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劝学》《师说》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0《劝学》《师说》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劝学》《师说》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教学理念、依据】

(一)新课标解读指出,“整合"是学习任务群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不仅要在课程内容方面整合,还要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通过主题阅读、比较阅读等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围绕核心素养,整合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二)新课标第6个学习任务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目标与内容:

(1)阅读古今中外论说名篇,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阅读近期重要的时事评论,学习作者评说国内外大事或社会热点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在阅读各类文本时,分析质疑,多元解读,培养思辨能力。

(2)学习表达和阐发自己的观点,力求立论正确,语言准确,论据恰当,讲究逻辑。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习反驳,能够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3)围绕感兴趣的话题开展讨论和辩论,能理性、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平等商讨,有针对性、有风度、有礼貌地进行辩驳。

【教材分析】

《劝学》《师说》选自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是新课标第6个学习任务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学习单元之一。要求以“学习之道”为核心,通过梳理、探究和反思,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两篇都是我国古代探讨学习问题的名篇,各有异同。前者讲学习的重要性、讲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强调要“善假于物",要积累、要坚持、要专一等,核心就是“学不可以已”,随时随地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后者围绕师道展开,反对“耻学于师",强调要重视传统的师道,尊重老师,学习儒家之道。两篇文章论述的重点虽然不同,但都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而这与我们现在所说的

“终身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学会学习"等有很多相通之处,引导学生结合当下的学习生活,思考古人的观点、态度在今天的现实意义,为我所用,助力自己的成长。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的文言词汇,但深层次的词汇、文法以及阅读能力都还有待提高。现处于高一,语文学习兴趣浓厚,愿意参加课堂活动、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品鉴能力,能够为教师设计深层次的任务及深度阅读提供前提条件。

【教学目标】

1、梳理并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背诵重要文段。

2、把握文章论证思路,学习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学习其严密周详的论证逻辑。

3、探究文本中“学习与修身”的关系,理解读书学习对提升品德修养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一是掌握本文比喻、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议论,提高朗读能力。

二是引导学生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法、学法】

教法:讲析、点拨;学法:小组“自主——合作——探究",质疑法、讨论法

【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平台;学生课前预习(知识搜集卡片、预习学案)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部分语言建构夯实基础

读课文,范读、自读、默读多种方式贯穿课堂始终。

任务一:文本知识解读

学生分享搜集卡,包括作者简介、文体知识等,教师加以补充。

任务二:基础知识积累

PPT播放《预习学案》小测答案,进行小组互评、交流,教师根据出现错误的高频字词和语句进行重点讲解,梳理重点字词和文意。

第二部分思维发展审美鉴赏

(一)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1、关于写作背景的探讨

(1)教师提问:荀子为什么开篇第一句就提出“学不可以已”?(启发思考,有的放矢)学生讨论后,明确:荀子“性恶论"思想,认为人的本性是“恶”。故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因而重视“求贤师"“择良友”以使人改“恶"为“善”。

(2)教师:大家通过阅读,都知道《师说》是韩愈写给李蟠的一封信,可能你觉得没什么特别的。但试想一下,假如你收到了来自我国教育部长的信,你有什么感受?还会觉得没什么吗?(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讨论后,明确:

此文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他是真正的“勇士”,“中国硬核力量"。

【设计意图】探究荀子和韩愈的观点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以提升核心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2、关于论证方法的探讨

(1)师:咱们学过修辞手法——比喻,有什么好处呀?

生:可以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

师:对,《劝学》一文就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说理,试举例说明并分析其特点。

学生经过讨论后,明确:

A.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

例如,为了说明“学不可以已"的道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

说明了“学不可以已”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显,由抽象到具体,令人一目了然。

B.比喻形式灵活多样。

a.反复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连用“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五个比喻,引出君子“善假于物也”的道理。

b.正面设喻。如“青青于蓝"“冰寒于水”等,以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能够发展提高,实现超越。

c.正反面对比设喻。如骐骥与驽马对比,朽木与金石对比,蚯蚓和螃蟹对比,说明学习成功的关键在于逐步积累、坚持不懈和专心致志。

(2)师:大家读了《师说》后,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发现呢?

生:多种论证方法灵活运用。

师:能不能结合课本具体说一说?

学生经过讨论后,明确:

A.对比论证。作者在论证从师的重要性时,运用了三组对比。第一组是“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结果是“圣益圣,愚益愚"。第二组是某些人为孩子选择老师与自己“耻师”的行为的对比。第三组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土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对比。这三组对比,造成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有力地证明了从师的重要性。

B.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除了第二段中所列举的一些概括性事例外,作者在第三段又以孔子从师学习的行为为例,并且引用孔子的名言,说明从师的必要性。孔子在古代被尊为“圣人",有着很高的学问和修养,这样的“圣人”尚且需向多人请教,那一般人就更不用说了。这样,通过典型的事例和名言进一步证明了从师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这两篇文章都是论述性文字,但采用的方法不同,结构也不相同。《劝学》主要是比喻论证,逐项阐述自己的主张;《师说》除直接阐述外,主要采用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逐层深入地论述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思考不同论证方法所产生的不同的逻辑力量,让他们关注在使用举例等论证方法时还要不断进行分析阐释,避免在

写论述性文章时陷入“观点加例子"的模式。

(二)利用思维导图式的板书带领学生梳理文章论证的内在逻辑。

任务二:学以致用展身手

1、整理《劝学》《师说》中涉及的所有学习观。

2、挑选从《劝学》《师说》中选择一个你有感触的学习观进行论述,请从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任选一种来展开论述(若能两种结合亦可),写一个片段,要求结构完整,论点淸晰。

【设计意图】提升语文素养“准确把握和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理解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学习有针对性地表达观点。”

3、背诵《劝学》全篇和《师说》第一段。

第三部分读写结合迁移提升

师:《劝学》是两千多年前荀子对学习问题的朴素认识,《师说》是一千多年前韩愈对“耻学于师"的批评。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我们今天在学习中也遇到了新的挑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对学习之道又有什么新的理解呢?

作业:写作

2021全国新高考1卷语文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2021年高考语文试题,通过试题取材和设计,在引导坚定文化自信、提升道德品质、厚植家国情怀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实现了“以文化人”的目标。作文材料将历史背景与时代精神巧妙连接,架构了时空的大背景,其实是要求学生除了解读出身体之强

弱以外,还要落脚在浓浓家国情怀以及对青年人的殷切期待上,从而实现“立德树人"在写作能力考查中的有机融入。

在内涵上涉及到了“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讲的是强者不可肆其强的道理——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如果恃强凌弱,则至刚易折,不可以长久。个人实力的强弱,国家国力的强弱,也许只是一时的状态的呈现,最关键的是“强者不滥用其强",“弱者勤自锻炼”于国家而言是不争强争霸,谦虚内敛搞发展;于青年个人而言是有使命担当,奉献青春,积极奋发,自强不息,这才是应有之道。此外,即使暂时处于弱的地位,也应自强不息。由个人上升到社会、国家、时代,让青年人的个人成长与责任使命、家国情怀融为一体,这便是对当代青少年的期望。

【设计意图】直通高考,结合课文学习,完成议论文表达的针对性训练和议论文篇章的写作训练,在观点、表达、结构等方面,提升实践能力。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方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同时也使语文课堂效益最大化。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师说》优质课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师说》优质课公开课获奖教案优 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教材定位】 《师说》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第10课的第二篇课文,这一课的两篇文章都是我国古代探讨学习问题的名篇。学习这两篇文章时,要通过熟读课文,找出并推敲文中的名句,并在此基础之上把握两篇课文关于学习的主要观点。《师说》是韩愈文章中一篇结构严谨,脉络贯通的论说文,韩愈带着很强烈的感情来反抗流俗的嘲笑,批判当时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目的是为了告诉士大夫之族要行从师之道、复从师之道、传从师之道。 在学习这篇文章时,要注意结合时代背景,以及韩愈的文学主张,进而更清楚地明白韩愈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和勇气。了解他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自居,“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反抗流俗的不正确的风气,批驳错误的观点,并对中晚唐儒学的复兴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要辩证看待作者的观点,结合当下,谈谈自己的见解和认识。 【素养目标】 1.了解韩愈的生平及其文学主张,了解时代背景,积累文化常识。 2.掌握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等知识点,疏通文意,并背诵第一段。 3.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掌握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训练思辨能力。 4.辩证思考本文的现实意义,树立谦虚好学和尊师重教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掌握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思考作者观点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 点拨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尊师重道”是儒家的思想主张,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在魏晋时期到唐朝中期,却兴起了“耻学于师”的社会风尚。面对这样的时代问题,韩愈站了出来,以笔墨来讨伐这个时代的错误。让我们一起走近《师说》。 二、知人论世 1.了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2.韩愈的文学理论和主张 提倡“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之风,提倡先秦、两汉的散文,文学上主张“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 3.了解“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 4.解题 ①师:从师学习。 ②说:是古代用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是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属议论文,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有点像现代杂文的风格。“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爱莲说》《捕

2《师说》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师说》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课题10.1《师说》课型新授课 学情分析学习了《劝学》之后,高一学生已经基本了解“求学之道"板块文言学习的思路。在学生自行对《师说》文言知识初步梳理的基础上,本节课的学习,教师旨在通过问题探讨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探究的学习模式。在自我思考的过程中,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教材分析《师说》是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0课的第二篇文章。本文是一篇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不仅严正地驳斥了那些愚蠢的诽谤者,更可贵地提出了三点崭新的、进步的“师道”思想: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人人都可以为师,只要具有那样的能力;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某一方面比我好,在这一方面他就是我的师。 设计理念设计分为三部分:题目分析+正文分析+小结拓展提升,重点为正文分析部分,通过作者围绕“师道”思想展开,分别理清一各段思路并理解原文,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的运用。 教学目标(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3.通过学习本文理解韩愈其人及其不随流俗、敢开风气之先的开拓者的气概。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学习有“破"有“立”的写法。 教学难点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 课前准备PPT、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设计意图)谈话导入学习本课前,我们先来想一想“唐宋八大家"具体指哪些文人?韩愈是唐朝哪个时期的人?大家对韩愈了解多少?唐宋八大家为: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

10《劝学》《师说》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0《劝学》《师说》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劝学》《师说》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教学理念、依据】 (一)新课标解读指出,“整合"是学习任务群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不仅要在课程内容方面整合,还要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通过主题阅读、比较阅读等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围绕核心素养,整合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二)新课标第6个学习任务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目标与内容: (1)阅读古今中外论说名篇,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阅读近期重要的时事评论,学习作者评说国内外大事或社会热点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在阅读各类文本时,分析质疑,多元解读,培养思辨能力。 (2)学习表达和阐发自己的观点,力求立论正确,语言准确,论据恰当,讲究逻辑。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习反驳,能够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3)围绕感兴趣的话题开展讨论和辩论,能理性、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平等商讨,有针对性、有风度、有礼貌地进行辩驳。 【教材分析】 《劝学》《师说》选自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是新课标第6个学习任务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学习单元之一。要求以“学习之道”为核心,通过梳理、探究和反思,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两篇都是我国古代探讨学习问题的名篇,各有异同。前者讲学习的重要性、讲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强调要“善假于物",要积累、要坚持、要专一等,核心就是“学不可以已”,随时随地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后者围绕师道展开,反对“耻学于师",强调要重视传统的师道,尊重老师,学习儒家之道。两篇文章论述的重点虽然不同,但都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而这与我们现在所说的

部编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第10课《劝学》教学设计

《劝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劝学》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3第三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文言议论性散文。该文是先秦儒家思想的最后代表人物荀况及其门人言论著作《荀子》的开篇之作。在人教版教材中,主要选取《劝学》中的四个段落来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并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 《劝学》作为一篇古代议论文,围绕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第一自然段),运用设喻的方法,论证了三个分论点(第二、三、四自然段):(1)学习的意义,即为什么学习;(2)学习的作用,即学习的重要性;(3)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即如何学习。 《劝学》作为一篇古代散文,共291个字。该文蕴含深邃的哲理,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全文句式整齐,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句法严密,善用比喻。文章整散结合,节奏和谐,容易记诵。 二、编者意图 该文选自人教版必修3的第三单元,主要学习古代议论性散文。该单元收录《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等四篇课文。单元提示指出:阅读这些充满智慧的篇章,借鉴古人议论的艺术,学会清晰有力地表达思想和见解。并琢磨文章理论的方法、注意其严密周详的论证逻辑、以及由此产生的说服力量。通过学习《劝学》一文,了解荀子的议论性散文的特色及其蕴藏的思想,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有力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三、练习分析 《劝学》的“研讨与练习”部分,设计了四道练习题。通过对练习题的分析,教师既可将其作为教学前的参考,又能在教学后检测学生在学习后所达到的学习效果,从而确立基本的教学目标: 1.明确本文的论点及论证过程,并能背诵全文。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明白比喻句之间的联系。 3.掌握文中的通假字、生僻字。 4.对荀子观点的补充与发展。 四、学情分析 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文言文,但只停留在简单的文言学习层面。进入高中阶段,对学生文言句式的掌握及用法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在学习《劝学》时,学生在必修1

新教材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备课名师教案教学设计(10;11;12;13)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 10.1劝学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的方法与态度。 2.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了解文言实词在演变过程中词义引申、扩大、转移、缩小四种现象,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注重本文以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反复论证的特点,注意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的联系。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二、介绍荀子。 明确荀子的生卒年代、历史地位、政治主张和文学成就,重点介绍荀子散文的特点和文学地位,说明本文出处。 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他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排比句子,又善于用比喻。《劝学》一文的这些特点较为明显。而《劝学》一

文最为突出的特点,还是比喻的运用,它多达20个,且形式灵活。巧妙有力地阐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及学习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的含义及内在联系是学习本文的重点、难点。因此只有准确理解比喻的含义,课文内容的理解、字词句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解题。 从“劝”字入手,在比较古今词义不同的同时,明确“劝”在此处应是“鼓励”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劝阻”语义不同。“劝”是手段,“学”是目的,明确本文主旨是劝勉人们学习。 四、学习课文。 1.讲解第一自然段。 (1)提问:本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明确:①是全文的文眼。②统领全篇,开门见山,引起下文论述。 词语:已。 2.讲解第二自然段。 (1)请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明确:蓝→青,水→冰,木→轮,(金)钝→利。以上四组都说明一个道理:在外力作用下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强。对人而言,这个外作用力就是学习。君子因其博学而且经常反省,才能达到智慧清明、行无过错的境界。 分解比喻句的含义,分析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教师举例示范,用图示法引导学生分析,目的在于教会方法。然后两三个人一组用此方法解决其他句子的问题。此方法以训练思维推理能力为主,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第二段为例作分析。本段用了五个比喻论述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为此作者选择了日常生活中的五种事物进行设喻、论证。“青出于蓝”,是讲靛青从蓝草中取出,但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寒于水”,是说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比水更冷。这两个比喻句可以归纳扩展,得出:客观事物(如蓝、水)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如青),有所提高(如冰)。又结合本文所论中心事情是学习,联想一下,可得出同样道理:人只要不断学习,就会改变,就能提高。这一分析推理的过程用图示可表示为:(略) “輮以为轮”的比喻,说的是直木经过加热可以做成车轮;“木受绳则直”,木头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金就砺则利”,金属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部编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第10课《师说》教学设计

《师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比的论证方法 重点: 1、学习课文第二段,学习并掌握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2.熟读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难点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情感目标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学情分析: 首先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的文言词汇,句式以及阅读能力。 其次通过《劝学》的学习,学生对论述文的论证方法、结构方法有了一定的积累,这都有利于《师说》的学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2、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1、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 那么,老师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从师学习?择师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韩愈的《师说》来探个究竟吧! 二、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今河南孟州南),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倡导者。因为古代昌黎(今辽宁朝阳)韩氏是望族,自谓郡望昌黎,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文学常识 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辞藻、典故、排比、对偶但内容空洞的骈文视为俗文,认为自己的自由化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唐宋八大家)他们重视写真情实感,强调“务去陈言”(韩愈《答李翊书》)和“词必己出”(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的独创精神。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的华而不实的文风。 四.解题 “师说”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更随意。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于“说”一类文体。 “说”,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五探寻背景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35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听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示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

《劝学》《师说》整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

《劝学》《师说》整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 《劝学》《师说》整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1 《劝学》《师说》整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高中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既要注重知识教授,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高一语文教学中,有两篇经典文学作品《劝学》和《师说》,这两篇作品分别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教育的重要性。整合这两篇文学作品的教学设计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思维深度和广度的拓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整合文本课件的设计 将两篇文学作品融合在一起,制作成一个整合文本课件,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阅读激情。在整合文本课件的设计中,可以引入多媒体素材,例如,图片、音频、视频等,以让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下畅快欣赏,并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给学生布置阅读作业,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和观看整合文本课件展示,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阅读习惯和知识获取能力。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字中的人物形象和背景,让学生感性地去体会文字中的情感、思想和文化内涵。 二、课文阅读的设计

① 以《劝学》为例设计 篇章结构简明,富有节奏感,口感极佳,可以通过朗诵、分段演讲等形式进行集体朗读。通过精读《劝学》这篇文章,可以梳理出其主要语言特征,尤其是体现出古人言简意赅、一个字千金的特点。同时,可以从文章中引出学习方法的讲座和对众多形容学习的成语的讲解,以激发学生更多的学习兴趣。 ② 以《师说》为例设计 《师说》这一篇文章主要是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深入阐述。例如,可以安排学生分组讨论师道的重要性,或者通过视频、讲座等形式进行课堂互动。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并讨论师生之间的关系,可以让学生通过深入思考体现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语文素养、求知欲和创新思维。 三、文字练习的设计 将两篇经典文学作品融合在一起,可以使学生在语文阅读和写作方面得到很好的提高。在学生的课堂作业中可以设置一些 练习环节,例如,学生可以结合两篇经典文学作品,设计一篇短文,或者整合文化知识,写一篇分析比较的论文。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让学生更加熟练掌握语言的表达技巧,提高语文写作的能力。 综上所述,整合《劝学》和《师说》的教学设计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两篇经典作品的知识与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教学过程中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也能够在提供知识信息的同时,

统编版高中语文《劝学》《师说》优质课教学设计

探究“学习之道” ——《劝学》《师说》教学设计 一、教学指南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预习任务单的完成,了解跟《劝学》《师说》有关的一些文学常识,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 2.通过梳理思维导图,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把握文章的说理逻辑思路,关注作者思考问题的角度,学习他们有针对性地表达观点的方法。 3.辩证地思考作者的观点,真正领会学习的重要性,理解古人有关学习的观点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重要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难点: 辩证地思考作者的观点,理解古人有关学习的观点的当下现实意义。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教学建议 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围绕课程标准“思辨类阅读和表达”学习任务群,围绕“学习之道”的主题选择了6篇文章(《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前四篇以议论为主,思辨性较强;后两篇兼有议论和记叙。 《劝学》《师说》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课的两篇议论文,都是我国古代探讨学习问题的名篇。除了疏通文本内容,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重点句式外,我们还应结合这两篇文章的特色,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议论文、议论文的要素、论证方法的使用等知识,帮助学生搭建议论文的框架,为议论文写作做准备。 另外,这两篇文章是论证“学习之道”的文章,我们还应配合单元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辩证地思考作者的观点,真正领会学习的重要性。 (五)课前学习任务单 借助互联网等途径搜集关于荀子和韩愈的资料,完成人物履历表。

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 而为师”,并写下了《师说》。作者借为文送学生李蟠来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 和正确途径,抨击那些上层“士大夫之族”。 二、过程设计 活动一:结合课下注释,自主学习交流 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熟读两篇课文,做到初步疏通文意。 2.壳上活动: (1)了解关于议论文的一些基本知识,在班里交流。 (2)搜集关于“学习的名人名言和名人事迹,在班里交流。 活动意图:让学生自主归纳梳理两篇文章的文言字词句,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活动二:绘制思维导图,理解论证思路 教学提示:教师提出具体要求,引导学生从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等角度思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绘制,然后组与组之间交流,逐步修改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 1.小组合作,绘制《劝学》的论证思维导图。 2.小组合作,绘制《师说》的论证思维导图。

《劝学》《师说》公开课教案--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公开课——《劝学》《师说》教案 主讲人辅助 人 课 时 2 内容第六单元10课《劝学》《师说》 【本课学习目标】 1. 积累文言知识,能够准确翻译浅易文言文。 2. 学习富有思辨色彩的古代文本,通过对“学习之道”的梳理、探究和反思,把握学习的价值、意义、原则和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提高学习能力。 3. 学习联系写作背景,分析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理解论述的针对性;学习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研读课文,把握说理的逻辑思路,感受思辨中蕴含的逻辑思维,感受思辨的力量,提高理性思维水平。 教学难点:阅读课文,注意把握思辨类文本中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理解作者思考问题的角度,学习有针对性地表达观点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情境导入 学习是永恒的话题。从《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到如今社会倡导终身学习和多元化学习,数千年来人们一直在不懈地探索学习之道,以更好地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和自身修养,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学习?如何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如何提升自己?让我们一起从《劝学》《师说》中获取答案。 2.任务驱动 小组讨论:(15分钟) 1.议论文三要素、概念、常见论证方法? 2.两篇文章作者的主要观点?中心论点? 3.初读正音、找关键字词、特殊句式、理解段意。(小组任务分配:一人读、一人找关键字词、一人找特殊句式、一人译、一人补充)明确答案: 1.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文章论述的主要观点 论据:论述观点列举的依据 论证:用依据、证据论述主要观点的过程和方法 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2.作者的主要观点: 《劝学》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变人恶的本性。 《师说》韩愈:主张“物不平则鸣”——师道不复则“鸣”。 3.中心论点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六单元10《劝学》《师说》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上第六单元思辨与表达单元教学设计及《劝学》与《师说》群文阅读教学 一、单元解读 (一)单元整体分析 本单元的整体思路就是“思辨与表达”。以“学习”为话题,共选择了6篇文章,其中两篇古代论述文,三篇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和一篇外国作家作品。6篇文章有论证学习的方法和意义的,有论证学习的外在条件的,每篇在论证手法、论证思路、说理的思辨性、论证内容的丰富性等不同方面会给学生以写作的借鉴。 (二)选文内容解读 1.课文内容分析(逐篇简析) 《劝学》论证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方法的问题,文章采用大量事例和比喻论证的手法,层次清晰,论据翔实,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论证的手法。 《师说》是作者韩愈针对当时社会上重视门第而忽略从师学习的社会风气,进行批判性,提出了学习需要从师的观点。 《反对党八股》是毛泽东同志写于1942年2月的一篇针对党内出现的“八股文”进行批判的文章,文章犀利透彻,分析问题一针见血。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针对当时文化输出上的“完全送去”和文化输入上的“全盘接受”等不良现象进行批判的文章,并据此提出了文化继承上的“拿来主义”,文章于幽默的语言中寓以辛辣的讽刺。 《读书:目的和前提》德国作家黑塞的作品,在本文中作者结合自身经历和体验,对读书的目的和读书的前提作出了明确的阐释。文章不乏深刻而富有哲理的句子,值得学习品味。 《上图书馆》是我国著名翻译家、诗人王佐良的作品。文章回忆了几段自己在图书馆学习的经历,思考读书之于精神成长、之于人生的意义。文章在深情的回忆中有深刻的思考,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所启发。 2.教材编写意图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议论文的写作,但是这些都是浅显层面的了解,对议论文的论证结构、论证方法、论证思维都缺少系统的掌握。本单元将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论述文整合在一起,每篇文章都富有自身的论证特色,从不同层面给学生以启发。 三、单元目标 (1)精读文本,沉潜文本,体会不同时代、国度、作家的不同语言风格。 (2)学习一些论证艺术,并将之运用于日常的论述文写作中。 (3)掌握学习方法,热爱学习,学会学习,让学习丰富生命。 学习思辨,让论证更深刻 ——《劝学》与《师说》群文阅读教学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同学们从上幼儿园开始,就已经进入了正规的学习状态。我们学识字,学算术,学英语,学舞蹈,学画画……直到现在,乃至未来,我们一直都需要学习。 那么大家思考过没有,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学习的方法又有哪些呢? 今天我们通过两篇关于学习的古代论述散文,一起来梳理我们学习的意义和方法问题。同时,借助这两个文本,我们需要借鉴到有价值的论证方法,以期对我们的论述文写作有所启发。 任务一:通读文本,疏通文意

【高中语文】《劝学》《师说》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上册

“究古今之变,论学习之道”------《劝学》《师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思维导图,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把握文章的说理逻辑思路,关注作者思考问题的角度,学习他们有针对性地表达观点的方法。 2.辩证地思考作者的观点,真正领会学习的重要性,理解古人有关学习的观点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难点:辩证地思考作者的观点,理解古人有关学习的观点的当下现实意义。 (三)课时安排 1-2课时。 (四)过程设计 1.活动一:绘制思维导图,理解论证思路 教学提示:教师提出具体要求,引导学生从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等角度思考。学生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绘制,然后小组内交流,逐步修改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教师选出代表投影展示。 活动意图:回顾课文,在绘制思维导图的基础上,理解两篇文章的论证思路,更好地把握两篇说理性散文的观点。 2.活动二:分组探究,辩证思考 教师引导:疫情防控背景下,教与学受到冲击,人工智能在交流阻隔时为我们提供便利,但也有所妨害。 完成学习任务:请学生结合现实经历与思考,完成“是否应该使用人工智能代替人完成学习

过程”及“人工智能产物否取代教师职业”预辩论,根据持方提出自己的观点,要求论点和论据以《劝学》《师说》内的观点为基础。最后每组选定一名发言人,上台展示你们的讨论成果,交流你们的预辩论内容。(教师注意及时纠正、点评学生的观点表达) 活动意图:在搜集、整合和运用中充分把握两篇说理性散文的论点、论据、论证,在准备辩论的氛围中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3.活动三:资料链接,溯源择论 教师提问: 1.两道论题四面持方中,哪个最有难度? 2.文中剩下未用的观点为什么不能用在支撑自己立场、观点? 同时补充两篇文章创作背景 活动意图: 1.引导学生思考作为支撑材料的《劝学》《师说》两篇文章各自的说理目的及背景,反思两篇文章论断的深层联系→人本、正学习之风; 2.让学生体会到古人的观点在当下的现实意义。古今背景不同,AI人工智能和人的学习虽与《劝学》《师说》提出的社会背景冲突具有一定相似性,但我们并非一味去批判或去肯定,我们是需要在辩证中找准矛盾焦点(学习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探究真理,守正明新。 4.课堂小结 在古今思辨之中,理解学习主体的不可替代性,明确学习的目的、意义、方法,形成自己的学习之道。 5.课后任务: 请结合《劝学》或《师说》的论证思路及论证方法以及课堂讨论观点,以论题一“是否应该使用人工智能代替人完成学习过程”的反方为立场,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辩论稿。 6.板书设计 预辩论环节学生的陈述 1.使用AI替代学习过程 2.使用AI替代教师 支撑材料正方: 反方 支撑材料正方: 反方

《劝学》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劝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教学难点理解并学习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教学方法讨论、诵读、探究、点拨。 教学内容示范研读《劝学》。 一、导入新课,遇见作者 1.导入新课 学习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同学们到如今也已经经

历了9年多的专业学习。对于学习,相信同学们也有一些感触,那么,你们觉得怎样才能学好呢?(预设答案:碰到一个好老师,拥有适合自己的好的学习方法,持之以恒不断学习)不仅同学们懂得这个道理,我们的古人早早就给我们阐述了这个道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荀子的《劝学》和韩愈的《师说》,看看古人是如何看待有关学习的问题的。 2.走近荀子 荀子(约前313一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对话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指出先秦议论文发展的三个阶段),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3.走近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谥号“文”,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劝学》《师说》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劝学》《师说》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一、字之源 【字源演化】 “师”,会意字,本义为“军队”。驻军多在小山上,所以,甲骨文、金文左边从垖(“duī”,同“堆”,意为小土山);右边从帀(“zā”,同“匝”,意为众多、环绕)。本义:古代军队编制中的一级。后来“师”引申为“传道受业解惑”的人,即老师。 古代军队编制: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一师多少人呢?(一师为二千五百人) 【成语链接】 良师诤友:良,好;诤,敢于直言。很好的老师,能够直言相劝的伴侣。 负笈从师:一个人学问已经很深了,还去拜师的意思。启示:一个人从小就要立志苦学,学习要不怕困难。语出唐王勃《山亭兴序》:“负笈从师,二千余里。” 为人师表: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做别人学习的榜样。 二、句之美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是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大才智。 品读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拜师学习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 2.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品读自古治学的人必需首先敬重他的老师;老师有了尊严,儒家之道自然就有了尊严。这句话,从大的方面入手说明尊师的重要性,是欧阳修在当时封建社会条件下向社会发出的呼吁,其中的道理耐人寻味。 3.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北周庾信《徵调曲》 庾信以生动贴切的文学语言表达了至为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感恩和返本。 品读饮水思源,学成念师,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感念自己的恩师,我们整个社会都应当养成尊师重教的风气。

《劝学》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0.1《劝学》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 册 《劝学》教学方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本文的荀子、《荀子》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2.学生能准备流利地朗读课文,直至熟读成诵。 3.学生能掌握文章的重点字词和文言现象。 教学重点 学生能准备流利地朗读课文,直至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学生能掌握文章的重点字词和文言现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 为了揭示后天学习的重要意义,他创作了《劝学》一文。 那么,荀子是怎样一个人?他的《劝学》又是怎样的一篇文章呢? 今天,我们就来走近荀子,走近荀子的《劝学》。 文学常识 荀子——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世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令。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

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二)《荀子》 《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 《荀子》全书一共32篇,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在前27篇中,也有几篇,如《议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 他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 初读课文,正音正字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zh òng)绳,輮以为轮,其曲中(zhòng)规。虽有(yòu)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xǐng)乎己,则知(zhì)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yú)之所学也;吾尝跂(qǐ)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yú)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jí)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qíjì)一跃,不能十步;驽(nú)马十驾,功在不舍。锲(qi è)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lòu)。蚓无爪(zhǎo)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āi)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xi è)六跪而二螯(áo),非蛇鳝之穴(xué)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学生自读课文,标出不认识或者没有把握的字。 学生听课文范读,给课文注音。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0课《劝学》《师说》联读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0课《劝学》《师说》联读教案 【教学目标】 1、梳理文章大意,积累重要字词句。 2、研读文章,理解文章观点,把握说理的逻辑思路,掌握文章的论证方法。 3、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藜羹麦饭冷不尝,要足平生五车书。”从《礼记·学记》中的“玉不琢,不成器”,到当今社会倡导的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数千年来,人们一直在不懈地探索学习之道,以更好地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和自身修养。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荀子《劝学》和韩愈的《师说》,去探寻他们所阐述的“学习之道”。 二、解题 1、《劝学》 劝,鼓励、勉励,”劝“字统领全篇,告诉我们这是一篇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的文章。 2、《师说》 “说”,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既可以说明、记叙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但都是为了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以议论为主,如《爱莲说》《马说》。 “师说”,意思是说老师的重要作用、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原则。 三、知人论世 1、荀子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拿来与孟子的“性善论”作比较。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因此,他十分强调教育的作用和学习。 2、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每自称“郡望昌黎(今辽宁义县),故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谥号“文”,故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韩愈三进国子监做博士,一度担任国子监祭酒,招收弟子,亲授学业,留下了论说师道、激励后进和提携人才的文章。 主要作品有《师说》《马说》《进学解》《原毁》《祭十二郎文》等。他的作品被后人编为《昌黎先生集》。其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是其所倡导的“古文”的集大成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将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3、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

《劝学》说课稿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劝学》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的是先秦诸子散文《劝学》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下面我将从教材,教 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篇课文的 理解、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 一、说教材 《劝学》是统教版高中语文的一篇课文。《劝学》围绕着“学习”这个话题, 主要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以及学习的态度,是一篇优秀的论说文。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中明确规定高中学生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 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能够疏理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意义用法,并注重 在实践中举一反三。根据新课标三维目标的要求,结合课文特点以及高一学生的实 际情况,我制定本课学习目标为: (一)知识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实词如:“劝”、“中”、“就”、“假”、“绝”等,虚词如:“而”、“焉”、“以”、“其”、“之”等。 2、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含义,以及初步 的研究分析能力。 2、掌握背诵的技巧。 (三)情感目标:了解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形成谦虚好学的风气。 三、教学重点、难点 这篇文章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全文短短200字,却 能表达出三层意思七个方面,说得明白流畅,面面俱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论 证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根据课文特征以及教学目标,我确立了本文的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把理解词句与理解 文章统一起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二)教学重点:文章里的比喻的含义和内在的联系。 四、说教法与学法 教学是一门应变性很强的艺术,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的教法如下:(一)说教法 1、诵读法。“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通过朗读能够增强语感,在不自觉之中就能够掌握实词以及句式的用法。 2、问答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从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点拨法。针对学生朗读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疑惑的现象,所以我将在本课教学 中采用点拨法。尤其是文言基础知识,只有教师深入点拨,学生才能准确掌握。(二)说学法

1《劝学》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劝学》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劝学》教学设计 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各自的主张,并逐渐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别,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为了揭示后天学习的重要意义,他创作了《劝学》一文,鼓励人们通过学习改变不良的思想和行为,振兴礼义,制作法度,专心致志地去实践君子之道。 作者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两度出任楚兰陵令。晚年蛰居兰陵县著书立说,收徒授业,终老于斯,被称为“后圣”。荀子批判地接受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主张“礼法并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反对鬼神迷信;提出性恶论,重视习俗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并强调学以致用;其思想集中反映在《荀子》一书中。荀子还整理传承了《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典籍,为传播保存儒家思想文化做出巨大贡献。 荀子总结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创立了先秦时期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他的思想在以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发展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影响。 文学赏析: 开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不但是《劝学》篇的第一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