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年版

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年版

二、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安庆市坐落在安徽省西南部,地处皖、赣、鄂三省结合部,长江中下游的北岸,东南、南、西南分别与本省铜陵市、池州市和江西省九江市隔江相望,东北与本省巢湖市接壤,西接湖北省黄冈市,北与本省六安市毗邻。市区沿长江距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分别为692、300、433、1000 公里,沿公路距上海、南京、合肥、池州、九江、黄石分别为580、300、160、60、300、300 公里。

安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被誉为宜

城。现辖8 县( 市)3 区,桐城市和怀宁、枞阳、潜山、望江、太湖、宿松、岳西七县和迎

江区、大观区、宜秀区三区,总面积

15398 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

%。市区辖迎江区、

大观区、宜秀区三区,,现状总用地面积为

821 平方公里。

面对国家层面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出台,宁安高铁、江

北高速( 公路) 、800 万吨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等重大设施对城镇空间布局的影响,以及城乡

规划法对城乡问题和规划实践的思考等,

为主动承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对安庆的要求,尽快融入长三角经济区,

应对行政区划调整和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对城市的影

响,协调城市快速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

指导安庆城市建设,安庆市委市政府果断决

策,及时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并与

09 年3 月由完成对上版总规进行评估,09

4 月省政府批准修编总体规划,同月由北京市规划院和安庆市规划院一起开始编制工作;

09

年11 月通过建设厅组织的人口和用地规模专题审查会;2010

年5 月通过建设厅组织的总规

纲要审查会;整个编制过程在安庆市城乡规划局精心组织下,

于2011 年01 月通过省建设厅

组织的总规专家评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及省内权威专家参加,住房和

城乡建设部总规划师唐凯担任主任委员,

并对安庆总规确定的指导思想、

发展战略、发展目

标、城乡统筹及中心城区发展方向、用地布局和综合交通体系予以充分肯定。

2011 年03 月通过省规委会审查;2012

年02 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总体规划。

第一章总则

一、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0 年至2030 年。其中:近期2010 年-2015 年,中期2016 年-2020 年,

远期2021 年-2030 年。

二、城市规划区范围

包括安庆市区(辖大观、迎江、宜秀三个行政区)和皖河农场,总面积

其中安庆市区821 平方公里,皖河农场80 平方公里。

901 平方公里。

三、规划层次

市域:包括安庆市区、桐城市、怀宁县、枞阳县、潜山县、望江县、太湖县、宿松县、岳

西县,总面积15398 平方公里。

2.

城市规划区:包括安庆市区和皖河农场,总面积

901 平方公里。

3.

中心城区:安庆市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范围,总面积

180 平方公里。

四、城市发展总体目标

宜居城市、文化名城、区域性中心城市、制造业基地、旅游胜地

第二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辖区总人口约

安庆市域总面积为15398 平方公里,市域现状总人口约627 万人,其中:市

90 万人。市域内现状总计乡镇153 个,其中建制镇97 个。

一、市域规划人口

2015 年安庆市总人口规模为656 万人左右,2020 年安庆市总人口规模为675 万人左右,2030

年总人口规模为710 万人左右。

二、市域城镇化水平

2015 年城镇化水平为52%,2020 年城镇化水平为58%,2030 年城镇化水平为72%。依据市域人口预测,2015 年总人口规模按656 万人左右考虑,城镇人口为340 万人左右;2020 年总人口规模按675 万人左右考虑,城镇人口为390 万人左右;2030 年总人口按710 万人左右

考虑,城镇人口为

495 万人左右。

三、次区域划分

整个安庆市域划分为安庆中心都市区、桐潜重点发展区、西南沿江发展区、西北生态发展区

四个次区域。

1、安庆中心都市区. 区域空间范围

安庆市规划区,包括安庆市市辖三区和皖河农场;枞阳县城所在地(枞阳镇)、官埠桥镇、

铁铜乡;怀宁县城所在地(高河镇)、洪铺镇、月山镇、凉亭乡、茶岭镇、石镜乡;桐城的

鲟鱼镇。

2、桐潜重点发展区区域空间范围

桐城市区所在地、孔城镇、范岗镇、青草镇、大关镇、金神镇、新渡镇、双港镇、吕亭镇、

嬉子湖镇;潜山的县城所在地(梅城镇)、源潭镇、余井镇、黄铺镇、王河镇、油坝乡、黄

泥镇;怀宁的金拱镇、马庙镇、公岭镇、三桥镇、黄墩镇、平山镇、黄龙镇、江镇镇、小市

镇、秀山乡、清河乡;枞阳的汤沟镇、义津镇、钱桥镇、项铺镇、横埠镇、周潭镇、麒麟镇、

浮山镇、老洲镇、函山镇、陈瑶湖镇、风仪乡、长沙乡、会宫乡、雨坛乡、金社乡、白湖乡、

钱铺乡、白梅乡。

3、西南沿江发展区区域空间范围

望江全县域;太湖县城所在地(晋熙镇)、新仓镇、徐桥镇、江塘乡、大石乡、小池镇、城西镇;宿松县城所在地(孚玉镇)、复兴镇、许岭镇、下仓镇、长铺镇、破凉镇汇口镇、凉亭镇、河塌乡、高岭乡、程岭乡、千岭乡、九姑乡、五里乡、佐坝乡、洲头乡、趾凤乡;怀宁的腊树镇、石牌镇、雷埠乡。

4、西北生态发展区区域空间范围

岳西全县域;太湖的北中镇、百里镇、弥陀镇、牛镇镇、汤泉乡、刘畈乡、天华镇、寺前镇;宿松的北浴乡、柳坪乡、陈汉乡、隘口乡、二郎镇;潜山的黄柏镇、水吼镇、天柱山镇、官庄镇、槎水镇、痘姆乡、五庙乡、龙潭乡、塔畈乡;桐城的唐湾镇、黄甲镇。

四、市域城镇等级结构

市域城镇等级结构分为 5 级,分别是市域中心城市 1 个(安庆中心城区),市域次中心城市

3 个(桐城、潜山、宿松),县域中心城市5 个(怀宁、枞阳、望江、太湖、岳西),中心镇25 个,一般镇42 个。

市域城镇规模结构

市域城镇规模结构分为8 级,分别是大于100 万人的城市 1 个,为安庆市中心城区;30— 50

万人的城市3 个,分别为桐城城区、潜山城区和宿松城区;15—30 万人的城市

5 个,分别

为枞阳、怀宁、望江、太湖和岳西城区;10— 15 万人的城镇 2 个;5— 10 万

人的城镇 3 个;

3— 5 万人的城镇 5 个;1— 3 万人的城镇12 个;小于1 万人的城镇45 个。

六、市域城镇职能结构

规划安庆中心镇以上等级城镇的城镇职能划分为综合型、

商贸型、工业商贸型、旅游服务型、

旅游工业型、交通物流型、农业服务型等

7 种类型。

综合型城镇包括安庆中心城区以及石牌镇、

许岭镇、汤沟镇等

3 个镇;商贸型城镇包括徐桥、弥陀、复兴

3 个镇;工业商贸型城镇包

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局部调整说明书

目录 一、城市基本情况 (3) (一)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3) (二)自然环境 (4) (三)社会经济发展 (5) 二、现行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 (6) (一)现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点 (7) (二)近几年规划建设实施情况 (9) 三、城市总体规划局部调整的原由及主要内容 (13) (一)影响城市发展的宏观因素分析 (13) (二)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需要修改的原因 (16) (三)关键问题的分析 (19) (三)总体规划局部调整的主要内容及区域 (29) 四、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局部调整 (30) (一)指导思想 (30) (二)规划原则 (30) (三)规划依据 (32) (四)规划期限 (34) (五)城市规划区 (34) (六)城市性质 (34) (七)城市发展方向 (34)

(八)城市规模 (35) (九)城市结构 (35) 五、城市建设用地规划 (36) (一)建设用地的现状特点 (37) (二)建设用地调整的目标 (38) (三)建设用地布局的局部调整思路 (38) (四)建设用地的总体调整 (40) (五)主要建设用地规划调整 (42) 六、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52) (一)综合交通建设目标 (52) (二)对外交通系统规划 (52) (三)城市道路交通系统 (53) 七、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54) (一)绿地系统建设的基本思路 (55) (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57) 八、城市市政工程规划 (58) 给水排水规划 (58) (二)电力电信网规划 (59) 九、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59) (一)近期建设规划措施 (59) (二)近期建设用地规划 (59) (三)近期重点建设项目 (60)

怀宁着眼全局规划

着眼全局找准定位彰显特色 认真组织县城规划编制为同城化发展服务——怀宁县城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的主要做法及建议 市政协委员丁风生 我县现执行的是2007版经市政府批准的《怀宁县城总体规划(2006—2020)》。现行总规实施以来,其城市规模、城市框架不断扩大,城市集聚、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城市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城市人居环境、品位形象不断提升,在引领“十一五”及“十二五”期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至201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9.5亿元,全县人口69.9万人,城镇化水平44.1%,城市建成区人口14.8万人,城区建成区面积达20平方公里。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区域城乡统筹发展的实施以及安庆市大宜城发展战略的谋划,对怀宁县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安庆市总体规划(2010-2030)》提出建设包括怀宁县城的大安庆中心都市区,要求采取加快中心城市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辐射外围城镇,带动本区域的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在城镇建设、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到资源共享,一体化发展。 依据大宜城规划的要求,怀宁县城现行总规已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此,2013年上半年,我县启动了《怀宁县城总体规划(2013—2030)》编制工作。 一、我县县城规划编制中考虑的重点内容 (一)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1.着眼全局新引擎,重构区域新格局。在大宜城空间框架内确定怀宁总体布局,站在大宜城发展的高度上审视怀宁的城市定位、区域交通体系、功能布局、产业结构的总体发展趋向,在怀宁县内落实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区域产业发展空间、区域生态功能区。确定怀宁在大宜城内功能定位,构建怀宁县联系安庆市中心城区的快速交通体系,做好与安庆中心城区的功能协调,形成以区域性交通枢纽为节点,区域性交通体系为纽带,连接贯通安庆中心城区与怀宁新县城组团式发展的大宜城板块格局。 2.融入周边新发展,彰显自身新优势。怀宁西部临近潜山县城,北部临近桐城市南部新城,规划编制要求在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上做好协调,做到区域内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同时在研究市域周边其他城市未来产业发展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怀宁县在区位、交通、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发展优势,挖掘怀宁发展潜力,确定怀宁县的发展定位。 3.立足区域新功能,拓展互动新空间。①统筹月山镇与安庆北部新城的协调发展。安庆北部新城是宜秀区未来的经济、文化中心,集行政办公、新型工业、科学教育、商贸物流、生态居住为一体,也是宜商、宜居、宜游、宜学的新城区。因此,月山镇未来应利用连结市区与怀宁县城的桥梁,结合北部新城重点发展新型工业、商贸物流、生态居住等功能,与北部新城形成整体发展的态势。②统筹洪铺镇与安庆中心城区的协调发展。立足洪铺镇毗邻市区优势条件,明确洪铺镇的发展特色。由于安庆中心城区规划在洪铺镇周边重点设置为工业、仓储等产业功能,配套服务功能用地相对较少。洪铺镇应做好与产业区域之间的生态防护区的建设,建设足够的生

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年版

一、省人民政府的批复全文 二、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安庆市坐落在安徽省西南部,地处皖、赣、鄂三省结合部,长江中下游的北岸,东南、南、西南分别与本省铜陵市、池州市和江西省九江市隔江相望,东北与本省巢湖市接壤,西接湖北省黄冈市,北与本省六安市毗邻。市区沿长江距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分别为692、300、433、1000公里,沿公路距上海、南京、合肥、池州、九江、黄石分别为580、300、160、60、300、300公里。

安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被誉为"宜城"。现辖8县(市)3区,桐城市和怀宁、枞阳、潜山、望江、太湖、宿松、岳西七县和迎江区、大观区、宜秀区三区,总面积15398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1.04%。市区辖迎江区、大观区、宜秀区三区,,现状总用地面积为821平方公里。 面对国家层面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出台,宁安高铁、江北高速(公路)、800万吨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等重大设施对城镇空间布局的影响,以及城乡规划法对城乡问题和规划实践的思考等,为主动承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对安庆的要求,尽快融入长三角经济区,应对行政区划调整和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对城市的影响,协调城市快速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指导安庆城市建设,安庆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及时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并与09年3月由完成对上版总规进行评估,09年4月省政府批准修编总体规划,同月由北京市规划院和安庆市规划院一起开始编制工作;09年11月通过建设厅组织的人口和用地规模专题审查会;2010年5月通过建设厅组织的总规纲要审查会;整个编制过程在安庆市城乡规划局精心组织下,于2011年01月通过省建设厅组织的总规专家评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及省内权威专家参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规划师唐凯担任主任委员,并对安庆总规确定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城乡统筹及中心城区发展方向、用地布局和综合交通体系予以充分肯定。 2011年03月通过省规委会审查;2012年0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总体规划。

安庆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doc

安庆市才智城市建造整体规划方案 (2015-2020年) 信息科技驱动重塑称号光辉 编制单位:中电领航(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

【精品文档】 目录 前言........................................................................................................................................... - 1 - 第一章才智城市的内在及展开趋 势 ......................................................................................... - 1 - 1.1 才智城市的内在 ................................................................................................................. - 1- 1.2 才智城市的展开趋势 ......................................................................................................... - 2- 第二章安庆市才智城市建造的环境和根底 ............................................................................. - 5 - 2.1 面对的环境 ......................................................................................................................... - 5- 2.1.1 经济社会展开布景 ..................................................................................................... - 5 - 2.1.2 面对的机会与应战 ..................................................................................................... - 9 - 2.2 信息化根底 ....................................................................................................................... - 13 - 2.2.1 现有信息化根底 ....................................................................................................... - 13 - 2.2.2 存在的问题及距离 ................................................................................................... - 15 - 第三章安庆市才智城市建造的需 求 ....................................................................................... - 20 - 3.1 安庆市才智城市建造的技能需求 .................................................................................... - 20 - 3.2 安庆市才智城市建造的事务需求 .................................................................................... - 21 - 3.2.1 整体需求 ................................................................................................................... - 21 - 3.2.2 详细需求 ................................................................................................................... - 24 - 第四章安庆市才智城市整体设 想 ........................................................................................... - 29 - 4.1 展开愿景 ........................................................................................................................... - 29 - 4.2 展开思路 ........................................................................................................................... - 30 - 4.3 整体结构 ............................................................................................... 过错!未定义书签。 4.3.1 整体结构的联系结构 ............................................................................................... - 34 - 4.3.2 整体结构的层次结构 ............................................................................................... - 36 - 4.3.3 整体结构的技能结构 ............................................................................................... - 37 - 第五章指导思想、根本原则和展开方针 ............................................................................... - 38 - 5.1 指导思想........................................................................................................................... - 38 - 5.2 根本原则 ........................................................................................................................... - 38 - 5.3 展开方针 ........................................................................................................................... - 40 - 5.3.1 整体方针 ................................................................................................................... - 40 - 5.3.2 详细方针 ................................................................................................................... - 41 - 5.3.3 要害目标 ................................................................................................................... - 44 - 第六章构建才智安庆中心才 能 .............................................................................................. - 49 - 6.1 打造城市信息资源中心................................................................................................... - 49 - 6.1.1 建造才智安庆信息资源库 ....................................................................................... - 49 - 6.1.2 打造才智安庆公共信息渠道 ................................................................................... - 51 -

安庆规划最新规划方案

安庆规划最新规划方案 概述 安庆市位于中国安徽省中部,是该省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安庆市制定了最新的城市规划方案。 发展目标 根据最新的规划方案,安庆市将重点关注以下方面的发展: 1.经济发展:推动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经济转型,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 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2.城市建设: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交通、供水供电等公共 设施,提升城市形象和宜居性。 3.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建设宜居的生态城市。 4.社会事业发展:加强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提供更好的 公共服务。 主要规划内容 1. 城市功能区划 按照最新规划方案,安庆市划分为五大功能区: •市中心区:规划建设现代商业区、金融中心和行政中心,提升城市核心功能。 •城市创新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科技创新中心。 •经济发展区:集中发展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生态保护区:重点保护生态环境,修复生态系统,建设生态公园和风景名胜区。 •文化教育区:加强文化教育事业建设,建设博物馆、图书馆、学校等公共文化设施。 2. 城市交通规划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安庆市制定了全新的城市交通规划: •完善交通网络:加大公路建设力度,改善主干道路和快速交通系统,提高路网密度和通行能力。

•推广公共交通:提升公交系统服务水平,加强地铁和轨道交通建设,鼓励居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发展非机动交通:建设自行车道网络,鼓励居民步行和骑行,减少汽车出行对环境的污染。 3. 环境保护和绿化规划 安庆市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绿化工作: •加强水污染治理: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加强河道清淤和湖泊治理,改善水环境质量。 •加大园林绿化力度:增加绿化覆盖率,建设公园绿地和城市森林,改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推动垃圾分类处理:实施垃圾分类制度,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 4. 城市建设和住房规划 安庆市将重点推进以下城市建设和住房规划: •改善老旧小区:改造老旧小区,提升居住环境和基础设施,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 •发展智慧城市:推动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相结合,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 •加快住房建设:增加住房供应,促进全民居住条件的改善。 结论 安庆市的最新规划方案旨在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经过实施,相信安庆市将会迎来更加繁荣和美好的未来。 注:以上内容仅为模拟生成的文档,不代表真实情况。

【安庆项目资料库】污水12、规划协调

1 12 与相关规划协调 安庆市中心城区污水工程专业规划(2014-2030)在编制过程中,既以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其他相关专业规划为依据,同时又对某些问题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做了适当的调整,这就存在一个与相关规划相协调的问题。 12.1 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 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城市的性质、发展规模、发展方向,并对城市用地进行综合布局,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工程设施,其中包括排水工程。城市总体规划是污水工程专业规划编制的依据,污水工程专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和落实。 安庆市中心城区污水工程专业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对城市排水体制、污水规模、污水系统布局做进一步深入研究,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进一步深化、补充和完善。本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基本一致,少量地方在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做了以下适当调整。 12.1.1 规划年限 总规确定的近期年限为2015年,中期年限为2020年,远期年限为2030年,本规划根据现实情况将本规划近期规划年限为2020年,远期为2030年。

2 12.1.2 污水处理厂规模 本规划在深入分析各污水处理厂的汇水范围、用地性质的基础上,调整了大部分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具体区别见表12-1。

3 污水处理厂规模差别一览表 表12-1 12.1.3 污水处理厂厂址 安庆市中心城区污水工程专业规划在经济技术比较后,将白泽污水处理厂厂址从北泽六号路与外环北路交叉口西南侧调整至晴岚路与规划龙泽南路交叉口东北角,详见图12-1。

4 图12-1 白泽污水厂厂址调整图 12.2 与安庆市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协调 安庆市中心城区污水工程专业规划比上一版安庆市总体规划范围有所扩大。与上一版安庆市总体规划相同的区域,其竖向标高均采用《安庆市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的竖向规划成果,与城市用地竖向规划一致。 12.3 与安庆港总体规划协调 本专项规划中污水处理厂对江尾水排放口,都是已建排放口,没有新增排放口,与安庆港总体规划中岸线综合利用一致。

【安庆项目资料库】污水3、规划总则

3 规划总则 3.1 规划目标 (1)、落实和深化《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中污水工程内容,以指导污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为污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提供依据,使污水工程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同步协调。 (2)、在规划期内逐步建设成污水收集、转输、处理、处置系统。使中心城区的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满足水域功能区划和环境容量的要求(污水处理率2020年达到90%,2030年达到100%)。 (3)、逐步建立系统、科学、完善的排水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 (4)、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目标,建立城市科学、完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制度与机制。 3.2 规划依据 3.2.1 法律、规范及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10月28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5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 (5)、《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年11月) 1

(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7)、《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1998)(8)、《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1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18-2002)(1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1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绿地浇灌水质》(GB/T25499-2010)(14)、《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农田灌溉用水水质》(GB/T20922-2007) (15)、《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标准》(CJ343—2010) (16)、《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17)、《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 (1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4年版)(GB50014-2006)(19)、《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20)、《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21)、《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22)、《防洪标准》(GB50201-94) (23)、《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分类》(GB/T 23484-2009) 2

安庆规划最新规划方案

安庆规划最新规划方案 一、引言 本文档旨在介绍安庆市的最新规划方案。通过规划,安庆市希望建设成为现代化宜居城市,持续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本文将从城市发展背景、规划目标、重点项目、政策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城市发展背景 安庆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是该省的重要城市之一。多年来,安庆市积极推进城市建设,经济发展迅速,人口数量逐渐增加。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城市的品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安庆市制定了最新的规划方案。 三、规划目标 本次规划的目标是将安庆市打造成为宜居城市,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具体目标如下: 1.构建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提升出行便利性。 2.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空气质量和水质。 3.建设优质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医疗、教育、文化等,满足市民的需 求。 4.发展新兴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增加就业机会。 5.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安庆市的历史文化。 四、重点项目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安庆市将实施一系列的重点项目。以下是其中的几个项目的介绍: 1. 交通建设项目 •扩建城市主干道:通过扩建城市主干道,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出行效率。 •建设轨道交通系统:引入轨道交通系统,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减少汽车使用,改善空气质量。 •建设城际高速铁路:建设连接安庆市与周边城市的高速铁路,提高地区间的交通联系。

2. 环境保护项目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采取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水环境治理工程:对河流、湖泊进行治理,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质。 3.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 •建设新医院和卫生中心:增加医疗服务容量,提高医疗水平。 •新建学校和教育设施:建设新的学校和教育设施,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4. 经济发展项目 •建设新的产业园区:引进新兴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支持创新创业:为创新创业项目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5. 历史文化保护项目 •保护历史建筑物:加强对历史建筑物的保护和维修,传承历史文化遗产。 •举办文化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推动安庆市的文化发展。 五、政策措施 为了推动规划方案的实施,安庆市将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 1.出台交通管理政策,优化交通拥堵状况。 2.制定环境保护法规,加强污染防治措施。 3.实施教育扶持政策,提高教育水平。 4.推动创新创业政策,鼓励创新创业活动。 5.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规,保护历史建筑物。 六、总结 安庆市的最新规划方案旨在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市民的生活质量。通过重点项目 的实施和政策措施的采取,安庆市将建设成为一个便捷、宜居的现代化城市。希望这些规划方案能够顺利实施,为安庆市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安庆项目资料库】安庆市中心城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2013-2030) -综合说明

1 综合说明 1.1 流域概况 1.1.1 自然地理 皖河发源于大别山南麓的岳西县,是长江北岸安庆市境内最大支流,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5°45′~117°02′,北纬30°03′~31°01′,东南濒临长江与池洲市隔江相望,西南与望江县、宿松县及湖北省英山县、蕲春县境内的华阳河流域相邻,西北为岳西县的淮河流域支流淠河,东北与安庆市大观区、桐城市所属的菜子湖流域接壤。流域涉及的行政区包括安庆市的岳西、太湖、望江、潜山、宿松、怀宁6县,大观、宜秀2区和皖河农场,国土面积6441km2,占全省面积的4.6%。皖河流域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1。 皖河由长河、潜水、皖水三条一级支流及武昌湖水系组成,流域面积分别为长河2500km2,潜水1326km2,皖水1082km2,武昌湖1084km2。武昌湖湖面面积104.53km2(相应水位14.10m,吴淞高程系,以下出特别注明外均为吴淞高程),总库容约5亿m3。长河花凉亭水库以上、潜水野人寨以上和皖水乌石堰以上为上游地区,长河花凉亭水库以下、潜水野寨以下、皖水乌石堰以下至石牌以上(4908km2)为流域中游地区,石牌以下至河口为流域下游区域。皖河流域按山、丘、圩、湖划分:山区面积3337km2,占51.8%,丘陵区面积1689km2,占26.2%,圩区面积1021km2,占15.9%,主要河湖水面面积394km2,占6.1%。 流域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上有明显的阶梯状特征。最高点位于长河、 1

潜水分界的陀尖(黄海高程1751m)。流域内地形地貌可分为大别山中低山区、大别山前缘高岗地、低山丘陵区、湖积平原。 本流域地层属扬子地层区,其中西北部属大别山地层分区,其余大部分地区属下扬子地层分区。本域地震主要集中在磨子潭深断裂和池-太深断裂等深大断裂带沿线,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的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流域内土壤以红壤、黄棕壤、棕壤、水稻土、潮土等5类土壤为主。 工程区堤基地质结构以单一砂性土堤基(Ⅰ2)为主,此类地质结构在汛期高水位作用下,较易在堤脚附近发生渗透破坏,危及堤防安全,特别是河道迎流顶冲段更易发生岸坡失稳事件。此外,部分堤段场地浅部夹有软弱的淤泥质土,强度较低,压缩变形大,抗剪强度较低。在武昌湖周边和高河镇以西的岗丘地区,部分老粘性土(Q3)的自由膨胀率大于40%,膨胀潜势一般为弱~中等,在干湿交替环境中,易于对低矮建筑物产生破坏。 1.1.2 资源与环境 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440mm,水资源总量为48.29亿m3。域内有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6座(其中具有供水功能的3座),小型水库212座,塘坝4.18万座。蓄水总库容27.9亿m3,占水资源总量的57.8%。 流域水能蕴藏量29.0万kW,其中可开发量23.245万kW,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流域上游西北部山区的长河、潜水和皖水3条河上。 流域内金属矿主要是铁矿、铜铁矿、铁锰矿,以及少量金矿,非金属矿产资源 2

《怀宁县城总体规划(2030)》

《怀宁县城总体规划(2013-2030)》 草案公告内容 一.规划层次及范围 第1条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3-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3-2020年,远期为 2021-2030年。远景展望2030年以后。 第2条规划层次与范围 规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县域镇村体系规划,规划范围包括怀宁县全域, 总面积1276平方公里,含20个乡镇;城市规划区规划,面积约199平 方公里;城区规划,规划范围包括县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30平方公里。第3条城市规划区划定 城区规划区主要包括:金拱镇全部范围、高河镇、茶岭镇、马庙镇、凉 亭乡部分用地范围,面积约199平方公里 二.城市性质、规模与目标 第4条发展目标 以县城为战略支点,以区域交通线为纽带,协调周边城镇,与安庆中心 城区一体化发展,建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及信息化 互动协调的“五化同步”的现代产业体系;以县城为战略极核促进商贸 物流、先进制造、旅游服务、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构建完善的综 合服务体系,建设成为辐射带动皖西南地区的区域交通枢纽中心,实现 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第5条城市性质 皖西南交通枢纽,大宜城副中心城市,以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为主的园林城市。 第6条城市职能 皖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安庆市域商贸物流集散中心; 大宜城内新兴产业基地和生活性服务业集聚区; 怀宁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第7条城市人口规模 城区规划2020年人口规模20万人,2030年人口规模27万人。 第8条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城区规划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24.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 120平方米;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3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 积110平方米。 三.县域镇村体系规划 第9条县域人口与城镇化率 规划2020年县域常住人口58万人,城镇人口31.9万人,城镇化率55%; 2030年县域常住人口63万人,城镇人口40万人,城镇化率63.5%。第10条城镇等级结构(近期2020年) 规划将构建“县域主中心及次中心——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 (新型社区)”四级城镇等级结构。 (1)县域主中心及次中心:县域主中心为中心城区,县域次中心为石 牌镇; (2)中心镇:5个,是建制镇的集中建设地区,包括黄墩镇、月山镇、 茶岭镇、小市镇、洪铺镇。

【安庆项目资料库】安庆市中心城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2013-2030) -近期建设

8近期建设规划 8.1 排水(雨水)防涝工程近期建设规划 近期建设年限至2020年,依据《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中期2020年建设范围,按轻重缓急列举安庆市中心城区排水(雨水)防涝工程近期规划建设内容,工程项目详见下表8-1。 安庆市近期排水防涝工程项目一览表表8-1 240

241

安庆市中心城区排水(雨水)防涝近期工程项目分布图8-1。 近期建设具体工程内容为: (1)、安庆市菱南大沟区排水(雨水)系统改建工程 该工程涉及到的范围主要为II片(大湖-康熙河排水片)的菱南大沟分区,服务的面积约4.62km2。本工程主要实施雨污分流制改造,工程内容主要包括改造d500~9400*2500雨水管网13.3公里。 (2)、安庆市立新圩区排水(雨水)系统改建工程 该工程涉及到的范围主要为II片(大湖-康熙河排水片)的立新圩分区,服务的面积约0.84km2。本工程内容主要包括改造d500~3200*1500雨水管网2.4公里,扩建立新圩泵站,使其流量达到10m3/s。 (3)、安庆市同安河区排水(雨水)系统改建工程 242

该工程涉及到的范围主要为II片(大湖-康熙河排水片)的同安河分区,服务的面积约1.48km2。本工程主要实施雨污分流制改造,工程内容主要包括改造d500~4200*2000雨水管网6.8公里,扩建同安河泵站,使其流量达到20m3/s。 (4)、安庆市人民路区排水(雨水)系统改建工程 该工程涉及到的范围主要为II片(大湖-康熙河排水片)的人民路分区,服务的面积约1.94km2。本工程主要实施雨污分流制改造,工程内容主要包括改造d500~d1650雨水管网8.8公里。 (5)、安庆市康熙河老城区段排水(雨水)系统工程 该工程涉及到的范围主要为II片(大湖-康熙河排水片)的康熙河东分区,服务的面积约1.74km2。本工程内容主要包括改造d500~d2000雨水管网4.4公里,疏浚拓宽康熙河老城区段(大湖闸-华中路段),长约1.6公里,扩建金家闸排涝泵站,使其流量达到25m3/s。 (6)、安庆市十里大沟区排水(雨水)系统工程 该工程涉及到的范围主要为II片(大湖-康熙河排水片)的十里大沟区,服务的面积约4.8km2。本工程内容主要包括改造d500~8000*1850雨水管网6.8公里,新建d500~5500*1850雨水管网14.7公里。整治十里大沟,长度为2.45公里。 (7)、安庆市啤酒厂大沟区排水(雨水)系统工程 243

【安庆项目资料库】安庆市中心城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2013-2030) -规划协调

293 15 与相关规划协调 安庆市中心城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在编制过程中,既以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其他相关专业规划为依据,同时对某些问题在做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做了适当的调整,这就存在一个与相关规划相协调的问题。需要协调的问题主要有: 15.1 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 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城市的性质、发展规模、发展方向,并对城市用地进行综合布局,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工程设施,其中包括排水防涝工程。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的依据,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和落实。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对城市排水、排水规模、排水标准、排水系统布局做进一步深入研究,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进一步深化、补充和完善。本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基本一致,少量地方在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做了以下适当调整。 15.1.1 用地布局 总规用地布局:北部新城组团区大圩(石门湖河西侧)建设用地为教育科研用地和仓储用地。 本规划:从排涝角度出发,不论是采取填土方案使涝水自排还是加固

294 加高堤防再建排涝泵站方案,均有非常不利的因素。为此,本规划暂按填土方案进行规划,但仍然建议总体规划将其调整为非建设用地。 15.1.2 排涝规划 (1)、城市防涝标准 总规为:20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逐小时排干;50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不漫溢。 本规划为:近期,30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逐小时排干;远期,50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逐小时排干。 (2)、排涝泵站 总体规划为: 老城区已建成的5座排涝泵站基本能够满足汛期城区排涝要求,规划仅对其实施维护。 现状窑沟泵站和鸭儿沟泵站不能满足排涝要求,规划按排涝标准进行扩建。在城市东部地区新建长枫港泵站、张家菜泵站、港桥泵站、顺安路泵站;在白泽湖片新建2座排涝泵站。 本规划为: 对已建9座沿江排涝本站,按新的排涝标准提标升级。 康熙河-长枫港水系原对破罡湖排放改为对长江排放,取消长枫港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