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他人知识产权教案

尊重他人知识产权教案

【篇一:知识产权法教案3】

第三讲知识产权制度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一章:认识知识产权第二节: 知识产权制度

一、知识产权制度的起源

(一)世界知识产权制度历史脉络

(二)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与西方的干预(三)李约瑟难题二、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

(一)激励知识创造

(二)平衡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矛盾(三)保护投资人利益,促进对知识创造的投入(四)促进交流与合作

三、知识产权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主要的法律法规

(二)调整其他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三)国际条约

教学内容设计:

【篇二:知识产权法教案1】

第一讲课程简介与知识产权的概念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一章:认识知识产权

第一节知识产权

一、课程简介

(一)什么是知识产权第一,知识产权是一种权利

第二,知识产权是一种有关知识与创造的权利

第三,知识产权是一种与工业生产、文化传播、科技进步、创造财富有关的权利

(二)为何学习知识产权第一,知识产权法专业的基础课程第二,从事专业工作的必备知识第三,与学习、生活息息相关(三)如何学习知识产权

第一,从基础开始,善于抓住教材重点第二,如何使用法条

第三,注意总结、比较,在头脑中构建法学知识体系第四,注重培

养法律逻辑,养成法学思维习惯

第五,善于质疑与自我解疑(从属-特性-比较-目的、效果)第六,

学会宽容与刻苦(诸多理论、法律不完备、老师万能)

二、知识产权的界定

(一)知识产权的定义第一,国内学者的定义

信誉等依法享有的权利

其他学者:刘春田、王利民、郑成思、吴汉东教授的定义(人智力

成果、标记等依法权利或专有权)第二,我国港、澳、台地区与国

外学者的称谓

“一切来自知识活动的权利” intellectual property geistiges eigentum,智慧财产权、智力财产权“知的所有权” “无形财产权” 第三,《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的列举性定义,创作性成果权

利识别性标记权利

总之,知识产权强调知识的力量,但并不等同于知识。(二)知识

产权在民法中的地位第一,知识产权是民事权利体系中的一种人身权:包括人格权身份权民事权利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

知识产权: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第二,民法是知识产

权各专门法的一般法第三,知识产权是特别法

总之,知识产权涉及一种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因而是民事权利;但又不限于财产关系,因而是一种新型民事权利。

教学内容设计:

【篇三:知识产权法教学案例】

知识产权法相关案例分析

著作权法案例

1、关于版权转让合同

日前,北京新画面影业有限公司起诉到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要求

被告广东飞仕影音有限公司退还已收到的原告的母带等相关文件支

付版权费30%的赔偿金即165万元。

原告在起诉中称,2007年3月12日,原被告双方签订了《版权转

让合同》,原告将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所有家庭音像制品的

独家出版、加工、复制、发行、销售、出租等权利有偿转让给被告

独家专有使用,转让费为人民币550万元。双方约定合同签订后三

日内原告向被告提供该片母带、da88、版权证明书等所有授权文件,同时,被告一次性向原告支付全部版权费用。3月14日,原告致电

被告,通知已做好所有素材的准备,随时可以履行合同,被告称因

筹款需要时间,请求延期履行合同。

3月16日,被告的北方公司经理来到原告处“要求”先行支付母带,

款项将在3月19日付过来。原告于2007年3月16日在没有收到

被告支付的转让费的情况下,向被告交付了母带、da88合同标的。

被告在收到母带后,以母带有质量问题不符合合同约定为由,拒绝

支付转让款,要求解除双方合同。

原告认为,《版权转让合同》是双方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签订的,符

合法律规定,双方均应严格依合同履行各自的义务,被告行为严重

违反双方约定,视合同为儿戏,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八条的规定,起诉至法院。

2、关于著作权的限制

高考试卷引发著作权维权之争

7月23日,海淀法院开庭审理了胡浩波状告教育部考试中心以及出

版社等相关单位高考试题中引用他的文章而未署名侵权一案。据了解,这是北京法院首次受理由高考试卷引发的著作权起诉。事实上,在此之前曾有媒体报道陕西高考作文题中的漫画也涉嫌侵犯他人著

作权。高考试卷引用他人作品是否侵权,引起了业内专家和人士的

热烈讨论。

今年5月,中央电视台记者胡浩波在网上发现2003年高考全国语

文考卷的现代文阅读第二大题,引用了其在1996年《中国科技画报》创刊号发表的文章《全球变暖———目前和未来的灾难》一文,在

高考试卷中,对其文章作了增删和调整,但从未通知他,也没有给

他署名。

胡浩波还表示,他专程到西单图书大厦,在高考柜台上随便翻阅了

一下,就找到7本高考复习资料中有这篇文章。

同时胡浩波在查阅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后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历年

来高考试题所引用的文学作品,基本上都注明了署名和出处,但所

有的科技文、说明文却都没有享受到这种待遇。教育部考试中心作

为教育部的直属单位并不具有独立的民事主体地位,其组织考试的

行为应视为教育部的行为。教育部是主管教育事业和语言文字工作

的国务院组成部门,性质上为国家机关,其职责包括“统筹管理各类

高等学历教育的招生考试工作;……”。因此,教育部

考试中心组织高考的行为可认为是教育部执行公务的行为。根据我

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的相关规定,“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

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并不向其支付

报酬。但此种“使用”有限制和要求,要标明出处,即“应当指明作者

姓名、作品名称”,同时也“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

权利”。故而,教育部考试中心可以在高考试卷中使用已发表的文章,但应当指明原作者及作品的名称。若教育部考试中心在高考试卷中

对引用的原作品未经原作品作者同意而“作了增删和调整”,此种行

为显然侵犯了作者的“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修改权”、“保

护作品完整权”为著作权中的人身权,此种权利为作者独享,是不可

转让的。

有人认为,教育部门的做法也是迫于无奈。高考出题是一种机密行为,获得作者许可势必会涉及保密问题,虽然可以与作者签订保密

协议,但万一试题泄露将会造成重大影响。其实不然,高考出题只

需要尊重作者的署名权即可,并不需要获得作者的事先许可,何谈

高考题目泄露?另外,营利与否也不是判断著作权侵权的标准,不

能以高考出题是非营利行为,作为侵犯著作权的借口。

教育部考试中心在高考试卷中使用胡浩波已发表的文章,可以不通

知作者,不支付报酬,但其应署原作者的名字、原作品名;对文章“增删和调整”应征得原作者同意,否则便构成著作权侵权。

说到这里,还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如果说教育部门的出题行为属

于公务行为,进而受到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规范,那么对于高考

试卷及答卷的使用(比如出版),就难以认定为公务行为,即便是

以教育部门的名义出版销售,也不能认定为公务行为。而我们时常

会看到各种“优秀考试作文”见诸报纸、网站或者书籍,这些打着公

益的幌子从事的商业行为,事实上都侵犯了考生的著作权,这些很

少有主动获得作者许可的,而作者也几乎没有提出异议。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国家教育部门对作者权利的忽视,不经作者

许可就直接把文章授权给出版机构,或者向出版机构公布了考生作文;另一方面,考生发现了自己的作文被使用往往觉得是一种荣耀,而忽略了其自身的合法权益。当然,考生本人即便意识到其权利受

到侵犯,也难以维权,因为作品原稿已经上交到教育主管部门,取

回考卷证明自己是文章的作者,几乎是难以实现的事情,更不用说

去追究教育主管部门泄露试题答卷的责任了。

最后,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社会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不断

施加压力,我们也逐渐意识到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并采取措施

加大打击知识产权侵权的力度。然而我们的目光更多地集中到了贸

易领域、版权产业,集中到个人或者企业侵犯知识产权,却忽略了

国家机关是否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高考试卷使用作品而未署名即

是明显的例证。保护知识产权不仅要打击一般主体的侵权行为,更

要规范政府机关的行为。而且,保护知识产权不能局限在某一或某

些领域,在所有的领域,我们都需要树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意识。

3、关于信息网络传播权

权保护条例》(以下称条例),并已于2006年7月1日起开始施行,

从而使博客著作权的保护问题成为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一、博客的概念及其表现特征

“博客”(blog或weblog)一词源于“web 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是指网上写作的一种特定形式和格式,由按时间倒序排列的文

档组成的栏目,两侧通常还可以有补充材料,频繁更新,一般大量

使用链接。它可以充分利用超文本链接、网络互动、动态更新的特点,在你“不停息的网上航行”中,精选并链接全球互联网中最有价

值的信息、知识与资源;也可以将你个人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

想历程、闪现的灵感等及时记录和发布,发挥您个人无限的表达力;更可以以文会友,结识和汇聚朋友,进行深度交流沟通。但究竟何

为博客至今仍无确切的定义。如《市场术语》中对blog这样描述:“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内容由个人喜欢。可从有关公司、个人、新闻,或是日记、照片、诗歌、散文,

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许多blogs是个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

发表,其它也有非个人的blogs,那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blog好象对网络传达的实时讯息。撰写这

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 writer。”又如《网

络翻译家》对博客(blogger)的概念解释为:网络出版(web publishing)、发表和张贴(post——这个字当名词用时就是指张

贴的文章)文章是个急速成长的网络活动,现在甚至出现了一个用

来指称这种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的专有名词——weblog,或blog。在网络上发表blog的构想始于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开

始流行。起初,bloggers将其每天浏览网站的心得和意见记录下来,并予以公开,来给其它人参考和遵循。但随着blogging快速扩张,

它的目的与最初已相去甚远。目前网络上数以千计的 bloggers发表

和张贴blog的目的有很大的差异。不过,由于沟通方式比电子邮件、讨论群组更简单和容易,blog已成为家庭、公司、部门和团队之间

越来越盛行的沟通工具,目前有很多网站可以让网友设立帐号及发

表blogs。

二、博客著作权之属性及其法律保护

在条例出台之前,人们对博客是否具有著作权进行过激烈的争论,

有人认为,作为网络服务商免费提供的写作与发表平台,作者是不

拥有著作权的,作者在网站免费注册并写作与发表文章视为无偿提供,网络服务商有权处分作者的文章。而反对者认为,网络服务商

表面上虽是免费提供写作与发表平台,但因博客所特有的人气而带

来的包括广告点击收入在内的经济利益却是巨大的,所以实质上不

是提供免费服务,作者在网站上写作与发表并不能视为放弃著作权。笔者认为,无论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借助怎样的方式来进行标的物不

断花样翻新的买卖、租赁活动或者进行载体不同的创作活动,也均

无法改变买卖行为、租赁行为、作品创作行为的基本法律属性。虽

然博客们的活动是借助互联网这样的载体来表达其思想与情感,但

是博客们根据自己的思考而进行的创作活动,与那些利用纸质载体、胶片载体等进行的创作活动,在作者行为性质上并无任何差别。根

据我国著作权保护法的立法精神,著作权保护作者的思想表达方式,而不是思想本身。而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作品的写作与发表方式是

符合著作权保护法的保护条件,故博客具有著作权是毫无争议的。2006年5月10日,国务院公布《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明确

规定了对诸如博客等网络传播作品给予法律保护正是对该问题的正

确回应。

三、《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之意义、不足与期待

不可否认,条例在网络日益发达的当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

意义,主要体现在:一、

完善和细化了《著作权法》对网络著作权保护的相关规定,使其在

解决此类纠纷的时候更易于被引用;二、较明确地划分了侵权与非

侵权行为的界限,有利于当事双方采取适当的对策及行动;三、明

确规定了侵权行为的处罚标准,给法庭的审理、调解与宣判提供了

更准确的依据。以前的网络侵权诉讼案中,常常出现性质判断不清、适用法律不明、诉讼标的与判决结果相差甚远等情况。这说明大家

对网络侵权行为的认识本身极其模糊,行动上则近乎瞎蒙瞎撞。不

该起诉的起诉了,该起诉的却没起诉,至于最终能得到什么样的赔偿,就更是谁也不敢说、谁也说不准。这种混乱的情况,在条例实

施之后就应当有较为彻底的改善。条例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在强

调著作权持有人(权利人)享有的权利和法律保护义务的同时,划

分出了一些不在受保护范围之内的情形,如适当引用、教学及科研

所需、少数民族语言翻译、非赢利的盲文翻译、已发表的时事性文章、公众集会讲话等。

然而又不得不承认,条例兼顾各方利益的总体思路固然无可非议,

却也因此而显得顾虑重重过于谨慎,一些条文模糊不清以至刻意回避,实际是给法庭的审判造成很多不便,也为今后网络侵权事件的

继续发生埋下了伏笔。比如,条例第六条第七款规定,“向公众提供

在信息网络上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问题的时事性文章”可以不

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这里面,“政治、经济问题”和“时事性文章”的概念显然非常笼统,不免会变生出多种不同的解释。再比如电子图书馆问题,是否“直接或者间接获得经济利益”是最重

要的一个评判标准,而实际对于间接获利却是很难辨别和取证的。

此外,虽然条例第18条和第19条对于侵犯他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

行为规定了行政处罚的数额,但并未规定赔偿额度。而在诉讼中,

如何计算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权赔偿数额一直是困扰广大法官和律

师的一个难题。因为网络上的传播与传统的纸媒传播不同,对于著

作权人受到损害的权益而言,网络传播中的“点击量”远远比“字数”

重要的多。在门户网站的首页登载某个侵权作品和在个人主页或博

客上登载同一个作品,其侵权程度是不同的。因此,传统的赔偿额

度计算方法显然无法直接适用于网络环境下的侵权。虽然个别地区

的司法实践可能突破或变通适用赔偿计算方法来适应网络环境,但

单靠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是缺乏合理性的,也可能引发当事人选择法

院(forum shopping)的情况。这对于数字版权使用者尤其是经营

者清晰认识侵权风险,及对权利人确定合理的权利申诉范围,都具

有不可确定性。还有就是,如果一位作者的多部作品被侵权,处罚

金额究竟是以总计方式还是分部计方式计算呢?条例中也没有明确

说明。综上,条例虽有很多进步之处,但也存在不少缺陷,不可能

依据条例解决信息网络传播权中的所有问题。这些缺陷不仅会给著

作权人维权带来困难,也会给网络服务提供者正确审视自己的商业

模式带来困惑。故有必要制订出相关司法解释或司法实践对上述缺

陷作出积极回应。

专利法案例

1、不授予专利权的对象——动物和植物品种

【案情介绍】

“哈佛鼠”又叫“肿瘤鼠”,它是哈佛大学两位科学家在上个世纪80年代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来的一种老鼠。由于该老鼠易患癌症,因

此具有重大的科学和医学研究价值。欧盟各国、美国等已先后批准

授予“哈佛鼠”专利权。

1993年,加拿大知识产权办公室在审核“哈佛鼠”在加拿大的专利权

时裁定,“哈佛鼠”作为老鼠不能被授予专利,但哈佛大学可以获得

易致癌基因及相关试验的专利权。这一裁定

引起哈佛大学的不满。但加拿大专利申诉委员会和联邦法院均维持

了加拿大专利办公室的裁决。到2000年8月,加拿大联邦上诉法院

又以2比1的表决结果,裁定“哈佛鼠”可以获得专利权。不过联邦

上诉法院的判决也没有让人信服,关于“哈佛鼠”的官司一路打到加

拿大联邦最高法院。2002年12月5日“哈佛鼠”可否获得专利案最

终由加拿大联邦最高法院作出判决。判决认为专利法中所使用的制程、机器与构成物质等概念并不能涵盖高等生物本身。使加拿大成

为西方国家唯一没有给哈佛鼠授予专利的国家。

“哈佛鼠”专利案对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意义。

对于加拿大专利界来说,这起案件代表着高等生命形式是否属于“发明”。加拿大专利申诉委员会表示“高等生命形式”不是发明,不能被

赋予专利,但加拿大联邦上诉法院却认为“哈佛鼠”符合专利法中关

于发明的定义。加拿大以前曾对微生命授予过专利,但从没有对高

等生命形式授予专利的先例。现在加拿大知识产权办公室中还有500多件关于转基因动植物的专利申请,“哈佛鼠”的判决将对它们产生

重大影响。

对哈佛大学来说,专利意味着财富。目前全球实验室每年进行试验

需要老鼠2500万只,而非常适合用于癌症研究的“哈佛鼠”,其“钱”

途自然是不可限量。

对加拿大科学界来说,专利意味着科研经费。如果专利不能被批准,必将使一些企业对科研资助的兴趣大减,特别是在美、欧已批准这

一专利的情况下,加拿大对专利的否决意味着科研经费的流失。

宗教界担心授予“哈佛鼠”专利会引起伦理和道德上的混乱。加拿大

教会联盟的一位律师表示,仅仅知道如何排列它的基因,就宣布拥

有这种生物,人类在道义上是没有这项权力的。

环保界则担心转基因技术会给自然界带来灾难。他们担心某种转基

因动植物融入到自然界的动植物中后,会改变物种的平衡,他们更

担心一个物种平衡的破坏会带来“多米诺骨牌”一样的效应,从而改变整个自然界。

【问题】

“哈佛鼠”在我国能够获得专利权吗?为什么?

【评注】

动植物品种可以分为天然生长和人工培育两种。自然界生长的动植物不是人类智力成果的产物,而专利法的重点在于鼓励创新,因此不能对动植物新品种授予专利权。经过人工培养的动植物新品种虽然是人类智力劳动的产物,但是任何一种动植物新品种的培育都必须经过较长的时间,并且经过好几代的筛选才能够获得显著性、稳定性和一致性。因此,我国的专利法暂时没有授予动植物新品种以专利权。1997年3月20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该条例第1条明确规定:“保护植物新品种权,鼓励培育和使用植物新品种,促进农业、林业的发展”是本条例制定的目的。在本条例颁布之后,在我国,植物新品种可以根据本条例得到保护。但就动物新品种而言,我国的现行的法律法规并

尊重他人知识产权教案

尊重他人知识产权教案 【篇一:知识产权法教案3】 第三讲知识产权制度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一章:认识知识产权第二节: 知识产权制度 一、知识产权制度的起源 (一)世界知识产权制度历史脉络 (二)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与西方的干预(三)李约瑟难题二、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 (一)激励知识创造 (二)平衡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矛盾(三)保护投资人利益,促进对知识创造的投入(四)促进交流与合作 三、知识产权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主要的法律法规 (二)调整其他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三)国际条约 教学内容设计: 【篇二:知识产权法教案1】 第一讲课程简介与知识产权的概念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一章:认识知识产权 第一节知识产权 一、课程简介 (一)什么是知识产权第一,知识产权是一种权利 第二,知识产权是一种有关知识与创造的权利 第三,知识产权是一种与工业生产、文化传播、科技进步、创造财富有关的权利 (二)为何学习知识产权第一,知识产权法专业的基础课程第二,从事专业工作的必备知识第三,与学习、生活息息相关(三)如何学习知识产权 第一,从基础开始,善于抓住教材重点第二,如何使用法条

第三,注意总结、比较,在头脑中构建法学知识体系第四,注重培 养法律逻辑,养成法学思维习惯 第五,善于质疑与自我解疑(从属-特性-比较-目的、效果)第六, 学会宽容与刻苦(诸多理论、法律不完备、老师万能) 二、知识产权的界定 (一)知识产权的定义第一,国内学者的定义 信誉等依法享有的权利 其他学者:刘春田、王利民、郑成思、吴汉东教授的定义(人智力 成果、标记等依法权利或专有权)第二,我国港、澳、台地区与国 外学者的称谓 “一切来自知识活动的权利” intellectual property geistiges eigentum,智慧财产权、智力财产权“知的所有权” “无形财产权” 第三,《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的列举性定义,创作性成果权 利识别性标记权利 总之,知识产权强调知识的力量,但并不等同于知识。(二)知识 产权在民法中的地位第一,知识产权是民事权利体系中的一种人身权:包括人格权身份权民事权利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 知识产权: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第二,民法是知识产 权各专门法的一般法第三,知识产权是特别法 总之,知识产权涉及一种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因而是民事权利;但又不限于财产关系,因而是一种新型民事权利。 教学内容设计: 【篇三:知识产权法教学案例】 知识产权法相关案例分析 著作权法案例 1、关于版权转让合同 日前,北京新画面影业有限公司起诉到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要求 被告广东飞仕影音有限公司退还已收到的原告的母带等相关文件支 付版权费30%的赔偿金即165万元。 原告在起诉中称,2007年3月12日,原被告双方签订了《版权转 让合同》,原告将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所有家庭音像制品的 独家出版、加工、复制、发行、销售、出租等权利有偿转让给被告 独家专有使用,转让费为人民币550万元。双方约定合同签订后三 日内原告向被告提供该片母带、da88、版权证明书等所有授权文件,同时,被告一次性向原告支付全部版权费用。3月14日,原告致电

知识产权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知识产权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保护知识产权”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者:马君一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知识产权”。 2、使学生初步了解《知识产权法》的内容。 3、使学生有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课前准备: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PPT:小明正在抄袭同桌的作业)提问:同学们说一说,图上发生了什么事 其实,小明的行为不仅仅是抄袭,也是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什么是知识产权。 二、明确概念 (PPT:知识产权,也称其为“知识所属权”,指“权利人对其智力劳动所创作的成果享有的财产权利”,一般只在有限时间内有效。各种智力

创造比如发明、外观设计、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名称、图像,都可被认为是某一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产权。) 三、解释概念 Q:看了上面的概念,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是谁的知识产权(PPT出示填空:_______是______所拥有的知识产权) 四、介绍《知识产权法》。2005年中国成立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启动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同时中国政府也不断地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从中国目前的立法现状看,知识产权法仅是一个学科概念,并不是一部具体的制定法。国内立法渊源: 1、知识产权法律,如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 2、知识产权行政法规。其主要有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专利法实施细则、商标法实施条例、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等。 3、知识产权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如深圳经济特区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 4、知识产权行政规章,如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规定。 5、知识产权司法解释,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前停止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和保全证据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五、保护知识产权倡议书 共同拟定保护知识产权倡议书,组织全班同学签名。

尊重知识产权-示范教案

尊重知识产权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中的第二课“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第二框的内容。本框共安排三目的内容: 第一目“保护创作——著作权”。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知识产权的含义和内容,法律保护知识产权的意义,分析了法律如何保护著作权。 第二目“激励创新——专利权”。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专利权的含义以及法律如何保护专利权。 第三目“点石成金——商标权”。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商标权的含义以及法律如何保护商标权。 二、教学目标 1.知道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的含义和内容。 2.能够结合实际案例说明法律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3.通过对本框内容的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产权的含义和内容,懂得法律保护知识产权的意义,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教学难点:商标权 四、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观看视频:《创意越拿越少尊重知识产权》 (上图片是视频资料“【课程引入】创意越拿越少尊重知识产权”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

放。) 总结:在知识产权领域,专利、商标、著作,倾注了集体或个人的大量时间、精力与心血,容不得半点假冒、盗用、侵权。尊重知识产权,就是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惠及群众的创新成果。 一、保护创作——著作权 (一)知识产权的含义及内容 观看视频:《带你看懂知识产权!》 (上图片是视频资料“【典型案例】带你看懂知识产权!”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总结: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作品、发明创造等智力成果或者商标、地理标志等工商业标记享有的专有性权利。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义 分析两组数据,观看视频,总结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数据1:2020年12月9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瑞士日内瓦发布了《世界知识产权指标》(WIPI)2020年度报告。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专利申请数量为140万件,虽然因中国进行了旨在优化申请结构、提高申请质量的整体监管转型,申请量下降了9.2%。但仍然稳居世界首位,申请量是排名第二的美国(621453件)的近2倍以上,超过了美国、日本、韩国以及欧洲专利局的总和。中国已经成为一个自主创造知识产权的大国。 数据2: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对全球131个经济体创新能力进行排序,中国连续第2年进入世界前15行列,位居榜单第14名。这一榜单主要体现了创新型国家的创新活力和能力,与国家投入与试验发展(R&D)经费、创新产出等数据息息相关。中国进入全球最具创新能力的20个经济体之列,是唯一进入前20强的中等收入国家。从投入看,中国对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的绝对值排名全球第二;从产出看,中国是

知识产权主题班会教案

知识产权主题班会教案 知识产权主题班会教案1 《知识产权》班会教案 一、教育目的: 经过多次的真实案例,我们可以知道,光有知识是不完善的,还要对自己的知识产权进行维权。防止辛苦换来的劳动成果,因他人的窃取而付之东流。所以希望通过这次的班会,让同学们了解知识产权,对如何维权有一定的认识。 二、教育重点: 1、通过班会课,了解知识产权的意义、性质以及如何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2、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基本法律常识,让学生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或亲人朋友的劳动成果。 三、时间:20XX年4月24日 四、地点: 五、班会课课前准备:

(一) 1、确定基本思路,学生自动报名承担班会主持,表演排练、布置教室等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确定两名主持人——陈云(A)、唐福微(B),初步写好串讲词。 (二)使用工具:多媒体电教平台 六、班会课过程: (一)教师导入: 1、同学们,我请大家看两个英语单词,大家知不知道它的中文含义? (板书:Intellectual Property)不懂吗?那我为大家解释下,Intellectual翻译为智力或智慧;Property翻译为财产。 在我国将Intellectual Property翻译为知识产权,而台湾地区翻译为智慧财产权。 师:知识产权也许大家并不陌生,在初中的政治书中以及在劳技课本中也提到了知识产权,但是学得并不细致。你们是否有去在意而自己去翻阅课本来确切地深入了解呢?正是因为许多人的一时疏忽大意或根本没在意,导致了他们努力劳动的知识成果付之东流。所以今天我们利用这节班会课的时间,来更加细致地了解下知识产权。下面我们就请B、许然两位同学一起来主持这次关于“知识产权”主题班会,大家欢迎。

必修2《法律与生活》2.2 尊重知识产权 教案

讲授新课(1)含义:是权利人依法就作品、发明创造等智力成 果或者商标、地理标志等工商业标记享有的专有性 权利。 (2)内容: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3)意义: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全社会 形成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通过体制机制 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 保护知识产权是促进创新发展的重要法律机制。 议题一:保护创作——著作权 情境创设:《歌手》的舞台上,赵雷在演唱《月亮 粑粑》时,在曲子里加入了歌曲《弯弯的月亮》。 《弯弯的月亮》作曲家李海鹰老师发现后,也 在微博上控诉了节目组的侵权行为。 不仅如此,他还把湖南卫视和芒果tv告上了法 庭索赔50万,他认为节目组侵害了他的署名权、 修改权、表演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广播权等著作 权。 思考1:《歌手》节目组侵犯了什么权利?我们在 校园歌手比赛中唱歌也侵权吗?思考回答问题 权。 创设情境,得出

②著作权属于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保护期是作品发表后50年,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法律不再保护。 (3)保护期届满:该作品进入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但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仍受法律保护。 议题二:激励创新——专利权 呈现视频 发明人取得专利,是以公开其发明内容为条件,换取国家在限定时间内给予强有力的法律保护;其他人即使独立作出了相同的发明,也不得实施该发明,否则构成侵权; 发明人如果选择以商业秘密方式来保护其发明,则只要该发明保密得当,就可以一直受到保护。但是,一旦他人独立作出相同的发明或者以正当方式获得该技术信息,则他人可以实施该发明,不构成侵权。 总结:结合课本,思 考回答问题 提高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教案名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和认识知识产权的概念,明白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掌握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规则,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行为规范。 教学重点:知识产权的概念、尊重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规则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行为规范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PPT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约5分钟) 1. 教师通过展示一幅画面或播放相关视频,先引起学生对知识产权问题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你有没有听说过知识产权呢?知识产权是什么意思呢? 二、呈现(约15分钟)

1. 教师简要介绍知识产权的定义和类型,如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并配以生动的图片或例子,让学生便于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知识产权的保护为什么很重要呢?请举例说明。 三、讲解(约15分钟) 1. 教师详细讲解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重要性,通过多个实例向学生展示知识产权被侵权的后果和影响。 2. 向学生介绍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规则,如不盗版、不抄袭、不仿制等。并解释这些规则背后的道德和法律原则。 四、探究(约15分钟) 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以下问题: a. 你有没有在生活中看到过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b. 如果你发现身边有侵权的行为,你该怎么做? c. 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2. 鼓励学生积极发表意见,并在讨论中引导学生从道德和法律角度思考问题。 五、拓展活动(约15分钟) 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广告的设计活动。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创造力,设计一则宣传广告,倡导尊重知识产权。 2. 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分享并讨论各自的设计成果。

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知识产权的意义及尊重

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知识产权的意 义及尊重 一、知识产权的意义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创造出的知识、技术和创新成果所享有的法律保护权益。它涵盖了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多个方面,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在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中,我们需要向学生介绍知识产权的意义,培养他们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1. 促进创新 知识产权制度为人们提供了合理回报机制,激励人们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当个体或企业拥有对其创造物品的独立所有权时,他们就能够更加自由地转让、使用或受益于这些创造物,从而进一步推动研究与发现。 2. 保护原创者的利益 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有效地防止了他人未经授权使用他人作品并获得经济利益的行为。只有通过合法手段获取相应许可或支付合理费用,才能使用别人的专利、商标或著作权,这样可以保护原创者的利益。 3. 推动经济发展 知识产权密切关联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能够鼓励企业更多地投资于创新和研发活动,并推动技术进步、产品质量提升以及市场竞争力增强。同时,知识产权还能吸引国际间的技术转移和技术合作,促进跨国企业间的合作与发展。 二、尊重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在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中,我们需要向学生传达尊重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1. 遵守法律规定 尊重知识产权是遵守法律规定的一种表现。通过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条款, 我们可以尽量避免侵犯他人创造成果的行为,并保证自己获得合理报酬和良好声誉。从小开始培养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帮助学生树立遵守法律规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2. 培养创新精神 尊重知识产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当学生意识到他们的努力和付出 会得到保护和回报时,他们就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活动。这不仅有助于他们个人成长,还对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3. 增强文化自信 尊重知识产权是尊重他人智慧成果的一种体现。通过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我们能够增强自己对本国传统文化、科技成果以及其他民族文化贡献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种文化自信对于塑造良好的公民道德和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 生深入理解知识产权的意义及尊重。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专利申请过程;也可以开展讨论或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共同探讨如何保护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 总之,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中的知识产权教育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创新能力和文化自信的重要一环。通过向学生介绍知识产权的意义以及尊重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道德与法治教案: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道德与法治教案: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道德与法治教案 概述: 在当代社会中,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尊重变得尤为重要。尊重知识产权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也是法治的核心之一。本文将探讨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加强相关的道德和法治教育。 一、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1.知识创造的推动力: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创新和发明,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只有在知识产权得到保护的环境中,人们才会更加积极地进行研究和创新。 2.公平竞争的基础:知识产权的保护确保了公平竞争的基础,防止了不正当竞争和抄袭行为。知识产权保护不仅可以鼓励创新者继续投入时间和精力,也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3.文化多样性的保护:知识产权保护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保障了每个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只有通过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我们才能够共同享有和受益于各种文化的贡献。 二、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道德要求 1.自觉遵守:每个个体都应当自觉遵守知识产权的规则和法律,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这是我们作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2.正当引用和注明:在使用他人的知识产权时,应当进行正当引用,并注明出处。这不仅是对他人贡献的尊重,也是对学术诚信的体现。

3.合理使用和分享:在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合理使用和分享他人的知识成果。这有助于推动知识的传播和社会的进步。 三、加强知识产权教育的必要性 1.提高意识和知识:加强知识产权教育可以提高人们对知识产权的意识和了解程度,促使更多人尊重和保护他人的知识产权。 2.塑造正确价值观:知识产权教育有助于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使其有意识地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观念。 3.法治意识的强化:通过知识产权教育,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产权法律的重要性,并提升法治意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四、加强知识产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加强知识产权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课堂教育、讲座和专题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并加强他们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 2.社会宣传:通过媒体、网络平台和社会活动等方式,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知识产权,增强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的意识。 3.企业自律:企业应自觉遵守知识产权的规则,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监督,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五、案例分析:尊重知识产权的成功案例 1.苹果公司的创新保护:苹果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形成了强大的知识产权组合。它积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对侵权者进行起诉,并赢得了许多知识产权纠纷案例。

新教材高中政治第1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第二课课时2尊重知识产权教案新人教版选修

课时2 尊重知识产权 [课标要求] 1.了解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的含义、主要内容、保护期限等。2.引述知识产权的有关法规及其具体表现,解析生活中维护权利的典型案例。 [素养目标] 1.法治意识:通过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的探究,使学生正确认识知识产权,依法有效保护知识产权。2.科学精神:正确认识著作权的含义、分类和保护;专利权的取得;专利的种类、保护;以商业秘密方式保护发明;商标的含义、要素;注册商标的含义、保护及有效期。 探究点一著作权 1.知识产权 (1)含义: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作品、发明创造等智力成果或者商标、地理标志等工商业标记享有的专有性权利,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2)重要性:保护知识产权是促进创新发展的重要法律机制。 2.著作权 (1)含义:权利人针对特定作品依法享有的支配和获取利益的权利,就是著作权。 (2)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广泛的权利。 ①著作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 ②著作财产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改编权、翻译权、表演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 (3)保护期限 ①著作权属于自然人的,保护期是作者有生之年加去世后50年。 ②著作权属于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保护期是作品发表后50年,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法律不再保护。 ③著作权保护期届满,该作品就进入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但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仍受法律保护。 想一想:著作权的各项权利都有保护期限吗? 提示并不是著作权中的各项权利都有保护期限,著作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没有保护期限。 (1)知识产权就是著作权。 改错: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作品、发明创造等智力成果或者商标、地理标志等工商业标记享有的专有性权利,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一、引言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成为了一种宝贵的资源。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每个人都可以随意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那么创新和进步将何去何从?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教导学生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本文将探讨学校应如何设计教案,并为小学生们普及对知识产权的正确认知和尊重。 二、认识知识产权 1.什么是知识产权 - 知识产权包括版权、专利、商标和商业秘密等。 - 版权是指著作权,保护作者对其创作作品的独占使用权。 - 专利是指对发明或技术解决方案所给予的专有制度。 - 商标是用于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并使其与其他竞争者相区别开来的标志。 - 商业秘密指不为公众所了解且具有经济价值的商业信息。 2.为什么要尊重知识产权 - 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能够鼓励创新和发明,推动社会进步。 - 尊重知识产权是对人的尊重和平等的表现,也是维护公平竞争环境的基础。 - 小学生应该培养正确地认识知识价值、贡献与分享,通过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来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教案设计

1.认知阶段:介绍知识产权概念 - 学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图片展示等方式来了解不同形式的知识产权。 - 引导学生讨论尊重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以及盗版行为对创作者和社会带来的危害。 2.理解阶段:了解常见侵犯行为 - 通过故事情节或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明白盗版、抄袭、偷窃商业秘密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 组织小组讨论活动,引导学生探究背后的道德与法治问题。例如,学生可以讨论音乐盗版是否有违法成分以及偷袭商业秘密对企业经济利益造成何种影响。 3.应用阶段:培养尊重和保护的行为 - 让学生分组创作小剧本、绘制宣传海报等,表达对知识产权的尊重。 - 在教室里悬挂着一些揭示盗版行为的标语,提醒学生拒绝盗版。 - 组织辩论或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思考和解决与知识产权相关的道德困境。 四、巩固与评估 1.实践:开展相关实践活动 - 组织召开知识产权保护主题班会,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普及相关法律知识。 - 前往当地公共图书馆或博物馆参观交流,增强学生对原创作品及其价值的认识。 2.评估:检测知识掌握情况 - 设计相应的问答或填空题来检测学生对知识产权概念和相关侵权行为的理解程度。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案范文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案范文尊重他人的知 识产权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案范文 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知识产权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意识和习惯。 3.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和引用文献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对他人知识贡献表示感谢和尊重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 1. 知识产权的定义和分类。 2. 为什么要尊重知识产权。 3. 学术道德中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要求。 4. 如何正确引用文献。 三、教学过程 第一节:知识产权的定义和分类(15分钟) 1. 引导学生讨论作品、发明和创意的概念。

2. 解释知识产权的概念,如版权、专利等。 3. 分类介绍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 第二节:为什么要尊重知识产权(15分钟) 1.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别人不尊重你的劳动成果,你会感到什么样的情绪? 2. 介绍尊重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如保护创新,促进社会进步等。 第三节:学术道德中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要求(20分钟) 1. 解释学术道德的概念和作用。 2. 介绍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在学术领域中的要求,如不抄袭、不篡改等。 3. 引导学生讨论下列情境的正确做法:当我们在写作文、做报告时使用了他人的研究成果,应该如何表达感谢和引用。 第四节:如何正确引用文献(20分钟) 1. 教授学生如何查找可靠的文献来源。 2.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正确引用文献,包括使用引号、注明出处等。 四、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和讨论引发学生思考和参与课堂讨论。

2. 示范引导法:通过示范的方式教授学生正确引用文献的方法和技巧。 五、教学评价 1. 教师观察法: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和思维逻辑是否清晰。 2. 口头回答问题:提问学生有关尊重知识产权的问题,鼓励学生口头回答。 3. 书面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和回答所学内容。 六、教学参考资料 1.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材》 2. 课外阅读资料:相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简单介绍。 本教案旨在通过对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培养他们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意识和习惯。通过了解知识产权的概念和重要性,学生将意识到尊重他人知识产权是社会规范和学术道德的一部分。同时,学生也将学会正确引用文献,以表达对他人知识的感谢和尊重。通过这样的教育,我们希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学术道德,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道德与法治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教学设计 在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了一个重要的 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教育界越来越重视知识 产权教育。本文将针对教学设计,提出一些教育策略和活动,以培养 学生对知识产权的尊重。 I. 引言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通过智力劳动创造的独立的、原创的思想成果所 拥有的权益。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是一种道德行为,也是法治的表现。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知识产权,增强他们的道 德意识和法治观念。 II. 目标设定 本教学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同时 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课程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产 权的含义、法律保护的重要性以及违反知识产权的后果。 III. 教学步骤 1. 知识导入(10分钟) 通过引用一些实际案例或新闻报道,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分析其中 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比如,一个学生在考试中抄袭他人作品的案例,或者某知名公司被指控侵犯他人的专利权等。引导学生对这些案例进 行讨论,思考违反知识产权的行为对原作者和社会的影响。

2. 知识讲解(15分钟) 向学生介绍知识产权的概念和分类,包括版权、专利、商标等。讲 解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例如著作权法、专利法等。强调知识产 权保护的重要性和原则,以及侵权行为的法律后果。 3. 讨论与互动(2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讨论一些与知识产权保护有关的问题。例如,如何判断一个作品是否有版权;在网上如何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识 产权;当自己的创意被他人侵权时应该如何应对等。鼓励学生积极参 与讨论,并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经验。 4. 角色扮演(25分钟) 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其中一部分学生扮演知识产权侵犯者,另一部分扮演版权所有者或相关责任人。通过模拟案例,让学生亲身 体验侵权行为对受害者的损害,并思考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5. 课堂总结(10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强调知识产权保 护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尊重他 人的知识产权。 IV. 教学评估 为了评估学生对知识产权的理解和意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尊重知识产权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尊重知识产权一级标题:尊重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知识经济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驱动力。 知识产权作为保护创新成果和促进社会进步的法律制度之一,对于保护创作者权益、鼓励创新发展至关重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教师应当借助适当的教案内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尊重知识产权。 二级标题1:理解知识产权及其价值 了解什么是知识产权是培养学生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基础。可以通过对相关 概念、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简明易懂地讲解,让学生了解到作品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各种形式的知识产权。教师可以以具体案例为背景,告诉学生这些案例在文化艺术、科技领域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同时,还可以启发学生思考知识产权所具有的价值。例如,在音乐歌曲上花费 大量时间精力创作而得到回报是每个创作者的期待,而知识产权保护正是让这种回报变得可能。通过与学生互动交流,让他们明白知识产权保护不仅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还有利于社会全面进步。 二级标题2: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了解知识产权后,学生应该明白每个人都需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作为小学生,他们可能会接触到各种文化作品,如音乐、绘画、文学作品等。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以具体实例告诉学生:如果我们喜欢一首歌曲,就要支持正版音乐,并购买合法渠道提供的音乐作品。 此外,在使用网络资源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并遵守有关著作权保护的规定。告诉他们未经授权就复制下载他人作品是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同时也要教

育学生遵循道德标准,在撰写自己的论文或报告时应当注明引用来源,并保证文章内容原创性。 二级标题3:培养创新思维与保护意识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保护意识。每个人都有着独 特的创造力和潜力,学校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在不同领域展示自己的才能。通过开展创新科技活动、艺术设计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让他们体会到自己作为创作者的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要教育学生遵守创新与保护规则。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就是尊重 他人的劳动成果,只有合法地使用他人成果,并保护自己的成果,才能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二级标题4:引导实践与自主学习 对于小学生而言,在了解知识产权并形成价值观后,需要引导他们将所学运用 到实际行动中。例如,可以开展模拟场景活动,在小组合作中设计原创故事、制作绘本、编写音乐曲目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产权保护意义的体验感受,也能够进一步巩固其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和理解。 同时,学校应当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提供丰富多样的知识产权教育资源。例如,可以让学生了解国内外一些成功案例,了解知名发明家、艺术家等人物背后的努力与智慧。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对知识产权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结语: 总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尊重知识产权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引导 学生了解知识产权及其价值、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培养创新思维与保护意识以及引导实践与自主学习等方面,我们可以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对待、保护和利用知识产权。这将为其未来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并为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知识产权法》高中生普法教案及反思

《知识产权法》高中生普法教案及反思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为了让高中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知识产权法》,提高法律意识,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个普法教案,并在教案结束后进行反思。 教案:《知识产权法》普法教学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类型及法律保护。 2.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3.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知识产权,自觉抵制侵权行为。 二、教学内容 1.知识产权的定义与类型 (1)著作权 (2)专利权 (3)商标权 (4)其他知识产权 2.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 (1)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2)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及法律责任 (3)知识产权维权途径 3.尊重他人知识产权,自觉抵制侵权行为 (1)案例分享:侵犯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案例

(2)讨论:如何尊重他人知识产权,抵制侵权行为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知识产权案例,引发学生对知识产权的关注。 2.讲解:详细介绍知识产权的定义、类型及法律保护。 3.案例分析:展示侵权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后果及法律责任。 4.讨论与互动: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尊重他人知识产权,自觉抵制侵权行为。 5.总结:强调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知识产权。 四、教学反思 1.教学效果: 本次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了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提高了法律意识。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认识到侵权行为的严重后果,有助于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知识产权。 2.不足之处: (1)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学内容较为紧凑,部分学生对知识产权的理解不够深入。 (2)部分学生在讨论环节表现不够积极,需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改进措施: (1)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道德与法治学案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道德与法治学案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在现代社会中,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尊重变得越来越重要。知识产权 是指个人或者团体在创造、发明、创作过程中所拥有的智力成果的法 律保护,包括专利、版权、商标等。而在道德与法治学案中,尊重他 人的知识产权是我们应当严守的原则。本文将从法律和道德两个角度 探讨为什么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并为此提供一些实际的操 作建议。 一、法律角度 从法律角度来看,保护知识产权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石。在知识经 济时代,知识与信息的价值日益凸显,各类创意和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因此,为了激励创新、促进社会进步,各国法律体系都建立了一套完 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知识产权的保护不仅能够鼓励人们创造更多的知识和技术产出,还 能够维护创作者和发明人的权益。一旦他人侵犯了知识产权,相关法 律将会予以惩罚,并为侵权方提供法律救济。这种法律保护机制能够 确保知识产权的拥有者获得应有的回报,进一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 积极性,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 二、道德角度 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仅是一种法律义务,更是一种道德要求。作 为文明社会的成员,我们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包括对他人辛勤 劳动的尊重和认可。

知识产权的保护涉及到对知识创造者的尊重和承认。每个人都应该 明白,创造知识和技术是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无论是科学家、工程师、作家还是艺术家,他们都有权享受自己创造的成果,并从中 获得经济和精神的回报。 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也是对学术和学问的尊重。在学术界,知识的 积累和分享是推动学术进步的关键。如果每个人都可以随意抄袭或篡 改他人的学术成果,那么整个学术界将陷入混乱。只有通过保护知识 产权,才能够确保学术界的公正、透明和创新。 三、操作建议 作为广大公众,我们应该从自己身边的点滴做起,尊重他人的知识 产权。以下是一些建议: 1.不抄袭:在自己的作业、论文或者其他写作活动中,不抄袭他人 的文章或者研究成果。如果需要引用他人的观点或者研究结果,应该 及时给予引用和参考。 2.不侵犯版权:在互联网时代,很容易就能够获取到各种文献、音乐、电影等作品。但是,我们应该遵守版权法律,不以非法的方式获取、传播和利用他人的作品。 3.支持正版:购买正版图书、音乐、电影等作品,支持创作者和发 明人的创作和创新。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使用他人的作品,比如购买正版授权或者使用开源软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9.1备课教案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9.1备课教案设计及反思 教案设计: 课题:尊重知识产权,共同维护创新发展 课型:讲授 时间:1课时 教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九单元 教学目标: 1.了解知识产权的概念,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 2.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明白自己作为知识产权的消费 者和创造者应该怎样尊重知识产权。 教学内容: 1.知识产权的概念:版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2.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知识产权法、商标法等。 3.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能够鼓励创新,保护创造者的利益,提高知识产权的价值。 4.尊重知识产权的方式: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支持正版、倡

导知识产权保护等。 教学过程: 1.导入引入话题 教师:同学们,现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版权、商标、专利等概念。那么,你们知道这些概念是什么意思吗?(留出适当时间让学生进行回答) 2.学习掌握知识产权的概念 教师:那么,我们先来学习一下知识产权的概念。知识产权指的是一种在法律上受到保护的权利,包括版权、专利权、商标权等。那么,你们知道这些具体指什么吗?(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补充不足) 3.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 教师:那么,在我们的法律中,有哪些法律法规保护了知识产权呢?(让学生回答,补充不足) 4.强调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 教师:同学们,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于我们的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有效鼓励创新,保护创造者的利益,提高知识产权的价值。这些对我们的社会发展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你们认为,如果没有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会对我们的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

响呢?(让学生自由发挥,讨论) 5.让学生分享尊重知识产权的方式 教师:那么,作为知识产权的消费者和创造者,我们应该怎样尊重知识产权呢?来,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下。你们可以想一想,然后和同桌进行讨论,最后从中选出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和我们分享。征求几组意见,并进行点评。 6.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知识产权的概念,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尊重知识产权的方式。我希望你们能够牢记这些知识,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 教学反思: 本节课致力于让学生们理解知识产权及其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保护知识产权、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导入引出话题、提出问题、讨论分享等多种方式,注重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和表达,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应该在课后对学生的意见进行逐一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做出相应的改进。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一、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中的重要性 知识产权是指个人或机构通过智力劳动创造出来的成果,包括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它们是保护创造者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所规定的权益。在当今信息社会,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尊重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意识和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1.1 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内涵及其价值 尊重他人知识产权首先体现了每个人应该相互尊重、平等交流与协作的基本道 德原则。各种知识产权体现了一个作者创造和付出努力之后所拥有的合法财富,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相关规定并且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此外,尊重他人知识产权还能塑造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价值观。当学生 充分理解知识产权保护对自己以及整个社会的益处时,他们会更加努力学习和创作,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创新能力。 1.2 小学生对知识产权的理解及认知发展 小学生正处于知识获取与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开始接触并渐渐掌握各个学 科的基础知识。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知识产权、为什么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从简单明了的事例入手,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带来的不公平和违法行为。 二、培养小学生尊重他人知识产权意识的有效途径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观念与能力。以下 是一些在教育实践中可行且有效的途径: 2.1 开设相关专题讲座或活动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中,可以设置专门的篇章或单元来介绍和讨论尊重他人 知识产权的重要性。通过邀请有关方面专家进行讲座,或是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电影、纪录片等,可以使他们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现实问题和社会意义。 2.2 探索合作与分享的教育方式 在小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方法,鼓励学生之间相 互分享知识与经验。同时,要引导他们遵守相应的原则,比如不抄袭他人作品、不随意公开他人成果等。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学生对知识'产权尊重的认知和主动实 践能力。 2.3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互联网已成为小学生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的重要渠道。但是,在使用网络资源时,并非所有内容都能够自由使用和转载。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中需要向学生灌输正确使用网络资源、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意识,并指导他们选择合适的、有版权保护的资料进行查阅和引用。 2.4 建立相关奖励机制和评价体系 在小学中,可以设立奖励制度以及评价体系来鼓励那些积极尊重他人知识产权 的学生。例如,可通过评选优秀原创作品、举办知识产权主题作文比赛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带来的荣誉和成就。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对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教育策略 3.1 设置案例分析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中,可以引入一些明确案例进行分析和研讨。通过具体 案例的呈现,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什么是知识产权,并深入思考侵犯知识产权所带来的后果和时代背景下应该如何应对。 3.2 运用角色扮演与游戏形式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学习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学习尊重他人的知识 产权 学习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一、引言 在当今数字化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是每个小学生应该具备的道德素养之一。本教案旨在通过针对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培养他们正确对待知识产权的意识和行为。 二、认识知识产权 1. 知识产权的定义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创造、发明或设计出来的作品、发明和商标等在法律上享有保护和支持的专有权利。 2. 知识产权的种类 - 版权:包括文学、艺术作品等。 - 专利:包括发明创造技术。 - 商标:用于标识商品或服务。 三、了解知识产权保护原则 1. 保护原则 - 按照国际公约和各国法律规定,尊重他人创作和发明的劳动成果,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 增加自己对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相关内容及时掌握。

2. 典型案例分析 分析一些典型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例,让学生认识到违反知识产权可能会带来的法律后果,并由此引发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 四、培养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意识 1. 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信念 鼓励学生珍视知识和创造,培养对知识产权的敬畏之心,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公平对待。 2.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强调获取信息时要利用正规途径,并告知学生不得复制、传播或改编他人作品而未获得授权。 五、提高对知识产权侵犯行为的辨别能力 1. 教授版权标志和专利标志等相关符号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 版权标志:©; - 专利标志:专利号及注册商标符号TM。 2. 分析比较正版与盗版媒体产品之间的差异。 利用举例说明真实音乐CD与盗版音乐CD之间的区别,引导学生明辨盗版产品所具有的非法性质。 六、合理引导学生行为-尊重他人知识产权 1. 增加对知识产权教育的内容和时间安排。 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逐渐加入更多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案例、话题和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尊重知识产权 教学设计-【新教材精创】高中政治新教材同步备课(选择性必修2)

第二课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 第二框尊重知识产权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引述知识产权的有关法规及其具体表现,解析生活中维护权利的典型案例。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用法律保护知识产权是促进我国创新发展的重要法律机制。 科学精神:企业通过保护知识产权提高市场竞争力。 法治意识:树立尊重知识产权,远离侵权行为的法治意识。 公共参与:正确运用专利保护与商标注册,打造与现代化经济相适应的市场主体。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知识产权的含义、内容、意义,理解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相关知识。 难点: 区分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教学过程】 探究点一著作权 【合作探究】 议题:依法保护著作权 镜头一某网站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将一位当代作家的小说上传,供网民免费浏览下载。当这位作家起诉该网站侵犯其知识产权时,网站声称,它并没有收费盈利,网上浏览下载也不影响该小说纸质文本的发行,所以网站没有侵权。 镜头二小华和小罗各买了一张激光唱盘。小华用来自己欣赏,有时也借给几个好朋友听;小罗经营一家酒店,他在酒店营业时间播放激光唱盘,作为背景音乐。 网站、小华和小罗的行为是否侵犯了著作权?请说明理由。 答案(1)镜头一中网站的行为已构成侵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人享有通过网络向公众提供作品的专有权,即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该网站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就通过网站传播其作品,已构成侵权。 (2)镜头二中的两种情形要区别对待,尽管都是播放音乐作品,但小华是自己或者朋友之间欣赏,小罗是用于营业场所播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前者是合理使用,不构成侵权,后者侵犯了创作者的广播权,构成侵权。 【核心归纳】 全面认识著作权 (1)著作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种类,是指权利人针对特定作品依法享有的支配和获取利益的权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