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科技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金陵科技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金陵科技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绪论 (1)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及题目 (2)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2)

1.2课程设计的题目 (2)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3)

2.1课程设计的任务 (3)

2.2课程设计的要求 (3)

三校正函数的设计 (4)

3.1理论知识 (4)

3.2设计部分 (5)

四传递函数特征根的计算 (8)

4.1校正前系统的传递函数的特征根 (8)

4.2校正后系统的传递函数的特征根 (10)

五系统动态性能的分析 (11)

5.1校正前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11)

5.2校正后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15)

六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19)

6.1校正前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19)

6.2校正后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21)

七系统的奈奎斯特曲线图 (23)

7.1校正前系统的奈奎斯特曲线图 (23)

7.2校正后系统的奈奎斯特曲线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4 八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及对数相频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校正前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及对数相频特性 (25)

8.2校正后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及对数相频特性 (27)

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8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在控制工程中用得最广的是电气校正装置,它不但可应用于电的控制系统,而且通过将非电量信号转换成电量信号,还可应用于非电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设计问题常常可以归结为设计适当类型和适当参数值的校正装置。校正装置可以补偿系统不可变动部分(由控制对象、执行机构和量测部件组成的部分)在特性上的缺陷,使校正后的控制系统能满足事先要求的性能指标。常用的性能指标形式可以是时间域的指标,如上升时间、超调量、过渡过程时间等(见过渡过程),也可以是频率域的指标,如相角裕量、增益裕量(见相对稳定性)、谐振峰值、带宽(见频率响应)等。

常用的串联校正装置有超前校正、滞后校正、滞后-超前校正三种类型。在许多情况下,它们都是由电阻、电容按不同方式连接成的一些四端网络。各类校正装置的特性可用它们的传递函数来表示,此外也常采用频率响应的波德图来表示。不同类型的校正装置对信号产生不同的校正作用,以满足不同要求的控制系统在改善特性上的需要。在工业控制系统如温度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中,串联校正装置采用有源网络的形式,并且制成通用性的调节器,称为PID(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它的校正作用与滞后-超前校正装置类同。

一 课程设计的目的及题目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1、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域分析法,以及各种补偿(校正)装置的作用及用法,能够利用不同的分析法对给定系统进行性能分析,能根据不同的系统性能指标要求进行合理的系统设计,并调试满足系统的指标。

2、学会使用MATLAB 语言及Simulink 动态仿真工具进行系统仿真与调试。

1.2课程设计的题目

0(0.51)

()(1)(0.21)(0.11)

K s G S S S S s +=

+++试用频率法设计串联滞后校正装置,要求校正后系统

的开环增益8K =,相角裕量035γ≥,幅值裕量20lg 6Kg dB f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2.1课程设计的任务

设计报告中,根据给定的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校正方式对原系统进行校正(须写清楚校正过程),使其满足工作要求。然后利用MATLAB对未校正系统和校正后系统的性能进行比较分析,针对每一问题分析时应写出程序,输出结果图和结论。最后还应写出心得体会与参考文献等。

2.2课程设计的要求

1、首先,根据给定的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校正方式对原系统进行校正,使其满足工作要求。要求程序执行的结果中有校正装置传递函数和校正后系统开环传递函数,校正装置的参数T,b等的值。

2、利用MATLAB函数求出校正前与校正后系统的特征根,并判断其系统是否稳定,为什么?

3、利用MATLAB作出系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单位脉冲响应曲线,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单位斜坡响应曲线,分析这三种曲线的关系?求出系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动态性能指标σ%、tr、tp、ts以及稳态误差的值,并分析其有何变化?

4、绘制系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根轨迹图,并求其分离点、汇合点及与虚轴交点的坐标和相应点的增益K*值,得出系统稳定时增益K*的变化范围。绘制系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Nyquist图,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并说明理由?

5、绘制系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Bode图,计算系统的幅值裕量,相位裕量,幅值穿越频率和相位穿越频率。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并说明理由?

三 校正函数的设计

要求:首先,根据给定的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校正方式对原系统进行校正,使其满足工作要求。要求程序执行的结果中有校正装置传递函数和校正后系统开环传递函数,校正装置的参数T ,a 等的值。

3.1校正步骤

应用频率特性法设计串联滞后校正装置的步骤如下:

(1) 根据稳态误差要求,确定开环增益K 0。

(2) 利用已确定的开环增益,画出未校正系统的对数频率特性,确定未校正系统的剪切频率0C ω,相角裕度0γ和幅值裕度m G 以检验性能指标是否满足要求。若不满足要求,则执行下一步。

(3)确定滞后校正器传递函数的参数

s

T s

bT s G c 11111)(++=

式中,1,1,

11111c c w bT w T b <<<11bT 要距1c w 较远为好。工程上常选择11

1.01

c w bT = (4)画出校正后的系统的Bode 图,并验算已校正系统相角裕量和幅值裕量。

3.2设计部分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0(0.51)

()(1)(0.21)(0.11)

K s G S S S S s +=

+++试用频率法

设计串联滞后校正装置,要求校正后系统的开环增益8K =,相角裕量035γ≥,幅值裕量

20lg 6Kg dB f .

(1) 由静态误差系数

1000

8)

11.0)(12.0)(1()

15.0(lim )()(lim -→→==++++?

=?=s K s s s s s K s s H s G s K s s v 可知。

所以,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1.0)(12.0)(1()

15.0(8)(++++=s s s s s s G 。

(2)利用已经确定的开环增益0K ,画出未校正的系统的Bode 图,确定未校正系统的剪切频率0C ω,相稳定裕度0γ。

输入MATLAB 程序如下:

>> d1=[0.5 1]; >> d2=[0 8];

>> num=conv(d1,d2); >> d3=[1 1]; >> d4=[1 0];

>> den1=conv(d3,d4); >> d5=[0.2 1]; >> d6=[0.1 1];

>> den2=conv(d5,d6); >> den=conv(den1,den2); >> bode(num,den);

>> [h,R,Wg,Wc]=margin(num,den); >> margin(num,den); 校正前的Bode 图为:

幅值裕度:h =8.34dB 相角裕度:0γ=22.4deg 穿越频率:x ω=5.98rad/sec 截止频率:c ω=3.45rad/sec (3) 计算出滞后校正器的传递函数。

Ts

bTs

s G c ++=

11)(1 由于1

则取相角裕量?=40γ,由MATLAB 语言计算出串联滞后校正后的传递函数。

输入MATLAB 程序如下:

>> d1=[0.5 1]; >> d2=[0 8];

>> num=conv(d1,d2); >> d3=[1 1]; >> d4=[1 0];

>> den1=conv(d3,d4); >> d5=[0.2 1]; >> d6=[0.1 1];

>> den2=conv(d5,d6); >> den=conv(den1,den2); >> v=40; >> b=0.5;

>> phi=-180+v+b;

>> [mag,phase,w]=bode(num,den); >> wc=spline(phase,w,phi); >> mag1=spline(w,mag,wc); >> magdB=20*log10(mag1); >> b=10^(-magdB/20); >> T=1/(b*(wc/10));

用MATLAB 语言计算出T=14.139,b=0.38427。得到串联滞后校正装置的传递函

数为1139.141

433.5)(++=s s s G c 。

(4)校验系统校正后系统是否满足题目要求。 校正后的传递函数为

()1

139.141

433.5)11.0)(12.0)(1()15.0(8)(++++++=

s s s s s s s s G s G c

用MATLAB 语言校正如下: >> k=8;

>> d1=[0.5 1]; >> d2=[5.433 1];

>> num1=conv(d1,d2); >> num=k*num1; >> d3=[1 0]; >> d4=[1 1]; >> d5=[0.2 1]; >> d6=[0.1 1]; >> d7=[14.139 1]; >> den1=conv(d3,d4); >> den2=conv(d5,d6); >> den3=conv(den1,den2); >> den=conv(den3,d7); >> margin(num,den); 校正后BODE 图为:

幅值裕度:h =16.2dB

相角裕度:0γ=36.9deg ,满足题目要求ο35≥γ 截止频率:85.1=c ωrad/sec

穿越频率:x ω=5.84rad/sec

四 传递函数特征根的计算

要求:利用MATLAB 函数求出校正前与校正后系统的特征根,并判断其系统是否稳定,为什么?

4.1校正前系统的传递函数的特征根

校正前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0(0.51)

()(1)(0.21)(0.11)K s G S S S S s +=

+++

MATLAB 程序如下: d1=[0 8];

>> d2=[0.5 1];

>> num=conv(d1,d2); >> d3=[1 1]; >> d4=[1 1];

>> den1=conv(d3,d4); >> d5=[0.2 1]; >> d6=[0.1 1];

>> den2=conv(d5,d6); >> den=conv(den1,den2); >> g=tf(num,den); >> sys=feedback(g,1); >> pzmap(g);

>> [p,z]=pzmap(g); >> den=sys.den{1}; >> r=roots(den); >> disp(r);

运行后得特征根结果为: -12.2393 -1.3066 + 3.9260i -1.3066 - 3.9260i -2.1475

由于校正前系统单位负反馈的特征方程没有右半平面的根,故校正前的闭环系统稳定。

4.2校正后系统的传递函数的特征根

校正后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

139.141

433.5)11.0)(12.0)(1()15.0(8)(++++++=

s s s s s s s s G s G c

MATLAB 程序如下: >> d1=[0 8]; >> d2=[0.5 1]; >> d3=[5.433 1]; >> d0=conv(d1,d2); >> num=conv(d0,d3); >> d4=[1 0]; >> d5=[1 1]; >> d6=[0.2 1]; >> d7=[0.1 1]; >> d8=[14.139 1];

>> den1=conv(d4,d5);

>> den2=conv(d6,d7);

>> den3=conv(den1,den2);

>> den=conv(den3,d8);

>> g=tf(num,den);

>> sys=feedback(g,1);

>> pzmap(g);

>> [p,z]=pzmap(g);

>> den=sys.den{1};

>> r=roots(den);

>> disp(r);

运行后得特征根结果为:

-11.0296

-3.1604

-0.8452 + 1.8842i

-0.8452 - 1.8842i

-0.1903

由于校正后系统单位负反馈的特征方程没有右半平面的根,故校正后的闭环系统稳定。

五 系统动态性能的分析

要求:利用MATLAB 作出系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单位脉冲响应曲线,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单位斜坡响应曲线,分析这三种曲线的关系?求出系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动态性能指标σ%、r t 、p t 、s t 以及稳态误差的值,并分析其有何变化?

5.1校正前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校正前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0(0.51)

()(1)(0.21)(0.11)K s G S S S S s +=

+++

(1)单位脉冲响应

MATLAB 程序为: >> d1=[0 8]; >> d2=[0.5 1];

>> num=conv(d1,d2); >> d3=[1 1]; >> d4=[1 1];

>> den1=conv(d3,d4); >> d5=[0.2 1]; >> d6=[0.1 1];

>> den2=conv(d5,d6); >> den=conv(den1,den2); >> G1=tf(num,den); >> sys1=feedback(G1,1)

Transfer function:

4 s + 8

------------------------------------------ 0.02 s^4 + 0.34 s^3 + 1.62 s^2 + 6.3 s + 9 >>

impulse(sys1);

校正前单位脉冲响应曲线(2)单位阶跃响应

MATLAB程序为:

>> d1=[0 8];

>> d2=[0.5 1];

>> num=conv(d1,d2);

>> d3=[1 1];

>> d4=[1 1];

>> den1=conv(d3,d4);

>> d5=[0.2 1];

>> d6=[0.1 1];

>> den2=conv(d5,d6);

>> den=conv(den1,den2);

>> G1=tf(num,den);

>> sys1=feedback(G1,1)

Transfer function:

4 s + 8

------------------------------------------ 0.02 s^4 + 0.34 s^3 + 1.62 s^2 + 6.3 s + 9

>> step(sys1);

校正前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由图可知:887.0=p t ,495.0=r t ,79.2=s t ,%37%=σ,011=-=ss e (3)单位斜坡响应

MATLAB 程序为: >> d1=[0 8]; >> d2=[0.5 1];

>> num=conv(d1,d2); >> d3=[1 1]; >> d4=[1 1];

>> den1=conv(d3,d4); >> d5=[0.2 1]; >> d6=[0.1 1];

>> den2=conv(d5,d6); >> den=conv(den1,den2);

>> sope1=tf(num,den);

>> sys1=feedback(sope1,1); >> n2=1;

>> d2=conv([1 0],[1 1]); >> rs=tf(n2,d2); >> sys2=sys1*rs; >> step(sys2);

校正前单位斜坡响应曲线

5.2校正后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校正后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

139.141

433.5)11.0)(12.0)(1()15.0(8)(++++++=

s s s s s s s s G s G c

(1)单位脉冲响应 MATLAB 程序为: >> d1=[0 8]; >> d2=[0.5 1]; >> d3=[5.433 1];

>> d0=conv(d1,d2);

>> num=conv(d0,d3);

>> d4=[1 0];

>> d5=[1 1];

>> d6=[0.2 1];

>> d7=[0.1 1];

>> d8=[14.139 1];

>> den1=conv(d4,d5);

>> den2=conv(d6,d7);

>> den3=conv(den1,den2);

>> den=conv(den3,d8);

>> g=tf(num,den);

>> sys=feedback(g,1);

>> impulse(sys);

校正后单位脉冲响应曲线(2)单位阶跃响应

MATLAB程序为:

>> d1=[0 8];

>> d2=[0.5 1];

>> d3=[5.433 1]; >> d0=conv(d1,d2); >> num=conv(d0,d3); >> d4=[1 0]; >> d5=[1 1]; >> d6=[0.2 1]; >> d7=[0.1 1]; >> d8=[14.139 1]; >> den1=conv(d4,d5); >> den2=conv(d6,d7); >> den3=conv(den1,den2); >> den=conv(den3,d8); >> g=tf(num,den); >> sys=feedback(g,1); >> step(sys);

校正后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由图可知:6.1=p t ,595.0=r t ,61.5=s t ,%7.36%=σ,011=-=ss e

(3)单位斜坡响应

MATLAB程序为:

>> d1=[0 8];

>> d2=[0.5 1];

>> d3=[5.433 1];

>> d0=conv(d1,d2);

>> num=conv(d0,d3);

>> d4=[1 0];

>> d5=[1 1];

>> d6=[0.2 1];

>> d7=[0.1 1];

>> d8=[14.139 1];

>> den1=conv(d4,d5); >> den2=conv(d6,d7); >> den3=conv(den1,den2); >> den=conv(den3,d8); >> g=tf(num,den);

>> sys1=feedback(g,1);>> n2=1;

>> d2=conv([1 0],[1 1]); >> rs=tf(n2,d2);

>> sys2=sys1*rs;

>> step(sys2);

校正后单位斜坡响应曲线

三条曲线关系:斜坡响应曲线的导数是阶跃,阶跃响应曲线的导数是脉冲响应曲线。

校正后的p t 、r t 、s t 、%σ与校正前均变大,ss e 不变,都是0。

六 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要求:绘制系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根轨迹图,并求其分离点、汇合点及与虚轴交点的坐标和相应点的增益K *

值,得出系统稳定时增益K *

的变化范围。

6.1 校正前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校正前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0(0.51)

()(1)(0.21)(0.11)K s G S S S S s +=

+++

金陵科技学院奖励学分暂行规定

金陵科技学院奖励学分暂行规定 为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鼓励人才冒尖,倡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学术研究、各类学科竞赛等活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特制定本规定。 一、奖励学分认定的范围 1.凡参加省级以上(含省级)各类科技创新、学术研究、社会实践及文艺体育活动,取得突出成绩者,均可申请获得相应的奖励学分; 2.凡取得国家级或省级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专业技能资格证书,可申请获得相应的奖励学分。 二、认定对象和有效时间 奖励学分获得的对象是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奖励学分的获取有效时间为本科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三、学分奖励评定标准 1.凡在国家级各类学科竞赛(学科类竞赛认定范围见附件)、科技创新比赛中,获得个人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者,每人分别计8、6、4、3、2个学分;

2.凡在省级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比赛中,获得个人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者,每人分别计6、5、3、2、1.5个学分; 3.代表学校参加省级以上(含省级)由教育主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文化艺术比赛(如:舞蹈、歌曲、摄影、书法、辩论赛等)、体育比赛,获国家级前六名的,第一负责人分别按6、5、4、3、2、1个学分记,获省级前三名的,第一排名者分别按5、4、3个学分记; 4.学生在校期间以金陵科技学院署名公开发表的论文,被SCI收录,第一作者奖励8个学分;被ISTP、EI收录,第一作者奖励6个学分;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第一作者奖励4个学分;其他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的,第一作者奖励2个学分;收入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的,第一作者奖励1个学分;收入省级学术会议论文集及内部刊物发表的,第一作者奖励0.5个学分。学术论文发表以收到录用通知书或正式刊物为准; 5.凡研究成果或发明创造成果得到实际应用,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或取得专利者,经主管校长批准,可给予2-6个学分的奖励;

自动控制原理作业答案

作业一: 第一章 1-2【P7】 (1)在结构上,系统必须具有反馈装置,并按负反馈的原则组成系 统。 (2)由偏差产生控制作用。 (3)控制的目的是力图减小或消除偏差,使被控制量尽量接近期望 值。 1-3【P8】 1-7 优点缺点 开环控制系统结构简单、造价低控制精度低、适应性不强闭环控制系统适应性强、控制精度高结构复杂、稳定性有时难 保证 补充1:自动控制系统有什么基本要求?【P14】 1-8 开( 2-1. (a)

1121 1112211 i o o R i i dt C u R i u i i i R i idt u C ?=?? -=?? +=??+=?? ??L L L L L L L L ① ② ③④ 化简得: 212121 211212121211 ()(1)i o i i o o du du R C R C R C u u dt R C u u dt dt R C R C dt R C R C +++=++++?? 2-1(d)

2-2 (a) 011020()()i i i d x x x f k x x f kx dt dt -+-=+ 化简 01212011()()i i dx dx f f k k x f k x dt dt +++=+ (b ) 处于静止时刻(平衡的时候),质量块m 的重力mg 已经被弹簧跟阻尼器所平 衡掉,所以列方程的时候不应该出现重力mg 。 以质量块m 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2()()()d y t dz t m kz t f dt dt =--L L L ① 结合: ()()()z t y t x t =-L L L ② 消去()y t 得:

自动控制原理模拟题及答案

学习中心 姓 名 学 号 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模拟试题一 一、简答题(共25分) 1、简述闭环系统的特点,并绘制闭环系统的结构框图。( 8分) 2、简要画出二阶系统特征根的位置与响应曲线之间的关系。( 10分) 3、串联校正的特点及其分类?( 7分) 二、已知某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42()(2++= s s s K s G K ,试确定使系统产生持续振荡的K 值,并求振荡频率ω。( 15分) 三、设某系统的结构及其单位阶跃响应如图所示。试确定系统参数,1K 2K 和a 。( 15分) 四、某最小相角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如图示。要求(20分) 1)写出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2)利用相角裕度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3)将其对数幅频特性向右平移十倍频程,试讨论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五、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1()(+=s s K s G

试设计一串联超前校正装置,使系统满足如下指标:(25分) (1)在单位斜坡输入下的稳态误差151 ss e ; (2)截止频率ωc ≥7.5(rad/s); (3)相角裕度γ≥45°。 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简述闭环系统的特点,并绘制闭环系统的结构框图。 解: 闭环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 闭环系统的特点: 闭环控制系统的最大特点是检测偏差、 纠正偏差。 1) 由于增加了反馈通道, 系统的控制精度得到了提高。 2) 由于存在系统的反馈, 可以较好地抑制系统各环节中可能存在的扰动和由于器件的老化而引起的结构和参数的不确定性。 3) 反馈环节的存在可以较好地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 2、简要画出二阶系统特征根的位置与响应曲线之间的关系。 解:

《自动控制原理》典型考试试题

《 自动控制原理 》典型考试试题 (时间120分钟) 院/系 专业 姓名 学号 第二章:主要是化简系统结构图求系统的传递函数,可以用化简,也可以用梅逊公式来求 一、(共15分)已知系统的结构图如图所示。请写出系统在输入r(t)和扰动n(t)同时作用下的输出C(s)的表达式。 G4 H1G3 G1 G 2 N(s)C(s) R(s) - -+ + + 二 、(共15分)已知系统的结构图如图所示。 试求传递函数 )()(s R s C ,) () (s N s C 。 三、(共15分)已知系统的结构图如图所示。 试确定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C(s)/R(s)。 G1 G2 R(s) - + + C(s) - + 四、(共15分)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求X(s)的表达式

G4(s)G6(s) G5(s)G1(s) G2(s) N(s) C(s) R(s) -- G3(s) X(s) 五、(共15分)已知系统的结构图如图所示。 试确定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C(s)/R(s)和C(s)/D(s)。 G1 G2 R(s) - + + C(s) -+ D(s) G3G4 六、(共15分)系统的结构图如图所示,试求该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 () (s R s C 。 七、(15分)试用结构图等效化简求题图所示各系统的传递函数 ) () (s R s C

一、(共15分)某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如图所示,欲保证阻尼比ξ=0.7和响应单位斜坡函数的稳态误差为ss e =0.25,试确定系统参数K 、τ。 二、(共10分)设图(a )所示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如图(b )所示。试确定系统参数,1K 2K 和a 。 三、(共15分)已知系统结构图如下所示。求系统在输入r(t)=t 和扰动信号d(t)=1(t)作用下的稳态误差和稳态输出)(∞C 2/(1+0.1s) R(s) - C(s) 4/s(s+2) E(s) D(s) 四、(共10分)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2()(2)(4)(625) K G s s s s s = ++++ 试确定引起闭环系统等幅振荡时的K 值和相应的振荡频率ω 五、(15分)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 2 ) 1()(23++++=s s s s K s G α 若系统以2rad/s 频率持续振荡,试确定相应的K 和α值 第三章:主要包括稳、准、快3个方面 稳定性有2题,绝对稳定性判断,主要是用劳斯判据,特别是临界稳定中出现全零行问题。 相对稳定性判断,主要是稳定度问题,就是要求所有极点均在s=-a 垂线左测问题,就是将s=w-a 代入D(s)=0中,再判断稳定 快速性主要是要记住二阶系统在0<ξ<1时的单位阶跃响应公式以及指标求取的公式。 准确性主要是稳态误差的公式以及动态误差级数两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作业参考答案(第五章

5.1 (1))(20)(20)(20)(12)(t r t r t c t c t c +=++ (2)21)10)(2()1(20)(s s s s s C ?+++= = s s s s 4 .0110275.02125.02+++-++- 所以 c(t)=4.0275.0125.0102++----t e e t t c(0)=0;c(∞)=∞; (3)单位斜坡响应,则r(t)=t 所以t t c t c t c 2020)(20)(12)(+=++ ,解微分方程加初始条件 解的: 4.04.02)(102++-+=--t e e t c t t c(0)=2, c(∞)=∞; 5.2 (1)t t e e t x 35.06.06.3)(---= (2)t e t x 2)(-= (3) t w n n n t w n n n n n n n e w b w a e w b w a t x )1(22)1(22221 2)1(1 2)1()(----+----+-+ -+----= ξξωξξωξξξωξξξω(4)t a A t a Aa e a a b t x at ωωωωωωωcos sin )()(2 22222+-++++=- 5.3 (1)y(kT)=)4(16 19 )3(45)2(T t T t T t -+-+-δδδ+…… (2) 由y(-2T)=y(-T)=0;可求得y(0)=0,y(T)=1; 则差分方程可改写为y[kT]-y[(k-1)T]+0.5y[(k-2) T]=0;,k=2,3,4…. 则有0))0()()((5.0))()(()(121=++++----y T y z z Y z T y z Y z z Y 2 11 5.015.01)(---+--=z z z z Y =.....125.025.025.05.015431----++++z z z 则y *(t)=0+)5(25.0)4(25.0)3(5.0)2()(T t T t T t T t T t -+-+-+-+-δδδδδ+… (3)y(kT)=k k k k k T T k T T )1(4 )1(4)1(4)1(4++---- 5.4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一、 填空题 1、线性定常连续控制系统按其输入量的变化规律特性可分为_恒值控制_系统、随动系统和_程序控制_系统。 2、传递函数为 [12(s+10)] / {(s+2)[(s/3)+1](s+30)} 的系统的零点为_-10_, 极点为_-2__, 增益为_____2_______。 3、构成方框图的四种基本符号是: 信号线、比较点、传递环节的方框和引出点 。 4、我们将 一对靠得很近的闭环零、极点 称为偶极子。 5、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有反馈控制方式、_开环控制方式和_复合控制方式_。 6、已知一系统单位脉冲响应为t e t g 5.16)(-=,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 7、自动控制系统包含_被控对象_和自动控制装置两大部分。 8、线性系统数学模型的其中五种形式是微分方程、传递函数、__差分方程_、脉冲传递函数_、__方框图和信号流图_。 9、_相角条件_是确定平面上根轨迹的充分必要条件,而用_幅值条件__确定根轨迹上各 点的根轨迹增益k*的值。当n-m ≥_2_时, 开环n 个极点之和等于闭环n 个极点之和。 10、已知一系统单位脉冲响应为 t e t g 25.13)(-=,则系统的传递函数为_ _。 11、当∞→ω时比例微分环节的相位是: A.90 A.ο 90 B.ο 90- C.ο45 D.ο 45- 12、对自动控制的性能要求可归纳为_稳定性__、_快速性_和准确性三个方面, 在阶跃 响应性能指标中,调节时间体现的是这三个方面中的_快速性___,而稳态误差体现的是_稳定性和准确性_。 13、当且仅当离散特征方程的全部特征根均分布在Z 平面上的_单位圆 _内,即所有特征根的模均小于___1____,相应的线性定常离散系统才是稳定的。 14、下列系统中属于开环控制系统的是 D.普通数控加工系统

自动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院部名称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 班级 M11自动化 指导教师陈丽换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摘要 MATLAB是一个包含大量计算算法的集合。其拥有600多个工程中要用到的数学运算函数,可以方便的实现用户所需的各种计算功能。函数中所使用的算法都是科研和工程计算中的最新研究成果,而前经过了各种优化和容错处理。在通常情况下,可以用它来代替底层编程语言,如C和C++ 。在计算要求相同的情况下,使用MATLAB的编程工作量会大大减少。MATLAB的这些函数集包括从最简单最基本的函数到诸如矩阵,特征向量、快速傅立叶变换的复杂函数。函数所能解决的问题其大致包括矩阵运算和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微分方程及偏微分方程的组的求解、符号运算、傅立叶变换和数据的统计分析、工程中的优化问题、稀疏矩阵运算、复数的各种运算、三角函数和其他初等数学运算、多维数组操作以及建模动态仿真等。 此次课程设计就是利用MATLAB对一单位反馈系统进行滞后-超前校正。通过运用MATLAB的相关功能,绘制系统校正前后的伯德图、根轨迹和阶跃响应曲线,,能够利用不同的分析法对给定系统进行性能分析,能根据不同的系统性能指标要求进行合理的系统设计,并调试满足系统的指标。学会使用MATLAB语言及Simulink动态仿真工具进行系统仿真与调试。 关键字:超前-滞后校正 MATLAB 仿真

1.课程设计应达到的目的 1. 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域分析法,以及各种补偿(校正)装置的作用及用法,能够利用不同的分析法对给定系统进行性能分析,能根据不同的系统性能指标要求进行合理的系统设计,并调试满足系统的指标。 2. 学会使用MATLAB 语言及Simulink 动态仿真工具进行系统仿真与调试。 2.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题目: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试用频率法设计串 联滞后——超前校正装置,使之满足在单位斜坡作用下,系统的速度误差系数1v K 10s -=,系统的相角裕量045γ≥,校正后的剪切频率 1.5C rad s ω≥。 设计要求: 1. 首先, 根据给定的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校正方式对原系统进行校正,使其满足工作要求。要求程序执行的结果中有校正装置传递函数和校正后系统开环传递函数,校正装置的参数T ,α等的值。 2.. 利用MATLAB 函数求出校正前与校正后系统的特征根,并判断其系统是否 稳 定 , 为 什 么 ? 3. 利用MATLAB 作出系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单位脉冲响应曲线,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单位斜坡响应曲线,分析这三种曲线的关系。求出系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动态性能指标σ%、tr 、tp 、ts 以及稳态误差的值,并分析其有何变化。 4. 绘制系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根轨迹图,并求其分离点、汇合点及与虚轴 交点的坐标和相应点的增益K *值,得出系统稳定时增益K * 的变化范围。绘制系 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Nyquist 图,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并说明理由。 5. 绘制系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Bode 图,计算系统的幅值裕量,相位裕量,幅值穿越频率和相位穿越频率。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并说明理由。 ()(1)(2) K G S S S S = ++

自动控制原理作业答案1-7(考试重点)演示教学

红色为重点(2016年考题) 第一章 1-2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试说明系统自动控制大门开闭的工作原理,并画出系统方框图。 解当合上开门开关时,电桥会测量出开门位置与大门实际位置间对应的偏差电压,偏差电压经放大器放大后,驱动伺服电动机带动绞盘转动,将大门向上提起。与此同时,和大门连在一起的电刷也向上移动,直到桥式测量电路达到平衡,电动机停止转动,大门达到开启位置。反之,当合上关门开关时,电动机反转带动绞盘使大门关闭,从而可以实现大门远距离开闭自动控制。系统方框图如下图所示。 1-4 题1-4图为水温控制系统示意图。冷水在热交换器中由通入的蒸汽加热,从而得到一定温度的热水。冷水流量变化用流量计测量。试绘制系统方块图,并说明为了保持热水温度为期望值,系统是如何工作的?系统的被控对象和控制装置各是什么? 解工作原理:温度传感器不断测量交换器出口处的实际水温,并在温度控制器中与给定温度相比较,若低于给定温度,其偏差值使蒸汽阀门开大,进入热交换器的蒸汽量加大,热水温度升高,直至偏差为零。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冷水流量加大,则流量值由流量计测得,通过温度控制器,开大阀门,使蒸汽量增加,提前进行控制,实现按冷水

流量进行顺馈补偿,保证热交换器出口的水温不发生大的波动。 其中,热交换器是被控对象,实际热水温度为被控量,给定量(希望温度)在控制器中设定;冷水流量是干扰量。 系统方块图如下图所示。这是一个按干扰补偿的复合控制系统。 1-5图为工业炉温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指出被控对象、被控量及各部件的作用,画出系统方框图。 解加热炉采用电加热方式运行,加热器所产生的热量与调压器电压Uc的平方成正比,Uc增高,炉温就上升,Uc 的高低由调压器滑动触点的位置所控制,该触点由可逆转的直流电动机驱动。炉子的实际温度用热电偶测量,输出电压Uf。Uf作为系统的反馈电压与给定电压Ur进行比较,得出偏差电压Ue,经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放大成au后,作为控制电动机的电枢电压。 在正常情况下,炉温等于某个期望值T°C,热电偶的输出电压Uf正好等于给定电压Ur。此时,Ue=Ur-Uf=0,故U1=Ua=0,可逆电动机不转动,调压器的滑动触点停留在某个合适的位置上,使Uc保持一定的数值。这时,炉子散失的热量正好等于从加热器吸取的热量,形成稳定的热平衡状态,温度保持恒定。 当炉膛温度T°C由于某种原因突然下降(例如炉门打开造成的热量流失),则出现以下的控制过程,控制的结果是使炉膛温度回升,直至T°C的实际值等于期望值为止。 系统中,加热炉是被控对象,炉温是被控量,给定量是由给定电位器设定的电压ru(表征炉温的希望值)。系统方框图见下图。

模拟考试题(自动控制原理)

模拟试题(自动控制原理) 1. 本试卷共六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闭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2.衡量系统稳态精度的重要指标时( C )。 A.稳定性 B.快速性 C.准确性 D.安全性 2.火炮自动瞄准系统的输入信号是任意函数,这就要求被控量高精度地跟随给定值变化,这种控制系统叫( C )。 A.恒值调节系统 B.离散系统 C.随动控制系统 D.数字控制系统 3.某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则该环节是( D )。 A.积分环节 B.比例环节 C.微分环节 D.惯性环节 4. 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 D )。 A.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B.传递函数完全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给定输入和扰动对传递函数没有影响 C.传递函数一般是为复变量s的真分式 D.闭环传递函数的零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 5.高阶系统的主导闭环极点越靠近虚轴,则系统的( C )。 A.准确度越高B.准确度越低 C.响应速度越慢 D.响应速度越快 6.系统渐近线与实轴正方向夹角为( B )。 A、90° B、90°、270° C、270° D、无法确定 7.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开环传递函数为,则当K为下列哪个选项时系统不稳定( D )。 A.5 B. 10 C. 13 D. 16 8.对于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法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根轨迹对称于实轴 B.根轨迹的分支数等于系统的阶数 C. 根轨迹以开环零点为起点,以开环极点为终点 D. 根轨迹与虚轴相交意味着闭环特征方程出现纯虚根 9.某闭环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为( D )。 A.0型系统,开环放大系数K=8 B.0型系统,开环放大系数K=2 C.I型系统,开环放大系数K=8 D.I型系统,开环放大系数K=2 10.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所以,其中属于最小相位系统的是( A )。 11.关于线性系统稳态误差,正确的说法是( A )。 A.增加系统前向通道中的积分环节个数可以提高系统的无稳态误差的等级 B.I型系统在跟踪斜坡输入信号时无误差 C.减小系统开环增益K可以减小稳态误差 D.增加积分环节可以消除稳态误差,而且不会影响系统稳定性 12.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根据频率特性的物理意义,该闭环系统输入信号为r(t)=sin3t 时系统的稳态输出为( B )。 A. 0.354sin3t B.0.354sin(3t-450) C. 0.354sin(3t+450) D.0.354sin(t-450)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卷

洛阳理工学院 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卷(B) 适用班级:B 考试日期时间:适用班级: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传递函数是线性定常系统的一种内部描述模型。() 2.劳斯判据是判断线性定常系统稳定性的一种代数判据。() 3.频域分析法是根据闭环系统的频率特性研究闭环系统性能的一种图解方法。( ) 4.频率响应是系统在正弦输入信号下的全部响应。() 5.绘制系统Bode图时,低频段曲线由系统中的比例环节(放大环节)和微积分环节决定( ) 6.对于线性定常系统,若开环传递函数不包括积分和微分环节,则当0 ω=时,开环幅相特性曲线(Nyquist图)从正虚轴开始。() 7.开环控制系统的控制器和控制对象之间只有正向作用,系统输出量不会对控制器产生任何影响。() 8.Ⅰ型系统,当过渡过程结束后,系统对斜坡输入信号的跟踪误差为零。() 9.控制系统分析方法中,经典控制理论的分析方法有频域分析法、根轨迹分析法、时域分析法。() 10.已知某校正网络传递函数为 1 () 1 s G s as + = + ,当满足a>1条件时,则该校正网络为滞后校正网络。() 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述()属于对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A)稳定性(B)准确性(C)快速性(D)前面三个都是 2.分析线性控制系统动态性能时,最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 (A)单位脉冲函数(B)单位阶跃函数 (C)单位斜坡函数(D)单位加速度函数 3.典型二阶系统阻尼比等于1时,称该系统处于()状态。 (A)无阻尼(B)欠阻尼(C)临界阻尼(D)系统不稳定或临界稳定 4.稳定最小相位系统的Nyquist图,其增益(幅值)裕度()。 (A)0 hdB<(B)0 hdB>(C)1 hdB<(D)1 hdB> 5.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4 () (5) G s s s = + ,则系统在()2 r t t =输入作用下,其稳态误差为()。 (A)10 4 (B) 5 4 (C) 4 5 (D)0 6.一个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 (A)系统的输入(B)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参数

金陵科技学院学生第二课堂成绩认证办法(暂行)

金陵科技学院学生第二课堂成绩认证办法(暂行) 金院字〔2017〕124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学校有关文件规定,并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我校全日制本科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取得课内(指教学计划内的必修课、选修课及实践环节)学分外,还须参加第二课堂实践教育活动,并取得至少10个学分(国际教育学院出国学生,专转本学生至少取得5个学分),方准予毕业。 第二章学生第二课堂内容与途径 第三条主要内容 (一)思想道德教育; (二)学习能力、自我认知能力培养; (三)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四)创新与创业实践能力培养; (五)科学精神与科学思维培育; (六)审美与艺术鉴赏能力培养; (七)人文素质培养。 第四条主要途径 (一)修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 (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三)参加各类人文社科学术等讲座; (四)参加各类各级学科竞赛、科技竞赛、创新创业竞赛,科技成果评选; (五)发表论文; (六)取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及外观专利; (七)参与教师科研活动或学校组织的学生科研创新活动,参与学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以及教学管理活动; (八)参加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九)创业项目入驻校众创空间、校创业工作室或学院创业实践场地; (十)参加美育通识教育; (十一)参加各类各级文体类比赛; (十二)获得专业技能资格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 (十三)修读素质拓展课程; (十四)参加海外文化交流活动; (十五)撰写读书报告; (十六)参与大学生成长服务网络平台(PU平台)活动; (十七)参与学校认可的校内外主题教育活动。 第三章学生第二课堂成绩的认定 第五条学生第二课堂成绩以学分形式记载,分为必修学分和任选学分两部分,其中必修学分为7个学分,任选学分至少为3个学分。国际教育学院出国学生及“专转本”学生必修学分为3个学分,任选学分不少于2个学分。 第六条必修学分 (一)必修学分是指学生在校期间除完成课内学分外,参加各种第二课堂活动必须修满的学分。 (二)必修学分的认定及计分办法: 1.学生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学习,可获得1个学分,完成课程学习学分自动计入成绩系统。 2.学生须参加至少3次由学院及以上单位组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专转本学生至少参加1次,国际教育学院出国学生至少参加2次),并按要求提交实践报告或成果。达到社会实践活动要求者每次可取得0.5个学分,共计1.5个学分。此项学分的认定以学生提交的社会实践报告或成果为依据。具体评分标准参见《金陵科技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大纲》,每年9月份各学院完成考核工作,年底统一录入成绩系统。 3.学生须参加由学校、学院或有关单位举办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报告会、人文社科讲座、自然科学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国防教育讲座、就业创业讲座以及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会等,在校期间至少参加12次。满6次可取得1个学分,共计2个学分。此项学分的认定以讲座主办单位的记载、审核为依据,第七学期由辅导员录入成绩系统。 4.学生须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并取得相应成果,可获得2个学分。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 第一章引论 1-1 试描述自动控制系统基本组成,并比较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特点。答: 自动控制系统一般都是反馈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装置、被控部分、测量元件组成。控制装置是由具有一定职能的各种基本元件组成的,按其职能分,主要有给定元件、比较元件、校正元件和放大元件。如下图所示为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开环控制系统是指控制器与被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没有反向联系的控制过程。此时,系统构成没有传感器对输出信号的检测部分。开环控制的特点是:输出不影响输入,结构简单,通常容易实现;系统的精度与组成的元器件精度密切相关;系统的稳定性不是主要问题;系统的控制精度取决于系统事先的调整精度,对于工作过程中受到的扰动或特性参数的变化无法自动补偿。 闭环控制的特点是:输出影响输入,即通过传感器检测输出信号,然后将此信号与输入信号比较,再将其偏差送入控制器,所以能削弱或抑制干扰;可由低精度元件组成高精度系统。 闭环系统与开环系统比较的关键,是在于其结构有无反馈环节。 < 1-2 请说明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性能要求。 答: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概括来讲,就是要求系统具有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 稳定性是对系统的基本要求,不稳定的系统不能实现预定任务。稳定性通常由系统的结构决定与外界因素无关。对恒值系统,要求当系统受到扰动后,经过一定时间的调整能够回到原来的期望值(例如恒温控制系统)。对随动系统,被控制量始终跟踪参量的变化(例如炮轰飞机装置)。 快速性是对过渡过程的形式和快慢提出要求,因此快速性一般也称为动态特性。在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希望过渡过程进行得越快越好,但如果要求过渡过程时间很短,可能使动态误差过大,合理的设计应该兼顾这两方面的要求。 准确性用稳态误差来衡量。在给定输入信号作用下,当系统达到稳态后,其实际输出与所期望的输出之差叫做给定稳态误差。显然,这种误差越小,表示系统的精度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题

《 自动控制原理B 》 试题A 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若某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5 (1) s s +,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 D )。 A .(1)0s s += B. (1)50s s ++= C.(1)10s s ++= D.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 2.梅逊公式主要用来( C )。 A.判断稳定性 B.计算输入误差 C.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D.求系统的根轨迹 3.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 ( B )。 A.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B.传递函数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给定输入和扰动对传递函数也有影响; C.传递函数一般是为复变量s 的真分式; D.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 4.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C )。 A .当时间常数较大时有超调 B .有超调 C .无超调 D .当时间常数较小时有超调 5. 如果输入信号为单位斜坡函数时,系统的稳态误差为无穷大,则此系统为( A ) A . 0型系统 B. I 型系统 C. II 型系统 D. III 型系统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一个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___稳定性、快速性、__准确性___。 2.对控制系统建模而言,同一个控制系统可以用不同的 数学模型 来描述。 3. 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为 开环控制 和 闭环控制 。 4. 某负反馈控制系统前向通路的传递函数为()G s ,反馈通路的传递函数为()H s ,则系统 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 s H s ,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 1()() G s G s H s + 。 5 开环传递函数为2(2)(1) ()()(4)(22) K s s G s H s s s s s ++= +++,其根轨迹的起点为0,4,1j --±。 6. 当欠阻尼二阶系统的阻尼比减小时,在单位阶跃输入信号作用下,最大超调量将 增大 。 7.串联方框图的等效传递函数等于各串联传递函数之 积 。 三、简答题(本题10分) 图1为水温控制系统示意图。冷水在热交换器中由通入的蒸汽加热,从而得到一定温度的热水。冷水流量变化用流量计测量。试绘制系统方框图,并说明为了保持热水温度为期望值,系统是如何工作的?系统的被控对象和控制装置各是什么?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题A卷

A 卷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0分) 1、 在水箱水温控制系统中,受控对象为 ,被控量为 。 2、 对自动控制的性能要求可归纳为___________、快速性和准确性三个方面, 在阶跃响应性能指标中,调节时间体现的是这三个方面中的______________,而稳态误差体现的是______________。 3、 闭环系统的根轨迹起始于开环传递函数的 ,终止于开环传递函数的 或无穷远。 4、 PID 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关系的时域表达式是 ,其相应的传递函数为 。 5、 香农采样定理指出:如采样器的输入信号e(t)具有有限宽带,且有直到ωh 的频率分量,则使信号e(t) 完满地从采样信号e*(t) 中恢复过来的采样周期T 要满足下列条件: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10分) 1、 设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 (S )=1 52512++s s ,则系统的阻尼比为( )。 A .21 B .1 C .51 D .25 1 2、 非单位负反馈系统,其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G(S),反馈通道传递函数为H(S),当输入信号为R(S),则从输入端定义的误差E(S)为 ( ) A 、 ()()()E S R S G S =? B 、()()()()E S R S G S H S =?? C 、()()()()E S R S G S H S =?- D 、()()()() E S R S G S H S =- 3、 伯德图中的低频段反映了系统的( )。 A .稳态性能 B .动态性能 C .抗高频干扰能力 D ..以上都不是 4、 已知某些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属于最小相位系统的是( )。 A 、 (2)(1)K s s s -+ B 、(1)(5K s s s +-+) C 、2(1)K s s s +- D 、(1)(2) K s s s -- 5、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00(0.11)(5)s s ++,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 )。 A 、 100 B 、1000 C 、20 D 、不能确定

金陵科技学院关于规范高层次人才引进程序及材料的说明

金陵科技学院关于规范高层次人才引进程序及材料的说明 一、学院需要提交人资处的上会材料及要求: 1、《金陵科技学院教师应聘登记表》(附件1) 注意版本,目前使用版本中有宗教信仰、是否需要解决配偶工作,且有科技处盖章的版本。 纸质打印稿,经二级院部负责人签字,二级院部盖章;教务处处长签字盖章,科技处处长签字盖章(需提供给科技处《金陵科技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聘期具体职责与任务目标(加科技处审核版本)》,科技处先审核完任务才能签字盖章)。二级学院意见中注明:建议安家费**万元,工作启动费**万元(金额需提前与高层次人才沟通,以免公示后不来报到)。 2、考核材料: (1)《金陵科技学院引进教师考核成绩单》(附件2) 试讲成绩、面试成绩、总成绩均保留两位小数。 纸质打印稿,包括:填表人签名,部门负责人签名,部门盖章。 (2)《金陵科技学院引进教师试讲评价表》(附件3) 不少于5份,姓名、专业等信息可统一打印,打分、其他意见及专家签名需手写。打分若有修改,请在修改分数旁签字并注明时间。 (3)《金陵科技学院引进教师面试评价表》(附件4) 不少于3人,姓名、专业等信息可统一打印,打分、其他意见及专家签名需手写。打分若有修改,请在修改分数旁签字并注明时间。 3、《金陵科技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登记表》(附件5) 最新版本中添加宗教信仰,为上校长办公会和党委常委会使用材料。 4、体检报告 一年内三甲及以上医院体检报告均可。可前往南京中医院体检中心直接体检。体检报告需自行领取交至学院。 5、其他材料 (1)身份证或护照(扫描件)、各阶段学历学位证书(扫描件)、各阶段专

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扫描件)。有工作经历的需提供其工作合同及对应的社保证明。 (2)提供本人真实的教学与研究方向、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奖励等情况及主要论著目录等(注明期刊名称,年、期和起止页码),以及其他相关获奖证书等材料(扫描件)。 (3)留学回国人员需提供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扫描件)。 (4)应届毕业生还需提供所在院校出具的《毕业生双向就业选择推荐表》以及成绩单(扫描件)。 二、高层次人才进人流程及说明 1、高层次人才投递应聘材料,学院适时启动考核程序。 2、考核通过的,院部准备上会材料,并通知体检。考核过程中院部原则上需查阅其档案(可到人资处开介绍信后去其档案所在地阅档),因特殊原因无法查阅的,由拟引进人员自行提供相关佐证材料(学历学位证书材料、工作经历及证明材料等)。 3、人资处审核整理材料,完成拟上会材料。 4、校长办公会、党委常委会通过,并在学校网站及市人社局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7个工作日)。 5、办理调档手续 (1)应届博士生签订就业协议、办理档案手续 签订就业协议书。第一联学校留存,第二联博士生用于办理报到证及档案手续。 (2)重新录用或调动人员办理商调函等手续 ①在人资处开具调档函。 ②应聘人员的档案根据调档函要求邮寄至我校(其中需包含养老关系变动表或视同缴费证明) 6、报批市人社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备案 应聘者档案转至我校(经审核档案材料齐全),且提供学历学位证书以及职

自动控制原理模拟试题

自动控制原理模拟试题6 一、简答(本题共6道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1、画出二阶系统特征根的位置与响应曲线之间的关系。 2、通过二阶系统的根轨迹说明,增加开环零点和增加开环极点对系统根轨迹走向的影响。 3、已知某环节的频率特性曲线如下,求当x(t)=10sin5t 输入该环节的时候,系统的输出解析表达式是什么? 4、通常希望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在低频段和高频段有较大的斜率,为什么? 5、如果一个控制系统的阻尼比比较小,请从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两方面说明该系统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并解释原因。 6、最小相位系统的Nyquist 图如下所示,画出图示系统对应的 Bode 图,并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二、改错(本题共5道小题,每题5分,共25分) 1. 微分方程的拉氏变换可以得到系统的传递函数,系统传递函数的拉氏反变换是微分方程。 2. 传递函数描述系统的固有特性。其系数和阶次都是实数,只与系统内部结构参数有关而与输入量初始条件等外部因素无关。 3. 频率法不仅研究一个系统对不同频率的正弦波输入时的响应特性,也研究系统对阶跃信号的响应特性。 4. 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的中频段的长度对相位裕量有很大影响,中频段越长,相位裕量越小。 W k (j 40 20 - π/2 - π ?(ω)

5. Nyquist 图中()1k W j ω>的部分对应Bode 图中0dB 线以下的区段,Nyquist 图中的实 轴对应Bode 图中的π-线。 三、 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本题20分) i s T s K s T K K s G m m f f 1)1(1)(0?+?+?= 输入信号为 )(1)()(t bt a t r ?+= 其中0K , m K , f K , i, f T , m T 均为正数 ,a 和b 为已知正常数。如果要求闭环系统稳 定,并且稳态误差ss e <0ε, 其中0ε>0, 试求系统各参数满足的条件。 四、试用梅逊增益公式求下图中各系统信号流图的传递函 数C(s)/R(s)。(15分) 五、(本题20分) 设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102.0)(101.0()(++=s s s K s G 要求: (1) 画出准确根轨迹(至少校验三点,包括与虚轴交点); (2) 确定系统的临界稳定开环增益K c; (3)当一个闭环极点是-5的时候,确定此时的其他极点。 六、已知最小相位系统的对数幅频渐近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1) 试确定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2) 求解系统的相位裕量,并判断稳定性; 3)

金陵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金陵科技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为了进一步规范毕业设计(论文)文字部分的撰写,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一、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组成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l. 论文题目;2. 目录;3. 摘要(中、英文);4. 正文;5. 参考文献;6. 附录(可选);7. 谢辞(可选)。 二、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内容要求 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应由以下部分组成: 1. 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应该用简短、明确的文字写成,通过标题把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专业特点概括出来。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设副标题,把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2. 目录 目录是毕业论文的篇章名目,要按顺序写清楚论文构成部分和章、节的名称,并注明页码序号。 3. 摘要(中文在前,英文在后) 摘要应反映论文的精华,概括地阐述课题研究的基本观点、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取得的成果和结论。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一般为200个单词左右为宜。摘要包括: (1)论文题目(中、英文摘要都应开列) (2)“摘要”字样(位置居中) (3)摘要正文 (4)关键词 4. 正文 (1)前言(绪论):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

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2)主体:是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意义、理论依据,基本观点,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与实验手段,设计、计算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必要的数据和图表,以及研究得出的结果与对结果的讨论等。 (3)结束语: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到的结论,及对问题进一步探讨的设想与建议。 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是向读者提供的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 6. 附录(可选) 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以编入毕业设计(论文)的附录中。 7. 谢辞(可选) 谢辞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在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过程中直接给予帮助的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和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 三、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毕业设计(论文)按学校规定要求,用计算机打印。汉字必须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字,纸张选用A4。 1. 目录的内容和编排 目录只需编排到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及以下内容可不编入目录 目录题头(格式:三号黑体居中,字间空一格) 目录内容(格式:四号宋体,行距24磅) 2. 摘要 (1)中文题目: 设计(论文)题目(格式:小二号黑体居中) 副标题(格式:小三号黑体)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习题答案 1-1 根据题1-1图所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图 (1) 将a ,b 与c ,d 用线连接成负反馈状态; (2) 画出系统方框图。 解 (1)负反馈连接方式为:d a ?,c b ?; (2)系统方框图如图解1-1 所示。 1-2 题1-2图是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试说明系统自动控制大门开闭的工作原理,并画出系统方框图。 题1-2图 仓库大门自动开闭控制系统 解 当合上开门开关时,电桥会测量出开门位置与大门实际位置间对应的偏差电压,偏差电压经放大器放大后,驱动伺服电动机带动绞盘转动,将大门向上提起。与此同时,和大门连在一起的电刷也向上移动,直到桥式测量电路达到平衡,电动机停止转动,大门达到开启位置。反之,当合上关门开关时,电动机带动绞盘使大门关闭,从而可以实现大门远距离开闭自动控制。系统方框图如图解1-2所示。

1-3 题1-3图为工业炉温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指出被控对象、被控量和给定量,画出系统方框图。 题1-3图 炉温自动控制系统原理图 解 加热炉采用电加热方式运行,加热器所产生的热量与调压器电压c u 的平方成正比,c u 增高,炉温就上升,c u 的高低由调压器滑动触点的位置所控制,该触点由可逆转的直流 电动机驱动。炉子的实际温度用热电偶测量,输出电压f u 。f u 作为系统的反馈电压与给定 电压r u 进行比较,得出偏差电压e u ,经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放大成a u 后,作为控制电动机的电枢电压。 在正常情况下,炉温等于某个期望值T °C ,热电偶的输出电压f u 正好等于给定电压r u 。此时,0=-=f r e u u u ,故01==a u u ,可逆电动机不转动,调压器的滑动触点停留在某个合适的位置上,使c u 保持一定的数值。这时,炉子散失的热量正好等于从加热器吸取的热量,形成稳定的热平衡状态,温度保持恒定。 当炉膛温度T °C 由于某种原因突然下降(例如炉门打开造成的热量流失),则出现以下的控制过程: 控制的结果是使炉膛温度回升,直至T °C 的实际值等于期望值为止。 ?→T C ?→↑→↑→↑→↑→↑→↓→↓T u u u u u c a e f θ1C ↑ 系统中,加热炉是被控对象,炉温是被控量,给定量是由给定电位器设定的电压r u (表征炉温的希望值)。系统方框图见图解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