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贮藏方法

番茄贮藏方法
番茄贮藏方法

番茄常用贮藏方法

番茄贮藏条件

1)温度

绿熟番茄比红熟番茄对低温敏感。前者在低于10 ℃下稍长时间贮藏易发生冷害。绿熟果和顶红果贮存温度为11~13 ℃,成熟果为0~2 ℃。

2)湿度

番茄保水能力较强,贮藏环境相对湿度可控制在90%左右。气调贮藏对抑制番茄的后熟,延长贮藏期有良好的作用。

3)气体成份

氧2%~5%,二氧化碳2%~5%。

1)乙烯的应用

乙烯作为一种常用的果实催熟剂,喷施或浸泡果实可使番茄在较短时间内变红和软熟。如果番茄在上市前需要催红,可将绿熟期的果实在1000~2000 ppm 的乙烯溶液中浸泡1 min 后取出,也可以采用喷洒乙烯液的方法,然后盖上塑料膜,保持22~25 ℃的温度,经过3~5 天番茄果实转红。【10】对于拟较长时间贮藏的番茄,则应采取降低或脱除乙烯的措施,可延缓绿熟果转红和软化。其具体方法就是采取冷库适当通风,有条件的可使用乙烯脱除装置,或采用吸收高锰酸钾的载体(如碳分子筛制氮机)作乙烯吸收剂,使乙烯的含量通常不超过1 mL/m3。

番茄的贮藏方式

1)冷库气调

有冷藏条件需较长时间贮藏的地区,适宜采用冷库气调贮藏,其贮藏保鲜效果好。主要有聚氯乙烯膜和塑料薄膜小袋包装贮藏法,

塑料薄膜小包装贮藏法就是将果实充分预冷后,装入内衬番茄保鲜膜的箱中,果柄向上分层摆放,上部装入生理调节剂和防腐剂,紧扎袋口,根据果实成熟度选择适宜贮存温度。日本研制成功一种一次性新型塑料保鲜膜,它由两层透水性极好的尼龙半透明膜组成,两层之间装有渗透压高的砂糖糖浆。用这种塑料膜来包装果蔬,能缓慢地吸收从果蔬表面渗出的水分,从而达到保鲜目的。

番茄的运输与销售保鲜

1) 番茄的运输

番茄运输要求速度快,时间短,尽量减少途中不利因素对果实的影响。番茄运输要求的环境条件基本与短期贮藏一致,其中温度最为重要,成熟果的运输温度以7~10℃为宜,绿熟果则以11~13℃为宜。【15】

按控制运输温度的方式,可分为常温运输、保温运输、控温运输3种。

一般铁路各种形式的敞车和箱式货车、公路卡车和水路船舶等都是常温运输工具。常温运输由于没有特殊的隔热保温设备,运输过程中果实质量下降快;气温在冷害和冻害温度以下时不能采用。保温运输车具有良好的隔热结构,外界气温不能迅速改变内部温度,冬季运输时可利用果实的呼吸热维持适宜的温度,夏季运输时则需要先进行预冷,然后利用保温车的隔热性能延缓温度的上升。保温车的温度调节能力有限,运输时间不能过长,适用于中、近距离的运输。控温运

输是指在隔热性良好的运输工具中设置降温和加温装置,在夏季运输时,利用制冷装置降温,冬季运输时,可根据需要利用增温设施加温。

运输是在动态条件下进行的,震动对果实的影响不可忽视。一般很小的震动不致引起伤害,但强烈和频繁的长时间震动会使番茄产生不良的生理反映和损伤,致使品质和风味下降。运输前后的装卸中,粗放操作及摔下时产生的强烈震动也会造成很大伤害。因此,番茄果实装卸时除考虑效率和成本外,重要的是保护果实避免机械损伤。番茄在运输车中堆码要稳固,避免碰撞、冲击损伤果实。装载量大时,应在包装容器与车壁之间以及堆垛之中适当留有缝隙,便于通风和热量交换。

2) 番茄的销售保鲜

番茄销售过程中需注意温度的变化,夏季应避免高温,冬季注意防止冷害和冻害。为了保鲜和销售方便,在销售前可将番茄用塑料薄膜袋和塑料托盘做成小包装形式,如500克左右装一塑料袋或2~3个番茄放在一塑料托盘上,再用粘着膜包裹好。塑料袋和粘着膜上可打几个直径为5~8毫米的孔,以利于换气。也可利用可食性果蔬保鲜剂由蔗糖、淀粉、脂肪酸和聚脂物调配成的半透明乳液,可用喷雾、涂刷或浸渍的方法覆盖于西红柿表面,保鲜期可达200天以上。这种保鲜剂可同水果一起食用。

胡雨田

09级园艺一班

14097128

番茄的贮藏保鲜技术

番茄的贮藏保鲜技术 编辑日期:2004-03-15 作者:来源: 中国农业信息网 有效性: 一、贮藏特性 番茄原产于热带地区,是冷敏感作物,果实长时间低于8℃会发生冷害,果实局部或全部呈现水浸状凹陷,蒂部开裂,表面出现褐色小圆斑,不能正常完熟,易感病腐烂。番茄的成熟阶段分为:绿熟期、微熟期(转色期至顶红期)、半熟期(半红期)、坚熟期(红而硬)和软熟期(红而软);长期贮藏的番茄应在绿熟期采收。 二、品种选择 用于贮藏的番茄应选种子腔小、皮厚、肉致密、干物质和含糖量高、组织保水力强的品种。长期贮藏的番茄应选含糖量在3.2%以上的品种。 番茄品种不同,贮藏性和抗病性差异很大,晚熟品种如桔黄佳辰、满丝、苹果青、台湾红、可果美、特罗皮克、强力米寿、矮黄×402F1(苏抗5号)、太原2号(佛罗里达)等适于贮藏。早熟品种以及皮薄的品种不耐贮藏。 三、贮藏条件 番茄的贮藏温度与成熟度有关,红熟果实可在0-2℃下贮藏10-15天左右,绿熟果在10-13℃下贮藏期为30-50 天。绿熟果在10-13℃加2-4%的氧和3-6%的二氧化碳气调条件下,可贮藏45-60天。番茄贮藏适宜的相对湿度为85-90%。番茄成熟过程中会产生乙烯,及时脱出贮藏环境中的乙烯可以延缓番茄的转红和衰老。 四、采收及采后处理 贮藏用的番茄采收前两天不宜灌水,防止果实吸水膨胀和果皮产生裂痕,从而导致微生物感染和果实腐烂变质。应在早晨或傍晚无露水时采摘,采摘时轻拿轻放,避免造成伤口。包装容器不宜过大,以免上面的果实将下面的压伤。番茄采收后,应放在阴凉通风处散热,或放在冷库内预冷到13℃,然后挑选分级入库贮藏,成熟度不同的果实要分别存放,便于管理。 五、贮藏方法 1、简易贮藏。夏秋季节可利用地窖、通风库、地下室等阴凉场所贮藏番茄,筐或箱存时,应内衬干净纸或垫上用0.5%漂白粉消毒的蒲包,防果实碰伤。将选好的番茄装入容器中,一般只装4-5层。包装箱码成4个高,箱底层垫枕木或空筐,箱间要留有空隙,以利于通风。也可将果实直接堆放在货架上或地面上,码放3-5层果实为宜,架宽和堆宽不应超过0.8-1米,以利通风散热并防止压伤,衬垫物同筐装,层间垫消毒蒲包或牛皮纸,最上层可稍加覆盖(纸或薄膜)。入贮后,应加强夜间通风换气,降低库温。贮藏期间每7-10天检查一次,挑出病烂果实,红熟果实应挑出销售或转入0-2℃库中继续贮藏。该法一般贮藏20-30天后果实全部转红。秋季如果能将温度控制在10-13℃,番茄也可以贮藏一个月。 2、冷藏。夏季高温季节用机械冷藏库贮藏,贮藏效果更好,绿熟果的适宜温度为12-13℃,红熟果1-2℃,贮藏期可延长到30-45天左右。 3、气调贮藏。气调贮藏应在10-13℃下,保持贮藏环境中有2-4%的氧和3-6%的二氧化碳。 (1)塑料薄膜大帐气调贮藏。用0.1-0.2毫米厚的塑料膜作成密闭塑料帐,容量约1000-2000公斤,用快速充氮降氧法或自然降氧法都行,帐内加消石灰(果重的1-2%)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氧不足时充入新鲜空气。由于帐内湿度较高,果实易感染发病,加防腐

番茄的生长习性及特点

番茄的生长习性及特点 番茄,别名西红柿、洋柿子、柿子、番柿,起源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的秘鲁、厄瓜多 尔、玻利维亚等地。 1.对温度的要求番茄是喜温性蔬菜,在正常条件下,同化作用最适宜的 温度为20?25 C,温度低于15C ,不能开花或授粉受精不良,导致落花等生殖生长障碍。温度降至10C时,植株停止生长,长时间5C以下的低温能引起低温危害。温度上升到30C时,同化作用显著降低,升高至35C以上时,生殖生长受到干扰与破坏,即使是短时间的35C的高温,也会产生生理性干扰,导致落花落果或果实不发育。 不同生育时期对温度的要求及反应是有差别的。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5?30C ,最 低12C。幼苗期的白天适宜温度为20?25C ,夜间10?15C。开花期对温度比较敏感,白天适温为20?30C ,夜间15?20C,过低(15C以下)或过高(35C以上)都不利于花器官的正常发育。结果期白天适温为25?28C, 夜温为16?20C,温度低,果实生长速度慢,日温增高到30?35 C时,果实生 长速度较快,但着果少,夜温过高不利于营养物质积累,果实发育不良。26?28C 以上的 高温能抑制番茄茄红素及其它色素的形成,影响果实正常转色。 番茄根系生长最适土温为20?22C0提高土温不仅能促进根系发育,同时土壤中硝态氮含量显著增加,生长发育加速,产量增加。因此,只要夜间气温不高,昼夜地温都维持在20 C左右也不会引起徒长。 番茄的生育温度,尤其是夜间温度与氮素营养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番茄生长与结果有 明显的影响0 一般来说,只要保证夜间温度适宜,在氮的浓度高或稍低时都能正常结果,但在夜温高的情况下,如氮的浓度低则不能结果,即使在一般氮素施肥量时也会出现缺 氮症状0 2.对光照的要求番茄是喜光性作物,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 作用越旺盛0 番茄不同生育期对光照的要求不同0发芽期不需要光照,有光反而抑制种子发芽,降低种子的发芽率,延长种子发芽时间0 幼苗期既是营养生长期,又是花芽分化和发育期, 光照不足,光合作用降低,植株营养生长不良,将使花芽分化延迟,着花节位上升,花数减少,花的素质下降,子房变小,心室数减少,影响果实发育。开花期光照不足,容易 落花落果。结果期在强光下坐果多,单果大,产量高。反之在弱光下坐果率降低,单果重

番茄贮藏保鲜研究进展个;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设计)题目:番茄贮藏保鲜研究 系别专业:管理工程分院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 班级: 11304班 姓名:赵宇(09) 指导教师姓名:杨克岩(讲师) 完成时间: 2014年04月 01日

摘要 番茄是一种不耐贮藏的浆果类,但它的营养丰富,这引起了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关注与研究。随着对番茄的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所得出的结论也就越多,本文对几种适用于番茄的贮藏保鲜技术进行了综述,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番茄贮藏保鲜技术 Abstract Tomato is a kind of berry of short storage period, but it's nutritious, which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study. With much deeper studies on tomato preservation techniques, more concludes are being got.This paper reviewed several preservation techniques applied to tomato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ers. Keywords:tomato;storage;preservation technology

目录 1 番茄的成熟及储存的影响条件 (1) 1.1 番茄的成熟 (1) 1.2番茄贮藏影响条件 (2) 1.3湿度 (2) 1.4气体成分 (2) 1..5贮藏方式对番茄的影响 (2) 2 近年番茄贮藏保鲜的几种方法 (3) 2.1CaCl处理保鲜 (4) 2.2.水杨酸处理保鲜 (4) 2.3 涂膜保鲜 (4) 2.4 其它保鲜方法的相关研究 (5) 3 番茄贮保鲜方法 (6) 3.1番茄前期处理 (1) 3.2 番茄简易贮藏保鲜方法 (1) 3.3保鲜袋保鲜 (3) 3.4化学试剂保鲜 (3) 3.5 MCP保鲜 (3) 3.6 3%聪明鲜TM保鲜 (4) 4 结论 (6) 5致谢........................................................................

番茄生物学特性

番茄 茄科植物中的果菜类叫茄果类。主要包括西红柿、茄子、辣椒、酸浆等蔬菜。这类蔬菜在我国南北各地普遍栽培,成为主要夏秋蔬菜,因为:1、适应性强,可在各地无霜期内栽培;2、结果期长,产量较高;3、营养价值较高,果实中含有较丰富的糖类、有机酸、多种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等多种营养要素,辣椒中还含有辣椒素(C40H58O3),可增进食欲。 茄果类蔬菜都原产于热带,在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方面有不少共同点。1、要求温暖的气候条件,不耐霜冻,在我国北方都以夏季生产为主。这类蔬菜的生长期较长,为提早收获,延长结果期,提高产量多采用育苗移栽。2、要求较强的光照及良好的通风条件。 3、根系比较发达,有一定的耐旱力。 4、生长迅速,生长量大,生长及结果期长,要求较多而全面的营养。 5、幼苗长到—4片真叶时,苗端开始分化花芽。 6、有一些相同的病虫害,应试行—5年的轮作。 关于番茄的两个传说:①十六世纪,英国女王伊丽沙白的丈夫,从南美带回了美丽的西红柿果实献给国王,女王高兴之极,从此被称为“爱情的苹果。”②电视剧《便衣警察》中周志明、石晓萌见面时,也是以西红柿为信物。 西红柿又叫番茄、洋柿子、火柿子,17世纪或8世纪由意大利传入我国,在我国栽培历史200—300年,但大面积栽培执友80—100年的历史,华北地区灾0年代开始栽培,历史虽不长,但栽培面积大;西红柿喜温、喜光、半耐旱。其有以下特点: (1)适应性强(最大的特点):可在全国南北各地无霜期(北方下/4——下/10)内栽培,在霜期内利用保护地设备也可生产,达到周年供应。 (2)、产量高,经济效益高。 ⅰ、春番茄:一般亩产7000—8000斤,低者4000斤以上,高着15000斤以上;最高者:太原市南郊孙家寨大队32675斤/亩。原苏联173160斤/亩。 ⅱ、大棚春番茄:一般1万斤/亩,高者达3万斤。 ⅲ、美国:一棵水培西红柿,生长期2年零一个月,结果5000多个,日本长1万2千多个果;西红柿单果最大记录:10斤/个。 、(3)营养价值高,外观美丽,品质优良:西红柿含可容性糖、有机酸、蛋白质、维生素 C 胡萝卜素等。果实园整、色泽鲜艳、酸甜多汁。 (4)、食用方法多:熟食、水果生食、加工原料等,被誉为“果中美味,菜中佳肴”。 一、生物学特性 (一)、植物学特征 1、根:番茄根系较强大,分布广而深,盛果期主根深入土壤达1.5米以上,根展也能达2.5米,大多根群在30—50厘米的耕作层中。根的再生能力很强,其在茎节上易生不定根。所以扦插繁殖容易成活。 2、茎:半直立性匍匐茎。幼苗时可直立,中后期需要搭架。少数品种为直立茎。茎分枝力强,所以需整枝打杈。据茎的生长情况分为:自封顶类型(一般早熟)。无限生长类型(一般中晚熟) 3、叶:番茄叶分子叶、真叶两种。真叶表面有茸毛,裂痕大,是耐旱性叶。早熟品种叶小,晚熟品种叶大,大田栽培叶深,设施叶小,低温叶发紫,高温下小叶内卷,叶茎上均有毛和分泌腺,能分泌有特殊气味的汁液,菜青虫恶之,虫害较少。 4、花:两性花,每一花序的花数一般为5—8朵,多的20余朵。自花授粉。在不良环境下,特别是低温下,易形成畸形花,易形成畸形果或落掉。个别品种或有的品种在某些条件影响下可以异花授粉,天然杂交率4—10%。

番茄普遍的需肥特点及用肥推荐

番茄的需肥特点和用肥推荐 番茄是茄果类蔬菜,是我国重要的春、秋季蔬菜,种植区域广,近年来秋播番茄发展快,在福建、广西和云南于水稻收货后种植番茄。番茄的种子在11-40℃时发芽,生长发育的最适昼温20-25℃,夜温15-17℃,30℃以上就会妨碍坐果,出现徒长,容易感染病毒病,10℃一下生长缓慢,5℃时茎叶停止生长,适宜地温是20-23℃。 番茄多为无限生长类型,即边现蕾、边开花、边结果。因此,生长上要注意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才能获得优质高产。番茄的采收期长,由于养分随番茄果实不断携出,需要边采收,边供给养分,才能满足不断开花结果的需要,因此生长上常常有边采果边施肥的习惯。番茄的一生分发芽期、幼苗期和开花结果期。幼苗期从定植到第一花序,番茄对养分的吸收量逐渐增加。从第一穗果膨大开始,之后对氮、磷、钾、钙、镁的吸收约占总吸收量的70%-90%。 在氮、磷、钾、钙、镁元素中,番茄对钾的吸收量最大,累计吸收量接近氮素的2倍,其中在果实膨大期的吸收量要占吸收总量的70%以上,在营养生长期70%的钾集中在叶内,结果期60%的钾分布在果实内,因此,番茄叶片的缺钾症主要在果实膨大以后表现出来,导致收获时番茄果实背部着色差。为了避免因缺钾而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在果实膨大期追施钾肥非常重要。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番茄对氮、磷、钾的需要量要大于露地栽培条件。研究表明,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每生产1000kg番茄需氮(N)3.86kg、磷(P2O5)1.15kg、钾(K2O)4.44kg、镁(MgO)1.0kg。 养分供应不足时常常引起缺素症状。 缺氮时植株生长缓慢,初期老叶呈黄绿色,后期全株呈浅绿色,叶片细小、直立,叶脉由黄绿色变为深紫色,茎秆变硬,果实变小,产量低。 缺磷时早期叶背呈紫红色,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叶片僵硬,叶尖呈黑褐色枯死,叶脉逐渐变为紫红色。 缺钾时叶片主脉之间的叶片组织褪绿,叶片卷曲呈赤绿色,严重时,沿叶缘发生灼伤。缺钾的症状先出现在老叶上,果实着色不均匀。 在一些番茄种植区常出现钙、硼、锌中微量元素的缺素现象,可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进行补充。如缺钙导致的番茄脐腐病,可在番茄坐果后喷施沃丰素补充螯合态的钙元素进行预防和校正; 缺硼导致的果实起皱,则在移栽时施用硼砂或苗期叶面喷施液体硼肥; 缺锌导致的小叶病可在苗期施用硫酸锌、螯合态锌或悬浮锌进行预防。

番茄贮藏方法

番茄常用贮藏方法 番茄贮藏条件 1)温度 绿熟番茄比红熟番茄对低温敏感。前者在低于10 ℃下稍长时间贮藏易发生冷害。绿熟果和顶红果贮存温度为11~13 ℃,成熟果为0~2 ℃。 2)湿度 番茄保水能力较强,贮藏环境相对湿度可控制在90%左右。气调贮藏对抑制番茄的后熟,延长贮藏期有良好的作用。 3)气体成份 氧2%~5%,二氧化碳2%~5%。 1)乙烯的应用 乙烯作为一种常用的果实催熟剂,喷施或浸泡果实可使番茄在较短时间内变红和软熟。如果番茄在上市前需要催红,可将绿熟期的果实在1000~2000 ppm 的乙烯溶液中浸泡1 min 后取出,也可以采用喷洒乙烯液的方法,然后盖上塑料膜,保持22~25 ℃的温度,经过3~5 天番茄果实转红。【10】对于拟较长时间贮藏的番茄,则应采取降低或脱除乙烯的措施,可延缓绿熟果转红和软化。其具体方法就是采取冷库适当通风,有条件的可使用乙烯脱除装置,或采用吸收高锰酸钾的载体(如碳分子筛制氮机)作乙烯吸收剂,使乙烯的含量通常不超过1 mL/m3。 番茄的贮藏方式 1)冷库气调 有冷藏条件需较长时间贮藏的地区,适宜采用冷库气调贮藏,其贮藏保鲜效果好。主要有聚氯乙烯膜和塑料薄膜小袋包装贮藏法, 塑料薄膜小包装贮藏法就是将果实充分预冷后,装入内衬番茄保鲜膜的箱中,果柄向上分层摆放,上部装入生理调节剂和防腐剂,紧扎袋口,根据果实成熟度选择适宜贮存温度。日本研制成功一种一次性新型塑料保鲜膜,它由两层透水性极好的尼龙半透明膜组成,两层之间装有渗透压高的砂糖糖浆。用这种塑料膜来包装果蔬,能缓慢地吸收从果蔬表面渗出的水分,从而达到保鲜目的。 番茄的运输与销售保鲜 1) 番茄的运输 番茄运输要求速度快,时间短,尽量减少途中不利因素对果实的影响。番茄运输要求的环境条件基本与短期贮藏一致,其中温度最为重要,成熟果的运输温度以7~10℃为宜,绿熟果则以11~13℃为宜。【15】 按控制运输温度的方式,可分为常温运输、保温运输、控温运输3种。 一般铁路各种形式的敞车和箱式货车、公路卡车和水路船舶等都是常温运输工具。常温运输由于没有特殊的隔热保温设备,运输过程中果实质量下降快;气温在冷害和冻害温度以下时不能采用。保温运输车具有良好的隔热结构,外界气温不能迅速改变内部温度,冬季运输时可利用果实的呼吸热维持适宜的温度,夏季运输时则需要先进行预冷,然后利用保温车的隔热性能延缓温度的上升。保温车的温度调节能力有限,运输时间不能过长,适用于中、近距离的运输。控温运

番茄的营养表现在哪些方面

番茄的营养表现在哪些方面 【导读】番茄中的类黄酮,既有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防止其破裂的作用,还有预防血管硬化的特殊功效,可以预防宫颈癌、膀胱癌和胰腺癌等疾病;另外,还可以美容和治愈口疮,但是番茄的营养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下面就为你介绍番茄的营养表现在哪些方面。 据营养学家研究测定:每人每天食用50~100克鲜番茄,即可满足人体对几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番茄含的“番茄素”,有抑制细菌的作用;含的苹果酸、柠檬酸和糖类,番茄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B以及维生素B2和钙、磷、钾、镁、铁、锌、铜和碘等多种元素,还含有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纤维素。 番茄中就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而抗氧化剂可以防止自由基对皮肤的破坏,具有明显的美容抗皱的效果。 每天喝一杯西红柿汁或常用西红柿,对祛斑有较好的作用。因为西红柿中含有丰富的谷胱甘肽,谷胱甘肽可抑制黑色素,从而使沉着的色素减退或消失。 吃西红柿也可以美容。西红柿含有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有助于展平皱纹,使皮肤细嫩光滑。 常吃西红柿还不易出现黑眼圈,且不易被晒伤。 食用方法:番茄红素和胡萝卜素都是脂溶性的,生吃吸收率低,和蛋炒或者做汤吸收率较高。 多吃番茄可以使皮肤焕发光彩,番茄汁中含有一种天然的果胶,食用可以有效的清除体内的垃圾,番茄除了食用,还可以外用,番茄汁对肌肤的有着很好的滋补作用。番茄汁不但能消除皱纹和雀斑,还能让肌肤更加完美。 番茄多汁鲜嫩,并且含有苹果酸、柠檬酸等弱酸性的成份,这些对肌肤十分有益,能使皮肤保持弱酸性,是使肌肤健康美丽的重要方法。 科学调查发现,长期经常食用番茄及番茄制品的人,受辐射损伤较轻,由辐射所引起的死亡率也较低。实验证明,辐射后的皮肤中,番茄红素含量减少31%~46%,其他成分含量几乎不变。并可促进血液中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结合,使肌肤充满弹性,娇媚动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番茄红素还有祛斑、祛色素的功效。 将鲜熟西红柿去皮和籽后捣烂敷患处,每日2~3次,可治真菌、感染性皮肤病; 将鲜熟西红柿捣烂取汁加少许白糖,每天用其涂面,能使皮肤细腻光滑,美容防衰老效果极佳; 因西红柿不仅营养丰富,且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抑制病变功效,坚持每天生食1~个鲜熟的西红柿,可起到防癌和辅助治疗癌症的作用。

番茄贮藏保鲜技术

番茄贮藏保鲜技术 番茄,又称西红柿,因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其它营养物质,既可生吃,又可作为蔬菜熟食或作烹调佐料,深受人们喜爱。 一、贮藏特性 番茄原产于拉丁美洲热带地区,性喜温暖,属冷敏植物。受到冷害的果实呈现局部或全部水浸状软烂或蒂部开裂,表现出褐色小圆斑,不能正常后熟,易感染病菌而腐烂。 番茄属呼吸跃变型果类,气调贮藏会取得良好效果,但当氧含量过低,或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时,都会对番茄果实造成伤害。番茄对乙烯也十分敏感,无论是自身产生的或是周围环境存在的都会对番茄的转红、完熟起到促进作用,故应与桃、苹果、香蕉等分库贮存。 番茄品种很多,耐贮性差异也很大,一般皮厚、内质致密、水分较少、干物质含量高、呼吸强度低,抗病性强的中晚熟品种耐贮性较好。 二、对贮藏条件的要求 1、温度 不同成熟度的番茄对贮藏温度的要求有所不同。绿熟果适宜贮温为8~11℃,如果长期贮于6℃以下,就会发生冷害,而且不能完熟,坚熟果(红而硬)可以贮藏在5~8℃的条件下,完熟果则可短期贮于-0.5~1℃条件下。 2、相对湿度 番茄贮藏的相对湿度应视番茄的成熟度而定。绿熟果由于其本身的含水量相对较低,所要求的环境湿度也可略低一些,掌握在80~85%,而完熟果则应略高于绿熟果,控制在90~95%为宜。

3、气体成分 许多研究表明,绿熟番茄适于气调贮藏,尤其是低氧、高二氧化碳会起到很好的抑制后熟、延长贮期的效果,但应严格控制气调指标,气体指标为氧2~3%、二氧化碳2~4%。 三、贮藏技术关键 1、品种选择 番茄的品种很多,耐贮性差异也很大,一般应选皮厚、水分较少,干物质含量高,抗病性较强的中晚熟品种。长期贮藏的番茄应选含糖量在3.2%以上的品种。栽培季节不同,其果实的耐贮性也不同,一般晚秋采收的果实较耐贮。 2、采前管理技术 用于贮藏的番茄,应适当控制氮肥的施用量,重视磷、钾和钙肥的施用。后期不宜浇水过多,以增加干物质的含量,避免大量裂果。要注意及时整枝打杈,防止果实过小,要及时喷洒杀虫杀菌剂,防止虫害及早疫、晚疫病害等。 3、采收期的确定和采收方法 采收期的确定一般应视贮期而定。完熟期的果实适宜马上食用,一般不宜贮藏。半熟期到坚熟期的果实已进入或正进入生理衰老阶段,一般可作短期贮藏。绿熟期和微熟期的番茄已充分长大,物质积累过程已经完成,这种果实在贮藏过程中耐贮性和抗病性较强;完成后熟以后,食用品质与植株上成熟的基本接近,可作为长期贮藏的采收指标。 用于贮藏的番茄应在采前10~15天停止浇水。采收应在晴天早晨无露水时进行,下午不易采收。采收时去掉果柄,同时剔除病果、裂果、虫果、伤果等。运输过程中要注意轻拿轻放,减少颠簸。

番茄需肥特性及施肥

番茄需肥特性 番茄是需肥较多、比较耐肥的茄果类蔬菜。它对氮、磷、钾的需要量以钾最多,其次是氮、磷较少。生产1000公斤樱桃西红柿需纯氮3.85公斤,五氧化二磷1.15公斤,氧化钾4.44公斤。定植前,每亩施有机肥5000公斤,生物有机复合肥200公斤,尿素50公斤,过磷酸钙30-50公斤。樱桃番茄吸肥规律对N、P205、K20吸收比例为1.0:0.3:1.2~1.3。 番茄不同生育期养分吸收量不同,吸收量随植株的生长发育而增加。在幼苗期以吸收氮素为主,随着茎的增粗和增长对磷、钾的需求量增加。在结果初期,氮在三种主要营养元素(氮、磷、钾)中占50%,。钾只占32%。进入结果盛期和开始收获时,则氮占36%,钾占50%。分析番茄整个植株体内氮、磷、钾的比例为1:0.4:2,而番茄对氮和钾的吸收量为施肥量的40%-50%,对磷的吸收仅为施肥量的20%左右,与氮、钾相差1倍。所以,番茄氮、磷、钾施肥量的比例应为1:1:2。 在生产实践中往往出现畸形果。畸形果的出现与番茄花芽分化时遇到低温有直接关系,但是氮肥过多、植株生长时旺,尤其是育苗期间多肥、多湿,茎秆生长过粗,也是产生畸形果的诱因。在生长季施用氮肥过多还会引起顶叶非病毒性"卷叶",其外形与番茄病毒症状相似,但不是番茄病毒病。不过由于氮肥过多引起卷叶后很容易感染病毒病。此外,高温干旱季节,果实出现的"脐腐病"与钙营养不足有密切关系。 番茄施肥与栽培密度及整枝技术有一定的关系。樱桃西红柿种植

一般使用双干整枝,则株距应适当增加,可保持在40-50cm,而单干整枝在30cm为宜。建议菜农根据品种特性,合理安排种植密度,长势旺的适当稀植,长势弱的适当密植,既要保证田间通风透光良好,又可保证较大的有效光合面积,才能提高棚室蔬菜整体产量。 品种不同,施肥量与种类有差别 品种不同,长势强弱不一样,对肥料的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种植西红柿时,菜农大都十分重视粪肥的施用,但不会像黄瓜、丝瓜一样用量那么大,一般亩施10-15方鸡粪的居多。不同品种间差别也很大。很多抗病毒品种植株长势旺盛,如荷兰3号对病毒抵抗力强,但要求土壤肥力必须充足,否则植株长势会明显变弱,果形变小,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而西红柿对钙等中微量元素的需求量较大,尤其是一些抗病毒品种,对缺素比较敏感,一旦吸收不足,脐腐病、青皮果等生理性病害发生就非常严重。建议菜农每1-2年进行一次土壤检测,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合理配肥,不仅要补充大量元素肥料,还要注意增施中微量元素,一般每年可施用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50-80公斤,铁、锌肥2-3公斤,硼肥1公斤,如此可保证西红柿的营养供应,减少缺素症发生。除底肥外,菜农还要注意冲施肥的选择。 而对于部分樱桃西红柿品种来说,一般果实红到哪儿,叶片就摘到哪儿。如昌粉等薄果皮的品种,果实在成熟后若不采摘,易出现裂果,若叶片茂密,很容易遮挡视线,不利于采摘。而花莲等红果型樱桃西红柿,转色后10天左右裂果率仍很低,摘叶可稍晚,摘叶量

番茄营养价值

番茄(tomato)别名西红柿、洋柿子,古名六月柿、喜报三元。 营养价值: 番茄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等。 每100克番茄的营养成分 能量11千卡,维生素B60.06毫克,蛋白质0.9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3.3克 叶酸5.6微克,膳食纤维1.9克,维生素A63微克,胡萝卜素375微克,硫胺素0.02毫克 核黄素0.01毫克,烟酸0.49毫克,维生素C14毫克,维生素E0.42毫克,钙4毫克磷24毫克 钾179毫克,钠9.7毫克,碘2.5微克,镁12毫克,铁0.2毫克,锌0.12毫克,铜0.04毫克 锰0.06毫克 据营养学家研究测定:每人每天食用50克-100克鲜番茄,即可满足人体对几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番茄含的“番茄素”,有抑制细菌的作用;含的苹果酸、柠檬酸和糖类,有助消化的功能。番茄含有丰富的营养,又有多种功用被称为神奇的菜中之果。它所富含的维生素A原,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能促进骨骼生长,防治佝偻病、眼干燥症、夜盲症及某些皮肤病的良好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获得维生素C的量,是控制和提高肌体抗癌能力的决定因素。番茄内的苹果酸和柠檬酸等有机酸,还有增加胃液酸度,帮

助消化,调整胃肠功能的作用。番茄中含有果酸,能降低胆固醇的含量,对高血脂症很有益处。番茄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以及胡萝卜素和钙、磷、钾、镁、铁、锌、铜和碘等多种元素,还含有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纤维素。 食疗价值 【性能】味甘、酸,性凉,微寒。能清热止渴,养阴,凉血,归肝、胃、肺经。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清热解毒,凉血平肝,补血养血和增进食欲的功效; 可治口渴,食欲不振。 【参考】含糖类(葡萄糖、果糖)、蛋白质、脂肪、苹果酸、柠檬酸、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烟酸、钙、磷、锌、铁、硼、锰、铜、碘、腺嘌呤、胡芦巴碱、胆碱、番茄碱等成分。 能降低血压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并有一定抗炎、利尿作用。 【用途】用于热病烦渴,或胃热口渴、舌干;肝阴不足,目昏眼干或夜盲;阴虚血热,鼻衄、牙龈出血。亦可用于高血压病。 【用法】生食,或煎汤服。 【附方】白糖番茄:番茄100g,用沸水浸烫后,撕去外皮,捣烂,加白糖适量,拌匀服食。

番茄常用贮藏方法

番茄常用贮藏方法 番茄,多年生草本,其形状、大小、颜色都因产地不同而不一、通常为圆形、扁球形、长椭形、色泽则以红色为主,表面平滑而肉汁多。【1】番茄含有大量的果胶、柿胶酚、可溶性收剑剂等成分,容易与胃酸发生化学作用,凝结成不易溶解的块状物。这些硬块可将胃的出口——幽门堵塞,使胃里的压力升高,造成胃扩张而使人感到胃胀痛。 番茄属于喜温性蔬菜,较耐低温,但不耐炎,在月平均温度18~25℃的季节里生长良好,但不同的生育段对温度的要求及反应是有差异的。【2】番茄是喜光性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光照,充足的阳光不仅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而且对花芽分化和结果都是有利的。水分是番茄的重要组成部分,果实中有90%以上的物质是水分。水又是番茄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和营养物质运转的载体。番茄植株高大,叶片多,果实多次采收,对水分需要量很大,要求土壤湿度在65%~85%之间,一般在湿润的土壤条件下生长良好。 番茄的根系发达,主要根群分布在30厘米的耕作层内,最深可达1.5米,根群横向分布的直径可达1.3~1.7米,根系再生能力强,幼苗通过移栽,主根被截断,容易产生许多侧根,从而使整个根系的吸收能力加强,因此,番茄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但为了获得优质高产,肥沃的壤土比较好。【3】主要品种有浙粉202、英石大红、博玉368、粉红天—80等。美国、苏联、意大利和中国为主要生产国。在欧、美洲的国家、中国和日本有大面积温室、塑料大棚及其他保护地设施栽培。 番茄贮藏条件 1)温度 绿熟番茄比红熟番茄对低温敏感。前者在低于10 ℃下稍长时间贮藏易发生冷害。绿熟果和顶红果贮存温度为11~13 ℃,成熟果为0~2 ℃。 2)湿度 番茄保水能力较强,贮藏环境相对湿度可控制在90%左右。气调贮藏对抑制番茄的后熟,延长贮藏期有良好的作用。 3)气体成份 氧2%~5%,二氧化碳2%~5%。 2.2番茄贮藏的技术措施 1)品种选择 番茄贮藏一般应选用果皮较厚、果肉致密、子实少、干物质含量高、含糖量在3.2%以上,抗病性强的品种。 果实色泽不同,耐贮性也不同,一般黄色品种大于红色品种,如太原2 号、台湾红;若是大棚温室栽培的番茄,应选择苏抗5 号、大粉等。 2)采收前病害防治 在采收前7~10 天,在田间喷一次杀菌剂防治病虫害。 用25%多灵菌可湿性粉剂加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50 倍处理,经此处理后的番茄在贮藏期间可降低病害发生率38%左右。雨后初期不宜立即采果,否则贮藏前易造成果实腐烂。 3)贮藏中的病害防治

西红柿的特点特征

西红柿的特点特征 对于西红柿,我相信都是我们大家在熟悉不过的一种食物了吧,西红柿早已成为我们饭桌上必备的菜肴,而且西红柿的做法有很多种,每种做法都非常好吃,我们只是享受西红柿的美味,可能对于西红柿的特点特征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西红柿的特点特征吧。 1.西红柿越红营养越高.西红柿中主要的营养就是维生素,其中最重要、含量最多的就是胡萝卜素中的一种一番茄红素。当今这几年来,科学家已证明西红柿具有独特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清除人体内导致衰老和疾病的自由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阻止前列腺的癌变进程,并有效地减少胰腺癌、直肠癌、喉癌、口腔癌、乳腺癌等癌症的发病危险。 2.西红柿富含番茄红素,人体血浆中番茄红素含量越高,前列腺癌、肺癌、冠心病的发病率就越低。番茄红素的含量与西红柿中可溶性糖的含量是负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越是不甜的西红柿,其中番茄红素含量越高。此外,夏天生产的西红柿中番茄红素含量比较高,这主要是因为夏天阳光充沛、光照时间长,会让番茄红素的含量大大增加;而冬天温室大棚里种植的西红柿,

番茄红素的含量比较低。黄色品种的西红柿中番茄红素含量很少。红色品种的西红柿则含量较高。一般来说,西红柿颜色越红,番茄红素含量越高,未成熟和半成熟的青色西红柿番茄红素含量相对较低,西红柿做熟后比生吃更有利于营养吸收。 3.此外,西红柿还含有香豆酸和氯原酸,它们在人体内有消除致癌物的作用。 以上内容为我们介绍了西红柿的特点特征,我相信大家现在对于西红柿的特点特征都已经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西红柿作为我们生活中特别常见的一种蔬菜,我们需要多了解一些关于西红柿的特点,才能够更好的利用西红柿为我们生活提供便利。

番茄的生长周期完整版

番茄的生长周期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番茄的生长发育周期 从种子播种、萌动到第一穗果种子成熟所经历的时期为生长发育周期。分为:发芽期、幼苗期、开花坐果期和结果期4个阶段。 一、发芽期 从种子萌动到两片子叶长出第一片真叶显露为发育期,一般为7---9天。 二、幼苗期 从第一片真叶显露到显现大花蕾这段时间为幼苗期,在适宜温度下幼苗一般需要50天左右,寒冷季节需60—80天,高温季节需40天左右。 三、开花坐果期 这段时期需15---30天,早熟或高温栽培需时间短,反之则长。 番茄的主要栽培技术 番茄产量高,产品耐贮运,市场销售量大,近几年来,番茄在惠州地区的栽培得以较大发展,成为惠州蔬菜栽培种类之一。 一﹑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温度:番茄生长发育的最佳温度为24~26℃,在5℃以下的低温或40℃以上的高温条件下,番茄将停止生长。 (二)光照:番茄是喜光作物,对光照反应敏感。光照充足,植株生长健壮,茎粗大,抗性强;光照不足,就会造成徒长,开花少,落花落果等。 (三)水分:番茄是深根作物,既怕旱又怕涝,土壤排水要好,地下水位要低,水分必须均匀供给。 二﹑栽培技术

(一)播种育苗 1﹑播种期:一般春播1月下旬~2月,秋播7~8月;夏植气温高,植株生势弱,落花多,坐果难,病害严重,极易失败;冬植仅适宜我市南部平原或低海拔丘陵区,10月至1 1月上旬播种。 2﹑种子消毒:种子消毒是减少病害传播的有效措施。消毒时可用纱布将种子包起来,放入50温水中(温度保持不变)浸10分钟或放入10%磷酸钠溶液中浸20分钟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放入30℃温水中浸2~3小时,取出阴干。 3﹑苗期管理:应根据不同气候条件而定,如冬植或早春育苗要重防寒,应用小拱棚塑料膜覆盖;而夏﹑秋植育苗要重点防高温﹑暴雨,应用遮阳网搭棚覆盖。在育苗过程中,要适当追肥,一般结合浇水,淋施腐熟尿水或0﹒1﹪~0﹒2﹪的尿素水。同时,在苗期应用百菌清600倍液加乐果1000倍液喷2~3次。 (二)土壤准备及定植:番茄种植地应选择前作水稻或未种过茄科﹑花生﹑大豆﹑芝麻﹑萝卜等作物的地方。种植前施足基肥,每亩可用腐熟猪牛粪1000公斤,过磷酸钙50~10 0公斤,混匀后均匀撒在畦面,并结合整地掺入土中。起畦规格可采用 1﹒3~1﹒7米包沟,二行植,株距40~50厘米,双干整枝。早造阳光充足,可适当密植,亩植1500~20 00株。或可采用单干,株距20~25厘米,亩植约3000株。冬季番茄要采取地膜覆盖栽培,因追肥不便,特别强调要在整地起畦时一次施足基肥,并以迟效有机肥为主。其他措施基本与露地栽培一致。 (三)大田管理 1、施肥:番茄是陆续生长结果的蔬菜,除施足基肥外,还应有充分的追肥。一般在定植生势恢复后(定植后1星期内)开始追肥,隔8~10天,结果前每次追肥,尿素用量每亩不要超过5公斤。待第1穗果膨大后,适当施重肥,到第2﹑3穗果膨大时,要求更多营养,追肥要重,适量增加磷钾肥用量,后期追肥以保证第4﹑5﹑6穗果实不断长大的需要。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一般每亩番茄需用总追肥量为尿素50公斤,钾肥70公斤或复合肥100公斤加钾肥30公斤。

蔬菜的贮藏保鲜技术教学文案

蔬菜的贮藏保鲜技术 摘要:蔬菜是日常所必须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是促进食欲,具有独特的形、色、香、味的保健食品.蔬菜组织柔嫩,含水量高,易腐烂变质,不耐储存,采后极易失鲜,从而导致品质降低,甚至失去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但通过贮藏保鲜及加工手段就能消除季节性和区域性差别,满足各地消费者对蔬菜的消费要求。果品蔬菜需求量是世界上仅次于粮食的农产品.蔬菜贮藏保鲜是农业生产的延续,保持蔬菜质量和鲜度是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在蔬菜贮藏、运输、流通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关键词:蔬菜贮藏,蔬菜保鲜 1 蔬菜贮藏的主要保鲜技术 1.1气调保鲜技术 气调贮藏(Controlled Atmosphere)简称CA,气调贮藏设备主要由气调机、制冷系统、加湿器和气密保温材料组成.其原理是把蔬菜放在特殊的密封库房内,同时改变贮藏环境的气体成分,在蔬菜贮藏中降低温度、减少氧气含量、提高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蔬菜的呼吸强度和自我消耗,从而达到长期贮藏保鲜的目的.目前,常用的气调保鲜方法主要有4种:塑料薄膜帐气调、自然降氧法、混合降氧法和人工改变空气组成法。 据报道,美国和以色列的柑橘总产量50%以上是气调保鲜;新西兰的苹果和猕猴桃气调贮藏量为总产量的30%以上;法国、意大利以及荷兰等国家气调贮藏苹果均达到总贮藏的50%~70%,证实了气调贮藏保鲜水果的光明前景.在国外,低氧CA技术或超低氧贮藏是蔬菜采后CA应用技术的新突破。在国内,北京市鹰达利经贸发展公司、清华大学分别成功研发出"PVAS真空气调保鲜装置”和“自动控制自发式气调库”等保鲜装置,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较好的推广价值。 1.2防腐剂保鲜技术 防腐剂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2类,即化学合成防腐剂和天然防腐剂。化学合成防腐剂由人工合成,种类多,包括有机和无机的防腐剂50多种,其中世界各国常用的主要化学合成防腐剂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氧化硫、亚硫酸盐、丙酸盐及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我国批准可使用的化学合成防腐剂只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和二氧化硫等少数几种。使用化学合成防腐剂虽有较好的保鲜效果,但对人体健康却有一定的影响,甚至出现致癌、致畸等毒性.天然防腐剂是生物体分泌或体内存在的防腐物质.经人工提取后即可用作食品防腐,具有安全、无毒、高效和增进食品风味、品质等特点.目前,在国内外常用的天然蔬菜保鲜剂主要有茶多酚、蜂胶提取物、橘皮提取物、魔芋甘露聚糖、鱼精蛋白、植酸、连翘提取物、大蒜提取物、壳聚糖等.如用壳聚糖处理番茄,常温下可贮藏30 d左右,几丁质用于苹果保鲜可达数月;用它处理草莓,结合低温贮藏,也具有较好的保鲜作用;用粮姜蒸液处理甜橙,贮藏130 d后,总腐果率为零,干

番茄的贮藏与加工技术

番茄的贮藏与加工技术 一、贮藏技术 贮藏用的番茄采收前2天不宜灌水,防止果实吸水膨胀和果皮产生裂痕,从而导致微生物感染和果实腐烂变质。应在早晨或傍晚无露水时采摘,采摘时轻拿轻放,避免造成伤口。包装容器不宜过大,以免上面的果实将下面的压伤。采收后,应放在阴凉通风处散热,或放在冷库内预冷到13摄氏度,然后挑选分级入库贮藏,成熟度不同的果实要分别存放,便于管理。 二、贮藏方法 1.塑料帐气调贮藏法。将装好的番茄堆码在窖或通风库中,用塑料薄膜将码好的垛套上,封住口成为塑料帐。利用番茄本身的呼吸作用使塑料帐内的氧气逐渐减少,而二氧化碳逐渐增加,以此来减弱番茄的呼吸作用,延长贮藏期。在贮藏期间,每隔2-3天将塑料帐揭开,擦干帐壁上的小水滴,15分钟后重新套上,封住门,以补充帐内新鲜空气,排除帐内过多的二氧化碳,避免番茄腐烂。每隔10--15天翻垛检查1次,挑出病果。用此法可贮藏l个多月。 2.硅窗气调贮藏法。薄膜越薄其透气性越好。试验结果表明:在其他贮藏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使用0.08毫米厚的硅窗,帐内氧的含量将控制在6%左右,二氧化碳在4%左右,效果较好。 番茄采用硅窗气调贮藏时,要求硅窗面积的大小与品种的呼吸强度、温度高低成正比。在固定容积的贮藏帐内,随着贮藏量的增多或减少,硅窗面积也需作相应的扩大或缩小。一般有效体积为4立方米

的塑料薄膜帐,贮藏550千克需要开0.45平方米-0.5平方米的硅窗。 3.薄膜袋贮藏法。将青番茄轻轻装入厚度为0.04毫米的聚乙烯薄膜袋(食品袋)中,一般每袋装5千克,装后随即扎紧袋口,放在阴凉处。贮藏初期,每隔2-3天,在清晨或傍晚,将袋口打开15分钟,排出番茄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补入新鲜空气,同时将袋壁上的小水珠擦干,然后再扎好密封。贮藏1-2周后,番茄逐渐转红。如需继续贮藏,则应减少袋内番茄的数量,只平放1-2层,以免相互压伤。番茄红熟后,将袋口散开。 采用此法时,还可用嘴向袋内吹气,以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抑制果实的呼吸。另外,在袋口插入一根两端开通的竹管,固定扎紧后,可使袋口气体与外界空气自动调节,不需经常打开袋口进行通风透气。 4.吸附剂贮藏法。方法(1):把沸石、膨润土、活性炭、氢氧化钙按①50:50:0:0,②0:50:50:0;③35:30:35:0;④045:45:10的比例配制成不同组成的复合保鲜剂,在其中一种保鲜剂中取10克,装入一透气的小袋内,再把小袋放在盛有4千克番茄的容器中。在20℃的温度下封存,容器内的番茄14天内颜色不转变,21天内无霉菌生长。可使番茄的贮藏期延长3倍左右。 方法(2):将30份佛石、20份活性炭、30份硫酸亚铁、30份氢氧化钙和1份水混合配成复合保鲜剂。将此混合物称10克装人一内衬有多孔聚乙烯薄膜的小纸袋内,并用O.5克水将纸润湿,然后与番茄一起封装在一个大聚乙烯袋中。在一定温度下贮藏60天,番茄

番茄的营养及保鲜技术

番茄的营养及保鲜技术 摘要:番茄,又名西红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食物。番茄营养价值丰富,而且喜欢番茄的人比较多,番茄适宜的人群也比较广泛。人们既可以将番茄做成各种各样色香味俱全的菜,也可以洗干净直接食用,简单而富有营养。现在,番茄已经作为食用蔬果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但是其营养保鲜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文将着重阐述番茄的营养价值以及番茄的保险技术。 关键词:番茄、保鲜、营养 正文: 1、简介 番茄,是茄科茄属番茄亚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西红柿、洋柿子。番茄的“番”字有时也被误写作草字头的“蕃”。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中国各地均普遍栽培,夏秋季出产较多。现作为,通常认为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 1.1营养成分 每100克番茄的营养成分 能量11千卡,维生素B60.06毫克,蛋白质0.9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3.3克 叶酸5.6微克,膳食纤维1.9克,维生素A63微克,胡萝卜素375微克,硫胺素0.02毫克 核黄素0.01毫克,烟酸0.49毫克,维生素C14毫克,维生素E0.42 毫克,钙4毫克磷24毫克 钾179毫克,钠9.7毫克,碘2.5微克,镁12毫克,铁0.2毫克,锌0.12毫克,铜0.04毫克 锰0.06 毫克 1.2植物学分类 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茄目,茄科,茄属,番茄亚属 1.3营养分析

番茄富含维生素A、C、B1、B2以及胡萝卜素和钙、磷、钾、镁、铁、锌、铜和碘等多种元素,还含有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纤维素。近年来,营养专家研究发现,番茄还具有新的保健功效和防治多种疾病的药用价值。 健胃消食,生津止渴,润肠通便所含苹果酸、柠檬酸等有机酸,能促使胃液分泌,对脂肪及蛋白质的消化。增加胃酸浓度,调整胃肠功能,有助胃肠疾病的康复。所含果酸及纤维素,有助消化、润肠通便作用,可防治便秘。 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番茄性凉味甘酸,有清热生津、养阴凉血的功效,对发热烦渴、口干舌燥、牙龈出血、胃热口苦、虚火上升有较好治疗效果。 降脂降压,利尿排钠所含维生素C、芦丁、番茄红素及果酸,可降低血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另含有大量的钾及碱性矿物质,能促进血中钠盐的排出,有降压、利尿、消肿作用,对高血压、肾脏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降低血压经常发生牙龈出血或皮下出血的患者,吃番茄有助于改善症状。 除此之外,番茄还具有抗血凝聚、防脑血栓,防癌抗癌、延缓衰老,美容护肤、治皮肤病,维护性功能等作用。 2、番茄的保鲜技术 2.1贮藏特性 番茄是冷敏感作物,果实长时间低于8℃会发生冷害。番茄的成熟阶段分为:绿熟期、微熟期、半熟期(半红)、坚熟期(红而硬)和软熟期 (红而软)。鲜食番茄多为半熟期至坚熟期采摘,但不能进行长期贮藏。绿熟至顶红期的果实具有一定的耐贮性和抗病性,在贮藏中能后熟转红。长期贮藏的番茄应在绿熟期采收。 2.2品种选择 应选腔小、皮厚、肉致密、干物质和含糖量高的品种贮藏。番茄贮藏3个月含糖量下降1.2%,而番茄果实含糖量降低到2%以下,风味明显变淡,食用品质下降。因此,长期贮藏的番茄应选含量在3.2%以上的品种。 2.3贮藏条件 番茄的贮藏温度与成熟度有关,红熟果实在0-2℃贮藏10-15天,绿熟果在

番茄栽培 心得图文实习

番茄栽培心得 1、浸种催芽 浸种首先将番茄种子放入20~30℃清水中浸泡2~3小时,目的是为了使种子充分吸收水分,并挑出干瘪的种子;然后用55~60℃的温水烫种10~15分钟,目的是对种子进行消毒,因为一般病毒的致死温度是55℃;最后再用35℃左右的温水洗净种子外面的粘液,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并提高发芽率。 催芽将浸种后种子涝出冲洗干净,用纱布或新的干净湿毛巾包好,出去种子表面水分,放到25~28℃条件下催芽,直至种子露白的方可播种。一般需要三天,此时番茄的芽应为刚漏出种壳,芽是直的,最好不要有弯曲,否则播种时容易损伤芽子,降低成活率。 注:番茄催芽时,可采用变温催芽,即先在25~28℃条件下催芽,然后放入5~10℃的环境下,然后在放入25~28℃条件下催芽,如此几次,直至露白为止。目的是为了提高番茄的抗逆性,特别是抗寒性。 2、播种育苗 育苗营养土配方:园土:腐熟有机肥=6:4,加入1kg的尿素和1.5kg的复合肥。营养土需进行消毒,使用福尔马林溶液或多菌灵粉剂。 苗床育苗将部分营养土倒入事先砌好的育苗床,并将其整平。然后将种子均匀地撒到苗床上,也可用部分营养中和种子混匀,然后再撒播,可保证播种均匀。最后充分浇透底水,并覆膜保温保湿,待其发芽。番茄适宜发芽温度为20~25℃。(夏天温度高光照强时育苗,需加盖遮阳网,以提高成活率。)分苗当番茄长到两叶一心时,需进行分苗,可分苗到更大的苗床上,或营养钵内,番茄分苗后应注意控水控肥,培育壮苗。因为分苗会使苗断根,不仅可以控制苗徒长,而且有利于新根的产生,可使得番茄苗生长更加健壮,并有利于提高其抗逆性。如若番茄生长势过旺,亦可通过二次分苗来控制其生长。 番茄壮苗指标:六叶一心,呈倒三角形,叶色浓绿,茎秆粗壮,株高一般20cm 左右。 此时番茄花芽分化已基本结束,番茄花芽分化要点是:高温长日照。番茄苗期适宜生长温度为:白天20~25℃,夜间10~15℃。 营养钵育苗番茄采用营养钵育苗可以提高定值成活率,缩短番茄定值后的缓苗期。 3、整地做畦 对于种植番茄的地,应重施基肥,一般亩施充分腐熟有机肥5000kg、尿素20~30kg,复合肥40~50kg。番茄根系生长较旺,故基肥应深施。 番茄可采用大小行栽植方式,不仅有利于以后架式的选择,而且有利于田间作业,一般大行距为70cm,小行距为50cm,株距为30cm,亩载3000~4000株。 4、定植 春季番茄定植应在当地断霜期后开始,一般为谷雨前后(4月12日左右),此时低温稳定在10℃以上。 番茄浇定植水,应以浇暗水为宜,即在定植坑中浇水。而不在定植后进行大水漫灌,因为这样做会降低低温,不利于番茄的缓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