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钩虫

十二指肠钩虫
十二指肠钩虫

十二指肠钩虫

组长:谭彩虹一.十二指肠钩虫形态结构特征

参与人:买合不白汉,缪斯,马小燕,彭夏燕

钩虫的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的上段,主要有两种,即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我国北方以前者为主,南方多感染后者。成虫前端具口囊,唇片退化,口囊内具有成对的钩齿,具切割作用,雄虫尾端具交合囊及刺。

————以上摘自《无脊椎动物学》任淑仙第二版

二.生活史及分布地域

参与人:孙婧英,谭彩红,王灵玉,王培花生活史

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中,多数在空肠上部,虫卵随粪便排出时为2-8细胞,呈现椭圆形。卵在泥土中,温度适宜,含氧充足,潮湿荫蔽的条件下,一天几发育成胚胎。幼虫从卵壳中爬出,具有杆状食道,为杆状蚴;在土壤中生活以细菌及分解有机物为食,数日内脱皮一次,进入第二期杆状蚴,此时幼虫具有食道球,但口封闭,不进食,借助体内储存营养生活。第二次脱皮时,生长为丝状蚴,即感染蚴,此时幼虫抵抗能力很强,可存活2-3周。感染期幼虫有聚集性,但与人体裸露皮肤或黏膜接触时,从手指脚趾间或毛囊,汗腺钻入人体,这是钩虫进入人体的主要方式。现在有实验证明,它们可以通过口腔黏膜进入人体,也可因生食蔬菜吞下。少数未被胃液杀死的幼虫,可在小肠内发育成成虫,而无幼虫移行过程。

丝状蚴侵入皮肤后,进入小肠腺或淋巴管,随血液流经右心到肺,穿过肺泡,循支气管,气管上升到会咽,随宿主的吞咽下行到胃达到小肠;一部分幼虫随痰吐出,在小肠进行三次脱皮,形成口囊,附着于肠壁,在3-4周内,脱皮四次变成成虫。从丝状蚴侵入人体到从人体粪便中找到虫卵约50天,成长达到九个

月以上,成虫在人体内寄存的时间一般为1-10年。

————出自《动物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湖北师范大学联合出版

地域分布

本病在世界上分布广泛,以热带、亚热带为甚。我国以黄河以南广大农村地区为主要流行区,北方及西部地区较少。根据1988~1992年全国寄生虫病调查,我国钩虫感染人数为19 405万,平均感染率为17.17%,以海南省的感染率为最高(60.90%),其次是四川(40.88%)和广西自治区(37.85%)。东北、华北和西北10个省(区)的感染率则低于1%。在虫种地域分布上,北方以十二指肠钩虫为主,南方则以美洲钩虫为主,但两种钩虫混合感染较为普遍。长江流域是以十二指肠钩虫为主的混合感染区。随着防治工作的开展,总的感染率有所下降,感染度较前明显降低,大部分感染者为轻度感染,即每克粪便虫卵数低于3000。

————以上摘自《无脊椎动物学》任淑仙第二版

三.感染时的症状

参与人:申盼,沙雨晴,沈小林,佘雯

?病理及临床表现:钩蚴侵入皮肤后,约数分钟至一小时左右,即可引起钩蚴皮炎(又称“粪毒”),多见于足趾、手指间等与泥土接触处。局部皮肤有烧灼、针刺、奇痒感,继而出现充血斑点或丘疹。1~2日成为水泡。若有继发感染,则可形成脓包。最后结痂、脱皮而自愈。在组织切片中,早

期可见到局部充血及中性粒细胞侵润;稍晚,则可能有单核和少量成纤维细胞出现。在结缔组织、淋巴管和血管内均可见到幼虫。

钩蚴穿过肺微血管进入肺泡时,可引起局部出血及炎性病变。患者可出现咳嗽、痰带血丝,并常伴有发热胃寒等全身症状。中这可有剧烈干咳和哮喘发作,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哮喘。在同一时期内,进入肺泡的幼虫越多,出现的症状也越重。严重钩蚴感染,可引起肺大咯血。在我国曾有钩虫暴发感染引起哮喘的报道。

成虫咬附在肠粘膜上,可造成出血点及小溃疡。多为大小约3~5毫米,做散在分布的浅层出血或糜烂,有时为大块出血性瘀斑,可深达粘膜下层,甚至肌层,成虫寄生可引起消化、吸收等功能紊乱。表现为上腹不适或疼痛、反酸、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便秘和营养不良等。轻度感染,可无症状。但钩虫之所以危害严重,主要却在于成虫可导致宿主慢性失血。钩虫分泌抗凝素,使咬附点伤口不易凝血而有利其吸血。国内曾对犬钩虫吸血活动做过较为详细的观察,发现每条全钩虫每日的吸血量约为0.024毫升左右。并观察到虫体吸血固然是导致宿主慢性失血的重要因素,但在其吸血的同时,及迁移咬着部位以后,自咬附点渗出的血量,有时也不算很少。其他原因,如虫体活动造成的组织损伤等也可导致宿主失血。近年来,应用放射性同位素51Cr

标记红细胞的方法,已测知每条十二指肠钩虫每日可导致的失血量约为0.14~0.40毫升。由于慢性失血,宿主体内的铁质和蛋白质不断损耗,随之即可出现贫血。此种贫血,因为缺铁,血红蛋白合成发生障碍,合成速度比红细胞新生速度慢,故呈低色素小细胞型。病人表现皮肤蜡黄、粘膜苍白、眩晕、乏力、劳动力减弱。严重时有心慌气短、面部及下肢浮肿和其他贫血性心脏病表现。但必须指出,患者贫血程度并不单纯取决于钩虫的数量,常有寄生钩虫数较多,但贫血却很轻微。说明宿主的健康状况、营养条件也有重要关系。

少数病人出现异嗜症,喜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如生米、生豆、盐、茶叶、甚至不能消化的泥土、瓦片、煤炭等。异嗜症发生的原因不明,似与铁质的损耗有关,给病人服铁剂后,症状可自行消失。儿童可因钩虫寄生引起长期营养不良,发育受阻。对妇女可引起停经、流产等。

近年来,也时有钩虫寄生引起消化道大出血的报导,值得引起注意。此外,婴儿钩虫病亦不罕见,应予以重视。

免疫在流行区中,人群的感染率常随年龄的增长而迅速上升,至30或40岁后则渐次下降。也常发现感染率虽高,但感染度低,以及感染后出现排虫、自愈等现象,均可说明有免疫现象的存在。

与某些寄生虫相比,钩虫感染所引起的免疫反应虽较轻微,但也能用皮试或血清学试验检测出来。据报道,可用人

钩蚴匀浆抗原作皮内试验,属速发型超敏反应。用血清学方法测知钩虫患者IgE、IgG、及α2球蛋白水平显著增高。此外,用幼虫抗原还能测得补体结合抗体和血凝抗体。

近年来钩虫免疫的研究日益增多。幼虫的研究日益增多。幼虫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均能刺激机体产生沉淀性抗体,并有抗幼虫侵袭的作用。四期幼虫和成虫也可引起免疫反应。对那一般说来,成虫的抗原性比幼虫的为弱。虫体的分泌物入蛋白酶,尤其是乙酰胆碱酯酶,可引起明显的保护性免疫。用经放射线减弱的幼虫作抗原免疫动物,攻击感染后,所产生的保护率(虫体减少率)可高达85~95﹪。而能发育并生存的虫体其致病力亦显著降低,产卵数目大为减少。

关于保护性免疫机制的研究,经动物实验证明,常见的排虫现象,可能是先由抗体作用于虫体后,再加致敏淋巴细胞的协同作用而将虫排出。

目前,犬钩虫虫苗对狗预防接种的成功,为人钩虫的免疫研究提供了方向。相信随着方法技术的改进,钩虫免疫的研究将不仅可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同时在预防和消灭钩虫病方面也可能会起到有益的作用。

————《人体寄生虫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中山医学院主编)?钩虫病的症状主要由钩蚴及成虫所致,但成虫所致的症状更为长久和严重。钩蚴侵入处的皮肤感到奇痒和烧灼,继

而出现小出血点、丘疹或小疱疹,俗称“粪触块”、“粪毒”、“粪疙瘩”。随钩蚴在人体内的移行,受感染后的3-5日,常出现喉痒、咳嗽,重者甚至剧烈干咳或哮喘发作。成虫寄生在小肠,扰乱脾胃气机,吸食及耗费人体血液,因而出现上腹部不适、隐痛,食欲亢进但劳动力反而减退,异嗜生米、茶叶,甚至泥土、碎纸等胃肠失调的症状。严重者出现心悸短气,四肢乏力,头晕耳鸣,面足浮肿,面色萎黄,唇舌色淡,脉数而弱等气血亏虚的症状。钩虫病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与感染钩虫的种类、数量、时间和个人营养及免疫状况有关。轻者可无明显症状。一般以贫血为主。绝大多数是无症状的钩虫感染者。

病人早期可出现红色高出皮肤的小丘疹,奇痒,抓破后易发炎,常常发生在足趾、手指之间,足趾,手腕与泥土接触部位,俗称“粪触脚”、“打粪毒”,可持续3-5天。随后可出现咳嗽、气喘。成虫在小肠内定居后,不断从肠壁吸血,引起肠壁溃疡出血,可出现贫血症状,如面色、指甲苍白,劳动后易气急,心跳厉害,没力气。少数病人出现食欲怪癖,喜吃生米、泥土等。儿童严重感染后可影响生长发育。

钩蚴所致的症状:

(1)皮肤损害:当蚴侵入皮肤时,局部有痒疹及匍行丘疹或小疱疹。由于抓痒可引起继发感染,局部淋巴结亦可

肿大。

(2)内脏损害:当蚴侵入血循环在体内移行时,可引起蠕动移行病及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参阅前文蛔虫病和下文热带嗜酸细胞增多症)。

幼虫所致病变及症状:

钩蚴性皮炎:皮炎部位多见于与泥土接触的足趾、手指间等皮肤较薄处,也可见于手、足的背部。

呼吸道症状:钩蚴移行至肺,穿破微血管进入肺泡时,可引起局部出血及炎性病变。患者可出现咳嗽、痰中带血,并常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重者可表现持续性干咳和哮喘。若一次性大量感染钩蚴,则有引起暴发性钩虫性哮喘的可能。

成虫引起的症状:

主要为失血性贫血,再加上由钩虫引起的食欲不振及消化不良而致营养缺乏,就更加重贫血的程度。故随着疾病的发展,患儿常有面色苍黄、皮肤干粗、毛发疏稀、失去光泽易于脱落。营养及发育均差,精神萎靡,表情淡漠,不愿活动。有时烦躁不安、眩晕、心悸、气短等贫血的症状。发病初期先有食欲亢进,继之食欲减退,时诉上腹部不适、有腹胀及疼痛感。有时腹泻、有时便秘。

消化道病变及症状:患者初期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及

隐痛,继而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食欲多显著增加,而体重却逐渐减轻。有少数患者出现喜食生米、生豆,甚至泥土、煤渣、破布等异常表现,称为“异嗜症”。发生原因可能是一种神经精神变态反应,似与患者体内铁的耗损有关。大多数患者经服铁剂后,此现象可自行消失。

贫血:患者出现皮肤蜡黄、粘膜苍白、眩晕、乏力,严重者作轻微活动都会引起心慌气促。部分病人有面部及全身浮肿,尤以下肢为甚,以及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贫血性心脏病的表现。肌肉松弛,反应迟钝,最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妇女则可引起停经、流产等。

婴儿钩虫病:最常见的症状为解柏油样黑便,腹泻、食欲减退等。体征有皮肤、粘膜苍白,心尖区可有收缩期杂音,肺偶可闻及罗音,肝、脾均有肿大等。此外,婴儿钩虫病还有以下特征:贫血严重,80%病例的红细胞计数在200万/mm3以下,血红蛋白低于5g%,嗜酸性粒细胞的比例及直接计数值均有明显增高;患儿发育极差,合并症多(如支气管肺炎、肠出血等);病死率较高,在国外有报道钩虫引起的严重贫血及急性肠出血是造成1~5岁婴幼儿最常见的死亡原因。1岁以内的婴儿死亡率为4%,1~5岁幼儿死亡率可达7%,应引起高度重视。

————中国深圳,南山卫生局?丝状蚴侵入皮肤后,患者感觉奇痒或有烧灼感,继而出

现小颗粒状的丘疹,1~2日变为小水泡,数日内可自愈。感染3~7天,可引起肺部的损害,出现咳嗽、咳痰、咽痒、声嘶等;有时有发热、气急及痰中带血,持续数日至1~2个月后消失。成虫的主要致病作用是用它的口腔咬住人的小肠壁,损伤肠粘膜和吸血,以致引起患者严重贫血,腿脚也常有水肿的现象。钩虫在吸血时,宿主的血液不断进入虫体,又很快由虫体排出,故吸血量较大。钩虫在吸血的同时,还能分泌抗凝血酶,使伤口常流血不止。钩虫又有不断更换咬附部位的习性,造成新老伤口不断流血,以至宿主处于持续的失血状态,轻者头昏眼花,劳动后心跳、气急;重者可出现浮肿,甚至心力衰竭等贫血性心脏病的症状。由于钩虫咬附肠壁的机械刺激和分泌毒素的作用,常使宿主消化功能紊乱,出现上腹部不适,甚至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并可引起其他并发症而而致死。有的病人可出现“异嗜症”,入喜食生米、泥土、木炭、破布之类的东西。有人研究,绝大多数病人在单纯服用铁剂后,“异嗜症”可自行消失,故认为“异嗜症”的出现可能与机体缺乏铁质有关。

————《普通动物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合编)

?两种雌雄成虫均系它们的亚端位的背侧开口的口囊吸附在肠绒毛上,它们以口囊中的切板或钩齿擦伤肠的表面然后

吸血。每条钩虫每日可吸血0.15ml,在许多钩虫病例中,贫血是一个突出的症状,而且发生时如此普遍,对在钩虫病流行区中的所有无法解释的贫血原因或从钩虫病流行区来的贫血病人,都应予考虑到本病。每一个病人出现的贫血程度是由许多因素综合的结果,包括钩虫的虫种、随时间起着变化的虫数负荷、新的感染与虫体死亡率之间的平衡而出现的虫数负荷、宿主的营养状态和病人贮存铁质水平等。钩虫病的典型贫血的特征是属于一种进行性的低色素、小红细胞性贫血,尤其在儿童,由于血清的丧失引起低蛋白贫血症,而产生全身性水肿,伴有脸部浮肿和腹部肿胀。

————《现代寄生虫学》

(科学出版社 (英)F.E.G.珂克斯主编)

四.目前的发展状况

参与人:杨成云,巫建成,吴军,吴野,韦晓堂

钩虫是钩口科线虫的统称,发达的口囊是其心态学的特征。至少包括17属数十种。国内已报告的有7种,其中绝大多数是寄生于哺乳类动物狗、猫、猪、牛、羊、猩猩等的肠道寄生虫。

病因:人体感染钩虫大多是由于感染性幼虫侵入皮肤后,通过毛囊、汗腺或手足指趾之间皮肤较薄的地方钻入

症状:本征先有胃纳增加而体重减轻。上腹不适隐痛。食后腹胀。后期食欲不振。可有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有异嗜酸癖。部分患

者症状类似溃疡病。以致临床上10%的患者被误认为溃疡病。然而疼痛无节律性。服用抗酸剂无效。

一般人只知道人体感染钩虫后能引起贫血、头昏,以及食纳差、腹胀腹痛等消化系症状,但对于钩虫性十二指肠炎综合征还能引起咳嗽、咳血、关节疼痛、尿蛋白、浮肿等,却知之甚少。

生活史:钩虫的成虫在人的小肠内生活、繁殖,每条钩虫产卵1~2万,钩虫卵随大便排出体外,如果这些粪便未做无害化处理就给土地施肥,钩虫卵在阴暗湿潮的泥土里,如果温度较适当,约经5天,变为有感染力的丝状蚴。小儿赤脚玩土、走路,裸体坐卧田间或被污染的地方,幼虫就会钻进皮肤或指(趾)缝间,进入血液,顺血流方向抵达右心,再进入肺泡,沿支气管树,逆行抵咽,随吞咽动作进入人体小肠。如果小儿吃下被钩虫卵污染的食物,钩虫卵可以直接进入小肠,发育成成虫。

目前的治疗:来自荷兰与比利时等国的科学家日前构思出一种治疗肠道疾病的新疗法,即给肠道疾病患者服用某些经过基因处理的细菌,让这些细菌深入病患内部彻底根除疾病。据德国《明镜》杂志报道,科学家们希望这些细菌在进入人体肠道后分泌一种特殊的、具有消炎等功能的蛋白质,如同在人体内形成一座小型“制药厂”,从而在病灶处集中力量消灭疾病。来自比利时根特大学的生物学家罗特哈·施塔德勒介绍说,这些经过专门基因处理后培养出的细菌在进入人体肠道后不会自行增殖,离开人体后也无法生存,因此不必担心它会对人体产生其他副作用。

预防:1、普查、普治病员。2、加强粪便管理,不随地大便,不用生粪施肥。3、流行地区做好个人防护。

预防护理:在预防方面,要积极治疗病人,以减少传染源。搞好粪便管理,杀灭虫卵,防止污染。注意局部皮肤防护。如下地劳动穿鞋、带手套,或在手足皮肤上涂白矾水等。在调理方面,特别要重视饮食富于营养和容易消化的问题,可多食豆腐、猪血、瘦肉、猪肝、鱼,以及新鲜蔬菜,少吃辛辣油腻之物。

对钩虫研究发展情况:实验动物的感染,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对宿主的选择性都较严格,人工感染实验动物一般不易成功。自yoshida首次报告用经肤感染的方法在幼犬体内获得了发育完全的十二指肠钩虫,人体钩虫感染实验动物研究才逐步有了进展。

----------摘自赵慰先主编的《人体寄生虫学》

五.控制手段

参与人:王蔚,苏小惠,宋森林

治疗患者控制传染源是预防钩虫病传播的重要环节,在流行区应定期开展普查普治工作,一般宜选在冬、春季进行。常用驱虫药物有:甲苯咪唑、丙硫咪唑、噻苯咪唑等药,除对成虫有杀灭驱虫作用外,对虫卵及幼虫亦有抑制发育或杀灭作用。用噻苯咪唑配制15%软膏局部涂敷,可治疗钩蚴性皮炎,若同时辅以透热疗法,效果更佳。将受染部位浸入53℃

热水中,持续20~30分钟,有可能杀死皮下组织内移行的幼虫。

加强粪便管理及无害化处理,是切断钩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采用粪尿混合贮存,经密封式沼气池、五格三池式沉淀等杀灭虫卵后,再用于旱地作物施肥。急需用肥时可用畜粪或化肥代替。

加强个人防护和防止感染,耕作时提倡穿鞋下地,手、足皮肤涂沫1.5%左旋咪唑硼酸酒精液或15%噻苯咪唑软膏,对预防感染有一定作用。应尽量争取使用机械劳动代替手工操作,以减少感染机会。

————出自杨伯和《怎样消灭钩虫病》人民卫生出版社

古希腊哲学大师亚里士多德说:人有两种,一种即“吃饭是为了活着”,一种是“活着是为了吃饭”.一个人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因为他有超于常人的心。“志当存高远”,“风物长宜放眼量”,这些古语皆鼓舞人们要树立雄心壮志,要有远大的理想。

有一位心理学家到一个建筑工地,分别问三个正在砌砖的工人:“你在干什么?”

第一个工人懒洋洋地说:“我在砌砖。” 第二个工人缺乏热情地说:“我在砌一堵墙。” 第三个工人满怀憧憬地说:“我在建一座高楼!”

听完回答,心理学家判定:第一个人心中只有砖,他一辈子能把砖砌好就不错了;第二个人眼中只有墙,好好干或许能当一位技术员;而第三个人心中已经立起了一座殿堂,因为他心态乐观,胸怀远大的志向!

井底之蛙,只能看到巴掌大的天空;摸到大象腿的盲人,只能认为大象长得像柱子;登上五岳的人,才能感觉“一览众山小”;看到大海的人,就会顿感心胸开阔舒畅;

心中没有希望的人,是世界上最贫穷的人;心中没有梦想的人,是普天下最平庸的人;目光短浅的人,是最没有希望的人。

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说:“做生意顶要紧的是眼光,看得到一省,就能做一省的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的生意;看得到外国,就能做外国的生意。”可见,一个人的心胸和眼光,决定了他志向的短浅或高远;一个人的希望和梦想,决定了他的人生暗淡或辉煌。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一、概念: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由化学、物理、生物因素,药物及不明原因引起骨髓干细胞及造血微环境损伤,以致红髓被脂肪髓代替、血中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 二、临床表现及分型: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由于骨髓受抑制,全血细胞减少、免疫功能异常,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体现在各个病例的症状不完全相同,有的病例以贫血症状为主,有的则以出血和感染为突出表现。 根据起病缓急、病情严重程度,进展情况不同,再生障碍性贫血可分为两个类型,即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1、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基本特点是起病急,病情进展快,贫血较重,病 人出现皮肤苍白、明显乏力、头晕、心悸、气短,呈进行性加剧。出血 倾向重,可出现全身各部位广泛出血,表现为皮肤紫癜或大片淤斑,口 腔黏膜血泡,齿龈、鼻腔出血,消化道出血如便血、呕血、血尿、女病 人月经量增多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头痛、颈项强直、视物模糊、双侧 瞳孔不等大、意识改变等颅内出血表现,常可危及生命。病人易合并感 染症状,出现持续高热,感染部位以咽部、肺部、肛周及泌尿道感染较 为多见,常合并有败血症。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等多见,感染不易控制,且往往与出血互为因果,并加重贫血,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2、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基本特点是起病和进展均较缓慢,常见病人诉头 晕、疲乏、心悸、气短,以活动后明显。皮肤可见散在出血点和淤斑, 可见口鼻腔少量出血,内脏出血较少见。约半数病人出现发热,以上呼 吸道感染多见,感染易控制。浅表淋巴结、肝、脾一般无肿大。 三、ATG的药理作用: ATG(抗胸腺细胞球蛋白)产生免疫抑制的基本原理是作用于活化的T淋巴细胞,使淋巴细胞衰竭,ATG在衰竭T细胞作用的基础上,可激发其它引起免疫抑制活性的淋巴细胞功能。 四、ATG的副作用: ATG治疗最初几天,大多数患者可出现发热、寒颤、多形性皮疹、低血压/高血压;治疗过程中可引起血小板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出血加重、血小板输注需求量增加;较少见的副作用包括: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溶血、心律失常及癫痫发作;如果ATG经周围静脉输注,可发生静脉炎;治疗后7~10天约60%患者可发生血清病,其常见症状有:反复发热、皮疹、胃肠道症状、肌痛、关节痛及蛋白尿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血清病发病率取决于ATG 类型、剂量及疗程;肝肾毒性极少见。ATG治疗期间需严密监护,应用小剂量皮质类固醇可减轻或预防绝大多数急性副作用。 五、ATG的治疗方法: ATG主要用于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用法:ATG3~5mg/kg/d,连用五天,同时应用激素,激素主要是抗过敏的作用,用ATG后继续使用激素主要是为预防迟发过敏反应,后激素逐渐减量,一般在一个月内减完。 六、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的护理:

胃十二指肠疾病试题(含答案)

第三十七章胃十二指肠疾病 一、填空题 1.胃粘膜屏障包括____粘液—碳酸氢盐屏障____、____胃粘膜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____、____胃粘膜血流____。 2.十二指肠分__上部、降部,水平部,升部__四部分,其中十二指肠乳头开口位于___降部的后内侧壁中部_____,是____胆总管____和___胰管_____的共同开口,距幽门____8~10____cm,距门齿____75____cm、 3.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溃疡的机理是____切除了胃窦部消除了胃泌素引起的胃酸分泌____、___切除了大部分胃体减少了壁细胞主细胞数_____、____切除了溃疡的好发部位____、____切除了溃疡本身____。 4.胃的区域淋巴结分____3____站____16____组。胃癌的主要转移途径是___淋巴转移_____。 5.进展期胃癌按Bormann分型法分为____结节型,溃疡局限型,溃疡浸润型,弥漫浸润型_四型。 6.胃近/远端大部切除范围应达全胃组织的____不少于60 %___。 7.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是指十二指肠第三部受____肠系膜上动脉__压迫所致。 8.迷走神经切除术后并发症有___吞咽困难,胃小弯缺血坏死,腹泻__。 二、判断改错题

1.因溃疡作胃大部切除术,通常认为适当的胃切除容积是50%~60%。 2.对于穿孔时间在24小时以内胃溃疡穿孔病人,腹腔内炎症和胃十二指肠壁水肿较轻,如一般情况可,可行彻底性手术。 三、选择题: [A型题] 1.胃、十二指肠溃疡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肯定无疑的一点是____D____。 A.饮食不规律 B.情绪激动 C.饮入过多洒类等刺激物 D.胃酸过多,激活胃蛋白酶 E.以上均不是 2.胃的血供来源,哪些是错误的___C_____。 A.胃腹腔动脉干分出胃左动脉 B.肝固有动脉分出胃右动脉 C.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分出胃网膜右动脉 D.脾动脉分出胃网膜左动脉 E.脾动脉分出胃短动脉 3.胃穿孔的X线检查所见主要为___B_____。 A.双侧横膈抬高 B.膈下游离气体

正常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可呈正常性贫血的疾病鉴别 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 MCV) 在80 -100范围内的形态学表现的贫血称为正常细胞性贫血。 从非血液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及其他继发性疾病为切入点进行分析以下。 1、急性失血。早期因血液未被稀释,血红蛋白、红细胞及血细胞比容下降不明显,早期可以血常规常表现为正常细胞性贫血。 2、脾大和脾功能亢进。红细胞在血液循环中经过脾脏时受到机械性破坏所致。脾功能亢进患者的血常规可有一系及多系的血细胞减少,减少程度与脾大程度不一定成比例。贫血主要表现为正细胞正色素性。 3、再生障碍性贫血。贫血通常为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少数早期可表现为大细胞性贫血,机制尚不消楚。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常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高;骨髓象示骨髓增生低下,造血细胞减少,部分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可出现局灶性造血增生灶;活检常见脂肪组织增加,有效造血面积减少。 4、急性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在血液循环中正常寿命为90 -120天,如溶血发生快速,红细胞体积大小正常,即表现为正常细胞性贫血。 5、骨髓病性贫血白血病、部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DS)、累及骨髓的淋巴瘤和浆细胞肿瘤等,此类贫血的主要原因是骨髓被异常增生的肿瘤细胞浸润,幼红细胞的代谢受到干扰,红细胞生成减少,贫血多数轻至中度,以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多见。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对骨髓疾病的诊断仅仅起到一个提示作用。 6、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主要以贫血为临床表现,血常规一般呈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 7、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以正常色素性贫血与脾大为主要的临床表现,还需完善骨穿、基因检测等明确。 8、继发其他系统疾病的贫血单纯的肝肾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垂体功能减退、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疾病引起的贫血常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但如伴有缺铁、缺维生素、出血、溶血等则亦可呈现小细胞性贫血或大细胞性贫血。此类贫血的病因需根据各原发疾病特点进行诊断。

溶血性贫血-蚕豆病)

溶血性贫血-蚕豆病 蚕豆病是由于遗传性红细胞六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酶)缺乏者进食蚕豆后,随后发生的急性溶血性疾病,又名胡豆黄,蚕豆黄。常见于小儿,特别是5岁以下男童多见,约占90%,常发生在蚕豆成熟的季节,进食蚕豆或蚕豆制品(如粉丝、酱油)均可致病。母亲食蚕豆后哺乳可使婴儿发病。 一、临床表现: 早期有恶寒、微热、头昏、倦怠无力、食欲缺乏、腹疼,继之出现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尿呈酱油色,此后体温升高,倦怠乏力加重,可持续3日前后。与溶血性贫血出现的同时,出现呕吐、腹泻和腹疼加剧,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约50%病人脾大。严重病例可见昏迷、惊厥和急性肾衰竭,若急救不及时常于1~2日内死亡。 二、诊断: 该病通过性联不全显性遗传,G-6-PD基因在X染色体上,病人大多为男性,男女之比约为7∶1,在生吃蚕豆后数小时至数日(1~3天)内突然发热、头晕、烦躁、恶心,尿呈酱油样或葡萄酒色,一般发作2~6天后能自行恢复,但重者若不及时抢救,会因循环衰竭危及生命。可通过病史和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还原率大于75%),尤其是荧光点试验诊断。 1. 有进食青蚕豆或吸入蚕豆花粉史。 2. 临床特点: ①潜伏期数小时至48小时。 ②中毒表现:早期有恶寒、微热、头昏、倦怠无力、食欲缺乏、腹疼,继之出现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尿呈酱油色,此后体温升高,倦怠乏力加重,可持续3日前后。③实验检查: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MHb)正常人还原率>75%(比色法),蚕豆病病人MHb还原率31%~74%(杂合子遗传者),还原率<30%(纯合子型);血中含变性珠蛋白小体(赫恩兹小体)可高于5%以上(正常为0~0.28%)。 三、实验室检查血检查:Hb、RBC减少,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血清间接胆红素增高,G6PD活性下降,尿液检查:尿色为浓茶色或酱油色,潜血试验阳性。 四、抢救及护理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输氧充足的给氧可使心肺负担减轻,避免心衰、肺水肿的发生。本组病例中,有26例患儿输氧,我们选用鼻导管输氧法,氧流量1~2L/min,输氧过程中保持呼吸道、输氧管通畅。注意防火、防热、防震、防油。 2、建立有效循环、及时输血急性溶血性贫血是小儿蚕豆病的主要特点。抢救的关键:则应迅速足量输血[2],以输新鲜血或浓集红细胞为宜,它有利于补充血容量、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纠正盆血,增加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提高红细胞的携氧能力。本组病例均给输血治疗,轻症者输1次,重症者输23次即好转。在患儿入院后迅速选用留置针建立有效静脉通路,以保证及时有效地供给药物及输血输液的顺利进行。在静脉穿刺成功时,即留取血标本,急查血常规、定血型、交叉配血。操作中我们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认真执行查对制度,防止输错血或血液污染 患儿输血量及输血速度均应控制,谨防输血过量所致急性心衰和肺水肿的发生。输血量以5~10ml/kg、次)为限,输入速度应2~6ml/kg、h)或10滴/min,以患儿年龄及病情决定[3]。输血过程中严密巡视,持续观察有无输血反应。本组病例均未发生输血反应,在输血的同时还应注意应用5%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以防血红蛋白堵塞肾小管。 3、应用糖皮质激素氢化考的松每日200~300mg,静脉滴注,根据病情酌情增减。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定时监测T.P.R、BP、注意观察患儿意识状态、瞳孔、面色、口唇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健康宣教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健康宣教 概述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干细胞及造血微环境损伤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类贫血,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贫血、皮肤粘膜及脏器出血以及反复感染发热。发病以青壮年居高,男性多于女性。 病因:原因不明者称为原发性再障,能查出原因者为继发性再障,继发性再障已知原因有药物、化学、物理、病毒感染等因素引起骨髓抑制。 治疗: (1)支持疗法禁用对骨髓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对粒细胞缺乏者宜保护性隔离,积极预防感染。输血要掌握指征,准备做骨髓移植者,移植前输血会直接影响其成功率,尤其不能输家族成员的血。一般以输入浓缩红细胞为妥。严重出血者宜输入血小板。反复输血者宜应用去铁胺排铁治疗。 (2)雄激素为治疗慢性再障首选药物。 (3)骨髓移植是治疗干细胞缺陷引起再障的最佳方法,且能达到根治的目的。一旦确诊严重型或极严重型再障,年龄<20岁,有HLA配型相符供者,在有条件的医院应首选异基因骨髓移植,移植后长期无病存活率可达60%~80%,但移植需尽早进行,因初诊者常输红细胞和血小板,这样易使受者对献血员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致敏,导致移植排斥发生率升高。 (4)免疫抑制剂适用于年龄大于40岁或无合适供髓者的严重型再障。 健康教育: (1)预防感染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增减衣服,避免受凉。做好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更衣、剪指甲。居室定时通风,少出入公共场所,外出时戴口罩。注意口腔卫生,餐后睡前漱口。注意肛周清洁,女病人注意会阴清洁。若出现咽痛、咳嗽、流涕、尿痛、牙龈肿痛、红肿等,应及时到医院治疗,以便早期处理。 (2)预防出血根据病情适当活动,活动时防止滑倒或外伤,以免伤后出血。禁止用硬毛牙刷刷牙,牙签剔牙,进食宜慢,避免口腔粘膜及牙龈受损。预防鼻腔粘膜干燥,必要时涂油保护,禁止挖鼻孔,以免损伤鼻腔粘膜,引起出血。注意小便颜色,女病员注意月经量及时间。若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等,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3)生活照顾饮食上要避免辛辣、刺激、过冷、过硬食物。尤其要禁食海鲜品。易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日常生活要有规律,情绪稳定,适当活动,避免劳累。避免接触有害物质、辐射及服用对骨髓有影响的药物。贫血、出血较重时,要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必要时住院治疗。 (4)用药注意严格遵医嘱服药,不能自行调整或减量。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世界长寿之乡广西巴马县十二指肠钩虫病现状报告 黄有能

世界长寿之乡广西巴马县十二指肠钩虫病现状报告黄有能 发表时间:2016-05-23T10:48:08.5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6期作者:黄有能 [导读] 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十二指肠钩虫病是一种肠道寄生虫,一般多寄生于小肠,尤以空肠上部为主。(附十二指肠钩虫病并上消化道出血108例分析) 黄有能 (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广西巴马 547500) 【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6-0066-02 十二指肠钩虫病是一种肠道寄生虫,一般多寄生于小肠,尤以空肠上部为主,成虫咬附在肠粘膜上,致多数患者就诊时以上腹部不适为主诉,但其最严重的并发症可造成出血点及小溃疡导致宿主慢性失血。本文主要对我院自1998年5月~2015年5月经行电子胃镜检查后明确诊断为十二指肠钩虫病并上消化道出血的108例患者,进行分析总结以探讨巴马瑶族自治县十二指肠钩虫分布现状。 1.临床资料 1.1 一般病历资料 本组108例十二指肠钩虫病患者病程3月至4年不等,其中单纯以上腹不适就诊28例,以上腹不适伴解黑便61例,以黑便就诊18例,以呕血为主要症状就诊3例。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大于等于110g/L者12例,91~110g/L者52例,60~90g/L者40例,小于60g/L 者4例;粪便常规检查:潜血阳性者86例,占阴性者22例。大便镜下查找虫卵阳性者72例,占66.7%,阴性者36例,占33.3%。 1.2 分布特点 本组病例分布情况:性别:男性42例,女性66例;年龄分布:14~18岁16例,20~40岁24例,40~68岁68例;区域分布:巴马镇40例,甲篆31例,那桃20例,燕洞7例,凤凰3例,所略4例,东山1例。所有患者职业均为农民。 其中1998年5月~2006年5月发现病例74例,2006年5月~2015年5月发现病例34例。 1.3内镜检查结果及镜下特点 本组108例患者均发现钩虫体,虫体数目多少不等,其中最少者1条,最多者镜下无法核计数目。钩虫体附着部位:胃窦部:3例;十二指肠球部22例,十二指肠降部65例,球部及降部均发现虫体8例。内镜下十二指肠钩虫呈细长略透明肉红色,吸附于肠壁及胃窦壁,虫体呈弯曲或蚯蚓状蠕动,对其充气或冲水时钩虫以吸附点为支点摆动明显。十二指肠粘膜可见散在或群簇样出血点,部分糜烂形成小溃疡大小多为3~5毫米,其中1例患者可见球腔内少量鲜血淤积。 1.4 治疗与结果 所有患者均给予左旋咪唑,肠虫清等驱虫药物按疗程规范化治疗,并发症严重的患者给予输血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1周后所有患者症状减轻,辅助检查:大便常规潜血阴性,无虫卵;胃镜检查:胃肠粘膜未见出血点灶,未发现钩虫体。 2.讨论 钩虫病在世界范围内均有病例报道,主要以中温带、温带分布为甚。根据1988~1992年全国寄生虫病调查,我国地处中温带、温带各省市发现钩虫病病例约19405万,平均感染率约为17.16%,其中以海南省、四川省和广西自治区病例数最多。而地处黄河以北地区的东北、华北和西北10个省(区)发现病例较少,总体感染率低于1%[1]。十二指肠钩虫病的诊断,既往多以临床症状及大便钩虫卵阳性为主要诊断依据,多属于间接性和主观性诊断,而消化道疾病的临床症状多有共性且大便查找够虫卵亦存在阳性率不满意的缺点,从而容易导致十二指肠钩虫病患者出现漏诊误诊现象,通过本组病例,笔者发现通过消化內镜可直接观察到钩虫体,并可钳取虫体进行寄生虫学检查,从而获取明确诊断依据,因此內镜学检查可作为十二指肠钩虫病一项重要辅助检查。 十二指肠钩虫幼虫可经过人体皮肤或黏膜接触进入人体,而部分可经口腔直接进入人体肠道内。感染十二指肠钩虫病后,患者可出现钩蚴皮炎(又称“粪毒”),多见于足趾、手指间等与泥土接触处。钩虫成虫主要寄生于小肠,尤以空肠上部为主,可引发感染者的消化、吸收等功能紊乱。十二指肠钩虫病的主要并发症是上消化道出血,其机理主要是:(1)钩虫成虫叮咬粘膜壁,摄取血液粘膜为食,造成粘膜出血、糜烂;(2)钩虫头腺可分泌抗凝素,使叮咬点血液不易凝结,导致粘膜持续出血;(3)钩虫有不断更换咬附部位的习性,易造成大量新旧出血点,从而加重失血现象[2]。本组病例中发现钩虫最多者镜下无法核计数目,其中1例患者十二指肠球腔内可见少量鲜血淤积,由此可见感染十二指肠钩虫是造成本组病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 本组108例病例分布情况:所有患者职业均为农民。性别:男性42例,女性66例;年龄分布:14~18岁16例,20~40岁24例,40~68岁68例;区域分布:巴马镇43例,甲篆乡31例,那桃乡20例,燕洞乡8例,所略乡2例,凤凰乡1例,东山乡1例。笔者分析认为这与广西地处亚热带,巴马位于广西西北部,当地经济以农耕为主,而其感染病例最多的巴马镇、甲篆乡、那桃乡、燕洞乡属水网地区,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尤其以巴马镇、甲篆乡、那桃乡为甚,其余各乡以旱地种植为主。而因经济发展需要,巴马县男性成员多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以妇女为主,因此感染十二指肠钩虫的患者中以妇女为主要群体;感染者在年龄段中发现中老年患病率最多,占62.96%,青年次之占22.22%,少年患者最少约14.8%,笔者分析认为感染者以中老年患者发病率最高的主要原因为:该县外出务工人员以青壮年为主,留在当地从事农业生产的以40岁以上人员为主要群体,因此其患病率最高,而14~18岁年龄段的青少年部分亦感染钩虫病,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该年龄段的青少年主要为在校学生,其参加农业生产的机会较少,其次青少年较老年患者普遍受教育程度高,劳作时自我防护意识高,因此其感染的比率也最低。 本组病例中,1998年5月~2006年5月发现74例,2006年5月~2015年5月发现34例。对比发现2005年后发病例数明显下降,笔者认为这与2006年后当地大力发展密封式沼气池相关,经沉淀发酵后人畜粪便中的十二指肠钩虫卵可被有效杀灭,再把经该项处理后的粪便用于农作物施肥,从而有效降低了人类感染十二指肠钩虫的机会。 从本组病例笔者认为巴马瑶族自治县人群钩虫病的分布符合十二指肠钩虫病的分布特点,与地理位置、耕作方式有显著关系。随着防治工作的开展,感染十二指肠钩虫的病例明显减少,感染率较前显著降低,但十二指肠钩虫病的严重并发症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加强粪便管理及无害化处理,是切断钩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加强加强个人防护以减少感染机会。对疑似感染十二指肠钩虫的患者应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加以排除,对确诊感染十二指肠钩虫的患者应积极进行治疗,以避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及消灭传染源的存在。

溶血性贫血题库12-0-8

溶血性贫血题库12-0- 8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男性,18岁,贫血,黄疸1年,母亲有贫血史。脾肋下3cm,HGB90g/L,白细胞、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5%,红细胞脆性试验0.7%,血片中见球形细胞,Coombs试验阴性该病的发病机制是() A.A.脾功能亢进 B.红细胞血红蛋白结构异常 C.自身抗体攻击红细胞破坏过多 D.红细胞合成相关酶缺乏 E.红细胞膜缺陷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女性,38岁,半年来逐渐贫血,伴牙龈出血,乏力、腰腹疼痛,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2cm,不肿大,检验:HGB53g/L,WBC3.0×109/L,PLT48×109/L,尿常规:隐血(+)、蛋白(+)。含铁血黄素(+)。Coombs试验阴性。Ham试验阳性,骨髓增生低下患者最积极的治疗措施应是() A.A.糖皮质激素 B.输注洗涤红细胞 C.EPO D.异基因骨髓移植 E.脾切除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女性,38岁,半年来逐渐贫血,伴牙龈出血,乏力、腰腹疼痛,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2cm,不肿大,检验:HGB53g/L,WBC3.0×109/L,PLT48×109/L,尿常规:隐血(+)、蛋白(+)。含铁血黄素(+)。Coombs试验阴性。Ham试验阳性,骨髓增生低下追问患者有阵发性解酱油色尿病史,其发生可能与之相关的因素有() A.A.睡眠 B.月经 C.感染 D.饮酒或疲劳 E.以上都有 https://www.360docs.net/doc/4e11230576.html,/ 中超联赛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20岁,男性,云南籍,因发热自服磺胺嘧啶,3天后血红蛋白降至50gL,网织红细胞15%,红细胞形态正常考虑何种诊断可能性大() A.A.海洋性贫血 B.G-6-PD缺乏症 C.骨髓病性贫血 D.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溶血性贫血血常规指标有哪些

溶血性贫血血常规指标有哪些 生活中常听人讲,某某某经常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等等。后来去医院诊断,说是得了溶血性贫血。这种病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和健康,但是还有各位别人不明白贫血的概念。那么溶血性贫血血常规指标有哪些? 溶血性贫血血常规指标有哪些 说起贫血,这种病是不分年龄大小的,有的才刚出生几个月的宝宝,也有患有贫血的。下面我们来看看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1、血常规:血常规溶血性贫血是一种血液系统的疾病,所以我们常规做一下血常规的检查,血常规不可以表现为红细胞明显的减少,且寿命缩短的表现,红细胞相互融合成一片,红细胞的生存时间大大减少,如检测出的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小于40mg\l都可以怀疑,可能是血管内溶血,或者是,细胞膜缺陷性贫血,再结合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为溶血性贫血。 2、骨髓象检查:以明显的表现,骨髓造血功能减少,红细胞明显减少,白细胞数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是正常的,0.5倍,明显减少为原来的1/2,在配合血常规检查,临床表现,结合诊断为溶血性贫血。血清结合珠蛋白,明显减少,为原来的三分之一,所以检查标准,可以明确的作为溶血性贫血的指标。 3、联合标准:溶血性贫血分先天和后天两种, 为了更精确的诊断疾病,也会结合地域遗传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这些标准就能够明确的诊断为溶血性贫血这种疾病。 得了溶血性贫血怎么办 得了溶血性贫血,首先不要盲目的忽略一些细小的表现。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去检查。平时应该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多吃蔬菜和水果,这样我们才能够有充足的抵抗力,身体才能够健康。 去除病因和诱因极为重要。如冷型抗体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应注意防寒保暖;蚕豆病患者应避免食用蚕豆和具氧化性质的药物,药物引起的溶血,应立即停药,感染引起的溶血,应予积极抗感染治疗,继发于其他疾病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得了溶血性贫血,要先正确面对这种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平时多吃些补气养血的食物,还要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作为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医。平时要培养好的生活习惯。饮食方面可以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也要给胃制造酸性环境,利于铁的吸收。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理特征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理特征 *导读:很多人错误的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就是一种贫血病而已,平时多注意补充营养就没事了,该病与其他贫血型疾病的不同之处就在与伴有严重型的并发症。…… 很多人错误的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就是一种贫血病而已,平时多注意补充营养就没事了,该病与其他贫血型疾病的不同之处就在与伴有严重型的并发症,如出血、易感染等等,治疗不及时有可能会危及生命,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理特征。 1、骨髓增生导致黄髓增加,进而使造血组织损伤以致逐渐减少。 2、使用一般抗贫血药物并无太大效果。 3、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特征,多数患者会出现易感染,出现发热等症状。红细胞减少而见心悸、乏力、头晕等;血小板减少则见出血情况。 此外,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急性与慢性之分,主要是由于体内造血功能衰竭所致,不同病情的患者所表现的症状也大不相同。急性“再障”,潜伏期短来势凶猛,症状突发。最易感染,高烧不退,出血。出血不定部位,发烧不定时间,感染易在头部和口腔内发作。有的在腰部出现疱疹,各种血细胞急剧下降,死亡率高。但是,病情来势随猛,一旦控制,恢复较快。慢性再生障碍

性贫血的原因: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的健康程度不同﹑免疫能力强弱不同﹑地区的不同﹑环境的不同﹑年龄的不同﹑男女的不同﹑受病毒病毒侵袭脏腑的不同,所以导致“再障”的急慢就不同,需要治愈的时间就不一样。病毒侵袭人体内部越多,体内脏腑骨髓的造血功能破坏就更加严重,发作急,各种血细胞急降,即为急性“再障”,反之则是慢性再障。 综上所述,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也要分情况而定,最好是要对症治疗,建议选择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面系统的治疗方式才能让您早日恢复健康生活。最后祝您早日治愈。

临床上常见几种贫血的骨髓象及血象变化特点

临床上常见几种贫血的骨髓象及血象变化特点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 anemia.IDA)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机体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减少甚至耗尽时所发生的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多发生于幼儿、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慢性失血及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者。 (一)血象 1.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以后者的减少更为严重。贫血轻微时红细胞形态变化不大。重者则呈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 MCV<82fl、MCH<27pg、MCHC<320g/L、RDW>l5%。 2.白细胞计数及分类一般正常。 3.血小板计数多正常。 4.网织红细胞常轻度增高。 (二)骨髓象 1.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2.红细胞系明显增生,幼红细胞总百分率常>30%,其中以中、晚幼红细胞增多为主,各阶段幼红细胞胞体常较小,胞质量少,边缘不整齐,嗜喊性色调较强,细胞核小而致密。 3.粒系细胞总百分率常因红系增生而相对减低,各阶段百分率及细胞形态染色大致正常。 4.粒、红比值减低。 5.巨核细胞系常无明显变化,血小板形态一般正常。 6.成熟红细胞形态学变化同外周血,嗜多色性红细胞较易见到。

(三)细胞化学染色 骨髓涂片铁染色显示细胞内、外铁均减少,幼红细胞中铁小粒减少且着色浅淡。 (四)其他检查 血清铁、血清铁饱和度及血清铁蛋白可呈不同程度的减低,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 缺乏叶酸、维生素B12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MA)系由于某些原因引起叶酸,Vit.B12缺乏,或机体对叶酸、Vit B12,需求过盛或吸收障碍,最终导致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的特殊类型的增生性贫血。常发生于偏食、营养不足、妊娠妇女、婴幼儿、慢性胃肠疾患等。 (一)血象 1.红细跑、血红蛋白均减少而以红细胞减少更为严重,MCV>92fl,MCH>31pg、MCHC多正常,RDW>15%。 2.白细胞计数多正常,重者可见减低,成熟粒细胞可见分叶过多现象,并可出现少量幼稚粒细胞。 3.血涂片中成熟红细胞体积大小不等,以大红细胞为多见,由于细胞厚度加大或饱含血红蛋白其生理性中心淡染区缩小甚至消失,并可见Howell-Jolly's body、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嗜多色性红细胞及少数幼红细胞。 4.网织红细跑轻度增高。 (二)骨髓象 1.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2.红细胞系明显增生,幼红细跑总百分率常>40%,以旱、中幼红细胞增高为主.并出现巨幼红细胞常>10%,其细胞形态学特点为①细胞胞体增大,②细胞核染色质疏松呈颗粒状,似海绵或有蚕蚀感而着色较浅淡,晚巨幼红细胞核

十二指肠钩虫

十二指肠钩虫 组长:谭彩虹一.十二指肠钩虫形态结构特征 参与人:买合不白汉,缪斯,马小燕,彭夏燕 钩虫的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的上段,主要有两种,即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我国北方以前者为主,南方多感染后者。成虫前端具口囊,唇片退化,口囊内具有成对的钩齿,具切割作用,雄虫尾端具交合囊及刺。 ————以上摘自《无脊椎动物学》任淑仙第二版

二.生活史及分布地域 参与人:孙婧英,谭彩红,王灵玉,王培花生活史 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中,多数在空肠上部,虫卵随粪便排出时为2-8细胞,呈现椭圆形。卵在泥土中,温度适宜,含氧充足,潮湿荫蔽的条件下,一天几发育成胚胎。幼虫从卵壳中爬出,具有杆状食道,为杆状蚴;在土壤中生活以细菌及分解有机物为食,数日内脱皮一次,进入第二期杆状蚴,此时幼虫具有食道球,但口封闭,不进食,借助体内储存营养生活。第二次脱皮时,生长为丝状蚴,即感染蚴,此时幼虫抵抗能力很强,可存活2-3周。感染期幼虫有聚集性,但与人体裸露皮肤或黏膜接触时,从手指脚趾间或毛囊,汗腺钻入人体,这是钩虫进入人体的主要方式。现在有实验证明,它们可以通过口腔黏膜进入人体,也可因生食蔬菜吞下。少数未被胃液杀死的幼虫,可在小肠内发育成成虫,而无幼虫移行过程。 丝状蚴侵入皮肤后,进入小肠腺或淋巴管,随血液流经右心到肺,穿过肺泡,循支气管,气管上升到会咽,随宿主的吞咽下行到胃达到小肠;一部分幼虫随痰吐出,在小肠进行三次脱皮,形成口囊,附着于肠壁,在3-4周内,脱皮四次变成成虫。从丝状蚴侵入人体到从人体粪便中找到虫卵约50天,成长达到九个

月以上,成虫在人体内寄存的时间一般为1-10年。 ————出自《动物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湖北师范大学联合出版 地域分布 本病在世界上分布广泛,以热带、亚热带为甚。我国以黄河以南广大农村地区为主要流行区,北方及西部地区较少。根据1988~1992年全国寄生虫病调查,我国钩虫感染人数为19 405万,平均感染率为17.17%,以海南省的感染率为最高(60.90%),其次是四川(40.88%)和广西自治区(37.85%)。东北、华北和西北10个省(区)的感染率则低于1%。在虫种地域分布上,北方以十二指肠钩虫为主,南方则以美洲钩虫为主,但两种钩虫混合感染较为普遍。长江流域是以十二指肠钩虫为主的混合感染区。随着防治工作的开展,总的感染率有所下降,感染度较前明显降低,大部分感染者为轻度感染,即每克粪便虫卵数低于3000。 ————以上摘自《无脊椎动物学》任淑仙第二版 三.感染时的症状 参与人:申盼,沙雨晴,沈小林,佘雯 ?病理及临床表现:钩蚴侵入皮肤后,约数分钟至一小时左右,即可引起钩蚴皮炎(又称“粪毒”),多见于足趾、手指间等与泥土接触处。局部皮肤有烧灼、针刺、奇痒感,继而出现充血斑点或丘疹。1~2日成为水泡。若有继发感染,则可形成脓包。最后结痂、脱皮而自愈。在组织切片中,早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并发症有哪些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并发症有哪些 血液病专家说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骨髓造血功能异常而导致的一种慢性疾病,发病后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而且还会出现贫血和出血等一系列的症状,严重的患者还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所以早期发现并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很关键的。小编也曾患者再生障碍性贫血这种疾病,试过很多方法,西药、中药、偏方秘方都不行,最后需要靠输别人的血液维持生命,基本上一个月输一次,如果赶上发烧打针的话,即使刚输完血也不行,必须马上重新再输血,体质特别差,走几步就感觉累直冒虚汗,生活质量特别低,后来亲戚给我邮来康髓诺汤药调养的还可以,血象回升的很稳定,不仅一点点将强的松等西药逐渐减停掉了,而且输血的次数一次比一次少,最近有快到半年没输血了,血象已经恢复正常了。那么,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并发症有哪些?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出血——血小板减少所致出血常常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并发症,表现为皮肤淤点和淤斑、牙龈出血和鼻出血。在年轻女性可出现月经过多和不规则阴道出血。严重内脏出血如泌尿道、消化道、呼吸道和中枢神经出血少见,且多在病程晚期。患者出现严重鼻出血、视物不清、头痛、恶心呕吐,常是致命性颅内出血先兆表现,临床要充分予以注意。这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并发症。 2.感染——白细胞减少所致感染为再障最常见并发症。轻者可以有持续发热、体重下降、食欲不振,重者可出现严重系统性感染,此时因血细胞低使炎症不能局限,常缺乏局部炎症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败血症,感染多加重出血而导致死亡。这也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并发症。 3.贫血——红细胞减少所致贫血常为逐渐发生,患者出现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头晕、耳鸣等症状,这些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并发症所致。患者血红蛋白浓度下降较缓慢,多为每周降低10g/L左右。少数患者因对贫血适应能力较强,症状可较轻与贫血严重时合并贫血性心脏病。

第38章胃十二指肠疾病4

第38章胃十二指肠疾病 性圆形或椭圆形的全层粘膜缺损。严重时可以使胃十二指肠壁全层溃疡穿透形成穿孔。其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有关。 2.2 病理与发病机制是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最重要的是胃酸分泌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和粘膜防御机制的破坏三种因素。某些药物和其他因素也有作用。 2.2.1 幽门螺杆菌感染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中幽门螺杆菌检出率分别为80%和95%。1/6 HP感染者发展为溃疡病。清除HP降低溃疡病的复发率。其在粘膜内的定植、繁殖、代谢产生的各种酶可以破坏粘膜结构,其毒素刺激IL8和TNF 的分泌引起局部严重炎症反应和细胞变性,引起胃酸分泌增多,进一步损害,造成溃疡。

2.2.2 胃酸分泌过多抑制胃酸可治愈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病人中胃酸高于正常人,壁细胞是正常人的2倍。且对胃泌素、组胺和迷走神经的敏感性增高。 2.2.3 非甾体类抗炎药与粘膜屏障损害胃粘膜屏障为3部分:(1)粘液-碳酸氢盐屏障。(2)粘膜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3)丰富的粘膜血流。非甾体类抗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胆汁、酒精等均可破坏胃粘膜屏障,氢离子逆流进入粘膜细胞,使粘膜水肿、出血、糜烂、溃疡形成。长期使用以上药物胃溃疡发病率上升。 2.2.4 其他因素遗传、吸烟、心理压力和咖啡因。 2.3 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的区别

溃疡病外科治疗的理论根据 1切除溃疡本身。 2切除溃疡的好发部位。 3切除胃的大部,减少壁细胞和主细胞总量。 4切除胃窦消除G细胞分泌胃泌素引起的胃酸分泌。 5手术后碱性肠液返流中和胃酸。 6缩短食物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减少胃粘膜的刺激。

首次病程记录(再生障碍性贫血)

2012/5/31 17:57:17 首次病程记录 病例特点: 1、老年男女性。病前6个月有无病毒感染、应用骨髓毒性药物、接触有毒化学物质、长期或过量暴露于射线工作环境接触史。 2、隐匿急性发病。贫血、发热、出血为病史特征。 3、体征:贫血貌,皮下出血点,淋巴不及,肝脾未扪及。 4、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Lymph Gran% Lymph% Rbc HGB HCT MCV MCHC PLT 初步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 AA,再障) 诊断依据: 1、可疑病史: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微小病毒B19等)、应用骨髓毒性药物、接触有毒化学物质、长期或过量暴露于射线是再障的高危因素。 2、(1)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血象满足至少下列2项:a:血红蛋白<100g/l b:血小板<50×10^9/L c:中性粒细胞<×10^9/L。(2)一般无肝脾肿大。(3)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正常的50%)或重度减低(<正常的25%),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骨髓小粒空虚,骨髓活检示造血组织减少。(4)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它疾病,如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范科尼贫血、PNH、Evans综合征、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骨髓纤维化、毛细胞白血病、低增生性白血病、间变性T细胞淋巴瘤等。 鉴别诊断: 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尤其是血红蛋白尿不发作者极易误诊为再障。本病出血和感染较少见,网织红细胞增高,骨髓幼红细胞增生,尿中含铁血黄素、糖水试验及Ham试验呈阳性反应,成熟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力低于正常,均有助于鉴别。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第六节 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

第六节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 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是十二指肠水平部受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导致的肠腔梗阻,也称为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 病因与病理十二指肠水平部在第三腰椎水平横行跨越脊柱和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恰在胰腺颈下缘从腹主动脉发出,自十二指肠第三部前面越过。当两动脉之间形成夹角变小,肠系膜上动脉将十二指肠水平部压向椎体或腹主动脉造成肠腔狭窄和梗阻(图37-12)。发生淤滞症的原因与肠系膜上动脉起始点位置过低,十二指肠悬韧带过短牵拉,脊柱过伸,体重减轻或高分解状态致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间的脂肪垫消失等有关。 临庆表现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常呈间歇性发作,表现为十二指肠通过障碍。呕吐是主要症状,常发生在餐后数小时,呕吐物为含胆汁的胃内容物,伴上腹饱胀不适。取俯卧位、胸膝位或呕吐后可使症状缓解。体检见上腹饱满,可有胃型,无明显腹部压痛。缓解期有非特异性上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饱胀等。长期反复发作者可出现消瘦、营养不良、贫血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引起的急性梗阻,可在脊柱过伸位的躯干石膏固定后突然发生。在烧伤、大手术后体重明显减轻又需长期仰卧的病人中亦可出现。 【诊断】有反复发作呕吐胆汁与胃内容物的病人,特别

是体位改变症状减轻的病人,应考虑本病的可能。X线钡餐的特征性表现有:①钡剂在十二指肠水平部脊柱中线处中断,有整齐的类似笔杆压迫的斜行切迹(“笔杆征”),钡剂在此处通过受阻;②近端十二指肠及胃扩张,有明显的十二指肠逆蠕动;③切迹远端肠腔瘪陷,钡剂在2-4小时内不能排空; ④侧卧或俯卧时钡剂可迅速通过十二指肠水平部进入空肠。 超声检查测量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夹角,正常为3-5%,有淤滞症者<130;夹角内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处十二指肠腔前后径<1. 0 cm,而近端十二指肠腔前后径>3. 0 cm, CT结合动脉造影或螺旋CT三维图形构建可以显露肠系膜上动脉与十二指肠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这一水平上的梗阻。 治疗取决于病因与梗阻程度。如因石膏固定后脊柱过伸引起的,可去除石膏。梗阻发作时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和肠外营养支持。也可留置鼻空肠管在透视下推送过梗阻点,行肠内营养支持。缓解期宜少量多餐,以易消化食物为主,餐后侧卧或俯卧位可预防发作。内科治疗无效可手术治疗,术中可经胃管注气,当十二指肠扩张到3-4 cm 时可明确显露十二指肠受压情况。常用的术式是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将梗阻近端的十二指肠水平部与空肠第一部行侧侧吻合,或行Roux-en-Y吻合;如压迫系十二指肠悬韧带过短造成时、可行十二指肠悬韧带松解术。切断悬韧带使十二指肠下移,当肠系膜上动脉起始点与十二指肠上缘间能从容

临床上常见几种贫血的骨髓象及血象变化特点

临床上常见几种贫血的骨髓象及血象变化特点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机体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减少甚至耗尽时所发生的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多发生于幼儿、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慢性失血及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者。 (一)血象 1.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以后者的减少更为严重。贫血轻微时红细胞形态变化不大。重者则呈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MCV<82fl、MCH<27pg、MCHC<320g/L、RDW>l5%。 2.白细胞计数及分类一般正常。 3.血小板计数多正常。 4.网织红细胞常轻度增高。 (二)骨髓象 1.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2.红细胞系明显增生,幼红细胞总百分率常>30%,其中以中、晚幼红细胞增多为主,各阶段幼红细胞胞体常较小,胞质量少,边缘不整齐,嗜喊性色调较强,细胞核小而致密。 3.粒系细胞总百分率常因红系增生而相对减低,各阶段百分率及细胞形态染色大致正常。 4.粒、红比值减低。 5.巨核细胞系常无明显变化,血小板形态一般正常。 6.成熟红细胞形态学变化同外周血,嗜多色性红细胞较易见到。 (三)细胞化学染色 骨髓涂片铁染色显示细胞内、外铁均减少,幼红细胞中铁小粒减少且着色浅淡。 (四)其他检查 血清铁、血清铁饱和度及血清铁蛋白可呈不同程度的减低,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 缺乏叶酸、维生素B12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MA)系由于某些原因引起叶酸,缺乏,或机体对叶酸、Vit B12,需求过盛或吸收障碍,最终导致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的特殊类型的增生性贫血。常发生于偏食、营养不足、妊娠妇女、婴幼儿、慢性胃肠疾患等。 (一)血象 1.红细跑、血红蛋白均减少而以红细胞减少更为严重,MCV>92fl,MCH>31pg、MCHC多正常,RDW>15%。

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一、溶血性贫血定义及分类 溶血(hemolysis)是红细胞遭到破坏,寿命缩短的过程。当溶血超过骨髓的代偿能力,引起的贫血即为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分类法有多种,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对溶血性贫血进行分类表1 表1 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对溶血性贫血进行分类

病因主要疾病主要溶血部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膜缺陷 红细胞酶缺乏 戊糖磷酸途径酶缺陷 红细胞酵解酶缺陷 谷胱甘肽代谢酶缺陷 血红蛋白病 遗传性珠蛋白生成障碍 先天性红细胞卟啉代谢异常获得性溶血性贫血 免疫性 自身免疫性 同种免疫性 红细胞膜缺陷 血管性 微血管病性 瓣膜病 血管壁受到反复挤压 生物因素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口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棘形细胞增多症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葡萄糖磷酸异构酶缺陷症 谷胱酰半胱氨酸合成酶缺陷症 海洋性贫血 血红蛋白病S、D、E 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红细胞生成性血卟啉病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冷凝集素综合症 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 药物诱发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输血反应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败血症 钙化性主动脉办狭窄及人工心办膜 血管炎 行军性血红蛋白尿 溶血性链球菌、产气荚膜杆菌、疟疾、黑 热病等 血管外 血管外 血管外 血管外 血管外 血管外 血管外 血管外 血管外 血管外 血管外 血管外 血管外/内 血管外 血管内 血管外/内 血管外 血管外/内 血管外 血管内 血管内 血管内 血管内 血管内 血管内 血管内 血管内

再生障碍性贫血三大原因

再生障碍性贫血三大原因 再生障碍性贫血也是一种贫血类型,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越来越多,在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之后,患者不仅无法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甚至其生命也会受到严重威胁。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理原因,对于更好的防治这种疾病大有帮助。因为小编家人曾得过再生障碍性贫血,试过很多方法都不行,后来用康髓诺调理好的,而且停药近一年半了,血象一直很稳定,而且一直也没再输过血吃过西药,一直很健康也没犯病。现在跟小编一起了解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理原因主要有: 一、免疫功能异常:如果正常的免疫功能出现异常,则会容易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在临床上,在为该病患者进行骨髓移植手术时,患者必须选择相同基因或同一血型的骨髓才能配型成功,接受手术,使其骨髓恢复到正常的造血功能,否则会出现严重的免疫排斥现象,后果极为严重。 二、造血环境出现异常:导致造血环境异常的原因,主要在于造血组织减少。通过对患者的检查会发现,病人骨髓中的造血组织出现减少,其红骨髓的总量也相应的减少,进而导致其全血细胞大量降低。另外,在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中,如果造血细胞的环境发生异常或病变,也可能会影响血细胞的生长发育,导致疾病发生。 三、造血干细胞减少:造血干细胞出现缺陷的时候,也会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通过长期的试验研究表明,造血干细胞的严重缺乏或者发生缺陷,是重要的一个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也是主要的发病机理。据统计发现,至少有近50%的患者是由于造血干细胞的缺乏所引发的该病。 以上内容就是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的相关介绍,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后,对于患者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所以对于这种疾病,需要及早治疗才行,在治疗期间,患者应该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再次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