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进位加法 教学设计 教案

12. 进位加法 教学设计 教案
12. 进位加法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会在20数板、数射线上进行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

2、掌握“凑十”算法,鼓励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2.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凑十”算法,理解算法多样化。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给这幅蝴蝶图编一个数学小故事。

汇报:蓝蝴蝶有9只,花蝴蝶有5只,一共有几只蝴蝶?问:可以怎样列式?

汇报:9+5=14

问:这个和是怎样算出来的呢?怎样才能算得更快呢?师:我们请20数板来帮忙探究一下。

二、新课探索

1、探究一

师:谁来在数板上摆出9+5?

汇报:先摆9片,再摆5片。

师:添上的5片怎么摆?

汇报:在9的后面直接摆下去,不够再摆到下一行。

师:你是怎么想的?

汇报:先把9加到10,再10加4等于14就简单了。

算式:9+1+4=14,

师:从这个算式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个加数不变,把第二个加数5拆成了1和4,9+1=10,然后再加4等于14就简便了。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汇报:9片摆一行,5片摆一行,5片加5片等于10,10加4就是14。

算式:5+5+4=14,

师:从这个算式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二个加数不变,把第一个加数9拆成了5和4,5+5=10,然后再加4等于14就简便了。

讨论:9+5可以有这么多不同的摆法和算法,那么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呢?小组讨论一下。

小结:这些算法都是先凑成十。再计算比较简便。

与10有关的计算大家都已经很熟悉,所以在做加法时,可以把加数通过分拆先凑成10再计算。这种计算方法叫做——凑十法。

(板书:凑十法)

师:这两种方法你会选择哪一种呢?一般来说看较大数,拆较小数比较便捷。

师:计算时,除了数板能帮忙,还有谁也能帮忙呢?

师:我们也可以在数射线上用凑十法来计算。

2、探究二

师:我们用数射线来算一算7+5是几?

师:从7往前跳5格应该怎么跳?

师:为什么先跳3格?

汇报:先把7加满10。

师:接着怎么跳?

汇报:再从10向后跳2格。

师:这是为什么?

汇报:先进到整十数,凑成十,再加剩下的数。

师:对了,在数射线上也可以用凑十法来计算。

3、探究三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用数板、数射线的方法来凑十计算,像这样的加法题我们称为“进位加法”,凑十计算可以使我们的计算更简便。

师:这题怎么做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5拆成3和2,7先加3等于10,再加2等于12

师:为什么把5拆成3和2呢?

生:因为7加3可以凑十,再加2等于12,比较容易

师:这题又怎么算呢?

生:把5拆成1和4,9先加1等于10,再加4等于14

师:同样是5,为什么两题拆的方法不同呢?

师小结:在凑十时,要根据具体的加数进行拆分,不能盲目拆分。

三、课内练习

1、练习一

2、练习二

3、练习三

师:9+6=

先想:9+()=10,所以6拆成()和()?

师:8+5你是怎样想的?

4、练习四

课堂小结

师:说说你今天的收获。

师:先将其中一个加数拆成两个数,然后和另一个加数凑成十。再进行计算就简单了。

课后习题

五、课后作业:

1、练习册P27

新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进位加法》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进位加法》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进位加法》教案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一课时进位加法(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64~66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全过程,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会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教学单元主题图

出示第64页单元主题图。 师:小朋友们知道这是哪儿吗?从这幅中你都知道些什么? 主要引导学生回答出图中的文字信息。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引导学生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让学生列出算式。 师随学生回答板书出这些算式:27+845+4532-17+12等 师:这些算式你会计算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复习旧知引入 出示:改编的例1 :把其中的“有8辆客车”改为“有2辆客车”。 师: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回答出:从图中可以知道这个停车场货车有27辆,客车有2辆。根据这两个信息可以提出“一共有多少辆车?”这个数学问题。 师随学生回答板书这个数学问题。 师:解决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7+2 师:为什么这么列式?

引导学生说出:求一共有多少辆车就是要把客车的辆数和货车的辆数合起来。 师:27+2又该怎么算呢? 引导学生说出: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个位上的7和个位上的2加起来等于9,9再加上20就是29,所以27+2=29。 2、教学例1 出示例1 。 师:看来小朋友对以前学习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下面我们再看看这个停车场,你发现有变化没有?哪些变了,哪些没有变?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后回答出:这幅中的问题和小男孩说的话都没有变,只是小女孩说的话由原来有2辆客车变成了8辆客车。 师:现在要求一共有多少辆车,又该怎样列式呢?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7+8 师:27+8和27+2在计算方法上一样的吗? 引导学生猜想:它们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我想它们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 师追问:同学们这个猜想是有道理的,由于它们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所以它们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都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都要从个位加起。但是同学们在用这个方法计算27+8时会遇到新的问题,究竟会遇到什么问题

大班蒙氏数学公开课教案及反思《不进位加法》

大班蒙氏数学公开课教案及反思《不进位加法》 【活动构思】 "数"在食、衣、住、行等的日常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几乎没有一个民族不知道1、2、3、…………或"很多"这些与"数"有关的概念或名称。仅就最单纯的数东西来说,便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数学是抽象的科学,要是幼儿学好数学必须使其具备相当丰富的感觉经验以培养逻辑思考的能力。蒙台梭利数学教育正以感官教育为基础,让幼儿在操作感官教具时,不断积累感觉经验,将数量,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逐步形成数概念。在过程中开启孩子的智慧,借助教具的操作,触类旁通,真正成为一个懂得思考的孩子。本节数学活动中,我将利用邮票上的数值进行加法运算游戏,借用蒙氏的错误订正,让幼儿自己自由地进行工作,加深对数位的理解。 【直接目的】 1、利用邮票游戏教具做加法运算。

2、加强大数目加算练习。 【间接目的】 1、加深对数位的理解。 2、培养运算的兴趣。 【准备材料】 1、托盘; 2、邮票箱教具; 3、彩笔、题目卡; 4、加法订正板红线。 【基本操作】 一、复习10以内的加法,并进行错误订正。 二、介绍本次工作名称:邮票游戏的加法工作。 三、复习邮票的一些简单知识。 1、取出写上加法的题目卡,为幼儿巩固加数的含义。 2、用邮票表示数字。

3、请幼儿观察数字,询问幼儿数字有哪几个数位。示范拿取对应的定位筹码,将定位筹码按个、十、百、千的顺序排好。 4、按照题卡选择邮票,分别把与数字对应的邮票放在对应的定位筹码的下面。 5、操作邮票得出竖式结果。 四、给幼儿不同题卡引导幼儿独立进行计算。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安静进行工作。 五、工作结束,请幼儿将教具放回原处,离开课室。 区域延伸:提供邮票箱进行进位加法横式练习。 【活动反思】 这是一次蒙氏数学教学活动在本班的的初步尝试。孩子们通过操作形象的邮票教具,初步学习了不进位的加法。整个过程中,孩子们都在安静的环境中,自由有序地进行工作。 本堂课加强了幼儿大数目的加算练习,也加深了对数位的理解,为小学的加法运算奠定基础。活动过程中,采用了三段式教学法

以内加法计算复习课教学设计教案

以内加法计算复习课教 学设计教案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20以内加法计算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回忆、整理知识的过程,体验根据知识的类别既块状复习的基本方法。 2、通过对20以内加法计算的整理与练习,能系统的了解计算的各种类型,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3、通过寻找算式间的规律的过程,学会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注重学生的起点。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复习计算。还记不记得我们这个学期学了哪些计算? 生:加法、连加、不进位加法。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按分类需要板书。) 师:你能给每一类计算举一个例子吗? 加法两个数相加 三个数相加(连加) 二、知识梳理,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 (一)基础训练: 1、计算 师:这个学期我们学了这么多类型的计算,那你能又对又快地计算吗?[题目] 2+8= 8+2= 10-8= 10-2=

11+7= 12+6= 13+5= 2+3= 2+4= 2+5= 5+6+4= 5+5= 4+4= 3+3= 2、校对。(同桌交换卡片互改,一生报答案。) 3、错题汇总: 学生汇报错题,并将错题进入“问题宝库”。纠错 (学生卡片交换回来,订正自己的错题,让同桌再批改一次。同时分析自己错误原因,可以同桌互相帮助分析。) 学生找错因: ②数字看错:比如6+3 容易看成6+8。 对于这两种错误比较明显的学生可以让他在心里面读一读这个算式,然后再计算。 ③计算错误: 4、指出几道错题说方法。 要求能把多种方法说出来。 比如: 16+3=19 个位加个位; 5+6+4=15 可以先算6+4=10 (分析的过程中,每种类型只需选择一道将计算方法复习一次。)(二)比较练习: 1、观察题目,找出一些有规律的算式。 师:刚才我们做的这么多算式中隐藏着很多小秘密,有一些算式是有关系的,他们是好朋友,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有一双火眼金睛让我们一

一年级数学《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设计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通过比较、抽象、概括,形成凑十的思想。 3。通过计算和比较,学生对不同的算式能灵活选用不同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4。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算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学重点: 1。理解凑十法的道理,掌握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课件:85页图1。

2。你看,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呢?你们猜猜看谁会是第一名呢?谁猜 对了呢?让我们看看比赛的情况吧! 二、展开。 (一)列出算式。 1。估算:比赛结束了,现在你认为谁是第一名呢?(遥控) 2。有什么办法能够确切地知道谁第一呢?8+54+87+84+97+4 (二)算法多样化。 1。我们先算一算小猪的总成绩。会算的可以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不 会算的可以用学具摆一摆。 2。交流算法。 (1)8+5=9+1+1+1+1=13数的 (2)8+5=8+2+3=13

问:为什么把5分成2和3,不分成1和4?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叫什么? (凑十法) (3)8+5=5+5+3=13 问:为什么把8分成5和3?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叫什么?(凑十法) (4)8+5=10+5-2=13 问:明明是加法为什么要减去2?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叫什么?(多加再减) (三)凑十法。 1。观察比较:这两个凑十法你喜欢哪个?为什么? 2。用你喜欢的凑十法计算一下小兔的总成绩。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你认为凑 十时是分大一点的数方便,还是分小一点的数方便? 3。用拆小数凑十的方法分别算一算其他三只小动物的总成绩。谁得第一名?

有关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教案

《有关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绍兴县华舍实验学校包晴岚 一、设计思想 在生活中,学生已经大部分掌握10的加减法,在教学中我从他们自身知识背景出发进行教学活动,力求使课堂体现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使他们体会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根据低年级儿童喜欢活动喜欢游戏的特点,我设计了生动活泼多变的练习。让学生在游戏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第一册第六单元中的“10的加减法”一课,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发展他们的数感。有关10的加减法在计算教学中比较重要。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会10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是训练学生有条理、按顺序思考。德育渗透点是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和谐共处。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比较熟练的掌握了10的组成,并初步认识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为学习10的加减法作了知识上的铺垫。10的加减法是以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重要基础,是本单元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另外,学习这部分内容还可以渗透简单的函数思想。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年龄比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整节课我以秋游这一情境贯穿始终,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学习10的加减法之前已经有7、8、9加减法的铺垫,所以学生对这一类型的加减法比较熟悉,也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方法,而且有很多学生在学前班和家里也已学会了这些计算,所以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熟练。因此,在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同时,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以及用

不同的方法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也就是算法多样化)。 四、教学目标 1、掌握得数是1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在自主探索过程中,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加深对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的理解。 3、逐步培养数学思考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往能力等。 4、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识、学好数学的愿望。 五、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是理解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在这节课中,我对多媒体的运用并不多。设计了秋游的环节,可以用课件也可以用小黑板出示场景。因为在日常上课中可能并没有充分的时间使每节课运用到多媒体。有些学校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室,无法满足所有班级的需要。所以在这节课中我选用了一些比较容易在日常准备的东西。如小黑板,卡片,红花片(也可以用一些学生玩的小卡片代替) 七、课前准备 课件(或小黑板),算式卡片,红花片,数字卡片 八、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自然引入 (课件显示情景图)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秋游吗?那就随着音乐跟着老师一起春游吧(同时播放欢快的音乐)。你看,小河边多美啊,高高的大树,绿绿的青草,青青的河水,引来一群嘎嘎叫的小鸭子,数一数,水里有几只小鸭子,岸上有几只小鸭子,想一想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新人教版

八、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第1课时9加几 【教学内容】 教材第89页 【教材分析】 “9加几”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一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有了前面的基础,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就会容易很多。同时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将对今后计算的正误和速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学生的这一部分内容没有掌握好,计算时既慢又容易出错,以后在继续学习口算和多位数笔算时就会遇到很大困难。因此,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 【学情分析】 10以内加减法和10加几,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对于“9加几”学生可通过讨论、操作,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其中“凑十法”这种思想及具体的方法,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应作为重点。教学时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总结、掌握知识。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9加几加法的算理,经历9加几加法的计算研究过程。 2.学生能正确的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并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凑十法的算理。 难点:让学生掌握凑十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小棒等 【教学流程】 复习导入→复习数的组成,为学习“凑十法”作好铺垫 ↓↓ 探究新知→学会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 ↓↓ 巩固应用→熟练掌握“凑十法”的计算方法 ↓↓ 课堂小结→明确“凑十法”的算理 【复习导入】

1.填空。 师:观察这些分解图,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在小黑板上出示五角星。 (1)要想数出一共有多少个五星,怎样才能又快又准确? (2)老师根据学生说的来演示:先数出十个圈起来,看外面还剩几个就是十几个。 小结:刚才,同学们说得特别好。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内容,看谁能把下面的知识学得更出色。 【探究新知】 出示教材第89页情境图 师:这幅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呢?我们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分析情境图,提出问题。 师提炼问题并用算式表示:9+4=K。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合作,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 生独立思考解决办法,有想法后,开始和同学合作用小棒摆一摆。 老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的呢?请各小组指派一名学生到台上来展示你们的方法。 学生汇报: 生1:我们是数出来的。1、2、3、4……12、13,一共有13盒。 生2:我们是看箱子里有9盒饮料,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生3:把外面的一盒拿到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就是13盒。 生4:我们是用小棒代替饮料,摆出来的。 师:怎样摆才能让人一看就知道一共有多少?(请你边摆边说) 学生到视频投影下摆小棒。 学生说,老师在黑板上用画图的方式演示学生说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从右边的4根小棒里拿出一根放在左边,左边就有了10个,右边还剩3个,一共就是13个。 第二种方法:从左边的9根小棒里拿出6个放在右边,右边就有了10个,左边还剩3个,一共就是13个。 师:这两种摆法都能一眼就看出一共有13根小棒,但哪一种方法更好?好在哪儿? 学生讨论并小结:先从小棒少的一边分出1个和另外9个凑成十,还剩几个就是十几个,这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师:根据这种摆的过程说一说9+4=?怎样思考? 师提问:为什么要把4分成1和3? 生:因为9和1加起来就是10,10再加几就是十几。 脱离小棒,抽象算式。 师:我们可以把刚才的方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大家请看:

一年级数学下册 进位加法教案 西师大版

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全过程,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同学们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会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单元主题图 多媒体课件出示第84页单元主题图。 教师:小朋友们知道这是哪儿吗?从这幅情景图中你都知道些什么? 主要引导学生回答出图中的文字信息。 教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引导学生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让学生列出算式。 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出这些算式:27+8 45+45 32-17+12等。 教师:这些算式你会计算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复习旧知引入 多媒体课件出示:改编的例1情景图:把其中的“有8辆客车”改为“有2辆客车”。 教师: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从图中可以知道这个停车场货车有27辆,客车有2辆。 教师:一共有多少辆车呢?解决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 学生:27+2。 教师:为什么这么列式? 学生:求一共有多少辆车就是要把客车的辆数和货车的辆数合起来。 教师:27+2又该怎么算呢? 学生: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个位上的7和个位上的2加起来等于9,9再加上20就是29,所以27+2=29。 2.教学例1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 教师:看来小朋友对以前学习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下面我们再看看这个停车场,你发现有变化没有?哪些变了,哪些没有变?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后回答出:这幅情景图中的问题和小男孩说的话都没有变,只是小女孩说的话由原来有2辆客车变成了8辆客车。 教师:现在要求一共有多少辆车,又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27+8。 教师:27+8和27+2在计算方法上一样的吗? 引导学生猜想:它们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我想它们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 教师追问:同学们这个猜想是有道理的,由于它们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所以它们的计算方法

不进位加法 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 两家子中心小学霍丽霞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课本P11---P12例1 教学目标: 1、联系已有的知识,让学生经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他人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正确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认识到相同数位相加。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演示法、谈话法等。 教具:口算卡片,小黑板,捆扎好的练习本,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算。 5+20= 30+6= 60+3= 5+40= 50+20= 30+60= 60+30= 50+40= 3+50= 40+10= (二)、谈话导入 1、老师:假如我们班一起去参观博物馆。问:我们班学生多少人?答:67人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一共多少人?答:2人 合作探究: 2、根据这些信息大家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你会列式吗?小组讨论一下。 3、如果不会算,可以摆小棒,拨珠,想一想,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看谁的方法好。 (三)、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 2、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3、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 4、完成P12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5、总结算法:计算时要注意,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要加在十位上,先从个位算起! (四)、练习,实践应用 1、堂上练习 2、黑板做题 3、评讲巩固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 (六)、随堂练习

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加和减(一)》中例题和“试一试”,“想想做做”等习题。 教材分析 10的加减法中,教材选用学生喜爱的足球比赛这一情境,让学生联系图意列出相应的4道算式,学生心理上很乐意接受这些计算并迅速进入思考算法的状态。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交流算法,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让学生在盎然兴趣中学习知识,发展思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是理解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2.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3.逐步培养数学思考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往能力等。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中国足球队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第

一次冲出亚洲,进入“世界杯”决赛圈。(生鼓掌祝贺。)今天,我们也来进行一场有趣的数学“足球”赛,比一比哪组“进球”数最多。教师借体育时事创设情境,学生既了解了信息,又置身于比赛的模拟情境,增添了学习动力。 二、自主探究。 1.通过“看看想想”,探讨10的加减法中一组算式的计算方法。 师生交流:看,球场的一角,小朋友也在踢足球呢!仔细看一看,这些小朋友可以分成哪两部分?(学生可能会答:分成左边3个小朋友和右边7个小朋友;可以分成穿黄衣服的6个小朋友和穿蓝衣服的4个小朋友;把这些小朋友分成戴帽子和不戴帽子的……)师生交流: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在足球比赛中,一般是按服装颜色的不同分成两队。这样,你能说出哪些算式?(生:6+4=10-6=4+6=10-4=) 师:你们想自己算出得数吗?试着填一填。(生尝试做,师巡视。) 四、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1.10加几。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10?(1)师生同做。例如:师出“8”,生出“2”,接着师说“8+2=10”,生说“2+8=10”。 (2)同桌互做。 2.10减几。师:小兔子见小朋友这么聪明,要来考考大家。小兔子手中的10减去其他伞面上的任何数,请算出得数。 3.看谁说得多。□+□=□□-□=□

人教版一上《20以内的进位加法》WORD教案2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在〇里填上“>”、“<”或“=”。 5+7 〇 19-7 在〇里填上“>”、“<”或“=”。 18-10 〇 3+6 同学们站队,小明前面有9个人,后面有7个人。这队一共有多少人? 看图列式计算。 15的“5”在()位,表示()个(), 15的“1”在()位,表示()个()。 3连续加3:3、()、()、()、()。 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一位数是(),它们相差()。

15个 最大的一位数是(),它比最小的两位数少()。 13里面的“3”在()位上,表示()个();“1”在()位上,表示()个()看图列式。 看图列式。 比13多5的数是()。

18-()=15 17-()=12

王芳回家,来到电梯里按了8层,这时张红对王芳说:“我比你还要多上3层。”王刚对张红说:“我住顶层在你家楼上。”小朋友,这座大楼一共有多少层? 开学初丽丽去买练习册,买了语文、数学各一本。语文是7元钱一本,数学是9元一本。她拿了20元,售货员阿姨应找给她多少元? 9﹢6、9﹢5、4﹢9、7﹢9、10﹢7、9﹣6 ()>()>()>()>()>() 7﹢()﹣()=()个 树上有15只小鸟,先飞走了5只,又飞走了7只,还剩多少只小鸟?一共飞走了多少只小鸟?

一共有多少人? 框里有一些鱼,小猫第一次拿走5条,第二次又拿走3条,现在框里只剩下10条了。框里原来有()条。 将1——9分别填入圆圈中,使每条直线上三个数相加的和都是15。 把2、3、4、5、6、7六个数填在()中,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 字母代表的数是多少,才能使横行、竖行三个数的和是15。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20以内的进位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新课程下的计算教学,不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把它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把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的联系起来,体现了计算内容情境性的特点。同时提倡算法多样化,这又体现了计算方式多样性与计算活动思考性的特点。因此,如今的计算教学应该是灵动而又充满生气的课堂。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善于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研究算法,理解算理。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选自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十单元第104—108页的内容20以内进位加法。 学生情况 学生是在学习了20以内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大部分学生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已经对于这部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说出结果,但是,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学生还是很生疏的,鉴于这种形式,我在教学设计时,以学生感兴趣的麦当劳的情景引入,创设问题,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从而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 本节课的采用的情景教学法、操作实验法、发现法等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教学准备 采用的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小棒(不少于20根)卡片。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教学重点: .理解“凑十”法的道理,掌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难点:

《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新授课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5页的例题及相应练习的内容。 【教材分析】 “5以内的加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中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及各数的组成,初步知道加法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要引导学生探究5以内加法的计算过程,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3、通过观察、操作、表述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4、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教学准备】。ppt教学课件、小棒或圆片

齐读课题 明确学习内容 互动解疑 合作交流,探究发现 1、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4加1等于5,你是怎样算出的?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想一想,说一说。 2、小组交流,探讨多种算法。(师参与讨论。) 3、全班交流,代表汇报。 (①看着松鼠图数出来的,1.2.3.4.5,所以4加1等于5。 ②拨手指数出来的,4个加1个就是5个。③从4开始,加1就接着往下数1个数,4.5,所以4加1等于5。④4和1组成5,所以4加1就等于5。……) 4、引导评价优选算法 小朋友用自己的算法,算出了同样的结果,真了不起。如果我们不看松鼠图,也不拨手指,会很快计算出4加1等于几吗? (看到4+1,就想4和1组成5,一下子就算出来了。用数的组成计算加法,我们就不用再一个一个地数数了。)小朋友们说得非常好,以后我们做题时可以慢慢试着用数的组成来计算,这样可就省去了数数的麻烦了。独立思考理清思 路 学生分组交流;教 师巡视并参与学生 讨论,适时点拨。 在全班交流算法, 共享思维成果。 认真思考 自由作答 体会用“数的组成” 来计算5以内的加 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学生是数学学习 的主体,数学学习 是师生、生生交流 互动、智慧碰撞的 过程,在4+1=5 的学习中,学生在 自主探索的基础 上,充分地说出自 己的算法,体验学 习成功的快乐;教 师关注每个学生 的情感,尊重学生 的自主选择,体现 了算法的多样化 的思想;应用数的 组成知识来进行 计算,逐步实现数 学由直观到抽象 的过渡。 三、启思导疑 1、利用课件出示小猫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说出图意,提 出并解决问题。 (原来有3只小猫,又跑来2只,现在一共有几只小猫?3+2=5,一共有5只小猫。) (原来有2只小猫,又跑来3只,现在一共有几只小猫?2+3=5,一共有5只小猫。) 2、引导对比感知加法交换律。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两个算式都是2和3相加,只是加号前后的数位置发生了变化。2加3等于5,3加2也等于5,这说明交换加号前后两个数的位置,结果不变。)仔细看图,明白图 意。 说图意,根据图意 列出算式。 观察对比 查找算式的异同 自由发表意见 教师运用多媒体 让小猫“动”起来, 以生动的画面再 次激起学生参与 学习活动的积极 性。学生通过看图 计算,可以进一步 理解加法的含义, 加深对算法的理 解和运用;通过比 较两个算式,初步 感知了交换两个 加数的位置和不 变的道理。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板书设计

学科数学(第一册)第八单元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8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9加几加法的算理,经历9加几加法的计算研究过程; 2、使学生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 重点:让学生理解凑十法的算理。 难点:让学生掌握凑十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填空、分析这些数的分解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计算 10+5= 10+7= 10+3= 10+1= 10+8= 3、数星星(课件) ★ ★ ★ ★ ★ ★ ★ ★ ★ ★ ★ ★ ★ ★ ★ ①要想数出一共有多少个五星,怎样数才能又快又准确? ②老师根据学生说的来演示:一个一个的数 先数出几个,再数出几个。两部分加在一起。 先数出十个圈起来,看外面还剩几个就是十几个 (二)教学新知 1、今天我们学习9加几 2、课件出示89页例一情境图 师:这幅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我们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分析情境图,提出问题。 师板书9+4=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9+4=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学生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开始和同学合作用小棒摆一摆 3、汇报小组合作讨论结果 师:大家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请各小组派一名同学台上展示你们的计算方法。 学生汇报 生1:我们是数出来的。1、2、3、……12、13,一共有13盒。 生2:我们是看箱子里有9盒饮料,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生3:把外面的一盒拿到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就是13盒。 生4:我们是用小棒代替饮料摆出来的。 师:这些方法都正确。怎样摆才能让人一看就知道一共有多少?(请学生边摆边说) 学生在投影下摆小棒。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不进位加 教案

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课本P12---P13例1、例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 理。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 则,能熟练的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口算并说出算法) 12+7 13+5 13+5 2+17 4+13 8+11 14+3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导入新知。 (1)出示教材第11页主题图:同学们一起去参观博物馆,二年(1)班有35人,二年(2)班有32人,二年(3)班有37人,二年(4)班有34人,每个班由2名老师带队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仔细观察,提出问题。 (3)教师提出问题:二年(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4)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怎样解答?请学生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5+2= 2.动手操作,形成表象。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教师巡视,适时帮助学困生。 (2)学生汇报。可能有以下算法: ①口算法:5+2=7,30+7=37。 ②摆小棒法:先摆3捆零5根,再摆2根,最后合计3捆零7根。 ③计数器法:先在计数器的个位上拨3个珠子,个位上拨5个珠子;然后在个位上加2个珠子,即7个珠子,合起来是37。

3.抛出问题,合作解决。 我们以前所学的算式是横着放的,叫横式;还有一种是竖着放的,叫竖式,又叫笔算。今天我们就来学这一种新的算法。 (1)教师示范,感知竖式。 35 + 2 37 (2)出示算式25+3,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①根据教师示范及摆小棒,计数器的方法列出竖式。 ②为什么这样列式?说出理由。 ③在列竖式中应注意什么?怎样计算? 学生合作,教师巡视,适时点拨。 小结: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用尺画线,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4.教学例2。 出示例2:二年(1)班和二年(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教师巡视,适时帮助学困生,抽生汇报。 (2)在黑板上展示竖式 35 +32 67 (3)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时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三、巩固练习 1.53+6= 35+23= 43+26= 2.医生诊断 35 47 17 + 4 + 12 + 22 75 58 19 3.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2题。 四、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 五、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加法(不进位加) 35+2=37(人) 35+32=67(人) 35 35 + 2 + 32 37 67 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进位加的教案

第2课时进位加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4页例3,“做一做”及练习二3~6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掌握笔算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学习数学,让学生感悟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比较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难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教具、学具以及课件准备: 课件、小棒、课本11页主题图,例3主题图 教学方法: 教法:谈话、指导相结合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出示第11页主题图)二年级四个班的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每个班由2名老师带队。 1、仔细看!下面发生了一件事,你们能帮忙解决吗? (出示14页例3的二(1)班和二(3)班的图) 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生独立思考并列式35+37= (板书算式) (1、出示37+35=,学生试算。交流算法。)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先用小棒摆一摆。 (2、摆小棒:小组说摆法。问: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单根还剩几根?整捆的有几捆?合起来是多少?) 师引导思考在35根小棒下面放37根小棒怎么放? 上面10根一捆,3捆再有5根,下面10根一捆,3捆再有7根。(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摆好小棒) 将两组小棒加起来,应先加什么?5根和7根先相加是12根。 12根小棒能捆成一捆吗?(能)怎么放? (1)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并汇报结果。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通过比较、抽象、概括,形成凑十的思想。 3.通过计算和比较,学生对不同的算式能灵活选用不同的方法, 并能正确计算。 4.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算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学重点: 1.理解凑十法的道理,掌握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课件:85页图1。

2.你看,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呢?你们猜猜看谁会是第一名呢?谁猜 对了呢?让我们看看比赛的情况吧! 二、展开。 (一)列出算式。 1.估算:比赛结束了,现在你认为谁是第一名呢?(遥控) 2.有什么办法能够确切地知道谁第一呢?8+5 4+8 7+8 4+9 7+4 (二)算法多样化。 1.我们先算一算小猪的总成绩。会算的可以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不 会算的可以用学具摆一摆。 2.交流算法。 (1)8+5=9+1+1+1+1=13 数的 (2)8+5=8+2+3=13

问:为什么把5分成2和3,不分成1和4?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叫什么? (凑十法) (3)8+5=5+5+3=13 问:为什么把8分成5和3?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叫什么?(凑十法) (4)8+5=10+5-2=13 问:明明是加法为什么要减去2?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叫什么?(多加再减) (三)凑十法。 1.观察比较:这两个凑十法你喜欢哪个?为什么? 2.用你喜欢的凑十法计算一下小兔的总成绩。说说你是怎样算 的?你认为凑 十时是分大一点的数方便,还是分小一点的数方便? 3.用拆小数凑十的方法分别算一算其他三只小动物的总成绩。谁 得第一名?

《不进位加法》教案

《不进位加法》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直观演示初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和从个位加起的算数,掌握坚式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 掌握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和笔算加法的法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正确竖式计算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难点:掌握最优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案例:妈妈今年39岁,生日那天,爸爸和聪聪送给妈妈39朵玫瑰。他们可能各送了几朵? 1、思考:39可以分成30和9,爸爸30朵,聪聪9朵。 2、学生交流不同的合成方法。 3、验证这些方法正不正确:你准备怎样来验证?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想一想,算一算。 1、32+7 43+5 64+3 70+6 思考: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题,你是怎么算的?个位相加满十了吗?你愿意当小老师也给同学们出一些这样的题目吗? 2、小组讨论。 3、学生交流验证方法(1)口算(计算器)。(2)摆小棒。 4、竖式的引出。 通过师提问:可是我们做题时不能总带着小棒,那该怎么办?引发学生进一步的对于计算方法的思考。 如果有学生能说出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可以借此引出竖式的教学; 如果没有学生说出来的话,由教师直接引出: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以后会经常用到的方法,竖式。 5、教写竖式。 2 3 +1 6

3 9 6、应用案例:小朋友种树,一组种了25棵,一组种了32棵,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2 5 + 3 2 5 7 引出板书:相同数位要对齐。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快速解答。 20+30= 25+30= 5+2= 55+2= 50+7= 2、看图写加法算式。 提示:给一个起点坐标,经过若干空格,到达终点坐标,写加法算式。考察学生的识图和运算能力。 3、列式计算。 40+56=5+34= 33+4=18+70= 36+42=21+67= 15+22=52+3= 提示:通过巩固练习加深对这课知识点的理解。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谁来说说这种题目怎么算?竖式书写时应该注意哪些? 1、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在验证过程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再指名反馈。 同桌说说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呢?

第七单元加减法三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第七单元“加减法(三)”单元教学设计(仅供参考) 小学数学一年级学科资源建设Io ngxioabo 教材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完“ 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的知识技能是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一、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不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发展估算和提出问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本单元的重难点、关键: 1、重点: 能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2、难点: 能独立解决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简单问题。 3、关键: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单元是学完了“ 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的知识技能是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大部分学生对20以内的连加、连减 和100以内加减法掌握得比较好,已具备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次经历计算的过程,体会估算的必要性。 四、本单元课时安排(8课时)

各课时教学设计 套圈游戏(连加) 教学内容: 第二册第76―― 7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连加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3、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100以内的连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经历估算 师:六一儿童节很快就要到了,我们学校准备举办一个游园会,其中有一个游戏是套圈游戏。 我们的老朋友”笑笑和淘气“他们也想来参加,我们让他们先来玩一玩吧好吗?(课件依次用表格 出示淘气和笑笑套圈的分数) 师:看看统计表里的数据,你猜是谁赢呢?请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自由表达) 学生汇报 二、验证猜测,探索算法 师:到底同学们有没有猜对呢?有什么办法可以准确知道谁赢呢?(算一算) 请小朋友们试一试,你是怎样算的请在小组内说一说,也可以把你想到的算法在本子上写出来。 学生汇报算法,指导学习竖式计算的方法。(先把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分数加起来,再用得数加上第 三次的分数) 学生尝试自己独立用竖式计算笑笑的分数。 比较得出是淘气赢了。(让我们向冠军淘气表示祝贺)小结:你认为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呢? 三、游戏练习(投骰子选数)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加法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 《加法》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数字的加法。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及看图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的含义,正确读写加法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意义,并能将加法的知识运用于生活。 【课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利用PPT呈现图片和小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师:小朋友们,上一节我们学习了《2—5的分与合》,先一起来回顾一下。(PPT呈现图片,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对《2—5的分与合》进行复习回顾,为学习《1~5的加法》奠定基础。) 二、观察图片,展开新课 创设情境,用PPT展示图片。 师:在县里,和市里,我们经常看到卖彩色气球的,非常漂亮。我们看图片上就有一个小丑手里左边拿着三个红色气球,右边拿着一个蓝色气球(学生初步感知图中有3个红气球和1个蓝气球)。 下一页PPT,提出问题(图片中左边2组海豚,右边有三组海豚,同学们用自己的手指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海豚?以此来吸引学生注意力)。 师:图中一共有多少气球? 生:四个,小丑右手有3个红色的气球,左手有1个蓝色的气球。 师:非常好。

师: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表示合起来的过程(教师板书“+”,并带领学生读一读)。把3和1合起来,我们就能用加法来表示(板书:3+1=4)。读作:3加上1等于4(强调:“+”为加号)。 [设计意图]:由直观图抽象到数字的加法计算,使学生感知加法的含义,并知道加法算式的写法及读法。 刚才我们认识了新朋友“+”,下面我们听一听这个式子中“+”和“=”的介绍,希望小朋友能理解并记住它们。(PPT播放小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使学生对“+”和“=”更深入的理解。 师:对“+”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问题(PPT动态呈现小丑交换左右手气球的过程,引导学生用式子重新表示气球个数)。 师:小朋友刚才说的都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副图,看松鼠一共有几只? [设计意图]:数气球个数的例题,是学生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借助于上一节学习过的4的分与合,引导列出加法算式。数松鼠个数的例题,使学生借助于5的分与合,列出算式。 三、知识应用 1.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2.在方框中填入正确的数字。 3.思考题。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作业 1.P28-29练习五: 第1,2题和第6,7,8加法部分习题; 2. 《同步练习册》第三单元《加法》练习。 【板书设计】 加法 3 + 1 = 4 1 + 3 = 4 加号等号加号等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