期的教书育人的思想,如今经过数十年的实践,已总结成“全面的化学教育和实验室教学”一文(《大学化学》1989年第一期)。他认为:“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学要求既

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更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学生在化学实验室中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训练由实验解决化学问题,使各项智力因素皆得以发展,故化学实验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

在戴安邦70年的教学生涯中,一贯重视教学法研究,上述两文只是他的重要著作。在两文发表以后,引起国家教委的重视和许多化学教师的强烈反响,纷纷组织学习。有的教师来信说:“由于该文可作为我们教师的座右铭,终生受用,我已经把它背下来了。”影响之深,可见一斑。

过去我国高校的化学教材,在中华民国时期用英美课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用翻译的苏联教材,均不能适应培养我国化学人才的需要。1956年戴安邦接受教育部下达的主持编写高等学校无机化学教材的任务。作为主编,他和我国著名的无机化学家尹敬执、严志弦和张青莲四人编写出我国第一部无机化学统编教材《无机化学教程》,该书开宗明义

的第一章阐述化学的起源是金丹术,而金丹术的发生和发展,我国均为先驱。当然近代化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产生于西方。接着就叙述学习化学和化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即由实验观测而得的化学感性认识,经推论而得的理性知识。化学内容包括感性知识的化学事实和理性知识的化学定律和学说。以后各章即根据理论分别讨论各类无机物及其性质和结构。摒弃

了当时苏联教材中普遍存在的“新生态”等陈旧概念。该书于1958年由高教出版社出版后,受到读者极大的欢迎。以后多次重印,1964年出第二版,1972年第15次印刷改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这套教材至今仍然是我国公认的重要的化学基础教材和参考书。

戴安邦除了主持和亲自编写教材和参考书外,还组织和支持中青年教师编写、编译书籍。在他倡导下,南京大学化学系近年来已出版各种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十多部,许多书中都浸注了他的心血。

戴安邦一贯重视实验教学,他认为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学习化学特别需要从实验入手。化学的感性知识主要靠化学实验提供,而且化学课的实验作业主要是学生的实习活动,他们始终应处于主动积极地位,在实验室里他们能学习各种动手的技能,更训练由实验结果求得的结论,解决问题,即由感性认识求得理性知识的能力。他把近年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奖的奖金、稿费和海外学生出于对老师的关心给他的赠礼作为基金,于1985年设立:“学生实验优秀奖”,每年表彰应届化学系本科毕业生中实验成绩优秀的学生,到1991年为止,已进行了七届评选,共有53人获奖。鉴于学生在实验室教学中所受教育的质量又有赖于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器材、设备等条件,故于1989年又设立“化学实验教学先进奖”,奖励化学实验教学先进的教师和从事化学实验教

学管理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他这种一心为化学教育作奉献的精神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值得我们弘扬与学习。

开拓中国的配位化学研究

配位化学是在无机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涉及的内容已远远超出经典无机化学的范围,成为当今化学学科的前沿领域之一。早在20年代末,戴安邦就以配位化学的观点进行高价金属羟化物水溶胶的研究。50年代末,他看到了经典无机化学的现代化,新型配合物的大量涌现以及这些化合物结构和反应机理研究的成功,特别是配位场理论的创立,使得维尔纳配位理论有了新的发展。他请来苏联专家,广罗全国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的一些优秀的无机化学教师,在南京大学创办了几十人的全国络合物化学(现名配位化学)讲习班,为我国培养了一代配位化学的学术带头人或骨干力量。以后他连续几年亲自为化学系本科高年级学生开设“络合物化学”课程,还指导助手开设实验课。

经国家批准,1963年他创建南京大学络合物化学研究室,并于1978年扩建为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1988年又创建了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1987年7月第25届国际配位化学会议在南京召开,这是一次有44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共约1000人参加的化学盛会,戴安邦被推举为大会主席,苏联科学院普通及无机化学研究所给他颁发了秋加也夫(Чугаев)奖章,以表彰他在配位化

学方面的贡献。经戴安邦的倡议和指导,1989年12月全国第一届配位化学会议在南京大学召开,有300多人参加会议,提交学术论文500多篇。维尔纳生前母校瑞士苏黎士大学为大会赠送了维尔纳的肖像。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徐光宪在开幕式上说:“我们要同舟共济,把我国配位化学水平搞上去。所谓舟,就是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可见今天的南京大学已成为我国配位化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基地。

从实际挖掘选题,进行与生产相关联的基础理论研究

早在1934年,金陵大学就成立了化学研究所,戴安邦任主任,讲授胶体化学、高等无机化学等课程。研究所自成立至抗日战争胜利十余年中,共收研究生20余人。当时金陵大学是经教育部核准授予理学硕士学位的最早的大学之一。金陵大学化学研究所的一位首届毕业生接受部颁的硕士学

位证书为天字第一号,表明他是当时获得化学硕士学位的第一人。根据戴安邦对于科研的选题见解,化学研究所于1935年即受江苏省建设厅委托,从事江苏土壤肥力的调查研究,以应农业建设的实际需要,根据农产品的种类产量和土壤分类,将江苏省划分为若干代表区,在各区的16个县采集土样203种,经分析综合后,编辑成《江苏土壤肥力》一书,由江苏建设厅出版。该书提出的因地制宜施肥方法,对促进农业的发展很有意义。

抗日战争期间,金陵大学于1938年迁至四川成都。不久

就接受四川省农业改进所的委托,研制碱式碳酸铜。四川北部山区农田小麦遭受黑穗病毒害严重,碱式碳酸铜为防治该病害的特效药剂。化学研究所即研究成功从废旧铜材料制得高纯度的碱式碳酸铜细粉并以实验室规模进行生产,交省农业改进所发售给农民,川北严重的小麦黑穗病得以制止,挽回农民的重大损失。一年余时间,共生产2000多公斤,后需要量日增,即将制法交给省农业改进所生产。因该任务而进行的基础研究,如金属铜的氧化溶解反应的速度、碱式碳酸铜沉淀的晶化研究成果均在中国化学会志上发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在确定科学研究方向时着重理论联系实际,他说过:“科学家到生产实践中去找研究课题,把我国现代化建设搞上去是当务之急,但同时要求对其中有关的基础理论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再回到实际中去,使生产不断改进和革新。这样实际问题既能得到解决,基础理论也增加了内容,对学科发展也有所贡献”。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硅酸聚合作用理论”就是从研究实际任务开始的。1955年西北黄土高原土壤加固研究工作要求找出影响硅酸胶凝材料作用的因素。这是一个古老的课题,国际上已研究了一个多世纪,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但多为片面、分散的结果,不少甚至互相矛盾。当时南京大学在科研方面的设备条件还不理想,戴安邦却欣然承担了这个课题,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接受的第一

个从实际中来的科学研究任务。他带领助手和学生较全面地研究了酸度、浓度、温度和外加盐等因素对硅酸聚合作用的影响,根据所得结果提出了一个较全面的“硅酸聚合作用理论”。它首次统一说明了各种因素对硅酸聚合而成凝胶作用的影响,尤其是酸度的影响,提出在溶液中硅酸负离子因酸度增加,而形成中性分子和正离子:

硅酸聚合是依两种不同的机制进行的,在碱性或中性溶液中,主要是硅酸分子和硅酸负离子的氧联反应,由单酸形成双酸,双酸又以氧联反应生成多酸,继续反应以至胶凝。在酸性溶液中主要是硅酸分子和硅酸正离子的羟联反应,单酸形成双酸,双酸继续以羟联反应生成多酸直至胶凝。根据这两种机制导得硅酸胶凝时间与溶液pH的关系的动力学公式。这个理论统一而定量地说明了溶液中各种因素与硅酸聚合而成

凝胶的速度的关系,并由电泳实验证明了硅酸正离子的存在。更可贵的是在极酸溶液中理论预言的最高速度点也由实验

证实。由实验结果还求出了上述硅酸离解常数К0、К1、К2的表观值和真实值。这些均表明硅酸聚合作用理论的正确性和先进性,是对硅酸及其盐的溶液化学的一个重要贡献。迄今硅酸的研究论文已发表30余篇,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评价,该理论及数据已被引用于国外专著及一些国际性手册中。这个理论已为硅溶胶生产、建材、铸造、电能贮存、萃取分离和硅肺发病机制等有关硅的实用领域提供理论依

据,对生产和科研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成果被选入国家科委组织编撰的《中国基础研究百例》一书(北京能源出版社,1990年),还被南大校刊誉为“植根生产实践的科研之花”。

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的“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研究”课题,其远景目的是为改变高温、高压以达到在较温和条件下合成氨,也是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课题,其中也包括着合成机理等基础理论问题。戴安邦亲自参加调研,动手实验,在1973年全国固氮会议上,从实验和理论上指出当时国际上流行的“铁催化剂为电子授受体(EDA)”的不正确的概念,提出α-铁原子组成的中心起主要作用的看法,他与同事们对氮、氢及所研究的金属钾-活活性碳-铁类催化剂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终于在1975年提出了合成氨催化剂活化氮中心的七铁原子簇模型,受到同行的赞许。

多价金属离子水解聚合形成多碱的研究又是一个理论联系

实际的例子。邮电部在南京的器械四厂为生产全塑电缆需进口的一种碱式铬(Ⅲ)盐偶联剂,交由南大化学系研制。戴安邦即组织人员进行调研、研制,很快成功,经鉴定后投产,取代了进口品,对我国通讯电缆现代化作出了贡献,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为阐明铬离子水解聚合的机理,他亲自制定实验方案,用静置平衡pH法代替传统的连续滴定pH法,因为惰性的三价铬离子水解聚合反应极慢,一个

样品达到平衡有时要一个月时间,尽管自50年代起国际上对几乎所有的多价金属离子的水解聚合作用都经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但对铬离子的水解作用的精确资料则很缺乏。戴安邦等测定了铬离子在不同条件下水解聚合反应平衡共

5000多个数据,经计算机用自编程序处理,求得二聚到四聚铬离子的不同组成的形成常数的准确值,并发现当时已确定的“根十节”理论只在一定范围内有条件的适用于铬离子

的水解聚合作用。该法继又应用于稀土金属离子水解作用的研究,所得结果除验证三分组规律外,又从而导出有效核电荷、离子半径与水解常数间的经验方程。这些多价金属离子水解聚合研究结果均在国内外核心杂志上发表,荣获1987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戴安邦既重视生产实际中的问题,也注意国际配位化学的研究动向,及时开拓新兴学科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无机化学和生物学交叉而形成的生物无机化学是近年配位

化学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在他指导下的“铂配合物抗癌作用及机理研究”课题已进行了多年,首先系统地研究了已有铂配合物的抗癌活性、毒性及结构之间的定量关系,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的铂化合物,从中发现一种铂配合物其活性与现在采用的顺铂相当,而毒性则较低,已在临床试验中。在顺铂的作用机理方面,发现不仅能与癌细胞DNA同股两个相邻鸟嘌呤的N7N7形成链内交联且能与两个鸟嘌吟的N

7N1结合,以形成链内交联。这种交联比前者更可能是顺铂阻断DNA复制的机制。课题的研究已在国内外学报发表论文20余篇,荣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近代配位化学要求和结构化学及量子化学理论密切结合,在戴安邦指导下的“新型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研究”课题组,在大量合成了金属簇合物、不对称和多核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基础上,在配合物的谱学计算和实验方法、簇合物的成键理论和低对称场的研究方面作出了不少成绩,特别是包括d轨道和f轨道的核磁共振化学位移理论方面获1987年国家

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戴安邦的治学极其勤奋,态度严谨。他总结治学经验为:“勤学习,多动手,深思考,自强不息。”他年届九旬时,仍非常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和工作,不论严寒酷暑、风霜雨雪,甚至生病住院也从不松懈。他业务功底深厚,为了把经验留传后代,笔耕不辍。对中青年教师和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爱护备至,受教育者都非常感动。例如有一位研究生用英文撰写论文摘要,他不厌其烦地指出问题,致四易其稿,最后,再从抽屉里取出他早已拟就的摘要稿给他去参考。

戴安邦作风民主,品德高尚。他奉行的格言是:“立身首要是品德,人生价值在奉献。”他自己做出了榜样,为科学的发展、社会的繁荣、祖国的进步奉献了一切。他为扶掖后进,常常付出大量的时间为他们修改论文、书稿,自己从不计较任何

荣誉和报酬。他个人经济并不宽裕,却总是把应得的稿酬和奖金留作公用。他对社会作出了很大贡献,党和政府给了他一定的荣誉和奖励。他自己却非常地谦虚地表示:“个人所受优遇有余,所做贡献不足,乃憾事也。”

戴安邦经历了清朝、中华民国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各个时期,对比今昔,感慨万分。在中华民国时期,科技人员虽努力工作,但条件缺乏,难以收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百废待兴,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现在南京大学化学系每年的毕业生数超过200人,比过去金陵大学化学系从1927年至1947年共22年毕业生总数的

131人还要多,他自1983年起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已毕业的13名,现尚有3名在攻读中,博士生论文获全国各种奖的六名,大多数博士生毕业生获得各种基金或奖学金到美、加、西德或日本做博士后研究员,其中二人已回国,在高校任职。一人已任教授.戴安邦在科学研究方面与同事协作已发表论文二百四十多篇,受到多种奖励,但绝大多数论文的研究工作是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他借用宋朝朱熹的一首“泛舟”诗表达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科学事业蓬勃发展

的喜悦心情:“昨夜春水江边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中国古代十大科学家

中国古代十大科学家 1、张衡(公元78—139 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夏村),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和《灵宪图》等。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是:“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2、张仲景(公元150 —219 )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人(今河南省邓县穰东镇)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系统地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精华,根据自己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著《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后世医学者称张仲景为" 医圣" ,奉" 伤寒" 、" 金匮" 为医经(唐宋以后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中医" 四大经典" ,张仲景一人就完成了两部。他所确立的" 辨证论治"原则,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灿烂明珠,从而使中华民族的医学独具特色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张仲景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学说哺育了世代名医,至今依然是" 道经千载更光辉". 3、祖冲之(429 -500 ),字文远,范阳遒(今河北涞水)人。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制造家。他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将圆周率(л)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即3.1415926 到3.1415927 之间。他提出约率22/7 和密率355 /113 ,这一密率值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所以有人主张叫它“祖率”。他编制的《大明历》,第一次将“岁差”引进历法。提出在391年中设置144 个闫月。推算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81481日,误差只有50秒左右。为了纪念祖冲之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将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祖桓,祖冲之的儿子,字景烁,生卒年代无可考。 祖冲之的杰出成就主要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他研究过《九章算

第三章 中国化学家

第三章中国化学家 (1) §1蔡馏生 (2) §2蔡伦(约公元63一121) (2) §3陈裕光 (3) §4戴安邦(1901-1999) (4) §5冯新德 (4) §6傅鹰 (4) §7高济宇 (5) §8高小霞(1919-1998) (6) §9葛洪(公元284一345) (6) §10何炳林 (8) §11侯德榜 (9) §12胡日恒 (10) §13黄耀曾 (11) §14黄子卿 (13) §15纪育沣 (14) §16蒋明谦 (14) §17黎乐民 (15) §18李寿恒 (15) §19刘元方 (18) §20卢嘉锡 (18) §21钱保功(1916~1992) (20) §22钱人元(1917~) (21) §23唐敖庆 (21) §24唐有祺 (22) §25王序 (24) §26王葆仁 (24) §27吴承洛 (24) §28吴学周 (25) §29邢其毅 (25) §30徐光宪 (25) §31徐寿(1818一1884) (26) §32徐喜 (28) §33杨石先 (28) §34曾昭抡 (29) §35张大煜 (29) §36张江树 (29) §37张青莲 (31) §38张子高 (31) §39张滂 (32) §40周其凤 (32)

§41朱子清32 第一章中国化学家 §1蔡馏生 蔡馏生教授生于1902年福建省泉州市人。1924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1932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 蔡馏生教授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建国以来,为中国的教育和科学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抗日战争期间,宁愿过着清贫的生活,不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工作。解放战争期间,不满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积极支持学生运动。1949年4月,看到祖国即将解放,立即中断在美国的学术工作,毅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1952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主动要求到吉林大学的前身——东北人民大学筹建化学系,蔡镏生教授长期担任化学系系主任,在工作中呕心沥血,辛勤耕耘,为化学系的创办、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 蔡镏生教授专长化学动力学。五十多年来一直从事物理化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将近代物理新技术应用于物理化学,取得丰硕成果,促进了我国实验物理化学的发展。他还长期致力于与能源开发有关的催化动力学、光化学的研究,直到晚年仍孜孜不倦地指导中青年教师、科技人员开展太阳能的光化学利用研究工作。 蔡镏生教授于1951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任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以及《化学通报》等学术刊物编委。他学风严谨,为人正直,一生献身于教育事业和科学事业。 §2蔡伦(约公元63一121) 蔡伦,字敬仲,湖南来阳县人。东汉明帝刘庄年(公元58一75)未,开始在宫掖做事。到汉和帝刘肇即位时,他做了皇帝的侍从宫官,传达诏令,掌管文书,参与军政机密大事。 蔡伦很有才学,敦厚慎重,曾多次"直谏皇帝,指出其过失。后加位尚方令,在汉和帝年间即公元97年,掌管皇宫用的刀、剑等器械,这些器械无不精密、坚固,为后世所效仿。 古时的书是相互间用绳子连接的可记载文字的竹片,纸则采用细薄的丝织品,纸贵书重,很不方便。蔡伦便动脑筋想办法,用树皮、麻头、破布、鱼网等材料制造纸张。公元105年,蔡伦将自造的纸呈给和帝,皇帝很重视。从此,世人部使用这种纸,称之为"蔡侯纸"。 安帝年间(公元114年),和帝的皇后邓太后因蔡伦久侍宫中,封他为龙亭侯。以后,蔡伦在长乐宫中专管皇帝的车马事。公元118年,皇帝见经传文章多不正规,就命刘珍和良史校订经文经书中的谬误,指定蔡伦监管他们的工作。蔡伦受窦后(汉章帝刘旭后)的微辞授意,诬陷安帝祖母宋贵人。太后死后,安帝亲自处理政务,命令蔡伦自己到廷尉处接受处罚。蔡伦蒙受耻辱,遂洗净身体整戴衣冠,自杀而死。 蔡伦的这段生平摘自被后人视为正史的《后汉书》,《后汉书》上的记载成了后人了解研究蔡伦的主要依据,然而《后汉书》是在蔡伦死后由南朝史学家范晔编撰的,相距300多年了,记载是否准确,后人有些怀疑,通过进一步研究,了解到范哗等编写的《后汉书》其大部分原始史料来自刘珍主编的《东观汉记》其中蔡伦传是蔡伦死后30年,东汉桓帝命史官曹寿、延笃为蔡伦立传,收于《东汉观记》。看来这段记载还是可信的。问题是《东仅观记》历经许多朝代,部分内容散失或有残缺,各种辑本内容不完全一样。有的辑本中的《蔡伦传》,对蔡伦造纸一说没有象范哗那么肯定。这就引起后人的种种猜疑。

中国古代建筑系列之中国古桥

中国古代建筑系列之中国古桥[21P] 中国古代建筑系列之中国古桥[21P]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发展于隋,兴盛于宋。遍布在神州的桥、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祖国的四面八方。我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关于古桥的资料很多,而且有的桥图片很精美,但我只能从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如最早的、最有影响的、最具民族风格的。桥 桥原名万安桥,位于省东郊的洛上,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宋代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工程,从北宋皇佑四年(公元1053年)至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前后历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桥全系花岗岩石砌筑,初建时桥长360丈,宽1.5丈,武士造像分立两旁。造桥工程规模巨大,工艺技术高超,名震四海。建桥九百余年以来,先后修复十七次。现桥长731.29米、宽4.5米、高7.3米,有44 座船形桥墩、645个扶栏、104只石狮、1座石亭、7座石塔。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岩石刻;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遗址;桥南有蔡襄祠,著名的蔡襄《万安桥记》宋碑,立于祠,被誉为书法、记文、雕刻“三绝”。桥是世界桥梁筏

形基础的开端,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州桥 州桥又叫安济桥,坐落在省县城南五里的洨河上。县古时曾称作州,故名。州桥是隋朝石匠春设计建造的,距今已有近1400年,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雄伟的石拱桥。州桥只用单孔石拱跨越洨河,石拱的跨度为37.7米,连南北桥堍(桥两头靠近平地处),总共长50.82米。采取这样巨型跨度,在当时是一个空前的创举。更为高超绝伦的是,在大石拱的两肩上各砌两个小石拱,从而改变了过去大拱圈上用沙石料填充的传统建筑型式,创造出世界上第一个“敞肩拱”的新式桥型。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发明。象州桥这样古老的大型敞肩石拱桥。在世界上相当长的时间里是独一无二的。在欧洲,公元14世纪时,法国泰克河上才出现类似的敝肩形的赛雷桥,比州桥晚了700多年,而且早在1809年这座桥就毁坏了。隋代著名石匠春的杰出贡献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永放光辉。卢沟桥 卢沟桥位于西南郊的永定河上,联拱石桥。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成于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元、明两代曾经修缮,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修建。桥全长212.2米,有11孔。各孔的净跨径和矢高均不相等,边孔小、中孔逐渐增大。全桥有十个墩,宽度为5.3米至7.25米不等。桥面两侧筑有石栏,柱高1.40米,各柱头上刻有石

中国化学发展史

浅谈中国化学发展史 武瞳 兰州城市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摘要:化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化学的发展史,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利用化学。化学的历史渊源非常古老,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钻木取火,用火烧煮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等等。当时只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化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而它的发展,又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 关键词:萌芽炼丹燃素定量化学化学史化学家侯德榜张青莲侯氏制碱法 化学史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化学的萌芽时期:从远古到公元前1500年,人类学会在熊熊的烈火中由黏土制出陶器、由矿石烧出金属,学会从谷物酿造出酒、给丝麻等织物染上颜色,等等。这些都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长期摸索而来的最早的化学工艺,但还没有形成化学知识,只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二)炼丹和医药化学时期:约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化学被炼丹术、炼金术所控制。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或象征富贵的黄金,炼丹家和炼金术士们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虽然他们都以失败告终,但在炼制长生不老药的过程中,在探索“点石成金”的方法中实现了物质间用人工方法进行的相互转变,积累了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条件和现象,为化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版了一些有关化学的书耕,第一次有了“化学”这个名词。英语的chemistry起源于alchemy,即炼金术。chemist 至今还保留昔两个相关的含义:化学家和药剂师。但随着炼丹术、炼金术的衰落,人们更多地看到它荒唐的一面,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正当发挥,中、外药物学和冶金学的发展为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准备了丰富的素材。 (三)燃素化学时期:从1650年到1775年,是近代化学的孕育时期。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经验的积累,人们总结感性知识,进行化学变化的理论研究,使化学成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这一阶段开始的标志是英国化学家波义耳为化学元素指明科学的概念。继之,化学又借燃素说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燃素说认为可燃物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含有燃素,燃烧过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过程,尽管这个理论是错误的,但它把大量的化学事实统一在一个概念之下,解释了许多化学现象。在燃素说流行的一百多年间,化学家为解释各种现象,做了大量的实验,发现多种气体的存在,积累了更多关于物质转化的新知识。特别是燃素说,认为化学反应是一种物质转移到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化学反应中物质守恒,这些观点奠定了近代化学思维的基础。这

中国天然产物化学家(二)

中国天然产物化学家(二) 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教研室史清文教授整理 摘要:为了使大家能更好地了解我国科学家在天然药物化学领域取得的成就,本文对近代我国著名天然产物化学家的生平及主要成就做了简要介绍。 赵守训(1922.10.20~) 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天然药物化学家、中草药学家、 药学教育家。长期致力植物化学、天然药品化学、生药学、药材学、中草药化学、 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和中草药有效成分研究,并在编写相关教材和中草药新著以 及教学方法研究上,有开拓性成绩,是我国中药、天然药物文献专家。总结出《中国本草药物化学发展史略》,为改写“天然药物化学发展史”作出了新论证;在天然药物化学学科建设及中药整理研究方面,为考证整理和充实祖国医药学宝库,推进中药现代化,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深入研究过60余种中草药,在异喹啉生物碱、三萜、二萜、黄酮等类成分方面有一定进展,鉴定出近百种具有良好活性的成分,发现新化合物130余个,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240多篇。 梁晓天(1923.7~) 1946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1946~1948年在家乡开元中学任 教。1948年赴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化学系研究生院学习。1952年获博士学位, 后在哈佛大学化学系任博士后研究员。1954年9月回国。1955年1月任中央卫 生研究院药物学系副研究员、研究员。1980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常务委员、兼化学部副主任。1982~1984年先后任北京大学和兰州大学兼职教授。兼任《四面体》、《四面体通讯》、《四面体计算机技术》、《药用植物》等杂志的顾问编委等。1993年当选为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梁晓天一生致力于药物化学和有机化学方面的研究,经过多年奋斗,引进核磁共振新技术并简化了核磁波谱中ABC和AA′BB′系统的计算方法,使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64年他编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核磁共振谱的中文著述《核磁共振解析简论》。1976年他将自己在核磁共振氢谱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编著了《核磁共振高分辨氢谱的解释和应用》。他为在我国推广和应用核磁共振技术起了开拓和推动型作用,梁晓天在其研究工作中,善于应用波谱学技术测定天然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成绩卓著。其发表研究论文达140余篇,除了核磁共振氢谱的著作外,与他人合著(译)了《仪器分析及其在生理科学中的应用》等7部书。1961年,他领导研究了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和面部神经麻痹的天然产

2019中国化学家的爱国情怀精品教育.doc

中国化学家的爱国情怀 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优秀儿女。暂且撇开以前的不谈,近代以来,有多少先进分子和志士仁人为了祖国的独立和解放,英勇无畏,不怕牺牲,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可歌可泣,又有多少先进分子和志士仁人为了祖国的繁荣和富强,呕心沥血,坚韧不拔,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同样可歌可泣。中国的化学家,为了祖国化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下面我们举例式地描述几位化学家的事迹。 中国著名化学家、化工专家侯德榜的爱国情怀令人感动。侯德榜生于1890年,他在青年时代目睹了外国列强在中国土地上的霸道行为,他认为外国列强之所以敢欺负中国,是因为他们的科学技术先进,因此,中国要想不受人家欺负,就要走“科学救国”的道路。 我国知识界的“科学救国”思想是在辛亥革命以后产生的。辛亥革命以前,中国经历了洋务运动、变法维新,但是这些都失败了。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也结束了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辛亥革命后,一方面反对列强瓜分中国的革命斗争日益高涨,另一方面中国仍然落后,国内政治局势混乱,在许多知识分子和留学生中间,尤其是在学习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中间,逐渐产生了科学可以救国的思想。他们要用他们所掌握的科学技术救国。这表示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他们要投身到救国的事业中去。因此,

对于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知识分子来说,“科学救国”的思想是一种爱国思想。“科学救国”代表了一些科学家寻求救国道路的一种想法,许多人抱着这种想法去尝试、去实践、去奋斗。他们出国留学,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并带回祖国,对发展祖国的科学技术事业起了积极作用。 诚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仅仅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是难以实现救国的愿望的。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对于中国人寻求救国的道路,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论述。他写道:“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那时,求进步的中国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向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派遣留学生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国内废科举,兴学校,好像雨后春笋,努力学习西方。我自己在青年时期,学的也是这些东西。这些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新学,包括那时的社会学说和自然科学,和中国封建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旧学是对立的。学了这些新学的人们,在很长的时期内产生了一种信心,认为这些东西很可以救中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①历史已经证明,在旧中国仅仅依靠科学是救不了国的。但是,对于那些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们的“科学救国”的爱国热

中国化学十大牛人

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不断增加,中国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 个人感觉以下10人在化学领域年富力强,所作工作都属国际水平,国内领先。由于个人学 识有限,观点难免有失偏颇,还请见谅。加之不同研究领域不好作出比较,本人主要参考 依据是其所发文章,及其引用次数,排在后面的几位尽管还不是院士,所发IF> 5.0的pape r基本也都有30篇左右, 国内同一水平的学者应该还可以找出一些,但要明显高出这10人的恐怕没有几位。纯属一 家之言,还望各位大仙指正! No.1 侯建国院士——中国科技大学(选键化学) 他的工作国外同行比较关注,作了副校长依旧发science,鱼和熊掌他兼得了! No.2 李灿院士——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催化化学) 天才出于勤奋,科学乐在其中! No.3 麻生明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机所(金属有机化学) 他是在两家权威杂志上《Chemical Reviews》,《Accounts of Chemical Res earch》都 撰写过文章的的唯一大陆学者,最年轻的院士。 No.4.吴奇院士——香港中文大学(高分子化学) 美国物理学会会士,他2003年评上院士时,有130篇文章的IF>3.0 No.5 吴云东院士——香港科技大学(理论有机化学) 50多篇jacs,05年上的院士应该没有人不服吧! No.6 高濂——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无机材料化学) 他是大陆仅有2位论文被高频引用的学者之一。不晓得为什么就是上不了院士。 No.7 李亚栋——清华大学(无机化学) 他是正宗本土培养的青年才俊,土鳖可以做的比海龟更为出色

No.8 赵东元——复旦大学(分子筛材料) 已经是全国劳模,明师出高徒。与当年哈佛同门杨,冯等人相比,只有他选择了回国。 No.9 江雷——中科院化学所(界面材料化学) 很年轻就坐上863首席,不仅仅是血气方刚。化学所第一牛人。 No.10 杨丹——香港大学(生命有机化学) 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中国十大名桥.

中国十大名桥 中国十大名桥 1、卢沟桥位于北京广安门西南10千米。建于1189年,是一座联拱石桥,长约265米,有241根望柱,每个柱子上都雕着狮子。 卢沟桥亦作芦沟桥,亦称永定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上,距离北京市中心约15公里。该桥因跨越卢沟河(今永定河)而得名。卢沟桥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多涵孔圆弧拱桥,弧拱跨度为11米,扁平率为0.69。由于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对卢沟桥有详细的记述,卢沟桥在欧洲被称为马可·波罗桥。 2、广济桥位于广东潮洲东门外,是我国古代一座交通、商用综合性桥梁,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开关活动式大石桥,有“一里长桥一里市”之说。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为古代闽粤交通要津。以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的独特风格,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著名古桥。古人有“到潮不到桥,枉向潮州走一遭”之说。桥梁专家茅以升曾撰文指出:广济桥“中有一段,用船只连为浮桥,可以解开,让出航道,成为可分可合的活动桥,是我国桥梁史上的一个特例。”桥

上形式各异的亭台楼阁是该桥的一大奇观,因兼作经商店铺,故有“廿四楼台廿四样”、“一里长桥一里市”之美称。 3、五亭桥位于杨州瘦西湖内。桥基为12条青石砌成大小不同的桥墩;桥身为拱卷形,由3种不同的卷洞联合,共15孔,孔孔相通,亭亭之间的廊相连。 五亭桥位于我国江苏省扬州市,五亭桥建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是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的。“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桥洞正侧凡十有五。”建筑风格既有南方之秀,也有北方之雄。中秋之夜,可感受到“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的绝妙佳境。 4、安平桥位于福建晋江安海镇。桥面由7条大石板铺成,桥头有六角五层砖构宋塔一座,为中国古代最大的梁式石桥,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 平安桥位于福建晋江安海镇,是我国现存古代最长的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历时十四年告成。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该桥是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桥,也是我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1961年安平桥成为国家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5、赵州桥位于河北赵县的河上,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面宽10米,两侧42块模仿板上刻有龙兽状浮雕。 赵州桥,又称大石桥、安济桥,是位于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洨河上的一座石拱桥,设计者是隋代杰出的工匠李春,

中国化学家-戴安邦

中国化学家-戴安邦 中国化学家-戴安邦戴安邦1901年4月30日出生于江苏省镇江丹徒县南乡丘陵地区的农村家庭。家有少量土地,童年即随家人在地里劳动,而收获有限,当地乡民生活均甚贫苦,故后来学农有改进农村之意。 1906—1911年,戴安邦入私塾,读完《三字经》、《二十四孝》、《四书》、《诗经》等书,打下了深厚的文言基础。1912年入镇江润州中学,接受新教育。所学课程除国文、英文、数、理、化外,尚有中外地理和中外历史,遂产生振兴国家民族的志愿。1919年夏,“五四”运动发生,镇江虽是工商业小城,但有外国租界和商店。为响应北京和上海的爱国运动,各界发起抵制日货。他积极参加,并组织同学上街宣传。1919年9月,戴安邦考入金陵大学学习农科,先入预科,但到第二年下学期学费困难,几致辍学,幸好南京成美中学要聘请一位化学和物理教员,由于他的学习成绩优异,被介绍去该校兼课,半工半读,大学学习得以继续。两年预科毕业,即将转入正科。因农科各科的田间实习频繁,而且时间因天时而不固定,学农与半工半读不能兼顾,故不得不放弃学农,改学在中学教的理科化学。他在中学教学,认真备课,努力做好每个教学环节,特别重视直观教学,讲课借用大学的仪器做示教实验,因此他的教学效果很好,深

受学生的欢迎,也为学校的领导赞许和支持,不久即拨给经费购置理化实验器材,成为当时具有理化实验设备的极少数中学之一。1924年6月他大学毕业,获理学士学位,因学习成绩全部优秀,荣获金钥匙奖。同年他留校,先担任普通化学的实验室教学,继兼任有机分析和食物分析等课助教。1926年升任讲师,讲授普通化学课。20年代初,半官方的学术组织“中华教育改进社”兴起了一个改进中国教育的 运动。1925年起,该社在清华大学开办化学教师暑期讲习班,开设实验课,讨论化学教学法。1926年夏他参加该班讲习,对他后来重视实验教学和化学教学法起了重要作用。 1928年戴安邦获中国医学会奖学金赴美国纽约哥伦比 亚大学化学系深造,由于勤奋刻苦,每门功课成绩均优,次年6月获硕士学位,并于12月被选为美国荣誉化学学会会员,荣获金钥匙。又被选为美国荣誉科学学会会员,再度荣获金钥匙。通过博士生预试,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胶体化学家托马斯(A.W.Thomas)教授,用配位化学观点进行“氧化铝水溶胶的研究”。戴安邦充分发挥自己扎实的化 学功底和精湛的实验技术,使论文工作很快有了创造性的结果。导师称这是他遇到过的最好的博士生。1931年6月,戴安邦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一经在美国化学会志发表,就受到学术界的瞩目,在1934年出版的A.W.托马斯著

中国最美十大古桥

中国最美十大古桥 哈喽,小表呗们周末愉快 又到了一周的科普时间啦 前排的童鞋坐正了 不要影响后排睡觉的童鞋 后排睡觉的童鞋不要打呼噜 不能影响到前排吃零食的童鞋 伟大的旅行家南小野曾经说过 这世上本没有桥,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桥 童鞋们知道是哪些吗? “卢沟桥”因“七七事变”的一声枪响,永远载入史册。卢沟桥的风景再美,永定河的水再清,在中国人心中总还是痛苦的。卢沟桥原名广利桥,距京城30余里,是离京送别之地,因此很容易让人想起唐诗里反复吟咏的「灞桥」,有一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凄苦情结。 卢沟桥上的石狮子--数不清,这是当地的歇后语,以前数不清,现在离真实更远。古旧的狮子,犹如卢沟桥的饰物,古拙与灵动之间,最恰如其分体现一种悠远深长的气度韵味。

有道是:「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趟。」但凡到潮州,一定会去瞧瞧韩江上的广济桥。 广济桥以其「一里长桥一里市」的独特风格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茅以升先生称之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专家称它为「梁舟式结构」。不过站在桥头,向对岸一瞥,一切也就一目了然了。 五亭桥是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它不但是瘦西湖的标志,也是扬州城的象征。 五亭桥位于瘦西湖的中部,五亭桥上有五个亭子,中间一亭突起,周围四亭对应坐落,从空中鸟瞰恰似一朵美丽的莲花绽在瘦西湖中央,远翘白塔,夕阳的余晖下,熠熠生辉,船娘划桨留下的波痕泛起了片片涟漪,若是碰巧,几只白鹭闯入画中,就算至美了。 五亭桥的桥墩由12大块青石砌成,形成厚重有力的「艹」字型桥基。建筑风格既有南方之秀,也有北方之雄。难怪茅以升这样评价:中国最古老的桥是赵州桥,最壮美的桥是芦沟桥,最具艺术美的桥就是扬州的五亭桥。 面对这座中国最古老的石拱桥,距今1400多年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你能从它苍老的面容上读出一些什么?时光、心境、情绪、沉重、

中国有名的科学家

钱学森 1911年12月11日生,浙江杭州人,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 1929年至193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毕业后报考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 录取后在杭州笕桥飞机场实习。1935年至1939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学 习,获硕士学位。1936年至193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系学习,获博士 学位。1939年至1943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研究员。1943年至1945年任美 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助理教授(其间:1940年至1945年为四川成都航空研究所通 信研究员)。1945年至1946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1946年至1949 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空气动力学教授。1949年至1955年任美国加 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 钱三强 钱三强,原名钱秉穹,1913年出生于浙江绍兴,父亲钱玄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他少年时代即随父在北京生活,曾就读于蔡元培任校长的孔德中学,16岁便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32年,又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6年,钱三强毕业后,担任了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严济慈所长的助理。翌年,他通过公费留学考试,在卢沟桥的炮声响起之际,以报国之志赴欧洲,进入巴黎大学居里试验室做研究生,导师是居里的女儿、诺贝尔奖获得者伊莱娜·居里及其丈夫约里奥·居里。1940年,钱三强取得了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又继续跟随第二代居里夫妇当助手。1946年,他与同一学科的才女何泽慧结婚。夫妻二人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被导师约里奥向世界科学界推荐。不少西方国家的报纸刊物刊登了此事,并称赞“中国的居里夫妇发现了原子核新分裂法”。同年,法国科学院还向钱三强颁发了物理学奖。

IUPAC与中国化学的发展

标题:IUPAC与中国化学的发展 摘要:IUPAC从成立以来,经过不断的发展,已经成为化学界的一种权威,尤其是它制定的命名规则更是化学界的法则,而中国化学的发展在近几十年来也是成果斐然,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化学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在中国化学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化学界和IUPAC的联系也是越来越紧密,两者齐头并进,共同发展,使化学的发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喜人的成果! 关键词: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IUPAC)中国化学共同发展

一、IUPAC的简介 (一)IUPAC的成立与发展 IUPAC 成立于1919 年,它是由世界各国化学会或科学院为会员单位组成的一个非赢利性质的学术机构。现在有会员国43个。还有一些观察员国家(并非IUPAC 正式成员组织,不交纳会费,也没有选举权,如罗马尼亚化学会、保加利亚化学会、巴基斯坦化学会等16 个国家的化学会) 。另有31 个附属机构和大约250 个企业会员。世界著名的杜邦公司、3M 公司、契巴-加基公司、以及中国的上海石化都是它的企业会员。 IUPAC是顺应国际社会对于化学方面日益强烈的标准需求而诞生的。由于19 世纪后期全球商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对于化学物质的原子量、测定方法、化合物命名及符号等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早在1860 年Kekule 就倡议组织了一系列国际会议讨论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法,这些会议的结果就是1892 年的日内瓦有机化学命名原则。进入20 世纪后,化学家的国际合作更多了。在1911 年, IUPAC的前身——国际化学会联合会( IACS) 在巴黎开会,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元素和有机物的命名、原子量标准、物理常数标准、编辑出版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表、关于出版格式的标准、关于防止同一文章重复发表的办法。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 1919年于罗马正式成立了IUPAC。 百年来, IUPAC 把全世界化学工作者团结在一起,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也赢得了声誉,大家熟悉的IUPAC 命名法、IUPAC 原子量国际标准都是在化学界具有立法性质的规定。IUPAC是隶属国际科联( ICSU) 的一个专业国际性学会(另外还有IUPAP ,国际纯粹与应用物学联合会; IUPAB ,国际纯粹与应用生物学联合会等等) ,它团结、组织了全球化学家,是在各国际专业学会中组织较为完善,活动较好的一个。IUPAC 还向其他国际组织如WHO(世界卫生组织) , UNESCO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UNFAO (联合国粮农组织) , ISO (国际标准组织) 等提供有关化学方面的建议和标准。 (二)IUPAC的组织介绍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又译国际理论(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是一个致力于促进化学相关的非政府组织,也是各国化学会的一个联合组织。以公认的化学命名权威著称。命名及符号分支委员会每年都会修改IUPAC命名法,以力求提供化合物命名的准确规则。 IUPAC 也是国际科学理事会的会员之一。 IUPAC是非政府、非营利、代表各国化学工作者组织的联合会,其宗旨是促进会员国(Member Countries)化学家之间的持续合作;研究和推荐对纯粹和应用化学的国际重要课题所需的规范、标准或法规汇编;与其他涉及化学本性有关课题的国际组织合作;对促进纯粹和应用化学全部有关方面的发展作出贡献。 在实现上述宗旨中尊重非政治歧视原则,维护各国化学工作者参加国际学术活动的权力,不得因种族、宗教或政治信仰而遭受歧视 联合会由理事长领导,下设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并由秘书长和司库组织秘书处。理事会领导七个专业委员会: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无机化学专业委员会、有机化学专业委员会、高分子化学专业委员会、分析化学专业委员会、应用化学专业委员会、临床化学委员会。 其领导机构为理事会,由理事长、秘书长、司库、前任理事长、各专业委员会主席和不少于十名的当选理事组成。理事长任期两年,任满后由副理事长升任,副理事长由选举。

中国最美十大古代桥梁知识分享

中国最美十大古代桥 梁

中国最美十大古代桥梁 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发展于隋,兴盛于宋。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桥、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祖国的四面八方。我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赵州桥又叫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洨河上。赵县古时曾称作赵州,故名。赵州桥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距今已有近1400年,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雄伟的石拱桥。赵州桥只用单孔石拱跨越洨河,石拱的跨度为37.7米,连南北桥堍(桥两头靠近平地处),总共长50.82米。采取这样巨型跨度,在当时是一个空前的创举。更为高超绝伦的是,在大石拱的两肩上各砌两个小石拱,从而改变了过去大拱圈上用沙石料填充的传统建筑型式,创造出世界上第一个“敞肩拱”的新式桥型。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发明。象赵州桥这样古老的大型敞肩石拱桥。在世界上相当长的时间里是独一无二的。在欧洲,公元14世纪时,法国泰克河上才出现类似的敝肩形的赛雷桥,比赵州桥晚了700多年,而且早在1809年这座桥就毁坏了。隋代著名石匠李春的杰出贡献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永放光辉。

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郊的永定河上,联拱石桥。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成于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元、明两代曾经修缮,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修建。桥全长212.2米,有11孔。各孔的净跨径和矢高均不相等,边孔小、中孔逐渐增大。全桥有十个墩,宽度为5.3米至7.25米不等。桥面两侧筑有石栏,柱高1.40米,各柱头上刻有石狮,或蹲、或伏,或大抚小,或小抱大,共有485头。石柱间嵌石栏板,高85厘米,桥两端各有华表、御碑亭、碑刻等,桥畔两头还各筑有一座正方形的汉白玉碑亭,每根亭柱上的盘龙纹饰雕刻得极为精细。卢沟桥以其精美的石刻艺术享誉于世。芦沟桥久已闻名中外。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行纪》一书,对这座桥有详细的记载。1937年七七事变在此发生,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本土的开始,芦沟桥因此成为有历史意义的纪念性建筑物。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位于福建省泉州东郊的洛阳江上,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宋代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工程,从北宋皇佑四年(公元1053年)至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前后历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桥全系花岗岩石砌筑,初建时桥长360丈,宽1.5丈,武士造像分立两旁。造桥工程规模巨大,工艺技术高超,名震四海。建桥九百余年以来,先后

中国十大科学家-推荐下载

李四光 (1889—1971) 湖北省黄冈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领导人。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了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为中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

邓稼先(1924—1986) 安徽怀宁人,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先后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和美国普渡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到祖国;他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 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 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 步奖特等奖;邓稼先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等问题试工作护装置

钱学森(1911-2009)浙Array江杭州人。中国共产党优秀 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 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 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之一。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 院教授、加州理工学院教授, 曾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重要职务。2011年12月8日,纪念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 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1年12月11日,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的 钱学森图书馆正式建成对外开放。

绍兴人,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 学。1940年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 1946年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 微物理学奖金。曾任法国国家科 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导师, 并获法兰西荣誉军团军官勋章。 1948年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物理 系教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 究所(后为原子能研究所)副所 长、所长,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 处秘书长,二机部(核工业部) 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名 誉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等。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56年参加中国第一次12年科学规划的确定,与钱伟长、钱学森一起,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 被誉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之父”、“中国两弹之父”。杰出科学家。

中国四大名桥

赵州桥简介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城南2.5公里处,它横跨洨水南北两岸,建于隋朝大业年间(605-616年),是著名匠师李春建造,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俗称“大石桥”。 赵州桥结构新奇,造型美观,全长50.82米,宽9.6米,跨度为37.37米,是一座由28道独立拱券组成的单孔弧形大桥。在大桥洞顶左右两边拱肩里,各砌有两个圆形小拱,用以加速排洪,减少桥身重量,节省石料,这在建桥史上是个创举。桥面两边的栏板望柱,雕有各种精美图案,刀法苍劲,造型生动。在结构上,弧形平拱和敞肩小拱给人一种巨身轻灵、跃跃欲飞的动感。线条刚劲之中见柔和,隐重之中显轻灵,雄伟之中含隽永。 赵州桥历史 赵州桥距今1300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3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1963年的水灾大水淹到桥拱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共修缮8次。

洛阳桥的建造,是对世界桥梁科学的一大贡献。由于当时洛阳江潮狂水急,“水阔五里”、“深不可址”,桥基屡被摧毁。造桥工匠创造了一种直到近代才被人们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形基础,就是沿着桥的中轴线抛 置大量石块,形成一条连结江底的矮石堤,然后在上面建造船形墩。 同时采用“激浪涨舟,浮运架梁”的妙法,把一条条重达数吨的大石板架在桥面上。他们又在桥下养殖大量牡蛎,把桥基涵和桥墩石胶合凝结成牢固的整体。这就是造桥史上最别出心裁的“种蛎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物学运用于桥梁工程的创举。洛阳桥的建成,不仅使洛阳江天堑变成通途,对泉州海外交通事业的发展也起着重大的作用。 广济桥简介 广济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古城东门外。俗称湘子桥。横跨浩瀚的韩江,居闽粤交通要津,以其“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独特风格,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广济桥历史 广济桥,宋乾道七年〔1171)太守曾汪创建,初为浮桥,由八十六只巨船连结而成,始名“康济”。淳熙元年〔1174),浮桥被洪水冲垮,太守常纬重修之,并“创杰阁于西岸”,开始了西岸桥墩的筑建,至绍定元年(1228)历五十四年间,朱江、王正功、丁允元、孙叔谨等太守相继增筑,完成了十个桥墩的建造。其中又以淳朝+六年(1189),太守丁允元建设的规模最大、功绩最著而改称西桥为“丁公桥”,绍熙五年(1194),太守沈宗禹“皤石东岸”,筑“盖秀亨”,并称东桥为“济川桥”,至开禧二年(1206),建成桥墩十三座。东西桥建起来后,中间仍以浮舟连结之,形成了梁桥与浮桥相结合的基本格局。宋末至元代,广济桥又有诸多兴废,明宣德十年(1435),知府王源主持了规模空前的“迭石重修”,竣工后“西岸为十墩九洞,计长四十九丈五尺;东岸为十三激十二桐,计长八十六丈;中空二十六丈三尺,造舟二十有四为浮桥”,并于桥上“立亭屋百二十六间”,更名为“广济桥”。正德八年〔1513),知府谭伦又增一墩,减浮船六只,遂成“十八梭船廿四圳”的独特风格。清雍正二年(1724),知府张自谦修广济桥,并铸鉎牛二只,分置西桥第八墩和东桥第十二墩,意在“镇桥御水”。道光二十二的年(1842)洪水,东墩鉎牛坠人江中。故有民谣云:“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二只鉎牛一只溜”。

中国化学家-李寿恒-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中国化学家-李寿恒 李寿恒字乔年,化学化工学家、教育家、一级教授。1898年2月21日出生于江苏宜兴湖滏镇。1904年入小学读书,1910年转入上海中学(前身龙门)。1913年入江苏常州中学,1918年春考入金陵大学农科,1920年7月赴美留学,先在密歇根大学,后转入伊利诺大学化学系,至1925年6月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25年7月回国,在东南大学任教授。并在金陵大学兼课。1927年春应聘至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任教授兼应化科主任,不久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化学工程科系,担任第一任科(系)主任,成为中国化学工程教育的创始人。1927年8月工专改为第三中山大学工学院,翌年第三中山大学改为浙江大学,至1952年李先生连续担任系主任达25年,至1956年,李先生先后任工学院正副院长、教务长(含教务主任)各三次,1956年任浙大副校长。其间1950年至1965年先后兼任浙江(含浙大)化工研究(试验)所正(副)所长(主任)三次,1960年起任浙江化工学院正(副)院长,1978年后任院学术委员会正(副)主任。1981年离休,1985年受聘为浙江大学名誉教授。先后聘为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校友总会名誉会长。李先生还曾任民盟浙江省委委员、顾问,省二届人大代表,省政协l一3届委员和4届常委。 1918年李寿恒常州中学毕业,正是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第

二年,而国内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称帝败后军阀混战之际,国家前途发发可危,有识之士谋求国家出路,于是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呼声甚高,李寿恒也怀着救国思想考大学,可是国立大学春季不招生,就考入了金陵大学农科。进校后化学老师李颖是英国留学生,化学课讲得非常好,因而学习兴趣很高,老师也有意识培养,让他做一些课外工作,随着对化学兴趣渐浓,就打算改行,选修课有意向理工方面*。当时留学成盛风,原在常州中学同学霍秋白1920年以记者身份访问苏联;同乡徐悲鸿赴法留学。巴黎和会后,美元一再贬值,一美元抵不上一个银元,李寿恒利用这一机会,精打细算,取得了留美成功,后来改读伊利诺大学化学系,主要学习工业分析、工业化学、有机化学、燃料与燃烧等以化工为重点的课程取得了学士、硕士学位,最后在世界能源专家、曾任美国化学学会会长的S,W.Parr教授指导下,完成了新兴学科——化学工程学博士论文。1925年6月学成回国,应聘为东南大学、金陵大学教授,讲授有机化学、工业化学等课程。 1927年春应聘到杭州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任教授、应化科主任。到校不久,发现按日本模式办学,应化科学生局限于学习工艺学不适应社会需要,他很赞赏美国刚兴起的化学工程学的理论概念,认为学生必须学习化工生产的共同规律,研究化工过程的开发、化工单元操作的设计计算为目标,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