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片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冰片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冰片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第六章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第六章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药物中那个药物不溶于NaHCO3溶液中 A. 布洛芬 B. 阿司匹林 C. 双氯酚酸 D. 萘普生 E. 萘普酮 2)下列环氧酶抑制剂,哪个对胃肠道的副作用较小 A. 布洛芬 B. 双氯酚酸 C. 塞利西布 D. 萘普生 E. 酮洛芬 3)下列非甾体抗炎药物中,那个药物的代谢物用做抗炎药物 A. 布洛芬 B. 双氯酚酸 C. 塞利西布 D. 萘普生 E. 保泰松 4)下列非甾体抗炎药物中那个在体外无活性 A. 萘普酮 B. 双氯酚酸 C. 塞利西布 D. 萘普生 E. 阿司匹林 5)临床上使用的布洛芬为何种异构体 A. 左旋体 B. 右旋体 C. 内消旋体 D. 外消旋体 E. 30%的左旋体和70%右旋体混合物。 6)设计吲哚美辛的化学结构是依于 A. 组胺 B. 5-羟色胺 C. 慢反应物质 D. 赖氨酸 E. 组胺酸 7)芳基丙酸类药物最主要的临床作用是 A. 中枢兴奋 B. 抗癫痫 C. 降血脂 D. 抗病毒 E. 消炎镇痛 8)下列哪种性质与布洛芬符合 A. 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易水解 B. 具有旋光性 C. 可溶于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水溶液中 D. 易溶于水,味微苦 E. 在空气中放置可被氧化,颜色逐渐变黄至深棕色 9)对乙酰氨基酚的哪一个代谢产物可导致肝坏死? A. 葡萄糖醛酸结合物 B. 硫酸酯结合物 C. 氮氧化物 D. N-乙酰基亚胺醌 E. 谷胱甘肽结合物 10)下列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 A. 阿司匹林的胃肠道反应主要是酸性基团造成的 B. 制成阿司匹林的酯类前药能基本解决胃肠道的副反应

C. 阿司匹林主要抑制COX-1 D. COX-2抑制剂能避免胃肠道副反应 E. COX-2在炎症细胞的活性很低 11)以下哪一项与阿斯匹林的性质不符 A.具退热作用 B.遇湿会水解成水杨酸和醋酸 C.极易溶解于水 D.具有抗炎作用 E.有抗血栓形成作用 12)下列哪项与扑热息痛的性质不符 A.为白色结晶或粉末 B.易氧化 C.用盐酸水解后具有重氮化及偶合反应 D.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易水解成对氨基酚 E.易溶于氯仿 13)易溶于水,可以制作注射剂的解热镇痛药是 A.乙酰水杨酸 B.双水杨酯 C.乙酰氨基酚 D.安乃近 E.布洛芬 14)药典采用硫酸铁铵试剂检查阿司匹林中哪一项杂质 A.水杨酸 B.苯酚 C.水杨酸苯酯 D.乙酰苯酯 E.乙酰水杨酸苯酯 15)使用其光学活性体的非甾类抗炎药是 A.布洛芬 B.萘普生 C.酮洛芬 D.非诺洛芬钙 E.芬布芬 二、配比选择题 1) A. HO O O O B. HO H N O C. N N O O OH D. S O O N OH O N H N E. O OH H N 1. 阿司匹林 2. 吡罗昔康 3. 甲芬那酸 4. 对乙酰氨基酚 5. 羟布宗 2) A. 4-Butyl-1- (4-hydroxyphenyl)-2-phenyl-3,5-pyrazolidinedione

各种抗炎镇痛药的持点

非甾体抗炎药应用时注意事项: ()只起改善镇痛、抗炎症状地作用,并不治疗原发病,因此在用同时须治疗原发病. ()所有均可导致血压升高、钠潴留、水肿等.对服用者应进行相关检测. ()所有在长期连续服用后都可能出现发生率不高但严重地心血管栓塞事件与剂量及疗程呈正相关. 布洛芬 【适应证】缓解各种慢性关节炎地关节肿痛症状,治疗各种软组织风湿性疼痛如肩痛、腱鞘炎、滑囊炎、肌痛及运动后损伤性疼痛等,急性疼痛如手术后、创伤后、劳损后、原发性痛经、牙痛、头痛等,有解热作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洛索洛芬 【适应证】①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腰痛症、肩关节周围炎、颈肩腕综合征等疾病地消炎和镇痛.②手术后,外伤后及拔牙后地镇痛和消炎.③急性上呼吸道炎(包括伴有急性支气管炎地急性上呼吸道炎)下述疾患地解热和镇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萘普生 【适应证】用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肌腱炎、腱鞘炎等地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均有缓解症状作用.亦可用于缓解肌肉骨骼扭伤、挫伤、损伤以及痛经等所致疼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双氯芬酸 【适应证】用于各种急慢性关节炎和软组织风湿所致地疼痛,以及创伤后、术后地急性疼痛、牙痛、头痛等.对成年人和儿童地发热有解热作用.双氯芬酸钾起效迅速,可用于痛经及拔牙后止痛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吲哚美辛 【适应证】用于缓解轻、中、重度风湿病地炎症疼痛以及急性骨骼肌肉损伤、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痛经等地疼痛.亦用高热地对症解热.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美洛昔康 【适应证】用于慢性关节病,包括缓解急慢性脊柱关节病、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地疼痛、肿胀及软组织炎性、创伤性疼痛、手术后疼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氯诺昔康 【适应证】用于急性轻度至中度疼痛和由某些类型地风湿性疾病引起地关节疼痛和炎症. 萘丁美酮 【适应证】用于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地关节肿痛和脊柱痛地对症治疗.亦用于软组织风湿病、运动性软组织损伤及手术后、外伤后等止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塞来昔布 【适应证】缓解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地肿痛症状,也用于缓解手术前后、软组织创伤等地急性疼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对乙酰氨基酚 【适应证】用于中重度发热.缓解轻度至中度疼痛,如头痛、肌痛、关节痛等地对症治疗.为轻中度骨性关节炎地首选药物.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甲氨蝶呤 【适应证】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及银屑病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地周围关节炎 环磷酰胺 【适应证】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肾炎、精神神经性狼疮、系统性血管炎 硫唑嘌呤

药物透皮吸收的研究进展

药物透皮吸收的研究进展 摘要:经皮给药, 历史悠久。因其透皮吸收无首过清除、血药浓度稳定等优点已成为经皮给药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与此相应的透皮吸收促渗剂、促渗方法也取得较大的发展。透皮给药系统( Transdermal Delivery System, TDS)是指经皮肤给药而引起全身治疗作用的控释制剂。TDS 系统超越一般给药方法的独特优点, 可以不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破坏, 提供了较长的作用时间, 降低药物毒性和副作用, 维持稳定、持久的血药浓度, 提高疗效, 减少给药次数, 方便给药等。TDS系统的研究已经成为第三代药物制剂开发研究中心之一。但是, 由于皮肤角质层的限速屏障作用, 大多数药物的透皮性很差, 透皮给药后, 渗透速率和渗透量达不到治疗要求, 所以在研究透皮给药系统时寻找合适的方法来改善皮肤的透过性, 提高药物透过皮肤的量就成了经皮给药系统的关键。近年来,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不断发展, 促渗透方法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使更多的药物开发成TDS制剂成为可能。 关键词:透皮给药透皮吸收机理透皮吸收研究促渗方法促渗剂引言:目前, 国内透皮给药研究领域已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 喜局面, 不仅参与的科研人员多, 涉及全国各大医药院校及各类型医院,而且研究内容全, 包括基础理论及应用开发等。本文就近年国内透皮给药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1透皮吸收机理 1. 1 皮肤的解剖学基础皮肤的角质层是类脂质分子形成的多层脂质双分子层,结构致密, 无血管和淋巴管, 是药物透皮吸收的主要屏障。药物的透皮吸收主要是通过皮肤表面的药物浓度与皮肤深层的药物浓度差以被动扩散的方式透过角质层, 进入真皮层毛细血管, 通过体循环到达靶位起作用。此外, 皮肤的毛孔和汗腺等附属器官也可吸收少量药物。完整皮肤和去除角质层的皮肤对药物的透皮吸收有明显的差异[1 ].[38]。魏莉等[2]比较了去角质层皮肤和完整皮肤对阿魏酸的渗透作用, 发现前者的渗透系数是后者的12 倍, 对药物的吸收作用强。李国锋等[3]考察了硝酸异山梨酯( I SDN)单用或与促渗剂肉豆蔻酸异丙酯( IPM) 合用时, 经完整皮肤和角质层剥离皮肤的透皮能力, 发现I SDN 经角质层剥离皮肤的表观透皮系数是经完整皮肤的1. 68 倍, 且IPM 能分布在活性皮肤层, 可明显增加ISDN 在角质层或真皮层的分布量及经皮累积透皮吸收百分率。因此如何克服角质层屏障是TTS 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而且, 不同动物皮肤对同一药物的透皮吸收不同, 同种动物但不同年龄、不同品种对同一药物的透皮吸收也有差异。用分光光度法比较了小鼠、裸鼠、家兔、大鼠、人体皮肤对黄芩苷的渗透, 发现透皮速率常数为家兔> 大鼠> 人> 裸鼠> 小鼠。唐宏生等[4]以不同品种和日龄的仔猪皮肤进行体外实验, 证实了药物的透皮速率、透过量与仔猪的品种、日龄等密切相关。 1.2 药物透皮吸收过程包括释放、穿透及吸收进入血循环三个阶段。释放系指药物从基质中脱离出来并扩散到皮肤或粘膜表面上。穿透系指药物通过表皮进入真皮,皮下组织,对局部组织起作用。吸收系指药物透入皮肤后或与粘膜接触后在组织内通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而产生全身作用。 1.3 透皮吸收途径从皮肤的构造来看外用膏剂有三条渗透途径:毛囊、完整的角质层和汗管。分子量小的药物,能向吸收的最大屏障角质层中扩散,尽管数量上很有限,但其扩散速度越往里越大;分子量较大的药物则以毛孔及汗腺为途径的比例增大,后者是一种“旁路”吸收途径。在药物吸收达到平衡状态前,这种“旁路”吸收占相当重要的地位。当达到平衡后,强极性药物主要是以与组织蛋白水合的水等为介质进行扩散。极性低的药物则通过脂溶性较大的部分扩散[1]。 2透皮吸收药物的研究 2.1 离体透皮实验研究通过模拟各种生物皮肤吸收,结合现代仪器对中药透皮吸收药的有

药物的镇痛作用

药物的镇痛作用 一、实验目的:1、学习甩尾法实验模型的制作。2、观察盐酸哌替啶和安乃近的镇痛作用。 二、实验材料: 1、实验动物:3只小鼠 2、器材与药品:水浴锅(55℃)、天平、鼠笼、小鼠固定器、注射器(1ml)3支、注射针头、秒表、0.4%盐酸哌替啶溶液、3%安乃近溶液、生理盐水、0.5%苦味酸溶液。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 1、筛选实验动物将小鼠装入小鼠固定器,暴露鼠尾,将鼠尾浸水浴锅1/3处,观察小鼠甩尾动作,记录出现甩尾动作的时间作为小鼠的疼痛阈值。选出3只小鼠在6s内出现甩尾动作的小鼠供实验用。 2、动物分组及给药将选出的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及实验组1、实验组2、对照组,称重编号。将小鼠装入鼠笼,暴露并抓住鼠尾,测量小鼠给药前的痛阈值。 给药实验组1小鼠称重:28g,腹腔注射盐酸哌替啶0.28ml,实验组2小鼠称重30g,腹腔注射安乃近溶液0.3ml,对照组小鼠称重22g,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2ml。并于注射后5、15、30min分别再次测定小鼠痛阈值。 3、记录、整理实验数据

痛阈改变百分率=用药前平均痛阈值 用药前痛阈值用药后痛阈值-×100% 四、实验结果 盐酸哌替啶、安乃近对小鼠痛阈值的影响 给药前痛阈值 (s ) 5min 给药后痛阈值15min 30min 实验组1 4″ 6″42 2″82 19″29 实验组2 4″ 4″70 3″6 4″4 对照组 2″ 2″79 2″79 3″ 29 五、讨论与分析 镇痛药的原理:各种伤害引起的疼痛性刺激通过感觉纤维传入脊髓,最后达到大脑皮层感觉区而引起疼痛,中枢性镇痛药如吗啡等

和外周性镇痛药如水杨酸等,通过痛感觉中枢整合作用以及抑制和减少痛觉的传入而达到镇痛作用。 1、盐酸哌替啶的作用机制: 盐酸哌替啶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而发挥作用的人工合成,是一种临床应用的合成镇痛药。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味微苦,无臭其作用机理与吗啡相似但镇静作用和麻醉作用较小,仅相当于吗啡的1/10到1/8。 其作用机理为:盐酸哌替啶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抑制神经末梢释放p物质,细胞钙离子内流,钾离子外流,阻断神经冲动传递。 2、安乃近的作用机制:安乃近是一种解热镇痛药,通过抑制PG的合成,使局部痛觉感受器对缓激肽等致痛物质引起的痛觉敏感性降低。 3、数据分析: ①实验组1注射盐酸哌替啶后给药后的痛阈值呈“V”字形变化。但平均痛阈值增大,异常数据:15min后小鼠的痛阈值下降,推测可能是时间测量有误差。 ②实验组2注射安乃近后小鼠平均痛阈值改变不大,分析: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小鼠挣扎过度出现脱针现象,推测药物未注入小鼠体内。 ③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小鼠平均痛阈值无明显变化。 六、总结:参考其他组实验数据比较后得出:哌替啶、安乃近均有

栀子苷镇痛和抗炎作用的研究

收稿日期:2007 07 16; 修订日期:2007 12 18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No .2004J 001) 作者简介:方尚玲(1967 ),女(汉族),江西景德镇人,现任湖北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工业微生物学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简介:李世杰(1947 ),男(汉族),湖北天门人,现任湖北工业大学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工程研究工作.栀子苷镇痛和抗炎作用的研究 方尚玲1 ,刘源才2 ,张庆华1 ,林 英1 ,陈道玉2 ,李世杰 1* (1.工业微生物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工业大学,湖北武汉 430068; 2.劲牌有限公司,湖北大冶 435100) 摘要:目的研究栀子苷的镇痛和抗炎作用。方法小鼠热板实验,醋酸诱发小鼠扭体反应实验,栀子苷对二甲苯致小鼠 耳肿胀实验,栀子苷对醋酸诱发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栀子苷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实验等。结果栀子苷25 m g /kg 剂量(P <0.05)能延长热刺激所致小鼠痛觉反应时间,栀子苷50mg /kg 剂量组和12.5m g /kg 剂量组对醋酸诱发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 <0.05),最大扭体次数减少百分率可达55%,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栀子苷12.5m g /kg 剂量组(P <0.05)和25m g /kg 剂量组(P <0.01)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栀子苷大剂量(50m g /溶液kg)组能导致腹腔毛细血管渗透液的吸光值显著降低(P <0.01),即对急性炎症渗出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栀子苷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没有明显抗炎作用,炎症渗出液中PGE 2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其抗炎作用可能与PG E 2释放没有关系。结论栀子苷有一定的镇痛和抗炎作用。 关键词:栀子苷; 镇痛作用; 抗炎作用 中图分类号:R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0805(2008)06 1374 02 St udy on the Analgesic and Anti -infla mmatory E ffects of G eniposide FANG S hang li n g 1,L IU Y uan cai 2,ZHANG Q i n g hua 1,L IN Y ing 1,CHEN D ao yu 2,L I S h i jie 1* (1.K ey Laboratory of IndustrialM icrobe ofH ubeiProvince ,Wuhan 430068,Ch i n a;2.J inpaiL i m ited C o mpa ny of H ubeiDaye ,435100,Ch i n a)Abst ract :O bjective To study t he ana l gesic and anti-i nfl amm atory effec ts of geni posi de .M ethods T he p l a te heati ng tests and the w r it h i ng response i nduced by acetic aci d ;ear s wo ll en o fm i ce i nduced by d i m e t hy benzene ;absorbance of pe riti oneal cap illary ex tracasate ;foot s w o llen i n m ice i nduced by Ca rrageenan w ere perfromed .R esu lts A ccord i ng to t he plate heati ng test ,t he do se o f gen i posi de (25mg /kg)cou l d pro l ong t he ti m e o f response for pa i n .The w r it h i ng response o fm ice we re obv i ousl y i nhi b ited (P <0.05)in the g roup o f gen i pos i de (50m g /kg)and t he g roup (12.5mg /kg),and t he m ax i m a l decreased percentage o fw r it h i ng achieved 55%,s how ing certa i n analgesi a effect .T he ear s w o llen o fm ice i nduced by d i m et hy benzene w as obv iously i nh i b ited i n the g roup (P <0.05)of gen i posi de (12.5m g /kg)and the group (P <0.01)o f geniposide (25m g /kg ).T he hi gh dose of gen i posi de (50mg /kg)could l ead to obv ious decrease of absorbance o f per it oneal cap ill ary ex travasate w hich m ean t obv ious i nhi b iti ng e ffect on acu te i nfl amm atory extravasate .The geniposide d i d no t s how obv i ous anti-infla mm atory effect on foo t s wo llen i n m ice induced by Carrag eenan ,and t here w as no c lea r difference bet ween the concentrati on o f PG E 2in i n fla mma tory extravasa te and the contrast .A nd maybe the re is no relationsh i p bet w een the an ti-i n fla mm atory effect o f geniposide and the release o f PGE 2.Con clusi on G eni poside has certa i n ana l g esi c e ffect and anti-infl amm atory effect . K ey w ords :G en i posi de ; A nalgesic eff ec t ; A nti-infl amm atory effect 栀子是药食两用传统中药,药用栀子是茜草科植物栀子Gar denia jasm i noides E llis 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寒味苦,归心、肺、三焦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之功效。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等证,外治扭挫伤痛。栀子果中含有含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其中栀子苷(gen i posi de)含量最高(含量可达6%),在栀子的药用效果中起重要作用[1]。本实验利用栀子黄色素生产过程中的废液提取和精制栀子苷[2],主要对精制的栀子苷进行了镇痛和抗炎作用研究[1,2]。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药品与试剂杜冷丁,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产品;栀子苷,本实验室提取纯化[2];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伊文思蓝,上海化学试剂采购供应站分装 厂产品;角叉菜胶,S i gm a 公司。1.1.2 动物昆明种小鼠,18~22g ,湖北省动物防疫中心提供。 1.2 方法 [3,4] 1.2.1 栀子苷对小鼠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昆明种雌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栀子苷大剂量组(50m g /kg)、栀子苷中剂量组(25mg /kg )、栀子苷小剂量组(12.5m g /kg)、杜冷丁阳性对照组。分组前进行筛选,调节小鼠热板测痛仪,使温度保持在(55.0 0.2)!,每次取1只小鼠,放入测痛仪内,记录自放入到出现舔后足所需的时间(s)作为该鼠的痛阈值。凡小于5s 或大于30s 出现舔后足者,以及喜跳跃者,一律弃去不用。取合格者进行分组,标记,重新测量两次,取平均值作为该鼠给药前的基础痛阈值。 栀子苷大、中、小剂量组连续3d 按时按量皮下注射给药,给药1次/d ,给药时间间隔24h /次。每天给药前,先称小鼠体重,按小鼠的体重计算给药量后再给药,阴性对照组给予等量体积的生理盐水。第4天时,给药组称重后按小鼠体重皮下注射给药,5 组按顺序给药。每组给药后30,60,90,120m in 分别测定小鼠痛阈值。若小鼠在热板上停留60s 后仍无痛反应,则取出,按60s 计算。比较给药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情况,作组间t 检验。1.2.2 栀子苷对醋酸诱发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取昆明种小鼠40只,雌雄各半,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打点标记后 1374 时珍国医国药2008年第19卷第6期L IS H I ZHEN M ED I C I NE AND M ATER I A M EDICA RE SEARCH 2008VOL .19NO.6

冰片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_魏楚蓉

第30卷第4期2010年10月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h t t p ://w w w .g j b l .n e t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 P a t h o l o g y a n d C l i n i c a l M e d i c i n e V o l .30 N o .5 O c t . 2010 收稿日期:2010-07-20 修回日期:2010-08-04 作者简介:魏楚蓉,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中药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相关研究。通信作者:伍赶球,E -m a i l :w u g a n q i u @163.c o m 冰片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魏楚蓉1,2 综述 伍赶球1 审校 (1.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系,长沙410013;2.井冈山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江西吉安343000) [摘要] 冰片是中医药中一味常用佐药。中医认为其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生肌之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冰片有抗炎镇痛、抗菌、抗病毒、保护心脑、双向调节神经系统、提高其他药物生物利用等作用。此外,冰片在肿瘤的治疗中可能也起到一定作用。而这些作用可能是冰片通过提高生物膜屏障通透性、影响肾上腺素、五羟色胺、一氧化氮、钙离子等物质的含量等一系列机制而实现。 [关键词] 冰片; 药理作用; 机制; 生物利用度d o i :10.3969/j .i s s n .1673-2588.2010.05.017 R e s e a r c h a d v a n c e i n p h a r m a c o l o g i c a l e f f e c t o f b o r n e o l a n dt h e u n d e r l y i n g m e c h a n i s m W E I C h u r o n g 1,2 ,W UG a n q i u 1 (1.D e p a r t m e n t o f H i s t o l o g y a n dE m b r y o l o g y ,X i a n g y a S c h o o l o f M e d i c i n e ;C e n t r a l S o u t h U n i v e r s i t y ,C h a n g s h a 410013;2.D e p a r t m e n t o f P h y s i o l o g y ;M 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 J i n g g a n g s h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J i a nJ i a n g x i 343000,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A s o n e o f c o m m o n l y u s e d a d j u v a n t ,b o r n e o l h a s b e e n c o n s i d e r e d t o h a v e a t h e r a p e u t i c e f f e c t f o r w a k i n g u p a p a t i e n t f r o mu n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e x p e l l i n g h e a t t o a l l e v i a t e p a i n a n d p r o m o t i n g g r a n u -l a t i o n .I t h a s b e e n s h o w n t h a t b o r n e o l h a s e f f e c t s o f a n t i -i n f l a m m a t o r y ,a n a l g e s i a ,a n t i b i o s i s ,a n t i v i r u s ,p r o t e c t i o no f h e a r t a n d b r a i n ,r e g u l a t i o n o f n e r v o u s s y s t e mi n t w o -w a y s ,b o o s t o f o t h e r d r u g b i o a v a i l a b i l i -t y ,e t c .I n a d d i t i o n ,b o r n e o l m a y h a v e r o l e i n c a n c e r p r e v e n t i o n .T h e s e e f f e c t s o f b o r n e o l i s r e l a t e d t o i n -c r e a s i n g t h eb i o m e m b r a n ep e r m e a b i l i t ya n dc h a n g i n gt h ec o n t e n t so f a d n e p h r i n ,s e r o t o n i n ,N O a n d C a 2+ . [K e y w o r d s ] b o r n e o l ; p h a r m a c o l o g i c a l a c t i o n ; m e c h a n i s m ; b i o a v a i l a b i l i t y [I n t J P a t h o l C l i n M e d ,2010,30(5):0447-05] 冰片分龙脑冰片、艾片和合成冰片;相对分子质量为154.24,为小分子脂溶性单萜类物质;其化学成分主要是右旋龙脑、左旋龙脑或异龙脑等。冰片辛苦、微寒、性凉,自古就应用在中药配伍中治疗疾病。《本草衍义》认为其作用特点为“独行则势弱,佐使则有功”。《新修本草》记载其能:“主心腹邪 气,风湿积聚,耳聋,明目,去目赤肤翳”。本文就近10年来对冰片药理作用及机制的研究作一综述。1 药理作用 1.1 双向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冰片既有镇静抗惊厥又有醒脑的作用。研究 [1] 表明其可以缩短戊巴比妥钠持续睡眠时间,且能延 447

非甾体抗炎药的镇痛作用机理

非甾体抗炎药的镇痛作用机理 Cashman JN 摘要 非甾体抗炎药(NSAID)的镇痛作用不仅源于抑制周围前列腺素的合成,还包括其它一些中枢和外周作用机制。环氧合酶-1(COX-1)和C OX-2是两种不同结构的环氧合酶,其中C OX-1存在于正常细胞中,而C OX-2在炎性细胞中产生。对COX-2的抑制,很可能是NSAID镇痛作用的基础。此外,有些NSAID还抑制脂氧合酶产生疼痛的代谢物。对G 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的干预是NSAID镇痛作用的又一基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NSAID还具有中枢作用,这种中枢作用可能是由内源性阿片肽介导或阻断5-HT的释放而产生的。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药;镇痛作用;中枢和外周作用 1 组织损伤、炎症及疼痛的传导 1.1 疼痛的信号及调节 引起组织损伤的有害刺激总是伴随着大量炎症介质的释放。其中一些炎症介质直接刺激周围伤害感受器,其它介质敏化伤害感受器,降低刺激阈,但并不引起神经元的放电。急性损伤信号沿两类传入神经纤维传导,临床表现为两种显著不同的疼痛。沿有髓的A- 神经纤维快速传导的第一锐痛(20m s-1),沿无髓的C 神经纤维慢速传导(0.5~ 2.0m s-1)由机械、热和化学刺激引起的第二钝痛。 对周围伤害感受器的刺激增加了背角中神经肽如P物质和兴奋性氨基酸如谷氨酸盐的释放,伤害感受的信息沿着脊髓丘脑树传向丘脑,在丘脑腹侧二级神经元和三级神经元的突触将伤害感受的冲动直接传至感觉皮层,最终形成痛觉。在一定程度上痛觉的内源性调节可起到促进或抑制的作用。控制这种调节可以在C NS 内或在CNS外的周围传入神经末梢。 1.2 与组织损伤有关的化学介质 炎性介质对感受伤害的神经元的作用方式有两种,或是直接偶合于细胞膜受体,如特定的离子通道(氢离子、三磷酸腺苷、5-HT),或是通过细胞内的第二信使的间接作用,如作用于 2受体的缓激肽,细胞因子(I L-1、I L-6、I L-8、肿瘤坏死因子),二十碳酸[前列腺素和白三烯(LT) B4,LTD4],作用于H1受体的组胺,作用于5-HT1受体的5-HT。有些化学介质可能作用于神经元的其它部位控制受体蛋白质,如离子通道的表达或是控制其它细胞释放介质。此外,许多炎性细胞表达周围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肽(如P物质、降钙素)的受体。对周围伤害感受器的刺激增加了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如作用于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的谷氨酸盐。其它的一些介质如血小板激活因子(PFA)作用于血管及炎性细胞,引起持续的小动脉血管舒张。前列腺素是重要的炎性介质,它可以引起痛觉过敏。抑制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被认为是非甾体抗炎药(NSAID)的镇痛基础。 2 非甾体抗炎药对周围抗伤害感受的调节 2.1 花生四烯酸 前列腺素的产生依赖花生四烯酸的释放,花生四烯酸是许多酶作用的底物,环氧化和脂氧化是其氧化代谢的两条主要途径。环氧合酶催化氧化花生四烯酸为前列腺环素。脂氧合酶催化底物过氧化产生直链的过氧化氢二十碳四烯酸(HPETE),进一步转化为羟基二十碳四烯酸(HETE)和白三烯。环氧合酶和脂氧合酶两条途径都能产生引起疼痛的代谢物。HETE是

镇痛药和解热镇痛抗炎药

镇痛药 定义:镇痛药——减轻或消除疼痛,但不影响意识和其他感觉。 分类: (1)麻醉性镇痛药(阿片类镇痛药、成瘾性镇痛药)——吗啡、可待因、哌替啶等 (2)非麻醉性镇痛药——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PS: 疼痛: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使患者痛苦的一种症状,是伤害性刺激通过痛觉神经传至中枢,经大脑皮质综合分析产生的一种感觉。 疼痛的分类: 镇痛药的分类: 一、吗啡及其相关阿片受体激动药 吗啡、可待因、哌替啶等 二、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 喷他佐辛、布托啡诺、丁丙诺啡 三、其他镇痛药: 罗(颅)痛定、曲马朵、布桂嗪(强痛定) 吗啡及其相关阿片受体激动药(一)——吗啡 一、体内过程 1、p.o,首关消除大(生物利用度F约为25%),皮下和肌肉注射吸收较好。15-30min起效、镇痛维持4-6h 2、血脑屏障通过率较低,但足以发挥作用。 二、作用机制 激动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激活中枢“抗痛系统”而产生镇痛作用,使得P物质减少。 属麻醉药品,具有 成瘾性,注意与麻 醉药区别。

三、药理作用——中枢作用和外周作用 (一)中枢作用 (二)外周作用 四、临床应用 1.镇痛:除晚期癌症以外,一般短期用于其他镇痛药无效的剧烈疼痛,剂量需个体化 (1)胆绞痛和肾绞痛:与阿托品合用。 (2)心肌梗死性心前区剧痛 — 镇静和扩血管 (3)神经性疼痛疗效差(神经压迫性疼痛) 2.急性肺水肿所致心源性哮喘 急性左心衰竭引起肺水肿,导致呼吸困难。需强心、利尿、平喘药等综合治疗。

3.止泻:使推进性胃肠蠕动减慢,用于非细菌性、消耗性腹泻,对急、慢性腹泻均有效。细菌感染需加用抗生素。用阿片酊/复方樟脑酊。 五、不良反应 1)治疗量: 恶心、呕吐、眩晕、呼吸抑制、便秘、排尿困难(老年人多见)、胆绞痛、体位性低血压,偶见烦躁不安等情绪改变 2)耐受性和依赖性: 戒断症状:停药后出现兴奋、失眠、流泪、流涕、出汗、震颤、呕吐、腹泻、甚至虚脱、意识丧失等。《麻醉药品管理条例》,连续用药不得超过1周。 3.急性中毒 表现:昏迷、针尖样瞳孔、呼吸抑制、血压下降、少尿、体温下降,甚至呼吸麻痹。 抢救:阿片受体拮抗药——纳洛酮 人工呼吸,给氧。 4.禁忌症 分娩止痛、支气管哮喘、肺心病、颅内压高、肝功能严重减退、哺乳期妇女、新生儿、婴儿。 吗啡及其相关阿片受体激动药(二)——可待因 特点: 口服,F约为60%较吗啡高 其镇痛作用约为吗啡的1/101/12,但镇咳作用为吗啡的1/4,无明显镇静,呼吸抑制较轻 用于中等程度疼痛的止痛和剧烈干咳(伴胸痛) 无明显便秘、尿潴留及直立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欣快感及成瘾性的发生率也低于吗啡。 吗啡及其相关阿片受体激动药(三)——哌替啶(度冷丁) 一、作用特点: 1)镇痛作用为吗啡的1/10,作用时间短 2)镇静、扩血管、呼吸抑制作用与吗啡相当 3)无镇咳作用 4)兴奋胃肠平滑肌作用时间短,不止泻,不便秘 5)对子宫平滑肌无影响,不对抗催产素,不影响产程 6)成瘾较慢,戒断症状持续时间较短 二、临床应用 1.镇痛 1)各种剧痛(多i.h或i.m,起效快,替代吗啡) 2)胆肾绞痛(合用阿托品) 3)分娩止痛(产前2-4h禁用) 2.麻醉前给药 3.心源性哮喘的辅助治疗(弱于吗啡) 4.人工冬眠

解热镇痛抗炎药详解

解热镇痛抗炎药 一、最佳选择题 1、下列哪项对阿司匹林的叙述是错误的 A、最常见恶心、呕吐、胃出血等胃肠道反应 B、抑制血小板聚集 C、可引起“阿司匹林哮喘” D、儿童易引起瑞夷综合征 E、中毒时应酸化尿液,加速排泄 2、关于对乙酰氨基酚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解热镇痛作用缓和持久 B、对中枢COX抑制作用弱 C、小儿首选解热镇痛药 D、抗炎、抗风湿作用弱是因为对外周COX抑制弱 E、无明显的胃肠刺激 3、下列哪项不属于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 A、瑞夷综合征 B、水杨酸反应 C、“阿司匹林哮喘” D、恶心、呕吐、胃出血 E、大剂量长期服用可刺激凝血酶原形成 4、以下哪种作用与解热镇痛抗炎药抑制PG 生物合成无关 A、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 B、抑制血小板聚集 C、致胃出血、胃溃疡 D、“阿司匹林哮喘” E、水杨酸反应 5、对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叙述哪项错误 A、对内热原引起的发热有效 B、可减少炎症部位PG合成 C、治疗浓度可抑制环氧酶,减少PG生成 D、镇痛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 E、能根治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 6、对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仅使高烧患者体温降低 B、中度镇痛作用 C、大多数解热镇痛药都有抗炎作用 D、对正常人体温无影响 E、此类药物均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 7、下列哪个药物几乎没有抗炎作用 A、保泰松 B、阿司匹林 C、对乙酰氨基酚

D、吲哚美辛 E 、尼美舒利 8、关于阿司匹林,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防止血栓形成宜用大剂量 B、用量大于1g时,水杨酸的代谢从一级动力学转变为零级动力学进行 C、碱性尿促其排出 D、既抑希y COX-2,又抑希y COX-1 E、血浆t 1/2短,约15min 9、下列对解热镇痛抗炎药正确的叙述是 A、能降低发热者的体温 B、与氯丙嗪对体温的影响相同 C、镇痛作用部位主要在中枢 D、对各种严重创伤性剧痛有效 E、很容易产生耐受与成瘾 10、抑制环氧酶作用较强者为 A、阿司匹林 B、对乙酰氨基酚 C吲哚美辛 D、保泰松 E、氢化可的松 11、大剂量阿司匹林可用于治疗 A、预防心肌梗死 B、预防脑血栓形成 C、慢性钝痛 D、风湿性关节炎 E、肺栓塞 12、阿司匹林严重中毒时应首选何药处理 A、口服碳酸氢钠 B、口服氯化铵 C、静脉滴注碳酸氢钠 D、口服氢氯噻嗪 E、以上都不对 13、下列哪种药物是急性风湿热的首选药物 A、保泰松 B、阿司匹林 C、对乙酰氨基酚 D、甲芬那酸 E、吲哚美辛 14、过量引起肝坏死的解热镇痛抗炎药是 A、甲芬那酸 B、布洛芬 C、对乙酰氨基酚

中药冰片的商品种类与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e14001298.html, 中药冰片的商品种类与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作者:张历元李元文林欢儿蔡玲玲张玉婷李雪肖飞 来源:《世界中医药》2018年第04期 摘要冰片是中医外科要药之一,因具有良好的镇痛及透散、消肿效果被广泛用于各类疮 疡的治疗。但其具体药性、毒性一直具有争议:1)因冰片商品种类繁多,来源复杂,而医家长期以来又对此认识不足;2)冰片根据配伍药物的不同对生物膜屏障作用不同,如配伍麝香与配伍葛根对血脑屏障有相反的影响;3)与缺乏严谨的毒理实验研究有关。通过梳理中药冰片的商品种类和现代药理研究进展可有效提升研究者对该药物的认识,从而更加严谨细腻地设计实验步骤并记录数据。 关键词冰片;中药药理;龙脑;开窍;通透性 Abstract Borneol(Bingpian) is chemically named as 2-Camphanol, and its structure includes dextral,Levo borneol, and racemic borneol. Despite the abundant source of commodities,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efficacy and toxicity, due to the inclusion of impurity components. At present,the market is dominated by mechanochemical borneol, which contains many impurities. Generally considered that the quality of mechanochemical borneol is not as good as that of natural borneol. However, there are few comparative studies among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borneol. Some studies have considered that the efficacy difference is not significant. Modern pharmacological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borneol at a concentration of 0.1% or less is safe, and does not cause damage to eye tissues. The use of borneol or combined with milkvetch root(Huangqi) can increase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blood-brain barrier, and the compatibility of borneol and musk(Shexiang) can reduce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blood-brain barrier, and protect the blood-brain barrier. Borneol has a double regulating effect on the excitability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it is characterized by low dose stimulation and high dose inhibition. However, previous researches have not detected the type and concentration of impurity components in the borneol, we need to conduct more experiments to get detailed data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Bingpian;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orneol;inducing resuscitation;Permeability 中图分类号:R285.6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18.04.055 冰片具芳香开窍、消肿散毒之功,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其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在临床各科都属常用药,尤其在中医外科,被广泛用于各类疮疡的治疗。但冰片的具体药性、毒性一直存有争议,一方面是因其商品种类繁多,来源复杂,而医家长期以来对此认识不足;一方面是冰片调节功能复杂,通路不明;一方面与缺乏严谨的毒理实验研究有关。通过梳理中药冰片的商品种类和现代药理研究进展可有效提升研究者对该药物的认识,进而更精准地运用该药。

天然冰片和冰片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天然冰片和冰片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谢丽娟,崔蕾,王炜,龚力民,刘塔斯* ,周小江 (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 410208) [摘要] 对天然冰片和冰片的研究现状,包括植物来源、药理作用及发展前景等进行综述,为天然冰片和冰片的研究利用和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 天然冰片冰片右旋龙脑研究现状发展前景 天然冰片原名“龙脑香”,又称梅片,为龙脑香料植物龙脑香Dryobalanops aromatica Gaertner 的树干经水蒸气蒸馏所得的结晶,是近乎纯净的右旋龙脑(d-borneol),主要产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1]。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天然冰片完全依靠进口。近年来在我国湖南、江西等地发现了多种樟树枝叶可以作为用于提取天然冰片的原料。经研究发现,龙脑樟是提取天然冰片的最佳植物原材料。 据本草考证,我国的天然冰片有两千多年的应用历史。并且有文献报道[2]龙脑(冰片)、樟脑和麝香草脑(百里香脑)三种成分是历史上最早使用的天然有机化学成分药物,比酒石酸和吗啡还要早。天然冰片是名贵的中药材之一,主要用于热病神昏、惊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胸痹心痛,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3]。有很多中药复方中都含有冰片,一些眼药水和皮肤科的搽剂中均用到了天然冰片。由于资源和成本的的限制,很多中药复方中都是用的合成冰片代替天然冰片。合成冰片在很大程度上疗效不及天然冰片,并且在长时间的储存容易转化为有毒物质樟脑[4]。因此,天然冰片的市场需求将会越来越多。本文就天然冰片的植物来源、药理学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现状等进行综述,旨在对中药天然冰片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1天然冰片的提取来源 冰片主要有冰片、天然冰片两种。冰片又称合成龙脑、机制冰片、人工合成冰片,主要由樟脑和松节油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得到[5],化学合成产物有龙脑和异龙脑。天然冰片又分为梅片(进口天然冰片)、天然冰片、艾片。进口冰片是通过龙脑香提取得到的一种天然冰片,其主要成分是右旋龙脑。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依靠的这种进口冰片,价格昂贵。天然冰片主要是樟科樟树的枝叶通过水蒸气蒸馏得到的,主要成分是右旋龙脑,《药典》规定天然冰片中的右旋龙脑含量不得低于96%。艾片[3]是左旋龙脑,也是一种天然龙脑,是菊科植物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L.)DC.的新鲜叶经提取加工制成的结晶。艾片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热病神昏、惊厥,中恶昏迷,目赤,口疮等。其药理作用与天然冰片基本相似。随着用于提取天然冰片的樟树的发现,天然冰片已经逐渐占据了冰片市场的主导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