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几点思考

宁波市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几点思考
宁波市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几点思考

宁波市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几点思考

随着全球物联网、新一代移动宽带网络、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信息化发展正酝酿着重大变革和新的突破,向更高阶段的智慧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一些国家、地区和城市率先提出了建设智慧国家、智慧城市的发展战略。例如,新加坡提出了2015年建成“智慧国”的计划,台北市提出了建设智慧台北的发展战略。前不久,我作为省委巡视组成员之一,参与了宁波智慧城市建设主题调研,并就推进宁波智慧城市建设形成了几点思考。

关于智慧城市内涵的理解

什么是智慧城市?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过,大家更多的还是基于IBM于2009年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的认识。具体地说,就是把传感器嵌入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再与互联网相联,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并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从而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由于IBM提出“智慧地球”战略主要是基于自身的商业利益驱动,因此,IBM对智慧城市的理解侧重于自身优势的技术方案和应用系统层面。

如果我们把智慧城市作为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战略,必须要找准定位,全面理解和把握智慧城市的内涵。宁波站在一个更高层面来认识智慧城市,把它定位为信息化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六个能力”上,即“具有更全面灵活的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互联互通和相互感知能力,更高效安全的信息处理和信息资源整合能力,更科学的监测、预警、分析、预测和决策能力,更高水平的远距离控制执行和智能化执行能力,更协调的跨部门、多层级、异地点合作能力,以及更强的创新发展能力”。其核心特征是信息资源作为知识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成为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驱动力,而不仅是物联网在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的应用。宁波关于智慧城市的定位抓住了智慧城市的核心问题,是合适的。

宁波市提出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意义重大

今年初,宁波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新理念,并引起了中央有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

加快宁波“智慧城市”建设,是创造宁波新一轮发展新优势的科学选择。当前宁波市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0美元,其中中心城区人均GDP已经超过13000美元大关,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这意味着已跨入新的历史阶段,这也提出了宁波如何以崭新的城市内涵迎接新一轮发展的重大课题。这是一轮更高起点的竞争,需要果敢应对发展与资源、环境与生态、民生与经济等现实矛盾。宁波市以开放前瞻的战略视野,高起点谋划,运用世界科技与城市发展新趋势,把握新一轮信息技术发展新机遇,谋求运用“智慧”杠杆,积极抢占新的先发优势,确保新型城市发展的竞争主动权。这包含着宁波的远大卓识,战略眼光和非凡勇气。据世界银行测算:一个百万人口以上的“智慧城市”的建设,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实施全方位的信息管理,将能增加城市的发展红利2.5到3倍。这意味着“智慧城市”可促进实现4倍左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引领未来世界城市的发展方向。

加快宁波“智慧城市”建设,是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城市提升的新引擎。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面对后金融危机和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宁波粗放型的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增长方式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压力,经济转型升级的压力十分巨大,迫切需要新的理念、新的思路和新的技术。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安全监管难度加大,城市交通拥堵、食品安全、医疗资源紧张、环境污染、公共卫生事件、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就业压力等问题进一步凸显,不断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更需要用智慧的技术推进这些问题的解决。宁波着眼于建设“智慧城市”、发展智慧产业、推引智慧管理、提升智慧人群、提高城市智商,来达到提升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人民群众的宜居质量的目的,破解城市发展难点。这是一个高立意的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勇于创新的精神。

加快宁波“智慧城市”建设,是打造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省委一直对宁波市的发展十分重视,要求宁波充分发挥港口优势,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城市和长三角南翼的经济中心。今年国务院批复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指出,宁波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国际港口的城市”,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进入了国家层面的发展规划。一个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必须拥有国际级的现代化港口和临港经济群,在区域乃至国际经济体系中应处于产业链的高端,是城市发展的领跑者和增长极,其临港城市必然是现代化国际新型城市的高级形态。一个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应当能充分挖掘、实时整合、有效配置城市的一切有形和无形资源,实现信息化与经济社会的高度融合,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高度结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领域全方位高效能配置,倍增运作。

“智慧城市”将成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创新特征的重要标志。宁波市信息化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曾获评“2010中国城市信息化十佳城市”和“2010中国城市信息化示范城市”,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应用基础。尤其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信息化与城市发展主题论坛在宁波成功举办,取得了信息化宣传展示和项目合作的重大成果,发展物联网、建设智慧城市成为全市关注的焦点,并形成了广泛共识,为汇集全球智慧、建设智慧宁波带来了难得契机。

宁波智慧城市建设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确立更加开放,更加高远的指导思想,应始终坚持体现宁波特色的创新发展思路,注重形成完善的政策体系,加强组织保障,提高认同度,扎实有序推进。重点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智慧城市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相关重大战略和政策。智慧城市建设是城市信息化持续发展的过程,必须遵循国家信息化整体发展战略,保持与国家相关宏观政策相一致。尤其要注重与国家“两化融合”发展战略相结合,与“三网融合”、物联网、3G通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与发展低碳经济相结合。从而,从全局上把握好智慧城市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科学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二是智慧城市建设应注重体现宁波特色。智慧城市建设不可千篇一律,每一个智慧城市都应具有独特个性,能够支持该城市发展目标和更好发挥城市特色的承载体。要着力发展基于高新技术的战略型、先导型产业,产用互动,以用促产,以产推用,打造新一轮经济增长极,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要充分发挥宁波优势,强化“智慧港口”的建设,重点推进港口物流产业链和智慧贸易产业链的发展,创新外商投资、对外贸易和服务外包服务模式,促进宁波国内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再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优势。智慧系统建设应优先实施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社会安保等重大民生项目,通过示范带动,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应用体系建设。

三是智慧城市建设应建立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要上升为市委、市政府的意志,要融入宁波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宁波启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同时,国内很多城市也在认真研究,宁波应该抓住时机,用创新的理念,对原有管理体制进行功能再造,研究制订高起点的、具体的、实用的政策支持体系,切实促进智慧城市的发展。

四是智慧城市建设应建立强健的组织协调机制。智慧城市建设涉及面广,并且受体制和机制方面问题的制约,推进难度大,因此,宁波智慧城市建设更应该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主

导部门和一系列支持系统。主导部门要充分发挥主导与协调作用,整合和集中智慧城市各参与主体的力量,同时还要推动智慧城市研究机构、专家咨询系统和知识支撑体系的建立,加强和深化智慧城市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与创新,充分挖掘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的集体智慧,努力形成“顶层管设计、中层管协调、底层管落实”的工作机制。

五是智慧城市建设应进行广泛深入的舆论宣传引导。智慧城市建设不但是政府和企业关注的事情,还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应注重舆论宣传和引导,提高政府、企业、市民对智慧城市建设理念的认同度和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协同度,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

决策建议稿:宁波智慧城市建设路线图研究

宁波智慧城市建设路线图研究 决策建议 智慧城市建设路线图是一种指引人们达到智慧城市建设目标的含有图片的说明性文档,是对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建设目标、时间跨度、复杂任务和抽象概念的形象化处理与描绘;它集中反应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灵魂,贯穿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始终。宁波智慧城市建设以来,虽然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同时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从各个侧面反应出由于智慧城市路线图的缺少,没能达到整体建设形象呈现,缺乏清晰、准确的行动指南。 一、宁波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民众需求调研稍显不足 建设智慧城市,是为市民服务的。以新加坡为例,在“iN2015”计划制定过程中,IDA 通过组织“畅想IT!iN2015”竞赛和公共座谈会等方式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意见,得到了新加坡公众的积极响应,可以说“iN2015”计划是由民众、企业和政府共同创造的一项全民工程。但是我市在做智慧城市规划时,由于时间等条件限制,需求调研不够深入。课题组随机对100名宁波市民进行了街头调查,83%的人知道宁波在建智慧城市,但是不知道宁波的智慧城市建设在建什么内容,也说不清楚宁波智慧城市建设对自己有什么益处。如此这般,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没有完全和民众的需求对接,民众智慧,民众体验没有充分体现,稍显不足。 (二)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宁波特色”不够鲜明 虽然国内外各个城市都提出了各自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但大都缺乏特色,“千城一面”。而就这点而言,宁波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同大多城市一样,“宁波特色”性还略显缺乏,缺少

如新加坡的“iN2015”、韩国的“U-Korea”和“数字南昌”、“感知无锡”、“生态沈阳”这样引领性、标语性的鲜明目标,对民众的愿景性、导引性不强,难以形成合力。 (三)市(县)、区产业发展布局规划缺少 智慧城市发展需要规划相应的产业布局,明确各区域发展方向,形成各自特色与合力。如杭州制定了《杭州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对城市核心区、支撑区、拓展区进行了相应的区域产业发展规划。而宁波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目前尚无统一布局,导致市(县)、区发展没有目标性。 (四)管理、推进体制动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1)智慧城市建设项目部门合作机制有待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包含很多具体的工程项目,基本上是按政府已有职能部门的管理范围来划分,比如,智慧健康就由市卫生局负责,智慧交通方面的事归属市交通委等等。这种传统的垂直式的组织形式必将造成若干个互不相通的封闭式系统并存,形成信息孤岛,重复基础设施建设,资源上的浪费和用户体验上的不一致性等等问题。 (2)激励机制缺少。“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所有上级单位的设想都需要基层单去具体实施和完成。因此很多工作的推进都设立了奖励经费(比如市节能办)。而宁波智慧城市建设并没有设立相应的奖励经费,基层单位人员做与不做一个样,也导致了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推进积极性不高。 (3)对内宣传不足。宁波智慧城市建设主对主要受众——市民的宣传还比较缺少。尽管有智慧家居体验馆和智博会等大型活动,但市民参与度不强。以智慧家居体验为例,市民需要预约成功方能前去体验。 (5)评价体系的内涵性、操作性不强

中共宁波市委_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

中共宁波市委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 (2010年9月17日) 为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把为深宁波现在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推向新阶段,市委、市政府特作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 一、 充分认识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意义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建设智慧城市,促进现代化社会智慧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智慧城市,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知识经济的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信息技术高度集成、信息资源综合应用为主要特征,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建设智慧城市,促进信息技术在自主创新、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资源配置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发挥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有利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有利于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使宁波抢占未来制高点、争创发展新优势,把现代化国际抗口城市建设全面推向新阶段的战略举措。全市上下必须充分认识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性和紧追性,抢抓机遇,齐心协力,扎实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二、 建设智慧城市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和市委“六大联动、六大提升”决策部署,坚持以智慧应用为导向,以智慧产业发展为基础,以市场需求和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智慧应用体系、智慧产业基地和智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力度,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融合,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把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推向新阶段。 (二)基本原则。建设智慧城市,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合力推进的原则。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积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和市民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推进体系,不断增强建设智慧城市的整体合力。 ——坚持立足产业、发展应用的原则。切实把培育智慧产业作为建设智慧城市的立足点,大力推动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各类新兴智慧型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制造和广泛应用,着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坚持基础先行、创新引领的原则。加强与电信、广电运营商等大企业的合作,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智慧城市发展提供安全、可靠、超前的基础保障;推进技术创新、应用商业模式创新、行业应用标准和制度创新,提高智慧城市建设的联合攻关能力、协同创新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

余姚市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

余姚市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年) 作者:来源:余姚市政府网站添加日期:11年12月29日 余姚市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 (2011-2015年) 一、前言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信息产品的应用无处不在。智慧城市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融合为基础,以信息技术高度集成、信息资源综合应用为主要特征,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智慧城市”源于2008年底美国IBM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当前,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为代表的智慧化发展迅猛,“智慧化”已成为世界各国信息化发展的远景和目标。自2009以来,全国掀起以物联网产业为核心的“智慧城市”发展热潮,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地相继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将“智慧城市”提升为城市转型发展核心战略。 建设智慧城市,将促进信息技术在自主创新、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资源配置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发挥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有利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有利于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建设智慧城市为争创区域发展新优势,奋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提供了良好契机。 建设智慧城市是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的机遇,加快城市向信息社会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宁波市委、市政府从战略的高度,审时度势,提出了《宁波市加快创建智慧城市行动纲要(2011-2015)》,明确了智慧城市的建设内容和要求。 为顺应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宁波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决策部署,根据国家、省“十二五”信息化规划、宁波市智慧城市总体规划思路和要求及《余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了《余姚市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 二、建设现状 1、政府信息技术核心应用体系初步形成。我市电子政务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建成了统一的电子政务内外网络平台,政府门户网站基本覆盖全市各乡镇、街道和部门,全市统一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投入运行,监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业务系统相继投入运行,极大地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行政效率。

宁波市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几点思考

宁波市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几点思考 随着全球物联网、新一代移动宽带网络、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信息化发展正酝酿着重大变革和新的突破,向更高阶段的智慧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一些国家、地区和城市率先提出了建设智慧国家、智慧城市的发展战略。例如,新加坡提出了2015年建成“智慧国”的计划,台北市提出了建设智慧台北的发展战略。前不久,我作为省委巡视组成员之一,参与了宁波智慧城市建设主题调研,并就推进宁波智慧城市建设形成了几点思考。 关于智慧城市内涵的理解 什么是智慧城市?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过,大家更多的还是基于IBM于2009年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的认识。具体地说,就是把传感器嵌入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再与互联网相联,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并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从而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由于IBM提出“智慧地球”战略主要是基于自身的商业利益驱动,因此,IBM对智慧城市的理解侧重于自身优势的技术方案和应用系统层面。 如果我们把智慧城市作为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战略,必须要找准定位,全面理解和把握智慧城市的内涵。宁波站在一个更高层面来认识智慧城市,把它定位为信息化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六个能力”上,即“具有更全面灵活的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互联互通和相互感知能力,更高效安全的信息处理和信息资源整合能力,更科学的监测、预警、分析、预测和决策能力,更高水平的远距离控制执行和智能化执行能力,更协调的跨部门、多层级、异地点合作能力,以及更强的创新发展能力”。其核心特征是信息资源作为知识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成为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驱动力,而不仅是物联网在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的应用。宁波关于智慧城市的定位抓住了智慧城市的核心问题,是合适的。 宁波市提出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意义重大 今年初,宁波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新理念,并引起了中央有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

中共宁波市委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

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 甬党[2010]14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把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推向新阶段,市委、市政府特作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 一、充分认识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意义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建设智慧城市,促进现代社会智慧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智慧城市,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信息技术高度集成、信息资源综合应用为主要特征,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建设智慧城市,促进信息技术在自主创新、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资源配置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发挥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有利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有利于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宁波抢占未来制高点、争创发展新优势,把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全面推向新阶段的战略举措。全市上下必须充分认识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抢抓机遇,齐心协力,扎实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二、建设智慧城市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和市委“六大联动、六大提升”决策部署,坚持以智慧应用为导向,以智慧产业发展为基础,以市场需求和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智慧应用体系、智慧产业基地和智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力度,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融合,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把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推向新阶段。 (二)基本原则。建设智慧城市,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合力推进的原则。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积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和市民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推进体系,不断增强建设智慧城市的整体合力。 ——坚持立足产业、发展应用的原则。切实把培育智慧产业作为建设智慧城市的立足点,大力推动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各类新兴智慧型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制造和广泛应用,着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坚持基础先行、创新引领的原则。加强与电信、广电运营商等大企业的合作,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智慧城市发展提供安全、可靠、超前的基础保障;推进技术创新、应用商业模式创新、行业应用标准和制度创新,提高智慧城市建设的联合攻关能力、协同创新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

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探索

.23 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顾德道? 摘一要:宁波市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三但存在信息资源共享较难二法规标准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三未来,宁波市将进一步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完善相关法规标准,强化民生服务,优化智慧产业发展环境,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三 关键词:宁波市一智慧城市一实践 一一引言 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当前世界关注的热点,不仅是各个城市把握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的机遇,同时也是推动城市数字化二网络化向智能化发展,加快向信息社会迈进的必然趋势三2010年,宁波市抓住上海世博会首个主题论坛成功举办的契机,依托城市化进程加快二城市信息化总体水平领先等优势,研究出台了‘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甬党 2010 14号),在国内率先系统部署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并在‘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中,把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一项主要任务,列入全市 六个加快 重大战略三在智慧城市的探索实践中,紧紧围绕建设管理高效便捷二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和谐二居民生活平安幸福二资源优势充分利用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注重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推0 62?顾德道,经济学硕士,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宁波市智慧城市规划标准发展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研究员,浙江万里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智慧城市行政管理二研究与规划等方面工作三

进十大智慧应用体系二六大智慧产业基地二智慧基础设施和居民信息应用能力建设,强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整合共享,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荣获了 2011中国城市信息化卓越成就奖 智慧城市领军城市 和 2012中国智慧城市推进十强城市 等称号三与此同时,推进过程中也存在着信息资源共享较难二法规标准建设滞后二智慧民生服务有待加强二智慧产业发展水平不够高等难点问题三宁波市将进一步强化推进措施,抓好重点突破,更加深入有效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升现代化水平三 二一宁波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做法 宁波市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按照‘宁波市加快创建智慧城市行动纲要(2011~2015)“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有序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二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平台二智慧应用系统等项目建设和智慧产业发展,促进了信息资源融合共享,提升了智慧应用水平,培育壮大了智慧产业三 (一)抓机制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宁波市自创建智慧城市以来,一直非常重视体制机制建设,将其作为智慧城 市建设的重要保障三 1.强化政策扶持机制 在‘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和‘宁波市加快创建智慧城市行动纲要(2011~2015)“的框架指导下,宁波市每年滚动制订智慧城市建设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工作任务和具体措施三各县(市)区和市级部门根据市总体部署,编制相应的实施方案,细化工作任务,落实责任主体三同时,市政府每年安排智慧城市专项扶持资金,并相应研究制定了宁波市‘智慧城市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暂行)“,重点对智慧城市基础性项目二共享性项目和重大应用项目,以及智慧产业基地建设进行扶持三各县(市)区也根据各自 情况出台了一批引导智慧城市建设的地方政策三 2.强化组织协调机制 宁波市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的组织建设和智力支撑,2010年成立了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二5个相关试点工作推进协调小组和宁波市智慧城 162

如何建设智慧城市

如何建设智慧城市 一、单选题(单选题) 共 6 题 题号: 1 本题分数:5.52 分 智慧城市五大主题任务:社会民生更幸福、城市建设更合理、城市运营更科学、环境保护更有效和()。 A、网络传输更顺畅 B、信息服务更全面 C、基础设施更多样 D、经济发展更持续 题号: 2 本题分数:5.52 分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作,每一个应用系统也是一个系统工作,“智慧交通”建设内容可理解成“314工程”,即“三张网络、一个中心、四个应用平台”,其中“一个中心”是指:() A、运输中心 B、数据中心 C、应急中心 D、指挥中心 题号: 3 本题分数:5.52 分 “智慧旅游”特性不包括以下()内容。 A、旅游项目开发,提供更多的旅游资源 B、基础设施旅游资源信息化,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C、融合服务的信息化,实现信息的全覆盖,使管理更加科学 D、监管应急的信息化,提高管理和决策的能力 题号: 4 本题分数:5.52 分 在智慧城市建设上,提出“城市化到城郊化发展、建设绿色城市、垃圾再循环”的城市是()。 A、韩国的首尔 B、美国的纽约

C、日本的东京 D、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题号: 5 本题分数:5.52 分 智慧政务的基本内容不包括以下()内容。 A、智慧服务(提高服务水平) B、智慧管理(推动管理创新,提高效能) C、智慧决策(提升科学决策水平) D、智慧方法(提高工作能力) 题号: 6 本题分数:5.52 分 一般来说,城市发展经历四个阶段:原始阶段、前工业化城市、工业化城市和()。 A、后工业化城市 B、未来城市 C、信息化城市 D、智慧城市 二、多选题(多选题) 共 4 题 题号: 7 本题分数:2.76 分 世界发展的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这就是地球村(世界是平的). A、信息化 B、绿色 C、智慧 D、软性 题号: 8 本题分数:2.76 分 2010年10月2 日,由科技部主办的首届“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论坛”在武汉举行,提出了()主题。此后,全国有10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 A、发展更科学 B、管理更高效

2017继续教育《智慧城市》题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 共5题) 1.在发展智慧城市的过程中,通常利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手段包括?答案正确互联网 云计算 电话通信 快速交通 2.下列选项中,企业最为关注的三个“智慧城市支撑技术”包括?答案错误 云计算技术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 三网融合 物联网技术 3.下列选项中,属于实现城市交通智能化的关键在于?答案正确 交通信息的实时性 交通信息的科学性 交通信息的全面性 交通信息的准确性 4.物流系统SaaS服务主要是面向平台的不同对象,为其提供?答案正确 联盟车库 车管家 物流供应链 配货通 5.济宁市工作的重点体现在?答案正确 建设统一的网络中枢平台 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水平 实施信息惠民工程

发展智慧产业 三、判断题(每题2分, 共10题) 1.通过调研,用户(政府、事业单位)和企业均认为“政府的统一规划指导”是推动智慧城市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答案错误 正确 错误 2.基于SOA来建立统一灵活的IT基础体系结构,通过创建与具体技术和最终用户访问终端无关的服务,应用于各种用户的多种服务渠道,可保证一致的用户体验,提高用户的满意度。答案正确 正确 错误 3.SOA主要是技术支持,并不提供系统集成开发的主要方法及策略。答案正确 正确 错误 4.城市数据融合中包含的虚拟数据视图、海量数据汇聚与存储、数据融合与处理和智能挖掘几个方面都涉及大数据技术。答案正确 正确 错误 5.智慧城市建设中,数据参考模型是通过数据的差异化来达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答案正确 正确 错误 6.ETC区能够满足广大司乘人员在服务区享受到集“停车、加油、修理、餐饮、娱乐、住宿、物流”等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答案正确 正确 错误 7.行业资源整合与服务平台架构需灵活,可扩展性强,可实现软件系统应用厂商相关的AP

宁波市智慧城市发展总体规划

宁波市智慧城市发展总体规划 (征求意见稿) 宁波市信息产业局 二〇一〇年八月三十日

目录 一、宁波市发展智慧城市的现实基础 (2) (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 (2) (二)信息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2) (三)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成效明显 (3) (四)公共服务和管理领域信息化深入推进 (3) (五)农村农业信息化加快推进 (4) (六)信息化发展环境有了较大改善 (4) 二、宁波市发展智慧城市面临的形势分析 (4) (一)机遇 (5) (二)挑战 (6) 三、宁波市智慧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7) (一)指导思想 (7) (二)基本原则 (7) (三)总体目标 (8) 四、宁波“十二五”智慧城市发展的主要任务 (9) (一)围绕走向信息社会的新要求,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9) (二)围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大力推进智慧城市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11 (三)围绕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要求,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13) (四)围绕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新要求,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14) (五)围绕和谐社会建设的新要求,大力推进智慧民生应用体系建设 (19) (六)围绕公共服务改进的新要求,大力推进智慧公共服务应用体系建设 (22) (七)围绕城市建设管理的新要求,大力推进智慧公共管理应用体系建设 (24) 五、宁波智慧城市发展的保障措施 (27) (一)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 (27) (二)建立科学务实的推进机制 (27) (三)建立完善要素保障机制 (28)

宁波市智慧城市发展总体规划 前言 当前我们正面临全球物联网、新一代移动宽带网络、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同时知识经济进一步发展,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信息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在此背景下,一些国家、地区和城市率先提出了建设智慧国家、智慧城市的发展战略。例如,新加坡提出了2015年建成“智慧国”的计划,台北市提出了建设“智慧台北”的发展战略。我国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已将其列为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加以重点推进。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对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进行部署,温总理在调研无锡传感网基地时,再次提出了要加快物联网发展。深圳、南京、昆山等市也都各有侧重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从城市信息化,走向智慧城市,这是新一轮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的多样化组合为基础,更加广泛深入地推进基础性与应用型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和各类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把已有的各种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从而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形成技术集成、综合应用、高端发展的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城市。智慧城市具有更全面灵活的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互联互通和相互感知能力,更高效安全的信息处理和信息资源整合能力,更科学的监测、预警、分析、预测和决策能力,更高水平的远距离控制执行和智能化执行能力,更协调的跨部门、多层级、异地点合作能力,以及更强的创新发展能力,是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人文、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从宁波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来看,未来五年以及更长的时间,将处于创新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宁波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管理和居民生活要求进一步提高的时期,既面临着新一轮发展机遇,也面临着环境资源、产业发展、城市交通、城市管理、居民就业等方面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把握城市发展新机遇,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深化新一轮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大力推动智慧应用系统和智慧产业发展,对于破解城市发展难题,进一步提升我市科学发展水平、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不能抓住新一轮信息技术发展的机遇为宁波经济社会发展所用,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议题。 从宁波的信息化发展情况来看,城市信息化总体水平位于全国前列,具备了向智慧城市

宁波市加快创建智慧城市行动纲要(2011—2015)

宁波市加快创建智慧城市行动纲要(2011—2015) 一、基本内涵 智慧城市,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汇聚人的智慧,赋予物以智能,使汇集智慧的人和具备智能的物互存互动、互补互促,以实现经济社会活动最优化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和新形态。其背景,一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难题亟待破解;二是居民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增加;三是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四是全球信息通信技术、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加速发展。其基础,一是城市设施物品充分感知;二是信息网络互联互通;三是信息资源深度整合;四是知识管理普及深入。其根本是要以人为本,以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为支撑,让人汇聚智慧,让物具有智能,让汇集智慧的人和具备智能的物互存互动、互补互促,实现经济社会活动最优化。其核心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信息和知识资源。其关键,一是城市管理服务流程的重塑优化,决策运行的智能化、协同化、精准化和高效化;二是产业的智能化和智能产业的集聚化;三是居民信息、知识获取利用能力建设的普及深入化和常态化;四是资源环境的智能化和低耗化。其目的,一是实现经济社会科学管理、民生服务高品优质;二是实现现代产业又大又强;三是实现人文素质先进优秀;四是实现资源环境绿色友好。 二、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和市委“六个加快”战略部署,把握物联网等新一轮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机遇,坚持以智慧应用为导向,以智慧产业发展为基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智慧应用体系、智慧产业基地、智慧基础设施和居民信息应用能力建设,强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整合共享,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把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推向新阶段。 加快创建智慧城市,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合力推进的原则。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积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推进体系,不断增强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合力。 ——坚持培育产业、发展应用的原则。切实把培育智慧产业作为建设智慧城市的立足点,大力推动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各类新兴智慧型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制造和广泛应用,着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坚持基础先行、创新引领的原则。加强与电信、广电运营商等大企业的合作,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智慧城市发展提供安全可靠、适度超前的基础保障;推进技术创新、应用商业模式创新、行业应用标准和制度创新,提高智慧城市建设的联合攻关能力、协同创新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 ——坚持重点突破、示范带动的原则。围绕我市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升级的战略重点、群众对公共服务的迫切要求,找准突破口,先行先试,着力推进智慧产业基地和重点领域智慧应用体系建设,以试点和示范带动智慧城市建设全面发展。 ——坚持开放合作、注重实效的原则。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对外开放合作,汇聚全球智慧和资源,更好地为宁波智慧城市建设服务。 ——坚持立足民生、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服务民生、方便群众,开展智慧应用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城乡居民信息和知识获取利用能力,发挥全体市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三、主要目标 到2015年,宁波信息化水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智慧城市智慧应用体系、智慧产业基地、智慧基础设施和居民信息应用能力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建成一批智慧城市示范工程,智慧城市应用商业模式创建和标准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力争在优势领域形成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引领能力,为建成智慧城市奠定基础。具体目标如下:

智慧城市建设在浙江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c3343285.html, 智慧城市建设在浙江 作者:浙江省经信智慧城市规划研究院 来源:《信息化建设》2015年第10期 浙江智慧城市示范试点建设稳步推进,20个示范试点项目分三批同步推进,形成了快-中-慢、试点-带动-示范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体系。智慧化应用实效突出,目前,全省20个试点项目已有90%以上示范试点项目完成系统建设并投入应用,多项应用成果成为国内、省内或行业领域内首创。例如,智慧高速系统投入运行以来,全省高速公路在流量同比增加15.28%的情况下,拥堵时间同比减少90.21小时,沪杭甬路段交通事故率同比下降10%以上。 智慧城市成为现代浙江发展新标杆 成效凸显 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全省先后在智慧城市大型专用软件、装备电子(软件)、云工程与云服务、智慧医疗等领域组织开展了重点企业研究院创建工作。目前已建成四批21家企业研究院,形成2700多人的研发队伍。技术创新成效显著,例如,云工程与云服务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立项研发33项,形成有效专利数19项,开发新产品13项。产业化应用效益突出,累计共完成项目成果订单转化近110项。 智慧城市发展支撑环境持续优化,在政策措施上,省政府出台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务实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智慧城市、信息化领域的政策文件,对推进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做出了工作部署。在标准规范上,起草制定《浙江省智慧城市标准化建设五年行动计划》,明确规定5年内要推进16项标准化重大工程。在宣传推广上,以世界互联网大会、中国(宁波)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博览会等为窗口和载体,集中展示了我省智慧城市示范试点项目的最新应用成果。在人才建设上,依托省智慧城市咨询委、国家智慧城市培训基地、智慧城市规划研究院、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智慧城市项目等引进培养了大批优秀专业人才。 亮点纷呈 顶层设计推动有力,成立了智慧城市建设试点领导小组和省智慧城市建设决策咨询委员会,负责项目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各地市出台一系列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政策意见,推动智慧城市发展。 运营模式创新突破,以项目载体组建专业化公司运作为切入点,在企业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突破,目前已有12个项目组建了专业化的运营公司。例如,智慧安居由浙江航天长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成立诸暨分公司,推进工程本地化服务。 服务模式政府首购,创新提出一揽子解决问题的外包服务,例如,在智慧高速、智慧城管等7个项目上首创政府向企业购买云服务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