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新城规划

珠江新城规划

珠江新城规划是广州市城市发展的战略部署,旨在打造广州的中心商务区和世界级城市。珠江新城规划从空间布局、交通规划、建筑设计等多个方面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在空间布局方面,珠江新城规划注重将珠江的景观资源和城市功能有机结合起来。新城的规划区域由南岸珠江片区、海珠湖公园、小河及其两岸的居住区和商务区构成。同时,规划中还包括了南沙岛建设,以扩大区域的发展空间。

在交通规划方面, 新城规划了一系列交通设施,包括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等,以提高地区的交通流动性。此外,规划中还包括了规范的步行、自行车道网络,以鼓励居民和游客采用更环保的交通方式。

在建筑设计方面,珠江新城规划强调了低碳环保和多功能的建筑设计理念。新城将建设多座高层建筑和现代化的办公楼,以满足商务和办公的需求。同时,规划中还包括了公园、广场、文化设施等公共区域,以提供更丰富的休闲娱乐场所和文化交流的空间。

珠江新城规划的实施对广州市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新城的建设将提升广州市的城市形象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来此投资和定居。另一方面,新城规划注重可持续发展,推动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有助于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珠江新城规划是广州市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它的实施将提升广州市的城市形象和影响力,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新城的规划设计也融入了环境保护和低碳建筑设计理念,有助于推动城市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高德置地广场项目分析及区位经济分析

高德置地广场项目分析及区位经济分析一.项目分析: 1.项目概况: (1)广州高德置地广场是高德置地集团开发的一个超大型商业地产项目,集团成立于1995年,是中国一流的的商业地产开发商及营运商。公司现正运营的商业项目面积达50万㎡,写字楼项目面积约32万平方米,整体开发的项目超过160 万㎡。 高德置地广场总建筑面积9 2万平方米,包括国际级的购物中心、超甲级写字楼,超五星级酒店和国内顶级的酒店式公寓。 ◆珠江新城最大的综合性商业项目,全亚洲唯一的上百间复式店铺汇聚的商场。四通八达的交通和中央商务区的吸引力带来庞大的消费群。 ◆超五星级酒店由管理中东迪拜帆船酒店的朱美拉酒店管理公司负责设计、管理和营运。 ◆超甲级写字楼有国内最先进的智能化设施和最高速的电梯,还有独创的国际CE0会所,目前已有美国通用电气、瑞士迅达电梯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

◆国内顶级的朱美拉公寓有最完备的生活、休闲设施和最舒适、尊贵的酒店式服务。 (2)该项目作为城市地标性的综合商业建筑群,规划有22万平米购物中心parkside,分春、夏、中、秋、冬五个主题空间;33万平米甲级写字楼,分A、B、C、D、E、F、H、I共八座塔楼;3.8万平米JUMEIRAH GUANGZHOU HOTEL;8万平米高德公寓;15.7万平米服务式公寓。 高德置地广场有春、夏、中、秋、冬、高德公寓六个项目,其中冬项目为在建项目。 ——春, 代表清新与潮流——夏,代表阳光与活力——秋,代表成熟与魅力——冬,代表浪漫与品味

2.项目位置 高德置地广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CBD新城市中轴线上,东起华夏路,西至兴国路,南临花城大道,横贯中央绿核广场和轻轨双塔站出口,在花城大道上横跨1公里。 项目东接地铁三号线、五号线交汇站珠江新城站,西靠地铁五号线猎德站,在高德置地广场一期设有大型公交站场,东西向交通动脉以花城大道贯穿,交通四通八达。

自动售货机

第1章绪论 1.1 自动售货机的理论背景与实际意义 自动售货机是一种全新的商业零售形式,20世纪70年代自日本和欧美发展起来。它又被称为24小时营业的微型超市。在日本,70%的罐装饮料是通过自动售货机售出的;全球著名饮料商可口可乐公司在全世界就布有50万台饮料自动售货机。 在中国,自动售货机1999年开始进人中国市场.如今,在机场、地铁、商场、公园等客流较大的场所,已不难发现自动售货机的身影。 从自动售货机的发展趋势来看,它的出现是由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构造向技术密集型社会转变的产物。大量生产、大量消费以及消费模式和销售环境的变化,要求出现新的流通渠道;而相对的超市、百货购物中心等新的流通渠道的产生,人工费用也不断上升;再加上场地的局限性以及购物的便利性等这些因素的制约,无人自动售货机作为一种必须的机器便应运而生了 它的售货领域非常广泛,是发达国家商品零售的一种主要方式。近几年,自动售货机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但由于售货机分布零散、范围广阔的特点,自动售货机在为消费者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经营者在监控、管理、维护等方面带来很大的不便。目前售货机运行的各种情况都需要由人工判断,包括缺货、缺零钱、币箱已满、售货机机械故障等,经营者普遍采用人工定时巡回视察的管理办法,既费时费力,又无法及时准确获取自动售货机状态报告,给经营者增加了管理成本和难度,也有可能给消费者的正常消费造成不便。 本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可以使自动售货机的经营者可以根据网络统计的销售状况进行商品销售状况分析,预测商品的销售走势,确定合理的采购和配送策略,以期获得最高的投资回报率。同时售货机的一些故障信息和警报信息可以实时的传送到相应运营人员,从而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并解决问题。 1.2 自动售货机的主要内容 1、本次自动售货机可以投入1元、5元、10元。 2、自动售货机贩卖的饮料共有3种,分别为汽水、花茶、咖啡。如果顾客投入的币值

天河区三旧改造规划文本

目录 一、规划背景与改造范围 (1) (一)规划背景 (1) (二)编制依据 (2) (三)改造范围 (3) (四)规划期限 (3) 二、改造指导思想与原则 (4) (一)指导思想 (4) (二)改造原则 (4) 三、改造目标与改造方向选择 (6) (一)改造目标 (6) (二)改造方向选择 (6) 四、改造规模调控 (8) (一)城市发展目标保障 (8) (二)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 (9) (三)政策机遇导向 (10) 五、改造功能引导 (12) (一)功能分区 (12) (二)功能分类 (13) 六、改造分类引导 (16) 七、改造强度引导 (18) (一)强度控制依据 (18) (二)强度分区划定 (18) (三)强度分类控制 (20) 八、改造时序引导 (23) (一)时序安排原则 (23) (二)改造计划 (23) 九、分区引导 (26) (一)中央商务提升区 (26) (二)科教文化配套区 (35) (三)高唐高科技产业升级区 (42) (四)文体休闲综合居住区 (48) (五)北部生态控制区 (56) 十、实施保障 (60)

(一)组织计划安排 (60) (二)规划设计引导 (60) (三)土地政策支持 (61) (四)资金政策支持 (61) (五)制度创新保障 (62) 十一、改造实施效果 (64) (一)经济影响分析 (64) (二)社会影响分析 (65) (三)环境影响分析 (66) 附表 (68) 附件:现状调研报告 图纸目录 (1)区位图 (2)改造项目分布图 (3)现状分析图 (4)土地利用现状图 (5)改造模式图 (6)功能指引图 (7)强度指引图 (8)改造时序图

广州 新城建 优秀案例

广州新城建优秀案例 摘要: 一、引言 二、广州新城建的背景与意义 三、广州新城建的优秀案例 1.案例一:琶洲新区 2.案例二:珠江新城 3.案例三:南沙新区 四、广州新城建的成果与启示 五、结论 正文: 一、引言 广州,作为我国南方的大城市,一直在城市建设方面走在前列。近年来,广州的新城建项目在推动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品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介绍广州新城建的优秀案例,并分析其成果与启示。 二、广州新城建的背景与意义 广州新城建是在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指导下,结合广州市实际情况进行的城市建设。其主要目的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新城建项目对于广州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广州新城建的优秀案例 1.案例一:琶洲新区

琶洲新区作为广州新城建的代表之一,成功地将原来的琶洲岛打造成为一个集商业、金融、文化、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区。琶洲新区的建设为广州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极,也为琶洲岛上的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2.案例二:珠江新城 珠江新城是广州新城建的又一成功案例。这里原来是广州市的旧城区,经过新城建项目的改造,现已发展成为广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珠江新城的建设提升了广州市区的整体形象,为广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案例三:南沙新区 南沙新区是广州市近年来重点发展的新城区域。南沙新区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同时积极发展科技创新、教育培训等高端产业。南沙新区的建设为广州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广州新城建的成果与启示 广州新城建项目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不仅优化了城市空间布局,提升了城市品质,还为广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广州新城建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一是要注重规划先行,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布局;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问题,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三是要注重产业发展,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 五、结论 广州新城建项目的成功实施,为我国其他城市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广州珠江新城策划检讨及其图片

广州市新城市中心——珠江新城规划检讨(文本) 编制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规划面积:6.19平方公里 居住人口:7.3万人 完成年份:1999年 项目概况 珠江新城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地处城市旧城大组团与东翼组团交汇处,用地面积约6.19平方公里。为未来的广州新城市中心,预计全区居住人口7.3万人,就业岗位6.16万个。 地区发展策略检讨结论 (1)全市写字楼过剩 广州市商务用地供应失控,办公设施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写字楼开发缺少动力,目前的市场需求难以在短期内维持一个强大而集中的商务中心区。 (2)城市土地政策 供过于求的土地市场、旧城区见缝插针的旧城改建既破坏了名城风貌,又分散了有限的市场需求。大量廉价的村留用地扰乱市场,土地市场的不公平竞争,影响土地市场的良性发育,削弱了政府利用土地调控房地产市场的能力,迟滞了新区开发。 (3)加强地区战略研究 在充分考虑城市新中轴线南延尚有大量区位良好的用地储备的前提下,未来20年里,在目前城市建成区及正在开发的新区范围内,全市商务办公建筑总体规模应该控制在1100万平方米左右,而天河中心区与珠江新城商务办公建筑应在600万平方米左右,那么,珠江新城商务办公建筑应控制在300-400万平方米左右。

在分析广州市城市发展的趋势、需要与可能的前提下,提出了广州市21世纪中央商务区(GCBD21st)的空间结构概念: 以体育中心四周及珠江新城商务办公区为硬核(Hard Core),以天河中心区和东风路、环市东路沿线地区为核心缘(Core Fringe),以城市新中轴线南延地区为发展用储备,以广州大道、天河东路(江海大道)为内部交通轴的CBD地区。 这样一个商务办公建筑规模和CBD结构目标的设定与广州力争成为区域级国际性城市的目标相衬,又足以支持区域级国际性城市对商务办公设施的需求。相应,珠江新城功能定位如下: 作为广州市21世纪城市中央商务区(GCBD21)硬核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发展成为集国际金融、贸易、商业、会展、文娱、外事、行政和居住等城市一级功能设施,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基地。 3个递进的开发战略 战略一:以房地产开发作为主要动力,待市场需求上来以后,再加以开发。 战略二:仍然以房地产开发作为主要动力,但是加强全市土地供给控制,回收已经批出但开发商无力推动的商务办公用地,将未来全市的商务办公用地供应都集中放在城市中央商务区(GCBD21)范围内,促成开发的集约和聚集效应。 战略三:在集约房地产开发的前提下,将若干政府性的开发项目也集中放在城市中央商务区(GCBD21)范围内,为城市的整体利益放弃一部分土地收益,形成更大范围的集约开发,而且将重心放在城市中心商务区(GCBD21)范围内,为城市的整体放弃一部分土地收益,形成更大范围的集约开发,而且将重心放在珠江新城范围内,力保迅速形成CBD面貌,在珠江三角洲新一轮城市发展竞争中再创新优势。 控制性详细规划检讨 ①城市设计研究 在尊重现行规划以及管理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城市设计研究弥补原珠江新城规划对城市建筑群体三维空间关系重视不足的问题。试图通过建立珠江新城的整体空间架构,从调整土地使用、改进道路交通规划、优化建筑和空间布局、改善生态环境等几个方面入手,促进区域开发、提高空间质量、加强该区域的城市特色,提出建筑设计、景观环境、

广州未来十年发展看琶洲

广州未来十年发展看琶洲 羊城晚报讯记者田恩祥、通讯员史伟宗报道:“珠江新城已经基本建成,未来十年,我们要把城市建设的重心转移到推动琶洲地区开发建设上来。”30日上午,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市委副书记、市长万庆良到琶洲地区调研并召开琶洲开发建设现场会。张广宁强调,琶洲开发建设要进一步细化功能定位,更加突出国际会展功能、总部经济功能和旅游文化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商贸中心门户区、世界文化名城示范区、产业高端发展提升区,把琶洲打造成广州下一个十年率先加快转型升级的新名片。 规划:容积率不能高于珠江新城 “过去十年,我们集中精力开发建设珠江新城,现在珠江新城已经基本建成,未来十年,我们要把城市建设的重心转移到推动琶洲地区开发建设上来,集中资源和精力全力推进。”张广宁说,目前,琶洲地区开发建设规划已经基本成熟成型,接下来要集中精力推进实施。 张广宁强调,要控制好整个琶洲地区的容积率,不能高于珠江新城的容积率;严格控制琶洲滨水天际轮廓线界面,保护好滨水城市景观。支持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四期建设,巩固“中国第一展”的地位;要结合各个不同地段的规划定位,建设好学校、医院、变电站、社区中心等公共配套设施;重点搞好地下综合管沟的规划建设,大力发展地下交通、地下停车场,利用地下空间发展商业、文化娱乐等;用空中连廊将各大功能建筑有机地联接起来,实现地上、地下“立体式”发展。 定位:大方向是发展现代服务业 “珠江新城的定位非常明确,就是金融区,员村地区就是金融延伸区,琶洲功能定位的大方向是发展现代服务业。” 张广宁指出,琶洲开发建设,要更加突出国际会展功能、总部经济功能和旅游文化功能。 首先,建设国际商贸中心门户区,进一步巩固强化国际会展功能,同时大力发展与会展相配套的商贸服务业和总部经济;其次,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示范区,琶洲充分体现广州“四地”文化(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岭南文化中心地、近现代中国革命策源地和当代改革开放前沿地)的风范,这里既有千年历史的黄埔古村和古港码头、数百年历史的琶洲塔、赤岗塔,也有中国近代史上的“粤海第一关”,文化史迹保存完好,是广州不可多得的文化宝地;最后,建设产业高端发展提升区。要充分总结珠江新城开发建设的得和失,更好地开发建设琶洲,使之成为推动广州加快率先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建设:避免“水浸街”和重复开挖 张广宁表示,琶洲开发建设实质是建设一个高水平的新城区,是一项复杂的巨型系统工程。因此,琶洲发展要坚持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统一规划、一次建成,从根本上杜绝“水浸街”和重复开挖等问题。

GCBD21——珠江新城规划检讨总说明2002

GCBD21——珠江新城规划检讨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珠江新城规划检讨 项目编号:99规设指036 项目委托:广州市城市规划局 项目编制: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设计证书:城市规划甲级0200033号 主管院长:李萍萍高级规划师 总工程师:李颖高级规划师 项目审定:李萍萍院长 项目审核:李颖总规划师 项目初审:王鹰翅室副主任 项目负责:袁奇峰副总规划师 项目助理:王媛高级规划师 设计人员:袁奇峰高级规划师 王媛高级规划师 谢向辉建筑师 刘浩助理建筑师 黎明助理建筑师 肖蕾研究生 蔡菲实习生 莫宁实习生 王斌斌实习生 郑莉实习生 吴诗蛮实习生 黄利剑实习生 刘小敏实习生 夏文婷秘书 技术指导:王蒙徽局长 潘安博士 段险峰高级规划师 余英博士 胡显文规划师 郭昊羽建筑师 谢恒亮规划师 王巍规划师 黄珍规划师 赵红红教授 吴桂宁副教授 编制时间:2002年8月15日

目录 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第一章建设目标的重新确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一、广州CBD建设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1.1 珠江新城选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1.2 新城规划构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二、珠江新城规划管理和开发建设面临的新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2.1现实情况发生改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2.2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办公设施需求减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2.3 城市土地供应失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2.3.1全市土地供应失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2.3.2农村土地扰乱市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三、GCBD21:一种城市发展战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3.1 “GCBD21”战略缘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3.1.1开发管理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3.1.2 GCBD21战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3.2 “GCBD21”规模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3.2.1规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3.2.2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3.3“GCBD21”构成初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第二章开发建设回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一、开发现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1.1土地开发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1.2土地收益被拖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1.3 区内项目建设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1.4 评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二、土地供给与CBD定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三、农民与农村土地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3.1 “城中村”的农民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3.2 “城中村”的土地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四、用地规划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4.1土地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4.1.1商务办公用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4.1.2住宅用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4.2公共服务设施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珠江新城规划检讨。

珠江新城——规划检讨:从广州新城市中心到中央商务区(CBD) 1992~1999年,广州新城市中心——珠江新城的土地开发已累计投入50亿元人民币,但对多数广州人而言,“珠江新城”还只是一个地图上的概念。除居住用地正在积极开发外,只有若干政府办公机构迁入,尚无一家真正的商务办公建筑建成。对于珠江新城建设,曾经存在两种有害的倾向: 倾向一:认为形势一片大好,当时开发建设中的困难只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小小的低谷,忍一忍又会有九十年代初那样的大发展。因此当时制定的规划虽然会延迟,但是最终仍然可以实现。 评价:过于乐观地估计形势,看不到广州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可能继续鼓励商务办公设施在全市布局过于分散的情况,耗散了促成和维持新城市中心所需的市场需求,不利于迅速形成新城市中心面貌,会延迟甚至耽误珠江新城开发建设的时机。 倾向二:对形势过于悲观且强调近期经济效益,认为最好把规划全改了,干脆把商务办公用地全改为目前市场情况较好的住宅和一般性商业用地,将其建设为一般的城市中心区,尽快回收政府已经投入的大量开发资金。 评价:过于强调近期经济效益,看不到广州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放弃建设新城市中心的构想,是与广州市建设国际性城市的目标背道而驰的。 一、GCBD21,作为一种城市发展战略 1.1 “GCBD21”战略的提出 2000年广州市确立了建设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中心城市最大的特点就是这个城市不仅为自己服务,更重要的是能够组织区域经济。 假设:市政府仍然坚持将广州建设成为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 推论:面临城市间剧烈的竞争,必须突破瓶颈争夺优势,作为战略措施,广州市政府必须下决心在本世纪建设一个完整的城市中央商务区,我们且称之为GCBD21——广州廿一世纪城市中央商务区(Guangzhou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of 21st Century 简称GCBD21)。

广州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APM)设计特点

广州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APM)设计特点 史海欧;罗燕萍 【摘要】阐明广州珠江新城CBD核心区的旅客自动输送系统(APM)在国内第1次将自动导向胶轮系统应用于市政公共交通,从系统制式选择到设计技术要求、运营管理模式等,不同于常规钢轮钢轨系统.阐述作为国内首条真正实现无人驾驶的全地下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在设计上大胆采用新系统、新技术、新工艺,并按车站无人值守的理念大大简化车站设备管理面积和隧道通风等系统,为类似工程和城市轨道交通设计提供借鉴.%APM system in Zhujiang New Town of Guangzhou city is the automatic guiding rubber -tyred metro system which is first applied for public transit in China. Although there are still controversies on the choice of the system mod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peration management, etc, the Zhuangjiang New Town urban rail is the automatic underground rail transit line in a true sense in China. In the design of the innovated system, new technologies and techniques are adopted, and in line with the the idea of building a no-man-on-duty station, facilities and management area and tunnel ventilation system are simplified. This project can be taken for reference by similar projects and urban rail transit design. 【期刊名称】《都市快轨交通》 【年(卷),期】2012(025)004 【总页数】5页(P18-22)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草案公示(全文) 本次《总规》规划区范围为广州市域,包括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萝岗10个市辖区以及增城、从化2个县级市,面积7434.4平方公里。 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和规模 一、城市性质 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省会,我国重要的国际商贸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南方国际航运中心。 二、发展目标 坚持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的城市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战略性基础设施、战略性主导产业、战略性发展平台实现重大突破。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提升城市生态文明水平、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将广州建成广东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和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全面实现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 三、城市规模 根据国家住建部对《广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1-2020)》的批复,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17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00万人(包括户籍人口和非户籍常住人口),管理服务人口2000万人(包括户籍人口、非户籍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等在内)。 四、城市总体发展战略 从城市到区域,强化区域中心 在全国层面,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与竞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在泛珠江三角洲层面,加强区域合作,拓展腹地,成为广东服务泛珠江三角洲的集聚辐射中心。在珠江三角洲层面,深化粤港澳合作,携领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在广佛肇经济圈层面,加快广佛肇经济圈建设,重点推进广佛同城化发展。 从制造到创造,发展现代产业 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产业高端化、集群化、融合化发展。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广州城市中轴线规划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规划与重要建筑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北起燕岭公园,南至珠江外航道沙丘岛,全长 12km.依据功能分布、交通组织、空间格局和景观特征四个基本方面,划 分为8个区段.轴线的南北两端分别是城市的水陆交通门户,轴线中部的 临江区段是新城市中轴线和珠江作为城市景观主轴线的交叉处,拟设置 对于新城市中轴线乃至整个城市都具有统领意义的城市意象节点.…… 利好源头广州城市新中轴线 北起燕岭公园,向南经火车东站、中信广场、体育中心,穿越珠江新城林阴大道、海心沙,越过赤岗塔继续向南延伸的城市新中轴线,汇聚了由东站广场、珠江新城中央广场、歌剧院、博物馆前广场、海心沙市民广场、赤岗塔广场、东风生态公园、新客港广场构筑的广场带,它们将共同构成广州最丰富有趣的城市开放空间。 本报讯广州市规划部门最近传出消息:广州城市新中轴线上的核心段———珠江新城中央广场国内设计咨询已正式启动,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市规划勘测设计院受邀为北起黄埔大道、南至珠江北岸、约40公顷的核心区域做设计。在新城市中轴线上建造的珠江新城中心广场将与海心沙市民广场相连,形成广州最大的一个市级广场。这一消息带给海珠区东部琶洲、新领事馆区的利好不言而喻。 珠江大道将成“香榭丽舍大道” 据已公布的信息,珠江新城中央广场处在珠江大道西路与珠江大道东路之间,北起黄埔大道,跨金穗路、穿花城大道、越临江大道,南至

珠江北岸,面积约40公顷,由一系列广场构成,由北向南依次为:入口广场———市民广场———文化艺术广场,以满足休闲、交往、庆典、锻炼和举行各种文化活动的要求。在新城市中轴线上建造的珠江新城中心广场将与周边建筑融为一体,并与已完成设计的海心沙市民广场相通,形成广州最大的一个市级广场。 代表广州未来形象的珠江大道,被形容为广州的“香榭丽舍大道”。其中,中央广场既是广州市21世纪中央商务区的核心,又处在广州城市新中轴线上的核心段,其建设将加快城市新中轴线空间的形成。同时,由于中央广场连接着整个城市,它将与城市主干道及其它公交设施相连,周围道路的等级应足以容纳相应的交通量。 城市广场带气派不凡 据悉,正在编制的广州城市广场体系规划,根据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调整了城市广场布局,形成以老城区为依托,沿四条城市发展轴线向东、向北、向南、向西南的城市广场带,以及旧城东西景观轴、近代城市景观轴、现代城市景观轴、珠江城市景观轴四条景观轴线上的城市广场带,并针对不同广场提出了具体控制指标。 升值地段新领事馆区域 赤岗地区与广州未来的中央商务区珠江新城隔江相对,是规划中的新领事馆区,属于未来的城市中轴位置,加上其得天独厚的半岛形地理位置,升值潜力无限。

广州珠江新城现代化的奇迹

广州珠江新城现代化的奇迹 广州珠江新城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心,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发 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杰出代表。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卓越的规划设计,珠江新城已成为国内外瞩目的城市奇迹。本文将探讨珠江新城的发展 历程、建设成就以及对当地经济社会的积极影响。 一、发展历程 广州珠江新城的建设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中国面临城市化 进程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双重挑战。政府决定将珠江新城规划为一个现 代化的商务中心和生活社区,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和经济需求。 1993年,珠江新城的规划建设正式启动,政府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 的建筑师和规划专家,进行全面的城市规划和设计。在规划过程中, 注重保护珠江的自然生态,并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确保城市的可持续 发展。 二、建设成就 广州珠江新城的建设成就令人瞩目。首先,城市的基础设施得到了 大力改善和完善。道路、桥梁和交通系统的建设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 出行,同时也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其次,珠江新城拥有世界一流的建筑和景观。高楼大厦、现代化办 公楼、购物中心和豪华住宅林立,彰显了城市的繁荣和现代化。沿江 的公园和休闲区域给市民带来了休闲娱乐的场所,提升了市民的生活 质量。

此外,珠江新城还拥有丰富的文化和娱乐资源。博物馆、剧院、音 乐厅和艺术展览馆等文化设施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成为城市文化交流和艺术创意的重要场所。 三、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广州珠江新城的现代化建设对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 新城的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众多的企业、商家和服务业的发 展为当地创造了许多就业岗位,吸引了人才和资源的集聚。 其次,珠江新城的建设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随着新城的不 断扩展,附近的商业区、商务区和住宅区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个 完整的城市生态系统,提高了当地的产业链和经济效益。 最重要的是,广州珠江新城的建设推动了城市的国际化进程。作为 一个现代化的商务中心,新城吸引了许多国内外企业和机构的入驻, 促进了贸易和合作的交流,提升了城市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 总结: 广州珠江新城的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典范,其规划设计、 建设成就和对经济社会的积极影响均令人称赞。随着新城的不断发展,相信广州将继续在世界城市的舞台上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与活力。

钱江新城PK珠江新城,谁更具潜力

钱江新城PK珠江新城,谁更具潜力 作者:蒋李张晶 来源:《支点》2017年第05期 核心提示:虽然都有CBD属性,但钱江新城是因为打造城市新中心而发展CBD,与专攻CBD的珠江新城有所不同。 来自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5月,全国县以上的新城新区已超过3500个。 其中,广州珠江新城与杭州钱江新城,被认为是极具代表性的“双雄”:都依托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都在旧城边缘打造新增长极,就连名字也十分接近。 尤其在今年初,两个新城被共同列入武汉建设长江新城的研究案例之中,再度引发公众关注。 令很多人感兴趣的是,珠江新城与钱江新城的“双雄PK”,谁更亮眼? 都叫“新城”,但内涵不同 1月22日,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在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启动规划建设长江新城。

目前,武汉市已成立专班,开始对标案例的研究工作。其中,对标“榜样”就包含了珠江新城和钱江新城。 武汉市社科院研究员李春洋承接了相关研究工作。他向《支点》记者表示,要比较钱江新城与珠江新城,首先需要对“新城”一词进行定义。 “广义的新城,是指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需要,而建立的相对独立的城市空间单元,具体形态分为城市新中心、CBD、开发区三种。”李春洋说。 比如,珠江新城与钱江新城都带着“新城”二字,但本质却有差异。 中国社科院《中国商务中心区发展报告(2015)》中,上海陆家嘴CBD、北京CBD和广州天河CBD被列为三大国家级CBD。 珠江新城作为天河CBD的核心部分,面积6.19平方公里,距广州市中心7公里左右。2015年,珠江新城实现GDP2114.47亿元,每平方公里产值近100亿元。 钱江新城的发展路径有所不同。 杭州自古都围绕西湖发展,由于地理位置呈现“三面云山一面城”,且区域内名胜古迹众多,发展空间一直受限。 西湖的确很美,但掩饰不住城市发展的力不从心。2000年,时任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提出“东扩”战略,在离市中心5公里处再造一个新中心。 2001年7月,杭州大剧院动工,标志着钱江新城建设正式启动。2002年1月,德国欧博迈亚设计公司为钱江新城提供整体概念规划。 2003年,杭州市《关于加快钱江新城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钱江新城定位为“大都市新中心”,要走出一条“保老城、建新城”的新路子。 尤其是2016年10月,杭州市政府从西湖畔搬到了钱江新城。这一举措,也进一步诠释了钱江新城“杭州新中心”的定位。 不过,《支点》记者发现,《中国商务中心区发展报告(2015)》中,也将珠江新城列为CBD。而钱江新城在对外宣传中,也会提及CBD属性。 对此,李春洋表示,城市新中心也要发展产业,而金融、商务和文化服务功能为代表的CBD业态,现阶段更符合杭州打造新中心的需要。

“小街区、密路网”规划理念下,广州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的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思路

“小街区、密路网”规划理念下,广州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 的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思路 摘要:广州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又名琶洲西区),是广州大力推进经济结 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区,规划践行“小街区,密路网”的发展思路,但带来了用地尺度小、地下开发可利用率低、不经济等问题。在此背景下,规划通过对地下规划管理与开发模式的创新为突破点,实 现地区高品质建设的目标。 关键词:小街区;琶洲;地下空间;规划建设 1、琶洲西区概况 广州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地处广州市海珠区琶洲岛西端,即琶洲西区,面积约2.1 平方公里,西临城市地标广州塔,北望珠江新城和金融城,东接琶洲会展中心,是作为与国 际金融城、珠江新城融合发展的广州黄金三角区。目前已进驻腾讯、阿里、复星、唯品会、 小米、国美等互联网巨头企业。 规划贯彻“紧凑集约、复合高效”的发展理念,紧凑集约方面践行“小街区、密路网”理念,为提高地块可达性和交通疏导能力,增加积极街道界面和提供更多交流、服务场所,优化街 区路网结构,以80x120米为基本模数,形成兼具效率与弹性的方格网道路系统,在地铁站点核心区及高强度开发区域的公共权属土地鼓励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提供地下配套服务、释放 更多地面公共空间、立体集约利用的城市空间。复合高效方面坚持公交优先,重视地下换乘 及慢行衔接,打造地上地下立体化的换乘枢纽,围绕已投入运营的地铁8号线、有轨电车线,以及规划18、19号线,鼓励建设连续的地下步行网络,将开发地块与交通枢纽在地下高效 串联,统筹地上地下,形成交通功能、商业功能、公共空间于一体的高效复合型城市空间。 《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地下空间规划控制是详 细规划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规划需对地下空间使用性质、规划范围(水平投影及垂直空间)、建设规模、公建配套、出入口、通风口和排水口的设置要求等内容进行控制,以规划条文及 规划图则等形式纳入控规,作为项目地块土地出让、规划管理的依据,与传统地面控制内容 有具有同等约束效力。同时,办法也明确了地下空间开发的类型及各政府部门在地下开发中 的职能分工,使地下空间在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实施运营等都有规可循。 可见,地下空间规划建设作为城市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琶洲西区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地下空间规划专业系统复合度高、设计施工技术难度高、投资规模大,并具有一定的 不可逆性,需要在城市规划阶段对其的开发模式、设计要求等内容进行前置考虑。因此,在 确保公共地下空间系统完整性的基础上,需从面向实施的角度进行规划控制,充分考虑未来 地下空间的建设和实施。 2、琶洲西区地下空间规划管理创新 在限于地下空间规划的规章指引暂不能涵盖所有不同模式地下空间项目,因此,针对不 同项目特点,规划应在遵循地下空间规划控制原则的基础上,对不同项目规划管理也有所侧重。如琶洲西区,由于小地块细分出更多开发业主,地下衔接界面增加,规划考虑地下空间 口部空间对地面小尺度街区景观的影响,在规划中提出地下空间出地面口部需结合地面建筑 一体化设置的要求,这对规划方案与控制管理都提出了新的挑战,需将公共地下空间与开发 地块地下空间方案统筹审核,控制好相互间的设计内容,并负责作为相邻项目设计、建设的 协调主体,确保地下整体系统的完整。 琶洲西区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建设实施,通过地区总规划师制度,项目地下空间设计需要 报总规划师审查,总规划师及规划主管部门对项目的各规划指标进行校核,对地下空间预留 的外部衔接接口与相邻项目设计方案进行比对。项目在获得总规划师及规划主管部门共同确 认后,方可进入实施建设阶段。 琶洲西区地下空间由单建与结建两部分组成,单建地下空间主要位于城市道路、或部分 绿地和广场的下方,实施需要兼顾各类市政管线敷设、地铁线和地铁站点建设、地面植被覆 土等内容,该部分多由政府组织实施;结建地下空间一般由地块的业主组织实施,建设方式

珠江新城核心区政交通

珠江新城核心区政交通 一、简介 珠江新城是广州市中心城区的一部分,是广州市重要的商业、行政和文化中心区。其中,以珠江新城核心区为代表,集中了广州市政府、广东省政府、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广州市人民政府等政府机构,以及广州塔、广州体育馆、广州歌剧院、广州图书馆等众多文化、娱乐、体育设施。珠江新城核心区作为广州市的中心区域,其政交通条件也备受关注和重视。 二、政治枢纽 珠江新城核心区是广州市行政、文化、商业等多个方面的核心地区,是广州市的城市形象代表。作为广州市政治枢纽之一,珠江新城核心区拥有多个政府部门,如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市人大、广东省政府等,这些部门的设立不仅提供了城市统筹和规划的支持,也为广州市的发展和国家的政策实施提供了很大便利。 三、交通状况 交通是影响城市形象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珠江新城核心区的辐射区域较广,连接了广州市内外的交通网络,为城市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活力。目前,珠江新城核心区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多模式的交通体系,并在逐步完善中。 地铁 广州地铁是珠江新城核心区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之一,其线路较为完善,地铁站点也比较密集。目前,由地铁线路26号线和18号线贯穿而过,可以方便地到达珠江新城核心区附近的各个商业、文化、行政中心。 客运站 珠江新城核心区内有广州市的主要客运站之一——广州市客运站。该客运站是广州市的城市公共交通枢纽之一,也是珠江新城核心区周边地区进出城市的主要交通枢纽。 公共汽车 除了地铁和客运站,珠江新城核心区还有大量的公共汽车线路贯穿其中,缩短了珠江新城核心区内外的距离。公共汽车通常是市民出行的首选,也是珠江新城核心区内最为便捷的交通方式之一。

广州市天河区珠吉路地铁规划

广州市天河区珠吉路地铁规划 广州市天河区有那些地铁站 体育中心体育西广州东站五山路站华师大站石牌桥站珠 江新城站天河客运站等。 广州未来5年内,地铁规划线路 广州未来5年将新建10条地铁线路 , 地铁通往未来。亚运前密集开通6条地铁线路后,广州地铁线网的蔓延扩张依旧没有停滞。目前广州仍有多条线路在建设,今年年底前将有6条新线开工。依照规划,未来5年内广州地铁还将新建10条地铁线路,线路覆盖市内所有区域。 2020年内环路以内地铁覆盖区域达到80%,任何地方不出600米就能找到地铁站。无论在市内什么地方,坐地铁1小时内就能到达广州市中心通过城际轨道1小时内实现珠三角城市互达。 从广州地铁六号线坐地铁到天河区珠吉路汇和商业大厦铁 1、坐地铁6号线到区庄站,换乘5号线到车陂南站,再换乘4号线到黄村站,走B出口出站内到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容公交总站,坐403路到吉山幼儿园站下,下车后过马路到汇和商业大厦 2、坐地铁6号线到区庄站,换乘5号线到车陂南站,走C出口出站到车陂公交场公交站,坐B15路到吉山幼儿园站下,下车后往回走过马路到汇和商业大厦 广州天河区地铁分别是几号线 广州天河区地铁线最主要是就是3号线和五号线,3号地狱5号魔鬼。

广州天河珠吉路坐地铁怎么去琶洲大桥北 公交线路:403路→地铁4号线→ b7快线,全程约11.4公里 1、从珠吉路步行约140米内,到达大淋容岗总站 2、乘坐403路,经过9站, 到达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总站 3、步行约270米,到达黄村站 4、乘坐地铁4号线,经过1站, 到达车陂站 5、步行约160米,到达brt车陂站 6、乘坐b7快线,经过5站, 到达琶洲大桥北站(也可乘坐b7路) 公交线路:b20路→ b7路,全程约10.7公里 1、从珠吉路步行约1.1公里,到达潮汕学院站 2、乘坐b20路,经过9站, 到达brt棠下村站 3、步行约50米,到达brt棠下村站 4、乘坐b7路,经过2站, 到达琶洲大桥北站(也可乘坐b7快线) 广州市天河区珠吉路660号怎么去纪念堂地铁口 公交线路抄:b1路→ b4a路,全程约袭18.2公里 1、从广东省国防科技技师...步行约110米,到达brt莲溪站 2、乘坐b1路,经过4站, 到达brt车陂站(也可乘坐b27路、b16路、b5路、b17路) 3、步行约30米,到达brt车陂站 4、乘坐b4a路,经过16站, 到达中山纪念堂(市总工会)站 5、步行约80米,到达纪念堂

广州歌剧院

广州歌剧院 百科名片 广州市歌剧院由世界著名设计师扎哈·哈迪德(英国)主持设计,位于珠江新城J4地块。其外形如“圆润双砾”,就像置于平缓山丘上的两块砾石,在珠江边显得十分特别。由于采用钢-钢砼混合结构,预计用钢量将超过12000吨(未考虑深化设计时增加的各类节点板、支座板及辅助构件),相当于中国国家大剧院穹顶用钢量6750吨的两倍。 目录 简介 建筑结构 建筑特点 建筑方案 建筑三大观点 经济价值 广州歌剧院 编辑本段简介 位于珠江新城中心区南部的广州歌剧院昨天破土动工,据估算其工程总造价约10亿元。据悉,广州歌剧院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4.6万平方米,包括一个有1800个座位的大剧场、4000平方米的前厅、2500平方米的多功能厅和7500平方米的地下停车库。歌剧院建成后,将满足大型歌剧、芭蕾舞剧、大型综合文艺演出的需要,成为广州市的标志性建筑。广州歌剧院总建筑面积约70000平方米,最大长度约120米,最大高度43米。整个歌剧院包括大剧场36400平方米、多功能剧场7400平方米、其它配套建筑26100平方米,总占地面积约42000平方米。其中,“大砾石”是1800座的大剧场和录音棚、艺术展览厅等,“小砾石”则是400座的多功能剧场等。广州歌剧院已开始施工公开招标,希望选拔出施工总承包管理经验丰富,钢结构深化设计、加工制作能力强的施工单位及钢结构加工制作合作单位。本次招标范围投资约4亿元。预计歌剧院可于2008年上半年竣工,2009年交付使用。设计团队设

计:zaha hadid with patrik schumacher 项目负责人:woody k.t. yao 项目领导人:simon yu 顾问:当地建筑师:广州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中国广州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设计:SHTK (中国上海);广州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表皮:珠海晶艺玻璃工程有限公司(KGE)建筑设备:广州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中国广州建筑设计研究院M&E:Max Fordham and Partners(英国伦敦);OK设计团队剧院:ENFI(中国北京)灯光设计:北京light & view(中国北京)声学:marshall day acoustics(澳大利亚,墨尔本)项目管理:广州建筑集团有限公司Construction management: Guangzho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Co. Ltd. (Guangzhou, China) Theatre consultant: ENFI (Beijing, China) 造价:广州建成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总承包商: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广州) 编辑本段建筑结构 文化名城不能没有大剧院,广州建设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将改变广州广大观众与世界一流高雅艺术无缘的局面,创建与北京、上海媲美的中国三大歌剧院。据广州市规划局介绍,将崛起于珠江新城南部的广州歌剧院,被列为2002年广州市重点建设预备项目。这座濒临珠江,坐落在广州城市新中轴线上的标志性文化建筑,总用地面积约4.2万平方米,工程总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歌剧院包括1800座的大剧场,4000平方米的前厅及休息厅,2500平方米的多功能厅及其它辅助设施与配套设施,工程总造价(不含地价)约8.5亿元。 编辑本段建筑特点 在规划设计中,广州歌剧院、博物馆分别位于新城轴线起点的两侧,与中央广场、滨江绿带共同形成文化艺术广场,成为一个开放、自信的国际都市展示自身魅力的舞台。艺术广场的设计秉承了广州珠江新城城市设计的精神与理念,在三个方面丰富并深化了城市设计的成果。1整合都市界面位于纵轴线两侧的新城建筑群,以强烈的几何秩序、人工形态突出纵轴垂直向度的起伏与纵深感。在纵轴与横轴的交汇处,歌剧院与博物馆通过一片水平舒展的体量,形成都市界面戏剧性的收放。建筑及其广场由外缘向中心下倾的连续变化,加之地面微妙的起伏,柔化了都市界面,实现了与自然界面轻柔的接触。通过完整连续的体量与立面肌理处理,整个艺术广场清晰地表达出个体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内在逻辑,城市整体空间得以完成,建筑设计融会于都市设计。2丰富都市景观广场设计中,通过自然形态与人工几何形态的交叠,自然环境与建筑环境的渗透,强调了壮观的自然尺度(珠江)与亲切的人文尺度(广场)的对话。在时间上,博物馆是日间的艺术容器,歌剧院是夜色的舞台,中心的文化艺术广场则成为公共生活的“均衡器”,持续地充满着活力。它们在时间演进上共同构成动态平衡的都市景观,提供公众艺术活动以变幻的场景。3引入公共活动文化艺术广场是市民公共活动的载体。广州是有着浓厚市民传统的都市,在大规模、大尺度的新城建设中,如何延续传统并将市民生活与高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