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地方文献资源建设

谈地方文献资源建设
谈地方文献资源建设

一般人都认为,地方文献资源在馆藏体系中所占份额较少,因而工作强度和相应的投入容易分担和承受;地方文献资源一般为馆藏所独有,可以为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建设提供独具特色的馆藏文献的支持和保证。基于这种认识的决策,按照传统图书馆工作的观念和思维定势来解释,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但如果再进一步深入分析和研究,就会发现这种认识和理解并未接触到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实质内容,有一定的片面性,容易误导地方文献资源利用与整合,影响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正常进行。1、对地方文献的理解上应把握的几个问题1地方文献是一个包含内容相当丰富的概念。有静态的印本书形式的文献,有在民间口耳相传的说唱艺术,也有现代社会的音频、视频、缩微文献。图书馆馆藏体系中较重视静态书本形式的文献的收藏,此外还有零次文献、灰色文献等。流散于社会的零散文献,具有相当的收藏难度,管理起来困难极大。地方文献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或政府机关中广泛存在。地方文献的内容包罗万象。天、地、人、事、物,凡是人类认知的社会存在,都有可能以某一区域的特征表现出来,从而构成地方文献的形式内容特征。一篇论文形式的文献,或一本图书或一盘,可能其中仅有一小部分符合某一区域特征的属性,因此可以深入到目次级或文献全文范围来选择和确定地方文献。2、地方文献的收藏性。图书馆具有收藏文献的特性。图书馆收藏较好,但利用率并不算高的馆藏集合中包括地方文献。据统计,1949年以后专门研究地方文献的学术论文达500多篇。研究的主题,大多集中在

如何收藏利用好地方文献。收藏是第一目的,利用是从属于收藏的。可能有些人不能接受这一观点,认为在地方文献的研究开发上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就是为了利用,这与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实际是有些脱节的。其实各馆在地方文献收藏上或多或少都有着独占资源,强化馆藏价值的收藏目的。普通文献你有我有,大家都有,作为基本收藏支持图书馆一般借阅服务就达到目的了。地方文献等特色收藏则不同,这是各馆藏品的精华部分,是区别不同图书馆馆藏价值的重要评估标准因素。在书本位、藏本位观念还远未清除出图书馆馆员意识的大环境中,地方文献的保存收藏的特征普遍得到各馆的强调和重视,在地方文献的利用服务上,往往冠之为研究读者服务名义,较普通文献的服务增加一些限制性要求,无形中将大量浏览借阅的普通读者拒之门外,这从某一侧面,说明了地方文献的收藏性以及各馆为实践地方文献的收藏性原则所做出的制度上或服务上地努力。各馆为避免自己的特色馆藏或独有资源不被轻易地移植和流失,也必须采取一些保护收藏、甄别使用的制度,这在客观上也强化了地方文献的收藏特征。3、地方文献需求的多样性。凡在内容或形式上涉及区域特征的文献,无论实物、图书、多媒体等均可纳入地方文献收藏和研究的范围。由此,凡涉及地方区域的文献需求,均应该询求地方文献工作者的帮助,或借助地方文献藏品的丰富体系来解决问题。先不说各馆地方文献藏品的集合是否已具备这样的规模和优势,在馆藏揭示和特征描述上,就体现现存地方文献需求的多样性以及图书馆为此所作出的努力

一是从学科体系中抽取地方文献资源。各馆一般采用《中图法》作为馆藏资源按学科体系组织的知识框架;二是从具体的事物内容特征及其展开方面抽取地方文献资源。如地方人物、地方历史、地方事件、地方特产;三是从区域形式的外部特征抽取地方文献资源。如地方出版物、地方人物著作等等。换句话说,可以从任一视角组合地域概念来形成地方文献的多元检索需求。地域范围是宽窄不一的,古往今来变迁频繁,构成地方文献多元需求的重要方面,而社会用户在研究中提出文献需求的角度本身也因人而异,变化万千,没有一定之规,这说明社会文献需求的多样性可以浓缩在地方文献的需求上。这里唯一不同的组合是地方文献需求中增加了地域属性成份。任何馆藏在地方文献集合和管理中都要求达到地方文献需求的多样性要求,无疑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二、传统图书馆地方文献管理工作的分析与研究图书馆对地方文献的管理一般采取以下措施。设立专库或专室收藏地方文献,按文献内容所反映的地域特征为收藏标准,这样可避免地方文献资源淹没在普通馆藏中,并提供较为可靠的收藏保护环境。它虽然可以把单体文献区域内容特征较为集中的文献收集在一起,但无法保证文献中部分涉及地方内容的文献的收藏。名为专库,但收藏标准带有一些操作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造成实际收藏的人为不统一。由于场地或馆藏体系在收藏上的限制,对于集中不同载体形式的地方文献和积累性的历史文献,如1949年以前的馆藏也有一定困难,因为各馆一般是把音像资料、历史性资料单独按照特藏的标准予以收藏。

实际上,各馆可能还有其他一些文献分配的标准和制度,用户就难以在地方文献借阅室整体查阅馆藏地方文献资源。各馆在地方文献书目索引方面也颇下了一些功夫。有的书目控制工具达到相当完备的程度,目的是通过书目控制手段,深入到文献目次或内容层面,解决地方文献的集中检索问题。虽然在实体文献的管理上不能完全集中地方文献资源,但可以借助检索工具在一体化的书目管理平台上取得地方文献资源集中管理的效果。从理论上来说,这是解决地方文献集中管理与利用的有效途径。但在工作中也碰到一些困难。一是编制书目索引工具,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提供多途径检索无形中要增加书目工具的体积,由于地方文献涉及内容相当广泛,靠统一的书目工具检索文献内容做不到,分散处理又达不到统一检索的需求。书目工具的检索效率在书目工具本身达到一定体积时,与体积呈反比例的关系,书目工具体积越大,容纳的文献内容越多,检索效率反而下降。二是内容主题检索的局限性。要查找利用地方文献,可以借助已知的书名、责任者等途径,但更多的是希望通过事物本身或学科系统角度来查找。目前通行的分类法,主题法,用来作为地方文献的内容标引工具显然有不适应的成份。通用学科及主题控制工具标引的内容均须增加地域特征的组配概念或标识才能符合地方文献的标引要求,这对通用检索工具来说显然是困难的。一些馆利用《中图法》、《汉语主题词表》及《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框架和体系,自己编制了地方文献分类表,这从理论探索的角度来评价,是积极可取的。但

从地方文献整合的实际工作来分析会引起一些弊端。1用检索工具把地方文献与馆藏整体割裂开,自成体系,不符合馆藏建设整体统一的原则。2地方文献标引本身在检索标引方面与其他文献相似,只增加了地域特征因素,地域特征本身可以成为研究的对象,也可以是文献检索的匹配条件,这种组合与普通文献的标引一样,绝不是简单地列举一些地域概念,或有关地域特征方面的标题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编制专门的地方文献词表的做法,似乎满足了地方文献资源的特殊性,但不利于揭示和描述比普通文献更加丰富多彩的地方文献。有些馆采取一种变通的办法,用通用检索工具来标引,同时增加本馆地方文献的辅助标引标识。由于分类表,主题表本身均编制有强大的涉及地域特征的类目、语词或复分表,且体系完整,这些所谓的辅助标识往往与分类法或主题词表的相关控制相重复,这样既难以体现本馆的资源揭示特征,又降低了通用分类表或词表的科学体系,而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标识错误,因此不能视为一种有效的办法。三、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与整合的措施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与整合可以建立在超越和克服传统社会对地方文献资源整合的障碍的基础之上的。这些观念上的、技术上的和操作上的障碍,构成制约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主要负面因素。消除这些误区,会对地方文献资源的整合利用具有积极地推进作用。1数字图书馆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对文献进行综合数字化处理并提供服务的各项技术的集合。它不是传统图书馆及其工作的简单延伸和传承,而是在新的技术背景下对社会利用信

息资源及其知识单元方式的重新构建和创造。数字图书馆的核心是信息资源建设,因此,数字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需要围绕着资源建设问题回答解决一系列技术难题,而这些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恰恰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开辟了新的空间和实现途径,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模型,地方文献资源的集合及特征描述,地方文献资源的挖掘和服务利用,完全可以按照数字图书馆的具体设计方案得以实现。各馆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计划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的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计划,各馆地方资源建设的规模和技术平台的支持能力可能有差异,但相关技术应该是相通的,基础技术平台可以协调一致。2地方文献资源实体广泛分布在不同载体、不同所有者之间,这对地方文献的集中、存贮、整合、实现多元信息的一体化管理是极为不利的。虽然数字图书馆技术为各馆地方文献资源的整合利用提供了基础应用平台,但还必须明确地树立集中处理地方文献资源的观念和工作思路,这里需要考虑一些标准化技术、异构系统的无缝连接等规范问题,还应格外重视数字描述对客观实体移植、复制和虚拟再现的功能。这是够保证异型资料集中处理,彻底改变传统思维模式依照章节页等阶梯式结构,循序渐进地利用知识的方式的最好办法。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必须基于数字化描述的实现途径上,对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和视频资料进行数字化的集中表现,从根本上解决困扰地方文献工作的多平台难统一问题,实现地方文献资源的全面共享。3元数据是专门用来描述数据的特征和属性的,是对各种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描述和标引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图书情报界广泛使用

的机读目录格式,实际上就是元数据的一种低级表现形式。1995年在都柏林元数据会议上正式提出的经过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具有易于生成,不需要专门的编目人员来创造,能够满足较高级的编目要求等优势,已经成为广泛接受的标准化元数据元素集。正在制定的中国元数据标准项目原则上也采纳了的元数据方案。制定了十五项基本元素名称,创作、制作者,主题及关键词,说明,出版者,发行者,时间,类型,格式,标识,来源,语言,相关资料,范围,版权。这15项元数据基本包含了地方文献资源需要标引、描述的内容属性和形式特征。在其基本规则和约定中还对基本元素的展开做了较为灵活的规定,这对全面深入地揭示和表达地方文献资源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如借助主题及关键词项,可以自由地引入中图法等词表或学科控制工具及其标识系统,具体表达地方文献资源的学科主题内容,也可以直接使用自然语词对地方文献资源所涉及的有关地方内容的专指概念、地方文献研究的人物或相关的人物进行描述标引,以期全面表述地方文献专指内容。再如借助范围项,可以将地方文献研究或描述中所涉及的地域概念根据需要独立标引,以此增加区域研究的匹配条件,构成地方文献资源检索利用的主要切入点,解决地方文献研究中以区域特征为主要先决检索条件的技术操作问题。还可以嵌入到等电子信息资源的标准标记语言中,适用于多种领域各种电子资源如全文、多媒体的处理,在许多地方文献资源已经实现数字化的情况下,有利于地方文献资源参加网络环境下更大范围的集中统一处理与共享。〔出处〕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6

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这时可以看到,叶片遮光部分呈色,没有遮光的部分呈色。

)步骤①的作用是:。

)步骤④中酒精的作用是:。)这个实验说明了:。、有一次小明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去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资料及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资料及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我想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学子考北大的原因之一吧,今天作为北大的一名学子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考北大的一些心里路程,希望可以帮到学弟学妹们。 奋斗了了一年的时间,我终于踏进了北大的校门,我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付出总有回报!这不是套话,这是我刚刚知道我考了多少分的那一刻的最深切的体会!想起当初大学毕业只身前往北京,举目无亲,那个时候不知道北大的食堂在哪里、不知道在哪里能找到住的地方、不知道应该在哪里看书学习、不知道向谁去打听专业课的问题……,总之苦楚溢于言表,当然最后的得到的快乐也可以说是喜上云霄! 学弟学妹们好,我是汪学长硕士: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当年以总成绩第二名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在新祥旭考研一对一讲解621中国古典文献学和832中国古典文献学基础专业课,首先我自己当初也是在新祥旭考研辅导学校辅导过专业课,觉得老师们水平很高,尤其是在北大的学子们几乎是没有人不知道新祥旭的,毕竟新祥旭创始人就是北大的,这也是我为什么在新祥旭兼职任教的原因,毕竟我也是在这里的老师帮助下考上的,这个在这里不细说了,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留言或者加老师微信,那么我给大家推荐一些参考书目: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中华书局(写的可读性很差,最重要,逼着自己去看)曾贻芬《中国历史文献学史述要》商务印书馆 皮锡瑞著周予同注《经学历史》中华书局 安静小太郎《经学史》万卷楼 江竹虚《五经源流变迁考》上海古籍出版社(各经的发展源流很明晰) 徐有富《目录学与学术史》中华书局 江蕃《国朝汉学师承记》中华书局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华书局(精彩有个性)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华书局

谈地方文献资源建设

一般人都认为,地方文献资源在馆藏体系中所占份额较少,因而工作强度和相应的投入容易分担和承受;地方文献资源一般为馆藏所独有,可以为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建设提供独具特色的馆藏文献的支持和保证。基于这种认识的决策,按照传统图书馆工作的观念和思维定势来解释,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但如果再进一步深入分析和研究,就会发现这种认识和理解并未接触到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实质内容,有一定的片面性,容易误导地方文献资源利用与整合,影响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正常进行。1、对地方文献的理解上应把握的几个问题1地方文献是一个包含内容相当丰富的概念。有静态的印本书形式的文献,有在民间口耳相传的说唱艺术,也有现代社会的音频、视频、缩微文献。图书馆馆藏体系中较重视静态书本形式的文献的收藏,此外还有零次文献、灰色文献等。流散于社会的零散文献,具有相当的收藏难度,管理起来困难极大。地方文献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或政府机关中广泛存在。地方文献的内容包罗万象。天、地、人、事、物,凡是人类认知的社会存在,都有可能以某一区域的特征表现出来,从而构成地方文献的形式内容特征。一篇论文形式的文献,或一本图书或一盘,可能其中仅有一小部分符合某一区域特征的属性,因此可以深入到目次级或文献全文范围来选择和确定地方文献。2、地方文献的收藏性。图书馆具有收藏文献的特性。图书馆收藏较好,但利用率并不算高的馆藏集合中包括地方文献。据统计,1949年以后专门研究地方文献的学术论文达500多篇。研究的主题,大多集中在

如何收藏利用好地方文献。收藏是第一目的,利用是从属于收藏的。可能有些人不能接受这一观点,认为在地方文献的研究开发上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就是为了利用,这与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实际是有些脱节的。其实各馆在地方文献收藏上或多或少都有着独占资源,强化馆藏价值的收藏目的。普通文献你有我有,大家都有,作为基本收藏支持图书馆一般借阅服务就达到目的了。地方文献等特色收藏则不同,这是各馆藏品的精华部分,是区别不同图书馆馆藏价值的重要评估标准因素。在书本位、藏本位观念还远未清除出图书馆馆员意识的大环境中,地方文献的保存收藏的特征普遍得到各馆的强调和重视,在地方文献的利用服务上,往往冠之为研究读者服务名义,较普通文献的服务增加一些限制性要求,无形中将大量浏览借阅的普通读者拒之门外,这从某一侧面,说明了地方文献的收藏性以及各馆为实践地方文献的收藏性原则所做出的制度上或服务上地努力。各馆为避免自己的特色馆藏或独有资源不被轻易地移植和流失,也必须采取一些保护收藏、甄别使用的制度,这在客观上也强化了地方文献的收藏特征。3、地方文献需求的多样性。凡在内容或形式上涉及区域特征的文献,无论实物、图书、多媒体等均可纳入地方文献收藏和研究的范围。由此,凡涉及地方区域的文献需求,均应该询求地方文献工作者的帮助,或借助地方文献藏品的丰富体系来解决问题。先不说各馆地方文献藏品的集合是否已具备这样的规模和优势,在馆藏揭示和特征描述上,就体现现存地方文献需求的多样性以及图书馆为此所作出的努力

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部年度工作计划

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部年度工作计 划 为顺利完成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既定工作计划,XX年文献资源建设部将继续坚决执行馆里的工作安排,积极配合好相关部门的工作,对本年度的工作做以下计划和安排: 一、认真做好各项常规工作,保证购入各类图书的及时加工入库工作。 1、XX年文献资源建设部将配合馆里和学校做好图书采购招标工作,计划在3-4月完成,以保证全年图书采购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对馆藏外文图书做一定的补充,中文及民文图书完成约3-4万册的购入量。 2、继续做好本年内购入图书所附光盘的加工入库工作。 3、继续配合技术部做好网上新书通报的发布工作。 4、为配合各项所需考核工作,我们将一如既往按照馆里的工作要求做好各项图书资料的数据统计工作,包括各类入库图书的种类、册数、金额、采购数据等。保证资料档案的完整性。 5、在做好新书入库工作的同时,兼顾旧书的维护工作,保证图书的正常流通。 6、在下半年对XX年的各种报刊做好征订工作。广泛征求相关工作人员的意见,调整报刊收藏品种,重点收藏与学

校重点学科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重点期刊和其他利用率较高的期刊,确保博士点建设相关学科期刊的补充,力争相关学科报刊达到较好保障,更能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7、继续配合馆里和流通部做好馆藏布局的调整,完成密排库转库工作。 二、广大普通读者的需求是我们工作的基础,为读者提供最好的服务是我们工作的最终目的,我们将把这一点继续作为工作的支点。 1、及时了解和回复在图书馆网页上的“购书建议”栏目所反映的读者意见,对读者的合理意见虚心接受。 2、与技术部合作继续做好新书通报的网上发布工作。这是让读者了解新书入库情况的直接途径之一。 3、热情接待来咨询和查询图书及数据的读者,做到耐心、热心、关心。 三、在XX年我们将一如既往开展对重点专业和专家的服务。 为满足新疆财经大学的发展需求,推进大学教学科研的发展,我们将尽最大的努力加强对重点学科和专业的服务工作,主要是大力宣传我们的工作,要让大家了解我们购入图书的品种,了解我们能为大家带来哪些服务。和各学院领导沟通在每周三的学习会上做宣传,在学校的网页上发布通告和消息,还可制作图书馆服务项目宣传单,分发各部室、学

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思考

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思考 地方文献是某一地区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地域性是它最鲜明也是最本质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同时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与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使人类社会对地方文献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对其专业性、数字化的要求更高。深入开发地方文献资源,已成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图书馆在长期的发展中不仅积累了大量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源,还掌握了组织知识、管理知识的多种经验和方法。但是如何组织与管理好新型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已成为图书馆的当务之急。为此,图书馆要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成数字化、网络化的学术信息,以系统、高效、多样的地方文献数据库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 1 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的意义 地方文献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有利于加强图书馆与读者的沟通。将地方文献信息以数字化形式保存,并通过网络对其进行访问,读者不仅可以按照书名、体裁、作者、年代等进行查找,还可以根据书中的某一段话进行查找,这将为读者提供极大的方便,供更大范围的读者使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还能极大地减少珍贵地方文献资料的破损、遗失等现象,如我馆现存的较珍贵的线装书和民国时期的出版物、地契、

账簿等地方文献,因怕破损、遗失而限制读者查阅,假如将其数字化上网以后读者就可以随意使用。 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还有利于研究和利用地方文献资源的学者们更广泛深入地开展研究工作,提高人们治学和获取有价值信息的效率。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还有利于扩大对本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宣传,对提高地域知名度、传播地域人文经济、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的选题原则 2.1 突出特色要选择在全国有影响的独特的事件、事物,如:晋商、大寨、西沟等。 2.2 注重地域文化特征山西有丰富的人文资源,文化底蕴深厚,精神内涵博大精深,令人神往。当铺、钱号、窄轨道;煤炭、汾酒、老陈醋等相关地方文献资源是最具地域特色的选题 2.3 要有长远生命力要多安排一些具有重大文化、学术价值和长远生命力的选题进行数字化建设。如:最能体现我省人民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的“大院文化”,以及中国经济史上很独特的“晋商文化”等能启迪后人的选题。即使这类文献在访问录上暂时绩效不明显,我们也应从社会文化建设的长远需要出发,在财力允许的条件下尽量保证。 2.4 注重休闲文化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人们自然会关心自己的生活质量,可将山西民俗、山西戏曲、绛州鼓乐、山西民歌、地方旅游等人们喜闻乐见的信息资源数字化,切实把读者牢牢地吸引在我们的周围。

cnki总库资源介绍

一、总库资源介绍 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为基础,为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读者提供个性化的专题文献服务,是高校CNKI数字图书馆建馆工程的资源建设核心。在高校机构中推广数字图书馆整体解决方案的建馆工程,目的是为高校机构量身定做适合单位整体化需求的完备的资源体系和个性化的资源配置,按用户需求提供数字化学习、研究、管理、决策和生活方面的多样化的个性化增值服务。 从文献内容角度,首要的是保障学校老师教学与科研所需要的学术性文献资源,如基础研究资源、行业科技情报以及工程类实用技术文献资源;另外,需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学习用文献资源,如工具书等;还应该尽可能提供一些文化生活类文献,让师生在紧张工作之余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资源内容涉及多种文献形式,除了CNKI资源以外,也可以有外购的数据库资源、自建的特色资源和网上的免费资源等多种来源方式。 现代高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上,必须以建立特色馆藏为重要任务,将纸质文献和以电子文献为主的其他文献兼收并蓄,把传统图书与“数字图书馆”有机结合,发挥共存互补的作用,并努力加强馆际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网络资源大量的存在,其中不仅包含大量的有用的信息,也包含大量的无用信息,因此通过数字图书馆的收集,整理,分类对网络信息我们可以形成专业情报系统。 目前常用的资源有以下几种,通过这些资源的引进,可以满足高校在数字资源上的基本需求。 1)期刊 中外文期刊时效性强、信息量大、传递快速,是集中反映国内外学术动态、学术研究的重要窗口,是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2)报纸 在众多传媒中,报纸以其新颖性、真实性、时效性等优势,显示其独特影响。目前,图

文献资源共享

1 信息资源建设数量目标:1、各学科图书的种类、册数;2、期刊的种数;3、其它特种文献资料的种数;4、音像资料和缩微资料的数量;5、电子出版物的种类和数量;6、可“拥有”的数据库的数量;7、通过网络可远程检索的数据库的数量。 2 信息资源建设质量目标:即对入藏文献信息内容的科学价值、现实使用价值提出明确的标准,对入藏文献要达到的广度、深度、新度和各类信息载体的比例提出明确的要求。藏书质量的优劣,并不单取决于文献本身的科学文化价值,而且取决于其实用性和使用效益。具体标准有:1、内容质量:表现在科学性、参考性和现实性上;2、构成质量:指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结构质量,由体系结构的藏书广度、藏书深度和藏书新度的科学搭配及各部分比例关系的合理程度来衡量;3、使用质量:表现在读者需求的满足程度及通过使用产生的社会效果,可从以下方面来看:藏书内容:与读者需求及实际接受水平相符合程度;藏书数量:对读者的保障程度和满足度如何;藏书利用:;被读者利用的时间、频率、多少;藏书效益: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最终衡量标准是其使用质量。内容质量和构成质量都要通过使用质量加以检验。从实用性原则出发,提高藏书质量,更好地满足用户信息需求。 3 特色化信息资源建设目标:要求馆藏信息资源新、精、全、适用,至少达到研究级收藏水平。具体表现为:1对藏书数量的要求:以藏书数量来保证藏书特色,但不是以某类文献的绝对数量来评价,而要看其收藏的完备程度,通常用文献缺藏率来衡量;文献缺藏率:某种必备文献的缺种数与某种必备文献的总种数之比;必备文献的种数可由《全国新书目》、《全国总书目》、《全国报刊索引》及一些内部目录进行统计。2对藏书质量的要求:新书率:某类图书(如某一学科)中新书入藏的总册数与某类图书入藏的总数之比。新度是从定性的角度来描述藏书质量的,而新书率是从定量的角度描述的。新书率能反映藏书的新度,但藏书新度的含义要广泛得多。一般公共图书馆的新书率要在15-20%左右,高校图书馆的新书率要在20%-35%左右才能维持和巩固藏书特色。3对重点藏书的要求:特色化主要体现在重点藏书上,但并不是所有重点藏书都是该馆特色藏书所在。重点藏书要有针对性,符合读者需求,收集要全面系统,要保证藏书结构的相对稳定性。4对核心期刊的要求:核心期刊情报密度大,内容质量高,论文寿命长,引用率、文摘率、借阅率均较高。对体现馆藏特色的核心期刊,要系统订购、优先入藏、优先装订,妥善保管。 4 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的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动态调节特征。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是动态的,应随着科技、经济、文化及读者需求特征及时调节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现规划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科学本身的发展,如新学科的出现,科学的交叉综合,影响到藏书的学科结构和等级结构。二是出版物类型的增多,期刊、科技报告、专利文献、会议文献等急剧增长,影响到藏书结构。三是新型载体文献的发展。但需注意,这种动态调节性是渐进的,要保证其相对稳定性。绝不能配合什么“运动”或一股什么“热”,对藏书作大增大减。否则,就不是调节,而是破坏了。 5 各类型图书馆信息资源收集分析:1、公共图书馆:(1)国家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的馆藏信息资源体系具有综合性(全面收藏不同学科内容、不同出版形式、不同载体形式的文献)、知识性、学术性、参考性、贮备性(各类图书馆查找文献的最后保障基地,在剔除文献时也更为慎重)等特点。国家图书馆文献收藏范围主要有:全面收藏国内各种出版物、马列经典著作、国外研究中国的各种出版物;重点收藏各学科主要著作、主要参考工具书、中国古籍和革命文献;适当收藏各国优秀的文艺、科普读物;不宜收藏各种少儿读物、中小学教科书;(2)省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部于1982年12月颁布的《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规定::省级公共图书馆是“综合性公共图书馆”、“是向社会公众提供图书阅读和知识咨询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全省的藏书、图书目录和图书馆间协作、协调及业务研究、交流中心”。“有计划、有重点补充馆藏,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适合当地读者需要的藏书”。本着“本省求全、外省求精”的采访方针。馆藏信息资源体系主要具有综合性和地方性特点。收藏范围主要有:全面完整地收藏地方文献、地方所需专业文献、马列经典著作、党政领导人著作、党政的政策、决议等指导性文献;重点收藏各学科的基本著作、参考检索工具书、各学术流派的代表著作等。(3)其他公共图书馆:如市级公共图书馆,在突出藏书体系的综合性、地方性同时,强调普及性,有选择地收藏各学科有代表性的书刊、通俗读物、优秀的文艺作品等。2、高校图书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应“根据学校的教学和科学研究需要及馆藏基础,通过多种途径,有计划、有重点地补充国内外书刊资料,逐步形成具有本校专业特色的藏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思路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思路 内容摘要: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逐渐地成为了院校发展的重点任务,它有助于读者服务功能的发挥。高职高专人才工作水平的评估活动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方面,一定要加强文献资源的建设力度,保证文献资源建设活动的整体质量与数量,搭建多元化的管理机制,保证文献资源建设与实际需求相符,保证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合理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 图书馆是文献信息的载体,是支撑院校发展的基础,无论是教学方面,还是科研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高校的数量与规模方面出现了增长态势,文献资源的使用效率也在不断地提高。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图书馆,积极地发挥着自身的优势,图书馆建设甚至占到了学校发展的一半比例以上,保证院校在急剧扩张的浪潮下,依然能保证其平稳、持续的发展。与此同时,在文献资源建设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诸多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因此,高效地建设文献资源成为了高职院校的发展重点。 1.文献资源建设的内涵 在高职院校的办校过程中,文献资源是较为重要的组成,文献资源的质量决定了院校的发展能力。文献资源建设通常指图书馆或文献情报部门,合理地规划与积累文献资源,进而保证社会发展与国家建设的需求。所以说,文献资源建设是高职院校的发展的重要任务,更是履行读者职能的前提条件。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主要依靠文献资源的长期积累,只有加强文献资源的建设手段,才能提升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质量。在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活动中,要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相符,同时还要符合院校对专业的设置,充分融合院校学生的发展、科研情况,以及学校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馆藏建设过程中,建立与本校实际藏书体系相关的内容,加强对文献资源出版方面的了解,深入读者,对读者的需求进行科学地分析,同时结合馆藏的基本构建,在实践积累过程中,不断地形成与院校实际情况相符的且独具特色的情况。认真

文献资源建设

《文献资源建设》模拟试卷一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站点: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书目对比分析法 2.图书馆联盟 3.研究馆藏 4.藏书发展 5.OhioLINK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制定藏书发展政策时,它的目的性原则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制定藏书发展政策的目的要明确;二是。 2.图书馆藏书是一个集合的概念,它是指图书馆经过选择、加工和的各种文献和各种信息源的总和。 3.建立迅速和多层次的文献传递系统包括建立馆际互借的信息系统和。 4.读者分析,在藏书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有:确定图书馆藏书发展的任务,帮助藏书发展建立适合读者需要的馆藏,,策划图书馆的特别服务,便于图书馆的资源共享。 5.常见的藏书使用状况分析法包括流通记录分析法、阅览记录分析法、和用户评价法。 6.在制定藏书补充计划时,要注意处理好品种与复本的关系和的关系。 7.1974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和纽约公共图书馆四个图书馆成立了,提出了藏书大纲的构想。 8.内容排架法是根据文献资料所阐述的主题和学科范畴进行排架,分类排架法和 是内容排架法的两种主要形式。 9.合作藏书发展和资源共享是两个范畴的概念。 10.1957年,国务院批准的《》标志着我国合作藏书发展思想开始萌芽。

三、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者在括号内打“√”,误者在错误的文句下划一横 线,并将正确的文句写在该题的“()”内。每小题3分,共15分) 1.读者分析是制定藏书发展政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 2.引文分析法是藏书评价中的一种使用状况评价方法。 () 3.图书馆的藏书组织工作与典藏工作是两种不同的工作。 () 4.在一定条件下,图书的品种可以代替复本,复本也可以代替品种。 () 5.因为图书馆藏书是经过加工和组织的,所以购买的网络电子出版物不是图书馆藏书。 ()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制定藏书发展政策应该遵循的原则 2.简述藏书布局的意义和要求 3.简述电子出版物对藏书发展的影响 4.简述藏书建立与补充的原则 5.简述大学图书馆或公共图书馆读者分析的主要项目 6.简述使用引文分析法进行藏书评价的优点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请根据本馆工作情况,详尽论述如何做好选书工作;评判一种文献是否应该购买,需要从哪些方面考虑? 2.通过本课程学习,结合实际工作,你认为图书馆应该如何做好藏书发展与资源共享工作。

古典文献专业

古典文献专业 专业简介 学科:文学 门类:中国语言文学类 专业名称:古典文献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较系统的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可以在古文献整理和研究部门、考古部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研究和编辑出版工作,也可在图书馆、博物馆和其他文化宣传部门从事文史方面的工作,也适宜从事各类企事业部门的文秘工作的专门人才。 专业信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中国古籍整理与古典文献学全面系统知识,能在教育、文化、出版部门从事古籍整理、传统文化方面的实际工作、古典文献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文献学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古籍整理和中国古典文献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古籍整理、古典文献学的基本理论; ◆了解我国关于古籍整理及编辑出版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汉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具有较强的古籍整理能力和古典文献修养,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并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初步科研能力; ◆掌握中文文献资料的查询手段。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中国古典文献学、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科工具书使用、古代要籍解题、出土文献概论、古代文化概论、古文献学史、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等。 实践教学:包括教学实习、论文写作等,一般安排6周左右。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相近专业:汉语言文学、编辑出版学。 原专业名:古典文献、语言学。 就业数据

谈地方文献资源建设

谈地方文献资源建设 一般人都认为,地方文献资源在馆藏体系中所占份额较少,因而工作强度和相应的投入容易分担和承受;地方文献资源一般为馆藏所独有,可以为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建设提供独具特色的馆藏文献的支持和保证。基于这种认识的决策,按照传统图书馆工作的观念和思维定势来解释,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但如果再进一步深入分析和研究,就会发现这种认识和理解并未接触到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实质内容,有一定的片面性,容易误导地方文献资源利用与整合,影响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正常进行。 1、对地方文献的理解上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1) 地方文献是一个包含内容相当丰富的概念。有静态的印本书形式的文献,有在民间口耳相传的说唱艺术,也有现代社会的音频、视频、缩微文献。图书馆馆藏体系中较重视静态书本形式的文献的收藏,此外还有零次文献、灰色文献等。流散于社会的零散文献,具有相当的收藏难度,管理起来困难极大。地方文献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或政府机关中广泛存在。地方文献的内容包罗万象。天、地、人、事、物,凡是人类认知的社会存在,都有可能以某一区域的特征表现出来,从而构成地方文献的形式内容特征。一篇论文形式的文献,或一本图书或一盘VCD,可能其中仅有一小部分符合某一区域特征的属性,因此可以深入到目次级或文献全文范围来选择和确定地方文献。

2、地方文献的收藏性。图书馆具有收藏文献的特性。图书馆收藏较好,但利用率并不算高的馆藏集合中包括地方文献。据统计,1949年以后专门研究地方文献的学术论文达500多篇。研究的主题,大多集中在如何收藏利用好地方文献。收藏是第一目的,利用是从属于收藏的。可能有些人不能接受这一观点,认为在地方文献的研究开发上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就是为了利用,这与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实际是有些脱节的。其实各馆在地方文献收藏上或多或少都有着独占资源,强化馆藏价值的收藏目的。普通文献你有我有,大家都有,作为基本收藏支持图书馆一般借阅服务就达到目的了。地方文献等特色收藏则不同,这是各馆藏品的精华部分,是区别不同图书馆馆藏价值的重要评估标准因素。在书本位、藏本位观念还远未清除出图书馆馆员意识的大环境中,地方文献的保存收藏的特征普遍得到各馆的强调和重视,在地方文献的利用服务上,往往冠之为研究读者服务名义,较普通文献的服务增加一些限制性要求,无形中将大量浏览借阅的普通读者拒之门外,这从某一侧面,说明了地方文献的收藏性以及各馆为实践地方文献的收藏性原则所做出的制度上或服务上地努力。各馆为避免自己的特色馆藏或独有资源不被轻易地移植和流失,也必须采取一些保护收藏、甄别使用的制度,这在客观上也强化了地方文献的收藏特征。 3、地方文献需求的多样性。凡在内容或形式上涉及区域特征的文献,无论实物、图书、多媒体等均可纳入地方文献收藏和研

浅谈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思考

浅谈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思考 在现代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更好的发挥公共图书馆应有的职能作用,必须大力加强馆藏资源建设,壮大馆藏总量,丰富馆藏资源,同时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整合。 标签:图书馆文献资源资源建设 文献资源是人类知识信息的载体,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的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在实践活动中的经验和总结。文献资源建设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的图书馆及其他文献情报机构对文献资源进行有计划的积累和合理布局,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需要的全部活动,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是图书馆基础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馆藏文献资料的品种、数量和质量反映一个图书馆工作的规模与水平,公共图书馆作为本地区文献资源的中心,对于文献资源建设的要求是无限的,这过程是让无数图书馆馆员为之而努力奋斗和研究的课题。 一、确立正确的文献资源建设的工作指导思想 公共图书馆是国家扶持兴办的综合性图书馆,是代表一个国家的文化、科技的振兴的标志,是发展文化事业、促进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是传播人类优秀科技文化成果和馆际互借的信息中心。是乡镇图书馆馆藏中心和图书下乡协调中转站。 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質量高低决定了对读者服务工作的优劣。因此,做好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应该先确定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这是做好这项工作的行动指南。 二、建立科学的文献资源体系 1.基础文献收藏 基础藏书是文献资源体系之中的主体,它是按照地方图书馆的性质、方针、任务来设计组建的,它具有综合性和地方性的特点。主要是为本地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学研究、教育发展等需要提供文献资源保证。它的建设必须符合本馆任务的开展和服务对象对文献的需要。还要注意文献资源的学科结构、文种结构、载体结构、时间结构、形态结构等。它应由重点文献、一般文献、地方文献等部分构成。 重点文献是馆藏范围中核心部分的主体部分,反映馆藏的发展方向,体现馆藏体系的特色。是根据本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重要科研课题及重点科学建设需要所配备的较完整系统的文献资料,特别是研究级文献中不断出现的新理论、

地方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

地方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 摘要地方文献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资源.实现地方文献资源的共 享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根据地方文献工作的现状.对地方文献资源共 建共享的必要性、共建共享方式与步骤进行了阐述.关键词网络环境地方 文献;共建共享中图分类号 25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1008-6072200503 一 006 一 031 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意义与作用 1. 1 共建共享地方文献资 源是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2 年 4 月 22 日,文化 部和财政部共同发文,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全国各地各类型图书馆也纷纷制定了相应的共享工程并开始实施,如湖北 省文化厅、财政厅联合实施的文化创新工程—湖北共享工程,根据本省文 化信息资源建设的需求,将重点补充地方特色资源,对湖北文化信息资源 进行整合,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地方文献作为我国文献资源不可 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共享工程的主要内容.1.2 共建共享地方文 献资源是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 全国出现了修志热, 20 世纪 90 年代后,各地政府又大力开发地方旅游资源,使得大量从事地 方史和地方资源研究的人员涌入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的利用达到极致, 地方文献资政、励志、存史的重要价值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虽然我国 地方文献建设工作近几年来发展快速,编制了大量地方文献书目、索引、

文摘、题录、手册、年鉴、图集等,建设了一大批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和 全文数据库,但由于网络环境下的各种变革,传统的地方文献建设与服务 模式已难以满足网络时代读者和用户的需要,因此,地方文献资源的共建 共享的实现是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因素.1.3 共建共享是解 决当前地方文献工作所存在问题的主要途经长期以来,地方文献不仅被文 化部列为公共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且作为其他图书馆的馆藏特色和 服务特色,倍受社会重视.但是,由于缺乏一个全国性的或地区性的图书 馆协作规划,各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建设大多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从而产 生出各种问题,使地方文献的建设与服务工作举步维艰.具体表现为 1 有 的馆对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不够重视,没有制订专门的地方文献建设 工作计划,经费不足,没有开展专门的服务,其结果是地方文献资源缺乏 完整性和系统性;2 地方文献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在地方文献的呈缴制 度上,许多地方还没有明确的法规,有些地方虽然制定了有关法规,但并 没有认真落实, 造成地方文献资源的短缺; 3 在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录入中, 主题标引缺省和不规范现象相当普遍,再者有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对 数据库各字段的定义也只限于基本的著录字段,这些都不利于更全面、更 深入地反映地方文献信息.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已建设的地方文献数据 库也难以入网。 影响了对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1.4 共建共享是保护地方文献遗 产的需要地方文献不同于其它文献,虽然数量大,范围广,种类多,但每 种文献的出版、发行和保存数量较少,许多是孤本,有的属于不再生文献 资源, 如地方民间传说、 拓片、 碑文等, 加之传播范围和传播渠道的限制,

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与共享

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与共享 □别立谦肖珑朱强姚晓霞 / 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 100871 摘要:文章依据CALIS管理中心在全国高校范围内所做的调查,阐述高校图书馆在自建数字资源方面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介绍自建资源共享以及CALIS特色库的建设情况,最后以北大图书馆为例,说明单馆开展自建数据库的整体构架和考虑。文章旨在总结现状,为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化建设,自建数据库,特色资源,存储技术,共建共享 DOI:10.3772/j.issn.1673—2286.2011.02.010 数字资源建设由于对知识和文献的整理、使用、传播、共享、保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受到图书馆界越来越多的重视。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主要包括引进数据库、自建数据库两方面。而在后者当中,各馆特色资源的数字化以及原生数字特色资源的建设尤其重要,并已经逐步成为主流。 本文依据CALIS管理中心在全国高校范围内所做的调查,阐述高校图书馆在自建数字资源方面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介绍自建资源共享以及CALIS特色库的建设情况,最后以北大图书馆为例,说明单馆开展自建数据库的整体构架和考虑。文章旨在总结现状,为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1 高校图书馆自建数字资源工作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各高校图书馆越来越重视自建特色库的工作,除参与CALIS和CADAL项目的数字资源建设外,许多高校基于学科特色、地方特色和馆藏特色自建了许多数字化资源,多表现为对这些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与利用。 2010年CALIS管理中心对全国自建特色数据库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截至2010年6月7日,共有至少107所高校图书馆已建或在建特色数据库300余个。其中,拥有1-3个自建库的高校馆数量居多,占参与调查的高校馆总数的84.11%;自建库的数量达到5个或以上的图书馆有13家,占总量的12.15%,其中4所高校馆的自建库数量超过10个,分别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山西大学图书馆和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 图1 高校自建数字资源数量分布情况(图书馆数量,占总量百分比) 数据库服务方面,提供较为开放的书目服务。300多个自建库中,采用开放书目检索的数据库有213个,采用账号获取原文的数据库有73个,免费获取原文的数据库有146个,部分试听试读的数据库有25个。多数采用其中一种或两种服务方式,此外还有自建库采用iso镜像文件下载、在线视频文件浏览等方式。 数据库内容的访问相对封闭。例如在登录认证方面,采用校内IP登录的有247个,占资源总量的80.72%;含校外IP 登录的有48个,用户名密码登录的有82个,其他访问方式的数据库有37个。少数库采用IP与用户名密码双重登录方式。 数据库数量多,但容量小,规模化不足。在资源总量方面,自建库所含资源数量相差甚大,少则几十条,多则百万余条记录。大多数自建库容量集中在1G到1T之间。300多个自建库中,共有226个自建库给出了容量值。其中,容量1G以下的自建库有33个,1G~1T的自建库有163个,1T以上的自建库有30个。 图2 高校自建数字资源规模分布 在资源类型上,依然以全文、书目文摘、事实数值为主,但其他类型如音视频、图片图像、地图、乐谱、网站、档案、手稿等资源的数量在迅速增长。在参与调查的数据库中,只含有一种资源类型的数据库有154个,含有两种资源类型的数据库有81个,含有三种资源类型的数据库有41个,含有四种资源类型的数据库有22个,含有五种及以上资源类型的数据库有16个。按资源类型统计,含有书目文摘的数据库有176个,含有全文的数据库有207个,含有音视频的数据库有73个,含有事实数值的数据库有59个。 全文占有一定比例。根据调查结果看,全文资源所占比例≥50%的数据库占总量的60%。其中,全文比例≥80%的数据库有167个,全文比例达到100%的数据库有125个,约占40%。在全文比例达到100%的自建库中,有1/4为学位论文、随书光盘、机构库、教参书等较为通用的自建库,学科专业意义上的自建库全文资源的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数据基本遵循了已有的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大多数自建库都有自己的著录标准。遵守CALIS相关标准的数据库占43.78%;遵守DC标准的占23.24%;遵守CNMARC标准的占10.27%;遵守系统数据库要求的占5.95%,自定义的占6.49%。数据库较为开放,多数数据库都有支持标准协议的接口,以支持OAI和OpenURL为主。支持OAI接口的自建库达到总量的50%,支持OpenURL的自建库达到54%。有39个自建库支持两种或以上的接口。 自建库的版权问题有不同程度的解决方案。版权问题解决最好的是毕业生论文,由学生签署授权声明;个别自建库取

从馆藏专业文献利用率看学科文献资源建设

从馆藏专业文献的利用率看学科文献资源建设 摘要:馆藏专业文献的利用与学科文献资源建设密切相关,本文根据馆藏专业文献的利用率来反映学科文献资源建设情况。abstract: the use of professional literature in collec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ubject literature resource construction. the paper reflects the situation of subject literature resource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professional literature in collection. 关键词:馆藏专业文献;利用率;学科文献建设 key words: professional literature in collection;utilization rate;the subject literature resource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186-02 0 引言 学科建设是各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主要标志,是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基础性工作。高校图书馆能否为学科建设提供优质、充足的文献资源服务,已成为高校图书馆的主要工作之一。学科文献是指在学科或专业范围内,图书馆拥有的应用研究和理论研究等方面所需文献资料的收藏量,能够支撑广大师生进行教学、科研,满足他们对本学科专题文献的整体需求。 1 我校馆藏专业文献的构成体系、品种配置

浅谈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思考

浅谈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思考 摘要:在现代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更好的发挥公共图书馆应有的职能作用,必须大力加强馆藏资源建设,壮大馆藏总量,丰富馆藏资源,同时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整合。 关键词:图书馆文献资源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2-00-01 文献资源是人类知识信息的载体,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的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在实践活动中的经验和总结。文献资源建设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的图书馆及其他文献情报机构对文献资源进行有计划的积累和合理布局,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需要的全部活动,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是图书馆基础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馆藏文献资料的品种、数量和质量反映一个图书馆工作的规模与水平,公共图书馆作为本地区文献资源的中心,对于文献资源建设的要求是无限的,这过程是让无数图书馆馆员为之而努力奋斗和研究的课题。 一、确立正确的文献资源建设的工作指导思想 公共图书馆是国家扶持兴办的综合性图书馆,是代表一

个国家的文化、科技的振兴的标志,是发展文化事业、促进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是传播人类优秀科技文化成果和馆际互借的信息中心。是乡镇图书馆馆藏中心和图书下乡协调中转站。 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量高低决定了对读者服务工作的优劣。因此,做好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应该先确定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这是做好这项工作的行动指南。 二、建立科学的文献资源体系 1.基础文献收藏 基础藏书是文献资源体系之中的主体,它是按照地方图书馆的性质、方针、任务来设计组建的,它具有综合性和地方性的特点。主要是为本地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学研究、教育发展等需要提供文献资源保证。它的建设必须符合本馆任务的开展和服务对象对文献的需要。还要注意文献资源的学科结构、文种结构、载体结构、时间结构、形态结构等。它应由重点文献、一般文献、地方文献等部分构成。 重点文献是馆藏范围中核心部分的主体部分,反映馆藏的发展方向,体现馆藏体系的特色。是根据本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重要科研课题及重点科学建设需要所配备的较完整系统的文献资料,特别是研究级文献中不断出现的新理论、新科学、新技术、新流派、新动向的文献更要及时的系统收藏。由于各地图书馆的条件不同,所以应结合原有馆藏

(完整版)信息资源建设题库

信息资源建设题库 一、填空 1、按照出版形式分,印刷型文献分为()()()种类型 2、图书类型()() 3、期刊类型()()()()()()()() 4、特种文献资料包括()()()()()()()七种类型 5、信息资源建设原则种类()()()() 6、图书馆数据库资源建设包括类型()() 7、数字馆藏建设政策模式()()()() 8、信息资源共享政策体系层次()()()() 9、图书采访人员素质要求()()() 10、电子出版物按载体划分为()()()()() 11、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组成()()()() 12、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内容()()() 二、名词解释 13、信息 14、经济资源 15、信息资源 16、文献形信息资源(文献) 17、图书 18、连续性出版物 19、特种文献资料 20、数字化信息资源 21、文献资源建设 22、信息资源建设原则 23、知识经济 24、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规划 25、重点藏书 26、一般藏书 27、国家图书馆 28、公共图书馆 29、高等学校图书馆 30、图书选择标准31、文献交换 32、电子出版物 33、互联网出版 34、书目数据库 35、特色数据库 三、简答 36、信息具有经济资源的一般特征 37、文献级别划分 38、信息资源建设的内涵 39、信息资源建设支撑理论包括 40、现代信息技术发展阶段 41、现代信息技术环境对馆藏信息资源获取方式的影响 42、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 43、只是信息需求对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 44、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环境 45、我国出版发行事业发展的特点 46、国外出版发行状况对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 47、网络书店兴起对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 48、信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发展仓鼠政策 49、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目标的确定 50、数字馆藏建设内容模式 51、馆藏信息资源管理政策 52、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政策意义 53、现代信息资源整体特征与发展趋势 四、论述 54、信息资源建设主要内容 55、信息资源建设的意义 56、信息资源建设基本理论 57、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特点 58、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政策体系 59、当代中国文献采访理论 60、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式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几点思考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几点思考 东南大学图书馆顾建新 2007年12月9日 一、建立核心馆藏,形成馆藏特色 二、增加电子资源的采购比例 三、集团采购既要搭台,又要引导 四、发挥学会作用,加强跨系统的合作 孟芳图书馆 1923年建成。整个建筑造型十分严谨,比例匀称,细部装饰精美,是南京地区最为地道的爱奥尼亚式建筑,现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馆藏为293余万册,中文现刊3200多种,外文现刊906种,各类数据库60种。 电子资源总量达到115.91万册(其中电子图书66.34万册,全文电子期刊49.56万册),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达2.6种万种(其中外文期刊达12000多种)。 设有教育部外国教材中心(建筑、土木及工程力学)和科技查新中心。 其中,电子信息、土木建筑等学科文献收藏最为全面,形成了馆藏特色; 馆藏为293余万册,中文现刊3200多种,外文现刊906种,各类数据库129种。 电子资源总量达到115.91万册(其中电子图书66.34万册,全文电子期刊49.56万册),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达2.6种万种(其中外文期刊达12000多种)。 调整馆藏馆藏发展政策和资源采购策略,明确图书和中文刊侧重为教学服务、满足面上需求,外文期刊侧重为学科建设和科研服务。

设有: 教育部外国教材中心(建筑、土木及工程力学) 教育部科技查新中心 目前,电子信息、土木建筑等学科的文献收藏最为全面,形成了馆藏特色。东南大学IEL和Elsevier Science的使用情况: 连续4年都在前20名的期刊有6种: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Biomaterial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Methodological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 and Practice Automatica 连续3年都在前20名的期刊有8种 Sensors and Actuators A: Physical Engineering Structures 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Fu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Chaos, Solitons, & Fractals 二、增加电子资源的采购力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