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面积及思维导图 作者

平行四边形面积及思维导图 作者
平行四边形面积及思维导图 作者

平行四边形面积及思维导图

作者:孙淑萍

平行四边形面积

教学目标:

1.经历动手操作,讨论,归纳等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2.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并用字母表示,会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3.体验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挑战性,感受公式的确定性,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并能计算。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刀,平行四边形框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1.课件展示公路两侧种植的草坪形状。

2.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3.揭示课题,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

(评析: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引入新课,充分体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这一理念,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为下一步探究知识做了铺垫。)

二、自主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猜想:

平行四边形面积该怎样计算呢?谁来大胆的猜想一下?

2.验证:

请同学们拿出你手中的平行四边形和探究工具,剪一剪,拼一拼,把它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图形,想一想,该怎么办?

(1)生独立思考: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师:想好的同学自己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想办法把手中的平行四边形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图形,不会的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再不会可以咨询老师。

(3)全班研讨:谁愿意代表你们小组说说你是怎样剪拼的。

(学生到展台演示拼摆过程。)

预设:

生:沿高剪开平移拼成一个长方形。

生:过平行四边形的顶点向对边作高,沿高剪开平移拼成一个长方形。

生:平行四边形沿中线对折,过中线的两端点向底边作高,剪开的两个小三角形左右平移,拼成一个长方形。

……

师:(点击课件)刚才同学们是这样剪拼的,有的过一个顶点做一条高,沿高剪开,然后平移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有的沿任一条高剪开,平移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还有的沿中线对折,从折线的起点向底边做高,沿高各剪下一个小三角形,左右平移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3.概括模型:

提问:那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剪拼成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谁来愿意把你的发现说给大家听?

(1)学生自己思考。

(2)小组交流。

(3)全班研讨。

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生:我发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拼成的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是不是象这位同学说的这样呢?我们来看大屏幕。(课件闪动)

谁再来说说?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生说师板书用不同颜色的笔)

师:现在谁想来说说平行四边形面积该怎样计算?(生说师板书)

师:为什么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呢?

生:略。

师小结:看来刚才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4.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

如果我们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怎样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呢?(生说师板书)

s=ah

(评析: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借助学具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己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一过程,学生合作交流,各抒己见,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闪烁着创新的火花,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拓展与应用:

1.试一试:

根据公式说出要求平行四边形面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1)出示例题:现在我们来看这块草坪(点击)它的面积是多少?(得数保留整数)(指名板书,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2)书上试一试:

2.练一练:

(1)口算下列平行四边形面积。(课件显示)

(2)数学书97页练一练1题。

3.判断:

(1)平行四边形面积用底乘与它对应的高。

(2)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是5厘米,它的底越长面积越大。

4.问题讨论:数学书97页。

(评析:练习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近,与创设情境时的疑点联系起来,首尾呼应,浑为一体。既巩固了新学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练习中思维得以发展,创新素质得到锤炼。)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思维导图如下:

多边形的面积思维导图教学设计

多边形的面积思维导图教学设计 设计人:李慧 教学内容:整理《多边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与复习,进一步熟悉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及公式的推导过程,加深对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间关系的理解。 2.利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解决与这些图形有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概括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4.经历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学习整理知识的方法,提高初步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逐步养成梳理知识的习惯。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及推导过程,灵活运用平面图形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沟通面积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领会转化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思维导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谈话:元旦快到了,为了迎接元旦,学校准备用红、白、黄三种颜色的菊花摆成下面的形状, 出示课件: 提出问题: 占地0.1平方米,要计算三部分菊花分别摆多少盆,应该怎么办? 预设:图中有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需要分别计算这三种图形的面积。 导入课题:看来,学会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对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回顾和整理。(板书:多边形的面积) 二、合作探究,自主整理 1、交流整理方法 师:在你们的整理中,用到了哪些方法? 生:文字描述,列表法,图文结合,思维导图,鱼骨法..... 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老师从同学们的作品中选了几组,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合作探究,自主整理 提出学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问题进行整理复习。 课件出示问题: 问题1.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你能先用语言叙述,再用字母来表示吗? 问题2.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问题 3.想一想这些面积公式的推导有怎样的联系呢?用你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来。能整理成知识网络吗? 学生活动:在自主梳理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教师活动:教师巡视,对于知识点整理困难或不完善的小组予以科学指导。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平行四边形面积及思维导图 作者

平行四边形面积及思维导图 作者:孙淑萍 平行四边形面积 教学目标: 1.经历动手操作,讨论,归纳等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2.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并用字母表示,会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3.体验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挑战性,感受公式的确定性,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并能计算。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刀,平行四边形框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1.课件展示公路两侧种植的草坪形状。 2.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3.揭示课题,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 (评析: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引入新课,充分体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这一理念,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为下一步探究知识做了铺垫。) 二、自主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猜想: 平行四边形面积该怎样计算呢?谁来大胆的猜想一下? 2.验证: 请同学们拿出你手中的平行四边形和探究工具,剪一剪,拼一拼,把它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图形,想一想,该怎么办? (1)生独立思考: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师:想好的同学自己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想办法把手中的平行四边形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图形,不会的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再不会可以咨询老师。 (3)全班研讨:谁愿意代表你们小组说说你是怎样剪拼的。

(学生到展台演示拼摆过程。) 预设: 生:沿高剪开平移拼成一个长方形。 生:过平行四边形的顶点向对边作高,沿高剪开平移拼成一个长方形。 生:平行四边形沿中线对折,过中线的两端点向底边作高,剪开的两个小三角形左右平移,拼成一个长方形。 …… 师:(点击课件)刚才同学们是这样剪拼的,有的过一个顶点做一条高,沿高剪开,然后平移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有的沿任一条高剪开,平移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还有的沿中线对折,从折线的起点向底边做高,沿高各剪下一个小三角形,左右平移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3.概括模型: 提问:那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剪拼成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谁来愿意把你的发现说给大家听? (1)学生自己思考。 (2)小组交流。 (3)全班研讨。 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生:我发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拼成的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是不是象这位同学说的这样呢?我们来看大屏幕。(课件闪动) 谁再来说说?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生说师板书用不同颜色的笔)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优秀教案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西师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复习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复习中沟通本单元各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对面积计算公式的掌握水平。 2.通过复习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养成积极参与整理复习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各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有关规则图形面积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题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磁卡片,边贴边问:“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生:会。再问:你们会算他们的面积吗?用什么来计算的?请举手来回答。请学生回答,随机板书公式里关键的信息。 2.谈话:同学们这些图形都是规则的多边形,这节课就来复习下这些规则的多边形的面积计算。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复习旧知 1.出示课件,提问:你知道我们这学期学习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它们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2.请学生用图片演示面积的推导过程,出示课件展开思维导图或展示面积公式 3.齐读面积公式 三、知识闯关 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五个类型的知识闯关,接下来让我们赶快开始吧! (一)我会计算 出示我会计算,请同学们观察两个图形,思考如何求它们的面积;组织学生拿出题单,先独立完成,然后教师巡视拍照上传答案,组织学生订正答案。 (二)我会判断 出示判断题,组织学生读题,判断,并说明理由。 (三)我会选择 出示选择题,组织学生在题单中找到对应的选择题,先独立完成,然后教师巡视拍照上传答案,交流订正答案。 (四)我会填空 出示填空题,组织学生在题单中找到对应的填空题,先独立完成,然后教师巡视拍照上传答案,交流订正答案。 (五)生活应用 出示生活应用1,组织学生齐读题意,让学生勾出关键的信息和问题,思考解题的思路,点名交流思路,出示思路,再让学生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检查拍照上传答案,全班订正答案。 出示生活应用2,组织学生齐读题意,让学生勾出关键的信息和问题,思考解题的思路,点名交流思路,出示思路,再让学生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检查拍照上传答案,全班订正答案。

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

多边形的面积 课题多边形的面积—整 理和复习 课程数学课时一课时 备课时间12月授课时间12.20 授课者符华蓉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并巩固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运用公式进行面积的计算。掌握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之间的联 系,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2、巩固利用分割、填补等方法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 3、通过对平面图形面积公式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强化学生转 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善知识结构体系。 难点: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建构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1.导入:想一想我们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请同学们将它们的字母公式写出来。 2.我们应该复习哪些东西呢? 学生自由发言,说出各个图形的面积公式,并回顾本单元所学的知识。(通过家庭作业,学生已经用 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 二、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1.回顾公式的推导过程。 (l)提问: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分别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请在小组内交流下,并思考:这 几个面积公式在推导的过程中分别用了什么方法?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让学生选择一个图形的面积公式说一说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分别用多媒体展示。 (2)沟通公式间的联系,完善知识体系。 质疑:在小学阶段,我们为什么首先学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让学生说一说: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都是在长方形面积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 式又是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 引导:在推导图形的面积公式时将这些图形变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进行研究。 总结:转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在这些面积修改意见 利用思维导图,让学生自己来说说 面积推导过程学生自己来说说,然后就马上就进入练习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名师复习教案

《多边形的面积》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计算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回顾梳理本单元知识,能用思维导图清晰的整理单元知识网络,并熟练运用本单元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经历单元复习过程,熟练掌握单元知识的同时,再次感受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以及转化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本单元所学的面积公式,理解计算公式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难点:灵活运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四、配套资源: 《多边形的面积》ppt课件 《多边形的面积》单元小测、《多边形的面积》专项突破 五、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课前,教师发给学生如下复习资料,学生独立完成: (二)课堂设计 1.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师:我们在这个单元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引导有序回忆概念。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对“多边形的面积”进行整理和复习。 【设计意图:以一组简单并且特征明显的数为线索,让学生重现已有的概念,不仅能抓住要领,而且能提高复习的效率,为接下来建构知识网络做好准备。】 2.知识梳理,整体回顾 (1)比较图形的面积。 师:下面哪些图形的面积与图①一样大?为什么? 师:同学们说的很清晰。我们利用这样的分割、移补后,图形的面积是没有改变的。这就是数学上的“出入相补”原理。 出示课件: (2)认识底和高 师:屏幕上的这些图形都不陌生,你能按要求画出它们的高吗? 师:用三角尺画图形的高,需要先确定什么?(确定图形中的某个顶点或图形边上的某个点) 师:接着该怎样画呢?(接着,思考如何用三角尺画出底上的垂直线段,其中一条直角边过图形中确定好的某个点,另一条直角边和图形的底重合。最后画出图形的高) 注意:画高时要用虚线,关注底和高的对应关系。 出示课件:

第6讲 多边形的面积(学生版)人教版

第6讲多边形的面积一、思维导图 公式推导: 公式运用 公式转化:S=ah a=S÷h h=S÷a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公式推导: 公式运用 公式转化:S= ah ÷ 2 a=2S÷ h h=2S ÷ a 转 化 转化 转化 公式推导: 公式运用 公式转化:S=ah a=S÷h h=S÷a 平行四边形 梯形 公式推导: 公式运用 公式转化:S=(a+b)h÷2 h=2 S÷ ( a +b) (a + b )=2S ÷ h 转 化 转化 转化 公式推导: 公式运用 公式转化: S = ah a=S÷h h=S÷a 平行四边形 组合图形: 转化 要有转化、切补思想 二、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平行四边形面积 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

知识点二:三角形的面积 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拼成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用字母表示为:S=ah÷2 知识点三:梯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用字母表示为:S=(a+b)h÷2 上底 下底b 知识点四:组合图形的面积 1. 组合图形面积的求法:把组合图形分割或者拼凑成已学过的简单图形,再算这些简单图形的面积的和,就是组合图形的面积。 2.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求法:数方格的方法进行估算;把不规则的图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进行估算。 三、精讲精练 考点一:平行四边形面积 案例分析 【例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5cm2,底是9cm,这条底边上的高是cm. 举一反三 1.一块平行四边形草坪的底是32m,高是15m,扩建后,底比原来增加了8m,高比原来增加了3m.扩建后的草坪面积比原来增加了m2. 2.(2019秋?广饶县期末)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3分米,高是70厘米,面积是平方分米.3.(2019秋?惠城区校级期末)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60dm2,底是5dm,这条底边对应的高是dm.

多边形面积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册教材承担着让学生学会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的任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已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为长方形,并分析长方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再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出平行然后通过实例验证,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公式。同时也有利于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做准备。由此可见,本节课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扎实其几何知识学习的重要环节。 三角形面积是学生充分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以及掌握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其推导方法与平行四边形面处。同时本课也是学习梯形、组合图形面积的基础,在实际生活中这部分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所以本课内容的学习是很重要的。 梯形面积是在学习了平形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既发展了空间观念,又培养了知识解几何部分知识奠定了基础,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探索能力,合作意识与生活家余音绕会主动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组合图形面积是在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这五个基本图形的面积公式学习之后,进行的一种由形象到念是将组合图形转化为基本图形进行计算,需要发散学生的思维,会分析图形的构成,能够正确分析图形的隐含数据条件,鼓励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说明:将主题单元规划的思维导图导出为jpeg文件后,粘贴在这里;如果提交到平台,则需要使用图片导学员教师远程研修手册》。)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知识回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字母公式: S=ah 推导公式:平行四边形的底=面积÷高字母公式:a=S÷h 平行四边形的高=面积÷底字母公式:h=S÷a 【典题解析】 例1、一块平行四边形钢板,底8.5m,高6m,它的面积是多少?如果每平方米的钢板重38千克,这块钢板重多少千克? 例2、有一块平行四边形草地,底长25m,高是底的一半。如果每平方米的草可供3只羊吃一天,这块草地可供多少只羊吃一天? 【随堂练习】 1、我会填。 (1)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形四边形的底(),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用字母表示是()。 (2)0.85公顷=()平方米 0.56平方千米=()公顷 86000平方米=()公顷 9.28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我会计算下面各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底=2.5cm,高=3.2cm。(2)底=6.4dm,高=7.5dm。

3、我会计算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4、我会填表。 底 高 平行四边形面积 7cm 5.2cm 9.8dm 117.6dm 2 20.2m 505m 2 5、我会用。 1)、一块平行四边地,底长150m,高80m,这块地有多少公顷?在这块地里共收小麦7680千克,平均每公顷收小麦多少千克? 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78cm (如图),以CD 为底时,它的高是18cm ,又BC 是24cm ,求它的面积。 A D B 24 C 11.5dm 15dm 2cm 2.6cm 18

初二数学第四章知识点初二数学第四章思维导图

初二数学第四章知识点初二数学第四章思维导图 一、四边形的相关概念 1、四边形 在同一平面内,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 2、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3、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外角和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四边形的外角和定理: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推论: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6、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多边形的对角线共有条。从n边形 的一个顶点出发能引(n-3)条对角线,将n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 二、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2)平行四边形相邻的角互补,对角相等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4)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

常用点:(1)若一直线过平行四边形两对角线的交点,则这条直线被一组对边截下的线段的中点是对角线的交点,并且这条直线二等分此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5、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S平行四边形=底边长高=ah 三、矩形 1、矩形的定义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矩形的性质 (1)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2)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3)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公式大全-思维导图

上次和孩子一起做了小学数学几何图形的思维导图,今天把这个导图彻底完善了下,把所有的计算公式都加进去了,整个导图画下来,等于把这些几何图形知识全部复习了一遍,同时找到不同几何图形之间的关联,加深了孩子的记忆。里面还有些图形孩子目前还没学到,我在填充的时候,着重给孩子讲解了公式的由来,实在讲不出来的,就直接写上公式了,等于给孩子预习,也方便孩子以后的复习。下面直接上图。 一、基本图形 在认识线和角的基础上,主要回顾了计量单位以及换算。 线段的长度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1米=1000毫米 角的计量单位:(°) 二、平面图形

平面图形在认识三角形、四边形、圆的基础上,主要是回顾计量单位、周长、面积计算公式,还有些图形对应的性质。 面积的计量单位: 1、周长: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周长的计量单位和换算和线段一样 2、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面积的计量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长方形: 周长:长方形周长=(长+宽)× 2 面积: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 正方形周长= 边长× 4 正方形面积= 边长×边长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孩子都记得比较熟悉,所以直接列出来。 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四条边相加,但对边相等,所以只要是两条边相加×2就可以了。 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通过剪切和平移,转化成一个长方形来计算,最后演变结果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即:S=ah 梯形: 周长比较好计算,四边相加即可。 梯形的面积演变过程,因为两个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以梯形的面积就是: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即:S=(a+b)h÷2 三角形的性质: 1、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2、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直角或最多只有一个钝角 在写三角形的面积的时候,孩子清楚,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方形,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就是:三角形面积=底×高÷2。即:S=ah÷2 在演变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时候,最好是给孩子画图或者折纸的方式进行,这样会比较直观,孩子也容易理解。 圆: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教材解析

第六单元《多边形面积》教材解析 一、教材介绍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图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它们是进一步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到这一单元结束,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已经基本结束。 组合图形的面积安排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之后学习,学生在进行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过程中,要把一个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进行计算,可以巩固学生对各种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和面积公式的运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是此次最新教材新增的内容,教材从现实生活中(一片树叶)抽象出数学问题(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之后,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用面积单位估计面积,或看成某个简单图形用公式计算面积)予以解决,这是应用意识的含义之一;同时渗透估算思想,培养估算意识;在教学中,还要注意体现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形成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编排特点

1.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材以图形内在联系为线索,以未知向已知转化为基本方法开展学习。安排顺序: 2.体现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 各类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均采用让学生动手实验,先将图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再通过合作学习探索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联系,发现新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一个过程。同时按照学习的先后顺序,探索的要求逐步提高。 教材在编排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中,增加了一个小组讨论活动:观察原来的平行四边形和转化后的长方形,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哪些等量关系?这是推导面积公式的关键,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材这里适时给出了相应的引导,帮助学生思考。在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中,分别增加了转化过程的示意图,帮助学生更好地探究和推导面积公式。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渗透估测意识、策略。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教案

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组合图形的面积四个部分。它们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图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以未知向已知转化为基本方法开展学习的。这是进一步学习圆的面积和立体图形的表面积的基础。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安排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之后,也是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让学生把不规则的平面图形转化为规则的平面图形来计算,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并巩固了学生对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的认识及面积计算,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对空间观念和直观几何已有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在学习本单元之前,他们在生活中积累了有关图形认识和图形测量的经验,再加上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为此,学习本单元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数、剪、拼、摆等操作活动中,完成对新知的构建。所以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在操作中学习新知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既要做好引导,又要注意不要包办代替,一定要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操作,切忌由教师带着做。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为接下来学习圆的面积作好铺垫。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相应图形的面积;了解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数学思考:在推理公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应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经历计算公式的过程。 问题解决:能用有关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思考、比较、推理和概况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课时安排:9课时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课时 2.三角形的面积……………………………2课时 3.梯形的面积………………………………2课时 4.组合图形的面积…………………………2课时 5.整理和复习………………………………1课时 1

《多边形的面积》复习教案

《多边形的面积》名师教案 一、复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2014版)五年级上册第86~105页。 二、复习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回顾梳理本单元知识,能用思维导图清晰的整理单元知识网络,并熟练运用本单元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单元复习过程,熟练掌握单元知识的同时,再次感受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以及转化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 三、复习重、难点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灵活运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四、配套资源 《多边形的面积复习课》名师课件 五、复习设计 (一)课前作业 复习课本P86——P105,思考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你认为学习本单元的关键在哪里?对本单元知识进行知识梳理,形成知识导图。 【设计意图:学生课前自主复习,培养自主复习的意识,提高自主复习并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 (二)课堂设计 1.知识梳理。 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展示不同方法。 方法(一)挖的方法(长方形减去梯形)

长方形面积=12×10=120(cm2) 梯形的面积=(6+12)×(10-5)÷2 =18×5÷2 =45(cm2) 组合图形的面积=120-45=75(cm2) 方法(二)分的方法1(三角形加上梯形) 三角形的面积=10×(12-6)÷2 =10×6÷2 =30(cm2) 梯形的面积=(6+12)×5÷2 =18×5÷2 =45(cm2) 组合图形的面积=30+45=75(cm2) 方法(二)分的方法2(上长方形加上梯形)长方形的面积=6×5=30(cm2) 梯形的面积=(5+10)×(12-6)÷2 =15×6÷2

平行四边形思维导图

平行四边形与多边形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主题单元标题平行四边形与多边形 作者姓名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在□内打2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口其他(请列出):□语文 □美术口生物□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口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适用年级七年级 所需时间共计8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平行四边形与多边形”主题单元结构包括“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特殊平行 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简单应用”三部分,这样安排的目的 主要是,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比较熟悉,而身边的平行四边形也很多,这样容易让学生很快探索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利于下面的学习。然后利用多媒体和模型,逐渐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进行变形,逐渐变成菱形、矩形、正方形,这样就能让学生知道后面这些特殊图形仍然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只是产生一定的小变化,只要找到变化之处,就是新的知识,从而,将这些内容紧密联系,层层递进,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展示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对于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

角和的学习安排,主要是学生已经有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学习基础,由此设计了这节内容, 让学生去探索,方便后面课题的学习。专题三的简单应用学以致用的一个环节,平面图形的密铺会用到三角形及多边形的内角和,而且学生可以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应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思维能力。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说明:将主题单元规划的思维导图导岀为jpeg文件后,粘贴在这里) 平行四边形和多边形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 1、掌握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的概念,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2、掌握平行四边形及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a. 科■?_ X Jhi mi ■石! ■4*1 r-W> ] ni J?i - l-lMfr ■ m冷亠1 W? A 1 HJft-ditB T ntiu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